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学琼林》释译(文阶)

《幼学琼林》释译(文阶)

《幼学琼林》释译(文阶)
《幼学琼林》释译(文阶)

《幼学琼林》释译(文阶)

周道云考辑

【原文】圣主有出震向离之象,大臣有扶天捧日之功。

【注释】圣主句:意思是帝王有出现在震位相见于离位的表象,大臣有补天浴日的功劳。震、离:按易经学说,震代表东方,离代表南方,帝王就像太阳一样从东方升起,在南方照耀天下。

另有一联略异:帝王有出震向离之象,大臣有补天浴日之功。

补天:补上天的缺口。浴日:给太阳洗澡。

【译文】圣明天子有出震向离的形象,喻治理天下日渐兴旺之意,大臣辅佐帝王,补益规过,有扶天捧日的功勋。

【原文】三公上应三台,郎官上应列宿。

【注释】三公:一般指太师、太保、太傅。

三台:天上的三台星。古人认为天上的三台星对应人间的三公官职。

郎官:帝王的侍从官。古人认为郎官对应天上的各个星辰。

【译文】三公对应天上的三台星,各部郎官相当于天上的三台星,各部郎官相当于天上的众星宿。

【原文】宰相爵居鼎铉,选曹职掌铨衡。

【注释】台铉:台指三台星,铉指举鼎用的器具。台铉指宰相,用来表示位置的重要。

铨衡:度量工具。用来指吏部官员,比喻衡量人才。

另一联略异:宰相位居台铉,吏部职掌铨衡。

【译文】宰相协助君王治理国家,地位极重要比喻为鼎铉。史部掌管天下官吏,选拔衡量人材。

【原文】吏部天官大冢宰,户部地官大司徒,礼部春官大宗伯,兵部夏官大司马,刑部秋官大司寇,工部冬官大司空。

【注释】吏部古名天官,长官称大冢宰;户部古名地官,长官称大司徒;礼部古名春官,长官称大宗伯;兵部古名夏官,长官称大司马;刑部古名秋官,长官称大司寇;工部古名冬官,长官称大司空。

另一联略异:曰天官,曰地官,曰春官,曰夏官,曰秋官,曰冬官,六部寮采之通称;曰冢宰,曰司徒,曰宗伯,曰司马,曰司寇,曰司空,尚书侍郎之总号。

【译文】称吏部尚书为天官大冢宰,是说他能总御众官,好像天道统理万物;称户部尚书为地官大司徒,是说他能安抚万民,像大地生养万物;称礼部尚书为春官大宗伯,好似春生万物;称兵部尚书为夏官大司马,是寓意国家武力强盛,像炎炎夏日一般;称刑部尚书为秋官大司寇,是天子立司寇掌刑法,驱耻恶,像秋天一样肃杀严刻;称工部尚书为冬官大司空,是天子立司空使掌邦事,像冬天敛藏财物一样,使民不空乏,六部大略如此。

【原文】都宪中丞,都御史之号;内翰学士,翰林院之称。

【注释】都御史:明代监察机构御史台的长官。

翰林院:翰林院学士是负责为皇帝起草文书的官员。

【译文】都宪、中丞,是都御使的称号;内翰、学士,是翰林院的名称。

【原文】柏府乌台,推崇都宪;凤池薇省,赞美词林。

【注释】栢府:御史府的别称。

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凤池:禁苑中池沼。魏晋南北朝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管机要﹐接近皇帝﹐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

薇省:指中枢机要官署。

【译文】柏府、乌台都是尊崇都御史的称呼,凤池薇省是誉美翰林院的名目。

【原文】天使,誉称行人;司成,尊称祭酒。

【注释】行人:古代传达皇帝诏令的官员。

祭酒:古代管理国子监学府的官员。

另一联略异:皇华以誉行人,司成以尊祭酒。

【译文】皇华诗是颂出使的行人,司成是对主管教育的国子监祭酒的尊称。

【原文】称都堂曰大抚台,称巡按曰大柱史。

【注释】大抚台:明代巡抚兼任都察院副都御史,故称大抚台。

大柱史:称巡抚为大柱史,又称侍御、总马、执法大夫、绣衣使者。

【译文】都堂称为大抚台,巡按称为大柱史。

【原文】内而科道,总称柱后惠文;外而督抚,并号中丞开府。

【注释】柱后惠文:冠名。执法官、御史等所戴;执法官和御史的代称。

柱后:执法官、御史等所戴的一种帽子。也称惠文冠﹑獬豸冠。借指执法官﹑御史等。

惠文:即惠文冠。为法冠"柱后惠文"的省称,因以指代法禁。

中丞:是明清时代封疆大吏(巡抚)用的称谓。

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开府置官属,本系三公所享殊遇,因而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名号,清人习称任督抚为开府。

【译文】京官有六科给事和各道御史,总称叫做柱后惠文;外官有巡抚和总督,并称为中丞开府。

【原文】方伯、藩侯,左右布政之号;宪台、廉宪提刑按察之称。

【注释】方伯: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汉以来之刺史,唐之采访使、观察使,明清之布政使均称“方伯”。

藩侯:藩王。

布政:掌管一省户政赋役的行政长官。

宪台:官署名。汉称御史所居官署为宪台。御史官职的通称。后亦用为地方官吏对知府以上长官的尊称。

廉宪:廉访使的俗称。廉访使:古代官名:宋、元、明时期的一种官职。宋代全称廉访使者,元代全称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廉,通“覝”。

按察:掌管一省的刑法事务。

另一联略异:方伯、藩侯,布政参议之职;臬司、廉宪,提刑按察之名。

【译文】方伯、藩侯都是左、右布政使的尊称,臬司、廉宪是对提刑按察使的尊称。

【原文】学政号曰文衡,盐法称为鹾宪。

【注释】文衡:旧谓判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权力。评文如以秤衡物,故云。

鹺:盐的别名。鹺音错阳平。

宪:旧指朝廷委驻各行省的高级官吏。

【译文】学台听掌文学故号文衡。运使总持监务故称鹾宪。

【原文】宗师称为大文衡,副使称为大宪副。

【注释】文衡:掌管一省教育的官员。

宪副:是按察史的副手。

【译文】宗师,被称为大文衡,副使,被称为大宪副。

【原文】郡侯、邦伯,知府名尊;郡丞、贰侯,同知誉美。

【注释】郡侯:爵名。晋武帝封羊祜为南城侯,置相,与郡公同,为郡侯之始。历代因之。金之郡侯位在郡王﹑国公﹑郡公之下。元与金同,明以后废。

邦伯:州牧。古代用以称一方诸侯之长。后因称刺史、知州等一州的长官。

知府:官名。宋代至清代地方行政区域“府”的最高长官。

郡丞:官名。郡守的佐官。清代文人往往以“丞”为“同知”的代称(即比附汉代郡丞的官名)。

贰侯:指同知。同知是一府的副长官。

另一联略异:郡侯刺史,太守名尊;别驾治中,府寮望重。刺史:官名。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秦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察院御史(监察御史)。汉初省,旋复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武帝元封初,废诸郡监察御史。继之,分中国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别驾:官名。全称为别驾从事史,亦称别驾从事。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吏。因其地位较高,刺史出巡辖境时,别乘驿车随行,故名。治中:官名。西汉元帝时始置,全称治中从事史,亦称治中从事,为州刺史的高级佐官之一,主众曹文书,位仅次于别驾。

【译文】郡侯同邦伯:都是知府的名号,颇为尊重;郡丞同贰侯,这是同知的称誉。

【原文】郡宰、别驾,乃称通判;司理、廌史,赞美推官。

【注释】通判:即督粮长官,也称郡宰。通判跟随刺史巡视,另乘一辆车,故称别驾。

司理:官名,司理参军简称宋初各州有马步院。以军人为判官,掌狱讼。

廌史:掌狱讼的官员。

推官:是府中理刑办案的官员。

【译文】郡宰同别驾,是称呼通判的;司理同弃史,是赞美推官的。

【原文】刺史、州牧,乃知州之两号;廌史、台谏,即知县之尊称。

【注释】知州:主管一州的长官。廌音治。

台谏:是官名,唐时,台官与谏官分立。唐、宋侍御史、殿中侍御史与监察御史掌纠弹,通称为台官,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掌规谏,通称谏官,合称台谏。

知县:主管一县的长官。

【译文】刺史同州牧,是知州的两个名号;廌史同台谏,是对知县的敬称。

【原文】州牧、邑长,乃知州知县之号;贰尹、少府,即县丞县尉之称。

【注释】州牧:刺史,职官,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邑长:邑里之长。

贰尹:指唐代州府副职少尹。少尹,从四品下,掌贰府州之事,故称。后亦作为县令副职县丞的别称。

少府: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沿,为九卿之一。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

【译文】州牧邑长就是知州知县的别号;贰尹、少府乃是县丞县慰的古称。

【原文】乡宦曰乡绅,农官曰田畯。

【注释】仕宦:就是给皇帝当仆人,做官的意思。文人对当官的一种谦虚称法。现在的公务员和公仆都是这个意思。

乡绅:乡间的绅士,乡里的管理者与读书人。

田畯:官名。古代管农事、田法的官。《诗经》“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毛传》:“田畯,田大夫也”。畯音俊。

另一联略异:仕宦俗号乡绅,农官古称田畯。

【译文】居乡的官宦,叫做乡绅,管农的官叫做田畯。

【原文】钧座、台座,皆称仕宦;帐下、麾下,并美武官。

【注释】钧座:对长官的尊称。

台座:指宰相之位。旧时称呼对方的敬辞。

帐下:帐,帷帐。大将行军,设置帷帐居住,故称为帐下。麾下:麾,旗帜。士卒进退,以麾指挥,故称麾下。

另一联略异:钧座、台座,皆推显宦;宪辕、虎幄,并誉尊僚。虎幄:以虎纹为饰的幄幕。犹虎帐。

【译文】钧座、台座都是对文官的敬称,帐下、麾下都是对武官赞誉。

【原文】初官曰筮仕,莅任曰下车;任满曰及瓜,归田曰解组。

【注释】筮仕:古人将出做官,卜问吉凶;指初出做官。筮音是。

莅任:(官吏)到职。莅音利。

下车∶从车辆上下来,代指官吏到任。

及瓜:指任职期满。

归田∶指辞官归里,退隐。

解组:组,印绶。解下印绶,谓辞去官职。

【译文】初做官叫筮仕,初到任叫下车;故官任满叫及瓜,辞官归乡叫解组。

【原文】秩官既分九品,命妇亦有七阶。

【注释】秩官: 常设之官。

九品:古代官吏的等级。

命妇:受诰命之妇。凡担任官职的人,他的母亲和妻子都可以接受诰命。也分为七等:一品称夫人,二品也称为夫人,三品叫淑人,四品名恭人,五品为宜人,六品为安人,七品称孺人。

