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_李新林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_李新林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_李新林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_李新林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新林,王慧远,姜启川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5)

摘 要:综述了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界面行为和制备热力学与动力学三大研究热点.另外,对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及常温力学性能作了简单介绍.最后,对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展望,指出原位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将成为制备镁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镁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高的比强度、比模量和良好的耐磨性、耐高温性能和减震性能,在航空航天,特别是汽车工业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和广阔的市场.关键词: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界面行为;热力学与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T B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99(2001)02-0219-06

The present status and developing trends of particu late reinforced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LI Xin -lin,W ANG Hu-i yuan,JI ANG Q-i chuan

(College of M 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i L i n Uni versity,Changchun 130025,Chi na)

Abstract:The studies on partic ulate reinforced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especially on their fabrication meth -ods,interface behavior and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are revie wed.In addition,the strengthening mechanisms and room te mpera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simply introduced.At last,the future trends of in situ reactive syn -thesizing techniques for the fabrication of particulate reinforced magnesium matrix c omposites are presented.Magne -sium matrix composites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be widely used in high -performance aerospace and automobile indus -tries because of their low density,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modulus,high wear and te mperature resistance and

shock absorbing properties.

Key word s:magne sium matrix composites;fabrication methods interface behaviors;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近20多年来,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早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连续纤维增强物(目前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不久就发现由于连续纤维的成本较高、制备工艺复杂以及切削加工困难,从而限制了它的推广与应用.这导致了非连续增强复合材料,特别是颗粒增强MMCs 的出现与发展[1]

.国内外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实现了商业性应用,相反,对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性能研究报道很少[2],仅限于搅拌铸造、粉末冶金、挤压铸造以及喷射沉积等技术制备外加颗粒增强镁基复合

收稿日期:2000-12-04.

作者简介:李新林(1968-),男,讲师,博士生.

材料,至今未有内生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报道.相对铝基复合材料而言,制约镁基复合材料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镁合金成本较高.但随着近年

来镁合金价格的下降,实际上相同体积的镁合金比铝合金价格便宜10%~20%,而且镁合金的铸造、加工和回收成本都比铝合金低.而且在工程应用合金当中,镁合金的密度最低,约是铝合金的2/3,镁基复合材料因而具有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高温及减震性能.此外,镁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是良好的功能材料.因此镁基复合材料在电子、航空、航天特别是汽车工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第9卷 第2期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艺 Vol.9 No.22001年6月

MATERI ALS SCIENC E &TEC HNOLOGY Jun. 2001

1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1.1 粉末冶金法

粉末冶金法是将陶瓷颗粒与微细纯净的镁合金粉末混合均匀后在模中冷压,除气后在真空中加热至固液两相区进行热压,最后挤压成型制得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粉末冶金法的特点是:对基体合金种类和增强体类型没有限制,且增强体颗粒在基体内分布均匀,可以制得高体积分数增强相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但此法工艺、设备复杂,成本较高,不易制备形状复杂的零件.

1.2 喷射沉积法

在该工艺中,首先使液态镁合金在高压惰性气体喷射下雾化,形成熔融镁合金喷射流,同时将增强颗粒喷入熔融镁合金射流中,使液固两相混合并共同沉积到经预处理的衬底上,最终凝固得到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该法制备的复合材料颗粒在基体中分布均匀、无偏聚、凝固迅速、无界面反应.由于颗粒与金属界面属机械结合,抗拉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制备的复合材料一般存在孔洞,不适合生产近终形零件.

1.3 半固态搅熔铸造法[3]

顾名思义,半固态搅熔铸造法就是靠桨叶旋转产生的机械搅拌作用使半固态基体合金熔体形成的涡流来强制引入增强颗粒,在增强颗粒与先凝固的金属晶粒混合均匀后再升温浇铸,凝固后得到镁基复合材料的方法.传统的搅拌铸造法是在液态下搅拌,使得搅拌头后产生的负压使复合材料很容易吸气而形成气孔,另外增强颗粒与基体合金的密度不同易造成颗粒沉积和微细颗粒的团聚现象.而半固态成型可以减少宏观偏析,降低凝固收缩和成型温度,且陶瓷颗粒在基体内分布均匀.由于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镁在高温下的氧化烧损,且该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最有希望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1.4 熔体浸渗法

熔体浸渗法包括压力浸渗,无压浸渗与负压浸渗.压力浸渗是先把陶瓷颗粒增强相预制成形,然后将基体熔体倾入,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其浸渗到颗粒间隙而达到复合化的目的.其特点是可制备高体积分数的复合材料.无压浸渗是熔融镁合金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不施加任何压力对压实后的陶瓷颗粒预制块进行浸渗,从而制备出陶瓷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该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但陶瓷增强相与镁合金基体之间的润湿性成了该工艺的关键技术.负压浸渗靠在陶瓷颗粒预制块下造成的真空产生的负压实现熔融镁合金对压实后的陶瓷颗粒预制块的浸渗.真空负压浸渗制备的SiCp/Mg复合材料中,SiC颗粒在镁基体中的分布均匀[4].

2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由金属基体和增强相所组成.他们之间的界面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对复合材料性能往往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界面问题是复合材料的核心问题,界面研究已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5].然而目前有关镁合金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研究报道还很少.

在凝固过程中,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显微结构的形成主要受四方面因素的影响[6]:在陶瓷颗粒上的形核现象;陶瓷颗粒被初生相推向凝固界面前沿;陶瓷颗粒与基体润湿并分布在基体熔体中;以及陶瓷颗粒与基体之间的化学反应. 2.1 在陶瓷颗粒上的形核现象

东南大学蔡叶等人对铸态SiCp/Mg(AZ81)复合材料界面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在界面处有以SiC颗粒为衬底形核并向熔体中长大的Mg17Al12共晶相及Cu5Zn8相[7].Mg17Al12共晶相与SiC颗粒界面为半共格界面.Mg17Al12共晶相在SiC表面形核长大,是由于在凝固过程中,那些不能作为初生 -Mg相形核衬底的SiC颗粒,随着初生 -Mg的长大而被推移,直到与另一相对生长的初生 -Mg相相遇时才停止移动.在初生 -Mg相生长的同时,由于溶质再分配的作用,铝溶质被排斥到初生相凝固的前沿,当铝溶质含量达到共晶含量时即发生共晶反应,当SiC颗粒满足形核衬底的条件时,共晶相Mg17Al12便在SiC颗粒表面形核长大.蔡叶等人最近在研究SiC陶瓷颗粒和镁基体晶体学位相关系时发现,SiC颗粒大部分富集在晶界处,只有少量SiC颗粒分布在 -Mg相的内部.这是由于在凝固过程中,初生 -Mg相长大时,把SiC颗粒推移到最后凝固的熔体中的缘故.

