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乡关系

城乡关系

城乡关系
城乡关系

城乡关系

土木151 廖瑞康1516100149

城乡关系是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于互动关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政治关系、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等诸多因素在城市和乡村两者关系的集中反映。

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但是,目前我国的城乡关系问题却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尤其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收入、教育、医疗、福利等方面的差距迅速扩大,导致了我国城乡关系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使得城乡关系呈现了“断裂”状况。这种“断裂”状况就表现为:城市作为表征现代文明的载体与农村表征作为传统文明的载体之间缺乏联系、互不沟通。

具体来讲,城乡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随着近年来制度的改革,政策的颁布,经济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可以说是愈演愈烈。其原因可概括为两个方面:1. 历史因素:新中国继承的是经过多年战乱的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烂摊子。1953年中共中央又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党要在相当长得一个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然而在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直接表现形式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系列的“左”倾错误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造成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从而使农村经济停滞,甚至倒退。2. 制度及政策因素:(1)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力度不同导致城乡收益不同。(2)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力度不同导致城乡收益不同。(3)分配与再分配中对农业的投入少、索取多。(4)政策上重工轻农。

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大。

城乡消费差距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两者消费环境的差异,城乡居民消费的基础环境存在巨大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近年来,城镇居民所获得的固定投资,拥有的卫生人员,用电量均高于农村居民,而城镇居民拥有的道路里程、汽车数量、用水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方面,都与农村居民存在巨大差距,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消费结构特征。另外,城市具备较为发达的金融系统和银行体系,城市居民消费可以利用金融系统实现超前消费,尤其是在买房、购车等大宗商品交易方面;城镇居民由于对消费产品渠道的多元化选择以及售后服务和投诉机制的完善性,其消费行为更多地体现为个性消费,而非农村居民的从众消费、盲目攀比的消费特征。

三,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政府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入学的政策,使得义务教育阶段人人可以入学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是,由于一些学生家庭贫困,再加上高中、大学收费偏高,仍然造成一些贫困学生面临上高中、大学的困难。特别是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家庭收入低的孩子明显减少。另外,大部分农村都位于山中,道路交通系统不发达,农村学生去学校不变。

四,城乡卫生发展差距。

(一)城乡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差距

1978年以来,虽然我国卫生资源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城乡差距却逐步加剧,城乡矛盾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卫生经费总额、卫生人员和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差距。1.从1990年到2008年,我国卫生费用总额由747.37亿元上升到14,534.8亿元,上升了17.4倍。在卫生费用总额构成中,从1990年到2008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分别从25.1%和39.2%降为24.7%和34.9%,然而个人卫生支出从35.7%升至40.4%。由此判断,我国卫生费用总额

的增长,主要是个人卫生支出的拉动,这必然会加剧相对贫困的农村人口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 到2009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额为731万人,其中:城市卫生人员数641万人,而乡村医生与卫生员数仅为90万人。同2008年相比,卫生人员总数增加24万人,增长了3.9%;然而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竟然减少3万人!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城市的卫生人员数在不断增长,而农村卫生人员数在逐步减少。3. 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不仅表现在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差距上,城乡间的医疗卫生设施差距更大。仅从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的床位数可以发现:城市占据的医疗资源远远优于农村地区。

五,城乡社会保障差距。

目前,中国在扩大城乡基本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基本社会保障水平方面都有一定的进展。但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心仍在城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一方面,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各项基本社会保障起步早于农村,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体制和制度。另一方面,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制和制度仍在探索之中。例如,城镇已经建立了职工养老保险,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完全定型;城镇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始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各种社会救助制度,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07年才全面启动;城镇社会救助制度已经比较完善,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仍在试验的过程中。总体而言,农村的基本社会保障距离实现农民“困有所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对于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议及对策:

第一,完善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国家针对“三农”问题持续出台几个“中央一号文件”,给予了农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支持。虽然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农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为了保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应该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如财政支持、土地政策支持、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第二,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第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即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又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此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第四,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推动劳动就业创新

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度使城乡之间形成了一条不可逾越而且差距很大的壁垒,而这个屏障不仅阻碍了技术、资金、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流动,更严重的阻碍了城市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也使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不能正常进行,所以就使城乡之间不能同步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所以只有彻底改变目前的二元户籍制度,使劳动力逐渐转移,才能促进劳动就业和创新。

