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自我心理调控行为

1、自我心理调控行为

1、自我心理调控行为
1、自我心理调控行为

人格培育工程——自我心理调控行为讲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加,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个体事件也时有发生。社会和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大学生在知识储备之外,更应该在个体人格发展中不断优化和提升,尤其是自我心理调控在人格发展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它的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其他行为能力的养成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对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概念

个体能够根据外部环境与主体意图,自觉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外在反应施加影响,从而实现自身知、情、意、行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是个体的一种自觉行为,主要通过心理活动来实现。在进行心理活动的同时,个体会呈现出相应的外在行为状态,这种相应的外在行为状态就是自我心理调控行为。

自我心理调控,又可称为“自我调控”,一般是指人类个体根据目标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自觉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包括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强调在达成主观意图和适应情境需要的过程中,同时实现个体心理过程的动态平衡及和谐统一。

二、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功能与意义

(一)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功能

从许多成功人士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将自我心理调控行为作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必不可少且与良好人格形成息息相关的行为。良好的认知、完善的自我心理调控行为对于个体人格的发展,尤其是大学时期人格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完善可以推动良好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同时人格的完善又可以辅助个体健康成长,并且能够带来事业的成功,促进个体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1、自我心理调控行为对个体身心健康的作用

一个人的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会时常遇到挫折和不顺,需要及时的调节。现

代医学与心理学证明,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一个人具备良好的自我心理调控行为,拥有正确的认知、合理的控制情绪,就能保持心情愉快、舒畅,生活态度乐观、豁达,人体免疫功能活跃、旺盛,可减少疾病感染的机会,进而融入社会,顺利生活,得到幸福和满足感。不然就会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影响人际关系,这时再不能及时调控,就会出现失眠、厌食等影响身体健康的现象,严重的可能走向抑郁。

【案例1:一些人在重大挫折中如高考失利、找不到工作、恋爱失败等,不能及时调节自己,往往对生活失去信心,茶不思、饭不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以致产生抑郁情绪,甚至出现自杀等极端情绪或者行为。如我们常听到的抑郁症自杀案例】

2、自我心理调控行为对个体事业发展的作用

一个人事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积累各种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取得事业的发展,必须在个体生存的基础上,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控水平。个体事业发展需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积极地心态看待各种问题,并且有长远的计划与具体的执行力,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正确看待压力,合理控制情绪,学会调节自我,才能找到事业发展的支点。

案例2:好多平时成绩很好的人,在遇到诸如高考、研究生考试、重大体育赛事等时,会发挥失常,成绩较前有很大的落差,究其原因,多是心态出现问题,也就是自我心理调控没有做好,太想取胜,害怕失败,致使高度紧张,发挥失常。在这时需要很好的心理调整,让心态放平和,即在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重视。

3、自我心理调控行为对家庭、社会和谐的作用

和谐是家庭幸福、社会文明稳定的根基。社会是由个体组成,个体的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组织。每个人拥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控行为,能够从容应对来自经济、婚姻、子女教育等各方面的压力,保持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拥有较高的幸福指数,进而维持礼让、和谐、包容、有序、文明的良好社会秩序,自然也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反之想做什么做什么,不计后果,很可能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进而造成社会无序、人们没有安全感等问题,那么社会的进步、个体的幸福就无法实现。

案例3:郑州女记者被丈夫杀害

郑州女记者王某3月9日在家中被其丈夫杀害,同时她的母亲也被害。事件起因是其丈夫欠下赌债欲卖房还债,被害人出面阻止,遂酿成悲剧。不难看出这是家庭问题导致的悲剧,假如王某和她的丈夫能够拥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理性的对待家庭问题,假如王某的丈夫没有染上赌瘾,合理控制自己的行为,担负起家庭的责任,那么这出悲剧就不会发生,他们还有自己的孩子,这会给孩子、给社会带来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自我心理调控行为对大学生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人格发展目标的实现

自我心理调控行为是人格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心理成长的过程,是长大成熟的标志,也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生活的保障。拥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控行为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拥有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付诸实践,同时能够正确的应对压力问题与情绪问题,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学习、生活、工作的顺利展开。自我心理调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他行为培养的实现程度。

案例4:初入大学,有些学生面临着不适应环境、期待过高等问题,导致一时间无法开始正常的大学生活,产生一些逃避行为,消极应对压力,总是对他人、环境持有不满情绪,进而影响人际交往,出现孤独、厌学等不良反应。这时良好的自我心理调控行为能够让学生对环境、他人保持比较乐观的心理状态,主动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等待环境的改变。在此基础上良好的自我心理调控行为能够加快学生适应环境的进程,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同时也能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有助于人格发展目标的事现。

2、有助于大学生个体情商的发展

自我心理调控行为是情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指一个人调整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情商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超过智力水平。它的先天差异并不大,与后天培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说自我心理调控行为对于情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案例5:情商高主要表现在能够尊重人,理解人,能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能够有效的影响周围的人,客观理性地对待问题。我们身边那些人缘好、活动积

极的学生,往往是遇事能够包容他人,理解他人的人。这种学生在面临问题或遇到难题的时候,自己能够积极乐观的看待问题,并且具有很强的领导能力与感召力,周围的同学也都愿意伸手帮助他;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们被称为“怪人”、“有个性的名人”等等,细分析他们,其实品质并不坏,个别的能力也不差,但就是做人处事的方式与众不同,久而久之表现为心胸狭窄、好猜疑、争小利、过于重名重利,这种人基本上都有共同特点:没有朋友,或者即使有朋友也是性格脾气与他相同的人、工作业绩差、人际关系紧张。不仅在工作中,就是在家庭生活中和社会中,这种人也是很压抑很郁闷的,总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总是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

3、有助于大学生未来事业的成功

大学阶段是青年智商、情商发展的最佳时期。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自我心理调控行为能够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状态,比如积极乐观的心态,较强的执行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等,会主动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这些,就为以后事业的发展和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案例6:李开复

大家对于李开复成长成才的故事应该都很熟悉了,作为IT界精英,他因为与微软公司的那场官司而被我们大学生所熟知。他所创办的“开复学生网”帮助大学生应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但是纵观他的整个成长史我们可以看出自我心理调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曾经他在大学里沉溺于桥牌等游戏中,以致成绩很差,这是缺乏合理的生活习惯、没有良好自控能力的表现,我们现在也有很多学生面临这样的问题。但是面对这种局面他没有消沉,而是变压力为动力,将游戏变为一种发散思维的方式,他也曾因为不喜欢专业而在课堂上昏昏欲睡,但是重要的是他能够很快的调节好自己,为自己明确一个奋斗的目标,并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向目标迈进,在良好的自我调控与自我约束下,他取得了成功,而今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人生价值。我们很多同学现在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上课迟到、不喜欢专业、情绪低落等,学着运用正确的方法,不断提升自我心理调控行为,说不定下一个闪亮的就是你!

案例7:杰出校友马俊欣的事例

案例8:再说说我们身边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总有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你有没有注意观察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他们上课期间不会迟到或者早退,平时踊跃的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同时也能积极与周围的同学打成一片。我们身边的例子就能看出他们这些人都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并且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很快的适应环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

(三)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地位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自我心理调控属于个体人格构建中的一个既具有生物学基础又有心理学因素的成分。自我心理调控可以看做是个体人格发展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因为自我心理调控可以筛选出与自身发展相关的文化、环境等因素,并且个体趋向于选择自身有利的因素,规避不利因素,从而达到提升个体发展的目的。它对其他典型行为的实现程度进行调控,影响着其他典型行为的培养,制约着人格发展目标的实现,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在人格培育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个体为适应环境而发生的心理变化,或为达成主观意图和环境变化进行的主动行为,这就需要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控行为做基础,所以我们将自我心理调控行为作为首个典型行为。

在整个大学生人格培育工程中,自我心理调控行为是十一种典型行为培养内容之一,没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控行为,其他的典型行为很难达到理想状态,所以他是整个人格培育工程所有典型行为中最基础的部分。它作为第一类调控自我行为的首个典型行为,其水平高低会影响其它行为培养的实现程度,进而决定人格培育目标的实现。

三、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构成要素及理想状态

通过对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分析与研究,根据其发展提升规律,我们总结出了影响大学生自我心理调控水平且是当前亟需提高的五个构成要素:获得认知、目标认同、实践行为、压力调节、情绪控制,其中获得认知、实践行为与情绪控制为核心要素。做好了这五个关键点,自我心理调控行为也就可以得到提升了。