【译文】有爵秩的官府共分为九品;受诰命的妇人,也分为七等。

【原文】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注释】命妇分为七等:一品称夫人,二品也称为夫人,三品叫淑人,四品名恭人,五品为宜人,六品为安人,七品称孺人。

【译文】妇以夫贵,第一品称夫人,第二品也称为夫人,第三品叫淑人,第四品名恭人,第五品为宜人,第六品为安人,第七品称孺人。

【原文】妇人受封曰金花诰,中书诏敕曰紫泥封。

【注释】金花诰:唐玄宗浩封群夫人,用金花罗纸书写,称为金花诰。紫泥封:唐代进士及第,用泥金帖书写报告喜讯,称为紫泥封。

【译文】妇人受国家的封典,奉的是金花诰;状元捷报受朝廷诰勅用的是紫泥封。

【原文】唐帝以金瓯覆宰相之名,宋主以美珠箝谏臣之口。

【注释】金瓯覆名:唐玄宗将要任命宰相,写好名字用金盆盖住,正好太子进来,玄宗问太子:你认为谁能担任宰相呢?太子回答:“难道不是崔琳、卢从愿吗?”原来他们二人很有声望,所以太子能猜中。

美珠箝口:宋真宗想到泰山封禅,担心大臣王旦反对,就赐给王旦一尊酒,说:“回家与妻儿共同享用。”王旦回家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珍珠,知道是皇上叫他不要反对封禅的事,于是就再也不敢提出异议了。箝同钳。

【译文】唐玄宗用金瓯盖住写好的宰相名,以试太子之才;宋真宗用美珠堵住了谏臣的口,使他不再评议朝政。

【原文】金马玉堂,群羡翰林声价;朱幡皂盖,争看郡守威仪。

【注释】金马玉堂:汉代的宫门称为金马门,玉堂是翰林院的别名。朱幡皂盖:汉代郡守的仪仗有红色的旗幡和黑色的伞盖。朱幡:红色的旗幡。幡音番。尊显者所用。皂:黑色。

【译文】金马门玉堂署都是称羡翰林的清贵和价值。朱色轴、皂色盖都是郡守出行时炫赫的威义。

【原文】八座台辅,皆紫阁明公,五马知府,即黄堂太守。

【注释】台辅:指三公,又称为紫禁、紫阁。

紫阁名公:唐代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因称宰相府第为紫阁。

黄堂太守:古代太守的正堂用雌黄涂墙,所以称为黄堂。

另一联略异:八座皆紫阁明公,五马即黄堂太守。

【译文】官居八座,台辅又称紫阁明公;知府也称黄堂太守,太守的车可使用五花马。

【原文】府尹之禄二千石,太守之马五花骢。

【注释】府尹:即京府之尹。

五花骢:汉代太守乘坐五匹马拉的车。骢:青白色的马。

一石: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译文】一府的长官,俸禄有两千石,太守出行要乘坐有五辆青白色的马拉的车子。

【原文】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

【注释】巡按:唐天宝五年,派官巡按天下风俗黜陟官吏,巡按之名始此。明永乐元年后,以一省为一道。派监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视,考察吏治,每年以八月出巡,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品级虽低,但号称代天子巡狩,各省及府、州、县行政长官皆其考察对象,大事奏请皇帝裁决,小事即时处理,事权颇重。清初亦有巡按御史,顺治十七年废。

指日高升:指很快就可升官。旧时官场预祝之词。传统寓意图案。指日即即日。指日高升,意即不日升官。

另一联略异:代天巡狩,直指通称;指日高升,官僚美誉。

【译文】代天巡狩是称赞巡按的话,代替皇帝巡行天下。指日高升是预祝官员即将升迁的贺辞。

【原文】初到任曰下车;告致仕曰解组。

【注释】下车:官吏到任。

解组:解下印绶,谓辞去官职。组,印绶。

【译文】初次到任叫做下车;告老归去,叫做解组

【原文】藩垣屏翰,方伯犹古诸侯之国;墨绶铜章,令尹即古子男之邦。

【注释】藩垣:藩篱和垣墙。泛指屏障。比喻卫国的重臣。垣音元。

屏翰:比喻国家重臣。

墨绶:黑色的系印的带子。

铜章:铜铸的官印。

令尹:即县官,管理的地方相当于古代的子国和男国。

另一联略异:藩垣屏翰,有侯伯之尊;墨绶铜章,乃子男之列。

【译文】藩垣、屏翰称镇守一方的长官,如同方伯是古代诸侯国的长官一样;墨色的绶、铜铸的章就是县令所用的,县令的辖境类似古代子爵、男爵的小邦。

【原文】太监掌宫门之禁令,故曰阉宦;朝臣皆搢笏于绅间,故曰搢绅。

【注释】太监:也称宦官,通常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

阉宦:被阉割的宦官。

朝臣皆搢笏于绅间:朝廷的大臣都把笏插在衣带中间。笏,大臣们上朝时拿的狭长的板子;晋,插,绅,衣带。搢音晋,笏音户。

【译文】太监掌管内廷出入的禁令,所以叫做阉宦;朝廷的大臣都把笏插在腰间的大带上,因此称作晋绅。

【原文】萧曹相汉高,曾为刀笔吏;汲黯相汉武,真是社稷臣。

【注释】萧何:汉朝初年丞相。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

曹参:字敬伯,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

刀笔吏: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汲黯:西汉濮阳人,字长孺。孝景帝时为太子洗马,武帝即位后为谒者,并先后任荥阳令,东海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汲黯音及暗。

社稷:指国家。

【译文】萧何、曹参,都是秦朝的刀笔吏,后来担任汉高祖的丞相;汲黯,汉武帝时大臣,常当面指出别人的过失,被誉为社稷之臣。

【原文】召伯布文王之政,尝舍甘棠之下,后人思其遗爱,不忍伐其树;孔明有王佐之才,尝隐草庐之中,先主慕其令名,乃三顾其庐。

【注释】召伯:指召公爽,周朝的大臣,被封于召,称为召伯。曾经住在甘棠树下,去世后人们思念他,写下《甘棠赋》。

孔明:诸葛亮,字孔明。刘备曾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助。

【译文】召伯实施文王的政令,曾经在甘棠树下办理公事,处理事件,后人为了纪念他遵从他的爱好,没有把这棵甘棠树砍掉,而是保留了下来。孔明有辅助人成就大业的才能,曾经隐居在草庐之中,刘备羡慕他的才能并知道他美好的名声,就多次到他居住的茅庐里去向他请教治理天下的事情。

【原文】树爱甘棠,召伯化行于南国;碑名堕泪,羊公泽被于襄阳。

【注释】甘棠:怀念召伯的政德。召音哨。

堕泪碑:又名“羊公碑”,位于湖北襄阳山上,是当地百姓怀念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羊祜建立的。引申义:借喻死者德高望重。

羊公:羊祜,字叔子,泰山平阳羊流人。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译文】召伯展布周文王的德政,曾在甘棠树下休息,后人感念他的恩德,不忍心砍伐这棵树,召伯的教化遍行南国;墓碑名叫坠泪,羊佑的德泽被及里阳。

【原文】鱼头参政,鲁宗道秉性骨鲠;伴食宰相,卢怀慎居位无能。

【注释】鲁宗道:宋代大臣,担任参加政事,刚强正直,遇事敢言,被誉为“鱼头参政”。鲁字为“鱼”头。鲠音梗。

卢怀慎:唐朝时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姚崇,就把事务都推让给姚崇,人们议论他是伴食宰相。

另一联略异:鱼头赞鲁直之丰棱,伴食嘲卢相之缄默。

【译文】鲁宗道秉性耿直、刚正不阿,任参政时人称鱼头参政;卢怀慎生性谦虚,当宰相时每事推让,人称伴食宰相。

【原文】王德用,人称黑王相公,赵清献,世号铁面御史。

【注释】王德用:宋代人,他治军有方,即使是妇女也称他为“黑王相公”。

赵清献:即赵注,谥号"清献"。宋神宗时担任御史,弹劾不避权贵,铁面无私,人们称他为“铁面御史”。

【译文】王德用善于治军而面黑,辽人称为黑王相公,

【原文】刘守爱民,蒲鞭示辱;羊君洁己,官署悬鱼。

【注释】刘守: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东汉名臣。以“宽”而闻名天下,海内皆称其为长者。为政以宽恕为主,属下有罪,只以薄鞭轻罚。历大将军掾、司徒长史、东海相、尚书令、南阳太守等职。追赠车骑将军印绶、位特进,谥号昭烈。

蒲鞭示辱:对有过错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只是为了使他感到羞耻,并不使他皮肉受苦。旧时用于宣扬官吏的所谓宽仁。

羊君:羊续,字兴祖,今山东邹城市石墙镇羊续村人。初任庐江太守,后任南阳太守。在南阳太守任上,廉洁自律。府丞献生鱼,羊续悬之于庭以拒之,这就是悬鱼拒贿的佳话。由此,羊续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廉吏。

另一联略异:汉刘宽责民,蒲鞭示辱;项仲山洁己,饮马投钱。项仲山:汉朝时期,安陵人项仲山乃清正廉洁之士,他每次在渭水之滨饮马之时,总要投入三枚铜钱于河水之中。项仲山“饮马投钱”之典故流传后世,并为警戒成语,用来比喻为人廉洁,绝不损公肥私、贪婪妄取、图占便宜。

【译文】汉朝刘宽待人宽厚,吏民有过错仅用蒲鞭象征性地责罚;羊续洁身自爱,衙中又不受馈献,将府丞赠送的生鱼悬于庭中。

【原文】李善感直言不讳,竞称鸣凤朝阳;汉张纲弹劾无私,直斥豺狼当道。

【注释】李善感:唐朝时担任监察御史,皇帝想封五岳,他力谏阻止。当时巳二十多年没有人敢直言,人们听到他劝谏,认为是鸣叫的凤凰朝向太阳。

张纲:汉代人,担任御史,被皇帝派到外地巡视,张纲埋住车轮不出发,说:现在是豺狼当道,去抓什么狐狸。于是上朝弹劾大将军梁冀兄弟的不法行为。

另一联略异:直言不讳,何殊鸣凤朝阳;弹劾无私,未许豺狼当道。

【译文】李善感力谏皇帝直言不讳,时人竞相称道,誉为鸣凤朝阳;汉代张纲公正无私,弹劾权贵直斥为豺狼当道。

【原文】民爱邓侯之政,挽之不留;人言谢令之贪,推之不去。

【注释】邓侯:指邓攸,晋代时担任吴郡太守,离任时人们挽留不让他离去。他的前任姓谢的太守非常贪财,人们作歌唱道:“邓侯留不住,谢令推不去。”