I nem B等人[8]在对SiC颗粒增强镁合金(ZC M630)界面结构和断口分析时发现,在SiC颗粒表面的薄片状共晶相与SiC颗粒间的结合强度要比基体与SiC颗粒间的结合强度高,他们形象地将共晶相比作基体与SiC颗粒界面的 粘合剂 .

2.2 陶瓷颗粒与基体的润湿性

复合材料获得强化取决于将应力从基体转移到比较强的增强相的能力.因而获得一个强的基体与增强相的界面结合十分关键.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基体与增强相的界面结合强度,有必要改善基体与增强相的润湿性,控制化学反应,尽可能

220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艺 第9卷

减少氧化物的形成.然而目前镁与各陶瓷颗粒增强相之间的润湿角数值未见系统论述.不过,外加陶瓷颗粒与金属基体的润湿性一般较差,难以制备复合良好的MMCs,但界面化学反应可以增强润湿性[9],提高界面结合强度,因而能被用来改进制备工艺,获得高性能的MMCs;另一方面,过度的反应会使界面区成为薄弱环节,导致MMCs力学性能下降.

润湿性可以通过测量陶瓷颗粒与液相熔体的接触角 来获得.根据Yong公式[10]:

lg cos = sg- sl

增加固相表面能 sg,降低固 液界面能 sl,降低金属熔体的表面张力 lg,都能提高颗粒与熔体的润湿性.有关文献[11]认为,SiCp/Mg界面存在界面反应,可使固 液界面能降低.另外,Mg在700 时表面张力小,约为Al的一半,这些因素都促使SiC颗粒在Mg基体中均匀分布.另据报道TiC颗粒在纯镁中也比在纯铝中颗粒分布得更均匀[12].

国防科技大学郝元恺等人[13]用镀膜法和座滴法研究了SiC w与Mg的物理润湿性和界面化学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Mg对B4C具有良好的润湿性.

为改善碳化物陶瓷颗粒与基体镁合金的润湿性,可向镁合金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稀土元素,如钕、钇等.

2.3 陶瓷颗粒与基体之间的化学相容性

由于镁不易形成稳定的碳化物,因此常用碳化物来作镁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SiC和TiC具有较高的强度及化学稳定性,且TiC在镁中比在铝中的润湿性好[11]因而,SiC和TiC等碳化物陶瓷颗粒常用来作镁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

Ine m B.和Pollard G[8]用分析电子显微镜(AE M),Luo A和Pekguleryzu M O[14]以及Sara-vanaan R A和Surappa M K[2]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SiCp/Mg复合材料界面,均发现SiCp/Mg复合材料相界面光滑,无界面反应层.蔡叶等人用透射电镜(TEM)对大量的铸态SiCp/Mg(纯镁)和铸态SiCp/Mg(AZ81)复合材料界面观察也表明, SiCp/Mg界面光滑,无界面反应层.文献[13]研究表明,SiC与Mg不发生界面反应.可见SiC陶瓷颗粒与镁合金化学相容性良好.

文献[15]和文献[16]研究表明,Mg与B4C不发生界面反应,化学相容性较好.中科院金属所陈玉喜等人[17]对SiC晶须和B4C颗粒混杂增强MB15系Mg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SiC晶须本身并没有直接参与界面化学反应,而是B4C在制备过程中发生氧化,生成玻璃态的B2O3,液态的B2O3流动到SiC的表面,进而与液态Mg发生反应,生成MgO和MgB2.

B2O3+4Mg 3MgO+MgB2

这说明在Mg合金基复合材料中SiC比B4C 更加稳定.

镁不易形成稳定的碳化物,所以碳化物陶瓷颗粒在纯镁中是稳定的.然而,含有铝元素的镁合金,如果接触时间足够长,则会在这些镁合金中发生反应形成碳化物.其反应式如下:

4Al+3SiC Al4C3+3Si

Al2O3在镁合金中是不稳定的,将会在界面处形成尖晶石MgAl2O4,其反应式如下:

4Al2O3+3Mg 2Al+3MgAl2O4

界面发生上述反应有许多不利的影响.因为Al4C3溶于水,因而降低复合材料的耐蚀性能, Al4C3的形成同时伴随Si的析出,这就改变了基体合金的化学成分;MgAl2O4的形成虽不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腐蚀性能,但同样会改变合金的化学成分.另外,界面反应物使复合材料在铸造中的流动性降低[18].

总之,由于陶瓷颗粒与基体间的润湿性较差,界面化学反应可以增强润湿性能,因而颗粒增强MMC s的界面结合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界面化学反应.有限的化学反应可以提高界面结合强度,使复合材料得到强化;但过量的反应会使界面成为薄弱环节,导致MMCs力学性能下降,因而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控制.这将促使人们对界面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进行深入研究.界面研究有其复杂性,加之对于镁基复合材料研究的不多,且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备技术和力学性能的提高等方面,对界面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尽管如此,由于界面问题的重要性,今后仍然是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研究中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方向[19].

3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热力学

及动力学

3.1 搅拌铸造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热

力学及动力学

李昊等人[20]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搅拌工艺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增强颗粒进入熔体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颗粒进入熔体的热力学条件为两者必须润湿.对大多数两者不润湿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对陶瓷

221

第2期 李新林,等: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颗粒进行金属涂覆及向基体中加入活性元素以改善润湿性;从外部提供能量,如机械搅拌、超声波处理、电磁搅拌等.

颗粒进入熔体的动力学条件为涡流表面径向的压力降,它是使颗粒进入熔体的动力所在.当搅拌桨叶转速提高时,压力差也提高,颗粒更容易进入熔体.可见提高转速是实现快速复合的一个重要措施.

3.2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界面反应热力学及

动力学

对陶瓷 金属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即在预期的工艺规范和工作状态下对系统的自由能变化进行计算[21],可以预测界面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在存在溶解时,活度能用来描述稳定与不稳定的成分范围.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可以用来抑制界面反应产物的形成.如SiC 与Al 在热力学上共存,在Al-Si-C 三元相图中存在SiC+Al 的两相区.在纯Al 中,SiC 与Al 发生反应形成极为有害的Al 4C 3,是因为Al-SiC 的成分位于三相区内,反应得以进行,可以向Al 中加入Si,使SiC-(Al-Si)的成分位于SiC+Al 的两相区,这样就可避免上述反应的发生.对固有反应体系来说,详细的热力学分析一般用来预选保护涂层体系.热力学分析已经成为制备MMCs 的有力工具.

