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国家和社会_框架下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_以江苏省A县L镇为例

_国家和社会_框架下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_以江苏省A县L镇为例

_国家和社会_框架下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_以江苏省A县L镇为例
_国家和社会_框架下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_以江苏省A县L镇为例

第29卷第4期

2012年12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9No.4Dec.,2012“国家和社会”框架下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以江苏省A 县L 镇为例

静孟祥丹[摘要]文章在“国家和农村社会”的框架下分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农村教育、农村社区发展

的影响以及出现偏差的原因。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项目的形式加

大教育投入,县级政府在统筹县域乡村基础教育资金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时出现了偏差,乡村社会

遭遇“被调整”加速衰败。导致县级政府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有“被城市化绑架”和缺乏自下而上的参与。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社区发展

[收稿日期]2012-

10-09[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1YJC840043)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饶静,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邮编:100193;

孟祥丹,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农村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2001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义务教育工作会议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下简称布局调整)列入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重点工作之一。各地政府纷纷制定本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通过布局结构调整,撤并了一批条件较差的教学点,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学校规模效益,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促进了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同时还优化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3]。布局调整促进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快速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解决

了农村学生每天走十几里路上学的困境,给农村孩子争取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并改善了学生生活条件,

提高了农村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4]。如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已开展了10年,2010年全国小学数为257410所[5],只占1999年582291所[6]的44.2%。这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1)布局调整的盲目性引起上学难、成本增加甚至缀学现象。各地在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撤减、盲目集中、加速调整的现象[7-8]。这造成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交通不便利

的山区中小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农民承担的教育成本。学校的大量减少,导致了农村严重的辍学现象[9]。(2)布局调整造成部分原有的教育

资源闲置浪费。布局调整的另一大问题是学校撤并后的遗留资产形成巨大的教育资源浪费。布局调整在局部地区并不能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相反,布局调整前分散型办学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在布局调整后集中资源办学的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10]。(3)布局调整导致某些学校班额过大,教师负担过重。2006年全国共有325个县的小学大班额比例超过30%;中部地区城镇初中大班额

现象更为常见,

70 80人挤在一个教室上课的现象较为普遍[11]。可见布局调整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对农村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然而目前的研究都只是注意到了布局调整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本身带来的直接影响,很少有研究从国家和乡村社会互动、农村

社区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这一问题。为此,

我们近年来多次对江苏省A 县L 镇进行调研,对乡镇中心小学、乡镇初级中学、县城初级中学、村教学点的部分学校领导、普通教师、学生以及乡镇政府及教育部门主管领导进行访谈;并在L 镇Q 村进行了田野工作,深入了解了村民(学生家长)对布局调整政策的看法及其受到的影响。

一、国家和乡村社会互动视角下L 镇村小学布局调整

从教育政治学的角度,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不单单是根据学龄人口情况有效布局中小学校的规划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国家和社会互动过程中不同利益行动者,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县教育局)、镇中心小学、村小学和村民(并不是简单的国家和社会两分)的互动、博弈和妥协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宏观社会背景是由于农村人口总量和结构发生变化以至于农村学校服务人口不断减少。然而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普通小学学校数在1965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683919所),全国普通中学学校数在197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62345

所)后义务教育学校数一直呈下降趋势[12]。可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一

直都在进行。那么为什么在2000年以来调整突然变得频繁和剧烈呢,

这显然已经不是人口变动足以解释的,与当时执行的税费改革有密切关系。

2000年税费改革前农村义务教育基本由农民的投入而实现。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规定新增教育附加费一项用于举办教育事业,城镇教育附加费向企业单位收取,

而农村则直接面向农民收取[13]。这种集资办学的体制虽然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增加了教育机

会,但是由于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方财政非常薄弱,“以乡为主”的农

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使得乡镇政府有权力将大部分的教育经费转给了农村居民,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各种乱收费、高收费,农民负担加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被侵占,使用混乱等现象,使教育成为严重的问题领域。2001年,我国开始执行农村税费改革,不再向农民征收“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

资”,从教育经费筹措上实现了全部由政府投入。为了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有效管理农村义

务教育,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实行

“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

。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将教师工资发放的主体由乡镇政府上收到县级政府,从而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主要由农民

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市)为主[14]。这一

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各级政府造成的影响可以用“中央转移支付,省市基本不付,县市牢骚满腹,乡镇如释重负”来概括。

(一)中央政府加大投入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首先,为弥补因为税费改革减收

的部分(乡统筹中“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加大了中央财政以税

费改革转移支付。其次,加大了各项专项投入。先后开始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

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两免一补”等重要工程项目,完善了教师制

度。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16502.7亿元,比2005年几近翻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12231.1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1.4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3.59%,同比提高0.80个百

分点[15]。中央政府还将逐年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

温家宝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

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二)县级政府成为管理者

农村税费改革后,执行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庞大的教育经费支出全部纳

入县级财政预算,县级政府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者。然而,管理者也意味着利益相关者。中央政府下拨的转移支付和各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项目资金如何使用?县级财政资金是否需要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预算还是在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中增加县级财政资金?统筹中央政府“中

·45·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小学危房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资金时如何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相结合?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如何与城市化、城镇化、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当管理者将教育事业进行投入

与产出、成本和效益的计算,而忘记教育的本质和宗旨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规模效益”就成

为指导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则

,“村不办小学,乡不办中学”等规模化、集中化和城镇化的调整方案成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规划路线,而“就近就学”以及“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等中央政府所提的调整前提则很容易被县级政府忽视。另外,农村税费改革后大多数地

区的乡镇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减少,

随着“以乡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向“以县为主”转变,乡镇政府从改革前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为由增加农民负担的“麻烦制造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旁观者和配合者,而县级政府则从改革前的旁观者成为了改革后另外一种意

义上的

“麻烦制造者”。(三)“被调整”的乡村社会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文化贵族主义

[16]”(真正接受文字教育的对象具有严格的阶级限定)乡村私塾教育,

到元宋以来为“无过犯子弟”设立的传播政治—伦理经典和“教劝农桑”的“社学”为载体的乡村社会教育,到清末开始推行的费孝通先生称为“文字下乡”的传播一般技术性和客观性知识的新学教育(现代教育),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对乡村教育的改造以及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程,教育往下渗透的客观总趋势是

