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词评】古风填词名家评析(转)

【词评】古风填词名家评析(转)

【词评】古风填词名家评析(转).txt45想洗澡吗?不要到外面等待下雨;想成功吗?不要空等机遇的到来。摘下的一瓣花能美丽多久?一时的放纵又能快乐多久?有志者要为一生的目标孜孜以求。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将试锋芒。自命不凡不可取,妄自菲薄更不宜。
↙玥茗馨唏~
1位粉丝
1楼

一楼空

2010-2-17 17:01 回复

↙玥茗馨唏~
1位粉丝
2楼

作者:澜庭
Finale(小楼):尤擅短词的先行者
Finale大在古风圈的名家地位应该是毋庸置疑的,称她为“先行者”,是因为她的确是古风圈里“辈份”比较老的一位了,我在古风圈三年,刚入圈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她的鼎鼎大名。可以说她的词独具一格,开一派之风。一直觉得小楼词是非常有风骨的一种,用一个字概括的话,想用一个“瘦”字。而这种“瘦”,不是宋诗的老成遒劲,而是美人的清奇骨格,是简约得恰到好处。就像小楼自己的名词《又何用》中的一句“四十八骨紫竹伞”,明明是那般纤细,偏偏可以撑起一方天地,遮了一天烟雨。所以即使小楼的大多数词都是可以归为婉约派的题材,仍然让有觉得那是有力度的一种秀。借用戏曲的说法,就是“压得住场”。小楼词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大家闺秀,山水屏风后,高挽云鬓,广袖婆娑,静立不语,自有一种天成的端庄。这种感觉,以她写风姿物语的系列为最。刹那风华,气韵翻腾,却绝不是锋芒毕现,耀花人的眼睛,而是如和风吹送,缓缓展开的画卷,万里江山,亦不过尽收眼底,指间掌握。仅举写李煜的《青莲雪》为例,非常阔大的意象,却统于一种迷蒙的“静”——

“是谁又撞碎了一轮海中月
醉梦里 长笑歌万阙
是谁又在海上吹那杨柳叶
六月里 天涯飞白雪
千人战几番秦淮水飘红夜
莫回首 百年相思难解
却回首为你指间笛声咽
再回首 看梅花不谢
多少年生死一笑剑歌烈
问天下 谁能掌缘生灭
谁又在抬头望漫天青莲雪
谁又在 轻声说离别”
而小楼词最精华的部分,在我看来,还是她的短词。读她的短词,每每给我极惊艳的感觉。其实短词自古是最难填的一种,相比于长长的铺排,于百字以内写出骨格,更耗功力,就像ediq的名作《白狐》,远比《盛唐夜唱》更值得大赞(我并不是说盛唐不好哈,只是白狐更见才气)一样。小楼的短词,总是能把千年时光悠悠凝于十几个字里,就像上好的徽墨,小小的一块,慢慢研开,却是融进了天下五光十色的浓黑,极纯粹又极深广的。仅举我自己非常喜欢的《翡翠志》:

虚幻朝代的城墙
写满春雨菲菲的过往
屋檐滴答

的声响
打湿时光悠悠的回廊
戏台上谁在唱
千年不改的痴情伤
戏台下谁在望
梦里泪光盈盈的故乡
领悟命运的方向
成全一生一次的飞翔
指引传说的目光
永恒时间足够去想象

吹一支白兰裳
月色隐约的水墨香
说一段玉满堂 纸上地老天荒的芬芳”

是水墨的清淡,是戏台的斑斓。用笔似不着痕迹,却如水袖旋舞,轻轻拂过人的面庞,直透心底。


2010-2-17 17:01 回复

↙玥茗馨唏~
1位粉丝
3楼

Vagray:弥漫着的樱花气息
Vagray大人一直被我当作古风圈中流砥柱一般的存在。尽管她的页子始终不是那么热闹,但混古风的人,估计都不会忽视这样一个作者。她的风格如此鲜明,以至于对我来说,给她写词评是相对容易的事情。从外部的特点来说,Vagray的选曲绝大多数都是日本歌手的原唱。对于歌者来说,唱V大的词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挑战,因为她的选的日系曲绝大多数都是比较难的,往往有相当BT的突然上挑高音或是非常复杂的转音,或者对于速度和力度上特殊的要求,比如她著名的系列作品“梦十夜”,第一夜《幻花潭》的原唱是元千岁,每一句都是细小的转折颤音,能达到原曲韵味的翻唱者遍地难寻,再如第六夜《决意》,原曲是天野月子的《花冠》,曲子非常的漂亮,但也非常庞大,前面是极温柔的吟唱,后面是非常有穿透力的高音,对于一般的翻唱者来说,也是非常难达到的。所以V大的词集中,至今仍有不少找不到唱版,并非词不够好,而是曲子的难度令很多艳羡着好词的歌者望而却步。

之所以选曲多自日系,其根源还是要回到V大的词本身。应该不难想见,Vagray本人受日本文化影响颇深,她的词作,深谙日本美学之精髓。在Vagray的词里,弥漫着的是樱花的气息。这种日本的国花盛开的时候是极繁盛的美丽,极细腻的温柔,而她的花期,却并不长久,是美丽而易逝的典型。所以说,樱花的美丽,始终带着一种惨烈的气息,在有限的时光里极限地挥洒,然后绝决地离去,美得令人绝望,令人心碎,令人禁不住要落泪。细心的人不难发现,Vagray的词中运用“花”的意象的地方非常多,几乎每首词里都可以找到,她的词味,就像花瓣,芬芳甜美却又轻薄脆弱。而另一个V大常用的意象,就是镜子,这仍然是一种非常奇妙而有诗意的物品,透视,问询,魔幻,等等相关的名词都与它紧紧相关,镜中花水中月,都是虚幻的代名词,对于手中握着的美好,Vagary的词里给出的暗示都是惶恐与不安。于是,在花香的掩藏下,她的词味,底色是荒凉而迷离。在这背后,Vagray的词中又隐隐有着一种“杀伐之