界面反应动力学强烈的依赖于制备工艺参数及陶瓷颗粒增强相和界面反应产物的结构因素.建立一个考虑到制备工艺参数、增强相和界面反应产物本身结构因素的界面反应速率模型是个难点.

要实现对界面化学反应进行有效的、精确的、最优化的控制,使之既有利于制备工艺,又有利于性能控制,获得最优化的界面反应层厚度,改善润湿性,提高界面结合强度,还有赖于对实际复合材料体系中界面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动力学以及界面化学反应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关系进行大量的系统的研究.

4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1 增强机理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缘于基体中存在的高密度位错[9]和晶粒细化[22,23]作用.

基体中的位错产生于增强颗粒与基体间存在着较大的热收缩差异[24],几何约束[25]和制备以及后续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

晶粒细化缘于初生 -Mg 相在SiC 陶瓷颗粒上的异质形核及晶粒的长大过程受到阻碍.

据报道, (TiC w )20%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可达400MPa,这可和同体积分数的SiC w 晶须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相媲美[12].由此可见,碳化物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非常明显.

4.2 弹性模量模型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可以用J Hashim 和S Shtrikman [26]提出的模型来模拟,该模型为:

E c=E m[E m V r+E r(V r+1)]/

[E r V m+E m(V r+1)]

式中:E 为杨氏模量,V 为体积分数,下表c 、m 和r 分别代表复合材料、金属基体和增强相.这个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得很好.4.3 力学性能

表1为铸态SiCp/AZ91复合材料的常温拉伸性能[1],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SiC 陶瓷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颗粒增强镁基(AZ91)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增加,延伸率和基体镁合金相比显著下降.文献[27]认为,在SiCp/Mg 界面上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在承受载荷时首先破裂,致使复合材料过早破坏.

对铸态复合材料进行压延可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大大提高,如表2所示.与基体合金相比,室温时复合材料弹性模量提高76%,屈服强度提高52%,抗拉强度提高32%,压缩强度提高111%.高温时不论是基体还是复合材料,强度和弹性模量均下降,但延伸率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复合材料在高温(150 )时的抗拉强度可保持在215MPa,比室温下基体的抗拉强度稍低.因此,高温时增强相对基体能发挥较好的增强作用.

表1 铸态SiCp/AZ91复合材料的常温机械性能[1]

Table 1 Room -tem pera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s -cast SiC p/AZ91composites

制备工艺材 料 (Sip)/%

b /MPa E /GPa /%铸造

AZ91031149219.423647.52搅熔铸造

SiCp/AZ91

15.1236541

222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艺 第9卷

表2 铸态复合材料压延后的常温和高温性能[28]

Table2 Room-tem perature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 f as-cast composites after extrusion 材 料 (SiCp)/%颗粒尺寸/目t/ 0.2/MPa b/MPa c/MPa E/GPa /%

SiCp/AZ31B20600

2525133617979 5.7

1501542151585610.4 1000

2527034119779 4.0

150167215167689.2

AZ31B025165250854512 150********-39

压延后的镁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明显改善的原因是:

(1)陶瓷颗粒增强相在基体内分布得更均匀;

(2)消除了复合材料内部的缩松、缩孔以及搅拌时产生的气孔等缺陷.

4.4 耐磨性

镁合金基体中分布有强度、硬度都较高的陶瓷颗粒增强相时,陶瓷颗粒在磨损过程中将起到支撑载荷的作用,减少了镁合金基体的粘着磨损.另外,镁基复合材料强度较高,因而镁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表3列出了纯Mg和Mg- (SiCp)30%复合材料的磨损率.

表3 纯M g和Mg- (SiCp)30%复合材料的磨损率[2] Table3 Wear rate of pure m ag nesium and30vol.%SiCp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负载(N)

磨损率/10-7g m-1

Mg Mg-30%SiC

5244.10 10-57.435

10328.45 10-59.9

50374.55 10-5 1.789

注:滑动速度为0.5m/s

从表4可以看出,镁基复合材料比纯镁的磨损率低两个数量级.

文献[29]研究了Al2O3颗粒增强AZ91镁合金的磨损行为表明,少量的Al2O3(1-wt%)就可以显著提高基体合金的耐磨性.Susan等人[30]对SiC颗粒增强AZ91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磨粒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C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耐磨性提高.体积分数小于3%时,粗SiC颗粒(320目)增强的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优于细SiC颗粒(1000目)增强的复合材料.当体积分数大于3%时,颗粒大小对复合材料的磨粒磨损影响不大.

4.5 耐蚀性

Mikucki等人[29]按照ASTM B117-73标准,对SiC颗粒增强AZ91镁合金进行了盐雾腐蚀测试,结果表明,SiC含量在某一临界值以下,腐蚀速率基本不变;超过这个临界值后,腐蚀速率有适度提高,总的来说,SiC颗粒增强AZ91镁合金复合材料的耐蚀性是非常好的.

5 发展趋势

(1)由于在金属基体内原位生成的高硬度、高弹性模量的陶瓷颗粒增强相具有表面无污染,与基体相容性良好,界面结合强度高等传统复合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借鉴目前原位内生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较成熟的制备技术,探索高性能、低成本、容易大规模生产的原位颗粒内生半固态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将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2)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热力学及动力学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将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3)控制陶瓷颗粒增强相与镁合金基体的界面行为以获得界面结合良好的镁基复合材料;

(4)开发镁基复合材料再生与回用技术;

(5)在汽车工业中,镁压铸件的加工、循环再生和铸造方面较铝有很大的技术优势,而且用镁可以代替汽车上的特种塑料,因此,原位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和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1]LIOYD D J.Particle reinforced aluminium and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c[J].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

1994,39(1):1-123.

[2]SARAVANAN R A,S URAPPA M K.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ure magnesium-30vol.%SiCp par-

ticle composite[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0,276A:108-116.

[3]HONG T W,KIM S K,HA H S,et al.M icros tructural

evolu tion and semisolid forming of SiC particulate rein-

forced AZ91HP magnesium composites[J].Materials Sc-i

ence and Technology,2000(16):887-892.

[4]MURTY B S,THAKUR S K,DHINDAW B K.On the

Infiltration Behavior of Al,Al-Li,and Mg Melts through

SiCp Bed[J].Metallurgical and M aterials Transactions A,

223

第2期 李新林,等: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0(31A):319-325.[5]

蔡 叶,黄伯云,苏华钦.铸造SiCp/Mg(AZ81)复合材料界面[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7,7(3):108-111.