第五,重视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素质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发展农村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素质,促进社会公平,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然而,目前中国的农村教育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教育水平低,使农民素质不高,收入不高。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提高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

收入差距,我们必须优先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首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与支持,完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体制。要发展农村教育,首先就得继续贯彻和落实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落实最基础的教育,使农村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其次要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大力推广农业技术,培养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要加大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促进和推动农村教育的全面发展。

第六,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的稳定社会促进和谐,随着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的缩小城乡差距、稳定社会、促进和谐、实现小康。但在这一阶段,由于社会保障体系长期困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很多地方还存在偏差,导致社会保障水平低下,社会发展滞后,同时也存在管理的不和谐现象。农村居民享受到的社会保障与城市居民相差甚远,据调查全国有70%的农村居民享受不到10%的社会保障。因此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完善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使农村居民“能看病,看得起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城乡关系

城乡关系 土木151 廖瑞康1516100149 城乡关系是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于互动关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政治关系、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等诸多因素在城市和乡村两者关系的集中反映。 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但是,目前我国的城乡关系问题却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尤其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收入、教育、医疗、福利等方面的差距迅速扩大,导致了我国城乡关系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使得城乡关系呈现了“断裂”状况。这种“断裂”状况就表现为:城市作为表征现代文明的载体与农村表征作为传统文明的载体之间缺乏联系、互不沟通。 具体来讲,城乡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随着近年来制度的改革,政策的颁布,经济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可以说是愈演愈烈。其原因可概括为两个方面:1. 历史因素:新中国继承的是经过多年战乱的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烂摊子。1953年中共中央又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党要在相当长得一个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然而在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直接表现形式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系列的“左”倾错误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造成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从而使农村经济停滞,甚至倒退。2. 制度及政策因素:(1)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力度不同导致城乡收益不同。(2)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力度不同导致城乡收益不同。(3)分配与再分配中对农业的投入少、索取多。(4)政策上重工轻农。 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大。 城乡消费差距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两者消费环境的差异,城乡居民消费的基础环境存在巨大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近年来,城镇居民所获得的固定投资,拥有的卫生人员,用电量均高于农村居民,而城镇居民拥有的道路里程、汽车数量、用水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方面,都与农村居民存在巨大差距,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消费结构特征。另外,城市具备较为发达的金融系统和银行体系,城市居民消费可以利用金融系统实现超前消费,尤其是在买房、购车等大宗商品交易方面;城镇居民由于对消费产品渠道的多元化选择以及售后服务和投诉机制的完善性,其消费行为更多地体现为个性消费,而非农村居民的从众消费、盲目攀比的消费特征。 三,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政府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入学的政策,使得义务教育阶段人人可以入学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是,由于一些学生家庭贫困,再加上高中、大学收费偏高,仍然造成一些贫困学生面临上高中、大学的困难。特别是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家庭收入低的孩子明显减少。另外,大部分农村都位于山中,道路交通系统不发达,农村学生去学校不变。 四,城乡卫生发展差距。 (一)城乡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差距 1978年以来,虽然我国卫生资源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城乡差距却逐步加剧,城乡矛盾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卫生经费总额、卫生人员和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差距。1.从1990年到2008年,我国卫生费用总额由747.37亿元上升到14,534.8亿元,上升了17.4倍。在卫生费用总额构成中,从1990年到2008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分别从25.1%和39.2%降为24.7%和34.9%,然而个人卫生支出从35.7%升至40.4%。由此判断,我国卫生费用总额