气”,如冰冷的长戈,凛凛寒光,在不经意间缩小你的瞳仁。我们来读梦十夜第六夜《决意》的节选,上面的特点,非常明显:
“铺满昙花的长路
月光之下随脚步沉没
多么的执著
谁在注视 是迷惑是困惑
将这世界轻轻网罗
请你用回忆 听我这一曲
听完再转身而去
幻觉的囹圄 死而复生繁花低语
你是否仍在那里
品尝着奇迹 就不信奇迹
吞噬了记忆 还剩追忆
三又三分之一
割裂了方寸还剩几份情意
不明所以

庭院布满杀机
天人的花环枯萎满地
丧失了香气
……
相信过真理 真理只是一场游戏
被扼杀才有意义
看过了妖异 谁才是妖异
所有都怀疑 只剩自己
爱过就别离 一招一式同谁对弈
镜中人是不是你
……”

说起来,Vagray其实是古风圈中的“另类”,她用非常“中国”的古典诗词意象,却连缀成了一种实际精神上对中国传统的背离。我们的传统诗词讲究的是中和,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而Vagary的词中,表面上的端凝背后却是一种极致的执拗。而当她用比较接近现代诗的方式来写一些和风题材时,有时又仍会引入非常中国式的语言,仍以上面引用的《决意》为例,高潮中段的变奏四句——

“一舞之后长揖而退
风华初见不可复回
环佩叮当满头珠翠
蓦然回首琅玕已碎”

无一不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意象,而非常奇妙的是,这些东西放入从精神到形式都非常现代的全词,却并不显得跳脱,反而融合成了一种独特的气韵,这应当是Vagary词的一种创造。总体来说,Vagary的词骨非常华贵,如江户时代淫靡的日本宫廷,满眼是布满繁复丝绣香氛缭绕长可曳地的和服。而细品起来,这种高贵里面却变幻着独特的妖娆、妩媚,甚至一种诡谲,于是这便是永不可替代的Vagary。



2010-2-17 17:02 回复

↙玥茗馨唏~
1位粉丝
4楼

雨霁天青:古典与现代的两极

把小青列在第一个,实是因为唱她的词太多了。从《暮云深》开始合作以来,私心挚爱她的词,至今竟然已经唱过她的词计24首,这个数字连自己也觉得惊叹。不过说起来,还是得说小青的词量多质亦高,这么多的词,竟然没有让我产生厌烦的感觉,仍然觉得每一首都有新鲜的亮点,每一首都有一些地方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感觉。

小青的词被我归为典雅一派,她的古风词是真正的“古风”。目前古风填词圈中,大多数词的“古意”来源于古典意象的运用,比如常写常新的伤春悲秋、离愁别绪、深闺情怨、江湖恩仇

等等,词中多引典故或古诗词来完成对古风的追求。其实小青的词一样是这些题材这样写法,但她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全词的流畅程度。她的词用典之多在古风圈算是出名的。《怨歌行》一首,将汉武阿骄、嵇康、陶潜、岳飞、范仲淹五人史事融于一词,《沧海桑田》一首,不过三百余字,墨舞为其作详注,竟写了七千字,又《殷殷盼》一首,从头至尾全为化用古诗词,如此不能尽数。但这样的用典,读来全没有堆砌的感觉,更没有生硬的违和感,完全是融在一首词的主题意境之下,竟是这些典故全为此词而生的一般。读小青的古风词,会觉得在读真正的古文,不光用典庞征博引,更兼一些虚字用得十分妥帖自然,一望便知是古文功底相当深厚,浸久了,许多古文句式下笔便自然流出。转韵的时候都是非常自如,因为唱得多,此点深有感触,尤其是有时她填一些韵角挺险的词,唱起来并不觉得别扭,反而别有韵味。总体来说小青的古风词呈现出一种四平八稳的清健之感,是汉唐气象,似乎就像她的家乡,河南,中原之地,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自古便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如果光是文字功底深厚,绝不足以如此长久地打动我,小青词的真正好处,还是在内里的感情。曾经把她的词给一位从未接触过古风填词的中文系同学听,听完后的评语是四个字:用情至深。透过华美的表象,那些文字直接人心。总觉得小青是把自己沉在那些故事里,感情真挚得像透明的水滴,总能滴在人心最容易感慨的痛点上。于是小青成了古风圈里的虐词名家也为就不足为怪了。其实说起来小青的词都是一个故事模式,用两个字概括,就是“代价”。取得功业的代价,历史变迁的代价,得胜者的代价,失落者的代价……那些藏在壮阔的辉煌的故事背后的,被湮灭的一切柔肠百回。所以小青的词中常常读得到美好得一触即碎的韶光,发自内心却无法现实的誓言,轻易抛却却终生难忘的情感,掺杂了太多悔恨而重来仍会如此的选择。这些,与她的原创小说名作《暮云深》实际上都是一致的。或者说小青一直想探讨这样一个主题,而反反复复写了许多次之后,仍然有她想不明白的地方。我们读她这同一主题的一系列词,有时见到的是痛彻心扉的叹,有时见到的是劫后余生的愿,有时见到的是繁华如梦的怅然,有时是笑看云烟的超然。所以,即使是重复,我们对小青也永远充满期待,因为这样的徘徊,本来就是人类永恒的困惑。

非常难得的,小青的古风填得出色,现代风格一样出色,甚至比古风还要好。古风圈的词手普遍都有想尝试现代风格的愿

望,不过大多是偶尔为之,游戏之作而已,如小青般古典现代兼美的,实属罕见。比之古风的温柔敦厚,现代风中的小青完全是另一种风貌,在现代词里小青是锐利的,是明艳的,是华丽得让人欲迷醉其中的。古风中的大量用典换到现代词中,成了绵密的意象运用,扑面而来,接踵而至。而这些意象,大多是非常有画面感的,而且选取的角度皆独具匠心,不落俗套,视角细小敏锐。如新词《朱雀之诗》开头,便是“逃走的蝶,折断的刺,记半片耳语的信纸”,三处碎片似的意象,似诗中断章,似近景的空镜头,散落着千头万绪的回忆味道,记录着无数不可知的情绪。值得一提的是,小青在现代词中特别喜欢用相对的意象或直接的反义词,构成内容与形式上的对仗,在架构上保持了古典的深沉,而在情感上,给人以一种独特的深刻,真实与幻象,如镜里镜外,并不确知哪一个才是可以握住。最典型的当属《赦心》:

“交换骄傲点燃后 直到 注定熄灭前 紧握的火把”
“俯览壮丽分别后 直到 并肩沉眠前 祭祀的悬崖”
“凝望无言转身后 直到 再次相拥前 离去的步伐”
“赐予宁愿放弃后 直到 甘愿放手前 腥甜的惩罚”
“亲吻捧进手中后 直到 模糊无迹前 铭记的面颊”
“追寻浴火重生后 直到 无憾落幕前 响彻的回答”

一连串的从后到前对举,形成回环往复的奇妙感受,令人可在口中久久咀嚼回味,越品越出味。再如《毒》,字面上看没有明显的对举,而感情上,字面与内里却形成了相当明显的反差,表面上是疏离,是超脱,内里却是无比深挚执着的爱情,淡漠背后的不悔,冷静背后的燃烧,是真正深得现代风格的精髓。


2010-2-17 17:02 回复

↙玥茗馨唏~
1位粉丝
5楼

浣姬:至诚的评论家

和阿浣认识也算很久了,十分有幸地见证了她从填第一首词到一步步成长为今天古风圈里的填词名家。唱过的阿浣词至今共计13首,也算很多了。其实严格说起来阿浣的词并不是纯正的古风,她的很多用词和句式,都是非常现代的格式,浣姬并不是刻意模古的诗人,她的角色,始终是心慕古风的现代人。读浣姬词,可以明显感觉到她并不是身处那故事内的,而是非常清醒地站在那故事外,尽管一样为之热血沸腾,她仍然不是那主角,而是一个在台下随之心潮起伏的观者。她不是创造故事的人,而是看着故事,并把它加入自己的理解广为传诵的人。她自己也讲过,没有一个主题写不出来。所以我说,阿浣是词手中的评论家。她的词,更像一篇篇诗化的“读后感”。歌词是她述说内心对世界感受的方式,这是属于她的表达方式。浣姬

词从本质上说是非常“自我”的,从中国古典的含蓄标准看,这或许是一个缺点,但这也正是她的特色所在。在她的主页上我们可以看到她自己为所写的词编定的分类列表,从漫画,到原创小说,到历史,到神话传说,涉猎之广,令人叹为观止。所以我们无疑应该感谢阿浣,通过她,我们看到了更深更远的世界,跟着她一起,游走千年,感动不绝。

阿浣的词从文字上来讲非常扎实,从中似可以窥见当她在写现代评论文时,应该是非常严谨而坚定地论证着自己的观点。不过,这种扎实并不妨碍她的灵气,她的词往往有非常跳跃的地方,尽管是评论式的词,仍然有非常好的意象来延展诗味,如她为小说《暮云深》所作的《秋声碎》中,一连串的秋字起笔,前后变化令人读来肝肠寸断:
“秋蝉一响绝清尘
秋水一泓风无痕
秋月一轮望孤城
秋花一落寂香沉”
……
“秋蝉一响已绝尘
秋水一泓已无痕
秋月一轮一孤城
秋花一落已香沉”

浣姬词的灵性,更多地体现在她常常能创造出很多“经句”。短短的歌词中,十几个字,便凝结成为能让人玩味很久的哲理之句。当然有时候我会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太好的事,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会熟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却并不一定每个人都能记得这两首诗的全部。一两句的精彩夺尽全词的光华,其实是不平衡的。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句子成为永恒,阿浣的词,也因为这些句子更容易让人记住,而且她的这些句子,也并非刻意为之,全然是情之所至,自然流出,因此还是值得称道。比如《三世书》中的“来日悔何悔,此生憾犹憾”,一语道出多少英雄牺牲背后的无奈,让人直欲击节赞赏。而《林默》中的“普通的幸福已经很遥远,苦涩的满足朦胧了岁月”,后半句念起来口中都有涩味,心中亦有酸涩的充盈感。

基于阿浣词的评论式特点,她写公益题材十分适合,如写给南丁格尔的纪念曲《夜莺》,几乎让我觉得可以作为现今志愿者活动的主题歌,而她在汶川地震时期非常快地填出来的《晨曦依旧》,是我听到的所有关于地震的原创歌曲中最感动我的一首。而最具特色的,是她的咏史词。阿浣本人无疑是相当热血的理想主义者,她的近代史词慷慨激昂,尽是报国之志,英雄言犹在耳,细闻腥风犹烈。她写中国远征军的《征戈铭》,写戴安澜将军的《衍功》,写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浩气黄花》,写中国近代史的《百年》,写给全体国人的《龙腾》,无一不是令人“沸乱血浆”(自ediq《哪吒》)的作品。而这

些作品,之所以能够点燃每一个听者的血液,追根究源,是来自词家的诚恳。阿浣的每一次评论,都不是冷眼旁观,而是首先感动着自己。所以我称浣姬是至诚的评论家,那一字一句,都首先是出自于爱,出自于真,于是任何的小小缺憾,在这样的本质中都成了白璧微瑕。

阿浣的另一特色,便是她的粤语词,这在古风圈中独树一帜,几乎成了她的标志。身为广东人的她,对于粤语有着执着的坚守。粤语是非常奇妙的语言,从汉语的发展史上看,粤语大量地保留了古汉语的发音,是非常古雅的语言,而另一面上,它又是俚语相当丰富的一门非常“民间”的语言。阿浣的粤语词,相当完美地发挥了粤语的这种两面性。在不同的词中把粤语的大雅和大俗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古雅的代表如《花火斯人》,中间还特别运用了粤曲的腔调。而通俗俏皮的代表莫过于写蝴蝶君和公孙月的《啼笑姻缘》,虽然许多的俚语运用让外省人的翻唱难上加难,但是正是这些让这首词每次读来都是会心微笑的表情。


