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

1概述

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在智慧城市领域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移动互联网是智慧城市的“神经”,为智慧城市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移动互联网作为移动通讯和互联网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具有移动化、宽带化、融合化、便捷化、可定位化、实时性等特征,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佳实践载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智慧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会给生活带来巨大的方便,是智慧城市不可缺少的环节。

移动互联网包括三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移动应用服务。核心移动应用平台化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新模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传统App 形式已被广大用户接受,通过App推送其它业务,带动移动领域全业务发展,已成为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为适应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大规模、大数据量、高并发、快速响应所带来的挑战,为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添加更多的平台能力成为新的发展战略。

1.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1)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全球信息化时代,信息量呈爆炸式增加,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三网融合在实际生活中的深入,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059.8亿元,同比增速81.2%,预计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约4.5倍,接近6000亿。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移动互联网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通道。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示意图

(2)移动用户快速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46亿户。其中,3G用户达到4.71亿户,4G用户达到1397万户。截至2014年1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38亿户,同比增长6.4%,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67.8%。预计到2017年,移动网民将赶超PC网民,成为互联网的第一大用户群体,移动终端将成为网民最主要的上网渠道。

中国PC网民及移动网民规模示意图

(3)移动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加速渗透

相比桌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具有更深远影响。移动互联网借助移动终端本身的移动性、便捷性快速融入诸多实体产业,从而带动了实体产业的发展。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改变了诸如政务、金融、交通、旅游、支付等领域。移动互联网服务还将进一步向第一和第二产业延伸。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变革始于社会服务业,在社会服务主要行业逐步实现移动数据化后,移动互联网将由前端服务接口向中间销售链、后端生产链延伸,形成对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深刻变革。

(4)移动App应用快速增长

根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4)》,在移动互联网应用规模及下载规模方面,截至2013年年底,苹果App Store与谷歌Google Play 应用下载规模均达到500亿次,应用规模均超过100万个。截至2014年2月,我国主要第三方应用商店应用规模累计接近400万个,累计下载规模已超过3000亿次。在核心应用方面,微信用户规模已突破6亿,月活跃用户超过2.7亿,单日文本传输量高达127亿次,UC Web用户规模突破5亿。在应用渠道方面,我国拥有超过50家第三方应用商店,是我国重要的应用聚合平台。

1.2.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为智慧城市的应用拓展了空间。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资源下载、移动音视频服务、手机游戏和应用、手机支付、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和商业模式日趋成熟,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需要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丰富的信息化服务,而通过移动互联网则可以拓展信息化应用的时空范围,实现随时随地、无缝的服务。随着3G、4G、城市WiFi网络与移动应用技术的发展,移动办公、移动政务等不断创新的移动信息化应用方式为各行业用户创造了新的基础办公方式。

(1)移动应用将成为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终端将逐渐取代PC占据主导地位,或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除了一些大型的计算处理需求之外,绝大多数需要使用网络的工作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同时在未来部分大型计算

也可以在云端进行,然后将结果回传到手机上。未来很多应用会慢慢的转移到移动端,移动终端将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办公设备,移动信息化将是未来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智慧城市移动应用需求逐步加深

随着移动信息化实践的深入、移动应用和系统的逐步增多,围绕建设移动信息化系统和提供已有移动信息化系统的服务需求会得到加强。从具体的应用层面来看,目前的产品多数还是围绕着企业边缘业务系统进行发展,深入业务核心系统的产品并不多见,例如移动ERP 、移动PLM 等,针对企业核心业务系统实现移动化的需求一时还不能充分满足,未来将会推出更多融合行业特点并紧贴核心业务系统的移动应用方案。

(3)构建智慧城市移动平台是大势所趋

通过对近年来移动信息化发展经验的总结,未来智慧城市移动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从政策、技术和标准等多方面高效整合,设立一体化的移动应用数据资源中心,通过提升智慧城市移动服务的综合能力及移动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性,构建面向未来智慧城市移动服务的统一平台框架。将各种公众服务移动应用融入一个技术力量强大、在线应用活跃、用户数量更多、用户体验更好的统一移动服务平台,最终形成一个汇聚丰富的公众服务应用、并拥有海量用户的活跃平台。 系统平滑演进能力系统资源共享能力

数据统一分析能力快速的应用提供能力第三方系统集成能力

统一存储/安全方案

(4)利用移动云服务拓展信息资源

移动互联网的终端有个特性,就是难于在终端上提供类似PC 那样的硬件支撑做各类强大的运算与服务,而用户需求又是丰富多样、不断更新的,这就决定

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服务器资源做支撑,此时基于互联网的云储存、云引擎、云计算等服务就为这些需求提供了强力支持。利用移动云计算服务,部分非核心机密的数据可以迁移至云端从而减轻本地服务器的数据存储压力。利用移动云计算平台强大的运算能力,完全可以将数据挖掘工作赋予其完成,通过挖掘大量的数据可以被总结成为知识进而辅助管理层的战略决策。

1.3.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发展面临的问题

(1)缺乏整体战略规划和总体部署

当前大多数移动应用建设遵循这样的原则:先面向当前业务系统进行简单移动化并满足当前业务向移动化延伸的需要,未来根据需求的变化和条件的成熟逐步改进到复杂移动应用。虽然这种方式有利于规避风险、积累实践经验,但基于满足零散需求的角度出发,缺少整体移动信息化的构建考虑,未来会造成各个应用之间一定程度的信息孤立和最终的系统融合障碍,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导致信息流通障碍重重,资源得不到有效共享,对安全方面也留下了隐患。

(2)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

移动信息化的各个阶段与传统的PC端信息化仍有不同,诸如开发和部署环境的问题,传统业务系统的基础软硬件平台相对比较统一(X86、windows、Linux 等),部署环境都是有线的局域网或广域网,网络带宽高、网络稳定性好,而面向移动平台的开发则比较混乱(平台多、硬件多、技术杂),还有移动应用管理、移动设备管理的新需求,另外政府机关对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性保障要求更是重中之重。这些问题都应该是智慧城市移动应用建设需要考虑的,要从智慧城市移动应用建设的各个层面采用标准化技术,来规范智慧城市移动应用建设。

(3)缺乏移动应用统一服务平台

整体而言,无平台即无战略,是目前大型企业在规划移动战略时的普遍共识,而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建设涉及到国情民生和各职能部门,必须更为审慎,应该充分考虑移动应用的可管理性、可成长性、可扩充性,建立与移动应用相关的管理制度,需要一个成熟高效的技术平台作为支撑,构建面向未来智慧城市移动服务的统一平台框架,用来系统性的解决对内数据打通,对外业务流程梳理,减少因为移动应用的需求和技术不断变化而产生重复性投入。

(4)移动应用缺乏深度和广度

移动应用的目的是业务创新,而不仅仅是现有应用在移动终端上延伸。当前一些移动应用只是作为一种应用访问手段,用以改善现有的应用服务。这种浅层次的应用未能从全局角度考虑如何实现新业务的移动化,难以与信息化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难以随着技术趋势灵活变化,难以保持移动应用的长期效果,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无法让用户感知移动应用的价值。

1.4.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建设意义

通过构建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形成稳定、可靠、高效的智慧城市移动应用统一门户,为公众提供一站式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便民服务,为政府、企业提供就地出勤、就地办公的工作环境,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使手机成为政府的便民服务平台、实体商家交易的前台,百姓的生活服务指南。

(1)有助于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通过提供各种移动办公与服务应用,就地出勤、就地办公,大大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通过提供移动化、便捷化、融合化、互动化的城市服务手段,大大提升公共服务部门的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使得政府的公共服务更加深层化。通过提供更加人性化、透明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将促进政府和被管理者建立友好互动的联系,并最终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城市治理模式的变革。有助于实现城市政府从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三大跨越。

(2)有助于畅通政民互动渠道

依托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打造移动生活信息门户、政务门户,面向公众提供信息动态、政务公开、在线服务、交流互动等“政民互动”服务,架起“网络问政”、“手机问政”的移动信息桥梁,使民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使之成为为民办事、助民生活、与民交流的优质窗口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支撑,为政府、企业、公众等搭建良好的移动应用环境,让全体民众更好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改善市民百姓的民生和幸福指数。

