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 爬山教学设计

21 爬山教学设计

21 爬山教学设计
21 爬山教学设计

语文S版四下:《爬山》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爬山》这篇课文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重在说理,都是把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的事例之中。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启发学生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爬山》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一对父子一同爬山时,父亲怎样教育儿子要努力征服自己,尽力做好每一件事,还启发儿子怎样欣赏大自然的景物。课文中父亲说的话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是需要细细品味和解读的,也是教与学的重点所在。

[设计理念]:

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创造为根本,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节课以《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主线,抓住听、说、读、写训练,加强对学生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注重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上课伊始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联旧引新,为学生奠定学习新知的基础,再运用细读品悟的方法理解文章的重点语句,最后归纳总结,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由阅读提升至习作,从而达到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循序渐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认识“逞、崎、岖、煌”4个生字,会写“斯、凝、煮、蝉、哲、燃、煌、智、慧”9个生字。要求掌握的词语有“煮熟、燃起、灯火辉煌、智慧”等。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③引导学生体会父亲说的三次话的深刻含义。读中感悟课文中“似懂非懂”“若隐若现”“慢条斯理”“自以为是”“一五一十”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抓住文中关键词的引导学生探索、品味,并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来体会父亲的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在爬山过程所说的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父亲的话里得到深刻的启示。

[教学准备]:写字卡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导入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爬过山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看看这对父子是怎样爬山的。

(二)教师板书《爬山》

二、明确重点,点名学法

(一)请同学们注意本单元的导读,想一想第六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短短的文章,却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只要认真体会,我们一定能够得到许多启示。)

(二)学习这样的文章,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结合单元训练重点谈谈:你认为哪些句子含义深刻?

四、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一)圈划出生字和要求掌握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重点认识逞、崎、岖、煌4个生字,会写斯、凝、煮、蝉、哲、燃、煌、智、慧9个生字,强调:逞是后鼻音,不能读成前鼻音,重点指导“煮、燃、煌”的书写。)

(二)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是:似懂非懂、若隐若现、慢条斯理、一五一十、自以为是)

五、抓住重点,品读感悟

(一)学生轻声读课文,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学生汇报交流画出的句子,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件。

(三)出示学习提示,学生按照提示合作、自学。

(四)品读感悟父亲的话。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理解第一句话的含义:

1、课件出示第一句话,生谈自己的理解,师进行归纳总结。

2、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重点的词句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

理解第二句话的含义:

1、课件出示父亲说的第二句话,引导学生运用讨论交流的方法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角色朗读文章5至7自然段,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理解第三句话的含义:

1、课件出示第三句话,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其深刻的蕴义。

2、出示优美的自然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景。

3、总结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4、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读中品悟“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这句说理性极强的精辟语句。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教学重点,教学中通过联系上下文、讨论交流、结合生活经验三种不同的方法理解父亲三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及时归纳梳理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六、由内延外,学习提升

(一)学生把本课中使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抄写到自己的采集本上。

(二)学生结合在《爬山》中学到的表达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学到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法,对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进行修改,做到读写结合,由阅读向习作的自然延伸。)

七、布置作业

1、把你认为本课中最打动你的句子认真摘录在采集本上。

2、让你的父母也来读这篇文章,你与父母共同交流读书感悟,并用文字记录下你们读后的真实感受。

板书设计

爬山

上山征服自己

山顶过程尽力

下山懂得欣赏

-最新-小学一年级语文《一个接一个》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个接一个》教案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一个接一个》教案 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大意。 2、圈出文中的生字,标记不理解的词语,读准生字的字音,想想词的意思。 3、留心观察平时自己都在做哪些事情。 4、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谈,引入新课 1、师生交谈你每天都做过哪些事? 大家一块讨论讨论。比如:吃饭、睡觉、做游戏……这些事情当中,哪些是你喜欢做的?哪些是你不喜欢做的?哪些是一开始喜欢,一会儿之后又不喜欢了?哪些事情是你一开始不喜欢,一会儿之后又喜欢了?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写的就是我们小朋友的事情,诗的题目叫做《一个接一个》。听老师读一遍,说说小诗人这一天当中都是做了哪些事情? 【通过小学生自己的生活,来理解诗中小作者的生活。让生活贴近课文,把课文拉近生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1)自由读(2)个别读(3)齐读 (4)讨论识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1)开火车读(2)齐读 3、出示词语:月夜影子回家睡觉各种各样起床学校伙伴开心上课铃操场有趣快乐老师讲故事 (1)自由读(2)指名读 【小学一年级学生,识字是重点,因此本环节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识字。让学生能够通过听读、拼读、练习等方法来识字、识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识字的习惯,反复练习,达到教学目标。】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2)师:这一小节里面,小作者在做什么事情?她喜欢做吗?还