(一)构成要素

1、获得认知是看待问题的态度,对行为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主要指通过教育、学习等途径获得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与态度,包括正确的人生信念、自我意识、自我定位、价值观以及能力,乐观积极的处世态度与思考方式等内容,如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客观理性的分析问题。获得认知是自我心理调控的综合系统,对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发展起指挥作用,是这五项构成要素中的核心。

2、目标认同是指在乐观积极态度、正确的自我与环境认知的前提下,确立并认同自己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制订和执行计划,环境变化调整目标的行为。目

标认同是自我心理调控的定位系统,对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发展起导向作用。

3、实践行为主要包括时间的合理运用与具体行动的落实,是指在积极认知与合理目标的指导下,自觉地管理时间,并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将认知与目标落实到具体行动,形成切实可靠的行为执行力。行为实践是自我心理调控的动力系统,对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发展起带动作用,是这五项构成要素中的核心。

4、调节压力是指在具体行动落实过程中,应对困难和挫折等压力的行为,包括对待压力的态度、压力调节策略的运用等。压力调节是自我心理调控的缓冲系统,对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发展起调节作用。

5、控制情绪是指根据自我和环境需要,在认同目标与实践行为的过程中进行情绪情感表达、调节和控制的行为。情绪控制是自我心理调控的润滑系统,对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发展起助推作用,是这五项构成要素中的核心。

(二)理想状态

1、在获得认知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认知自己的个人价值观,人生方向和目标,了解自己的性格及兴趣爱好,认知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能及时察觉自我情绪变化及原因等;

2、在目标认同的时候,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社会现实合理调整自己的状态,有明晰的职业及生涯规划,且有明确的行动计划与方案,并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性,能根据自身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完善目标和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3、在实践行为中,大学生能够根据现实情况,自主、合理安排运用时间,并将认知到的自我与环境、调节好的目标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上课守时,不迟到;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增强体质;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实现生活、学习、娱乐的动态平衡状态;

4、在压力调节中,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挫折和压力,看到它的两面性。具备一些压力疏导的基本知识及方法,建立自身合理的压力缓解方式,如听音乐、写日记、找朋友倾诉、适量的运动以及适当调整期望值等,并能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5、在情绪控制方面,大学生要有良好的自我情绪调控的能力,并且有自己合适且尽情理的方式方法。如情绪有波动可通过听音乐、适量的逛街、购物、看

电影、找朋友及可信任的人倾诉、写日记等合情合理的方式进行自我调整,尽快消除不良情绪。

四、自我心理调控行为提升的机理与方法

(一)大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群体已普遍意识到除了知识储备之外,更应该在个体人格发展中不断优化自我、提升自我。然而与大学生的自我期望、发展需要及社会期待相比,目前我们对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控行为培养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通过前期的研究我们发现,一方面大学生对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认识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九成多的学生已经意识到自我心理调控对于自身学习、发展以及人格培养的重要性,有接近七成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发展中有意识的加强了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培养,六成学生认为在这方面自己仍需加强和培养;另一方面在高校中针对大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培养并不理想,超过80%的学生认为自身的心理调控行为能力一般、不好或者从没考虑过这个问题;80%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于自身的整体规划能力一般,比较模糊甚至是根本没有概念,而只有21%左右的学生能够保持每天3个小时以上的自主学习时间。通过这些数据的对比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基础,同时也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挑战。

(二)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培养提升机理

个体的自我心理调控以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与后天的训练密切相关,并受到知识水平、成长环境、地域、民族、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我们能够通过一些方法、策略或方案来改变自我心理调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高人们自我心理调控的水平。

对于大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提升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需要通过学生个体的自觉与环境的约束共同实现。我们认为根据大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一般发展规律,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去把握:

(1)初步认知

大学生从认知即所谓的“知”方面认识到自我心理调控是一种知、情、意、行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了解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构成要素即“获得认知”、“目标认同”、“实践行为”、“压力调节”、“情绪控制”,对自我心理调控行为整个概念与要素分析有一个理性、详细认识;

(2)重要性分析

让学生了解自我心理调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一方面对于个体生存、身心健康、事业发展以及家庭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关系着大学生人格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商发展与未来事业的成功。而对于每一个构成要素,其发展与完善不仅仅关系着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发展情况,也影响着整个大学阶段各项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压力调节”要素中,如果不能合理调节压力,导致自身消极心理状态的存在,进而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及人际交往等,最终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甚至对未来事业的发展产生消极作用;

(3)自我评价

学生根据心理认知与重要性分析后,对自己现阶段的发展有一个明确、客观、理性的评价,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找到提升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的起点,同时对自己的各个要素上的发展也有一个理性的定位分析;

(4)寻找方法

大学生要根据现阶段已有的条件,在理论与实践中找到提升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具体方法与措施,这就需要从构成要素入手,通过个体的自觉与环境的促进作用共同推进,这也是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控行为提升的重要一步。

(5)落实行动

主要是大学生根据前面四个步骤,基本建立起对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理性认识,找到技巧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具体的行动,例如在学校中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志愿服务提升五个构成要素,让学生在具体的行动中提升“知”、“情”、“意”,在具体的活动中找到正确认识自己、明确目标以及合理调控情绪、压力的方式;

(6)反馈完善

学生通过个人总结、互评、点评等方式对培养提升后的自我心理调控行为进行效果的反馈,并根据环境、个体现状不断调整、完善学生的自我心理调控行为。

在大学阶段,从这六个方面着手进行自我心理调控行为方面的实施与记录,直至学生毕业形成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大循环,而在各个学期中又可实行第四到第六步的内部小循环,从方式方法的学习、提升,具体实施,反馈完善中不断促进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发展和完善。

(三)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提升方法

根据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培养机理,对于大学生个体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提升可以对五个构成要素具体分析来开展工作:

1、在获得认知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知”,。也就是学生看待问题的态度,对待事情的心态。使学生正确对待事物的两面性,遇事能从正面积极看待,培养阳光积极心态。

(1)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自我学习与约束,了解认知、自我认知、环境认知的概念、内容、作用以及意义,认知是一个相关宽泛的概念,它包括对自己与社会的认知,也包括对价值观、兴趣、能力(涵盖其他十项典型行为能力)等因素的认知,通过课堂教育让学生对认知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同时掌握自我认知、探索社会的方法,如“他人眼中的我”、我的自画像、校外勤工助学等;

(2)通过典型榜样的力量、反面案例等了解态度与认知管理的重要性,对自身的成长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都有重要的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

(3)学生通过人格培育测评系统对自己进行一个客观的认知评价,在评价中获得对自己最准确的认知;

(4)学会提升自己认知管理能力,乐观看待问题的方法技巧,如“贝克认知疗法”即认知产生了情绪和行为,“周哈里窗探索”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促进协调整合的自我,“戴高帽”即让个体在群体中接受赞美,全面的了解自己,信念种入法等;

(5)在具体行动上需要学生自觉地行动,根据已经获得的认知情况,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在这种社会接触、人际交往中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知与环境认知;

(6)通过学生自我总结、互评、观察、点评等方式从行为和情绪方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概况,根据具体的结果调整提升方法与行动,最终实现个体认知管理

的提升。

案例9:A和B是同班同学,某天二人迎面走来,相互不打招呼,对于存在认知错误的A认为B是故意的,然后他就会思索是不是我得罪了他,进而会让自己在一段时间沉浸在这种消极的情绪中,在以后碰面也视而不见,一直保持着“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的心态,进而会导致二人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但或许当时B 只是没有看见或者正在想其他的事情。如果A认为B是无意的,那么这就单纯只是一个事件,就不会存在任何导致问题出现的认知偏差。

2、在目标认同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意”,也就是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是否有明确的指向性,有无明确清晰的目标。

(1)在课堂中让学生了解目标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即目标的概念,目标的时限如长远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目标的分类如学习目标、生活目标、事业目标、就业目标等,同时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生涯指导教育、就业指导教育以及学业指导教育等提升学生自己的目标意识与规划意识等。

(2)让学生了解目标对于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于社会价值创造的重要性,有没有明确清晰的目标结果是截然不一样的

案例10:爱丽丝的故事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摘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这个故事讲的是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当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别人也无法帮到你!天助先要自助,当自己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的时候,别人说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不能转化自己的有效行动。

案例11:(在学生群体中有部分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导致上课迟到、旷课,最终出现挂科,休学甚至退学的现象,这些都是学生没有正确处理好现实环境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的根据现实环境调节目标,没有处理好兴趣与环境的关系。)

