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关系研究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关系研究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关系研究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关系研究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关系研究

———基于江苏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谢正勤钟甫宁

内容提要本文以江苏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考察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人

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作用。分别从劳动力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区特征等方面展开,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不同教育程度对劳动力流动性的影响有显著差别,非

农工作经验的作用更大,培训则是影响流动性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因素;社会资源对流动性的影响

非常显著,边际影响程度高。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性人力资本社会资源

一、文献回顾———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对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杜鹰等人(1997)对我国农村

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缺乏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的一个主要因素。蔡日方(2001)

认为农户所在社区耕地缺乏流动以及资源较少和缺乏非农就业机会是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的主要推动

力。谭文兵、黄凌翔(2002)等从城乡生态系统角度出发,认为城市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内都存在一个

比例适当的问题,人口过多必然会在生态系统内部产生一种对过剩人口的排斥力。

利用计量模型考察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有丰富的成果。“中国农村劳动力

流动”课题组(1997)利用1994年四川省农调队有关资料,分别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家庭决策和

个人特征的多因素分析模型,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分

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影响家庭内部某一劳动力是否外出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力的

个人素质,其次是外部环境,第三是家庭的资源和经济条件。鲜祖德(2001)的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的转

移率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劳动力文化程度成正相关,与农村人均耕地面积、GDP中农业所占比重、劳动

力的年龄成负相关;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与城市劳动力工资率和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水平成正相

关。不少学者还专门研究了人力资本尤其是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

李培林(1996)、蔡日方(1997)等的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在农民工进城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周其仁(1997)强调外部环境对于农民外出就业机会的巨大影响。蔡日方等人(2000,2001,2005)研究了中国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并对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根源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分析。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宏观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选二、数据说明

(一)样本选择

我们选取了江苏省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和苏中地区为调查范围。样本选取采用了分层抽样和随机抽

样相结合的方法,先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了市、县,乡、村(组),再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组内样本户。抽样

结果是:扬州、泰兴、徐州和宿迁4个地级市,仪征、兴化、滨海、泗阳4个县,8个乡(镇)16个村(组)。我们

于2005年7月进行了农户调查,共访问了436个农户,取得有效调查问卷394份,有效率在90%以上。

(二)数据分析

调查涉及的变量有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当年外出打工时间(月)、打工年收入、

过去打工年限、未外出原因、是否参加过培训及其类型、家庭耕地面积以及家庭其他成员的相关信息。按

照国家规定的劳动就业年龄16~60岁剔除16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个体以及信息缺省的样本后,进入模

型的有1104个有效样本。在这1104个样本中,2004年有53.89%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其中30.54%的劳动

力常年在县外打工,18.14%的劳动力常年在县内从事非农业生产。当年未外出的46.11%劳动力中,有

80%的人从未外出打过工。所有家庭都有至少1个劳动力在外打工,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占家庭劳动力总

数的比例从0.2~1不等。村与村之间劳动力外出比例有较大差异,最高的仪征市谢集乡丁公村上罗组达

到79.03%,最低的滨海县天场乡马套村一组只有38.27%。其中外出打工在3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占

52.26%,半年以上的占45.83%,10个月以上的也达到29.26%。外出劳动力和未外出劳动力在年龄、文

化程度、培训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6.02岁,平均受教育程度为7.79年,其中

30.4%接受过某种形式的培训,而未外出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44.28岁,平均受教育程度为4.57年,只有

5.1%的劳动力接受过技能培训。

三、方法与模型

(一)模型选择

本文考察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即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可能性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劳动力向

外转移的概率,logit模型是最合适的模型之一。Logit模型探讨影响因变量的因素,研究在一定条件下个体

呈现某种状态的概率,比较在不同自变量组合下个体呈现某种状态的相对可能性。我们的研究中因变量

是劳动力的流动性,用是否外出来反映,它是一个二元选择变量,自变量中性别、婚姻、培训等也是二元选

择变量,教育年限、外出比例、耕地面积等都是连续变量,由于我们的样本容量较大,可以不对

量进行特殊处理而以原始数据进入模型。Logit模型的一般形式是:lnPi1-Pi=ΣβiXi,其中,Pi 是某种状

态出现的概率,Xi是影响这一概率的各个因素。

(二)变量选择

以劳动力个体为样本,假定现存体制和政策的外部环境对所有个体的影响大致相同,其流动性受到个

人素质、家庭资源和家庭类型、社会资源等条件的制约。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

性的因素主要有:

1.劳动力个人素质,包括劳动力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打工年限以及技能等。这些因素

综合地反映了劳动力获取非农就业机会并保持工作稳定的能力。素质越高,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就越大,流

动性就越强,反之则低。经验表明,未婚、教育程度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的年轻男性更容易获得非

农就业机会,流动性更高,这构成本文将要验证的第一个研究假说。

—29—

本课题数据调查与“农地细碎化问题问卷调查”合并取样

《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6年第8期

2.家庭特征,农户家庭所拥有的资源以及家庭状况是决定劳动力能否流动的重要因素。农户占有的

耕地较多,其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较大,流动性相应降低;家庭中有小孩上学会对劳动力的外出决策产生

一定的阻力,为照顾小孩的生活和学习,同时也因为打工所在地入学困难,父母会选择推迟外出时间或不

外出,因此上学小孩数量越多,流动性越低;家中老人一方面可以代替自己种地,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忙照顾

小孩,他们的数量对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可能是一个促进因素,因此家中老人数量越多,流动性越高;家庭劳

动力的数量和已经外出的劳动力数量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家庭劳动力总数越多,其外出阻力越小,流动性

越高;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已经外出的劳动力越多,由于可以为随后的外出提供就业帮助,未外出的劳

动力成功找到非农就业机会的可能性越大,其流动性越高。由此得到我们的研究假说二:家庭劳均耕地面

积大、上学小孩多、老人少、家庭外出比例低,流动性就低。

3.社区因素。在中国目前劳动力组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是传递外出就业信

息的主要通道,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网络关系是农村劳动力成功获得非农就业机会的一个不容

忽视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尚没有研究对这一因素进行量化和实证分析。一

般来说,亲戚朋友在外打工的人数越多,其可能获得的就业信息越多,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压力

越低,流动性就可能越高,这构成我们要验证的假说三。

因此,本研究所选取的变量及其含义见表1。

表1变量解释

变量释义变量释义

SEX性别,男=1,女=0TRAINING培训=1,未培训=0

D1年龄为16~30岁D1=1,其他为0PERAREA家庭劳均耕地面积

D2年龄为31~44岁D2=1,其他为0OUTRA TEV村外出劳动力比例

D3小学文化D3=1,其他为0OUTRATEF家庭外出劳动力比例

D4初中文化D4=1,其他为0CHILD家中上学小孩数量

D5高中以上文化D5=1,其他为0OLD家中60岁以上老人数量

MARR婚姻,已婚=1,未婚、离婚、丧偶=0CHIOLD家中老人和小孩的交叉项OUTYEAR打工年限

注:根据样本中外出劳动力年龄分布带将其划分成三个年龄段:16~30岁、31~44岁和45~60岁

四、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将上述变量代入Logit模型在Stata.中进行回归,结果见表2。模型的似然比统计值在1%的显著性水

平上通过卡方检验,说明模型是有效的。R2达到0.3747,对于截面大样本数据来说这已是相当不错的结

果,说明模型拟合良好。从各参数的Z检验来看,除小学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外出劳动力比例、上学

小孩数量等变量外,其他变量均在较高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从边际影响上看:

1·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变量,一直影响着劳动力的职业选择,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力

的流动性。具体来说,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流动性最强,外出概率分别比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和高中以上

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高24.14个百分点和2.82个百分点,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外出概率比未接受

过正规教育的劳动力高21.32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劳动力的外出概

率差别统计上不显著。本文回归结果中不同教育程度的差别比赵耀辉(1997)的研究结果要大得多,这可

能与江苏非农产业对民工素质要求更高有关。

2·相比较而言,培训对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作用更大,接受过培训的劳动力外出的概率比没有接受过

培训的劳动力高16.28个百分点。关于培训对劳动力流动性的影响,可查文献中只有侯风云(2005)作过

实证研究,但其结果与本文的结果存在较大差距。在侯风云(2005)的研究中,外出前培训对劳动力外出决

策的影响是负的,对已外出劳动力来说培训显著影响其就业区域选择,外出后培训对稳定就业具有更加重

要的作用。从本研究样本的实际培训情况来看,在全部接受过培训的207人中除20人未说明培训类型外,只有8人接受的是农业技能培训,其他均为非农就业技能培训,包括建筑、驾驶、

服装加工、美容美发、

电脑、机械电焊、汽修等,这为劳动力寻求相应的非农就业机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也拓宽了其就业的

区域和行业范围。打工年收入的比较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接受过培训的劳动力的打工年平均收入为