小学语文 登山

小学语文登山 小学语文.教案登山 使用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7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 本课位于第五单元,教学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但考虑到课文内容较多,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在本课中只起到了练习和巩固作用,因此决定将此放于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的品质。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闪烁”“锻炼”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 1、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 四、教具使用: 自制.课件、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分段,归纳段落大意,为第二课时抓课文内容做下铺垫。 2、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意志的品质。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目标:温故知新,导入课题。 1、出示“绿色的办公室”的图片 2、导语:十月革命前,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仍坚持革命工作。是什么力量使他克服困难,如此顽强?[略停顿]

3、今天学习一篇同样背景的关于列宁的课文(板书课题:17.登山,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目标:从多方面汇报预习情况,教师可针对此教学过程做适当调整。步骤: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书上的语系标记,汇报你的预习情况。 (1)分段; (2)两次经过那条危险的小路; (3)路很危险; (4)根据预习要求画出了含义深刻的句子。 [方案一]画出了(出示小黑板) 这段话在课文中确实有很深的含义,还有哪些同学也画出了这段话,一起来读。 [方案二]没有画出 预习要求中要求同学们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你画了吗? (5)质疑问难 (注:以上几个小步骤均可打乱,对于同学没有汇报到的内容,老师可做适当点拨。随机板书:第一次、第二次)。 2、小结:听了同学们的预习汇报,老师发现许多同学在课前就做到了一边读一边想,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对于大家共同存疑的地方,可

幼儿园大班爬山安全教案

幼儿园大班爬山安全教案 幼儿园大班爬山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爬山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并引起注意。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爬山安全隐患的严重性,增强自 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如何预防,达到自我保护目的。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爬山吗?你们认为在爬 山过程中有危险吗?能举些例子吗?同学举例讨论. 【板书课题】:爬山安全教育 二、通过实际例子分析爬山中的安全隐患。 案例1今天天气很好,秋高气爽,艳阳高照,便和以前的大学同学相约爬尧山—桂林市第一高峰这座山比较难爬,一是因为陡,二 是因为没有阶梯,爬山的路基本都是人踩出来的,旁边是杂草丛生,荆棘缠身,所以大家都觉得比较有挑战性。很多人坐缆车上去,只 有我们这些学生年轻气盛,敢搏敢拼。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偶尔 还摘一些野果吃,虽然有点辛苦但感觉还不错。路越爬越陡,我们 基本上要抓住旁边的小树木或石块才能往前挪。披荆斩棘,爬了一 个多小时,我们就差一点就到山顶了,突然听到前面有人喊:“快 点过来帮忙,有人晕倒了!”还有人大叫:“快点打120!”听到喊声,我和同学快步往上爬。近了一看,吓了我一跳,一个男生晕倒 在斜坡上,脸上血肉模糊,血还不断的往下流,已经看不清五官了,旁边的两个女生不停地哭,不知所措。我的一个男同学看到情形马 上过去跟他们说:“快点把他背到山顶坐缆车下去,叫救护车到山

脚等!”他话没说完就把那个男生放到背上往上爬。那个男生的血不断地滴到我同学的脸上、脖子上、衣服上、手上,他看起来气息微弱,我同学不停地鼓励他要挺住。由于路太陡,几个男生轮流换了几次,才把那个他背到山顶。大约二十分钟后,在管理人员的帮助下,那个晕迷的男生终于坐上缆车下山了,救护车正在山脚下等。我们跟在他们后面,看到这个情景,吓得脚都软了,也无心看风景了,休息了一下,便坐缆车下山了。 案例2、清华学子贵州登山遇难遇难者是清华大学环境系大三学生 记者昨天证实,7月3日发生在贵州省六枝特区登山坠崖事件的遇难者是清华大学环境系大三学生黄德。据记者了解,黄德是广西人,家境贫困。他平时学习刻苦,为人正直,责任感强,与同学关系良好。他还是系足球队和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爱好攀岩和登山。7月4日,清华大学的老师和遇难学生家属已经赶到出事地点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据悉,此次登山的三名队员中,除清华大学环境系黄德同学遇外,另外两人是北大毕业生,分别于1998年和今年毕业,他们也是北大山鹰社前队员。 三.从以上案例可知我们爬山要防范于未然。 如何做好预防措施: 1、登山前应充分了解所登的山区近期气候条件和特点,行前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上山前要对登山时间和旅游地点作出合理安排,上下山要注意避开高峰,尽量不要跟随大量的`人流。 2、登山时要集体行动,最好结伴而行,以便于相互照应。登山过程要掌握好节奏,适当休息。休息时,不要坐在风口或潮湿处,以防风寒。在攀爬险路时要特别留心脚下的石头,防止松动的石头给你带来隐患。借助树木或花草攀登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发生松动或折断,造成事故。 3、登山时穿鞋有讲究,最好穿布鞋,胶底鞋或旅游鞋。行进中遇到有雷雨,不要到河边或沟底处避雨,因为那时可能会有山洪出

美术课复习教案

一年级美术课复习教案 课时:1课时 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在绘画活动中学会观察记忆的良好方法,了解基本的绘画技法,喜欢绘画。讲解彩泥制作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印象。 复习重点:绘画的技法。(人物脸形特征的观察及其表现方法。)复习难点:学会观察记忆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点鼻子”的游戏。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给同学画张像。(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几位同学的脸形、五官。

