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在职教育硕士全国招生考试[精心整理复习资料]心理学全编

2011在职教育硕士全国招生考试[精心整理复习资料]心理学全编

2011在职教育硕士全国招生考试[精心整理复习资料]心理学全编
2011在职教育硕士全国招生考试[精心整理复习资料]心理学全编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填空选择

1、心理现旬可以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1998年填空题)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2004年名词解释)

4、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一书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

5、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西比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1999年、2000年填空题)。

6、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2004年填空题)

7、人在心理活动中还伴随着一种心理状态,即(注意)。

8、探索心理规律就是要查明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心理因素的变化与(心理变化)的确定关系。(2003年填空题)

9、人的心理实质是: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0、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11、调查法可分为:谈话、部卷和(活动产品分析)几种具体方式。

12、在日常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叫(自然)实验法。

13、(构造主义)心理学是心理滨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冯特)。

14、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

15、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当被试是儿童时,更应注意这个问题。这是由心理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决定的。(2003年选择题)

16、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称作(个案研究)法。(2004年选择题)

17、影响人心理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和(心理)因素。

18、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是(感觉)。

19、听到一首音乐,这属于(知觉)

20、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

行研究时,最好采用(观察法)

21、下列属于间接收集的方法有(调查法)

22、活动产品分析属于(调查法)

23、下列现象只有(思维)属于认识过程(2001

年选择题)

24、科学家为了攻克科技难关而废寝忘食,这

是(意志)的具体表现。

25、有常模进行比较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测

验法)

26、詹姆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27、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的

是(机能主义)

28、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华生)

29、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的是

(认知)心理学。

30、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的是(格式塔)心理学。

31、弗洛伊德创建了(精神分析)心理学。

32、马斯洛属于(人本主义)代表人物。

33、惠特海默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

34、杜威属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35、正式建立认知心理学新方向的是(奈塞)

36、认知心理学起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

的反对。

37、信息加工心理学即(认知)心理学。

38、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皮亚杰)

39、极力主张客观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的研究

更加自然科学化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40、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

可以测量的,这符合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

41、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属于(自

变量)

42、同是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

同样问题的方法是(调杳法)

43、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

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

44、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

心理)

45、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伴随着的心理状态

是(注意)

46、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47、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

1

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个案法)

48、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49、比较强调意思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心理学流派是(机能主义心理学)

50、重视人的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的是(精神分析心理学)

51、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罗杰斯)

52、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大脑)

53、由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并由其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的因素或条件是(自变量)

54、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测验法)

55、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客观现实)

56、认识过程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57、一般认为(奈塞)1967年写的第一本(认知心理学)著作时,才正式建立“认知心理学”这一心理学的新方向。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修改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主,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2002年名词解释)

4、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2003年名词解释)

5、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创始人为冯特。冯物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他把意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2004年选择题)

6、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机能主义者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思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7、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产生于德国,创始

人是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该学派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8、认知心理学: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心

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分析、贮存、转换并加以利用。这些活动叫做信息加工过程。

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件: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可以测量的。

9.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10.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

11.心理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当被试是儿童时,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1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13.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14.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15.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

16.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人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三、简答题:

1.简述心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答: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其中,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情感过程包括快乐、悲哀、愤怒、恐惧的原始情绪;心境、激情和应激的情绪状态以及道德感、美感和理智的社会情感。意志过程包括自觉确定目的并作出决定的行动计划阶段和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执行计划阶段。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

三者于的行为活动之中。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基础,没有认识活动,人既不会产生情绪情感,也不可能有自觉的、坚强的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又反作用于认识过程,没有人的情绪情感的推动或缺乏坚强的意志,认识活动就不可能发展和深人。

四、论述题

1、知、情、意三者的关系。(2005年论述题)

答: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并不是孤立、不相联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1)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对一个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引起一定的情感。而且,随着认识过程的深化,情感也会随着变化。另一方面,情感过程也作用于认识过程。这种作用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它可以加强或提高认识过程的积极性,提高人们认识活动的效率,也可以降低认识过程的积极性,甚至起到阻碍的作用。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人只有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才有可能在进行意志活动时正确地确定自己的目的,选择实现目的的途径、方式、方法等。此外,在执行意志决定的过程中,通常要通过认识活动预见行动的进程,注意情况的变化。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认识过程。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意境使人在认识过程中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不断克服困难,使认识更加深入。一个没有坚强意志的人,是不可能完成复杂的认识活动的。

(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首先,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积极愉快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活动的积极性,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消极不愉快的情感会降低人的活动积极性,削弱人的斗志,妨碍意志活动的进行。第二,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消极的情感,不畏困难,在逆境中干出一番事业业。相反,如果一个人意志薄弱,他就会被消极的情感所左右,最终将一事无成。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一、填空

1、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2、神经元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2003年选择题)

3、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

络神经元)。(2001年填空题)

4、即使刺激是连续的,它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

是(间断的)。

5、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6、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

(植物性神经)。

7、脊髓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和(传

导神经冲动)。

8、(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

9、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

(大脑)、(小脑)六部分,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

10、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

和(抑制过程)。

11、聚精会神看书时对其他情况听而不闻,这

是(负诱导)现象。

12、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

(周围)神经系统。

13、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

个神经元。

14、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

称为(负诱导)。

15、非条件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

制)。

16、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主要有(消退

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

二、选择题

1、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2、视觉中枢位于(枕叶)(1999年选择题)

3、听觉中枢位于(颞叶)

4、运动中枢位于(额叶)

5、感觉中枢位于(顶叶)

6、反射弧的特殊通路保证了反射的(准确性)

7、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

合,这个过程是(强化)

8、超限抑制属于(非条件性抑制)

9、枪声响起引起注意是(外抑制)

10、人因过度疲劳而睡眠是(超限抑制)

11、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在一个很短的时

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这叫做(不应期)

12、对英语发音的细微区别是通过(分化抑制)

实现的。

13、不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是(脊髓)

14、不属于脑干部分的是(间脑),属于脑干部

分的是(延脑、脑桥、中脑)。

15、“望梅止渴”、“谈梅生津”和吃梅子时流口

3

水分别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反应、第二信号系统反应、非条件反射)

三、名词解释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由细胞体、轴突、树突三部分组成。(1998年填空题)

2、突触:即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

3、刺激过程:客观事物或以物理的性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入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

4、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

5、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6、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它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只是那些为数有限的固定的直接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恒定的活动,基本上是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7、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时建立的起来的神经联系。

8、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9、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

10、泛化:指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而且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泛化。

11、分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物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分化。

12、强化: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

13、动力定型: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

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

14、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

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与动物先天具有的。

15、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

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特有的。

16、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

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2001年名词解释)

17、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

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2002年选择题)

18、超限抑制: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

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

19、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

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四、简答题

1、简述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

答: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人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刺激过程到了中枢,还要引起效应器环节的变化,即反应过程。

2、简述反射弧及其结构。

答: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3、工具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1999年、2004年简答题)

答:工具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的联系是: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

工具性条件反射对理解复杂的心理现象有进一步的意义,它是对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

它们的不同之处是:①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很明确;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不明显。②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

4

强化是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③反应方式不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在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练习过程中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

4、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答:兴奋和掏在进行活动中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有二:

(1)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递,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集中,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或掏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

(2)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两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5、什么叫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有哪两种主要类型?(1998年简答题)

答: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时建立的神经联系。

条件反射又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

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

五、论述题

1、联系教学实际分析强化时程表。(2000年论

述题)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他通过试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

①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这种做法不仅

不经济,而且一旦不强化,很快就消退。②定比间隔强化。即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它有利于保持反应重复频率的平稳,但也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③定时间隔强化。即不管正确反应的次数,而是按一定时间间隔予以强化。它虽然不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但反应频率也稳定。④不定比间隔强化。即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它的效果最好,最不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而且反应重复的频率也稳定。⑤不定时间隔强化。即以不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它也有不易消退的好处,反应得利频率的稳定性也不定比间隔强化不相上下。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少在每次做事后都受到强化,也很少受到定时或定比的强化,而最经常受到的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例如对学生的奖励,如果每次表现好都给予奖励,则会因强化过多失去效力,只有有时对他们进行奖励,效果反而会更好,也就是采用不定、不定时间隔强化最有效。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填空题

1、动物的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阶段、(知觉)

阶段、(思维萌芽)阶段。(2001年填空题)

2、人类心理发生的基本条件是劳动和(语言)。

(2002年填空题)

3、人类心理具有概括性、目的性、主观能动性

和(社会制约性)。

4、心理发生的标志是(信号性反应)。

5、具有心理的最低级动物是(扁虫)。

6、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心理的发展,是由(原

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7、皮亚杰通过研究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

主要经过四个阶段:(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8.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练习和心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

5

二、选择题

1、有生命的物质与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是(感应性)

2、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的是(华生)

3、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惟一条件的是(行为主义)个体心理发展理论。

4、动物是否具有心理的区别是(信号性反映)

5、处于知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低等脊椎动物)

6、处于感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无脊椎动物)