9076.41元,未参加培训的只有6541.13元,二者相差2535.28元。

表2回归结果

变量系数标准差Z统计量概率度边际影响

SEX0.65610.1826 3.59000.00000.1570

D1 1.7629 0.2653 6.6500 0.0000 0.3691

D2 1.2711 0.2338 5.4400 0.0000 0.2826

D3 0.3046 0.2725 1.1200 0.2640 0.0721

D4 1.0342 0.2766 3.7400 0.0000 0.2414

D5 1.0053 0.3551 2.8300 0.0050 0.2132

MARR 0.4184 0.2635 1.5900 0.1120 0.1027

OUTYEAR 0.2391 0.0255 9.3700 0.0000 0.0576

TRAINING 0.7202 0.2619 2.7500 0.0060 0.1628

PERAREA -0.1567 0.0521 -3.0100 0.0030 -0.0377

OUTRA TEV 3.8205 0.7109 5.3700 0.0000 0.9199

OUTRA TEF -1.2373 0.9308 -1.3300 0.1840 -0.2979

CHILD -0.2259 0.2205 -1.0200 0.3050 -0.0544

OLD -0.3803 0.2031 -1.8700 0.0610 -0.0916

CHIOLD 0.2594 0.1623 1.6000 0.1100 0.0625

C -3.4336 1.0437 -3.2900 0.0010

LR CHI2(13) 570.97{统计量}

R2 0.3750

样本1104

3·劳动力所在村外出劳动力的比例每提高1%,其外出的概率增加91.99%,说明劳动力所拥有的社

会资源对其外出打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从打工信息来源的调查结果中发现,通过企业招聘方式获

得就业信息的只占全部的1.2%,通过职业中介和政府组织获得信息的也只有3.8%,通过亲戚朋友介绍

的占27.6%,完全靠自己闯荡的达到67.4%,说明劳动力的组织化程度相当低,除了自己闯荡外,亲戚朋

友是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政府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微小。

4·男性外出的概率比女性高15.70个百分点,这与侯风云(2005)的研究结果相反,但与目前我国劳动

力市场上性别歧视的事实是相吻合的。这种情况也可能与二者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分工有关,女性更多的

是留在家中种地保证口粮,并照顾老人和小孩。年龄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6~

30岁的年轻劳动力的外出概率最大,其次是31~44岁的中年劳动力,45岁以上劳动力的流动性最低。16

~30岁劳动力的外出概率比30岁以上劳动力高出36.91个百分点,后者外出的概率又比45岁以上劳动

力高出28.26个百分点。

5·劳均耕地面积每增加1亩,外出的概率降低3.77个百分点,这与我们的假设一致,一方面劳均耕地

面积反映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耕地是农民生活的根本保障,农业实现规模经营从而获得

较高收入后其外出意愿相应降低,再次证明了我国农业资源的缺乏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家庭外出劳动力比例与家庭成员的流动性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统计上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6·家中上学小孩的数量与劳动力流动性呈负相关关系,说明考虑到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父母可能

会选择不外出就业,但统计上不显著。家中每增加1个60岁以上老人,成年劳动力的外出概率就降低

9.16个百分点,并在6.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家中老人的数量越多劳动力外出的概率越小,

这与我们的假设相反。考察发现,在我们所调查的区域内60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年龄明显偏高,这些老人

已经不仅不能留在家中帮助子女种地照顾孩子,还需要成年子女的照顾,这势必影响子女的外出决策。小

—31—

《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6年第8期

孩和老人的交叉项显著性水平不高(11%),但从符号上看还是符合我们的假设的,即家中有老人帮助照看

小孩父母外出的概率会大些,但由于前述年龄问题帮助不是很大。

五、结论和政策含义

本文以江苏苏中和苏北农户为例,分析了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区特征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的影

响,重点分析了教育、培训和社会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教育程度对劳动力流动性的影响有显著差

别,非农工作经验的作用更大,培训则是影响流动性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因素;社会资源对流动性的影响非

常显著,边际影响程度高。

在上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可能的政策含义是:第一,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一方面要普

及正规学校教育,提高识字率;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主要针对非农就业所需要的知

识和技术来组织培训。第二,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劳动力跨部门、跨地区流动创造良好的市场

环境,包括信息传递、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劳工维权等。第三,继续改革完善土地制度,建立农村土地流转

和有偿使用转让制度,使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促进规模经

营,提高农民收入。第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年老、体弱、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生

存保障。第五,为民工子女就学创造条件,减少民工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钟甫宁.全球化与小农:中国面临的现实.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5):1~7 2·蔡日方.劳动力流动、择业与自组织过程中的经济理性.中国社会科学,1997(4)

3·蔡日方.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0(4):1~10 4·蔡日方,都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经济研究,2001(12):41~49

5·蔡日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经济学动态,2005(1):35~39

6·谭文兵,黄凌翔.农村人口城市迁移的动力机制.城市问题,2002(2):14~16

7·“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多因素分析模型.社会学研究,1997(1):25~32

8·鲜祖德.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9·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经济研究,1997(2):37~42

10·张林秀,霍艾米,罗斯高,黄季火昆.经济波动中农户劳动力供给行为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0(5):7~15

11·张照新,宋洪远.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中国农村观察,2002(1):75~79

12·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管理世界,1997(5):80~100 13·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4):42~52

14·侯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选择与人力资本状况相关性研究.第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入选论文,2003

15·刘晓昀,刘秀梅.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EB/OL]. https://www.doczj.com/doc/0810714554.html,/cohddevs/ATTACHMENT/article/

1126767440.doc,2005·9·15

16·杜鹰.中国农村人口变动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95)

责任编辑方静

择,也有劳动力个人、家庭以及所在社区的各种特征。现有文献对培训和社会资源与流动性之间关系的实

证研究尚不多见,针对江苏省的相关研究更未见报道。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外部体制和政策环境

既定的情况下江苏省劳动力的可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重点考察人力资本状况和社会资源与流动性之间

的关系。

谁在种地

———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

朱启臻杨汇泉

[摘要]农业劳动力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文章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描述了农业劳动力的现

状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和老龄化趋势严重,依靠妇女和老年人对土地的感

情难以维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由此导致的农业粗放经营、复种指数降低和撂荒现象,成为我国

农业安全的潜在威胁。认为,为解决上述问题需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农业、尊重农民的社会氛围,并建议

国家启动“农业后继者培训工程”,培养大批新型的职业农民,从而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劳动力

基础。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发展;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

[收稿日期]2010-12-20

[作者简介]朱启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编: 100083; 杨汇泉,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生。

①关于农产品涨价的原因有“游资炒作说”、“自然灾害说”、“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说”、“流通成本增加说”等,尽管

这些“说”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无法对农产品涨价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因为,我们难以看到前几

年大量农产品过剩的景象。在流通领域做文章,可以暂时控制农产品的价格,但不可能增加农产品的数量。

2010年5月20日搜狐网以“中国农业的真正危机,在于农业劳动力不足”为题,对中国农业大

学一项研究的初步结果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未来农业劳动力问题的普遍关注。而随着

近期农产品物价水平的轮番上涨,其背后折射出的农产品供给不足也反映了农业劳动力短缺对农

业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①。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农业劳动力的调查回答这样几个问题:目前我

国哪些人在从事农业?他们怎样从事农业?其对农业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农业劳动者老龄化

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过程的必经阶段,它反映着我国人口在城市化、工业化发

展过程中的趋势。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学者都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

“农民的出路在于非农化”,“农业的出路在于工业化”,“农村的出路在于城镇化”等判断,几乎成

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共识。但就在各级政府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而努力时,却出现了

“民工荒”现象。从2004年中国首次出现民工荒以来,民工荒现象愈演愈烈,到2010年“招工难”

的报道充斥了各大网站。而学者们解释“民工荒”原因时,大都把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用

工企业与农民工的信息交流不畅作为主要原因,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总量依然很大,就业不充

分仍然是主要问题[1]27-28[2]6-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近

年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 3/4的村已无青壮

年劳动力可转移[3]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农村劳动力利用状况也进行过一次较全面的调查,覆

盖全国17省区、20个地级市、57个县市、166个乡镇、2 749个行政村。从调查来看, 74·3%的村庄

表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只有1/4的村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

给表示担忧[4]10。在“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同时,农村也出

现了“用工荒”。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农业雇工价格连年大幅度上涨,在北京、四川、山东等地,农

业劳动力每天的工资2007年是50元, 2008年70元, 2009年80~90元, 2010年男性劳动力在100

~120元,而且“还要管中午饭”。即便如此,农忙时很难雇到人。一些村干部反映,“村里死了人,

连一个抬棺材的人都难找到”。

民工荒的发生和农村劳动力日趋老龄化的现实,促使我们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人口压力下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是否一定是“过密化”[5]?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短缺对农业到底会有怎

样的影响?