(3)有助于构建和谐城市,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依托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打造包括工商、交通、城管、公安、税务、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监督等领域的移动执法系统,执法人员在现场执法时可利用拍照、摄像、录音、GPS定位、现场打印罚单、打印执法文书等操作,进行现场取证、核查、记录日志,使移动执法过程便捷、规范,提高执法人员的高科技办案水平和效率,同时可以加强执法过程监督,防止侵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发生,防止因决策失误、工作粗糙、处罚不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助于构建和谐城市,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4)有助于消除“信息孤岛”

依托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建立智慧城市移动应用信息化架构标准,协调各方资源,打破包括公共安全、政务、医疗、交通、文化教育、旅游、农业、园区、环保、物流等在内诸多城市公共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跨系统应用集成、跨部门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和利用等各类信息资源,以移动化带动集成化,消除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建设的“信息孤岛”,推动智慧城市移动应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丰富服务民生的各个应用。

(5)有助于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

信息消费离不开高速宽带网络和智能平台的支撑,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涵盖百姓吃住行等各类智慧民生服务领域,依托该平台,通过不断挖掘信息化需求、推动信息消费新热点,能够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为全社会的信息消费和服务提供支持,有助于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居民信息消费的选择更加丰富,消费意愿进一步增强。企业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化,公共服务信息需求有效拓展,各类信息消费的需求进一步释放。

2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设计

2.1. 设计标准

智慧城市移动信息化建设需要标准平台,作为智慧城市移动战略的基础支撑,移动信息化正在向集中化、服务化、标准化、平台化演进,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要从开发、安全、管理和整合四个层面采用标准化技术,来规范智慧城市移动信息化建设。

1、统一的移动开发标准

移动应用开发的标准化是智慧城市移动应用管理的基础。智慧城市的一个移动应用可能涉及多个系统的支撑服务,因此统一的标准化开发语言、跨平台的支持能力、标准化的插件扩展接口等,必将降低智慧城市移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各种成本,实现跨平台代码、资源和人员的复用。

2、统一的移动管理标准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管理的标准化,须从用户、设备、应用、内容、应用版本、运维控制、服务接入、消息推送、报表统计等方面做到标准可控,保证移动管理组件化和可复用性,并充分保护前期投资。

3、完整的移动安全标准

一个完整的标准化的移动安全策略分散在智慧城市移动化平台建设中,包括终端安全、传输安全、服务安全等各个层面,必须形成系统整体的安全体系,才能在确保平台架构足够安全的前提下为移动应用提供高效支撑服务。

4、开放的系统整合标准

从长远规划来看,一套标准化的移动应用平台应提供开放的、通用的、全面的整合开发接口,平台系统不应私有封闭的,建立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投资效益,合理地配置有限资源。平台要能够聚合不同协议标准的服务,为移动信息化提供业务整合保障。使之在纵向,应能根据实际要求可兼容、平滑纳入大部分已建并投入使用的移动信息化应用系统;在横向,可根据移动信息化应用的现状、以及今后移动信息化应用的不断延展,可随时扩展、扩建其他各行业应用平台或功能子系统。

2.2. 体系架构设计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体系设计以“统一架构、统一支撑、统一管理”为基本思路。通过整合现有信息资源,重视移动应用运行信息的共享和业务的协调,逐步实现各类信息的整合集中与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整体体系着眼于提升政府服务效率、节约政府管理成本,在需求最迫切、最易实现的领域开展移动应用项目建设,以点带面,重点推进,同时加强安全意识,保证信息安全。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的体系框架以标准规范体系、移动应用完全体系为保障,分为支撑、服务、管理、网络、应用五层(如下图所示)。 标

全智慧城市各业务系统3G/4G 、WiFi 等移动通信网络云服务中心业务整合移动作业应用移动服务应用应用层

网络层支撑层

服务层

管理层应用商店移动终端管理用户管理协议组件库数据总线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图

支撑层提供智慧城市移动应用领域的数据支撑。主要包括云服务平台、智慧城市各业务系统,通过移动应用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和业务协同共享服务,实现各类信息及时共享、有效融合,是智慧城市移动应用运行有关计算、信息处理的公共基础。

服务层通过整合现有信息资源,重视移动应用运行信息的共享和业务的协调,实现各类信息的整合集中与共享;通过各种标准协议组件,聚合业务数据并发连接不同的后端业务系统,高效整合对接多种业务,并具备服务二次封装整合的集成能力。

管理层提供了对用户、对设备、对应用的综合管理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统一应用商店、移动内容发布管理、移动接入控制、移动运行监控等关键服务,为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打造完善全面的移动管理体系。

传输层是智慧城市移动应用实现信息传递和汇聚的基础设施。包括3G/4G 、WiFi 等移动通信网络。

应用层根据智慧城市移动应用领域的业务需求,为政府、企业和市民提供精细化、智能化的服务。应用层包括移动作业应用及移动服务应用。移动作业应用包括政务、公共安全、能源、交通、文化教育、农业、企业等领域,面向政府管理人员、企业工作人员,主要实现移动办公和现场移动作业等。移动服务应用主要面向市民和企业,提供对外客户服务,延伸政府及企业服务窗口,借助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市民和企业提供全面快捷的社会服务。

移动应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智慧城市移动应用能够高效、安全运行的保障。要围绕各个架构层面以及用户、设备、应用等,以硬件加密和安全证书等安全措施为系统安全基石,提供全面强大的安全控制手段。

作为智慧城市移动信息化战略的基础支撑,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要从开发、安全、管理和整合四个层面采用标准化技术,来规范智慧城市移动信息化建设。

2.3. 部署框架设计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主要从服务端、管理端、移动客户端三个层面设计业务功能(如下图所示)。 手机

PDA 掌机3G/4G WiFi

移动设备层移动互联网移动互

联网移动互联网防

墙信息外网防火墙

信息内网隔离装置管理控制台控制服务器推送服务器共享存储服务器业务对接服务器业务系统

平台数据库

平台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业务数据库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部署框架图

移动设备层,主要包括移动作业终端、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是进行移动作业和移动服务的便携式终端,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应用软件,实现移动作业和应用服务。

移动终端设备通过3G 、4G 、WiFi 等移动通信网络与移动业务整合系统和移动管理系统进行业务对接,中间部署防火墙,以保证通道和数据完全。

信息外网主要部署移动业务整合系统和移动管理系统,为移动终端应用配套的服务系统,是移动作业服务的入口,起着门户网站的作用。管理控制台:包含WEB 服务、消息推送网关等,为管理员提供对应用的控制、管理支持。控制服务器:用于接收移动应用的上报数据、认证请求、授权请求、推送绑定等业务的处理。推送服务器:主要用于提供信息推送服务。业务对接服务器:主要负责与业务系统的对接,为移动应用提供业务调用接口。平台数据库:主要存储统计分析结果、注册信息和推送记录存储等数据。

信息内网部署平台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在信息内网和信息外网直接部署防火墙和隔离装置,以保证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数据安全。

2.4. 功能架构设计

平台主要从服务端、管理端、客户端三个层面设计业务功能(如下图所示)。 移动管理平台移动作业

移动服务业务整合协议封装

移动应用管理移动应用商店

移动用户管理移动设备管理移动内容管理移动接入管理

移动运行监控

政府

移动

办公现场公共服务

办理现场应急事件处理公共服务设施检测工单下发接收公共信息查询信息定制公共服务业务

办理移动支付

公共服务指南。。。移动服务整合

接口封装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功能框架图

移动业务整合服务层通过整合现有信息资源,重视移动应用运行信息的共享和业务的协调,实现各类信息的整合集中与共享;通过各种标准协议组件,聚合业务数据并发连接不同的后端业务系统,高效整合对接多种业务,并具备服务二次封装整合的集成能力。

移动管理平台提供对用户、对设备、对应用的综合管理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统一应用商店、移动内容发布管理、移动接入控制、移动运行监控等关键服务。

