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差异研究

差异研究

差异研究
差异研究

认知方式的实验研究

—学生场认知方式与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关系的研究

邯郸学院曲周分院王俊香

摘要:同一教学策略对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一同认知方式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效果,本文从场认知方式的测定入手,对化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教育统计,最终得到匹配策略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有助于发挥相应认知方式学生的认知优势,对学生认知优势的发挥起促进作用;有意失配策略也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且能促进学生认知方式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场认知方式教师教学策略实验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认知方式是时代的要求

科学知识的日益增长和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人们具有获取大量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对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收、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如何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接收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质量,这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面临的现实问题。。

1.2 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主体性教育的召唤

我国的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在21世纪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差异,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作为个性差异的表现形式之一的认知方式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进而也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所以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在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师教学策略等构成的教育系统内,认真考察学生的认知方式的差异和特点,探索与学生认知方式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认知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

生的主体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相应的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目的是贯彻“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主体性教育的宗旨。2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认知心理学领域关于个体认知方式的研究时间虽然不长,把认知方式作为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方面加以研究,并已取得不少成果,有些已被成功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完善的最优化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方式,从认知方式角度去研究课堂教学,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研究表明,学生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会对其学习产生影响。一方面,认知方式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教学策略下学习效果不同。另一方面,认知方式相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策略下学习效果也不同。即在教学策略和学生的认知方式之间存在适应性。那么,在中学具体学科的教学中,教学策略和学生的认知方式有何适应性的特点呢?本研究以化学教学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践探讨。通过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通过对学生认知方式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认知方式的基本状况;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方式特点,具体探讨匹配和有意失配教学策略与学生学习成绩、认知方式的完善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3基本理论

3.1场认知方式理论

认知方式(Cognitive style),又称认知风格、认知模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组织和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具体说是一个人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偏爱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3]。

场依存一场独立型认知方式是被称为“认知方式之父”的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Witkin)在20世纪40年代研究垂直知觉时首先发现的。威特金在研究空军飞行员靠什么线索来确定自己是否坐直时,他设计了一个可以倾斜的房间,让被试者坐在一把椅子上,椅子可以通过转动把手与房间同向或逆向倾斜。当房间倾斜时,要求被试者转动把手使椅子转动到事实上的垂直位置。结果发现,有的被试者在离面垂直相差35度的情况下,就认为自己已经垂直了;而有的人则在椅

子与房间表面看上去角度明显不正的情况下,却能把椅子调整到非常接近于与地面垂直的状态。这就是威特金所设计的有关垂直知觉研究的“身体顺应测验”。威特金由此推论,有些人的知觉较多受他所处的外界条件的影响,而有些人较多地依赖自身的感觉。他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之为场依存型,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称之为场独立型。之后Witkin和他的同事在该领域及相关领域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从狭义的垂直知觉扩展到知觉分析、记忆、问题解决和其它智力活动,并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系统地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提出场认知方式的概念,认为场依存一场独立型认知方式是两种对立的信息加工方式,独立于场的人往往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而依存于场的人则倾向于以外在的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上述对个体在认知方式上的划分,仅仅是从两种极端的特点来表述。实际上,大多数个体在不同情况下,有时会采用场依存型认知方式,有时会采用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即使典型的场独立型个体,在某些情况下也会采用场依存型认知方式,只不过在多数情况下,其认知方式主要表现为场独立型罢了。

3.2与认知方式有关的两种课堂教学策略

在以班级为主要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方式类型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的认知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特征,所以,同一种教学方式,可能对部分学生掌握知识有利,而对其他学生的学习不利,这就存在着课堂教学与适应个别差异教学之间的矛盾。任何一种认知方式,既有其优势、长处,也有劣势、不足,既有利于学习的一面,也可能有不利于学习的一面。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一是采用与认知方式中的长处或学习者偏爱的方式相一致的教学对策(匹配策略);是指对学生认知方式的长处、兴趣或偏爱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设计。二是针对认知方式中的短处有意识弥补的教学对策(有意失配策略)。是为了完善学生的认知方式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而采取的教学对策。

4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4.1关于学生认知方式的调查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测试,对自己所教学生的场认知方式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为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确定被试邯郸学院曲周分院2015级学前教育中专学生,两个班共98人,其中(1)班48人,(2)班50人,。为确保实验的可信度,对照班和实验班的选择原则:

●随机性从同一年级四个班中随机选取的这两个班中考成绩都在260—380分之间,入学成绩接近,并且在学生入学一周后,对其进行了化学摸底考试,经统计成绩并无显著差异,故可视为两个班的原有基础相同。将(1)班作为实验班,将(2)班作对照班。

●非研究变量的控制本研究的主要变量是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不同的课堂教学策略,因此,为使其它影响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两个班同时由本人任教。

测验工具[16 ]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年12月修订的《镶嵌图形测验》对学生进行测验。测验时间为每部分6分钟,三部分共18分钟。第一部分供练习用,不计成绩,主要是让被试熟悉题型;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为计分部分,其中每部分1、2题答对者各计0.5分,第3、4题答对者各计1分,5—10题答对者各计1.5分,满分24分。为了统一标准,记分时,只有当被试画出的图形与简单图形完全一致时,才能得分。

测验结果统计:对照班和实验班镶嵌图形测验成绩统计如下:

表1 镶嵌图形测验成绩统计

统计检验表明,两个班镶嵌图形测验成绩差异不显著。也就是说,本研究选取的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班在认知方式上并无显著差异。

