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层最低开采厚度及回采率的规定

煤层最低开采厚度及回采率的规定

煤层最低开采厚度及回采率的规定
煤层最低开采厚度及回采率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17号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我委对《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煤炭工业部令〔1998〕第5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现予发布,自2013年1月9日起施行。

主任张平

2012年12月9日

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炭生产的煤矿企业。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执行煤炭开采相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达到本规定要求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生产煤矿回采率负第一责任人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第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全国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煤矿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采区设计回采率不得低于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回采率标准

第七条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确定应当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第八条煤矿企业必须开采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可采煤层的标准如下表:

区实际情况制定。

第九条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采煤层,经具有相关资质单位论证并报请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不采或者暂时不采:

(一)具有重大灾害威胁的(水、火、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

(二)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浆侵蚀破坏严重、不稳定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的孤立块段,开采其他煤层又不会造成破坏的;

(三)受其他煤矿、煤层开采影响,无法安全开采或者开采极为困难的。

第十条生产煤矿回采率主要考核采区回采率。采区回采率按如下公式计算:

采区回采率=采区采出煤量(t)————————

采区动用储量(t)

×100%

采区采出煤量是指采区内所有工作面采出煤量与掘进煤量之和。

采区动用储量是指采区采出煤量与损失煤量之和。

第十一条井工煤矿采区回采率标准:

标进行评估修正,并报国务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一)地质构造复杂,厚煤层、中厚煤层和薄煤层的水文地质损失量分别超过可采储量20%、15%和10%的;

(二)煤层赋存不稳定,采区可采范围经井下勘探证实不足采区开采范围50%的;

(三)开采“三下一上”(铁路下、水体下、建(构)筑物下和承压水体上)煤层的。

第三章回采率管理

第十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制度,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图表和台账。

第十五条煤矿企业应当健全回采率管理机构,配备回采率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回采率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煤矿企业应当根据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状况,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不得吃肥丢瘦、浪费煤炭资源。

第十七条矿井开采煤层群时,应当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开采,不得弃采薄煤层。确需反顺序开采的,经具有相关资质单位论证并报请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十八条具备分层开采的缓倾斜厚煤层,原则上应当坚持分层开采。

对采用一次采全高开采的厚煤层,不得丢顶煤、底煤或者用煤皮作假顶。

第十九条凡有条件的新矿井、新水平和新采区,应当优先集中开拓,联合布置,实现合理集中生产;应当不断优化采区设计,合理加大水平、阶段垂高与采区走向长度和工作面长度,改进巷道布置,减少煤柱损失。

第二十条矿井留设保护煤柱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经批准的煤柱不得随意扩大。

鼓励有条件的矿井采用无煤柱开采、充填开采等开采技术。

第二十一条薄煤层优先采用机械化开采,提高资源回采率。

第二十二条煤矿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开展生产煤矿回采率检查,并将采区回采率作为考核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重要指标。

煤矿企业应当定期开展回采率评优活动,对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实行煤矿储量、损失量年报和采区回采率月报、季报、年报制度,具体办法由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制定。

每年3月底前,采区回采率年报由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对辖区内生产煤矿回采率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将抽查情况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五条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对辖区内生产煤矿回采率进行年度考核,公布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可作为安排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奖励资金和企业缴纳资源税的依据。

第二十六条国家鼓励煤矿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回采率。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给予表彰或者奖励:(一)创造、采用、推广提高采区回采率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以及新管理办法,使采区回采率高于规定指标,取得较显著经济效益的;

(二)在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对小于可采厚度的薄煤层进行开采的;

(三)对由于各种原因丢弃的残煤和煤柱,在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通过复采等形式最大限度地采出或利用的。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对违反本规定第六条要求的设计单位,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通报相关部门依法查处;由资质认定单位视情节轻重,依法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第二十八条生产煤矿未达到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采区回采率标准的,由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达标的,由原发证机关依法吊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

第二十九条煤矿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3万元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对可采煤层丢弃不采的;

(二)违反开采顺序的;

(三)一次采全高开采丢顶煤、底煤或者用煤皮作假顶的;

(四)留设保护煤柱不符合有关规定的;

(五)未按规定提交采区回采率报告的。

第三十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规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三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煤炭工业部令〔1998〕第5号)同时废止。

