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试行)综合库2011.11.26

海南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试行)综合库2011.11.26

海南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

(试行)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

二○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3.1 要素 feature (1)

3.2 类 class (1)

3.3层layer (1)

3.4标识码identification code (1)

3.5编码encoding (2)

3.6分类码classification code (2)

3.7 元数据 metadata (2)

4数据内容、要素分层及数据库结构定义 (2)

4.1数据内容 (2)

4.2土地利用规划要素代码 (2)

5 数据库结构定义和要素分层 (5)

5.1空间要素分层 (5)

5.2空间要素属性结构 (8)

5.3非空间要素 (15)

5.4非空间要素属性表结构定义 (16)

5.5数据属性值代码 (18)

6其他约定规则 (21)

7 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21)

7.1土地利用规划图形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21)

7.2规划文档、表格等资料命名规则 (22)

7.3计量单位要求 (23)

7.4空间参照系统标准 (23)

8提交成果内容与要求 (23)

8.1数据成果规范 (23)

8.2文字报告成果规范 (24)

8.3图件成果规范 (25)

8.4表格成果规范 (27)

9土地利用规划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27)

10土地利用规划元数据 (27)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规范性代码对照表 (28)

A.1海南省规划地类代码表 (28)

A.2专业代码表 (32)

A.3业务代码表 (32)

A.4比例尺代码表 (33)

A.5省、市(县)行政区划代码 (33)

A.6几何类型代码表 (34)

A.7土地利用规划文档资料特征码代码表 (34)

A.8规划期重点建设项目类型代码表 (34)

A.9指标数据表类型字段取值表 (35)

A.10空间数据特征码代码表 (35)

A.11非空间数据特征码代码表 (36)

附录 B (37)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规划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示例 (40)

C.1 土地利用规划矢量数据组成 (40)

C.2 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 (40)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元数据使用说明和示例 (44)

D.1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元数据使用说明 (44)

D.2 核心元数据填写模式 (45)

D.3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元数据示例 (49)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表格 (53)

E.1 表1 XX市(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3)

E.2 表2 XX市(县)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表 (54)

E.3 表3 XX市(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55)

E.4 表4 XX市(县)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方案表 (55)

E.5 表5 XX市(县)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56)

E.6 表6 XX市(县)建设用地新增面积控制指标表 (56)

E.7 表7 XX市(县)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规划表 (58)

E.8 表8 XX市(县)规划期间各类用地平衡表 (59)

E.9 表9 XX市(县)规划前后各类用地面积表 (61)

E.10 表10 XX市(县)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62)

E.11 表11 XX市(县)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62)

E.12 表12 XX 县各乡镇建设用地新增规模控制指标表 (63)

附录 F (资料性附录)要素表达图式图例 (64)

F.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地类要素图式 (64)

F.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建设用地管制区要素图式 (67)

F.3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要素表达图式 (68)

F.4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要素表达图式 (69)

F.5 土地整治规划图要素表达图式 (70)

F.6 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区域用地布局图要素表达图式 (71)

F.7 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 (72)

F.8 注记表达图式 (73)

F.9 土地利用现状图图式 (73)

F.10 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表达图式 (74)

海南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包含海南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内容、存储方式、交换格式、约定规则,规定了

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的分类与代码、规划数据文件的命名规则、规划要素的分层、数据结构及元数据,

适用于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

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包括市(县)和乡(镇)两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TD/T 1016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

TD/T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国土资源部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金土工程试行)

国土资源部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试行)

国土资源部市、县、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2009]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海南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技术指南

TD/T 1026-2010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

TD/T 1027-2010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

TD/T 1028-2010 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

3.1 要素 feature

真实世界现象的抽象。[GB/T 17798-1999 3.8要素]

3.2 类 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

3.3 层layer

具有相同应用特性的类的集合。

3.4 标识码identification code

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3.5 编码encoding

将信息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出来的过程,是人们统一认识、统一观点、相互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编码的直接产物是代码。

