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美学与摄影构图

摄影美学与摄影构图

摄影美学与摄影构图
摄影美学与摄影构图

摄影美学与摄影构图

(2017-10-27 16:25:12)

摘要:在国内的众多摄影类书籍中,以“摄影美学”为题名的书可谓汗牛充栋。这些书籍通篇在对摄影技术的讲解中教授读者拍摄最具有瞬间冲击力或者最具视觉美感的照片。这就是摄影美学吗?

1.西方摄影美学的演变历史

美学这个概念,或者说人们对美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空间等物质环境的不同而变化的,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1]摄影美学就是运用美学的观点去解释摄影艺术;换言之就是以哲学为指导,对摄影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进行深一步研究的一门学科。[2]洞察西方摄影史,我们发现西方的摄影风格在不断演变。摄影术正式诞生于1839 年8月19日。就在诞生日的第二天,摄影术的发明人达盖尔就出版了一本名为《银版摄影术与透视画的演进实录》的书籍,这是世界上最早介绍摄影的书,后来简称为《达盖尔摄影手册》。他在这本书中介绍了摄影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且将摄影术与绘画进行了比较,这是摄影史上第一次美学探究。并且由此引起了一场摄影与绘画两者关系的辩论。由于绘画在艺术史上存在了相当长时间,刚刚诞生的摄影很自然地挪用了绘画的审美理念。因此绘画审美观念在摄影诞生初期成为摄影美学的主导观念。随后英国摄影家罗宾逊在《摄影的画意效果》这一本书里完善了有关摄影模仿绘画的审美理论,由此他打开了后来被称之为画意摄影时期的大门。1889年是摄影美学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爱默森发表了一篇题为《自然主义摄影》的论文,他批判画意摄影是支离破碎的摄影,倡导摄影家应回归自然中去搜寻创作灵感。他认为摄影是一门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艺术,并且认为摄影应该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最终抛弃了摄影作为绘画“侍从”的由英国摄影家罗宾逊确立起来的美学系统。爱默生

的摄影观念最终被斯蒂格利茨利用,在他的倡导下,纯粹摄影由此打开了现代摄影的大门。在纯粹摄影的发展下,纪实摄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量的纪实摄影师随之产生,以布列松为代表的摄影师成为这一摄影运动的高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人类一家”的摄影展览,宏大叙事的摄影变成了一种绝唱,随后以主观主义为代表的摄影开始萌芽。摄影师开始用主观的眼睛来用相机进行叙事,不再以打抱不平为己任。私摄影开始大量出现。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现代艺术的语境后,摄影与美术的媒介间隔再一次被打破,多种艺术门类开始跨界融合,这极大扩充了摄影的表现空间。当时代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的出现,传统摄影走进数码摄影时代后,真实与虚假的隔阂也被轻易打破,摄影的真实性前所未有的被质疑,人们重新反思摄影的本质。

2.对中国画意摄影的新认识

从题材上,我们应该探讨纪实摄影,艺术摄影,商业摄影,当然也包括风光摄影。从表现方式上,我们不仅需要审度优美的照片,也应该揣度有社会意义的照片,并且还需欣赏那些外观丑陋但具有深刻思想的照片。事实上,在中国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社会环境较之前的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摄影美学也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动而发展。新锐摄影作品不断涌现,而这些作品从风格上无法用传统的摄影审美来欣赏,摄影的美学观就应该及时更新,而不应该用摄影美学的旗号故步自封。对传统的中国摄影而言,我们看到从1937年须提的《摄影在现阶段之任务》开始,到鲍昆的《雪月风花近百年》;从顾铮的《风景本身就是问题》,到林路的《清算风光摄影》。中国摄影理论批评界从历史上就不缺乏对沙龙摄影的批判。以至于到现在,大量的硕博摄影论文充斥着对中国风光摄影的批判呼声。这种对风光本身的批判似乎已经又成为了一种新的八股定式。为何我们的风光摄影群众基础却越来越壮大呢?我认为,我们应该用中国本土的审美眼光来审视中国摄影理论。正如朱青生教授在他的《艺术史》公开课中所讲,用以西方艺术为基础的艺术史的叙述框架来讲述中国艺术史是有问题

的,例如中国的书法艺术很难被以西方视角为主的全球艺术史所记载。所以,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史应该摆脱西方的艺术史观,应重新用现代艺术史观或中国的艺术史观来梳理。艺术史如此,那么摄影史也应如此。西方摄影理论虽然是先于我们而建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按着西方人的摄影理论去指导实践。[3]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按照西方的摄影美学观来看待中国的摄影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全面看待何为摄影美学,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根据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美学史来看待我国的摄影问题。这样才能更加洞察清晰。中国的传统美学观念是写意的,不同于西方写实主义的美学观念。因此中国早期郎静山式的画意摄影风格就不能完全按照西方的摄影史体系来判断,仅是将其看作是摄影对绘画的拙劣模仿。比如,摄影家郎静山在《春树奇峰》一照中,利用了皴擦和点苔的方法,看似一副中国山水画,展现了一种淡雅与飘渺的意境。因此研究摄影美学更重要的是要正确看待我国的摄影特点,对于风光摄影没有必要一边倒地批判。从长远角度来看,只有真正地研究摄影美学,才能写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摄影史来。我们也能够更加客观认识我国摄影的现象。

《春树奇峰》郎静山摄

我们发现我国摄影美学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首先,对于审美的领域来说,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对于审美范畴来说,有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沉郁与飘逸等等。因此美学是一个及其广博与复杂的词汇,摄影美学是运用美学的观点去解释摄影艺术的学科。而国内大量的摄影美学类书籍从审美领域上只是强调自然美的记录,从审美范畴上仅仅只强调优美与崇高。而在技法的实践上又老调重弹地扯上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的抓拍理论与摄影构图说。这种对摄影美学的狭隘性误读产生的结果就是将原本系统的摄影审美变为一种肤浅的唯美追求。

3.从摄影美学谈构图

摄影构图也就是摄影者对空间存在的形象进行捕捉、选择并加以重新组织、构造的过程,这不单是画面的经营构成,它首先是一种视觉思维的过程。[4]所以,我们应该进入视觉心

理学中研究摄影构图。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所谓视觉,实际上是通过创造一种与刺激材料的性质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原始材料的活动”。[5]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进行构图时或者是在看一张照片时,我们的大脑会立刻根据画面的大体结构形成一个和画面内容相似的简单和规则的图形。我们脑中看到的照片最终转化为简单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S 线条、直线、亦或者是曲线。而每一种图形在人的大脑中都会形成一定的心理感受,而这种心理感受最终会影响我们对摄影作品意义的判断。根据视觉的组织规律,人眼能够自动合并同类项,通过相似与相近的原则,将形象类似的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利用这个原理,巧妙运用构图中的例如对称构图,框架构图的方式就能够突出主题,使杂乱的画面内容简单化。因此简单来说,摄影构图的最根本意义是辅助摄影师表达作品的主题与意义。

