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口服退热药后不到用药时间体温又升高可以给予退热栓。()

A.正确

B.错误

2.以下儿科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的限制不正确的是()

A.喹诺酮类抗菌药应避免用于10岁以下患儿

B.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不可用于8岁以下

患儿 C.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 D.多肽类(多粘菌素、万古霉素、杆菌

肽等),应在明确指征下选用

3.儿童腹泻属于非感染性腹泻的是()

A.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B.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

C.过敏性

腹泻 D.真菌感染

4.抗菌药可根据当地药敏情况的经验性选用;用药后48 h,病情未见好转,可考虑更换抗菌药。()

A.正确

B.错误

5.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退热药可以交替使用。()

A.正确

B.错误

6.国内某大型综合儿童医院门诊患儿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达()

A.52.00%

B.53.00%

C.54.00%

D.55.00%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儿童适宜的口服剂型有()

A.液体制剂

B.具有灵活性的固体制剂:分散片、颗粒剂……

C.刻痕片

D.咀

嚼片

2.感冒的治疗原则是()

A.普通感冒具有一定自限性

B.症状较轻无需药物治疗

C.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

则需服药,以对症治疗为主 D.药物治疗首选口服途径

3.儿童超说明书用药遵循的原则是()

A.必须选择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B.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

C.超说明

书用药须经医院相关部门批准并备案 D.超说明书用药需保护患者的知情权并尊重其自

主决定权

4.益生菌使用注意事项有()

A.益生菌是活菌,服用时应用低于40度的温水或奶冲服,水温过高会把菌杀死

B.

抗酸药、铋剂等会减弱益生菌疗效或杀死益生菌,不应合用 C.蒙脱石、药用炭等吸附剂

也不宜与益生菌同时服用,两者至少间隔两小时以上 D.储藏温度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小儿用药特点

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 药物治疗是小儿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正确地用药在治疗中常常起到关键作用。但由于小儿具有许多和成人不相同的解剖生理特点,且小儿病情多变,因此,对小儿用药必须慎重、准确、针对性强,做到合理用药。 一.小儿用药特点 (一)肝肾功能及某些酶系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级解毒功能较差 小儿肝脏酶系统发育欠佳,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加大药物的血药浓度及毒性作用;肾功能不全,排泄缓慢产生毒副作用。例如氯霉素中毒产生“灰婴综合征”。 (二)小儿血脑屏障不完善,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神经中枢 药物进入小儿体内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少,游离药物浓度较高,通过血脑屏障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例如可待因(镇咳药物)小儿易产生呼吸中枢抑制。 (三)年龄不同,对药物反应不同,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所差别 小儿不同年龄阶段,对药物反应不一样。3个月以内的婴儿慎用退烧药,可使小婴儿虚脱,,8岁以内的小儿,使用四环素易引起黄斑牙(四环素牙)。 (四)胎儿.乳儿可受母亲用药影响 药物通过胎盘屏障进入小儿体内循环对胎儿的影响与胎龄及成熟度有关。用药剂量越大.时间越长.越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到达胎儿的血药浓度也越高,越持久,影响越大。某些药物在乳汁中浓度很高,可引起乳儿发生毒性反应,如苯巴比妥、阿托品应慎用;抗癌药物.抗甲状腺素药物哺乳期禁用。 (五)小儿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小儿体液占体重比例较大,对水.电解质的调节功能较差,对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代谢的药物特别敏感,比成人易中毒。因此小儿应用利尿剂后极易发生低钠或低钾血症。 二.小儿药物选用及护理

(一)抗生素:严格掌握适应证,有针对性的使用。通常应用以一种抗生素为宜,滥用可引起二重感染或耐药菌的发生。同时要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如链霉素对听神经的损害等等,此类药物剂量不要过大,疗程不宜太长。还有抗生素抗菌谱的宽窄,广谱抗生素易发生鹅口疮.肠道菌群失调和消化功能紊乱等。 (二)镇静药:(苯巴比妥、地西泮、水合氯醛)高热.兴奋.烦躁不安.频繁呕吐等镇静药使患儿得到休息,利于病情恢复。特别注意观察呼吸,以免发生呼吸抑制。 (三)镇咳.化痰.平喘药:呼吸道感染一般不用镇咳药,因为小儿呼吸道较窄,发生炎症时粘膜肿胀,分泌物较多,咳嗽反射较弱,易出现呼吸困难。使用祛痰药或雾化稀释分泌物。使用平喘药应注意观察有无精神兴奋,惊厥等。 (四)泻药和止泻药:小儿腹泻和便秘时都先调节饮食,必要时用缓泻剂,止泻药一般不用,因为可以加重肠道毒素吸收。 (五)退热药:退热药用后观察体温和出汗情况,及时补充液体。复方解热止痛片副作用多,对胃有刺激,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等,大量服用会出汗过多,体温骤降而致虚脱,婴幼儿禁用。 (六)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指征明确,避免滥用。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以防反弹。长期使用影响蛋白质、脂肪、糖代谢,抑制骨骼生长降低机体免疫力。水痘禁用,加重病情。 三.小儿药物剂量计算 (一)按体重计算:最基本的方法。 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二)按体表面积计算:由于许多生理过程(心搏出量、基础代谢)与体表面积关系密切故而更准确,但比较复杂。 每日(次)剂量=患儿体表面积(m2)×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需药量 <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 >30kg 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30】×0.02+1.05 (三)按年龄计算 (四)按成人剂量折算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简答和名词解释

