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霍妮思想概1

霍妮思想概1

霍妮思想概1
霍妮思想概1

霍妮思想概述

摘要]

凯伦_ 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是一位著名的美籍德裔女精神分析学家,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先驱。她和弗洛伊徳一样,从临床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焦虑理论,并且在此焦虑理论上发展了自己独特的神经症理论。本文将介绍其神经症理论并对其理论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

霍妮;基本焦虑;神经症;人格分型;人性

[正文]

一、基本焦虑

霍妮认为社会文化的矛盾所造成的人际关系困难是神经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我将环境及其困难置于问题的中心。但在全部环境因素中,涉及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一个孩子成长于其中的人际关系。”神经症“最终是由人际关系的障碍决定的”。这种障碍往往首先存在于神经症病人童年的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亲子关系之间。儿童必须得到成人的帮助才能满足需要,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儿童真正的爱,就会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霍妮将这类父母行为称为“基本罪恶”。一个儿童的父母如果经常表现出这类行为,就会使儿童产生敌意,霍妮称这种敌意为基本敌意。这样,儿童就陷入一种既依赖父母又敌视父母的不幸处境之中。由于无能无助之感,由于害怕,由于敌意所导致的内疚之感等等,使他不得不压抑这种敌意。基本敌意很容易泛化到整个世界和一切人,使人感到世间的

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潜伏着危险。基本敌意及其压抑使人陷入焦虑,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这是一种在内心不知不觉地积累并到处蔓延渗透的孤独和无能之感,一种自觉渺小、无足轻重、无依无助、被抛弃、受威胁的体验,一种置身于一个充满欺诈、妒嫉、怨恨、背叛和荒诞的世界中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一块随时有可能滋生神经症的肥沃土壤”。

可见,霍妮的焦虑理论还是在精神分析理论框架里,其将焦虑最终归因于童年的亲子关系中。

二、神经症需要

由于处于一种被设想为具有的一种潜在敌意的世界中,孩童感到孤独和无助。其基本焦虑的限制性压力阻止儿童以其自发的真正情感与他人打交道,而且,更主要的是,敌意和焦虑导致更深的不安全感和更深的痛苦,为了减轻这些基本焦虑,不安全感,儿童就会形成一些防御性策略。这些策略是一些无意识的驱动力量,霍妮称之为神经质需要。她在《自我分析》一书中,列举了10种常见的神经质需要:

1、对友受和赞许的神经质需要。

2、对主宰其生活的伙伴的神经质需要。

3、将自己的生活限制在狭窄范围内的神经质需要。

4、对权力的神经质需要。5.对利用他人、剥削他人的神经质需要。6、对社会认和声望的神经质需要。7、对个人崇拜的神经质需要。8、对个人成就和野心的神经质需要。9、对自足和自立的神经质需要。10、对完美无缺的神经质需要。

上述需要的内容本身并非神经质的,正常人也需要友爱、赞许、伙伴、回避、节俭、权力、声望、成就、完美等等,但神经症的需要盲目地偏执于一种或少数

几种,强迫地、无意识地、不由自主地去追求满足,而不能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而主动地选择适当的目标。

三、神经症人格

于是,由于神经症需要的出现,她开始疏离真我。除此之外,她还要发展一些人为的,战略的方法来和他人打交道,这些需求迫使他无视自己真正的情感,愿望和思想,即他的真我。于是霍妮说“他不再是一个追求者,而是一个被迫者”。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就可能发展出霍妮所谓的“神经症人格”,主要有以下三种:1.顺从型。其行为方式是接近人的。这种人对友爱、赞许、伙伴或者将自己的生活限制在狭窄范围内怀有神经症的需要。主要特征:甘居从属地位,常有一种“我多渺小可怜”的感觉,总认为别人比自己强,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他的安全感建立在这种逻辑上:如果我顺从了,那我就不会受到伤害。

2.敌对型。其行为方式是对抗人的。这类人对权力、剥削、声望、个人崇拜、成就野心等怀着神经症的需要。主要特征:将生活视为一场博斗,适者生存,必须控制别人以掌握主动权;一心想超群出众、事事成功以至功名显赫;千方百计利用他人给自己带来好处;好斗但输不起;努力工作但并不真爱工作;压抑感情,不愿为感情而“浪费时间”;彬彬有礼的外表隐藏着老谋深算的狠毒。他的安全感建立在这种逻辑上:如果我有权力,那就没有人能伤害我。

3.退缩型。其行为方式是回避人的。这类人对自足自立、完美无缺怀着神经症的需要。主要特征:为逃避与他人的紧张关系而离群索居;;保持与他人的距离,不以任何方式与他人发生感情上的联系,好比在自己周围画了一个魔圈,任何人不得侵人;不介入;自立自强;限制自己的需要;凡事力求完善,以避免