综述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成套设备选型与配套

综述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成套设备选型与配套 【摘要】通过对长治慈林山煤业薄煤层综采设备的选型计算以及设备型号的介绍,总结薄煤层综采成套设备的配套选型基本形式,以保证高效、安全、科学地进行综合机械化采煤,充分显现薄煤层综采设备的优越性。 【关键词】薄煤层;综采;成套;选型 薄煤层长臂式高效开采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途径:(1)采用刨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配套的刨煤机综采机组;(2)采用滚筒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配套的采煤机综采机组。这两种配套模式在我国虽都有应用,但刨煤机使用较少,局限性大,而大多选择滚筒式采煤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刨煤机对地质条件要求高;(2)滚筒式采煤机技术相对成熟,配套难度小,风险低;(3)滚筒式采煤机具有截割效率高、破煤岩能力强、适应性好等优点。 下面以较有代表性的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慈林山煤业有限公司9#薄煤层综采设备为例,对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总体配套进行阐述。自2010年10月13日设备开始实际生产运行至今,该套设备运行平稳、安全、可靠,首采工作面平均月推进158m,最高达到236m,完全满足薄煤层工作面30万吨的生产能力要求,大大提高了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经济效益,因此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 1煤层地质情况 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二段底部,埋深110~247m,下距K4石灰岩0.50~8.48m,平均1.56m;煤层厚0.36~1.63m,平均1.27m,煤层中硬以下,煤层倾角3°~8°,结构简单,可稳定数为92%,属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之一,煤层顶板为石灰岩、泥岩,底板为泥岩、细粒砂岩。工作面总体设计参数如下:切眼倾斜长155m;风巷设计断面3300mm×2200mm,沿顶板掘进;机巷设计断面4300mm×2200mm,沿顶板掘进;切眼设计断面6000mm×1600mm,沿顶板掘进。 2工作面配套设备技术规格与参数 2.1采煤机 2.2液压支架 薄煤层液压支架选型原则主要如下:(1)支护高度:薄煤层支架高度十分重要。因为如果过低,就会丢失本来就很薄的煤,同时给日常支架维护带来一定困难;但若确定过高,又会给设计带来很大难度;(2)工作阻力:薄煤层工作面由于采高小,易填充,基本顶容易形成平衡拱,所以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支架工作阻力可适当减小;(3)安全过机空间:薄煤层支架在最低高度时,支架高度较低,为保证合理的安全过机空间,一般将顶梁箱形断面尽量作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采煤机的机面高度,以便增大过机空间。

煤层号

采矿证指定的开采煤层为8,9,10,16#煤层;划定矿区范围内可采煤层为8,9,10号煤层,从表4—1可以看出,可采煤层中:9号煤层可采为9—2号煤层,16号煤层中可采为16—2号煤层,因此本核实报告只对上述4个煤层进行叙述。 二。指定开采煤层分述 1,8号煤层 赋存于下二叠统P1SX1地层上部,,煤层厚度0.90—1.97米,平均厚度1.49米,区域属主要开采煤层,煤矿范围属全区可采煤层。 三。煤层 一,含煤性 该区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共含煤20层,自上而下编为1—19号。上石炭统太原组第一岩段含14,15,16,17,18,19号煤层,称丙煤组,14号煤层为薄煤层或煤线,只个别点可采,16号煤层全区发育,为主要可采煤层,15,17—1号煤层属局部可采煤层,18号煤层为薄煤层,局部沉积。第二岩段含11,12,13号煤层,下二叠统山西组第一段含7,8,9—1,9—2,10号煤层,称乙煤组,其中7号煤层为薄煤层及煤线,局部沉积,9—2,10号煤层全区较发育,为全区主要开采煤层,8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第二岩段含5,6号煤层,第三,四岩段含2,3,4号煤层,称甲煤组,为薄煤层或煤线,仅个别点可采。

含煤地层平均总厚171.83米,平均煤层总厚15.01米,含煤系数8.7%,煤层结构属复杂至简单。 煤矿范围内含煤14层,煤层厚度,可采情况,煤层间距见表4—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点号X坐标Y坐标 1 1,4382820.00 36408000.00 2,4382820.00 36407000.00 3,4383200.00 36407000.00 4,4383200.00 36407460.00 5,4383675.00 36407450.00 6,4383610.00 36406657.00 7, 4384720.00 36406610.00 8, 4384550.00 36407325.00 9, 4384165.00 36407370.00 10, 4383320.00 36408000.00 剔除16号煤层面积 1,4383200.00 36407460.00 2,4383200.00 36407000.00 3,4382820.00 36407000.00

煤层最低开采厚度及回采率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17号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我委对《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煤炭工业部令〔1998〕第5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现予发布,自2013年1月9日起施行。 主任张平 2012年12月9日

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炭生产的煤矿企业。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执行煤炭开采相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达到本规定要求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生产煤矿回采率负第一责任人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第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全国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煤矿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采区设计回采率不得低于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回采率标准 第七条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确定应当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第八条煤矿企业必须开采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可采煤层的标准如下表: 区实际情况制定。 第九条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采煤层,经具有相关资质单位论证并报请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不采或者暂时不采: (一)具有重大灾害威胁的(水、火、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 (二)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浆侵蚀破坏严重、不稳定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的孤立块段,开采其他煤层又不会造成破坏的; (三)受其他煤矿、煤层开采影响,无法安全开采或者开采极为困难的。