另一联略异:邓侯政美,挽之不留;谢令性贪,推之不去。

【译文】百姓爱戴郑侯的清廉,苦苦挽留而留不住;民众憎恨谢令的贪婪,不愿他在位却推也推不去。

【原文】廉范守蜀郡,民歌五褥;张堪守渔阳,麦穗两歧。

【注释】廉范:汉朝人,担任蜀郡太守,鼓励百姓辛勤劳动致富,人们歌唱道:过去没有衣穿,现在有五条裤子。褥,音入。裤子。

张堪:汉朝人,担任渔阳太守,劝百姓辛勤劳动作致富,百姓歌唱道:桑树上没有多余的枝条,麦子上长出两个穗。

另一联略异:蜀郡民歌五袴,渔阳麦秀两歧。

【译文】廉范任蜀郡太守政令便民,百姓因而唱五袴之歌;张堪为渔阳太守劝农耕稼,使麦子都长出两穗。

【原文】鲁恭三异,中牟桑下有雉驯,郭伋重来,幷境儿童迎竹马。

【注释】鲁恭三异: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

鲁恭:汉代人,担任中牟令,实行仁政,桑树下的雉鸡都很驯服,连小孩都知道雉鸡要扶养幼雉鸡而不去捕捉它们。

郭伋:汉代人,担任并州太守,广布恩德,他出行时,数百名儿童骑着竹马在道旁迎接他。伋音及。

【译文】鲁恭任中牟令时行仁政,桑树下的雉鸟见他都不躲;郭伋当并州太守时有贤德,儿童们骑着竹马欢迎他。

【原文】鲜于子骏,宁非一路福星;司马温公,真是万家生佛。

【注释】鲜于子骏:宋代人,担任京中转运使,司马光赞扬他是“一路福星”。

司马温公:司马光,宋代人,曾担任宰相,被封为温国公,恩德遍布,被誉为“万家生佛。”

另一联略异:鲜于乃一路福星;司马是万家生佛。

【译文】鲜于子骏去赈灭,的确是一位造福百姓的好官;司马光德惠及人,真是万家的活菩萨。

【原文】鸾凤不栖枳棘,羡仇香之为主簿;河阳遍种桃花,乃潘岳之为县官。

【注释】仇香:汉代人,曾担任县里的主簿,很有才能。县令王涣说:“鸾凤不应落在枳棘丛中”。就送他入太学,仇香于是名声大振。

潘岳:晋代人,担任河阳尹,百姓有负债还不上的,就命令种一株桃树,由官府代他还债,潘岳离任时,县里都种满了桃树,开满了桃花,被誉为花县。

另一联略异:鸾凤不栖枳棘,主簿快睹仇香;河阳遍种桃花,县令欣逢潘岳。

【译文】鸾凤是一种吉祥鸟,不应只栖息在枳棘树上。很羡慕仇香在任主簿时,有个好上司送他去深造;河阳县遍植桃花,这是潘岳当县令时的德政。

【原文】刘昆宰江陵,反风灭火;龚遂守渤海,卖剑买牛。

【注释】刘昆:汉代人,担任江陵令时,发生了火灾,刘昆对着火叩头,风转过头来将火扑灭。

龚遂:汉代人,担任渤海郡守,当时闹饥荒,群盗蜂起,龚遂传令不要追捕盗贼都带着刀剑来迎接他,他乘机劝他们卖刀买牛,全力耕作。

【译文】刘昆任江陵知事时遇火灭,他向风叩头使风转向而灭了火;龚遂当渤海知州时,劝喻盗贼买刀买牛,使他们改恶为善。

【原文】皆由德政可称,是以令名攸着。

【注释】德政:指有益于人民的政治措施和政绩。旧指有仁德的政治措施或政绩。

令名:指好的名声;好的名称。攸:长远之意。

【译文】这些都是很好的以德治国的例子,都是值得歌颂和流传的,因此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名足足可以长远的流传下来的。

【原文】太守称为紫马,邑宰地号雷封。

【注释】邑宰:县邑之长,即县令。

雷封:古代县令的代称。古代的“县大率方百里”,而“雷霆百里,县令象之,分土百里”故称。

【译文】晋朝谢灵运做永嘉太守,常骑紫马出行,所以后人称太守叫做紫马;古时县境辖地只有百里,雷声滚过恰好也声闻百里,所以县官所管辖的地方叫雷封。

【原文】槐位棘垣,三公及孤卿异秩;棱官紧职,拾遗与御史别称。

【注释】孤卿:谓少师、少傅、少保。泛指朝廷高官。

棱官:古称御史执法之官。言其有威。

拾遗:官名。唐武则天时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宋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

御史:是中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译文】三槐的位置,九棘的垣墉,三公三孤九卿,官秩都是异等的;棱官、紧官,是拾遗与御史另外的称呼。

【原文】给事谓之夕郎,黄门批敕;翰林名为仙掖,紫禁宣麻。

【注释】给事:官名。给事中的省称。

夕郎:亦称“夕拜”。黄门侍郎的别称。汉时,黄门郎可加官给事中,因亦称给事中为夕郎。

批敕:代皇帝批示处理奏章和对草拟的制敕签署意见。

仙掖:唐时门下、中书两省在宫中左右掖,因以“仙掖”借称门下、中书两省。掖音夜。

宣麻:唐宋拜相命将,用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称为“宣麻”。后遂以为诏拜将相之称。

【译文】给事官,叫做当夕郎曹,是在黄门中批答敕书的;翰林清要,名为仙掖,是在紫禁城里,用麻纸宣布将相任免的。

【原文】饱卿睡卿,名号自别;铨部祠部,政事攸分。

【注释】饱卿:光禄卿的别称。以其主膳事,故称。

睡卿:古代官名鸿胪卿的别称。

铨部: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唐代文官由吏部铨选,武职由兵部铨选。宋初吏部铨选官员,仅限州县官及幕。文官少卿、监以上中书主之,京朝官由审官院主之;武官刺史、副率以上内职由枢密院主之。至明代,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历代吏部职掌甚重,故常以“铨部”指吏部。铨音泉。

祠部:官署名。东晋设祠部,以祠部尚书为主官,掌祭祀之事。南北朝沿设,祠部尚书所辖,除祠部一曹外,亦兼辖他曹,如北齐祠部尚书凡辖祠部、主客、虞曹、屯田、起部五曹,内容颇杂。隋改部名为礼部,辖四曹,即礼部、祠部、主客、膳部,余各曹分归兵部、工部。从此祠部成为礼部所属机构,明、清改称祠祭司,祠部又为礼部司官的习称。

【译文】饱卿就是光禄卿,睡卿就是鸿胪卿,名号自然是有区别的;铨部,是铨选人才部,也就是吏部;祠部,是祭祠典礼部,就是礼部,这些是因所职掌的政事不同而分别的。

【原文】俗美化醇,文翁终去思蜀郡;名崇望重,汲黯高卧治准阳。

【注释】文翁:姓文,名党,字翁仲。西汉时期教育学家。景帝时任蜀郡太守,在此期间,倡导教化,教民读书,学法令,选拔郡县小吏10余人到京都研习儒经,在成都城中设立学校,选官吏子弟入学。重视对学生进行从政能力的培养。景帝嘉奖文翁兴学,文翁兴学实为中国历史上地方政府设立学校之始,对社会风气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关系。

汲黯:西汉名臣。字长孺,濮阳人。景帝时以父任为太子洗马。武帝初为谒者,出为东海太守,有治绩。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好直谏廷诤,武帝称为“社稷之臣”。主张与匈奴和亲。后犯小罪免官,居田园数年,召拜淮阳太守,卒于任上。

【译文】风俗美好了,教化醇厚了,尹翁归治蜀郡,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当他卸任离职时,蜀人都思念不忘;汲黯原为东海郡太守,政绩卓著,名崇望重,汉武帝将汲黯为淮阳太守,黯力辞不受,武帝说:“你这样小看淮阳,我是想借君之重,卧而治之”。

【原文】张魏公作冲天羽翼,李长吉为瑞世琼瑶。

【注释】冲天羽翼:南宋时,皇帝召见礼部侍郎张魏公说“朕将有为,正欲一飞冲天,而无羽翼,卿为留意,朕当专任用。”

李长吉:李贺,字长吉,唐代大诗人,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瑞世:犹盛世。

琼瑶:美玉。

【译文】张魏公拜礼部侍郞,皇上嘉勉他说:“朕想有作为,而缺少辅佐良臣为他作羽翼,要张魏公留意察访人才;唐代李贺做承旨的官,韩愈称赞他的文才惊世骇俗,不愧是盛世的琼瑶。

【原文】士仰直声,汉世喜多二鲍;民歌善政,江东闻有三岑。

【注释】二鲍:指鲍永、鲍恢二人。鲍永:字君长。上党屯留人。他活动于西汉末年与东汉初年,曾为绿林军的重要将领。刘秀即皇帝位后,他又成为东汉初期敢于抗击强梁的地方官。鲍恢:东汉时期政治人物。以“抗直”闻名,敢于惩治豪门贵戚,官至都官从事,与鲍永并称二鲍。

三岑:是指唐代的岑羲、岑仲翔、岑仲休,这三人均为岑曼倩的二、三、四子即兄弟三人,最初三人分别为金坛令、长州令、溧水令,均有治理的政绩,岑羲在武则天和睿宗执政时为宰相职,他十分清廉正直,当时有不少人不满武则天封武氏许多人为王,欲上书奏请削去这些人的王位,当确定要写奏章时,其他人因害怕武则天而推托不敢去写,只有岑羲自告奋勇,操笔成章,言词切直,深受众人赞赏,但却得罪了武则天,一度被降职。善政肯定是清廉的,只有清廉才无私无畏,敢说真话,也可以说岑羲是唐代的直声。

【译文】士人钦仰正直的声名,在汉朝的时候,谈论最多的是鲍永、鲍恢;人民歌颂善政,在江东一带常常听到说岑义、岑仲翔、岑仲休的美名。

【原文】棠棣理政多能,刘氏弟兄守南郡;乔梓治县有谱,傅家父子宰山阴。

【注释】棠棣:比喻兄弟。

刘氏弟兄:指刘之遴、刘之亨。

刘之遴,字思贞,南阳涅阳人,刘虬之子。累迁都官尚书、太常卿。

刘之亨,字嘉会,刘之遴弟也。少有令名。举秀才,拜太学博士,稍迁兼中书通事舍人,步兵校尉,司农卿。又代兄之遴为安西湘东王长史、南郡太守。在郡有异绩。数年卒于官,时年五十。荆士至今怀之,不忍斥其名,号为“大南郡”、“小南郡”云。