学生认知方式的划分:依照场依存—场独立型理论构想,在镶嵌图形测验中,如果测验成绩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得分高者划为典型的场独立型,得分低者应划为典型的场依存型,其他处于中间状态者为场中间型学生。据此,本研究选取每个班11位场独立型学生,11位场依存型学生,其他作为场中间型学生。

4.2教学策略的实施

4.2.1研究设计

教学策略的设计,根据不同认知方式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因一种认知方式的长处或优势即为另一种的短处或劣势,。下面笔者根据认知方式进行匹配策略和有意失配策略两种策略的实践研究。

4.2.2研究所选用的教学内容

选用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现用的高中化学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科书(必修)人教版第一册)

内容一第二章钠钠的化合物碱金属元素;内容二第三章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内容三第四章氯气卤族元素;内容四第五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具体分析上述四个教学内容,其中一、三属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二、四属于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这样选取是为了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实施教学策略,使学生通过对不同教学内容的学习,促进其认知方式的发展和完善。

4.2.3教学策略的选取对实验班采用匹配策略和有意失配策略两种教学策略,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策略,两个班的进度保持一致。

●实验分四个阶段进行,根据各阶段教学内容自己编制了四套成绩测试题,分别在各阶段实施实验结束后进行统一测验。

●实践研究过程

第一、第二阶段采取匹配教学策略,目的是充分挖掘材料中能发挥学生认知优势的内容和知识点,按照他们偏爱的方式教学,促进他们认知优势的发挥。第三、四阶段采用有意失配教学策略,目的是根据材料特点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运用认知方式的弱势去学习,促进其认知方式的完善和发展。

4.3教学实践结果的统计及分析

在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教学实验之后,效果如何呢?本人进行了学生学习成绩测验。

实践结果统计

4.3.1 匹配策略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

把三种认知方式的学习者成绩汇总,并取其平均成绩,用字母代表三种认知方

在实验的前两个阶段,匹配者的平均成绩高于其它学习者的平均成绩。如在第一阶段,场依存型学习者得到匹配,其平均成绩A 1=83.21,高于其它两种认知方式学生的平均成绩B 1=77.21,C 1=77.62

即 A 1>B 1 A 1>C 1 由2 A 1> (B 1+ C 1) 得 A 1>1/2(B 1+ C 1)

第二阶段 场独立型学生得到匹配,其平均成绩C 2=84.36,明显高于A 2、 B 2的平均成绩。A 2=7.62 B 2=76.41

C 2>A 2 C 2>B 2 由2 C 2 >(A 2+ B 2)得 C 2>1/2(A 2+ B 2)

再对两阶段匹配策略效果进行聚合比较(一种数学方法)则A 1+ C 2=83.21+77.62=160.83

1/2(B 1+ C 1+ A 2+ B 2)=1/2(77.21+77.62+70.62+77.41)=151.43

结论:从上面结果可以看出, A 1+ C 2

>1/2(B 1+ C 1+ A 2+ B 2)这说明匹配策略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4.3.2有意失配策略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表4)

在实验第三阶段有意失配场独立型教学策略,第四阶段有意失配场依存型

教学策略,将其总体效果计算如下:

M 实验班: 73.25+70.34+79.68+73.01+ 72.32+76.21=444.81

M 对照班: 70.34+71.24+77.62+68.52+72.89+74.84=435.45

结论:从上面结果可以看出,M 实验班> M 对照班。这说明有意失配策略对学生学习

成绩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4.3.3同一实验阶段,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学习效果的统计。

分析:在实验的第一阶段,采用匹配场依存型教学策略的实验班,无论哪种类型认知方式的学生,其测验成绩均高于对照班,且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场依存学生的成绩差异达到非常显著水平。

在实验第二阶段,采用匹配场独立型教学策略的实验班,场独立型学生的测验成绩远高于对照班,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实验班学生的认知方式从场独立型至场依存型,测验成绩依次降低。尤其是实验班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场独立型的认知方式不太适应,测验成绩比对照班要低。

表7第三阶段三种认知方式学生学习成绩统计

实验第三阶段采用有意失配场独立型教学策略的实验班,场独立型学生的成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略高于对照班场独立型学生的成绩,虽差异不明显,其他认知方式学生的成绩和对照班相比也无显著差异,这正说明有意失配场独立型策略实施后,对场独立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的认知完善有重要作用。

表8第四阶段三种认知方式学生学习成绩统计

实验第四阶段采用有意失配场依存型教学策略的实验班,场依存型学生的成绩高于对照班场依存型学生的成绩,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有意失配场依存型教学策略,对依存型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和促进其认知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综合第三、第四阶段实验,从表15、16可以看出,采用有意失配教学策略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也能促进其认知的完善和全面发展。由此说明,有意失配教学策略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

4.3.4同一认知方式的学生,不同阶段对其学习效果的影响。

学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策略其成绩都高于对照班,其中匹配策略成绩达显著水平,其它三种策略成绩差异不明显。

对场中间型学生来说,采用内容一、二,实验班的成绩略高于对照班但差异不显著。

表11 场依存型学生测验成绩统计

对场依存型学生来说,对内容一、四的教学,采用匹配和有意失配策略的实验班,其测验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其中匹配策略的测验成绩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有意失配策略的测验成绩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

4.4结果分析

测验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因第一阶段选取的内容其更符合场依存学生的信息加工特点,采用匹配场依存型教学策略,更有利于场依存型学生的学习。所以在第一阶段的成绩测验中,实验班的场依存型学生的成绩最高,场独立型学生的次之,场中间性学生的成绩最低。如果将考试成绩与对照班比较,则实验班场依存学生的成绩高于对照班,并呈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两种认知方式学生的成绩也比相应的对照班成绩高,但差异不显著。

