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现状及解决对策_孙克新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现状及解决对策_孙克新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现状及解决对策_孙克新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现状及解决对策_孙克新

摘要: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特征之一,其基本原理就是在保证公司财务稳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但从我国上市公司总体来看,债务融资结构明显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出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造成了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缺失。

关键词:债务融资上市公司现状与对策

一、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现状

(一)总体债务水平呈不规则变化

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呈现不规则变化。从图1可以看出,在2002年以前(除1992年),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在50%左右,2002年以后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相关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在1997年以前,任何上市公司都可以配股,并且配股比例不受限制,因此上市公司都偏向于股权融资。1997年国家提高了配股门槛,对配股进行了限制,即上市公司必须连续三年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距上次配股时间超过一年,且每次配股比例不超过配股前股本的30%,这使得一些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不能通过配股来获得资金,因而转向债务融资,致使上市公司整体的资产负债率有所回升。在2002年之后,证监会发布了新的管理办法,对配股实行进一步限制。配股标准的提高,使能够获得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大大减少,而发行新股的条件更为苛刻,于是上市公司不得不转向债务融资。并且自2002年以来,随着沪深股市价格的调整及国有股减持等政策的实施,股市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股票融资总额大幅下降,投资者因而变得更加谨慎,不再盲目的相信公司配售及增发承诺,转而开始大量的利用债务进行融资,使得近几年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上市公司对于债务融资的需求在增加,相对而言股权融资所占比重却有小幅下降。

图1:1992-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债务融资以银行借款为主

从理论上讲,企业债务融资应当使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债券等保持适当的融资比例,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目前从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看,以银行借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在债务融资中占有绝对比例(详见表1)。相比之下,其他债务融资方式,如发行企业债券、运用商业信用融资等,占有的比例却较低。其原因是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而国有企业和银行具有密切的联系。银行可以通过保持长期关系、阶段性贷款、专门化知识以及为债务人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等方法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银行也有能力确保债务人还本付息,这使得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向银行借款是一种成本更低的债务融资手段。因此,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方式主要是以银行借款为主,对其它的债务融资方式关注较少。且相关调查显示,规模越大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银行借款,经营亏损的上市公司更倚重银行借款。

在这种失衡的债务融资结构下,上市公司无法有效地通过市场举债融资,只能更加依赖银行;同时,由于银行借款的软约束,不仅提高了银行的风险集中度,而且也无法利用市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现状及解决对策

■/孙克新底萌妍宋茹

场机制提升企业绩效,不利于从根本上调整股东和债权人的关系。

表1:1993—2004年上市公司银行借款比重

年份融资总额

(亿元)

银行借款

(亿元)

银行借款

比重(%)

199333935.7232943.1097.07

199442436.1840810.1096.17

199552499.9852499.9896.26

199664750.1761152.8094.44

199780338.4474914.1093.25

199893272.5186524.1092.76

1999100494.7593734.3093.27

2000108219.3899371.1091.82

2001121087.43112284.2892.73

2002141365.93131293.9392.88

2003171015.29158996.2392.97

2004191293.11178197.893.15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

(三)债务期限结构不平衡

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可以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存在这样一个突出的特点:流动负债比例远远高于长期负债比例。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上市公司的净现金流量不足,导致公司使用过量的流动负债进行融资。

偏高的流动负债比例会加大上市公司在金融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如利率上调、银根紧缩)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流动性风险,成为公司经营的潜在威胁。而过低的长期负债比例将会影响到公司的信用风险,使公司的经营行为短期化,最终阻碍了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

(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出现虽然早于股票市场,但因为经济政策、市场环境等各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发展缓慢。目前,我国企业债券与股权融资相比,不论是在筹资额还是在市场规模和品种结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且其发行量不稳定。从表2可以看出,企业债券融资额自1993年至2005年都小于股票融资额(除了1995年和2005年),甚至2000年股票融资额是企业债券融资额的25倍。从融资总额来看,1993年至2005年的13年间,我国正式批准发行的公司债券有4000多亿,而股权融资总额已超过了10000亿。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债券融资能力整体较弱,发行企业债券还仅仅是企业融资的一种补充手段,没有成为企业正常融资的主要工具。而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债券融资已成为国家融资的主要手段,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金额往往是通过股票融资的3—10倍,且其举债融资的比例仍在不断扩大。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不足,主要是因为存在债券融资比例偏低、发行规模实行额度管理、发行成本较高和风险较大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因素导致企业缺乏发行债券的动力和积极性,也使得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限制。此外,从已经挂牌上市的企业债券来看,发行的债券不仅上市规模小,期限短,而且品种少,流动性和可转换性不高,投资风险规避比较困难,无法形成一个较大的流通市场。

在我国股票市场迅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企业债券市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造成了企业资本市场的波动和债券市场内部结构的不平衡。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不仅严重阻碍了有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也影响了债券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不利于企业通过债券融资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成本,进而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因此,有必要加快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使其与股票市场的发展相协调,调节资金在企业资本市场内部以及在企业资本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之间的合理流动。

表2:1993-2005年企业债券和股权融资规模比较年份

企业债券融

资额(亿元)

股权融资额

(亿元)

企业债券融

资/股权融资1993235.8375.50.63

1994161.7326.80.49

1995300.8150.3 2.00

1996268.9425.10.63

1997255.21293.80.20

1998147.9841.50.18

1999158.2944.60.17

200083.02103.160.04

2001147.01252.280.12

2002325.0961.750.34

2003358.01357.750.26

2004327.01510.940.22

20052046.51882.51 1.09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6,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6

二、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债务融资结构

1.确定合理的债务融资规模。企业利用负债扩大经营规模,是提高竞争能力、改善经营绩效的有效措施之一。利用负债进行融资不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挥其税盾作用、财务杠杆作用,提高企业的权益资本利润率,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优化企业的治理效应来提升公司价值。因此,上市公司应当综合考虑自身情况来进行债务融资,以达到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的目的。

对于资产负债率较低的公司,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适当地筹集更多的债务资金以便更好地发挥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税盾效应、公司治理效应等;对于负债率较高的公司,应该充分利用其他渠道筹集资金,并通过及时偿还债务来调整公司的融资结构,以免过多的债务形成公司发展的桔梗效应。同时,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有利于其发展的负债规模,使企业的经营业绩能够持续稳定的增长。