不变的[17]。清末以来推行的新学以启动现代化发展为动力,

实施的是与传统社会和农耕文明格格不入的现代性的通识教育,推行过程伊始受到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抵触[18]。但经历了战争、革命、

新中国成立、农村改革等剧烈的社会重组后,农村社区已经彻底接受了“文字下乡”的事实,受“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等话语影响,义无反顾进入到基层现代教育组织即农村中小学的建设中来。特

别是1978年农村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开始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以乡为主”的管理体制,

乡镇政府通过乡统筹方式向农民筹资办基层教育,实质就是农民自掏腰包进行建设,村村办起了小学校。直到21世纪初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之前的20多年来,乡村社区通过农村居民自行投入

基础教育建设的方式帮助国家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重要任务,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乡村学校作为现代化教育组织,与乡级政权组织一起,建立了村庄中的国家形

象。乡村学校通过为农村学龄人口提供文字教育,通过在农村社区中的“在场”,深深融入到农民

的日常生活中,共同构建了乡村中小学教育生活的实践。然而,伴随着现代化建设过程的加快,城镇人口比例的增加,农村学校开始逐步减少,特别是近10年来农村学校迅速地向城镇集中。乡村

社会面临学校“被调整”的困顿,其中百般无奈与悲凉。

(四)案例研究

江苏省A 县①L 镇地处A 县西南部,距县城约17公里,辖有7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

93个村民小组,约5300户农户,总人口约2.6万,占地面积约46.88平方公里。具体村庄和学校分布见图1。

A 县第一轮布局调整始于2000年,以调整农村中小学的建设规模达到“约每10000人有一所(小)学校执行布局调整”为主要任务,从初期全县共有629所学校“调整”到2004年10月省厅验

收时的139所小学;第二轮布局调整则是以2008年8月20日A 县教育局下发的

《A 县农村中小学第二轮学校布局调整规划表》为标志,要求“到2010年底,279所完小变成110所完小,教学点则由

72个变为104个”主要以“每个班级至少要有30名学生,一个教学点至少要有50名学生”的要求进行撤并。一所小学的消失就意味着一座村庄没有了小学,积淀多年的乡村社会的教育将被破坏殆尽。A 县规划所要求的学校数目减少之多,时间之短,令人生畏。

·

55·第4期饶静等:“国家和社会”框架下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①A 县总面积2297平方公里,现辖26个镇、8个乡,共177万人口。

图1

A 县L 镇小学分布简图表1

2000年以来A 县两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前后学生和学校数以及调整标准调整

时间调整前学校数调整后学校数调整标准第一轮

2001—2004.10629小学139小学约每10000人有一所(小)学校执行布局调整第二轮2008.8—2010.12279所完小110所完小按每个班级至少要有30名学生,一个教学72个教学点

104个教学点点至少要有50名学生的要求进行撤并在上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下,A 县基本执行了“村不办小学,镇不办中学”的调整策略,

农村村小学和乡镇中学被大规模撤并,形成村小学向乡镇集中,乡镇中学向县城集中的调整格局。L 镇从2000年以来,原有的11所小学至2007年变成了4所。7年间共减少8所,平均1年减少

1.14所。其中,2000年至2002年间消失4所,至2004年消失2所,至2007年消失2所(见表2)。

表2

2000年以来L 镇12所小学撤并为4所小学的事件历程被撤学校

撤往合并学校撤并年级人数被撤学校和撤往学校的路程撤并原因撤并时间LD 村小学

镇中心小学幼儿班到五年级近200人1公里距离近2000年9月YG 村小学

镇中心小学五年级约100人1公里距离近2000年9月XU 村小学

镇中心小学四、五年级40多人3公里布局调整“规划”2002年9月镇中心小学幼儿班到三年级170多人3公里人数少不成班2007年9月LZ 村小学镇中心小学

一到五年级近200人1公里布局调整“规划”2004年9月镇中心小学

三到五年级约100人3公里寄宿制办学规模需要2005年3月XD 村小学镇中心小学

六年级约20人2公里扩大寄宿制成果2006年9月镇中心小学

幼儿班到三年级约30人3公里人数少不成班2007年9月DZ 村小学

C 村小学幼儿班到五年级100多人 1.5公里距离近2002年9月YG 村小学

M 村小学幼儿班到四年级100多人 1.5公里距离近2002年9月Q 村小学D 村小学四、五年级50多人1公里布局调整“规划”2002年9月幼儿班到三年级约50人1公里距离近2004年9月A 县教育局在布局调整过程中采取了如下策略:(1)在调整的过程中,县政府部门和县教育局的官员并不出面,而是由镇中心小学校长代为执行。当政策遭遇村民的抵抗时,镇中心小学校长则以“不是政策制定者”开脱,县级教育部门则以“不是政策执行者”为由推脱。(2)获得乡村干部的

·65·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支持。“取得了乡村干部尤其是村干部的支持,在村庄内部推动学校的撤并就有了桥头堡。

”(3)渐进式。“能撤的撤,群众反映激烈的就先撤高年级,在第二轮调整再全部撤掉。

”(4)行动就是告知。“撤并学校必然会引起村民们的不满,这是与村民利益斗争的过程。”撤并学校前没有开展广泛讨

论和商议,告知村民调整政策时学校已经被撤。

处在乡村社会中的村民,面对学校的撤并完全不知情。“普通村民、村干部甚至部分老师并不

清楚为何要‘砍学校’、又是谁在倡导‘砍学校’。”当他们得知学校要撤并时,已经在开学当日,由孩

子回家告知。慌乱中只有先将孩子们按教育局的安排去被调整后的学校报名才能够组织起来对问题进行反映。

“2002年XU 小学与Q 小学撤并的时候,两个村的老百姓不同意,就开着两辆手扶拖

拉机,满满的两车人一起到乡政府告状,我们(指镇中心小学)只能够‘反复地做工作’,后

来将原本全部撤掉的计划改为了只撤并高年级,两个村的老百姓才同意。2004年时,在

撤并LZ 小学,LZ 村的老百姓就给县政府‘联名写信’。2007年调整时,经过了四五年的

调整,老百姓已经

‘习以为常’”。面对父辈建设起来的村级小学就在“一声令下”消失,村民们只有“被告知”和“被调整”