[6]CAI Y,TAPLIN D,TAN M J,et al .Nucleation phe -nomenon in SiC particulate reinforced magnesium compos -ite[J].Scrip ta Materialia,1999,41(9):967-971.

[7]S HE N G J,CAI Y,SONG J Z.Trans mission electron m-i croscopy study of SiC/Mg alloy in terface in cast SiC par -ticulate -reinforced Mg metal matri x composite[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letters,1996(15):2058-2060.

[8]INE M B,POLLARD G.Interface structure and fractogra -phy of a magnesium -alloy,meta-l matrix composite rein -forced with SiC particles [J].J Mater Sci,1993(28):4427-4434.

[9]IBRAHIM I A,MOHAMED F A,LAVERNIA E J.Par -ticulate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a review [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1991(26):1137-1156.

[10]R.E.Johnson.J.Phys.Chem,1959(63):1655-1661.[11]LAURENT V,JARRY P,REGAZZONID G.Processin g -microstructure relationships in compocast magnesium/SiC [J].J Mater Sci,1992,27(27):4447-

4459.

[16]BADINI C,MARINO F,MONTORSI M,et a l .Precipita -tion phenomena in B 4C -reinforced magnesium -based com -posite [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992

(A157):53-61.

[17]陈玉喜,李斗星,张国定.(SiC w +B4Cp)/MB15Mg

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J].金属学报,2000,36(11):1229-1232.

[18]蔡 叶,苏华钦.镁基复合材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6(3):17-19.[19]吴桢干.镁基复合材料界面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研

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1997.

[20]李 昊,桂满昌,周彼德.搅拌铸造金属基复合材

料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7(1):9-16.

[21]SMAGORINSKI M E,TSANTRIZOS P G.Development of

li ght composi te materials with low coefficien ts of thermal expansion[J].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16(7/8):853-861.

[22] A.Luo,Can.Metall.Q.1996(35):375-380.[23]

Henry Hu.

Grain M 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Mg

(AM50A )/SiCp Metal Matri x Composi tes[J].Scripta Materialia,1998,39(8):1015-1022.

[24]R.J.Arsenault,R.M.Fisher.Scr.Metall.1983(17):67-69.

[25]M.F.Ashby.Phil.Mag.1970(21):399-403.

[26]HAS HIM J H,SH TRIKMAN S.J Mech Phys Solids,

1963(11):127-132.

[27]Staff Report.Accelerating research in magnesium meta-l

matri x composites[J].ME,1988(6):53-55.

[28]MIKUCKI B A,MERCER W E,GREEN W G.Ex -truded magnesiu m alloys reinforced with ceramic particles [J].Light Metal Age,1990(6):12-16.

[29]MIKUCKI B A,MERCER W E,GREEN W G.M ag -nesiu m matri x composites at dow:status update[J].Light M etal Age,1986(10):16-20.

[30]HOUS H S E,SAKKINEN D J.Opti mizing the wear resis -tance of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transactions of 16th international die casting congress and exposition[C].

Detroit Michigan,U.S.A,1991.13-17.

(责任编辑 张积滨)

224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艺 第9卷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发展的六大趋势

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出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的共生态势,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由制造化向服务化、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转型。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为六大趋势。正确认识与把握这些趋势,对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趋势1 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向发展成为产业特征 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制造业的投入产出呈现服务化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服务中间投入占制造企业中间投入成本达到70%左右,对生产性服务的有效需求近70%来自于第二产业,其中研发、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邮政等行业的中间需求较高。2010年以来,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普遍在60%~70%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 比重在43%左右。 另一方面制造企业经营呈现服务化趋势。在工业品的附加值构成中,制造加工环节占比越来

越低,而研发、设计、物流等服务占比越来越高。许多跨国公司制造商的主营业务、业务增值、管理模式、赢利来源均以服务为主,有两成跨国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企业。 服务业制造化倾向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服务业加强向制造业的渗透。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反映出金融、物流、研发等服务部门,以制造业为主要市场,为制造业服务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是服务企业产业链逐步向制造业延伸。在价值链上处于主导地位的服务企业,凭借其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优势,通过贴牌生产、连锁经营等方式嵌入制造企业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由于一些服务企业在价值链高端掌握了核心技术、核心业务,比如,研发企业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设计机构拥有自主创新设计、物流公司拥有自己的网络等,这些企业为了寻求全产业价值链的增值,利用自身在产业链高端的控制力,建立起自己的制造工厂。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20091311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冶金0901班 张莹 20091311

近年来,随着不断追求轻量化、高性能化、长寿命、高效能的发展目标带动牵引了轻质高强多功能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持续发展。提出的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膨胀、高导热、高可靠等优异以及良好的抗磨耐磨性能和耐有机液体和溶剂侵蚀等综合性能要求,传统轻质材料已很难全面满足要求,如铝合金模量低、线胀系数较大; 钛合金密度较大、热导率极低;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空间环境下使用易老化等,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已在国外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规模应用,这充分验证了与铝合金、钛合金、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等传统材料相比具有的显著性能优势,奠定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材料体系中的地位和竞争态势。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有丰富的铝资源,加之易于进行工艺加工成型和处理,因而制各和生产铝基复合材料比其他金属基复合材料更为经济,易于推广,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汽车、电子、体育运动等领域,因此,这种材料在国内外受到普遍重视。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已成为当下世界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热点,各国已经相继进入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台材料的应用开发阶段,在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该类复台材料的工业应用已开始,并且被列为二十一世纪新材料应用开发的重要方向并日益向工业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的方向发展。本文旨在探讨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亟待解决的各方面的问题,推进其应用发展的进程。 主要制备方法介绍: 增强体颗粒的分布均匀性和界面结合状况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使增强体颗粒均匀分布于铝基体井与铝基体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台是颗粒增强铝基复台材料制备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两个最关键问题。以下是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一些方法: 1、原位法 原位法的原理是通过元素间或元素与化合物之间反应制备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的复合工艺方法,目前已成功地在铝基中实现了硼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等的原位反应。由于这些增强相引入的特殊性,不仅它的尺寸非常细小,而且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使得这种复合材料较传统外加增强相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模量,以及良好的高温性能和抗疲劳、耐磨损性能。 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较多,下面进行简略介绍。 (1)自蔓延高温合成法:该技术是利用热脉冲使放热反应起始于反应剂粉末压坯的一端,其生成热使邻近的粉末温度骤然升高.发生化学反应并以燃烧波的形式蔓延通过整个反应物,当燃烧波推行前移时反应物转变成产物。该技术的特点是在无需外加热源的情况下,利用高放热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其在引发后自身延续合成材料,节能,粉末纯度高,粒径细小,活性高,易于烧结并能获得高性能的材料。 (2)原位热压放热反应合成法:该技术是在原位热压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下艺。在制备过程中将反应物的物料混合或与某种基体原料混合后通过热压工艺制备,组成物相在热压过程中原位生成。该技术的突出优点是利用燃烧合成过程的放热反应,在产物处于反应高温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材料的致密与反应合成同时完成。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放热弥散技术:这种方法法是美国一个实验室在自蔓延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铁基复合材料演讲稿