对于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在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前提下,家庭农业劳动力在部门比较预期收益差距的驱使下“过度”转移到非农部门时,其“结构性非剩余转移”

(过度型流动)的存在使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力也转移出去、并且完全超出了“剩余”边界的可

能[6]52。对微观层次的家庭农业生产而言,在老龄化社会日趋显现的背景下,青壮年等高质量劳动

力的外流,不但会导致经营农业的主体和耕种方式的变化,而且一旦老年人开始种不动地,“谁来

种地、谁会种地”将成为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区域范围的农业生产而言,如果该地区过

度转移造成的农业劳动力短缺(尤其是青年劳动力)在此时期内未能及时得到弥补,其一定时期内

必然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此时,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之间已不是简单的“过密

化”,而是一种“过疏化”关系。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和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非农产业,就已有学者开始担忧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的部分地区会出现农业劳动力短缺及由此造成

农业生产不足问题[7]71-83。但在当时环境下,外出打工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况且,农村劳

动力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短缺”征兆。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农村“留守”群体的问题,如有

学者以“别样童年”、“阡陌独舞”和“静寞夕阳”形象地勾勒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生

存状态①,留守群体究竟会对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也成为课题组讨论的主要问题。正是基于

农业生产中已存在着劳动力数量短缺和质量不足的危机判断,从2009年开始,课题组围绕农业劳

动力与农业发展的关系问题,基于对山东、山西、河北、四川、重庆、陕西、黑龙江等10省市20个村

的调研资料,描述了“谁在种地?”以及“怎样种地?”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应对农业劳动力短缺问

题的对策。

二、谁在种地

通过对20村的实地研究,课题组的调研结果验证了学者们的普遍判断,目前农业生产的主体主要是妇女和老人。

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城镇化过程中男性劳动力非农化进程的加快,就开始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可以说,“男工女耕”的分工模式首先把农村妇女推向了农业

生产主力军的位置。1992年,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全国29个省(区、市)、312个固定观察村调查时,就发现在农业劳动中女性纯务农者占同类劳动力总数的52·5%,高出男性4·9个百分点[8]1-3;另一些学者,如高小贤[9](1994)、宋一青和Jiggins[10](2002)

等描述了农村妇女接管农业生产的现象。而课题组通过对20个村的调查发现,农业劳动力中(16

岁~60岁)妇女所占的比例较高,为57·2%;但实际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者(含60岁以上的农业劳

·163·第1期朱启臻等:谁在种地

①参见叶敬忠等.《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静寞夕阳———中国

农村留守老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

年前不同,现从事农业的女性大多是被动型的。据课题组

的调研,从事农业的女性类型,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需要照顾家里老人的。这部分妇女一

方面照顾老人,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根据访谈资料统计,这部分妇女的年龄集中在50岁左右,小

学文化程度居多;二是需要照顾孩子的。这部分妇女的年龄集中在40岁左右,文化程度以初中为

主,一般有外出打工经历,只是子女要上学或者要参加中考、高考从打工地转学老家,为了照顾

孩,父母一方(一般是母亲)回家,一方面照顾孩子,另一方面从事农业劳动;再有,就是少数6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她们普遍没有读过书,因子女外出而缺乏依靠,只能自己种地。调查还发现,农

业劳动力中的妇女群体是一个不稳定的劳动力群体。文中第一和第二种从事农业的女性类型,尽

管其年龄偏大,但她们留在农村只是暂时的,这部分人中的绝大多数表示等老人去世或孩子考完学

后,她们仍会选择外出打工。

案例1给我帮忙的20个人全是女的

44岁的余晓翠是汉中市西乡县的农民。因要照顾年迈的公婆,留在家里种地。劳动

力不足是她面对的最大挑战。她乐于助人,农忙时也得到了街坊邻居的帮助。

“来帮助我的人,大多数都和我差不多,年纪在41岁到45岁之间,老公出去打工,她

们在家里种地。上次插秧的时候过来给我帮忙的20个人全是女的。”

“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有些农活干起来很吃力。比如收谷子的时候要人拉车,女人

就拉不动,这个时候就得找男的。收完谷子还要打,打谷机很沉,要是男人们搬两个人就

够了,女人们四个人也很困难,要是赶上下雨的天气,谷子打不完就淋湿了。还有耖地的

时候,一亩地一个壮年的男劳力两天就耖完了,女的就不行,起码要三、四天,耖的还不好,

到头来还可能影响收成。”

“村里的男劳动力不好找了,有一两个,还得上赶着给人家说好话,或者是等着,如果

请男劳力的人多,他得赶着一家一家的来。”

“最让人着急的是水稻插秧的时候,种水稻要抢农时,我们村子堰塘放水是挨着的,

要是轮到你家了,你家的秧苗还没插好,这是不行的。或者是水放到你家的稻田里了,你

就要在两天之内把秧苗插好,不然两天以后水就干了。”而像这样要紧的农事,女性是难

以胜任的。

构成农业生产主体的另一群体是老年人, 2009年,课题组在对山东省荣成市崂山镇神道村、湖南省醴陵市高桥乡马家垅村、河北兴隆县大水泉乡庆丰村、北京房山张坊镇的大峪沟村农业劳动力

进行调查时,发现这些农村的实际老龄化程度平均超过30%;农业从业者的劳动力老龄化则更为

突出, 50岁以下的农业劳动力平均不足10%,平均年龄达到67岁,更有84岁高龄的老人还在田间

务农。如神道村全村212名劳动力,从事农业的只有58人,由于举家迁出的农户越来越多,近三年

初、高中毕业生只有6人,无一人从事农业;对马家垅村140名劳动力的调查, 50岁以下的农业劳

动力仅为12人,且全部为留守妇女。大峪沟村,户籍显示的劳动力数量1 007名农业劳动力中,留

在农村的农业劳动力只有36人。80后年轻人无一人参加农业劳动。课题组对10省市、20个村的

调查结果,农业劳动力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了63·05% (表1所列),成为农业劳动力的稳定

主体。

另对来自黑龙江、河北、天津等6个省市自治区80个村的支部书记、村主任的调查问卷①

析。结果表明,在村里专事农业生产的没有30岁以下的年轻人,老年人约占农业劳动者总数的74·8% (如表2所列)。尽管上述调研数据是依被调查者估算获取,但借此我们仍可管中窥豹看到

·164·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①调查和座谈的问题包括:本村的土地面积、户籍人口、常驻人口、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对农业的影响等,其数据

是被调查者的大致估计。

生产基本上是老年人的产业,农业生产的后继者缺失。

表120个村庄农业劳动者老龄化程度

农业劳动者年龄分布/岁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占农业劳动者总数的比例/% 备注<30 12 0·20 厌学,或有一定缺陷者31~40 165 3·25多为返乡创业和从事特种种植的青年

41~50 478 9·42多为照顾老人,不能外出者

50~60 1 220 24·04是目前的主要农业劳动力

>60 3 200 63·05是目前农业生产的主体

农业劳动者总计5 075 100

表280个村庄农业劳动力状况

农村劳动力年龄分布/岁种地人数非农业人数劳动力合计不同年龄段

农业劳动者占农业劳动者总数比重

<30 0 24 20 2 420 0

31~40 1 610 2 740 4 350 6·0

41~50 2 580 2 810 5 390 9·5

50~60 2 620 2 120 4 740 9·7

>60 20 240 170 10 204 74·8

劳动力总计(不含60岁以上) 6 810 10 090 16 900 21·2

劳动者总计27 050 10 260 37 310 100

在种地的老年人中,一部分没有外出经历,一直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收入是其主要收入;另一部

分有过外出打工经历,因年龄大了,“人家不愿雇佣”,有的是因在外打工受伤或患职业病,被迫回

到农村种地。

案例2喜欢种地的老人

66岁的胡国琨在60岁前没有打过工,是孙子跟着父母去浙江了,才有了空闲。

“当时,我和村里的几个人一起去了重庆,在熟人的介绍下进了一个建筑工地建房

子。工作是在18层高的楼上浇筑混凝土。才干了一个星期,因为公司老板嫌我年纪大,

怕我出危险,就把我给辞退了。工资没给,只给了100多块钱的车费,我就回来了。后来

又干过刷漆的工作,老板也是嫌我年龄大,不要我。”没办法就在家种地了。

胡国琨家里共有6亩田地,以前身体好的时候,他还承包了别人的6亩田地。十多年

来,自己一个人在12亩田地上,勤勤恳恳地做着农活。他不仅靠种地养活了全家老小;还

省吃俭用地给两个儿子盖上了新房。2009年胡国琨腿受了伤,不能干重体力活儿了,就

不再承包别人的土地了。在外打工的儿子们劝他把自家的土地也转给别人种,但他自己

还是坚持自己种自己的地。

“我不愿意把地给别人种,别人种地不上心,把我的地毁坏了咋办。”

“我不喜欢打牌,也不喜欢到处瞎逛。我喜欢种地,几天不下地就觉得闲得慌,而且

在地里活动活动对我的腿也有好处。”

“虽然现在腿没以前好使了,但我身体还不错,所以种地种的不比别人差,每样都

得干。”

