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 1.1美好生活的向导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1.1美好生活的向导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1.1美好生活的向导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

A.产生于寓言故事

B.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源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D.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答案 D

解析A、B、C的表述都是错误的。哲学的智慧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这主要说明( )

A.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

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C.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

D.对世界的思考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证

答案 B

解析A说明的是哲学的起源问题,与材料无关;B正确说明了解决矛盾离不开理性思考的原因;C、D表述错误。

3.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3、4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普尔8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这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很有关。这些故事说明( )

①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②反思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①④观点错误,排除。

4.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这说明哲学是( )

A.智慧之学

B.科学的世界观

C.复杂多变,难以把握的学说

D.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答案 D

解析A不符合题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B错误;C项说法明显错误。

5.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赐;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一现象说明( )

A.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的

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C.一般人的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答案 B

解析材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决定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方法,B符合题意。A、C、D都不符合题意。

“哲学如同阳光,有了哲学,明明亮亮,能视通万里看得远;掌握哲学,穿云破雾,能思接千载想得深。”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根本观点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

D.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

答案 B

解析A、C、D本身说法都是错误的,应选B。

7.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除了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这所盛产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人物的园地,还培养出了大量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由此可见( )

①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②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③科学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础④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题意强调了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②④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的说法

夸大了哲学的作用;③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项。

8.不少大学招生第一志愿报哲学系的学生极少,很多同学是被“调剂”到哲学系的……不少人感到困惑,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学哲学专业有什么用呢?上述困惑的存在,说明人们没有认识到( )

A.哲学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手段

B.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C.哲学和具体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

D.哲学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答案 B

解析此题考查哲学的作用,A项错误,哲学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理论工具。C项观点不符合题意。D项观点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9.福建省某厅长手戴五万雷达镶钻手表,腰挎15 000爱马仕腰带。原本云南都市时报A30版,要推出《福建“表叔厅长”来了》。几十万份报纸已经印刷,凌晨却被跨省销毁,同时开始疯狂删帖。从哲学上看,上述现象之所以出现,最恰当的解释是(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们都拥有自己的哲学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答案 A

解析“跨省毁报”,反映了“表叔厅长”在错误世界观作用下上演的“最后疯狂”,这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故答案选A。B、C、D三项干肢不符,应舍去。10.爱因斯坦谈到自己发现相对论时承认,“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由于阅读了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这句话表明(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思想和一般方法

C.哲学和具体科学讲的都是一般的方法论

D.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所起的作用。A、C、D三项说法错误,应选B项。

11.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

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科学的科学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正确的学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哲学概念的理解。②④说法错误,舍去,应选①③,即C项。12.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一要求表明( )

A.毛泽东思想是永恒的真理

B.毛泽东思想仍然是新时期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C.意识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哲学的作用。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A说法错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B说法错误;正确意识推动着事物的发展,C说法错误;故应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3.生活中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哲理。个人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中有智慧、有哲理;与人交往、待人接物中有智慧、有哲理;做学问、搞经营中有智慧、有哲理;治国安邦同样有智慧、有哲理……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与生活息息相关。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一门艺术。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4.材料一人类最早关注的不是哲学问题,而是具体科学问题。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许多哲学家往往首先是自然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被恩格斯称赞为“最博学的人物”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还有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他们孜孜以求地探寻着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创建了一门门具体科学。

材料二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视野的不断开阔,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认识的对象由

起初简单的个别事物逐渐扩大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后又涉及整个世界。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的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而对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便形成了哲学。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案(1)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区别,二者研究的领域、回答的问题及功能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具有反思的功能。

(2)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人类哲学史上,一些自然科学家是在关注和思考某一领域的基础上才开始思考哲学问题,同时成为哲学家的。显然,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另一方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就会失去正确方向。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学案1 哲学的基本问题

探究一正确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提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存在和思维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包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有能动作用两个方面的内容。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探究升华

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博士散步,讨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问题,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约翰生博士便问道:“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否存在?”至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仍有两种观点:一是先有石头后有对石头的感觉;二是先有对石头的感觉后有石头。

(1)材料中两种观点的分歧是围绕什么问题产生的?