第二阶段采用匹配场独立型的教学策略,进行内容二的教学,物质的量及摩尔、气体摩尔体积,这些内容对高一学生而言,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抽象概念,理解和掌握有一定难度,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需要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去理解各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更符合场独立型学生的信息加工特点,所以采用匹配场独立型的教学策略更有助于该种认知方式学生的学习。所以在第二阶段的测验中,场独立型学生的成绩最高,与对照班相比,成绩高于对照

班且差异呈显著水平,P<0.05。R·Riding等人研究认为,只有当信息以个体偏爱的方式呈现给他们时,个体才能学得最好。本研究结果和R·Riding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第三阶段采取有意失配场独立型的教学策略进行内容三的教学。内容三也属元素化合物知识;第四阶段采取有意失配场依存型的教学策略进行内容四的教学,内容四属于基本理论的教学。这两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特点,决定了两种认知方式的学生在面对这些内容材料时,利用自己薄弱的认知方式去学习有关知识内容,所以在策略上对他们认知方式的短处进行了弥补。本研究结果表明:第四阶段采用有意失配场依存型的教学策略,可提高场依存型学生的成绩,平均分比对照班成绩高4.49分(表19),差异呈显著水平P<0.05。研究还表明,采用有意失配场独立型学生的教学策略,也可提高场独立型学生的成绩,和对照班比,平均分比对照班高2.06分(表17),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差异不显著(P﹥0.05)。有意失配策略的教学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有意失配策略更能完善学生的认知方式,使他们在面临不同的学习任务时,会交替使用相应的认知方式,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的全面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学生的认知方式与教师的教学策略有交互作用,但也与学习材料有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选择教学策略时,同时应考虑学习材料的性质,不应抛开具体的学习材料,单纯看认知方式与教学策略的关系。

4.5研究结论同一教学策略对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效果,从成绩统计表可看出,匹配策略更有助于发挥相应认知方式学生的认知优势,所以他们的成绩好。

(一)本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教学策略一定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方式。不同的匹配策略对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学习效果影响不同。匹配场独立型策略更有助于场独立型学生的学习,匹配场依存型策略更有助于场依存型学生的学习。但是,如果教师采用某种比较极端的教学方法,必然会有一些学生感到不适应,从而影响这些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认知方式,教学策略的选取应使每个学生全部技能扩展到超越他们认知优势的认知范围。

(二)教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认知方式的完善和认知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表现为采取匹配策略和有意失配策略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在本研究范围内,有意失配策略也有利于知识的获得,场依存型学生面临有意失配策略时,知识获得快;场独立型学生面临失配策略时,表现不太明显。但对学生认知的完善和全面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说明有意失配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中只有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方式,才会提高学习效果。

4.6反思与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以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进行学习,达到某一特定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最优化发展。这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至于什么样的具体教学策略既适合场依存型学生,又适合场独立型学生,是以后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只是在试图完善学生的认知方式,促进学生认知全面发展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并且研究的时间不长,对化学教材中其它内容方面的教学策略研究还有待继续。

(二)在本研究中,涉及到具体教学过程的许多变量,虽尽量降到最低,但有时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本研究所选取的实验对象是本人所教学生,未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得出的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

(三)学生的学习受教师、学生、学校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及其关系的影响,采用与学生认知方式相匹配或有意失配的教学策略,只是完善学生的认知方式,促进学习认知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学生的学习动机、智力水平、努力程度等因素,仍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四)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重视教师的教转向重视学生的学,要“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过去、现在,更要关注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和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认知的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对沿海的部分重点地区和城市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部资源,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总的发展思想是:鼓励先富、带动后富、东西联合、共同富裕、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了明显的差异。总的趋势就是: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又了明显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比价缓慢。各地区经济差距呈拉大的趋势。 以下通过对经济增长率、人均GDP的分析,围绕经济增长下的地区差异现状,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发展规律、区位资源、文化意识、思想观念、人力资源、国家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地区差异的影响。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经济增长率 GDP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通常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

英汉语言差异比较研究

英汉语言差异比较研究 廖国强夏宏钟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6430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我们对外交往中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对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就两种语言中常见的差异点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关键词:英语汉语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的文化氛围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认为,“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分析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和研究,我们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认识不同语言的各个层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且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中防止语言表达错误,避免运用失当,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1. 谱系的差异 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是一种拼音(alphabetic)文字,单词有重音、次重音等,没有四种声调(tone),但句子可以有不同的语调(intonation);汉语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language family),是一种表意(ideographic)文字,音节有四种声调变化,语调也很丰富。 2. 语言类型的差异 英汉语言从形态学分类来看,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synthetic-analytic language),是从综合型向分析型语言发展的语言,即主要通过词本身形态变化(inflected forms)来表达语法意义;汉语是以分析型为主的语言(analytic language),即语法关系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和词序(word order)等手段来表示。 3.词汇的差异 1)功能上的差异 英语的冠词和汉语的量词、助词为各自语言所独有,通常无直接对应。英语中无汉语中的助词,但可通过动词的时态和体式、句式陈述与疑问等与汉语的助词功能相对应;汉语中也没有英语中的关系词和反身代词,但可通过词组、短句和相应的词汇运用来替代;英语中谓语动词的使用要受一定限制,汉语中动词的使用灵活,受限小,因而导致汉语多用动词,英语多用名词的现象;英语中的连词和介词的使用频率比汉语中更高;英汉语言都有许多相同的构词手段,但重叠法汉语常用,如千千万万、家家户户、干干净净等,英语罕用;英语的典型特征是词缀丰富,汉语的典型特征是形态变化少;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实称;英语多变化,力戒重复,常常用替代、省略和变换的表达方法避免重复。汉语用词不怕重复,常常运用实称、还原、复说的表达方法。如:He hated failure,he had conquered it all his life,risen above it, despised it in others. 他讨厌失败,他一生曾战胜失败,超越失败,并且藐视别人的失败。 2)词序上的差异 英语句中单词修饰语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短语和从句一般放在中心词后面,汉语定语无论单词还是词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英语的谓词状语一般可出现在动词前后,汉语的谓词状语常在动词之前;英语中叙述和说明事物时,习惯于从小到大,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从近到远。汉语的顺序一般则是从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个体,从远到近,两者顺序完全相反。 3)词义上的差异