(3)让学生通过人格培育测评系统对自己的目标有一个初步的评价与认识,

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阶段性目标(月目标、学期目标等)、长期目标(生涯规划、职涯规划、人生规划等);

(4)不断提升观察社会、联系实际的意识,根据社会现实调整目标,不能“一棵树上抱着死”,在目标管理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结合现实,让自己的目标融入到服务社会、创造社会价值的实践中,在具体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或者校园文化中,不断调整、优化个人的目标。

(5)当然目标的实现单靠想是永远不会实现,这时候就必须有一定的执行力,保证目标的具体落实。

例如:学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自觉意识,强化自控力,约束自己的行为,阶段性自查来实现目标,同时为克服惰性可以借助一些外力的帮助,比如结对子,结成班级、宿舍互助组,同学之间互相监督,督促落实。

(6)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目标与现实、目标与兴趣等不能匹配的时候,这就需要学生通过目标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找到解决的方式,通过个人总结、互评、观察等方式调整目标的实现完成方式与途径,达到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融合的最终目的。

3、在实践行为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行”,其中包括对时间的管理和具体行动的落实。

(1)在课堂和常规的学生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意识到时间、行动落实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时间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及自己可以充分利用的时间,例如上课就是学习时间、课余时间可以参与学校活动、可以上自习、可以睡觉、可以上网……如果想法不能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具体的执行力去落实,那么再好的计划和目标就都成了空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执行力不强,这是相当多的学生容易范的毛病;

(2)通过人格培育测评系统对自己的时间观念、行为执行力等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与认识,初步了解自己究竟在时间管理和行动落实方面是弱者还是强者;

(3)掌握一些提升时间观念意识、增强行为执行力的方式方法,如时间规划表、ABCD时间管理表、个人行动计划、班级互助组等,让学生提前将自己一段时间内的时间计划好,并将具体的行动落实到计划表中,尽可能的细化;

(4)通过自我约束与外在约束两种方式,落实具体行动,可以包括上课时

间的管理、娱乐时间的管理、上网时间的管理并付诸行动。

如果感觉上网有些无节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有成瘾倾向,可以先分析自己的上网习惯,针对一天中何时经常上网,上网多长时间,在哪里上网等,了解后,为开始摆脱这种上网习惯,进行反向行事:如果你只在晚间上网,并经常超过就寝时间,你最好现在改为仅在白天上网;如果你在周末上网,那么就改为平日晚上使用;如果你每天晚上上网,就改为周末;如果你上网时从不休息,那么至少每半小时休息一次;如果你在卧室里用电脑,现在把它搬到客厅。这样反向行事,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让学生学会正确控制时间,形成时间意识,不让上网成瘾。

外在约束则主要是通过相互监督、制度管理约束的方式实现,例如上课点名制度、班级或宿舍同学间互助组,让同学之间相互督促帮扶,促进学生按照拟定计划守时负责任的执行;

(5)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反馈与他人观察了解行为实践的具体落实情况,并根据现阶段的一些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例如学生晚睡晚起、上课迟到、不参加班会等归结起来都属于时间意识差,时间管理能力欠缺。)

4、在压力调节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情”。使学生了解压力的两面性,它的积极作用,以及纾解压力的方法。

(1)在课堂和日常活动中让学生明白大学阶段压力的来源与表现方式,例如学习上的竞争压力、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压力、环境适应的压力、个人家庭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等,这些都是大学生经常会面对的压力问题;

(2)要让学生明白压力有时也会是一种动力,压力对于生活不仅仅是阻碍作用,处理好压力有时也对自己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会变压力为动力,取得更大的成绩;反之,会引起不良及负面情绪,使事情进入恶性循环;

(3)通过人格培育测评系统对自我有一个及时、客观的压力评估,将自己在各个阶段各方面可能会遇到的压力及时的了解与预测;

(4)让学生找到压力疏解的方式方法,如音乐疗法、阅读疗法、想象减压法、接受自己法、重拾优良状态、自我整合法、适当拒绝等,让学生通过一些合理的途径和方式将压力发泄出来。如:外向的学生可以通过运动、找个无人的地方大声呐喊等方式;内向的学生可以找好朋友甚至是自己依赖的毛绒玩具倾诉,

让现实的我与理想中的我“对话”,在辩论中找到合理的途径和方法。

(1、例如学生在大学之初会面临着人际交往的困惑,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快的融入新环境中,由此产生想家、睡不着觉,甚至是退学的现象,这也是由于认知原因而产生的压力不能得到排解,这时候学生如果能够积极地迈出第一步,或者学会利用写日记、听音乐或者跑步等方式排解压力,逐步适应环境后,就能与他人进行进场的交流,解决人家交往的问题。

2、在大学期间很多学生会产生攀比、炫富的心理,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经常性的攀比,会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压力,进而产生心理压力,直接影响学习、生活,甚至导致自卑、抑郁等严重问题;而对于家庭较好的学生,炫富现象则会导致心理膨胀、过分自大以及以自我为中心,进而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产生各种情绪、心理压力,影响学习、生活,针对这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一些认知疗法,从认知中解决压力问题,如一分为二法,将自己的优劣势,他人的优劣势都有一个明确的比较,明白什么时候都没有完全的称心如意,学会辩证的对待自己和他人。)

(5)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则可以从日常的一些学生活动中逐步调节学生的压力,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团体辅导,通过一些游戏以及与他人的接触,逐步缓解压力;

(6)让学生对自己每个时间段的压力有一个反馈与总结,找出已经解决的压力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找到还未解决的压力以及可能会使用到的方法,不断提升自己解决压力、管理压力的能力。

5、在情绪控制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情”。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有很多都是由情绪管理能力差导致的,如个人负面情绪过多会影响学习,影响宿舍关系,进而影响大学生活的整体质量。

(1)在课堂以及日常活动中要让学生明白情绪的涵盖范围以及在大学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情绪问题,如情感问题带来的情绪波动、人际交往带来的情绪问题以及陌生环境带来的情绪适应问题等,这些都是大学里需要面对的重要方面;

(2)要让学生明白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不仅仅影响着自己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同样也影响着他人的学习生活,甚至可能影响整个群体的情绪氛

围;

(3)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家庭、学习、生活等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理性的情绪定位,不过分自卑也不骄傲自大,不斤斤计较也不大而化之;

(4)是掌握一些必要的情绪疏导方式方法,如借力法、宽恕法、重塑印记法、化解争吵法等,通过记日记、对好朋友倾诉、K歌、读书、旅游、跑步等形式,让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合理的发泄渠道,同时学会在产生不快时积极调整心态,让自己变得乐观;

(5)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和宿舍,多参与学校日常的校园文化和志愿服务活动,多和同学、社会接触,学会宽容、理解、尊重他人。

(6)在此基础上通过每个学期的自己的总结、同学的评价以及老师的点评及时对自己的情绪管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及时的调整、完善自我的情绪管理。

五、大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培养方案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培养不仅仅需要学生个体的自觉来完成,学校提供一定的交流、发展平台,建立制度化的载体与系统化的培养体系,通过外在约束的形式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日常管理中实现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不断提升也非常重要,例如一些常规的课程中引入相关的概念、内容与实施方法,在日常活动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人格的各典型行为方面不断提高完善,同时对于存在共性问题的学生群体可以通过团体辅导完成某一典型行为或关键点的辅助提升,对于个性问题严重的学生则可以通过个别指导来完成。

下面分别从大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五个构成要素具体介绍实施办法:

1、认知的获得可以通过课程指导、日常管理、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四种方案进行实施,讲授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环境认知,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正确适应环境。

首先在课程指导训练中采取“讲授+互动”的模式,利用四个学时的时间,运用讲演、案例分析、管理游戏等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环境认知。内容涵盖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理论包括认知管理、自我认知以及环境认知的概念、地位、意义及内容;实践部分则主要是针对认知管理的训练及实践,包括生命认

知训练、我的自画像训练、兴趣认知及兴趣岛游戏等。通过这些方式提升学生对于自我意识的理性认识与理论常识。

其次在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对认知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通过对其校史校情的教育,让他们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选择,尽快熟悉环境;在生活中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培养学生对个体的认可与包容,对环境的熟悉与适应;通过日常活动中的奖惩制度、社会实践、综合测评等的介绍与约束,让学生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知晓自己的行为后果与激励措施;而通过亲情、感恩系列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正确认知他人的付出与社会的现实,等等。这样有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状态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习惯,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再次针对班级或群体中在认知获得过程中存在弱项的一部分学生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偏向利用一些小游戏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社会,例如“我是谁,他是谁”、“人际关系中的我”等。