·165·第1期朱启臻等:谁在种地

三、怎样种地

提起农业生产,很多人知道中国农业从2003年开始已连续七年获得大丰收,但很多人却未必知道支撑农业一个又一个大丰收的主体主要是那些留守的妇女和老年农民,尤其是那些50岁以上

有过困难时期饥饿经历的妇女和老年农民,他们(她们)往往都很珍惜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精耕

细作,见缝插针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在调查中,课题组看到这些老农民们不仅把自己的承包田

种好,就是房前屋后、田埂地边上都种满了庄稼。同时,课题组也发现随着这两部分群体老龄化趋

势的加重,他们(她们)经营农业已显得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成为这两部分群体种地的最

普遍状态。从理论上讲,农业生产活动对于容纳劳动力来说,仍然是一个富有弹性的部门,投入更

多的活劳动,不仅可以节约资本投入,还可以通过更加集约和精细的管理而提高产出、增加收入。[11]5-7但农业劳动者的女性化和老龄化,不仅限制了对新技术的接受,也难以投入更多的活劳

动。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以实现、粗放经营、复种指数下降以至于撂荒。

1·土地的粗放经营

精耕细作本来是中国农业的传统,但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匮乏,粗放经营开始成为人们应对农业劳动力不足的普遍措施。调查发现目前粗放经营有三种典型表现。第一种表现是“广种薄收”。一个大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几个儿子把耕地均留给老人耕种,由于老年人体力、精力的原因,

不能像年轻时一样对每一块土地都精耕细作了,只是“把每一块土地撒上种子不至于荒了地就行

了。能收多少算多少,反正也不指望它”;有的只是撒些化肥,连除草的精力都没有,只等着收获了;第二种表现是“只管种和收”。一些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只是种地时回家看看,把种子撒到地

里,或请人帮助播上种,然后就“一去不复返”,施肥、除草、灌水,一应投入均免掉了。就等着收获

季节回家收获。好在现在品种的科技含量高了,不施肥、不灌水,遇上风调雨顺竟然还有一些产量。

第三种表现是“只种不收”。调研时发现少数人外出打工,因工作太忙抽不开身,也因为农业收益

的微不足道而对收获物不屑一顾,熟透的麦子已经淹没在杂草丛中而不去收获,所得到的只是政府

的种粮补贴。

2·复种指数的下降

减少复种指数是人们应对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另一个措施。调查发现在华北地区和胶东半岛的一些农村,传统种植制度是一年两熟,即种植玉米和小麦。随着种地与打工比较效益差距的扩大和

农业劳动力的日益减少,许多村民逐渐改为一年一熟(只种玉米),进入冬季后随处可以看到大面

积的空白地。如某村1 000多亩耕地,因为小麦需要多次灌溉,浇水费用高,“划不来”,加之种小麦

对劳动力投入的需求高,所以该村现在只有两户农民还在种小麦;而在南方水稻产区,原本可以种

双季稻,许多人改成了单季稻。一些地方为应对劳动力的不足,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名义下,粮

田种上了果树,稻田上长出了竹子。本以为这样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收入,其结果由于劳动

力投入不足,果园变成了荒地,竹林也得不到收入。

3·耕地抛荒

耕地抛荒是农业收入过低导致的农业劳动力匮乏引起的直接后果之一。耕地抛荒现象在所调查的村庄或多或少存在着,在中西部丘陵和地处山地的农村因为田地不集中,大小不一,机耕难度

大等原因,抛荒现象尤为明显。

在调查过程中,尽管各级政府以及村干部都声称村里没有荒地,可我们入户调查的第一户就发现了5亩荒地。

案例3种不过来,只能荒着

黄某,今年72岁。儿子们外出打工,家里有7亩耕地, 2亩水田, 5亩旱地。

·166·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不动了。只种了离家最近的2亩水田,种的是水稻和

油菜。离家远的5亩土(旱地),原来种玉米,现在顾不上了。本来想转给别人种,但离村

里远,不方便,没人愿意种。已经荒了好几年了。”

案例4无奈的抛荒

马昊是我们在某村访谈时遇到的还在种地的年龄最大的老人,今年81岁,仍然种着

7亩地。马昊有6个儿子,全家现有18口人,除了他和老伴外,其余16口人都已进城了。“现在种地简单了,只要撒上种子,就等着收了。”

“过去要锄草,锄好几遍,现在都没有这些活儿了。”

“我们也不指望打多少粮食,不荒地、够自己吃就行了。”

“前些年,家里的地我和老伴两个人种着,老伴前年得了脑出血,就干不动活了,剩下

我一个人凑合着种。今年我心脏出了问题,也干不动了。子女们也都不同意我们再干

活了。”

马昊说,儿子们有工作不会回来种地,孙子们根本就不会种地,本来想转给别人,可村

里会种地的都老了,自己的地还种不过来,转不出去,就只能荒着了。谈到这些话,他显得

很无奈。

村民反映说,村里的水田,离家近的地一般没有撂荒现象,一是老人们珍惜土地,二是这些地产出较高,可以解决农户的口粮问题,撂荒地较多的是那些离村庄远,老年人耕种不方便或是没有灌

溉条件的旱地。我们从各地的一些报道中也可以发现抛荒的严重性。如“农民供返乡创业,使200

亩荒地变粮田”,“承包5 000亩荒地,成为种粮大户”等等报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量荒地存在的

现实。

抛荒的结果导致农产品产量下降。如我们调查的一个半山区村庄过去粮食产量自给有余。而今,该村除了少数贫困户靠农业维持温饱外,大多数农户需要从市场购买粮食。某村是生产柿子的

大村,改革开放初期,全村柿子产量每年均在300万斤以上,而今,丰年的产量也难以超过80万斤。

有些农村的土地表面看来没有撂荒,实际有缺乏管理,农业产出微不足道。我们对80个村干部的

调查显示,他们认为农业劳动力短缺对农业生产没影响的占7·5%,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的占

20·0%,认为现在影响不明显、未来会有影响的占23·8 %,认为对当前农业生产影响很大的占

48·8%。

此外,伴随着农业劳动力短缺而来的除了当地农业产出的减少还使多样化农业发展难以为继, 对精耕细作的传统以及农业文化的传承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对未来农业的思考

2007年,新华网发表过一篇《明天谁来当农民?》的报道,就有关部门在对河北某乡镇中学学生

进行一项问卷调查中发现,该中学96%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不愿当农民,仅有4%的学生表示愿意留

在农村;“厌农”、“轻农”的意识在当地很多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农业后继劳动力的来源让人

担心[12]。人们在讨论农业安全时,习惯于从土地资源、水资源、市场、技术、流通、农业投入等方面

来考虑,恰恰忽视人的主体因素———农业劳动者对农业安全的影响。而从课题组调查的结果来看,

农业的潜在危机就在于农民的后代不愿意从事农业。

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看,农业劳动力匮乏现象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会转型阶段也十分普遍。如日本农业劳动力的高龄化和后继无人问题就十分突出,直接导致大量耕地弃耕,农产品自

给率下降。仅以粮食为例, 1960年日本的自给率为79%, 1970年为60%, 1980年为53%, 1990年

48%, 2000年以后一直在40%左右。在一些山区和半山区,农村人口过疏化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农

·167·第1期朱启臻等:谁在种地

础设施、文化遗产的保存都难以维系。为了协调经济的平

衡发展、稳定农村秩序、提升农业的商品价值,日本政府把发展农业教育、大力培养职业农民作为振

兴农村和农业、挽回农业地位下降的根本措施;[13]23-24韩国针对高素质农业劳动力流失问题,对农

民教育实施国家干预,从1980年到1990年,先后制订了《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和《农渔民发

展特别措施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组织实施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工程,明确提出培养新一代农

民的目标。通过宣传教育,父母劝导,鼓励农村青年报名。再通过一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录

取;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农渔民后继者。同时政府为农业后继者创业提供2

000万至5 000万韩元的资金援助;对专业农户提供2 300万至1亿韩元的资金援助。为培养农业

后继者和专业农户从法律上提供了保证。[14]42-45

中国农业集约化程度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农业尚未成为有吸引力的就业领域,农村劳动力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更为严重。“民工荒”与农村劳动力短缺同样应引起社会的关注,解决

农业劳动力问题比解决工业劳动力更为复杂。近些年,一些地区通过吸引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承

包农田、发展家庭农场等措施,对弥补农业劳动力的不足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一些地区通过完善农

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等措施,推广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劳

动力的不足。但无论是发展家庭农场、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均需要大批有

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后备农民至关重要。日本的振兴农业和农村计划、韩国的

“农业继承人”计划以及欧洲实行的“农民准入制”等也都是建立在培训新型农民的基础上。因此,

我们建议把实施“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作为农民职业化教育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的基本思想是让“想种地”和“能种地”的人去种地,其主要对象是农

村地区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并对符合以下条件的给予优先考虑:农村承包大户和家庭农场继承人;

致力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农村青年;致力于农业服务的农村青年;致力于农业科技开发的农村

青年。培养内容除了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经营知识与技能外,重点进行农业教育,包括:农业性质与