差异性分析

第三小组:彭尧运、梁燊成、张磊、刘鼎忠、邓志涛 特定顾客不同约见方式效果差异性分析 一、不同的约见方式 当面约见 电话约见 信函约见 委托约见 广告约见 邮件、短信约见 其他约见方式 二、约见的内容 (一)、约见 确定约见对象 确定访问事由 确定了访问对象,接着就要向对方说明访问事由。任何推销访问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向顾客推销产品或服务。但是,具体到每次访问的目的却因推销活动的进行程度和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推销人员约见顾客,总要有充分的理由,使准顾客感到有会见推销人员的必要。但就每次访问而言,访问的事由不应过多。一般说来,约见顾客的目的和事由不外乎下列几种:①推销产品②市场调查③提供服务④签订合同 ③约见的意义 1.约见有助于接近顾客;2.约见有助于开展推销面谈;3.约见有助于推销预测;4.约见有助于提高推销效率;5.约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与补充顾客资料;6.争取约见本身就是一种推销活动。 三、情景模拟 当面约见 一、向客户介绍商品 业务员在向客户推荐商品时,一定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这样商品才可能卖出去。 1开门见山 直接把自己的想法毫不掩饰地端出来,让对方一听就明白。例如:“×先生,我有一个想法,现在已进入秋季,在你那里搞一次电热褥展销,可以替你今后的销售带来有利条件。”或者“你能买我公司的电热褥,将增加你公司的畅销商品。”这些话一开始就表明了双方的 利益,容易引起对方的兴趣。 2迂回方式 用第三者的反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我听百货公司李采购员说,他们今年增加电热褥的经营,仅此一项,营业额上升了10%。”或者:“百货商店的供销员上周又在我公司购走了1000条电热褥,他说,这是现在的畅销货。” 3询问方式 例如:“许多商店在我公司购买电热褥,有的选择价格便宜的,有的选择质量坚固耐用的,有的着眼于面料因素,请问贵公司认为哪一项最重要?”这类开场白虽没有接触到关键性的问题,但却有了个很好的开头。 上述三种方式,究竟选用哪一种最好?这就要看谈判对手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如果能在开场白中说出与谈判对手投机的话,就会引起对方极大的注意和兴趣。另外,如果能说出对手没有看过或听过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见解,补充他的知识,增强他的信心和耐心,使他考虑

区域差异分析常用指标

衡量区域差异的几种方法 一、概述 (一)区域差异的定义 所谓区域差异是指经济区域之间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现有水平以及经济发展可预期的前景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二)国外文献中描述地区差异的定量测算方法。 根据测算指标个数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1]: 第一类,测算单个经济指标的地区差异。在单变量地区差异的测算中,穆勒、赫斯特、史密斯 (W.Molle,Holst.B.van,Smith.H,1980)等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将单变量地区差异分为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分析单个变量的极值,二是分析样本观察值的离散趋势。衡量单个变量极值差异的主要方法有:极值差幅(即经济指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额)、极值差率(即经济指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率)、极均值差幅(即经济指标最大值与平均值或平均值与最小值之差额)、极均值差率(即经济指标最大值与平均值或平均值与最小值之比率)、相对差距系数(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额除以最大值)。分析样本观察值离散趋势的主要方法有:相对平均离差、加权平均离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对数变异系数等。这些指标均大于或等于零,当系数等于零时,表示最大的平等,系数值越大,表明地区间差异越大。 第二类,比较两个经济指标的地域分布。研究双变量地区差异,就是比较两个经济指标的地区分布,这种方法通常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单一效果系数,二是可分解系数。单一效果系数是比较两个经济指标地区差异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其指标很多,其中以基尼系数的应用最为广泛,它是在洛伦兹曲线(M.o.Lrenz,1905)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外单一效果系数还包括两变量的平均离差、两变量的标准差和地理联系率等。 以上是对国外描述地区差异的定量测算方法的概括,下面是就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常常用到的一般用法。 二、测算区域差距的一般方法 (一)变异系数法[2]。

