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1(共5页)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 1、32.43°=___度___分___秒。 2、若∠1=30°,则∠A 的补角是____度。 3、如图,∠1和∠2是直线AB 、AC 被BC 所截而成的____角。 4、如图,射线OA 表示的方向是_______。 5、锯木头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

点弹出一条墨线,这种做法的理由是___________

___。

6、如图,AC ⊥l 1,AB ⊥l 2,则点A 到直线 l 2 的距离是指线段________的长度。

7、如图,已知:AB ∥CD ,∠1=∠2,若∠1=50°,

则∠3=____度。 8、如图,将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为如图所示的形状,若∠AOD =127°,则∠BOC =____。

9、下面是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则至少要____个正方体搭成。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10、如图,要得到AB ∥CD 的结论,则需要角相等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11、直线 a ∥b ,则∠ACB =____。 12、平面内有若干条直线,当下列情形时,可将平面最多分成几部分。 ① 有一条直线时,最多分成两部分。 ② 有两条直线时,最多分成 2+2=4 部分。 ③ 有三条直线时,最多分成____部分。

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 1、在下列立体图形中,不属于多面体的是( )

A 、正方体

B 、三棱柱

C 、长方体

D 、圆锥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 ) A 、同位角相等 B 、同错角相等 C 、同旁内角互补 D 、无法确定 3、在修建泉厦高速公路时,有时需将弯曲的道路改直,根据( )

A 、直线公理

B 、直线公理或线段最短公理

C 、线段最短公理

D 、平行公理

…………………………密……………………封……………………装……………………订………………学校:_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 座号:____

A B C G

D

E F (第10题)

A O D B

C (第8题)

A D E C

) ) )

1 2

3 (第7题) ┘

A

B C l 1 l 2

(第6题) ) ) 1 2 A

B C

(第3题) 东 南

西 A

) 30

° O

(第4题) (第11题) a b

A

B 28°

50°

C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2(共5页)

4、如图是一个台球桌面的示意图,如果一个球按图中所示的方向被击中(球可以经过多次反射),那么

该球最后将落入的球袋是( )

A 、1号袋

B 、2号袋

C 、3号袋

D 、4号袋 5、下面图形中,不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6、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

A 、相等

B 、互补

C 、相等或互补

D 、相等且互补

三、解答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

1、已知C 为线段AB 的中点,D 在线段CB 上,且DA =6,DB =4,求CD 的长度。

2、已知:一个角等于它的补角的1

5

,求这个角的余角。

3、下列图形是某些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1号袋

2号袋 3号袋

4号袋

A C D B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3(共5页)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4、指出下列直观图对应的俯视图,在括号里填上对应的字母。

A B C D

( ) ( ) ( ) ( )

5、如图,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EG 平分∠BEF 交CD 于点G ,∠1=50°,求∠2的度数。

四、(8分)将方格纸中的图形向右平行移动 4 格,再向下平移动 3 格,画出

平移后的图形。

五、(8分)已知AB ∥CD ,∠A =∠C ,求证:∠B =∠D 。

A B C

D

A B

C D F E

G

) )

1 2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4(共5页)

六、(10分)试计算,下午2点30分,钟表的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锐角为多少度。

七、(12分)如图是由五块积木搭成的,这几块积木都是相同的正方体,请你画出从这个图形的正面看、上面看、左面看的平面图。

八、(12分)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M ⊥AB ,NO ⊥CD ①若∠1=∠2,求∠AOD 的度数。

②若∠1=1

4

∠BOC ,求∠AOC 和∠MOD 。

答案:

A N C M

B D O

1

) 2 ┐

一、1、3225482、1503、同旁内4、北偏东60°5、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6、AB