2、请学生欣赏课本提供的学生作品,看看同龄人是怎样画人物 像的。请学生说一说。 3、教师给一位同学画像做示范,请学生观察教师是怎样画人像 的。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脸形特征一边说一边画,这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用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给同学画一幅像。可以在画的背景 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花纹。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在绘画活动中把自己的观察和想法表现出 来,同时鼓励学生独立、大胆地作画。 五、小结。 请学生互相欣赏,猜一猜,看一看哪幅作品画的是谁。 二年级美术课复习教案 课时:1课时 复习目标:1、掌握基本的造型技能,学会并掌握绘画的基本步骤。 2、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 复习重点:绘画,并用图案装饰。 复习难点:合适的图案和色彩。 教学过程: 一、引导认知

1、教师展示小鸟的图片。 小鸟什么地方最美,你能说一说吗?(从外形或色彩考虑) 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鸟的羽毛、形状、色彩) 小组交流。 2、教师小结 二、探究学习 1、教师示范一种装饰画法。引导学生根据羽毛的特点用添加和 概括的方法大胆地进行装饰。色彩设计可根据图片或想象设 计。 2、学生说一说设计的“鸟的乐园”有什么新颖的东西。小组交 流。 3、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画一只小鸟,看谁画得好又快。(教师 注意引导学生画出小鸟的动态与神情。) 三、展示评价 学生作品组成“鸟的乐园”,学生走走看看,观察、欣赏绘画,评一评,谁设计的鸟儿最有趣,谁给鸟儿披的彩衣最美丽。 三年级美术课教案 复习目标:复习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重点复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色彩知识,懂得用两种原色调出间色,并学会运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主题创作。 复习重点:运用三原色和三间色。 复习难点:正确运用三原色、三间色创作一幅有主题的画。 学具:水溶性颜料、一次性塑料杯、小棒、画笔、画纸。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创设情景探究:欣赏课本中的图片,思考:在缤纷的色彩世界

登山优秀教学设计

登山优秀教学设计 登山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深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和段落,体会小路之险。 2、懂得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要有勇气去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意志。 二、重点、难点: 1、抓住人物细微感觉和动作的词句体会小路之险,进而领悟列宁的优秀品质。 2、理解列宁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明白其中的哲理,并联系实际谈启发。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1课,课文主要写了列宁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坚持走险路上山,还学会了按照选择上山的路——走危险小路上山——还要走危险小路下山的过程给课文分了段。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讲读第二段,进一步体会小路之“险” 1、自读课文,圈划有关重点词句。 请小朋友们看(出示图):这就是列宁走的那条路,你觉得怎样?(路险)

那么,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路险呢?自由读第二段,划句子。 2、交流、评议、体会“险”。 (1)、“只见他的脊背紧紧地贴着陡峭的悬崖,把头扭向一旁,不去看深渊,沿着狭窄的小路,用碎小的步子慢慢地移动着。” 读句子,哪些词写出了路险?(紧紧、贴着、陡峭、狭窄、碎小、慢慢、移动) 师引读。真险,你能把这种险读出来吗?自由试,指名读,齐读。读得真好,但是如果把那种感觉读出来就更好了。读读下面的文章你就知道了。 你刚才读的时候缺什么?(紧张)为什么?(巴果茨基走过最危险的地段以后,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再读。还有哪些句子说明路险? (2)、“他回过头来一看,吓得险些掉进深渊。” (3)、“往回走!”巴果茨基大声喊道。齐喊。为什么巴果茨基要喊?列宁是第一次走而巴果茨基已走了好几次,从这里你又想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4)、列宁是不是回去了呢?他又是怎样走得呢?找出有关词句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句子:可是,列宁只站立了几秒钟,就又不慌不忙,小心地,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着身子。 3、小结:列宁终于历尽艰险登上了山顶,看到了美丽的日出景色。 4、体会日出美景,感情朗读。