罗德琴科摄罗伯特·杜瓦诺摄但是随着摄影的发展,构图的重要性地位也在不断下降,在当代摄影与手机数码摄影横行的现代,构图更加变成一个服务于主题的侍者。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在拍一些没有任何主题内容的纯粹构图作品。而这种用构图的方式来获得某种具有视觉冲击力或者耐人寻味的画面的方式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落入俗套。20世纪早期的新视觉运动开始,大量的摄影师就开始探索摄影的各种构图方式,例如罗德琴科的仰俯拍构图创造了属于20世纪初的视觉冲击感,布列松,杜瓦诺将精巧的构图融入纪实摄影中,使纪实摄影流露出人文关怀的情调。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术,将摄影构图巧妙地与中国画结合,传递出了一种东方韵味。因此,如果现代人仍沉迷于精巧构图的形式感创作的话将不会有太多意义。

李·弗里德兰德摄维诺格兰特摄

弗里德兰德或是维诺格兰特的摄影就是一种反传统构图式的,超越通常的审美经验范围的实验。而他们的这种影像实验却大获成功,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如同弗里德兰德,维诺格兰特的摄影师还有很多。新闻与商业界摄影师最讲究构图。因为摄影图片通过构图的处理后能够突出主题亦或是增强视觉冲击力,从而迎合受众的视觉审美。但正如文章开篇所述,审美是一个历史性的活动,任何约定俗成的构图样式必将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使摄影失去活力。

同时,这种对摄影美学与构图的一知半解也严重影响了摄影教育。初学摄影的时候,老师都会大篇幅给学生讲解摄影构图。当学生刚接触摄影时,教师一方面告诉学生应该自由拍摄,另一方面却在用构图标准限制学生。学生满脑子想的都是书本上的“黄金分割线构图”“三角形构图”。这种构图的枷锁无形套在了初学摄影者的脑中,在这种枷锁的磨练下,

他们拍出来的作品自然也就形式至上而无内容可言。

因此,构图不应是没有生机的那几种固定样式。我们应通过对受众审美视觉的研究来不断为摄影注入新的活力。比如流行于现在的“反构图”和“无构图”的构图样式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像摄影构图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日本AV姐姐教你摄影构图 谈到照片的构图,各位同学会想到什么呢?摄影专业知识?后期专业处理技能?事实上,构图并不是一个十分专业的知识,甚至说和一个人的“第N感”有很深的联系,这就是比较多有天赋的人在很少学习的情况下也能拍出十分好的照片出来的原因,他有感觉!不过,没有天赋(像avoyoo这样的笨人)也不可怕,前人对于人的眼睛喜好的研究还是可以直接借鉴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邻国日本的特产电影——AV。 AV无论内容好坏,其封面都一定是让人眼前一亮、腿间一胀的。其极具封面党特性的拍摄手法,几乎就是摄影构图的一本教科书,非常值得新手学习借鉴。那么,我们就来从这些诱人的封面图中,学习一些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吧! 在摄影中,最常用的构图法则就是“三分法”(又名“黄金分割法”或“九宫格法”)。用横竖各两条三等分线把画面等分成9个区域,这四条线就叫黄金分割线,四条线的四个交点就叫黄金分割点。在拍摄时,把画面的主体放在黄金分割点或是黄金分割线上,这样更符合人的审美习惯,以达到突出主体并让画面更协调的目的。 在AV封面中,三分法也用得尤其多。例如题图,主体人物在右侧三分线上,而胸部和膝盖都大致在三分点上。这样就能表现女优良好的身体比例,并凸显其“重要部位”。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除了三分法,对角线法也是非常常用且好用的构图法。把主体摆放在画面的对角线上,这样的构图能让画面更加生动,避免“四平八稳”的呆板视角。同时还能加强画面的透视效果,尤其能凸显女优的美腿。

曲线构图也十分的常见,这很好理解,曲线构图可以很好的表现主体的优美线条,这可以用来表现女优的身材(尤其是S级女优更是多用这种构图手法)。 中心对称构图也时常见到,虽然在人像摄影中中心对称是一个小小的避讳,但是,只要加上恰当的姿势和动作进行扰乱和平衡也是可取的,而且对于初学者来说,对称构图时最最基础的构图方式,只要将对称构图融会贯通其他的构图方法甚至是特殊的构图方法都很好掌握。 下图也是如此,它打破平衡的方法是背景,没错,就是后面的那个长桌,按照透视原理而拍成斜着的长桌的上斜线条打破了平衡,同时背景黑暗色调的凌乱也破坏了原本的呆板(呵呵,并不是说凌乱就好!!看你怎么用)。

浅谈对摄影的认识。。

浅谈对摄影的认识 一段文字可以记录一个故事,一段声音可以讲述一个故事,而一张孤零零的图片却只是故事里某个瞬间的再现,这样的瞬间呈现叫做摄影。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有人说,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是的,摄影既能真实纪录客观世界一切事物,也能完成人类想象中最具有创意的表现。 摄影师能够还原瞬间真实的再现。严格意义上的摄影无疑是真实的,由于摄影师心中的悸动而促使他把眼中的真实保留下来,这个过程是去功利化的。而且作为第三只眼睛的镜头是没有丝毫偏颇的。就算拍出的照片有优劣之分,那也是当时的光线、景物、角度等因素造成的结果。摄影是一种瞬间的真实,它反映的不是一个准确无误的故事,而只是故事中的一个场景。这样的真实有无限多个过去,有无限多个未来,当它孤零零地摆在那里,很少有人能猜出整个故事的全面真实。然而这样的真实性还是拥有巨大的魅力的,一方面观者希望看见这种真实,这也就是为什么电视这种视听媒介比报纸、广播更大众化的原因,因为它对真实的还原度更大,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另一方面,使摄影更迷人的原因也许就是它本身的不完整性吧!这种片面的真实往往是一种悬念、一种诱惑,引起人们无限的猜测和向往。