根据材料复合情况的不同, 可分为整体和表面复合两大类。 粉末冶金法: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多采用成熟的粉末冶金法来制备, 即将增强体与基体合金粉末混合后冷压或热压烧结, 也可用热等静压工艺。制造过程的温度相对于液相法来说较低, 基体与增强物都呈固态,界面反应不严重, 产品可做到少余量或无余量, 从而减少机加工, 提高材料利用率。但该法不适合生产形状复杂和大型的零件, 且由于其工艺及装备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 阻碍了它的应用和发展。 铸造法:(外加增强体颗粒法)这种方法就是将固态的增强体颗粒逐步加入并混合于液态金属中制得金属基复合材料。但增强相往往会因与基体密度不同而产生凝聚、上浮或下沉, 难以均匀分布, 为此得采用粉料供给器均匀加入增强相材料或采用超声波、机械搅拌或半固态铸造法等。虽然该方法的设备与工艺相对简单, 但制件中容易形成气孔、夹杂, 增强体分布不均匀, 界面易发生反应等。该方法要求增强体与基体之间必须具有良好的润湿性, 否则会出现增强体与基体结合不良, 造成界面剥落。 原位反应复合法:是一种新型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与以上两种复合工艺相比, 它的增强体颗粒尺寸较细小, 表面无污染, 与基体的结合为冶金结合, 避免了与基体浸润不良的问题; 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将原位反应复合法与铸造技术相结合, 可制得形状复杂、尺寸大的构件, 直接得到近净形化的制品。此法虽在金

属基复合材料尤其是轻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直到近几年才见到有关该法用于制备铁基复合材料的报道。 高温自蔓延合成:Self Propagating High Temperature Systhesis,简称SHS。反应迅速( 0. 1~15cm/ s) 表面复合技术: A铸渗法:铸渗法是铸件表面合金化的一种方法, 即在铸型型壁上涂( 或贴) 覆具有一定配比的合金粉末膏剂( 也称涂覆层或膏块) , 当浇注成形时, 金属液浸透涂料的毛细孔隙, 高温的液态母材金属与合金粉末之间产生强烈热作用( 合金粉末溶解、熔化或发生化学反应) 并进行物质互渗, 以此改变铸件表层的结构和性能。该方法是在铸件表面原位生成复合层, 具有原位反应复合法的优点, 因而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但铸渗法的复合层厚度难以控制是其致命的缺点。 B铸造烧结法:铸造烧结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制备表面复合材料的技术。它将一定配比的合金粉末所制成的压坯贴在铸型表面, 利用浇注过程金属液的热量在压坯中产生巨大的热流密度, 引发压坯中高温化学反应, 生成大量的陶瓷颗粒, 同时完成压坯的烧结致密化, 从而在铸件表面烧结反应生成表面复合材料。该方法借鉴了铸渗法在浇注过程中原位实现表面复合化这种简单工艺过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2007年以来,世界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出口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高筑。为了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大国地位迅速崛起和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的需要,充实和增加我国进口贸易、服务进出口贸易,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 优化贸易结构,增强我国在进出口贸易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发展趋势建议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中都是以货物贸易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货物贸易是我国主要的贸易形势。但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展。其中,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产业、新部门不断涌现,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面向世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形成了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 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货物的加工、装配、维修以及货币、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为非本国居民提供服务并取得收人的活动,是一国与它国进行服务交换的行为。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有形的、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并符合于严格的服务定义的。直接的服务输出与输人。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服务输人和输出,也包括在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发生的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 一般我们所指的服务贸易都是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国际服务贸易”或“服务贸易”才是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这里的“服务贸易”及“国际服务贸易”均指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 而通常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接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报酬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劳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服务贸易一般情况下都是指广义的。 世贸组织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将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如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等。服务贸易包括一系列的产业、职业、行政机关的产出:空运业、银行业、保险业、旅馆业、餐饮业。理发业、教育、建筑设计与工程设计、研究、娱乐业、按摩院、旅游业与旅游代理、计算机软件业、信息业、通信业、医疗与护理、印刷、广告、租赁、汽车出租服务等。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这些行业部门的产出品向其他国家居民的销售。中国的服务贸易行业在近年来也在蓬勃发展,涉及到了相关行业,但总体

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万方科技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班)级:15计科升-1班 学号:1516353029 姓名:闫建勋 指导教师:马永强 完成日期:2015-12-1

摘要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执行某项任务所需的程序、数据及文档的集合,它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从功能上看,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也称为基础软件,它是具有公共服务平台或应用开发平台功能的软件系统,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符合应用需求的计算服务。因此,应用需求和硬件技术发展是推动软件技术发展的动力。 软件产业和软件服务业因其具有知识密集、低能耗、无污染、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应用广泛与市场广阔的特点,而成为知识生产型、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世 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 当前,我国进入了后PC 时代,人们对计算需求更为广泛,软件应用“无处不在”,市场前景广阔;不久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应用市场,足见我国发展软件技术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现状、趋势、意见

Abstract Computer software is a computer system to perform a certain task required procedures, data and document collection, it is the soul of computer system. Look from the function, the computer softwa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ystem software, support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System software and support software basic software, it is a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latform software system,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users with the application demand of computing services. Therefore, applications and hardwa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to promot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oftware industry and software service industry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knowledge intensiv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no pollution, high growth, high added value, high acceleration, wide application and broad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become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orerunner sex, strategical burgeoning industry, become the co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论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1)

小论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和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主要存在以下差距: 1.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不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导致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相当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而中国2004年却不到35%,不足美国的一半,接近于一般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此外,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旅游、劳务出口、远洋运输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上,而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电信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服务行业在中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其他产业发展的需要很不适应。 2.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出口结构不合理 一是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中国货物贸易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世界排名均为第三名,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排名仅列第八位,进口第七位。我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9%,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二是我国服务贸易呈现逆差,2005年服务贸易出口812亿美元,进口853亿美元,逆差41亿美元;三是中国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