乔梓:乔木高,梓木低,比喻父位尊,子位下,因称父子为“乔梓”。

傅家父子:指傅增佑、傅琰。南宋傅增佑与其子傅琰相继为山阳县令,父子并著奇绩,人称父子治县有谱。

【译文】兄弟二人勤理政事,爱民如子,以刘之遴,刘之亨兄弟俩先后镇守南郡的事迹最为典型;父子二人治理一县政绩卓著,傅增佑、傅琰父子相继做山阴宰官的事实堪称楷模。

【原文】政简刑清,姜谟号太平官府;身修行洁,裴侠称独立使君。

【注释】政简刑清:指官吏的政绩显著;社会安定;人民乐业。政简:施行轻微的赋役或减免繁文缛节的政治措施。刑清:很少施用刑罚。

姜谟,秦州上邽人。在隋朝大业末年担任晋阳县令,李渊起兵时,拜大将军府司功参军,入长安后,成为相国,胄曹参军,封长道县公,历任员外散骑常侍,平定薛仁杲后,出任秦州刺史,衣锦还乡。参与平定凉州,后转任陇州刺史,武德七年在陇州告老卸任。贞观元年去世,追赠岷州都督,谥曰安。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祖父裴思齐曾在北魏时任议郎。父亲裴欣为西河郡守,死后得晋州刺史的名号。裴侠虽以门资解巾赴任,以至官达公卿之位,然而他官高不失其志,一生为政清廉,生活俭朴,克己爱民,所在州郡人民感其遗爱。

【译文】姜谟任秦州刺史时,政简刑清,吏民称他是太平官府;裴侠做河北太守,入朝面君,北周太祖命他一个人站出来说:“裴侠清慎奉公,为天下最,有如侠者,与之俱立。”众人默然,当时号为独立使君。

【原文】袁尚书学问深宏,不愧魏朝杜预;寇丞相事功彪炳,眞为宋代谢安。

【注释】袁尚书:袁可立,字礼卿,睢州人,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官曹魏尚书郎、河南尹、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当阳县侯,官至司隶校尉。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

寇丞相: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

谢安:字安石,东晋名士、宰相,汉族,浙江绍兴人,大名士谢尚从弟。

【译文】袁尚书的学问博大精深,不愧是北魏的杜预;寇丞相的功劳彪炳千秋,眞是宋代的谢安。

【原文】熙宁三舍人,乃一朝硕彦;庆历四谏士,实千古良臣。

【注释】熙宁三舍人:宋敏求、苏颂、李大临三人。

宋敏求,北宋文学家、史地学家、藏书家。字次道,赵州平棘人。赐进士及第。官至史馆修撰、累迁龙图阁直学士。

苏颂:宋代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字子容,幼承家教,勤于攻读,深通经史百家,学识渊博,举凡图纬、阴阳、五行、星历、山经、本草无不钻研。庆历二年中进士。

硕彦:指才智杰出的学者。

李大临:字才元,成都华阳人。登进士第,为绛州推官。

庆历四谏士:指余靖、欧阳修、王素,蔡襄。

余靖:北宋官员,庆历四谏官之一。本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韶州曲江人。天圣二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右正言,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桂州知府、集贤院学士、广西体量安抚使、以尚书左丞知广州,卒谥襄。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素:北宋大臣。字仲仪,王旦之子。莘县人。宋天圣五年应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后迁龙图阁直学士、兵部郎中。

蔡襄:字君谟,天圣八年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

【译文】宋朝熙宁年间,宋敏求、苏仲、李天临谢绝任命,不停地犯颜上奏,结果一同丢官,世人称为熙宁三舍人,真是宋朝的硕德俊彦;宋仁宗朝时,余靖、欧阳修、王素,蔡襄共为谏官,皆称其职,时号庆历四谏士,实在是名垂千古的忠良之臣。

【原文】宰相必用读书人,舍窦可象谁当鼎轴;状元曾是瞌睡汉,惟吕文穆乃占魁名。

【注释】窦仪:字可象,蓟州渔阳人,窦禹钧长子。后晋进士,历任后汉、后周朝官职。宋太祖时,任工部尚书,判大理寺事。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东汉末年名将。由于为虎威将军,故亦称吕虎威。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非复吴下阿蒙”等。

【译文】“宰相必用读书人”,这是宋太祖夸赞窦仪(字可象)的话,除去他,还有谁能做鼎鼐的当轴;状元郞曾经是瞌睡汉,这是吕蒙正回想穷困时候的话,在殿试的时候,他居然荣登金榜的魁首。

【原文】谁云公种生公,或谓相门有相。

【注释】相门:宰相之家。

【译文】谁说只有王公门中才出公卿,谁还说只有相门高第才出宰相。

《幼学琼林》经典诵读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一、经典诵读的意义 中国的古典诗文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言简意丰,也包含很多哲理。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化,提高文化底蕴,同时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久经历史考验的教科书。学生背诵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依托“读书明理”、“读书做人”,强化素质教育。大力营造我校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我校德育处积极倡议全校师生进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现计划如下: 二、目的要求 1、读书明理。从古诗文中吸取中华文化的智慧,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应当进入文学化的境界,远离低俗,升华自己; 2、学习读书方法,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3、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提高注意力; 4、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陶冶高雅情操; 5、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6、变化气质,提高心理素质,使人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 7、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需要大道小学全体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三、指导 为了提高学生的诵读效果,我们提倡手抄口诵,达到最佳效果。班主任负责本班每周的诵读组织与检查工作。班长协助检查。 四、措施 学生诵记的诗文,也许会忘,但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候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1、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质量第一,效果第一,不盲目追求数量。 2、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 3、保证每天在校20分钟的诵读时间。早读10分钟,午读10分钟。 4.墙报栏专门开辟“经典诵读”板块,加深学生的印象。 5.给家长发信息联系,介绍诵读活动,请家长协助搞好此项活动。 诵读内容:《幼学琼林》和《增广贤文》。 周次安排:(附后)

《幼学琼林》释译(地舆)

幼学琼林》释译(地舆) 【原文】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 【注释】黄帝画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由于天下很大,百姓又多,难以管理,黄帝就画野分州,有百里之国万余。据道教典范《洞天记》云:“黄帝画野分州,乃封五岳”。 都邑:古代行政区划的名称,各代划分标准不同,后以都邑指代城市。 夏禹治水:相传在尧时期,洪水滔天,百姓困扰,尧命鲧治水,九年无功。后来舜代天子之责,将鲧流放到羽山,并起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不顾劳累,身先士卒,传说他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他采用疏导的策略,凿山导河,开挖沟梁,引导洪水流向大海,不仅消除了洪水之灾,还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译文】自从黄帝划分了中国的疆域,什么叫王都,什么叫城邑,才有了界限,夏禹平治了洪水,高的叫山,大的叫川,才奠定下来。 【原文】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 【注释】宇宙: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译文】天地间的山川河脉从来不曾更改,然而古往今来各个地方的名号却各有不同。 【原文】北京原属幽燕,金台乃其异号;南京原为建业,金陵又是别名。 【注释】金台:又称燕台、黄金台。相传战国时期,燕昭王为了招贤纳士,筑建土台,上置黄金千两,礼聘天下名士。北京在历史上前后共拥有六十多个正名和别称,其历史名称有二十七个蓟、燕、广阳、广有、伐戎、幽州、涿郡、范阳、幽都、蓟北、南京、燕京、永安、析津、宛平、燕山府、圣都、中都、大兴、大都、汗八里、北平、北京、顺天府、行在、京师、京兆。此外,还有三十多个别称,如蓟门、蓟宛、燕都、燕城、春明、日下、京华、京邑、都城、北都、帝城、帝京、天京、天都、金台等。“幽燕”可以说是作为北京历史地名的一个统称。 南京:南京名称始于明代。历史上先后称为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头城、建业、建康、白下、上元、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 【译文】北京古时称幽州或称燕国,别名又叫金台,南京就是建业别名又叫金陵。 【原文】浙江系武林之区,原为越国;江西是豫章之郡,又号吴皋。 【注释】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以武林山得名。杭州西边有武林山(灵隐山),因此古代又称武林。 越国:古国名。亦作代称浙江或浙东地区,也专指绍兴一带。 豫章:古代郡名,汉初设置,郡治在今江西南昌一带,后用豫章指代江西。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吴皋:这里指吴国的边界。皋,岸,水边的高地。江西在春秋战国时曾是吴越两国的交界地区,所以用吴皋来指代江西。是江西丰城旧称。亦作江西旧称。

读幼学琼林有感

读幼学琼林有感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读《幼学琼林》有感 龙山三小 502班:吴剑兰书目:《幼学琼林》 主编:蓝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畅游书海,浸润书香,那是人生之中非常幸福的事情。前几天,我就读了一本叫《幼学琼林》的书籍。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之为《成语考》、《故事寻源》,作者是明朝末年的程登吉,后来清代的邹圣脉做过增补,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它与国学启蒙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增广贤文》等同为启蒙必读书籍,是我国文学历史上的一颗明珠。 说实话,当我看见这本书的封面时,就被那精美的图片吸引住了,心里不由得大吃一惊,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籍呀?强烈的好奇心迫使我赶紧翻看书页,用眼睛贪婪地扫视着书本的字里行间。 这本书里讲述了很多成语的典故,如“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信”,书中道出了许多生活常识,如“酒系杜康所造,腐乃淮南所为”,书中还阐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所以,古人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由此可见《幼学琼林》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广。令我最感兴趣的故事就是书中的《三顾茅庐》。汉末,天下大乱,刘备攻打曹操失败,跑到荆州投奔刘表。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刘备四处招揽人才。他听司马徽说隐居隆中的诸葛亮有雄才大略,只要得到他的辅

助,就足以一统天下了。于是,带上关羽、张飞三兄弟一起去隆中请诸葛亮下山。第一次,诸葛亮不在家,空手而归;第二次,诸葛亮出远门,徒劳无获;第三次,刘备又要前往,关羽、张飞俩兄弟都发起牢骚来了,要打退堂鼓,可刘备心意已决,说服兄弟二人,冒着严寒执意请教,来到诸葛亮家中,正碰上诸葛亮午睡,刘备叮嘱兄弟二人不要草莽行事并没有吵醒他,只是站在门外足足等了多个时辰。诸葛亮一觉醒来之后,被刘备这种虔诚之心所感动,最后允诺了当刘备军师的请求,应邀出山,共创天下。当我读到这个经典故事时,被刘备作为一代英雄谦虚谨慎、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优秀品质所折服。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难免遇到一些困难、挫折,很多时候并没有选择坚持下来,而是变成了一只只缩头乌龟,那自然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如果我们能像刘备那样一而再,再而三,不放弃,勇敢坚持下来的话,我坚信,再大的困难也会被我们克服的! 读完《幼学琼林》这本书,给我的启迪很多。以后,我一定要多拜读些中华古诗文经典读物,将文化、智慧的种子播撒在心中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