(2)这两种观点分别属于哪个阵营?

答案(1)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内容之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材料中两种观点围绕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产生了分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第一种观点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名师点拨

哲学的基本问题

提醒:并

非一切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是不可知论者,相反,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过,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对人的认识的本质、来源和发展规律的观点是截然对立的。

典例1(2013·天津高考)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答案 A

解析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如中微子振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证明了客观世界是可知的,A项正确;B项是唯心主义观点,不选;D项错误,哲学的智慧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不选;C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不选。故答案选A。

探究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探究升华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的载人交会对接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在神九发射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设计师要面对和处理发射计划与发射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三位航天员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太空计划和具体操作实际的关系。

不仅如此,学生要面对和处理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

(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什么?

答案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你能谈谈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正确处理好这一哲学问题的重要性吗?

答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表现为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才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主义,有利于把事情办好。否则,就会脱离实际,陷入唯心主义泥潭,在工作和生活中导致失败。

名师点拨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从方法论角度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它决定着实际工作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还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脱离客观实际。它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第二,从地位和作用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切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一切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对世界本质问题的回答,关系到世界观的根本问题。

第三,从世界观角度看,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问题回答的不同,决定了哲学性质的不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就是由于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才成为两种根本不同的世界观。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是正确的,唯心主义的根本方向是错误的。

典例2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其积极的作用是主流;但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是弊大于利。人们的这一评论说明(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答案 B

解析即便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对互联网的认识问题都会涉及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

方法点拨:最佳型选择题解法

最佳型选择题就是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符合或基本符合,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完全切题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它的最大特点是选项内容与题干要求之间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题干与选项之间往往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它的另一特点是

在题干的问句中常常有“符合”“主要”“根本”“全面”“决定性”“最主要”“最突出”等限定条件。解答最佳型选择题主要就是抓中心,即通过概括题干的中心,来提炼题目的设问指向,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与选项的联系,若选项与题干存在着直接的本质的联系则选,某个选项与应选选项之间是直接联系,而与题干之间是间接联系,则该选项不能入选。

新闻播报

2013年5月30~31日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

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大

调整、大转型之中,我国发展阶段、发展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既存在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要围绕推动经济转型深化改革,围绕不断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围绕促进社会公正深化改革,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改革。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化解各种风险、创造新的优势,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深度思考

试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答案(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我们首先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认为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映存在。会议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制定的2013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四大指向,正确地处理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内容包括: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即二者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会议提出,2013年要围绕推动经济转型深化改革,围绕不断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围绕促进社会公正深化改革,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改革,体现了上述观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答案 D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A、B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不正确。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 )

A.唯物论与唯心论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唯物论与不可知论D.唯心论和可知论

答案 B

解析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下列不能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③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④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所以排除①。

4.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是否承认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答案 B

解析根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故选B。

基础自测

知识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2020年前后,我国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科学实验舱,开始建造空间站。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好( )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④哲学和实践的关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哲学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关于哲学基本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能不能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展开的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 B

解析本题易错选D,原因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理解有误。①③说法都错误,②④正确。

知识点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下列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④处理好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关系的理解。④绝对化,应舍弃;③没有涉及我们的生活问题,也应舍弃。①②正确反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4.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上述材料体现了(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法、形而上学争论的焦点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答案 A

解析计划属于思维,实际属于存在,这两者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是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遇到并无法回避的问题,选A项;B、D两项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的说法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争论的焦点。

综合提升

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解析儿歌突出“上帝”创造客观事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科普作家对儿歌的改动,表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属于唯物主义,故①③入选。

6.“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 )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②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③是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辩论④根本分歧在于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前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后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属于唯物主义观点。这两种观点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根本分歧在于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故选①②④。③不符合题意。

7.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

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答案 D

解析A、B两项均是片面的,不选;C项不选,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D项正确指出了原因,符合题干要求,应选。

8.庄子和好友惠施见到桥下鱼穿梭嬉戏,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鱼多么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上述材料反映了哲学上的什么问题?惠施的话属于什么观点?