。他们没有表达权力的机会,丧失了商议、参与和表达权益的话语。他们的反抗如此无奈。2002年学

校调整之初,村民们的反抗表现最激烈,利益表达形式为“闹事”:部分学生家长、村民会联合起来

“围攻学校”、阻挠撤并,甚至开着手扶拖拉机到乡政府、中心小学、教育局“上访”。2004年,在与

上级互动无法达成目的、无法扭转形式的情况下,村民们已经初步接受“调整”,其利益表达为

:“只能给县政府联名写信”。2007年的调整则没有遇到任何阻力,村民们只能选择默默忍受,某些老百

姓就会采用谩骂、抱怨、说闲话等“武器”疏散心中的愤懑,但已经微弱不堪

。“闹事—写信—忍受”的渐弱型反抗路线展现了农民面对国家权威的弱势地位。通过乡村政权和农村中小学构建起来的乡村社会国家权威就在弹指间轻易地抹杀了农民的贡献。作为物质和固定资产的农民投资的校舍确实还矗立在村头,但教师已经不来,教学已经不再组织,校舍变成了村级闲置房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被国家悄然夺去。村民们不跟随国家权威的安排,就会被孤立,被排斥出国家构建起来的教

育和升学体系。村民们话语中的

“砍学校”,是他们对学校撤并中国家权威俨然表现为霸权主义逻辑的形象表达和控诉。

二、布局调整对农村教育和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

如此急风骤雨式的学校撤并必然会对农村教育和农村社区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其对农村教育的负面影响前人研究已经很多,我们的调研社区又增加了例证。

(一)农村教育

布局调整后,镇中心小学面对激增的学生数量不堪重负,还面临资金紧张、学生过多、师资不足、学生心理、学生安全等系列问题。而现存的村小学和村教学点情况的发展则是雪上加霜。他们

得不到多少资金的支持,

教师年龄老化、身体状况差、责任感与积极性不强。L 镇的3所村小学,其教师年龄都在50岁左右。他们经常迟到、早退,对学生管理散漫(如学生课堂上打闹也不管理),教学态度不认真。撤并到新学校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要承担大量来自经济负担增加、每日交通风险、寄宿后的生活自理压力、寄宿后与父母分开的心理压力不堪重负。导致学生们受到的负

面影响比正面影响更多,学习成绩下滑,引起辍学。调研发现,

A 县L 镇的实际辍学率比布局调整前辍学率要高。一位主管教育的乡镇干部任教告诉笔者,“布局调整以来,小学的实际辍学率不断

增加,不断有孩子从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就开始不来学校。到了县中学后,辍学率更高,达到10%

左右。这些辍学现象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显现,只不过到初中时表现出来。”辍学基本发生在小学

·

75·第4期饶静等:“国家和社会”框架下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高年级和初中,主要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2000年以前我国农村中小学辍学原因大多因为农村家庭缴不起学费,而布局调整以来辍学基本原因都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学生成绩下滑、辍学率增加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却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下降的直接表现。

追求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率的提高是学校布局调整的初始动力。然而,县级教育管理部门选择了撤并小规模学校,建立较大规模的集中学校来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佳策略。但是,建立较大规模的集中学校是否是资源利益效益的最佳策略呢?布局调整对学生的成绩影响的实证研

究表明:“合并学校与未合并学校学生成绩的差异并不显著,如果成绩可以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指

标之一的话,这说明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农村学校合并政策一定能够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19]。

”案例社区的实践情况表明,乡村教育却并没有因为资源的集中和“高效利用”而得到真正的发展,反而出现各种问题。不因学费贵而因学习成绩下降不想读书导致辍学率上升就是村民们对调整政策

的无声的抵抗,

而这种抵抗的代价则会在将来由全社会来承担。乡村社会适合哪种类型的学校?20世纪美国也经历了合并小规模中小学合并的过程。美国采取软硬兼施的“大棒加萝卜”政策推进小规模中小学校(学区)合并。然而,研究发现,小规模学校(学区)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合并并未降低教育成本,小规模学校对农村社区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小规模学校(学区)有利于缩小贫富学生的成绩差距[20]。因此,小规模学校对学生成长、乡村发展具有优势,尤其是对于农村偏远地区的贫困儿童来说更是如此。在农村地区建立较大规模的集中学校并不是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最佳方式。

(二)农村社区发展

“被商品化和货币化”的乡村基础教育生活。因为学校调整,很多村民因为孩子小只能到城镇

中陪读和生活,

有的打点零工。这样,农村的自给自足经济“被”转移到了城市部门中成为货币化经济(即村民话语中的“在城里生活,什么都要钱”),村民们过上了商品化的生活,也因此增加了农

村人口的经济负担。被访者指出,布局调整带来的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零花钱以及父母的误工费成为沉重负担。在镇中心小学上学寄宿生的单住宿费和伙食费费用比在村小上学每学期高出约1040元,每年高出约2080元。如果加上交通费用则支出更高(见表3)。国家减免的学费给农民带来的福利被上述费用冲减。

表3

2010年L 镇布局调整给学生家庭增加的支出支出

布局调整前(在村小学)布局调整后(在镇中心小学)学生各类住宿费

0元每学期200元寄宿生伙食费

三餐和零食:每月100元以内三餐和零食:每月220元寄宿生中午饭:每月90元走读生交通费无误工,交通风险极低

家长误工费;存在交通风险走读生教化功能随学校一起消失。走进一个村庄,当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听到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时人们总是会涌起田园牧歌般美好的感觉。如今这一切在被撤并学校的村庄中已不复存在。学校长满了荒草,一派荒凉景象。村里没有了读书声,村民觉得有些空落落的,他们说“以前走过学校的时候,会听到孩子们朗读课文的声音,还会想起自己小时候读书的事情……现在呢?那里养牛了,每次看到都挺心酸的!”这说明学校对农村社区远远不只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功能。村庄中的学校承载着村民们对文明、知识和文化的敬仰,村里的教师和读书景象对村民们起着无形的教化

功能。村庄中没有了学校,“知识改变命运”也就变得更加遥不可及。村庄中没有了学校

,“大学毕业也一样找不到工作”的读书实用主义思潮和读书无用论就会蔓延得更广。

加速农村社区衰败。村庄中没有了学校,人们互动方式改变,农村社区的凋敝更加明显

。“以前我们和同村的孩子都是打成一片的,白天一起上课,晚上就东家串西家串的、三五成群地嬉闹玩

·85·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耍,很热闹”;而现在孩子们都在村外(本乡、他乡和县城)上学,即使到了周末都从学校回来,他们