7、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人格的发展是由原我、自我、超过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的心理发展理论的是(弗洛伊德)

8、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固有的,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的”,并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家是(维果斯基)

9、提出“在儿童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或内因,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心理发展基本观点的是(朱贤智)

10、当动物能够把某个刺激作为信号时,就意味着有了(心理)

三、名词解释

1、反映:是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2、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1998年、2000年名词解释)

3、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它是心理发生的标志。(1999年填空题、2002年名词解释、2004年填空题)

4、心理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即人和动物)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则指个体(即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四、简答题

1、简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心理发展是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这些阶段性是与人年龄相联系的。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有如下含义:(不同阶段不同质;有次序;前后基础;有交叉;一般的、典型的、

本质的特征)

(1)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

(2)心理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

(3)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前一个阶段的心理没有发展,后一个阶段的心理就不可能发生;

(4)心理发展过程中相信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同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心理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5)心理发展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2、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答: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查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了解人的心理发展时,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学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即学习信任——成为自主——发展主动——变得勤奋——建立个人同一——承担社会义务——显示创造——达到完善。

3、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1)在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上,皮亚杰认为主要有4个因素,即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

(2)在心理发展的动力上,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方式:同化、顺应、平衡。

(3)在心理发展的阶段上,皮亚杰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感知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2005年简答题)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心理结构由量的积累(同化)而发生质的变化(顺应)。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

4、谈一谈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中教育与发展

的关系。

朱智贤提出,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儿童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具体来说:

(1)教育决定儿童的发展,因为教育总是不断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总是在指导着儿童的心理发展;

6

(2)教育本身却又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现状出发,才能实现它的决定作用;

(3)教育并不能直接地、立刻地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教育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以儿童的领会作为中间环节;

(4)儿童领会知识的过程是新质要素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过程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的、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我们才能说儿童心理真正得到了发展。

5、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张。

答:在儿童教育方面华生主张:第一,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第二,反对体罚儿童。

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第四,对儿童养护的要求。华生从行为主义观点出发,提出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五,提倡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五、论述题

1、用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谈一睛教学与发展的关系。(2003年简答题)

答: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为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维果斯基认为,重要的不是今天为止已经完结了的发展过程,而是那引动现在仍处于形成状态的、刚刚在发展的过程。因此,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将大大促进教学对发展的作用。

第二,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首先,教学主导着或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速度上;其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儿童两种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第三,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如果不考虑学习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在开始某

一种教学时,除必须以儿童垢成熟和发育为前提之外,还必须将教学建立于正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即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2.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答:(一)语言产生的条件(1)语言为劳动所必须。

第一,语言是劳动过程所必须的。第二,语言是劳动结果所必须的。(2)劳动使语言的产生有了可能性。第一,劳动使人有了语言的发音器官和共鸣器。

第二,劳动使人有了能够说话和听话的大脑。

(二)语言的作用。第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第二,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第三,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一、填空题

1、(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关于

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2、从刺激的来源来分,感觉可分为(外受)感

觉、内受感觉、(本受)感觉。

3、某个神经细胞所管辖的刺激区域,称为该神

经细胞的(感受野)。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中的

(适应)现象。

5、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

知觉。

6、空间知觉可分为(形状)知觉、(大小)知

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7、(整体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8、感受性通常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

9、绝对感受性与约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

比)关系。(1998年填空题)

二、选择题

1、皮肤感觉属于(外受感觉)

2、饥饿属于(内受感觉)

3、动觉属于(本受感觉)(2003年选择题)

4、从明亮处到黑暗处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是

(暗适应)

5、吃糖后接着吃票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感觉

中的(继时对比)

6、视觉属于(外受感觉)

7、内脏痛属于(内受感觉)

8、一条直线的中部被遮盖住了,看起来其两端

就不再像直线了,这属于(方向错觉)

9、没有适应现象的感觉是(痛觉)

7

10、S=KIII,斯蒂文森提出的该公式表达了(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11、看书时用红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

12、军事上进行伪装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

13、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感觉阈限)

1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绝对感觉阈限)

15、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差别感觉阈限)

16、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感觉适应)

17、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知觉)

18、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空间知觉)

19、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对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是(方位知觉)

20、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真动知觉)

21、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似动知觉)原理制作而成的。

22、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知觉整体性)

23、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知觉理解性)

24、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知觉恒常性)

25、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知觉恒常性)

三、名词解释

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受性:是人的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3、感觉阈限:是指持续一定的时间并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刺激量,它是对感受性的度量。

4、绝对感受性:就是人对最小的客观量的感觉能力。

5、绝对感觉阈限:那种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

6、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

觉能力。(2002年名词解释)

7、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

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8、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

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适应。

(1998年名词解释,1999年选择题,要掌握和能判断出适应现象)

9、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

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1998年选择题,需掌握和能判断出对比现象;2000年名词解释、2002年简答题)

10、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名种属性、各个部分

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

(2000年选择题)

11、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即形状、

大小、距离、立体、方位等的知觉。

12、形状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各部分排列组合

的反映。

13、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

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2001年、2004年选择题)

14、方位知觉:是个体对处身或物体所处的位

置和方向的反映。

15、大小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的空间尺寸的反

映。

16、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

顺序性的反映。(2002年选择题)

17、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反映。

(2001年、2004年简答题)

18、似动知觉:又叫似动运动知觉,是峡谷个

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1998年选择题、2001年简答题、2003年和2005年名词解释)

19、真动知觉:是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

和移动速度的知觉。(2001年简答题)

20、知觉的恒常性:是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

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仍然仍然相对不变。(1998年选择题、2005年简答题)

2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

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2005年简答题)

22、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

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

8

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2005年简答题)

23、知觉的整体性:它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它是知觉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知觉的基本特征。(2005年简答题)

24、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2004年名词解释)

25、韦伯定律:19世纪前半期德国物理学家兼生理学家韦伯发现差别感觉阈限与原来的刺激量的幽会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为:K=△I/I。其中,I代表原有刺激量,△I代表增加的刺激量,K 代表常数。这个公式叫韦伯定律。

26、外受感觉:即接爱身体外部的刺激,对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001年选择题,掌握其种类如视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比掌握名词本身重要)

27、内受感觉:是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怕不同状态的反映。(1999年年选择题,掌握其种类如饥饿、渴觉、内脏痛等,比掌握名词本身重要)

28、本受感觉:就是运动觉或动觉,它接受的刺激是人在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情况。

29、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四、简答题

1、知觉的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1999年简答题)

答:(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2)知觉的选择性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首先是刺激物的强度。一般强度大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其次,事物的活动性。活动或变化的事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第三,新异刺激容易被人选择出来予以反映。最后,知觉的扶把性也受一些主观条件的制约。与人的需要、目的、兴趣有关的事物,容易被人优先选择出来予以反映。人的知识、经验、情绪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3)在教学中我们应自觉遵循知觉的特性,例如: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等。

2、知觉的理解性及影响因素是什么?(2003简答题)在教学中如何利用?

答:(1)知觉的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

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2)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参与知觉,可促进人对事物的现。知识经验参与知觉不仅提高知觉的质量,还能提高知觉的速度。

词语在知觉的理解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词语可以唤起人们以往的知识、经验,促进对知觉对象的理解。

言语的提示和知识经验也可以补充直接知觉经验的不足或缺陷,使人对事物知觉更迅速、更完整。

(3)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老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的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此外,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果,还是形成事物表象、并转为科学概念的重要条件。

3、知觉的整体性及影响因素是什么?在教学中

如何利用?

答:(1)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它是知觉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2)在形成对客观事物整体一性知觉时,客观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强的部分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弱的部分。对象中的成分决定知觉整体性的特点,而弱的部分常常被掩盖。

(3)在教学中,由于知觉的整体性和物体组成部分的强和弱有关,因此,我们应防止事物弱的部分被掩盖,加强学生清晰反映事物整体的能力。

4、什么是观察?观察的品质有哪些?(1998

年简答题)

答: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2004年名词解释)

观察的品质有:

(1)观察的目的性。它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

(2)观察的客观性。它是指善于实事示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3)观察的精细性。它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

(4)观察的敏锐性。它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2005年选择题)

5、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答: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

9

学生观察力的提高是,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善与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对于擅长精细把握事物细微处或局部的分析型学生,就注意培养他们把握事物全貌的能力与技能;对于擅长把握事物全貌而对细微、局部容易忽略的综合型学生,应努力培养他们精细分析事物的能力与技能。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

(4)掌握一的观察方法。

(5)学会做观察记录。

(6)观察归纳、总结

(7)老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

(8)教会学生自觉养成观察习惯。

6.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对比现象。

答:对比是同一感受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现象。对比分同时对比与继时对比两种。

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而产生的对比现象。视觉的同时对比表现得较为明显。如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灰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些,这就是色彩的同时对比。

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继时对比,如看过放在一张白纸上的一个小黑方块半分钟后,再看一张灰纸,就会看到在这张灰纸上有一个和原先那个黑方块大小、形状相同的浅灰色的影子。继时对比在味觉中表现较明显。如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就会觉得橘子酸:吃了苦的东西后,再喝白开水觉得水也甜。