摄影是一种向善的诉求。美学中有移情之说,摄影中同样有移情的存在。事实上,摄影大部分时间是在把他者“我化”,当你看到小路旁一朵漂亮的花儿,当你看到夕阳下牵手散步的老夫妻,当你看到草坪上亲密无间的母女…如果你手中刚好有摄影设备,你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把她们拍下来装进永恒。摄影是人性之善的外现,是一种美的冲动。再或者,当你看到满目苍夷的灾难现场,当你看到悲伤失望、充满不安的人群,当你看到残暴血腥、不忍一睹的场景,你会因为心中悲伤而举起相机,对这样的瞬间的凝固,是你对镜头里“他者”产生悲悯之情的体现。同样的,一张引起轰动的摄影作品,之所以引起观者的共鸣,必定是因为它从正面或反面提出了向善的诉求。人无法对不能引起自身情感触动的事物产生关注,对于一个摄影者而言,让他打开镜头凝固眼前的事物必定需要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就是把他者“我”化过程中的触动,而这种触动,触及的是主体一条向善的神经。 摄影也会造成美的假象。摄影追求的是一种瞬间的永恒与不朽,正如世间万物没有不消逝的一样。这种永恒和不朽理所当然的是一种假象。没有不凋谢的花朵,没有不老去的美人,摄影却妄想把种种的美种植到相框里。当人们沉浸在这种永恒的美的假象里时,作品的现实里的主体已经不见了,已经被人们遗忘了。在这个过程中,能指与所指已经严重脱离互不相干,摄影之初震撼摄影师的那种真实之美已经被一种假象之美所代替。这种假象之美是经过了观者的注视和理解、经过了时间的流逝、经过了空间的变迁之后所产生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作品折射出的情感意向早已被观者的主观倾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思考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思考 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开播大片《美丽中国》首登屏幕就博得一片喝彩之声,它那宏观的架构,中国韵味十足的故事,加之那美丽大气的镜头画面征服了观众,使之震撼,使之情不自禁地产生要去亲近她,触摸她及马上出发的跃动。这种跃动是《美丽中国》影片中的大美所引发的,美的画面就像鼓点一样唤醒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向往。一位湖北网友是这样说的:“太好了!可惜只收看了两天就收不到了,我特喜欢《美丽中国》,在那可以收看的两天里,我总是叫我儿子和我一起看。”山东网友说:“这是中国拍的还是BBC拍的,太好了!”这些对美的需求和向往,不仅引起了观众的反响,同时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作为央视品牌栏目《走遍中国》有针对性地组织了观摩和研讨,探讨其叙事故事的方法,切磋影片镜头的拍摄技巧。面对《美丽中国》引起美学特征的讨论,我也被其故事感动,被其画面吸引,被其美学理念所叹服,结合自己数年来在纪录片拍摄方面的尝试和感悟,也引发了自己怎样用美学的方法指导纪录片拍摄的思考。 什么叫做美,当代哲人李泽厚先生的看法是:“美就是包含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有具体可感的形态的现实生活现象,简言之,美就是蕴藏着真正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现象。”纪录片对美的承载应该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真实故事的记录美,也需要摄影艺术的造型美,还不能缺少声音效果的听觉美。纪录片是电影家族中的一个品种,是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和声、光、电、色的综合载体。作为当代文化传媒之一的纪录片,应该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介入和干预社会生活,成为再现历史和记录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把艺术审美同社会、人性、哲学思考融合在一起。 纪录片在发展成长的轨迹中,曾出现过多种艺术流派,纯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直接流、真理流等等。这些流派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都凝聚着艺术家们的艺术才华和智慧,在影视美学史上和影视艺术理论的发展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对影视审美艺术潜能的创造,尤其是在审美形式感的试验和探索上,极大地丰富了影视创作思维和审美造型语言的发展。二是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有才华的影视艺术家,引领着纪录片的创作思潮。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在不同时期出现了风格迥异作品。从《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到《龙脊》、《最后的山神》,再到《大国崛起》、《森林之歌》、《故宫》,直至《美丽中国》的出现,大致标志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电视纪录片走过的发展之路。从开始的合拍热,到独立制作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再到具有华夏文化精髓的主流纪录片走向世界,记载了纪录片人从制作模式、文化形态、美学特质、价值观建构的成长壮大的过程。虽然中国的纪录片和西方的纪录片在叙事时空的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别,但人类对美的追求是相通的。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美是生活”,生活是美存在的基础。纪录片的美是多样性的,表现形态也是千差万别的,是需要用心去体会发现的。以中国影视纪录片《美丽中国》为例,短短的六集,就将美丽中国刻画得栩栩如生。从历史到现实,从地理到人文,从动物到植物,用镜头把孕育华夏民族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融会交织在一起。著名的法国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它能揭示真实。摄影机摆脱了陈旧的偏见,清除了我们的感觉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用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才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原

艺术美学总结

一、 二、填空 1、 2、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体现。 3、 4、《泉》是杜桑的作品。 5、 6、《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作者是保罗高更。 7、 8、《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涅尔,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小约翰施特劳斯。 9、 10、审美,本意是感性或感性认识。 11、 12、席勒把诗划分为素朴的和感伤的两种类型。 13、 14、当代杜桑的《泉》和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以惊世骇俗的反叛方式挑战了经典的艺术规则。 15、 16、中世纪园林主要有两类:修道院式、城堡式。 17、 18、中国皇家园林代表是颐和园和避暑山庄。 19、 20、我国最早的创作理论著作是《考工记》。 21、 22、京剧的唱腔以徽剧的二黄和汉剧的西皮为主。 23、 24、黑格尔指出情感表现是音乐的最基本内容。 25、 26、音乐的媒介是一种有组织的乐音。 27、 28、美学这个词源于古希腊语,本意是对感观的感受。 29、 30、艺术的基本元素:符码、意象、情感和意义四个单位。 31、 32、雕塑是的一座城市的精神意义、文化象征意义(纪念意义)、和景观意义,相互交织而又相辅相成。 二、 三、名词解释 1、 2、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或结构,或者说,是一种有意义的、高级的形式和结构。艺术都是以一种相对统一的、富有内涵的形式和结构呈现出来的。

·艺术与非艺术的分野: ①功利性的有无和独异性的有无 ②想象力的有无 ③创作活动中自由意志的有无 ④技术是可重复的也是可替代的,艺术则不行 ⑤艺术是为了审美娱乐、确证和完善生命 2,、什么是反艺术 是指一种为标榜或现实艺术表现的个性化而采取的极端的反艺术传统和规则的行动(包括创作本身),其标志就是对传统的艺术语言的解构。 3、 4、什么是反美学 其实就是对美学的传统规则和意义的拓展、反叛和超越。 反艺术往往同反美学相关,反美学却不一定是反艺术。 5、 6、什么是意象 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在实境向虚境转化的时候,象与意开始融合,情与景形成统一,最后生成的具有审美意义的感性形象。 7、 8、艺术技巧:即专门化的形式操作的才能,是艺术家在创作中选择和处理各种素材、塑造形象所采用的适合的方法和手段。 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前人积累的经验; 是经由个人探索而获得的个人经验; 三、 四、简答题 1、 2、审美的生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①对审美主体:具有必备的审美领悟力、审美鉴赏力、审美经验的储备。 ②对审美客体:审美属性或审美潜质。