7、80°

8、53°

9、510、∠B=∠DCG11、78°12、7

二、1、D2、D3、C4、D5、B6、C

三、1、CD=12、x=1

5

(180-x) x=30°余角为60°3、①五棱柱②圆柱③

长方体

④三棱柱4、D A B C5、∠2=65°四、略

五、(注:题目改为求证:∠B=∠D)解:∵AB∥CD∴∠A+∠D=180°

∠B+∠C=180°又∵∠A=∠C∴∠D=∠B

六、105°七、略

八、①∠AOD=135°②∠AOC=60°∠MOD=120°

参考答案-3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5(共5页)

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

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 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辨认。 3.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 做一做。

(完整版)北师大版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点一、余角与补角: 1、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典型考题: 例1:如图所示,点A 、O 、B 在一条直线上,OC 垂直于AB 垂足是O ,若∠1=∠2,则图互余、互补的角有哪些? 例2:已知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 13 5还少4°求这个角。 3、性质:(1) 的余角相等;(2)同角或等角的 角相等。 例3: (1)如右图,∵∠1+∠A =90°,∠1+∠2=90°(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右图,∵∠2+∠B =90°,∠1+∠2=90°(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 例4: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是( ) 1 2 12 12 12 A .0 B .1 C .2 D .3 例5:如图所示,三条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AOF =3 ∠FOB ,∠AOC=90°,求∠EOC 的度数。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2D A B C

1.如图,直线l1与l2相交,∠1=50°,则∠2=_________,∠3=_________. 2.如图,若AO⊥CO,BO⊥DO,∠BOC=150°,则∠DOC=________,∠AOD =________. 3.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EOD=90°,正确填写下列两角关系的名称. ∠1与∠2:_________________;∠2与∠3: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4:_________________;∠1与∠4: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共有对顶角的对数为()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2.下面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若∠1和∠2互余,∠2与∠3互余,∠1=40°,则∠3等于() A.40° B.130° C.50° D.140° 四、解答题 1.如图,AO⊥BO,直线CD经过点O,∠AOC=30°,求∠BOD的度数. 考点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例1:如图,写出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A B C D E 1 2 3 4 5 6 7 8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及练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1.相交线 同一平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有两种情况: 相交: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其中以O为顶点共有4个角:∠1,∠2,∠3,∠4; 邻补角:其中∠1和∠2有一条公共边,且他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像∠1和∠2这样的角我们称他们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1和∠3有一个公共的顶点O,并且∠1 的两边分别是∠3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1和∠2互补,∠2和∠3互补,因为同角的补角 相等,所以∠1=∠3。 所以,对顶角相等 例题: 1.如图,3∠1=2∠3,求∠1,∠2,∠3,∠4的度数。 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O,且AB CD ⊥, FOB__________。 2_______,∠= 127,则∠= ∠=? C E A 2 O B 1 F D 垂直: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 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所示,图中AB⊥CD,垂足 为O。垂直的两条直线共形成四个直角,每个直角都是90?。 例题: 如图,AB⊥CD,垂足为O,EF经过点O,∠1=26?,求∠EOD,∠2,∠3的度数。(思考:∠EOD可否用途中所示的∠4表示?) 垂线相关的基本性质:

(1)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题:假设你在游泳池中的P点游泳,AC是泳池的岸,如果此时你的腿抽筋了,你会选择那条路线游向岸边?为什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何作下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如上图,直线a与直线b平行,记作a//b 3.同一个平面中的三条直线关系: 三条直线在一个平面中的位置关系有4中情况:有一 个交点,有两个交点,有三个交点,没有交点。 (1)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个点,如 图所示,以交点为顶点形成各个角,可以用角的相关 知识解决; 例题: 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O点,∠DOB是它的余角的两倍,∠AOE=2∠DOF,且有OG⊥OA,求∠EOG的度数。 (2)有两个交点:(这种情况必然是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 图所示,直线AB,CD平行,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这三条直线形成了两个顶点,围绕两个顶点的8个角之间有三种特殊关系: *同位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的同侧,在第三条直线EF 的同旁(即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教学设计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教学设计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教学设计 黄金明教学目标 1.经历对本章所学知识回顾与思考的过程,将本章内容条理化,系统化, 梳理本章的知识结构. 2.通过对知识的疏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用语言说明几何图形. 3.使学生认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研究平行线时,能通过有关的角来判断直线平行和反映平行线的性质,理解平移的性质,能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正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交平行的综合应用. 难点:垂直、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本章相交线、平行线中学习了哪些主要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