五、论述题:如何根据知觉基本特征,促进教育、教学效果。

答:知觉的基本规律体现在知觉的四个基本特性之中,知觉的基本特性是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见简答题1-3)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然相对不变。视知觉恒常性有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等。

第五章记忆

一、填空题

1、根据记忆内容不同,记忆可分为:(形象)

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2、记忆的基本环节有:(识记)、(词语)、(情

绪)和(动作)。

3、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是(情景)记

忆。

4、关于世界各种知识的记忆是(语义)记忆。

5、记忆表象的特征是(直观形象性;概括性;

模糊片断性)。

6、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提出了记忆的(定位)

说。

7、同样的刺激,接近次数越多,联想越巩固,

这是联想中的(多因)律。(2001年简答题)

8、有关的刺激越强烈,联想越巩固,这是联想

中(强因)律。(2001年简答题)

9、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

用,这叫(倒摄)抑制。

10、如果两个刺激在人的经验中曾经接近,那

么当遇到其中一个时往往能回忆起另一个,这是联想中的(接近)律。(2001年简答题)

11、一样的联想,昨天形成的比前天形成的巩

固,这是联想的(近因)律。(2001年简答题)

二、选择题

1、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是(短时记忆)

2、贾维克和埃思曼所做的白鼠跳台实验证明了

记忆的(反响回路说)

3、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想到跟此人面孔相似的

另一人,这是联想的(类似律)(2001年简答题)

4、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动作记忆)(1999

年选择题)

5、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界线为

(1分钟)(2001年选择题)

6、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2000年选

择题)

7、瑞典神经生理学家海登提出了记忆的(化学

分子说)

8、见到一个特别矮小的人,就想到一个个子特

别高大的人,虽然两人在经验中并未联系过,这是联想的(对比律)(2001年简答题)

9、属于适时记忆的是(工作记忆)

10、由苍松翠柏想到意志坚强是(类似联想)

11、提出王朝就相起马汉,这是(接近联想)

12、早晨起订后背外语效果好,重要的原因是

(前摄抑制弱)

13、当人们在交谈“黄山”时,头脑中出现迎客

松的形象,这是(表象)

14、开卷考试时的记忆活动是(再认)

10

15、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又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它是(保持)

16、由火想到热,由久早逢甘露想到丰收、由骄兵想到必败,这些联想属(因果联想)

17、具有明确识记目的,运用一些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并需要做出意努力的识记是(有意识记)

18、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双重抑制)影响。

19、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的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记忆敏捷性)

三、名词解释

1、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2002年简答题一部分)

2、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为“表象记忆”。

3、词语记忆:是以词语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亦即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

4、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5、动作记忆:是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

6、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1998年填空题)

7、工作记忆:是指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镟加以存储,即它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2004年选择题)

8、情景记忆:是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9、语义记忆:是关于世界各知识的记忆。

10、程序记忆:是关于“怎样做”的记忆,是通过熟练行为和认知程序来表达的,它与意识相分离。

11、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臆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12、内陷记忆:是指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13、机械识记:是指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14、意义识记:是指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及把握材料的内容进行的识记。

15、保持:是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贮存过程。

16、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

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1999年、2002年名词解释)

17、回忆: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一

定条件下能把它重新再现出来。

18、再认:是指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出现的时

候能识别出来。

19、联想:是指由一事物的映象、观念想到另

一事物的映象、观念的心理过程。

20、识记:就是去记,即与所要记忆的事物接

触,接受它的刺激作用并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

21、复习:多次的识记称之为复习。(2000年

名词解释)

22、衰退理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

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

23、干扰理论:遗忘是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

引起抑制而产生的,抑制被解除,记忆还可恢复。

四、简答题

1、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2004年简

答题)

答: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如下几个:

(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是否具有明确的衰亡目的与任务对衰亡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有了明确的识记目的,人们就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衰亡任务上去,并能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因而效果好。反之,则差。

(2)活动的内容和性质。如果识记的对象变成人们活动的对象和活动的内容,那么识记效果就好。另外,识记效果也有关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要求积极思维的活动,识记效果就好。这是因为所要识记的材料成为人们智慧的对象,从而使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因而识记效果就好。

(3)识记方法。识记时采用一定的方法,会增强识记效果。意义识记比单纯重复的机械识记效果好,是由于意义识记把所要识记的材料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先理解材料的意义,再把它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这样,识记效果就好。

(4)识记的材料的数量和性质。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增加识记材料的数量,其识记所需要的时间比材料的增加量的比例大得多。另外,识记直观形象的材料比识记抽象材料的效果好;识记课文比识记单独的句子要好;识记诗篇比散文要好。这些都说明材料性质不同其识记效果也不一样。

2、如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组织复习。

11

(2000年简答题)

答: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即遗忘先快后慢。所以要及时复习。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说一说如何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1998年论述题)

答:识记是接受所要记忆的事物的刺激。多次的识记称之为复习。不是任何复习都能得到同等的良好效果。复习的效果与其说决定于复习的次数,不如说决定于复习的合理组织。

(1)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首先要及时复习。遗忘规律指出,识记后最初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针对这一规律,识记后应及早加以复习。其次是间时复习(即在复习中间有休息)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越是较难的材料,间时复习的效果越比不间时复习的好。

(2)复习中的尝试回忆。研究证明,在复习过程中,拿全部时间复习,不如只拿部分时间复习,而用另一部分时间去进行尝试回忆。尝试回忆与识记交替进行,一方面通过尝试回忆,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通过尝试回忆了解材料的难点,从而使下一次复习更有目的性,以便在难点上多下功夫。

(3)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对于不太长的材料,整体复习比部分复习效果好。但若材料很长,部分复习又比整体复习效果好。

(4)复习的形式多样化。运用多种多样的复习形式能提高复习效果。如:把新旧材料加以对比来复习;尽可能利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把看、读、写、听结合起来复习;把所学材料加以系统地组织,自己编写提纲等。

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复习。例如:学生在背诵古文时,让学生看几遍以后就试着背,比用全部时间来回地读记忆效果好得多;在复习外语单词时,采取听、说

、读、写多种方法比单纯用一种方法要有效。

2、记忆的品质(2002年简答题)及其培养。(2005年论述题)

答:(1)识记的敏捷性。识记速度的快慢即为识记的敏捷性。培养:首先是明确识记的目的。知道在每种场合记什么,不记什么,这样就可避免浪费时间。其次是应当集中注意。因为在由注意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区内,最容易形成暂时神经联系,也就是最容易进行识记。

(2)保持的持久性。对识记材料保持时间的久暂即为保持的持久性。培养:首先是要关于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的复习。

(3)记忆的正确性。这是指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记忆的这种品质极为重要。培养:首先,必须进行认真的识记,在大脑皮层上建立精确的暂时神经联系。其次,在复习时要把类似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再有,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忆的东西区别开,把所见所闻的真实材料与主观的增补臆测区别开来。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指在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知识寻事地提供出来,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培养:关键是要使所掌握的知识系统化。

这样才能做到从有条不紊的记忆仓库中,随时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

总之,记忆的四种品质是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的。我们不能只根据某一方面的品质去评定一个人记忆的好坏。每种品质只有和其它的品质结合起来才有价值。记忆的这些品质都是后天形成和发展的,应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一、填空题

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修理钟表主要需要(动作)思维。

3、创造思维一般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

期、验证期。

4、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是指思维的(广阔)

性。

5、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

验,是思维的(批判)性。

6、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

形象的过程是(再造想象)。

7、想象主要借助于(综合)、(夸张)、(拟人化)、

典型化等方式形成。

8、思维的过程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

象概括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1999年填空题、2005年选择题)

9、分类必须确定方向或(标准),否则就会出

现逻辑错误。

10、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

性)。

11、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

虑的问题豁然开朗的现象叫(灵感)。

12

12、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二、选择题

1、“机智”是指思维的(灵活性)

2、所有优良思维品质售体现在思维的(敏捷性)

3、作家构思小说人物为(创造想象)

4、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

5、不但考虑问题本质,而且考虑和问题有关的其他条件,这是思维的(广阔性)

6、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是思维的(深刻性)

7、人云亦云是缺乏思维的(批判性)

8、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这是缺乏思维的(灵活性)

9、当机立断,不徘徊犹豫,是指思维的(敏捷性)

10、听到“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头脑中出现的图景属于(再造想象)

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灵活性)品质。

12、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是(定势)。

13、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再造想象)

14、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新形象的过程是(创造想象)

15、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是(幻想)

16、当创造性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灵感)

17、不随意想象的特殊表现是(梦)

18、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那种思维特性(间接性)

19、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那种思维特性(概括性)

20、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发散思维)

21、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方案与程序来解决思维方式是(常规性思维)

22、把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以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思维过程是(具体化)

23、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和运用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是(概念掌握)

24、受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

备状态,它影响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定势)

25、问题解决效率受问题的和问题解决者的情

绪状态的影响,当在解决难度大的问题时其动机水平应处于(偏低)水平。

26、创造性思维中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新

颖、独特的见解与思维特征是(独特性)