2.选择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从债务期限结构角度看,不同期限的债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侧重点和强度是不同的。流动负债有利于抑制企业资产替换行为,从而降低债务代理成本。但在债务期限较短的情况下,企业将面临较强的流动性压力,对企业的投资选择会产生较大的约束。而长期负债具有数额巨大、期限较长等特点,其提供者通常会在债务合同中规定较多的限制性条款以达到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的目的,并且企业拥有较多的长期债务还可以限制经营者进行过度投资,这种积极的干预能优化企业经营决策行为,有效降低股权的代理成本。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主要由流动负债形成,而长期负债只占很小的比例。由于大部分上市公司都保持着较高的速动比率,它们不会因偿债压力而挤出不盈利或低效率扩张的资金支出,从而最终导致了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使企业在未来出现财务拮据的可能性增大;而长期负债也因为比例过低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为了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确保管理者经营激励,公司必须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安排做出合理选择。上市公司应适当提高长期负债比重,降低流动负债比重,这样做不会对公司的税盾效应及财务杠杆效应造成负面影响,相反可以避免财务拮据在短期内出现,从而使管理层更加注重长期利益,将盈利能力较低的流动资产转变成盈利能力较高的长期资产,促使企业价值和盈利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二)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目前,银行借款是我国企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在上市公司的债务结构中,银行借款所占比例很大。这就决定了银行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不发达、资产交易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银行机构可以成为企业有效的外部监控者,对企业行使相机控制权,以实现债务融资的治理功能。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除农业银行外)基本上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的企业化改革已经切实到位。从各种情况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彻底实现商业化运作仍步履维艰,其治理功能仍不完善,这对打造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商业银行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强化银行债务治理功能,就必须继续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充分的公司化改造和股份制改革,完善其内部的风险控制制度,解决国有银行自身的治理结构问题,使其成为真正独立的债权主体。

(三)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目前,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也妨碍了企业债务融资效应的发挥和资本结构的优化。因此,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应加快企业债券市场的建设,发挥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有步骤地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的建设。通过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空间来促进债务资产流动化、债务结构合理化,减少股东和代理人的利益冲突,使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协调发展。

1.调整企业债券品种结构。各公司因权益关系、资产规模、融资目的、投资项目等因素的不同,对发行何种债券有着不同的要求。同时,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品种单一,投资者选择余地小,投资风险规避也比较困难。因此,进行企业债券品种的创新,能为不同的债券发行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一方面可以增加短期债券和固定利率债券的品种,如发行可展期债券、资产证券化债券等;另一方面可以有重点、有步骤地增加债券衍生产品,它对于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可转换性、规避利率风险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不断完善企业债券市场的结构体系。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经验,对那些资信程度高、实力雄厚、业绩稳定的企业,可以考虑在沪深证交所公开向社会发行债券,并进一步上市流通转让;对于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债券,可以发展和完善柜台交易,由各券商充分利用各自营业网点分布广泛的优势推动企业债券的流通,形成以交易所为主、柜

台交易市场为辅的多层次债券流通市场。通过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企业债券市场,来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和规范化运作。

3.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资信评估机构。企业的信用是企业发行债券的基石,如果企业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和资信评估机构不健全,将会严重阻碍企业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监管部门要不断培育和完善我国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企业资信评估机构:一方面,政府应制定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对市场上的企业信用评估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规范;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资信评估机构,逐步培养具有相当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信用评级公司,使之成为不依附于政府、银行和证券交易机构、并且也不受企业影响的独立法人,为投资者提供客观、公正的投资决策依据,以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4.政府减少行政干预。政府应该从政策上、立法上改变投资者对公司债券的偏见,对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给予支持,为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如逐步放松对公司债券发行的额度限制,尽快放宽债券利率、发行程序、发行主体的制度限制来刺激企业债券的市场需求。同时,政府还应制定减免企业债券利息税的优惠政策,以增加企业债务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推动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四)培育规范的市场环境

从长期来看,债务融资结构的改善,还离不开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因此,政府应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一个规范、有序、有利的市场环境,确立市场监管的地位,这应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

1.完善市场运作机制。政府应全面设定和执行市场游戏规则,并确保企业能遵循市场规则,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能承担相应的义务。一方面,必须充分保障债权人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一旦发生股东违约的情形,市场将限制其再次进行债务融资;另一方面,要有效保证债权人受到损害时能从实施损害行为方获得相应的补偿。只有这样,市场秩序才能运行有序,各项机制的功能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

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协调和保护市场参与者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加大债务治理作用发挥的基础条件。但由于立法时的观念与实践,使得目前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着诸多不足,导致债权人的利益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债务软约束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应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对债权人的法律保护,使债权人能充分运用相应的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同时法律法规的运用也会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影响。新破产法的实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国旧的破产法对银行相应的治理权利未加以有效保护,阻碍了银行治理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间接融资;而新破产法的出台体现了对债权人利益充分保护的特点,会对企业的债务融资产生一定的影响。

新破产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破产清算的申请。根据这一条,只要债务人不能清偿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重整或破产清算的条件,债权人就可以申请其破产,并且由法院裁定是否受理。除此以外,新破产法还引入了国外的管理人制度、债权人委员会制度,使债权人可以掌握对破产企业重大事项以及财产的决定和管理权。新破产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的破产制度提供了很好的法律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旧破产法的立法质量。但新破产法只提供了一个制度框架和标准,有很多程序还缺乏更为具体的规定,有很多特别规范还需要具体落实,这些都有待于司法解释和行政法规的进一步细化,从而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除破产法之外,还应及时废除和修订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中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条款,并尽快完善和增添新的条款,以便为保护债权人权益提供法律保障和依据,促使银企双方在资金借贷上能够按法律约束履行各自的义务、维护各自的权利。当然,法律制度的完善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法律制度也只是空中楼阁。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讲,有效的执行比法律制度的完善更重要。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现有证券市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当前我国亟待提高法律的执行力度,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证监会的监管力度、提高中介机构的执业质量、提高司法系统的工作效率以及培养投资者寻求法律保护的意识等。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课题《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和预警管理研究》(课题编号:SZ0702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信息: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河北经贸