浅析后现代美学在人像摄影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212320182.html, 浅析后现代美学在人像摄影中的运用 作者:赵丽平 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9年第32期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消费者审美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具有“新鲜感”的事物,而后现代美学作为流行元素在艺术领域逐渐兴起。本文将运用后现代的摄影创作理念,从拍摄手法和表现形式两方面,探讨后现代美学在人像摄影中的应用。 关键词:后现代美学;摄影;人像;应用 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像摄影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在人像拍摄上开始由理性向感性转变,拍摄者开始从个人的角度解读和宣扬自己对世界的特殊理解,主观地表达他们眼中的世界。从摄影的角度来说,后现代人像摄影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新鲜感”。在现今社会人们一般都比较注重具有新鲜感的事物,越来越多的观赏者在看到一幅摄影作品的时候,会更加关注这幅作品主题的表现手法是否够有创意、够新奇,而不仅仅是这张照片是否符合大众审美。 一、后现代人像摄影表现手法的创新 后现代主义摄影倾向于自我价值观的体现,它不仅能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又使人对摄影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感知,在拍摄过程中把自己的想法融入摄影作品,使作品呈现独特的审美追求。 双重曝光在摄影中是常用的拍摄手法,笔者在拍摄时巧妙地运用双重和多重曝光,将后现代主义拍摄观念融入人像摄影,以此展现当今社会人们情感的复杂多样。从宏观层面分析,人们的认知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正在不断地更迭、交替,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对每件事有不同看法的人会对事物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但在如今这个社会中,人们在生活压力下通常带着“面具”生活,外在和内心想表现的可能不单单只是看到的一面,人内心的复杂程度,有时作为“自己”也会感到疑惑。笔者从这一主观情绪出发,运用创作拍摄,在同一张照片里展现同一人物的不同情绪,或悲或喜、或张扬或消极,还有迷茫、忧郁。 二、后现代人像摄影表现形式的创新 (一)从颜色搭配上体现后现代摄影 從表现形式来讲,可表达的内容是多样性的,但在颜色的选择上要做取舍。《思考者》,红色代表热情奔放、张扬不羁,而蓝色又表现了沉稳内敛、纯净安详。两个色系的视觉语言和画面的渲染表述看似不太搭,但却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且毫无违和感,这样可以让画面效果更加激烈,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作品本身,而不是只观看照片里的人物有多美丽。

诗歌翻译的美学思考

诗歌翻译的美学思考 发表时间:2014-05-16T10:42:34.297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3月供稿作者:胡慧 [导读] 凡好的诗篇,一般是通过对称的语言、均匀的音节以达到和谐的节奏;以平仄和押韵的穿插使用,使音调谐和动听。 胡慧 〔摘要〕本文从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诗歌翻译的三个美学特点,即音律节奏之美、形式之美和意境之美,指出在进行诗歌翻译时要注意的问题,强调三者完美结合的翻译作品才是上乘之作。 〔关键词〕诗歌翻译形美意境美诗歌言简义丰,且意境深远。叶樊在《原诗》中说的“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也提到,“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如撞钟,清音有余”。梅尧臣“如在目前”和“见于言外”的说法想要表达的大致也是这个意思。①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艺术特点,就是读完之后,意境还在,头脑里留下的空白很多。它在节奏音韵、形象意境、风格神韵以及情感思想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构成了中国诗歌这个统一体,要译诗,就必须得考虑到以上几方面的因素,因此就有了“译诗难,译中国古诗更难”的说法。就如何译诗,各流派众说纷纭,各执己见。笔者认为不管如何译诗,最终是要让它成一件形神兼备的艺术作品,保持它自身的音形意三方面的美,这样的译作才能算是好的。 1 音律节奏之美《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②汉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之一就是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音韵。凡好的诗篇,一般是通过对称的语言、均匀的音节以达到和谐的节奏;以平仄和押韵的穿插使用,使音调谐和动听。古体诗、近体诗多是隔句韵,即偶句有韵,奇句无韵,这样就自然形成奇偶之间尾音同异相间的音律格式,造成音响回环、声律和谐的效果。得体的排列有利于思想内容的表达,也会使节奏显得清楚协调。短的诗行适合于展现激动而强烈的情感,因为它节奏短促;长的诗句却更善于展示细腻而复杂的情感,因为它音节多,节奏缓慢。一首韵律协调节奏明朗的诗歌,读者才会喜欢,也才能充分体现诗人的多变情感。 译诗时,要注意取舍,不应该把有调有韵的格律诗词翻译成只有节奏却不押韵的自由体诗,在讲求格律又对原意无损的前提下,如能以格律诗译格律诗,仍会是上佳的译作。 就音美而言,汉语是声调语言(tonelanguage),重在韵脚、平仄、抑扬顿挫,而英语是重音语言(stress language),更多音美体现在它的头、腹、尾韵及拟声当中。③如:Thomas Nashe SpringThe fields breathe sweet,thedaisies kiss our feet,Young lovemeet,old wives a-sunning sit,In everystreet these tunes our ears do greet,Cuckoo,jug-jug,pu-we,to witta-woo! Spring!The sweet Spring! 这是托马斯.纳什的《春》,该诗以用韵精妙著称。众多的腹韵运用在诗中的前三行。第一行中的field,breathe,sweet,feet押腹韵[i:];第二行young,love,a-sunning押腹韵[A],而第三行street,these,greet又回到第一行腹韵[i:],同时,第一、三行又押着尾韵。不同元音在诗中不断交替,双唇在朗诵时时张时闭,既像是在演唱一首优美的曲子,又如让不同的乐器在合奏一首优美的交响乐,前呼后应,淋漓尽致地将这首诗的音乐效果展现出来,让人感悟到阳春三月、百鸟欢唱、万物复苏的愉悦。 爱伦·坡,美国著名的诗人、作家,他对诗歌的音乐美非常重视,并大量运用了头韵、谐韵,他的诗歌以鲜明的节奏、工整的格律以及优美的音律而著称。这一特点在他的代表作《The Raven》中得以充分体现。诸多语音修辞法的运用,使得作品语言具有了一种循环往复、哀婉低回的韵律,表达了青年对故人的缠绵悱恻的深切思念。 音节的快慢、轻重、长短和用韵选字构成了诗歌的音律节奏,这些因素之所以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是因为它能够通过规律的变换,从而引起读者的心理活动,它因此就成为了诗歌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不但有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还能增强诗歌在内容上的传达。奈达说“节律指节奏和韵律,其重要性在口语交接中一般都得到承认,而在书面语中则被认为无关紧要。这说法欠妥。即使是默读,读者心里也会想到有关话语口诵形式的韵律格式。如果打破韵律节奏的原则,文章的感染力便会受到影响”。④许渊冲在《三谈意美、音美、形美》一文中曾谈到过诗词的音美、形美、意美之间的关系,认为如果只再现原诗的意美是不可能做到忠实于原诗的。此种看法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增加了音韵、格律约束,就增加了译诗的难度,就不可能做到等效对译。可是如果舍去丰富多彩的音韵不译,使诗歌失去这一属于文学艺术瑰宝的特色,又如何向异域读者传递真实的诗歌之美呢? 2 形式之美文学里的诗歌是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有机体,诗借形得以传神,如果说“忘其形,得其神”,那么没了形何以去传神?如果说“忘其粗,得其精”,那么没了粗又何以致精?形与神的张力成就了美和美的升华。意向密集、形式简练是中国诗词在形美方面的一个特点。从两个角度可以看出来:说它是词缀的联缀是从汉语诗词的字面角度来看的,说它是意向的组合则是从艺术构思的角度观察的。吕叔湘认为,英诗多以散行呈现,而汉诗则倾向于饼偶。在翻译汉诗时,有时可通过逐句转译以及对偶句做相关的处理,使其具有整齐美观的形式,如果不行,还可使将其改作散行,使之完全契合在一起。 意义的载体是形式,有时它又是意义本身。翻译的美应是原作本身的美,而不是寄生于原作的美。⑤在保持原作美的同时,译作本身应具备译语语言的特点和审美特性。 特别是在翻译英诗的格律诗时,可以根据汉语丰富的词汇量以及它的多音、多义、同音、同义等特点,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形式对等以充分表现出各自语言的特色。如马太·阿诺德的The Dover Beach 的第一节:原诗:The sea is calm tonight,Thetide is full,the moon lies fair.Uponthe straits;on the French coast thelight. Gleams and is gone;the cliffsof England stand,Glimmering and vast,out in the tranquil https://www.doczj.com/doc/0212320182.html,e to thewindow,sweet is the might-air! 译诗:沧海静入夜。正潮满,长峡托孤月;看法兰西岸,灯火明灭。英伦峭壁森森,光熠熠,崖下风烟一时绝。凭窗立,觉夜气清和透心冽。 该译作的音节、停顿、句式结构大致与原作相似,可以看出译者是有意而为之,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原作的形式之美,同时也让译作达到相应的美感效果。与韵律诗的对仗工整不同,它长短不一的诗行读起来更具有豪放的宋词风韵。它在很好达意的同时也留住了原作优美的形式,也同样展示出译作相类似的优美形式,这虽然是一种创新,却又让人倍感亲切。这才可称作是形式、意蕴、文化三样俱佳的诗歌翻译的上乘之作。 跟汉诗的形美有关的还有诗体形式。因为在众多构成诗歌艺术本质的元素中诗体的形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所以在译诗时不能仅仅只是考虑目的语的文学阅读习惯,同时也应当引起对汉诗原作体式的高度重视。吴钧陶认为,要想最大限度地接近原作的精神实质,就要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的外部面貌。原作是诗,就译成诗,不要译成小说;译格律诗时就尽量把它译成相应的规范形式,保持其韵律和