三、名词解释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

概括的简介的反映。(1998年填空题)

2、动作思维:又叫直觉行动思维,以实际操作

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3、形象思维:又叫直观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

解决问题的思维。

4、抽象思维: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

决问题的思维,主要是借助语词、符号来思考问题,又叫语词逻辑思维。

5、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把问题所提供

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2005年名词解释)

6、发散式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

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者假说的思维。(2004年填空题)

7、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着

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8、创造思维: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9、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

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10、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

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11、比较: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

12、分类: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他们区

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13、抽象: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

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1998年选择题)

14、具体化:同抽象和概括相反,将抽象概括

出来的一般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

15、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

思维形式。(1999年名词解释、2000年和2004年选择题)

16、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2001年名词

解释)

17、想象: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

13

新形象的过程。(1999年选择题)

18、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19、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无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2002年选择题)

20、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1998年填空题)

21、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2001年选择题)

22、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1999年选择题)

23、概括: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24、思维的广阔性:是指能全面细致地考虑问题。

25、思维的批判性:能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2001年和2004年简答题、2003年名词解释)

26、思维的深刻性: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2001年、2004年简答题)

27、思维的灵活性:一个人的思维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1998年选择题、2001年和2004年简答题)

28、思维的敏捷性:能够在很快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2001年、2004年简答题)

四、简答题

1、分析和综合的关系。

答: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在认识中总是相互联系的。

(1)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完全,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也是肤浅的、空洞的。

(2)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分析的材料将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对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

(3)分析为最初的综合认识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从而导致综合更加完整及对事物整体性认识更加深化。

(4)总之,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按照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而不断深入展开进行的。

2、影响掌握概念的因素。(2003年论述题)

答:日常概念的掌握与儿童生活领域、个人经验有密切的关系。

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

(1)过去的经验。即日常概念的影响。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反之,日常概念会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

(2)变式。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样式。如果教学中所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

(3)词语的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基础。借助于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直观教学中,通过词的说明,可以使直观材料更鲜明、更突出,并且还可以补充直观材料的不足,提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则更需要通过语言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

(4)定义。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即掌握概念所标志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并以此去辨认事物。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

3、怎样才能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答:能否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

(1)人对活动的态度。人对所从事活动的态度越积极,即人对活动的意义、价值与必要性认识越深刻,并对活动持肯定态度,则人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就会发挥得越充分,也就越容易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应教育学生不断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2)人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具有较强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的人,能在别人不能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或在被人熟知、极为平常的现象中发现新的问题。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人发现问题的内部力量。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实践中发展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人的知识经验。人能否善于并及时发现问题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从不同方面或角度去思考问题。因为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看到事物的复杂性,从而有利于发现

14

问题。相反,知识经验不的人易把事物看得简单,因而不善于发现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人知识经验不足但具有强烈的认识兴趣时,又会激发他去提出问题。

4.简述思维的品质。

答:思维的品质有:思维的广阔性:是指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思维的敏捷性:是指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1999年、2002年论述题)

答:(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也才能具有创造性。

学习的积极矿工,主要产生于对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创造不可缺少的内部力量。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追求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学生的求知欲望与老师的启发式教学有密切关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实验课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去发现一些新现象,或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转为独立地提出问题;在解答问题时,启发、鼓励学生采取一些新的思路或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

(2)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式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灵活性能安全感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思,提出新的方法。独特性能使思维产生新的成分,对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流畅性能使人的思维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当然也不能忽视聚合式思维的培养。

(3)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思维需要假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对于各种创造活动都极为重要,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老师应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并通过作文、绘画、音乐、科技等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教师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首先,应树立评价学生的观点。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还要评价他们的思维品质。改变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片面观点与做法。

其次,组织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最后,及时发现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生,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与表现。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001年论述题,原

题为: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答:(1)人的知觉特点。人的知觉的整体性有时会使人偏离问题解决的方向,使思维陷入困境。

特别要注意克服先入为主的倾向。

(2)定势。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2004年名词解释)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知觉定势,即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思维定势,即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对问题解决是一个很大的障碍。针对定势的影响,教师在应帮助学生克服定势的消极作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通过言语暗示,启发学生从定势中解脱出来;教育学生克服的惰性和一些习惯倾向的消极影响。

(3)已有知识经验与动机。具备有关问题的丰富知识及运用知识于实践的丰富经验,均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活动,人必须具备相应的需要和动机。问题解决的需要和动机使人对问题的解决持积极态度,并使思维处于活动状态。如果缺乏这种需要、动机或这种需要、动机太弱,就会对问题持漠然的态度,思维活动也不会太活跃。

在解决一般难度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的效率,动机强度应适中;在解决比较容易的问题时,动机应偏强一些;在解决很困难的问题时,动机强度反而应偏弱一些。

(4)个性差异。修改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上。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意志坚强、勤奋好学及创新进取精神的人,是能够克服困难,有效地解决种种问题的;

反之,对问题解决往往持消极态度或容易使其工作半途而废。其次,人的智力对问题解决也有显著影响。一个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在遇到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时,善于灵活而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促进问题的解决;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的学生,问题解决不仅效率高,还会找出新途径和新方法;一个智力

15

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容易受定势的消极影响或囿于书本和固定程序,导致问题解决的效率不高。(2005年简答题)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一、填空题

1、情绪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反映形式。

2、马斯洛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2003年选择题)

3、情绪依发生的强度、持续性、紧张度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4、高级的社会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5、表情动作可分为(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动作表情)。

6、老师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里,特别要注意情绪的(社会化)发展方向和(成熟程度)。

7、人的需要从总的方面可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8、情绪的同分化理论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的功能。

9、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二、选择题

1、绝望属于(激情)

2、友谊感属于(道德感)

3、好奇心属于(理智感)

4、感动属于(道德感)

5、怀疑属于(理智感)

6、詹姆士、朗格认为情绪的引起慢由于(身体反应)

7、情绪归因论的实验者是(沙赫特)

8、少年、青年初期,日益强烈的需要是(尊重需要)

9、悲痛时木然不动属于(激情)

10、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应激)

11、新老师的上台慌乱,属于(应激)

12、眷恋心属于(道德感)

13、自尊心属于(道德感)

14、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应激)

15、乐级生悲、破涕为笑,表明情绪和情感的特征具有(两极性)

16、中国的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情绪状态是(心境)

17、人对认识活动或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

感体验,称之为(理智感)

18、个体被善或恶的社会现象所激起的情感状

态,称之为(道德感)

19、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伴随着人的(认识过程)

而产生的,它们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反映。

三、名词解释

1、情绪: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

物的态度体验。

2、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

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3、需要:个体与社会的客观需求艾人脑中的反

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4、心境:一种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1999

年选择题、2005年名词解释)

5、激情: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

促的情绪状态。(2000年名词解释)

6、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景所引起情

绪状态。(2001年填空题、2002年名词解释)

7、道德感: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

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1998年填空题、1998年选择题,需掌握道德感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友谊感、同情心、怜悯心、责任心、眷恋心等)

8、美感: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

体验。

9、理智感: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

体。(1999年、2000年、2001年选择题,需掌握理智感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好奇心、成功感、怀疑感等)

10、表情动作:简称表情,是情绪在有机体上

的外显表现,或者指有机体通过自身的外显行为来表达感情。

11、叶克斯-道得生定律:它说明了作业效益

与激奋水平之间得关系:前者先随后者得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得提高而降低。这种适中得激奋水平又以作业得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越简单,这种适中得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越复杂,这种适中得激奋水平应偏低。(2003年填空题、2005年选择题)

12、激奋水平: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在高度兴

奋与高度抑制之间有不同的水平,谓之激奋水平。

13、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个体以体验得方式

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

16

14、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

四、简答题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1998年选择题、1999年选择题、2005年简答题)

答: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是由需要所引起,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中,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与个体发展密切相关。个人的需要结构的演进是波浪型的,较低一级的需要高峰过去以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优势作用。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答:情绪和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2004年填空题)情绪和情感是两种难以分割而又有区别的主观体验。

从广义而言,情感与情绪一样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从狭义而言,它又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

(1)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从种系或是个体发展来看,情感体验都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社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而情感有可能既具有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4)从表现角度看,情绪着重于描述情感过程的外部表现及可测量的方面,带有冲动性,而情感着重于表明情绪过程主观体验方面,始终在意识的控制下。因此,描述人的主观体验,特别是描述客观事物与主体的思想意识之间发生关系时所引起的切身体验或反映,常使用情感的概念。

以上区别是相对的,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一种心理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

3.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1998年简答题)

答:情绪和情感有四种品质,每种品质都可以表现为两个极端对立的情况。比如,在强度方面,有强弱之分;在紧张度方面,有紧张与轻松之分;

在快感度方面有快与不快之分;在复杂度方面,有简单与复杂之分。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情还表现为:积极的与消极的体验。如果外界的事物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人们对它产生肯定的态度和引起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起不满意、烦闷、厌恶、轻视等消极的内心体验。