农业功能教育、农业文化教育、农业组织教育、农业政策以及农业法律教育等。通过“农业后继者

培养工程”可以实现以下四个目标:第一,解决农业继承人问题,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对高素质农业

劳动力的需求。农业后继者是热爱农业并愿意继承父业以农业为职业的新一代农民。他们不仅有

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还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把发展农业与对社会、环境的责任结合起

来。第二,通过“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落实农地与农业保护措施,是国家支持农业的重要途径。

农民是耕地保护和农业发展的主体,农业后继者对农业的功能和耕地价值有深刻的认识,能够

自觉

保护耕地。政府通过对农业后继者的培养实现对农业的支持。第三,“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具有

区域农业(或社区农业)保护与开发功能。农业后继者的培养要适应多样化农业发展的需求,不仅

要培养规模农场的经营者,也要培养社区农业、精致农业的经营者,帮助农民善于利用社区资源发

展特色社区农业和民族农业。第四,促进农业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应该看到,随着农村青年进城务

工传统农业文化的代际传承路径被中断,“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肩负着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与继

承功能,特别是要帮助新一代农民认识传统农业与农村文化的价值,同时要帮助他们适应成熟化社

会和开放经济所需的农业和新农村价值观,这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增加农业对青年人的吸引力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农业始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农业、尊重农民的氛围,才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实现支持农业与农村的目标。只有给农民应有的地位和利益,才能给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无论何种形式的制度创新,农业离开了农民是难以想象的。面对农业劳动力

后继乏人的现状,我们必须对农业的本质、农业与农民、农业与政府、农民与政府的关系等问题进行

深入思考。对此,农业政策的制定者、理论研究者和农业实践者都有其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168·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参考文献]

[1]陈诗达.对城市“民工荒”现象的几点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4(4)

[2]杨宜勇,安家琪. 2009~2010年就业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 2010(1)

[3]蔡?. 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总报告———对17个省(市、区)2 749个村庄的调查.

改革, 2007(6)

[5]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0

[6]徐增文.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中国农村经济, 1995(1)

[7]黄平,E·克莱尔.对农业的促进或冲击:中国农民外出务工的村级研究.社会学研究, 1998(3)

[8]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组.关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 1994(3): 1-3

[9]高小贤.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女性化趋势.社会学研究, 1994(2)

[10]SongYinching; Jiggins, Janice: Feminization ofAgriculture andRelate Issues: TwoCases Study inMarginalRural

Area in China.LeisaMagazine, 12: 5-7, 2002

[11]蔡?.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中国人口科学, 2007(2)

[12]王文辉,郭伟.明天谁来当农民.河北日报, 2007-03-26

[13]宋杰,赵韩强.战后日本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东北亚论坛, 2001(4)

[14]张忠根.韩国农业政策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农业经济, 2002(4)

谁在种地

———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

朱启臻杨汇泉

[摘要]农业劳动力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文章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描述了农业劳动力的现

状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和老龄化趋势严重,依靠妇女和老年人对土地的感

情难以维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由此导致的农业粗放经营、复种指数降低和撂荒现象,成为我国

农业安全的潜在威胁。认为,为解决上述问题需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农业、尊重农民的社会氛围,并建议

国家启动“农业后继者培训工程”,培养大批新型的职业农民,从而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劳动力

基础。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发展;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

[收稿日期]2010-12-20

[作者简介]朱启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编: 100083; 杨汇泉,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生。

①关于农产品涨价的原因有“游资炒作说”、“自然灾害说”、“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说”、“流通成本增加说”等,尽管

这些“说”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无法对农产品涨价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因为,我们难以看到前几

年大量农产品过剩的景象。在流通领域做文章,可以暂时控制农产品的价格,但不可能增加农产品的数量。

2010年5月20日搜狐网以“中国农业的真正危机,在于农业劳动力不足”为题,对中国农业大

学一项研究的初步结果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未来农业劳动力问题的普遍关注。而随着

近期农产品物价水平的轮番上涨,其背后折射出的农产品供给不足也反映了农业劳动力短缺对农

业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①。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农业劳动力的调查回答这样几个问题:目前我

国哪些人在从事农业?他们怎样从事农业?其对农业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农业劳动者老龄化

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过程的必经阶段,它反映着我国人口在城市化、工业化发

展过程中的趋势。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学者都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

“农民的出路在于非农化”,“农业的出路在于工业化”,“农村的出路在于城镇化”等判断,几乎成

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共识。但就在各级政府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而努力时,却出现了

“民工荒”现象。从2004年中国首次出现民工荒以来,民工荒现象愈演愈烈,到2010年“招工难”

的报道充斥了各大网站。而学者们解释“民工荒”原因时,大都把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用

工企业与农民工的信息交流不畅作为主要原因,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总量依然很大,就业不充

分仍然是主要问题[1]27-28[2]6-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近

年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 3/4的村已无青壮

年劳动力可转移[3]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农村劳动力利用状况也进行过一次较全面的调查,覆

盖全国17省区、20个地级市、57个县市、166个乡镇、2 749个行政村。从调查来看, 74·3%的村庄

表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只有1/4的村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

给表示担忧[4]10。在“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同时,农村也出

现了“用工荒”。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农业雇工价格连年大幅度上涨,在北京、四川、山东等地,农

业劳动力每天的工资2007年是50元, 2008年70元, 2009年80~90元, 2010年男性劳动力在100

~120元,而且“还要管中午饭”。即便如此,农忙时很难雇到人。一些村干部反映,“村里死了人,

连一个抬棺材的人都难找到”。

民工荒的发生和农村劳动力日趋老龄化的现实,促使我们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人口压力下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是否一定是“过密化”[5]?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短缺对农业到底会有怎

样的影响?

对于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在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前提下,家庭农业劳动力在部门比较预期收益差距的驱使下“过度”转移到非农部门时,其“结构性非剩余转移”

(过度型流动)的存在使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力也转移出去、并且完全超出了“剩余”边界的可

能[6]52。对微观层次的家庭农业生产而言,在老龄化社会日趋显现的背景下,青壮年等高质量劳动

力的外流,不但会导致经营农业的主体和耕种方式的变化,而且一旦老年人开始种不动地,“谁来

种地、谁会种地”将成为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区域范围的农业生产而言,如果该地区过

度转移造成的农业劳动力短缺(尤其是青年劳动力)在此时期内未能及时得到弥补,其一定时期内

必然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此时,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之间已不是简单的“过密

化”,而是一种“过疏化”关系。

新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历任领导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历任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OHRSS) 是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 管理和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中国国家权力机构。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2008.03.11)“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审议通过组建,同时组建国家公务员局,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不再保留人事部、劳动和社 会保障部。2008年3月31日正式挂牌,而其官方网站也于 同日开始运行。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历任领导[2008.3-- ] 部长尹蔚民2008.3--副部长季允石2008.3-- 2011.2 正部长级孙宝树2008.3-- 2012.3 李智勇2008.3-- 杨志明2008.3-- 张小建2008.3-- 2010.10.8 杨士秋2008.3-- 王晓初2008.3-- 何宪2008.3-- 胡晓义2008.3--

信长星2010.10.8-- 张建国2011.2-- 邱小平2012.3--潘立刚2013.5--政务院劳动就业委员会[1952.7.25 --1954 09.27]主任李维汉(1896-1984) 1952 0725 1954 0927副主任安子文(1909-1980) 1952 0725 1954 0927副主任李立三(1899-1967) 1952 0725 1954 0927副主任章乃器(1897-1977) 1952 0725 1954 0927副主任钱俊瑞(1908-1985) 1952 0725 1954 0927副主任孙志远(1911-1966) 1953 + 1954 0927人事部(1950.9.11成立,1954.11.10撤销,1988.4成立。2008.3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合并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安子文(1909-1980) 1950 0905 1954 0927 部长赵东宛(1926-) 1988 0412 1993 0329 部长宋德福(1946-2007) 1993 0329 2000 1228 部长张学忠(-) 2000 1228 2002 1228 部长张柏林(1942-) 2003 0317 2007 0830 部长尹蔚民(1953-) 2007 0830 2008 0317 副部长徐冰(1903-1972) 1950 1226 1954 0927 副部长孙起孟(1911-) 1950 1226 1954 0927 副部长李楚离(1903-2000) 1951 0903 1954 0927 副部长程连昌(1931-) 1988 0503 1993 03 副部长张志坚(1937-) 1988 0503 1998 0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 13号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67次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部长尹蔚民 二O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关于基本养老保险 第一条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统筹养老金,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 第二条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 第三条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条规定延长缴费)的,可以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条规定延长缴费),且未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告知其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权利以及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后果,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

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第四条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跨省流动就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9〕66号)有关待遇领取地的规定确定继续缴费地后,按照本规定第二条办理。 第五条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跨省流动就业,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的具体办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9〕66号)执行。 第六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个人在达到法定的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前离境定居的,其个人账户予以保留,达到法定领取条件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其中,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可以在其离境时或者离境后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告知其保留个人账户的权利以及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后