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

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

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周海彬

◇责任校对:张效功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分析(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分析(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分析 引言 我国证券市场成立迄今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股票市场的大规模发展为上市公司进行外源股权融资创造了极其重要的场所。 在成熟市场上,企业融资存在“啄食次序”(pecking-order),即相对于外源融资,企业更偏向于内源融资,相对于股票的权益融资,企业会更偏向于债权融资。而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依次为: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1]。对照西方融资顺序理论,内外源融资偏好是一致的,在股权和债权的融资顺序上并不适用。针对我国融资市场出现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将对融资成本进行计算分析,试图说明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现状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是建立在股票公开发行和交易基础上的。从广义上来讲,它包括股票融资和直接接受投资的融资;从狭义而言,就是股票融资。本文使用的是狭义上的概念,即指上市公司为融通资金而进行股票发行和交易的行为,具体包括初始股权融资(首次公开发行)和后续股权融资(配股和增发)。 中国企业上市之前有着极其强烈的冲动去谋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上市之后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往往不顾一切地选择配股或增发等股权融资方式,以致形成所谓的上市公司集中性的

“配股热”或“增发热”;大多数上市公司一方面保持很低的资产负债率,而另一方面目前1000多家上市公司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会主动放弃其利用再次发行股票融资的机会。我们将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上述特征称为股权融资偏好。 这是与国外成熟融资市场的“啄食次序”所不同的,我国企业在外源融资时,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欲望和行动。自1990年股市成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1990年,我国上市公司只有10家,到2004年已达1377家;1991年,我国股票筹资额只有5亿元,2004年达到1510.94亿元,企业对公开发行股票的愿望仍然十分强烈,对上市资格和上市后股权融资资格的争夺一直没有停止过。从1991年-2004年我国企业债券与股票融资额(见表1)的比较中可以看到,股权融资的金额远远高于债资。 表1 1996—2004年我国企业债权与股权融资额的比较(亿元) 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债权融资268.92 255.23 147.89 158.2 83 147 325 358 327 股权融资425.08 1293.82 447.04 556.26 1389.09 604.50 698.95 988.16 1510.94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5年》整理计算 二.股权融资成本构成 股权融资的成本包括两大类: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在融资初期确定或预计要支付以货币度量的费用;隐性成本是指非货币

企业筹资案例分析教学提纲

企业筹资案例分析

企业筹资案例分析 一、案例资料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高性能计算机研发与生产企业,拥有国内最全的服务器产品线。连续五年蝉联"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市场份额第一。 曙光公司于2000年成功市场化,在上交所成功上市,编号603019中科曙光。 截止2018年末,公司的总资产已达122亿元,总股本为64302万股,净利润为54亿元。 (一)筹资方式 1、概念:筹资方式是指可供企业在筹措资金时选用的具体筹资形式。我国企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筹资方式:①吸收直接投资;②发行股票;③利用留存收益;④向银行借款;⑤利用商业信用;⑥发行公司债券;⑦融资租赁;⑧杠杆收购。其中前三种方式筹措的资金为权益资金,后几种方式筹措的资金是负债资金。 2、各种筹资方式在理论上的优缺 (1)权益性筹资 吸收投资优点:①有利于增强企业信誉②有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③降低财务风险缺点:①资金成本较高②容易分散企业控制 发行普通股优点:①没有固定利息负担②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③筹资风险小④能增加公司的信誉⑤筹资限制较少 缺点:①资金成本较高②容易分散控制权 发行优先股优点:①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本金②股利支付既固定,又有一定弹性 ③有利于增加公司信誉 缺点:①筹资成本高②筹资限制多③财务负担重 (2)负债资金的筹资 银行借款优点:①筹资速度快②筹资成本低③借款弹性好 缺点:①财务风险大②限制条款较多③筹资数额有限 公司债券优点:①资金成本较低②保证控制权③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缺点:①筹资风险高②限制条件多③筹资额有限 融资租赁优点:①筹资速度快②限制条款少③设备淘汰风险小④财务风险小 ⑤税收负担轻 缺点:资金成本较高 3、对曙光公司的筹资方式研究 (二)增发新股 1、概念:公开增发也叫增发新股:所谓增发新股,是指上市公司找个理由新发行一定数量的股份,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上市公司“圈钱”,对持有该公司股票的人一般都以十比三或二进行优先配售,(如果你不参加配售,你的损失更大.)其余网上发售。增发新股的股价一般是停牌前二十个交易日算术平均数的90%,对股价肯定有变动。 三、对案例的解析 (一)在不断增股情况下,流通股在总股本中所占比重变动的具体情况如下: 1、公司于1997年6月12日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了普通股(A)4200万股每股发行价8.28元,所发行股票于1997年6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为11070万股其中已流通股占37.94%。 2、公司于1998年1月13日公告了向全体股东以每10股转增5股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 分析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对于优化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及其影响,并提出规范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建议。 标签: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建议 1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 1、1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 根据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在有效的市场条件下,由于“信号效应”和负债的抵税作用,债权融资方式相对于股权融资方式而言对企业更为有利。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的时一般都遵循所谓的“啄食顺序理论”,即企业融资遵循内部融资优于债权融资、债权融资优于股权融资的融资顺序,但是我国的股权融资结构和融资顺序与西方发达国家恰好相反,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部融资,即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关于融资优序原则存在明显的冲突。 1、2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在国有企业公司化框架下进行的,按照这一改革框架,大批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家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按照所有者的性质进行了划分,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都属于国有股权。国家对国有股和法人股有明确的规定,即要保证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控股地位。为保持上市公司的国家控制权,做出了国有股暂不上市流通的初始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在保证国有股控股地位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国股市的二元结构,即纯粹市场化的流通股市场和非市场化的国有股市场。 2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 2、1我国上市公司偏向股权融资的内部原因是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 (1)机构投资者的消极行为,使其在促进公司治理中的积极功能失灵。 理论研究和现实经验都表明:发展机构投资者,并不一定就有助于市场的稳定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事实上,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中多起股票操纵案以及市场屡禁不止的“坐庄”现象,都是机构投资者所为。 (2)“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企业融资渠道及其资本成本计算方式分析

