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实践佛法之四

如何实践佛法之四

如何实践佛法之四
如何实践佛法之四

星云大师《如何实践佛法之四》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星云法师发布时间:2011-3-25 0:00:58繁體版

第四篇四无量心

壹·四无量心的意义

四无量心是指菩萨普度众生所应具备的四种精神──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以无量的与乐心、拔苦心、欢喜心和包容心来广度一切有情。

“无量”两个字,涵盖了“四心”的因、缘、果、德种种相状,具有下列殊胜的意义:

1.因无量:也就是发心无量。我们的思想主宰了一切的行动,因此唯有发心,才能产生力量,尤其像普度众生这么艰钜的使命,如果没有无量的发心,徒有行动,还是无法产生广大的效益。因此,我们要行长远的菩萨道,就必须发起无限的菩萨心。

2.缘无量:指无量的助缘。

(1)众生无量:佛法在众生中求,众生就是菩提的根,若无众生可度,就没有菩提可修,也就完成不了菩萨道,成就不了佛果。我们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要以无量的众生为助缘,做到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

(2)时间无量:在世间上,我们想要成就一番非凡的事业,都需要长久的努力,何况是要成就无上的菩提,更需要将自己投入无限的时间里,勤行佛道。十方三世诸佛也都是在累劫精进中,累积自己的福德因缘,方得以成就正觉。所以,我们凡夫福薄德浅,更需要以无量的恒常心来求得佛法。

(3)空间无量:根据《本生经》的记载,佛陀在因地修行时,轮回苦趣,犹不忘以各种身份来度脱六道众生;不仅如此,在《法华经》中,佛陀曾自述:“我于尘点劫前,早已成佛,自是以来,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其他如:观世音菩萨早在无量劫前成就正觉,但为度脱众生,因此倒驾慈航,游诸国土,常行佛道;普贤菩萨遍一切处实践十

大愿,无怨无悔;地藏菩萨发誓度尽地狱众生,方证菩提……凡此都说明了诸佛菩萨之所以会成为佛菩萨,就在于他们将慈心悲愿遍覆法界,而无有拣择憎爱之心。我们要实践菩萨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应当效法诸佛菩萨的勇猛精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无论在何时、何处,都要以广度众生为己志。

3.果报无量:“因”无量加上“缘”无量,我们与无量的人、地、时、空结下善缘,自然会产生重重无尽不可思议的无量依正“果报”。

4.福德无量:“四无量心”的福德无有穷尽,在诸经论中多有记载,今举《清净道论》说明如下:

(1)安稳入眠,不作恶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由于日间心怀慈悲,常行喜舍,所以不但在夜晚能够安稳入眠,而且能见吉祥之梦。

(2)常为一切众生所爱敬:常行“四无量心”的人,犹如戴上道德的宝冠,常为人、非人等一切众生所敬爱。

(3)诸天守护,善神拥戴:常怀“四无量心”以度众利他的行者,便能得到诸天善神的守护爱戴。(4)逢凶化吉,消灾免难:常行“四无量心”,积集无量福德以为善缘,自然能减轻业障,逢凶化吉,消灾免难。

(5)容光焕发,仪表堂堂:常怀四无量心的人,因为常行正念,相随心转,自然就会显得容光焕发,仪表堂堂。

(6)临终不乱,趣向善道:以“四无量心”为行持的人,直至临终也能提起正念,所以能趣往善道。即使终其一生不能证果,死后必能上升梵天享受诸乐。

贰·“四无量心”的内容

菩萨怀抱慈无量心,慈爱众生,因此常求安稳乐事以饶益有情。以悲无量心,悲悯众生轮回六道,受种种身苦、心苦,所以发心为之拔除。以喜无量心,令众生得大欢喜。以舍无量心,舍以上三种心,对众生不憎不爱。

一、慈无量心

慈无量心是一种希望众生得到快乐的心。慈与悲合称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一切佛法如果离开慈悲,则为魔法,可见慈悲思想与佛教关系的密切。

《大智度论》卷二十将慈悲分为三种:

1.生缘慈悲:观一切众生因起惑造业,而在生死中轮回受苦,因此而生起与乐拔苦的慈悲心,称为生缘慈悲。这是一般凡夫的慈爱,因为不明我、法二空,所以还是不能出离生死。

2.法缘慈悲:证悟无我所起的慈悲。这是已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二乘,以及初地以上的菩萨的境界。

3.无缘慈悲:是诸佛如来无限的慈悲,即彻证我、法毕竟空的般若智而生起的慈悲。因为心中已无差别,所以视众生与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缘无缘的众生都给予所需。

此外,依慈悲的层次,又可分为:

1.消极的慈悲、积极的慈悲

2.热闹的慈悲、寂寞的慈悲

3.直接的慈悲、间接的慈悲

4.广大的慈悲、微小的慈悲

5.一念的慈悲、无限的慈悲

6.有缘的慈悲、无缘的慈悲

7.有情的慈悲、无情的慈悲 8.有求的慈悲、无求的慈悲

9.有相的慈悲、无相的慈悲 10.一时的慈悲、永恒的慈悲

二、悲无量心

悲无量心,是解除众生痛苦的心。《法华经》说:“以大慈悲力故,度苦恼众生。”菩萨经过累劫修行,断除一切烦恼,成就一切梵行,本来可以证得清净涅槃,然而为了怜悯众生,不住涅槃,不断生死,乘愿受生六道,广开甘露法门,转无上法轮。例如:佛陀因地割肉喂鹰、舍身饲虎;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寻声救苦;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等,都说明了菩萨之所以能普度众生,正是由于悲心愿力所产生的伟大力量。所以经上说:菩萨因众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长养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萨看到众生的忧苦,不能激发感同身受的悲心,进而上求下化,拔苦与乐,就无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悲无量心是菩萨成佛的必要条件。

三、喜无量心

慈心令众生乐,喜心令众生喜,喜与乐有什么差别呢?《大智度论》卷二十说:乐是在五尘中所生的快乐,而喜是在法尘中所生的喜悦。譬如:怜悯穷人,先施与财宝,是先给他快乐;然后教导他谋生的技能,则是使他在生活中产生欢喜。所以,乐是比较表相的感受,喜是深层的感受。因此,《大智度论》说:“初得乐时名乐;欢心内发,乐相外现,歌舞踊跃,是名喜。譬如:初服药时,是名乐;药发遍身,是名喜。”

我们为什么要给众生欢喜呢?因为欢喜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一个人没有了欢喜,即使坐拥金山银窟、华厦美眷,也没有意义;只要我们心中欢喜,即使是粗食淡饭,梅妻鹤子,也觉得充实自在。

佛陀以“苦”来教诫弟子,是要我们正视苦的原因,然后实践佛教真理来离苦得乐。所以,“示教利喜”才是佛陀说法的真正目标。在佛经上,我们常看到诸弟子请法时“愿乐欲闻”,及闻法后“欢喜踊跃”、“欢喜赞叹”的辞句,可见法喜禅悦才是佛教的真谛宝藏。

因为欢喜修道而体悟者,在佛经中也多有记载,例如:

