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

研究金属基复合新材料是当代新材料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较好的耐热性和更低的热膨胀系数等优点,针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不完善、成本

高、

难形成大规模的生产等弱点,并结合国内外相关工作的研究状况,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性能特点以及制成品的制备技术与应用方面,对其领域内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评述了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金属基复合材料未来的研究重点。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分类;制备技术中图分类号:

TG42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1-2303(2011)07-0090-05第41卷第7期2011年7月

Vol.41No.7Jul.2011

Electric Welding Machine

陈素玲,孙学杰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四川德阳618000)

Classifi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CHEN Su-ling ,SUN Xue-jie

(Department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ichua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 ,Deyang 618000,China)

Abstract :Studying on metal matrix composit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in the modern field of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weaknesses of incompletely manufacturing method ,difficult forming and low-production ,the research production was generalized and analyzed ,which based on the higher specific strength and specific modulus ,the best resistance to effect of heat and lower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Combined with the study condition ,

the metal matrix composite was studied on the classifications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And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and defects were mainly commented,meanwhile,the future researching scope of the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was discussed.Key words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

classifica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0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单一材料已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为此,国内外大量学者采用复合技术将不同性能的材料复合

起来,取长补短,得到单一材料无法比拟的、

综合性能优越的新型复合材料[1-3]。复合材料是以一种材料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为增强体,通过复合工艺形成

的材料。

它克服了单一材料的某些弱点,产生协同效应,使之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从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4-6]。与普通单增强相复合材料相比,其冲

击强度、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显著提高,并具有特殊的热膨胀性能。复合材料的种类繁多,按其基体材料不同可分为金属基、树脂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

目前,金属基复合材料是我国应用较为广泛、发展迅速的复合材料。它采用金属或合金为基体,以纤

维、

晶须、颗粒等为增强体,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良好的复合工艺,使基体和增强体之间取长补短,发挥了各自的性能及工艺优势[7-8]。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金属基复合材料往往具有更高的比强度(强度和密度之比)、比模量(模量和密度之比),更好的耐热性以及更低的热膨胀系数。迄今为止,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不完善、成本高等因素,导致难以大规模生产[9-10]。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状况,总结分析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性能特

收稿日期:2011-02-22

作者简介:陈素玲(1981—),女,河南洛阳人,硕士,主要从事

焊接工艺制订等工作。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

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点、制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评述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金属基复合材料未来的研究重点。

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和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除力学性能优异外,还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应用范围广泛。依据基体合金的种类可分为:轻金属基复合材料、高熔点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按增强相形态的不同可划分为: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混杂增强金属复合材料[11-13]。以下从基体、增强体以及复合材料的性能应用等方面,分别予以评述。

1.1合金基体复合材料性能

铝、镁、钛、铜合金及金属间化合物合金是目前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的轻金属合金。用其制成的各种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的轻型结构件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和汽车工业等领域[14]。

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高韧性、导热性较好的性能特点,且铝基复合材料适用的制备方法多,易于塑性加工,制造成本低。与铝基复合材料相比,镁基复合材料最大的优点是质量更轻,多用于航天、空间等对构件质量有严格要求的高技术领域[15-18]。铜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塑性在金属中名列前茅,属于廉价金属,但在铜中加入增强体可提高其强度、刚度、耐热性和降低热膨胀系数,所以铜基复合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可有效地传热散热,能减少构件受热后产生的温度梯度,主要用于电力工业和半导体工业。铝基复合材料在温度高于300℃后,其强度迅速下降,极限工作温度约350℃,相比之下,钛基复合材料比铝基复合材料有更高的耐热性,但成本明显高于铝基复合材料,因此,钛基复合材料应用领域主要集中于飞行器及发动机的耐热零部件。另有一类主要用于高温作业轻质高强结构件方面的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此类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温性能高的特点,故被选用在发动机等高温零部件上,可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通常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有SiC、TiB2、TiC颗粒等,常见的基体有NiAl、TiAl。

1.2增强体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是一些不同几何形状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目前,其增强相已有很多,重要的有氧化铝纤维、硼纤维、石墨(碳)纤维、SiC纤维、SiC晶须;颗粒型的有SiC、碳化硼、图化钛等;丝状的有钨、铍、硼、钢等。金属基复合材料按其增强材料的几何形态可划分为以下几类[13]。

(1)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利用无机纤维(或晶须)及金属细线等增强金属得到质量轻且强度高的材料,纤维直径从3~150μm(晶须直径小于1μm),纵横比(长度/直径)在102以上[19]。在现有的各种类型增强体中,高性能连续纤维具有最明显的增强效果和更高的强度及刚度。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复合和加工工艺独特、复杂、不易掌握和控制,因此该类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很高。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主要用于较少考虑成本的航天、航空等尖端技术领域。

(2)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的短纤可分为天然纤维制品和短切纤维。天然纤维主要是一些植物纤维和菌类纤维索等,长度一般为35~150mm;短切纤维一般是由连续纤维(长纤维)切割而成,长度1~50mm,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短纤维增强体的材料主要有Saffil-Al2O3、Al2O3-SiO2、SiC等[15]。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成本比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低得多,与基体合金相比,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和高耐磨性,其各向异性要远远小于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体积分数一般不超过30%。主要用于汽车行业、电力行业等。

(3)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晶须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以单晶的形式生长而成的一种高纯度纤维,其原子排列高度有序,几乎不含晶界位错等晶体结构缺陷,有异乎寻常的力学性能。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使用的晶须使用做多、性能较好的是SiC、SiN4晶须,成本最低的是Al2O3·B2O3晶须。与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相比,其各向异性极小;与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比,晶须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更高;而晶须在复合材料中的体积分数一般不超过30%,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如飞机架构、推杆加强筋等。

(4)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利用颗粒自身的强度,其基体起着把颗粒组合在一起的作用,颗粒平

焊接材料陈素玲等: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制造技术研究进展第7期

均直径在1μm以上,强化相的容积比可达90%。常用作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的颗粒主要有:SiC、Al2O3、TiC、TiB2、NiAl、Si3N4等陶瓷颗粒,以及石墨颗粒、甚至金属颗粒[16]。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各向同性、颗粒价格最低、来源最广、复合制备工艺多样、最易成形和加工的复合材料。在各种金属基复合材料中,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使用范围最广,不仅包括航空、航天及尖端军事领域,还适用于交通运输工具、微电子、核工业等商业应用。

(5)混杂增强金属复合材料。

对上述四种单一的增强形式进行有机的组合就形成了混杂增强。增强体的混杂组合可分为三种:颗粒-短纤维(或晶须)、连续纤维-颗粒、连续纤维-连续纤维。在短纤维或晶须的预制件中,易出现增强的粘结、团聚现象,颗粒的混入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与单一的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相比,可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横向强度,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2制备工艺与分析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复合制备工艺复杂、技术难度较大,但制备技术研究是决定该类材料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所以,研究开发实用有效的制备方法一直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虽然已经研制出不少复合工艺,但都存在一些问题。按照制备过程中基体的温度,将其工艺分为液相工艺、固相工艺和液-固两相工艺[20-22]。2.1液相复合工艺