煤层的厚度变化及原因

第二节煤层的厚度变化及原因 煤层厚度是指煤层顶底板岩石之间的垂直距离。根据煤层结构,煤层厚度可分为总厚度、有益厚 度和可采厚度。煤层总厚度是顶底板之间各煤分层和夹层厚度的总和;有益厚度是指煤层顶底板之间 各煤分层厚度的总和;可采厚度是指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适于开采的煤层厚度。按照国家目前有关 技术政策,根据煤种、产状、开采方式和不同地区的资源情况等规定的可采厚度的下限标准,称为最 低可采厚度。达到最低可采厚度以上的煤层,称可采煤层(图4-6)。 不同煤层的厚度有很大差别,薄者仅数厘米,俗 称煤线,厚者可达二百多米。考虑到开采方法的不 同,可采煤层的厚度可分为五个厚度级:煤厚0.3~ 0.5米为极薄煤层;0.5~1.3米为薄煤层;1.3~3.5 米为中厚煤层,3.5~8.0米为厚煤层;大于8米的 为巨厚煤层。 图4-6煤层的厚度煤层厚度是影响煤矿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之 一,煤层厚度不同,采煤方法亦不同;煤层发生分岔、变薄、尖灭等厚度变化,直接影响煤炭储量的 落实和煤矿正常生产。因此,研究煤层厚度变化的规律就成为煤田地质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煤层厚度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其成因来说,可以分为原生变化和后生变化两大类。原生变 化是指泥炭层堆积过程中,在形成煤层顶板岩层的沉积物覆盖以前,由于各种地质作用的影响而引起 的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泥炭层被新的沉积物覆盖以后或煤系形成之后,由于构造变动、岩浆侵入、 河流剥蚀等地质作用所引起的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则称后生变化,现分别阐述如下。 一、煤层厚度的原生变化 煤层厚度的原生变化,主要包括聚煤坳陷基底不均衡沉降引起的煤层分岔、变薄、尖灭,沉积环 境和古地形对煤层形态和煤厚的影响以及河流、海水对煤层的同生冲蚀等。 (一)聚煤坳陷基底不均衡沉降引起的煤厚变化 煤系形成过程中,聚煤坳陷基底的沉降常常是不均衡的,如沼泽基底的差异性运动,同沉积褶皱、 同沉积断裂以及差异小振荡运动等,对于煤层的形态和厚度变化无不产生深刻的影响。 东北地区一些晚侏罗一早白垩世煤田,由于聚煤坳陷基底的差异性沉降运动,形成典型的“马尾 状,煤层。盆地边缘受同沉积盆缘断裂控制,沉降速度快,含煤岩系以洪积一冲积相粗碎屑岩为主,盆 地内部相对比较稳定,主要为湖泊、沼泽相沉积。从盆地中部向盆地边缘,煤层的形态和厚度变化大 致可划分为三个带:第一为厚煤带,层数少,厚度大,有时可达几十米至上百米,煤层结构比较复杂;

论薄煤层螺旋钻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价值参考文本

论薄煤层螺旋钻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价 值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论薄煤层螺旋钻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价值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薄煤层螺旋钻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是指工人不进入回 采工作面,而是利用螺旋钻采煤机在巷道内完成工作面内 的破煤、装煤、运煤等各工序,使薄煤层工作面复杂的回 采工艺简单化。 新汶矿业集团经过3年的调研、论证、考察、制定方 案、工作面准备,自筹资金引进薄煤层螺旋钻机,在消化 吸收的基础上配套国产运输设备,在井下成功完成了薄煤 层螺旋钻无人开采技术研究。该开采技术不仅有利于提高 薄厚煤层的配采比例,提高资源回收率,更重要的是能延 长矿井的稳产期和服务年限,充分利用有限的不可再生资 源,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螺旋钻采煤机的特点 螺旋钻采煤机是三轴联动式,两边轴为可旋转的螺旋钻杆,用于向外排煤,中间轴为不可旋转的通风管道,用于向钻孔内通风、供水。由两台110KW电动机分别驱动两边的螺旋杆钻进,中间钻头通过头部齿轮传动箱由一侧钻杆提供动力,实现三轴联动钻进。该机一次采宽2m,采深上采85m,下采45m,适用于0.6~1.0m煤层倾角15°以下的各种硬度薄煤层,单机设计日产可达250~350吨。该机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钻头为三轴联动式,钻杆每5节有一节稳定器,与单钻杆相比,三轴钻杆的刚性、稳定性和定向性好,侧向不易钻偏,钻孔截面大,采煤回收率高;(2)钻杆连接为内卡环式结构,换装钻杆时能实现机械化操作,拆、接钻杆时间短,减少了辅助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3)三轴的中间轴为通风管道,沿管道可敷设水管,实现向钻孔内通风及内喷雾降尘降温,提高钻头截