中西方_文化_差异比较分析

第28卷 总第118期科学?经济?社会Vol.28,Su m No.118 2010年 第1期SC I ENCE?ECO NOMY?S OC I ET Y No.1,2010 【文化艺术】 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分析 雷兴长 (兰州商学院经济研究所,甘肃兰州 700020) 摘 要:不同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是导致东方文化多元化与西方文化一元化生成的主要因素。客观认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化建设和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关键词:中西方;多元文化;一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15(2010)01-0173-04 The New Com para ti ve Theory of Ch i n ese and W estern“Culture” LE I Xing-chang (L anzhou Co mm ercial College,Institute of Econo m ic Research L anzhou,L anzhou730020,China) Abstract:D ifferent physical geography and cli m atic conditi ons led t o the the diversity of eastern culture and unitariness of western culture.An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W estern cultural will p r omote the internati onalizati on and world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east and the west;multi-cultural;unitary culture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国家、民族的生存环境不同,发展历程不一,必然导致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样,不同的文化也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存方式、发展方式产生巨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能小视。目前,文化的地位日益上升,已经被认为是国家经济社会不断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这就更有必要探讨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中国文化的优势在哪里?西方文化的长处有哪些?这是一个难以搞清楚的老问题。 一、中西文化的环境差异 大自然对文化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视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培植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国文化诞生的自然环境与西方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是有很大差异的。中国文化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河流,西方文化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海洋。海洋无比广阔,是无法征服的,只能顺其势,利用海洋,欣赏海洋;河流相对狭窄,是有可能征服的,集中社会力量,利用人力,征服河流,利用河流,就成了中国古人的愿望和使命。 大自然决定着社会文化,生存的自然环境特性决定着社会文化特色。由于广阔的海洋成了西方文化的自然环境,就养育了西方人的自由个性、丰富想象力和大胆创造力的文化基因;由于奔腾的河流成了中国文化的自然环境,就培育了中国文化的社稷为上、循规蹈矩、顺势而为的文化基因。海洋变化无常、无法驯服,滋生了西方人自由奔放的个性文化;海洋的一望无际、变化多端,给予了西方人想象力丰富的思想文化;海洋的深不可测、无穷无尽,培植了西方人不断探索的创新文化。河流的可征服、可利用,滋生了中国人善于凝聚力量的社会文化;河流的顺势而流、不破不泛,培植了中国人善解人意、循规蹈矩的行为文化;河流的水到渠成、可堵可导,培育了中国人无为而治、灵活机动的哲学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含义差异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的“文化”含义更多的是教化人、规范人的言行。在汉语中,文化是一个词组。“文”是指文章、典籍,“化”是指教化、训化。用著名的文章、典籍教化、训化人,规范人的言行,就成了“文化”这一词汇的基本含义。 收稿日期:2009-09-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部项目———批准号08XZX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雷兴长(1959—),男,陕西武功人,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与国际经济研究。 371

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动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全方位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专题研究的论文也相继公开发表,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意义:中西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本选题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进行较为深入的文化对比研究,反映一个民族的礼仪、宗教信仰、风 俗习惯、饮食等特征的表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难点和创新点: 基本内容:本选题重在研究礼仪文化、饮食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表达方式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理论说明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难点: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归纳总结文化差异。 创新点:将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重点加以研究。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步骤: 1.中西礼仪的差异 1.1称呼语 1.2感谢和答谢 1.3赞美 1.4节日 2.中西饮食观念得差异 2.1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2.2中西饮食方式、餐具不同 2.3中西饮食性质的差异 3.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 3.1称谓及称呼 3.2敬语谦词 4.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 5.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研究方法和措施: 本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是在选定课题后, 由小 组成员分工协作, 从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 上网寻找资料和有价值

的参考文献,最后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 四、研究工作进度: 11 月,查找相关资料。 12 月,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 五、主要参考文献: 邓炎昌、刘润清 : 《语言与文化》 刘炳善 : 《英国文学简史》 王福祥、吴汉樱 : 《文化与语言》 胡文仲 : 《文化与交际》 朱维之、赵澧 : 《外国文学简编》 张今、陈云清 : 《英汉比较语法纲要》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综述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由于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的巨大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经济差异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人均消费东部要高出许多,而西部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解放前的状态。 由于地理文化的差异造成现在的现象。正文更加充分揭示了差异的原因以及实证分析。 。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 引言: 中国20多年经济改革所取得的绩效已经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的奇迹”,而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地区间差距的扩大迹象,正在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们注意的焦点。与此相平行的是,大多数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或问题的早期研究,一般是将中国经济视为一个同质的整体,而近来的理论研究则越来越注重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和数据可得性的差异,已有研究中对地区的划分,按划分程度的粗细,通常包括:按行政单位划分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沿海和内陆,城镇和乡村。少数研究中也有按华北、东北、东南、南部和西部五大区划分,以及以长江为界划分的南北。 地区差距是指经济、社会以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素差距组成的“集合体”,即地区间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距。在经济学研究

中,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主要集中在人均或者劳均GDPGNP 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少数研究中也涉及其他一些社会指标,如平均受教育年龄、人均卫生支出,有的甚至构造了系统的指标体系。本文关注的核心是各地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所采用的指标大多是反映地区产出或收入差距的指标,如人均GDP不同省份的有效人口增长、人均消费等。 中国的学者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差距的研究还是相当多的,不管是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都有很多的文献去查。笔者基于今年9月份2006 年的统计年鉴,从实证方面做一个时间上的跟进,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正文:(一)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 我国地区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即随着开放进程的推进,开放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关系逐渐凸现出来,同时地域差异被放大。在开放的第一个阶段,全国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相对生产增长率,也即相对人均产出增长率并不必然位于全国前列,如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广东、浙江、海南、江苏、福建、山东等地,劳动生产率排在全国前10名之内,而同样是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北京、天津、辽宁和上海的劳动增长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很显然,在这个时期内,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为下一阶段各地的进一步开放做了准备,但总的来说,开放对各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地方优势并未随着开放得到充分发挥,此时开放的地域性差异不显著。在开放的第二个阶段,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江苏、浙江及山东处于全国开放的前十位,而它们所对应的1995-2003年的生产率提高分别排在第8 2、1、4、7、3、9。这也表明,在开放的第二个阶段,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劳动生产增长率相应较快。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逐步显现出来,开放的地域差异