最后对于在上述三种方案中认知获得仍存在问题的学生,则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与特殊性,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制定有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如主动与学生进行单独交流、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图书资料、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心理咨询、阅读疗法、认知疗法实现学生的自我认同与行为矫正。

2、认同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明确目标,采取行动,并最终实现阶段性目标。

首先在课程指导中通过理论讲授加强目标管理能力的培训,例如开展理想与规划教育,通过名人事例、身边的榜样等形式教育学生尽早确立目标;开展生涯规划与学涯规划教育,通过名言名句赏析让学生明白生涯与学涯的重要意义以及对自身事业、家庭乃至整个人生的影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其次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则围绕一些常规性活动的开展,将目标管理具体化、深入化,成为学生日常行为方式的组成部分。例如在新生军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目标;在入学教育中可以通过专业教育、就业教育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发掘自身的优势,明确发展目标;而日常的奖惩制度、综合测评、评奖评优等内容,是给学生树立榜样、明确方向,使他们更加明确自己需要什么,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对学生的职

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寻找探索今后发展的方向及路径,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对于目标不明确的群体可以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让学生在了解自我的同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制定计划并采取行动最终实现目标,例如:我的梦想我做主、阶段目标计划书活动等。

最后对于目标认同特别弱的个别学生通过个别指导的方式帮助其提升,如辅导员谈心、辅导员指导制定计划、个人每周总结、结对子、辅导员监督等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目标管理的习惯。

3、实践行为怎是从具体的时间落实与行为落实方面着手,注重学生时间观念的养成以及良好行为、生活习惯的形成,帮助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首先在课程指导中,可以通过案例讲解,引出时间管理的概念、行动执行力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误区(如人生有了目标就可以、有时间计划表就行,船到桥头自然直、得过且过等),让学生了解时间、行动的重要性,介绍一些时间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技巧(如时间管理ABCD法则),同时运用一些名人事例,激励学生将计划与目标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如了解自己使用时间的方式和状况、做好工作计划并监督自己落实、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时间管理表格的制定、适当说不等,并通过课堂互动、预留作业的形式加深学生的印象。

其次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分类指导,针对新生可以通过军训的形式,锻炼他们的时间观念与执行力,从入学时候抓起,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以及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针对全体学生则可以通过完善学院的请销假制度,上课点名制度等,用制度化的约束与管理,保证学生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让学生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

再次在团体训练中,对于一部分时间观念差、自我约束能力差、执行力弱的学生,主要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时间、行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明白“时不我待”、“最佳行动时间”,例如制作时间规划表、生活习惯引导、短时间行为落实等,加强督促,巩固成绩。

最后对于在上述三种方案中进步不明显的学生则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例如通过心理咨询与操作性行为疗法等方式,让辅导员参与到个别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分析原因、与时间管理能力强的学生结成“1+1”互助组、对于落实行

动能力差的学生给以明确的时间表,按照时间表落实行为,并进行一些激励措施等。

4、压力调节主要是通过多种活动以缓解压力、变压力为动力等。目前基于家庭、学习、就业、婚恋等方面的因素,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并且压力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因此提升学生压力管理的能力尤为重要。

首先在课程指导过程中,讲授一些压力的来源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中间可以穿插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开展课堂互动;另外可以通过名家名言的分析、案例的讲解等形式,与学生一同进行压力的分析与减压训练,从理论上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

其次在日常管理活动中,针对压力我们能做的工作有很多,例如新生的团体辅导中,可以通过一些介绍或活动让学生提前领悟大学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压力,通过模拟、分析、试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应对这些状况的准备;一些定期的心理讲座、心理训练等也是帮助学生正确应对压力的有效措施。

再次对于存在的一些共性的压力问题,则需要相对专业的老师在团体辅导中将学生带入压力环境中,帮助他们分析压力,找出排解压力的正确途径,例如:记事本、我的出气筒等,让学生直面压力,然后才能有效的解决压力。

最后对于上述几种方案的培养及训练仍然没有明显效果的学生,则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需要辅导员的配合与帮扶,例如实施松弛疗法,做适量的运动、阅读等;音乐疗法,听一些舒缓、温馨的音乐;心理咨询则主要是针对症状严重的学生可以采取的措施,通过与心理咨询中心联系帮助解决问题。

5、情绪控制主要通过四个方案的实施,养成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状态。在大学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面临着亲情、友情和爱情等各方面的问题,这在某一程度上都能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处理不好可能形成程度不等的心理问题,因此对待情绪的梳理与疏导十分重要。

首先在课程指导中,可以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授与互动的模式让学生学习一些正确的情绪疏导方式,并进行模拟表演,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结合案例,给学生讲授常见的情绪调控策略和技巧,让学生联系各自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常见的情绪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通过课堂上的策略方式为自己进行疏导。

其次在日常管理活动中,主要实行“以情为主、情理结合”的活动原则,在新生中开展亲情教育、责任教育、友情教育、包容教育等内容,让他们正确对待各种关系,正确应对各种不良情绪;针对所有学生则可以通过班级晚会、集体活动、春游秋游等加深学院内部学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让大家学会在集体中成长,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通过日常的心理讲座与心理健康周活动,更多的是向学生介绍不良情绪的后果以及应对不良情绪的各种措施。

再次在团体辅导中通过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学会应对不良情绪的具体措施,同时在学生中形成“互爱、互助、互信、互容”的氛围,例如:天使“笑”吧、今天我值日、美舍秀秀等。

最后对于在上述活动中表现仍有欠缺的学生则需要开展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帮助其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运用音乐疗法、做适量运动、找辅导员或自己信任的朋友或老师个别谈心等措施,对于情绪问题特别严重的学生则建议其联系心理咨询中心进行指导。

六、大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行为测评

(一)标志性表现

自我心理调控行为可以表现在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好多方面,你是否按时上课?你最近心情如何?你参加社会实践了吗?你的宿舍关系如何……这些都能反映自我心理调控的发展程度。所以我们研究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行为是通过五个构成要素来实现的,但是为了便于测量与评估,我们又归纳选取了显示度高、更直观、更具有代表性的、能够综合反映这五个关键点的三种表现作为观测点,也就是大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三个标志性表现(见表2)。

表2:大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行为三项标志性表现

(二)为什么选取这三项为标志性表现

1、自我心理调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情绪的管理,人生要获取幸福感也离不开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一个人看待问题的态度和对情绪管理的状况可以综合反映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认知管理、压力管理与情绪管理,他们之间相互作用,一旦出现认知偏差会导致压力的出现,同时引起情绪的变化,因此这两项标志性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个体的行为,因此必须作为重要的观测点。

2、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必须要有目标与计划,并且要有良好的执行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娱乐、学习、生活的有机统一。成瘾行为情况可以看做是个体能否自主调节自我,合理利用时间,执行目标计划的重要参照,因此把它作为重要的观测点。

3、这三项标志性表现反映的是学生对待主观与客观,也就是他们对待自我、环境乃至社会的一个重要态度,是学生积极与消极生活观念的重要表现,它可以涵盖学生自我心理调控的各个方面的行为表现,是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一个综合体现。

(三)测量与评价

自我心理调控行为有3个标志性表现,分别为“看待问题的态度”、“对情绪管理的状况”、“成瘾行为情况”,通过对三个标志性表现的观测,可以判断自我心理调控行为的表现水平(见表3)。

表3《人格培育——自我心理调控行为表现测评标准表》

心理健康与生理调适

要保持家庭的和谐,则需要预防和处理家庭“生活事件”,以下不利于“生活事件”的处(A) 心理健康的本质是(B) 哪项不是职业倦怠症的特征(A) 将神经症产生归结于形成错误的操作条件反射的观点是(D) 从未接受过病毒抗体检测的患者,经确诊患有艾滋病往往会出现(D) 在著名的“情绪BC理论”中“,B”代表(D) 遇有不良情绪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D) 导致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是(A) 发展常模就是()。(A) 林先生作为佼佼者被某知名企业录用,可是他工作没多久,就因为和科室里的同事相处不好,觉得受他们排挤,能力不被领导认可(A) 常见的个体应对方式有六种,其中属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的是(A) 小付与同事发生了一点争执,没讲两句就一把把同事推开。这属于(A) 小金很喜欢过山车等刺激游戏,而小林则非常害怕这类游戏,这说明了(A) 针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调整,也就是对情境的评价,属于(B) 哪项不是很好的环境适应性体现方面(A) 小方的问卷得分为50分,可以判断(D) 根据咨询心理学的观点,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D) 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和低落为主的精神障碍称为(B) SDS分()级评分。(A) 在测量工具上直接测得的数字,称为(A) 以面部表情、声音和躯体姿势体现的对外在影响的适应性行为,持续时间相对短暂,被称(B) 个体在遇到压力时,产生焦虑、抑郁、愤怒等反应属于(B) 个星期之内对付一两件压力事件相对容易,但是长期连续的此类事件就会有难以招架的(A) 我们往往用“四面楚歌”来形容()。(A) 发展常模就是()。(A)