艺术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

艺术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艺术摄影作品与新闻摄影作品、商业摄影作品一样,都是摄影作品的子概念。艺术摄影作品的价值取向,主要在于如何通过艺术形象感动(或感染)受众,引起受众由形象思维获得审美享受的因素方面。具体来说,艺术摄影作品的主要价值体现于审美追求和创新追求这两个向度上的成熟程度。也正因为如此,艺术摄影作品在摄制方面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凡是能够表现画面审美情趣,体现创新意图的拍摄特技、暗房特技或电脑制作特技,都可以运用。 艺术摄影作品的价值取向,在不能兼顾的时候,可以忽视摄影作品的记录性,也可以忽视摄影作品直接或潜在的商业要求。艺术摄影作品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艺术摄影以美为目标。 黑格尔说:"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们是熟知的。"要问什么东西是美的,人人都可以做出回答;要问美是什么,人们就困惑了。艺术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正是这样一种东西,如果问大家哪一张艺术摄影作品好看,谁都能说出来。要是问根据什么标准来判断艺术摄影作品的好坏,要回答清楚就难了。 艺术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曾经众说纷纭。上个世纪80年代,张绍先在《论摄影艺术的本质》一文中,把形象性、审美性、摄影性、可塑性、逼真性这五性在作品中的统一程度,看作评价标准。丁遵新在《摄影美的演替》中,说:"一是求美,二是求新,三是力求形式多样。"陈晓琦、于德水、宋聚岭合写的《试论摄影艺术创作与欣赏信息传递的同构关系》,把艺术形象与认识表象的同构关系的贴切、

和谐程度,作为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 近年来,国内的摄影理论工作者在消化了西方现代美学思潮带来的新鲜素养后,对于艺术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有了不少虽然并非体系性的,却也很有见地的论述。这些论述令人印象深刻的有:李树峰于《图片编辑与格式塔》中,将完形心理学的视觉力学引入对艺术摄影作品的评价,并在《摄影的"三个依赖"》一文里,以辨证的方式,这样阐述了思想于作品的重要性:"器材是工具,题材是取向,思想才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单纯依赖以上哪一种都不足以成器,大量的事实都能说明这一点。"鲍昆在《复制行为和摄影内心》一文中,为"观念摄影"的价值理念引入国内主流艺术摄影展览的作品评价,做了理论的阐述。顾铮在介绍中国摄影家对国外都市的视野时,提出"文化碰撞"的"他者性"在摄影画面中的价值体现。林路在解读百年经典风光摄影的时候,既强调贴近自然关注地球生态,也提倡"拉开摄影家与自然的距离,以宏观的角度俯瞰自然,从而将原本清晰的自然形态,形成点、线、面等抽象的构成?quot;藏策在谈到摄影界对作品评价的滞后现状时说:"这种好/坏评说式的'批评',多为即兴的、随意的,主观印象式的,往往缺乏理论上的深度和学术上的严谨。比如,你认为某一文本(无论文字的还是影像的)为'好/坏',这种表述除表明你的个人倾向、偏好和态度外,很难说明更多的东西。因为你没有指出'好/坏'标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一标准是否可靠,其作为一种被'历史化'了的产物,背后的深层关系为何,哪些'意识形态'被加以掩盖了?"……

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1、画幅的形式 构图的三要素包括:画幅的形式、画面中的主体实像部分和画面中的空白部分。对于初学者来说,准确把握和安排构图的三要素, 是快速入门人像摄影构图的最简单的方法。 画幅的形式是指照片是采用横幅面、竖幅面,或者是其他形式来进行构图的。在进行人像构图时,摄影者首先需要考虑,采用何种 画幅形式来框取被摄体。如果仅仅考虑使画面适合被摄体的需要, 则可以按被摄体的具体形态来确定画幅形式。比如,采用横画幅拍 摄躺着、坐着的人物;采用竖画幅拍摄站立着的人物等。如果要使画 面更有创意,则可根据表现意图的需要,使用其他形式的画幅。总之,确定画幅同被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构图的首要步骤。 2、画面中的主体 人像摄影画面中的主体实像部分,即摄影者想要表现的人物主体。其表达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人像构图公式法,即采用特写公式构图、半身公式构图、七分身公式构图和全身公式构图;二是带景艺术 构图法,即通过人物和景物的完美搭配来进一步美化和表现主体。 不论是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在构图中确定主体实像的兴趣中心。 画面主体的兴趣中心,是指画面主体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它不一定占据很大的面积。比如,在人像特写画面中,眼睛往往就是兴趣 中心;在半身人像照片中,脸部就成了兴趣中心。一幅画面一般只有 一个兴趣中心,或者只能有一个主要的兴趣中心。否则,就有可能 破坏画面的完整性,造成构图上的无序和混乱。