也不到处串门,

因为他们对彼此都不熟悉。孩子们的互动少了,家长的互动也少了,大家都各忙各的。在Q 村的一个月,笔者走访了好多家,访谈对象不是妇女,就是老人,看不到孩子,也基本看不到年轻人。农村社区中卖零食、玩具的商店销售量下降,生意冷清。村社区医生开始外出搞“兼

职”。在亦农亦工的当代农村,“鸡犬相闻”的乡土社会特点已经改变,与城镇的繁荣发展相比,农村社区日渐衰落。学校的撤并,更进一步影响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加快了农村社区的衰败过程。

源起于黑格尔、马克思和韦伯的现代化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几乎被所有发展中国家接受。实现现代化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目标,即选择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以现代化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途径,以英美等西方国家为赶超对象[21]的发展路径。在现代化的发展思潮影响下,工业化和城市化被认为是必然的发展路径。然而,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是不是必然

意味着农村的衰败?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说明中央政府已经意识

到农村衰败问题,

并认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的发展和繁荣亦是如此重要。然而,农村学校的撤并加速了农村的衰败,

退化了“文字下乡”以来的教化功能,并通过商品化和货币化农村基础教育的日常生活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阻碍并扭曲了农村社区发展。百年来教育现代化进程所造成的村落学校在短时间内突然急剧消失,对于村落社会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这就相当于将已经长成在身体里面的器官或骨架突然拿走,对于身体的运行必然是很大的打击[17]。

三、结论与讨论

从上述国家和社会互动过程的分析来看,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项目的形式加大教育投入,县级政府在统筹县域乡村基础教育资金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时出现了偏差,乡村社会遭遇“被调整”加速衰败。既然学校合并并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思考,是什么让农村中小

学布局调整走了一条学校过快合并、偏向城镇集中的规划路线:(1)被“城市化”绑架。在发展主义

话语的主导下,在追逐GDP 的过程中,县级政府部门作为行动主体首要任务是发展。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的效应是:激活一座城市,会自然而然地驱动两驾“马车”"投资和消费……浙江省有关部门去年保守地算过一笔账:3年来城镇迁入人口以190万计,按照2000年浙江省城镇

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020元,为农民的2.2倍计算,进城人口直接扩大了72亿元的消费[22]。学

校向城镇集中,可以带动学龄人口及其陪读人员入住城镇进行直接消费,还可以带动与学校相关的

商业、

餐饮业、房地产业等行业投资,直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当学校布局调整被“城市化”绑架,学校向城镇集中的趋势则会加快,明显快于农村人口在城镇就业的劳动力转移速度。因为学校

调整而带来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被转移”就会给本不具备向城市转移条件的农村人口带来压力、

困顿和窘迫,影响农村社区发展。(2)缺乏自下而上的参与。地方政府在进行布局调整的过程中,

采取了自上而下的单轨决策路径,没有或很少听取农村人口的声音,农村人口只有“被告知”

。这导致调整后的学校布局不能满足农村人口的实际需求,而偏向城镇集中。要制定和执行良好的规划,必须保障相关利益群体的赋权和真正参与。地方政府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应该按照

中央提出的“方便学生就近就学的前提”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

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的调整原则,以农村人口实际需求为主导,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农村人口作为农村教育的服务对象和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其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应该得到进一步体现和保障。采用这种方法来规划农村教育发展,才能有利于乡村教育向教育本质的回归,不被发展主义话语绑架,才可能形成以农村人口实际需求为主导的良好规划。

·

95·第4期饶静等:“国家和社会”框架下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参考文献]

[1]周春红.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规模经济分析.辽宁教育研究,2007(11):71-73

[2]范先佐.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08(7):55-60

[3]郭清扬,王远伟.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总体评价.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3):71-77[4]孙艳霞.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得失.人民教育,2004(22):4-5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和专任教师情况.(2011-09-01).http :∥

www.stats.gov.cn /tjsj /ndsj /2011/indexch.htm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20-24各地区小学分城乡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2000-09-01).http :∥

www.stats.gov.cn /ndsj /zgnj /2000/T24c.htm

[7]庞丽娟.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

2006(4):1-6[8]谭鑫,张璞.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及其调整的思考.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7(2):17-19[9]卜文军,熊南凤.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与经济,

2007(4):59-62[10]郭清杨.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原因及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1):127-133[11]何卓.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8(1):35-39

[1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6.18-2各级各类学校数.(1996-09-01).http :∥www.stats.gov.cn /ndsj /

information /zh1/r021a

[13]周芬芬.城乡教育差距的分析视角与实践模式.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8(1):

126-131

[14]周飞舟.谁为农村教育买单?———税费改革和“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改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2(3)[15]国家统计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显著.(2011-03-10).ht-

tp :∥www.stats.gov.cn /was40/gjtjj _detail.jsp ?searchword =%BD%CC%D3%FD%CD%B6%C8%EB&channelid =6697&record =5

[16]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社会学研究,1999(6)[17]熊春文.“文字上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社会学研究,2009(5):110-140[18]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编辑.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修订.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

社,

1991:39-40[19]程路.9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村小学撤并的深层次影响.现代教育论丛,2010(3):6-9

[20]谭春芳徐湘荷.大就好吗————美国小规模中小学校(学区)合并问题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2):22-25[21]叶敬忠.发展与另一种发展和发展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8

[22]周飞舟,王柏期.“从工业化到城市化:当前中国的财政体制与地方竞争”

.当代中国研究通讯,2012(17)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Rural School Mapping

Rao Jing

Meng Xiangdan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rural school mapping on rural education and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tate and the rural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rural people ,central government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rural basic education through transfer payments and special projects ,county government's strategy of rural school mapping had deviation due to the chase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lack of bottom-up par-ticipation ;city-oriented mapping of rural schools accelerated the downfall of rural society.