中国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

中国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城镇化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进入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既是对国家做贡献,也是对世界做贡献。正由于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连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坚定不移地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综观我国已经走过的传统城镇化过程,是一种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高碳排放、高污染的不可持续城镇化过程,与此相对应的新型城镇化过程是一种高效低碳、生态环保、节约创新、智慧平安的可持续健康城镇化发展过程。要实现中国城镇化由传统模式转变为新型模式,需要实现以下五大战略转型,即:由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由激进式城镇化转向渐进式城镇化,由被动城镇化转为主动城镇化,由以地为本的城镇化转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由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转向市场主导的城镇化,最终实现由提速转为提质、由亚健康转向健康的城镇化。 由“坐小汽车”转为“骑自行车”,由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 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全面提升与统一,是城镇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而且城镇化质量比速度更为重要。如果把过去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城镇化过程比作“坐小汽车”过程的话,那么新型城镇化过程就是“骑自行车”的过程。 1。数量型城镇化是一味追求速度的“坐小汽车”过程。 “坐小汽车”的快速城镇化过程可在原料充足的前提下无限加速,但这种加速过程受到了燃料加速枯竭的限制,比如遇到了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保障瓶颈和高发高危的城市病。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数字游戏”表明这种“坐小汽车”的数量型城镇化过程不可能再沿袭下去,现行城镇化水平的数值存在很大水分,真实的城镇化水平只有不到40%。 2。质量型城镇化是追求质量和效益的“骑自行车”过程。 “骑自行车”的城镇化过程是一种积极稳妥的城镇化过程,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过快了自行车会崩溃,过慢了自行车会摔倒,只有正确把握好自行车的速度和节奏,才能匀速稳定前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需要“骑自行车”的城镇化过程。新型城镇化的国家战略要求正确处理好城镇化提速和提质的关系,把提升城镇化质量作为重中之重,逐步淡化城镇化的数量指标,强化城镇化的质量考核指标,推进国家城镇化由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化的空间质量、经济质量和社会质量,把城市病问题缓解到最低程度。

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让学生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能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能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会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并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二.教材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地理教学的核心部分,基于前面学习的不断深入与铺垫,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本节从过去、现在、未来即以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直面环境问题、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线索展开教学,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 三.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通过前面所学的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及交通等人文地理的知识,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区位分析能力,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已有认识。因此,如何由理论知识上升为切身的体会并付诸行动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回顾过去,了解现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践的必然性。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轴上的演变以及当代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知道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培养分析图表、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 2.将“环境观”与“发展观”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 五.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 (二)难点:如何处理好经济的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地发展。 六.教学策略 采用直观教学、活动教学、讲练结合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夯实基础

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型及发展

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型与发展 摘要:中国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政府包揽、“差序格局”、非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模式,因在社会快速转型期遭遇严峻挑战而开始了自身的转型进程。这种转型因适应了社会变迁的需要与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业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由于实际社会工作的制度惯性与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不足,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尚存在着两种模式并存、过渡性、不平衡性和民间组织发育不良等问题。中国社会工作模式必须在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通则、克服自身缺陷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社会工作模式转型发展 一、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研究的意义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有着许多面孔的综合助人专业,它同时具有实践、专业和制度三个层次的意义。[②]首先,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社会工作属于社会福利制度的发送体系,其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制度设置。社会工作强调提供服务、解决具体问题,是整个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层面,它直接决定了社会福利制度目标的达成;其次,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具有实践属性。西方社会工作,最初起源于XX团体和上层人士的慈善救助活动,作为一种职业,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仍以其助人活动发挥了巨大功能,在实务领域,社会工作包括个案、小组和社区等一系列的实践方法,社会工作之所以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发送体系,也是由其实践取向决定的,没有社会工作的助人行动,社会福利资源就无法通达地输送到社会成员那里;第三,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具有完整而科学的专业体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伦理、专业团体和专业技能等。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结果,西方社会早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使得人们对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慈善救助活动无法适应这种要求,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随即趋于专业化。本文主要立足于社会工作制度层面进行探讨,其它两个方面则较少涉及。 制度(Institution)是新制度主义的基本X畴。新制度主义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或在形式上是人为设计的构造人类行为互动的约束,是一系列被设计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X”。[③]在新制度主义那里,制度概念的涵义涉及非常广泛,既包括规则和程序,也包括组织本身;既有政治、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也把文化、道德甚至意识形态等纳入其中。本文借用新制度主义学派关于制度的概念,从制度结构、制度运作,以及文化因素三个方面,尝试性地将社会工作制度界定为:由现代社会设计出来的规定专业助人活动的一系列结构要素、运作程序和文化环境的总称,其中制度结构包括社会工作主体与对象等要素,制度运作包括社会工作程序、机制与过程,文化环境涉及对社会工作产生影响的直接与间接环境。 一般而言,模式是一种理论简化,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和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简洁的描述,表明事物结构或过程的主要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社会工作制度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制度特征的概括性描述,它向人们概括地描述社会工作制度的结构、运作和文化背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工作模式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社会工作模式意指,在中国特定文化环境中,社会工作制度在结构、运作方面的具体情形、本质特征及发展演变。

