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法学》第07章

《教育法学》第07章

《教育法学》第07章
《教育法学》第07章

《教育法学》第07章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义务教育的强制性,是指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教育________。换言之,任何违反《义务教育法》,阻碍或

者破坏义务教育实施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A、政策规定

B、法律制度

C、政策规范

D、法律规范

2、《义务教育法》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了它的立法目的和立法宗旨:“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

族素质,根据宪法和__________,制定本法。”

A、劳动法

B、教师法

C、教育法

D、高等教育法

3、《义务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________,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

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A、德育教育

B、素质教育

C、文化教育

D、传统教育

4、发展_________,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A、教育事业

B、教育产业

C、教学工作

D、培养人才

5、《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34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实施义务教育的目标责任制,把实施义务教育的情况作为对

有关负责人员_______的重要内容。”

A、成绩考核

B、业务考核

C、政绩考核

D、成绩鉴定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我国颁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我国义务教育的————————、经费、师资和其他办学条件,以及国家、社会、学校、

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方面的权利、义务和有关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规定。它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A、性质

B、指导思想

C、学制

D、入学年龄

E、实施义务教育的步骤

2、从教育目标看,义务教育承担着为人的成长打基础的任务。这就要求把义务教育办成素质教育,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

“素质教育”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为他们进一步成才打好基础。

A、思想

B、道德

C、科学文化

D、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E、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3、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制定和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

义。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E、国家教育

4、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19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和劳动教育

5、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五章第35条和《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20条规定: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

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

A、教学制度

B、教育教学内容

C、课程设置

D、改革考试内容及招生方法

E、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设立高等学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为保障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保证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规范高等学校的

设立。

正确错误

2、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

正确错误

3、设立高等学校不仅应当有能力按照预定办学规模和设置标准提供创办经费,而且应当能够为办学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这是设立高等学校的

首要条件。

正确错误

4、高等学校学校章程中应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招生对象,以及学校办学活动的基本运行程序等有关内容。

正确错误

5、国家对高等学校的设立不应有统一的标准,而且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都可以进行审批,这样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正确错误

答案下载后改变颜色可见

BCBAC

A-E A-E A-D A-E A-E

对对对对错

教育法学试题

教育法学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 1.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教育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2.《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3.《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这是对未成年学生(隐私)权的保护。 4.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5.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6.教师资格的取得要件包括:(国籍要求、思想道德要求、业务要求、学历要求或资格考试要求) 7.学生申诉制度的程序包括(提出申诉、申诉受理和申诉处理)三个环节。8.教育法是以教育法、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 9.教育法学研究的内容是指组成教育法学体系的各项基本知识的总和。我国教育法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法的基本理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三个层面。 10.教育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行为规则。根据教育法律规范为人们确定的不同行为模式,可以将其分为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三种规范。其中,授权性规范是指授权人们在法定条件下,有权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11.根据宪法规定,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件和单行条例、规章几种。 12.教育权包括国家教育权、学校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和家庭教育权四种教育权。其中,学校教育权是指国家赋予学校为实现其办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育活动的权利。 13.受教育权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公民在受教育方面可以作为或不作为,或要求他人为其受教育权而作为或不作为的能力或资格。 14.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教育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它由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15.教育法律权利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利益。它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行为权、要求权、请求权。 16.广义的教育立法是指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创制、修改、补充和废止规范性教育法律文件的活动。 17.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教育立法程序可分为法律方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通过、法律的分布四个步骤。 18.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19.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其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以此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所取得的主体资格。 20.我国学校目前实行的内部领导体制主要有: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