个相信自己身体健康的人为了预防生病所从事的行为活动称为(A) 情绪感觉的外部特征是()。(A) 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的精神创伤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称为(D)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叫(A) 以下关于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错的是(A) 某人使用P9心情指数自测表对自己进行了自测,结果为6分,说明(A) 小张在日记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思考时铃声是刺耳的这说明(A) “以德报怨”说的是人际交往中的()(A) “言必信,行必果”,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的(B) 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D) 个体通过发泄、哭泣或其他方法和其他人交流,属于压力应对的(A) 小齐正在逛街,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把她吓一跳,这时她处于()水(B) 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是()。(A) 能够集中注意力、自我把握、发挥创造力、积极热情地投入工作并能取得杰出的成就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则易半途而废这种能力(B) 情绪链调整法的第个步骤是()(B) 蔡卓基教授结合各类研究和中国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六条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标准(D) 抑郁症的自我调整法不包括(A) 任何测量进行多次,其结果不会完全一致是(A) 关于预防性压力管理错误的是()(D) 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并不容易,因为紧迫感会让我们压力更大。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B) 把自己的经历集中在正确的目标上,每天朝着目标迈出一小步,属于压力应对信念建立(A) 情绪调节存在个体差异,其中()不属于(B) 90项症状清单本量表共有90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取级评分制(B) 提供一个定义好的数字序列,由评定者给受评者的行为确定一个数值(等级),

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在受到挫折时有效地化解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紧张、郁闷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调节挫折心理,常见的方法有: 其一,暗示调节。 心理学研究表明,暗示作用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内部语言可以引起或抑止人的心理和行为。自我暗示即通过内部语言来提醒和安慰自己,如提醒自己“不要灰心”、“不要着急”、“一切都会过去的”、“事情并不像我相象的那么糟”等等,以此来缓解心理压力,调整不良情绪。 其二,放松调节。 大学生还可学习身体放松的方法来调节挫折所引起的紧张不安感。放松调节是通过对身体各部分主要肌肉的系统放松练习,抑制伴随紧张而产生的血压升高、头痛、手脚冒汗、腹泻、睡眠等生理反应,从而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焦虑情绪。 放松调节首先要学会体验肌肉紧张时的感觉,即收缩肌肉群,注意体验其感觉;然后再放松肌肉群,注意体会相反的感觉。 呼吸调节也是放松调节的一种。通过某种特定的呼吸方法,来解除精神紧张、压抑、焦虑、急躁和疲劳。比如,紧张时,采用深呼吸的方法可减缓紧张感。平时也可以到空气新鲜的大自然中去做呼吸训练。

其三,想象调节。 受挫心理调节能力并非要等到受挫后再来培养,而是在平时就要训练。想象调节法即是指在想象中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情境和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事件的预演,学会在想象的情境中放松自己,并使之迁移,从而达到能在真实的挫折情境和紧张的场合下对付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 想象调节的基本做法是:首先学会有效的放松;其次把挫折和紧张事件按紧张的等级由低到高排列出来,制成等级表;然后依据等级表由低到高逐步进行想象脱敏训练。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 摘要: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处在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位大学生都离不开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调适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环境中通过自己努力积极主动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的心理.行为过程。自我心理调适是大学生学业与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适应自我心理调适 现阶段,大学生面对的社会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变迁剧烈、震荡激烈、发展迅速、改革不断的社会,每一个大学生都会或者将会承受如此社会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机遇与发展、成功与失败;随时都会面临新的适应,把握好社会上的无数选择或被选择的机会。需要走出墨守成规这一变革的误区。抛弃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诸如孤独、忧郁、失落、沮丧、自卑、退缩、恐惧、逃避、浮躁、烦恼,紧张、焦虑、愤怒,冲动、空虚、怠卷等心理行为问题)和与之相应的自我心理调适对策逐步受到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众多人士的重视,因为自我心理调适是实现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过去的那种只重视大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技术掌握,而忽视自我心理调适的做法有了很大的改观。 适者生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规律。在现实社会生活过程中,大学生的适应性往往被看作影响一个大学生社会生活成败的主要个性特征。一个大学生能够科学地而不是非科学地(例如迷信地或带有邪教色彩地)、有意的二不是无意的、积极的二不是消极的调适自己的心理活动,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使其处于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们生活幸福化、工作高效化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内涵自我心理调适这一概念在心理学界特别是在心 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多,但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其定义目前尚未统一。要探讨自我心理调适就不能忽视与自我心理调适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适应,目前,从心理学角度解释适应概念比较权威的定义是:“适应是来源干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 整合现有资料,我们认为自我心理调适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积极主动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的心理、行为过程。即大学生在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形成既满足个大学生需要又符合社会生活条件的积极的 心理、行为过程。这里是从心理学范畴论述自我心理调适,所以自我心理调适的概念既不同干严格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理适应(如大学生的感官对光、声、味等物理刺激的适应),又不同干狭义的心理上的适应(即遭受挫折后的自我调节过程),也不同干社会学意义上的适应(如为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为发展而努力改变环境等)。生物科学上的适应是指所有活着的有机体都要随着它们环境中某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其括动。即生物在竞争中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对于不能满足需要的环境情况进行适应是动物和大学生生存的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阳光心情 河间市曙光小学教师崔香梅 健康对于个人来说,乃是事业成功之本,幸福之源。在现代信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是,人们对健康概念及健康标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解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对健康概念和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一个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曾几何时,我们一直以“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以“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从事教师工作的骄傲;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作为赞美教师人格最经典的语言。然而在赞美教师的职业伟大和人格魅力的时候,我们更应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教育事业是教育人的事业,教育要培养具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而培养人才的教育者更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在提供全面素质的今天,我们教师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提高。 所谓的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心理健康是指一种合乎某种社会水准的行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个体必须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自己的潜能、长处和缺点,并发展自我;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而有效率;有自我发展上与人际和谐方面均能兼顾;在本能、自我与超越自我之间能平衡发展,且能面对问题,积极调适,而不依赖消极的心理防卫。 身体健康、心理健全的教师,才能正常日常工作,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高素质的学生。目前,社会各界对教师期望是惯性的,认为教师就该比一般人心理适应能力调节能力要强,可是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担,长期的超负荷运作正在吞噬他们的身心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及专业能力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不断学习,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将学校视为自己不断学习的场。所以课程改革为内容,转变教师观念为重点,培养教学科研能力使每个教师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表现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是大家得到共同发展,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试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学习心得体会 当今的社会里,压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今天的教师的压力与比过去相比要大得多。如:课程改革、教学行为、人际关系、角色转换、专业发展?? 通过《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的学习,我明确了当前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现状及职业压力带给教师的影响;懂得了教师的职业压力从何而来;掌握了教师职业压力的有关理论。并从中受益,并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深有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等等,以至整个社会。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不管是正常的焦虑还是神经过敏性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要淡薄名利,随遇而安,不要斤斤计较,愤愤不平。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二,关注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推进人性化管理等,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总之,做任何事情,都要从教师心理这一层面加以考虑。如学校领导要转变管理观念,发扬民主,关心教师,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要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体验工作的成就感;千方百计为教师解决生活困难,解除教师后顾之忧;配备心理保健工作者,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领导要善于鼓励教师。林肯说,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师也一样,一切的辛勤工作同样希望得到校领导的肯定、鼓励。 三,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教师应善待自己,帮助自己,要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第一,要正确地了解自己,确认自我价值,并接受自己。古人早有明训:“人贵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等。很多教师由于自我认知偏差,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带来诸多心理问题,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如果一个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第二,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心身研究认为,情绪在心理疾病中具有核心作用。积极的情绪对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不仅对健康有减力作用,而且导致人的心理障碍。而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难免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反应,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更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当教师心怀不良情绪时,可试一试情绪调节法,以保持心理平衡。第三,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圈。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对挫折的承受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愈强,在社会生活中也就愈成功。因此教师