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 摘要 城乡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2003年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养育工作、2004-2007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2007年十七大以后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从中得出三点重要启示: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实施城乡并重战略、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并重、转变职能 城乡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城乡关系的状况及其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改革、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与社会发展,影响到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国以来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所造成城乡在体制、机制和发展水平方面的巨大差距,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一系列矛盾的根本症结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不合理的城乡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城乡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调整城乡关系,是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1978-2003年:农村支持城市、农业养育工业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国家确立了工业化战略。为了解决工业化所

需资金问题,确立了“农村支持城市、农业养育工业”的方针和政策。具体实现形式为“多取少予”。改革开放以后到2003年,虽然国家在国民收入分配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但总体而言,“农村支持城市、农业养育工业”的政策框架依旧,并没有根本改变,只是支持形式上发生了变化。 (二)2004-2007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2004年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同时,中共中央作出了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阶段的判断。在对这些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我国城乡关系政策开始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其标志就是“多予少取”。(三) 2007年十七大以后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的格局。这是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方略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建立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健全“三农”工作体制机制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二、启示 (一)中国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

中国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格局测度-地理学报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70卷第2期 2015年2月V ol.70,No.2February,2015 中国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格局测度 刘彦随1,2,杨忍2,3 (1.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3.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广州510275) 摘要:城乡发展转型是城乡要素转移、战略转变、机制转换的综合人文过程。利用网格和地统 计分析方法,揭示了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中心性、动态性与差异性;利用logistic 回归模 型,探测了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敏感性。研究表明:①城乡发展转型中心性呈现以中心城市为 核心的空间分异格局。平原地区逐渐形成以省会城市为一级、中心、地级市为二级集聚中心、 县级市及县城镇为三级集聚中心的空间格局,山区城乡发展转型的中心集聚性尚不明显。② 城乡发展转型空间拓展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的结构特征。以北京、天津、济南、沈阳、大连、石 家庄、青岛为主要城市扩展核心,空间聚核模式持续向外蔓延拓展。沿海岸线的“C ”型带和港 口群区域的土地快速非农化,成为城乡快速转型的热点区。③受点—轴—面区位要素综合影 响,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最佳探测空间尺度为1200m 。④ 未来城乡发展转型的极强敏感区以北京—天津—滨海新区为轴带,以京津为核心区,以辽东、 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合理有序的城乡空间开发应以城 乡发展转型空间中心性、动态性和差异性为依据,科学实施城乡空间优化与差别化管控策略。 关键词:城乡发展转型;中心性;动态性;敏感性;空间格局;环渤海地区;中国 DOI:10.11821/dlxb201502006 1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着城镇化进程[1]。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区域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以及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型[1]。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加快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入研究城乡发展转型过程、格局、模式与途径等科学问题,成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与决策的前沿课题,也是地理学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发挥综合研究优势的重要领域。城乡发展转型研究具有多层面、多尺度性,在区域层面主要表现为快速城镇化,以城市群、经济区演进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格局转型,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影响下的广大农村地区,以资源利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变为特征的乡村经济社会转型,其核心是区域城乡要素转移、战略转变、机制转换的综合人文过程。 综观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国外学者侧重从不同视角对城乡空间演变与景观保护[3-4]、产业发展与模式[5-6]、生态安全与保育[7-8]、社会要素变动[9]等进行深入研究。国内学者主要开展了城乡发展关系[10]、城乡协调模式[11]、土地优化配置[12],以及农村城镇化[13]、土地非收稿日期:2014-05-21;修订日期:2014-12-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748)[Foundation:Key Project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130748] 作者简介:刘彦随(1965-),男,陕西绥德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和城乡发展 研究,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12部。E-mail:liuys@https://www.doczj.com/doc/0710930204.html, 通讯作者:杨忍(1984-),男,贵州毕节人,博士,讲师,已发表论文30余篇。E-mail:yangren0514@https://www.doczj.com/doc/0710930204.html, 248-256页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

城乡一体化定义和内涵 一、定义 城乡一体化是指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二、内涵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等方面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提出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从国民经济社会全局的角度提出的城乡共同发展战略,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此后,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都按照这个战略的要求,跳出“农业”解决农业问题,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开始出现松动,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党的十七大在总结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作为根本要求”,并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同时,从制度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具体的部署。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2021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城市化的质与量