他人的帮助或指责。他的安全感建立在这种逻辑上:如果我离群索居,什么也不能伤害我。

在正常人身上,这三种行为方式可以根据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他既能顺从,又能反抗,也能回避,三者相互补充。但神经症病人缺乏变通的能力,他仅仅运用其中一种来应付一切生活难题。结果不仅不能克服焦虑,反而陷人更深的焦虑。

四、理想自我

神经症需要的出现,使个体有了大量的需求,然而这些需求却在潜意识中逐渐地变为了个体对外界的要求,他认为“他应该被满足这些需求,他应该拥有他所需求的各种的品质和优点”。

但是我们毕竟生活在现实之间。被当作要求的需求在现实之间往往无法得到满足。个体体会到了痛苦。如何消除痛苦呢?个体通过想象发展出了“理想自我”。霍妮的理想自我指的是:个体凭空在头脑中设想的形象,是不可能实现的纯粹虚幻的形象。因此又称为不可能的自我。在理想自我中,个体是各种完美的集合体,靠着想象,靠着理想自我,个体以最轻的努力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即:无法得到的神经症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但毫无疑问,这也带来了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能量的消耗在理想自我而忽略了真实自我的需要,从而失去真我。但是当安全感和归属感成为首要时,内心的情感和思想,愿望,就退而成其次了。

五、基本冲突

内心冲突是神经症的基本特征。霍妮将神经症病人在基本焦虑基础上所形成的内心冲突称为基本冲突(basic conflict)。综观霍妮的理论,基本冲突包括三种情形:一是各种神经症需要之间的冲突。神经症病人为克服焦虑而强迫性地追求一种或少数几种需要,就压抑了其他的需要。二是对待他人的三种行为方式之

间的冲突。由于神经症病人强迫性地使用一种方式,需要的追求和行为方式的使用都不是自发的合适的选择,这样,其他的需要或行为方式就可能有自发地发挥作用的倾向,而神经症的需要或人格又与它们互不相容,于是有压抑,压抑则导致冲突。第三种冲突的情形是理想化自我与真实自我和现实自的冲突,其核心是真实自我的建设性力量与理想化自我的阻碍性力量之间的冲突。

为解决自我的冲突,可能形成三种策略:一是自谦,贬低自己、常有失败感、自恨、自卑。二是夸张,美化自己、有强烈的优越感、自信、好胜。三是放弃,放弃努力、逃避冲突、习惯于独处。这三种解决自我冲突的策略分别对应于三种对待别人的行为方式:接近人、对抗人、回避人。

六、治疗观点

霍妮的神经症理论是服务于治疗目的的。从上述霍妮关于神经症的揭示可以看出她对神经症的实质的独特理解。她认为神经症是焦虑、由对抗这些焦虑的防御策略、由缓和内心冲突的努力等等所造成的心理紊乱,当这种紊乱偏离了特定文化的共同行为模式,就是所谓神经症。霍妮认为人生来具有实现自己潜能的建设性力量,神经症治疗就在于使病人发现并发展自己的潜能,将其天赋中的建设性力量引向自我实现的轨道。

霍妮虽然也使用弗洛伊德创立的诸如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等技术,但使用这些技术主要不是挖掘与性有关的早期经验。霍妮重视的是早期的亲子关系。尽管如此,霍妮还是反对夸大早期经验的作用。霍妮主张把分析治疗集中于病人的神经质需要和人格结构,以帮助病人克服冲突,实现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和与自我的和谐关系。

七、评述

(一)、霍妮的人性观是性本善论。她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建设性力量,它促使人们实现自身的潜力。但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文化的冲突和人际关系的障碍导致了人的神经症,而神经症病人又凭借自身的神经症倾向的驱动发展过程,最终导致脱离真实自我。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就是“从内部束缚中解脱病人,从而使他自由发展自己的最大潜能”霍妮认为,真实自我的建设性力量与自负系统的阻碍力或者正常发展与要实际证明理想化自我的完美的驱力之间的冲突构成神经症病人主要的或核心的内心冲突,因此,帮助神经症病人认识其神经症倾向及其对神经症发展的影响,帮助他们寻回真实自我,使其建设性力量朝着实现自我的方面发展,就是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这样,霍妮就一扫了弗洛伊德给精神分析所蒙上的悲观气息。霍妮的新精神分析取向,无疑给其后继者以极大的影响。弗罗姆的著作所体现出的浓厚的人本主义气息,可以捕捉到霍妮思想的痕迹。

(二)、在理论定位上,弗洛伊德的理论是生物学定位,霍妮则代之以社会文化定位。霍妮批判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过分强调人类行为中的生物学因素而忽视社会与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的倾向。霍妮在移民美国后的治疗实践中发现,美国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性欲问题,而是当时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失业、房子、食品等问题,这些问题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导致了人们的神经症。应用弗洛伊德的生物本能理论显然解决不了当时的治疗问题,这使她认识到造成人们心理冲突的根源主要不是生物本能,而是社会环境。因此,霍妮说,“弗洛伊德对文化因素的轻视不仅导致了错误的结论,而且极大地阻碍了对导致我们的态度和行为的那些真正力量的理解”。正是由于霍妮对弗洛伊德强调人的心理的生物学倾向这一基本前提和基本取向的批判,使她的理论和传统的精