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常用方法

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常用方法 我认识一个人,总喜欢跟人诉说自己的不幸:高考落榜,爱情不如意,就业压力大……挫折屡屡不断,似乎活着对他已是一种负累。一天,他颇有感触地对我说:“哎,我什么时候能过上一种风平浪静的生活呢?” 我笑着说,除非你离开这个世界了。 朋友一怔,于是我给他讲起古希腊的一个经典故事。有人问古希腊智者阿那哈斯:“你说,什么样的船最安全?”阿那哈斯说:“那些离开大海的船最安全。” 说得多好! 人活在世上,就像船行于海中。遭遇风浪,饱尝奔波,乃是人生的常态,谁都无法拒绝。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正是一串串真实的脚印,最终汇成了我们每个人或长或短的一生。离开了大海的船最安全,然而船一旦离开了大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是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已经太大了。农夫于是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泥土一铲铲进了枯井。但出人意料的是,这头驴子好像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往井底探头,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便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心理问题每个人都有。人存于世,必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环境变了,人的心理就应该要变。但是这种变化是要经历一番努力的,也就是说要经历一些不愉快。人的本性是追求愉快的,所以当我们面临这些不愉快时,我们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烦躁、忧郁、难以选择等等。刚刚入学、青春期、毕业前后、刚刚步入社会、家庭成员的增减、职场变化等等,这些情况我们几乎都会遇到,这些时候我们就需要自我调节,帮助我们成长,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关键时期、危险时期。 心理疾病是严重的,因为它影响到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如,一个社交恐怖的学生,他就不能去和同学正常交往,不能在学校学习,自卑感很重,行为上就表现出回避;再如,一个抑郁症的人,他觉得干什么都没有意思,也没有力气干活,很烦,也不愿跟人说话,光愿在床上躺着,吃饭不香,睡觉不好,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不如死了好;还有,精神分裂的人,老是感觉自己在被人跟踪,有人要迫害他,人们都在针对他,听到有人议论他,说他坏话,命令他去做一些事情,其实这些都与现实是不符合的,可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以为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这就是妄想和幻觉,是严重的精神症状。心理疾病种类在很多,如:人格障碍、神经症、心境障碍以及重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等)等等。这些疾病在精神科都会遇见,它们是疾病,是和胃炎、肺炎、感冒发烧一样,是需要我们去战胜的疾病。常见的心理问题一般通过自我调节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转移法。转移法就是在不高兴时,把注意力转移到愉快的或其他不令自己不快的事情上去。当我们认识到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默默地忍受时,就要尽快、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最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转移到最能使你感到自信、愉快和充实的或不会让自己痛苦的活动上去。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尽量减少外界刺激的输入量,尽量减少它的影响和作用,如:心情不好时,上街散散心,心情就会放松,痛苦就会消除。 学会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心理调适方法完整版

心理调适方法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发布时间:2013-10-21 浏览次数: 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同程度会承受来自各方的精神压力,压力得不到缓解就会引发各种心理疾病。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同程度会承受来自各方的精神压力,压力得不到缓解就会引发各种心理疾病。心理健康的人,不是对任何事情都能保持健康的心态,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因此心理保健的必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其实,冷静地处理心理问题也不是难事,那些在危机面前不惊不慌,保持冷静的人并非天生就有这份能耐,他们也都是在生活中逐渐学会的,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1.正视情绪问题 遭遇困境或受挫出现消极的情绪时,不要逃避,要正视消极情绪(要明白它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冷静下来,对受挫及不良情绪产生原因仔细地进行客观剖析和认真体验,以便有的放矢地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此外,要敢于表达或暴露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和有效地驾驭与控制它。否则盲目地压抑和掩饰有害于自身情绪系统的健康发展,又不利于良好人格的重塑。 2.暗示法 通过语言的刺激来纠正或改变人们某些行为或情绪状态的一种心理调适方法。自我暗示指通过有意识的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从而对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长期处于烦恼或压抑的人,可以经常告诫自己:“要想开一些快乐一些”、“这没什么”、“我能挺过去”、“我现在很好”。以上调节方法对于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能起到一定的缓解和调节作用,对于有中度以及严重的心理障碍问题的人,建议到专门的机构找专业的咨询人员来一起解决问题。

3.宣泄法 就是通过适当的途径将压抑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它是心理调节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宣泄(因受社会道德和规范的限制)要选择合理的方式与适度。否则,不择方式与不顾后果的尽情倾泄,则可能如火上浇油,反而把事情弄得更糟,增添新的烦恼。通常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合理宣泄。(1)高声唱歌:放开喉咙高声唱那些平时自己最喜欢唱的,且唱得最好而又有气势的歌曲。(2)大声呼喊:可以吼叫(在室内面壁)或呼喊(到操场、旷野、山顶),再不妨碍他人的情况下高声疾呼,吐出胸中的郁闷。(3)哭出声来:当痛苦悲伤时,流泪会使人内心感到舒畅一些,如低声饮泣不能减轻悲痛,则索性哭出声来。(4)文体活动:听音乐、读幽默故事、参加娱乐或体育活动均为宣泄的好方法,有时骂人也无妨(在无第三者的情况下,大声痛骂某一个使你倍受屈辱者)。再者,求助咨询师,通过向其倾诉,缓解来自不良情绪的压力,削减可能出现的侵犯动机。合理宣泄可使尽快地拨开迷雾。 4. 改变不良认知 助理性的思考方式,用纠正不正确或不合理的信念来对抗非理性思考方式,以消除情绪困扰和行为异常的一种自我心理调节法。合理信念则产生合理的情绪行为方式,不合理信念则产生不合理的情绪行为反应。艾里斯提出以下几种不合理信念:(1)对自己的不合理要求:“我必须出色地完成所作的事情,赢得别人的赞赏。否则,我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在这种情况(给自己提出的是难以达到的目标)下,因失败(在所难免)而失望(感到受不了),由此产生情绪障碍。理性的人应当意识到,一件事没做好,并不说明其一无是处,而只说明其在这件事上办糟了。(2)对他人的不合理要求:“人们必须善意对待我,并以我所希望的方式来对待我。否则,社会应该对他们那种轻率之举给予严厉的谴责、诅咒和惩罚。”事实上,这种无理要求行不通。理性的人们是会尊重他人的,不要求别人做事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这样,就会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3)对

自我心理调节、自我激励七种方法

自我心理调节、自我激励七种方法 适当的自我调整是每个人必备的心理素质。在困境中不断自己鼓劲,不平丧失信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树立信心首先应战胜自卑,虽然自卑心理在有时能促使我们改变自身状况,追求更好的发展动力,对个人的发展具有激励和促进作用,但自信心对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者在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础的支持作用。因此,在面对困境时,尤其不能失去信心。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的方法: 1、自我激励法:自我激励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动力派系之一,主要用生活中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观念来激励自己,同各种不良情绪进行斗争。要相信凭借自己的意志、能力和奋斗精神,没能得到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得到,使能增强自信心,从而增加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2、自我暗示法:心理学家默顿提出“预言自动实现”原则,认为人们具有

一种自动促使预言实现的倾向,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抱着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进步,看到成功的希望,就能激发人的动力。 3、进行积极的归因:特别在面对失败时,应总结原因,努力改进。但在总结原因时,虽然原则上应客观,但是有时适当的带有主观性的归因,有利于自信心的维护。把失败的原因部分归结于外部不可控因素,从而不降低自我能力的评价,有利于激发过进取力,重新来过。 4、适时调整理想自我:理想自我的目标定得过低,则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目标太高或根本不适合自己,在实践中会不可避免的一次又一次地经历失败,不利于自信心的培养建立。 5、学会微笑:笑能给人自信,是医治自信不足的良药。大学生在遭遇困难时,能经过自我调整,对一些不如意一笑而过,如风过耳,正确地评价自我,则能继续充满自信进入下一个奋斗历程。

心理调适方法ABC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职业高中电子电器一年级学生 学科:《心理健康》 适用对象:职业高中学生 第四课心理调适方法ABC教学设计 古浪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师:张玉林 一、教学背景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由于种种原因,中职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说谎、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焦虑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中职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职业教育带来巨大的困挠,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举措。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引起心理困扰的原因,掌握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能够运用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主动进行自我调节,养成积极自我心理调适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掌握我们可以从行为和认知两个方面来调适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四、教学难点 把改变认知变成一种思维习惯,遇事学会换个角度思考。 五、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一)心灵有约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它也哭。” 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