简答题:(黑色的是从试题里和PPT里抄过来的) 第二章 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⑴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出生后头三个月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高峰; ⑵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的较早,生殖系统最晚,淋巴系统则先快后回缩; ⑶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高级到低级,由简单到复杂; ⑷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第三章: 1、简述青春期少年保健的主要内容:(试题里有,但书上没画重点) 1)营养保健:青春期生长发育较快。需要增加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2)良好的个人卫生,充足的睡眠,以及体格锻炼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3)继续防止急性传染病以及沙眼、龋齿、近视眼、寄生虫和脊柱弯曲等疾患 4)预防运动创伤、车祸、溺水,以及打架斗殴造成的意外伤害。家长。学校和保健人员都有责任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 第四章 1、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书上版本:1)母乳含有适合婴儿消化且比例适宜的营养素,还具有多种免疫物质,可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2)母乳喂养经济、方便、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 3)母乳新鲜无污染 4)母乳喂养可密切母子感情,有利于婴儿身心健康 5)可加快乳母产后子宫复原,减少再受孕的机会 6)连续哺乳6个月以上还可以使乳母孕期储备的脂肪消耗,促使乳母体型恢复至孕前状态 试题答案版本:(1)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2)增加婴儿的免疫力(3)简便、卫生、经济:母乳温度适宜,不易污染,经济方便,随要随哺(4)增进母婴情感交流:婴儿安全感、信任;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建立亲密的母子关系(5)哺乳对母亲有利:产生催乳素、抑制排卵。 2、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口服退热药后不到用药时间体温又升高可以给予退热栓。() A.正确 B.错误 2.以下儿科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的限制不正确的是() A.喹诺酮类抗菌药应避免用于10岁以下患儿 B.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不可用于8岁以 下患儿 C.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 D.多肽类(多粘菌素、万古霉素、杆 菌肽等),应在明确指征下选用 3.儿童腹泻属于非感染性腹泻的是() A.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B.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 C.过敏性 腹泻 D.真菌感染 4.抗菌药可根据当地药敏情况的经验性选用;用药后48 h,病情未见好转,可考虑更换抗菌药。() A.正确 B.错误 5.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退热药可以交替使用。()

A.正确 B.错误 6.国内某大型综合儿童医院门诊患儿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达( ) A.52.00% B.53.00% C.54.00% D.55.00%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儿童适宜的口服剂型有( ) A.液体制剂 B.具有灵活性的固体制剂:分散片、颗粒剂…… C.刻痕片 D.咀嚼片 2.感冒的治疗原则是( ) A.普通感冒具有一定自限性 B.症状较轻无需药物治疗 C.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 活则需服药,以对症治疗为主 D.药物治疗首选口服途径3.儿童超说明书用药遵循的原则是( ) A.必须选择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B.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 C.超说明 书用药须经医院相关部门批准并备案 D.超说明书用药需保护患者的知情权并尊重其自 主决定权 4.益生菌使用注意事项有( )

儿科护理学重点整理

精品文档 儿科护理重点整理 第二章 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⑴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出生后头三个月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高峰; ⑵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的较早,生殖系统最晚,淋巴系统则先快后回缩; ⑶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高级到低级,由简单到复杂; ⑷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第三章: 1、简述青春期少年保健的主要内容:(试题里有,但书上没画重点) 1)营养保健:青春期生长发育较快。需要增加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2)良好的个人卫生,充足的睡眠,以及体格锻炼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3)继续防止急性传染病以及沙眼、龋齿、近视眼、寄生虫和脊柱弯曲等疾患 4)预防运动创伤、车祸、溺水,以及打架斗殴造成的意外伤害。家长。学校和保健人员都有责任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 第四章 1、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1)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2)增加婴儿的免疫力(3)简便、卫生、经济:母乳温度适宜,不易污染,经济方便,随要随哺(4)增进母婴情感交流:婴儿安全感、信任;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建立亲密的母子关系(5)哺乳对母亲有利:产生催乳素、抑制排卵。 2、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母亲感染HIV,患有严重疾病如活动下肺结核、糖尿病、严重心脏病等应停止哺乳。乙型肝炎并非哺乳禁忌。半乳糖血症的婴儿禁忌母乳喂养。 3、婴儿辅食的添加原则 1)时间:一般在小儿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2)方式: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3)质量:单独制作,保证质量,不能以成人食品代替 4)要求:患病期间不添加新的辅食。添加辅食后观察小儿大便情况。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1)选用适宜的奶嘴2)测试乳液的温度3)避免空气吸入4)加强奶具卫生5)及时调整奶量 第五章 1、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识记内容) (一)体液的总量和分布: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越多(间质液比例高) (二)体液的电解质组成与成人相似 (三)水代谢的特点