3.6 分类码classification code

按照信息分类编码的结果,利用一个或一组数字、字符或数值字符混合标记不同类别信息的代码。

3.7 元数据 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TD/T1016 3.3元数据]。

4 数据内容、要素分层及数据库结构定义

4.1 数据内容

以完整县级辖区为单位建立海南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

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规划数据、规划成果表格、

规划文本等其他数据,具体内容如下:

a)基础数据:包括有地类代码表、行政区编码表;

b)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行政区、行政区界线(市县界、乡界、村界)等;

c)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包括现状图斑、现状线状地物、现状注记等;

d)土地规划数据:包括规划地类图斑、规划线状地物、地类界线、土地用途分区、规划期重点

建设项目要素(点、线、面)等;

e)元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元数据等;

f)其他数据:包括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数据等。

4.2 土地利用规划要素代码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要素分类大类采用面分类法,小类以下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将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数据要素依次按大类、小类、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和四级类划分,分类代码采用十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XXXXXXXXXX

|||| | |

大小一二三四

类类级级级级

码码类类类类

要要要要

素素素素

码码码码

其中:

a) 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其中:

基础地理专业为10;

土地信息专业为20。

b) 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

土地利用的业务代码为01;

土地利用规划的业务代码为03。

c) 一至四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空位以0补齐,其中:

一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

二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

三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

四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

d)基础地理要素的一级类码、二级类码、三级类码和四级类码引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中的基础地理要素代码结构与代码。

e) 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各类要素的代码与名称描述见表1,应用时可根据分类编码原则进行扩充:

表1 数据库要素与代码表

5 数据库结构定义和要素分层

5.1 空间要素分层

土地利用规划空间要素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图层名称及各层要素见下表2,应用时可按照要素分类增加图层:

表2 空间要素图层描述表

说明:数据分层存放,各地可视具体情况进行扩展;但必选图层必须提供。

5.2 空间要素属性结构

空间要素属性结构表的字段长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5.2.1 行政区属性表结构

5.2.2 行政区界线属性表结构

表4 行政区界线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XZQJX)

5.2.3 等高线属性表结构

表5 等高线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DGX)

5.2.5 规划基础信息类图层属性表结构

表7 风景旅游资源、面状基础设施、线状基础设施、点状基础设施、主要矿产储藏区、蓄滞洪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属性结构描述表

5.2.6 基期地类图斑属性表结构

表10 基期零星地物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JQLXDW)

表11 基期地类界线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JQDLJX)

5.2.10 规划地类图斑属性表结构

表12 规划地类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GHDLTB)

5.2.11 规划线状地物属性表结构

表13 规划线状地物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GHXZDW)

5.2.12 规划零星地物属性表结构

5.2.13 规划地类界线属性表结构

表15 规划地类界线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GHDLJX)

5.2.14 土地用途区属性表结构

5.2.15 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属性表结构

表17 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GHJBNTBHQ)

5.2.16 规划基本农田调整属性表结构

5.2.17 建设用地管制边界属性表结构

5.2.18 建设用地管制区属性表结构

5.2.19 面状、线状、点状重点建设项目属性表结构

表21 面状、线状、点状重点建设项目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MZZDJSXM、XZZDJSXM、DZZDJSXM)

5.2.20 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属性表结构

5.2.21 面状、线状、点状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属性表结构

表23 面状、线状、点状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MZTDZZZDXM、XZTDZZZDXM、DZTDZZZDXM)

5.2.22 注记类图层属性表结构

表24 注记类图层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XZQZJ、DLMCZJ、GHJCXXZJ、JQXZZJ、TDYTQZJ、TDGHDLZJ、GHJBNTBHQZJ、GHJBNTTZZJ、JSYDGZQZJ、MZZDJSXMZJ、XZZDJSXMZJ、

5.2.23 规划栅格图属性表结构

表25 规划栅格图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DLYXZT、

5.3 非空间要素

非空间要素分类见表22。

5.4 非空间要素属性表结构定义

5.4.1 规划文档要素属性结构

表27 规划文本、规划说明、其他文档属性结构描述表

5.4.2 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属性结构

5.4.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属性结构

5.4.4 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属性结构

表30 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属性结构描述表(TDYTFQMJB)

5.4.5 耕地保有量变化表情况属性结构

5.4.6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属性结构

表32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属性结构描述表(ZDJSXMYDGHB)

5.4.7 规划控制指标表属性结构

表34 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属性结构描述表(JBNTTZFX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