《释提桓因问经》:“我于喜乐念乐中,欲求五功德果。”

《华严经·入法界品》:“欢喜恭敬心,能问甚深法。”

《十地经》:“诸佛子菩萨,住于极喜地,极多欢喜、多净信、多爱乐、多适悦、多忻庆。”

诸佛菩萨中,以“欢喜”成就佛道者,除了弥勒菩萨以外,还有:欢喜自在佛、欢喜庄严佛、欢喜藏佛、欢喜德佛、欢喜无畏佛、欢喜威德佛、欢喜王菩萨、欢喜念菩萨、欢喜意菩萨、欢喜力菩萨等,可见佛教是一个提倡欢喜的宗教。

因此,我们奉行佛教,除了自求清净安乐外,更应该散播禅悦法喜给大众受用,使大家在佛光的普照之下,远离忧苦的阴影。

四、舍无量心

慈悲固然能使众生得到福乐,但是行慈心、喜心时,容易生贪著心;行悲心时,又容易生忧愁心,因此佛陀告诉我们:需以舍心来去除一切分别妄想,并令一切众生都能以平等心进入佛道。

舍,是一种无上的智慧。所谓:“舍得,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放开脚步,才能使我们向前迈进。同样地,我们以慈心、悲心、喜心来弘法度众,更要舍除对三心的执著,才能有更大的成就。“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万法因缘和合而成,所以就胜义谛而言,无一众生可得,也无一心可得。若有得者,皆是有求,不能成就无量的功德;若能舍去一切分别妄想,就能冤亲平等,广度一切众生有如己子。好比虚空因为能包容万物,所以能成就一切万物。

舍,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唯有“舍”,才能容纳异己,唯有“舍”,才能心包太虚。世界之所以动乱不息,就是因为世人都只知道向前获取,而不知道回头反省;只拼命向外追求有形有相的物质,而忽略了心内的精神世界更为辽阔。如果大家都能放下我执,尊重他人,舍得牺牲奉献,自然就能拥有一个圆融和谐的世界。

五、慈悲喜舍,本为一体

由慈悲喜舍的内容看来,四无量心虽类别为四,其实都是慈心悲愿的延伸:先是欲令众生都能得到快乐,而施以慈心,继而看见有人不能得到快乐,悲心油然而起。接著又想令众生都能离去苦恼,得到无上法乐,喜心继之产生。以慈心、悲心、喜心度众,而不起憎爱贪忧,不生人法执著,就是舍心现前的境界。因此《大智度论》说:“慈是真无量,慈为如王,余三随从如人民。”

参·长养四无量心的方法

《华严经》云:“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慈悲喜舍是我们依止安住的所在。我们想要培养“四无量心”,应从下列两点著手:

1.建立自他互易的观念:常常换个立场为他人著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能长养“四无量心”。

2.建立怨亲平等的观念:以业力轮回而言,众生沉浮在生死海中,已不止千万劫以上,因此,六道众生无非是我们过去世中的父母亲朋;以法界缘起而言,众生与我本为一体,又何有亲疏之分?如果我们能由此建立怨亲平等的观念,就能泯除计较分别心,长养慈悲喜舍心。

此外,当我们实践“四无量心”时,应该要有智慧做为引导,否则滥用、误用的结果,只会形成社会的乱源。例如:滥行布施,造成一些人不劳而获的观念;

见到有人破坏社会正义公理,不能挺身而出,仗义直言,反而临阵逃脱,劝阻他人;父母供给儿女金钱吃喝嫖赌,甚至一意姑息,纵子犯罪;社会人士不当的放生,害死更多的生命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

佛教中的智慧与爱心

佛教中的智慧与爱心 哲社思政 201011022953 黄慧 【内容摘要】佛是思想的觉悟,就是智慧。人们可以以实践四谛的过程,体悟人生的大智大慧。智慧最为具体的表现就是爱心。我认为智慧是人们 的思想,内部的精神世界,智慧的外化体现就是爱心。慈悲心,是 一种惠及世界万有的普遍的情感,一种对于生命的不忍之心和对于 存在的敬畏之念,一种关于此岸今生而非彼岸来世的、自然的、成 熟的、健康的身心状态,一种自己努力活得好也希望别人活得还好 的处世态度,一种对于自己也对于别人的善意、理解、责任及温和 的宽容精神。 【关键词】智慧四谛人生爱心慈悲心 佛法,是理智的德行的宗教,是以身心的笃行为主,而达到深奥与究竟的。从印度而来,千百年流行于中国人间的佛法,融贯精深。 什么是佛,佛,这一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从它本意来讲是智慧,从它的作用来讲是觉悟。他绝不是庙宇里的泥塑金身,绝不可能点几柱香,叩几个头或是念几声就有求必应,随心所欲的。佛是具有圆满觉悟与大慈悲、大智慧、大能力,让众生不再受轮回之苦,能引导众生出离轮回的圣人。也就是说, 佛的主要学说可归结为四谛说。“四谛”的字面意思是四个真实的道理。首先,苦谛是指人生充满种种痛苦。佛教把各种苦恼归纳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五盛阴苦。人无时不刻都在各种苦难中。我们平时的生活里都真实存在,被苦恼,被牵绊。我为家里亲人的生病而痛苦,离家远行,朋友离别等等。 集谛揭示了人生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佛教认为人的贪求欲望或者“爱”是带来一切痛苦的根本原因。贪、瞋、痴是万恶之源。对于现代人来讲,完全是现代人盲目依赖物质手段和无节制追求物欲的结果。若追究其根由,也不外于佛教所揭出的贪、瞋、痴三毒心。贪,为人的贪欲心,当官的贪钱,才会使社会不平衡,穷苦的人民得不到帮助;瞋,为人的瞋怒心,世界的恐怖分子不能理性的对待事情,才会造成许多袭击和爆炸;痴,为人的愚痴心,人类为了自己私利,才会盲目破坏环境,竭取资源,慢性自杀性的愚昧做法。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己所爱好的东西的无限制追求;瞋怒是对不合己意的有情众生的嫉妒或憎恨;愚痴则是对事理的颠倒执着。三毒心的不断扩张,使现代人在不断扩张的物欲追求中,身为物欲之奴隶而尚不自觉;在日益发展的高科技面前,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科技环境所支配,而走向“自我异化”。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失去了越来越多的个体自我本有的主动和自由,越来越找不到人生真实价值之所在。 灭谛指的是灭除贪爱欲望,断除产生痛苦的原因,使自己永远不再轮回于生死苦海。这是原始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佛教以戒、定、慧三学来对治贪、瞋、痴三毒,教导人们以布施心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心去转化瞋怒心,以智慧心去转化愚痴心。大乘佛教以本来清净为诸法之本性,既不应有人我之分别,亦不应有物我之分别。世人之追境逐欲,求名为利,自寻物尽之烦恼,实为自我清