儿科用药常识

儿科用药常识(摘录自首都儿科研究所) 儿童如何安全用药 药物治疗是小儿治愈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正确的用药常常会在疾病的治疗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应充分注意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1.家长对所用的药物要有较全面的了解,了解有效成分、适应症、用药剂量、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2.注意患儿的个体特点:在选择药物及用药剂量上,要考虑孩子的年龄、身体的强弱、病情轻重、肝功能好坏、以前用过什么药及有无过敏史等,并将有关信息告知医生,以便做到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3.小儿选择药物品种宜少而精,小儿用药种类不宜过多。如需要同时服用几种药,应注意避免体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毒副作用,因此几种药物应隔开一定时间服用。 有些药物对新生儿、婴儿或幼儿是忌用的,下表列出了部分小儿忌用的药物,望家长们注意孩子的用药情况。 1.氨基糖甙类可引起小儿耳聋,肾脏功能损伤; 2.喹诺酮类可引起小儿软骨发育障碍; 3.磺胺类可引起小婴儿黄疸,肾脏功能损害; 4.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粒细胞减少症; 5.氯霉素滴眼液不宜长期使用; 通常,新生儿指出生至28天的小儿;婴儿指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的小儿;幼儿指1周岁后至3周岁的小儿。新生儿忌用的药物包括婴儿、幼儿所用的范围,婴儿忌用的药物包括幼儿所用的范围。 有些家长把小儿常用药称为―小药‖,认为小儿用―小药‖,对健康无妨,这种做法也不对。例如,一些消食化积的中成药,多含有大黄、牵牛子、朱砂等,大黄与牵牛子有泻下作用,用得不当会影响营养吸收;朱砂则会引起汞中毒。因此,无论服中药还是西药,都要问问医生,切不可随意服用。 即使补药、补品等营养药品,其实也是治疗药品。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等,擅自滥用这些药品会改变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后患无穷。据报道,早熟儿童中25%是滥补造成的假性早熟。在防治佝偻病的同时,严重存在着维生素D中毒的现象。专家告诫,纠正维生素D中毒比治疗佝偻病更复杂。 除此之外,为了小儿用药的安全保障,就医时还应主动向医生反映家庭用药史;用药时密切观察服药反应,如出现呕吐、过敏不良反应,要立刻停药,并及时就医。 为什么不能用牛奶、果汁送服药物 1.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较多,可在药片周围形成薄膜,包裹药物,使药物不易被吸收。牛奶中含多种钙、磷酸盐、铁等物质,能与某些药物生成络合物,使药物不易被吸收。 2.果汁中含有多种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不利于药物在小肠的吸收,影响药效。有些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会增加副作用。许多碱性药物,与果汁同服后可被酸性物质中和而降低药效。因此家长不宜在孩子服药时用牛奶、果汁送服,最好用温开水送服。 儿童吃剩的药物能否留着服用 一般不宜留着再次服用。药物的功效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或必须新鲜制剂才产生治疗效果,若储存过久,便会失效。另外儿童也不是每次服用同一种药物。因此不宜留用吃剩的药物。 儿童用药疗程 什么时候停药最好?就一般疾病而言,用药至症状消失后遵医嘱停药。如疾病稍有好转就匆忙减量或停药,会使治疗不彻底,留下隐患。

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讲课稿

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

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 药物治疗是小儿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不分,合理、正确地用药在治疗中常常起到关键作用。但由于小儿具有许多和成人不相同的解剖生理特点,且小儿病情多变,因此,对小儿用药必须慎重、准确、针对性强,做到合理用药。 一、小儿用药特点 (一)肝肾功能及某些酶系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及解毒功能较差 小儿肝脏酶系统发育欠佳,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加大了药物的血药浓度及毒性作用。如氯霉素在体内可与肝内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除,但新生儿和未成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含量少,使得体内呈游离状态的氯霉素较多而导致氯霉素中毒,产生“灰婴综合征”。巴比妥、庆大霉素等也可因小儿肾功能不全、排泄缓慢而产生毒副作用。 (二)小儿血脑屏障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神经中枢 药物进入小儿体内后,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少,游离药物浓度较高,通过血脑屏障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此实用中苏神经系统药物应慎重。如小儿对吗啡类药物

(可待因等)特别敏感,易产生呼吸中枢抑制。用山梗菜碱可引起婴儿运动性烦躁、不安及一时性呼吸暂停等。 (三)年龄不同,对药物反应不同,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所差别 小儿不同年龄阶段,对药物的反映不一样。3个月以内的婴儿慎用退烧药,因为可以使小婴儿出现虚脱;八岁以内的小儿,特别是小婴儿服用苏还俗容易引起黄斑牙(四环素牙),还有些外用药如滴鼻净用于治疗婴儿鼻炎,可引起昏迷、呼吸暂停等。 (四)胎儿、乳儿可受母亲用药的影响孕妇用药时,药物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循环,对胎儿影响与胎龄(孕周)及其成熟度有关。用药剂量越大,时间越长,越易通过胎盘的药物,到达胎儿的血药浓度亦越高,越持久,影响越大。一般地说,乳母用药后,乳汁中药物浓度不太高,但也有某些药物在乳汁中浓度相当高,可引起乳儿发生毒性反应,如苯巴比妥、地西泮、阿托品需慎用,放射性药物、抗癌药、抗甲状腺激素药等,哺乳期应禁用。 (五)小儿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小儿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较大,对水、电解质的调解功能较差,对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代谢的药物特别敏感,