3、画面中的空白部分 在摄影构图中,画面的空白部分并不都是指照片中白色的,没有任何形象的部分,而是指除了主体实像以外的部分。因此,构图上 的空白并不一定是白色的。在一个摄影画面中,主体实像与空白部 分是互为依存的。空白部分既可以衬托、说明主体,同时还可以对 主体形象进行补充、强化。 4、用简洁的背景突出主体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人物是人像照片所要表达的主要对象,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画面内容的中心,而且是画面结构的 中心,其他景物都要围绕它形成一个整体。所以说,在画面中摄影 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突出人物。 对于初学者,突出人物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寻找一个比较简单干净的背景。比如一面白墙、一片绿草地等诸如此类既干净又不复杂的 背景,这样摄影者只需把精力放在人物身上,不用担心因处理不好 人物和背景的关系而导致照片失败的问题。 另外,摄影者要注意,眼神对于人像摄影尤其是半身人像特写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尝试着把人物眼睛部分放在画面显著的横 向1/3线位置,这样不仅可以突出画面主体,而且构图也比较得当、和谐。 5、用虚化的背景突出主体 如果想进一步突出人物主体,初学者还可以考虑利用虚化背景的方法来突出人物。这种虚化背景的方法,同样可以排除杂乱的背景 对人物主体的干扰。利用中长焦镜头不仅能够更真实地表现人物, 还可以实现完美的虚化效果。但是,摄影者在使用长焦镜头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创作目的。如果环境对于人物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可以对其进行较深度的虚化;如果需要交代一定的环境因素,但 同时又不希望其影响到人物主体,那么可以进行适度的虚化,达到 两者的统一即可。 6、仰拍

个人对美学的思考

美是什么?美是人对认识事物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即美丑的统一。 什么是虚伪?据我了解,虚伪是客体的表象。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欲望的满足,也是审美的愉悦! 欲是什么?欲,通常指人的欲望,欲念,但是就我认为欲是人的审美意志,是高级认知意识。 境界是什么?一般审美境界有优美,壮美(崇高)之分,也就是王国维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但是荒诞变异也是美的境界。 有我之境:即审美存在我的欲,我的意志。 无我之境:达到虚静的静观状态。无主体意识呈现,或具有较高的我的意念。 美是自由通变的。 美是生命的超越,是生命的理想状态,也是生命的本真存在。 美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广阔性、变化性,所以,美处处存在。 关于主客体统一之说,我认为是主体为主,客体为基。 什么是快乐?我觉得是本我的放任,自我的解脱,超我的流放。 艺术只有类别之分,没有高低之分。 美已不再是主流为美的审判了,非主流也是美的发言人。 是因为美才爱?还是因为爱才美?古语云:“英雄难过美人关”,古语也云:“情人眼里出西施”。 爱的不只是美,因为“美”是美丑的结合。 研究美的学问叫美学,研究丑的学问就丑学,审美叫审美,审丑叫审丑。美的美学,丑的丑学,也叫丑的美学。 爱的最高境界:大爱无疆。 诗人是疯子的话,艺术家便是狂人,哲学家便是精神病,政治家是骗子,其他的都是不正常的人。活着的是小人,死了的是伟人。 最丑的杰作最自然最无意,却是最佳最美的作品。

那里有极权,那里有腐败。那里最安定,那里也最有腐败与无能。那里有禁锢,那里有自由。以上内容由(突击风暴透视https://www.doczj.com/doc/0212320182.html,)站长原创,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

摄影美学——从哲学到美学的研究

摄影美学从哲学到美学的研究 一、什么是美 这是美的本质问题。从本质论讲,我认同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吕荧的观点,即美是主观的,美是人的社会意识。吕荧是中国当代唯物主义美学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吕荧对美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以及他为人类美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无疑是人类美学思想史上迄今为止最辉煌的一页。 1.美是主观的 为什么美是主观的,是人的社会意识呢?吕荧讲:美,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同的。同一个东西,有的人会认为美,有的人却认为不美;甚至于同一个人,他对美的看法在生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原先认为美的,后来会认为不美;原先认为不美的,后来会认为美。所以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美是人的一种观念。而任何精神生活的观念,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形成的,都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观念。 当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时,它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社会存在的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反映、判断或评价。当然,这种客观事物包括自然美。如果自然美与人无关,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那么它对人作为审美主体而言就是无,即没有意义,还怎么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美感享受和精神满足呢? 吕荧在论述美是人的社会意识时,还深刻揭示了美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等。他说:美随历史和社会生活本身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发展,并且反作用于人的生活和意识,这就在人类社会历史上不仅前所未有地赋予了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思想以一种辩证、历史的性质和特点,使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思想更加具有科学品格和真理品格,而且也极大地推进了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的研究进程,是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研究的历史性突破和重大发展,具有无可争议的、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2.美是客观的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不断深化,这种对美的主观论的看法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如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上,有人就明确提出不同意见:美在主观意识,不能认为是唯心主义美学观点。朱狄在《当代西方美学》一书中也详细地分析了美学史上的一些具体事实后声明:在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和美学上的主观论之间并没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种变化就不断得到扩大和加强。 我认为,对美的主观论看法这种明显变化,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美学的进步,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伴随着人们对美的主观论看法上的这种不断变化,伴随着人们对美是人的社会意识观点的重新发现和再次确认,我们中国当代的美学研究、美学理论无疑将面临一次非常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面临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绝好时机。相信以美是人的社会意识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思想作为我们中国当代美学建构的基本指导思路和理论出发点,我们中国当代的美学研究一定会一路高歌,大放光彩,从而实现自己伟大的现代化和历史振兴。 二、美学与审美观念 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美学是艺术哲学;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 1.美从哪里来 这是美的根源问题。我认为,从根源论意义讲,美是客观的,也就是说,美本身来自客观,它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社会存在的客观事物所内在固有的审美价值的一种认识、反映、判断或评价。 审美价值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审美价值的本质就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 2.审美观念