Key words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Rural School Mapping

(责任编辑:连丽霞)·06·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乡村社会的国家政权建设与现代国家建构方向

乡村社会的国家政权建设与现代国家建构方向 2014年06月05日00:00 来源:学习与实践作者:韩鹏云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81 通过考察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变迁可以发现,税费改革之前的乡村组织和乡村常规权力对乡村治理起到了主导型的支撑作用;税费改革之后,国家开始以弱化或绕开乡村组织及乡村常规权力的方式来提高国家基础权力在乡村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但国家基础权力的性质与乡村社会及乡村治理难以完全匹配,单向度建设往往造成乡村治理的诸多困局。鉴于乡村常规权力的性质与乡村社会及乡村治理可以有效契合,为推进乡村社会中现代国家建构,应重新重视和启动乡村常规权力建设,并使之与国家基础权力建设有效衔接。 一、问题提出 国家政权建设作为一个理论范畴来源于对西方现代国家构建历程的经验概括,蒂利认为早期欧洲在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国家权力开始整合社会各领域包括乡村社会,其主要表现是通过政权的官僚化和合理化(bureaucratization and rationalization)实现对下层控制的巩固。[1]吉登斯认为现代民族和民主国家的形成基础在于国家对社区的全面监控,在监控的基础上造就一个有明确边界、社会控制严密、国家行政力量对社会进行全面渗透的社会。[2]可以说,国家政权建设指国家通过官僚机构的下沉,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渗透和控制,从而将分散、多中心的、割据性的权威体系,逐步转变为一个以现代国家组织为中心的权威结构的过程。[3]在此基础上,迈克尔?曼又认为国家政权建设应区分权力的性质,可以分为强制权力和基础权力两种,前者指针对市民社会的国家个别权力,它源自于国家精英的一系列运作,而这些运作不需要与市民社会群体作例行公事式的协商;后者指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制度能力,它或是专制的,或是非专制的,制度性能力旨在贯穿其地域,以及逻辑上贯彻其命令,是一种‘贯穿’社会的“权力”。[4]米格代尔用“社会控制能力”来指称“国家基础权力”,认为民众社会行为的自身意愿、其他社会组织所寻求的行为都需要符合国家规则的要求。[5]国家基础权力的强弱是国家政权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志,作为协调市民社会活动的能力,国家基础权力的实现途径是国家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完善,国家基础设施越健全则动员和改造能力就越强大,国家政权建设也就越成功。如果国家基础设施残缺不全或无法建立,则容易陷入“失败国家”的行列,无法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国家政权。据此,黄冬娅认为能否建构一个能执行经济政策、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维持公共秩序的国家基础设施,是第三世界国家最主要的任务和挑战。[6] 回顾国家政权建设的理论源流,目的在于据此考察当下我国乡村社会中的国家政权建设状况。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和进步,国家通过日臻完善的组织体系和充足的财政能力支撑使国家在乡村社会的各项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越来越健全,例如警察、社保、卫生、教育、工商、司法等各种管理和服务的职能部门,将自身触角以各种“条条”或“条块”结合的方式“嵌入”乡村社会,开始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治理并与农民“面对面”打交道。尤其是税费取消之后,国家官僚机器进一步通过多种自上而下的“管道”向乡村社会输入公共品资源和福利并努力打造成公共服务型政府。可以说,国家在乡村社会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健全甚至是日益完善,国家基础权力的功能也相应地在不断增强。但反观当下乡村治理的现实状况,却发现尽管国家基础权力的效能在充分发挥,但乡村治理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善治”:从社会管理上看,乡村矛盾纠纷依然较多,法律不及之地甚多;从公共品供给上看,国家通过资源下乡供给公共品的数量在增多,但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村社公共品却处于紧缺状态;从综合治理上看,地方灰黑势力具有复燃趋向,甚至开始蚕食国家和集体资源,造成乡村治理新一轮的“内卷化”。 理论和现实出现了悖论:西方国家基础权力的基础设施完善带来的是国家协调市民社会活动能力的增强,从而形成对社会的监控和渗透以建立稳定有序的政治社会秩序。而在我国乡村社会的国家政权建设中,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江苏省社会救助办法》(省政府令第99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30号)要求,不断提高医疗救助管理服务水平,现就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规范管理,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衔接,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编密织牢保障基本民生安全网。 (二)基本原则。 托住底线。按照救助对象医疗费用、家庭困难程度和负担能力等因素,科学合理制定救助方案,确保其获得必需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统筹衔接。推进医疗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加强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形成制度合力。加强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及慈善事业有序衔接,实现政府救助与社会力量参与的高效联动和良性互动。 公开公正。公开救助政策、工作程序、救助对象以及实施情况,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确保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 高效便捷。优化救助流程,简化结算程序,加快信息化建设,增强救助时效,发挥“救急难”功能,使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有效救助。 (三)目标任务。完善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细化实化政策措施,实现医疗救助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与相关社会救助、医疗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医疗救助对象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合理界定救助对象 (一)保障重点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具有当地户籍的临时救助对象中的大重病患者,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费的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重点优抚对象,享受政府基本生活保障的孤儿,设区的市、县(市、区)总工会核定的特困职工等7类对象为重点医疗救助对象。

医疗救助暂行办法(最新)

医疗救助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救助服务,改善救助方式,提升救助水平,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切实发挥医疗救助在医保体系中的底线作用,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64X 号)和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医疗救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 (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医疗救助城乡一体化; (三)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机构有效衔接; (四)依托X省社会救助监控系统,全面拓展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 (五)分类施救,以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救助为重点,对低收入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定救助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的救助为补充; (六)公开、公平、公正、简便。

第二章救助对象 第三条医疗救助对象包括: (一)特困供养人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城市三无人员); (二)低保对象; (三)低收入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 (四)特定救助对象:重点优抚对象(不含1—6级伤残军人、7—10级旧伤复发残疾军人);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凡享受公费医疗保险的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享受医疗救助,若遭遇灾难性医疗费用支出,按照相关政策及相应程序给予一定数额的临时救助。 第三章救助方式与标准 第四条医疗救助采取住院医疗救助、门诊医疗救助、资助参合(参保)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方式: (一)住院医疗救助:分为基本医疗住院救助、重特大疾病住院救助、全费用定额医疗救助三种方式。 1.基本医疗住院救助:是指救助对象因病住院经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医疗报销后,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部分不超过当地大病保险起付线的,分类分档核算给予救助。 (1)特困供养人员住院救助:个人自付费用给予全额救助;

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2018年版)