2.1.1搅拌复合工艺

搅拌复合工艺又称搅拌铸造法,是通过机械搅拌装置使颗粒争强体与液态金属基体混合,然后通过常压铸造或真空常压铸造或压力铸造制成复合材料锭子或零件。可分为漩涡法和Duralcan法。其中,Surappa和Rohtgi最早采用搅拌法制备,通过机械搅拌在熔体中产生涡流引入颗粒。而搅拌工艺取得最重要的突破来自于Skibo和Schuster开发的Duralcan工艺[23-24]。

搅拌复合工艺最大的优点在于采用常规的熔炼设备,成本低廉,可以制备精密复杂零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铸造缺陷(气体、夹杂物的混入),颗粒分布不均匀,另外,复合需要较长时间和较高温度,基体金属与颗粒之间易发生截面反应,颗粒的增加会使金属熔体的粘度增大,使颗粒再混入变形区,增强体的体积分数一般不超过25%。2.1.2浸渗复合工艺

浸渗工艺包括高压、气压、无压浸渗三种,该制备技术已用于制造Toyoto发动机活塞。液态金属浸渗法是一种制备大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好方法,但是存在预制块的变形、微观结构不均匀、晶粒尺寸粗大和界面反应等缺点[25-26]。

(1)挤压铸造。

挤压铸造是将增强体材料制成一定形状并有一定强度的预制体,再将金属液浸渗到预制体中,保压凝固而成。此工艺的最大优点在于浸渗、凝固快、效率高、成本低、可大批量生产。但用此工艺制备的零件结构和尺寸很大程度上受到设备规模和压力容量的限制,且在距冲头较远的位置容易形成疏松和气孔等缺陷。有充型速度的控制,集渣和排气问题。

(2)气压浸渗。

气压浸渗能有效防止金属和增强体的氧化,限制了界面反应,改善界面,提高了浸润性,减少了出现气孔等缺陷的几率。由于其制造过程气压不超过10MPa,所以零件不易开裂。但是,低气压浸渗难以制造大型件,生产效率低,工艺步骤多,周期长。

(3)无压浸渗。

无压浸渗是金属液体在没有外压力和真空的条件下,自发地渗入预制体间隙,冷却凝固获得致密的复合材料。该技术投资小,可制备复杂薄壁的零件,无需耐高温的模具;若浸渗强的金属,可加阻尼层,限制过度增长,以实现复杂薄壁结构的近无余量制备。该技术已被美国Lanxide公司掌控,并被美国国防部列为非转让技术。

2.1.3喷射共沉积复合工艺

喷射共沉积复合技术克服了粉末冶金含氧量大、搅拌复合界面反应严重的缺点。其最大的工艺特点在于快速冷却过程粒子不易偏析,同时界面反应也得到有效地抑制;由于冲击破碎效应,微米原子的射入可制成亚微米级的增强颗粒,获得更好的综合性能,尤其是高温性能。但其工艺设备复杂,控制过程难度大,增强相的尺寸一般是细微颗粒,大颗粒和不连续纤维等容易堵塞喷口。

2.1.4熔体原位复合工艺

原位复合工艺生成的增强体一般为陶瓷相,也可以是金属间化合物,形式多为颗粒、晶须等。其包括放热弥撒法、接触反应法、直接氧化或淡化法、气

-焊接材料第41卷

液反应法及反应喷射沉积法。用该制备技术可使增强体表面与基体间的截面洁净、无杂质污染,界面是原位匹配、结合良好,且增强体在基体中易于实现均匀分布,增强体的尺寸也较小。

2.2固相复合工艺

2.2.1粉末冶金法

粉末冶金法采用热压或热静压的方法使材料扩散复合,从而制成复合材料锭块。该技术对基体合金和增强体的限制少,增强体体积分数易调节控制,这点也是铸造法难以比拟的,且经二次加工增强体分布均匀,基体晶粒细小,性能稳定[27-29]。

2.2.2扩散结合工艺

扩散结合工艺是在低于基体合金熔点的适当温度下施加高压,通过与基体发生的塑性变形、蠕变以及扩散,将基体与基体、基体与增强体紧密结合,从而得到完全压实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抑制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解决润湿性问题,是连续纤维增强体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但仅能生产平板状或低曲率板等形状简单的构件。

2.3固液两相区复合工艺

(1)流变铸造法。

流变铸造法是对处于固-液两相区的熔体施加强烈搅拌形成低粘度的半固态浆液,同时引入陶瓷颗粒,利用半固态浆液的触变特性分散增强相,阻止陶瓷颗粒的下沉或漂浮,保证陶瓷颗粒弥散分布于金属熔体中,但存在搅拌工艺所有的问题,仅适用于凝固区间较宽的金属,也存在界面反应、颗粒偏析等问题。

(2)固液两相区热压复合工艺。

固液两相区热压复合工艺具有流变性,可进行流变铸造;半固态浆液具有触变性,可将流变铸造锭重新加热到所要求的固相组分的软化度,送到压铸机中压铸,由于压铸时浇口处的剪切作用,可恢复其流变性而充满铸型,此称作触变铸造。颗粒或短纤维增强材料加入到强烈搅拌的半固态合金中。由于半固态浆液中球状碎晶粒子对添加粒子的分散和捕捉作用,既防止了添加粒子的上浮、下沉和凝聚,又使添加粒子在浆液中均匀分散,改善了润湿性,促进界面结合。

3金属复合材料研制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多年研究积累,我国已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步,为推动复合材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与基体的润湿机理、增强体与基体的微观作用机理等领域研究薄弱,这是严重制约我国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研发的主要因素。故在未来研究中,应基于金属基体与增强体间发生的界面反应机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开展增强体与基体的润湿机理,阐明界面反应物脆性相对增强体的损伤程度;并结合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探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凝固过程,研究增强相与基体的微观作用机理,实现低密度、高强度和比刚度、高温性能和抗大气腐蚀性、低热膨胀系数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突破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砚.复合材料的发展现趋势[J].国外金属材料,1991(1):

31-36.

[2]李凤平.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J].玻璃钢/复

合材料,2004(1):48-52.

[3]王金辉,金培鹏,马国俊.硼酸镁晶须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高温蠕变性能[J].热加工工艺,2010,39(8):86-88.

[4]吴人洁.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展望[J].金属学报,1997

33(1):78-82.

[5]于春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及展望[J].铸造,1994(11):

36-39.

[6]张崧,唐建新,冯可芹.高强度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发

展[J].热加工工艺,2004,34(8):52-54.

[7]严有为.金属基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8(2):48-50.

[8]吴人洁.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复合材料学报,1987,

4(3):18-23.

[9]Willian C,Harrigan Jr.Commercial processing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998(3):75-79.

[10]于春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及展望[J].铸造,1994(11):

31-36.

[11]LIU Y B,LIM S C.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fabrication

of metal matrix particulate composites using powder metallurgy

techniques[J].MaterSci.,1994(5):29-33.

[12]张国定,赵昌正.金属基复合材料[M].上海:上海交通大

学出版社,1996.

[13]高炳易.复合颗粒铸渗制备钢基表面复合材料研究[J].

热加工工艺,2010,39(4):89-92.

[14]E1-Baradie Z M.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agnesium-zinc

composite alloys thermo mechanically treated[J].Materials

Letters,2003,57(21):3269-3275.

焊接材料陈素玲等: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制造技术研究进展第7期

[15]Badini C ,Ferraris M ,Marchetti F.Interfacial reaction inAZ61/

AZ91/P100Mg /graphite composite an Auger spectroscopy investigation[J].Material Letters ,1994,21(1):55-61.[16]李荣华,黄继华,殷声.镁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展望[J].