儿童用药

儿童用药分析 初晓艺林彬 第一部分儿童用药特点 儿童是指14周岁以下的小儿,通常分为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出生后28天内)、婴儿期(infancy,出生后1个月~1周岁,亦称乳儿期)、幼儿期(toddlar’s age,1~3周岁)、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3~6/7周岁)、学龄期(school age,女6、男7~女12、男13周岁,亦称青春期前)、青春期或少年期(adolescence,女11~12周岁至17~18周岁,男13~14周岁至18~20周岁)。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尚不完善。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方面不断变化,如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组织器官均在逐步增长,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生化功能特点,对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等过程和药物敏感性均有影响。因此,儿童用药并不是成人剂量的简单缩减。儿童用药应正确选择药物,合理使用药物,保证用药安全。 一、新生儿用药特点 新生儿的生理功能及生化代谢过程处于从宫内到宫外生活急剧变化的适应过程,如肺呼吸的建立、消化及排泄功能的启动、血液循环的改变等,这些以迅速变化的生理过程为特征的新生儿期,决定了其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体内过程,不同于其他年龄组的小儿,更不同于成人,尤其是新生儿脏器发育尚不成熟,多数酶系统不够健全。因此,新生儿的用药诸如给药的剂量、给药的间隔时间、给药的途径等,必须确切掌握新生儿的药动学特点和药效学的规律,才能保证安全有效地用药,既使药物发挥治疗作用,而又不致出现毒性反应。 (一)新生儿药动学的特点 1.药物的吸收 吸收是指药物经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转运过程,吸收的速度与程度取决于药物的理化特性、机体的状况和给药途径。 (1)口服给药 新生儿胃液接近中性,pH可达6~8,但在出生后24~48h内下降至1 ~3,生后10 天左右回升至6~8,接近中性,然后渐降,至2岁后才逐渐达成人水平。早产儿出生后pH没有下降的过程,而且出生后1周内几乎没有胃酸分泌。因此,新生儿对不耐酸的口服青霉素类(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受胃酸破坏少,血药浓度较成人高。新生儿胃排空时间长达6~8h(出生6~8个月后才接近成人),因此,主要在胃部吸收的药物表现吸收完全,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地高辛等。 新生儿小肠液pH高,可影响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和非离子态转运,肠道菌群量少,菌种特点不同且变化较大,由于细菌代谢类型不同,也可影响一些药物的吸收。新生儿肠蠕动不规则,使药物吸收无规律,难以预测,因此新生儿口服给药的吸收与成人不同,有些药物的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增加,如半合成青霉素类,而有些药物则吸收减少,如苯巴比妥和苯妥英

浅谈儿童用药特点

浅谈儿童用药特点 发表时间:2014-07-03T10:14:08.6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9期供稿作者:彭玉玲[导读] 基于儿科病患者的特殊性,要求儿科医生要有丰富的临床诊断,良好的用药方案,及患者对医嘱的用药依从性[1]。彭玉玲(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药剂科 663000) 【摘要】儿童体质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用药上也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儿童使用的专科药物是根据儿童的生理特征、各个时期的发育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后才设计的剂型,确定规格及使用剂量。本文根据多年儿童病区药房的工作经验总结并阐述了儿童用药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和原则,以期为同行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儿童用药原则特点 【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284-02 儿科自古以来即被称为“哑科”,是因为儿童在幼时不能说话,或者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在患病时不能向医务人员详细地描述自己的病情及用药后的各种感受。基于儿科病患者的特殊性,要求儿科医生要有丰富的临床诊断,良好的用药方案,及患者对医嘱的用药依从性[1]。在选择药物时更应注重药物的安全性及患儿的用药依从性。 儿科合理用药的要求:(1)获得最大的临床治疗效果,即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2)最低的药物不良反应,即最大限度的避免减少药物不良反应[2]。 我院为妇儿科专科病区,在这工作几年间我也总结出了几个儿科用药的特点,医生应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的特点,正确选择药物的基本原则应为: 1.能口服就不打针。患儿在医院就诊时,医师会根据患儿病情危急程度来选择药物。在患儿病情不危急,一般的感冒或者腹泻的情况下,医师会选择一些口服药而非静脉输液。因为每一种疾病有一个发病进程,而药物在体内也会有一个吸收起效的过程。所以患儿家属不能着急,希望药物一进入体内就会起效,孩子的病情就马上好了。中医有一句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接受治疗时家长不能着急,不是药一进入体内病就好,而是应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口服给药。 2.能外用就不内服。孩子身体各方面的发育情况都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一些刺激性较大或者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应优先选择局部药物。例如:孩子发高烧超过38.5摄氏度,在实行物理降温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就会选择使用解热镇痛药,但是这一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副作用较大,孩子会产生不适感,那么我们可以使用栓剂,肛门使用即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3.能局部用药就不全身给药。作为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害怕打针吃药。作为外治法来说,其副作用小、操作简便、患儿依从性好。在很多疾病方面是可以使用使用贴剂,搽剂的,例如,小儿腹泻、腹疼时可以使用肠胃散贴剂;疥疮、接触性过敏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熏洗法或搽剂进行凃擦;哮喘使用吸入剂或喷雾剂;另外中医当中的捏脊法可以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等脾胃系统疾病等等。儿童使用的专科药物是根据儿童的生理特征、各个时期的发育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后才设计的剂型,确定规格及使用剂量。因此儿童使用的药物是不能用成人的药物来替代的,这是因为: 1.成人使用的药物即使制成小剂量也不能很好的保证其安全性。例如喹诺酮类药物,它是一个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对生长期软骨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因此我国规定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禁止使用。 2.一些外用药因其毒副作用大也不能在婴幼儿中使用。例如,滴鼻净它能通过鼻粘膜吸收,造成全身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3.分剂量不准确,孩子使用成人药物必然要进行分剂量,在家中自行分剂量不容易准确地进行。例如,一些缓释片、控释片、胶囊等。而分剂量不准确的直接后果就是第一、剂量过小达不到治疗效果;第二,剂量过大,毒副作用也随之增大。从而使孩子用药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3]。 4.成人药物很少考虑到药物的口感问题,而孩子对一些苦的、涩的药物很难下咽,久而久之,孩子一听袋要吃药就又哭又闹,甚至喂进去了也吐出来。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治疗,耽误了病情,那么就更应该多选择专门为儿童设计的糖浆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果味咀嚼片等等剂型。让孩子能更好的依从于治疗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另外,在孩子的服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观察,若发现有与原疾病无关的表现时,应引起警惕,立即停药,并尽快请医生诊治。儿童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儿科也具有其特殊性,作为一个药剂工作者,应加强我们的责任心,学习掌握好专业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指导患者安全正确的使用药物,杜绝不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江蓓完善的药学服务对58例学龄期儿童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柳州医学2009222 [2]赵春杰编.合理用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8. [3]张淑芳(总主编)《儿童疾病合理用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011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一、儿童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出生后2年内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其他系统,如心、肝、肾、肌肉的发育基本与体格生长相平行。 二、儿童药效学特点 1.中枢神经系统 特点:儿童期由于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通透性大,导致某些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这对于治疗儿童颅内疾病患有一定益处。但是,如果药品选择及使用不当则易引起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例如:抗组胺药、氨茶碱、阿托品等可致昏迷及惊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第8对脑神经损伤;四环素、维生素A等可致婴幼儿良性颅压增高、囟门隆起等。 2.内分泌系统 特点:儿童期内分泌系统不够稳定,许多激素和抗激素制剂会扰乱儿童内分泌,导致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等功能发生变化,影响生长发育。 例如:糖皮质激素可影响糖、蛋白质、脂肪代谢,长期服药会导致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免疫力低下。 人参、蜂皇浆等中药可影响垂体分泌; 促性腺激素的药物可影响儿童性腺发育,导致儿童性早熟;