附件1 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 (2018年版) <说明> 一、根据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此章程示范文本。 二、此文本旨在为社会团体制定章程提供范例。 三、社会团体制定的章程,应当包括章程示范文本中所列全部条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补充。 四、实行直接登记的社会团体请省略业务主管单位内容。 五、〖〗内文字为制定要求。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团体的名称是。〖包括英文译名、缩写;名称应当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应冠以本行政区域名称,不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不使用已由登记管理机关明令撤销或取缔的社会团体的名称。本章程中可以使用“本团体”或“本会”,但前后表述应当一致。〗第二条本团体的性质是。〖须载明:组成的人员或单位;自愿结成;全省性或地方性;学术性、联合性或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本会会员分布和活动地域 为。〖福建省或市县等区域〗 第三条本团体的宗旨是。〖须载明: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第四条本团体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 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须载明:具体的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 第五条本团体的住所是。〖福建省××市(区、县)××路××号〗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六条本团体的业务范围〖须具体、明确〗: (一) ; (二) ; (三) ; ( )………………………………。 第三章会员 第七条本团体的会员种类〖单位会员、个人会员〗。 第八条申请加入本团体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本团体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团体的意愿; (三)在本团体的业务,(行业、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 ) ………………………………。 第九条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 ) ………………………………;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

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 ——从“乡土社会”到“土社会”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在不断快速的转型中。其中社会结构不断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工商服务业在社会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而经济体制也从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断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而在社会实践结构的这种历史性巨变下,农村社会的发展也从传统农村“乡土社会”逐渐向“土社会”转型。 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造就了其“乡土”特征。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把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性质便是“乡土社会”。“乡土社会”也便成为人们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性质的基本判断。“乡”和“土”是理解乡土社会的两个关键字:“乡”是一个标志特定地域文化和情感归属的概念;“土”是一个标志特定地域围的概念。许烺光先生在《祖荫下》对喜州文化做了一个总结,他认为喜州文化主要由五个因素组成:既父子同一,性别疏远,大家庭的理想,教育的模式,祖先的愿望。这些因素其实也正是构成特定地域围及人们维持特定地理区域及区域文化的某种特殊情感关系一把钥匙。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传统的乡村社会便具有土地依赖、聚村而居和家族归属三个显著特点。 一依赖土地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里,土地是至关重要的。农民离不了土地,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农村居民对基本生活资料

粮食作物的依赖和基本谋生手段种植业的依赖,都会转变为对土地本身的依赖。正是由于土地与农民的生计息息相关,土地才成了农民问题的关键。从某种角度来说“对土地的控制成了权力的关键基础,在旧社会人们的社会地位便于持有土地的多少息息相关”。土地问题背后所映射的权力关系正是中国传统农村社会权力关系的写照。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均贫富、等贵贱”,还是“耕者有其田”,其所指向的都是土地问题。历史上,中国革命的关键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谁解决好了土地问题,谁就赢得了天下。因此,“土地是调动农民激情和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土地问题也是农民问题中最敏感的问题,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二依村而居 在中国,长期以来人均资源一直处于贫乏状态,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物质生活十分匮乏。在这个资源匮乏的社会里,个体生存困难重重,再加上不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和工商业、落后的交通通讯工具等都大大限制了农民的活动围。往往是若干户相互联系的人家聚居在一起,逐渐便形成一个村落,在长期的交往中更形成了一种共同的村落文化和非正式制度。村落之间少有往来。由于同姓同亲的农民住在同一个自然村。同一个村子,同一个祖宗、同一条血脉贯通下来,形成形形色色的共同事业、共同利益,从而具有亲密的关系与情感,也促成了互信互守的行为规、道德礼仪,形成一个或数个血缘群体。中国的传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这里的“礼”就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区域亚文化及其制度

杜赞奇眼中 “国家”与“乡村社会” 的关系

杜赞奇眼中“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 【内容摘要】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主要探究了中国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家政权建设”和“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两个概念的涵义来阐述杜赞奇眼中国家与乡村社会二者之间关系的变化。 关键词:国家政权建设;权力的文化网络;国家;乡村社会;关系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一书是杜赞奇的成名作,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作者通过对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所编的《中国惯行调查报告》、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社会调查材料,以及中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等的研究,以个案的方式对华北六个村庄进行详尽的分析,展现了在国家政权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1900—1942年华北农村的社会、政治、经济图景。 一、本书的主旨 本书探讨的主题,是中国的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之间的权力关系。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东北农村》一书致力于探讨社会变迁时中国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国家和社会的互动关系上来说明社会结构的整体性,而很大程度上这一整体性是借由“权力的文化网络”来实现的。作者将研究材料中所反映出的各种关于华北乡村中的权力因素都纳入了“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予以考察,认为晚清及民国政府未能有效利用原有权力文化网络,忽视了乡村权力文化网络的作用,强行扩张导致“国家政权内卷化”,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二、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 (一)对两个中心概念的诠释 国家政权建设和权力的文化网络是全书的两个中心概念,也是贯穿于全书的两条主线。这两个概念都与现代化理论密切相关,充分地理解了这两个概念的涵义,对于读者把握杜赞奇眼中国家与乡村社会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的写作意

(供参考)分散五保“和三无对象四个一”协议

分散供养农村“五保”和城市“三无”对象 关爱照料服务协议书 (供各镇参考) 乡镇(街道)民政办:(以下简称甲方)党员或村(居)干部:(以下简称乙方)亲属或邻居:(以下简称丙方)供养对象:(以下简称丁方)为做好分散供养农村“五保”和城市“三无”对象供养工作,保障分散供养特困对象的基本生活,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江苏省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及省、市有关政策规定,乡镇(街道)民政办(以下简称甲方)、党员或村(居)干部(以下简称乙方)、供养对象的邻居或亲属(以下简称丙方)与分散供养特困供养对象(以下简称丁方)经平等协商,签订本协议。 第一条供养对象的情况 根据《江苏省社会救助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经审核,(丁方姓名)符合特困人员供养条件,已批准给予特困人员供养待遇。本人自愿选择分散供养形式。 丁方基本情况为:性别;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健康状况:; 第二条甲方的责任要求 1、督促关爱照料服务协议的签订工作。印制关爱照料服务