答案(1)反映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之一。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否认思维可以认识存在,陷入不可知论。

高中政治必修4《世界永恒发展》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世界永恒发展》教案 Lesson plan for senior high school politics compulsory 4 "worl d eternal development"

高中政治必修4《世界永恒发展》教案 前言: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发展的普遍性 2、难点:发展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巩固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联系观”,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也是多样的,整体与部分是普遍联系的一种,因此,我们要做到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总特征“发展观”,哲学中将整个世界分为三大领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就从这三大领域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讲授】讲授新课 . 一、发展的普遍性(教学重点) 1、自然界是发展的 活动探究:观看视频《人类进化的过程》 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过程。 ②这也说明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呢?——自然界是发展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政治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有很多,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对于大家进行高一政治必修一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一、货币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注意: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二)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3、货币的职能(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A、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B、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

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全册

《生活与哲学》教案 所教班级 执教者

目录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彭琳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彭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段霞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段霞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陈婷婷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陈婷婷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忽丽霞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忽丽霞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张琳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张琳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李永朝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李永朝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教学目标】 1、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三、【知识梳理】 1.哲学怎么产生的? 2.哲学的本义? 3.哲学的任务?(功能.作用) 四、【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 五、【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哲学智慧的产生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产生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C.哲学产生于哲学家的实践活动和主观情绪中 D.哲学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2.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具有哲 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 ) A.哲学的智慧是人努力想象出来的 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C.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 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 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这句话意在说明( )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第十课第二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预习、巩固,识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课前搜集素材和课上实例分析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能力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感知问题的能力及关注创新、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对政治生活关心,但也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因此,要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达到深刻理解知识进而树立正确的观念。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难点:树立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古代的中国有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现代的中国有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新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影响了世界,中国现代的“新四大发明”改变了中国。

新四大发明的全世界走红,说明我们国家在鼓励、引导、促进创新这条路已走上正轨。无论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还是中国现代的“新四大发明”,都是广大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都是值得我们中国人民为之自豪的发明创造,它们改变了中国,影响着世界。中国人民有着无穷的创造力,可以预见中国以后也会继续创造更多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发明”。 新课教学: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说一说:你熟悉的手机品牌有哪些? 篇一:科技华为与创新中国 探究一:以“通信业巨人”华为为例,思考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篇二:管理华为与中国道路 思考: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华为的分配模式? 探究二:如果你是公司员工,你更愿意现在拿高薪还是拿股权?说说你的理由。 (1)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科技、文化创新等 列举:我国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面有哪些创新的事例?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篇三:文化华为和思维变革 探究三:华为的文化创新说明了什么? 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六课

1 (1)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______________。目的: (2)利息取决因素: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计算公式:利息=________ (3)储蓄存款的分类:我国的储蓄主要有_________和 _________两大类。 (1)商业银行主要业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存款业务是_______业务; 贷款业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贷款时,银行要评估借款人的信誉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2)其他业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注 意:专家点评——商业银行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3.股票 (1)股票的含义: (2)股东享有的综合权利: (3)特点:① ② ③ (4)股票投资的收入:① ② (5)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 (6) 作用: 4.债券 (1)债券的含义: (2)债券的性质: (3)债券与股票的异同点: (4)债券的分类:根据_______________不同,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商业保险 (1)购买商业保险的目的: (2)商业保险的含义: (3)商业保险的分类: (4)订立商业保险合同,应遵循的原则是: (5共同点:都是投资行为;都是减少风险、防范后患、保障生活、安定社会的方法;都是保险的组成部分 6、投资理财的原则: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称为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统一体。 3、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观念货币):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体现价值。 (2)流通手段(现实货币):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货币—商品—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纸币的发行:纸币的发行量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W价格水平×待售W数量/G流通速度) 5、通货膨胀: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6、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2、信用卡功能: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简捷、安全、方便等优点) 3、外汇和汇率: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的波动及影响(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存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2)价值决定价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2、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3、价值规律的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价值规律的作用: A.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原因: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结果: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 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企业部实现优化配置) C.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 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货币的产生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①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②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①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②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3、货币的职能①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a、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