爬山教学设计

《爬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认识“逞、崎、岖、煌”4个生字,会写“斯、凝、煮、蝉、哲、燃、煌、智、慧”9个生字。要求掌握的词语有“煮熟、燃起、灯火辉煌、智慧”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读、书写、组词等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父亲的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战胜自己的弱点,征服自己,坚持不懈地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大自然的景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体会,理解父亲说话的含义,激发学生做事情要有信心、恒心、尽力做事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你们去爬过山吗?谁能和大家交流交流你爬山的感受呢? 2、看来每个人爬山的感受和收获都是不一样的,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看看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边读找画出生字新词,然后和同桌间交流一下怎么学会这些生字和新词的。 2、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细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默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值得深思的话,填写表格。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边读边思考,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父亲带“我”爬山,其中会有哪些深刻的含义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词 孩子们,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21课《爬山》,孩子们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课所学的生字吗?那老师来考考孩子们吧!敢接受挑战吗?指名读生字词语。 孩子们已经用你们的出色表现告诉我:在上一课的学习中你们都用心了。现在请孩子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在这次爬山中,我有什么收获? 2.作者和父亲一起爬山的经历让他终生难忘,从中也学到了很多,学到了什么,快速从课文中找出句子。 “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课件出示) 3.初步理解这句话:“沉静”是什么意思?(寂静、沉着、冷静、稳定)“山的沉静”是什么意思?在爬山过程中,父亲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了哪些耐人寻味的话?他的话让我学到了什么智慧呢?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快乐登山》教案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快乐登山》教 案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快乐登山 设计意图: 轮胎是孩子们常用的运动器械,我利用轮胎设计组织了本次活动,以登山运动员训练的情景贯穿始终,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第一环节是准备活动,着重进行练习手臂的运动,为搬轮胎做准备。第二环节为基本部分,共有三个游戏:游戏一“跋山涉水”,幼儿用多种方法通过由轮胎、垫子、圈铺成的路,并加入快速跑、跳等动作,加大了整个活动的运动量;游戏二“挑战轮胎山”,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分为挑战速度、挑战难度、挑战稳固度、挑战高度四个环节,让幼儿逐渐掌握搭建轮胎山的技能,培养勇敢的品质,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游戏三“抢占高地”,幼儿分组登上轮胎山,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第三环节为放松活动和整理活动,让幼儿尝试科学地开展全方位的放松活动,最后收拾整理器材,培养幼儿的主人翁精神及收拾物品的习惯。

目标: 1.尝试小组合作搭建轮胎山,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2.在搭建、攀登轮胎山的过程中发展平衡能力,锻炼手臂力量。 准备: 1.幼儿穿上适合运动的鞋子和裤子,分红、黄、蓝三队,贴好标记。 2.将场地分成三块并分别贴上红、黄、蓝线;用轮胎、垫子、圈铺成一条路,汽车轮胎27个(汽车型号不同,轮胎厚薄也有差异)、垫子9块、圈18个。 3.教师用的小蜜蜂耳麦、哨子,奖牌一块,五角星若干,做好标记的长竹竿一根。 4.热身音乐《向前冲》,放松音乐《天籁森林》。 过程: 一、准备活动 在教师带领下进行热身运动,做从头至脚各关节的放松运动,着

重练习手臂动作,为搬轮胎做准备。 二、基本部分 (一)游戏:跋山涉水 1.幼儿熟悉“山路”,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过。 师:我们是登山运动员,今天要参加各种训练。首先我们要顺利地通过这条山路,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通过。 (幼儿自由尝试。) 2.幼儿相互模仿同伴的方法,快速通过山路。 师:现在,我们要挑战速度,请你用最快的速度通过这条山路。 (幼儿尝试2~3次。) 3.教师小结:你们真厉害,用跳、跑等方法顺利通过了山路。 (二)游戏:挑战轮胎山 1.挑战速度。 (1)教师提出要求:请每组小朋友快速取9个轮胎放在自己的区域。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附目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材目录 第1课魔幻的颜色 第2课万花筒 第3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第4课前前后后 第5课登山游戏 第6课黑与白 第7课快乐的回忆 第8课星空的联想 第9课天然的纹理 第10课美丽的花 第11课各式各样的鞋 第12课团包纸工 第13课化平凡为神奇 第14课梦幻的城堡 第15课我设计的自行车 第16课新颖的电脑 第17课会响的玩具 第18课电脑美术-画“花布” 第19课美术小记者 第20课迷人的动画片 第1课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学会用三原色调配三间色的技能, 学会运用色彩搭配进行绘画表现。 2、能力目标:通过绘画创作,学会创造性的运用色彩调配,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生活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三原色,会用三原色调配三间色,并能进行绘画表现。 难点:能运用三原色很三间色调配变化丰富的色彩,并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彩笔,现在流行的马克笔,谁来告诉我,这三种颜色是什么? 学生:红、黄、蓝。 教师:很好,那我现在做个小魔术给大家看,我把先把红色画在纸上,现在,再把蓝色画在红色的上面,颜色变了,好神奇,是不是? 学生:是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魔幻的颜色》 2、板书:2、魔幻的颜色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件,欣赏三原色和三间色,讲解:三原色是调配不出来的, 他的名字叫:红,黄,蓝。如果我们将三原色当中任意两个混合在一起,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哲宗调配出来的颜色叫:间色。 2、实验演示:教师出示装有三原色的杯子,再用三个空杯子放在旁边, 老师将两个颜色分量的颜色分别在另外空杯子里结合,变成三间色,让学生见证, 板书:红+黄色=橙色 黄色+蓝色=绿色 蓝色+红色=紫色 3、学生实践调配颜色,教师指导。 4、出示课件:展示康定斯基的《玛尔努教堂》和霍夫曼的《门》欣赏, 小组讨论:画家是如何运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表现画面?