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情绪和情感的增力情表现为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循环、呼吸、腺体分泌等系统相互配合,对人们的活动起积极的应激作用,使人和动物能够应付环境中的紧急变化,这就是情绪的增力作用。增力性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能鼓舞人去进行活动,甚至于忘我地进行拼搏。情绪和情感的减力作用表现为情绪和情感有时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忧愁、悲伤、过度的焦虑和灰心失望等。

4.结合图例说明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2001年论述题)

答: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用凯农就提出了丘脑是情绪中枢的看法,其要旨如图。此图表明情绪发生时,关键在于大脑皮层与丘脑之间神经冲动的往返传导。图中,感受器(R)接受外周刺激后发生的兴奋,沿着神经通道1到达丘脑(Th),再通过D到达大脑皮层(C),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从而形成人们对外界对象的知觉。然后皮层的兴奋经过通路3,使经常外于抑制状态的丘脑中心获得释放,引起一种情绪模式(P)。丘脑的神经冲动经过通路2引起内脏(V)和横纹肌(SKM)的活动,从内脏和横纹肌系统来的内部感觉回到丘脑,并经过通路4再回到大脑皮层,在皮层上和最初发生的知觉相结合,就使人们关于外界对象的知觉获得情绪色彩。

5.简述叶克斯——道得生定律。

答:叶克斯一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来说,就是作业的效率在适中激奋水平下最高。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愈简单,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愈复杂,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低。

6.情绪与情感的定义及其信号功能、调节功能。

(1999年、2001年简答题)

17

答: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1)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个体以体验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识,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

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人的情绪、情感一旦和有关事物结合起来,人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具有情感色彩的记忆映象;

其次,人一旦有了情绪、情感的记忆经验,不仅见到某类事物会引起相应的情绪,而且再度遇到某些表情也能领会它的含义,并对它作出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及行为上的趋避动作。

第三,个体对各种信息的意义性的鉴别经常是通过共鸣和移情作用进行的,实验证明,当被试接受到故事讲授者的情绪信号后,也会激起相应的情绪活动或情绪共鸣。

(2)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们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

第一,某些行为若能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就会使人发生积极的模仿或反复进行的趋势,而不愉快的情绪会使人改变行为的趋向。

第二,情绪、情感的发生也会促使人们注意外界情境的变化或机体内部的变化来调节和为,以适应新的情况。

7.怎样培养良好的情绪?

答:培养良好的情绪,首先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否则就会因自己的志向非能力所及而终日郁郁不乐;对客观事物也要有正确认识,这样才不会遇到挫折而苦恼。

其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人生观和远大理想的人,就会胜不骄,败不馁,情绪稳定而深沉。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往往斤斤计较,情绪就会因此而波动。

第三,锻炼身体。情绪与身体状况密切相连。身体健康的人常常表现出精神振奋,心情开朗等积极的情绪。

第四,培养幽默感。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它可以活跃气氛,驱除忧愁。

第五,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不良情绪出现时,不能简单地抑制它。否则一旦有适当的机会,

它还会发泄出来。要消除不良情绪,一要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存在;二要找出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三要掌握一些控制调节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适应和用意志控制情绪等。

8.简述良好情绪的判断标准。

答:(1)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3)应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五、论述题:

1、结合图例论述一下阿诺德的“情绪的认识

——评估说”。(2000论述题)

答:阿诺德的“情绪的认识一评估说”(2004年、2005年选择题)强调大脑皮层对刺激影响的评估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认为人们的认识过程左右着对情绪的解释与反应。评估补充着知觉并产生去做某种事情的倾向。虽然所有的评估都有情感体验的成分,但只有这种倾向很强烈时,它才成为情绪。

认识和评估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过程,因此皮层兴奋被认为是情绪的基础和原因。阿诺德的情绪理论反应序列是“情景一评估一情绪”,强调大脑皮层对情景的认识、评估。

图中C代表大脑皮层,代表感受器,感受器接受到刺激,通过丘脑的转换站(SR)传到皮层,Er是对情景的评估,即用大脑皮层里原来储存的信息和现在新输入的信息比较,从而产生情绪:F代表恐惧,A代表愤怒。情绪产生后,通过下行箭头2和2’,经过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转换站(SNS和PNS),到达血管和内脏组织(BIV)。然后把这些器官的变化,通过上行箭头3返回大脑皮层,产生关于内脏变化的感觉。这些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要受到储存信息的评估,最后使原有的情绪(F或A)附加点感觉材料S(情绪的另一部分)。

2、结合实际谈一谈教师怎样才能善于识别学生

的情绪状况并教给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

答:教师要想善于识别学生的情绪状况,就必须掌握良好情绪的标准。良好情绪有如下几条标准:(2003年简答题)

第一,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但应该鼓励学生表达积极的情绪,同时也应该允许学生表达消极情绪,因为压抑消极情绪对身心健康是有害的。但在学生表达消极情绪后还应该正确引导他们予以克服。

第二,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当教师发现学生对某些事情

18

表现出的情绪过度强烈或过分抑制时,就可以判断这是不正常的。

第三,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如果引起积极情绪的刺激环境消失了,学生还长时间地陶醉在愉快、兴奋的情绪中,这是不适当的。同样,陷入消极情绪而不能自拔的学生,也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或活动效率。

第四,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一个学生表现出来的情绪特点与他所处的年龄阶段应有的情绪特点不相符合,则需引起老师的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2004年论述题)

首先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用词语、理智控制自己情绪发生的强度。比如有人用座右铭“忍”字来时刻告诫自己不要感情用事。当沮丧的时候,想一想过去愉快的情景,消极的情绪也能得到一些缓解。转移注意可以改变情绪、情感发生方向。一个人长期进行脑力活动后,从事一下体力劳动,情绪就能稳定下来。

其次,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种过渡的情景,即从不紧张到稍微有些紧张,最后再到很紧张,使学生积累各种情景下的情绪体验,这样就能做到“临场不乱”。

最后,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由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完善,对一个问题往往只从一个角度解释,所以容易遭受挫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以发现问题的积极意义,从而产生健康的情绪。

3.教师在教学中为何要提倡对学生“动之以情”?(此题也可出成: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答:“动之以情”说明了教师感染力的重要作甩。教学的感染力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与教育方法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教师的感染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教师通过自身情绪的感染,可以使学生产生愉陕、振奋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他们模仿或重复进行某一类行为或活动。教师的批评和表扬都可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如表扬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批评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对他们的行为起着巩固、调整和校正的作用。一个有感染力的教师向学生提出自己的希望,学生不但不会反感,而且还会感到老师亲切,看得起自己,因而比

较容易与老师配合,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并制定出自己前进的目标,产生前进的动力。

第二,能使学生更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

情绪学习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评价的学习,学生在学校活动中,受到老师的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论,从而获得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这种体验逐渐积累,形成个体的经验,不仅可帮助学生借助情绪记忆去推动自己的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有助于他们通过迁移来正确地对待人际交往第三,能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是很自然的事情,有感染力的教师能够以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信心去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摆脱由挫折造成的消极情绪。

第八章意志

一、填空题

1、(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2、动机有(激发)、(选择和指向)、(维持和调

节)三种功能。

3、想参加队又怕影响学习,这类矛盾心理是(趋

避冲突)。

4、在意志行动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是(第二)

信号系统。(2000年填空题)

5、在动机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提出,

人类的行为是在(本能)的指引下进行的。

6、意志是在社会实践中随着(言语和意识)发

生而变化的。意志对行动的调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二是(制止)。

7.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往往与(随意运动)相联系。

8.“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是一种(双趋)冲突。

9.美国心理学家麦独孤认为,(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动力和源泉。

10.班杜拉认为,个体从事某项活动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体对自己从事该项活动胜任与否的判断有关。他把这种个体对自己是否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称之为(自我效能感)。

11.最早进行归因理论研究的是心理学家(海德)。

12.韦纳在使归因理论系统化的同时,把影响成败的因素归纳为三个维度:因素源,稳定性和(可控性)。

二、选择题

1、善于迅速地辩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

行决定的品质的意志的(果断性)

19

2、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是(执行决定)

3、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2001年、2002年选择题)

4、与意志的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

5、与意志的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

6、与意志的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动摇性)

7、在动机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强调(期望)的作用。

8、主张归因决定动机的是(韦纳)

9、毕业生择业时,面对多重选择,是那种冲突的表现(多重趋避冲突)

10、中国女排奋力拼搏,终于获得五连冠,表明中国女排具有的意志品质是(坚韧性)

11、在面对问题时经常举棋不定,是那种意志品质弱的表现(果断性)

12、对过分活跃和缺乏自控的人,就注意培养他的(自制性)

13、某学生遇到难题时,会仔细思考,甚至连喜爱的动画片也不去看,表明该生具备(自制性)

14、俗话说“艺高人胆大”体现在动机理论中属(自我效能感)

三、名词解释

1、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的的心理过程。

2.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人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3.双趋冲突: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4.双避冲突: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5.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

6.意志的自觉性: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

7.意志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8.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9.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10.归因:当人们进行某种活动取得成功或失败时,都有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探究的愿望。这

种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称之为归因。

11、自我效能感:班都拉把个体对自己是否能

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称为自我效能感。通俗地说,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根据以往成败的经验,相信自己对于处理某一方面的任务,具有较高的能力或水平。(2005年填空题)

四、简答题

1.动机的定义及其功能。

答: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停念头、愿望、理想等。

动机有激发、选择和指向、维持和调节等三种功能。

(1)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

有某种动机的个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是和当前动机有关的刺激,更易于反应。

(2)选择和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3)维持和调节功能。活动产生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将使个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促使个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这种目标。

2.已经确定的决心和信心为什么也可能动摇?