佛教教义 世界观 方法论 伦理思想

佛教的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佛教的世界观【“空”;“无神”;“轮回”;“涅槃”;“佛性”】 1,佛教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1)空 在佛教看来:世界的本质是“空”(一切都是运动和变化的) 空:是建立在“无常”和“无我”基础上的“无有”。【无=假≠没有】 空=假有=事物不存在永恒的状态≠没有 所以,“空”一方面说明了事物是不存在永恒状态的;另一方面说明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2)无神 在佛教看来:并不是神创造世界,而是世界创造了神,世界的运行并不是靠神的意志而是按照“缘起”的规律来运行。 无神≠世界上没有神=世界上有神而且神≈人。【无=假≠没有】 神是什么? 神是和人一样,是有情众生的一种,并不具有永恒主宰的意义。 因佛教相信,人的形体随时可以消亡,但人的灵魂却永存;所以,这个世界还是有鬼神的,而且鬼神也是人的灵魂存在形式。 佛是什么? 佛不是神;佛是人,是从感情和内心的扭曲中净化和解脱出来的,并获得了无上智慧的人。佛是所有获得顿悟的人的总称。 2,佛教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3)轮回 世界是由六道组成的,众生在六道之中不断的流转轮回。 在佛教看来:人不得不在由六道构成的世界之中不断轮回,不得解脱。 这六道分别为:三乐趣(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和三恶趣(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天道:自由自在,长寿而且没有烦恼。 人道:既不长寿也不短命,既有烦恼也有幸福,不好不坏。 阿修罗道:虽长寿,但却痛苦极大。 畜生道:畜生指除人以外的动物们,因愚蠢而且没有精密思考的能力,而不能积累善业。还要忍受寒热和饥渴,并且在自然界中相互残杀。 饿鬼道:因吃东西时,喉咙有烧灼的感觉,所以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食物挨饿。但智力很强足以了解佛法。 地狱道:是六道中受苦最多的。地狱道游客分为八大寒地狱、八大热地狱、近边地域(近边

佛家智慧

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做到: 1、学会换位思考 2、学会适应环境; 3、学会大方; 4、学会低调; 5、嘴要甜; 6、有礼貌; 7、言多必失; 8、学会感恩; 9、遵守时间; 10、信守诺言; 11、学会忍耐; 12、有一颗平常心; 13、学会赞扬别人; 14、待上以敬,待下以宽; 15、经常检讨自己。

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 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 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 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 该放弃的决不挽留、该珍惜的决不放手。

《佛家智慧》 当你长大,你慢慢学会几件事情;有些人不必理会,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多么幼稚,又多么讨厌,真的不需要在乎。有些人永远成不了你的敌人,不必抬举他,这种人太看得起自己了,以为拼命攻击你,伤害你就能够被你所恨。有些人不必等待,你心里其实清楚得很这个人不必再等了,只是你放不下。

《佛家智慧》 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已的生命更精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你要学会一笑置之,你要学会超然待之,你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

《佛家智慧》 一个人只有一个心脏,却有两个心房。一个住着快乐,一个住着悲伤。不要笑的太大声,不然会吵醒旁边的悲伤。那么欢乐呢?高声诉苦是否也会吵醒欢乐?不会。欢乐耳朵不好,它听不见隔壁房间的痛苦。

《佛家智慧》 我们见到的太阳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见到的月亮是1.3秒之前的月亮,见到一英里以外的建筑是5微秒之前的存在,即使你在我一米之外,我见到的也是3纳秒以前的你。我们所见的都是过去。所以千万别跟那些过去过不去。

佛教的智慧观

佛教的智慧观 甲骨文的“智”字左边是“于”,即“亏”,表舒气,无实义;中间“口”和右边“矢”,组成“知”,表示知道,聪明。金文下面加“日”,小篆将“日”讹变成“白”。隶变后省作“智”。《说文》:“智,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智”的本义是“聪明”。颖慧。由“聪明”引申为“聪明的、有智慧的人”。由“聪明”又引申为“智谋”、“谋略”。 由“智谋”引申为“知识”。 据《康熙字典》解释记载:慧,【唐韵】【集韵】【正韵】胡桂切,音惠。【说文】儇也。从心,彗声。【徐曰】儇,敏也。【广韵】解也。【增韵】性解也。妍黠也。又了也,智也。又【諡法】柔质受谏曰慧。又通作惠。【列子•穆王篇】秦人逢氏有子,少而惠。【前汉•昌邑王传】淸狂不惠。【陆机•吊魏武文】知惠不能去其恶。??与慧同。 在佛教中,“智”为梵语jn~a^na,巴利语为n~a^n!a。音译为若那、阇那。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恚芄欢隙ㄊ欠恰⒄埃兴∩嵴撸莆恰:笞付戏衬罩饕蛑褡饔枚浴H缍云渥餮厦苤穑悄税阌诨郏ㄨ驪rajn~a^ )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在俱舍七十五法及唯识百法中,智、见、忍三者同为慧之作用,对‘见’为推求、推度,‘忍’为认可、忍可而未断其疑可言,‘智’则是更进一步,无疑地了知决断。 佛教经论中,对智所作之分类极多。如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八举出正智、邪智二种,正智即由佛之正教如理作意所生之智,邪智即由外道邪教非理作意所生之智。佛教教义中,以获得正智为首要之务,视其为悟界之真因。在大小二乘所共通之修道要行戒、定、慧三学中,戒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而使三昧之定现前,由定则可发得无漏圣智之慧,故以智为究竟。观四谛之理或观十二因缘之理,皆为智;修六度之行,亦以般若波罗蜜之智为究竟;而至佛果所得之菩提、涅槃中,菩提即指究竟之智,涅槃为其所证之理,故大小乘对智之论述极为广泛。 在小乘论部中,发智论卷七至卷十施设智蕴,举出一智乃至八智、十智、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三至卷一一一,对此广加解释;成实论卷十五、卷十六举出二智、四智、五智、六智、八智、十智、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阿毗昙心论卷四及杂阿毗昙心论卷六说明三智、四智、十智;俱舍论卷二十六、卷二十七亦说明二智、四智、六智、八智、九智、十智。 其中,二智指有漏智与无漏智。有漏智即与烦恼密结之智,无漏智即断绝烦