《登山》教学设计3

范文最新推荐 《登山》教学设计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独立理解词语意 思 2、学习按提纲给课文分段,继续学习说段落大 意。 3、初步了解课文意思。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 教学过程: —、揭题 1 / 7

1、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2、简介当时时代背景。(十月革命、隐居) 二、初读课文 1、独立学习生字词,理解词意。 2、联系课题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 1、抽读生字词,说说自己是怎么学会的。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分段

范文最新推荐 1、课文写登山这件事,分哪几个过程? 2、根据课后题2给课文分段。 3、讨论、说段意。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2、能背诵写日出景色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 3、懂得革命者要有勇气走战胜困难,而不应让害怕征服自己, 时时、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3 / 7

教学重点: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含义、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轻声朗读,思考有没有疑难问题? 2、讨论: (1)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从隐居一词你知道了什么? (2)四周环绕着巍峨的高山说明什么? 3、读列宁与巴果茨基的对话。 4、用一句话概括。

范文最新推荐 5、说说段意。(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去干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说说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列宁他样走的是一条危险的山 间小路?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出危险的气氛。 2、说说对这些词句的体会。如果你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会怎样做? (过小路的危险和列宁战胜困难的勇气) 3、朗读登上山顶这一自然段,欣赏山顶观日出的壮丽景色。想象 背诵。 4、讨论:当时列宁他们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5、练习说段意。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列宁和巴果茨基的对话。 2、讨论:为什么列宁要坚持仍然走那条小路回来? 5 / 7

爬山教学设计定稿版

爬山教学设计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爬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爬山过程中三次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谈话 一、抓住文眼,感知行文思路。5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学习21课《爬山》。板书课题《21爬山》 1、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作者和父亲一起爬山的过程中有他独特感受,请看大屏幕: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请同学们一起读这句话。 2、智慧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板书:智慧 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智慧就蕴藏在父亲的话语中。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静静思考: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请同学们画上“”。今天的默读老师还要给同学们加点难度,就是默读的速度,默读要求一分钟300字,这篇文章大约800字,我给你们3分钟,敢挑战吗? 学生默读。 二、细读课文,感悟父意 (一)感悟征服自己

师:刚才大家学习得很认真,老师很喜欢和你们一起学习。谁来说说父亲是在爬山时说了什么蕴含智慧的话?把机会给你。谢谢你,你很会读书!请大家看大屏幕。一起读 课件出示“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来说,爬山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板书征服自己 师:你从父亲的话语中,知道了什么? 别人是征服山,我们是征服自己。我们爬山的目的是征服自己 师:我们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爱流汗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来说,爬山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想象一下我和父亲在上山时会遇到什么困难自由读2——3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说出关键词又弯又窄浑身是汗露脸 师:是啊,你们看,课件出示图片,山路又弯又窄,才爬一会儿,已经浑身是汗了,山又那么高,你能爬上去吗?板书信心真是有信心的孩子,这就叫征服自己。板书征服自己 还有什么困难呢?第三自然 师:是啊,外衣都湿透了,那么累,那么热了,你还爬吗别爬了吧真是有毅力的孩子,这就是征服自己。板书,毅力或决心 师:作者爬山时和我们的年龄差不多,对于父亲这番含义深刻的话他听明白了吗从那个词可以看出来似懂非懂,我有点懂但没有真懂。

《登山》教案设计

《登山》教案设计Teaching plan design of mountaineering

《登山》教案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要求: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意志的品质,激发学生从小不怕困难,锻炼自己的意志。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描写列宁不怕危险、锻炼自己意志的词句段。 2、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介绍列宁:还记得《诚实的孩子》这个故事吗?你能说说吗? 他领导着俄国人民起来革命,推翻沙皇统治(理解“沙皇”),为了躲避沙皇的搜捕,列宁隐居在国外一个四周都是山的小地方(理解“隐居”,对统治者的不满,而住在偏僻的地方)。 二、自读课文 1、划出生字新词 2、想想:列宁几次走过那条小路?是怎样走过去的? 3、划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 三、检查交流 1、抽查指读生字, 2、正音 (1)一组写山的:巍峨、峭壁、深渊、 (2)二组写日出:蔚蓝、刹那、歌喉、 (3)三组写:释、毅、锻 3、师生读

4、含义深刻的语句 5、你划出了那句?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轻声读课文,试用“‖”给课文分段落。 第一段:列宁隐居在普罗宁。 第二段(四周--欢快地唱了起来):列宁走过了危险的小路,登上山顶,饱览了日出壮观的景象。 第三段(大约外过了一个小时--结尾):看完日出列宁仍然走危险的小路,并交代了第二次走险路的原因。 2、文章的思路: 去看日出决定走小路 看完日出仍然走小路 顺利返回说明再次走小路的原因 五、课堂练习 1、细读一、二部分,写事情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边读边划出四要素。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登山游戏》教学设计