2021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城市化的质与量 1城市化:从理论研究到发展实践 城市化为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之一,是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构成、地域景观、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诸方面向具有城市特点而变迁的系统过程。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城市化模式、过程与动力机制、城市化空间格局与政策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城市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尽管如此,大多数国家仍将城市化看成一个人口统计学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地区[1]。最近,伴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繁荣,很多学者开始关注经济增长、聚集经济与城市化问题。《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强调了密度、距离、分割,意味着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市场的流动与一体化对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性。由于城市化意味着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地域的转移和集中,这样就会对环境造成潜在的较大影响[2]。因此,近年来已有研究开始调查城市化及其差异在城市和乡村家庭之间能源相关消费中的作用[3]。最近三十多年来,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世界的眼光都集中到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上。中国因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吸引了众多国际学者的关注[4-6]。EricJ.Heikkila指出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政治分散化、人口统计变化、全球化和技术变化是中国城市化的贡献因子,其中,市场和全球化是最重要的因子[7]。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化已经与全球城市化密切相关,并出现了部分融合的趋势。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中国城市化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开始进入全方位高速发展时代,以更开放的姿态嵌入全球城市网络,成为了新一轮世界城市化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化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同时,城市化特征也正在从新城市的增长及城市规模的扩张向城市化质量的提升转型。顾朝林等人强调了中国城市化研究必须从多维视角关注社会、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环境、技术和公共政策等的发展进程对城市化的影响[8]。然而,现有的城市化研究偏重于量,而对质的关注不够。联合国人居中心对城市化质量的研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代表性,评价体系包括城市发展指数(CDI)[9]和城市指标准则(UrbanIndicatorsGuidelines)[10]。前者包括基础设施、废弃物处理、健康、教育及生产5项内容共11个指标;后者从居住、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及管治5个方面评价人类居住。国内对于城市化质量的定量研究始于2001年叶裕民对当时300万人以上的9个超大城市的研究[11],近几年城市化质量的定量研究逐渐增多[12]。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质量的内涵、综合测度、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等方面,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还有学者研究了城市化过程中的效率问题,包括对城市系统的经济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与评价,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的利用效率研究和城市化效率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2008年,全球已有超过半数人口居住在城市中。根据联合国《世界城市展望》(2008)预测,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0%。最近,麦肯锡发布了多个关于世界城市以及中国城市与城市化发展的研究报告,包括《从中国制造到中国销售:中