不合理,新兴行业少,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不足,严重阻碍了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进程。服务贸易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海运、旅游等比较传统的领域,旅游和运输服务的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一半以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很低。 3.进出口总额逐年上升,但始终表现为贸易逆差。 如下图所示:1996-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不断上升,进口额和出口额也不断增加,但是始终表现为贸易逆差。由此证明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4.服务贸易管理滞后 由于服务业是由许多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范围极广,国际社会要求一国对其国内的服务业进行整体协调和管理。服务业管理和协调主要由外经贸部负责,因而存在诸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的差别,容易出现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 5.服务贸易交易方式落后 现代电子商务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商业贸易形式和市场结构,影响着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方式,加速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网站1,000多个,其中B to C④677家、B to B 370家,ISP⑤620家,去年B to C交易额为3.9亿元人民币,B2B交易额为67.7亿元人民币。存在有各种不同B to B、B to C、C to C等商业模式,有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平台和解决方案,但整体来说呈现自发性、局部性、重复性、缺乏技术创新、缺乏整体规划性和统一的规范,有很多网站的商业模式是单纯模仿国外企业,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摘要:综述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从基体、增强体的选择,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因素和改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介绍了该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颗粒;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应用 Abstrac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article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was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composite was reviewed in detail from the choice of the reinforcement and the matrix, the preparation technique of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the factors which can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Key words :particle;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preparation methods; application 1.前言 铝基复合材料是以金属铝及其合金为基体 , 以金属或非金颗粒、晶须或纤维为增强相的非均质混合物。按照增强体的不同 , 铝基复合材料可分为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和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由于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和耐磨性,并且价格便宜,适于批量生产,良好的耐磨性和导热性能等优点,在航天、航空、汽车、电子、光学等工业领域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前景。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是指弥散的硬质增强相的体积超过 20%的复合材料,而不包括那些弥散质点体积比很低的弥散强化金属的金属基复合材料[1] 。此外,这种复合材料的颗粒直径和颗粒间距很大,一般大于1μm。在这种复合材料中,增强相是主要的承载相,而基体的作用则在于传递载荷和便于加工。这种材料虽然其增强效应远不及连续纤维,但它主要是可以弥补某些材料性能的不足,如增加刚度、耐磨性、耐热性、抗蠕变等。在这种复合材料中,硬质增强相造成的对基体的束缚作用能阻止基体屈服。颗粒复合材料的强度通常取决于颗粒的直径、间距和体积比,但基体很重要。除此之外,这种材料的性能还对界面性能及颗粒排列的几何形状十分敏感[2]。 2.铝基复合材料的选择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概述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微观组织均匀、材料性能各向同性且可以采用传统的金属加工工艺进行二次加工等优点,已经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基体有铝、镁钛、铜和铁等,其中铝基复合材料发展最快;而镁的密度更低,有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而且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和电磁屏蔽等性能,镁基复合材料正成为继铝基之后的又一具有竞争力的轻金属基复合材料。镁基复合材料因其密度小,且比镁合金具有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受到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及电子等高技术领域的重视。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与连续纤维增强、非连续(短纤维、晶须等)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相比,具有力学性能呈各向同性、制备工艺简单、增强体价格低廉、易成型、易机械加工等特点,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商业生产的镁基复合材料。 一、制备方法 1、粉末冶金法 粉末冶金法是把微细纯净的镁合金粉末和增颗粒均匀混合后在模具中冷压,然后在真空中将合体加热至合金两相区进行热压,最后加工成型得复合材料的方法。 粉末冶金的特点:可控制增颗粒的体积分数,增强体在基体中分布均匀;制备温度较低,一般不会发生过量的界面反应。该法工艺设备较复杂,成本较高,不易制备形状复杂的零件。 2、熔体浸渗法 熔体浸渗法包括压力浸渗、无压浸渗和负压浸渗。 压力浸渗是先将增强颗粒做成预制件,加入液态镁合金后加压使熔融的镁合金浸渗到预制件中,制成复合材料采用高压浸渗,可克服增强颗粒与基体的不润湿情况,气孔、疏松等铸造缺陷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弥补。 无压浸渗是指熔的镁合金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不施加任何压力对增强颗粒预制件进行浸渗。该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但预制件的制备费用较高,因此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增强颗粒与基体的润湿性是无压浸渗技术的关键。 负压浸渗是通过预制件造成真空的负压环境使熔融的镁合金渗入到预制件

家政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AA85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0d12192072.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家政服务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AA858←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48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99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我国家政服务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于9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小型化趋势显现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民进城务工,家庭服务业快速发展,行业规模逐渐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家庭服务业大致有20多个门类,200多种服务项目,涉及家务劳动、家庭护理、维修服务、物业管理、社区导购、生活百事等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据统计,2014年我国家政服务行业市场总值达到9383.7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8%。 2014年我国家政行业主要细分市场规模统计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节奏的加快,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步伐也日益提速,社会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日渐趋升。长期以来,我国家政行业规模小,操作混乱,但是随着用户需求数量和需求质量的同步提升,原有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 我国家政行业市场潜力巨大,相关数据显示,有约70%的城镇居民对家政服务有需求。与市场刚开发阶段相比,家政行业的进入门槛已相对提高,现在的家政服务业已从粗放型经营走到了精细化、规范化经营阶段。 二十多年来,我国家庭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为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尤其是促进弱势群体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2014年我国家政企业数量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 发展趋势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电子测量论文 题目: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和总体发展趋势,分析了电子测量仪器的研究开发,阐述了我国电子测量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而提出了发展电子测量仪器技术的对策。特别是由于测试技术的突破带来的电子测量仪器的革命性变化.同时,针对业界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并介绍了业界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标准.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了电子行业的飞速增长,也极大地推动了测试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快速发展。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链和设计链的重要地位,使得这里成为全球各大测量仪器厂商的大战场,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本土测试测量技术研发与测试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LXI ATE 自动测试系统智能化虚拟技术总线接口技术VXI

目录 摘要................................................................................................I 前言 (1) 第一章测试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 第二章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2) (一)总线接口技 术 (2) (二)软件平台技 术 (3) (三)专家系统技 术 (3) (四)虚拟测试技 术 (3) 第三章展望未来 (4) 参考文献 (5)

前言 中国电子测量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教育、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科技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电子测量技术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走向世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难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制造技术催生了新的一代电子元器件,同时也促使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测量仪器产生了新概念和新发展趋势。本文拟从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发展的三个明显特点入手,进而介绍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和基本技术,引入合成仪器的概念,面向21世纪的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的趋势