神分析发生了偏离,也正是由于她的理论的社会文化定位改变了整个精神分析的方向。

但是霍妮在具体分析个体焦虑产生的时候,却将社会文化因素淡化了。她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只有通过个体环境这过中介才能对焦虑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她最终将个体环境归结亲子关系,这样一来霍妮便削弱了社会文化对基本焦虑所起的作用,因而霍妮并没完全摆脱生物学倾向,因此,霍妮也始终坚持自己的精神分析立场。

(三)、霍妮的神经质理论,是基于她的基本焦虑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她指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患者所追求的都不是外在的财富、权势或地位,而是一种安全感,以抵消敌意环境造成的无助和孤独。在笔者看来,她对人性的看法是极其深刻的。在所有的神经症人格和神经症患者,其人格和症状的发展无不是基于“安全感”为始发点。个体正是因为为了寻求“安全感”,进而得到“归属感”等更高层次需要,才建立起自己的防御机制,利用种种防御策略以保存自己。这种人的“自我保存性”,是所有个体发展自己,进而表现出自己独特人格类型的根本动力。

[结束语]

作为新精神分析的先驱,霍妮以极大的气魄和胆识对弗洛伊德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挑战。她从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个体环境中去寻找的焦虑的根源,把环境的作用提高到首要地位。她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包括“基本焦虑”,“神经症需要”,“理想自我”等基本概念。虽然她的理论体系没有也不可能超出弗洛伊德的框架,但是她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参考文献]

霍妮《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霍妮《神经症与人的成长》,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1

王国猛《霍妮的焦虑理论述评》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3 卷第3 期

顾蓓《古犹太民族精神分析新探》求是学刊第30卷第3期

汪新建《霍妮对神经症人格的社会文化视角分析》医学与哲学第21卷第10期

相关介绍:

凯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是一位杰出的女心理学家。

她是犹太人,出生于德国汉堡附近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一位远洋轮船长,笃信宗教,沉默寡言。在霍妮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使她害怕的人,他觉得这个女儿长相丑陋,缺乏天资。

霍妮说父亲长着一双钢铁般灰蓝色的眼睛,手里挥舞着《圣经》。父亲不在家时,母亲和我们都感到快乐。

母亲比父亲小17岁,性格泼辣豪放,对霍妮影响较大。霍妮说:“母亲是我们最大的快乐,我们唯一的所有的快乐。”在父母的冲突中,霍妮总是站在母亲一方反对父亲。

霍妮幼时活泼好动而又喜欢交友,据说她8岁时曾与一位好友刺血为盟,以示友谊长存。

霍妮自幼聪颖好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2岁时因治病而对医生产生了崇敬和羡慕之情,便决心当一名医生。

尽管当时女性从医者十分少见,父亲又坚决反对,但霍妮在母亲的鼓励下坚持自己的志愿。1906年,霍妮考入柏林大学医学院。

三年后她与一位律师结婚,婚后生了三个女儿,两人于1926年离婚。

霍妮在大学时期,开始对精神分析产生兴趣。大学毕业后钻研了三年精神医学。

1915年,柏林大学授予她医学博士学位。在1914至1918年间,她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精神分析训练,得到弗洛伊德的著名弟子卡尔·阿伯拉罕的指导。

1917年发表第一篇精神分析论文《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从1918至1932年,她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并且开办了一个私人诊所。在此期间,霍妮写了几篇对弗洛伊德的女性心理学表示异议的文章。

1932年,霍妮为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接受了美国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所长弗兰兹·亚历山大的邀请,赴美任该所副所长。

两年后,移居纽约,创办了一所私人诊所,并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任职,一面行医、一面执教、一面著述。她言语流畅而幽默,待人热情而坦诚,深受学生的爱戴。

由于霍妮的观点与弗洛伊德的传统观点分歧越来越大,1941年,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在半数以上与会者拒绝表决的情况下,还是决定将她解聘。

但霍妮迅速创建了自己的机构,取名为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并担任所长直到1952年去世。

霍妮认为导致人的内心冲突的社会文化基础是现存文化的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竞争、成功与友爱、谦卑的矛盾,文化对个人提出的这两方面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第二个矛盾是人们不断被激起的享受需要与人们在满足这些需要方面实际受到的挫折之间的矛盾。

第三个矛盾是所谓的个人自由与实际受到的各种限制之间的矛盾。

这些社会文化困境使人们陷入难以调和的内心冲突之中。

霍妮将这些矛盾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后果称为基本焦虑(basic anxiety)。这是一种在内心不知不觉地积累并到处蔓延渗透的孤独和无能之感,一种自觉渺小、无足轻重、无依无助、被抛弃、受威胁的体验,一种置身于一个充满欺诈、妒忌、怨恨、背叛和荒诞的世界中的感受。