移动客户端包括移动作业应用及移动服务应用。移动作业应用主要实现移动办公和现场移动作业等。移动服务应用主要面向市民和企业,为市民和企业提供全面快捷的社会服务。

3移动业务整合系统

近年来随着各行业、政府、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逐渐上马,这些信息系统为政府、企业经营管理创造了巨大效益,但是,随着各应用系统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系统分散,信息孤岛问题亟待解决。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需要从各个业务系统获取数据信息,而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相对独立,部分系统的集成只是实现了简单的数据共享,对于移动应用来说仍然需要到不同的系统中去获取所需要的数据,而系统间的数据不一致还常导致长时间的数据核对,造成关键经营指标的出具滞后和不准确。另外,从系统安全角度看,基于实际情况各系统没有实现统一的证书认证,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针对智慧城市各业务系统的数据整合势在必行。

移动业务整合系统是基于高性能平台架构的移动后端整合系统(如下图所示),内置各种标准协议组件,统一移动业务前后端标准开发技术;同时通过基于策略配置的数据缓存机制,聚合业务数据并发连接不同的后端业务系统,高效整合对接多种智慧城市移动业务。同时移动业务整合系统有一套集成了安全、控制等能力的服务器端框架,通过证书、权限、应用校验等机制构造移动应用接入控制体系,并具备服务二次封装整合的集成能力。

手机

PDA 掌机

数据库

SOA 架构WEB 各业务系统服务器

各业务系统服务器移动业务整合系统

数据缓存并发访问

处理监控管理协议封装接口封装访问控制

移动业务整合系统功能框架图

1)、协议封装

移动业务整合系统能够以接口形式提供常用的各种协议栈的封装,如REST 、SQL 、SOAP 、LDAP 、REDIS 、DOM 等。同时提供接口运行调试能力,支持对接口进行调试和热替换。提供众多协议支持库,快速完成各种业务系统类型和第三方系统的整合。支持数据库层面的对接,包括Oracle 、SQL Server 、DB2、MySQL 等主流数据库;支持网页适配;支持后端网页DOM 解析和数据抓去。支持Cookie 、SESSION 。

2)、业务接口封装

移动业务整合系统能够根据移动应用的实际需要,以接口形式提供业务服务,同时,把一些基础数据的服务封装成插件,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二次接口封装。

3)、安全机制

移动业务整合系统提供一整套完整的移动接入校验机制,支持对移动接入应用证书、用户证书、应用合法性、用户接入权限的安全控制能力。具有完善的安全访问控制架构,有效应对非法访问,为系统提供更强有力的保护。

4)、数据缓存

移动业务整合系统构建一个高性能平台架构,提供基于策略配置的数据缓存机制,聚合业务数据并发连接不同的后端业务系统,高效整合对接多种智慧城市移动业务。

5)、并发访问处理

实现大规模移动终端可靠接入和并发访问,使得平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伸缩性,支撑百万级用户的访问。同时支持以集群方式横向扩展,轻松实现能力扩容。

移动业务整合系统通过限制最大并发数和等待任务数来控制最大访问数量,降低对业务系统的压力。同时通过延时处理机制应对瞬时峰值访问带来的短时间高并发访问,最大限度的保证服务质量。

6)、监控管理

移动业务整合系统内置强大的运行监控服务,对用户并发、吞吐量、响应时间等即时记录告警,并以图形化形式展现,能有效帮助运维人员随时把控服务运行状态。同时,系统还提供丰富的工程部署、服务配置、安全配置等系统管理能力。

4 移动管理系统

移动管理平台提供对用户、对设备、对应用的综合管理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统一应用商店、移动内容发布管理、移动接入控制、移动运行监控等关键服务,为智慧城市打造完善全面的移动管理体系(如图下所示)。 用户接入权限配置域管理用户管理

认证管理版本管理证书管理应用监控应用管理信息推送移动商店移动商店管理后台

移动应用商店Web 应用商店终端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配置管理内容采编内容同步内容管理内容发布移动接入管理移动运行监控平台管理

平台集成

移动管理系统功能框架图

各管理子系统均采用标准开放易扩展的设计框架,提供了丰富的扩展插件/接口和API,便于集成业务管理后台、扩展服务能力。二次开发的系统,可以快捷地接入到移动管理平台中,并与各子系统紧密融合,实现移动管理后台的高开放性和统一性。

5移动应用管理

提供完善的移动应用管理能力,包含应用的升级、推送、配置、安全、监控、应用权限的相互转移等。

1)、版本发布

通过移动管理系统,控制应用版本发布。当有新版本发布时可设置通过推送消息方式,通知客户下载。

2)、应用开关

通过移动管理系统,控制应用是否可用。当设定应用关闭时,当用户打开应用会对使用者进行提醒,并自动关闭应用。

3)、版本管理、开关

移动管理系统支持对应用版本的管理控制,通过对版本的关闭和开启,可以对任意版本进行停止服务的操作。

4)、智能升级

移动管理系统支持升级包管理,管理员可以在不同版本中添加对应的升级包来实现应用的升级支持。升级管理支持原生安装包,同时也支持补丁包升级。使用补丁包时可以不上传至应用商店即可完成升级。同时还支持补丁包强制升级,即在用户没有感知的情况下完成应用的补丁升级。

5)、渠道管理

移动管理系统支持渠道管理,可以为同一个应用发布多个渠道版本,并在统计分析中查看渠道软件安装情况。

6)、消息推送

移动管理系统支持基于MQTT协议的跨IOS平台和android平台的消息推送。可以设置消息推送开关功能,开关关闭不能向用户推送消息。可以设置推送消息的推送策略,可以向个人、单位、群体发送。内置推送消息模板,可按模板内容

快速生成消息推送数据。提供外部应用的调用接口,在其他应用中通过调用消息发送接口也可以推送消息给用户。提供消息查询功能对发送的消息可以进行查询。

5.1. 移动设备管理

移动设备管理是面向终端设备生命周期的统一管理系统,可对移动设备的注册、激活、使用、登出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管理,提供设备硬件控制、"越狱"上报、强制设备密码、数据沙箱加密、远程锁定、远程擦除、远程配置,以及应用的远程安装、卸载与失效等多方位的设备控制机制。

1)终端控制

通过移动管理系统,可以对单独终端进行应用开启关闭设定。使用户终端丢失时,避免非法用户使用。

2)终端数据擦除

通过移动管理系统,可以对单独终端进行应用数据擦除控制,可以远程擦除应用中的本地数据,避免用户数据泄露。

5.2. 移动用户管理

系统提供统一的移动用户管理。系统为移动应用提供标准的注册、认证、登出等统一接入能力。系统为移动业务提供账号关联、单点登录支撑。

系统具备用户行为分析能力,通过获取的用户行为数据对终端的各种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汇总。统计分析系统支持基本统计、活跃用户、使用频率、使用时长、页面访问、地域分析、版本分析、渠道分析、设备分析、操作系统、分辨率、运营商、联网方式、自定义事件分析、终端异常分析等内容。

5.3. 移动应用商店

为移动应用提供统一分发服务。

1)应用上下架

提供在应用商店中应用的上下架功能,在应用商店中上架的应用可以直接在客户端进行显示。

2)应用编辑

对应用商店用的应用进行名称、显示图片进行编辑。

3)访问权限控制

对应用商店中的应用进行权限控制,控制用户可以访问具体应用,没有授权的应用,客户不能进行安装使用。

5.4. 移动内容管理

移动内容管理系统是实现智慧城市移动应用内容安全分发和基础信息分发的内容管理系统。系统支持富文本、附件、问答、图片资讯、公告等多种格式的内容采编分发。

1)内容采编

管理员可以根据内容类别为应用创建内容类别。例如为应用建立问答库、文档库。管理员在库内即可完成内容采编。

2)内容分发

管理员可以根据内容受众,指定内容目标用户域、组,指定目标终端,完成内容的精准发布,并与推送服务集成,使目标受众即时接收到文档变化。

3)内容同步

通过平台提供的内容同步插件,移动开发人员可以直接对接系统,自动同步获取移动内容,降低移动内容分发开发难度。

5.5. 移动接入管理

为移动应用接入平台系统提供接入控制和审核服务,确保应用的使用安全、可控,为智慧城市信息资源保驾护航。

身份认证:账号,设备,手机号等多个认证。支持终端认证证书和客户证书认证,可以设定相关接口必须使用证书进行认证访问。通过移动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设定应用是否必须经过认证才能访问业务系统。如果设定为无需授权,则应用可以直接获取访问授权码,并使用此授权码调用业务对接系统。如果设定为需要授权,则应用必须经过终端认证后获取验证码,并使用验证码对授权码进行确认后才可调用业务对接系统。