《幼学琼林》原文

《幼学琼林》原文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在清朝的嘉庆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属于封建时代的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伟人毛泽东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 天文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①。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②。 虹名螮蝀[dì dōng],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chán chú],是月魄之精光③。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④。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⑤。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⑥。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⑦。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téng]六⑧。 欻[xū]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⑨。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⑩。 甘霖、甘澍[shù],仅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 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 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 参商[shēn shāng]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后羿[yì]妻,奔月宫而为嫦娥;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 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沐雨栉[zhì]风,谓风尘之劳苦。 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曰阳春有脚。 馈物致敬,曰敢效献曝之忱[xiàn pù zhī chén];托人转移,曰全赖回天之力。 感救死之恩,曰再造;诵再生之德,曰二天。 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

《幼学琼林》卷四·文事原文及译文

《幼学琼林》卷四·文事原文及译文 作者:程登吉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德,学富五车。《三坟》《五典》,乃三皇五帝之书;《八索》《九丘》,是八泽九州之志。《书经》载 上古唐虞三代之事,故曰尚书;《易经》乃姬周文王周公所系,故曰《周易》。二戴曾删《礼记》,故曰《戴礼》;二毛曾注《诗经》, 故曰《毛诗》。 孔子作《春秋》,因获麟而绝笔,故曰《麟经》。荣于华衮,乃《春秋》一字之褒;严于斧铖,乃《春秋》一字之贬。缣缃黄卷,总 谓经书;雁帛鸾笺,通称简札。 锦心绣口,李太白之文章;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雕虫小技,自谦文学之卑;倚马可待,羡人作文之速。称人近来进德,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羡人学业精通,曰面璧九年,始有此神悟。五凤楼手,称文字之精奇;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誉才高,曰今之班马;羡诗工,曰压倒元白。 汉晁错多智,景帝号为智囊;高仁裕多诗,时人谓之诗窖。骚客 即是诗人,誉髦乃称美士。自古诗称李杜,至今字仰钟王。白雪阳春,是难和难赓之韵;青钱万选,乃屡试屡中之文。惊神泣鬼,皆言 词赋之雄豪;遏云绕梁,原是歌音之嘹喨。涉猎不精,是多学之弊; 咿唔呫毕,皆读书之声。 连篇累牍,总说多文;寸楮尺素,通称简札。以物求文,谓之润 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文章全美,曰文不加点;文章奇异,曰机杼一家。应试无文,谓之曳白;书成绣梓,谓之杀青。袜线 之才,自谦才短;记问之学,自愧学肤。裁诗曰推敲,旷学曰作辍。 文章浮薄,何殊月露风云;典籍储藏,皆在兰台石室。秦始皇无道,焚书坑儒;唐太完好文,开科取士。花样不同,乃谓文章之异; 燎草塞责,不求辞语之精。邪说曰异端,又曰左道;读书曰肄业,又

《幼学琼林》卷二叔侄原文及译文

《幼学琼林》卷二·叔侄原文及译文 作者:xx 曰诸父,曰亚父,皆叔父之辈;曰犹子,曰比儿,俱侄儿之称。 阿大中郎,道韫雅称叔父;吾家龙文,杨素比美侄儿。乌衣诸郎君,江东称王谢之子弟;吾家千里驹,符坚羡苻朗为侄儿。竹林叔侄之称,兰玉子侄之誉。 存侄弃儿,悲伯道之无后;视叔犹父,羡公绰之居官。卢迈无儿,以侄而主身之后;张范遇贼,以子而代侄之生。 译文 “诸父”、“亚父”都是称呼叔父辈的人;“犹子”、“比儿”都是对侄子辈的爱称。 谢道韫称自己家的叔父辈为“阿大中郎”,杨素称赞他的侄儿杨愔为“吾家龙文”。 江东望族王导、谢安的子弟们都住在乌衣巷,人称他们为“乌衣诸郎君”;前秦皇帝苻坚夸奖他的侄儿苻朗为“吾家千里驹”。 “竹林”用来指代叔侄,“兰玉”用来比喻优秀的子弟。 把侄儿带走,把儿子抛弃,这是晋代邓攸的义举,人们都可怜他没有后代;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尊重叔父,这是唐人柳公绰做官之后的德行,人们都羡慕他懂得孝道。 卢迈没有儿子,他却说兄弟的儿子就像是自己的儿子一样,将来可以照料他;张范的儿子和侄子被盗贼抓走,只把儿子交还给他,他却提议用自己的儿子代替侄儿去死。 注释 诸父:统称,指诸位伯父、叔父。亚父:仅比父亲差一点,对叔伯的尊称。犹子:像儿子一样。比儿:跟儿子类似。阿大中郎:东晋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嫁给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她觉得不称意,谢安问起时,她说:“一门叔父,

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指谢韶、谢朗、谢玄、谢琰四人),不意天壤(天地)之中,乃有王郎!”见《世说新语·贤媛》。龙文:骏马名。 比喻才能出众的儿童。《北齐书·杨愔传》:“此儿驹齿未落,已是我家龙文;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这是杨愔的叔父杨昱(这里误作杨素)赏识侄儿的话。 乌衣诸郎君:指东晋贵族王导、谢安的子弟,他们都住在乌衣巷,被人称为“乌衣郎君”。千里驹:前秦皇帝苻坚曾夸奖他的侄儿苻朗为千里驹。阮籍 竹林:魏晋时的竹林七贤中,阮籍、阮咸是叔侄,后人就借用竹林来指代叔侄。兰玉:即芝兰玉树,常用来比喻优秀的子弟。谢安曾问他的侄子们:“你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子弟?”大家都不说话,只有车骑将军谢玄回答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想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见《晋书·谢安传》。 存侄弃儿:晋代邓攸,字伯道,在战乱时去南方避乱,途中遇到盗贼,他只能带一个孩子逃走,他弟弟早已过世,于是他就把弟弟的孩子带走,把自己的孩子抛弃。视叔犹父:唐人柳公绰和其子柳仲郢对叔父非常尊重,就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 卢迈:唐代人,字子玄。他娶了两房妻室都没有生出儿子,别人劝他纳妾,他说:“兄弟的儿子就像是自己的儿子一样,将来可以照料我。”张范:三国时魏国人。曾有盗贼抓取他的儿子和侄儿,他去说情,强盗把儿子交还给他,他却提议用自己的儿子交换侄儿,于是强盗将他的儿子侄子都放了。

《幼学琼林》(将略)原文与翻译

《幼学琼林》(将略)原文与翻译 【原文】 治世以文,弼亮之臣攸赖;勘乱以武,熊罢之士宜先。 【译文】 以文化来治理天下,辅佐启导的文臣,最为可靠;以武力来平定祸乱,如态如罴的猛将在所当先。 【原文】 起、剪、颇、牧、秦赵之干城;卫、霍、英、彭,炎刘之上将。 【译文】 白起、王剪、廉颇、李牧是秦赵两国的名将;卫青、霍去病、英布、彭越是炎汉一朝的上将。 【原文】 太公黄钺白旄以董六师,武侯葛巾羽扇而临大敌,将在谋而不在勇;曹公渡江八十万,败于周瑜,先主连营七百里,破于陆逊,兵在精而不在多。 【译文】 姜太公左持黄金钺右执白令旗,替周武王督率六师,诸葛亮头戴葛布巾,手执羽毛扇,自己亲身兵临大敌,可见为将之道不在乎是否有勇,而在乎是否多谋;曹操渡江有八十万人,被周瑜以三万人杀败,刘备连营有七百里远,被陆逊用火攻打破,可见用兵之道,不在乎兵多而在乎兵精。 【原文】 炽牛尾以冲燕,窃虎符而救赵,为轰雷掣电之师;雅歌投壶以临戎,轻裘缓带而拒敌,乃镇静雍容之将。 【译文】 齐人田单用火车阵冲破了燕军,魏信陵偷窃兵符去救了赵国,这都是轰雷掣电的兵马;汉祭遵临兵事,还是雅歌投壶,晋羊佑为将军,却是轻裘缓带,这都是镇定从容的大将。 【原文】 韩信囊沙以破楚,邓艾踰崖以袭蜀,孙膑收减灶之功,马援定聚米之策,此多算而胜之验也;飞将军一见而魂销,眞天威七擒而心服,郝玼怖小儿之啼,石虔愈病夫之疟,此威名素着之征也。至于济河焚舟,誓死不回而报晋;卧薪尝胆,深谋积虑以平吴。 【译文】 韩信襄沙决水大破楚军,郑艾暗度阴平龙取蜀都,孙膑战败庞涓,是用了减灶增兵

的计策,马援讨灭隗器,是用了聚米为山的方法,这些都是多算而胜的效验;李广号称飞将军,敌人一见便魂消魄散,孔明可算真天威,南蛮被擒终于心服,郝玼威名可以用来恐吓小儿的啼哭;石虔形状可以治愈病人的疟疾,这些都是声望素着的明征。至于秦穆公渡过了河,就烧去了船只,宁可战死,也不肯退回玼,最后终于报了晋国的前仇,越王身卧积薪口尝苦瞻,深用谋略久积思虑,才平了吴国的土地。 【原文】 鸣琴拥篲,无兵而示以莫测,唱筹量沙,不足而见其有余。 【译文】 诸葛亮自己在城墙上弹琴,遣人在城门下扫地,虽然没有看见兵卒,却令人猜度不出实情;南宋檀道济北伐魏,军至历城军中粮尽,却装出有余的样子,夜半唱筹量沙,以所余之米散铺其上,魏人见其有粮,遂不敢逼。 【原文】 班定远三十六人,收西域五十余国,不费斗粟以成功,实建不世之业;曹武惠二十万众,下江南四十余州,不杀一人而定国,乃称王者之师。 【译文】 班超带领三十六人,收复西域五十余国,不曾费一斗粮就奏了功,实在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功业;曹彬统兵二十万,破江南四十余州,不妄杀一个人就定了国,可称为是王者的义师。 【原文】 是以信陵归魏,强秦不敢加兵,乐毅去燕,全齐得而复失;每觇后杰之行藏,可卜邦家之贞悔。 【译文】 所以信陵君回到了魏国,从此强秦不敢再来侵犯,乐毅离开燕国,已得的整个齐仍旧失去;每看后杰的一行一藏,可以预卜国家的吉兆、凶兆。