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b、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②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①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②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 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 第七课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现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2)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改革是强国之路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制的地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的经济。 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2)私营经济(3)外资经济 7、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意义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根本原因) 实践证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1)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 (2)按生产要素分配 5、效率: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因:由我国的根本任务的国情决定的。 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国情: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6、兼顾公平 (1)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7、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即对立统一) (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8、效率和公平相统一 (1)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又要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课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时 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理解货币的其基本职能依据:高考常考点,从实际上来说, 重点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货币, 不了解的货币的职能,就不能真正懂 得货币,就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 需要 教学货币的本质和纸币的含义依据:货币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 难点问题,并且纸币代替金银成为价值符号这 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困难, 1. 知识目标:理由:学习本框, 牢记:学生能透过现象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看本质,从而为其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更好地参与经济 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纸币的发行规律;生活,正确认识经学习 2. 能力目标:济现象;同时也能目标初步培养透过现象看商品货币本质的能力,提高正确判为其学习后续知断、识别有关商品与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识乃至整本教材 打下良好基础。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 教学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时间环节 课前抽查背诵 1.检查抽背诵 1. 认真背知识点强化记忆 3 分钟三分商品的含义及其查情况 2. 接受抽查检验考纲规定 钟基本属性,货币的 2. 评价总结抽的知识点本质;查结果 货币的基本职能; 纸币的含义及其 优点,纸币的发行

规律; 承接 1.核对自主学习 1. 巡视检查学 1. 学生自己展示验收学生 5 分钟结果中练习册的知识生完成情况,进预习习题完成情自主学习 环节点和例题答案行及时评价。况。的结果并 2.小组同学或同 2. 补充相应知 2. 其余学生互相加强记忆 桌检查识记情况识。补充并学生对所 3. 解决学生的展示习题进行评 问题,并达成共价。 识。 3. 提出质疑,相 互解答。 做议 1. 理解商品的含 1. 展示课件的 1. 学生根据课件 1. 通过丰20 分讲评义及其基本属性材料、事例和问上的问题,完成富多媒钟 环节 2. 了解货币产生题,让学生进行对材料的分析、体、材料的历史必然性思考总结和整理等展示, 3. 并从中理解货 2. 通过材料和 2. 牢记给学生直 币的本质事例进行知识商品的含义及其观的感 4. 理解货币的基点讲解基本属性,货币受,增强 本职能,并知道货 3. 指出书本中的本质;学生思考 币的其它职能;要求背的知识货币的基本职的主动 5. 理解纸币的含点能,货币的基本性。 义及其优点,知道 4. 评价总结学职能;纸币的含 2. 完成能 纸币的发行规律;生所答,并补义及其优点,纸力目标 充。币的发行规律; 3. 训练学 3. 学生以小组或生整合分 同桌为单位讨论析文本的 并总结老师提出能力。 的问题 4. 书上记录相关 补充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4《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High school politics compulsory 4 "values and values" teaching plan 编订:JinTai College

高中政治必修4《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前言: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教学重难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过程 一、人的价值 1、哲学上的价值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粮食、水果等食物具 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物、房屋等具有满足人们穿、 住需要的属性;书籍、艺术等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 这些具体事物对人来说具有什么共性?(这些事物对人都有积 极意义,这些事物都能以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这就是哲学所要研究的价值范畴。哲学上所说的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哲学上的价值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因此哲学上的价值与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西红柿原来是南美洲森林里的野生植物。后来作为观赏 植物引入欧洲种植,进而发现它能食用,对人来说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西红柿是否天生就有价值?(西红柿如果生长在野外而不被人所发现,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是没有价值的。价值是一种主体的人与客体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主体的需要与事物的属性和功能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2、人的价值 既然哲学上所说的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 需要的属性和功能,那么人的价值就是人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物的价值的特点在于事物能够以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来满 足人的需要,但事物自身没有需要,物的价值具有单向性。一个农民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农副产品;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 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一框国家财政 第二框征税和纳税 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 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必修二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第一框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第二框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第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第二框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统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第三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统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 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人教版高二下册政治必修四教案全集