第5课《登山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画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再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 教学重点:用线和形的组合,在纸上画棋谱。 教学难点:画面的布局。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好范图及若干小图片。 学生:彩笔及几幅游戏棋谱。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游戏切入:让学生通过游戏与观察,了解游戏棋的玩法和基本组成部分。 师出示游戏棋:这是什么?(游戏棋)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这种棋类游戏。(依次请数个学生和老师对手进行游戏) 2、师生共同讨论,展示游戏棋的种类。 师:你还见过哪些游戏棋?上面都有些什么? (学生展示带来的棋谱,说说其玩法及上面的有趣图案。) 3、通过实物棋谱,引导学生观察游戏棋组成部分。

提问:一幅游戏棋都会由哪几部分组成? 总结:一般包括名称、路线图、用于设置障碍和奖励方法的图谱、装饰美化的图案、游戏方法介绍等等。 4、学生尝试,实践总结 (1)让学生在画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线,尽量把纸画满。 (2)选取学生草稿中的范例,针对其中的不足和优点进行讲评。 线过于弯曲密集——不利于安排线路。 线条流畅舒展——棋格顺序明显。 (3)总结学生的草稿,并示范。 a)在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的线。 b)根据弯弯曲曲的画面想象要安排的景物(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插图装饰成完整的棋谱图。) c)安排棋子的行进路线图或序号。 d)根据画面想象如何进行登山游戏。 5、再实践,学生独立设计一份游戏棋,师巡回指导。 6、欣赏,并学习评价 展示学生的草图,启发他们谈谈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设计的游戏方法。 第二课时

1、请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一幅登山游戏棋。 教师引导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合作。 2、要求小组长安排好分工与合作。 要选择一份共同的设计稿,围绕棋盘的装饰进行。 3、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代表向大家介绍玩法与规则,谈谈小组成员与众不同的创想。 4、根据自己设计的图谱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的兴趣很高,很多的同学联想到了迷宫的游戏,我也鼓励学生把想法画出来,有很多同学画出的效果很好,设计新颖,值得鼓励。

登山教案教学设计

14登山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意志的品质,激发学生从小不怕困难,锻炼自己的意志。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描写列宁不怕危险、锻炼自己意志的词句段。 2.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介绍列宁:还记得《诚实的孩子》这个故事吗?你能说说吗? 他领导着俄国人民起来革命,推翻沙皇统治(理解“沙皇”),为了躲避沙皇的搜捕,列宁隐居在国外一个四周都是山的小地方(理解“隐居”,对统治者的不满,而住在偏僻的地方)。 二、自读课文 1.划出生字新词

2.想想:列宁几次走过那条小路?是怎样走过去的? 3.划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 三、检查交流 1.抽查指读生字, 2.正音 (1)一组写山的:巍峨、峭壁、深渊、 (2)二组写日出:蔚蓝、刹那、歌喉、 (3)三组写:释、毅、锻 3.师生读 4.含义深刻的语句 5.你划出了那句?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轻声读课文,试用“‖”给课文分段落。 第一段:列宁隐居在普罗宁。 第二段(四周--欢快地唱了起来):列宁走过了危险的小路,登上山顶,饱览了日出壮观的景象。 第三段(大约外过了一个小时--结尾):看完日出列宁仍然走危险的小路,并交代了第二次走险路的原因。 2.文章的思路: 去看日出决定走小路 看完日出仍然走小路 顺利返回说明再次走小路的原因

五、课堂练习 1.细读一、二部分,写事情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边读边划出四要素。 2.理解直接对话写法:两个人的对话,谁问谁答很清楚,可以不必提示,这样是问答之间连接紧密。 3.练习读对话,结合指导朗读。 (1)巴果茨基回答时的犹豫 (2)列宁的平静、果断 4.从哪看出小路的险?列宁第一次走,他害怕吗?从那些地方看出来? 交流讨论,自由读课文。 5.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教时 一、复习导入 引导同学们共同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读、议课文内容 1.质疑引趣。 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一想,哪句话是直接描写小路的句子。请你拿出笔,用“—”把它画出来。 2.引导学生感受小路的险。 (1)请同学们读出画好的句子。

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爬山》含反思.doc

幼儿园大班教案《爬山》含反思 活动目标: ⒈产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战胜困难的良好心理品质。 ⒉在游戏中感受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⒊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⒋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重难点: 产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战胜困难的良好心理品质。 能与同伴相互合作,坚持到底战胜困难。 活动准备: 音乐《蜗牛与黄鹂鸟》、故事《小蜗牛爬山》、垫子20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产生对活动的兴趣。 师幼伴随着音乐《蜗牛和黄鹂鸟》进入教室。 师:刚才我们学的是谁的动作啊?(小蜗牛)我们一起来听听关于小蜗牛的故事吧! 二、讲述故事,产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战胜困难的良好心理品质。 ⒈讲述故事开头到一阵大风又把小蜗牛吹得摔了个大跟头,这时候它又累又疼。 提问:你觉得这时小蜗牛心里是怎么想的?它会怎么做? ⒉继续讲述至大雨把小蜗牛冲到了一个山洞里,山洞里都是烂