5.6. 移动运行监控

提供面向用户、应用、服务、接口等多维度的即时监控服务,实时掌控应用效果,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6移动应用安全

移动应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智慧城市移动应用能够高效、安全运行的保障,要从各个方面考虑移动应用的安全保障措施。在与外部系统边界处部署防火墙和隔离装置,在主机系统核心交换机内部署入侵检测系统。系统部署网络防病毒系统和防木马系统,以防止病毒和恶意代码对系统的威胁。采用安全审计系统对内网服务器和主机、设备进行综合的安全防护和审计。对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安全加固,部署相应的安全策略,通过合理配置安全属性以提高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对系统范围内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进行安全加固,部署相应的安全策略,通过合理配置设备的安全属性以提高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安全性。对接入平台的移动终端进行安全管理。

6.1. 边界安全

边界安全防护关注如何对进出该边界的数据流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控制,有效的检测机制包括基于网络防火墙、网络的入侵检测(IDS)、边界的内容访问过滤,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网络访问控制、入侵检测与防护、虚拟专用网(VPN)以及对于远程用户的标识与认证/访问权限控制。上述边界安全防护机制与其它层面安全措施可协同使用以提供对基于手机的移动管理平台的防护。

进行边界安全防护目标是使边界的内部不受来自外部的攻击,同时也用于防止恶意的内部人员跨越边界对外实施攻击,或外部人员通过开放接口、隐通道进入内部网络;在发生安全事件前期能够通过对安全日志及入侵检测事件的分析发现攻击企图,安全事件发生后可以提供入侵事件记录以进行审计追踪。

6.2. 网络安全

网络环境是支撑整个移动管理平台正常运行的关键,网络环境的安全应当全面考虑,此部分主要对信息内网、信息外网、移动终端和传输途径中网络设备及其经网络传输的业务信息流的安全防护。

网络设备安全防护包括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中的网络基础互联设施的安全防护,如路由器、交换机及防火墙、入侵检测等网络安全设备。

对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提供网络支撑服务的设备,按满足等级保护三级基本要求进行安全防护,各域的网络设备按该域所确定的安全域的等级进行安全防护。

6.3. 应用安全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与业务系统间存在着大量业务数据需要共享,这些跨系统共享的数据极大支持了移动应用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和业务决策,但同时也增加了数据暴露的风险。

支持应用的本地安全加密存储,保证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通过加密算法实现本地数据的分用户独立加密。

支持内置应用证书,保证客户端和服务器间的通讯数据是被加密的。支持多种对称加密库,可以在应用层采用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用户密码对数据进行加密,在服务器端使用对应用户密码进行解密,保证数据的安全。

满足移动支付过程中的安全需要,保证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对移动支付过程中各种异常情况的处理。

6.4. 移动终端安全

1)多重身份验证

系统支持ESN码、IMSI码、用户名的三重绑定,一个固定的用户名配合一个固定的手机号、一个固定的移动终端,三者必须合一才允许登陆移动应用客户端,缺其一都无法登陆,更无法得到信息。

2)防止穷举攻击

系统可设置只允许用户每次登录尝试三次密码,如不对,将自动中止与用户的连线,使得无法完成对用户密码的穷举攻击。

3)时间过期失效

当移动终端在一分钟内没有和服务器通讯时,即移动终端用户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操作移动终端时,系统即默认移动终端可以已经退出系统,服务器自动关闭连接,移动终端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4)移动终端挂失

在移动终端丢失的情况下,通过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可以单独对移动终端进行应用数据擦除控制,可以远程擦除应用中的本地数据,避免用户数据泄露。

7智慧城市移动应用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反应,是本地智慧应用和便民服务的综合载体与汇聚平台,基于精准定位、互动分享等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广大市民提供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文化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园区、智慧物流等移动应用。

7.1. 政务移动应用

移动政务是基于移动应用服务平台开发出来的现代化电子办公系统,通过它,政府公务人员之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众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实现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彻底摆脱有线网络的束缚。公务员办公将摆脱空间的限制,而大众也可以在各种场合利用移动通信终端随时办理各种事务。所以说,移动政务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为基础,加快推进政府数据中心的整合和政府云的建设,将改善以往电子政务工程分散建设、重复投资、建设周期长、资源利用率低、运维和安全保障能力弱等问题,促进电子政务统一、高效、集约化发展,提高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精简、高效、廉洁、便民的新型政府运行管理模式。

好用的手机版项目管理系统软件

好用的手机版项目管理系统软件 智邦国际手机版项目管理系统软件,也称项目管理软件App,是一款集客户、项目、销售、合同、售后、产品、财务、OA于一体的移动端项目管理系统,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普通员工均可随时、随地、随手使用,Android、iOS、Windows Phone全面支持。适合侧重客户关系、团队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企业使用。 有了智邦国际这款功能强大的项目管理软件App,管理人员通过移动端可以审批单据、跟踪进度、点评日程、掌控财务、查看报表、智能统计、轻松决策等;业务人员通过移动端可以扫描名片、跟进客户、查询周边客户、在线下单、在线跟单、处理售后、报销费用;企业员工通过移动端可以浏览公告、考勤打卡、上报位置、汇报日程、互动交流等,最大限度提升办公效率。它的核心功能模块如下: 1、移动客户管理 智邦国际手机版项目管理软件,通过移动端随时录入、查询客户资料、洽谈进展、销售订单等信息,并支持行动轨迹、客户签到、拍照上传、名片扫描、周边客户、语音检索等先进功能。作为项目的依据和来源,移动客户管理在提高外勤办公效率的同时,确保客户上门拜访等工作的准确执行,先进导航和定位工具,让移动端采集、记录和反馈的信息变得准确、真实、可靠。 2、移动联系人管理 智邦国际手机版项目管理软件,是可以随身携带的联系人通讯录,即使出门在外没有保存客户联系方式,也不用担心。销售人员随时随地登录App,就可查询联系人电话、手机、生日等信息,并且支持手机、平板端、PC端联系人信息互相导入,快速与联系人建立联系,零距离无缝跟进联系人、更新信息等。可将手机短信导入存为洽谈进展,跟进信息可直接生成日程,大大提高外勤跟单效率。 3、移动项目管理 智邦国际手机版项目管理软件,支持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端查询所有项目、待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 1概述 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在智慧城市领域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移动互联网是智慧城市的“神经”,为智慧城市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移动互联网作为移动通讯和互联网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具有移动化、宽带化、融合化、便捷化、可定位化、实时性等特征,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佳实践载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智慧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会给生活带来巨大的方便,是智慧城市不可缺少的环节。 移动互联网包括三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移动应用服务。核心移动应用平台化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新模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传统App 形式已被广大用户接受,通过App推送其它业务,带动移动领域全业务发展,已成为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为适应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大规模、大数据量、高并发、快速响应所带来的挑战,为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添加更多的平台能力成为新的发展战略。 1.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1)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全球信息化时代,信息量呈爆炸式增加,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三网融合在实际生活中的深入,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059.8亿元,同比增速81.2%,预计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约4.5倍,接近6000亿。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移动互联网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通道。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示意图 (2)移动用户快速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46亿户。其中,3G用户达到4.71亿户,4G用户达到1397万户。截至2014年1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38亿户,同比增长6.4%,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67.8%。预计到2017年,移动网民将赶超PC网民,成为互联网的第一大用户群体,移动终端将成为网民最主要的上网渠道。 中国PC网民及移动网民规模示意图 (3)移动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加速渗透

智慧校园公共服务平台及校园移动门户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公共服务平台及校园移动门户平台解决方案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主要面向学校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综合查询、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 1.1.1.主题查询 高校各个部门查询的主题五花八门,需求极为广泛、复杂,因此必须有一个通用的全局性管理工具,对需要的主题进行查询。 主题查询系统主要面向各级管理人员,它基于公共数据平台,实现各种业务信息的查询,按照业务划分成若干个查询主题,实现灵活、方便的即时主题查询。 主要的查询主题包括: ?学生信息主题查询 ?人事信息主题查询 ?教学信息主题查询 ?科研信息主题查询 ?财务信息主题查询 ?设备信息主题查询 ?一卡通信息主题查询 ?后勤信息主题查询