浅析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2012年第27卷 第11期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高等教育收稿日期:2012-10-20 作者简介:谭化容(1969-),女,四川遂宁人,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宪法学方向的研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中国发展的世纪。中国法学教育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法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法学教育肩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双重历史使命,不仅要为立法、司法、法律服务和法律监督等法律部门服务,而且要面向全社会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需要的各类高层次、高素质的法律人才[1]。我国的法学教育层次较多,不仅有法学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基本层次的学历和学位教育,而且还有法学大专、中专教育和法学成人教育。而法学本科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的重点。因此,我们有必要明确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的要求和需要。笔者就此谈谈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 一、具有以法学专业知识为主体的多元知识结构 专业知识是法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向未来法律职业领域发展的基石。它是指法学本科生在法学学科上所应达到的学术水平。本科法学教育既为法学硕士教育打基础,又为法律实践打基础。这种教育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要建立系统而完整的法学基础知识体系,体现基础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2]专业知识教育是法学教育的基础,着力加强以全国法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14门核心课为主体的基础理论教育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化的培训,以期形成开放的、具有极强的法学理论知识接受和再生能力的法学专业自身的理论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法学创新人才必须要具有扎实的法学专业功底,才能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法律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法学专业功底,而且需要对社会经济生活以及一些专门领域知识有所了解。正如肖扬(当时任司法部部长)在1996年全国法学教育工作会议指出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的建立,随着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日益走上法制轨道,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已经呈现新的时代特征,法律人才不仅为政法部门和其他法律部门所必需,而且日益成为全社会急需的通用人才,成为管理国家和各项事物的主干人才。”这就说明社会管理型的通才要求,在客观上增加了法学教育中的非专业教育的成分。在四年本科法学教育中,学生不仅要精通法律和法学原理,而且要掌握人文科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知识,并能熟练掌握外语。因为法律不是社会生活中能够被封闭起来或者可以与人类努力探索的其他领域而可以独立的领域,而是社会生活的一个“交换指南”。面对客观要求,学校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要改革。要改变传统法学教学知识面过窄,信息量不足的局面,必须拓宽专业口 径 、拓宽学生视野、学习内容 ,加强法学相关学科或多学科的有机联系。 二、具有从事法律职业的实践能力 在社会科学中,法学是一门理论性与社会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本科法学教育注重书本、课堂理论教学,疏忽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律教育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校期间的基本知识学习阶段,局限于知识传授和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不够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较少顾及学生今后个人的发展与工作需求,造成学生“知晓”过于“能做”。专业划分过于狭窄和细化,学生强于具体的专业知识,弱于现实社会环境中有效运用和发挥专长的能力。二是法律教育缺乏司法研修这一重要的阶段。[3] 自从2002年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以来,我国法学教育界以其职业的敏感性,十分关注司法考试这一重大举措对我国法学教育和法学人才培养势必产生的影响。法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虽然法学教育人才并不一定都从事法律职业工作,但接受法律教育应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面对法学教育的实际和统一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提出的要求,在本科法学教育中,我们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逻辑严密、功底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雄辩的口才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准确陈述法律事实、寻找甄别法律证据、适用法律的实际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比如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的法学院普遍兴起的“临床法学教育”课程建设,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知道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应用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的基本能力。在法学教育中适当提高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大力开展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法律诊所等活动。另外还应该着力加强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事求是、忠于法律、刚正不阿、秉公办案的业务能力;分析案情、解决案件中疑难问题的能力;运用语言和注重文字表达的能力。 三、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在以往的法学教育中,我们一直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们却不太注重对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然而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却是未来社会法律人才的必备品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就提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系统的训练有助于人们学会彼此 浅析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谭化容 (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 四川内江 641112) 摘 要:法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中,承担着培养法律人才,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任务。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法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具有以法学专业知识为主体的多元知识结构、从事法律职业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新世纪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法学教育;本科;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2)11-0042-01 (下转第54页)

湖南电大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本科)教学实施方案

湖南电大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本科)教 学实施方案 减小字体增大发布日期:2008-11-5,发布IP:210.42.198.210,浏览次数:1657 字体 为了全面具体地落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教学计划,切实搞好法学专业本科阶段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确保教学质量,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相当于全日制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的水平,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法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1、本科法学专业招收应届及历届具有国民教育系列法学类或相关专业专科及其以上学历者。 2、本专业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实行完全学分制。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1学分。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三、入学与毕业 凡具有国民教育系列法学类或相关专业专科及其以上学历者经省校及教委审查后,通过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组织的入学水平测试者均可注册入学。入学水平测试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文化、专业基础,便于进行分类指导和教学,也为了在招生名额有限的情况下达到择优录取的目的。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本专业最低学分为71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可准予毕业。由