答: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执行决定时遇到的困难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但与个体已形成的消极的个性品质或兴趣爱好产生矛盾,从而使决心和信心发生动摇。

(2)作出决定过程中,虽然选择了一种目的,其它目的仅暂时受到压抑,仍然很有吸引力。执行决定过程中,暂时受到压抑的目的又重新抬头,产生了新的心理冲突。

(3(执行决定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期望、新意图和新方法,它们也可能同预定的目的发生矛盾,令人踌躇干扰行动的进程。

(4)有时在作出决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主客观条件,没有预见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执行决定时遇到新情况,出现新问题,但个体缺乏应付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也可能使人犹豫不决。

3、分析动机冲突类型及在教育实践中解决学生

动机冲突的办法。(1998年论述题)

答:动机冲突类型可分为三类:

(1)双趋冲突: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

20

2017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的历史 1)19世纪前,没有心理学学科,从哲学范畴里分离出了心理学 2)19世纪中叶,开始引进实验法对心理学进行研究,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德国韦伯研究出一个定律“韦伯定律”:K=ΔI / I ------ 感觉阈限定律 3)1860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利用了无意义的音节为实验材料,研究出了一条著名的遗忘规律曲线,遵循着西先快后慢的原则。 4)1879年,德国著名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冯特(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第一人)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正式诞生。 冯特的贡献1开创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的历史。2是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第一个心理学派构造主意心理学的奠基人(内省法)3培养了一只国际心理学的专业队伍。 5)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是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6)认知过称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 7)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8)意志过程中一直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9)人格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 2、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3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心理现象2解释心理活动机制3预测和控制心理行为 3、画图说明心理现象:(心理现象的具体结构图) 1)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2)心理现象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人格 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3)总结:心里现象虽然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方面,但他们是密切联系的。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已经形成的人格又影响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事实上,心理过程中体现着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也影响着心理过程,二者是心理现象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选、填)p4 (多选/单选/填空)( 给你根据概念实例判断哪种方法) (一)实验法 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它是实验科学普遍采取的方法,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二)测验法 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三)调查法 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 可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 (四)临床法(最常用) 是通过谈话,观察个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系统地、综合性地描述心理现象的方法。 (五)个案法 是对某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他的某种心理现象和行为因素的方法。也是研究儿童心理常用的方法。 5、现代心理学的学派纷争p10 (了解名称和代表人物)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铁钦纳、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华生(1913行为主义者所见的心理学)、托尔曼、赫尔、斯金纳 (四)完形主义心理学(也称格式塔心理学派) 韦特默、考夫卡、苛勒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 创始人弗洛伊德、霍妮、沙利文、弗罗姆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 创始人马斯洛、罗杰斯 6、心理学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三道论述)p13 (一)心理学史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科学 1)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一个是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活动首先要遵循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规律。也就是说,教育最新红要促进人的发展。二人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规律,即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认识和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规律,也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所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和不均衡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在教育活动中,如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方法的选择等适合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就会使教育工作取得最大的效果。 2)教育工作要有心理学指导 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师通过讲授,向学生传递人类积淀下来的知识经验。学生在接受和理解人类智慧结晶的同时,发展了自身的各种能力,塑造出完美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掌握和运用学生学习的规律和人格形成的规律。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学习的本质规律、不同学习的类型划分、学习的过程阶段特点等心理学理论,才能顺利地实施教学活动,实现其教学的目的。教师也只有掌握了学生的人格结构及其特征表现,才能针对学生的人格差异,因材施教,依据品德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3)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 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要具有教师职业所必须的职业素养。教育理论知识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主要条件,而心理学理论则是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的水平就成为检验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主要指标。 (二)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 1)高尚的职业品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

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docx

2011年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规范分析法”的提出者是() A. 阿吉里斯 B. 谢里夫 C. 皮尔尼克 D. 阿希 答案:C 2. 将绩效考核分为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其依据是() A. 考核的主体 B. 考核的性质 C. 考核内容 D. 考核的形式 答案:B 3. 知觉对象的组合原则不包括() A. 锻炼原则 B. 接近原则 C. 相似原则 D. 闭锁原则 答案:A 4. 亚当·斯密的代表作是() A. 《国富论》 B. 《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 C. 《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学》 D. 《科学管理原理》 答案:A 5. 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应用于态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 凯尔曼 B. 英斯科 C. 弗鲁姆 D. 班杜拉 答案:C 6. 下列选项中,属于互益组织的有() A. 银行 B. 学校 C. 研究机构 D. 政党 答案:D 7. 在组织变革与发展中如果涉及重新建构组织以及组织所处环境的观念,这种变革属于() A. 渐进式变革 B. 激进式变革 C. 平缓式变革 D. 跳跃式变革

答案:B 8. 值得我们借鉴的西方组织文化理论和实践不包括() A. 以事为中心的思想 B. 顾客至上的理念 C. 追求卓越的价值观 D. 主动合作的团队精神 答案:A 9. 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提到首位的是() A. 心理技术学 B. 群体动力理论 C. 霍桑实验 D. 需要层次理论 答案:C 10. 与人们顺利完成工作和胜任工作相关的心理特征是() A. 性格 B. 气质 C. 需要 D. 能力 答案:D 11. 在组织中,既自私,又富有攻击性的人,其价值观属于() A. 反应型 B. 宗法型 C. 自我中心型 D. 坚持己见型 答案:C 12. 奖励应当达到“雪中送炭”的效果,体现了强化的() A. 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原则 B. 以奖为主,以罚为辅原则 C. 及时强化原则 D. 奖人所需原则 答案:D 13. 在企业中对员工每天的生产成绩、出勤状况、安全生产等进行记录,这属于() A. 定期考核 B. 临时考核 C. 口头考核 D. 日常考核 答案:D 14. 在沟通过程中,发送信息的主体称为() A. 通道 B. 接受者 C. 编码 D. 信息源 答案:D 15. 认为领导是天生的领导理论是()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 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 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 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 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 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 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 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 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 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 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 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 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 13、掌握学习--布卢姆 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 15、发现教学--布鲁纳 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 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 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 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 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 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 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 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 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 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 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 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 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 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 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 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 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 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37、同化说--奥苏伯尔 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 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 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 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 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 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心理学(66,69,p2) 知识(64,67,69,p191) 集体(59,64,66,67,68,69,p119) 心理发展(59,66,68,69,p17) 社会助长(68,p120) 成就动机(68,p72) 自我意识(66,67,p103) 最佳刺激水平理论 教学目标(64,p ) 意识(59,p103) 最佳刺激理论(59,67,p ) 简答题 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表现(69,p105) 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其类型(69,p85-86)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66,67,69,p13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4,69,p13) 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59,68,p152)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68,p40) 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64,68,p ) 正迁移负迁移(举例)(66,68,p85) 教学测验的种类(59,67,p256) 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67,p170) 简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59,67,p184-185) 群体对个体影响,(66,p120) 教学测量与评价(66,p268)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59,64,p96) 情绪情感的分类(64,p) 第一章绪论 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66闭,69闭名词解释)P4 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 教师的教学心理规律。 4 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 3.“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4.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5.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6.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 7.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 8.现代教育技术与个别化教学 9.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5客观性原则、发展 性原则、理论联合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6 69闭 1.观察法 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3.问卷调查法 4.个案分析法 一个完整教学过程包括6环节: 1、明确教学目的 n 激发学习动机 n 树立行为目标 n 掌握学习内容 2、分析任务n 知识的准备 n 能力的要求 n 实现的步骤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n 心理发展水平 n 知识能力水平 n 个体差异 n 需求差异 n 动机强弱 4、设计课程 n 合适的教材 n 适当的教法 n 理论讲授 n 实践环节 n 课外练习 n 考试要求 5、教学n 学生的学习 n 老师的教学 n 教学互动 n 教学相长 6、评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工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常模 n 心理学提供评价方法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协调各个环节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n 举例分析 n 详见教材P2。 第二章高校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发展 1P17(66闭,68闭,69闭)) 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2 (1 )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 直接作用:身体变化与心理发展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间接作用:通过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折射而起作用 (2)体态变化的影响 (3)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3P27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思维发展。所谓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见教材P27(大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继续完善;大学生的辩 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成主要的思维形态。) 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4P28 1.--的波动性 2. --的延续性和心境化 3. --的丰富性与