我国薄煤层工作面自动化开采技术发展情况综述20190423

我国薄煤层工作面自动化开采技术发展情况概述 一、薄煤层开采面临的新态势 我国煤炭资源禀赋特殊,薄煤层(厚度≤1.3米)煤炭资源分布地域辽阔,且可采储量达到61.5亿吨以上,占全部可开采储量的19%左右。随着中厚煤层资源逐步枯竭,中东部地区矿井面临高效、安全的开发薄煤层煤炭资源,以实现矿井资源充分利用、可持续性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样在薄煤层、厚煤层共存的矿井中,加快薄煤层资源开发以实现后续待采煤层的解放也成为一个普遍面临的急切要求。 但是,由于薄煤层开采难度较大,且效益不如中厚煤层,实际开采量仍很低。薄煤层开采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薄煤层开采受其所在环境与空间的制约,设备安装、操作难度大且设备功率普遍偏低,相对于较大的投资而言产量无法保证开采经济性;作业活动范围狭小,工人劳动强度大,而通风保障难度大,瓦斯等危险有害气体排放困难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面对以上问题,国内采煤行业已经达成了通过研究薄煤层采煤新技术、新工艺,研发高效智能的自动化采煤技术及装备,降低薄煤层工作面劳动强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和采煤效率,减少井下作业矿工人数,最终实现薄煤层无人化开采的共同认识,并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迈进。 二、薄煤层工作面自动化开采技术发展特点 (一)整体技术发展整体情况 相比国外应用比较广泛的其他二种薄煤层采煤方法:刨煤机机组自动化截割方法与螺旋转机机组远程操作截割方法而言,我国煤炭技术装备及生产企业重点围绕滚筒采煤机机组自动化开采方法开展研究。 滚筒采煤机开采方式能够很好地适应煤层厚度变化大和顶底板高低波动不平的工作面,且对断层较多的煤层同样适应,支护效果好。同时为了提高薄煤层工作面生产效率和产量,提高开采作业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工作面少人化、无人化开采,相关采煤技术也朝着更高产高效、自动化程度更高、更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一是综采成套装备朝着大功率、矮型化方向发展。 薄煤采煤机主要朝着大功率方向发展。采用交流变频调速牵引技术,用集成

如何实现较薄煤层工作面综采技术的高产高效

如何实现较薄煤层工作面综采技术的高产高效 摘要:综采技术在厚煤层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较薄煤层的高产高效开采仍然是等待解决的难题。我国煤炭储量大且赋存多样化,其中,薄与极薄煤层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在已探明矿区中,八成以上的矿区均有薄煤层分布。薄及较薄煤层逐渐变为主采煤层,薄煤层的开采日益受到重视,而相对的,厚煤层、中厚煤层的储量急剧下降甚至枯竭,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得薄煤层者,得煤炭采掘之天下。本文通过实践探索,在设备选型、采面设计、两巷支护、回采工艺、现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综采技术在较薄煤层中的应用,希望抛砖以引玉。 abstract: min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ick coal seam; the mining of thin seam is still a difficult problem to solve. china’s coal reserves are large and various, especially thin and very thin coal seam resources are abundant, and widely distributed. more then 80 percent of proved mining area has thin coal seam. thin and thinner coal seam gradually becomes the main mining coal seam. the thin seam mining drew more attention from people. on the contrary, the reserves of thick coal seam and middle coal seam sharp decreased and even exhausted. based on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technolo

第三章 含煤地层与煤层

第三章含煤地层与煤层 第一节含煤地层 我省的聚煤时期有四期:一是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包括石炭世本溪组、早二叠世太原组、山西组及石盒子组下部地层);二是早中侏罗世淄博群的坊子组;三是古近纪的五图群和新近纪临朐群的山旺组;四是零星分布的第四纪泥炭层。现对各时期含煤地层岩石特征和分布规律分述如下: 一、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 图3.1.1 山东省石炭系—三叠系露头分布及地层区划图(采用山东岩石地层) 1.月门沟群;2.石盒子组;3.石千峰组;4.二马营组;5.重要断层;6.二级、三级地层分区界线;7.鲁西地层分区; 8.济南—淄博地层小区;9.济宁—临沂地层小区;10.华北平原地层分区;11.鲁东地层分区我省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在沂沭断裂带以西普遍分布,沂沭断裂带中,仅

有零星分布(如莒县)(图3.1.1),断裂带以东未见古生代地层发育。在鲁西,无论是鲁中隆起区,还是鲁西南坳陷区、鲁西北坳陷区,石炭二叠系均广泛分布,只是后期由于受历次构造运动抬升,而剥蚀作用的强度不一,各地石炭二叠系的保留厚度有很大差别。其中除淄博、章丘等煤田保留较全外,其它大部分煤田,石盒子组中、上部地层及石千峰群多被剥蚀,石盒子组以下含煤地层,一般都有所保留。在鲁西北地区,在聊考及齐广断层的作用下,新生界喜山期盖层下陷幅度很大,石炭二叠系埋藏较深,剥蚀和保存的情况还不甚清楚,据胜利油田的钻孔资料分析,在凹陷的某些地区,可能有晚二叠世晚期的地层保留(图3.1.2)。 b) (一)石炭纪含煤地层-本溪组(C y 我省的石炭系与华北其它地区一样,缺失下石炭世地层,只发育上石炭世本溪组。主要是一套陆表海碳酸盐台地与泻湖、堡岛体系相交替的含煤沉积建造。沉积厚度差别较大,一般总厚 8~60m。在鲁西广泛分布,多被上覆地层所掩盖,仅有淄博、新汶等地有出露。现叙述如下: 主要由紫色、黄绿色泥岩、页岩为主,夹铝质页岩、铝土矿,底部常具不规则铁矿层,上部偶夹黄灰色砂岩,局部含薄煤层。以奥陶系古风化界面为界,与马家沟组平行不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同时由于该古风化的剥蚀面凹凸不平,致使本组沉积厚度各地变化较大,有时即使在同一煤田,其厚度也同样不稳定,一般厚为8~60m。沂沭断裂带以西的本溪组厚度自西向东和向东北、东南有增厚之趋势。而且本组底部普遍发育有紫色铁质泥岩(山西式铁矿层)、黄灰-灰白色铝土质泥岩、高岭石粘土岩,及青灰-灰白色铝土岩(G层铝土岩),将这段铁铝岩系称湖田段。局部地区(枣庄、新汶、沾化一带)湖田段之上的碎屑岩变薄或尖灭,湖田段即相当于本溪组,自南向北时代由老至新。与下伏马家沟组平行不整合接触,顶以太原组最底部一层稳定分布的灰岩(草埠沟灰岩或徐家庄灰岩)之底为界与之整合接触。常见植物化石有:Linopteris brong- niartii,Neuropteris gigantea,Bergeria等。属晚石炭世。 主要矿产有铝土矿、硬质耐火粘土矿、G层铝土岩中伴生镓元素。 (二)二叠纪含煤地层 我省的二叠纪含煤地层有早二叠世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中下部地层。