霍妮思想概1

霍妮思想概述 摘要] 凯伦_ 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是一位著名的美籍德裔女精神分析学家,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先驱。她和弗洛伊徳一样,从临床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焦虑理论,并且在此焦虑理论上发展了自己独特的神经症理论。本文将介绍其神经症理论并对其理论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 霍妮;基本焦虑;神经症;人格分型;人性 [正文] 一、基本焦虑 霍妮认为社会文化的矛盾所造成的人际关系困难是神经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我将环境及其困难置于问题的中心。但在全部环境因素中,涉及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一个孩子成长于其中的人际关系。”神经症“最终是由人际关系的障碍决定的”。这种障碍往往首先存在于神经症病人童年的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亲子关系之间。儿童必须得到成人的帮助才能满足需要,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儿童真正的爱,就会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霍妮将这类父母行为称为“基本罪恶”。一个儿童的父母如果经常表现出这类行为,就会使儿童产生敌意,霍妮称这种敌意为基本敌意。这样,儿童就陷入一种既依赖父母又敌视父母的不幸处境之中。由于无能无助之感,由于害怕,由于敌意所导致的内疚之感等等,使他不得不压抑这种敌意。基本敌意很容易泛化到整个世界和一切人,使人感到世间的

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潜伏着危险。基本敌意及其压抑使人陷入焦虑,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这是一种在内心不知不觉地积累并到处蔓延渗透的孤独和无能之感,一种自觉渺小、无足轻重、无依无助、被抛弃、受威胁的体验,一种置身于一个充满欺诈、妒嫉、怨恨、背叛和荒诞的世界中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一块随时有可能滋生神经症的肥沃土壤”。 可见,霍妮的焦虑理论还是在精神分析理论框架里,其将焦虑最终归因于童年的亲子关系中。 二、神经症需要 由于处于一种被设想为具有的一种潜在敌意的世界中,孩童感到孤独和无助。其基本焦虑的限制性压力阻止儿童以其自发的真正情感与他人打交道,而且,更主要的是,敌意和焦虑导致更深的不安全感和更深的痛苦,为了减轻这些基本焦虑,不安全感,儿童就会形成一些防御性策略。这些策略是一些无意识的驱动力量,霍妮称之为神经质需要。她在《自我分析》一书中,列举了10种常见的神经质需要: 1、对友受和赞许的神经质需要。 2、对主宰其生活的伙伴的神经质需要。 3、将自己的生活限制在狭窄范围内的神经质需要。 4、对权力的神经质需要。5.对利用他人、剥削他人的神经质需要。6、对社会认和声望的神经质需要。7、对个人崇拜的神经质需要。8、对个人成就和野心的神经质需要。9、对自足和自立的神经质需要。10、对完美无缺的神经质需要。 上述需要的内容本身并非神经质的,正常人也需要友爱、赞许、伙伴、回避、节俭、权力、声望、成就、完美等等,但神经症的需要盲目地偏执于一种或少数

从卡伦·霍妮的神经症理论看威利·罗曼的悲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110984021.html, 从卡伦·霍妮的神经症理论看威利·罗曼的悲剧 作者:张丹丹 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5期 摘要:《推销员之死》被誉为“美国梦不再”的代表作。运用卡倫·霍妮的神经症理论,对书中主人公威利·罗曼的性格特征重新进行解读,并指出威利·罗曼的悲剧源于他的屈从型人格以及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没有准确认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最终在自我异化过程中产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他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威利·罗曼悲剧神经症理论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5-0101-02 阿瑟·米勒是美国最杰出的戏剧大师之一,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他的作品针砭时弊、直言不讳,其中《推销员之死》是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主人公威利·罗曼执著于自己的美国梦,但是由于社会和个人的种种原因,在经历了事业的失败、被老板解雇、两个儿子的碌碌无为,他的美梦化为泡影,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故事从一个小人物出发,揭露了“美国梦”的虚伪。 专家学者通过运用不同的理论或方法,对主人公威利进行剖析,分析其悲剧产生的原因,例如玛丽·贝思·贝特曼运用分离—个体化模型和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定义,发现悲剧产生于威利以及其家人没能很好地区分自我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1];朱迪思运用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指出威利是在日渐增长的羞愧感中最终走上了自杀的道路[2];宋秀葵借助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说明威利自我毁灭的根源在于他“镜像阶段”形成的理想自我,造成了他人格的自我异化和分裂,最终只能以结束生命的方式逃避内心与外部世界[3]。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威 利的悲剧提供了方向。 一、卡伦·霍妮的神经症理论 卡伦·霍妮是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作为社会心理学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出版了《精神分析新法》《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等著作。 霍妮认为,不健康的成长环境会给人带来基本焦虑,为了应对实现中面临的基本焦虑,人们可能被迫寻求应对策略并形成不同的神经质人格,即屈从型人格、攻击型人格和孤立型人格。屈从型表现出“亲近人”的特点,对温情和赞赏有明显要求;攻击型总是试图通过一些攻击