材料导报,2002,8(16):17-18.

[17]陈晓,傅高升,钱匡武.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

展趋[J].材料导报,2001,6(12):47-49.

[18]Mortensen A.Fabrication of Particulates Reinforced Metal

Composites[J].American Society of Metals ,(ASM),1990(6):217-229.

[19]王俊,孙宝德,周尧和.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

展概况[J].铸造技术,

1998(3):37-41.[20]Krishnan1B P.Shetty and Rohatgi Centrifugally Cast Graphitic

Aluminum with Segregated Grahite Particles[J],AFS Trans ,1976(84):73-801.

[21]Lloyd D J.Particle reinforced aluminum and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J].Inter Mater Rev ,1994,39(1):1-45.[22]兰永德.国外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J].江苏冶

金,

1995(4):57-58.[23]张力宁.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强化机制探讨[J].东南

大学学报,1995,25(4):28-34.[24]展薛菁,王

俊,孙宝德.TiB 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

研究进展[J].热加工工艺,

2009,38(24):43-47.[25]权高峰,柴东朗.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物理增

强机制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4,28(2):18-26.[26]张

国.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问题[J].材料研究学报,1997,11(6):1-6.

[27]袁武华,

张召春,杨寿智,等.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5,4(19):54-57.

[28]Chiaki Iwakura ,

Shinji Nohara ,Shu Guo Zhang ,et al .Hydriding and dehydriding characteristics of an amorphous MgNi-Ni composite[J].Journal Alloys and Compounds ,1998,28(1-2):246-249.

[29]Zhi Cheng Li ,

Hong Zhang ,Lu Liu ,et al .Growth and morphology of βphase in an Mg-Y-Nd alloy[J].Materials Letters ,2004,58(24):3012-3024.

本书对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的气体保护焊技术及工程中的应用作了简明地阐述,力求突出先进性和实用性特色。本书主要针对工程中最常见的惰性气体保护焊(TIG 、MIG)、活性气体保护焊(CO 2焊、MAG)、等离子弧焊(PAW)等焊接方法,突出了各种气体保护焊的工艺特点和应用。给出了具体的工艺参数、相关技术数据及针对一些典型工程结构产品的应用实例,可以指导焊接生产。本书内容选用了一些便于实现自动化焊接的先进的气体保护焊工艺和成功的经验,书中的数据大多选自近几年的技术资料,反映了当前气体保护焊工艺的应用现状。

使一些生产部门的科研和技术人员能全面了解气体保护焊的技术现状和发展,扩大其应用领域。本书主要供从事与焊接技术相关的工程技术

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有关教学和科研人员参考。

《气体保护焊工艺及应用》

书号:0163

售价:46元

好书推荐,欲购从速!

!!!!!!!!!!!!!!!!!!!!!!!!!!!!!!!!!!!!!!!!!!!"

!!!!!!!!!!!!!!!!!!!!!!!!!!!!!!!!!!!!"

!!!!!!!!!!!!!!!!!!!!!!!!!!!!!!!!!!!!!!!!!!!"

!!!!!!!!!!!!!!!!!!!!!!!!!!!!!!!!!!!!"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潘际銮先生在中国焊接学会成立45周年庆典上做的精彩报告。书中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资料,记录了中国焊接事业从萌芽时期的1950年,

第一位前苏联焊接博士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国专家创建焊接专业,到培养出国内第一代焊接专业人才的生根,成立中国焊接学会的茁壮成长,与国际焊接学会交流合作,到今天著名的焊接国家展览、学术交流以及焊接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它是第一部中国焊接事业的历史画卷,是所有中国焊接人和国际同仁了解中国焊接历史的珍贵资料,是培养焊接人才、树立爱国精神的重要文献,极具收藏价值。本书印数有限,欲购者速与发行部联系。

《中国焊接事业发展历程》

号:

0236

售价:20元

焊接材料

第41卷

新材料的产业链、分类及应用

新材料学习资料 一、新材料分类: 按材料的属性划分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砷化镓半导体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2、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砷化镓半导体等 3、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是碳、氢、氧、氮等 4、先进复合材料:指可用于加工主承力结构和次承力结构、其刚度和强度性能相当于或超过铝合金的复合材料。 按材料的使用性能分,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1、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和理化性能,以满足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耐蚀、抗辐照等性能要求。 2、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电、磁、声、光热等效应,以实现某种功能,如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核材料等。 二、新材料类型: 1、复合新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 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丝和硬质细粒等。 复合新材料在新能源和交通市场上的应用: (1)清洁、可再生能源用复合材料,包括风力发电用复合材料、烟气脱硫装置用复合材料、输变电设备用复合材料和天然气、氢气高压容器。 (2)汽车、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包括汽车车身、构架和车体外覆盖件,轨道交通车体、车门、座椅、电缆槽、电缆架、格栅、电器箱等。 (3)民航客机用复合材料,主要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热塑性复合材料约占10%,主要产品为机翼部件、垂直尾翼、机头罩等。中国未来20年间需新增支线飞机661架,将形成民航客机的大产业,复合材料可建成新产业与之相配套。 (4)船艇用复合材料,主要为游艇和渔船,游艇作为高级娱乐耐用消费品在欧美有很大市场,由于中国鱼类资源的减少、渔船虽发展缓慢,但复合材料特有的优点仍有发展的空间。 2、超导材料:有些材料当温度下降至某一临界温度时,其电阻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具有这种现象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 超导材料主要分为合金材料(如铝合金、铜合金、铁合金、镁合金和高温合金等)和化合物材料(如超导陶瓷)两种。 超导材料最诱人的应用是:(1)发电、输电和储能。(2)超导磁悬浮列车。(3)超导计算机等

中外金属材料对照表

常用国内外钢材牌号对照表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前苏联 国际标准化组织 GB AST JIS DIN 、DINEN BS 、BSEN NF 、NFEN ΓOCT ISO 630 品 名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Q195 Cr.B Cr.C SS330 SPHC SPHD S185 040 A10 S185 S185 CT1K П CTlC П CTl ПC Q215A Cr.C Cr.58 SS 330 SPHC 040 A12 CT2K П—2 CT2C П—2 CT2ПC —2 Q235A Cr.D SS400 SM400A 080A15 CT3K П—2 CT3C П—2 CT3ПC —2 E235B Q235B Cr.D SS400 SM400A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CT3K П—3 CT3C П—3 CT3ПC —3 E235B Q255A SS400 SM400A CT4K П—2 CT4C П—2 CT4ПC —2 普 通 碳 素 结 构 钢 Q275 SS490 CT5C П—2 CT5ПC —2 E275A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前苏联 国际标准化组织 GB AST JIS DIN 、DINEN BS 、BSEN NF 、NFEN ΓOCT IS0 630 品 名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08F 1008 1010 SPHD SPHE 040A10 80K П 10 1010 S10C S12C CKl0 040A12 XCl0 10 C101 15 1015 S15C S17C CKl5 Fe360B 08M15 XCl2 Fe306B 15 C15E4 20 1020 S20C S22C C22 IC22 C22 20 25 1025 S25C S28C C25 IC25 C25 25 C25E4 40 1040 S40C S43C C40 IC40 080M40 C40 40 C40E4 45 1045 S45C S48C C45 IC45 080A47 C45 45 C45E4 50 1050 S50C S53C C50 IC50 080M50 C50 50 C50E4 优 质 碳 素 结 构 钢 15Mn 1019 080A15 15r

