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式 增强实效性

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式 增强实效性

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式增强教学实效性

于钟凌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广西柳州545007)[摘要]: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不断创新,增强本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式实效性

按照党中央关于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决策和部署,2006年秋季在全国高校新生中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这门课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设这门课程是中央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在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方面所采取的一项创新举措。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摸索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整体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是推进本课程改革的关键。

作者简介:于钟凌(1972—),男,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主任,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进行探索和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高职生的成长、成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勿庸讳言,目前该门课程在教学方式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法”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前”基础”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一种简单的灌输的教学方式,它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运用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把各种美德、品格和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忽略了人性化特征,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盲从的地位,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的习惯和学风。

2.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教学。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片面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却轻视实践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指导,导致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知”与“行”的不统一。

3.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缺乏灵活性、趣味性。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缺乏兴趣,教学互动性较差。

4.教学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基础”课作为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必须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解除同学们在思想上的困惑,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很好地贴近实

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学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

改进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是道德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基础”课的教学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施教学互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结合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做人”与“做事”教育的有机统一,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围绕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氛围中自觉授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接受理想信念和法律思想的教育,从而把“基础”课育人的功能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

1、讲授与学生讨论、辩论相结合。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目前,“基础”课普遍存在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学不直观、大班上课等问题。用大班授课这种教学形式虽节约教学成本,但学生参与性差,只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不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限制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因此,在采用讲授方法的同时,应当适当采用讨论式教学,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开放式学习,养成学生积极参与团体讨论、对话、交流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分享不同的经验价值,进而开启学生多维思考模式。在讨论、辩论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教师及时引导,可使其发现自己观点的局限和不足,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个别学生身上的问题,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在点评时进行启发和引导,力求画龙点睛,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2、注重案例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生道德教育,还是进行系统全面的法律知识的学习,案例教学都是必不可少的。新教材对案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注意选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并且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案例,兼顾修身与守法,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还应选择一些非常典型的正反两方面的案例使学生明辨真善美和假恶丑。在教学中应从课程总学时中划出部分学时开设案例分析课,将案例及思考题事先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备而来,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从中会发现许多新的思想和深层次问题,利于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引发思考、观察判断、锻炼表达的目的,增强教学实效性。

3、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即黑板、教材、粉笔等。这样的教学手段虽不应完全否定,但其枯燥、呆板的特点为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增强“基础”课的生动性、形象性,使其更具有时效性,就应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将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引入其中已变得非常必要。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教学课件,把声音、图像、文字组合起来,生动、形象、直观地开展教学活动。能使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感受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从而得到精神的启迪和灵魂的净化,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还应善于运用网络与学生交流与沟通,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建立与学生互动的平台,及时解答学生

的疑难和困惑。

4、加强实践教学。强调教学的实践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质特征,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社会实践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理论的力量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有助于理论在学生心灵中扎根,克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有机会透过纷繁多样的社会现象,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从而丰富和补充课堂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参加实践,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此外,还可以开展书面问卷调查、思想政治综合调查、人际交往测试、道德素质调查、青年志愿者、公益劳动等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5、咨询式教学与团体咨询并用。传统的“基础”课的教学比较注重学生的思想和政治问题,对心理问题没有足够的关注。但从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突出的问题看,各种思想道德和政治问题上的偏差都可在心理上找到原因。所以必须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予以重视。教师应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开发学生情绪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我。

高职生尤其是新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不但会影响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其对学习和生活的适应。而单纯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利

于解决好这个问题。因此,在课程中应设计一系列交往活动,使学生在交往活动中对话、交流、畅谈、合作、团体咨询。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基础”课的效果。

三、改革“基础”课考核方式

建立健全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笔者认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理论考核可实行开卷考试或写论文等形式,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考核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如考勤、课堂纪律、讨论发言、作业以及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表现等方面评定成绩。要使课程考核结果既体现学生的理论水平,也体现学生的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高职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从而使同学们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总之,高职院校的“基础”课是一门最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最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课程。其教育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目标的实现。我们应积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实现“基础”课的创新和发展,以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使“基础”课成为广受欢迎、真正改变学生灵魂的精品课。

参考文献:

[1]祖嘉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法刍议[J].北京教育.2006,(10).

[2]张纪.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6,(4).

[3]宋长春.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33).

[4]石效民.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