浅析风光摄影的美学价值

浅析风光摄影的美学价值 李晓杨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辽宁?沈阳10136) 艺术传媒嗣中图分类号:J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09)们一269-02 摘要当大自然中的一切,运动的,或静止的,出现在镜头中时,风光摄影便开始了,并以一种与自然同在的姿态,伴随着人们对自然无限的崇敬和欣赏。随着摄影的发展和进步.风光摄影所彰显的差学价值,已经不仅仅在真实、逼真地记录自然。更在对事物内在特征及其价值观念的表现.而美学价值以外的其他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悄然实现,并发生作用。而我国的风光摄影依然容易走进唯姜主义的审美误区。需委着眼干本国的美学基础慎重思考。 关键词风光摄影美学特征意境社会价值唯美主义 1客观世界主观化:人与自然的对话 1.1纪实摄影的早期影响 风光摄影有着一个画意的开端。在掇影刚刚诞生的那个年代。人们为摄影的纪实能力惊叹彳:已,将拍摄题材基本固定为两种:自然风景和人丁建筑物;这一时期的风光摄影,主要【1『以分为两大风格体系,一个足欧洲摄影家的作品,以细腻优美见i丈;另一个就是美圈西部摄影家的作品,以粗犷豪爽令人瞩月。尤为令人感兴趣的是,风光摄影家/fi仅从优秀的占典风景绘画中汲取了大量的养料,使风景摄影一上来就达到r相当高的水准,同时风光摄影的各种实验性创作手法.也大大影H臼了一批风景厕家的创作实践。 由于与科学和理性主义兴起在同一个时代,风景摄影的创作在走向群体行为时Jf始真实地记录社会和历史的痕迹,例如以美国的西部Jr发为背景,就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风光摄影家。不管他们带着一种怎样的“狂热”,都同样是崩照相0L自"J镜头,为我们留下了那段特定时期和历史.事件中的自然罔景。纪实摄影深刻地影响着风光摄影的审美选择,、纪实摄影把现实世界视为真实的母体,因此,在作品中要求把真实性放在目位,把形象的真实感作为艺术美感最匝霞的内容和标准。传统的艺术意识倾向于追求善和美.有时甚至町以牺牲真实感:而纪实摄影的基本要求则在于:在真实的基础上溢美、扬善,并且用作品内容的美与丑去打动人们的心灵,让人们用心灵去感受现实生活的荚与丑。所以.纪实摄影作品,一般都是把人们对审荚的期盼和对道德规范的向往,采用真实的、不加修饰的形象和髓托出,留给读者内已去思考、评判。纪实摄影是凭着一种直觉的敏锐与冲动,凭着一种发自生命木源的真诚和良知去追求自然,追求对现实生活的原汁原味的表现。o 井小是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足迹踏遍所有美丽的角落,但这个任务可以交给风光摄影家。早期的订:多摄影家拍摄中东和ElJ度风情,其中8'3-?些十脆就在著名的旅游地拍摄风光照片,然后用相纸进行大量印制,最后作为商品出售。旅游者町以通过照片永久地保存记忆中关丽的风上人情,而没有去过那些地方的人们口r以通过风景照片看到大自然的旖旎风光。 旅游业的发展使得摄影家小得不在某种程度上迎合商、lp的需求,但好在多数摄影家具有优秀的创造力和责任感,更有像安塞尔?哑当斯这样的大师.不但给我们留下无以比拟的摄影作品,更是用自己的相机引起了政府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 纪实风格的影响也延续到了二战以后,虽然下业文明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f(i依然有一批摄影家,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风光摄影大师如爱德华?韦斯顿、安塞尔?亚当斯等人的写实摄影传统,追求对视觉世界史为完美的描摹。将摄影纪实作用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1.2审美趋向:创造美的艺术 没有任何一|.J艺术能像摄影一样准确、完美地记录自然的面貌,这也是风光摄影能在那样长的时间里受纪实摄影影响的原因,但是,美,从来部小是单力‘嘶属性构成的,它是主客体和谐统一的结果,体现在摄影发现荚、捕捉美的过程中,就是更多地在真实中“创造美”。 风光摄影的审美趋势,是将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外化。作品不仅仅是记录自然,更澜盖了艺术家的激情,一种动人心弦的力量。只有摄影荇将自己的感受、情绪和理性思索,也就是活的“人性”投洼于静止的景物时,才能让人从照片上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借风光表达自我,将自己的哲学情思融于其问。在自然审美关照中找到物我关系。 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大自然给人内在精神的外化提供了广阔无限tl"J¥1"部环境,我们的心灵总会在客观世界咀找到对应。秋风落卧,断壁残垣,丝瑷凄凉浸透心扉:大漠孤烟、水天一线,那份宽广浩瀚使人将宠辱成败置之脑后……其实,这正是中国人强调的“意境”.意境是中围特有的一个荚学范畴,足中同独特的关于艺术形象的一种理论,它又足传统艺术实践的总结,对我们今天的摄影创作,尤其对风光摄影创作十分黍要。在我同。自占以来,凡作文或绘画,一直,自t;-tlg意境作为文蘸和艺术作品所迫求的最高境界,古来向有“情有意中,意在育外。含蓄不尽,斯为妙谛”的说法。因此,我们在摄影创作中对意境这一概念小能简单地理解为情与景、意与象的结合。意境中之“意”足摄影家的气质、情感、理想等精神世界的凶素在创作中的体现.“境”是照丰}{机面对客)c!l!形象的反映。“意”和“景”并不仅仅是景物、环境的意思,意中之境是指创作者通过艺术构思形成的一种比艺术形象本身更加广阔深远的高妙境界。o世界上著名的摄影家诸如安塞尔?亚当斯、爱德华?韦斯顿、内森?莱昂斯等的伟大之处是小仅再现了震撼人心的自然美.更重耍的足创造了自然美,揭示了自然非凡的个性与思想一级人类千丝万缕的情感依恋。 2根本美学特征:探寻事物的本质和价值 2.1探寻事物的本质和价值 自然界蕴含着丰富的景物之美,我们应该将哪些摄入镜头之中?风光摄影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是不是只表现那些好看的东西呢?诸如此类问题的答案,就在风光摄影的根本美学特征中。 从某种意义上讲风光摄影讲述的足自然界万事万物变化的故事——生存、抗争、死亡的全部J』J程,即辉煌Lj悲怆的故事,英困著名摄影理论家布赖恩?坎贝尔认为风光摄影“它们并小是单纯地反映现实”.表现事物的表向,其美学特征在于表现事物的内在特质和其价值观念。他精辟地阐明:“风光作品中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像刮风,流水,以及生长和死亡的过程等。所以风光摄影中可表现的东西很多,绝不是那些好看的东西”④从死寂的物象中寻找令人振奋的生命奉质,就是风光摄影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内蕴。有许多摄影家乐于探索这片面的题材。如对岩白』的拍摄,就町以从它的纹珲着眼,将变化体现在对纹理图案的刻画上,同样口r以止人感受甚至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丁和生命活力。 但是,悉数地i己录自然是小现实的,这意味着要提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而取舍的杯准还是事物的本质和价值,即突出主题的主体本质美。我闲著名风光摄影家陈长芬先生拍摄的《大地》就是很好的例子。作者以中困哲学情思为创作动机,赋予“大地”以人体美的象征性意念。《淮南子?精神训》中有对天地人的描绘:“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王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陈先生的《大地》与占人同意,将自然审美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哲学境界。 2.2创造自然审美价值 风景的荚学化是自然的人化之表征.自然物和大地使用的科学性,娱乐性都倚重于风景的美学化达到目的。自然的人化正是典型的启蒙主义自然审美观,它错误地认为,人之所以能够欣赏自然。是因为人类实践活动已经在-;L-'程度上征服了自然.人勺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凶此自然变得亲近,不再是外在异化力量,不冉是令人恐惧、敬龆的对象。照此逻辑,自然美也就意味着按照人类的意志.情感、想象使自然“变美”.或者}兑,在自然中只有“宜人”.“愉悦性情”、“有补于世”的那些方面。才会有价值。问题是自然荚和艺术美并非一回事,艺术美的原因,根源在艺术家的所谓主体性那啦.风景摄影家想象自然的荚往往是根据町人嘲的风景画套路来再现或虚构的,从风景摄影的普遍创作方法即可说明问题,诸如:景点的优先性;从表现意图出发确定相机的拍摄点;选择一天中最柔和的光线;在不同的方向选择光的效果:为消除远景、高11I和天空“过多”的蓝紫光曼加滤光镜;利崩风雨云雾烘托气氛,增强画面美感等等。这些方法产生的影象既不“自然”,也不是 (下转第276页) 吖致‘‘‘269 万方数据