泥,很难爬。 提问:你觉得小蜗牛还会继续往上爬吗? ⒊继续讲述至结尾 提问:小蜗牛爬到山顶了吗?它看到了什么?它的心情怎么样? ⒋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如何面对困难 提问:小蜗牛在爬山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怎么做的?那你们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三、游戏《小蜗牛爬山》,体验通过坚持战胜困难的过程和成功后的喜悦。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勇敢的小蜗牛,玩一玩爬山的游戏。 ⒈爬山坡 (1)师:我们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爬山坡,做山坡的孩子坐在垫子上,腿伸直,两手尽量往后撑。小蜗牛在爬的时候,手先过,然后脚从她的腿上跨过去,注意不能压到小山坡(师示范)。 (2)分男孩女孩进行游戏,游戏中鼓励幼儿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3)师:刚刚你们在游戏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做的? ⒉钻山洞 (1)师:小蜗牛爬上了山坡要钻山洞啦。做山洞的孩子要腿伸直,把身体弯成山洞的形状(师示范),其他孩子做小蜗牛钻山洞。 (2)分男孩女孩进行游戏,游戏中鼓励幼儿坚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14登山教学设计之一

14《登山》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望而生畏”“头昏目眩”“深渊”等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第一题的三个问题。 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时时锻炼意志对人的成长的帮助与作用。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列宁所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课前师生围绕名言、格言展开话题,在此基础上引出列宁对巴果茨基说的一段话: “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2.引出课题:登山。 3.了解预习情况。

a.这段话是谁说的?(结合课件简介列宁) b.列宁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初知课文大意) 二、质疑定向,合作探究 1.自由读列宁说的话。 2.读了这段话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主提问) 3.教师梳理学生问题,确定主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岀这是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 4.学生合作探究,思考重点问题。 (1)提示学习程序。 寻找合作伙伴一确定学习方式(朗读、谈体会或表演, 任选一种方式)一小组合作学习一展示学习成果。 (2)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学习方式。 (3)分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a.表演:表演前适当提问,创设情境。(结合课文理解 “巍峨"悬崖” “深渊”等词) 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评一评刚才表演时有没有把路的“险” 充

分表现出来。着重抓“紧紧贴”“扭向一旁…” “狭窄”“碎小”“舒了一口气”“险些” “头昏目眩”等词句。 b.朗读:请朗读小组读有关描写小路险的段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5.小结小组学习情况。 6.课件展示日出美景,配乐范读15自然段。 7?师生合作有感情读1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日岀的壮美,体会登山的乐趣。 三、展开辩论,升华认识 1.引出辩题:列宁是一个革命者,他的神圣职责是领导俄国人民推翻沙皇统治,而现在他却选择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万一掉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那么列宁究竟该不该走这条小路呢? 2.组织辩论。 a.自由组成正方反方。 b.双方各自从课文中找充分的理由。 c.展开辩论(教师当辩论会主席,适当点拨)。 3 ?教师小结。

爬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26年前父亲带着十岁的我沿着又弯又窄的山路去爬山,在爬山的过程中父亲告诉我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力了,在下山途中又告诉我要用心欣赏沿途的美景的事情。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从大山的身上学到了沉静。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3、激发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中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说说我跟父亲爬山时学到了什么。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字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喜欢的语句。 3、划分结构段。 第一自然段(1):父亲在一个夏日的清晨带我去爬山。 第二段(2-7):在上山途中父亲告诉我其实能不能爬上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第三段(8-9):在下山去中,父亲告诉我大自然的没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体会,左后用脑子去思考。 第四段(10)我从青山那里学到沉静,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一段。 2、你读懂了什么?(小组内先互相交流,互相纠正。) 反馈学习情况: 主要介绍了时间、人物。 3、你从课文的第一句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十分疼爱我的好父亲。)

《阳光》教学设计(详细)

《阳光》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句,因为有了阳光,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长长的锦缎……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使我们明白了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没有阳光,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世界,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阳光的美好与宝贵。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话,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话。课文插图色彩明丽,文本部分语言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孩子们感受阳光的强烈愿望,生发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阳光的美好,深入理解阳光的作用,我在教完第一自然段后,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板画了山上的小树、田里的禾苗和长长的小河,然后通过多媒体把学生带到了这些美好的地方感受阳光,从而进一步感受到阳光的珍贵。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充分感受阳光。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上课之前我们猜一个谜语: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东。 2.看一看:(课件展示:万丈光芒的太阳) 3.说一说:看到太阳你想到了什么?哪些小朋友能给大家讲讲? 4.导入课题:阳光(认识耳朵旁,给“阳”字找朋友。简单理解“阳光”。)阳光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生命带来了活力,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篇优美的课文,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的阳光!——读课题。