浅谈薄煤层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

浅谈薄煤层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 摘要:本文针对薄煤层采用传统的炮采工艺落后、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研究出适合薄煤层开采的螺旋钻开采新工艺介绍了螺旋钻开采的工艺过程及技术特点实践表明采用钻采方式能够解决较薄煤层开采问题具有工艺先进、成本低等优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大同;薄煤层;螺旋钻开采;工艺大同煤矿集团薄煤层可采储量占总可采储量的比重很大薄煤层开采一直采用传统的炮采工艺少数工作面采用薄煤层采煤机采煤这样的工艺主要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工艺复杂单产低;二是效率低采煤直接工效仅为500~1 000t/(人·年);三是遇构造时搬家频繁;四是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五是厚度较小的薄煤层采用炮采无法开采。随着某些矿井可采储量的日益枯竭薄煤层的开采问题在大同矿区已越来越突出但是一直没有研究出更有效的开采方法因此借鉴国外的经验研究适合大同煤矿地质条件的薄煤层开采新工艺、新方法和新设备最大限度地开发地下煤炭资源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大同煤矿集团公司要及时在工作面进行螺旋钻开采成为薄煤层开采工艺的一次革命。螺旋钻采煤法在我国刚刚起步主要用于薄煤层开采属于一种无人工作面开采法。1998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了两台БyT-3M型螺旋钻采煤机在徐州韩桥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其工作原理为:在巷道内稳设螺旋钻采煤机向巷帮钻孔采煤巷道内安装运输设备运煤根据顶板岩性及矿

压情况在钻孔间留设0.5~1.0m煤柱支护顶板螺旋钻采煤机移动由本身的履带行走机构在巷道内移动20__年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引进了两台BSHK-2DM螺旋钻机已通过中国煤炭协会技术鉴定。螺旋钻采煤技术的核心的螺旋钻具它由螺旋钻头和成对的螺旋钻杆组成。钻具部分可根据不同的开采和地质条件安装2~4个钻头平行的钻进2~4个钻孔钻孔宽度可达到1.14~2.77m。钻具上装有5种传感器分别监控钻孔内的瓦斯浓度、钻头旋转扭距、钻孔间的煤柱、钻孔导向、钻头与煤层间隙等情况并通过多功能控制装置实现集中控制并用单独的局部通风机向孔内压入新鲜风流用喷水管在钻孔内喷雾使钻孔内的瓦斯浓度和粉尘浓度达到安全标准。目前进口一台螺旋钻采煤机约需120-150万元采用双顺槽对向开采安装4台采煤机同时生产年产能力预计在100万t。下面就以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潘西煤矿与南冶煤矿为例分析薄煤层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 1.试验面生产技术条件 1.1潘西矿1701钻采面地质条件 1701钻采工作面为-350 m水平一采区七层煤东翼第一个工作面其西部为七层一采上山东部至七层煤变薄带北部为1702工作面准备区南部为涝坡煤矿边界煤柱。工作面走向长1 043 m倾斜长40~120 m面积为83 440 m2。地面标高+228.4 m 井下标高-149.0~-161.5 m。该面煤层赋存稳定煤层总厚度0.42~0.81 m平均0.65 m煤层结构简单可采指数为1变异系数25.28%属较稳定层。 1.2巷道布置七层煤一采区采用单翼布置在采区西部布置采区轨道上山及采区输送机上山两条上山