“大巧若拙”的美学思考

“大巧若拙”的美学思考 大巧若拙是体现中国美学基本特点的理论命题之一。中国人重视“拙”的智慧,中国美学推重枯槁的美感。中国人对枯藤、残荷、老木、顽石等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艺术家在深山古寺、枯木寒鸦、荒山瘦水中,追求生命的韵味,书画家喜欢在枯笔焦墨中追求“干裂秋风”式的境界,西方有些学者将中国园林假山称为“一些古怪的胡乱堆积起来的破石头”,中国人却认为其中包含着无限的美感。可以说,中国人发现了枯槁的美感,大巧若拙便是体现这一美学旨趣的简洁理论表达。 “大巧若拙”由老子提出。大巧,是最高的巧;拙,是不巧。最高的巧看起来像是不巧。大巧,或者说是拙,不是一般的巧,一般的巧是凭借人工可以达到的,而大巧作为最高的巧,是对一般巧的超越,它 是绝对的巧。 这涉及老子关于自然和人工关系的思想。老子认为,最高的巧,可以称之为“天巧”,自然而然,不劳人为,拙就是夺天之巧。从人的技术性角度看,它是笨拙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从天的角度看,它又蕴涵着无上的美感,它是道之巧,具纯全之美。在老子看来,一般意义上的技术之巧,其实是真正的拙劣,是小巧,是出自人机心的巧。机心即伪饰,伪饰即不能自然而然。如果说它有什么巧的话,它也是局部的巧、矫情的巧。这样的巧是对自然状态的破坏,也是对人和谐生命

的破坏。老子执著于拙的本体,强调一种独立于人机心之外的自然本真状态,这是他自然无为哲学的组成部分。 道家大巧若拙的哲学表述,将人为与天工两种截然不同的创造状态呈现于人们面前,前者是机心的,后者是自然的;前者是知识的,后者是非知识的;前者是破坏生命的,后者是养生的;前者是造作的,后者是素朴的;前者以人为徒,后者以天为徒;前者是低俗的欲望呈露,后者是高逸的超越情怀。大巧若拙,就是选择天工,而超越人为。 大巧若拙为道禅哲学所推崇,儒家也在某种程度上接受这一观点。围绕大巧若拙这一命题,中国美学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中国美学民族特点的形成也与这一命题密切相关。本文试图通过相关问题的辨析,揭示 这一命题所蕴涵的重要理论意义。 一、拙是超越机心,达到偶然的兴会。 《庄子·天地》说,子贡南游楚国,返回晋国,过汉阴,见到一老翁浇菜园,抱着一个大瓮到井中灌水,吃力多而功效少。子贡说:你为什么不用水车呢,水车用力少而功效大。这老翁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故事核心在反对机心,因为用机械,就是一种机事,是机事,就会有机心,有了机心,就破坏心灵的“纯白”——纯而不杂、光明澄澈的心灵。超越机心,就是恢复一种从容自由的真实生命。 机心就是巧,而纯白的境界则是道之拙。在中国美学看来,机心意

浅谈“艺术美学”

浅谈“艺术美学” 摘要:“文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有30年的发展历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 理论学科”。然而,笔者认为传统的“文艺美学”教程存在难以服众的悖论,也起不到激发学生想象力,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功能。大量枯燥无味、累赘拗口的抽象概念扼杀了学生的五彩斑斓的思维意识,最终导致学生无法自主审美。用“艺术美学”这个词可以更好地代替“文艺美学”,此外文章还表达了笔者对当下一些审美观点的批驳。 关键词:文艺美学;艺术美学;谬论;鉴赏;个性化,不确定性,精神性;暴力美学;战争艺术 一、什么是艺术美学? 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文艺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学科观点,具有文艺学和美学的双重特色。 实际上,“文艺美学”这个名字本身就存在争议。因为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四版《文学理论教程》中,第一章开篇就有这样一句话:“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 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文艺学”这个词是建国后 从俄文中翻译过来的,应理解为“有关文学这门艺术的学科”。 由此看来,文艺美学应该是研究文学审美的学科。然而事实是,“文艺美学”这门学科是“研究艺术与艺术活动的审美审美特性和独特的美学规律的学科”(周来祥《文 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美学规律》),研究对象十分宽泛。 所以说,当初就不应该提出“文艺美学”这样一个让人困惑的概念,叫做“艺术美学”甚至“艺学”也许更好些。如果叫做“文艺美学”,那就应该把研究范围控制在 文学这一门艺术内。这样的话,概念更加清楚,理解起来也不会有争议。接下来的文 章中,笔者会用“艺术美学”替代“文艺美学”这个概念,以明晰读者的思路,让大 家知道研究对象是包含文学在内的各种艺术(即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戏 剧、电影、建筑等八大艺术)。 艺术美学,是艺术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艺术学,是研究艺术及其规律的学科。而美学,则是把美的本质及其意义作为研究主题的学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艺术美学的 定义:“艺术美学是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 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引自百度百科“美学”概 念) “艺术美学”这个词可以用概念性的词语来定义,但“艺术美”是无法定义的,尤其是“美”这个字,人们无法诠释出一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概念。 中国学者唐震在其新著《接受与选择》中指出:美的本质就是自由自在地劳动。 美是表达劳动的自由自在性的事物,理解美的本质的关键在于理解创造美的劳动 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笔者不认同上述观点,因为自然之美是无法用“劳动”解释的。简单说,“美” 是能给人带来精神享受的一种感知属性。离开人类,“美”字无从说起。世界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