佛教基本理论

佛教基本理论 1.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是对人生现象的评价和解脱痛苦的指示。四圣谛是佛教理论的总纲,佛教的其余说法都是围绕着它而发挥、推演出来的。苦谛认为生存就是痛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八苦。生苦:胎儿在母亲肚子里住胎十月,如同关在黑暗的地狱中,母亲喝热汤,要受热烧之苦。婴儿出生,冷风刮到身上,如同刀刮一样。从婴儿成长为少年、青年、壮年、中年,种种痛苦连绵不断。 老苦:进入老年,须发变白,牙齿脱落,眼花耳聋,肌肉松弛,神志不清,接近死亡。病苦:包括里里外外的身病和忧愁悲伤的心病。死苦:有生命无常最终死亡和遭遇偶然事故或灾难而死亡。这四种是人的自然属性方面的痛苦。怨憎会:想躲开憎恨的人和厌恶的环境,却不得不会合在一起。爱别离:想同喜爱和人和环境永远相处,却不得不分离。 求不得:想得到喜爱的东西,却偏偏得不到。这三种是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痛苦。五取蕴:五蕴又译为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佛教认为人体由此五种因素构成,故特指人身。取是执著贪爱的意思。五蕴与取结合,就产生各种贪欲,招致各种痛苦。这一种是说人的肉体精神存在就是痛苦。中国僧人为了说明人生痛苦,就说人的面容是个苦字,眉毛是草字头,眼睛和鼻子合成十字,嘴是口字。 集谛说一切存在都是由条件集合而成,苦也是这样,从十二因缘说、轮回说分析产生人生各种痛苦的理由和依据。灭谛阐述断灭贪欲、痛苦,达到最终解脱境界涅槃的道理。道即道路、方法,道谛阐述达到涅槃境界所应遵循的正确途径,即八正道。 2.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说是佛教对人生现象的解释,认为生命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产生和发展依赖条件,分为十二个互为因果联系的环节。"无明"缘"行":由前世因缘带来的愚痴无知(无明)产生(缘)种种世俗意志活动(行)。"行"缘"识":世俗意志形成心识,在相应处所投胎。"识"缘"名色":识引起胎儿肉体和精神(名色)的发育。"名色"缘"六处":随着胎儿身体的发育,出现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六处)。 "六处"缘"触":婴儿出生,六种器官与外界感觉认知对象(触)对应联系。"触"缘"受":儿童的六种器官与外界感觉认知对象对应联系,产生种种感受(受)。"受"缘"爱":青年对于外界事物的感受,产生种种渴望和贪欲。"爱"缘"取":贪欲强烈,产生追求和占有的欲望(取)。"取"缘"有":追求和占有的欲望产生思想、行为(有,业)。"有"缘"生":今生今世的贪爱、追求、占有,产生种种迷惑和善恶业力,产生果报,决定来世的转生。"生"缘"老死":来世转生,又会有生老病死。 这里讲到前世、今生和来世,不断轮回。以上是就"顺观"而言,即认为无明是人生痛苦的起点,阐述人生痛苦及其原因,即苦谛和集谛。也可以反向"逆观",推导人生诸种痛苦现象所以产生,其根源在于无明,十二因缘灭,即为灭谛,认识了十二因缘的实相,即为道谛。

佛教的十八种法器

佛教的十八种法器 佛教的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为准,例如晨钟暮鼓以及各种报钟、板声等。寺院中用于庄严佛坛及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的念珠、锡杖等修道资具,都是法器法物。寺院道场常用的法器法物如下: 一、钟: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 二、鼓:有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依其用途可分为:斋鼓(食时所用)、浴鼓(浴时所用)及诵经、梵呗等所用之鼓。今之寺院,常见于大殿前的左右两方建钟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又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为“晨钟暮鼓”。 三、铃:在佛前诵经时所鸣打的法器。具有惊觉、欢喜、说法等三义。鸣铃以供养诸尊,称为振铃。密教修法时,为惊觉诸尊,或使其欢喜,即振铃发声。 四、板:报知时刻或集会时敲打的器具。依其形状称为云板、鱼板等。 五、梆:为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的鸣器。在古代禅林中,常悬挂于浴室,现今一般寺院则悬挂于斋堂外,以用来通知大众用斋。 六、木鱼:诵经时所敲打,大众诵经时,音声随其节拍而整齐划一。此外,诵经敲打木鱼,取意于鱼的特殊习性,即不论在水中悠游或静止不动,眼睛都睁着不休息,佛门取其精进的特性,策勉修道者要用功,不可懈怠。 七、引磬:俗称小手磬。底部中央贯以纽,附木柄,以小铁枹击之,于诵经礼佛起止时击之,以引起大众注意之法器。 八、大磬:大磬为直径三十至六十余公分之磬,由维那主之,凡住持或尊宿、仕宦等礼佛,皆鸣三下。 九、铛子:法会唱赞时,与铪子配合板眼敲打,用以庄严节奏,为板乐供养之一。 十、铪子:法会唱赞时,与铛子配合板眼敲打。铪子不敲时两片合拢,敲打时六指托之,放于胸前,所以又称“平胸铪子”。 十一、铙钹:铙、钹原为娱乐用的乐器,后被用于佛门中的伎乐供养,而成为塔供养及佛供养的法器。 十二、法螺:在经典中常以法螺之音悠扬深远来比喻佛陀说法之妙音,如《法华经·序品》中说:“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如《无量寿经》卷一以“扣法鼓,吹法螺”比喻佛说法之庄严。法螺本身也是一种乐器。

佛家智慧

近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已为社会广泛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已经连篇累牍。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培育健康心理、提升人生境界是大学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如何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挖掘传统的智慧宝藏,破解心理建设的难题,应当是一条积极可行的思路,但也是一条有待开拓的路径。佛家智慧对大学生心理建设的意义,本文试作一些探讨。 一、佛教哲学与现代心理学之关系 佛教哲学在人类历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心理学。从根本上来说佛学是关于心灵的学问,佛教哲学是专门研究解决人的精神问题的。佛教基本经典《金刚经》开篇即提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之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段文字是说有一个叫须菩提的长老恭敬地请教释加牟尼:那些善男善女如果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要怎样才能守住心念,又怎样控制好自己的心灵以免受邪念的干扰呢?整部《金刚经》都在逐层深入地回答这个问题。影响最广的禅宗经典《坛经》反复讲人的本心、自性、自性自度、无念、无住、迷悟、正见、明心、顿悟,就是一套心理学的语言。同时《坛经》有一套完整的修心方法,《坛经·忏悔品第六》中有一段文字,记录慧能为信徒传“五香”,即一戒香、二定香、三慧香、四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事实上就是一套有效的调适心理的方法。 佛教对于心理学的贡献和作为心理健康的保健方法,历来学者们有着非常一致的看法。梁启超晚年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1922年他在清华大学讲课时曾指出:“佛家所说的叫做‘法’,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地答道:‘就是心理学’。”[1]葛兆光在他的宏篇巨著《中国思想史》中也有同样的表述,他说,从八世纪中叶以后,士人越来越倾向于相信“以戒律严格护持自己的身心不受污染,然后以禅定去体验自己的心灵本原,或者以禅定体验到自己原本清静的心灵境界,然后用戒律小心呵护这种境界不至于失坠,这种针对心灵的实践性宗教信仰才是佛教的正途”。[2] 佛家认为人类的问题、烦恼,根本源头在于“心”,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佛家理论从心的角度研究宇宙万物以及芸芸众生,并对人的行为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已经构建了一套成熟的心理学思想体系。佛家基本理论就是围绕人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人的心理困惑而展开。例如,佛家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生痛苦的原因来源于人无止境的欲望,人们总是由于迷茫、贪求和执著而生出种种痛苦。人生皆苦的意义在于促使人们克服人间的狂放之态,以低调的人生态度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勤修苦修、辛勤劳作取得心态的平静和行为的自适。又如,佛家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永无常态。人生也是一样,天天在活动,“我”在时刻变化,没有稳定的相状,佛教认为所谓的“真我”是不存在的,一切都虚妄不实,转瞬即逝。佛家强调世界的变化,让人们看到事物不断转化的发展过程,从而不自缚于一时一地的人事纠缠,从狭隘的自我中走出来。 佛教反复强调的因缘,是谓万物变化乃因果链条,人生的变化也是如此,人从生到死是十二因缘的聚合,“佛以为一个人的生命,并非由天所赋予,亦非无因而突然发生,都是由自己的意志力创造出来的”[3]。人生的命运是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其中决定的因素是人自身在其生命过程中所造的“业”,即个人的所作所为,也就是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天的我是过去造就的,而我未来的命运,就决定于此刻的所作所为了,所以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理论给予人们行为以极强的外在约束力,它要求人们不断内省自己的言行,从而去恶从善。 在人生皆苦、无相、因缘等等理论的基础上,佛教大力宣传人的自我心性修养,要求人们进行智慧的修养、意志的修养和情感的修养。智慧的修养就是要从哲理上通达宇宙与人生的真相;意志的修养就是要锻造意志力,向无我的境界攀登; 情感的修养就是要树立同情心,佛家不仅强调渡已,更强调普济众生。佛家虽然把幸福寄托在来世,但佛家努力让人们树立正确、坚定的信仰,体验现实生命的充实与永恒。 历代知名人士把佛学当作修心养心的工具不胜枚举,唐代的杜甫、李白、高适、王维、孟浩然,宋代的周敦颐、朱熹、苏东坡,近代的魏源、谭嗣同、章太炎、熊十力、梁漱溟等,与佛学的缘分都有可靠的史料记载。王维《叹白发》诗云:“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由此可见,佛学与心理学有着不解之缘,两者完全可以通融、借鉴。美国心理学教授依莲娜.罗许说:“我个人最感兴趣的,在于西方心理学如何向佛教取法,以便使心理学能够处理真正的人心,而非假想的图画”[4]。中国是佛学理论研究最深入、佛教典籍最多、佛学影响最为广泛的国家,挖掘佛学资源,解决现实中人们的精神问题,拓宽心理教育的途径,应该是积极可行的。