(一)国际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第三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工业化前期),商业和交通、通信业领先发展;第二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金融、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增强第二产业的服务功能;第三阶段,金融、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科学教育事业等现代服务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快速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超出了传统的服务业的平均水平。1970—1986年,美国现代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分别增长了173.3%和200.8%,远远高于同期服务业91.0%和85.3%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这使得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这是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美国等国家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动力源泉。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上,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变动期,特别是服务业将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已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趋势。 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撰文指出,制造业的增长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会遇到能源原材料以及环境资源供给的限制。而制造业发展所遇到的能源原材料瓶颈可能被包含金融、物流在内的服务业所打破。现代服务业主导制造业已经和正在成为现代经济的趋势。许多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形成依托国际服务业基地,支持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其中包括金融、保险、运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法律、会议、评估、咨询、工程设计、广告等中介机构。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并可大大提高其质量。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是目前普遍公认的最有竞争力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品种之一。尽管其力学性能尤其是强度难与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相匹敌, 但它却有着极为显著的低成本优势, 而且相比之下制备难度小、制备方法也最为灵活多样, 并可以采用传统的冶金工艺设备进行二次加工, 因此易于实现批量生产。冷战结束后的20 世纪90 年代, 由于各国对国防工业投资力度的减小, 即使是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 也越来越难以接受成本居高不下的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于是,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又重新得到普遍关注。特别是最近几年来, 它作为关键性承载构件终于在先进飞机上找到了出路, 且应用前景日趋看好, 进而使得其研究开发工作也再度升温。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主要由机械加工和热处理再结合其的性质采用一定的方法制造。如铸造法、粘晶法和液相和固相重叠法等。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碳化硅和颗粒状的铝复合而成,其中碳化硅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生产绿色碳化硅时需要加食盐)等原料在电阻炉内经高温冶炼而成,再和增强颗粒铝复合而成,增强颗粒铝在基体中的分布状态直接影响到铝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能否使增强颗粒均匀分散在熔液中是能否成功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关键,也是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难点所在。纳米碳化硅颗粒分布的均匀与否与颗粒的大小、颗粒的密度、添加颗粒的体积分数、熔体的粘度、搅拌的方式和搅拌的速度等因素有关。纳米颗粒铝

的分散的物理方法主要有机械搅拌法、超声波分散法和高能处理法。对复合材料铸态组织的金相分析表明,碳化硅复合材料挤压棒实物照片 颗粒在宏观上分布均匀,但在高倍率下观察,可发其余代表不同粒度、含量的复台材料现SiC颗粒主要分布在树枝问和最后凝固的液相区,同时也有部分SiC颗粒存在于初生晶内部,即被初生晶所吞陷。从凝固理论分析,颗粒在固液界面前沿的行为与凝固速度、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及界面能的大小有很大关系,由于对SiC颗粒的预处理有效地改善了它与基体合金的润湿性,且在加入半固态台金浆料之前的预热温度大大低于此时的合金温度,故而部分SiC颗粒就可能直接作为凝固的核心而存在于部分初生晶的内部,但是太多数SiC在枝晶相汇处或最后凝固的液相中富集,这便形成了上述的组织形貌。金属中弥敷分布的铝对金属中的品界运动,位错组态及位错运动都有响.纳米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具有细小而均匀的组织其原因应该是细小而均匀分布的纳米颗粒高教率地占据空间,颗粒间距较小.有效地控制晶粒的长大;微米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台材料中.颗粒尺寸较大,它在空间的分布间距也较大,由于基体热膨胀系数的差异而引起的局部应力也越大,造成了颗粒附近与远离颗粒处基体状态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造成微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组织不均匀的原因。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航空航天工程应用;1、在惯导系统中的潜在应用;在我国自行研制的诸多型号机载、弹载惯性导航系统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现用的铸造铝合金结构件比刚度不足、热

钛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钛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1 丁浩,师春生,赵乃勤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E-mail:wadxr@https://www.doczj.com/doc/0d12192072.html, 摘要: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钛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并对得到的复合材料的孔隙和硬度、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压缩强度等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初压压力、质量分数、复压、合金化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规律。实验表明,用等静压方法压制的复合材料布氏硬度可达265HB,模压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可达到112MPa,优于基体的硬度和拉伸性能。此外,钛颗粒加入及粉末冶金的方法使复合材料的塑性降低,通过实验得到了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40MPa。 关键词:粉末冶金,复合材料,镁,钛颗粒,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TG1 1.引言 镁是近来金属研究的热点之一。镁的储量丰富,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比模量都优于钢铁、铝、铜等金属材料,甚至超过很多聚合物材料[1]。但是镁的耐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很差,电极电位低,绝对强度、刚度、硬度及耐磨性都很低。所以,工程上常用Al、Zn等金属与其构成合金,或与增强相复合形成复合材料,达到改善镁的性能的目的。近年来,纯镁除了小部分用于化学功能外,大部分镁以镁合金或复合材料的形式应用于门窗、轮彀、自行车构件、汽车配件、仪表等。此外,镁合金作为生物材料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人造骨骼、人造器官等人体植入材料,性能已基本符合人体需求[2,3]。在未来的生物材料领域,镁合金或复合材料将以其优异的性能发挥更多的功能[4]。 当前,常用于增强镁合金基体的增强相从形态上可分为颗粒(如:SiC颗粒、TiC颗粒)、晶须(如Al2O3晶须,Mg2B2O5晶须)以及纤维(如碳纤维、NiTi纤维)等。按照加入相的尺寸,可以分为纳米相(如纳米碳管)、微米相等[1]。常用的增强相为陶瓷相,陶瓷相一方面会增镁基复合材料近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P Perez和G Garces a使用粉末冶金的方法探索了金属Ti与金属Mg的复合材料[6,7]。Lu和Froyen等制备、研究了Ti增强镁铝合金的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8]。郗雨林等用钛合金增强MB15镁铝合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9]。这些研究表明镁与钛的相容性很好。加之钛的诸多优点,如强度、硬度高,抗腐蚀性能极好,与镁不互溶,故能形成复合材料(镁钛二元相图见图1)等,选择钛增强镁及镁合金容易达到预定的效果。本文主要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金属Ti颗粒增强镁及镁合金基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1本课题得到天津市科技发展基金(043186211)的资助。

中国汽车后市场服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本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使用