霍妮对神经症人格的分析

霍妮对神经症人格的分析 姬雪松 如果说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是维多利亚时代所孕育的,即它是弗洛伊德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精神的反映,那么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经典精神分析学说所赖以产生的时代精神已开始发生变化,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墨菲所描述的:“20年代以后,心理学家开始在每一次有关人类行为的概述以后都加入‘在我们的文化中’这一短句,正如在上一个20年代中开始给‘本能’一词加引用号一样。”霍妮(Horney, K)这个曾接受过严格、系统的经典精神分析训练的人格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家,已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切,并力图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把它反映到学术研究和治疗实践中。她说:“虽然我保留着我所重视的弗洛伊德教导的基本理论,但是我觉得,为了得到更好地理解,使我的研究走向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方向。”这里所谓的“不同方向”,便是指否定“性”因素的突出地位、摒弃本能论和力比多的概念,转而把焦点集中于文化因素如何对人产生影响;社会条件如何制约心理与行为;以及社会文化与神经症有怎样的关联等等。在霍妮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围绕着神经症人格问题所展开的讨论。 基本焦虑 霍妮确信,神经症是由不适当的人际关系造成的,并把分析重点置于儿童和双亲的关系即亲子关系上。她认为,儿童最基本的需要是获得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恰是由父母提供的。若父母能予子女以真正的关心和爱抚,他们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其身心便可得到正常的发展;相反,若父母不能提供甚至损害儿童的安全感,将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在霍妮看来,父母损害儿童安全感的行为方式主要有:冷漠、拒斥、敌意、奚落、羞辱、怪癖、不守诺言等等,父母如果总是采用上述某种或几种方式对待儿童,儿童就会产生出一种对父母的敌意,然而社会文化对此是不容许的,所以儿童必须要压抑它。由此,儿童会被置于一种不幸的处境之中:一方面对父母怀有敌意;另一方面必须压抑敌意,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依赖他们。更为不幸的是,由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所造成的这种敌意还会泛化和投射到周围的世界和所有的其他人身上,儿童会认为身边的一切人和一切事都是不可信赖的,都存在着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势必会体验到一种“基本焦虑(basic anxiety)”,即“一个儿童在潜伏着互相敌视的世界里所产生的那种孤立无援的情感。”霍妮说:“我所提及的这些因素产生孕育出的那种状态,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并向各方面渗透,它是一块随时都有可能滋生神经症的沃土。因为它在神经症中起着根本的作用,我给它冠以一个特定的名称:基本焦虑,它与基本敌意不可分割地相互交织在一起。” 简言之,父母与儿童不当的关系引起儿童的敌意,敌意又被投射到身边的一切人和一切事上,从而引起基本焦虑,正是这种焦虑,为神经症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神经症人格 如前所述,基本焦虑是一种孤立无助的痛苦体验,所以,个体必然要发展出若干的行为策略尽可能地将其降低到最小程度。霍妮把这些行为策略叫做神经症性的需求或神经症人格的表现,她创造性地将其归纳为如下10种: 1、对爱和被赞许的神经症性需求:活着就是为了得到爱和赞扬;

霍妮的社会文化的神经症理论

课程名称:变态心理学 论文题目:霍妮的社会文化的神经症理论专业名称: 教师评语:

霍妮的社会文化的神经症理论 摘要文章介绍了霍妮生平和其所提出的神经症理论,主要包括了霍妮对神经症的界定、神经症的产生、治疗,并在最后对其理论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霍妮;神经症;评价 1关于霍妮 卡伦、霍妮(Karen Horne)1885年9月16日出生于德国汉堡。大学期间,师从于弗洛伊德得意门生卡尔·亚伯拉罕,按受精神分析训练,于1915年获医学学位,成为柏林精神分析门诊的医生,1932年她应邀去美国,此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期,人们正为吃、住和工作等基本生存条件而担忧,并不像弗洛伊德所言的为性的问题所困扰。面对这样的客观的现实,她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开始了她修正正统精神分析理论的历史,形成了她自己独特的观点,以文化决定论取代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认为“我们的情感和心态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生活环境,取决于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文化环境和个人环境;如果我们未能详细了解某一特殊文化对个人所发生的种种影响,就不能理解个人的人格结构。”霍妮特别对神经症作了深人地研究,撰写了大量的神经症方面的文章。她于1952年12月4日卒于纽约。重要著作有《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1937),《精神分析的新方法》(1939),《自我分析》(1942),《我们内心的冲突》(1945)和《神经症与人的成长》(1950) 2 神经症 神经症(Neurosis)也称神经官能症(psyctconeurosis),它是对一组非器质性的、轻型大脑功能失调的心理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瘫病、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症等。但上述神经症都有程度、轻重不同的焦虑症状。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就认为:“神经症乃是一种由恐俱、由对抗这些恐惧的防御措施、由为了缓和内在冲突而寻求妥协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种种心理紊乱。从实际角度考虑,只有当这种心理紊乱偏离了特定文化中共同的模式,我们才应将它叫做神经症。” 从霍妮对神经症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她对神经症的断定用的是二维标准即文化标准和心理标准。 从文化标准来看,是神经症还是非神经症,“这完全取决于特定的社会强加于其社会成员身上的行为和情感标准”,而“我们的情感和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生活环境和