劳动合同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劳动合同书 甲方:佳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乙方: 性质:有限公司性别: 地址:岳池县九龙镇界牌村出生年月: 联系电话:文化程度: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甲方(盖章)乙方: 二〇一六年月日二〇一六年月日 法定代表人: 二〇一六年月日 四川省岳池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

五、社会保险 第八条甲方应按国家和四川省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乙方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障费用;甲方支付80%社会保险费,乙方自付20%部分,甲方可从乙方工资中代扣代缴。 六、劳动保护、劳动条件 第九条甲方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四川省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建立健全工作规范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第十条对乙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甲方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在合同期内应定期对乙方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第十一条甲方有义务负责对乙方进行业务技术、劳动安全卫生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第十二条乙方有权拒绝甲方的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对甲方及其管理人员漠视乙方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并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 七、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和经济补偿 第十三条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本合同相关内容或解除本合同。符合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出现,甲方和乙方均可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出现,本合同即行终止。 第十五条甲方应当在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为乙方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乙方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转移手续。 第十六条甲方违法解除和终止本合同,乙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甲方应当继续履行;乙方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甲方应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金标准向乙方支付赔偿金。 第十七条如果乙方要辞工,需书面申请经公司人事部门批准同意方能离开。乙方不得擅自离岗。 八、其他 第十八条乙方违反甲方规章制度,对甲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九条双方协商签订的以下协议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能分解到各直属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能分解到各直属事业单位, 就是人社局的具体工作了 1.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收集、发布职业供求信息;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和劳动者求职提供职业介绍服务;负责街道、社区和乡镇、村就业平台的业务指导与管理;指导协调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组织开展境外劳务输出工作;开展小额贷款担保服务和创业指导工作;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负责全市城镇失业登记及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待遇的发放工作;负责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及规范指导劳务派遣工作。 2.市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贯彻执行国家养老保险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负责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工作;审核、发放死亡离退休人员的丧葬抚恤费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负责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承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承办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 3.市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贯彻执行国家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全市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职工工伤和生育保

险待遇审核及支付;负责对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职工工伤和生育保险定点单位费用结算;负责对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职工工伤和生育保险定点单位服务行为的监督、检查。 4.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 负责全市社会保险参保登记工作;负责参保单位及个人缴费的申报、审核工作;负责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负责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清欠工作;负责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负责社会保险个人帐户的建帐、管理工作;负责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登记参保工作。 5.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宣传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依法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案件,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负责对区、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6.市劳动保障局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 负责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管理、维护工作;负责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和管理工作;负责12333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工作。 7.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 负责全市因工及因病、非因工负伤职工的伤残鉴定工作。 8.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真题

2012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 (26~125题,共100道题,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6~85题,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26、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追求的目标是( )。 (A)利润最大化 (B)差额最小化 (C)效用最大化 (D)差额最大化 27、(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A)总需求 (B)国民净收入 (C)总供给 (D)国内生产总值 28、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直接决定了( )的性质。 (A)劳动法律事实 (B)劳动法律制度 (C)劳动法律事件 (D)劳动法律关系 29、( )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 (A)宪法(B)劳动法律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30、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 )。 (A)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集体合同关系 31、在市场营销学中,市场是( )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A)显性和隐性 (B)男性和女性 (C)城市和农村 (D)现实和潜在 32、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 (C)组织因素 (D)人际因素 33、( )包括行为者所处的各种环境和机遇,所从事的工作的特点和难度,以及工作与人的相互作用,他人对行为者的强制或约束、鼓励的作用等。

(A)知觉 (B)内因 (C)外因 (D)归因 34、在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的经理角色理论中,管理者的角色不包括( )。 (A)决策类角色 (B)人际关系类角色 (C)信息类角色 (D)沟通协调类角色 35、基于“经济人”假说的管理是运用( )来调动人的积极性。 (A)物质刺激 (B)满足社会需要 (C)内部激励 (D)搞好人际关系 36、人力资源的( )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 (A)技能开发 (B)创新能力 (C)培训开发 (D)管理能力 37、( )是岗位调查、岗位分析、岗位评价与岗位分类分级等项活动的总称。 (A)岗位研究 (B)工作研究 (C)工作分折 (D)定岗定员 38、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的是( )。 (A) 制度规划 (B) 人力资源规划 (C) 战略规划 (D) 工作岗位分析 39、以下不属于人力资源规划中费用规划内容的是( )。 (A)人力资源费用预算 (B)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C)人力资源费用监督(D)人力资源费用结算 40、以下关于工作说明书和岗位规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作说明书内容可繁可简 (B)岗位规范与工作说明书的一些内容有交叉 (C)岗位规范应从实际出发,设计出单位特色 (D)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的“事”和“物”为中心 41、以下不属于企业定员的内部环境的是( )。 (A)考勤制度 (B)退职退休制度 (C)奖惩制度 (D)企业与员工具有双向选择权 42、采用按岗位定员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内容不包括( )。 (A)看管岗位的负荷量 (B)生产班次及倒班要求

劳动合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的规定,甲乙双方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本合同,并承诺共同遵守。 一、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 第一条甲方(用人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_ 单位类型(企业、其他)经济类型 组织机构代码证号 注册登记地 实际经营地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第二条乙方(劳动者)姓名性别 居民身份证号码 户籍所在地 实际居住地 通讯地址、电子邮箱及联系电话 第三条乙方联系方式发生变更,应及时通知甲方。 二、劳动合同期限 第四条本合同期限经双方协商一致,采取下列第种形式: (一)固定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其中,试用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无固定期限:自年月日起。其中,试用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自年月日起完成时止。 三、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第五条甲方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乙方在岗位,从事工作,工作地点为。 甲乙双方可以签订岗位协议书,约定岗位具体职责和要求。 第六条乙方应按照甲方安排的工作内容及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按时完成工作任务,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 四、工作时间和休假时间 第七条甲方安排乙方所在岗位实行下列第种工作时间制度: (一)标准工作时间制度:乙方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 40小时,每周休息日。 (二)不定时工作制。甲方在保障乙方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乙方意见的基础上,应采取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等适当方式,确保乙方的休 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三)以(月、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平均日和平 均周工作时间不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甲方应报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批准后实行。 第八条甲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合理安排乙方工作时间,依法保证乙方的休息权利,保证乙方依法享有法定节假日以及探亲、婚 丧、计划生育、带薪年休等休假权利。 第九条甲方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逼迫乙方加班。确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 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乙方身体健康的条 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 五、劳动报酬 第十条甲乙双方按照依法确定的工资分配制度,协商约定乙方的工资水平,实行同工同酬。 第十一条甲方按下列第种形式支付乙方工资。 (一)计时工资。乙方的工资标准为元/月(周)。 (二)计件工资。乙方的劳动定额标准为。计件单价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16号 《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67次部务会审议通过,并经国务院同意,现予公布,自2011年10月15日起施行。 部长尹蔚民 二○一一年九月六日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维护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保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是指依法获得《外国人就业证》、《外国专家证》、《外国常驻记者证》等就业证件和外国人居留证件,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在中国境内合法就业的非中国国籍的人员。 第三条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或者登记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依法招用的外国人,应当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与境外雇主订立雇用合同后,被派遣到在中国境内注册或者登记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以下称境内工作单位)工作的外国人,应当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由境内工作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四条用人单位招用外国人的,应当自办理就业证件之日起30日内为其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受境外雇主派遣到境内工作单位工作的外国人,应当由境内工作单位按照前款规定为其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依法办理外国人就业证件的机构,应当及时将外国人来华就业的相关信息通报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相关机构查询外国人办理就业证件的情况。 第五条参加社会保险的外国人,符合条件的,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在达到规定的领取养老金年龄前离境的,其社会保险个人账户予以保留,再次来中国就业的,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经本人书面申请终止社会保险关系的,也可以将其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第六条外国人死亡的,其社会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第七条在中国境外享受按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的外国人,应当至少每年向负责支付其待遇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一次由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生存证明,或者由居住国有关机构公证、认证并经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的生存证明。 外国人合法入境的,可以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自行证明其生存状况,不再提供前款规定的生存证明。 第八条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外国人与用人单位或者境内工作单位因社会保险发生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用人单位或者境内工作单位侵害其社会保险权益的,外国人也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 第九条具有与中国签订社会保险双边或者多边协议国家国籍的人员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其参加社会保险的办法按照协议规定办理。 第十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根据《外国人社会保障号码编制规则》,为外国人建立社会保障号码,并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 第十一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对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用人单位或者境内工作单位未依法为招用的外国人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或者未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照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规章的规定处理。 用人单位招用未依法办理就业证件或者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的,按照《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2011年10月15日起施行。 附件:外国人社会保障号码编制规则