比较研究

论文写作指导 ——规范·方法·范例 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T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第二部分文体类型与研究方法 二、论文研究方法 (三)比较研究 3.1 概念及种类 3.1.1 概念 比较研究是研究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社会科学中的比较研究法是确定对象间异同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或对某种事物的客观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质,力求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结论的方法。 比较研究法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它与其它研究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1)从比较的角度把握对象特有的规定性; (2)研究对象必须具有可比较性,从而限定了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3)研究方法上以比较分析方法为主。 3.1.2 种类 (1)纵向比较研究与横向比较研究(纵比与横比) 根据比较对象历史发展和相互联系可将比较研究分为纵向比较研究与横向比较研究; 纵向比较,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内的发展变化。强调的是事物的发展过程,按时间序列的纵断面展开的研究,以动态观点来研究现状,从而揭示其历史演化性,以弄清其发展的来龙去脉。 横向比较,是对同时存在的客观事物进行比较。它是按空间结构的横断而展开的,强调的是从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中研究事物的异同,分析其原因。 (2)同类比较研究与异类比较研究(类比与对比) 根据事物之间存在差异性和同一性分类为:

同类比较研究,是比较两种或以上同类事物而认识异同点的方法。同类相异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个性;同类相同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共性。 异类比较研究,是比较两种或以上性质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而发现异中之同,找出其同规律的方法。 (3)定量分析比较与定性分析比较(量比与质比) 根据所有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的观点,比较研究可分为定量分析比较与定性分析比较。定量分析比较是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以判断事物发展变化的比较方法;定性分析比较,则是指通过事物间本质属性的比较来确定事物性质的比较方法。 (4)单向比较研究和综合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方法按属性的数量可分为单向比较研究和综合比较研究。 单项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所作的比较。综合比较是按事物的所有属性进行的比较,单项比较是综合比较的基础。但只有综合比较才能达到真正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 (5)同比较研究和求异比较研究 按目标的指向,比较研究可分成求同比较研究和求异比较研究。 求同比较是寻求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以寻常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求异比较是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从而说明两个事物的不同,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 3.2 发展历史与作用 3.2.1 历史 (1)萌芽阶段 19世纪前,少数杰出人物是在教育领域内运用比较研究法,虽然是可贵的,但又是不自觉的。从严格意义上,他们的活动不能被看作科学意义上的教育比较研究。 (2)形成阶段 19世纪,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并进行了简单的类比,以借鉴他人的长处改善自身的教育。典型的人物有:法国的朱立安,美国的霍拉斯.曼,英国的马修.阿诺德。 (3)发展阶段 20世纪前叶,由于一些国家显露出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之处,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不少国家开始研究影响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探讨社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例如,康德尔认为比较研究应从历史的纵向着手,并结合整个国家的其他背景。

区域差异分析

5 / 5 9.区域差异分析类 设问1: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设问2: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设问3: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设问4: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 背景:山地垂直带内部分异概况及苔原带受干扰后植物多样性差异变化示意图 考向: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差异表现及原因分析 背景:茉莉生长习性及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考向:农业生产区位条件差异分析 背景:卤虫生长习性、美国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变迁及大盐湖位置示意图 考向:产业规模的时间差异 背景:冻土基本特征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特点、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 考向: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差异 考向 区域环境差异的分析

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下图,回答下题。 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10分) 解答示例: 答案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1.自然要素差异 思考方向答题模板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 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面环海;深居内陆 气候气温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 降水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不同期);有明 显旱、雨两季 地形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广) 地势起伏 状况 地势起伏大(小);×高×低;自×向×倾斜 5 / 5

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比较研究法 英文名称:comparative approach 定义:通过对近缘物种的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行为适应和进化的重要方法。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行为生态学(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目录 比较研究的概念 比较研究法的种类 编辑本段比较研究的概念 《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辞典》解释说: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我国吴文侃、杨汉青主编的《比较教育学》认为: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很显然,这个定义仅适用于“比较教育”这个学科领域,所以必须对它进行另外限定。我国林聚任、刘玉安主编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认为:比较研究方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而且具有极高的价值。[1] 编辑本段比较研究法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把比较研究法分成如下几类。 1.按属性的数量,可分为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 单项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所作的比较。综合比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种)属性进行的比较,单项比较是综合比较的基础。但只有综合比较才能达到真正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因为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对事物的多种属性加以考察,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尤其是将外部属性与内部属性一起比较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际交往中的差异性分析