浅议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

浅议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和反抗本国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一革命时期,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两大政党-国共两党也对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由于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两党有合作,也有分裂。一、从合作到对峙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变为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为了统一革命力量,1905年8月,孙中山等人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企图走民主共和、政党政治的道路-即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为阻止国民党重新组阁,1913 年春,袁世凯指使人刺杀了宋教仁,制造了“宋教仁案”。1914年初又解散了国民党,废除了《临时约法》,这些标志着政党政治幻想的破灭。袁世凯死后,中国又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国民党为维护共和制度,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作为当时的第一大党,国民党急于寻找一条既能实现其政治主张又能救万民于水火的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当时,中国主要社会矛盾是广大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共成立后,领导工人举行大小罢工百余次,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923年的二七大罢工把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顶点,但遭到了帝国主义和军阀的血腥镇压,史称“二七惨案”。此后,工人运动转入低潮。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革命阶级联合的重要性。[1] 由此可见,国共两党都有合作的愿望,且两党当时的政治主张与宗旨具有相似性,面对共同且强大的敌对势力,国共都有着合作愿望和现实需要。与国民党相比,共产党有着比国民党更深刻的国际背景。中共与苏联和共产国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共是国际共产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共产国际在中共派有代表,并随时参与党的工作,有较大的影响力。而当时的苏联,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其成功的经验是国民党所要借鉴的,中共正是其所利用的渠道。出于战略利益,共产国际和中共向革命失败而苦闷中的孙中山伸出援助之手。吸收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为失意中的国民党送来新的血液。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共产党的影响力扩大;国民党控制区迅速由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并继续向北推进;广大人民群众也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但合作中,中共没有在领导权上提出要求,从而处于从属地位,国民党处于主导地位。1925年,国民党分裂为左派和右派,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首的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此时,中国人民同国民党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蒋介石业已变为国民革命公开的敌人,业已变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业已变为屠杀工农和革命群众的白色恐怖的罪魁”。[2] 二、从对峙再到合作1927年7月到1936年12月,国共两党由合作走向对峙,表现为屠杀与反屠杀、围剿与反围剿的对峙。“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27年,中共领导并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来回应国民党的屠杀。三大武装起义失败后,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指出“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这就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10万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大为害怕。从1930 年底至1933 年10 月,先后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妄图消灭红军。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郑风田:十八届三中全会重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从“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二以”到“四位一体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来健全城乡一体化的机制体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我国城乡巨大差距的核心原因是长期以来城乡要素的不平等交换,是农村资源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的结果,未来应该改变目前不平等的要素单向流动,允许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实行城乡互动的双重循环,让农民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昨日,众人关注、期望很高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文公报正式发布,虽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还需再等时日,但大政方针已现。公报提 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 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纵观公报全文,在三农方面又有哪些重要政策进展呢? 其一继续重申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其实已提了数年,尤其是上届三中全会,对土地政策迈出的步子很大,如给予农民长久的承包土地权等等。时光已过去五年,目前的确权颁证工作还没有完全解决,最新的一号文件相关部门给出的时间是五年,可见这个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难度。如何真正落实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还需要更多的实质性政策来推动。有关农村非农建设用地能否真正做到同地同权同利,虽然各地已进行了诸多试点,如果没有全国性的纲领性文件,城乡统一还会继续争论下去。 其二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从“二以”到“四位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公报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过去在新城乡关系,重点关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这次改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由过去的二句话变动四句话: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把以工补农变成一工促农,从原来的被动变成主动,而增加的工农互惠、城乡一体,能够更完成地构画出工农城乡关系,他们是一体,是需要双方互相帮助,而不是过去单向的帮助。 其三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报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这个内容也是此次公报三农方面最大的亮点。农民目前 的整体收入中,来自财产权利的收入不足3%,这和农民拥有的巨量财产其实是不相适应的。农民拥有18亿亩耕地,还有2.5亿亩的非农建设用地,这个非农建设用地与城乡 非农建设用地数量相当,但由于各种制度障碍,农村巨大的土地资产,目前基本上处于沉睡状态,还没有给农民带来财产性收入。农民在农村的房子在家让老鼠住,自己在城里打工却只能住老鼠窝。农民的宅基地、承包地不能进行抵押贷款,城市资金进

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

城乡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城乡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目前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关系走向协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许多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60多年城乡关系的演变表现出五个基本特点,其变迁轨迹给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城乡关系演变之历史轨迹 (一)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关系 1.1949—1952年:开放的城乡结构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长期形成的相互对立的畸形的城乡关系,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央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央政府采取了在经济上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允许富农经济存在,允许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城乡私营工商业可以自由发展[1]。同时,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无偿分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整个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有较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城市人口的比重由10.64%上升到12.46%,城市人口从5 765万增加到7 163万,增加了1 398万人。在这一时期,城乡结构是开放的,城乡之间的迁移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城乡关系的发展基本上是正常的。 2.1953—1957年: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 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央政府开始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合作化从组织上配合统购统销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 1953年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后,由于国家投资增长过快,积累与消费、市场与计划(实质上是个体农民与国家)、农业与工业的矛盾突然以农副产品供应短缺的形式表现出来[2]。从1953年起,我国出现了粮食供应紧张,人口的迁移出现了一定的盲目性,“盲流”造成了对城市稳定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出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953年11月19日政务院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从12月初开始在全国对粮食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国家规定农民消费和积累的定额后,其余的全部征购走,也就是从农民手中收购“余粮”,造成农民种粮没粮吃,乡村粮食不足问题史加严重,同时也加速了城乡隔离的制度设计。 1956年秋天,农业合作化运动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国许多地区出现了粮食歉收的情况。山于粮食严重短缺,大批生活困境的农民,从农村流到城市寻找生存空间。1956年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史为严重的“盲流”问题。为了防止农村人口过多“盲流”到城市,减少对城市的冲击,维护社会稳定,1956年12月,周恩来总理签发了《国务院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但这一规定并没有有效解决农民大量外流的问题。 到1957年春天,农村人口盲流的情况仍十分严重。于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7年连续下发通知,规定企业、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不能随意招工用