佛教禅定的几种分类

佛教禅定的几种分类 什么叫禅定呢?大致上说,就是心专注于一个善缘不散乱。 禅定有世间的禅,也有出世间的禅。四禅八定,都属于是世间的——修色界和无色界这些天界的。还有出世间的禅——就是四谛、十二缘起、空性智慧。这些主要是为证得声闻、缘觉、菩萨和佛的果位。 禅定还有有相和无相之分。有相就是小乘,修不净观、慈氏观;还有呼气、吸气观;还有声闻乘的四谛、十六行相;还有缘觉的十二缘起、大乘的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些都属于是有相的禅定。无相的禅定主要就是无我、空性智慧。 禅定还可以分为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 第一,凡夫行静虑。修禅定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觉受——乐觉受、明觉受、无分别觉受等等。修行者那个时候执着于乐、明、无分别的觉受,所以是凡夫行,也可以说是一般凡夫的禅定修法。 乐觉受就是内心自然会显现一些喜乐: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事情,但心里也很高兴,感觉非常舒服、快乐,无法言喻。这些觉受叫乐觉受,这是一般的觉受。明觉受就是在禅修的过程中,能看到、感觉到外面的很多东西,如房屋、山等。无分别觉受是修禅修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就是入定的过程中,这些分别念彻底没有了,特意让它生,它也生不起来。但这些觉受也是偶尔的,不是永久的,不能执着。 凡夫行静虑在小乘里主要是不净观等修法,大乘里主要是指慈悲喜舍。这些主要是资粮道的修法。 第二个是义分别静虑,也就是观空性。对无我、空性也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达到现量,而是比量的智慧,还会执着于空,这个是义分别静虑,这个时候还有分别念。凡夫行静虑是在资粮道中修的禅,义分别静虑是在加行道中修的禅。 第三个是缘真如静虑,这个时候是现量——寂止和胜观。寂止也就是定,如如不动;胜观就是慧,智慧,了了分明。这两个是同为一体,双运的。这种禅修只相似于佛的那种寂止、胜观,相似于佛的禅定。它也是圆满的,但是还没有真正达到佛的那种境界,所以它叫缘真如静虑。 这三种静虑,都要有正知正见的摄持——心要专注于正知正见,专注于善念不动摇。 很多人现在都注重修禅,但是都没有正知正见,而是那种什么也不想,什么念头也没有,无记的状态。这不是什么高的境界。有些人在无记的状态中也能入定,也能坐好长时间,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没有问题。但这不是四禅八定,连小乘的禅定都不是,更不是我们大乘修行者所要修的禅定。 这样修禅会有两种果报,一个是在三恶道,一个是在三善道。三恶道就是那些冬眠的动物——它们一入眠好长时间都不出来。这也是以前修无记的禅定的一种功夫。为什么在恶趣里面呢?因为他没有断恶行善,没有上供下施,所以不能投生在上三道,只能在三恶道。这个修禅的果报也不会浪费,会在恶趣成熟。如果有一般的断恶行善,也有一定的上供下施,这样修禅的果报是转生在长寿天,也就是无想天。这个果报穷尽的时候,还会堕落,还会下地狱。他在那种禅定中,一直以为那种状态就是解脱,是佛的境界,然后享受那些境界里的一些觉受。有一天业力穷尽了,他自然就会从禅定中来。这个时候知道自己烦恼依旧、习气依旧,还是没有解脱。他不知道自己没有如法修行,于是就对佛法生起邪见:“我学佛了,修行了,但

佛教中的智慧故事:一句话毁了你的福报

佛教中的智慧故事:一句话毁了你的福报 王阳明是明代的思想家,有一次他跟学生出游,路旁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骂道:“你没有天理!”一个反驳道:“你没有良心!” 学生就对身旁的老师说:“您听,他们在讲道。” 王阳明说:“不,他们在骂人。” 用天理、良心要求自己是讲道,要求别人就是骂人。与人相处,“讲话”是一种深入实际的修行,语言的赞美是一种善行。是非常因讲者、听者、第三者无心地搬弄,而产生恶性循环。所以说,“谣言止于智者”,大家彼此聚在一起,不要为逞一时的口舌之快,破坏掉这难得 的善缘。 语言是沟通感情、传达思想的工具,但不得体的言语或多余的废话, 却是导致是非烦恼的因由。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说,以教人如何讲话为职业。一天 有一位青年前来,请他教授演说技巧,为此大谈演说如何重要。苏格 拉底等他说了半天以后,向他索取两倍的学费,青年问为什么。苏格 拉底说:“因为我除了要教你讲话以外,还要教你如何闭嘴。” 古人说:“一言折尽平生福。”说话谨慎实在是修身的关键。 讲话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互相传递悦耳的爱语。但日常的谈话中,很 多措辞实在值得注意,比如: “是我让他来的”为什么不说“是我请他来的”; “你听我的”为什么不说“我们来沟通一下”; “你可别后悔”为什么不说“你不再考虑考虑吗”; “你要给我小心”为什么不说“或许还是谨慎点好”……