人际关系中的差异性分析 人们通常必须借助某种媒介来传递信息,从而交流思想、感情并相互影响,以此达到人际交往的目的。但是,我们在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谜团——明明是同样的话,同样的动作语气,为什么对方的反应却是千差万别的呢?其实,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人与人之间的性格,生活环境,文化程度,社会地位,还有具体的情景都会形成人们交往中很大的差异性。 对于差异性,研究较多的是性别差异。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分化是一个社会化过程。男女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分化除受遗传基因、性激素等生理因素影响外,更主要的是受到家庭的抚养方式、学校等的影响。在我们出生后,由于性别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久而久之,男女个体的行为就自然而然地朝着社会规定的行为方式发展,从而形成了很多方面的差异。性格差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男性则更为主动,特别在交友结伴方面;男性更喜欢支配他人,女性更倾向于顺从。 性别的差异,表面上表现为体型和生理上的不同,更为重要的则表现在感知能力,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行为动作,言语谈吐等内在的方面。在社会感知中,男性对社会事件、社会性因果关系等物的因素感兴趣。女性则更多地注意人,对人际关系的知觉更敏感。在性格特征方面,女性多表现为阴性,温柔,优柔寡断,男性则多表现为阳性,阳刚,有魄力,果断等。在兴趣爱好方面,男女的差别则更大,女性多喜欢运动量小的活动,喜欢极具美感的东西,如:舞蹈,书画,乐器等。而男性更多喜欢运动量大的活动,如:球类运动,街舞等。在言语谈吐方面,女性更多表现为委婉,优雅,情绪变化大。而男性多表现为直接,禁忌少。 针对男女性别的差异,在人际关系语言表达上有着很多技巧: 1、说话要看对象,场合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场合、不同性格交谈时所使用的语气、词汇和语法是明显不同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人以及场合来对自己的语言语气,动作方式进行调整。 2、先听,先问,后说 最好先通过听或问来了解对方的性格及心态,说对方希望听的话,特别是与女性交谈时要特别注意对方的禁忌,这样不仅容易被人接受,而且,可以很快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3、不当众揭别人的短 有些人在于男性交往的时候,会不在意对方的感受而当众揭对方的短,结果就会使气氛很尴尬。我们在人际交往时,不管的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在人多的场合给对方留面子。 4、诙谐幽默的交谈方式 诙谐幽默的交谈方式,是大多数人乐于接受的,使气氛轻松愉快,自然的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人与人在交往中一定要注意对方的性别性格特征,并根据具体的情景做出不同的语言表达,而达到人际交往的目的。

区域差异分析方法

专题复习《区域差异分析》 作者:杨村一中金玉玲 指导教师:宋印海顾启凤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区域,比较区域的不同点,掌握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解决区域发展方面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材料、图片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从材料、图片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最终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2、通过对习题总结和分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会解决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不同区域差异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观,充分认识到人类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贡献。 二、课程标准要求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 运用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解决不同区域异同及其区域发展问题。 四、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法、综合程序法、讨论探究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 五、教学用具 自制幻灯片、相关材料和图片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最近我收到了两位好朋友的来信,信上的邮票吸引了我。(呈现出两幅邮票的画面)同学们能判断出我的朋友是来自哪里的吗?你是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朋友是来自江南地区,另一位来自内蒙古。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地区的民居判断出来。 【承接】建筑是不同地区区域特征的缩影,而建筑形式、风格都充分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特点。 【提问】请同学们试着分别说明,两处的建筑怎样反映当地地理环境的特点?当地地理环境的特征究竟是什么那? 【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提问并总结】 1、江南水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湿度大,通风散热是建筑房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屋脊高,房间空间大,利于通风;屋檐宽,利于遮挡阳光,降低室内的温度。南方房屋顶坡度陡是为了容易排水,屋檐宽也是为了雨水排得更远。 2、温带大陆性气候,日夜温差大,风也很大,这里的居民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所以便于移动又可以御风保温——蒙古包。 【小结】 民居只是反映不同地区区域特征的一部分,而一个区域的主要差别体现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方面。我们具体来讨论一下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 【教师承接提问】 区域是人为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我们怎么分析一个区域的特征,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板书】一、描述区域特征。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时间为两分钟)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 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言谈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FENG Jian-min XU Li-hong Department of Foundational Education, Yantai Nanshan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5713 Abstract: Culture is a social phenomenon, is a product which people have been creating for a long time. And it is a historical phenomenon, social and historical sediment. Accurately speaking, culture is history, geography, traditional customs, life style, literature and art, criterion of conduct, mode of thinking, value concept of a country or a nation.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such as differences in integrity and individuality;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onversation; differences in value concept and moral criteria; differences in social relation; differences in social ceremony; differences in social customs and so on. It is necessary to know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Key words: culture; Chinese culture; western culture; difference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年)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由此可见,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 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西医则不一样,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

中美文化差异大比较

中美文化差异大比较 作者:鲁鸣阅读2846次更新时间:2007-7-12 我在美国呆了14年,与其说了解了美国和过上了中产阶级的日子,不如说更了解了我自己,因为我会有意无意地用中美两种文化来看待自己。文化因素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刺激痕迹有共同的地方。我要讲的是这种相对共同的东西,即华人和美国人群体性格的比较。当然每个人的神经系统和个性不一样,与环境的互动有差异,甚至背道而驰,同样的经历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反馈。 本文提到的华人或中国人主要以大陆开放后从国内到美国的定居者为主,涵盖大陆、港台的华人和北美华侨和华裔美国人,而文中的美国人主要指占大多数的欧裔,涵盖其他种族。身为华人,我们有长处有出色的地方。我侧重讲毛病,因为我们通常都知道自己的长处,而不太容易看到自己的短处,甚至有时根本没意识到。我的用意不是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缺陷而自卑,而是正视自己,接受自己,扬长避短。 内向文化和外向文化 中国人移民到了美国,生命的风景自然发生了变化。最大的变化,恐怕就是美国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或多或少地美国化了,但同时骨子里的中国文化的血液仍旧滚动着。我们很多人在出国前要比一般的中国老百姓对美国了解得多。可是到了美国后我们发现,在风景之外与进入其内是很不一样的。因为我们在中国文化中成长,我们到了美国虽然会改变,但我们的性格已经定形,很多传统和过去的刺激痕迹留在我们的意识里或下意识里了,哪怕我们自己并不察觉。 文化差异是相对而言的,这里所说的华人或中国人和美国人是群体概念,是一种刻板印象,并不代表具体的每个人。 不少人说,美国人大都比我们华人放得开,外向。这就是一个刻板印象。但我想说的是,如果和你相处的人身上有这个刻板印象,你要提醒他们,我们是在什么环境中长大的呀!如果我们有美国人那种成长环境,我们中国人可能比他们还要放得开,性格大多都会外向。当然,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都极内向,那是两码事,人的性格一是天生的,即基因所决定由神经系统所操纵的,二是在成长环境中发展的。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似乎跟华人姑娘结合的美国男子大都比较内向,或不是那种很阳刚外向的小伙子。是不是中国文化较内向和阴性,美国文化较外向和阳性,而比较内向的美国男子相对难以找到