《幼学琼林 科第》“士人入学曰游泮”原文逐句翻译

《幼学琼林科第》“士人入学曰游泮”原文逐句翻 译 导读:士人入学曰游泮,又曰采芹;士人登科曰释褐,又曰得隽。 书生中了秀才,入学读书叫做游泮,又叫做采芹士人应考登了进士科,可以脱去布衣换上官服称为释褐,又叫得隽。 宾兴即大比之年,贤书即试录之号。 三年一次考举人的乡试,称大比之年,又称为宾兴贤书是乡试取中者的名单。 鹿鸣宴,款文榜之贤;鹰扬宴,待武科之士。鹿鸣宴是款待文进士的宴会;鹰扬宴是款待武进士的宴会。 文章入式,有朱衣以点头;经术既明,取青紫如拾芥。 文章符合要求被选中,有朱衣老人在暗中示意;经书弄明白了,获取官职就像拾取芥子一样容易。 其家初中,谓之破天荒;士人超拔,谓之出头地。 某地第一次有人考中进士称破天荒读书人出类拔萃称出头地。 中状元,曰独占鳌头;中解元,曰名魁虎榜。 考中状元叫独占鳌头考中解元称名魁虎榜。 琼林赐宴,宋太宗之伊始;临轩问策,宋神宗之开端。 在琼林苑赐宴新考中的进士,这是从宋太宗才开始有的;亲临殿前提问应试的新进士是从宋神宗才开始的。 同榜之人,皆是同年;取中之官,谓之座主。

同榜取中之人互称为同年,进士举人称自己的主考官为座主。 应试见遗,谓之龙门点额;进士及第,谓之雁塔题名。 应试没有取中,如同鲤鱼没有跳过龙门,触额而返,故称为龙门点额。唐代进士及第后,把姓名写在慈恩寺雁塔上,后人便称登科为雁塔题名。 贺登科,曰荣膺鹗荐;入贡院,曰鏖战棘闱。 祝贺别人考中登科,叫荣膺鹗荐考场如战场,所以进贡院应试,谓之鏖战棘闱。 金殿唱名曰传胪,乡会发榜曰撤棘。 殿试后金銮殿上传唱新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叫做传胪。乡试会试到发榜期叫做撤棘。 攀仙桂、步青云,皆言荣发;孙山外,红勒帛,总是无名。 攀仙桂、步青云都是进士及第,荣耀发达的代称。孙山外、红勒帛都是说榜上无名、没有考取的婉转之辞。 英雄入吾彀,唐太宗喜得佳士;桃李属春官,刘禹锡贺得门生。 唐太宗看到新进士感慨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满城都是桃李,是刘禹锡道贺礼部侍郎选拔了一批新门生。 《诗经》以采伐积聚木柴以备燃烧来比喻 汇,类也;征,进也;是连类同进之象,故进贤谓之汇征之途。 《易经》泰卦说:以其汇,征吉。讲的就是连类同进的卦象,后把举荐人才称汇征之途。 赚了英雄,慰人下第;傍人门户,怜士无衣。

《幼学琼林器用》“一人之所需,百工斯为备”原文逐句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doc

《幼学琼林器用》“一人之所需,百工斯为备”原文逐句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幼学琼林器用》一人之所需,百工斯为备原文逐句翻译一人之所需,百工斯为备。 凡是一个人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物品,需要具备各种技能的工匠才能制造出来。 但用则各适其用,而名则每异其名。 虽然每种物品都有其适用之处,名称则各不相同。 管城子、中书君,悉为笔号;石虚中、即墨侯,皆为砚称。 管城子、中书君都是毛笔的别号;石虚中、即墨侯都是砚台的不同称呼。 墨为松使者,纸号楮先生。纸曰剡藤,又曰玉版;墨曰陈玄,又曰龙剂。 墨又称做松使者,纸称做楮先生,剡藤和玉版都是纸的别名;陈玄、龙剂都是墨的别号。 共笔砚,同窗之谓;付衣钵,传道之称。 朋友互取益叫做笔砚同事;师生传授道学称为衣钵相传。 笃志业儒,曰磨穿铁砚;弃文就武,曰安用毛锥。 立定志向去钻研儒学,哪怕磨穿铁砚。丢弃文学去学习武艺,哪里还用得到毛笔呢? 剑有干将莫邪之名,扇有仁风便面之号。 干将、莫邪都是宝剑的名称;仁风、便面都是扇子的别号。

小舟名舴艋,巨舰曰艨艟。小船别名舴艋,战舰叫做艨艟。 金根是皇后之车,菱花乃妇人之镜。皇后乘坐的车子叫做金根车。女子梳妆所用的镜子叫做菱花镜。 银凿落原是酒器,玉参差乃是箫名。 凿落是酒杯的名字,参差就是洞箫的别名。 刻舟求剑,固而不通;胶柱鼓瑟,拘而不化。 用刀在舟旁刻下记号,而照着记号去寻他的剑,这种人一味固执愚笨,全然不知变通;用胶粘住了弦柱,去弹那个瑟,这种人固执拘泥不化。 斗筲言其器小,梁栋谓是大材。 斗筲是说人的才识短浅气量狭小,好比斗和筲容不下较多的米和麦。人的才干伟大,好比房屋的梁柱,担当得起重大的责任。 铅刀无一割之利,强弓有六石之名。 不会做事,好比用铅来做刀,拿来切东西都不够锋利。强硬的弓有六石之称。 杖以鸠名,因鸠喉之不噎;钥同鱼样,取鱼目之常醒。 拐杖取名为鸠杖,是因鸠鸟吃食不噎,用以祝福老人饮食不噎;锁钥做成鱼的形状,是因为鱼昼夜都不闭眼,取它能常醒守护之意。 兜鍪系是头盔,叵罗乃为酒器。兜鍪俗名称做头盔,叵罗是饮酒的杯子。 短剑名匕首,毡毯曰氍毹。 短剑叫做匕首,毛织的地毯称为氍毹。 琴名绿绮焦桐,弓号乌号繁弱。绿绮、焦桐都是琴的别名,乌号、繁弱都是弓的代称。 香炉曰宝鸭,烛台曰烛奴。鸭形的香炉叫做宝鸭,人形的炉

幼学琼林.艺术译文

艺术 医士业擅shàn 岐qí 黄,称为国手; 地师技精青乌,号曰堪舆yú。 译:中医师善用岐黄之术,医师以行医为职业,又称为国手。 地理师研习青鸟子所写宅相、墓相的书,专门为人看风水,风水又称为堪舆。 卢医、扁鹊,皆为古之神医; 郑虔、崔白,悉是古之名画。 译:卢医、扁鹊是古代的名医;郑虔、崔白都是古时的名画家。 郭景纯得青囊秘术,孙思邈传龙府仙方。 善卜者,乃君平、詹zhān 尹之流;善相者,即唐举子、子卿之亚。 译:晋代郭璞得到青囊经,所以精于天文卜筮;唐代孙思邈得到龙宫药方,能够医好有病的龙和被骨头梗住咽喉的老虎。善于卜卦都可以比作君平、詹尹之流;善于相术的便是唐举、子卿之后。 推命之人谓之星士,绘画之士谓之丹青。 大风鉴,相士之称;大工师,木匠之誉。 译:按照星相推算命运吉凶的人叫做星士;绘画称为丹青。大风鉴是相士的别名;大工师是木匠的美称。

若王良、若造父,其驭驾最精;东方朔、淳于髡kūn ,皆滑稽无匹。 称善卜封者,曰今之鬼谷;称善记怪者,曰古之董狐。 译:王良、造父都是古代善于驾车的人,东方朔、淳于髡皆是能言善辩的滑稽之辈。称赞 善于卜卦的人,说他是世间的鬼谷,赞美善记怪异之事者,说他是鬼中的董狐。 称诹日之人曰太史,称书算之士曰掌文。 译:称选吉日的人为太史;书写计算的人叫做掌文。 善博者,喝雉呼卢。善射者,穿杨贯虱。 译:善于掷骰子赌博的称做喝雉呼卢;善于射箭者能百步穿杨,射中虱心。 摴chū 蒲之戏,乃言双陆;橘中之乐,是谓奕棋。 陈平作傀儡以解围,孔明造牛马以运米。 译:樗蒲这种博戏与后世的双陆有相似之处;橘中之乐是指曾有三位老人在橘中谈笑对奕围棋。陈平曾经造了一个木偶美人,利用匈奴阏氏的妒心,化解了汉高祖白登之围。诸葛亮造了木牛流马,帮助刘备运送军粮。 张僧繇yáo 点龙睛而破壁,公输子削木鸢而高飞。 虽奇技似无益于人,而百艺则有济于用。 译:张僧繇在安乐寺壁上画龙,点了龙睛后,雷电交加龙便飞腾而去。公输子削竹木为鸢,飞上天空三日还没有落下。虽然过于奇巧的技艺,对世人并没有好处,日常所需的各种工艺技能,则可供人利用而有所助益。

《幼学琼林》器用解读

《幼学琼林》器用 全文 一人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但用则各适其用,而名则每异其名。 管城子、中书君,悉为笔号;石虚中、即墨侯,皆为砚称。墨为松使者,纸号楮先生。纸曰剡藤,又曰玉版;墨曰陈玄,又曰龙剂。共笔砚,同窗之谓;付衣钵,传道之称。笃志业儒,曰磨穿铁砚;弃文就武,曰安用毛锥。剑有干将莫邪之名,扇有仁风便面之号。何谓箑?亦扇之名;何谓籁?有声之谓。小舟名舴艋,巨舰曰艨艟。金根是皇后之车,菱花乃妇人之镜。银凿落原是酒器,玉参差乃是箫名。刻舟求剑,固而不通;胶柱鼓瑟,拘而不化。 斗筲言其器小,梁栋谓是大材。铅刀无一割之利,强弓有六石之名。杖以鸠名,因鸠喉之不噎;钥同鱼样,取鱼目之常醒。兜鍪系是头盔,叵罗乃为酒器。短剑名匕首,毡毯曰氍毹。琴名绿绮焦桐,弓号乌号繁弱。香炉曰宝鸭,烛台曰烛奴。龙涎鸡舌,悉是香名;鹢首鸭头,别为船号。寿光客,是妆台无尘之镜;长明公,是梵堂不灭之灯。桔槔是田家之水车,袯襫是农夫之雨具。 乌金,炭之美誉;忘归,矢之别名。夜可击,朝可炊,军中刁斗; 云汉热,北风寒,刘褒画图。勉人发愤,曰猛著祖鞭;求人宥罪,曰幸开汤网。拔帜立帜,韩信之计甚奇;楚弓楚得,楚王所见未大。董安于性缓,常佩弦以自急,西门豹性急,常佩韦以自宽。 汉孟敏尝堕甑不顾,知其无益;宋太祖谓犯法有剑,正欲立威。