目录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时) (4)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5) 第一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 (5) 第二框题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7)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0) 第一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10)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2)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5) 第一框题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6) 第二框题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8)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 (23)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24) 第一框题世界的物质性 (25) 第二框题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27)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31) 第一框题意识的本质 (32) 第二框题意识的作用 (34)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37)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38) 第一框、人的认识论从何而来 (38)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40)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43)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45) 第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46) 第二框题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8)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51) 第一框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52) 第二框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53)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55) 第一款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56) 第二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64)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72) 第一框题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72) 第二框题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79)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82)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83) 第一框题社会发展的规律 (84) 第二框题社会历史的主体 (89)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 (92) 第一框题价值与价值观 (93) 第二框题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95) 第三框题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98)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 【学习目标】 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课堂导入】 在第二单元介绍完“如何生产问题”的基础上,本课介绍如何合理分配财富问题。主要从个人收入分配角度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课前预习——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课堂展示——(自学成果)】(组内小展) (要求: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快速高效核对自学成果,确保答案正确,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标记) 【课堂探究——(对学群学)】(班内大展) 探究一:情景模拟:《老赵说事》 俺们村的基本情况:通信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耕地基本靠牛,照明基本靠油,生活那就一个字“穷”。后来,实行土地承包后,老赵某承包了本村的五亩菜地,他认真学习农业知识,向农业指导员请教。精耕细作,采用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先进技术。结果,赵某的菜地产量和收入非常不错。老赵还供养儿子上了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因为很能干,收入不菲。 老赵和儿子的收入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探究二:设置情景 (1)赵老太太也发挥余热在村口开了一家早餐店和小超市,生意很红火。 这种分配方式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2)赵某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好兆头,他拿出了积蓄继续投入生产,开办了一个蔬菜种植公司,红红火火的做起了生意。 那么赵某公司里面存在哪些可能的分配方式? 探究三:我们来探讨一些情形 A是某外商独资企业中的普通职员,月工资3000元,是按劳分配吗?为什么?如果不是按劳分配,又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B把钱存入银行定期获得利息收入,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C承包土地后转租给他人获得的收入,这是哪种分配形式?你还能举出属于这种分配方式的例子吗? D获得专利后进行转让,获利10万元,这又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E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每年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属于那种分配形式? 注:我们刚才谈到的劳动力、资金、土地、技术、信息、管理都是可以用来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 F关于科技人员的分配形式,应作具体分析,请填写如下表格: 探究四:王乐义,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1989年首创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在此基础上,他又把眼光投向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上。他常说,“天下农民是一家,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把自己的发明,无偿地、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四面八方的百姓,改变了中国北方冬季少青

高中政治必修4教案

活与哲学全册教案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哲学的含义(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4)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哲学的本义和任务(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分析(1)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2)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 (3)用史实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4)分析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3)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 (4)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 (2)通过对哲学概念、世界观概念的分析,激发自觉树立科学世界观、自觉增强哲学修养的热情 (3)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二、【重点、难点】1、哲学与爱智之学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将从生活中的哲学思想入手,体验哲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了解哲学概念,为开始全书的学习做好思想准备。四、【方法点津】:(1)运用比较法,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运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地理解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关系。 (3)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整理哲理故事。 (4)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世界观自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第一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堂探究:(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我们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 (3)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探究提示:(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不同,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方法不同。 (2)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来看待。片面地看待排名问题,不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3)全面的思维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智慧,看待别人、分析自己等都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这说明生活与哲学密切相关。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1)、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2)哲学应当提供让人惊异、惊讶、惊醒的创新论断。◇名言题化:(结合课本P2名言) 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答案:A

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第八课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前言: 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2020学年高二年级政治学科 集体备课教案