企业融资渠道及其资本 成本计算方式分析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企业融资渠道及其资本成本计算方式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发展,资本市场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企业的融资渠道也逐渐多了起来,但是不同的融资渠道其资本成本计算方式也不一样,资金获取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这就要求企业在融资时需将税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形成适合企业自身需求的最佳资本结构。本文分析了各类融资来源和特征,进一步指出各类融资成本的计算方式,为企业融资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融资渠道;成本计算 一、融资的方式和特征 (一)财税融资 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是政府财税的融资来源。财政补贴分为有偿补贴和无偿补贴两种,有偿补贴又包括低息贷款和参政资金参股,无偿补贴包括财政补助、科技补助以及政府奖励等,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提高了利润空间,增加了企业的资本权益。而有偿的财政补贴中包含部分无偿补贴,可以将低息贷款理解成部分贷款利息的无偿补贴,通过财政参股便是政府将部分收益转给了政府,这也是一种无偿补贴。 (二)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包括银行借贷、明见借贷、发行债券、贸易融资以及对供应商的预付款、对客户的预收款和内部各种集资款等。债务的融资来源较为广泛,融资渠道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又包括债券市场、民间借贷、融资租赁、供应商、客户以及内部员工等多种渠道,间接融资主要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渠道。 其中,从客户和经营商处获取的资金在经营融资范畴之内。 商业信用融资、贸易融资以及通过物流银行的融资都属于经营融资。商业信用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出现延期交货而产生预收货款,进而形成借贷关系进行融资,是企业短期融资的一种;贸易融资指的是企业运用一定的贸易手段和金融方式使现金流量增加的融资方式;物流银行融资是通过质押贷款,实现供应链上的融资。 (三)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主要来源于对内融资和对外融资。对内融资是指理论累积和计提折旧;对外融资是指吸引风险投资及资本市场发行的股票融资,股票又分为优先股和普通股。股权融资的优点在于不必还本付息,但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且发行费用较高。 二、各类融资成本的计算方式 (一)一般公式的计算

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方式有哪些

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方式有哪些及其优劣 金投股票讯,目前上市公司普遍使用的再融资方式有三种:配股、增发和可转换债券,在核准制框架下,这三种融资方式都是由证券公司推荐、中国证监会审核、发行人和主承销商确定发行规模、发行方式和发行价格、证监会核准等证券发行制度,这三种再融资方式有相通的一面,又存在许多差异: 1.融资条件的比较 (1) 对盈利能力的要求。增发要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若低于6%,则发行当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应不低于发行前一年的水平。配股要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而发行可转换债券则要求公司近3年连续盈利,且最近3年净资产利润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公司可以略低,但是不得低于7%。 (2)对分红派息的要求。增发和配股均要求公司近三年有分红;而发行可转换债券则要求最近三年特别是最近一年应有现金分红。 (3)距前次发行的时间间隔。增发要求时间间隔为12个月;配股要求间隔为一个完整会计年度;而发行可转换债券则没有具体规定。 (4)发行对象。增发的对象是原有股东和新增投资者;配股的对象是原有股东;而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对象包括原有股东或新增投资者。 (5)发行价格。增发的发行市盈率证监会内部控制为20倍;配股的价格高于每股净资产而低于二级市场价格,原则上不低于二级市场价格的70%,并与主承销商协商确定;发

行可转换债券的价格以公布募集说明书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为基础,上浮一定幅度。 (6)发行数量。增发的数量根据募集资金数额和发行价格调整;配股的数量不超过原有股本的30%,在发起人现金足额认购的情况下,可超过30%的上限,但不得超过100%;而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数量应在亿元以上,且不得超过发行人净资产的40%或公司资产总额的70%,两者取低值。 (7)发行后的盈利要求。增发的盈利要求为发行完成当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前一年的水平;配股的要求完成当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而发行可转换债券则要求发行完成当年足以支付债券利息。 2.融资成本的比较 增发和配股都是发行股票,由于配股面向老股东,操作程序相对简便,发行难度相对较低,两者的融资成本差距不大。出于市场和股东的压力,上市公司不得不保持一定的分红水平,理论上看,股票融资成本和风险并不低。 目前银行贷款利率为6.2%,由于银行贷款的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很低,若以0.1%计算,其融资成本为6.3%。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一般在1%-2%之间,平均按1.5%计算,但出于发行可转换债券需要支付承销费等费用(承销费在1.5%-3%,平均不超过2.5%),其费用比率估计为3.5%,因此可转换债券若不转换为股票,其综合成本约为2.2%(可转换债券按5年期计算),大大低于银行贷款6.3%的融资成本。同时公司支付的利息可在公司所得税前列支,但如果可转换债券全部或者部分转换为股票,其成本则要考虑公司的分红水平等因素,不同公司的融资成本也有所差别,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3.优缺点比较 (1)增发和配股 配股由于不涉及新老股东之间利益的平衡,因此操作简单,审批快捷,是上市公司最为熟悉的融资方式。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分析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需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盈利与增长。 股权融资按融资渠道来划分,主要有两大类,分别为公开市场发售和私募发售。所谓公开市场发售就是通过股票市场向公众投资者发行企业的股票来募集资金,包括我们常说的企业的上市、上市企业的增发和配股都是利用公开市场进行股权融资的具体形式。所谓私募发售,是指企业自行寻找特定的投资人,吸引其通过增资入股企业的融资方式。因为绝大多数股票市场对于申请发行股票的企业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例如我国对公司上市除了要求连续三年盈利之外,还要企业有5000万的资产规模,因此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较难达到上市发行股票的门槛,私募成为民营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的主要方式。 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企业融资决策中的资本结构指的是狭义的资本结构,即长期负债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构成比例关系。融资顺序指企业对各种资金来源的选择的偏好和顺序,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在西方受到企业理财者的重视。然而在我国上市公司却出现了融资顺序理论与公司融资偏好的背离。 一、融资顺序假设理论 经济学家Myers和Ma-jiluf在1984年提出了资本结构中著名的融资顺序假设,该理论认为,由于经营者比企业投资者更多地了解企业的状况,而且,企业的经营者总是试图为现有股东而不是新股东谋求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投资项目前景看好,经营者宁愿进行举债融资而利用财务杠杆的正效应获利,而不愿发行股票筹资使高额收益被外来者瓜分。逆向选择的逻辑表明,投资者一般将企业发行新股票融资看作是一个坏消息的信号,因而企业一旦宣告发行股票融资,其股票价格就会下跌,结果是新的权益筹资很昂贵。因此,企业遵循的融资顺序应首先是内部融资,然后是发行债券融资,最后才是发行股票融资。 这种融资顺序假设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的印证:1970年至1985年,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占据第一位的融资方式均是留存收益,分别占本