同样的含义,为什么不加点儿润滑?否则不但听起来不舒服,也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真是辜负中国文字之美。 晋武帝司马炎刚登上皇帝位的时候,要占卜推断帝位能传多少代,结果占得了个“一”。武帝很不高兴,群臣也吓得脸色发白,没人敢出声。这时,侍中裴楷上前进言说:“微臣听说,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宁,侯王得到一就能得到臣民的衷心拥戴。”短短的一席话,说得武帝转忧为喜,群臣也对裴楷的善对由衷叹服。 可见任何一件事,都不是绝对的。掌握了讲话的艺术,在恰当的时机就能够转忧为喜,化腐朽为神奇。

智慧的三种类型

智慧的三种类型 智慧的三种类型 爱智者 人的智慧有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也是智慧的三个层次,它们由低到高是: 1、感觉智慧 2、理性智慧 3、直觉智慧 感觉智慧是最低级的智慧,但它是所有的人生存所必须的智慧,动物在感觉智慧的某些方面往往比人还强。影响感觉智慧高低的因素,一是天赋,一是经验。

通过人体的感官对外界获得认识的方式,就是感觉智慧。感觉智慧详细的可分为很多,比如对时间的感觉,对空间的感觉,对重量的感觉,对方向的感觉等等多种。现在详细举几个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比如大家都不看表,大家都来猜现在几点几分,总是有人猜得比较准,有人猜的失误较大,则就是各人对时间的感觉不同而造成的。又如有的招聘公司会对第一次来面试的人问到:“你刚才进大门后挎了多少级台阶?”这个实际上考的也是感觉智慧。还有在一个房间内给大家蒙上眼睛转上几圈,然后让大家判断东南西北在哪?这个考的实际上对方向感的感觉。这个主要是靠天生的天赋,但人类的这个天赋与鸟类相较就差了很多。还有大家去买东西时,未过秤之前会掂量一下大概有多重(买水果时常这样),也是有的人判断得比较准确,有的人判断比较差些。而像判断房间的大小,一段距离的具体长度等,从事建筑测绘职业的人则远比一般人判断的要准确,这就是经验的作用。最典型的例子是《卖油郎》(我们中学学过的课文)一文中的那个主角,能够把油一滴不洒的从细小的瓶口倒下去,这不是有几十年的经验,训练了相应的手眼感官等的配合,是做不到的。所以影响感觉

智慧高低的就两大因素:天赋和经验,尤其是经验很重要。要提高这一智慧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重复的做和锻炼 同一种技能。比如要想提高射箭、打靶的准确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去练习。部分科学家所说的“体育智能”也是属于这个范畴。部分心理学家所说的“操作能力”、“机械能力”、“音乐能力”等也都属于感觉智慧这个范畴。(注:关于智能、能力、思维类型、思维方式等等这些,现在的心理学家还有分歧,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见解,不过有成就的心理学家基本都在西方,中国在我看来是没有心理学家的,只有心理学工作者。我看了许多的国内的心理学的论文,没有一篇有一丁点价值的(我所说的价值是指具有新颖性、且正确、实用,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的)。唯一一篇稍微具有定点价值的文章,还是因为盗用了《易经》的“三易”理论。) 理性智慧。通过推理、分析、综合、归纳、总结、联想等思维方式,由前提得出结论,由起点而推测出终点,由原因而知结果,由已知的事物而获得未知的事物,这些都是理性智慧的方式。它的特点之一是完全不依赖人的感官而依赖人的理性思维。特点之二是必须要知道可靠的完备的前提才能得

佛教大智慧

佛教大智慧 佛教大智慧一、拈花一笑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拈花一笑,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想通、心心相印。 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盘”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实相无相: 相:事物的外形和状态。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因缘条件下形成的,都是空幻无实的;空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虽然体现于具体的万物,然而它本身却是没有形象、没有聚散生灭、超越于一切万有之上的,难以用文字来表达。 实相:佛教语,指世间事物本来的面貌或状态。佛教认

为,实相也就是无相、空相。 无相: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是指摆脱对一切事物的 有相认识后感悟真知的最高境界,即“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有相:佛教语,指具有外形、能区别于其它事物、会生灭变化的事物。因为佛教认为万有皆空、心体本寂,所以“有相”就是“造作之相”或“虚假之相”,本质其实还是“无相”。 二、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他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里要注意的是:‘唯我独尊’的‘我’字,并不是单指的释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人人平等,众生平等,每人都有自己的因果,不为别物所弄。每一个众生觉悟后, 就摆脱了各种物欲、迷惑和假象的束缚,不再受天地之束缚,即唯“我”独尊。 释迦牟尼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自己的努力与才智。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于自己的行为之善恶与努力与否。没有一个人可以提拔我上天堂,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我推入地狱。赞美与讴

佛教研究方法论

一、佛教历史 1、佛陀传,这方面的著作很多,一般较严肃的著作都可以参考,佛经中的本生经则讲了很多佛陀前世的故事。 2、佛教史,包括印度佛教史和中国佛教史,印度佛教史可以看渥德尔、平川彰等人的书,吕澂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很重要,但似乎不利初学。中国佛教史中任继愈的书当然是最全面的,但部头太大,可以参看镰田茂雄《简明中国佛教史》,;吕澂的《中国佛学略流略讲》当然也重要(这两部略讲都重在佛学而非佛教),中国佛协编的《中国佛教》四卷本是荟萃精英之作。 3、僧传,包括古代和近现代高僧的传记,年谱等。 以上都是通论性的阅读,读完以后,可以就一些专题进一步深入。比如中国佛教史可以读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 二、佛教教理 这是阅读佛经最核心的部分,佛教的八正道是以正见为首,六度则以般若为归,佛教是最重视“智慧”的,我们对佛经的阅读也应以佛教教理的通达为目的。 一般来说,建议先读论,后读经。论是后世佛子对佛教义理的系统整理,读论可以获得对佛教教理的系统学习,会对佛教的名词概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佛教的教理说穿了并不太复杂,名词也并不是特别多,基本的东西其实差别并不像一些著作中所描述的那么大。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俱舍论》、《大智度论》和《瑜伽师地论》,读完这三部论可以说对于佛教教理能够通达无碍。 读论的同时当然还要读经,由于佛学的发展有一个较清楚的历史脉胳,所以也可以按历史发展的渊源进行规划(有的规划是以佛学的逻辑结构进行规划的,比如当年的支那内学院,他们编辑的《藏要》就是这种规划思路下产生的教材。),比如读完四部阿含(可以配合相关的解经之论,如注解阿含的《分别功德论》等)后,可以涉及大乘经,般若、大集、宝积、华严、涅槃……等等,读这些经典应选择每一部类中最核心和最基本的,如般若类,正如楼上所说,读《金刚经》和《心经》就是最核心的,又比如,读《法华经》、《华严经》则是最基本的。读这些经应尽量配合相关最重要的注疏进行解读,这和经学的注释传统是一致的。 这些读完以后,如果对一些宗派感兴趣,可以进一步进行专题阅读,比如读说一切有部的经论,或天台宗、禅宗的经论,这些也要与对该宗派历史的了解结合。 读经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献方面的情况,这可以读日本人的一些佛典解说辞典,吕澂的《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蕅益的《阅藏知津》等文献目录方面的书,以求对佛经的整体结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在整个佛学中的坐标,了解佛教文献的源流,以及由此可以推及的学说的源流,比如吕澂的《毗昙的文献源流》等论文就很重要。 读经论,研教理,头脑清楚,冷静分析是很重要的,不迷信、不盲目是研学佛学,获得智慧的不二法门。 一些关于教理的概论性的书也不错,如类书性质的《法苑珠林》,姚卫群的《佛学概论》。 三、禅经的阅读和禅定的修习 我一直相信,佛学是对生命的不懈探究,不是僵硬蛮横的不得不接受的教条,既然是探究,就一定会有疑虑,有不解,有困惑,有误会,有怀疑,有反驳,有诘问,这些都是正常的,只要你是真正