2010-2-17 17:02 回复

↙玥茗馨唏~
1位粉丝
6楼

苓苒:温婉隽秀的江南才女

与镜子相识也有很久了,一直觉得我们是非常相像的人,在镜子身上可以看到很多自己以前的影子,读她的文字,很多时候都是感同身受,因此觉得是奇妙的缘分。(汗,竟然以这样的八卦开头……)于是自以为对镜子词有着自己的独特感受,可以有资格来谈一谈。虽然镜子词总数量并不多,但以传唱的范围广度来看,亦足以进入名家之列了。比如镜子的第一首词作《青泓璧影》,已经被有大小有名气的歌者翻过几十个版本。

镜子来自南京,金陵之地,古来繁华名都。借用我一位好友去南京回来后的描述,这是一个相当宜居的地方,生活节奏在大多数时候还是优雅而缓慢的,午后的大街宽阔而干净,有淡黄色的阳光从梧桐宽大的叶片中透下来,美好而温暖。好像我这个系列词评中每一回都要谈谈词家的故乡,果然够八卦,不过的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确孕育了不同词家的风格,也许在他们还不自知的时候。就像中原出身的小青,词中备具古典诗文的起承转合,温厚而严整,令人想起隆重的曲裾礼服和华美的仪仗。而温婉如梦的水乡便走出了镜子这般温婉隽秀的璧人。水晶般晶莹剔透的心思,折照古今。读镜子的词,总会把她的身影与李清照、朱淑真叠在一起,不是刻意赞美,而是思绪自然地游移。同是这样笑容温婉而内心刚性的女子。才华不是剑气寒光,而是温润玉石,纵是非常坚硬的质地,看上去也全是化在一片温柔里

的。所以苓苒词是哀而不伤的,尽管细细品味,她的词其实也是非常虐的,只是她的虐,不是直指人心的刺,而正像江南的雪,薄薄的清寒,化进心里,才知是一种久久不散的冷冽。于是镜子词的容量是相当大的。像一杯上好的绿茶,要慢慢泡出味道来。比如经典的《青泓璧影》,结尾处的三字句便是如此:

“石榴红,琉璃白,天青绮,
琴寸断,箫声乱,长相忆,
旧年节,青灯引,风摇移,
流光换,残笺字,旧时衣。”

每每听到此处,脑海中就是临水的渡口,饯别的小亭,一点青灯随风而动,石榴红,琉璃白,天青绮,冠盖如云皆是过眼繁华,琴寸断,箫声乱,亦已是回忆中事,人立于风中,衣衫已旧,流光已换,指缝间片字残笺,随风散去。这些三字句,竟是包含了这许多的故事和情绪。深厚的感怀,有迹可寻,无能可追,是最深切的怅惘,却也是可以慰藉的沧桑了。又如配《暮云深》的《赤雪铭》中段“花间曾醉卧红衣,凋成一夕忆”,才情凝聚的一句,用字精妙令人叹服。花间红衣,红衣若花,亦或是人若花朵,极美又极脆弱。而一夕之忆,却配一个“凋”字,如花零落,如红萎地,千古同此伤心。读这一句,便似打开旧年的书本,带着霉味的墨香拂过鼻翼,看里面夹着的一片旧花瓣,触动心地最隐秘的温柔……

镜子词是极温柔的,像一双至情的手,抚过旧日的伤口。比如那句让我反复吟哦许久的“谁将永恒缘结在发间”(《醉红尘挽飞花》),千年一瞬,执着的牵系便只在荆钗穿过青丝的触感。而以温柔著称的苓苒词却绝不小气。镜子最著名的作品,莫过于分别配《清明记》和《谢苏》的《清明雨》和《浩然令》,这两首,从头到尾,将文中典故连缀而成,全是温存不着痕迹的意象,统合起来,竟是统照全文,风骨自成。而这两首词,读过原文的人看来自然是句句心有所感,而对于未看过原文的人来说,也一样是精妙的好词,足可独立成章,这又是非常奇妙的地方。你可以在《清明记》中读到年华逝去的怅然,叹一句“回首烟尘黯”,也可以读到人世浮沉的遗憾,感一句“浮生悲欢只若幻”,也可以读到兴亡变迁的感叹,望一回“雪落寒江畔,空目断河山”。不过,那里面却有着那么多的美好,是“引觞歌来过夜半”是“京华子弟昔年少”,是“琉璃竹灯影翩然”,虽然不过是“瞬息烟花暖”,毕竟是那么真实地存在过了。所以最后,还是可以在“满堂花醉”时,在“琵琶声里道悠然”。悲喜轮回,仿佛一个圆。而在《浩然令》里,镜子的大气更为明显。正如从《清明记》到《谢苏》印证了原作

者清朗的成长一样,从《清明雨》到《浩然令》,一样是词作者苓苒的成长。在《浩然令》里我们读到对于信念的坚守,甚至一是一种高洁的理想于世俗中的执着相抗。我想,每一个仍然执着于内心的人读到“世路艰难,霜雪冰寒,金石自悭湛”都会为之一震,并随即豁然开朗,这是镜子自我的坚持,或许更是对自己的鼓励。而这样坚硬的句子之后,收尾处却仍然是化于温柔的意象——

“榴花暖,梅竹淡,尘世纷纷归离散。
纵使相逢,但尽一杯春竹叶,对饮幽阑。
明月微冷杏花寒,
随风寄浩然。”