薄煤层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开采方法探究

薄煤层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开采方法探究 :本文主要对薄煤层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开采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开采条件及系统参数进行分析,提出薄煤层大功率开采方法,确定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及液压支架“三机”的配套关系,从而进一步闡述了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合理应用。薄煤层通常是指在 1.3m 以下的煤层,由于薄煤层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导致开采难度较大,我国的薄煤层分布地区较广,几乎占整个煤矿开采的50%。因此,薄煤层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开采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 【关键字】:薄煤层; 大功率;大倾角;高产高效 一、引言 薄煤层通常指 1.3 m 以下的煤层,而薄煤层工作面开采时,由于煤层厚度小、开采高度低、工作空间狭窄,因此人员操作难度大,特别是伪顶、软底条件下的薄煤层,开采难度更大,造成回采后伪顶极易垮落,加之软底支护的初撑力通常达不到要求,容易因顶板支护系统失稳而造成开采工作面大面积冒顶。 二、薄煤层开采分析 1、国外分析 国外的薄煤层开采较为先进,主要的研究成就主要集中在德国,在德国的要就汇总,提出以薄煤层刨煤机作为工作的主要设备,通过对设备的不断的更新及应用,从而达到的整个薄煤层开采能力的提升。 2、国内分析 而我国在对薄煤层开采进行研究中国结合了德国的研究成果,在20 世纪80 年代初。我国从德国购进了一批专用于薄煤层开采的刨煤机综采设备,在这批设备的投入使用中,却发现会用效果不佳。由于设备的零件产地、适用环境、维修养护等方面,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与解决,就导致这批德国设备不能够在我国广泛的推广。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薄煤层开采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就炮采、机采提出了一些理论研究,但是对于大功率的薄煤层开采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是也我国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在不断探索的方向。 薄煤层采煤层在工作中由于空间狭小、作业面受限、软底、瓦斯含量高等提点,就导致在工作中加强对作业面的支撑工作成为了工作重点,并且支撑空间必须要满足支架长度,维持设备高度。因此,能够使设备的开机率的提升,工作面的设备故障减少,甚至出现无故障的最优环境的设备应运而生,这种设备就是薄煤层大功率成套设备。 三、薄煤层工作面的参数

矿井回采率总结2018下半年

××××××煤业有限公司2018年下半年矿井回采率总结 编制单位:地测防治水科 编制: 审核: 总工程师: 二0一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2018年下半年矿井回采率总结 一、下半年采煤工作面概况 宝华煤矿2018年下半年开采100117采煤工作面和100115采煤工作面。 100117采煤工作面位于副斜井北部偏西1240m-1518m,枣洼疙瘩东部100m-157m,地面无其它构筑物、河流等分布。工作面位于一采区西北部,开口位置位于西运输巷,南邻西回风巷,西邻枣洼疙瘩保护煤柱,北邻100115运输顺槽,东邻100117运输顺槽。从2018年5月1日开始回采,至2018年8月31日回采结束。工作面平均走向长为338m,平均倾斜长为52m,倾面积为24389m2,煤厚1.3m。 100115采煤工作面位于副斜井北部偏西1150m-1629m,枣洼疙瘩东部91m-115m,地面无其它构筑物、河流等分布。工作面位于一采区西北部,开口位置位于西运输巷,南邻西回风巷,西邻100117工作面(已回采),北邻100113工作面里段,东邻100113运输顺槽。从2018年9月1日开始回采,已回采118m。工作面平均走向长为441m,平均倾斜长为120m,倾面积为52920m2,煤厚1.2m。 100117、100115采煤工作面采用高档普采,采煤方式为走向长壁采煤式,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据工作面揭露情况分析,地质构造为中等,存在一些陷落柱及小断层;水文地质中等,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较弱。 二、采煤工作面布置及支护 1、100117和100115采煤工作面断面为6.4㎡,两条顺槽采用