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心态改变,命运也就能随之改变。 ——萨克雷 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 (二)导入新课 了解刘淇奇同学的故事。 问:刘淇奇的故事带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由对故事的分析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即中职生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我们可以从行为和认知两个方面来调适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三)心海导航 1、改变行为 人的消极心理状态有可能是环境导致的。 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1)合理宣泄:即尽情倾诉积郁心中的烦闷和内心矛盾,释放心头的重负,恢复心理平衡。例如:大哭、找人倾诉等。 (2)情绪转移:是指把注意力从产生消极否定情绪的活动或事物上转移到能产生积极肯定情绪的活动或事物上来。例如:音乐陶冶转移法、体育锻炼转移法等。 (3)心理暗示:是通过语言、动作以含蓄的方式对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分为积极心理暗示和消极心理暗示。 例如:富兰克林的自我行为疗法 富兰克林为了培养自己的品质,曾制作了一个表。表上列举了自己要做的事情,然后检查每天执行的情况,看看哪些能够自觉做到,哪些提醒后才做到,哪些没有做到。然后将这个星期的情况与上个星期进行对比,看看自己是否取得了进步。如果进步了,就给自己一个奖励;如果退步了,就给自己一个惩罚。 2、改变认知 (1)请同学们欣赏双关图,自由地谈谈看法。 为什么同一张图能看到两种不同的事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心理健康与调适

? 1.在心理防御机制中,投射是指()。(单选题3分)得分:3分 ? A.遭遇危急事件时,放弃习惯化的成熟应对策略 ? B.用不同的方法来肯定自己 ? C.把自己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 ? D.对某人或某事不能发泄自己的情感而将其转移到其它能够接受的人或事物上去 ? 2.“感性自我”的正确阐述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 A.感性自我是对外界事物的情绪化应对 ? B.感性自我是一个人应该更多运用的应对事物的方式 ? C.感性自我是成人式的自我 ? D.感性自我是运用逻辑反应外部事物 ? 3.过分追求完美容易导致抑郁症,抑郁症最典型的表现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 A.以暴力的方式应对自己和世界 ? B.以完美的方式应对自己和世界 ? C.以怀疑的方式应对自己和世界 ? D.以不作为的方式应对自己和世界 ? 4.下列行为事件中,使用了心理防御机制中的“解脱”机制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 A.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对老师哭哭啼啼,苦苦哀求 ? B.阿Q挨了赵家的打,去欺负小尼姑以出气 ? C.爱女遭遇车祸死亡后拒绝承认

? D.一位足球队员在比赛中犯规让对方的一位队员受伤,他到花店买了一束花,送到医院 ? 5.下列选项中,属于积极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 A.退行 ? B.理智化 ? C.合理化 ? D.升华 ? 6.在心理健康等级划分中,心理健康轻度失调者的表现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 A.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完成的活动 ? B.符合马斯洛提出的十条标准 ? C.和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 ? D.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 ?7.多年期待的职务提升落到了一位更年轻的同事身上,正确的应对态度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 A.怒从心头起 ? B.抱怨不公平 ? C.有更多时间与家人共处 ? D.前途从此无光明 ?8.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妥善的处理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当团体犯错时,处理个人与团体的关系的正确做法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自我调适心理的主要方法

自我调适心理的主要方法 (一)积极的自我暗示 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大家还记得第一次轻武器实弹射击吗?我记得我第一次参加射击,看着前面的战友一个个走出列,听着震耳欲聋的枪声,心理越来越紧张,心跳也越来越快,当叫到自己上场时,握着枪,心慌慌地往预备位置走。这时,既有些害怕,又担心战友们笑自己胆小,心里就暗暗为自己鼓劲,“你们能打我也能打”,于是,壮着胆子扣动了扳机,打响了我军旅生涯的第一枪。这种自己鼓励自己,为自己加油的心理活动,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在体育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运动员在赛前嘴里念念有词,这是他们在暗暗为自己加油鼓劲,以减轻心理压力。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在心中默念一些鼓劲的话语,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下面,我们一起来为自己加一把油,大家跟着我默念:“别人能行,我也一定能行”、“我能做好,我有信心”、“别人不怕,我也不怕”。我们是不是从中找到了一些新的自信和勇气? (二)合理的宣泄 合理的宣泄,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压抑在心中的愤怒、忧愁、悲伤等各种不良的心理宣泄出来,以获得心理上的解脱。当我们的心理比较压抑时,要加以合理的宣泄,这样,才能调节机体的平衡,缓解心中的困扰,恢复正常的心理。 宣泄的主要方式有四种: (1)倾诉。就是心中有什么想不通的事,千万不要把它闷在心里,要找同乡、战友、领导尽情地说出来。这样,你就可以得到一种寄托和解脱,从心理上得到了他人的帮助。 (2)书写。刚才讲的“倾诉”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书写”是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可以写封信给家人、好朋友,也可以写写日记,自己对自己“说”,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没有任何心理压力,许多不良情绪就在字里行间中化解了。 (也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来宣泄。) (3)运动。有了不良心理,闷坐在房子里可能“剪不断,理还乱”,到外面去打打球、跑跑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让怒气和痛苦随汗水一起流淌,心情就会开朗起来。我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心里比较烦的时候,就喜欢和打打篮球、跑跑步,既可以和大家交流,又能够排解心中的烦躁。我希望大家多试一试这种宣泄方式。 (还有一种方式,我一介绍大家可能不以为然,那就是“哭”)

谈谈在工作生活中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

谈谈在工作生活中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谈谈在工作生活中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经常会反复问自己:“我这么做是否能得到家长认可,同事们又会怎么看,领导是不是支持,这么做会不会出乱子?”有时老是担心教不好课,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最后考不过人家……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有时还会莫名其妙的恐慌,担心会不会忘记什么事。还曾经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精神病了,和许多同事交流后发现,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方面的困惑。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在教学任务繁重,工作超负荷的现实情况下,许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许多挑战,工作心理压力较大,职业倦怠症状明显。这些压力除了来自学生的学习和不良的态度之外,还有课程改革、教学行为、人际关系、角色转换、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压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2005年的调查表明: 75.6%的初中教师、72.5%的高中教师和70.9%的小学与幼儿园教师压力较大;近30%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40%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扭曲。 我校的校长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很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特意邀请了第二医院的张载福院长给我们做了“减轻心理压力”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通过张院长的讲座,我意识到其实自己完全可以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只要能积极地进行心理调试,那么我们

自我心理调节的七种方法

自我心理调节的七种方法 1.倾诉倾诉可取得内心感情与外界刺激的平衡,去灾免病。当遇到不幸、烦恼和不顺心的事之后,切勿忧郁压抑,把心事深埋心底,而应将这些烦恼向你信赖。头脑冷静、善解人意的人倾诉,自言自语也行,对身边的动物讲也行。 2.旅游当一个人心理不平衡、有苦恼时,他应到大自然去。山区或海滨周围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阴离子。阴离子是人和动物生存必要的物质。空气中的阴离子越多,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所得到的氧气就愈充足,新陈代谢机能便盛,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增强,有利于促进机体的健康。愈健康,心理就愈容易平静。 3.读书读感兴趣书,读使人轻松愉快的书,读时漫不经心,随便翻翻。但抓住一本好书,则会爱不释手,那么,尘世间的一切烦恼都会抛到脑后。 4.听音乐音乐是人类足美好的语言。听好歌,听轻松愉快的音乐会使人心旷神怕,沉浸在幸福愉快之中而忘记烦恼。放声唱歌也是一种气度,一中潇洒,一种对长寿的呼唤。 5.求雅趣雅趣包括下棋、打牌、绘画、钓鱼等。从事你喜欢的活动时,不平衡的心理自然逐渐得到平衡。“不管面临何等样的目前的烦恼和未来的威胁,一旦画面开始展开,大脑屏幕上便没有它们的

立足之地了。它们隐退到阴影黑暗中去了,人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工作上面。”伊丽莎白就是通过画画治好了忧郁症。 6.做好事做好事,获得快乐,平衡心理。做好事,内心得到安慰,感到踏实;别人做出反应,自己得到鼓励,心情愉快。从自己做起,与人为善,这样才会有朋友。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你的手,施一份关心给人。仁慈是最有价慎的品质,你不可能去爱每一个人,但你尽可能和每个人友好相处。要热情,缺乏热情,一事无成。7.忘却忘却也是保待心理平衡的好办法。忘记烦恼、忘记忧愁、忘记苦涩、忘记失意、忘记昨天、忘记自己、忘记他人对你的伤害、忘记朋友对你的背叛、忘记脆弱的情怀。忘记你曾有的羞悔和耻辱…这样你便可乐观豁达起来。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对于荣辱、富贵、贫穷、诽谤、嫉妒、酸楚等社会附加物,一笑置之,那么你就得到解脱了,心理就平衡了。忘却有害无益的人和事吧,保持心理的平衡。