中国的平安再融资案例分析报告

史上最牛融资 中国平安巨额再融资案例分析 一.案情介绍: 在平安20多年的成长历程里,伴随着两次大型融资和两次引人瞩目的上市。在08年进行再融资之前,总资产已经从最初的4500万元发展到7000亿元,现如今已经是突破2万亿的总资产。 1994年摩根入股平安5000万美元(按当时汇率等于4亿元人民币),到2004年摩根集团获得20倍的回报;紧接着平安在赴香港上市前的2002年,又以每股6倍的溢价吸引了汇丰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的投资,持股比例为10%;2004年6月24日,平安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当时发行价10.33港元,认购比例58倍,筹资超过165亿港元,创下当年香港IPO的新高;2007年3月1日,中国平安在上交所挂牌。中国平安开盘价是50元,比发行价33.8元上涨了47%。两次上市,总共筹集资金550亿人民币,这550亿人民币花哪了? 2008年1月18日,中国平安在A股市场发布巨额再融资计划,拟公开增发不超过12万股,分离交易可转债券412亿元,融资总额近1600亿元,创A股史上最大再融资。1月21日,深成指暴跌920.46点,创下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下跌点数。上证综指当日也下跌266.08点,5100点和5000点两大关口接连被破,5.14%的下跌也为半年来最大跌幅。据粗略计算两市一日蒸发市值近1.7万亿元。中国平安的巨额再融资事件血洗股市。 二.背景知识: (1)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

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公司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两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码分别为2318和601318。 中国平安是国内最具控制力的金融控股集团,同时拥有中国第二大寿险和第三大财险公司,拥有国内最知名的保险品牌。 中国平安前三大流通股东情况(截至日期:2007年9月30日) 股东名称持股数 (万 股) 占流通股 比(%) 股 东 性 质 增减情况(万股) 汇丰保险控股有限公司61888.6 3 24.19 H 股 公 司 未变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61392.9 3 23.99 H 股 QF II 未变 日本第一生命保 险相互会社4933.33 1.93 H股 QF II 新进 谁的“中国”平安:2002年10月8日,汇丰集团(HSBC)以6亿美元(约人民币50亿元)认购平安股份,持股比例为10%。汇丰集团成为平安第二大股东。2004年6月平安上市后股权摊薄,汇丰又斥资12亿港元(以平安发行价10.33元)增持平安股权至9.9%、成为中国平安第一大股东。2005年6月,汇丰以81.04亿港元(每股13.2港币,较当日香港二级市场溢价9%)的价格,增持中国平安已发行股本9.91%,将汇丰持有的平安股份增加到19.9%。中国平安正式进入“汇丰时代”。现在汇丰更是已经持有中国平安48.18%的流通股份,稳居中国平安流通股东之首。

上市公司主要融资方式和比较

上市公司主要融资方式及比较 上市公司在首次发行新股后,会不断地进行融资来满足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等所需的资金,融资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如公开市场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和其他间接融资。公司通过掌握多样性的融资方式来规划和调整合适的融资 结构,有利于达到融资成本最低、市场约束最小、市场价值最大的目标。 一、债权融资 1、企业债、公司债及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 工具 (1)企业债: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 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是股份公司,也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归发改委监管。2018 年 2 月 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严格防范地方债务风 险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8〕194 号),旨在进一步发挥企业债券直接融资功能,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严格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 (2)项目收益债(属企业债):项目收益债券是指债 券的本息偿还资金完全或主要来源于项目建成后运营收益

的企业债券。2015 年 8 月 5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并印发了《项目收益债券管理暂行办法》,重点鼓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以及其他有利于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的项目、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项目。在目前国家稳增长的大背景及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情况下,项目收益债将成为支撑基建融资的新通道。项目收益债券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在发行主体方面,以公司下属承担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项目公司为主;二是在募集资金投向方面,在开展初期应主要投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行业 的项目建设;三是在偿债资金来源方面,以项目产生的现金流作为债券还本付息的第一来源,附加适当的内外部增信。 (3)公司债:公司债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由证监会监管的中长期直接融资品种。根据证监会的规定,若符合“双50%”的甄别标准,不允许发行公司债。所谓“双50%”,即最近三年(非公开发行的为最近两年)来自所属地方政府的现金流入与发行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占比平均超过50%,且最近三年(非公开发行的为最近两年)来自所属地方政府的收入与营业收入占比平均超过50%。 (4)可转债/可交债(属公司债):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在目前国内市场,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可转换债券兼具债权、期权和可能的股