中央电大和中国政法大学共同颁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高等教育本科学历。学生具有毕业资格,并达到有关要求,还可以由中国政法大学学位委员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毕业证书颁发及学位授予的条件和具体流程按中央电大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课程性质有统设课程、统服课程和省开课程等。 统设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校准。 统服课程由省校负责,中央电大可提供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指导书、音像磁带等教学资源的支持服务、省校负责授课方式、教学进度、期末复习资料、统一命题考试和评分标准。省开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安排、授课方式及考核办法,均由省校确定。 限选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或者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尽可能提供教学服务,省校负责授课方式、教学进度、期末复习资料、统一命题考试和评分标准。 (1)必修课:13门,共47学分。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国法制史、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合同法、商法、知识产权法、法律文书、劳动法、英语Ⅱ(1)(2)等13门。 (2)限选课:1门,证据学(4学分)。 (3)选修课:9门,共32学分。 中国法律思想史、犯罪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税法、大学语文、婚姻家庭法、公司法、律师实务、湖湘文化等9门。 (4)集中实践环节:共8学分,其中法律实践3学分,毕业论文5学分。 五、教学资源介绍(列表) 本专业的所有课程都配有两种媒体以上教学资源,具体查询每门课程的资源,请登陆湖南电大在线平台的《资源超市》栏目查看。地址: http://210.42.192.3/

浅析法学教育在环境法的作用

浅析法学教育在环境法的作用 一、环境法教育教学现状述评 (一)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践 环境法教学很大程度上还是沿袭传统模式,教学手段单一、陈旧,主要方法还局限于理论的阐释,以理论知识传授为目标,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局限于课堂和教材,不利于学生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学生知识首先来源于教材,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材是构筑学生知识大厦的基石,没有理由不重视它,但仅仅重视它又是远远不够的。“教材是静止的,而知识更新是与时俱进的”。法律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法律教育的核心不应仅是理论,不应只是对具体法律制度或措施的阐释。从环境法学沿革和发展来看,它是人类在运用传统方法和手段仍不能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大量进行环境立法的背景下,从传统部门法学中分离、发展起来的一门法学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无不鲜明地体现出实践推动的特色。环境法教学亦应充分重视这一实践导向特征。环境教育在传授一系列有关环境法律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受教育者获得科学分析环境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技能。学生在学会科学分析环境法律问题的技能后,便会自然产生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考,将头脑中零散的知识或设想转变为连贯而实际的方案或行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主动性不强 环境法学是以法学为依托,以环境科学为背景的交叉学科,具有浓厚的科学技术性,其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许多生态学、工程学和科学技术知识,在环境法的规定中有诸多的环境标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设备要求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环境法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易使普通公众产生陌生感。加之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限制,公众的环境意识难以形成,环境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和普通公众距离较远。环境法学的这种边缘性交叉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很难从封闭单向的课堂讲授中培养学习兴趣。 二、诊所式法学教育的特点及在法学教育中的适用价值 诊所式法学教育源自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法律实践性课程模式,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通过在法学院设立法律诊所,在诊所教师的