精神分析发展理论——弗洛伊德、霍妮、埃里克森(整理笔记)

一、理论背景 精神分析学说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更是一种心理学的理论。精神分析学说是莱布尼茨、赫尔巴特的心理哲学和叔本华、尼采的反理性哲学与精神病医学临床实验相结合的产物。 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无意识和本能的来源: (一)无意识的来源 1.莱布尼茨。德国心理学奠基人、哲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客观存在的、能活动(即有意识)的实体,是由单子组成的,单子是一切实体的元素,类似于知觉。单子不生、不灭、不变,依其本性的规律不加外力而永行不息。它们间的和谐,预先存在于单子的法则之内,单子的发展是一种明了化的过程,即一些不明了的知觉逐渐向明了的知觉发展,所以实体表现出活动的等差,也就是意识的等差。低级的为微觉,微觉是无意识的,如一滴水的知觉,是无意识的知觉,知觉继续发展为意识的实现,便成了统觉。 2.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认为心理学就是观念的静力学和动力学。他从联想主义观点以及力学的引力和斥力的原理出发,认为观念不仅相互吸引,而且互相排斥,观点联结的方式是融合和复合。此外,他在莱布尼兹的微觉统觉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意识阈”与“统觉团”的概念。认为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意识阈”这道门槛。而任何观念要想进入意识内部,必须与意识内原有观念的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而降入无意识内,意识阈随着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转化而变化。 不同的是莱布尼茨关于无意识的观念倾向于纯粹的描述,认为有些观念为人“意识到”,有些观念不被人意识到,即为无意识;而赫尔巴特认为存在着一个叫做无意识的心理区域。 (二)本能的来源 如果说,意识和无疑是属于心理形态的问题,那么,本能则属于心理动力的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一种或多种生理本能所驱动,通过某种行为方式降低生理张力。最基本的本能是自我本能与性本能。后来,弗洛伊德把自我本能与性本能合称生本能,又提出一个与之相应的死本能。所有这些本能,很难把人与动物分出贵贱来,人绝无“高级的天性”,所谓的“高级天性”,只不过是文化压抑或理性的产物。 1.叔本华。19世纪德国哲学的反理性主义者。叔本华(A.Schopenhauer,1788—1860)悲观地认为人生是悲惨的。人生不仅受痛苦和无聊的任意抛掷,而且还受个体化原理支配,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生存在奋斗,自私自利是人的普遍行为准则。人生之所以悲惨,是因为人所遭受的不幸乃是根源于人类自身,根源于人的求生意志及其客观化。更为悲惨的是人具有智慧,智慧越高认识越明,痛苦越多。叔本华还联系性爱与死亡来说明人生的不幸与悲惨。他认为性的关系是生存意志的核心,是人的世界的世袭君主,它揭开另一个人生的序幕,使痛苦延续下去,而死亡则是必然要取胜的,人的努力注定耍失败。尼采与弗洛伊德更为相近.两人都把文明视为人类动物天性的大敌。这些强烈的反理性倾向,在弗格伊德的学说中都得到集中的表现。 2.布伦塔诺。弗洛伊镕从他的老师布伦塔诺(F.Brentano,1838—1917),接受了意动心理学的观点。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心理活动,而不是意识

霍妮与她的神经症理论

霍妮与她的神经症理论 曾茂春 摘要:霍妮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她将神经症置于文化和 心理的二维标准,认为神经症的基本结构是基本焦虑和基本敌意,对基本焦虑的不恰当的防御方式使得个体与他人和自我关系的失调,并最终导致神经症的产生。基于对人格倾向和神经症的理解,霍妮提出了自己的治疗目标和步骤。 关键词:霍妮;神经症理论;人格倾向 一、霍妮生平及学术思想 (一)生平 凯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年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犹太家庭。1906年进入柏林大学医学院学习,191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霍妮先后师从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卡尔·阿伯拉罕及弗洛伊德的虔诚信徒汉斯·萨奇斯,接受正统的精神分析训练。1917年,霍妮发表了她的第一篇精神分析论文《精神分析治疗的技术》。1918年霍妮成为一名精神分析临床医生。1920年到1932年间,她在柏林精神分析学院任教。1932年,为了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霍妮接受了美国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所长弗兰兹·亚历山大的邀请,离开柏林来到美国,并担任了美国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副所长。两年后,霍妮任职于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在该所任教并训练精神分析人员,创办诊所、开业行医。在此期间,她著书立说,培养学生,宣传她的思想,直到1952年去世。 (二)学术思想 霍妮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先驱和主要代表人物,她继承了弗洛伊德传统精神分析的一些思想、观点和方法,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扬弃。她的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就是在批判弗洛伊德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37年出版的《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是霍妮的第一部重要代表作,标志着她形成了不同于传统精神分析的自己的独特思想。在本书中霍妮引入了社会和文化因素来说明和解释人