谈谈在工作生活中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经常会反复问自己:“我这么做是否能得到家长认可,同事们又会怎么看,领导是不是支持,这么做会不会出乱子?”有时老是担心教不好课,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最后考不过人家……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有时还会莫名其妙的恐慌,担心会不会忘记什么事。还曾经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精神病了,和许多同事交流后发现,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方面的困惑。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在教学任务繁重,工作超负荷的现实情况下,许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许多挑战,工作心理压力较大,职业倦怠症状明显。这些压力除了来自学生的学习和不良的态度之外,还有课程改革、教学行为、人际关系、角色转换、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压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2005年的调查表明:%的初中教师、%的高中教师和%的小学与幼儿园教师压力较大;近30%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40%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扭曲。 我校的校长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很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特意邀请了第二医院的张载福院长给我们做了“减轻心理压力”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通过张院长的讲座,我意识到其实自己完全可以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只要能积极地进行心理调试,那么我们的心态就会

更阳光。通过查阅各种资料,结合自身的理解,我认为教师在工作生活中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改变自我法 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他的报告和文章中反复强调,“多改变自我,少埋怨环境”。将改变自我,自强不息放在第一位,从而达到了教育的自我境界,提升了人生的层次。生活中的压力可能并非来源于所陷入的生活困境,而是来源于我们对这些生活经历所采取的反应。所以改变自我是应对压力的首要途径。你无法控制生活降临于你头上的打击,但你可以控制你对于这一打击的态度。在面临心理压力时,你一定要做到:不要让压力占据你的头脑。保持乐观是控制心理压力的关键,我们应将挫折视为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不要养成消极的思考习惯,遇事要多往好处想,努力在消极情绪中加入一些积极的思索。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潜能上。正如一个台湾司机所说: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二、多角度比较法 清人笔记小说中有一首《行路歌》: 别人骑马我骑驴, 仔细思量总不如,

自我心理调适途径

三、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途径 所谓自我心理调适,就是自己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的需要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控制调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维护心理平衡,消除心理困扰。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能够帮助自己在择业遇到困难、挫折和心理冲突时,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化解困境,排除困扰,改善心境,寻找最佳途径实现自己择业的理想和目标,不至于因受挫而使情绪一落千丈或丧失信心。 1、充满自信 知人为聪,知己为明;知人不易,知己更难。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把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强化自信心理。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怯于出头,羞于表现,常常给人以唯唯诺诺、缺乏能力的感觉,不能给自己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在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大学生就应该抛弃自卑心理,树立自信意识。充满自信,在平时就应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改变那些不适应发展的不良的人格品质,培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品质,树立自信心。在求职遇到挫折困境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被暂时困难所吓倒,正视现实,放眼未来,要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对自己抱有合理而坚定的信心,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同时要适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理。对求职的期望适度,保持实事求是,知足常乐的心理。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大学生,更应该怀着一腔热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奉献青春。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两只小青蛙,不小心掉进了一个装油的坛子里,想跳出来,油太腻,想爬出来,坛子太滑,多次努力没有结果。其中一只想:反正没有希望还游什么呢?这样想着于是越来越游不动了;而另一只虽然疲劳还是坚持游着:只要有力气,我都要游下去!游着,游着,它突然碰到了一块坚实的固体,是黄油在它的不停的搅动下凝固起来,它踩在凝固的黄油上一用劲跳了出来——原来成功就这么简单。 2、正视社会现实 人是社会之人,是现实之人。正视社会现实是大学生择业必备的健康心态之一。积极的心态是正视社会,适应社会;消极的心态是脱离社会,逃避社会。目前总的趋势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越来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深化,随着国家劳动认识制度的改革配套,社会将尽可能为大学生求职择业提供较好的环境,职业选择的机会将大大增加,这必定为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广阔的天地,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成才。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目前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供需形势不平衡,教育结构不合理,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使人人满意。另外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不正之风还有可乘之机,用人单位自主权扩大以后,对大学生要求更加严格。所以,大学生要从实际出发,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我是谁? 我是谁??看似一个简单得问题,其实让你仔细想想并不是如此的简单。一个人要想清楚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是要比认识别人难很多倍的,因为人总是不能够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把自己放在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上。我也不例外,我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再也普通不过,而我又是谁?真正的我又是什么样子?我应该站在一个什么角度去看待自己等等的问题,我皆不知道!我需要冷静的思考,真真正正的认识我!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虽不富裕的家庭可是我们一家人和和睦睦,没有那么多的名利追逐,简简单单,父母都没有接受过更高的知识教育,可是他们教育我和弟弟从来不含糊,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也时刻明白——只是可以改变命运!所以再苦再累他们都要坚持供我和弟弟读书接受更多的教育。 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有点内向的我,在亲朋好友面前特别开朗大方,喜欢开玩笑,喜欢打打闹闹,我也特别喜欢交朋友,只要符合我的交友标准我都特别乐意和他们做朋友。但我性格唯一的缺陷就是性格太过于软弱,容易受别人控制,不敢勇于表达我的观点,我觉得这对以后要走的漫长的人生路是一大障碍。然而我性格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我很随和,不容易发脾气、生气,因为这样所以我才有许多朋友,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朋友,他们都认为这种性格很好,也很容易让别人和我交流,对我的人际关系也有一定的好处。 其次,我对待人很真诚,对朋友很好很贴心,做事很认真,交给我的每一份任务我都会保质保量的完成它,不仅仅要求效率,更重要的是质量等等。我唯一致命的缺点就是很罗嗦,这样长时间会让别人产生厌烦的情绪。在学习上,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丝不苟,因为我觉得自己脑子反应比较慢,所以我要比别人更要付出很多,我喜欢书,喜欢读书的感觉,书可以让我放下一切静下心。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老师督促我们去学习,上大学只有靠自己的自学能力,没有了老师的监督,我依旧会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每一门课程。并且大学也是一个人际的大圈子,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这时你就要学会怎么与别人交流。我也从以前见了人

志愿者自我心理调适

三、志愿者自我心理调适 志愿者的行为表现和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受自身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既是志愿者自身积极乐观心态的支持和保证,又是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而自我心理调适是解决和舒缓心理问题导致的负面情绪的最佳途径。因此,除筹委会要加强管理、增强激励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志愿者要不断自行自我心理调适。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志愿者服务全国残运会这一大型的体育盛会,既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来为广大参赛运动员和观众、游客做好服务,同时又要顾及残疾人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还55

必须保持饱满的精神风貌,这就要求志愿者在服务的时候既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服务质量,同时也要让自己身心愉悦健康。 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除注意营养、饮食外,心理上的调节非常重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保健方面: 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谷麦、低胆固醇的食物,保持适当的体重;保证作息时间有规律,争取每天不低于7个小时的有效睡眠;合理安排休班时间,适当参加文体活动等身体保健计划。 2、心理保健方面: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以正面的心态看待志愿服务工作,对工作寄予期望;锻炼坚韧的意志力,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良好的应对能力;提高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效能感,以志愿者精神激励自我:在奉献中感悟快乐,在参与中收获成长。 3、心灵保健方面: 陶冶自身的心灵,用正面的理性、用积极的态度、用乐观心态的来看待我国残疾人运动事业和赛会期间志愿服务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健康的心灵和完善的人格感染服务对象,以阳光的心态传递快乐,促进赛会运行的有序、顺利、和谐。 (二)志愿者最常碰到的心理问题 由于对志愿服务存在误解、对工作性质与服务对象缺乏认识、对服务技能缺乏掌握等多种因素,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有可能产生“埋怨心理”、“攀比心理”、“逆差心理”,从而造成志愿者的挫折感,影响志愿服务的质量。 1、认识不足时的紧张和焦虑感 残运会的志愿者大多是在校大学生,缺乏大型体育赛会的参与经验。即便是非在校生志愿者对赛事志愿者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也所知甚少,虽然筹委会设有相关培训环节,但对服务高级别、大规模的体育盛会的未知感及对陌生环境的不熟悉度都很容易导致志愿者的紧张情绪。 此外,残运会的运动员来自全国各地,除了地区传统习惯、风俗等差异,残疾人运动员还有其身心上的特殊性。如果志愿者对服务对象缺乏足够的了解,其服务就得不到良好的回应,甚至会发生被服务对象误解的状况。因此,残运会志愿者也容易因缺乏对服务对象的了解而产生焦虑情绪。 2、期望与现实落差下的消极心态 5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