金属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技术

金属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技术 孙峰、李广生 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是通过对CAD模型进行离散处理,以金属粉末、颗粒、金属丝材等为原材料,采用高功率激光束熔化/快速凝固逐层堆积生长,直接从零件数模完成高性能零件的近终成形制造。 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可分为以送粉为技术特征的激光沉积制造(Laser Deposition Melting,LDM)技术和以粉床铺粉为技术特征的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 LDM技术是快速成形技术和激光熔覆技术的有机结合,是以金属粉末为原材料,以高能束的激光作为热源,根据成形零件CAD模型分层切片信息规划的扫描路径,将送给的金属粉末进行逐层熔化、快速凝固、逐层沉积,从而实现整个金属零件的直接制造。 LDM系统主要包括:激光器及光路系统、水冷机及冷却系统、数控机床系统、送粉器及送粉系统、惰性气体保护系统、激光熔化沉积腔及工艺监控系统等。 图1LDM激光沉积制造技术 LDM技术集成了快速成形技术和激光熔覆技术的特点,具有以下优点: (1)无需大型设备与模具,零件近净成形,材料利用率高;工艺流程、制造周期短,制造成本低; (2)零件无宏观偏析,组织细小、致密,力学性能达到锻件水平; (3)成形尺寸不受限制,可实现大尺寸零件的制造; (4)激光束能量密度高,可实现难熔、难加工材料的近净成形; (5)可对失效和受损零件实现快速修复,并可实现定向组织的修复与制造。 主要缺点: (1)制造成本较高;

(2)制造效率较低; (3)制造精度较差,悬臂结构需要添加相应的支撑结构。 SLM技术是以快速原型制造技术为基本原理发展起来的先进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通过专用软件对零件三维数模进行切片分层,获得各截面的轮廓数据后,利用高能激光束根据轮廓数据逐层选择性地熔化金属粉末,通过逐层铺粉,逐层熔化凝固堆积的方式,实现三维实体金属零件制造。 SLM系统主要由激光器及光路系统、气体净化系统、铺粉系统、控制系统4部分组成。 图2SLM激光选区熔化制造技术 SLM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原材料范围广,包括不锈钢、高温合金、钛合金、钴-铬合金及难熔金属等; (2)成形零件精度高,表面稍经打磨、喷砂等简单后处理即可达到使用精度要求; (3)复杂零件制造工艺简单,周期短,材料利用率高; (4)成形零件的力学性能良好,一般力学性能优于铸件,与锻件相当; (5)适合多孔零件的制造,实现零件的轻量化的需求。 主要缺点: (1)层厚和光斑直径很小,导致成形效率很低;

材料牌号分类

中国(GB)金属材料牌号表示方法简介 1 中国(GB)钢铁牌号表示方法简介 1.1 国际(GB)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概述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我国现有两个推荐性国家标准,即 GB/T221—2000《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和GB/T17616—1998《钢铁及合金统一数字代号体系》。前者仍采用汉语拼音、化学元素符号及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原则命名钢铁牌号,后者要求凡列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钢铁产品,应同时列入产品牌号和统一数字代号,相互对照并列使用。 1)标准中常用化学元素符号见表1-1。 GB/G/T13304-1991)见表1-2。

2.当Cr、Cu、Mo、Ni(Nb、Ti、V、Zr)四种元素,其中有两种、三种或四种元素同时被定在钢中时,对于低合金钢,应同时考虑这些元素中每种元素的规定含量,所有这些元素的规定含量总和,应不大于规定两种、三种或四种元素周期律中每种最高界限值总和的70%。如果这些元素的规定含量总和大于规定元素中每种元素最高界限值总和的70%,即使这些元素每种元素规定量低于规定的最高界限值,也应划入合金钢。牌号采用的汉字及汉语拼音符号见表1-3

?国际(GB)钢的牌号表示方法示例说明 ?碳素结构钢牌号表示方法 按GB/T700—1988标准牌号表示方法如下: 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Q”,最低屈服点值(MPa),质量等级符号A、B、C、D和脱氧方法符号等四个部分按顺序组成。 牌号Q235—D示例说明: Q—钢的屈服点“屈”字汉语拼音字头; 235—最低屈服点值235Mpa; D—表示质量等级为D 级。 有时牌号后面还要分别附加下列符号: F—沸腾钢;b —半镇静钢; Z—镇静钢;TZ—特殊镇静钢。 由于D级质量钢均为特殊镇静钢,故“TZ”符号可以省略。如 Q235—D—TZ可写为Q235-D。符号“Z”有时亦可省略。 ?优质碳素结构钢牌号表示方法 优质碳素结构钢是以万分这几的平均含量来表示,如45钢,碳的平均含量为万分之四十五,即0.45%. 含锰较高的优质碳素结构钢要标出Mn,例如45Mn。 GB/T 699-1999标准中有了统一数字代号,45钢的统一数字代号为U20452。按冶金质量将钢分为优质钢、高级优质钢(A)和特级优质钢(E)。如45A(U20453)和(U20456)。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牌号表示方法 GB/T 2591-1994标准中,钢牌号表示方法与GB/T700-1988标准中的表示方法相同,并构成了Q系列用钢,如Q390、Q420等。 ?合金结构钢牌号表示方法 合金结构钢牌号表示方法是以万分之几的平均含碳量标出阿拉伯数字,其合金元素含量平均量少于1.5%时,牌号中仅标出化学元素符号,一般不标出

金属材料的分类及性能

金属材料的分类及性能 一、金属材料定义:是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二、金属材料分类: ①黑色金属:纯铁、铸铁、钢铁、铬、锰。 ②有色金属:有色轻金属、有色重金属、半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 三、金属材料性能: ①工艺性能: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热处理性能等 ②使用性能: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1. 工艺性能 金属对各种加工工艺方法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称为工艺性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铸造性能:反映金属材料熔化浇铸成为铸件的难易程度,表现为熔化状态时的流动性、吸气性、氧化性、熔点,铸件显微组织的均匀性、致密性,以及冷缩率等。铸造性能通常指流动性,收缩性,铸造应力,偏析,吸气倾向和裂纹敏感性。 (2)锻造性能:反映金属材料在压力加工过程中成型的难易程度,例如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其塑性的高低(表现为塑性变形抗力的大小),允许热压力加工的温度范围大小,热胀冷缩特性以及与显微组织、机械性能有关的临界变形的界限、热变形时金属的流动性、导热性能等。可锻性:塑性和变形抗力 (3)焊接性能:反映金属材料在局部快速加热,使结合部位迅速熔化或半熔化(需加压),从而使结合部位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而成为整体的难易程度,表现为熔点、熔化时的吸气性、氧化性、导热性、热胀冷缩特性、塑性以及与接缝部位和附近用材显微组织的相关性、对机械性能的影响等。 (4)切削加工性能:反映用切削工具(例如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5)热处理性能: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过程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所以,它是机械制造中的特殊工艺过程,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2. 机械性能:

金属材料在增材制造技术中的研究进展_胡捷

金属材料在增材制造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胡 捷,廖文俊,丁柳柳,胡 阳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上海200 070)摘要 对金属材料在增材制造技术研究中的发展史进行了概述,并分类描述了不同的成形机制。重点详细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内各类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种类涵盖到钛合金、镍合金、钢、铝合金和硬质合金等材料。最后提出行业应该更注重“政用产学研”五位一体化,以市场为导向,逐渐形成一系列金属材料的增材制造工艺方法及标准。 关键词 增材制造 钛合金 镍合金 钢中图分类号:TG1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Progress of Metal Materials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HU Jie,LIAO Wenjun,DING Liuliu,HU Yang (Central Academe,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Ltd,Shanghai 200070)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etal materials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research is described.Researchprogress of various metal materials including titanium alloy,nickel alloy,steel and so on,is introduced.In the future,a series of metal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standard is indispensable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Key  words additive manufacturing,titanium alloy,nickel alloy,steel 胡捷:男,1988年生,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加工 E-mail:hujie3@shang hai-electric.com0 引言 增材制造技术, 顾名思义,是指运用离散-堆积的方法将材料一点一点地增加起来的加工技术,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 图1 增材制造的工艺流程 Fig.1 Technical scheme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早期的增材制造技术主要为原型制造, 用于快速响应产品的外观设计,所用材料包括树脂和塑料。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增材制造技术不能仅仅满足于外观要求,还必须 逐渐向制造功能件方向转变,由此关于金属材料的研究便不曾间断。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联合技术研究中心(UTC)与桑地亚国家实验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合作开发了激光工程化近成形制造技术(Laser engineered net sha-ping ,LENS),该技术使用了Nd∶YAG固体激光器和同步粉末输送系统,用于金属零件的近形制造和局部修复。与此同时,瑞典的Arcam公司基于电子束熔炼快速制造技术(E-lectric beam melting ,EBM)发展出金属材料“自由成形技术”(Free form fabrication,FFF),可直接由金属粉末生成完全致密零件;国内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黄卫东教授突破了快速原型制造的界限,发展出激光立体成形技术(Laser solid forming,LSF),获得了形状较为复杂的金属零部件。随后,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开发了直接光学制造(Directed lig ht fabrication,DLF)的金属零件快速成型;美国Stanford University和Carnegie Mellon Uni-verisity合作开发了形状沉积制造技术(Shap e depositionmanufacturing,SDM);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开发了直接金属沉积技术(Direct metal dep ositon,DMD);德国弗朗和夫研究所(Fraunhofer)开发了控制金属堆积技术(Controlledmetal depositon,CMD);英国Birming ham大学的吴鑫华教授提出了受控激光制造技术(Direct laser fabrication)等[1-4] 。如今,在国内以金属激光熔覆(Laser cladding,LC)、金属材料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或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技术占据市场主导地位,SLS技· 954·金属材料在增材制造技术中的研究进展/胡 捷等

常用金属材料之钢与铸铁

1.2 常用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来源丰富,并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是机械工程中应用最普遍的材料,常用以制造机械设备、工具、模具,并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中。金属材料大致可分为黑色金属两大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钢和铸铁;有色金属是指黑色以外的金属及其合金,如铜合金、铝及铝合金等。 1.2.1 钢 钢分为碳素钢(简称碳钢)和合金两大类。 碳钢是指含碳量小于2.11%并含有少量硅、锰、硫、磷杂质的铁碳合金。工业用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为0.05%~1.35%。 为了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或某些特殊性能(如耐腐蚀性、耐热性、耐磨性等),冶炼中有目的地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如Mn、Si、Cr、Ni、Mo、W、V、Ti等),这种钢称为合金钢。 (一)碳钢 1.碳钢的分类 碳钢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按钢的含碳量多少分类分为三类: 低碳钢,含碳量<0.25%; 中碳钢,含碳量为0.25%~0.60%; 高碳钢,含碳量>0.60%。 (2)按钢的质量(即按钢含有害元素S、P的多少)分类分为三类: 普通碳素钢,钢中S、P含量分别≤0.055%和0.045%; 优质碳素钢,钢中S、P含量均≤0.040%; 高级碳素钢,钢中S、P含量分别≤0.030%和0.035%。

(3)按钢的用途分类分为两类: 碳素结构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工程构件和机械零件; 碳素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工具、量具和模具等。 2.碳钢牌号的表示方法 (1)碳素结构钢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由屈服点“屈”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A、B、C、D)及脱氧方法符号(F、b、Z)等四部分按顺序组成。其中质量等级按A、B、C、D顺序依次增高,F代表沸腾钢,b代表镇静钢,Z代表镇静钢等。如Q235-A·F表示屈服强度为235Mpa的A 级沸腾碳素结构钢。 (2)优质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用两位数字表示。这两位数字代表钢中的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例如45钢,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08钢,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08%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3)碳素工具钢碳素工具钢的牌号是用碳字汉语拼音字头T和数字表示。其数字表示钢的平均含碳量的千分之几。若为高级优质,则在数字后面加“A”。例如,T12钢,表示平均含碳量为1.2%的碳素工具钢。T8钢,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8%的碳素工具钢。T12A,表示平均含碳量为1.2%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 3.碳钢的用途举例 Q195、Q215,用于铆钉、开口销等及冲压零件和焊接构件。 Q235、Q255,用于螺栓、螺母、拉杆、连杆及建筑、桥梁结构件。 Q275,用于强度较高转轴、心轴、齿轮等。 Q345,用于船舶、桥梁、车辆、大型钢结构。 08钢,含碳量低,塑性好,主要用于制造冷冲压零件。 10、20钢,常用于制造冲压件和焊接件。也常用于制造渗碳件。 35、40、45、50钢属中碳钢,经热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主要用制造齿轮、套筒、轴类零件等。这几种钢在机械制造中应用非常广泛。 T7、T8钢,用于制造具有较高韧性的工具,如冲头、凿子等。 T9、T10、T11钢,用作要求中等韧性、高硬度的刃具,如钻头、丝锥、锯条等。 T12、T13钢,用于要求更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锉刀、拉丝模具等。 (二)合金钢

金属材料牌号对照【详尽版】

金属材料代号和牌号大全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更多相关金属材料及金属加工设备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钢种 中国GB 日本JIS 美国ASTM 德国 牌号牌号标准号钢号钢号材料号标准号 碳素钢板Q235-F SS41 G3101 A36 USt37-2 1.0112 DIN17100 Q235 SS41 G3101 A283-C RSt37-2 1.0114 DIN17100 Q255A SS50 G3101 A283-D (RSt42-2) 1.0134 DIN17100 (A3R) SPV24 G3115 A285-C 20g SB42 G3103 A515.Cr60 HⅡ 1.0425 DIN17155 (15g) SB35 G3103 A515.Cr55 HⅠ 1.0345 DIN17155 (25g) SB46 G3103 A515.Cr65 HⅢ 1.0435 DIN17155 25 SM41A G3103 DIN17100 低合金钢板16Mn SM50-B.C G3106 St52-3 1.0841 DIN17155 16MnR SM41B G3106 A299/A537-Ⅰ.Ⅱ 17Mn4 19Mn5 1.0841 1.8045 16MngC SPV36 G3115 St52-3 15MnVR SPV36 (WELTEN50) G3115 A225Gr.A.B WStE39 1.8930 15MnVgC (A633-GR.B) 15MnVNTR (K-TEN62M) A302-GR.B 18MnMoNbR A533-Gr.A.I 耐热钢板16Mo SB46M G3103 A204-Gr A.B 15 Mo3 1.5414 DIN17155 12CrMo SCMV1 G4109 A387-Gr.2 15CrMo SCMV2 G4109 A387-Gr.12 13 CrMo44 1.7335 DIN17155 12Cr2Mo1 SVMV4 G4109 A387-Gr.22 10 Mo910 1.7362 DIN17155