卡伦霍妮

卡伦·霍妮 卡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往往被认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修正者或新弗洛伊德派,因为她的一些概念都是精心之作,又是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修正。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会心理学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依德的性概念更适当。 卡伦·霍妮于1885年9月16日出生在德国汉堡附近一个名叫卡伦·丹尼森的小村庄。父亲是挪威人,远洋轮船长,是一个笃信宗教、独裁而沉默寡言的人;母亲是具有荷兰和德国血统的荷兰人,泼辣而随和,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父亲比母亲大 19 岁,和前妻生有四个孩子,均已成人。除此外,她还有一个哥哥。在霍妮的回忆中,父亲是一个可怕的人物,他看不起她,认为她外貌丑陋,天资愚笨。同样,她感到母亲偏爱哥哥,对她十分冷落,因而其童年生活颇不快乐。 9 岁时,她改变了生活态度,她说:“如果我不能漂亮,我将使我聪明”,霍妮 12 岁时,因为治病而对医生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她就萌发了当一名医生的决心。1901 年,在母亲的支持下她进入高中,父亲对她想当医生的想法极力反对,以致她的母亲为此同丈夫在 1904 年离婚。 1906 年,她进入弗赖堡大学学习医学,1908 年转至哥廷根大学,大学期间,她遇到了已婚的奥斯卡(Oskar Horney),

他们在 1909 年结婚并生了 3 个女儿,但婚后夫妻感情不睦,1926 年离婚,此后曾一度于精神分析研究所另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相恋。1909 年,由于抑郁症和性问题的困扰,开始接受弗洛伊德的嫡传弟子卡尔·亚伯拉罕的精神分析。 1910年,她的父亲去世了,1911年,她的母亲去世。 1913年,她获得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14-1918年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精神分析训练,之后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医生于 1919年私人开业。1923年,奥斯卡得了脑膜炎,生意也跌入低谷,加上霍妮的弟弟在这年因肺炎去世。霍妮的情绪低落,抑郁症再度发作,曾有过自杀的想法,1926年,她和奥斯卡离婚。1920-1932年间,她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此外还创办了一家私人诊所。在这段时间里,她由于对弗洛伊德关于女性性欲的看法表示不满而离开弗洛伊德的正统学说,并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大多是关于女性问题和不同意弗洛伊德观点的文章。 她曾在柏林大学学习并获医科学位。之后,霍妮曾接受过弗洛伊德正统理论的训练,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时,并在这方面受两位领袖人物卡尔·亚伯拉罕和汉斯·萨克斯的精神分析训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霍妮发现弗洛伊德的理论越来越不适应临床实践。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她虽然在原则上接受弗洛伊德潜意识观念,但极力反对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和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对幼年经验

卡伦·霍妮经典语录

卡伦·霍妮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卡伦·霍妮经典语录,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卡伦·霍妮经典语录 1、他"伪装"这种破坏性冲动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外界的某人或某物。从逻辑上讲,敌对冲动所投射的对象,恰恰正是这些敌对冲动所针对的对象。 2、典型的焦虑状态,即由于感到来自外界的强大危险而萌生的一种缺乏防御能力的感觉。 3、受到压抑的敌对冲动往往并不投射到事实上与之相关的那个人身上,而是投射到别的事物上。 4、所有的离群者都共有另一个特性,那就是:他们都能够带着一种客观的兴趣来观察自己,就像人们观看一件艺术品。也许对他们最好的描述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对自己都持"旁观态度",这与他们对生活的总的态度一样。因此,他们常常是自己内心冲突的优秀的观察者。 5、神经症病人毫不自知地处在一种既无力去爱,又极其需要得到他人之爱的困境中。 6、爱和对爱的病态需要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在真正的爱中,爱的感受是最主要的;而在病态的爱中,最主要的感受乃是安全感的需要,爱的错觉不过是次要的感受罢了。 7、动机和驱力的不同还会造成感觉和行为的不同。如果我们是

被任何一种直接的、希望获得满足的愿望所驱使,我们的态度中会包含一种自发性与选择性;但如果我们是受焦虑的驱使,则我们的感觉和行动都带有强迫性并具有不择对象的特征。 8、这种生理紧张有可能达到这样一种地步,以致获得满足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强迫性和不择对象的特点;而这在正常情况下本来应该是受焦虑制约的驱力的特征。 9、原则上,任何冲动都有激发焦虑的潜在力量,只要对这种冲动的发现和对这种冲动的执着意味着对其他生存利益和需要的损害,只要这种冲动本身是充满热情的、不可阻遏的。 10、如果我不能漂亮,我将使我聪明!一个人要想真正的成长,必须在洞悉自己并坦然接受的同时又有所追求。 11、我所需要的是如此微乎其微,不过是希望他人应该对我友好,应该给我以善意的建议,应该同情和理解我这样一个可怜的、无害的、孤寂的灵魂;我只是急切地希望给他人以快乐,并不急切地希望伤害任何人的感情。这就是他心目中所想象所感觉的一切。 12、事实上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并没有严格的、二者必居其一的划分和选择,而只有如沙利文在一次讲演中指出的许多意识等级。 13、但在恐惧的情形下,危险却存在于现实中,无能为力的感觉也是由现实所决定的;而在焦虑的情形中,危险感却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所激发和夸张了的,无能为力的感觉也是由个人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14、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打击时,我们才能有希望成为自己的