王衍清谈,常持麈拂;横渠讲《易》,每拥皋比。尾生抱桥而死,固执不通;楚妃守符而亡,贞信可录。温峤昔燃犀,照见水族之鬼怪;秦政有方镜,照见世人之邪心。车载斗量之人,不可胜数; 南金东箭之品,实是堪奇。传檄可定,极言敌之易破;迎刃而解,甚言事之易为。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分段解读 【注释】 (01)备:准备。 (02)用则各适其用:器物的用途各不相同。 (03)管城子:唐代韩愈曾写《毛颖传》,说毛笔被封在管城,叫“管城子”。后管城子成为毛笔的代称。 (04)中书君:古代笔的别称。秦始皇封蒙恬于管城,并累拜中书之故,后人遂别称笔曰“管城子”或“中书君”。 (05)石虚中、即墨侯:砚的别名。《文房四谱·砚谱》引文嵩《即墨侯石虚中传》云:“石虚中,字居默,南越

幼学琼林.衣服白话译文

衣服 冠称元服,衣是身章。 译:冠是戴在头上的服饰称为元服;衣是穿在身上的文采称为身章。 曰弁、曰冔xǔ、曰冕miǎn,皆冠之号;曰履、曰舄xì、曰屣xǐ,悉鞋之名译:弁、冔、冕都是帽子的名称;履、舃、屣都是鞋子的名称。 上公命服有九锡,士人初冠有三加。 译:上公的命服有九等,皆君主所赐叫做九锡。士人成年行冠礼,要换三次帽子,称为三加。 【注释】上公:周代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九命,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的等级是八命,被加封为诸侯时,加一命,称为上公。九锡:君王赐的九种物品。 三加:士人行冠礼先行戴缁布冠,再戴皮弁,最后戴爵弁,称为三加。 簪zān缨yīng、缙jìn绅shēn,皆为仕宦之称;章甫、缝掖,悉是儒者之服。译:簪缨、缙绅都是仕宦享有的荣光。章甫、缝掖皆为读书人所穿的衣服。 布衣即白丁之谓,青衿jīn乃生员之称。 译:布衣就是白丁、平民的称呼;青衿乃是生员、秀才的名称。 【注释】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 白丁:原指平民百姓,也指没学问的人。 青衿:青色交领的长衫。古代学子和明清秀才的常服。借指学子。明清亦指秀才。衿音今。 生员:唐国学及州、县学规定学生员额,因称生员。明、清指习称秀才,亦称诸生。 84页 葛gě屦jù履霜,诮俭啬之过甚;绿衣黄里,讥贵贱之失伦。

译:葛屦是夏天穿的单鞋,如果冬天穿着夏天的单鞋去踩霜踏雪,那便是俭朴吝啬得太过份了,所以才会受人嘲讽。绿是杂色为贱,黄是正色为贵,如果拿绿色衣料作面,黄色衣料做里,便是贵贱伦常的颠倒,故而会受到讥笑。 上服曰衣,下服曰裳;衣前曰襟,衣后曰裾。 译:上身的服装叫做衣,下身的服装叫做裳。衣的前幅称做襟,后幅称做裙。 敝衣曰褴lán褛lǚ,美服曰华裾jū。 译:华丽的衣服大都由绮罗纨素所做成的,所以称绮纨的衣服华裾。破旧的衣衫大都是缕缕分垂,所以敝衣唤作褴褛。 襁褓乃小儿衣,弁biàn髦máo亦小儿之饰。 译:襁褓是婴儿的服装,弁髦是孩童的帽子。 左衽rèn是夷狄之服,短后是武夫之衣。 译:衣襟开在左边的是夷人的衣服,后幅短的上衣便于行动,是武夫穿的 尊卑失序,似冠履之倒置;富贵不归,如衣锦而夜行。 译:凡是不讲尊卑次序的人,好比用帽子上的布去补鞋子一样不分上下;富贵得意的人,不回到家乡去,好比穿了华丽的衣服,在黑夜中行走,别人不知道他的荣耀。 狐裘三十年,俭推晏子;锦幛四十里,富羡石崇。 译:一件狐皮袍穿了三十年,晏子的俭朴为人所称道;石崇与王恺比富,列锦幛五十里,其豪富让王恺羡慕。 85页 孟尝君珠履三千客,牛僧孺金钗十二行。

《幼学琼林》注音版_传统诵读

幼学琼林 【导读】 《幼学琼林》原名《幼学求源》,明代程登吉(允升)所著。清代邹圣脉为之增补,易名为《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琼林》,曾风行于世。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都曾一再增补。此外,还有人仿效其体式,另行撰述,如清人谭贵球的《故事逢原》就是如此。《幼学琼林》在整个清代乃至民国时期风行全国各地,版本甚多,名称也不尽一致,如《故事寻源》、《幼学求源》、《幼学故事珠玑》、《幼学须知句解》等。此书的作者,一般都认为是明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濬。 凡四卷,三十三项内容,依次是: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卷一);祖孙父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友宾主、婚姻、女子、外戚、老幼寿诞、身体、衣服、(卷二);人事、饮食、宫室、器用、珍宝、贫富、疾病死丧(卷三);文事、科第、制作、技艺、讼狱、释道鬼神、鸟兽、花木(卷四)。它相当于一部百科知识词典,用生动形象的对偶句,宣讲各种典故、知识和成语等。抑或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成语词典,里面的奇词妙语,比比皆是,不愧为“琼林”。 这本蒙书,对宣传知识,普及成语,起过积极的作用。古人这样编写“成语词典”专供学童记诵,自有高明之处,其中奥妙,值得今人深味。

目录 卷一 ...................................................................... - 4 -天文 .. (4) 地舆 (7) 岁时 (11) 朝廷 (15) 文臣 (17) 武职 (21) 卷二 ...................................................................... - 24 -祖孙父子 (24) 兄弟 (26) 夫妇 (28) 叔侄 (30) 师生 (31) 朋友宾主 (32) 婚姻 (35) 妇女 (36) 外戚 (39) 老幼寿诞 (40) 卷三 ...................................................................... - 44 -身体 .. (44) 衣服 (50) 人事 (52) 饮食 (64) 宫室 (67) 器用 (70) 珍宝 (73) 卷四 ...................................................................... - 76 -贫富 .. (76) 疾病死丧 (78) 文事 (82) 科第 (87) 制作 (89) 技艺 (91)

《幼学琼林》卷一.朝廷 翻译

《幼学琼林》卷一.朝廷翻译 《幼学琼林》 卷一 朝廷 三皇为皇,五帝为帝。(1)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2) 天子,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3) 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4) 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5) 皇帝即位曰龙飞,人臣觐君曰虎拜。(6) 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乃称懿旨。(7) 椒房是皇后所居,枫宸乃人君所莅。(8) 天子尊崇,故称元首;臣邻辅翼,故曰股肱。(9) 龙之种,麟之角,俱雀宗藩;君之储,国之贰,皆称太子。(10) 帝子爰立青宫,帝印乃是玉玺。(11) 宗室之派,演于天潢;帝胄之谱,名为玉牒。(12) 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岳效灵,三呼天子以万岁。(13)神器大宝,皆言帝位;妃嫔媵嫱,总是宫娥。(14) 姜后脱簪而待罪,世称哲后;马后练服以鸣俭,共仰贤妃。(15) 唐放勋德配昊天,遂动华封之三祝;汉太子恩覃四海,乃兴乐府之四歌。(16)尊帝父曰:太上逍遥,颂国母曰:女中尧舜。神器

大宝,皆言帝位;淑妃贵嫔,总是宫娥;帝女乃公侯主婚,故有公主之称;帝婿非正驾之车,故有驸马之职。县主、乡君,侈言宗女之贵,仪宾、郡马,艶称戚里之荣;试观人世繁华,谁似皇家富贵。 【注释】 (1) 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有多种说法,一般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2)以力假仁者霸:借助武力推行仁义的称为霸主。 (3)诸侯:周代天下分为许多小诸侯国,国君称为诸侯。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 (4)官天下:尧、舜时实行禅让制度,由贤人继承君位,称为官天下,到禹时君位传给了儿子,称为家天下。据《湘山野录》载:宋真宗问李仲容,何谓官家?李仲容答道:五帝时官天下,三王时家天下,兼有五帝三王之德,故称为官家。 (5)宗蕃:指与天子同姓的诸侯。 (6)觐:拜见。

《幼学琼林》文臣解读

《幼学琼林》文臣 全文 帝王有出震向离之象,大臣有补天浴日之功。三公上应三台,郎官上应列宿。宰相位居台铉,吏部职掌铨衡。吏部天官大宗伯,兵部夏官大司马,刑部秋官大司寇,工部冬官大司空。都宪中丞,都御史之号;内翰学士,翰林院之称。天使,誉称行人;司成,尊称祭酒。称都堂曰大抚台,称巡按曰大柱史。方伯、藩侯,左右布政之号;宪台、廉宪,提刑按察之称。宗师称为大文衡,副使称为大宪副。郡侯、邦伯,知府名尊;郡丞、贰侯,同知誉美。 郡宰、别驾,乃称通判;司理、弃史赞美推官。郡宰、别驾,乃称通判;司理、弃史赞美推官。刺史、州牧,乃知州之两号;弃史、台谏,即知县之尊称。乡宦曰乡绅,农官曰田逡。钧座、台座,皆称仕宦;帐下、麾下,并美武官。秩官即分九品,命妇亦有七阶。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妇人受封曰金花诰,状元报捷曰紫泥封。唐玄宗以金瓯覆宰相之名,宋真宗以美珠箝谏臣之口。金马玉堂,羡翰林之声价;朱幡皂盖,仰郡守之威仪。 台辅曰紫阁名公,知府曰黄堂太守。府尹之禄二千石,太守之马五花骢。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藩垣屏输,方伯犹古诸侯之国;墨绶铜章,令尹即古子男之邦。藩垣屏翰,方伯犹古诸侯之国;墨绶铜章令尹即古子男之邦。太监掌阉门之