十四种主要融资方式分析比较

十四种主要融资方式分析比较 根据现有企业融资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对比各种融资方式的优劣性以及与企业的匹配性,笔者选择十四种主要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企业融资的各种操作方式及大致的运作情形,有一个初步了解,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一、 吸收投资 吸收投资的方式融资是指非股份制企业以协议等形式吸收国家、企业、个人和外商等的直接投入的资本,形成企业投入资本的一种筹资方式。投入资本不以股票为媒介,适用于非股份制企业。是非股份制企业筹集股权资本的一种基本方式。在合伙企业中,两个及以上的人员共同出资可以看作为吸收投资而成立。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的成立,亦可看作是吸收中方或外方的投资,获得相应的股权,或者协商的股权。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吸收投资便成为吸收股东,但局限于50人以下。对于股份公司来说,发起设立人只能作为共同的投资方,一旦吸收投资,则吸收的投资性质将改变,直接成为发起人;对于募集设立,发起人只认购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特定对象募集吸收投资,从而成立股份公司。当然,以上的合伙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以上形式吸收的直接投资也可以是非股权参与,具体由协议来确定。 二、 发行股票 股票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等特点,因而筹资风险较小。股票市场可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同时,股票市场为资产重组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整合能力。 三、 银行贷款 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按资金性质,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专项贷款三类。银行对一些经营状况好、信用可靠的企业,授予一定时期内一定金额的信贷额度,企业在有效期与额度范围内可以循环使用。具体来说,现在银行开展过的为企业融资相关的贷款包括如下五种方式。 资产抵押贷款,中小企业将资产抵押给证券公司或商业银行,由相应机构发行等价的资产证券化品种,发券募集的资金由中小企业使用,资产证券化品种可通过专门的市场进行交易。担保基金来源于当地政府财政拨款、会员自愿交纳的会员基金、社会募集的资金、商业银行的资金等。信用担保机构大多实行会员制管理的形式,属于公共服务性、行业自律性、自身非盈利性组织。会员企业向银行借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上司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在任何企业以及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融资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融资方式将直接影响企业及公司在资本上的结构形式。因此,为了使企业及公司的发展更加可持续,让其能够在发展中不断的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良好且合理的融资方式能够得到完善,上市公司必须要把内、外源融资有机结合并合理分配。 在欧美等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对于融资的研究也同样趋于完备。在梅耶(1984)的“优序融资理论”中指出,对于企业和公司的融资,一般来说需要有一定的考虑顺序,首先是内源融资,再是债权融资,最后考虑股权融资。这样的融资方式和结构被多数国家接受并予以实施。在大量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个理论被证实确实对企业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和公司的业绩。 但是,与国外不同,中国企业的融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一理论相悖。中国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经济实力得到了增强,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形成和进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虽然社会整体经济呈现向好向上发展,但是债券市场却并不十分乐观。国内的企业和公司在融资结构上与西方有着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比例不协调,前者所占比例较低,而后者的占比却严重偏高。这样的融资结果将使得企业内的资金得不到高效的流通,同时资源的分配也显得较为混乱,严重影响融资市场。针对这一现状,我国的研究者们早已有所发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法,同时政府在其中也加大了管控,但始终没有取得较好的作用。 2.研究意义 在我国的融资市场发展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借鉴欧美等国在这方面的相关研究理论。但是因为西方经济与我国经济的类型、发展的阶段和程度以及表现形式上都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不能对全盘接受欧美等国现有的融资发展理论。 同时,就我国的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而言,其在内部的管理上,过多的依靠外

【企业案例】优势源于变化——SinoBIT融资案例分析

优势源于变化——SinoBIT融资案例分 析 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与纳斯达 克变幻莫测的大起大落,激发了一个真真 切切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创业时代,也成就 了一批踏踏实实创造与实践着梦想的年轻 人。然而,成功的希望与失败的危机时时 刻刻游荡在竞争的边缘,在互联网“速度 致胜”、“快鱼吃慢鱼”的游戏规则中如 何保持竞争优势,如何立于不败之地,成 为所有互联网创业者们关注与思考的焦 点。或许,探寻SinoBIT中华创业网和它 的首个成功融资——XX文赛网络公司推出 的欧姆网族(.ommo.)的成长轨迹,会带 给我们许多新鲜的思索与有益的启发。 SinoBIT中华创业网创立于1999年 底。凭借对市场的敏感与远见,三位分别 来自世界顶尖金融机构、美国著名商学院, 以及中国第一代风险投资机构的年轻人, 仅用两周就迅速完成了创业计划书;又用 了两周时间,完成了种子融资,以超常的 速度创办了定位于为中国互联网高科技创 业者提供资金、人才、技术、专业及供应 链服务的SinoBIT中华创业网。被美国JP 摩根银行前风险投资部总裁、现耶鲁大学 教授大卫·克伯威尔评价为:“一个象教 科书一样的经典创业案例”。独特的市场 定位,准确的市场切入,使SinoBIT中华

创业网自一诞生,就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一个亮点,因为,他们为众多渴望进入中国市场的风险投资商们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项目来源,也为中国朝气蓬勃的创业市场开辟了一条获取风险投资的快速通道。 一、10天拿到风险投资 2000年2月28日,SinoBIT中华创业网举办了盛大的开业典礼,对外宣布成立。也就在这一天,来自XX的文赛团队的CEO 马强向SinoBIT中华创业网提交了自己的商业计划。第二天他就收到了来自SinoBIT.的反馈书。来自SinoBIT中华创业网的反馈指出,定位为网上即时通信的欧姆网族(.ommo.)技术附加值高,管理团队经验丰富,产品市场前景也非常看好。然而,要想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还需对商业计划内容进行更深入地丰富,对公司资源重新配置,对市场战略进行重新调整。为此.SinoBIT.组成了专业小组,就市场战略、管理机制、财务分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可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案,并为其进行了离岸公司注册,拟定了“协议条款”、“股权协议”、“期权计划”、“认购协议”、“合作方案”等,从而提前进入了融资过程的实质性阶段。而这一切,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第8天,在SinoBIT中华创业网的协助下,文赛团队从XX飞赴,分别与几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开题报告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相关 问题研究 系别:会计学系 专业 (方向):会计学 年级、班:2008级会计学本科(2)班 学生姓名:丁兆鑫 指导教师:李小鹤 2011 年12 月1 日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选题目的和意义: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时普遍首选股权融资,而较少采用债务融资,表现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例如,中国上市公司热衷于首次公开发行,过度使用配股额度与价格等。股权融资偏好虽然是企业融资行为的一种,但却是一种极端的融资行为,而且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已经对其健康成长及至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过度融资现象,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经济后果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大量的学者对股权在融资及其企业经营业绩问题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对股权融资有着较完整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理论。 (1)MM理论开创了现代融资理论的开端 基于早期净收益理论,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假设了一系列严格的条件,提出了MM假设理论:1.企业的经营风险是可衡量的,有相同经营风险的企业即处于同一风险等级;2.现在和将来的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EBIT估计完全相同,即投资者对企业未来收益和取得这些收益所面临风险的预期是一致的;3.证券市场是完善的,没有交易成本;4.投资者可同公司一样以同等利率获得借款;5.无论借债多少,公司及个人的负债均无风险,故负债利率为无风险利率;6.投资者预期的EBIT不变,即假设企业的增长率为零,从而所有现金流量都是年金。 (2)新优续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 放宽MM理论完全信息的假定,以不对称信息理论为基础,并考虑交易成本的存在,认为权益融资会传递企业经营的负面信息,而且外部融资要多支付各种成本,因而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顺序。 (3)啄食顺序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梅耶(Mayer)很早就提出了著名的啄食顺序原则:①内源融资;