图,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二、回顾与思考 按知识网展开复习. 平移 判定 性质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及其性质 对顶角相等邻补角,对顶角平行公理 两三条条 直直线线被所第截两线条相直交 平行 相交 平线 面的 内位两置条关直系 1.对顶角、邻补角。 (1)教师提出问题,由幻灯片出示. ①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哪两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角?指出图(1) 中具有这两种位置的角. O D C B A O D C B A c b a 4 3 21 (1) (2) (3) ②如图(2)中,若∠AOD=90°,那么直线AB,CD 的位置关系如何? ③如图(3)中,∠1与∠2,∠2与∠3,∠3与∠4

是怎么位置关系的角? (2)学生回答. (3)教师强调:对顶角、邻补角是由两条相交面而成的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角,要抓住对顶角的特征,有公共顶角,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邻补角的特征:有公共顶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4)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对顶角相等)如果两个对顶角互补或邻补角相等, 你得到什么结论? 让学生明确,对顶角总是相等,邻补角一定互补, 但加上其他条件如对顶角或邻补角相等后,那么问题中每个角的度数就随之确定,为90°角, 这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及其性质. (1)复习时教师应强调垂线的定义即可以作垂线的制定方法用,也可以作垂线性质用. 作判定用时写成:如图(2),因为∠AOD=90°,所以AB⊥CD, 这是一个角的“数”到两直线垂直的“形”的判断。 作为性质用时写成:如图(2),因为AB⊥CD,所以∠AOD=90°。这是由“形”到“数”的说理。(2)如图(4),直线AB、CD、EF相交于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 1 页 共 4 页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 5.1.1相交线(详见课本第2页) 1、相交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 点, 那么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公共点称为两条直线的交点. 如图1所示,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2、对顶角的概念:若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 延长线, 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如图2所示,∠1与∠ 3、∠2与∠4都是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 4、邻补角的概念:如果把一个角的一边 延长,这条反向延长线与这个 角的另一边构成一个角,此时就说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图3所示,∠1与∠2互为邻补角,由平角定义可知∠1+∠2=180°. 5.1.2垂线(详见课本第3-5页) 1、垂线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 ,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它们的交点叫做 . 2、垂线的性质 (1)(垂直公理)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 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即过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 (2)(垂直推理)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即垂线段最 .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 如图5所示,l 的垂线段PO 的长度叫做点P 到 直线l 的距离. 4、 垂线的画法(工具:三角板或量角器) 画法指点: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 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详见课本第6-7页) 1、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 条直线所截形成 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5,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 ①∠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叫做 角(位置相同)同位角是“F ”型 ②∠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位置在内且交错)内 错角是“Z ”型 ③∠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 同旁内角是“U ”型 2、如何判别三线八角 图形补全. 如上图6 5.2.1平行线(详见课本第11-12页) 1、 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 ;⑵(通常把 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A B C D 1 4 3 21A B C D O 图2 O D C B A 图1 图5 21 O C B A 图3 图4 E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五个命题: ①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平方相等; ②内错角相等; 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两个无理数的和可以是无理数也可以是有理数, 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①正确; ②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②错误; ③正确; ④反例:两个无理数π和-π,和是0,④错误; 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正确;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实数,平面内直线的位置;牢记概念和性质,能够灵活理解概念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不能判断12//l l 的条件是( ) A .13∠=∠ B .24180∠+∠=? C .45∠=∠ D .2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对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 【详解】 A 、∠1=∠3正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2+∠4=180°正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C 、∠4=∠5正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2=∠3错误,它们不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故不能推断两直线平行.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 3.如图,直线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两点,EG 平分∠AEF ,如果∠1=32°,那么∠2的度数是( ) A .64° B .68° C .58° D .60° 【答案】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1=∠AEG ,再进一步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可得∠AEF 的度数,最后再利用平行线性质进一步求解即可. 【详解】 ∵AB ∥CD , ∴∠1=∠AEG . ∵EG 平分∠AEF , ∴∠AEF=2∠AEG , ∴∠AEF=2∠1=64°, ∵AB ∥CD , ∴∠2=64°. 故选:A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4.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折叠,若170∠=?,则2∠的度数是( )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学科及章节初一数学第七章课题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 课型—复习—备课人_褚华燕_ 集体备课时间_2016.5.4 ________ 上课时间 _2016.5.5___ 备课组电子教案序列号_JTBKSX16001 一、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标具体要求 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二)课标要求分解 1 ?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他们的性质 2.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平行公理,能作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 掌握平行线的三个特征,探索并证明平行线识别方法? 4. 体会平行线的特征与识别的区别,并能运用平行线的识别与特征解决问题. 二、中考、会考聚焦点 (一)中考聚焦点: 本章内容是中考考点之一,中考常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形式呈现。纵观山东省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一般不单独出现,通常与三角形,四边形与圆综合出现,是以后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