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 3.血液系统 特点:正常人体血细胞是在骨髓及淋巴组织内生成,胎儿刚出生时全身骨髓普遍能够生成血细胞,5岁后由四肢远端向心性退缩。儿童期骨髓造血功能较为活跃,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药圈 例如:儿童使用某些药物可引起贫血、红细胞增多、粒细胞减少、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不良反应。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3.水盐代谢 特点1:儿童期体内电解质调节及平衡功能较差,儿童期易致脱水与电解质紊乱。 例如:长期禁食、严重呕吐容易出现低血钾、低钠血症;腹泻患儿容易出现脱水、酸中毒;儿童不轻易使用泻下药、利尿药。 特点2:小儿钙盐代谢旺盛,易受药物影响。 例如:苯妥英钠影响钙盐吸收,糖皮质激素在影响钙盐吸收的同时,还影响骨骼钙盐代谢,导致骨质疏松、脱钙,严重者发生骨折,影响生长发育。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小儿用药特点 1. 药物吸收多:口服用药时,婴幼儿的胃酸偏少,胃酶活性较低,胃排空迟缓,肠蠕动不规则,特殊转运能力弱,某些易受胃酸、胃酶和肠道酸碱度影响的口服药物,小儿的吸收量较成人多。 皮肤用药时,由于儿童的皮肤娇嫩,血管丰富,药物容易透皮吸收,皮肤破损时吸收量就更多了。如有用硼酸溶液湿敷治疗尿布皮炎,发生病儿中毒死亡的报道。故皮肤用药,小儿的吸收量也较成人多。 2. 血药浓度高:一方面,小儿尤其是新生儿细胞外液较多,这样就影响了某些按脂——水分配系数在体内分布的药物(如磺胺、青霉素、头孢菌素、速尿等),可使血中药物浓度增高。 另一方面,由于婴幼儿体内血清蛋白量不仅比成人少,而且与药物的结合力也较弱,因而造成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增高。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3. 代谢排泄能力弱: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有赖于肝脏和肾脏功能是否健全。婴幼儿肝、肾发育尚不完善,所以对药物的清除和排泄较慢。

如新生儿用磺胺类药物可使血胆红质浓度增高加之代谢能力较低易出现核黄疸症。 又如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健全,服用氯霉素后可引起“灰婴综合征”。故小儿不准服用氯霉素和磺胺药物。 儿童10种用药禁区 1. 解热镇痛药物:新生儿使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制剂,易导致雷耶氏(Reye’s)综合征(一种常见的急性脑部疾病,病死率高达50%)。阿司匹林对婴幼儿的听神经也有损害。 感冒通的主要成分之一的双氯芬酸钠,儿童服用易引起血尿,不宜作为儿童治疗感冒的常用药,3岁以下儿童禁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因剂量较大(每片75mg),儿童及青少年也不宜使用。 再如如含吡唑酮的复方制剂如氨非咖片、安乃近、去痛片、散利痛片等,其解热镇痛效果肯定,但小儿不宜连续使用,很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 对乙酰氨基酚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其疗效好,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但应注意使用剂量不宜大。

儿童用药特点及安全用药答案(骄阳书苑)

儿童用药特点及安全用药 1.儿童与安全用药 1、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易出现酸碱及电解质失衡 A、青霉素 B、水杨酸制剂 C、抗癫痫药 D、茶碱 2、下面关于婴幼儿药物代谢的描述错误的是() A、新生儿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接近成人 B、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的患儿使用氯霉素易患灰婴综合征 C、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的患儿使用磺胺类药物易出现溶血 D、婴幼儿及儿童药物代谢速度低于成人 3、婴幼儿()个月时肾功能接近成人水平 A、2-4 B、4-6 C、6-12 D、24 4、新生儿给药应采用() A、静脉给药 B、口服 C、外用 D、肌肉注射 5、1~6个月小儿体重等于() A、3+月龄×0.7 B、7.2+(月龄-6)×0.4 C、年龄×2+4 D、年龄×2+8 2. 儿童呼吸道感染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

1、快速的病毒诊断,主要采用胶体金法和mRT-PCR检测方法,其中胶体金法可以在()内得到结果 A、10min B、20min C、30min D、60min 2、关于施保利通的安全性,说法错误的是() A、施保利通是一种安全性非常高的药品 B、在小鼠的动物实验中,LD50高达5000毫克每公斤,仍没有小鼠死亡 C、慢性毒性实验显示长期服用不会导致任何可能的风险 D、德国最新更新的不良反应报告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到百万分之一 3、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是() A、严重感染 B、儿童肺炎 C、腹泻 D、意外伤害 4、人体感染病毒的第一道防线是() A、适应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先天免疫 D、细胞免疫 5、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体是() A、细菌 B、衣原体 C、病毒 D、支原体 3.儿科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与细菌耐药 1、我国儿科抗生素细菌耐药研究的主要价值有() A、填补了国内儿科重要致病菌耐药及耐药机制资料