研究性学习: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探究(结题报告).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探究 ——小组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应用于各个领域,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中西方的教育存在多种差异。为了体验中西方教育的差异给英语学习带来的影响,促进我们对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深入了解,进而使中西方教育多进行沟通交流以及相互促进发展。为此,我们成立了一个小组,从中西方教育方面着手,通过提出问题、探讨问题、采访外教、搜查资料等方式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与学习。 二、研究过程和方法 1.资料调查法 我们小组通过资料调查,总结发现,中西方教育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外教育目标的根本性差异 (2)学习理念的不同 (3)课堂模式和教学理念的不同

(4)学校承担社会压力的差异 (5)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 2.实地采访法 (1)采访准备:采访者:肖乐璇(Cissy) 记录者:郭彦榆(Karina)、郑楠(Hammy) 摄影人员:纪伊玲(Ellin) (2)采访对象:来自加拿大的外教—Michael (3)采访过程:我们对Michael询问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问题,具体如下: Q:您认为中西方教育最大的区别在哪? A: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西方学生在学习上如果有疑问或者与老师有歧义,先会试着自己解决,在自己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会向老师提问。他们习惯于独立思考。中国的学生如果被老师提问到,会习惯性地去从书中寻找答案,他们不常表达自己的见解,亦有老师认为学生像老师提问是不礼貌的。 Q:您认为东方教育有什么优点? A:东方学生很用功。西方学生的作业很少,一般只要做1小时左右,这也使得他们有惰性。东方学生的作业量则为3小时左右,有的甚至在周末都在努力学习。 Q:西方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全国各地职工平均工资地区差异分析

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分析

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居民的平均工资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同时平均工资水平差异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我们这里只要研究2002-2011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城镇的工资和农村的工资存在差异,一般城镇的工资要比农村的工资要高,各行业的工资也存在差异,垄断行业的工资比非垄断行业的工资要高,这也是影响平均工资的影响因素所以我们要限定一些因素,使得研究更加简单些,这里主要是限定了城镇,非私营单位,在职职工。工资可能是很多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这关系到到中国很多个家庭的幸福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富裕程度。所以研究全国各地职工平海军工资地区差异,有利于国家统筹兼顾各地区的职工工资,缩小地区差异,社会财富地区分配更加协调,促进社会公平,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料分析 我们将采用经济地区的划分分组,将中国31个省市直辖市划分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具体分组概况如下(表1): 表1: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划分的概况 全国31省市直辖市分布如图1所示:

二、有关算数平均数的计算 1、2002-2011年期间各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计算。计算公式为: 2002-2011年期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总额/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 2002-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表2: 2002-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表3: 综合两个表格得出的2002-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表4:

中西方家庭差异对比分析研究2

中西方家庭差异对比研究 据统计,目前关于文化地定义有200多种.但无论文化地定义多么 复杂,不同民族地文化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这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他们地思维活动、情感标准、道德准则大致相同.人们地生活习惯、情感思维以及追求爱好,也往往不相上下.中西方人格观念地差异造成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地文化传统,从而产生差异.中国文化传统追求“天人合一”地境界,即人与客体对象地融合,从而达到无我地水平;西方文化传统是通过对自然地观察分析,达到控制自然地目地,为我所用.根本文化上地差异造就了中西方家庭上地差异,本文将通过分析中西方家庭差异来深入解读中西方社会文化. I. 家庭体系及长幼关系差异、形成原因及影响. A.家庭体系及长幼关系地特点 1.家庭体系地特点. 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中国人 地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孝”,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地良言古训,不服从家中长者命令或决策地人会被冠以“不孝”乃至“大逆”地罪名.所以自古中国地家族体系是金字塔形,家中地长辈享有绝对地命令权和决策权;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家庭结构较复杂.而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在西方家庭 中在子女成人后都可以参与家庭事务地决策,更多地家庭讨论和各式各样地建议构成了西方家庭横向地家庭结构.b5E2RGbCAP

2.长幼关系地特点

我国地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地细胞;中国人重视传统地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在英美国家,18岁地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地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地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 年龄大地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plEanqFDPw B. 家庭体系及长幼关系差异地形成原因及影响. 1. 家庭体系及长幼关系差异地形成原因. 形成这以文化差异地主要原因在于东西方地历史文化.在中国两千多年地封建社会历史地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地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地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地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地“中庸之道”作为行为地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地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地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地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地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地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地.DXDiTa9E3d 西方国家价值观地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地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地价值是忽略不计地.生活中人们崇拜地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地强者得到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