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引导学生在科学课的学习中联系生活

如何引导学生在科学课的学习中联系生活

科学课上如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摘要】:科学探究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小学阶段科学概念的建构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探究活动尽量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联系,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相关情景和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开展活动。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才能达到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能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键词:活动化科学探究动手操作小学科学生活化在人们眼里科学是深奥的,其实看似深奥的科学实际上都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即是我们全部的课程”。因此,“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应该是科学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现代课程论也认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生活中进行体验,从体验中促进理解。科学课的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渗透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一个科学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科学课的学习中联系生活呢?

一、创设生活化的课堂

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活动化、生活化。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热胀冷缩》的时候,我在课前先用铁丝做了一个铁环,然后把铁环穿进一根木棒上,上课时我把这两个物体拿到课堂上。我再拿来一杯水,把穿有铁环的木棒放进水里,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现象?他们都说看到铁环掉出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然后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继而引出热胀冷缩的概念。用胶管套进水管时,一下子套不进去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学生对这样的现象特别感兴趣。课堂上,我让学生再把这个实验做一次后,通过做实验,不用我说,他们就明白了热胀冷缩的道理了。又如,在《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教学中,老师提出:“现在我很想吃爆米花。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老师快一点吃到吗?”做爆米花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吃爆米花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把玉米放在勺子上,然后放在酒精灯上烤。很快玉米变成了爆米花。”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在不会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

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

再如在讲授《各种各样的花》一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两朵不同植物的花,让学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找出了形状、颜色、大小、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的组成,我说:“你还能用什么方法去找不同处。”学生找出了萼片的薄厚、颜色、品种、气味、味道等不同。从看、闻、听、摸、尝等各种方面来观察花。鼓励学生多想些方法来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在不断的讨论、思考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二、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改革启用的新教材,编排科学合理,紧贴学生的生活。因此使用这些教材进行教学时,应该将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中,用生活的理念构建科学教学的大课堂。具体做法如下:

1.让教材贴近生活。无论学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性别、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或者个体条件的不同,科学课程都应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但由于儿童活动区域的局限,生活积累的贫乏,我们在教学时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牙长成苗》一课时,在上课前的几天,我布置学生把我发给他们的长出牙的凤仙花放进杯子里用泥土埋好,并注意泥土的深浅。定时给它浇水,还让学生带着我提的问题做好记录。在上课时让学生带到课堂。让学生了解牙变成苗的过程,然后再

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知道了播下的种子发生的变化过程。这本是节枯燥乏味的一课,由于准备功夫做得好,学生通过观察、验证,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他们学都能主动去解说。真正做到教材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展开,也有利于培养的探究能力。

2.大胆创新教法。以前上科学课时,只有老师讲解、演示,甚至一言堂,学生倾听为主的教学方法,整节课下来,学生都不用动手,一到下课,把所学的知识抛诸脑后。现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探究者,亲历科学的历程,使学生获得成长。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还要重视学生对科学过程的认知,这对于学生能将科学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各科学习中,以及迁移到生活中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们在课堂上采用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把有利于科学学习的活动方式都用到课堂上来。

新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发一个大的玻璃器皿和一个小的玻璃瓶,让学生探究如何改变玻璃瓶的浮沉。同学们可兴奋了,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等他们基本知道改变玻璃瓶的浮沉所需要的条件后,我就让个别同学说一说看到的现象,这样就激活学生思维,激发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然后进行实地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给他们留下经历。当学生们看到自己亲手把橡皮泥、泡沫塑料、石头等物体放在水中,观察它们的浮沉时,激动地大叫起来。这次小小的拓展活动,却激励学生自

觉向前人那样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积极动脑,勇于动手,开拓创新。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去动手实践,可以给学生撑起一片想象的空间。

三、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课堂实验和课外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被所要认识的事物吸引,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去思考、研究。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汽水瓶、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牛奶盒等等都是教师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在学生学会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和鸡蛋保护器时,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利用废旧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装饰品,总结成功的经验;对成功者给予鼓励,对于制作失败的,老师便帮他们分析问题所在,让他们经过多次思考,反复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对科学的学习充满信心。

在教学《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时,要求学生制作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并试着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电线又是怎样安装连接的。并观察整个电路的变化,学生把整个变化过程都进行了仔细观察,做了详细的记录。

对于那些酷爱科学实验课的学生来说,课堂四十分钟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些学生在家里搞起了“破坏”,如把家里的录音机拆开来看一看,琢磨琢磨;把玩具飞机拆下来拼一拼,等等。这些在家长们眼里看作搞破坏的行为,实际就是学生创新的一种体现,也是学

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过程,我们应该很好的保护他。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闹钟拼装活动,学生通过将散装零件拼装成钟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四、引导学生开发生活化的活动空间

在很多人眼里,“科学”是深奥的,似乎只是科学家们的专利。但科学来自生活,科学同样也是通俗的。小学科学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玩”(即探究)的方式对基础的科学原理形成感悟。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很丰富的。如与生态园的亲子活动;参加雏鹰假日小队实践活动;参观访问工厂等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教材、课堂作为窗口,多渠道地开展生活化的科学活动。

当科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科学对学生来说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脱离生活的科学是“不完整的科学”。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使科学走近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实际,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能使学生在具体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中逐步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科学的力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就蕴含在平常生活之中,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运用生活化的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的仪器、材料紧缺的现状,

激发学生变废为宝的乐趣,使我们的科学课有更多的探究材料,实验材料,身边的科学是探究活动的素材。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肥沃的生活土壤中去收获和成长。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科学课》杂志、《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等

中学理科实验教学与小学科学教研

优秀论文登记表

任教学科:小学科学参评类别:论文编号

论文题目:科学课上如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单位:禅城区南庄镇紫南小学

作者:罗惠结

邮编:528061

职称:小学数学高级教师

联系电话:137********

电子邮箱:luohuijiexiaolin@https://www.doczj.com/doc/0c11098065.html,

中学理科实验教学与小学科学教研

优秀论文登记表

附件二:

2012年佛山市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

参评作品登记表

注:每一篇论文填写一张,一式两份(与论文一齐上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