佛学与人生智慧

佛学与人生智慧 摘要: 关键词: 经历了一学期的《佛学》博雅课程的学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佛学中的“中道”思想,“中道”这种人生观在人生路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引领人生朝着智慧方向行进。 中道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理论,它的含义很广、很深,在此无法一一阐述。但作为一种人生观,中道指的是远离对任何二元对立两边的执着,是一种不走极端、不偏不倚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种中道的人生观,不论是对于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都是极为重要的。需要说明的是,佛教所说的中道,并不是一般通常所说的“折中”,其思想是非常深刻的。接下来,我将从“苦与乐”这个角度围绕佛教中道的人生观这一主题,作一简要的分析、说明与探讨。 佛法说,现实的世界是苦的,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但是未经一番地狱之苦,又怎能感受到生活美好的一面?要想有幸福的人生,就要甘于吃苦,将吃苦当做人生成长中最好的一剂补药,积极迎接风吹雨打的考验和苦难的磨炼。 很多人一听到佛教说人生是苦,就以为佛教是消极和悲观的。显然,他们对佛教所说的“苦”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苦并不必然地与悲观联系在一起。 痛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亲身感受得到,佛教并没有夸大它。苦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来自生命本身的,如生、老、病、死等;有来自社会的,如政治动乱、战争等;有来自自然界的,如天气寒热和各种自然灾害等;有来自精神和心灵上的,如孤独、空虚等。有的痛苦比较粗重,有的则比较细微,但总的来说都不外乎身心两个方面,而且彼此是互相影响的。 这么说来,佛教是不是否认人世间的快乐呢?佛教并不否认人生也有快乐,只是提醒我们,世间的快乐是相对和短暂的,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佛教认为快乐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痛苦,是痛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进一步,我们还要清楚地知道,佛教之所以强调人生是苦,其真正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苦的根源在于无始以来对自我的强烈执着,并找到解决痛苦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最终获得真正和永恒的快乐。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在偏远的山区,有一座很有名的石头山,这里堆积着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石头,很多石匠都来这儿挑选石材,将一块块石头经过初步打磨,然后运往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加工成成品。

佛教基础知识一百问答题

佛教基础知识一百问答题 1.信仰佛教具备的条件? 应先皈依三宝。三宝是唯一依靠。 2.何为三宝? 佛、法、僧为三宝,以能利益世间,稀有难遇故喻三宝。3.什么是佛宝? 佛宝者,得无上正遍知之人,教主之德号,其义为觉者,所谓:自觉 、觉他、觉行圆满。 4.什么是法宝? 法宝者,具救度世人之道,载于经藏,佛的教育、教授。5.什么是僧宝? 僧宝,是学佛言行,传佛教化之人,其义是和合众。 6.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因为佛有无量功德智慧,佛的法有大利益,修之可以解脱生死之苦,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 7.皈依三宝有何功德利益? 皈依佛不下地狱,皈依法不堕餓鬼,皈依僧不堕旁生。 8.除皈依法式外,还有何式? 除皈依法式外,还有礼拜、赞叹、供养、忏悔、发愿等方式。 9.什么是礼拜?

对着佛像、或心想佛前,五体投地,顶礼稽首。 10.什么是赞叹? 以偈颂或诗句,赞扬三宝功德,叹美三宝利益。 11.什么是供养? 以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供献于佛,而敬养之。于法僧亦然供养僧众,尚有以衣服、卧具、饮食、汤药等。 12.何为忏悔? 于三宝前,发露己罪,痛责悔改,哀求证明,决不复作。13.什么是发愿? 于三宝前,陈述己愿,立志修行利乐众生,请求加持,令圆满。 14.什么是回向? 此包括在发愿内,以自己所修善行功德,回转向自己发愿处,令速成就有三方面:一.回向佛果,令所行作为成佛之资。二.回向众生,以自己的修行功德施与众生。三.不执事相。15.佛是何国人? 印度古国迦吡罗王子。 16.迦吡罗之国,今为何地? 当今印度境内,名哥尔克波尔,为佛本生地。 17.佛何时出生? 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年生,四月八日诞生。 18.佛的父母是谁?

佛家智慧——小故事

佛家,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 从前,有座圆音寺,香火鼎盛。 传说,每日沾受佛光香火,万物生灵都会浸透佛性。一千年前,一只蜘蛛在大殿的横梁上安家,一千年后,便也是一只沾了佛性的蜘蛛了。 某天,佛祖光临圆音寺,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 佛祖问:既然已修炼了千年,那我问你,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蜘蛛答: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摇头,随即离开。 又是一个一千年。 佛祖又再光临。 佛祖问:还是一千年前那个问题。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蜘蛛答: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摇头,再次离开。 再是一个一千年。

某天,大风。一滴清露被吹到了蜘蛛网上。 蜘蛛望着甘露,爱意无限。突然,又是一阵大风,甘露被吹走了。蜘蛛怅然若失,寂寞,感伤。 佛祖又来了,还是曾经那个问题: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它想到了甘露。 蜘蛛答: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依旧摇头:既然如此,就让你去世间走一遭吧。 到了世间,蜘蛛成了一位少女,十六岁曼妙年华,别有动人心处。父母为她取名蛛儿。 某一日,皇帝为新科状元甘鹿摆酒庆贺。来了很多世家千金,包括蛛儿。也包括皇帝的女儿长风公主。 面对帅气多才的甘鹿,蛛儿自信满满,她相信这一次是佛祖帮她安排的姻缘。 几天后,皇帝下诏,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许配太子芝草。 晴天霹雳! 蛛儿抱怨佛祖言而无信!用绝食来反抗皇命!