记录卡,记载服务的时间、内容、标准和程序等,发放给供养对象家中留存备查。 2、按照《江苏省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要求,建立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县级统筹除外)。分散供养对象的供养资金,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设在当地金融机构的个人帐户,实行社会化发放。 3、指导乙方和丙方落实服务协议各项内容,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并定期对乙方和丙方服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为符合条件的分散供养对象购买养老或护理服务,为丙方提供免费护理员培训。 5、对患病的分散供养对象及时送医院治疗,指定专人看护照料,并承担其医疗费用。 6、通过公开表扬、慰问、召开座谈会和适当给予补贴等方式关心承担照料服务的邻居或亲属。 第三条乙方的责任要求 1、每周至少1次查看分散供养对象的日常生活和身体状况,上门的时候填写关爱照料服务记录卡。 2、承担照料服务落实的监督责任,每半月要对丁方接受的照料服务进行一次监督。 3、督促基层村居卫生服务机构为丁方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安排免费体检一次,每月巡诊一次。发现丁方身体状况异常的,视情况逐级汇报处理。 4、及时向甲方报告甲方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湖北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

湖北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 第374号 《湖北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已经2014年8月25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施行。 省长王国生 2014年9月10日 湖北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最低生活保障 第三章特困人员供养 第四章受灾人员救助 第五章医疗救助 第六章教育救助 第七章住房救助 第八章就业救助 第九章临时救助 第十章政府保障与社会参与 第十一章监督管理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社会救助,关爱生活困难群众,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救助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救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和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统筹制定、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及保障标准,建立社会救助资金自然增长机制,将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一体化。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统筹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社会救助

管理工作。 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计生等社会救助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机构编制、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建立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第六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统一负责基层社会救助事务。负责民政事务的机构作为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等事项。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 第七条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法规政策宣传,引导公众关注、支持、参与社会救助工作,鼓励救助对象自立自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救助诚信体系建设。 第八条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社会救助,探索保险服务业参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捐助和服务。

社会团体章程范本(2020年版)

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 <说明> 一、根据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此章程示范文本。 二、此文本旨在为社会团体制定章程提供范例。 三、社会团体制定的章程,应当包括章程示范文本中所列全部条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补充。 四、实行直接登记的社会团体请省略业务主管单位内容。 五、〖〗内文字为制定要求。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团体的名称是。〖包括英文译名、缩写;名称应当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应冠以本行政区域名称,不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不使用已由登记管理机关明令撤销或取缔的社会团体的名称。本章程中可以使用“本团体”或“本会”,但前后表述应当一致。〗第二条本团体的性质是。〖须载明:组成的人员或单位;自愿结成;全省性或地方性;学术性、联合性或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本会会员分布和活动地域 为。〖市县等区域〗 第三条本团体的宗旨是。〖须载明: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第四条本团体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 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须载明:具体的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 第五条本团体的住所是。〖厦门市(区)××路××号〗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六条本团体的业务范围〖须具体、明确〗: (一) ; (二) ; (三) ;( )………………………………。 第三章会员 第七条本团体的会员种类〖单位会员、个人会员〗。 第八条申请加入本团体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本团体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团体的意愿; (三)在本团体的业务,(行业、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 ………………………………。 第九条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 ) ………………………………; ( )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发给会员证。 第十条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团体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团体的活动; (三)获得本团体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团体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 ) ………………………………。 第十一条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乡村社会变迁中的宗族文化与国家权力

乡村社会变迁中的宗族、文化与国家权力——基于云南省一个彝族村落的研究 伊利贵刘东旭 2012-10-19 14:48:07 来源:《民族论坛》2012年第6期 [摘要]弗里德曼在中国乡村研究中提出的宗族范式长期以来成为学界探讨中国乡村社会的重要范式之一,在这一范式的基础上,杜赞奇提出权力的文化网络以解释乡村及其与国家关系中的复杂关系。本文在延续这一研究脉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华南和华北汉人社会的宗族研究经验借鉴到云南的彝族社会,最后的结论指出,在当下乡村社会的研究中,除了考虑既有以宗族为基础的权力文化网络框架之外,情境性变化这一维度的加入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乡村社会中复杂关系的真正意涵。 [关键词] 宗族;权力的文化网络;情境性;扎黑村 在众多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之中,弗里德曼提倡的宗族范式长期以来成为学界探讨中国乡村社会的重要方法之一。①在弗里德曼认为,在中国的东南地区,宗族是实现地方自治和管理的一种基本社会组织。当地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通过互利合作,形成一个基于血缘的集团,以此获得最大化的资源,并有效地利用资源来自卫。[1]在大部分情况下,充当着国家与社区之间中间组织功能的宗族是作为村民自卫组成的单位而存在,并与国家的官僚体系并行而发挥作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传统中国社会县级政府之下是以乡绅自治为主导的。 [2]

延续着弗里德曼的思考,杜赞奇在对华北农村的研究中,更进一步将文化和权力与宗族组织结合起来讨论。在他看来,宗族在规范、仪式和组织方面的特征使之成为乡村权力关系网络中的关键制度,[3]它与市场、水利控制等各种关系一并构成了一整套权力体系。而这套权力体系具体体现为个人、群体和组织通过各种手段以获取他人服从的能力,其权力要素潜藏于宗教、政治、经济、宗族甚至亲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关系之中。[4]这种权力关系又与其内部成员所认同的宗教信仰、内心爱憎、亲亲仇仇等规范和象征所构成的一整套“文化网络”相互交织在一起。因此,这些组织实际上是攀援依附于各种象征价值,从而赋予了文化网络以一定的权威,使它能够成为地方社会中领导权具有合法性的表现场所。换句话说,人们在这种环境之中的行为是出于提高社会地位、威望、荣耀并向大众负责的考虑,而不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5] 由此可见,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一概念对于理解传统中国华北地区的乡村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对这一概念的讨论和反思也从未停止。有学者认为,以这一相对静态的概念来概括华北乡村社会并不合适,应当强调当时复杂社会背景之下多元社会力量对乡村的影响,此间的权力关系往往表现出某种情境性。[6] 笔者受此启发而进一步思考,权力的文化网络作为一个分析概念在时代和地域背景已经转变的情况之下是否依旧具有说服力。在新中国建立,并经历了集体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在远离华北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这种权力的文化网络解说模式对于我们理解乡村社会是否仍然具有解释力呢?或者说,我们需要怎样来丰富这样一种解说模式?因而,笔者在对云南晋宁朝日彝族乡的调查研究中,就试图借鉴、运用、并验证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一概念的有效性。