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从1949年到2009年,中国法学教育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化法学教育模式,但中国法学教育依然面临着来自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审视和挑战。文章通过对两广部分高校法学教育现状的调研,提出当前法学教育存在盲目扩张与质量下降并存、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化教育相矛盾、理论教学与法律实务相脱节、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矛盾等问题,并深入探讨了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改革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学制体系,加强法律实务培训等措施。 [关键词]法学教育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法学教育有着6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也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当前,法学院系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法科学生如何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当前法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1.盲目扩张与质量下降并存。在我国,受利益驱动,法学专业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几乎每所院校都在争取设立法学院系或法学专业。除专门的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设置法学院系外,师范院校、外语院校、财经院校也基本开设了法学专业,就连农业、林业、石油、化工等理工科院校,甚至艺体、医学类院校也纷纷开设法学专业。2010年,全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已达620所,在校法学本科生将近30万人。据统计,广东省39所本科院校,除5所医学院校和3所艺体院校因学校性质不宜开设法学专业外,其余31所院校就有28所独立设置法学院系或开设法学专业;广西22所本科院校,除4所医学院校和1所艺术院校因学校性质不宜开设法学专业之外,其余17所院校就有13所院校设置法学院系或开设法学专业,且在2005年之后设立法学院系的多达7所。不少院校一块法学牌子高高挂起,二三个教授便申办法学专业的情形并不鲜见,但无论是办学的软件条件还是硬件条件都存在不足,很多法学院系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学科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据调查,广州市某大学法学院30余名教师中,来自历史、政治、科学社会主义、哲学、外语、中文等学科的教师竟然占据了半壁江山,在仅有的法学科班出身的教师中,本系毕业留校者又占据了一半以上。广西13所开设法学专业的院系,正高职称法学教授在4人以下的就有6所,即使在发达的广东地区,部分法学院系也仅有2~3名教授。实际上,相当多的院校并不具备设置法学专业的基本条件,师资专业性不强,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明确,软硬件设施缺乏,在盲目扩张的同时,教育质量呈下滑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210093828.html,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作者:唐良艳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25期 【摘要】当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学教学体系,必须立足于目前我国的国情及实际情况,在不断深化法学理论研究的前提下加强我国法学学科建设,构建并完善中国特色法学体系。下面具体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学模式的各项特征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学模式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14-02 法学体系是我国法制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法学教育,并在法学理论研究上投入了很多,旨在推进法学学科及教材体系建设。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开始了有关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及世界政治方面的研究。 1.多层高等法学教育体系趋于成熟 中国法学教育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在学历层次上主要由中转、大专、本科等部分构成,随着近年来法学教育中国模式开始形成,中专层次渐趋取消,大专教育也逐渐缩减,目前该教学体系主要由法学学士、硕士及博士阶段教育构成,法学专科教育仅起到补充性作用,目前该法学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发展成熟。中国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定位在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培养研究型的人才,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为学术法律人,并非实务法律人,从当前的法学二年级学科专业招收现状可以看出,法学硕士教育的学术性指向非常明显。中国法律硕士教育发展经历了从专门招收法学本科生,发展到了法学与非法学本科生均招收,旨在培养行政执法、立法、司法、法律服务等方面的高层次管理与专业人才。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扩大,法学博士教育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2.多元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 中国大学法学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提供理论基础,其目的并不在于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在于,既要传授法律知识与法学理论,同时还体现出了一定专业特性的法学特色教育,它贯穿于整个法律职业生涯中。法学基本教育在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虽然当前法学教育机构多种多样,体系中也有很多不同的层次,法学教育开展的过程差别也很大,但是法学基本教育是相同的,其最基本教学内容都是法学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这里以法学本科教育为例,专业课程设置上共设置了宪法学、法理学、刑法、刑事诉讼法等14门课程,是国家统一的核心课程,也是法学本科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法律大专、法律硕士、法学硕士也有层次、学科上的不同,但是目前其整体上的统一性基本形成。 3.多轨制法学教育制度初步完善

《教育法学》第09章在线测试

《教育法学》第09章在线测试 A B C D 、然而,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从第一次审议开始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是私人办学能否“营利”、民办学校的产权归属、民 A B C D 、《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学校的地位、作用、设立程序、组织与活动、资产与财务、________、支持与奖励等都作了规定,较 A B C D 、_______涉及到的教育基本性质和共性的问题,在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中已有规定, A B C D 、“合理回报”是对投资人合法的盈利行为的经济回报,而“适当补偿”是对行为人受到损害的经济补偿,前者与投资相对应,后者与损害 A B C D