合集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整理笔记、大纲、重点.docx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货币 一.商品 ㈠使用价值:山股票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例:能用来交换的) ㈡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㈢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㈣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二.货币与一般等价物 ㈠货币产生的第一阶段:物物交换(商品—商品) ㈡一般等价物1.含义: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 2.功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㈢货币1.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本质:一般等价物 3.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例:标签、价格)含义:“商品的流通”为货币参与的过程 ②流通手段(例:买卖)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功能 ③贮藏手段含义:货币被当做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 ④支付手段⑴含义: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赊购中货币用 于偿还债务⑵作用: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 ⑤世界货币 ㈣金银的特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 三.价值尺度与价格 ㈠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㈡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大小商品的职能 ㈢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四.纸币 ㈠含义: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㈡发现要求: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发行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率(次数) ㈢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㈣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与㈢相反 信用卡、支票与外汇 一.信用卡与支票 ㈠人们通常使用的两种结算方式:现金完成经济往来的收复和双方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经济往来的收复 ㈡信用卡1.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2.银行信用卡的含义: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3.作用:持卡人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质地哦那个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和转账 4.优点: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 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㈢支票 1.分类:①转账支票②现金支票 2.现金支票的使用要求:①妥善保存,不得折叠;②要查验金额的大小写是否一致,单位书写是否正确;③在支 票有效期内,到银行支取现金;④支票如被银行退回,要尽快向出票单位索换;⑤不得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共158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共158页)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知道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2.了解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3.理解货币的本质。4.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知道货币的其他职能。5.理解纸币的优点,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重点: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职能和作用。难点:纸币的特点及其发行规律。 [基础·初探]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2.货币 (1)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产生的原因: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3)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本质: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职能的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2.价值尺度 (1)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3.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2)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4.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 三、纸币 1.产生:金银条块→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 2.地位:纸币成了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 3.含义: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4.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预习·提升] 1.判断 (1)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是同时产生的。(×)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3)当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就成了货币。(×) (4)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5)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 (6)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也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2.选择 对于纸币的发行,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②③ ①国家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③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④纸币发行量越多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精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六课综合练 Word版含解析

第六课.综合练 一、选择题 1.商业银行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其基础业务是(..)A.存款业务........B.贷款业务 C.结算业务..D.代理保险 解析:选A。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存款业务,故选A项。 2.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会本着真实性、谨慎性、安全性、效益性等原则,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决定是否发放贷款。这是因为商业银行(..) A.以贷款为主体业务 B.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C.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 D.主要靠存款业务获得利润 解析:选C。本题考查商业银行的含义。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所以在贷款之前要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故选C。 3.信用卡为您带来了多种便利,其功能包括:a.购物消费.b.存、取 款.c.转账结算.d.理财助手.e.消费信用。在上述项目中(..) ①a、c是银行的结算业务 ②b是银行吸收存款业务 ③d、e是银行的咨询业务 ④e是银行的发放贷款业务 A.①②④..

C.②③④..B.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选A。本题以信用卡的使用为背景考查银行的作用。购物消费是银行的结算业务,存、取款属于存款业务,转账结算是结算业务,理财助手是银行的咨询业务,消费信用是贷款业务,故①②④正确。③判断错误,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4.现在很多地方单位的工资由银行代发,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水费、电费、电话费等都到银行去交。银行的这种业务主要是(..) A.存款........ C.转账结算..B.贷款 D.信用中介 解析:选C。商业银行有存款、贷款和转账结算三大基本业务,商业银行代发工资,代交水费、电费、电话费的行为是银行转账结算业务的体现,故本题应选C项。 5.面对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众多的投资方式,张大爷始终不为所动,坚持把节余的钱存入银行。对张大爷做法的合理解释是(..) A.银行利率比较稳定,能保证获得实际收益 B.以政府信誉作为担保,存款没有风险 C.银行的信用比较高,风险较低 D.存款越多利率越高,收益越高 解析:选C。面对多种投资方式,张大爷将多余的钱存入银行,是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故选C项。银行利率某段时间内是稳定的,但也处于不断波动之中,而且存款储蓄也存在风险,那就是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故A、B两项不选。某一段时期内,无论存款多少利率都是一样的,故D项也应排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