《新型城市化中的城乡一体发展》习题答案

《新型城市化中的城乡一体发展》习题集 单选题: 1.“核心区”的要素和产业为什么扩散?正确答案是:(D) A 自我调节的结果 B 自我优化的结果 C 自我适应的结果 D 自我强化的结果 2.1898年出版的《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提出了建设新型城市的方案,此新型城市即为“____” 正确答案是:(B) A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B 田园城市 C 工业城市 D 现代城市 3.“田园城市”概念最早在《____》中提出。正确答案是:(A) A 明日的田园城市 B 共产党宣言 C 未来的田园城市 D 家 4.____城市化是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正确答案是:(A) A 新型 B 工业 C 农业 D 现代 5.中等收入陷阱是在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____美元出现的。正确答案是:(C) A 1000 B 2000 C 3000 D 4000 6.古代城市的产生是____的后果。正确答案是:(D) A 农商分离 B 体力劳动和脑力分离 C 工农分离 D 城乡分离 7.广州新型城市化应是更____、更包容的城市形态。正确答案是:(A) A 开放 B 自由化 C 信息化 D 绝对化 8.第十次党代会五年发展指导思想提出,“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和“率先转型升级,建设____”核心任务。正确答案是:(A) A 幸福广州 B 新型广州 C 满意广州 D 现代广州

9.关于“发达国家城市化”动力机制:与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正确答案是:(A) A 要素和产业的集聚与扩散 B 工业和农业的集聚和扩散 C 农村和城市的集聚和扩散 D 经济与政治的集聚和扩散 10.城市化最深层的动因是:正确答案是:(A) A 经济 B 产业 C 工业 D 服务 11.相对于整个经济区域,就单个城市的发展过程而言,通常是通过产业和居民的双重集聚实现的,不论是近代的商业大城市还是工业大城市,都必须经过一个产业和人口集聚的____过程。正确答案是:(A) A “极化效应” B “集聚效应” C “集中效应” D “集合效应” 12.“区域统一体”理论是谁提出?正确答案是:(B) A 克拉仑斯·斯坦因 B 刘易斯·芒福德 C 亨利·赖特 D 马克思·伟伯 13.在“区域”的尺度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种空间镶嵌图,依照国际上的平均估计,城乡二者之间地理空间的面积之比约为:正确答案是:(A) A 1︰50 B 1︰40 C 1︰30 D 1︰20 14.马克思认为,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____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正确答案是:(C) A 公有 B 集体所有 C 私有 D 全民所有 15.我国面临所有挑战汇合为“____收入陷阱”。正确答案是:(B) A.低等 B.中等 C.高等 D.初等 16.所有城市都是为节约____成本而存在。正确答案是:(D) A.损耗 B.劳动 C.生活 D.交易 17.“____分离和对立”表现为以往城市化的一般范式。正确答案是:(A) A.城乡 B.城郊

国内外城市发展转型经验借鉴与启示

国内外城市发展转型经验借鉴与启示 二、国内外城市发展转型趋势 (一)以产业高度化、就业充分化引导,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全球化导致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空间转移趋势日益加剧,服务业全球化是制造业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转移,发达国家仍控制相关行业的核心技术和附加值较高的环节,通过不断转让其技术专利取得市场利益。发展中国家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也积极引导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和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现充分就业是城市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目标,因此,城市政府更加注重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吸纳就业;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来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通过就业保障政策保证就业水平,以实现人的均衡发展,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二)以信息化、制度创新引导,促进城市社会转型 社会现代化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更多受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及人口等许多非经济因素的制约。信息化降低了信息收集、储存、处理、传播成本,改变了个人和组织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影响个人和企业的选择,导致社会就业与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及社会交易与交往方式发生转变,有效地促进社会进步。 通过收入分配、就业、税收等相关制度、政策的革新,更加民主、科学、公平地进行社会利益结构调整,把因利益调整所引发的各类矛盾和冲突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小范围,逐步消除城市二元社会结构;相关制度的创新以满足人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为目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以新产业空间规划引导,促进城市空间转型 城市市场化水平提高与创新能力增强,推动着城市空间形态不断变化。产业结构转移与重构通过城市空间结构中城市经济用地功能的变化而具体呈现出来。尤其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生产驱动的标准化大批量产品的刚性生产方式逐步转向为市场驱动的小批量定制产品的柔性生产方式,新产业空间就是以柔性生产方式为主的发达城市经济区域的典型象征。 顺应生产方式的变更与技术革新,以本地网络与根植性为主要识别标志的新产业空间大量涌现。美国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英国的剑桥-瑞汀-布里斯托等高技术的集聚地区等新产业空间形成并得到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城市以各类开发区的形式为城市拓展空间;此外,尚有大量以商务、办公、购物等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空间,如巴黎的拉德芳斯。新产业空间的规划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空间转型。 (四)以科技创新引领,创建智慧城市 以“智能+互联+协同”为特征的智慧城市,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与全新城市运营理念的融合,以更快、更好的实现城市政府从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综合应用。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全球众多城市的目标,通过智能化、交换共享与关联应用,实现城市运作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的和谐目标。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使信息成为城市的新资源,为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城市运营中各参与主体实现多赢。 (五)以低碳经济引导,创建低碳城市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低碳经济”迅速成为全球热点。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建设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