五、叙写学习目标 七、教学实施流程

3.能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4?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多种方法和平行线的性质,并能综合运用 5.能够正确的书与平行的相关步骤。 三、重点知识回顾 1.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垂直、平行三种 2. 垂直 1. 如图,若/AOD= 90 ° , 直线AB、CD的位置关系是 几何语言: v/AOD=90。(已知), ???AB丄CD (垂直的定义). 2. 垂线段定理: 在河边的A处,有一个牧童在放牛,牛吃饱后要到河边饮水,问牧童怎样把牛牵到河边,才能走最少的路?能说明理由吗? m /////?/ 河边能综合运用,能够正确的 书写平行的相关步骤。 学生思考回答:平面内两 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 和相交两种 学生经过思考、讨 论、交流,进一步熟悉垂 线段定理的应用。 评价学生对平面内两 条直线位置关系的理 解。 带领学生复习相交中 的一种特殊形式垂 直。并 且强调垂直的几何语 言表示。 通过一道实际问题的 引入,让学生再次明 晰垂线段定理,以及 垂线段定理的应用。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 5.1.1相交线(详见课本第2页) 1、相交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 点, 那么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公共点称为两条直线的交点. 如图1所示,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2、对顶角的概念:若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 延长线, 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如图2所示,∠1与∠ 3、∠2与∠4都是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 4、邻补角的概念:如果把一个角的一边 延长,这条反向延长线与这个 角的另一边构成一个角,此时就说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图3所示,∠1与∠2互为邻补角,由平角定义可知∠1+∠2=180°. 5.1.2垂线(详见课本第3-5页) 1、垂线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 ,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它们的交点叫做 . 2、垂线的性质 (1)(垂直公理)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 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即过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 (2)(垂直推理)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即垂线段最 .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 如图5所示,l 的垂线段PO 的长度叫做点P 到 直线l 的距离. 4、 垂线的画法(工具:三角板或量角器) 画法指点: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 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详见课本第6-7页) 1、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 条直线所截形成 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5,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 ①∠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叫做 角(位置相同)同位角是“F ”型 ②∠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位置在内且交错)内 错角是“Z ”型 ③∠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 同旁内角是“U ”型 2、如何判别三线八角 图形补全. 如上图6 5.2.1平行线(详见课本第11-12页) 1、 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 ;⑵(通常把 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A B C D 1 4 3 21A B C D O 图2 O D C B A 图1 图5 21 O C B A 图3 图4 E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概念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概念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 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6.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7.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 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8.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9.定理与性质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10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 优美的图案.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 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行图案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对顶角,余角,补角,邻补角及垂线的概念及性质,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与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2. 区别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3. 了解尺规作图的概念,熟练掌握用尺规作角或线段的方法.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 要点诠释: (1)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直线,这个公共点叫做交点.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 2.对顶角、补角、余角 (1)定义: ①由两条直线相交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②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类似地,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 (2)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3.垂线 (1)垂线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垂直用符号“⊥”表示,如下图.