?党群信息主题查询 ?….. 需要设计一个主题查询管理工具,来完成查询主题的定义、发布和维护,实现新主题的快速实现。 1.1. 2.综合分析 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是“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之一。综合分析系统主要面向各管理部门领导和管理人员,提供丰富的统计分析报表,对学校的综合情况进行查询和分析。它除了满足上级主管部门所需要的正式报表(如高基报表)之外,可以根据各管理部门的要求来定制报表。主要分析内容可以包括: ?学生信息分析 ?教职工信息分析 ?学科建设分析 ?教学管理分析 ?科研信息分析 ?设备信息分析 ?财务信息分析 ?招生就业分析,等。 综合分析系统除了要采用自定义报表工具来完成各种分析报表的快速开发外,还可以采用多维分析工具,选择几

个典型的分析主题,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充分挖掘,支持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决策,为未来数据仓库建设奠定基础。 1.1.3.领导决策支持系统 领导决策支持系统是专门为学校领导提供的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其主要目标是将学校领导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和信息提炼出来集中展示,使校领导就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学校目前教学、科研、管理、财务等信息以及学校重大事项的进展情况,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领导决策支持系统的首页以领导驾驶舱的形式展现。表现清晰,一目了然,使用方便。引入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ex,KPI)的概念,建立学校的KPI体系,使学校领导能通过查询各KPI指标的信息就能及时了解学校的管理、服务、教学和科研等各方面的关键信息。 系统所包含的功能,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本系统主要建立在公共数据平台之上,领导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 ?重大事项。使校领导及时了解学校的重大事项、新 闻、活动等内容; ?发展规划。学校及各院系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的相 关信息, ?教学管理KPI

(完整版)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1、整体框架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 a) 物联感知层:提供对环境的智能感知能力和执行能力,通过感知设备、执行设备及传输网络实现对城市范围内基础设施、环境、设备和人员等要素的识别、信息采集、监测和控制; b) 网络通信层:为智慧城市提供大容量、高带宽、高可靠的光网络和全城覆盖的无线宽带接入网络所组成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包括以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为主体的核心传输网,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蜂窝无线网络,以及,以及集群专网等一些专用的网络等; c) 计算与存储层:包括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为智慧城市提供数据存储和计算以及相关软件环境的资源,保障上层对于数据的相关需求; d) 数据及服务融合层:通过数据和服务的融合支撑,承载智慧应用层中的相关应用,

提供应用所需的各种服务,为构建上层各类智慧应用提供支撑,本层处于智慧城市总体参考模型的中上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e) 智慧应用层:在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与存储层、数据及服务融合层之上建立的各种基于行业或领域的智慧应用及应用整合,如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医疗、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为社会公众、企业用户、城市管理决策用户等提供整体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 f) 安全保障体系:为智慧城市构建统一的安全平台,实现统一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授权、日志记录,涉及各横向层次; g) 运维管理体系:为智慧城市提供整体的运维管理机制,涉及各横向层次,确保智慧城市整体的建设管理和长效运行; h) 建设管理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整体的建设管理要求,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机制,指导智慧城市相关建设,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是城市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求。 智慧城市的基础是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主线是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其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构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体系;主要手段包括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供及时、高效、智能的信息服务等;其宗旨是实现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 智慧城市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a) 复杂巨系统。智慧城市是一个要素复杂、应用多样、相互作用、不断演化的综合性复杂系统。通过将功能完全不同的系统互连在一起形成的“系统的系统”,其复杂度将随着构成系统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

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客户端)使用手册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培训文档之移动终端管理系统 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客户端) 使用说明书 国家统计局 2013年11月

目录 概述 (3) 1用户注册及登录 (4) 2功能概况 (4) 2.1 消息管理 (5) 2.2 应用文件管理 (6) 2.3 系统设置 (8) 2.4 系统管理 (9) 2.5 软件升级 (10) 2.6 关于 (10) 3需要注意的问题 (11)

概述 移动终端管理客户端是移动终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在移动终端上安装此程序并进行移动终端的远程在线注册,实现客户端与管理平台端的通信。经过注册的终端并可以接收各级管理员通过管理平台发送的消息、文件、应用程序,以及三经普用地图、底册、制度包等。 本手册主要介绍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客户端程序的各项功能。移动终端管理平台各项功能见《移动终端管理系统(管理平台)使用说明书》。

1用户注册及登录 客户端程序安装激活后需要在线注册。客户端注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与管理平台的通信;同时为地址点采集程序和经普数据采集客户端程序创建登录注册信息,实现几个客户端程序的单点登录。 在PDA的应用程序列表中找到【终端管理】蓝色图标,点击进入注册界面;也可以在地质点采集程序及经普数据采集客户端程序中点击【注册】按钮,也可打开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客户端的注册页面(如图1-1)。 【操作步骤】 1、打开PDA应用程序列表中的【终端管理】蓝色图标,进入客户端注册界面。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电话号码以及14位区划码信息,然后点击【注册】按钮。注册成功后,系统会在14位区划码的基础上自动增加两位顺序码,此16位码将会作为区别设备的唯一标识。 注: 14位区划码必须是有效的,并要求到普查小区一级,如果还未生成普查小区代码,则输入前12位普查区码,后两位补“00”。 3、完成注册后,MDM系统会自动登录。下次登录时,点击【移动终端】图标即可。 图1-1 2功能概况

智慧城市app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app解决方案 篇一:智慧城市APP特点 移动APP颠覆传统生活方式,智慧城市王者 何时归来? 智能手机背后的那个真实的人通过与智慧城市相连,能构造真实的现代生活方式。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王者是不是掌上智慧城市? 一、智慧旅游APP 智慧旅游的提出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经济、活动和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通过便利的手段实现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公共安全APP “找警察”手机应用软件的一期项目共有六项功能,分别是报警求助功能,群众可以一键拨打110;找警察功能,通过检索,民警的图片、联系电话、派出所电话等信息,群众可以轻松查找到社区民警并直接与其语音通话;服务指南

功能,群众点击获知治安、交巡警、出入境、消防等部门的办事指南及办事流程、费用等情况;防范提示功能,向群众提供一周警情播报、友情提醒、防范小窍门、法制宣传等信息;交通违法曝光查询功能,让群众实时查询机动车违法记录;热点直击功能,提供法制新闻速递。远期还将开发出隐蔽报警系统,群众在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在不惊动歹徒的情况下,将现场声音图像和位置信息传送至公安机关;民警评价系统,通过对民警服务的评价,即时客观反映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程度;大家来找TA系统,警方通手机平台,发布案(事)件线索,发动群众参与破案,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远期还将开发出隐蔽报警系统,群众在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在不惊动歹徒的情况下,将现场声音图像和位置信息传送至公安机关;民警评价系统,通过对民警服务的评价,即时客观反映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程度;大家来找TA系统,警方通手机平台,发布案(事)件线索,发动群众参与破案,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三、智能交通APP “交通在手”是由深圳市交通委员会向市民推出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项目之一,是为市民出行提供实时交通信息“一站式”

移动应用安全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移动应用安全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2014年

目录 2 系统设计原则 (4) 2.1 安全性原则 (4) 2.2 标准性原则 (5) 2.3 规划先进性原则 (5) 2.4 安全服务细致化原则 (6) 3 建设思路 (6) 4 整体分析 (7) 4.1 业务需求 (7) 4.1.1 移动采集 (7) 4.1.2 移动办公 (7) 4.2 业务类型 (8) 4.2.1 数据交换和数据采集 (8) 4.2.2 授权访问 (8) 4.3 功能域划分 (9) 4.3.1 业务域 (9) 4.3.2 接入域 (10) 4.3.3 监管域 (10) 4.3.4 用户域 (11) 4.4 安全需求分析 (11) 4.4.1 安全技术需求分析 (12) 4.4.2 安全管理需求分析 (15) 5 平台设计 (16) 5.1 设计目标 (16) 5.2 设计思路 (16) 5.3 设计内容 (17) 5.4 安全技术体系设计 (18) 5.4.1 终端环境安全设计 (18) 5.4.2 接入域边界安全设计 (20) 5.4.3 通信网络安全设计 (24) 5.4.4 集中监测与管理设计 (27) 5.5 性能设计 (30) 5.5.1 链路带宽 (30) 5.5.2 业务并发数 (31) 5.5.3 吞吐量 (31) 5.7.2 安全管理机构 (33) 5.7.3 人员安全管理 (34) 6 方案特点 (34) 7 移动安全管理平台关键技术 (35) 8 建设效果 (36)