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管是产量仍是销量都是在快速的上升,这主要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人们糊口水平的进步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后市场也在发展之中。 “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定义是指汽车从经销商出售给顾客的那一刻起.直至该汽车报废送至回收站之前,为该汽车提供全过程的各项服务,包括车辆保险、上牌、年检、养护、维修、配件更换、装具添置、清洗加油、停车治理、行使指挥、违章处罚、信息提供等等的一切服务。 1.1中国汽车行业的需求状况 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汽车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发生深刻的改变,中国汽车也将从封锁走向开放,国外一些提高前辈的汽车理念,也将会源源不段的输入到中国汽车行业中来。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私家汽车消费比重逐年进步,有关专家估计,因为海内市场需求量大,私家购车的需求将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最具活力、增长最快速的区域市场的决定性气力。2004-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以16%-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在6650-8431万辆之间。可以推算2010年汽车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300-1900万辆之间。汽车需求量和保有量泛起了快速增长的趋势,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汽车后市场所产生的利润,与相对的前市场比较,比例大约是7∶3。也就是

说,在整个汽车工业链上,后市场产生的利润至少要超过前市场1倍以上。我国汽车后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较高增长期。由于一般情况下,车辆使用4年到9年之间,其售后服务的市场是最大的。因此,中国有望在21世纪前10年景为世界上最具成长性的汽车消费市场,海口汽车违章。汽车在中国日益发展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将直接推动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发展。 1.2我国汽车后市场的现状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的经营模式、治理服务、竞争意识等还存在一系列的题目。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国际竞争,我国汽车行业迫切需要明确汽车后市场在整个汽车行业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进步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1.2.1规模小、经营分散、缺乏行业组织性 我国汽车后市场目前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小而散,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租赁、配件和用品供给、汽车改装、美容养护、检测维修、金融信贷、保险、俱乐部等各自为政,分散经营,各企业各自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用度去搜集、分析有关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信息,但因为种种原因,所得资料的置信水平较低,因而导致企业在制定一系列决议计划时产生偏差甚至重大失误,给企业发展带来严峻的负面影响,也使企业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规模大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资金和技术的实力,只有上规模,才能与国外企业抗衡。 1.2.2治理服务水平低 中国汽车后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因为长期受政府的行政干涉干与

国内外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叙述了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各行业模具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强调指出了两个关键问题——模具材料和模具标准——是持续发展 模具技术的重大策略。中国模具技术,则是依据着国际模具市场的发展趋势, 转变着模具品牌产品的发展规模,不断的提高着模具设计水平,迎合着模具企 业的经济发展需求,也会进一步的推动着模具技术发展。 关键词:发展趋势、现状、模具技术、塑料模具、模具CAD/CAM Abstract:This paper was narr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It was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ll trade and professions on the mould and die.It was indicated emphatically two questions of the crux一一mould materials and mould standard——developing continuous ly the great tactics on the progress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China mol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mold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arket, the brand product change mould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die design, catering to the needs of the mould enterpris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一、引言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拄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业发展与之相适应。目前,模具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模具标准件、软件、材料供应等服务模式更为人性化,为企业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服务模式开始出现,这无疑对模具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我国的模具品种仍然不丰富,模具行业的平衡发展亟需重视。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模具在制造业产品生产、研发和创新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使得模具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近10年来,我国模具工业均以每年15%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模具行业保持产销两旺、持续高速发展,模具产量、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中国的模具市场十分广阔,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和IT制造业发展的带动下,对模具的需求量和档次也越来越高,同时精良的模具制造装备为模具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障。2007年模具销售额870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21%,模具出口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5.7%,模具进口仍保持在20亿美元。数据显示着我国模具整体实力进一步加强。

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用友公司服务与流通行业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刘海河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比重会相对逐渐下,第三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的比重相对上升。托夫勒也认为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以后,进入一个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信息社会。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服务业的现状: 根据最新的统计,在2008年中国服务业的产值超过了12万亿元,中国的服务业的增值值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飞速的发展。但是这个和世界先进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相比,国内的服务业相对还比较落后,一个体现在绝对的规模上;另一方面体现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国内的服务业最近几年来占GDP 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0%左右;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在70%以上。即使是世界平均水平也是在60%。 也就是说,国内的服务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国家关于在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到2020年,希望服务业的增加值能够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而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信息服务、房地产等等。 服务行业特征,服务业我们总结以后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第一,无形性。服务业的产品是以信息,或者是服务的方式提供的,不像制造业是有形产品,所以服务业的产品的交费和衡量标准也比较混乱,而且不同的客户对服务的感知程度,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会不同。(不可存储、不可运输,交付与衡量标准比较复杂,包含更多主观因素,由于无形性,进而会产生波动性和异质性,不同客户对服务的感知程度不一及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也会带来服务质量的波动)。 第二,即时性,就是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所以需要离消费者最近,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连锁经营发展这么快的原因。(像便利店、餐饮等)。 第三,劳动密集。不像制造业对能源、设备、材料等的依存度较低,主要是以人为手段去实施业务管理,所以对人员成本的管理就非常重要。 服务业在转型中的升级与管控重点: 第一,模式创新。关于对新模式的支持,服务业业务模式创新非常快,比如华旗资讯为例,现在在大力发展门店,这里面有很多新的,可能是直营、联营,或者是加盟店等等各种模式。比如如家、分众传媒、阿里巴巴、盛大,这些都是依靠业务模式的创新取得了公司快速的发展。所以新业务模式的管控能力、在新的业务模式下,企业自己的管控能力就显得比较重要。模式创新中的第二点是体制改革,像过去的事业单位,现在已经逐渐往企业转型,在转型中对事业和企业并存的单位,他们的管理。比如广电、教育、体育、公用事业。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外包,这里面典型的例子就是IBM、GE、物流外包,这些过去都是传统的制造业,现在他们逐渐把一些制造部门逐步剥离,大力发展服务部门,截至到现在为止比如以GE为例,他们的服务部门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制造部门的收入,占比达到了50%以上。模式创新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国家也提出了希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于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 第二,业务协同。现在的供应链越来越长,为了给客户提供及时的服务,我们本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企业内部前台业务的前端和后台管理的协同,以及内部资源的协同。通过这些协同,能够更加及时的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第三,成本管控。这个刚才也提到,在服务业是一个人员劳动密集行业,设备成本、材料成本的相对占得比较低,人员成本相对占的比较高。所以对人员成本的管控使一个重点。因为服务产品不像制造产品,以合格产品的交付为计量的依据,服务产品的焦距更多的是依据合同,合同里面设定若干标准,所以它的收入和成本计量点和计量过程比较复杂。还有因为收入和成本不易计量,相对绩效考核也就比较困难。这是服务业转型过程中管控的一个重点。 国内服务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英美国家80%的IT应用者来自服务业,国内服务与流通企业的信息化每年以将近20%的速度在递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