超厚煤层分布与成因模式_胡社荣

0引言 从煤炭开采的角度,可采煤层的厚度可分为5个厚度级:煤厚0.3~0.5m 为极薄煤层;0.5~1.3m 为薄煤层;1.3~3.5m 为中厚煤层;3.5~8.0m 为厚煤层;大于8m 的为巨厚煤层[1]。然而,澳大利亚的吉普斯兰盆地的煤层总厚700多m ,单层煤厚230m ;加拿大哈溪煤田二号露天区煤厚510m ;我国胜利煤田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6煤层厚244.7m ,三个煤层在聚煤中心区近于合并,煤层最厚处达320.65m ;我国吐哈盆地沙尔湖坳陷西山窑组总煤厚301m ,单层煤厚 217.4m 。有人将单层煤厚度超过60m 的称之为超厚 煤层[2],也有人将40m 作为超厚煤层的起点[3]。石炭纪至新近纪,各纪都有煤层厚度超过40m 的超厚煤 层发育。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煤层的成因进行研究, 特别是对巨厚煤层的成因,提出了多种成因模式。研究这类超厚煤层的成因,对于盆地内煤炭资源的勘探与开采,乃至于煤田地质学理论与聚煤规律学说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世界单层煤厚度大于40m 的煤田(矿区)的情况与其成因模式作一简单阐述。 1世界超厚煤层分布 自石炭纪以来至新近纪,世界上煤层单层厚度超过40m 的煤田或煤矿区的一些简要情况如表1所示[1~15]。从超厚煤层的分布规律来看,古近-新近纪是超厚煤层发育最多的时代。 2超厚煤层成因 关于煤层的成因,有“原地堆积”和“异地堆积”之说;在解释厚煤层形成的原因时,也经历了含煤地层“旋回说”到运用“层序地层学”解释煤层成因的阶段。对于厚度大于8m 的巨厚煤层,尤其是煤层单层厚度大于40m 的超厚煤层,其成因研究文献较少。 作者简介:胡社荣,男,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 工程学院。 收稿日期:2011-01-05责任编辑:唐锦秀 超厚煤层分布与成因模式 胡社荣1,蔺丽娜1,2,黄灿1,彭纪超1,陈大野1,郝国强1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00083;2.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摘要:煤厚的分级主要是从煤炭开采的角度来确定的,大于8m 的厚煤层一概以巨厚煤层来称之。世界上,煤层总厚最大的是澳大利亚的吉普斯兰盆地,总厚达到700多米;加拿大哈溪煤田二号露天区则为单层煤厚最大的矿区,煤厚达510m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胜利煤田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单层(6煤层)厚达244.7m ,总煤厚达320.65m 。从沉积、层序地层与构造诸角度出发,依据现代泥炭堆积与阴沉木堆积等现象进行厚煤层的成因研究,对异地成煤及一些超厚煤层的成因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初步评价。关键词:超厚煤层;单层煤厚;累计煤层总厚;成因模式中图分类号:P618.11 文献标识码:A Distribution and Genetic Model of Extra-thick Coal Seams Hu Sherong 1,Lin Lina 1,2,Huang Can 1,Chen Daye 1and Hao Guoqiang 1 (1.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2.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 Abstr act:Coal thickness gradation is mainly from coal mining point of view,thick coal seams thicker than 8m have a general designation of extra-thick coal seam.The Gippsland Basin in Australia has thickest total thickness of coal seams in the world;it can be 700m more as high.The No.2surface coalmine,Hat Creek coalfield,Canada is the mine area with largest single seam thickness of 510m.The Shengli East No.2surface coalmine,Shengli coalfield,Inner Mongolia,China has single seam (No.6coal seam)thickness of 244.7m,total coal thickness 320.65m.Start from deposition,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tructural points of view,based on modern peat and buried wood accumulations carried out thick coal seam genetic study.Finally the paper has introduced and preliminarily assessed allochthonous coal-forming and some extra-thick genetic models. Keywords:extra-thick;single coal seam thickness;accumulated total coal seam thickness;genetic model 中国煤炭地质 COAL GEOLOGY OF CHINA Vol.23No.01Jan .2010 第23卷1期2011年1月 文章编号:1674-1803(2011)01-0001-05 doi :10.3969/j.issn.1674-1803.2011.01.01

关于煤矿无人工作面开采的开采技术应用分析

关于煤矿无人工作面开采的开采技术应用分析 摘要:薄煤层开采技术不仅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延长矿井开采年限和实现高效开采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无人工作面开采方面简要介绍了薄煤层开采的螺旋钻开采工艺。 关键词:薄煤层;无人工作面开采;螺旋钻开采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辽阔,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煤层所处的地质条件也多种多样,不少矿井中厚煤层已近枯竭,矿产资源面临的资源短缺,供应乏力的严峻形势。在我国,薄煤层分布较广,煤质也相当不错,可采的薄煤层储量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18%。然而薄煤层开采的产量却只占到煤炭开采总产量的7.3%,这个比例远远低于薄煤层储量所占的比例。薄煤层开采一直采用传统的炮采工艺,少数工作面采用薄煤层采煤机采煤。传统薄煤层炮采工艺不仅工艺复杂、单产低,而且工人劳动强度非常大,生产效率低,对于厚度较小的薄煤层泡菜工艺是无法进行开采的。根据我国现有资源情况,发展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矿井开采年限的延长以及高效开采的实现。 1、传统薄煤层开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辽阔,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煤层所处的地质条件也多种多样,不少矿井中厚煤层已近枯竭,矿产资源面临的资源短缺,供应乏力的严峻形势。在我国,薄煤层分布较广,煤质也相当不错,可采的薄煤层储量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18%。然而薄煤层开采的产量却只占到煤炭开采总产量的7.3%,这个比例远远低于薄煤层储量所占的比例。薄煤层开采一直采用传统的炮采工艺,少数工作面采用薄煤层采煤机采煤。传统薄煤层炮采工艺不仅工艺复杂、单产低,而且工人劳动强度非常大,生产效率低,对于厚度较小的薄煤层泡菜工艺是无法进行开采的。根据我国现有资源情况,发展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矿井开采年限的延长以及高效开采的实现。 2、无人工作面开采及螺旋钻开采工艺 高度小、顶板压力小是薄煤层开采所具有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薄煤层高产高效采煤方法的发展方向。鉴于我国煤矿矿区具有地质复杂的特点,采用以综合利用资源和科学采煤为基本原则的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应时而生,它有效提升了长壁开采煤矿的自动化水平。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指的是在开采工作面完全

生产矿井回采率暂行管理规定

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第二十九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炭生产的各类煤矿企业。 第三条煤矿企业必须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有关开采的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达到本办法规定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煤矿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资源回采率负直接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地质测量机构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勘探程度,提交各类合格地质报告,并负责本企业的储量监督管理工作。设计部门负责从设计参数上保证资源回采率达到技术政策的规定。生产技术机构负责完成提高资源回采率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煤炭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煤矿企业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的管理工作。 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负责所辖煤矿企业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煤炭资源回采率标准 第六条煤炭资源回采率的确定必须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第七条煤矿企业必须开采矿井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可采煤层的标准如下表: 可采煤层标准