儿童用药特点及安全用药答案

儿童用药特点及安全用药 1、儿童与安全用药 1、大剂量或长期使用( )易出现酸碱及电解质失衡 A、青霉素 B、水杨酸制剂 C、抗癫痫药 D、茶碱 2、下面关于婴幼儿药物代谢得描述错误得就是( ) A、新生儿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得活性接近成人 B、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得患儿使用氯霉素易患灰婴综合征 C、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得患儿使用磺胺类药物易出现溶血 D、婴幼儿及儿童药物代谢速度低于成人 3、婴幼儿( )个月时肾功能接近成人水平 A、2-4 B、4-6 C、6—12 D、24 4、新生儿给药应采用( ) A、静脉给药 B、口服 C、外用 D、肌肉注射 5、1~6个月小儿体重等于( ) A、3+月龄×0。7 B、7。2+(月龄-6)×0.4 C、年龄×2+4 D、年龄×2+8 2、儿童呼吸道感染抗病毒药物得临床应用 1、快速得病毒诊断,主要采用胶体金法与mRT—PCR检测方法,其中胶体金法可以在( )内得到结果 A、10min B、20min C、30min D、60min 2、关于施保利通得安全性,说法错误得就是( ) A、施保利通就是一种安全性非常高得药品 B、在小鼠得动物实验中,LD50高达5000毫克每公斤,仍没有小鼠死亡 C、慢性毒性实验显示长期服用不会导致任何可能得风险 D、德国最新更新得不良反应报告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到百万分之一 3、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得第一位就是( ) A、严重感染 B、儿童肺炎 C、腹泻

D、意外伤害 4、人体感染病毒得第一道防线就是( ) A、适应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先天免疫 D、细胞免疫 5、气管支气管炎得主要病原体就是( ) A、细菌 B、衣原体 C、病毒 D、支原体 3、儿科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与细菌耐药 1、我国儿科抗生素细菌耐药研究得主要价值有() A、填补了国内儿科重要致病菌耐药及耐药机制资料 B、获得我国儿科多中心抗菌药物使用较为全面、准确得首次基准数据 C、在国际上较早进行抗生素使用得研究 D、以上都就是 2、第二届合理使用抗生素国际研讨会哪年召开( ) A、2005年 B、1994年 C、1993年 D、1999年 3、抗生素滥用与细菌耐药得研究背景有哪些( ) A、国内滥用抗生素得情况极其严重,而儿科就是重灾区 B、滥用就是医疗资源得浪费,造成病原菌耐药率迅速上升 C、对细菌耐药机制及耐药菌株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控制耐药菌得发生与播散有重要意义 D、以上都就是 4、第一届合理使用抗生素国际研讨会哪年召开( ) A、2005年 B、1994年 C、1993年 D、1999年 5、评估儿科抗生素使用得常用指标就是( ) A、DDD/100 B、ATC C、DDD/DU90% D、以上都不正确 4、新生儿胸外按压与复苏用药 1、新生儿胸外按压中应在每次人工通气后第( )次按压时呼气 A、1 B、2 C、3 D、任何时间

小儿用药的护理

小儿用药的护理 1.1小儿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尚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年龄越小发育越不完全,药物使用不当会 导致组织器官发育障碍,甚至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1.2小儿血脑屏障和脑组织发育不完善,对中枢抑制药和兴奋药非常敏感,使用安定、吗啡、哌替啶等极易出现呼吸抑制,而对尼克刹米、氨茶碱、麻黄碱等又容易出现中枢兴奋导致惊厥。 1.3小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对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较低,经肾排泄的药物因存留时间延长而 加剧毒性反应。 1.4小儿体液占体重比例较大,且对水盐的调节能力差易造成脱水,对利尿剂敏感易致水盐 代谢紊乱。 2 小儿用药的护理 2.1常用口服药的护理 2.1.1抗生素类不同抗生素有不同的抗菌谱适应症及不良反应,应有针对性的用药,抗杆菌 的有头孢克肟、氨曲南、哌拉西林等,抗球菌的有头孢唑林、青霉素、阿奇、克林霉素等, 能同时抗杆菌及球菌的有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等。阿奇为小儿常用口服药,此药半衰期长,每天只要服一次即可,不良反应是对肝功能有损害,口服3-5天,胃肠道反应较重应在饭后 2小时服用,最好在临睡前服,服药后入睡,对不适的感觉会减轻。 2.1.2止咳类剂型有糖浆和片剂,糖浆能减轻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同服时应最后服糖浆, 服后不要饮水,以免冲淡药物降低疗效。止咳药分祛痰止咳药和中枢性镇咳药,小儿呼吸道 狭窄,炎症时粘膜充血水肿,渗出物增多易出现呼吸道梗阻,当小儿肺炎或剧烈咳嗽时宜用 祛痰止咳药,而忌用中枢性镇咳药,以免咳嗽中枢受到抑制而加重呼吸困难。 2.1.3退热类发热是机体的一种正常防御机制,滥用退热药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反而会 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小儿相对体表面积大,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主要靠调节体温中枢 而降温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就不适于小儿服用,可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头部冷敷,超 过38.5度时再考虑用退热药,也可安乃近滴鼻,服药后出汗增多,应给患儿多饮水。 2.1.4止泻类常用的有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即金双歧,这类药应置于冰箱冷 藏低温保存,服用时用温水送服且不与抗生素同服以免将活菌杀死或抑制而降低疗效。必奇 或思密达对消化道内的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对消化道粘膜具 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服用时应用50ml温水充分溶化后服用确保治疗效果。复方地芬诺 酯口味甜甜的小儿容易误服,中毒后可引起呼吸抑制和昏迷,要严格保管并掌握剂量不可滥用。 2.1.5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类过量服用可引起持续血钙过高和钙盐沉积在组织器官中可出现食 欲减退、烦躁、精神不振、嗜睡、腹泻便秘,严重者出现精神抑郁、肾衰竭等,应正确评估 小儿的营养状况,有无缺乏必要时可通过化验来确定,尽量食补而非药补。钙剂不宜与牛奶 同服,铁剂宜与VC等酸性物质同服增加其吸收,VD等脂溶维生素宜于脂类同服利于吸收。 小儿内分泌系统在药物作用下易出现紊乱,如滥用营养补充剂助长剂保健品等可导致性早熟、肥胖症甚至引发糖尿病。 2.1.6其他常用药物口服磺胺类药物及654-2时应多饮水,胃复安对小儿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不要过量服用,氨茶碱易引起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氨基糖苷类易致耳与肾毒性,喹诺酮 类可对骨骼及牙齿生长造成影响,健胃助消化药宜饭前服用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阿司 匹林影响凝血系统,诱发哮喘,瑞夷综合征。