禁令,故曰阉宦;朝臣皆晋笏于绅间,故曰晋绅。萧曹相汉高,曾为刀笔吏;汲黯相汉武,真是社稷臣。召伯布文王之政,尝舍甘棠之下,后人思其遗爱,不忍伐其树;孔明有王佐之才,尝隐草庐之中,先主慕其令名,乃三顾其庐。鱼头参政,鲁宗道秉性骨鲠;伴食宰相,卢怀慎居位无能。王德用,人称黑王相公;赵清献,世号铁面御史。汉刘宽责民,蒲鞭示辱;项仲山洁己,饮马投钱。李善感直言不讳,竞称鸣凤朝阳;汉张纲弹劾无私,直斥豺狼当道。民爱邓侯之政,挽之不留;人言谢令之贪,推之不去。廉范守蜀郡,民歌五褥;张堪守渔阳,麦穗两歧。鲁恭为中牟令,桑下有驯雉之异;郭及为并州守,儿童有竹马之迎。鲜于子骏,宁非一路福星;司马温公,真是万家生佛。鸾凤不栖枳棘,羡仇香之为主簿;河阳遍种桃花,乃潘岳之为县官。刘昆宰江陵,昔日反风灭火;龚遂守渤海,令民卖刀买牛。此皆德政可歌,是以令名攸著。 分段解读

《幼学琼林 制作》“上古结绳记事”原文逐句翻译

《幼学琼林制作》“上古结绳记事”原文逐句翻译 本文是关于《幼学琼林制作》“上古结绳记事”原文逐句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幼学琼林制作》上古结绳记事原文逐句翻译 上古结绳记事,仓颉制字代绳。上古的时候,当时的人们在绳子上打各种绳结,以记载事件。到黄帝时史官仓颉才创造出文字,这时候才开始有了文字的记载。 龙马负图,伏羲因画八卦;洛龟呈瑞,大禹因列九畴。 伏羲时有龙马背负太极图自黄河中浮出来,伏羲依据图上的阴阳点画成八卦;大禹治平洪水,洛水中出现了神龟,是吉祥的征兆,大禹按照龟背上的文字,列出洪水范九畴。 历日是神农所为,甲子乃大挠所作。 历法节气是神农所创。大挠以十天干配上十二地支,造为甲子。 算数作于隶首,律吕造自伶伦。算书由隶首所作,音乐律吕是伶伦所造。 甲胄舟车,系轩辕之创造;权量衡度,亦轩辕之立规。甲胄舟车创始于黄帝;权量衡度也是由黄帝首立规模。 伏羲氏造网罟,教佃渔以赡民用;伏羲氏造了纲罟,教导民众打猎捕鱼; 兴贸易,制耒耜,皆由炎帝;造琴瑟,教嫁娶,乃是伏羲。制出耒耜来做农器,兴起陶冶来做器皿,创始的都是炎帝;造出琴瑟来调五音,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创始的就是伏羲。

冠冕衣裳,至黄帝而始备;桑麻蚕织,自元妃而始兴。冠冕衣裳创自虞舜,至黄帝时才趋完备;采桑养蚕是黄帝元妃嫘祖所发明神农尝百草,医药有方;后稷播百谷,粒食攸赖。神农尝百草,察其药性辨其配伍,始有医药医方;后稷教民众种五谷,粮食依靠此而来。 燧人氏钻木取火,烹饪初兴;有巢氏构木为巢,宫室始创。燧人氏钻木取火,烹饪的方法自此才开始,有了有巢氏的构木为巢,宫室的制度从此创立。 夏禹欲通神祗,因铸镛钟于郊庙;汉明尊崇佛教,始立寺观于中朝。夏禹想与天地神灵沟通,因而铸镛钟置放于郊庙中,共铸了九鼎象征九州的情形。汉明帝尊崇佛教,派人去印度求佛经,在中国大兴土木兴建佛寺。 周公作指南车,罗盘是其遗制;周公发明了指南车,地理师使用的罗盘是其遗制。 钱乐作浑天仪,历家始有所宗。钱乐铸浑天仪,以此察看天象,历法才有了依据。 阿育王得疾,因造无量宝塔;秦始皇防胡,特筑万里长城。阿育王因得病,搜罗佛舍利,在一天一夜造成了无量塔。秦始皇为了防止胡人入侵,特意修筑了万里长城。 周公独制礼乐,萧何造立律条。周公开始制礼作乐,萧何制立千载通行的律令。 叔孙通制立朝仪,魏曹丕秩序官品。汉朝初建叔孙通制定朝仪,

《幼学琼林》地舆解读

《幼学琼林》地舆 全文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北京原属幽燕,金台是其异号;南京原为建业,金陵又是别名。浙江是武林之区,原为越国;江西是豫章之郡,又曰吴皋。福建省属闽中,湖广地名三楚。东鲁西鲁,即山东山西之分;东粤西粤,乃广东广西之域。河南在华夏之中,故曰中州;陕西即长安之地,原为秦境。四川为西蜀,云南为古滇。贵州省近蛮方,自古名为黔地。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为天下之五岳;饶州之鄱阳,岳州之青草,润州之丹阳,鄂州之洞庭,苏州之太湖,此为天下之五湖。金城汤池,谓城池之巩固;砺山带河,乃封建之誓盟。帝都曰京师,故乡曰梓里。蓬莱弱水,惟飞仙可渡;方壶员峤,乃仙子所居。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水神曰冯夷,又曰阳侯;火神曰祝融,又曰回禄。海神曰海若,海眼曰尾闾。望人包容,曰海涵;谢人恩泽,曰河润。无系累者,曰江湖散人;负气者,曰湖海之士。问舍求田,原无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凭空起事,谓之平地风波;独立不移,谓之中流砥柱。黑子弹丸,极言至小之邑;咽喉右臂,皆言要害之区。独立难持,曰一木焉能支大厦;英雄自恃,曰丸泥亦可封函关。事先败而后成,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将成而终止,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以蠡测海,喻人之见小;精卫衔石,比人之徒劳。跋涉谓行路艰难,康庄谓

道路平坦。硗地曰不毛之地,美田曰膏腴之田。得物无所用,曰如获石田;为学已大成,曰诞登道岸。淄渑之滋味可辨,泾渭之清浊当分。泌水乐饥,隐居不仕;东山高卧,谢职求安。圣人出则黄河清,太守廉则越石见。美俗曰仁里,恶俗曰互乡。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翟回车。击壤而歌,尧帝黎民之自得;让畔而耕,文王百姓之相推。费长房有缩地之方,秦始皇有鞭石之法。尧有九年之水患,汤有七年之旱灾。商鞅不仁而阡陌开,夏桀无道而伊洛竭。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分段解读 【注释】 (01)黄帝画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由于天下很大,百姓又多,难以管理,黄帝就画野分州,有百里之国万余。 (02)都邑:古代行政区划的名称,各代划分标准不同,后以都邑指代城市。 (03)夏禹治水:相传在尧时期,洪水滔天,百姓困扰,尧命鲧治水,九年无功。后来舜代天子之责,将鲧流放到羽山,并起用鲧的儿子禹

《幼学琼林》卷四_讼狱原文及译文.doc

《幼学琼林》卷四·讼狱原文及译文 作者:程登吉 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上有恤刑之主,桁杨雨润 ; 下无冤枉之民,肺石风清。虽囹圄便是福堂,而画地亦可为狱。与 人构讼,曰鼠牙雀角之争; 罪人诉冤,有抢地吁天之惨。 狴犴猛犬而能守,故狱门画狴犴之形 ; 棘木外刺而里直,故听讼在棘木之下。乡亭之系有岸,朝廷之系有狱,谁敢作奸犯科 ; 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续,上当原情定罪。囹圄是周狱,羑里是商牢。桎梏之设,乃拘罪人之具 ; 缧绁之中,岂无贤者之冤。两争不放,谓之鹬蚌相持 ; 无辜牵连,谓之池鱼受害。 请公入瓮,周兴自作其孽 ; 下车泣罪,夏禹深痛其民。好讼曰健讼,挂告曰株连。为人息讼,谓之释纷 ; 被人栽冤,谓之嫁祸。徒配 曰城旦,遣戍是问军。三尺乃朝廷之法,三木是罪人之刑。 古之五刑,墨、劓、剕、宫、大辟 ; 今之律例,笞、杖、死罪、徒、流。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 ; 唐太宗纵囚归狱,古人之诚信可嘉。花落讼庭间,草生囹圄静,歌何易治民之间 ; 吏从冰上 立,人在镜中行,颂卢奂折狱之清。可见治乱之药石,刑罚为重 ; 兴平之梁肉,德教为先。 译文 百姓如果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圣明的人认为 人世间没有官司可打是最宝贵的。 上面有慎用刑法的君主,用刑犹如细雨滋润万物,使罪犯被感化 而向善 ; 下面也没有被冤枉的百姓,用来喊冤的肺石则冷冷清清。 虽然幽苦能帮助人们弃恶从善,牢狱可能就是福堂 ; 上古的民风淳朴,在地上画一个圈也能成为监狱。

和人结怨打官司可以说是“鼠牙雀角”的争斗 ; 但是犯人诉讼冤情则有“抢地吁天”的惨状。 狴犴生得勇猛肥大,能看门守户,因此古代的牢门上常画有它的 图形。棘木外面长着针刺但里面却是直的,所以古代的司法官大多 在棘木下审理案件。 乡亭的监牢有“岸”,朝廷的监牢有“狱”,谁还敢为非作歹, 违法犯罪; 死了的人不可能再活过来,服过刑的人也不可能再用金 钱赎回,所以上面应当按照实际情况量刑定罪。 “囹圄”是周代的监狱,“羑里”是商代的牢房。 脚镣、手铐是用来拘捕犯人的刑具; 在囚禁的犯人之中,怎么可能没有被冤枉的好人。双方互相争执而不相让就是“鹬蚌相持” ; 无故受到牵连则是“池鱼受害”。 “请公入瓮”是指唐代的酷吏周兴自作自受 ; “下车泣罪”则是大禹对百姓的怜悯。 好打官司称为“健讼”,没有罪而受到牵连则称作“株连”。 帮助别人解除诉讼,称为“释纷”; 被人栽赃冤枉称作“嫁祸”。判徒刑流放去做苦役的称“城旦”; 充军到边境守边的称作“问军”。 “三尺”是指朝廷的法律 ; “三木”是铐在犯人颈、手、足上的 三种刑具。 古时候的五种刑罚分别是:墨、劓、剕、宫、大辟 ; 隋代以后的刑法则是:笞、杖、死罪、徒、流。 上古的时候削木为吏,犯人能够抱木吏自己到庭受审,今天这种古朴的淳风在哪里呢 ?唐太宗贞观六年 ( 公元 632 年) 将两百多名死囚释放回家,规定第二年秋天再归狱受刑,结果这些犯人如期而至,古人的诚信实在值得赞许。 “花落讼庭闲,草生囹圄静”,这是百姓对唐代益昌县令何易的 廉洁及治民有方的称颂 ; “吏从冰上立,人在镜中行”,则是百姓对 唐代南海太守卢奂断案清正廉明的赞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