开采主焦煤、肥煤以及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特殊煤种或者稀缺煤种时,要按照有关规定,有计划地进行。未经批准不得开采,以保证优煤优用。 对于灰分高、含硫高、发热量低、没有销路、不能进行配采的劣质煤,以及开采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危险程度大、开采时将造成严重亏损的煤层块段,经相应的技术咨询部门进行评估审议后,重新界定,并报国务院煤炭管理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审查批准,不采、暂时不采或有条件地开采。 第八条 煤炭资源回采率主要考核采区回采率。采区回采率按下列计算公式计算: 采区回采率=) () (t t 采区动用储量采区采出煤量╳100% 采区采出煤量是指采区内所有工作面采出煤量与掘进煤量之和。 采区动用储量指采区采出煤量与损失煤量之和。 第九条 设计能力9万吨/年以上煤矿矿井的采区回采率,执行以下标准: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80%;厚煤层不低于75%;水力采煤不低于70%。 设计能力9万吨/年以下3万吨/年以上煤矿矿井的采区回采率,不低于65%;设计能力小于3万吨/年的煤矿矿井,采区回采率不低于50%。 对地质构造复杂,开采经济效益差,煤层不稳定及采用特殊采煤方法的煤矿矿井,采区回采率可根据开采难易程度进行修正,分类处理。采区回采率修正系数由矿务局(矿)聘请技术咨询部门进行评估后,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确定,报国务院煤炭管理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十条 残采、复采、报废矿井及开采不符合可采煤层标准煤炭资源的,均不计算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三章 考核监督 第十一条 对采区回采率实行逐级检查和考核制度。国务院煤炭管理部门负责对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开办的煤矿企业采区回采率的监督管理,对全国各类煤矿实行重点抽查,并根据需要委派储量督察员。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负责对所辖煤炭企业采区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无人工作面智能化开采

薄煤层综采现状及对其发展展望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煤炭开采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就目前我国煤炭开采情况来看,薄煤层开采对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薄煤层开采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机械化采煤技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从综采配套设备和自动化远程控制两个方面对薄煤层开采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薄煤层自动化开采的工作模式,开发了既能满足一定生产能力,又能适应复杂生产环境的无人自动化、远程控制开采的开采体系及其工艺。通过对智能控制、网络传输、视频监测和远程通讯等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建立起了薄煤层数字化无人工作面监控系统,基本实现了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无人化远程控制。 关键词:薄煤层,综采,自动化,远程控制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China's coal mining technology has also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al mining in China, thin coal seam mi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Although the thin coal seam mining technology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improvement, mechanical mining technology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progres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the thin seam mining technology is studied deeply from two aspects of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equipment and automatic remote control.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working mode of automatic mining of thin coal seam, and develops the system and technology of unmanned automation and remote control mining, which can not only meet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but also can adapt to the complex production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intelligent control, network transmission, video monitoring and remote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key technologies,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digital unmanned working face of thin coal sea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unmanned remote control of the fully mechanized coal mining face is realized. Key Words:thin seam, fully mechanized, automation, remote control

7煤层地质情况

7煤层地质情况 是区内主要的可采煤层,也是辅助标志层(B 辅);位于煤系的上部,上距5-3煤层底界10.5~29.0m ,平均21.63m ;下距10煤层顶界5.5~20.5m ,平均10.79m 。 该煤层见煤点共63点,煤层总厚1.00~3.43m,平均2.33m ,一般2.00~2.60m ;大于1.30m 占90%;大于2.00m 者占68%;大于2.00m 者分布于井田东西两区域。有益厚度1.00~3.06m ,平均2.20m 。可采性指数为100%、煤层的变异系数为23.7%,属稳定型煤层(表3-10)。 表3-10 7煤层厚度稳定性评价表 7煤层为简单至较简单结构,含矸石者占41%,含矸1~2层,绝大多数含矸1层,一般位于煤层中部,矸石者总厚0.07~0.89m ,平均0.30m ;含矸点主要横向分布在井田中部,见图4.2.5~3;据本次勘探统计岩性为泥岩,偶见粘土岩。 该煤层的直接顶板以粉砂质泥岩为主,其次是泥质粉砂岩、泥岩,少数为粉砂岩、细砂岩;未见伪顶。直接底板以泥质粉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其次是细砂岩,少数点见粉砂岩;偶见伪顶,岩性为泥岩。 综上所述,7煤层层位稳定,全区发育,属全区可采的稳定型中厚煤层。控制程度高(表3-11),煤层对比可靠,煤层厚薄区域划分较清楚,该煤层与1、3煤层同属本井田最主要可采煤层。 表3-11 7煤层控制程度表(以总厚度统计) 7煤层瓦斯 可燃物瓦斯含量为7.00~21.11ml/g ,平均12.97ml/g ;煤的瓦斯含量为5.25~16.12ml/g ,平均9.45ml/g ;瓦斯成分:CH 4为67.98~98.39%、平均91.09%;C 02~ C 0 8为0.35~2.48%、平均1.01%;CO 2为0.16~1.92%、平均1.14%;N 2平均2.4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