1 概述 安徽省电子认证管理中心(简称“安徽 CA”)移动应用安全管理系统是从用户的应用安全和安全管理需求出发,基于PKI技术构建可信身份体系、鉴权体系及行为追溯体系,实现信息系统可信、可控、可管理,满足用户自身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和相关法规政策要求的网络信任体系支撑平台。 由于历史的原因,也是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结果,信息化要求较高的行业现有的多套应用系统从当时的设计和建设看来可以说是非常科学和满足业务需求的,但以现在的标准来看,由于不同的应用系统建立在不同的硬件和操作平台上,不同的应用系统是由不同的系统集成商使用不同的语言和开发工具开发出来的,将不可避免的导致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用户无法统一管理,资源无法统一授权,审计系统也分别独立,且基于数字证书的强身份认证也可能没有实现。由于用户角色以及资源的改变使得业务运作不够顺畅,导致业务流程被割裂,需要过多的人工介入,效率下降,数据精确度降低,使的信息系统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从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来看,要形成相互一致的业务基础信息系统和有效运行的信息层次化可信安全体系,必然需要将原来已分别建设的各个业务应用系统平滑地整合在一起,在一个可信的安全基础平台上实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安全审计以及基于数字证书的集中身份认证,统一Web管理界面方式让各个业务系统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整个可信网络体系范围内实现系统信息的高度共享,针对快速

高校智慧校园存储解决方案

旗开得胜 高校智慧校园 存储解决方案 - 1 -

旗开得胜 - 2 -

第1章数字化校园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1.1 智慧校园概念 在20世纪末提出“智慧校园”概念以来的十几年中,智慧校园经过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摸索,逐渐的发展起来,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也不断暴露出很多新问题,如信息孤岛、信息安全等问题导致业务流程不通畅、用户使用不方便、系统应用推广难等等。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多,经常需要牵扯到其它应用和流程的改造,以便进行数据共享、交换和更新。这就需要建设一个统一的信息访问平台。 目前,国内智慧校园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层次性。发达地区的教育机构智慧校园建设程度好于欠发达地区。高教、普教、职教、幼教、成教等各种教育层次,由于业务特性、管理体制和信息化普及程度存在差异,对智慧校园的需求和体会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从差异中总结共性,针对个性化的需求模式提供定制化的校园建设方案,将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保证了学校的投资最大化、业务个性化、管理职能整合化、老师学生便利化。 智慧校园是一个广范围概念,它包括了现实校园及数字化空间,也包含了当前流行的虚拟大学。现实校园是智慧校园的基础,智慧校园是现实校园通过信息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与延伸,它包含了现实校园及其所衍生出来的数字空间,虚拟大学是智慧校园的远程教育功能部分,是智慧校园的对外服务的部分职 - 3 -

能,它是传统校园数字化后社会功能的延伸。 智慧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大学。 智慧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在智慧校园里,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方便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传统校园效率,扩展传统校园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教育水平、管理效率的目的。 1.2 智慧校园需求分析 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建设,就是通过利用校园网上的网络基础设施,构建各种校园的应用支撑平台与信息服务系统,建立一个虚拟校园的校园应用系统,实现数字化的学习和数字化的管理。在面向信息服务的架构下,在计算资源整合、信息整合、应用整合的基础上,实现流程与内容的整合。通过任务驱动与流程调度控制,可有效协调校园所有人员、资源调配。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水平和运作效率。从长远的应用和服务上,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和运作机制, - 4 -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云平台整体方案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云平台 整体方案 二〇一五年九月

第一章整体技术构架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整体架构基于“信息联网、资源共享、服务实战”的理念,为了完善当地政府(区\市\县)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结合当地政府各局委办的实际需求,把握立体化、动态化、信息化、社会化四个着力点建立全覆盖防控、基础设施支撑、实战应用、指挥调度、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打造具有当地特点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起点、群众最满意的智慧安防”的目标。 根据广电针对全省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构想,智慧城市整体建设可以按照“感知、传输、管理、应用”的基本原则,将整个智慧城市的架构分为四个层次,整体结构如下: 图1:智慧城市整体结构图

********在智慧城市视频监控领域,提供了包括前端视频感知设备、网络传输设备、管理平台以及视频业务应用在的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视频监控系统总体架构图如下: 图2:整体解决方案 基础支持体系是整个系统的数据中心和传输中心,是其他体系的正常工作桥梁;全覆盖防控体系是整个系统数据信息的源泉,是其他体系的数据采集之源;实战应用体系利用采集的数据信息,结合实际业务应用流程,服务于实战应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体系。通过建立四大体系,加强安防信息化建设应用,助推治安防控提档升级,打造智慧安防的新目标。 视频监控系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社会治安防控的重要举措。 为了使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又能紧跟先进技术的前沿,本着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的原则,依据“圈、块、格、点”的规划设计原则对省各地(区\市\县)视频监控系统未来三到五年的建设容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在详细调研已建系统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对未来的建设进行指导。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目标通常分为以下两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两年):本阶段主要是建设当地政府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建设的容包含了: 监控资源。主要是图像监控资源,扩充后的监控点要能基本覆盖全市各主要街道、各企业,做到全天候实时监控。主要包含高清视频系统、高清卡口系统、高清电子警察系统等。 传输网络。数字视频专网传输网络计划在原有的网络上基础上进行扩容,将所有监控资源接入。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功能。视频监控管理平台是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实现政府视频资源和社会单位视频资源的联网共享。同时基于现有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功能单一的现状,对功能进行拓展,建成服务于公安实战的业务模块。 运维管理系统。实现对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基础支撑运行环境的可视、可控、可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维管理水平。 对已建成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对监控系统部分软硬件进行改造和升级,对各个监控区域进行整合,实现和市局平台的互联对接。 第二阶段(三年):高度整合,深度应用,服务创新,品牌效应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概要 一、项目概述 1.概念定义。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是城市公共信息资源的整合、交换、共享、管理平台,在智慧城市总体框架中,对下是公共基础数据库中数据的进出通道,对上为各类智慧应用提供服务支撑。它通过对城市公共数据进行交换、清洗、整合、加工、组织、编目、管理以及对外提供服务,实行城市不同部门异构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2.建设背景。 2013年,国家出台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办〔2013〕32号),把智慧城市建设列为重要发展战略。同年4月,住建部出台了《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规范和指导各地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同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的通知》(建办科〔2013〕22号),正式确定重庆市永川区为国家住建部智慧城市第二批试点城市。永川区信息化建设目前处于还起步阶段,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尚未建设,空间地理、数字城市基础数据库初步建成,各部门部分业务系统积累了大量数据,但这些数据资源都是分散建设,还处于各自为政、条块分

割、自建自用、难以共享的状态,亟需建设统一管理平台,对永川城市公共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统一管理和交换共享。 3.建设意义。 资源共享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是智慧永川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城市公共信息整合共享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将永川目前分散的、条块化的数据资源统一集中起来,提供平台化服务,提高数据共享率;有利于提高城市公共数据的开发使用水平,使政府执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利于解决政府部门在信息数据资源建设中的多头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节约社会成本,为支撑智慧永川、信息惠民建设,实现政府部门数据共享打下坚实基础。 4.现状难点。 永川信息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各部门业务数据分散,资源整合、使用率较低,数据共享程度较低,要实现从起步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跨越式发展,还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和予以解决的突出难点。一是认识不足、各自为政。二是部门为本,共享意识较差。三是标准规范不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四是数据异构现象突出,各行业要求不一。五是数据链路不畅,整合共享难度较大。 二、文件规范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及其附件2013.4 住建部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一、系统建设背景及意义 “十二五”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管理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日常业务管理、为公众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城市管理与运行相关系统功能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城市“感知”节点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需要城市各部门业务系统呈信息孤岛态势,跨部门协同能力较弱;城市管理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综合监控和智能化决策的需要等。因此,需要通过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手段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实现。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