2011管理心理学选修考试题目及答案

(二)、谈谈气质、性格、能力在管理中意义。 1、人的个性及其基本特点。答:个性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个性具有稳定性、整体性、多向性、独特性等特点。 2、研究人的能力对管理有何意义? 答:能力与工作或者能力与岗位的适应性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绩效水平和满意度水平,对管理者来说,就需要重视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合理匹配。首先,要对工作性质及特点以及个体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才能承担工作任务等信息有充分而又确切的了解,并通过测验、面试和评估等方式获得申请者在所需能力方面的水平如何;其次,组织中在职者的晋升和调职决策应能反映出候选人的实际能力,应与新员工一样,评估任职者的能力更为匹配,这种调节常常是在对工作的基本活动方面不造成明显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的改变,目的在于让在职者更好地发挥其内在的工作潜力。 3、研究人的气质对管理有何意义? 答:气质类型虽然不能决定一个人社会活动的内容和方向,但它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活动性质和工作效率,对不同的工作由相应的、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来承担,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当一个人所具有的特点不符合工作要求时,他就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三)、试分析今天的管理者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首先是自己的业务技能。虽然管理者们操作业务的技能已经非常娴熟,但面对当今竞争和开放的知识更新几何级增长的时代,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技能,才能立足于全球的不败之地。其次是发展自己的拓展思维和创新思维。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面临着被淘汰。现在的全球经济大背景下,固守成规是不可能立足的,只有与时俱进。企业的灵魂就是创新,而管理者是操纵灵魂的人,所以,要对管理者有更高的要求。再次是对全局的把握能力。管理者所管理的往往是宏观管理,宏观管理不同于一般管理,这需要管理者要有大局观。 (四)、何伟沟通?管理者应如何提高人际沟通效果、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在团队里,要进行有效沟通,必须明确目标。对于团队领导来说,目标管理是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解决办法。在目标管理中,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讨论目标、计划、对象、问题和解决方案。由于整个团队都着眼于完成目标,这就使沟通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彼此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即便团队领导不能接受下属成员的建议,他也能理解其观点,下属对上司的要求也会有进一步的了解,沟通的结果自然得以改善。如果绩效评估也采用类似办法的话,同样也能改善沟通。在团队中,我认为,身为领导者,善于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沟通,甚至创造出更多的沟通途径,与成员充分交流等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创造一种让团队成员在需要时可以无话不谈的环境。对于个体成员来说,要进行有效沟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必须知道说什么,就是要明确沟通的目的。如果目的不明确,就意味着你自己也不知道说什么,自然也不可能让别人明白,自然也就达不到沟通的目的。二是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就是要掌握好沟通的时间。在沟通对象正大汗淋漓地忙于工作时,你要求他与你商量下次聚会的事情,显然不合时宜。所以,要想很好地达到沟通效果,必须掌握好沟通的时间,把握好沟通的火候。 三是必须知道对谁说,就是要明确沟通的对象。虽然你说得很好,但你选错了对象,自然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四是必须知道怎么说,就是要掌握沟通的方法。你知道应该向谁说、说什么,也知道该什么时候说,但你不知道怎么说,仍然难以达到沟通的效果。沟通是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包括文字、语调及肢体语言,而你要学的就是透过对这些沟通语言的观察来有效地使用它们进行沟通。 (五)、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改善? 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羞怯心理障碍;个性倾向性障碍;嫉妒心理障碍;自私心理;代沟障碍;猜疑心理;报复心理;自傲心理障碍;自卑心理障碍。 1、羞怯心理障碍。羞怯心理主要是一种情绪反应,往往导致大脑神经活动的暂时紊乱,使记忆发生故障,思绪出现差错,表现为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举止行为失当,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一大障碍。 2、个性倾向性障碍。个性倾向性包括人的价值心理、兴趣等。价格心理一旦形成,便对人的态度、行为起着指导、调节作用,决定着人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如果人的行为违背自己的价值心理,便会出现心理上的不平衡,产生负疚感和自责感。正确的价格心理有利于人际交往而不正确的价值心理会形成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兴趣是反映一个人行为指向特征的个性心理指标,它把人的行为引向某一事物或某一活动。兴趣窄的人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社交能力也是一种特殊能力,是由观察力、语言能力与模仿能力组成的。缺少这种能力,便会形成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性格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有热情与冷满、刚强与软弱、心胸豁达或狭窄等表现。性格是一个人举止、为人处事态度和行为特点的表现方式。 3、嫉妒心理障碍。在人际交往中妨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异常心理因素之一是嫉妒心理。由于交往双方因文化、传统、道德、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历史背景、民族、地域的不同,价值观的实现程度不同,均可以产生嫉妒。嫉妒既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历史久远、分布面广的一颗毒瘤。嫉妒的情感特征是具有攻击性、隐蔽性、报复性和“同归于尽”的心理。 4、自私心理。具有自私心理的人,以纯粹的功利思想来衡量人际交往,建立人际关系。他们认为人际交往,只是一种价值上的利用关系而已,是满足个人私欲的一个手段罢了。为此,可以不择手段,扭曲了人际关系。这不利于建立符合社会发展和人们生理、心理需要的人际关系。 5、代沟障碍。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可以发现年龄大的与年龄小的两代人之间的交往通常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这是

2011年学前教育心理学

浙江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 A.同化模式 B.顺应模式 C.生成模式 D.启发模式 2.“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 A.华生 B.弗罗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3.布鲁纳提出了下列哪三种表征系统( ) A.动作表征、肖像表征与符号表征 B.形象、线性排序与图式 C.命题网络、图式与产生式 D.命题、线性排序与产生式 4.游戏的表征形式包括( ) A.交往行为、友善行为与意志行为 B.认知行为、情感行为与意志行为 C.交往行为、攻击行为与宣泄行为 D.认知行为、交往行为与宣泄行为 5.下位学习包括哪两种学习模式( ) A.派生下位学习与相关下位学习 B.连锁下位学习与归属下位学习 C.联结下位学习与分化下位学习 D.经典下位学习与操作下位学习 6.幼儿道德情感发展三个时期依次为( ) A.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 B.“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 C.前道德情感时期、道德情感时期与后道德情感时期 D.“伦理状态”时期、“社会状态”时期与“心理状态”时期 7.影响幼儿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A.先天图式与后天习得图式 B.智力与性情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D.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因素 8.以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为依据,根据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教育侧重点,可以把教育活动划分为( ) A.课堂教育活动、体育活动与游戏活动 B.生活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 C.教学活动、娱乐活动与游戏活动 D.学习活动、娱乐活动与体育活动 9.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包括( ) A.通用性、有效性、适龄性与针对性 B.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与安全性 C.普遍性、适用性、特殊性与教育性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各人物的学习理论总结

行为主义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定义:所谓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S)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UCS)。由于条件刺激(CS)引发的反应,就称为条件反应 五条规律:习得律,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除了出生时具有的几种反射和情绪反应以外,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即S-R 联结)而形成。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一)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联结,学习即试误。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3.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得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它与反射学习过程S-R过程不同,操作学习是(S)-R-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塑造:连锁塑造和逆向连锁塑造消退维持分化泛化正强化 惩罚:呈现厌恶刺激降低反应率和消除愉快刺激降低反应率 负强化: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率 三、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 1.注意过程 影响注意的因素有: (1)榜样行为的特性(2)榜样的特征(3)观察者的特点 2.保持过程 保持过程有赖于表象系统.语言系统,有时还有动作演练。 3.动作再现过程 观察学习的第三个过程是把符号性的表征转化为适当的行为。一个人即使充分意识到了榜样行为,并记忆在头脑中,没有适当的动作能力,个体仍不能再现这种行为。所以是否具备榜样行为所需的自己能也是一个条件。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二)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二) 第二节学习策略 一、概述 (一)含义&特点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名词解释 特点:操作性和监控性(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的有机统一;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 (二)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自我调节学习: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的,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 学生要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必须具备四个条件:a.能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b.能够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学习策略并确信他对自己学习的价值;c.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自我调节学习;d.具有为自己学习的意识、愿望与动机,并把学业作为一个积极的过程去探究、追求与享受。 二、分类 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则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填空题 ★★(一)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信 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1. 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言语在大脑中重现学 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学习方法。它是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常用的复述策略有:在复述时间上,采用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在复述的次数上,强调过度学习;再复述的方法上,包括排除相互干扰、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复习形式多样化等。……名词解释、填空 2. 精加工策略……填空、名词解释 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 的深层加工策略。它常被描述成一种理解理解记忆策略,其要旨在于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联系越多,能够回忆出信息原貌的途径就越多,即提取的线索就越多。精加工越深入越细致,回忆就越容易。 具体来说,精加工策略有以下几种: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3. 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 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 ★(二)元认知策略 1. 元认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包括 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