小儿用药的护理

小儿用药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05-25T10:16:21.4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苗怀元 [导读] 针剂多为1ml,2m l的规格,可缩小10倍或20倍到最小量,再乘以倍数到所需要的量。 苗怀元(江苏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儿科江苏徐州 221003)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253-02 1 小儿用药的影响因素 1.1小儿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尚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年龄越小发育越不完全,药物使用不当会导致组织器官发育障碍,甚至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1.2小儿血脑屏障和脑组织发育不完善,对中枢抑制药和兴奋药非常敏感,使用安定、吗啡、哌替啶等极易出现呼吸抑制,而对尼克刹米、氨茶碱、麻黄碱等又容易出现中枢兴奋导致惊厥。 1.3小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对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较低,经肾排泄的药物因存留时间延长而加剧毒性反应。 1.4小儿体液占体重比例较大,且对水盐的调节能力差易造成脱水,对利尿剂敏感易致水盐代谢紊乱。 2 小儿用药的护理 2.1常用口服药的护理 2.1.1抗生素类不同抗生素有不同的抗菌谱适应症及不良反应,应有针对性的用药,抗杆菌的有头孢克肟、氨曲南、哌拉西林等,抗球菌的有头孢唑林、青霉素、阿奇、克林霉素等,能同时抗杆菌及球菌的有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等。阿奇为小儿常用口服药,此药半衰期长,每天只要服一次即可,不良反应是对肝功能有损害,口服3-5天,胃肠道反应较重应在饭后2小时服用,最好在临睡前服,服药后入睡,对不适的感觉会减轻。 2.1.2止咳类剂型有糖浆和片剂,糖浆能减轻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同服时应最后服糖浆,服后不要饮水,以免冲淡药物降低疗效。止咳药分祛痰止咳药和中枢性镇咳药,小儿呼吸道狭窄,炎症时粘膜充血水肿,渗出物增多易出现呼吸道梗阻,当小儿肺炎或剧烈咳嗽时宜用祛痰止咳药,而忌用中枢性镇咳药,以免咳嗽中枢受到抑制而加重呼吸困难。 2.1.3退热类发热是机体的一种正常防御机制,滥用退热药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反而会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小儿相对体表面积大,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主要靠调节体温中枢而降温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就不适于小儿服用,可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头部冷敷,超过38.5度时再考虑用退热药,也可安乃近滴鼻,服药后出汗增多,应给患儿多饮水。 2.1.4止泻类常用的有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即金双歧,这类药应置于冰箱冷藏低温保存,服用时用温水送服且不与抗生素同服以免将活菌杀死或抑制而降低疗效。必奇或思密达对消化道内的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对消化道粘膜具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服用时应用50ml温水充分溶化后服用确保治疗效果。复方地芬诺酯口味甜甜的小儿容易误服,中毒后可引起呼吸抑制和昏迷,要严格保管并掌握剂量不可滥用。 2.1.5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类过量服用可引起持续血钙过高和钙盐沉积在组织器官中可出现食欲减退、烦躁、精神不振、嗜睡、腹泻便秘,严重者出现精神抑郁、肾衰竭等,应正确评估小儿的营养状况,有无缺乏必要时可通过化验来确定,尽量食补而非药补。钙剂不宜与牛奶同服,铁剂宜与VC等酸性物质同服增加其吸收,VD等脂溶维生素宜于脂类同服利于吸收。小儿内分泌系统在药物作用下易出现紊乱,如滥用营养补充剂助长剂保健品等可导致性早熟、肥胖症甚至引发糖尿病。 2.1.6其他常用药物口服磺胺类药物及654-2时应多饮水,胃复安对小儿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不要过量服用,氨茶碱易引起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氨基糖苷类易致耳与肾毒性,喹诺酮类可对骨骼及牙齿生长造成影响,健胃助消化药宜饭前服用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阿司匹林影响凝血系统,诱发哮喘,瑞夷综合征。 口服药还应注意的问题:认真核对并掌握好药物剂量,以免药量不足影响疗效或过量导致中毒。小儿喂药时不能将药液溶于牛奶中以防二者混合后使药效降低。对于不合作的小儿切忌捏住鼻孔硬灌,尤其是哭闹或吸气时,以防药液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护士将摆药盘携入病房时不能随便离开,特别是有甜味或是颜色鲜艳的药片切勿放在小儿易够着的地方,以防误服引起中毒。同时服用几种药物时要间隔一定时间以防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加重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服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疗效与机体反应。许多药物可通过直肠给药的方式,如退热剂、镇静剂等,应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保留灌肠的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30ml,给栓剂时塞入动作要轻柔,要防止很快排出。小儿鼻塞时一般不需用药,必要时用麻黄素滴鼻剂,麻黄素过量可导致中毒,滴鼻时应稀释一倍以上。 2.2静脉输液的护理 输液过程中及时巡视,密切观察输液情况及用药后反应。发现外渗立即拔针并及时处理,以免给患儿带来痛苦。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小儿输液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20滴左右,输液速度过快可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引起急性肺水肿。 妥善固定,严防外渗。小儿时常哭闹好动不配合,容易造成输液外渗,护士应妥善固定针头,头皮静脉输液可用长胶布围绕头部缠一圈,手背及手腕部输液可用小夹板固定在手腕处,上下两条长胶布缠绕固定,大隐静脉输液可将夹板固定在外踝处,头皮静脉留置可戴上弹力网套固定。 2.3小儿药物剂量的计算 小儿用药需严格计算用量,常用方法:按体重计算,按体表面积计算,按年龄计算(用于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如止咳剂营养药等)。粉针剂可用等量或是缩小、扩大成倍量的注射用水溶解。针剂多为1ml,2m l的规格,可缩小10倍或20倍到最小量,再乘以倍数到所需要的量。 药物治疗在儿科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占重要地位,掌握一定的小儿用药的护理知识及小儿合理用药的方法,以实现合理用药,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小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儿童合理用药