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红尘紫陌,有轰轰烈烈的昨日,也有平淡如水的今天。在生活平平仄仄的韵脚中,一直都泛着故事的清香,我看到每一寸的光阴都落在我的宣纸上,跌进每一个方方正正的小楷里,沉香、迷醉。 秋光静好,窗外阳光和细微的风都好,我也尚好。不去向秋寒暄,只愿坐在十月的门扉,写一阙清丽的小诗,送给秋天;在一杯香茗里欣然,读一抹秋意阑珊,依着深秋,细嗅桂花的香馥,赏她们的淡定从容地绽放。 听风穿过幽幽长廊,在平淡简约的人生中,把日子过成云卷云舒,行云流水的模样,过成一幅画,一首诗。有你,有我,有爱,有暖,就好。在安静恬淡的时光里,勾勒我们最美的今天和明天。 醉一帘秋之幽梦,写一行小字,念一个远方,痴一生眷恋。一记流年,一寸相思。不许海誓山盟,只许你在,我就在。你是我前世今生的爱,是刻在心头的一枚朱砂。 任由尘世千般云烟散尽,任由风沙凝固成沙漠的墙,你依然是我生命的风景。 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十月如诗,就让我独醉其中吧!行走红尘,做最简单的自己。简单让人快乐,快乐的人,都是因为简单。心豁达,坦然,不存勾心斗角。从容面对人生,做最好的自己,巧笑嫣然,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那就做一朵花吧!优雅绽放,优雅凋落,不带忧伤,只记美好。 这个秋日,一切都很美,阳光浅浅,云舞苍穹,闲风淡淡。捡拾一片薄如蝉翼的枯叶,写着季节流转的故事,沉淀着岁月的风华。安静的享受生命途径上的一山一水。 执笔挥墨,耕耘爱的世界,轻声吟唱岁月安好,把一缕缕醉人的情怀,婉约成小字里的风月千里,泅成指尖上的浪漫和馨香。静立于秋光潋滟里,赏碧水云天,携来闲云几片,柔风几缕,缝进岁月的香囊里,将唯美雅致收藏,醉卧美好时光。 秋,是静美的,是收获的,是满载希望而归的季节。秋只因叶落,葳蕤消,花残瘦影,不免总给人一种无边萧瑟。 然而秋,也有秋的美。如黄巢《不第后赋菊》诗中有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是不是听起来特别霸道有味。 谁说秋实悲凉的,百花残了何妨?我菊正艳艳,香影欹满山。还有一句歌词叫:春游百花,秋有月。秋天的月,要比任何季节都美,都明亮,都让人迷恋陶然。 秋有赤枫把美丽的秋燃烧成通红火辣,秋有万千银杏如蝶,秋哪有萧索?秋一直很美,你可有发现美的眼睛呢? 每一个季节,都有着不同的旖旎。人生何尝不是如四季,有青春绝艳的花季,也有老骥伏枥的暮年。容颜老去,青春不复,所有的美好不会消失,一直珍藏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2号 新修订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53次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人事部2004年10月20日颁布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事部令第3号)同时废止。 部长尹蔚民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管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规范对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维护应试人员和考试工作人员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中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是指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或者由其会同有关行政部门确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的与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相关的考试、职业准入资格考试和职业水平考试。 本规定所称应试人员,是指根据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规定参加考试的人员。 本规定所称考试工作人员,是指参与考试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包括命(审)题(卷)、监考、主考、巡视、评卷等人员和考试主管部门及考试机构的有关工作人员。 本规定所称考试主管部门,是指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具有考试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或者学会等。 本规定所称考试机构,是指经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批准的各级负责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单位。

第四条对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规范、适用规定准确。 第五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的综合管理与监督。 各级考试主管部门、考试机构或者有关部门按照考试管理权限依据本规定对考试工作人员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认定与处理。 地方各级考试主管部门、考试机构依据本规定对应试人员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认定与处理。其中,造成重大影响的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由省级考试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考试机构或者由省级考试机构进行认定与处理,并将处理情况报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相应行业的考试主管部门。 第二章应试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 第六条应试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当次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 (一)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未按规定放在指定位置的; (二)经提醒仍不按规定填写(填涂)本人信息的; (三)在试卷规定以外位置书写本人信息,或者以其他方式标注信息的; (四)未在规定座位参加考试,或者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允许擅自离开座位或者考场的; (五)未用规定的纸、笔作答,或者试卷前后作答笔迹不一致的; (六)以旁窥、交头接耳、打手势等方式传接信息的; (七)违反规定翻阅参考资料的; (八)在考试信号发出前答卷,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卷的; (九)其他一般违纪违规行为。 第七条应试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其中有第(三)项至第(八)项行为之一的,2年内不得参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 (一)抄袭、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 (二)互相传递试卷、答题纸、答题卡、草稿纸等的; (三)故意损坏试卷、答题纸、答题卡,或者将试卷、答题纸、答题卡带出考场的; (四)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考试资格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7号令(2010.1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7号 《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章的决定》已于2010年11月1日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50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尹蔚民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二日

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规章的决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和国务院有关要求,我部对现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经研究,决定废止和修改部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章。现将废止和修改的规章目录予以公布。 附件:1.废止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章目录 2.修改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章目录 附件1: 废止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章目录 序号制定机关规章名称文号施行日期废止理由 1劳动部企业劳动争议 调解委员会组 织及工作规则 劳部发 〔1993〕301号 1993.11.5 其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 动争议处理条例》已被《中华人民共 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代替。 2劳动部违反《中华人民 共和国劳动法》 行政处罚办法 劳部发 〔1994〕532号 1995.1.1 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代 替。 3劳动部劳动行政处罚 若干规定 劳动部令 第1号 1996.10.1 已被《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 规代替。 4人事部国家公务员考 核暂行规定 人核发 〔1994〕4号 1994.3.8 已被2007年1月4日颁布施行的《公 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代替。 5人事部国家公务员职 务任免暂行规 人核培发 〔1995〕37号 1995.3.31 已被2008年2月29日颁布施行的《公 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的实施办法》 的通知 【法规类别】保险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深人社规[2015]10号 【发布部门】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2015.07.09 【实施日期】2015.07.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广东省职 工生育保险规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深人社规〔2015〕10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03号),结合本市实际情况,我局制定了《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的实施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5年7月9日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的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实施《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03号,以下简称《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全部职工和雇工(以下统称职工)参加生育保险,适用本实施办法。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本市注册登记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参加生育保险,适用本实施办法。 原在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参加生育保险的单位及其职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本市生育保险的,适用本实施办法。 第三条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开展母婴医疗服务的本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纳入本市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第四条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上月职工工资总额1%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需要调整的,由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结合生育保险基金使用情况,综合研究提出调整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15号

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15号 《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67次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部长尹蔚民 二O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维护公民的社会保险合法权益,规范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或者居民(以下简称个人)由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造成伤病的,其医疗费用应当由第三人按照确定的责任大小依法承担。超过第三人责任部分的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照国家规定支付。 前款规定中应当由第三人支付的医疗费用,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在医疗费用结算时,个人可以向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书面申请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 支付,并告知造成其伤病的原因和第三人不支付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情况。 第三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接到个人根据第二条规定 提出的申请后,经审核确定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应当按照统筹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规定先行支付相应部 分的医疗费用。 第四条个人由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造成伤病被认定 为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

的,个人或者其近亲属可以持工伤认定决定书和有关材料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书面申请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并告知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情况。 第五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接到个人根据第四条规定提出的申请后,应当审查个人获得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和其所在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等情况,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对于个人所在用人单位已经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且在认定工伤之前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先行支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有关规定,用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超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部分的医疗费用,并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退还先行支付的费用; (二)对于个人所在用人单位已经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在认定工伤之前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无先行支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用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医疗费用; (三)对于个人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且在认定工伤之前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先行支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向用人单位发出书面催告通知,要求用人单位在5个工作日内依法支付超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部分的医疗费用,并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偿还先行支付的医疗费用。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不支付其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2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12号) 新修订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53次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人事部2004年10月20日颁布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事部令第3号)同时废止。 部长尹蔚民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管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规范对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维护应试人员和考试工作人员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中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是指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或者由其会同有关行政部门确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的与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相关的考试、职业准入资格考试和职业水平考试。 本规定所称应试人员,是指根据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规定参加考试的人员。 本规定所称考试工作人员,是指参与考试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包括命(审)题(卷)、监考、主考、巡视、评卷等人员和考试主管部门及考试机构的有关工作人员。 本规定所称考试主管部门,是指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具有考试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或者学会等。 本规定所称考试机构,是指经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批准的各级负责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单