金属零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传统零件制备工艺主要是减材制造。从一块原材料开始,通过切割、钻、铣削等机械工艺方式去除部分材料,从而获得一个三维物体形态,这个过程中材料的利用率较低。而增材制造通过极小单位的原材料的叠加产生三维物体形态,虽然后期也可能通过再加工产生废料,但总体来说对材料的浪费是很少的。这在原型制作以及小批量生产上明显优于传统减材技术。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基于离散/ 堆积成形思想的新型制造技术,是集成计算机、数控、激光和新材料等新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先进产品研究与开发技术。其基本过程是将三维模型沿一定方向离散成一系列有序的二维层片;根据每层轮廓信息,进行工艺规划,选择加工参数,自动生成数控代码;成形机制造一系列层片并自动通过激光熔敷、烧结、沉积等将它们联接起来,得到三维物理实体。这样将一个物理实体的复杂三维加工离散成一系列层片的加工,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且成形过程的难度与待成形的物理实体形状和结构的复杂程度无关。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有:高柔性,可以制造任意复杂形状的三维实体;CAD模型直接驱动,设计制造高度一体化;成形过程无需专用夹具或工具;无需人员干预或只需较少干预,是一种自动化的成形过程;成形全过程的快速响应,适合现代激烈的产品市场。 尤其是金属零件,其主要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以高功率或高亮度激光为热源,逐层熔化金属粉末,直接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其主要方法有: 1、激光直接沉积增材制造技 该技术可追溯到20 世纪70 年代末期的激光多层熔覆研究,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才开始对同轴送粉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的原理、成形工艺、熔凝组织、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力学性能等基础性问题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

常用金属材料参考手册

Q/NVC 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技术手册) Q/NVC XXX-2011 常用材料参考手册 --------金属材料 2011年10月1日发布2011年12月1日实施 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 4 常用碳素结构钢材 5 弹簧钢 6 镀锌钢板及钢带 7 常用不锈钢 8 铝合金板材 9 压铸铝合金 10 铜合金

常用金属材料参考手册 1 范围 本手册列举了常用钢材、不锈钢材、铝合金、铜合金的标记、性能参数及一般用途。为设计工程师、品检工程师提供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GB/T 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2.2 GB/T 700《碳素结构钢》 2.3 GB/T 2518《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2.4 ASTM A666《退火或冷加工奥氏体不锈钢薄板、钢带、厚板和扁钢》2.5 GB/T 16475《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 2.6 GB/T 1222 《弹簧钢》 3 术语 3.1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对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上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符号为RM,单位为MPA。 3.2 伸长率(elongation):指金属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断裂时,试棒伸长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伸长率按试棒长度的不同分为:短试棒求得的伸长率,代号为δ5,试棒的标距等于5倍直径长试棒求得的伸长率,代号为δ10,试棒的标距等于10倍直径,其中标距为用来测定试样应变或长度变化的试样部分原始长度。 4 常用碳素结构钢材 4.1 标记: 我司常用碳素结构钢建议采用国家标准牌号,具体参考:GB/T699及GB/T700,也可根据日本牌号(宝钢)如下: 厚度 牌号,如Q235、08AL、SPHC、SPHD、SPCC等 名称 4.2 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参考GB/T700

常用金属材料牌号表示方法

常用金属材料牌号表示方法 1.生铁: 1.1 炼钢生铁(即白口铁): 炼钢生铁按含硅(Si )量划分铁号, 按含锰(Mn )量分组,按含磷(P )量分级,按含硫(S )量分类。 具体牌号和标准见下表(根据GB717-82) 铁种炼钢用生铁 铁号牌号炼04 炼08 炼10 代号 L04 L08 L10 化学成分% Si ≤0.45 >0.45-0.85 >0.85-1.25 Mn 一组≤0.30 二组 >0.30-0.50 三组 >0.50 P 一级≤0.15 二级 >0.15-0.25 三级 >0.25-0.40 S 特类≤0.02 一类 >0.02-0.03 二类 >0.03-0.05 三类 >0.05-0.07 1.2 铸造用生铁(即灰口铁) 铸造生铁硅含量为1.25-3.6%。碳多以石墨状态存在。断口呈灰色,质软易切削加工。主要用来生产各种铸铁件原料如床身、箱体等。铸造用生铁按含硅(Si)量划分铁号,按含锰(Mn)、磷(P)、硫(S)分组、级、类。 具体牌号和标准见下表(根据YB/ T14 -91): 铁种炼钢用生铁 铁号牌号铸34 铸30 铸26 铸22 铸18 铸14 代号 Z34 Z30 Z26 Z22 Z18 Z14 化学成分% C >3.3 Si >3.20-3.60 >2.80-3.20 >2.40-2.80 >2.00-2.40 >1.60-2.00 >1.25-1.60 Mn 一组≤0.50 二组 >0.50-0.90 三组 >0.90-1.30 P 一级≤0.06 S 一类≤0.03 二类≤0.04 1.3 球墨铸铁用生铁: 球墨铸造用生铁也是一种铸造生铁,只是低硫低磷。低硫使碳充分在铁中石墨化。低磷提高生铁的机械性能;主要用于生产性能(机械性能)较好的球墨铸铁件。球墨用生铁也是按含硅(Si)量划分铁号,按含锰(Mn)、磷(P)、硫(S)分组、级、类。 具体牌号和标准见下表(根据GB1412-85) 铁种球墨铸铁用生铁 牌号 Q10 Q12 Q16

金属材料分类概览

一.金属材料分类 1.黑色金属钢铁 2.有色金属通常指铜、铝、铅、钛

三.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代号及含义

1.钢板 a.按轧制方法分为:热轧、冷轧 b.按性能及用途可分为: ①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一般厚度不大于4mm。 ②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厚度不大于4mm。 ③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4-200mm钢板及小于25mm钢带。 ④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厚度不大于4mm。 ⑤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厚度不大于4mm。 ⑥合金结构钢薄钢板,厚度不大于4mm的热轧或冷轧。 ⑦锅炉用钢板 ⑧压力容器用钢板 ⑨不锈钢冷轧或热轧钢板 ⑩耐热钢板 ?花纹钢板 2.型钢 ①热轧扁钢,厚度3-60,宽度10-150。 ②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热轧圆钢、方钢、六角钢 ③热轧角钢,分为等边及不等边,宽度20-200。 ④热轧槽钢,宽度50-300。 ⑤热轧工字钢,高度100-560。 ⑥热轧T型钢,宽度100-300。 ⑦冷弯空心型钢。 3.钢管 A.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1992) a.以热轧或冷轧钢带,经焊接或焊后冷加工方法制造。钢管以不热处理状态交货。 b.规格:直径5.0—121,壁厚0.5—3.5。 c. a.以热轧或冷拔(轧)管加工,有热轧或热处理状态交货。 b.规格:直径6.0—245,壁厚0.25—24。 c.