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通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城市管理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城市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以智能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管理、应急和服务的响应速度;逐步实现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并以高效率的跨部门智能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从而不断向“智慧化”城市运营管理的目标迈进。 二、系统架构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由业务应用、应用展现、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四部分组成,分别描述如下: (1) 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包含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的业务应用功能模块,包括:城市运行信息综合展现:面向区政府及部门、街道的主要领导,通过移动终端、LED大屏幕及PC桌面等各种终端,展现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管理、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热点事件等领域的关键信息。

智慧校园技术白皮书

智慧校园技术白皮书

一、数字校园建设目标 在国家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政策背景下,数字校园的建设水平体现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也反映了决策者的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高瞻远瞩的水平;更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要求,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开展本期数字校园建设。实现学校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充分提升学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1.实现校园内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科研水平; 2.实现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合理利用; 3.提高学校管理过程和管理系统的质量、效益、效率; 4.保证资源和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科学性。

二、信息化现状和需求 1.信息化现状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学校完成建立校园骨干网络建设。已经完成部分应用系统建设,这些信息化建设内容在学校取得了许多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也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存在信息孤岛,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等系统及数据各自独立,部门数据不能有效及时 交互,导致财务收支存在漏洞。 新生数据不能及时同步到各部门,导致各部门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学籍变动、人事变动,信息缺乏互通,造成财政收支漏洞; 学生处和后勤部门信息不统一,学生突发状况很难处理; …… 2.缺乏校园信息化集中应用与展示平台,各自独立的应用系统导致缺乏协同工作能力,也缺 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重管理轻服务,为师生提供的信息服务没有良好的应用体验。 学生入学时:对于报到注册流程不能及时获取,迎新现场无序; 学生在校时:各类申请服务需要填写大量的重复信息,十分繁杂; 学生离校时:不清楚离校手续审批情况,仍然需要到每个业务部门排队盖章; 老师年底时:年终总结填写,仍要到各个系统去统计自己的工作量、科研情况,不能通过系统统一获取和生成; …… 3.单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如教务管理、图书馆管理、资产管理等),很难站在自己这个信息 集上,进行整个学校的全面信息查询和决策分析,各个应用系统能够发挥的效益没有更好地利用和挖掘。 全校总体情况统计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

大数据+智慧城市云平台整体方案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 设 计 方 案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X月

目录 第1章基本概况 (1) 1.1 某某市概况(要点) (1) 1.2 某某市管辖区-某某区概况(要点) (1) 第2章创建智慧城市可行性分析 (2) 2.1 需求分析 (2) 2.1.1 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智慧化” (2) 2.1.2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智慧化” (3) 2.1.3 加强城市管理与运营需要“智慧化” (4) 2.1.4 提高生活品质需要“智慧化” (4) 2.2 现有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 (5) 2.2.1 现有基础条件 (5) 2.2.2 优势分析 (9) 2.2.3 可行性分析 (10) 2.3 风险分析及对策 (13) 2.3.1 政策风险 (13) 2.3.2 行为风险 (14) 2.3.3 经济风险 (16) 2.3.4 技术风险 (17) 2.3.5 实施风险 (17) 2.3.6 人才风险 (18) 2.3.7 某某市理性认识智慧城市系统 (18) 2.3.8 某某市确定智慧城市建设策略 (19) 2.3.9 某某市基本现状与建设智慧城市定位 (20) 2.3.10 继承国家课题成果降低风险高起点建设 (20) 2.3.11 某某市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机制 (21) 2.3.12 某某市全面梳理智慧城市业务并理清相关互系 (21) 2.3.13 某某市将实行设计与建设分开实施的原则 (24) 2.3.14 某某市将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24) 2.3.15 某某市将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业务一体化改革 (25) 2.3.16 某某市智慧城市技术整合与创新 (26) 2.3.17 确定智慧城市工程同已建系统的关系 (27) 2.3.18 某某市利用智慧城市建设整合国家综合成果 (28) 第3章创建智慧城市的目标和任务 (30) 3.1 创建目标 (30) 3.1.1 “智慧某某市”发展预期 (30) 3.1.2 “智慧某某市”总体目标 (31) 3.1.3 “智慧某某市”创建目标 (32) 3.2 考核指标 (36) 3.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36) 3.2.2 建设与宜居 (38) 3.2.3 管理与服务 (39) 3.2.4 产业与经济 (42)

2014年智慧城市公众服务移动应用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智慧城市公众服务移动应用 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11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5) 2、主要法规和政策 (6) (1)行业法律法规 (7) (3)产业政策 (8) 二、行业发展现状 (10) 1、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 (10) 2、智慧城市公众服务移动应用的四种形态 (12) (1)政府及机构 (14) (2)第三方平台 (14) (3)商家和企业 (15) (4)其他应用入口 (16) 3、智慧城市公众服务移动应用行业的发展现状 (16) (1)网络覆盖广泛,终端普及率高 (17) (2)云平台建设方兴未艾 (17) (3)基础应用信息库日益完备 (18) (4)智慧行业应用相继交付 (18) (5)智慧社区应用面向公众 (18) 三、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19) 1、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19) (1)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超过PC (19) (2)云计算成为移动互联网下一波浪潮 (20) (3)开放平台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主旋律 (20) (4)移动互联网多屏互动融合进一步加强 (21) (5)移动互联网新技术进一步普及 (21) (6)物联网走进人们日常生活 (22) 四、智慧城市公众服务移动应用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 (22)

1、项目建设保持高速增长 (23) 2、融合平台获得更大空间 (23) 3、二三线城市热点浮现 (24) 4、商家和企业的参与空前活跃 (25) 5、智能手机确立终端新势力 (25) 6、技术融合趋势明朗 (26) 五、行业的市场容量 (26) 1、行业市场容量预测 (27) (1)市场总容量预测 (27) (2)市场分类预测 (28) 2、行业市场容量分析 (30) 六、行业进入壁垒 (31) 1、技术壁垒 (31) 2、用户资源壁垒 (31) 3、资金壁垒 (32) 4、人才壁垒 (32) 5、政策及市场管制壁垒 (32)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33) 1、有利因素 (33) (1)应用环境 (33) (2)政策导向 (33) (3)企业参与 (34) (4)用户需求 (34) 2、不利因素 (34) (1)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缺失 (34) (2)数据集中缺乏强大的推动力量和利益驱动 (35) (3)赢利模式的探索要付出代价 (35) 八、行业风险特征 (36)

MAM移动应用管理

mam MAM(Mobile Application Management) MAM,移动应用管理。针对员工移动设备应用的安全保护、分发、访问、配置、更新、删除等策略和流程。通过企业应用商店控制和推送应用, 能集中监控应用的使用情况,对应用设置相应策略以满足企业的规范。 MAM 是MDM(Mobile Device Management ) 向移动应用的延伸,帮助企业将 IT 策略从设备级延伸到应用级。从而具备对于企业应用App 的更高控制能力,实现自动化的应用配置,应用内数据安全管理及移动端应用到后台服务系统的安全数据传输等功能。例如思可信MobileIron公司的MAM管理组建可以在移动设备建立企业应用沙箱,将企业数据与个人数据完全分隔,从而提供更高的数据安全性及更优秀的客户使用体验。 因为包括 IOS , Android ,Windows Phone 等移动操作系统已经严格定义了应用程序权限及操作范围。主流的MAM 厂商都是通过应用App 再次封装和专有API 的技术来实现对于企业应用管理。 在这方面最为成熟的技术是 AppConnect 和 AppTunnel。 AppConnect 可以将一款 iOS 或安卓应用转变为一个安全的“沙箱(SandBox)”,具有明确的数据划分和无授权访问保护。由于每个用户有多个业务应用,每个应用“沙箱”也可以连接至其它应用“沙箱”,以便安全共享数据(如文件)和策略(如应用单点登入 SSO )。所有应用“沙箱”都连接至思可信MobileIron 管理端以便政策的集中控制。任何应用都可以通过一个易于使用的应用封装或一个简单的软件开发工具包 API而对 AppConnect 加以充分利用。应用封装可以 最大程度节省开发人员的时间并保护应用后期开发的安全。软件开发工具包 API 可在开发过程的任何时间使用。 AppTunnel 为所有应用逐个提供高度细致的安全,通过一个安全隧道将每个应用“沙箱”连接至企业内部网络。移动应用现在可以用 AppTunnel 来访问后端企业数据,而无需打开的虚拟专用网络连接(VPN)或更改周边网络安全设置。AppTunnel 使用经过验证的思可信MobileIron Sentry 智能网关,这种网关已 在数千家企业中安装。 来自IDC的数据显示,移动终端将超过PC成为访问互联网时使用最多的终端,企业用户对移动应用的需求也已从收发邮件、办公自动化,拓展到业务类应用的移动化。企业面临着大量内部和外部移动应用的管理及分发,由此,从标准化的MDM产品中衍生出了MAM(移动应用管理)功能。 如果你要利用员工个人的手机或移动设备,又要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那么你不得不管理这些移动设备,所以移动设备管理就必须要能不干扰员工个人的应用,不触犯其个人隐私权,却又能在其存取公司的系统或档案时予以控管。这种情况下的管理复杂度相当高,员工的移动设备有各式各样的平台,有各式各样的应用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 (试行)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 二〇一三年四月