位。 第四条对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规范、适用规定准确。 第五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的综合管理与监督。 各级考试主管部门、考试机构或者有关部门按照考试管理权限依据本规定对考试工作人员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认定与处理。 地方各级考试主管部门、考试机构依据本规定对应试人员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认定与处理。其中,造成重大影响的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由省级考试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考试机构或者由省级考试机构进行认定与处理,并将处理情况报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相应行业的考试主管部门。 第二章应试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 第六条应试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当次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 (一)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未按规定放在指定位置的; (二)经提醒仍不按规定填写(填涂)本人信息的; (三)在试卷规定以外位置书写本人信息,或者以其他方式标注信息的; (四)未在规定座位参加考试,或者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允许擅自离开座位或者考场的; (五)未用规定的纸、笔作答,或者试卷前后作答笔迹不一致的; (六)以旁窥、交头接耳、打手势等方式传接信息的; (七)违反规定翻阅参考资料的; (八)在考试信号发出前答卷,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卷的; (九)其他一般违纪违规行为。 第七条应试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其中有第(三)项至第(八)项行为之一的,2年内不得参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 (一)抄袭、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教育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蚌教人[2010]44号 关于做好2010年蚌埠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人社局,局属各学校(幼儿园),各有关单位: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0年度全省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10】276号)和市人社局《关于做好2010年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蚌人社【2010】135号)精神,现就2010年蚌埠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蚌埠市中小学(幼儿园)、特教学校教师;教研员;学校电教机构电化教育教学人员;工读学校教师等。 二、事业单位实行按岗申报 各县(区)、学校要根据省人事厅、教育厅《转发人事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三个指导意见的通知》(皖人发〔2009〕9号)精神,在《安徽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试行)》规定的结构比例限额内,结

合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科学设置岗位,加强岗位管理。为了与国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相衔接,今年仍然在核定学校岗位结构比例内申报评审,原则上不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 三、申报条件 今年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评审条件要求仍按照原省教育厅、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教人[2005]6号)文件执行。 四、申报材料 1、表格和证书 (一)驻蚌单位所属学校,须出具市人社局开具的委托评审函一份。各县区所属学校及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还须提交经市人社局审批的“评审计划审批表”(见附件) 县(区)教育局、局属单位报送《申报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简明情况登记表》(单位汇总表),高、中、初级分别填写,各报一份,并将此表内容输入软盘(Excel电子表格)一并报送(见附件1),输入软盘的内容报送之前要认真校对。 (二)《中小学、中专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申报中学高级、中级须提交一式两份;初级一份。 (三)申报中学高级教师须填写《蚌埠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资格材料鉴定表》(一式两份);申报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须填写《蚌埠市学级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资格简明登记表》,中级一式两份,初级一份(见附件2、附件3)。 (四)教师资格证书、任职资格证书、聘书、学历证书、继续教育证书、计算机模块考试合格证书或免试审批表、校长岗位培训和校长提高班有关证书、获奖证书等均提交原件。 (五)凡破格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者,由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写专题报告,报市人社局批准并出具《破格评审通知书》后,方可将评审材料报送市教育局人事科办理典型课例教学和答辩有关手续,合格后报相应评委会评审。 2、教育教学方面材料 (一)申报中学高级须根据本学科教学改革实践,撰写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意义的行动研究报告、教育叙事一篇。 (二)申报中学一级、小学高级须结合本学科教学改革实践,撰写一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电脑硬件维修高级工程师培训项目项目背景: 2010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倡导的“十大重点人才工程”之一。“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目标是:“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加强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到2020年,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万名高级技师。” 同时,着眼贯彻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职业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 根据社科院《2009年社会蓝皮书》的统计,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未就业人数至少还有100万。 2009年应届大学生611万,未就业的达80万。

2010年应届大学生630万,未就业的达60万 2010年有960万下岗再就业农民工。 伴随着全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企业优胜劣汰、兼并重组将越来越多。这些,都将对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结构、劳动关系调整产生深刻影响。城镇下岗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与高校毕业生“三股洪流”汇聚,更加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路在何方? 截止到2006年,全国肢体残疾人有2641万人,绝大部分残疾人都没有就业,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一下,他们头脑聪明,上进心强,但是缺乏一项可以立身的技术。 因此,为了推进国家职业创新,增加大中专毕业生、待业青年、下岗工人、农民工、残疾人等“草根层”的就业机会,创业机会及创业能力,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简称:CETTIC)推出硬件维修高级工程师培训及认证项目,此项目由北京东维网科技开发中心组织实施,设立国家硬件维修高级工程师项目管理办公室。 电脑硬件维修高级工程师证目前暂分为电脑硬件维修高级工程师证(电脑产品),电脑硬件维修高级工程师证(办公设备),电脑硬件维修高级工程师证(数码产品),都是综合认证。此种证件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设立的唯一一个芯片级高级工程师认证,是求职、任职、单位任用的主要依据。实行国际双边及多边互认。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介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能分解到各直属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能分解到各直属事 业单位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能分解到各直属事业单位,就是人社局的具体工作了 1.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收集、发布职业供求信息;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和劳动者求职提供职业介绍服务;负责街道、社区和乡镇、村就业平台的业务指导与管理;指导协调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组织开展境外劳务输出工作;开展小额贷款担保服务和创业指导工作;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负责全市城镇失业登记及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待遇的发放工作;负责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及规范指导劳务派遣工作。 2.市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贯彻执行国家养老保险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负责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工作;审核、发放死亡离退休人员的丧葬抚恤费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负责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承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承办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 3.市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贯彻执行国家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全市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职工工伤和生育保险待遇审核及支付;负责对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职工工伤和生育保险定点单位费用结算;负责对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职工工伤和生育保险定点单位服务行为的监督、检查。 4.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

负责全市社会保险参保登记工作;负责参保单位及个人缴费的申报、审核工作;负责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负责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清欠工作;负责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负责社会保险个人帐户的建帐、管理工作;负责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登记参保工作。 5.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宣传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依法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案件,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负责对区、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6.市劳动保障局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 负责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管理、维护工作;负责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和管理工作;负责12333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工作。 7.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 负责全市因工及因病、非因工负伤职工的伤残鉴定工作。 8.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负责管理全市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实施各类职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9.市劳动争议仲裁院 负责全市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工作;指导企业、基层进行劳动争议调解;参与因劳动争议案件引起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处理。 10.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及其主要职能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承认的专业资格证书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承认的专业资格证书详见:http://www.e23.me/html/86/669.htm 一、全国统考职业(每年5、11月第三个周末考试,考前40天报名截止,分别为3、9月)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二级)、营销师(二、一级)、心理咨询师(三、二级)、秘书及涉外秘书(二级) 二、全国统考下放职业(每年5、11月第三个周末考试,考前40天报名截止,分别为3、9月) 营销师(五、四、三级)、秘书及涉外秘书(五、四、三级) 三、省艺术类统考职业(每年5、11月第三个周末考试,考前40天报名截止,分别为3、9月) 广告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室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动画设计师、商品展示设计师等。 四、省非统考职业(每月第三个周末考试,考前25天报名截止,以下仅列举部分职业,可来电咨询) 1、物流师、电子商务师、企业培训师、职业指导师、职业信息分析师、物业管理师、理财规划师、职业经理人、房地产策划师、企业文化师、企业信息管理师、商务策划师、会展策划师、模具设计师、黄金投资分析师、保安员、营业员、收银员、公共营养师、化妆师、美容师、美发师、美甲师、形象设计师、摄影师、照明师、录音师、剪辑师、美工师、置景师、道具师、采购师、二手车鉴定评估师、鉴定估价师、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调酒师、茶艺师、育婴师、保育员、家政服务员、保洁员等; 2、玩具设计师、首饰设计师、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员、家具设计师、动画绘制员、家用纺织品设计师、陶瓷产品设计师、陶瓷工艺师、地毯设计师、皮具设计师、网络编辑员、制图员、速录师、收发员、打字员、话务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操作员、通信网络管理员、出版物发行员、服装模特、收购员、拍卖师、保管员、理货员、商品养护员、保鲜员、冷藏工、营养配餐员、配膳员、餐厅服务员、插花员、眼镜验光员、商品检验员、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玉石)检验员、动物检疫检验员、洗衣师、染色师、修脚师等; 3、花卉园艺工、花卉工、绿化工、眼镜修理工、盆景工、假山工、锅炉操作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农艺工、实验动物饲养工、钻探工、钻井工、采样工、工程测量工、井下采矿工、采油工、采气工、井下作业工、贵金属冶炼工、制冷工、纺织工、车工、数控车工、铣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铸造工、锻造工、焊工、电焊工、气焊工、金属热处理工、冷作钣金工、冷作工、钣金工、仪器仪表元件制造工、装配钳工、钳工、工具钳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锅炉设备装配工、锅炉装配工、电机装配工、仪器仪表元器件装调工、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机修钳工、汽车驾驶员、汽车模型工、汽车修理工、汽车维修检验工、汽车检测工、汽车起重机操作工、汽车钣金工、汽车钣金工、汽车装调工、汽车检测设备维修工、汽车起重机操作工、锅炉设备安装工、维修电工、无线电调试工、糕点/面包烘焙工、中/西式糕点制作工、木工、造纸工、装饰美工、爆破工、石工、机械设备安装工、电气设备安装工、管工、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起重工、水环境监测工、废水处理工、废气处理工、化学检验工、水处理工、着色工、整修工、开山工、铸排工、计算机系统操作工、计算机软件工、试验工、电子测量工、水质处理工、炉前工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