4.钢丝 材料可有多种材料加工而成, a.普通结构钢丝:Q195、Q215、Q235主要制钉及建筑用。 b.优质碳素结构钢丝:08F、10F、15、20、25、35、40、45、50,冷拉状态交货,可后热处理, c.碳素弹簧钢丝:65、70、75、85,一般淬火—回火状态交货,可后热处理。 d.合金结构钢丝:15Cr、38Cr、40Cr、20CrNi3等等。交货状态有冷拉—L,退火—T,可热处理。 e.不锈钢丝:0Cr18Ni9-R、1Cr18Ni9Ti-Q、0Cr19Ni9-L。后缀RQL表示 软拉(R)—钢丝进行光亮热处理和热处理后酸洗或类似的处理。 轻拉(Q)—钢丝热处理后进行小变形程度的拉拔。 冷拉(L)—钢丝热处理后进行常规拉拔。 f.电阻电热合金丝:Cr15Ni60、Cr20Ni80 、Cr30Ni70、1Cr13Al4,热处理后软态交货。五.钢铁材料的热处理 热处理是为了达到材料的使用目的,发挥材料各种元素的作用,调整材料的强韧性,以及加工工艺的需要。 1.热处理工艺分类: a.淬火—加热至相变到奥氏体组织后快速冷却得到马氏体组织,目的为了提高硬度。 b.回火—低温回火,目的是去除应力;中温回火及高温回火是为了调整材料的强韧性。通常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已一定的速度冷却。 c.退火—降低材料硬度,便于加工及成形,有完全退火和不完全退火之分。加热保温后慢速冷却。 d.正火—提高材料硬度,加热后空冷。 e.调质—达到需要的强韧性或加工工艺的需要。先淬火后回火,是两个工艺的合并。 f.渗碳—提高材料的表面硬度。通常使含碳量在0.3%以下的材料在表面1mm左右深度提高到1%左右。 g.氮化—提高材料的表面硬度,或耐腐蚀性。通常使含碳量在0.4%左右的材料在表面0。2mm 左右深度形成氮化层,表面硬度可达到HRC70以上。 2.按种类有: a.常规热处理—如淬火、回火、退火、正火、调质。 b.化学热处理—如渗碳、氮化、碳氮共渗、硼化、渗金属、表面陶瓷。 c.真空热处理—使用真空设备的热处理,优点是无氧化及脱碳,热处理变形小。 3.使用设备有: a.箱式炉—使用电热丝或碳棒加热,电热丝炉使用温度可在低于950度以下使用,功率一般在3-200KW,用途广泛,可用于淬火、回火、退火,使用成本低。 b.盐浴炉—用硝盐加热,有高、中、低温炉,可高温加热到1300度,用于淬火、回火、退火。加热速度快,氧化脱碳小,利于防止晶粒粗大,可大批量多品种生产。 c.燃气炉—使用煤气或其它气体加热(如乙炔气等),可用于大型零件在炉内加热正火、退火或锻造,及局部加热用。 d.井式炉—使用电热丝加热,用于淬火、回火、退火、渗碳、氮化。 e.真空炉—使用电热丝加热,用于淬火、回火、退火, f.箱式多用炉—使用电热丝加热,用于淬火、回火、退火、渗碳、氮化,可进行大批量多品种生产。

金属材料ABC分类细则

一.总则 为加强采购物资(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生产辅料)的质量管理,确保采购物资质量特性满足生产需求,特制定本分类细则。 二.分类要求明细 (一)A类物资:构成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对产品功能、使用及安全性能有直接或重大影响的采购或外协物资。主要A类物资分类明细如下: 等等。 三、报检要求 (一)A、B类物资到货后物资供应部门或生产制造部门应及时向质量检验部门报检;必要时须提供图样,以便检查。 (二)A类物资报检需要提供《检验通知单》、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包括检验报告)、MA 证(属MA管理的)、生产许可证(属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防爆证(属防爆产品的)等有效证件。 (三)B类物资报检需提供《检验通知单》、合格证或质量说明书(包括检验报告)、MA 证(属MA管理的)、生产许可证(属于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等有效证件。 四. 检验要求 (一)A、B类采购物资检验时,质检员首先查看报检资料是否齐全,随机资料和附件是否齐全。

(二)A、B类物资其他检验项目按相关标准、技术协议、图样及检验规程执行。 (三)C类物资一律由物资供应部库管员对其质量证明材料、外观、包装、数量等项目进行检查,其结果作为最终验收依据,合格后登记入库。 所有采购物资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投入使用。 锻件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一)目的。规范企业内部对锻件外观检验的要求,指导员工更好的做好锻件外观质量工作 (二)使用范围。适用本企业内部及外购外协锻件的外观质量检验 二 (一)锻件尺寸公差必须符合图样、工艺要求,不允许有加工余量超差、过烧、脱碳、白点、锻伤、折叠、夹层、结疤、夹渣、内外裂纹等锻造缺陷。 (二)锻件表面不允许有飞边、毛刺、弯曲、变形等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锻件表面应清楚氧化皮,对残留飞边尖角进行打磨修钝。 (三)对有加工符号的部位,必须按工艺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需要机加工的锻件表面,确认缺陷深度能保证留有机械加工余量的50%以上时,允许不清楚。 (四)不进行机加工的锻件表面,缺陷整修后最大深度不得超过该尺寸下偏差,整修处必须平滑。 (五)锻件的表面缺陷深度超过机加工余量时,重要的零件若需补焊,必须取得技术部门同意,并给出补焊工艺,方可进行补焊。 (六)锻件应没有白点,当在一个锻件上发现白点时,则与该锻件同一炉钢并同一炉热处理的整批锻件应逐个进行白点检查。 机加工件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一)目的。规范企业内部对机加工件外观检验的要求,指导员工更好地做好各类机加工件外观质量工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本企业内部或外购、外协各类机加工外观检验。 二、检验细则 (一)机加工尺寸部分全部按照图样要求,不允许超差 (二)未经机械加工的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折叠等缺陷。 (三)经机械加工的表面不允许有裂纹、锈蚀、磕碰伤、划痕等缺陷。 (四)工件加工后,毛刺修光,棱角倒钝,过度处应为圆角或倒角。 (五)工件加工后,必须清除铁屑和油污。 (六)机加工件加工后,不允许落地,擦拭干净,摆放整齐。 结构件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一)目的。规范企业内部对结构件对外观检验的要求,指导员工更好地做好各类结构件外观质量工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内部及外协各类结构件外观检验。 二、检验细则 (一)下料结构件外观检验:

常用金属材料分类

常用金属材料分类 热浸镀锌钢板 (GI) 电镀锌钢板 (EG) 电镀锡钢板 - 马口铁 (SPTE) 不锈钢带材 冷轧碳素钢板 (CRS) 铝及铝合金板材 一.热浸镀锌钢板 (GI) 1. 概况: 热浸镀锌钢板即是将板材浸入熔化锌池中 , 在板材两面浸镀厚度均匀的锌层 . 锌池中锌的重量百分比 仝 97% . 2. 分类: 冷轧热浸镀锌钢材 ,依供货商习惯 .共使用 C1,C2,D1 三种材质 . 标注示范 :HGCC1-ZSFX 其中 : HG--- 热浸镀锌制程 C--- 冷轧底材 C1--- 商用品质 ; (C2--- 改良商用质量 ; D1--- 引申品质 ) Z--- 无锌花 (M--- 细小锌花 ) S--- 调质处理 (B--- 亮面调质处理 ) F--- 耐指纹涂复 (C--- 铬酸盐处理 ) X--- 不涂油 二.电镀锌钢板 (EG) 1. 概况 : 与 GI 料基体材料相同 , 均为商用性能 SPCC (冷轧碳素钢板中一款 ) 材质 . 不同的是采用电镀方式附着 表面锌层 . (又称为电解片: SECC ) 2. 镀锌层重量 : 是材料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如果锌层较厚且致密,可有效防止SPCC 材质与空气或其它物质接触 产生氧化 . 3. 区别与用途: GI 料与EG 料目前在 NOTE-BOOK^业应用越来越广,因为: SPCC 质地较软,易冲压成形,并且易保证产品结构尺寸要求,另外价格便宜.常用于支架,外壳,连结 EG 料相对于GI 来讲价格稍贵,但表面状况相对显得较光亮.表面状况:无锌花或很细小锌花.防腐性 能相对较好 . 三.电镀锡钢板 - 马口铁 (SPTE) 1. 概况: 基材为低碳钢表面电镀锡 , 常称马口铁 (SPTE). 2. 镀锡用原钢板可划分为以下三种钢类型 : D 类—铝脱氧钢 ,适用于深引伸要求 ,减小表面折痕和拉伸变形等危害 . L 类--- 残留元素( Cu,Ni,Cr,Mo) 特别少 , 对某种食品耐蚀性极好 , 适用于食品类容器 . 用途: 片等.

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牌号

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牌号 焊接基础、热处理 葛兆祥1 2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金属材料与焊接专委会 金属材料分类及牌号 金属材料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钢、铁,铝及其合金,铜及其合金,钛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锆及其合金,镍及其合金等。在我们电力系统,应用最多的还是钢和铁。所以,今天我们主要讨论钢和铁的有关内容。 一、铸铁 1、特点 铸铁与钢相比强度较低,塑性、韧性较差。但是具有良好的: ▇耐磨性 ▇吸震性 ▇铸造性、 ▇可切削性 铸铁的焊接性差,因此,影响了它的发展。但是随着焊接技术的发展,铸铁(设备)的焊接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2、铸铁的分类 铸铁是含碳量为2%~4.5%的铁碳合金。在铸铁的化学成分中还有Si、Mn及S、P等杂质。为了改善铸铁的性能,常在铸铁中加入Ni、Cr、Mn、Si、V、Ti、Mg等元素,成为合金铸铁。 按照C在铸铁中存在的状态和形式的不同,可将铸铁分为五类: ▇白口铸铁 C在铁中绝大部分以渗碳体(Fe3C)的形式存在,断口呈白色而得名。渗碳体硬而脆,无法加工,故应用不广。主要用于轧辊、不需要加工的耐磨件等。 ▇灰口铸铁C以片状石墨存在,其断口呈暗灰色而得名。普通灰铁石墨较粗,如在浇注之前的铁水中加入少量的硅铁或硅钙等孕育剂,进行孕育处理,促使石墨自发形核,可使粗片状石墨细化,形成孕育铸铁。

▇可锻铸铁 C团絮状石墨存在,是将白口铁经长时间石墨化退火,使渗碳体分解形成石墨并呈团絮状分布于基体内,因其韧性较好故称可锻铸铁。可锻铸铁是由炼钢生铁在900~1000℃的温度下经过2~9天长时间的退火形成。 ▇球墨铸铁 C以球状石墨存在,故称球墨铸铁。这是铁水中加入纯镁或稀土镁合金等球化剂而获得,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可通过热处理改善力学性能,可制造强度高,形状复杂的铸件。 ▇蠕墨铸铁 C以蠕虫状石墨存在,浇注前在铁水中加入稀土硅铁、稀土镁钛等蠕化剂,促使C形成蠕虫状。 ▇铁合金 铁合金是Fe和其它一定量的合金元素组成的合金。它是炼钢原料之一,也是焊接冶金必不缺少原材料。炼钢和焊接时作为脱氧剂或渗合金剂加入,起到脱氧、渗合金等作用,改善钢材和焊缝的性能。 ○常用铁合金 ――SiFe 硅铁分别有含硅95%、75%、45%的几种,也有12%的贫硅铁、硅铝合金、硅钙合金,硅锰合金。 ――MnFe 按含碳量分为碳素锰铁(含碳量7%),中碳锰铁(C1.5~1.0%),低碳锰铁(C0.50%)。 ――CrFe 按含碳量分为碳素铬铁(C8~4%),中碳铬铁(C4~0.5%),低碳铬铁(0.5~0.15),微碳铬铁(C0.06),超微碳铬铁(C<0.03),金属铬、硅铬合金。 3、铸铁组织 铸铁组织与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有关 ――化学成分影响 ▇有些元素能促使石墨化,如C、Ni、Si、Al、Cu等; ▇有些是阻止石墨化元素,如S、V、Cr等。 在铸铁中,C以石墨形式析出的过程称为石墨化。 ――冷却速度的影响 ▇冷却速度很快时,便形成以珠光体和渗碳体(为基体),构成白口铁; ▇冷却速度足够慢时,便形成以铁素体为基体的片状石墨分布的灰口铸 ▇介于两者之间,形成以珠光体为基体和石墨组成灰口铁或珠光体和铁素体为基体灰口铁。 4、铸铁的牌号和力学性能 铸铁的牌号在GB/T5612-1985中作了相应的规定。规程对化学成分不做明确规定,仅规

国内外金属材料牌号对照表

国内外金属材料牌号对照表 国内外常用灰铸铁牌号对照 序号国别铸 1 中国— HT350 HT300 HT250 HT200 HT150 HT100 2 日本— FC350 FC300 FC250 FC200 FC150 FC100 3 美国 NO.60 NO.50 NO.45 NO.35 NO.30 NO.20 — 4 前苏联CЧ40 CЧ3 5 CЧ30 CЧ25 CЧ20 CЧ15 CЧ10 5 德国 GG40 GG35 GG30 GG25 GG20 GG15 — 6 意大利— G35 G30 G25 G20 G15 G10 7 法国 FGL400 FGL350 FGL300 FGL250 FGL200 FGL150 — 8 英国—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9 波兰 Z140 Z135 Z130 Z125 Z120 Z115 — 10 印度 FG400 FG350 FG300 FG260 FG200 FG150 — 11 罗马尼亚 FC400 FC350 FC300 FC250 FC200 FC150 — 12 西班牙— FG35 FG30 FG25 FG20 FG15 — 13 比利时 FGG40 FGG35 FGG30 FGG25 FGG20 FGG15 FGG10 14 澳大利亚 T400 T350 T300 T260 T220 T150 — 15 瑞典 O140 O135 O130 O125 O120 O115 O110 16 匈牙利 OV40 OV35 OV30 OV25 OV20 OV15 — 17 保加利亚— Vch35 Vch30 Vch25 Vch20 Vch15 — 国际标准18 —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ISO) 泛美标准19 FG400 FG350 FG300 FG250 FG200 FG150 FG100 (COPANT) 20 中国台湾—— FC300 FC250 FC200 FC150 FC100 21 荷兰— GG35 GG30 GG25 GG20 GG15 — 22 卢森堡 FGG40 FGG35 FGG30 FGG25 FGG20 FGG15 — 23 奥地利— GG35 GG30 GG25 GG20 GG15 — 国内外常用球墨铸铁牌号对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