(企业融资)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企业融资)企业融资方式 的选择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近几年,我国仍将采取适度从紧的金融政策,企业资金紧缺仍是生产运营中最主要和最难解决的困难。企业筹资涉及到许多问题,如筹资的数量、方式等问题,其中,筹资方式的选择应该是极为重要的壹环。本文拟就我国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问题,做壹些探讨: 壹.我国的融资环境 企业是于壹定环境下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有机集合体。企业运营只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面临的环境是指存于于企业周围,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和力量的总称,它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基础。 企业制定筹资战略必须立足于壹定的宏观环境之下,制定时要考虑:1.政治法律环境。指壹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日益活跃,我国的产业政策、外汇政策和税收政策等的日益完善,和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了保证,使我国企业的筹资区域进壹步扩大,筹资数额逐年增加,方式也更加多样。2.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经济条件、经济特征、经济联系等客观因素。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高速的发展势头,物价得到有效控制,这壹切表明,我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会,同时也为国内外大量的游资找到了出路。3.技术环境.是壹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水平、技术政策、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发展的动向等的总和。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对科技开发力度的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有计划培养,均将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企业微观环境是指直接影响企业生产运营条件和能力的因素,包括行业情况、竞争者情况、供应商情况及其他公众的情况,这是确定企业筹资方式的前提。壹个良好的销售网络、及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等微观环境,将十分有利于企业筹资的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原因

2011年04月财经视点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原因浅析 文/田茜 崔二娜 摘 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资本市场不管完善,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偏低,融资方式更为偏好股权融资等。本文主要就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偏离“融资优序理论”现象的原因做浅显分析。 关键词:融资优序理论;股权融资;股利分配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20-01 一、融资优序理论的含义 融资优序理论主要阐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在不存在税收,破产和代理成本的前提下,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导致的委托代理关系,因为利益不同而产生经营者与股东的信息不对称,所以,企业在在融资顺序上形成了一个优序策略:即依次选择内部融资(也就是企业的留存收益),长期借款,长期债券,发行优先股融资和发行普通股融资。 此外,由于使用留存收益没有发行成本也规避了个人所得税,所以内部资金优于外部资金。而就外部融资方式而言,负债具有税前扣除利息,低发行成本以及不会稀释公司股东控制权的优势,所以负债融资又优于权益性融资。 二、融资成本 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主要是指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主要包括筹资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 1、企业外部债务的利息是在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前支付的,因此减少了利润,具有抵税的作用。而发行股票支付给股民的股息是在企业缴纳所得税后支付。而就风险而言,股权融资也大于债权融资。股东要求的回报率也高于债券人的要求的利息率。所以在使用成本方面,股权融资成本大于债权融资的成本。 2、分配给股东和股民的股息和红利既要在所得税前支付企业所得税,又要在分配后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存在双重纳税问题,增加了使用成本。 3、企业在恰当运用债券融资的情况下,可以产生“杠杆效应”,在不稀释股权的前提下增加股东的收益。而在股权融资中,新股东要分享企业的盈利从而摊薄每股收益,使得股权融资的成本高于债券融资的成本。 三、我国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及其他经济实体债权融资的比率已超过股权融资。在我国,企业债券无论是品种还是总量都落后股票的发展,并且从1996年到2000年,我国企业债券发行额和占GDP 比重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 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主要包括筹资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由于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的运营还存在诸多不足,加之股民购买股票的主要意图为投机,所以要求股票的市场价格能够准确反映一个企业真是的财务和经营状况还存在一定困难,股票市场也很难就企业发行股票这一信息做出公允的估价。因此在下文分析股权融资成本的分析中,将侧重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股利(利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比较。 1、股利。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持续不发放股利,或者其净资产收益率长期低于市场利率,那么该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会下跌直至被市场淘汰。而在我国,国家是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大部分股民参与到股票市场的动机主要是投机,加之对股票市场的游戏规则不甚明确,使得是否如期股利发放股利,分得股利数额是否与当年利润相匹配,以及净资产收益率这些本应左右股民购买行为的指标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而上市公司也恰好抓住了市场和股东股民们得这一大弱点,不发或少发股利,将大部分税后利润节省下来留作留存收益,这一行为大大降低了资本的使用成本,使得股权融资的使用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使用成本。 2、股票的发行成本。就发行成本而言,按市盈率的40倍计算得出股息率只有2.5%,远远低于银行的同期贷款利率。而融资费用方面,每股发行成本约0.15元,市盈率的14倍计算得出的发行费用也只有1%左右,配股和承销费用约为1.5%,二者之和还不到3%,仍低于贷款利率。加之我国为鼓励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更是弱化了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也削弱了负债的节税能力,从而降低了与股权融资在经营者面前的竞争力。 3、管理者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管理机制特点,股东给企业的实际管理者也就是经理人的股票份额非常小,很难将经理人的收入与股票价格以及公司实际财务状况相挂钩,而且我国尚未形成大范围完善的的经理人市场,所以几乎不存在外在压力促使经理人最大限度从公司利益角度出发更加合理地经营公司。另一方面,负债越多,企业的破产风险越高,对经理人而言,债券融资就远没有股权融资那样安全,所以,从其自身利益出发,经理人也必然选择破产风险极低的股权融资方式。加之股东们对经理人行为的监督存在“搭便车”现象,经理对股权融资有着比债权融资更大的实际操控权,这也进一步加大了经理们对股权融资的好感系数。 (1)上市公司的上市制度不合理。由于股票发行和监管机构对股票发行的审批程序和额度监管还延续着较旧的工作方式。且股东把增发新股和配股当做是对经理人良好经营业绩的一种奖励,所以经理人无视企业切身利益和融资成本的制约,粉饰业绩以配合配股和增发新股的条件来进行股权融资。(2)一级资本市场与二级资本市场衔接不畅。我国政府更多地强调的是股市为国有企业带来融资,从而放松了对融资资金在使用上的监管和约束,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政府对二级市场的控制远弱于一级市场的监管。这一特点导致了筹资与投资的脱离,也使得二级市场的表现与投资者信心缺少了应有的密切,从而不能有效地影响和制约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筹资的行为偏好。(3)其他融资渠道不畅。我国目前融资方式不够全面,融资渠道不够畅通,缓慢的资本市场发展速度制约了公司多种融资方式的选择。在债务融资方面主要是银行贷款,但银行贷款又受制于信用状况和公司性质等其他非经济因素,因此难度银行贷款的高门槛也成为了企业选择股权融资的重要原因。(4)股权融资的软约束。基于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的弱有效性和缺乏投资理性的情况下,相对于融资,股权融资为企业提供了更为自由和灵活的资金,股利不同于利息,可以在经营出现困难时选择少法或不发,从而降低使用成本。而且中小股东相对于债权人而言,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能力以及监督制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较低的使用成本以及取得难度使得经营者对股权融资更为偏好。 总体来讲,由于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使得股权融资资本成本中的筹资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偏低,从而造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显性成本较低,这也是各类上市公司竞相上市以获取股权融资的主要动因。 作者简介:田茜,崔二娜,河北大学管理学院2009级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余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4. [2]季健.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实证研究.会计之友,2006,第10期下. [3]李春琳.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改进对策.商业会计,2006,1,下半月. 120 2011.04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分析 內容摘要:資本結構理論是基於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研究企業資本結構中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的比例變化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本文闡述了現代西方資本結構理論中的MM理論,權衡模型,激勵理論,非對稱資訊理論和操纵理論的內容。在此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分析了中國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的現象,並對影響中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的缘故及股權融資偏好的影響進行了剖析。 關鍵字:資本結構理論債務融資股權融資 一、企業資本結構理論 資本結構指企業各種長期資金來源的構成和比例關係,即企業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的比例關係。通常用負債比爲:負債比 = 負債資本總額 / 資本總額。 資本結構理論是西方財務理論的重要內容,並經歷了一個逐步形成,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它基於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和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著重研究企業資本結構中長期債務資本