目录 引言 (5) 1围 (5) 2 规性引用文件 (5) 3 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5) 3.1 术语与定义 (6) 3.2 缩略语 (6) 4 平台定位 (6) 4.1 智慧城市总体框架 (6) 4.2 公共信息平台 (8) 4.2.1 目标 (8) 4.2.2 作用 (8) 4.2.3 能力要求 (9) 4.2.4 性能要求 (10) 5 平台组成详述 (10) 5.1 功能框架 (11) 5.2 组成说明 (11) 5.2.1 支撑数据 (11) 5.2.2 数据交换服务系统 (12) 5.2.2.1 交换能力要求 (13) 5.2.2.2 资源管理 (13) 5.2.2.3 交换管理 (13) 5.2.2.4 资源监控 (13) 5.2.2.5 查询统计 (14) 5.2.2.6 订阅信息管理 (14) 5.2.2.7 目录互动 (14) 5.2.2.8 日志维护 (14) 5.2.3 数据整合服务系统 (14) 5.2.3.1 整合配置 (15) 5.2.3.2 整合组件管理 (15) 5.2.3.3 整合流程管理 (15) 5.2.3.4 整合结果信息查询 (15) 5.2.3.5 整合结果订阅 (16) 5.2.3.6 整合过程信息统计分析 (16) 5.2.4 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 (16) 5.2.4.1 目录能力要求 (17) 5.2.4.2 资源标识符管理 (17) 5.2.4.3 元数据定义 (17) 5.2.4.4 系统配置 (17) 5.2.4.5 编目信息发布 (18) 5.2.4.6 编目信息撤销 (18) 5.2.4.7 编目状态同步 (18) 5.2.4.8 交换互动 (18)

智慧校园移动校园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移动校园平台建设方案 1.1.1.1概述 移动校园平台以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将学校丰富的学术资源、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日常的学习、教务与生活,融合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信息交互、无线接入、移动终端等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在学校教学理念与信息化发展思想的统一指导下进行移动式展现。推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形成多元化、人文化、智慧化的信息服务环境。有力支撑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 移动校园的建设要点是制定应用系统移动数据信息接入技术标准,通过数据桥接、服务调度和信息订阅等多种方式,方便不同开发公司、不同技术框架的业务应用系统灵活、方便、适时接入移动校园平台,实现移动应用与实体应用之间的数据推送与信息交互。 针对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公众等角色的实际需求,

统一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合理规划移动信息提供内容,确保用户获得最佳体验与交互效果。 强化移动应用功能,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完成工作提醒、事务办理、信息管理;完善移动学习功能,用户利用碎片时间查阅资料、观看教学视频和课件、完成作业和测试;引入社区概念,在移动终端用户之间有效形成以工作、学习、科研、生活、娱乐为主题的“群”,相互交流协作、共同进步发展。 1.1.1.2功能设计 1.1.1. 2.1移动办公 移动办公是面向以校长办公室、业务处室为主体,涵盖各系部主要行政办公人员在内的,以办工事务为核心的行政事务协作系统。移动办公让用户实现随时随地的工作流转、公文审批、公文查询、查找通讯录、收发邮件等,极大的提高了办公效率,创造了价值。

1.1.1. 2.2 移动教务 移动教务是为在校师生提供的,集教与学环节于一体的综合移动应用。移动教务通过移动终端的便捷、即时性,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包含考试安排、监考安排、课表查询、考试成绩等功能。

智慧城市APP特点

移动APP颠覆传统生活方式,智慧城市王者 何时归来? 智能手机背后的那个真实的人通过与智慧城市相连,能构造真实的现代生活方式。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王者是不是掌上智慧城市? 一、智慧旅游APP 智慧旅游的提出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经济、活动和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通过便利的手段实现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公共安全APP “找警察”手机应用软件的一期项目共有六项功能,分别是报警求助功能,群众可以一键拨打110;找警察功能,通过检索,民警的图片、联系电话、派出所电话等信息,群众可以轻松查找到社区民警并直接与其语音通话;服务指南功能,群众点击获知治安、交巡警、出入境、消防等部门的办事指南及办事流程、费用等情况;防范提示功能,向群众提供一周警情播报、友情提醒、防范小窍门、法制宣传等信息;交通违法曝光查询功能,让群众实时查询机动车违法记录;热点直击功能,提供法制新闻速递。远期还将开发出隐蔽报警系统,群众在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在不惊动歹徒的情况下,将现场声音图像和位置信息传送至公安机关;民警评价系统,通过对民警服务的评价,即时客观反映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程度;大家来找TA系统,警方通手机平台,发布案(事)件线索,发动群众参与破案,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远期还将开发出隐蔽报警系统,群众在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在不惊动歹徒的情况下,将现场声音图像和位置信息传送至公安机关;民警评价系统,通过对民警服务的评价,即时客观反映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程度;大家来找TA系统,警方通手机平台,发布案(事)件线索,发动群众参与破案,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三、智能交通APP “交通在手”是由深圳市交通委员会向市民推出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项目之一,是为市民出行提供实时交通信息“一站式”的服务平台;系统针对不同的出行方式提供全

智慧校园统一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统一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系统概述 (6) 1.1设计背景 (6) 1.2现状分析 (6) 1.3设计目标 (8) 1.3.1一站式服务需求; (8) 1.3.2标准化需求; (8) 1.3.3开放性需求; (8) 1.3.4数据共享需求 (9) 1.3.5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 (9) 1.3.6基于信息的“智慧”业务应用 (9) 1.4设计原则 (9) 1.4.1以平台为框架,无缝集成学校已建和今后新建的业务应用系统。 (9) 1.4.2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10) 1.4.3先进性原则 (10) 1.4.4扩展性原则 (10) 1.4.5系统安全性原则 (10) 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10) 2.1总体设计思路 (10) 2.2系统总体架构 (11) 第3章建设方案 (12) 3.1信息标准 (12) 3.2共享数据中心平台 (12) 3.2.1平台概述 (12) 3.2.2平台目标 (13) 3.2.3平台功能 (14) 3.3数据清洗与整合平台 (15) 3.3.1平台概述 (15)

3.3.2平台功能 (15) 3.4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16) 3.4.1平台概述 (16) 3.4.2平台功能 (17) 3.5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18) 3.5.1平台概述 (18) 3.5.2平台功能 (19) 3.6空中智慧校园平台 (21) 3.6.1平台概述 (21) 3.6.2平台功能 (22) 3.6.3平台特点 (24) 3.7综合信息查询系统 (24) 3.7.1平台概述 (24) 3.7.2平台功能 (25) 3.8学生生命周期业务系统 (26) 3.8.1迎新报到管理系统 (26) 3.8.2学工管理系统 (26) 3.8.3宿舍管理系统 (26) 3.8.4教务管理系统 (27) 3.8.5离校管理系统 (27) 3.8.6校友系统 (27) 3.9教师管理与服务业务系统 (28) 3.9.1办公管理系统 (28) 3.9.2人事管理系统 (28) 3.9.3评教管理系统 (29) 3.9.4教材管理系统 (29) 3.10安全设施 (29) 3.10.1数字证书管理系统 (29) 3.10.2虚拟专网(SSL VPN) (2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