佛祖来到奄奄一息的蛛儿面前。 蛛儿问:为何如此安排? 佛祖答: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他带走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他对她才是真正宿命中的天子。 蛛儿问:那芝草呢? 佛祖答: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它守了你三千年,爱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头看过它一眼。 蛛儿不语,若有所悟。 佛祖:我再问你,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思索半晌,蛛儿笑了。 她答: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 人生道理概莫如此。 接受已有的,珍爱已有的。 当你把现在紧紧抓牢,会发现:自己拥有的,并不比别人少……

12个佛家智慧心语,开启智慧人生

12个佛家智慧心语,开启智慧人生 佛家一句话,胜读十年书!修心向佛,开始智慧人生。 01 缘起缘灭,缘聚缘散,很多时候,聚散离合并非我们能够掌控。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在拥有的时候,耐心呵护,倍加珍惜;当失去的时候,不再纠结,转身放下。 人这一生,注定要不断遇见,然后不断分离。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无论是多么壮美的誓言、无论是多么炽烈的感情,在时间面前,也都会变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 02 人这一辈子,只能说,有些事是出乎意料的,有些事是情理之中的,有些事是难以控制的,有些事是不尽人意的,有些事是不合逻辑的,有些事是恍然大悟的,但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别忘了本心。

03 不必急着要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时候,你要拿出耐心等等。即便你向空谷喊话,也要等一会儿,才会听见那绵长的回音。生活总会给你答案,但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 04 时间没有尽头,生命有其长短。在无限的时光隧道里,计较太多就是对有限的生命的一种亵渎。因为计较,我们缺失了宽容,从而错过了幸福。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修行,人生的大智慧就是修养出一份宽容。 05 天下无完人,做人先做己;眼是一把尺,看人先看己;心是一杆秤,称人先称己。一个人的涵养,来自大度和宽容;一个人的修为,是懂得包容和尊重。心中有德是慈悲,口下留情是善良。记住目中有人,才有路可走;心中有爱,才有事所为。人有不足,事有不满,别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别人。做好自己,问心无愧。 06

种善因,得善果,从花开到结果,隔着的只是一个茂盛的等待,善有善报,永不过期。种下善良,总会有收获的季节,种下美好,总会有幸福的回报! 07 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心态,就是心大一点。心态好,人缘好,因为懂得宽容。心态好,做事顺利,因为不拘小节。心态好,生活愉快,因为懂得放下。心态好的人,处处圆融,处处圆满。 08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一种偿还,所有的经历,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的发生,都有因果定数,得到是幸运,失去也是难得的成长。放下昨天,珍惜今天,感恩明天,就会不断地成为更新更好的自己。 09 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自己的价值取决于你的追求与心态。一切美好的愿望,不是在等待中拥有,而是在奋斗中争取! 10

关于智慧的禅语20句

关于智慧的禅语20句 1、佛的智慧最高超,如果我们也依照他的法来修行,我们也一样可以成佛。 2、有智慧的人跟没有智慧的人看这个世间是完全不同的世间,世间人觉得苦的,有智慧的人觉得是一种享受 3、这个智慧是被佛教列为最重要,般若思想就是大智慧才能够到彼岸,智慧才能够到彼岸,彼岸就是解脱,就是解脱。 4、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大智慧的人?就是觉悟! 5、佛的心是大智慧,我们如果认识它,启发我们内在的大智慧,我们也是佛,我们也是佛! 6、我们今天如果不认识佛的心,我们将永远没有办法成道,认识佛的心也就是每一个人我们内心的深处我们的佛性。 7、一开始学佛,一开始我们一定要彻彻底底地觉悟这个世间的无常

性,无常处处的存在每一个地方。 8、众生见相,圣人见体,体就是苦。 9、圣人看到空性,花摆在这个地方,它不是每天在变,它是每一秒钟都在变,变化,每一秒钟都在变化,每一秒钟都在变化。 10、要开大智慧的,就是以无所得来做认识世间的前方便,这是学佛的开始。 11、所以觉悟,有智慧的跟没有智慧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12、有智慧跟没有智慧的人,在处理事情他就会差很多。 13、存在就是希望,自杀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个是有智慧看这个世间。 14、佛教讲的是正信、正念、正法,讲的是解脱,我们一定要先认识这个才是正法。 15、佛教的正法是什么?佛教的正法是去掉内心的贪嗔痴,彻底地解脱,不著世间的假相。 16、佛教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宗教,它是很平常心的,真理就在你的四周围,只要一句话你好好地思惟,你就受益匪浅。

17、世间为我所用,世间什么东西都是暂时我们用一下的,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 18、佛陀告诉我们: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我不曾经拥有过任何东西,我们也不曾经失去过任何东西,因为这个世间每一天都在变。 19、佛陀说:变化无常是世间的特质,是永恒的真理。 20、世间生死之为最,其余一切可商量。生是死的开始,是生的开端。

佛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佛家 四圣谛说 四圣谛,也称四真谛,简称四谛。“谛”是梵文的意译,具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四谛”即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者。 1,苦谛。 苦谛,是佛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佛教对现实世界最基本的价值判断。它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众生的生命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一个“苦”字,生命所包含的其实是无尽的烦恼、不安、困惑、痛苦。这里“苦”的涵义,主要不是指生理上和感情上的痛苦,而是泛指精神的逼迫性,即心理意识上的逼迫恼忧的意思。佛教认为,世俗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变迁不息的、没有恒常的,众生对自我不能主宰,而常为生命的无常患累所逼,因此没有安乐,只有痛苦。可以说,对于众生来说,生命的无常,是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和基本标志。 2,集谛 集谛的“集”,本意是“招聚”或“集合”,集谛是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根本原因。对于这一问题,集谛主要从十二因缘和业报轮回两方面进行了阐述。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处于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不断生死轮回过程之中,在轮回过程中遭受着痛苦。而众生之所以在十二因缘中轮回不断,原因在于众生自身所造的业力。“业”就是行为或行动,佛教一般将业分为三种,即身业、语业、意业,涵盖了众生一切身心活动。佛教认为,众生身心不断进行造作活动,就是在不停地造业,而所造之业作为一种原因,必然会招致相应的业果。随业因的善恶性质不同,招致善恶不同的果报。如此因果不绝,循环往复,故使众生生死不断,轮回不已,痛苦不止。 3,灭谛 灭谛的“灭”,是指人生苦难的灭寂、解脱。灭谛是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灭谛也称为“爱灭苦灭圣谛”和“苦尽谛”。“爱”,即贪欲。灭尽贪欲就是灭除痛苦的根源,而灭尽贪欲也就灭除了痛苦。灭谛阐述的正是灭尽贪欲,灭除痛苦,令其不再生起的道理。佛教常以“涅槃”概念来标明灭寂的最高境界。 4,道谛 道谛的“道”,指道路、途径、方法。道谛是指灭除痛苦、证得涅槃的途径和方法。佛教认为,只要依照佛法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槃境界。佛教所提出的修行方法非常多,最主要的有所谓的“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这些修行方法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戒即戒律,定指禅定,慧指智慧。戒、定、慧三学通常被认为是学佛者修持的全部内容。戒是要纯洁行为,庄严操守,为定、慧打下基础。再通过定即调练心意的工夫,而生起智慧。这种智慧并非一般意义的智慧,而是能通达事理,决断疑念,观达真理,断除妄惑,从而根绝无明烦恼,获得解脱的大智慧。获得了这一智慧,可以说也就获得了解脱,达到了涅槃境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