民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

民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 | 民政工作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基本保障问题,为您编辑整理民政局十X五工作总结,欢迎 阅读。 民政局十X五工作总结(一) 一、执行十X五规划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 大力支持下,全区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 府出台的各项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科学 发展观,为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民政事业得到 不断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基本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十X五期间,城乡低 保保障标准实行自然增长机制,连续5年提高保障标准,分别由20XX年的每人每月340元、210元提高到2015年的490元、370元,城乡低保对象分别由20XX年初的3102人、22081人调整为2015年提标后的1037人、17958人,累计发放保障金2.1亿元。每年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共建成各类养老床位

数4456张,每千名老人床位数为30.05张。其中,居家养老床位数为1198张,养老机构床位数为3258张。养老机构中,公办养老机构(含公建民营)26个,床位数2741张;民办养老机构10家,床位数517张。今年以来,社会力量举办和经营的养老机构床位250张,占养老机构床 位总数的7.67%;护理型床位150张,占养老机构床位总 数的60%。十X五期间,福利彩票销售额总计3.47亿元,资助公益事业项目20个。 (二)社会治理创新协调推进。建立孤儿养育费自然 增长机制并按时足额发放孤儿生活补助费,截止2015年 9月,全区共有孤儿125名,均为社会散居孤儿。顺利完成全区10个城市社区第五届社区居委会、249个农村社 区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结合南陈集镇乔庄村第 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承办了全市换届选举现场会,创 新性地采取设立秘密写票处和投票站等方式,受到了市 局的充分肯定。共有45个社区获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称号,全区村、居民依法自治率为100%,6个乡 镇被命名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乡镇、29个社区(村)被命名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14个 社区被命名为淮安市和谐示范社区。注册登记社会组织360家,每万人拥有注册登记社会组织4.5个,较好完成十X五社会组织数量发展指标。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发文字号】渝府发[2014]55号 【发布部门】重庆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4.09.25 【实施日期】2014.09.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 (渝府发〔2014〕55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以下简称《办法》)的公布施行,是我国统筹构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标志,对于保障基本民生、维护困难群众生存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具有重大意义。为贯彻落实《办法》,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完善制度,全面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最低生活保障以家庭为单位,以收入为依据,以标准为参照,实行差额救助。城乡

居民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具体认定条件包括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家庭财产、家庭消费支出。对具有本市居民户口且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关系的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财产状况、家庭消费支出符合有关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2.市政府按照我市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年调整机制,市政府按照我市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幅度同步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3.5%(含)时启动联动机制,向在册保障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连续3个月回落至3.5%(不含)以下时中止联动机制,停止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区县(自治县)民政部门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按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实施分类重点救助。 3.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委托村(居)民委员会代为申请;确因拆迁安置等特殊情况造成户口暂时无法迁移、经常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申请人可凭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向经常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核实,组织开展民主评议,提出初审意见;区县(自治县)民政部门经审查并公示后,作出审批决定。实行分类定期复核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区县(自治县)民政部门应及时决定增发、减发或者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 (二)健全特困人员供养制度。 1.特困供养人员是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是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

社会团体章程范本

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团体的名称(包括英文译名、缩写)(社团的名称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社团的名称应当与其业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全国性的社会团体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地方性的社会团体应冠以本行政区域名称,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社会团体的名称,不得使用已由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明令撤销或取缔的社会团体的名称) 第二条本团体的性质(其中必须载明:组成的人员或单位;学术性、联合性、专业性或行业性;全国性或地方性;自愿结成;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本团体的宗旨(其中必须载明: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第四条本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第五条本团体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必须载明具体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为陕西省民政厅) 第六条本团体的住所(载明X省X市)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七条本团体的业务范围(必须具体、明确): (一)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二)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三)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四)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五)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六)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七)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八)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上述业务范围涉及许可项目和政府有关部门委托事项的,凭许可证明文件和委托证明书,在文件规定的有效期内开展业务活动(在业务范围之后载明如上文字) 第三章会员 第八条本团体的会员种类(单位会员、个人会员) 第九条申请加入本团体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doc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1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2 社会学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社会运行论” 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 1 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2 政治革命与产业革命 (1)社会转型的产物 (2)社会秩序的要求 3社会学的思想源泉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十九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 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 1 社会运行发展三种类型 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中性运行与模糊发展 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 2 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宏观微观上都可以 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它与生产社会化是一致的 三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表现 1 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2 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3 能够有效的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服务 四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1分类(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3)不属于以上两类 五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与历史唯物论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 2 与单科性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3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 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精)

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 关键字:领导乡镇国家关系政治自治社会村民组织社会关系 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 ——从基层实践看中国政治的特点 景跃进 【我要评论】【该文章阅读量:749】【字号:大中小】 “国家与社会关系”与“党政关系”是我国政治学研究中广为人们运用的两对概念。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所要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这两对概念或范畴所揭示的社会-政治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对于我们思考和运用这两对范畴具有什么意义?就此一主题而论,文章具有较强的理论色彩。不过笔者讨论的进路是具体的,确切点说,这一讨论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政治的背景。文章首先反思乡村研究中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的运用脉络,其次围绕村民自治实践中出现的两委“一肩挑”现象,解析党政关系与国家-社会关系的交织(注:本文的观点最先发表在拙著《当代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和宏观透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一书。2004年5月曾作为会议论文提交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中国政治与政党发展”研讨会。此次在杂志上发表,笔者作了一些技术处理。)。 一、乡村研究中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的既有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能主义政治的消退,“国家与社会”关系逐渐成为国内学界普遍采用的一个分析术语(注:这一范畴首先是通过市民社会的讨论而引入学界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的一系列专题文章在大陆学界开启了这一学术话语。从理论上说,市民社会是国家与社会关系范畴的一种特定型式,关于它是否适用于分析中国社会存在一定的争论。不仅如此,有的学者对国家与社会二分法是否适合于中国也提出相应的疑问。对此,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尽管如此,随着自由主义著作在国内的大量引介和影响日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范畴越来越为人们普遍接受。杨念群:《近代中国研究中的“市民社会”--方法及限度》,二十一世纪,(香港)1995年第12期。黄宗智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第三领域”,载于甘阳主编、哈贝玛斯等著《社会主义:后冷战时代的思索》。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导论部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在乡村政治(尤其是村民自治)的研究中,无论是理论文章,还是经验研究,它几乎成为一个主导性的研究范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