和權益資本構成比例關係的變動對企業總價值的影響。其內容包括美國學者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提出的MM理論,和在MM理論中引入權衡模型,激勵理論、非對稱資訊理論和操纵理論等。 1. MM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於1958年發表的《資本成本、公司財務和投資治理》一書中,提出了最初的MM理論,這時的MM理論不考慮所得稅的影響,得出的結論爲企業的總價值不受資本結構的影響。此後,又對該理論做出了修正,加入了所得稅的因素,由此而得出的結論爲:企業的資本結構影響企業的總價值,負債經營將爲公司帶來稅收節約效應。該理論爲研究資本結構問題提供了一個有用的起點和分析框架。 2. 權衡模型 MM理論的一個重大缺陷是只考慮了負債帶來的稅收節約價值,卻忽略了負債帶來的風險和額外費用。現實中,隨著負債的增加,財務風險和費用都不可幸免的,其中財務危機成本和代理成本确实是兩種典型的風險費用要素,引入財務危機成本和代理成本的MM模型确实是通常所說的權衡模型。權衡模型得出的結論爲:財務危機成本和代理成本限制了負債的使用,超過某一臨界點,這些成本會抵消負債的利益。 3. 激勵理論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目录 前言4 第1章企业融资方式的不同分类 (5) 1.1按企业筹措资金的形式分为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 (5) 1.2按资金的来源渠道分为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5 第2章民营中小企业常见融资方式5 2.1内源融资6 2.1.1商业信用融资6 2.2外源融资6 2.2.1.银行融资7 2.2.2.发行企业债券 (7) 第3章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7 3.1债务融资性融资工具7 3.2权益性融资工具 (8) 第4章同企业对融资方式的选择 (8) 4.1蠧F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 (9) 4.2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9) 结论10 谢辞10 参考文献10

前言 民营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却不足三年,资金瓶颈无疑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资金就像企业生命中的血液,资金不足,意味着企业失血,失血严重企业就会死亡。 从企业的生命周期看,通常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初创期的中小企业,资金大多由企业主自己提供,外部资金介入的程度不深,企业需要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支持。成长期企业的资金需求一般用于进一步完善产品或开拓市场,资金需求量最大且来源紧张,此时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来融资。成熟期企业的经营业绩逐渐得到体现,财务指标相对稳定,具备内外源融资的各项条件,资金来源稳定,资金储备比较丰富。衰退期的企业,投资机会减少,资金需求降低。 第1章企业融资方式的不同分类 1.1按企业筹措资金的形式分为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 从企业筹措资金的具体形式来看,融资方式可以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将企业当年产生的利润进行分配后,留存部分收益作为未来的投资资金。采用内部融资方式,企业无须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但由于资金的占用,会产生机会成本;而且由于留存收益来源于企业内部,不会发生外部融资的费用,使得内部融资的成本很低。 外部融资是指企业从外部通过借款等方式取得资金,满足自身资金需求的的过程。外部融资又可分为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权益融资是企业通过出让部分所有控制权来换取外部投资者资金投入的一种融资方式,体现的是一种产权交易关系。债务融资是主要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或金融机构借入所需资金,并承担按期还本付息的义务,体现的是一种抵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

内容摘要 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提出公司在融资时应该首先选择内部融资、然后是债权融资、末尾就要考虑的是股权融资方式了。但针对中国上市企业融资行为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中国的上市企业在融资的先后选择与该观点相背离—出现很清晰的偏好股权融资这种方式从而忽视了债权融资方式的现象。根据这个现象,本文归纳了形成这一融资特征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对此融资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上市企业融资偏好证券市场资本构架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Pecking order theory, when corporate financed, they will obey the rule that the first internal financing, then debt financing, finally equity financing.But after analyzing the financing activities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I find the phenomenon that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prefer equity financing when they choose the way to finance. But the conclusion isn’t the same as Pecking order theory. Therefore, I summarize the reasons and influence of these financing characteristics in my paper. Finally I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how we can reduce the bad influence of the phenomenon. Key words:Listed company Financing preference The securities market The capital structu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