儿童合理用药 课程21 儿童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rational drug use)是以系统的、综合的医药学和管理学等知识来指导用药,使药物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基本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药的定义是“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的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生长发育是其突出特点,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脏器和身体机能不断成熟和完善。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组织器官、内脏功能等差别很大,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所患疾病与成人不尽相同,因此不能把儿童看作“成人的缩影”,在治疗疾病用药时不能仅仅将成人剂量进行简单的缩减,应根据疾病特点、生理特点、个体特点选择适宜的药物和剂量,保证治疗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一、我国儿童用药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现有14周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总数的30%,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12.9%,其中新生儿是24.4%。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此之高,除了和儿童自身生理特点有关之外,也反映出儿童用药存在许多问题: 1、适合不同年龄阶段需要的专用药物制剂品种与规格太少。据中商情报网资料报道,截至到2013年1月我国国产药品批文共有18万余条,其中专用于儿童的药品(指通用名中有明确说明儿童用药的药品)批文仅3000余条,涉及品种400多个。3000余条批文中,超过六成为中成药,400多个品种超过八成为中成药,从剂型的角度看颗粒剂等口服剂型占主导地位。有资料表明,国内医药市场现有3500多个制剂品种,90%的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其中写明供儿童使用的只有70多种。 2、专属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基础薄弱、药学资料不足(如小儿药物治疗浓度范围),新药上市往往缺乏必要的儿童临床试验资料。 3、使用说明不规范,儿童临床常用药和市场上的常见药品中,药品说明书关于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几乎没有特别说明;儿童被迫使用成人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27个省(区、市)城乡居民安全用药问题调查显示,69%的人看不懂说明书,乱吃药者近4成,有近3成家长把成人药减量给小孩吃。 4、不规范处方行为和不合理用药,未经许可的或超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药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27个省(区、市)城乡居民安全用药问题调查显示,儿童不合理用药比例高达12-32%。

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

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 药物治疗是小儿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不分,合理、正确地用药在治疗中常常起到关键作用。但由于小儿具有许多和成人不相同的解剖生理特点,且小儿病情多变,因此,对小儿用药必须慎重、准确、针对性强,做到合理用药。 一、小儿用药特点 (一)肝肾功能及某些酶系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及解毒功能较差 小儿肝脏酶系统发育欠佳,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加大了药物的血药浓度及毒性作用。如氯霉素在体内可与肝内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除,但新生儿和未成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含量少,使得体内呈游离状态的氯霉素较多而导致氯霉素中毒,产生“灰婴综合征”。巴比妥、庆大霉素等也可因小儿肾功能不全、排泄缓慢而产生毒副作用。 (二)小儿血脑屏障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神经中枢 药物进入小儿体内后,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少,游离药物浓度较高,通过血脑屏障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此实用中苏神经系统药物应慎重。如小儿对吗啡类药物

(可待因等)特别敏感,易产生呼吸中枢抑制。用山梗菜碱可引起婴儿运动性烦躁、不安及一时性呼吸暂停等。 (三)年龄不同,对药物反应不同,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所差别 小儿不同年龄阶段,对药物的反映不一样。3个月以内的婴儿慎用退烧药,因为可以使小婴儿出现虚脱;八岁以内的小儿,特别是小婴儿服用苏还俗容易引起黄斑牙(四环素牙),还有些外用药如滴鼻净用于治疗婴儿鼻炎,可引起昏迷、呼吸暂停等。 (四)胎儿、乳儿可受母亲用药的影响孕妇用药时,药物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循环,对胎儿影响与胎龄(孕周)及其成熟度有关。用药剂量越大,时间越长,越易通过胎盘的药物,到达胎儿的血药浓度亦越高,越持久,影响越大。一般地说,乳母用药后,乳汁中药物浓度不太高,但也有某些药物在乳汁中浓度相当高,可引起乳儿发生毒性反应,如苯巴比妥、地西泮、阿托品需慎用,放射性药物、抗癌药、抗甲状腺激素药等,哺乳期应禁用。 (五)小儿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小儿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较大,对水、电解质的调解功能较差,对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代谢的药物特别敏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