爬山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I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任教老师: q %宀「 紐八二V ■:无工-a 1 -.〕 '二 -pi厂二一 J :■??- ■,“?丿--? j--i ■=_??a*応;j ■ xx 市实验学校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 语文 设计者: 吴青霞 学校:平罗县崇岗九年制学校 授课班级 _____________ 6. 21 爬山 课程标准: 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修订本)三、四年级 1. (1)(2) ; 2.(1) (2)⑶⑷(8) 本节课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①认识“逞、崎、岖、煌”4个生字,会写“斯、凝、 煮、蝉、 哲、燃、煌、智、慧”9个生字。要求掌握的词语有“煮 熟、燃起、灯火辉煌、智慧”等。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抓住文中关键词的引导学生探索、品味, 并结合生活 实 际感受来体会父亲的话。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长大了,由原先的“扶”逐渐“放”,这是正 确的。但“放”不是完全的放手,而是有“放”也有“收”,对于依 赖性较强的学生还需不断叮咛, 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语文学习 重积累,重感悟,重迁移运用,这就决定了学习中有很多知识需要记 忆、积累,同时更注重学生个人的朗读感悟,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迁移 运用。因而,对学生来说,读书,不仅仅是学会一些基础知识,更重 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通过教 学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研究的方法、表达的方法,这 些是他一辈子有用的。 章节名称 教 学 目 标 学 习 者 的 特 征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体 描 述 语 句 5.20-1 5.20-2 5.20-3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 价 值观 内 1、 认识“逞、崎、岖、煌”四个生字,学会“斯、凝、 煮、蝉、哲、燃、煌、智、慧” 9个生字,掌握“煮熟、 燃烧、灯火辉煌、智慧”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抓住文中关键词的引导学生探索、品味,并结合生活实 际感受来体会父亲的话。 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 要尽自 己最大的努力。 计划学时

大班健康小蜗牛爬山教案反思

关于大班蜗牛爬山的思考 大型健康小蜗牛攀爬计划的反映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的关键点,活动的准备,活动过程,活动的反映等,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地面对困难,积极克服困难,并在游戏中感到坚持不懈.努力取得成功,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大班健康活动课,来看小蜗牛爬山教学计划.活动目标: 1.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 2.通过坚持不懈的游戏感受成功的喜悦. 3.让孩子们最初拥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和乐趣. 活动要点: 活动重点: 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 活动困难: 能与同行合作,坚持克服困难. 活动准备: 音乐《蜗牛与黄鹂鸟》,故事《小蜗牛爬山》,20个垫子. 活动程序:

1.介绍活动以引起对活动的兴趣. 老师和孩子们带着音乐进入教室《蜗牛和黄鹂鸟》. 老师:我们刚刚学到了什么动作?(小蜗牛)让我们听听关于小蜗牛的故事! 第二,讲述故事,产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 1.在一声强风的开头讲述故事,把小蜗牛吹到一个大脑袋,这次是累了,痛苦. “ 问题:您如何看待小蜗牛?它会做什么? 继续说“大雨把小蜗牛冲进山洞里,泥浆很泥,很难爬”. 问:你认为小蜗牛会继续爬吗? 3.继续到最后 问题:小蜗牛爬到了山顶吗?它看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 4.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如何面对困难 问题:小蜗牛爬山遇到什么困难?怎么做?那么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 三,游戏《小蜗牛爬山》,通过克服困难的过程和成功后的喜悦体验. 老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只勇敢的小蜗牛,玩一个登山游戏. 爬上山坡

登泰山记公开课教案

(封面) 登泰山记公开课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一、分析作者游览泰山的经过及登山的路线。 二、教学有关字词了解有关字词的古今不同意义。 三、了解有关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登山的路线。 教学重点: 一、了解有关特殊句式。 二、了解有关字词的古今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抽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关回答下列问题。 1、词语的古今意义:阳 2、了解词语的活用:西,东。 3、了解特殊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二、讲授新课: 抽学生朗读条二自然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本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本段的行文思路: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登山的过程——再写所见的美景。)讲授有关字词:`世皆谓之天门云——云,语气助词。今一般用

于名词,云层。句意——世人都有称之为“天门山” 至于泰安——“至于”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不是今表示另提起一件事的连词,其义是到、到达。句意是:到达泰安。 是月丁未——是,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句意是:这月丁未。 复循西谷——复、再、又之意。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今常用义为:往复、重复等。崖限当道————限:门槛,名词。当、挡住,动词。有高崖横在路上的地方。越长城之限——限,界限,名词。越过长城的界限。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二月(余:我,以:在。我在乾隆三十九年二月。) 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面不定的余数。那台阶有七千多级) 及既上(及:等到,介词。等到登上山顶。)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及:和,连词。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巅) 世皆谓之天门云。(云:语气助词,表示不肯定的语气。世人都称为天门山的。) 特殊句式:余所不至也(也,表判断,句意为:我没有到达那里。)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皆、表判断。句意为:亭东从脚下都是弥漫着云雾。) 省略句:与子颖坐日观亭等日出(省略主语:余。句意:我同子颖坐在日观亭上等待日出。)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前承前一分句宾语省略主语: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