2011年10月自考《管理心理学》仿真试题2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仿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勒温用数学中的“拓扑”和力学中的“矢向、强度”研究个人行为在群体中的变化,提出了( ) A.内在心理力场理论 B.外在心理力场理论 C.群体动力理论 D.群体合力理论 【答案】A 【知识点】第1章 2.爱德华.霍尔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有四种不同的人际距离。其中0.55-1.25m属于( ) A.亲密距离 B.私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答案】A 【知识点】第7章 3.以埃尔顿.梅奥为代表的理论是( ) A.早期古典理论 B.一般管理理论 C.人际关系理论 D.科学管理理论 【答案】A 【知识点】第2章 4.韦伯认为理想组织机构模式是( ) A.心理模型 B.任务模型 C.官僚模型 D.人际模型 【答案】C 【知识点】第2章 5.表现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难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抑郁质 D.胆汗质 【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6.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们身份、地位的认识,这属于( ) A.人际知觉 B.角色知觉 C.对个人的知觉 D.经验知觉 【答案】A 【知识点】第3章 7.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对社会上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的看法,属于社会知觉效应中的( ) A.优先效应 B.晕轮效应 C.定型效应 D.第一印象效应 【答案】A 【知识点】第3章 8.把乌鸦的出现看成是不祥的征兆,把喜鹊的出现视为好兆头,这是( ) A.个人喜好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作拟人化归因的偏差 【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9. 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称为( ) A. 假设群体 B. 实际群体 C. 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答案】A 【知识点】第7 章 10. “早熟”与“晚熟”是(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答案】C 【知识点】第4章 11.“以他人为镜子促进自我知觉的形成”,是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提出的( ) A.公平理论 B.镜像自我 C.期望理论 D.强化理论 【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12.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影响激励程度的因素主要是期望值和( ) A.需要 B.动机 C.人格 D.效价 【答案】D 【知识点】第5章 1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00466《发展及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 课程代码:004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的一生中个体身心快速发展的第二个加速期是在( D )1-12 A.婴儿期B.幼儿期 C.小学时期D.青少年时期 2.成就测验试图测量个体经过学习和训练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等,以便认定学习和训练的成效,亦称作( A )1-27 A.形成性测验B.性向测验 C.智力测验D.潜能测验 3.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学习的基础是( C )2-31 A.顿悟B.观察学习 C.条件反射D.遗传 4.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12至20岁期间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C )2-41 A.自主性对羞怯、怀疑B.主动性对内疚感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勤奋感对自卑感 5.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 D )3-72 A.经验的积累B.学习的迁移 C.不断的学习D.知识的领会 6.下列哪位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毕生的过程( B )1-9 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 C.皮亚杰D.维果斯基 7.如果婴儿对镜中自己的映像很感兴趣,作出微笑、亲吻和到镜后面寻找等动作,这表明该婴儿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处于( A )4-115 A.“伙伴”游戏阶段B.戏物阶段 C.相倚性阶段D.自我认识阶段 8.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年龄”是在小学( B )5-142 A.三年级B.四年级 C.五年级D.六年级

9.下列关于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D )5-153 A.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 B.从依据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向应用道德原则进行评价发展 C.从根据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向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发展 D.从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向正确评价他人的行为发展 10.赫洛克(Hurlock)将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分为三类。下列哪一项不属于 ...其中之一?( D )6-185 A.挚友B.好友 C.伙伴D.熟人 11.高中生掌握和运用不同逻辑法则的能力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其中掌握得最差的是( C )7-204 A.同一律B.矛盾律 C.排中律D.普遍律 12.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各个维度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其中发展最快的是( A )7-208 A.流畅性B.变通性 C.独创性D.整体性 13.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由四个过程组成,即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 B )9-296 A.生成B.动机 C.练习D.实践 14.以下属于影响学习的内部条件的是( C )9-299 A.教材提供的信息B.教师的教学技巧 C.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D.家长的家庭辅导 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 ...奥苏伯尔的陈述性知识的分类?( D )10-313 A.符号B.概念 C.命题D.图式 16.加涅将认知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即认知策略和( D )10-322 A.命题网络B.言语信息 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 17.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学习策略可以分为三类,即( C )10-337 A.复述策略、分类策略和组织策略 B.分类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D.复述策略、分类策略和精加工策略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及代表人物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法国) 3、心理起源说——孟禄(美国)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前苏联) 5、中国史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乐正克 6、西方较早讨论教育问题的着作——《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昆体良(古罗马) 7、非制度化教育思潮——库姆斯、伊里奇 8、雄辩与问答法——苏格拉底(古希腊) 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10、《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1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 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 12、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培根(英国) 13、自然主义教育——《爱弥儿》——卢梭(法国) 14、教育学进入大学讲坛——康德(德国)、《林哈德与葛笃德》——裴斯泰洛齐(瑞士)

15、科学教育思潮的兴起,课程体系——《教育论》——斯宾塞(英国) 16、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德国) 17、发展性教学理论——《教育与发展》——赞科夫(前苏联) 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主导作用原则(重理性原则)、理解学习过程原则、对差等生要下功夫的原则 18、范例教学——瓦.根舍因(德国) 19、和谐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 20、《教育漫话》——洛克(英国) “白板说”、绅士教育、国民教育思想与民主教育思想。 2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 传统教育学代表、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段教学法、统觉观念。 23、实用主义教育学——《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 现代教育学代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重组、在做中学、儿童中心主义。 24、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教育学》——凯洛夫(前苏联) 25、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新教育大纲》——杨贤江 26、设计教学法——克伯屈(美国)

最新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判断、选择 1.意志: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特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3.人格:人格是最复杂的心理现象,心理学把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的种种行为的心理活动都看作人格的表现。人格是人与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心理特征。大多学者认为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社会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4.人格的心理结构: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前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动态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自我调控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 5.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6.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针对实用主义教育不重视科技人才培养的缺陷,布鲁纳等人提出了影响深远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本位”的新思想。认为知识的本质“在于形成认知结构过程,而不在于认知的结果”,进一步提出早期教育、学习动机以及高难度和高速度等一系列教育原则,对各国教育改革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7.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独立于20世纪初期,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随后在1013-1914年将其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8.1879年,“心理学之父亲”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011.10至2013.10自考管理心理学简答习题及答案

2013年10月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有效管理的心理依据和原则p48 1、社会认知原则 2、心向一致原则 3、心理动力性原则 4、信息沟通原则 5、人际关系协调原则 6、心理健康和平衡协调的原则 37、影响知觉的因素P85-86 注:(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和效应答案见P93-94) 1、主观因素 (1)兴趣差异(2)态度(3)需要和动机(4)过去的经验(5)心理定势 2、客观因素 (1)刺激物强度(2)刺激物的活动性 (3)刺激物的重复性(4)刺激物和背景的差异(5)知觉情境 38、能力的差异分析及其管理P101-107 差异:(1)一般和特殊能力差异(2)能力表现的年龄差异(3)能力的性别差异(4)能力的职业差异 管理:(1)创造力的管理(2)掌握招聘的能力标准合理招聘选择人才 (3)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对员工实施有效的职业技术教育和能力的训练(4)人尽其才,量才任用 (5)贯彻正确的用人原则和方法 39、简述梅奥的霍桑实验P71 第一阶段(1924-1927):工作物理环境实验 第二阶段(1927-1932):职工福利措施实验 第三阶段(1928-1930):态度和意见调查 第四阶段(1930-1932):团体行为的观察研究,考察计件工资的作用 40、简述组织员工忠诚管理的策略P145 ①对员工适度授权;②公平的评价;③合适的企业文化建设;④尊重人才,人尽其才;⑤良好的待遇和激励;⑥给员工表达情绪和合理宣泄情绪的机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41、团体决策的优缺点P195-196 优点:⑴集思广益,信息完全; ⑵集体讨论,激发想象力、创造性,观点多样; ⑶增强成员积极价值观念、民主性和工作热情; ⑷团体决策增强科学性水平 ⑸增加成员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提高接受性水平 缺点: (1)冒险迁移和保守倾向,体决策的冒险迁移和保守倾向。团体决策也会带来某些不利的结果。主要有耗费时间、责任模糊,以及由于团体的规范和压力、团体从众行为和暗示心理的消极影响。因而,团体的决策比个人决策可能出现极化(即更加冒险或更加保守)倾向,因而更具有危险性。造成这两种极端倾向可能有以下的原因:①责任扩散的影响。②受团体领导者的影响。③团体中多数人的偏爱和从众心理的作用。④受冒险和保守价值估计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三: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教学教材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三: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可以归入到学习中的现象有()。 A.事故后体会到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B.疲劳时记忆力下降 C.乳儿抓住碰到的东西 D.青春期少年的嗓音变化 2.新生渐渐知道铃声代表上课,这属于()。 A.信号学习 B.辨别学习 C.概念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3.各种动作技能的学习,都离不开()。 A.连锁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解决问题的学习 D.信号学习 4.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属于()。 A.认知策略 B.言语信息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5.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这符合()。

A.练习律 B.准备律 C.效果律 D.联结律 6.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7.一个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1000遍,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替代强化 8.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的学说为()。 A.认知-结构学习论 B.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C.完形-顿悟说 D.建构主义学习论 9.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A.苛勒 B.布鲁纳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 10.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的学习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11.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的理论为(或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的力量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