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描述

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描述 回避人 基本冲突的第三种类型是离群独居的需要,就是对他人的回避。每一个认真对待生活与自己的人偶尔都有一人独处的需求,渴望一种富有意义的孤独,绝不是神经症表现。相反,多数神经症患者不敢深入到自己心灵的内部,而失去了享有建设性孤独的能力,这倒正是神经症迹象。只有当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出现了难以忍受的紧张,而孤独主要是为了避免这种紧张时,想独自一人的愿望才是神经症表现。 自我孤立型特征当中最明显的是普遍地疏远他人。患者格外强调这一点,但实际上他对人的疏远并不比其他类型的患者对人的疏远更严重。在前面讨论过的两种类型中,不好笼统地说哪一种更对人疏远。我们只能说这种特性在屈服型里是被遮蔽着的,患者一旦发现自己在疏远别人便惊恐不安,因为他亲近他人的强烈要求使他急于相信在自己与别人之间并无鸿沟。退一步说,对人的疏远只是人际关系失调的标志。无论那种神经症都是这样。疏远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关系失调的严重程度,而不取决于是那种神经症。 孤独型所特有的另一特征是对自我的疏远,就是说,感情麻木愚钝,对自己之所是、所爱、所恨、所欲、所想、

所惧、所怨、所信均无所知,但这种自我疏远也是所有神经症的通病。自我孤立者很象神话中的还魂尸。它们象活人一样工作生活,但却没有生命。而另外类型的患者却可以有较丰富的感情生活。既然存在这种多样型,我们便不能不认为自我疏远只属于孤独型。所有的离群者都共有另一个特性,那就是:他们都能够带着一种客观的兴趣来观察自己,就象人们观看一件艺术品。他们对自己都持旁观态度,这与他们对生活的总的态度一样。因此,他们常常是自己内心冲突的优秀的观察者。这方面突出的例证是他们常显示出对梦中的象征有神秘的理解力。 最富于关键意义的是他们内心的一种需要:在自己和他人之间保持感情的距离。更精确地说,他们有意识和无意识地作出决定,不已任何方式在感情上与他人发生关联,无论是爱情、争斗、合作、还是竞争。他们好比在自己周围划了一个魔圈,任何人不得侵入。这就是为什么从表面上看他们还是可以与人相处的原因。当外部世界擅自侵入他划定的圈子里时,他便焦虑不安,这就是他的需要的强迫性表现。 他们的需要和品质都服务于这一主要目的:不介入。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对自立自强的需要。这种需要的一个明确的表现是足智多谋。攻击性也可能显得有随机应变之才,但两者的精神气质不同。对攻击性而言,这种精神是他对抗敌对世界,击败别人的先决条件;在自我孤立型中,这种精

内拉·拉森《越界》中混血儿身份认同的霍妮式解读

内拉·拉森《越界》中混血儿身份认同的霍妮式解读 内拉·拉森(1891—1964)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拉森在其作品《越界》(1929)中深切关注了美国非裔黑白女性混血儿的生存现状以及她们的抗争历程。小说描述了一个浅肤色黑白混血儿女性的身份寻求历程,再现了浅肤色黑人在种族歧视盛行的环境里所遭受的痛苦,揭示了混血儿的艰难处境,并且表达对种族歧视的强烈抗议。 目前为止,国内外许多研究者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文化批评理论以及心理分析对《越界》就种族逾越、身份认同以及黑人女性角色等方面予以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种族身份的建构一直是非裔美国文学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也是许多作品突出表现的主题。 作为混血黑人女作家,拉森也在《越界》中突出反应了女性混血儿种族身份建构的艰难过程,通过主人公的越界行为来展现混血儿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与困惑。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将从心理分析的视角来探讨身份认同这一主题,从人物内在的心理因素来剖析主人公身份建构的过程,阐释作品的内涵。 本文运用卡伦·霍妮的神经症理论来分析主人公克莱尔和艾琳的神经症的形成过程,借助心理分析揭示克莱尔和艾琳身份建构失败的内在原因。文章指出混血儿在种族歧视的社会环境下是不可能通过越界或固守单一种族来获得身份认同。 主人公的悲剧表明,种族制度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个体心理的不健康发展,神经症冲突的存在和作用不仅会加剧个体的自我疏离,还会造成个体人格的分裂,最终导致身份认同的失败。因此只有改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努力构建良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个体才能发展健康和完整的人格,身份的建构才能真正得

以实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