(2)垂线的性质: ①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②垂线段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要点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1.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 (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还有: (1)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 (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它必与另一条直线垂直.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如图,直线AB∥CD,EF⊥AB于E,EF⊥CD于F,则称线段EF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与CD间的距离. 要点诠释: (1)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初中阶级学习了三种距离,分别是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这三种距离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线段的长度,它们的区别是两点间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距离是直线外一点引已知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平行线间的距离是一条直线上的一点到与之平行的另一直线的距离. (3)如何理解“垂线段”与“距离”的关系:垂线段是一个图形,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它们之间不能等同. 要点三、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第20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下P92~93“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7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加深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进一步认识并能辨析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2.学生在整理与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归纳整理的能力,提高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正确进行转换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形象思维。 3.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 教学过程: 一、交流引入,揭示课题 谈话:在小学阶段,我们除了学过平面图形的知识以外,还学过立体图形的知识。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的知识?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图形。 引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这些立体图形,主要整理与复习它们的特征。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认识这些立体图形,掌握这些图形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些形状物体得到的图形。 二、自主整理,建构知识 1.交流、梳理特征。 (1)提问:观察、比较这些立体图形,你能把这几个立体图形分成两类吗?为什么这样分?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提问: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结合学生交流,呈现并完成下表。 (4)在图形中出示表示不同部分的字母。 提问:你能说出每个字母表示的含义吗?什么是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 2.观察形体形状。 (1)要求:请每人摆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从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画下来。 集体交流,指名呈现所画的观察到的图形。 (2)要求:请你再摆出圆柱和圆锥,像刚才那样从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分别画出你看到的图形。 交流并指名呈现观察到的图形。 提问:从圆柱前面、右面看到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圆锥呢?从上面看圆柱和圆锥都是怎样的图形? 三、练习巩固,应用提升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直接画在书上。 展示部分学生画的结果,要求结合图形说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教师提出要求: (1)想一想可以怎样剪,在课本的方格纸上画一画,涂色表示出来;(2)把你设计的方案在小组里交流。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部分学生的方案,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参与判断、评价。 3.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 学生观察图形,想一想以平面图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是哪个立体图形,用线连一连。交流连线结果,说说每个圆柱和圆锥的高是平面图形的哪条边。 4.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引导学生读题、思考,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图形;有困难的可以同桌商量,或者用小正方体摆一摆、看一看。 学生交流,呈现画出的图形,引导评价。 5.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学生读题。 要求:同学们认真想一想,选择从长方体右面看到的图形。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先用小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再完成。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6.做“练习与实践”第7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教师提出要求: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1.相交线 同一平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有两种情况: 相交: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其中以O为顶点共有4个角:∠1,∠2,∠3,∠4;邻补角:其中∠1和∠2有一条公共边,且他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像∠1和∠2这样的角我们称他们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1和∠3有一个公共的顶点O,并且∠1的两边分别是∠3两边 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1和∠2互补,∠2和∠3互补,因为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1=∠3。 所以,对顶角相等 垂直: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垂线相关的基本性质: (1)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2.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3.同一个平面中的三条直线关系: 三条直线在一个平面中的位置关系有4中情况:有一个交点,有两个交点,有三个交点,没有交点。 (1)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个点,如图所示,以交点为顶点形成各个角,可以用角的相关知识解决; (2)有两个交点:(这种情况必然是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直线AB,CD平行,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这三条直线形成了两个顶点,围绕两个顶点的8个角之间有三种特殊关系: *同位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的同侧,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即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的两旁(即位置交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如下关系: 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判定定理:平行线判定定理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平行线判定定理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定理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定理4: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两条直线平行 (3)有三个交点 (4)没有交点: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2、注意:a、b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2、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3、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4、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5、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点分布情况平面图过程如下: ?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6