努力构建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

努力构建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 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进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大关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一、深刻认识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方略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大命题。在深入考察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史,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党中央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工农城乡关系思想的重大发展。它清楚地表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不仅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根本方针,也是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核心内涵和具体体现。这为我们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调整,主要是在农业养育工业、农村支持城市这一大政策下进行的。这种调整有其历史必然性。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自力更生的条件下,它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巨大作用,但也在客观上形成

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发展,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三农”问题日益严重。这一问题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差、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扩大等矛盾依然突出,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并呈逐步拉大的趋势。只有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积极调整和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才能改变工农关系失调、城乡发展失衡的现状,才能破解“三农”难题,尽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实力大大增强,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条件基本成熟。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二、切实把握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城市对农村的支持,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最需要办的事情做起,从现在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做起,着力在“反哺”和“支持”上下功夫,力争在关键领域和紧要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使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过程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获利益、得实惠的过程。 一要加大财政投入,更加直接有力地惠农助农扶农。通过财政税收手

最新 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逻辑与城市中心主义的兴起-精品

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逻辑与城市中 心主义的兴起 城乡关系的演变逻辑与城市中心主义的兴起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新世纪以来作为国家战略规划的新农村建设,其背后的目标动机、前提假设、行动规划以及理想图景,仍是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意志层面上统筹城乡发展的资源再分配过程。从目标动机看,新农村建设不是为了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启动的,而是为了弥补城乡互动博弈过程中农村的弱势地位提出的,是基于城乡发展的巨大反差而不得不作出的国家规划,在国家话语体系中,“城”仍然优于“乡”。从前提假设看,新农村建设也不仅仅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也是为了保证不至于因为农村的落后而导致城市化进程受阻。从行动规划看,新农村建设是由中央政府规划、各级地方政府实施,并纳入官员政绩考核的建设工程,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向农村输送资源的过程,④农村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许多建设并不是切实地从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来推进的。从理想图景看,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是以城市为参照的一次外部形象描绘,成为被城市化牵引着的农村跟进运动。可见,新农村建设并非是由内而外的一次内生动力发展,而是由外而内的一次外部动员建设。 在国家话语体系中,城市化建设轰轰烈烈,而新农村建设则显得黯淡无光。各级政府为了城市建设可以对农村进行土地征收和撤村建居,却从未因为农村的发展滞后而去延缓城市化进程。我们提出了“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等响亮的口号,却从来没有设想过“城市农村化”、“工业农业化”、“市民农民化”中,实际上暗含着一种“城市”、“工业”和“市民”比“农村”、“农业”和“农民”更为重要的价值逻辑。因此,所谓的“新农村”建设也基本上体现为安抚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失落、伤心的话语安慰,在实践中很容易被淹没。 这种状况是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作出的必然选择,几千年的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村社会,或许是为了适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时代需要,或许是为了满足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诉求,只有不遗余力地推进城市化。“城乡分治与一国两策”只是国家意志的不得已而为之,是在内外交困、上下求索中探索出来的一条城乡发展之路。 社会形态上的城市崛起与 农村消逝的同步并行 社会形态是城市和农村内在博弈过程中的一种外部呈现,这种外部呈现不仅是城乡内部自然孕育的结果,也是城市和农村在冲突、合作以及交流中相互形塑的过程。社会形态的变化直接表征了城乡内在发展动力的强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取向,也折射了国家意志的偏好与倾向。可以说,基于城乡关系的社会形态判断是透视一个社会结构的重要维度,也是理解微观个体行为取向的重要视角,更是国家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呈现。 从城乡关系的维度看,当代中国的社会形态经历了一个城市崛起与农村消逝此消彼长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