是充满遗憾,是仍存温暖,是自在淡然。于是对美好的描述是加深失去的苦涩,而逝去的感怀又印证着曾经的美好,互为呼应,互为调和,于是便是一派朗风霁月,纵是清冷亦是皎洁明澈了。从小记诵着诗词的镜子必定是深黯中国古典文艺中的中和之美的,所以镜子词读来是极舒服的,因为词家一直在小心地维持着某种平衡,让读者终于在某一个点上找到自己的所恃所倚,不至于过分激烈,而感情便在这小心的酝酿中渐渐丰满成熟,浑然一体。


2010-2-17 17:03 回复

↙玥茗馨唏~
1位粉丝
7楼

月吟诗:钟灵毓秀 千面归一

小诗的词一共唱过两首,第一首便是广为传唱的《临安初雨》。那么短的小词,竟能填出如此清灵而丰美的味道,让人暗暗称奇。因为短,不妨全词照录,大家共赏:


“临安初雨 一夜落红
春水凝碧 断雁越澄空
挥袖抚琴 七弦玲珑
芦苇客舟 雨朦胧

那年竹楼 惘然如梦
纤指红尘 醉影笑惊鸿
皓月长歌 把酒临风
倾杯畅饮 尽长虹

浮云事尊前休说
弹指间昨日堪留
韶华易逝 岂料星移半昼
蓦回首 舟过群山万重
何处江湖何处留”


不到一百字里,意象却每句都在转换,如果从纯语文的角度去考量,竟然有记叙有描写有议论有抒情,几乎用全了常见的表达方式。起笔是细雨落红,而结尾,已经是群山万重,何处江湖,由细入广,由景入情,有人、有史,有感、有叹,更有豪气英风,不到一百字,毫无凝滞,已经是让人惊叹的功力。


后来由此去细读她的词集,才发现很年轻的她早已经是古风填词圈颇有名气的词家了。小诗的词非常全面。一直觉得小诗是“命题作文”的高手,因为她写什么像什么,在不同风格的词中,表面上甚至找不到一点交集。她写《梦回秦淮?玉梨缘》,词中便是十里秦淮桨声灯影,美人临窗,日晚倦梳头。她写《梦回楼兰?蝴蝶刺》,词中便是风沙大漠,驼铃轻响,铮铮誓言,情断身死

。同样的“梦回”之题,竟是全然不同的风景。如果说这两首还有情之一字在共通的话。那么,小诗还写过《天山之星》那样快意恩仇的武侠故事,还写过《涅磐之殇》那样的“天地合 乾坤换 红尘劫 紫陌荒”,甚至还有《刺客》那样另类的奇巧作品,读着词,便仿佛跟着穿上夜行衣,飞檐走壁,生死难料。读小诗的词集,是千种风景,千般风情,目不暇接。而终于,我知道了这千变万化的题材,实是都属于一个名字,月吟诗的风格,仍是能够找寻的统一。我无法用一个字,那么请允许我多加一个字的份额,两个字,是“精致”。或许还是年龄的关系,小诗的词,会显得“小”,并不厚重,并不沧桑,就算是写千古恩仇付于一笑,仍可看出感叹是出自书本而非生活。这并不是缺点,我们需要有沉厚积累的大家,同样需要这样天纵英才的灵动。小诗是能够构造故事的词家,她的每一首词,读来都有一个隐约的故事,是的,是隐约的,因为词中只有景有声有片断,故事的感觉,是作者埋下的,却是读者自己感悟到的。预设与生成,是由读者与作者共同构建,于是每一个故事,都是开放的空间,每一个读者,都可以有自己的想象和评断,这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手法,无疑是极聪明的,亦是难以达到的高度。月吟诗词的精致之处,还在于用字之省简到位,如《天山之星》的首段:


“天山顶 夜雪初盈 朔风凛
道缘起 血前襟 极目穹宇 剑破冰
孤雁岭 高昌残影 笳鼓音
驰戈壁 呼猎鹰 一骑尘余 篝火明”


三字句,轻巧空灵,毫不着力,却可生出精妙绝伦之叹。是“夜”雪,是“初”盈,是“残”影,每一处小的偏正结构,都含着微妙的细节,触动着精微的情韵。然后,收结处,是尘“余”,不写马蹄飞奔,只写一骑烟尘,典型的中国式写意,虚化的背影中,是奔驰的幻想,最终,凝成一片篝火,跳动的明亮。


小诗来自成都(或是绵阳?),这个地点曾经让所有关注她的朋友在五月狠狠地捏了一把汗,不过感谢上苍,我们的小诗平安。而不得不说,小诗完美地承继了天府之国的钟灵毓秀。“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她的词就像蜀中绚丽的织锦,经纬纵横,向不同的方向伸展,而最终,是紧紧地盘桓在一起,编织着属于这个灵秀女孩的,古风梦幻。


2010-2-17 17:03 回复

↙玥茗馨唏~
1位粉丝
8楼

剡溪笋:平中见奇 淡而有味


想起笋的词,首先闪在脑子里的,便是“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样一句不相关的诗句,没记错的话,恰恰是描绘笋故乡的景色。笋来自济南,一直以来,这都是一个给我奇妙

印象的城市,齐鲁大地,孕育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原初,无论是文化还是民风,通常给人的感觉都是厚重的、坚实的,而在这片土地的中心,群山围绕的地方,这个城市里,却有着闻名天下的大明湖、趵突泉,最清澈柔美的水,神奇地点化了这片土地的气质,让它变得温柔、宽和和安静,于是,就连山,也不再坚硬,而成了老舍笔下,在冬日里如着素装的妇人。


于是觉得,那“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是对笋词的形象描绘了。湖光山色,相实相生,便是这样一种相融相和,在笋的词中形成一种和谐的安定感。笋的词非常平和、平实,或是平淡,这已经接近一点贬意了,而实际上,笋的词的确是标准的“第二眼美女”,初看无甚特色,不过中人之姿,细看之下,不觉嘴角会勾起渐渐加深的弧度。平是平,淡是淡,但平中见奇,淡而有味,便是笋词的好处了。我们来看笋的代表作《湘陵引》的开篇:


“楚山青 湘水明
风啭潇潇雨如铃
晚舟轻 舷窗脉脉相倚听
竹叶泠 芳芷汀
碧水微澜 暗香凝
双剑凌 广袖翩翩舞落樱”


初读起来都是常见的东西,似没什么新意,但再读,再读,沉下心,便感觉到这词中的静谧,如山水间淡淡青霭,完全笼罩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便似一只中粗的羊毫,饱蘸了墨汁,在宣纸上慢慢描,慢慢描,墨迹缓缓地洇开,丰沛的水气渐渐淋漓开一派三吴烟水。笋的词总是有一种“自持”,始终能保持自己运行的速度,以自己的气脉用自己的方式延展着,然后于不知不觉间把读者包裹进去。如果硬要我也用一个字来概括笋的风格,那么,我想用一个“清”字。这个字你可以组无数的词,清新,清爽,清澈,清纯,清丽,甚至清晰,而我觉得,在笋的词里,哪一个都有一点,哪一个又都不能准确,于是,就只是“清”,多一个字,便太具象,便执着了。或许用拆字最恰当,就是青色的水,碧波无尽,可以装载所有的评语。


一直觉得笋在某种程度上是雨霁天青的追随者,笋的遣词用字,与小青的风格很接近,甚至一些故事题材,亦是取自雨词。非常典型的如《杨柳》一首,主题架构,几乎就是小青《怨杨柳》的翻版。但能得其精髓,自立成章,亦非常值得称赞了。单读《杨柳》,同样是非常出色的作品,而且比较起来,笋词里的悲戚更含蕴。举个非常细节的地方,同样是英雄垂暮,壮志未酬,小青会写“陇水东流 剑未锈 鬓已秋 人如旧 容颜空瘦”,而笋的表达方式是“难 鬓将雪 犹未勒燕然 会无期 垂戟襟泪潸”。有人问我这有什么区别?我们看最接近的地方,一个是“

鬓已秋”,而另一个,是“鬓将雪”,一为过去时,一为将来时,前者是逝者不可追,后者是流光频频促,算起来,还是笋的温和一点。而我们看形象上,小青用“人如旧,容颜空瘦”,是独守空闺的思妇,是远方的思念,是对方,而笋的写法,是“垂戟襟泪潸”,是伫立战场的壮士,是寂静沧桑的感怀,是本人。表面上笋的有泪,小青的无泪,而实际上,无泪的一方却是泪已干,心已碎,是空减容颜相会无期,细想起来,是“此时此夜难为情”的那种“天涯共此时”,而能手握神兵自伤身世痛快一哭的,或许仍是一种幸运,算起来,还是笋的温和一点。所以,我们读笋的词永远不会绝望。她的词,很衬她的名字,剡溪之笋,清流边的竹林里,总有一点新希望温润如玉,给我们以安慰的力量。


2010-2-17 17:03 回复

↙玥茗馨唏~
1位粉丝
9楼

隐筱龙月:江湖子弟江湖老

与小恐龙认识,还是在逆水圈,仍然非常有幸,见证了一个充满才华的词家成长的过程。在自己填词之前,小恐龙算是“ediq门下走狗”,于是,对E大的崇敬在岁月中沉淀成了一种自然的熏染,小恐龙自己的词里,随处可见ediq的影子。其实模仿并不是坏事,它让人在学习中渐渐看清自己。于是小恐龙最终只是自己,而不是ediq的复制者,记得小恐龙刚写词的时候,不过一个即将上大学的孩子,于是她的词里少了ediq沉酒一般浓艳的伤,却多了属于少年人特有的锐气与奔驰。来看她的名作《缀白裘》:

“玲珑恣意春风难留 流苏缀白裘
衣袂扬起忽唤美酒 扬眉微回眸

一曲清歌又起笑看天下何人明滟
三万万场狂醉管它春秋万户愁言

闲愁千斛世事皆透 又一归还休
琬液琼苏有香盈袖 畅生平横秋

酿尽一江水,清酌狂几人
俯仰人世早已千岁 谁与我共酒一醉”

起舞为君歌,笑尽平生意,正是春风少年,才得这般的纵横千里,疏狂一醉。细品起来,颇有谪仙诗味。读龙词会觉得痛快,因为她的词中气场永远开阔,尤其是她的词中常常有大段气势非凡的念白,读起来,有长声吟诵的欲望,直觉清风满怀,极目千里,山河在望,正是“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于是读着读着,总是心生羡慕,因为跳动着的生命力,因为仍然盛放的青春,所有的愁烦,还未被放入眼里,千古长愁,正是豪气的装点,有一点点的孤独,也正是高绝的衬托。龙词中始终充满了“江湖气”,跨骏马,提利剑,斩长鲸,雄姿英发,年华正好。所以,她写的愁,并不让人觉得压抑,反而有一剑出门去,荡尽不平事的冲动。所以,名作《木兰》里,即使已

经在写“归来策勋红颜换”、“流年已逝身独回”,“夜寒小轩窗回首望鬓微霜”、“轻衫微拢镜中裳”,功业全红颜逝,有着别样的苍凉,可是主体的部分,仍是这般的凛然:

“锋华俱掩只恨罗衫
独我哪曾输儿郎
笑问苍生举世虚妄
凭何轻贱红颜样
策马别燕山
春风吹去整衣冠
十年揽髻入河山
吴钩已锈生难还
流霜度关山”

声声问举世虚妄,整衣冠入河山,哪曾输儿郎。于是想用一个“韧”字来概括龙词的精神内核,是触手弹劲,愈压愈强。如挥洒的行草,墨迹淋漓间即使已分辨不清其中滋味,而那连贯的气脉却是再清晰不过地存在着的。

而如今,闭关归来的小恐龙,带来了她的新词,曾经的少年,慢慢长成了沉稳内敛的青年人。有时会觉得看词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常说文如其人,读词间,常常亦可见作者的性情。那么这首《少年愁》,怕是不经意间,写的却是自己的心事吧:

“十里长亭花红溜
蜻蜓点水绿波皱
细燕飞上了小楼
惊得微风拂丝柳
紫骝银鞍踏风流
如我轻歌偕春游
放荡扁舟任信流
陌上少年不知愁
霜打青荷才觉过半秋
醒时沽酒醉时舞未休
风寒才至换白裘
支枕卧看划银钩
离人泪婆娑
柴扉半掩衰景故园空
一蓑烟雨只剩人依旧
一点萤灯又一宿
梦里方笑许多愁
墙外闻梅幽”

短短百字,便是少年的成长,同样是愁,如今却是不再大肆渲染,而是“梦里方笑”,然后,紧接着便是“墙外闻梅幽”,多少思虑,亦不过化入一片梅香之中。“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学会了云淡风清,学会了笑对世情,看世界的眼光,不再锐不可当,而是变得温和。词间的沉淀,已经是厚了起来,内劲更强,而这修炼的过程,是以青春年华为代价。不知道词的背后是怎样的生活经历,而这似乎亦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代价。只是,唱这样的新词,声音中清澈的背后不免藏了一丝清寒。少年人终是换了成熟的模样了。


2010-2-17 17:03 回复

↙玥茗馨唏~
1位粉丝
10楼

“拈一株枯莲 只在冥冥之间 才发现
纠缠的曲线 纠缠不到终点
生欢或死恋 结局又再重演

四面起狼烟 一世金戈铁马 灰飞湮灭
问当时明月 可曾照彩云归
恐人世已远 只道上穷碧落 下饮黄泉
若不及黄泉 又会是不相见”

一曲《长歌》,是千年敦煌的猜想,同样的大气,同样的开阔,气场中飘拂的却不再是清风,而是茫茫大漠之上浩浩长风。江湖子弟江湖老,曾经有梦便有一切的世界,终于也

发现了太多无奈。我喜欢这样老成的新词,却在这喜欢和尊敬间,掺杂了些自己也识不清的遗憾。有意思的是,小恐龙曾经改变过常用的ID,以前,是龙者天下,后来,才改为现在的隐筱龙月,从霸气到隐忍,亦可以反映一些心态及词风的变化吧。

七七(cocolun):惊鸿一瞥的大才子

提起这个名字,在古风圈应该是少有人知的,因为这个名字的主人并不是混古风圈的人物,她仅有的一些古风词,都是赠友之作,随意而成,游戏之作。然而,就是这样一些信手而为的作品,却闪烁着难以淹没的光华,甚至足可以照耀过古风词圈的一大批名家。这位出身于诗书之家的作者,平时喜欢吟诗作词,而且至今,仍然对音韵格律有着相当严谨的研究和追求。尽管她本人是一位优雅的女性,但在心里,我一直尊称她一句“七哥”,她是我心目中的“大才子”而非“大才女”。她的词中没有丝毫女子的矫揉造作,没有古风圈中常见的幽怨闲愁,她也写婉转,也写愁肠,但她的愁,却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千古愁,是带着潇洒的气魄,是穿梭着时空的回响,骨格高远,非是寻常可比。她的词骨,从根本上讲是属于男子。其实古风圈里绝大多数的女性作者都有着自己的英气,在词中多少都有豪放的尝试,以及超越性别的努力,而七哥词中的男子英气,完全是自然的,她不需要创造,她不需要努力,一字一句,本身就是那个样子,于是她又在根本上,把我们远远地抛在的后面。即便是惊鸿一瞥,也是锋芒毕露。所以,在这个系列的结尾,我要写这样一位“寂寂无名”的“名家”,以为压卷。

先看我手中保存的七哥一首未发表的词作:

“此生我亦是行人
落花时节
衣裳沾香尘
曾遇君
又别君
烟雨送黄昏

谁是飞红旧主人
谁在鬓边风霜印痕
那年春
陌上尘
花开如幻如真
……”

总觉得七哥笔下有一种天成的气度,是一种源自深处的自信,所以词句即使是非常安静地运行着,亦能看出功力。“此生我亦是行人”,“谁是飞红旧主人”,词中不经意的评语,便是透览千年,流光婉转,读来口齿噙香,意韵绵绵,如幻如真。

七哥对佛理应是颇有研究的,常见她在词中引用佛家成句。如《清明》一首的开首,便是佛经中的吟咏:

“是身如幻
是从颠倒起
是身如梦
是为虚妄见
是身如影
是从业缘泪
是身如浮云
须臾变灭”

然而觉得,七哥的词骨,与佛家是相合又相反的。相合之处,在于七哥词中常见“空”的意象。甚至于为我量身定作的温柔曲目,题目是取作《

空花》。红颜转瞬白骨,万事留不住。而相反之处,在于七哥的词,常常给人以异常尖锐甚至是极其艳丽的感觉。读她的词,快意,爽利,突然爆发出的精彩之处,如同耀目的白光,让人从心底升出惊叹,那一瞬间仿佛世界远远退却,脑海中只余那一句。如《清明》的高潮处:

“淡青刃影里
此生如梦如戏
演 江山知己传奇


2010-2-17 17:04 回复

↙玥茗馨唏~
1位粉丝
11楼

谢幕 千秋掌声响起
余兴 寂天寞地”

如钟磬余音,旷古回荡,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顿悟般的通达,却表现得光芒四射。而七哥词在细节处,亦极精擅,并不是才华横溢只在瞬间耀眼的词家,而是于小处采撷,亦随处可见精妙。如《抱月》一首中,让我久久玩味的“不再轻轻淡黄衫,微凉指尖却惯”。是最末端处,却是最不易褪色的感觉。

七哥词的自信,还在于遣词造句的独特。她的词中常常见非常大胆跳脱的句子,突然口语化的用字用词,这其实是歌词尤其是古风词的大忌,而七哥用来,却并不令人觉得不适,反而有此时此处非此不可的感觉,带着极强烈的风格感,是极清新,极趣味,极潇洒,极风雅之事。如《传说》一首:

“有一夜明月如水
明月下谁在被追?
御风事全然虚话
名公子居然成了鬼?
……
天涯吗?虚话吗?谁管他!
再见他 酒如碧 衣胜霞.
天欲雪薄暮沉 饮杯吧!
醉睡去 醉梦佳 纵有事 不管啦!
青梅涩 加糖沏成茶”

读来便似醉中狂草,笔意连贯,那些平常看来奇怪的虚字叹词,这时成了笔走龙蛇时自然拉出的丝缕,少了它,便少了味道,甚至少了生意。

七哥的词境,其实不新,她的词中常常见伤春之题,都是古诗词里写尽了的,而七哥却丝毫不避,有时甚至大量密集地用这个“春”字,如《春华》一首的开篇,竟然连用了个九“春”:

“春华如雨低散
春绿浅
春风渐行亦渐远
春柳温柔展眼
春宵是夜半
春水波沉波缓缓
人间春色
春已晚
心上痴怀青碧远
伤情一半春一半
落朱成碧
故时笔迹年华晚”

细细读来,不觉繁琐,反觉连绵交叠中,层层压入心底,如九重华衣,剪裁合体,便严整合衬,着于身上,无沉无赘,只是妥贴自然。七哥词的主题,亦不过写了千年的年华易逝,物是人非,奇特的是,七哥词并不像古典诗词中追求极致的含蕴,而往往是相当直接的表达:

“薄笺褪尽淡青纹
残光流年割分
或只有初见缘份
再见春风锦殿帏
容颜差可认
谁是伤心人?”(《春华》)

便是直接问一句“谁是伤心人”。

如果这还不明显,那么在《抱月》里,便是直接道出“不可寻 少年心”。这样的感叹,这样的伤情,读来却不觉得过分,只觉得那是至情之词,而且,细细品味,会觉得那些句子,伤则伤矣,却不是令人沉痛的黯然,而是透着薄薄清亮的光寒,于是,在词意的深处,是恰合了中国古典的审美,所有的人生忧伤,都是可以审美化的,于是这就是中国的诗。所以我说,七哥是大才子,没有刻意,多是恣意,而成品,竟是这般个性十足又无可挑剔了。

2010-2-17 17:04 回复

↙玥茗馨唏~
1位粉丝
12楼

补遗与后记

这个系列持续更新,庞大到超过了我自己的想象,不觉间,已经超过了一万五千字。认真对待它,几乎郑重到相当于一篇大论文。笑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中“不务正业”,却不肯丝毫减低这份执着,感情的投入,难以用实际的价值衡量,或许这是让我觉得生活仍然有一点理想的方式,来总结、见证,自己三年余的时光。写下这每一个字,都是饱含着热爱,是对朋友真心的感念,是对文字至真的感动,是对岁月忠实的记录。这样的成就感,如此独特,是前行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而在这过程中,渐渐感觉自己身体里关于文字的敏感细胞再次一一打开了,沉寂了太久,它们终于再次深深地呼吸,这让我感觉自己仍是有灵性地活着的,于是想感谢上苍,如此温厚的赐予。

写这个系列以来,出乎意料地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关注,其实这个东西完全是给自己看,评论的用笔也非常地“个人”,得到不少谬赞,实是意外之喜,在此一并感谢。其实我个人看词的眼光异常挑剔,看词的范围也比较窄,这篇词评也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不能作为对新人的引导,对于古风圈的“老人”们来说,恐怕亦有不少地方是贻笑于大方之家的。很多填词又多又快的词家,已经很有名气,恕我孤陋寡闻,目光短浅,未能尽品其妙,所以未能列入。又有人问,为何没有鼎鼎大名的ediq、焰31?其实这两位早在一年前写的《原创百家》那篇里已有所涉及,E大对于古风圈的很多人来说是神一般的存在,我亦只有仰望的份,各人心里都有一个ediq,所以当年尚敢小议几句,如今却是万难置喙了。而焰大,虽然早年同她非常熟,但如今却也各自忙碌,如写她的旧词,不免陷入一篇一篇的单词长评,恐怕要引看官厌烦,有空的话,会再单独完成。另有三位喜欢的词家,或是他们本身的词作还不多,或是我阅读的还不细,因为尚未得如上面诸位能展开至千字以上,因此在结尾处列作补遗:

谢十三(商小晏):词极有风骨,看得出诗词底子非常好,运化自如,更重

要的是词中浩气长存,永远激荡着一份热血。词如其名,颇有小谢英发之意,清朗疏俊自成一格。只因她的词大多取自自己尚未完成的原创小说《风晴》,因此流传度受到影响。十分期待小谢拓展写词的题材范围,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恨醉(花柳似伊):这位词、图、MV俱佳的才女至今不过十六岁而已,而她刚刚填词的时候,不过十四岁,不得不惊叹天纵奇才。认识41妹妹也是在逆水圈,也可以说是见证了她的成长(我果然老了啊),她的词一直在进步,从原先的稚嫩,到慢慢形成自己纯净而唯美的风格,词间有时会出现的瑕疵渐渐隐匿不见,代之而起的是舒缓优美深情的意象流转。她的年龄永远是她的优势,因为易感多情,细腻洁净的心思,这个年纪所特有的一切美好品质给了她的词不可替代的一种感觉,是清灵的,如淡淡的光晕。她的路还很长,只有祝福她。

墨舞:小五进古风词圈的时间不长,但总是能带来惊喜。一直觉得她是步苓苒的路子,名作《当时明月》中借鉴苓苒《青泓璧影》和《清明雨》的地方很多,但她的独特在于能将非常熟的典故用得恰到好处,连绵成一种沁人心脾的悠长韵味。有时读小五的词,会觉得她有一颗水晶玲珑心,词中情韵,如水如月,通透非常。总之也是以满腔挚爱在写词的一位十分真诚的作者。

至此,所有废话结束,鞠躬下台,后续不必期待,呵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