立体图形的认识

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复习了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从今天开始,复习立体图形的知识.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复习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谁来拿出不同的立体形体,告诉大家各是什么名称. 出示立体图形 请你分别说一说每个立体图形的名称及各部分的名称. (圆锥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长方体) 它们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先来复习长方体的特征. (一)复习长方体的特征.【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 出示长方体:

1.同学以组为单位一起回忆. a .长方体的特征. b .想一想你是从那几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的. (点、线、面) 长方体 顶点 有八个顶点 线 有十二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面 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 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 面面积相等. 2.教师总结:我们通过点、线、面三个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 (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继续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 出示正方体: 1.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它又是从那几方面进行总结的呢? 2.教师完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 长方体 正方体 顶点 有八个顶点 有八个顶点 线 有十二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有十二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 等. 面 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 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每个 面的面积都相等. 3.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对比. 共同讨论: (1)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2)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5.1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⑵如果αβ∠∠与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β∠∠与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β∠∠与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180αβ∠+∠=?;反之如果180αβ∠+∠=?,则αβ∠∠与不一定是邻补角。⑷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 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直线,垂足,直角记号 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直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 ⊥AB ,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PO 是垂线段。PO 是点P 到 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垂直的性质) 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 间。 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 距离。 ⑶线段与距离 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 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 5.2平行线 1、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平行,记作a ∥b ,读作:a 平行于b 。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 ?P A B O A B C D O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篇一:《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二十二中学首届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篇二: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 2、会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物体的基本特征。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喜洋洋,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谁?” 小朋友们喜欢喜洋洋吗?喜洋洋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礼物。(课件展示各种物体) 二、操作研究,认识物体 1、分一分 (1)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物体放在一起,看一看这些物体的形状。 (2)分组活动: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议一议 小组汇报:你们组怎么分的? 3、认一认 给每一堆物体起个名字(展示出平面图,并配以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4、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感知各形状物体的特征) 分别拿出各种物体,和小组小朋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感知各种物体的特征,指名学生汇报。 5、比一比 辨认物体的不同特点。

(1)让学生拿出圆柱和长方体,推一推,玩一玩。问:你发现什么?(区别长方体和圆柱的不同特点) (2)搭一个斜坡,从斜坡上把圆柱、长方体、球滚下来,看看哪 个先着地。(体验不同的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6、游戏 (1)教师请一个小组作示范,说明游戏规则:先让一个同学拿出一 个立体图形给另外两个同学看,看清后把这两个同学的眼睛蒙上, 然后让他们从桌子上摸出这种物体,其他同学进行判断。 (2)给蒙上眼睛的同学一个立体图形,让他摸一摸,说出拿的是 什么形状的物体。 三、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说说分别有哪些立体图形。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四个好朋友?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朋友,课 后大家再去找找它们! 【篇三: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 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 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这部分 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 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通过实物和模 型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通过本课的学习加 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从而为今后学习 空间与图形知识打下良好基础。教材的设计强调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生动活泼、自主探索的具体活动中,获得直接感受。教学时要充 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关于形状感知方面的经验,组织他们通过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来认识四种几何形体的基本特征,从而培养 初步的空间观念。

完整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提高经典讲义.docx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提高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典型辅助线题目 1.缺角补角 在图形中虽然具备了“三线”,但“八角”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为了使解题思路流畅自然,应利用延长线段的方法,将“八角”补齐。 2.缺线补线 如果在图形中“三线”尚不齐全,则首要的任务是添线,通常是做平行线进行添线,添置平行线有一定难度,应结合已知条件,对图形全面进行考查,并辅以必要的练习,才能领会其中要领。 1、如图,若 AB ∥ CD, 则∠ B- ∠ C+∠ E=?A B E 2、若∠ O=∠ A+∠ C,AB 和 CD平行吗?说明理由。 C D A B O C D 3、如图, FG∥ HI ,∠ GEK=120°,∠ B=30°,∠ C=48°,∠ CDI=30°,∠ A=? K F E G A B C 4、如图 a∥ b, ∠ 1=105°,∠ 2=140°,则∠ 3=? H D I a 1 3 2b 5、如图,已知∠B=25 °,∠ BCD=45 °,∠ CDE=30 °,∠ E=10 °。求证: AB ∥EF A B C D E F 6、如图, AB ∥ ED,α =∠ A+ ∠E,β =∠ B+∠ C+ ∠D .证明:β =2α E D A C B

7、已知 MN ∥ l,∠ ABC=130 °,∠ 1=40°,求证: AB ⊥ MN A M F N B 1 l D C 8、如图,已知AB ∥CD ,直线 EF 分别交 AB,CD 于 E,F,∠ BEF 的角平分线与∠ DFE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 P,求证∠ P=90°。 A E B P C F D 课堂基础热身训练: 1、如图 1, AB ∥ CD ,且∠ BAP=60 ° -α,∠ APC=45 ° +α,∠ PCD=30 ° -α,则α =() A 、10°B、15°C、 20°D、 30° A B E A B β E AαB P C D D C C γ D 图 1图 2图 3 2、如图 2,AB // CD,且 A 25,C45 ,则 E 的度数是() A. 60 B.70 C.110 D.80 3、如图 3,已知 AB∥ CD,则角α、β、γ之间的关系为 () ( A )α +β +γ=180 0( B)α—β +γ =180 0( C)α +β—γ =1800( D)α +β+γ =360 0 4、如图所示,AB∥ ED,∠ B= 48° , ∠ D= 42° ,证明:BC⊥ CD。(选择一种辅助线) 5、如图,若AB∥ CD,猜想∠ A、∠ E、∠ D 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之。 A B E C D

立体图形的认识(总复习知识点)

立体图形的认识(总复习知识点)一.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出示立体几何图形。 二、分类 长方体正方体:它们的每个面都是平面; ①立体图形 圆柱圆锥:它们都有一个面是曲面。 或者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它们的高都有无数条 ②立体图形 圆锥:它只有一条高 三.研究立体图形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①图形的特征:点、线、面 ②展开图 ③从线想起 ④图形的运动:平移、旋转 四.已学过的立体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3. 公式。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长、宽、高,12条棱分成长、宽、高3组,每组4条,如果用a 、b 、h 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长方体的棱长总=4(a+b+h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如果用a 表示正方体的边长,那么正方体的棱长总和=12a 。 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1.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形式 正方体的展开 (1)“141型”,中间一行4个图: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 (2)“231型”,中间3个作侧面,共3种基本图形。见上图 (3)“222”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4)“33”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巧记正方体展开图的儿歌。 中间4个一连串,两边各一随便放,二三紧连错一个,三一相连一随便。 两两相连各错一,三个两排一对齐。要找两个相对面,切记相隔一个面。

2. 长方体平面展开图的特点: 3.圆柱和圆锥的展开图。 A. 圆柱 (1)圆柱有3个面,上、下两个底面是大小相同的圆,侧面是个曲面。 (2)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它有无数条高。 (3)圆柱沿侧面上的高展开后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4)以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圆柱,该边就是圆柱的半径。 (5)从上、下看是个圆,从侧面看是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底面直径和高相等)。 B. 圆锥 (1)圆锥有2个面,它的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 (2)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3)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圆锥,该直角边就是圆锥的高,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圆锥底面的半径。 (4)从上面看,会看到 ,从下面看,会看到一个圆,从侧面看,会看到一个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三边等于圆锥底面的直径)。 底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