1、原来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共分8章60条,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和行政管理、财产和财务管理、变更和解散、保障和扶持以及法律责任。 A、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B、办学原则 C、管理体制 D、学校类型 E、教育机构的设立 2、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从第一次审议开始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是——————等问题。 A、民办学校的产权归属 B、私人办学能否“营利” C、民办学校能否与公办学校平等 D、国家投资 E、所有权问题 3、我国民办教育尽管发展很快,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还处于发展阶段,发展期刊不够规范,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A、乱收费 B、乱办学 C、乱招生 D、乱打广告 E、乱发文凭 4、《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条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和义务是一样的,享有——————等,它是一个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行招生、自聘人员的学校法人, A、一般自主权 B、教育教学权 C、财务管理权 D、用人自主权

电大法学本科学习计划

电大法学本科学习计划 今秋,我报名参加了临海市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本科的学习,计划用二年半的时间修完全部课程,力争取得电大开放式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证书,现将我的学习计划列出如下: 一、参加并争取通过电大法学专业的所有必修课,学习课程如下:开放将于学习指南,英语II(1)(2),中国法制史,刑法学,民法学,国际公法,计算机应用基础,国际私法,劳动法学,合同法,商法,国际经济法,综合实践环节《法学本》,知识产权法,法律文书。 二.面授自古以来就有之,但电大面授不同于传统的面授,它的功能是“点拨”与“解惑”。在面授课中,教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上课时集中思想,把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弄清,把有限的上课时间充分地利于提高听课质量……………………………. 三.学习仅靠面授是不够的,由于课时安排紧张,面授课主要功能是“指点”,必须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理解知识,充分利用时间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能,做到“温故而知新”……………………………… 四、成立学习小组,解决学习困难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班主任就帮我们班制也了班级所有同学的通讯录,全班分成四个组,选出了小组长,以便于有组织的学习和讨论,有什么事情大家还可以互相通知、转告,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因为我们有些同学平时所学的知识与现在所读专科的专业不一致,既要学习现在的知识,又要补充平时工作中积累的知识,这样有了班级通讯录,成立了学习小组,大家就可以一起讨论,共同提高…………………………………………………… 五、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掌握学习内容

多媒体教学手段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尤其适应我们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为我们“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我们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努力提高工作效力……………………………………………………….. 六、极完成课后作业,及时消化和巩固知识 做作业和练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活动,它的目的是检查学过的的知识能否及时消化,检查是否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核和独立操作,做到“做作业和考试一样,考试和平时做作业一样”。对于作业做错的原因,应认真分析,对症下药,直到弄明白为止;对于难题,应认真钻研,加深对难题的理解,直至问题决………………………………………. 七、做好课后复习,让知识提高和升华 复习的目的,一方面是解决预习和上课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可以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相信制定了这个学习计划,对我今年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可以有计划、有条理的去学习,争取在今年将所学的学科全部通过………………………… 2011秋季法学本科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 专业( 专升本) 教学实施细则 为落实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切实搞好本科阶段( 专科起点) 各项教学工作, 保证教学质量, 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特制定本教学实施细则。 第一部分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模式 1、采用”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 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法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本科阶段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 利用学校提供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 CAI课件等教学媒体开展个体化自主学习。教师经过面授辅导、答疑、网络教学及网上讨论、 E-mail信箱、双向视频系统、直播课堂等教学手段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2、按课程组建辅导教学班及学习小组。 ①将专业基础知识水平相近的学生分类, 原则以100人为单元组建辅导教学班, 以便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分类指导; 生之间的互助互学。

③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大学语文、法学三门课程的水平测试, 测试结果作为择优注册, 分类教学的依据。 ②将学生家庭住址、工作地点相近的学生分类, 原则以每10人为单元组建学习小组, 以便于就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咨询、辅导、答疑以及学 ④课程辅导教学班及学习小组每学期始组建、学期末解散。下学期按上述原则重组。 二、教学辅导 在中央电大课程主讲教师、主持教师的统一指导下, 做好教学辅导工作。学校成立由校内外教师组成的专业教研室; 聘请课程责任教师和辅导教师按试点工作的要求进行培训; 制定课程责任教师与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和管理办法。将教学辅导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三、教学方式 1、集中辅导 ①直播课: 组织学生及时收视中央电大主讲教师的卫星直播课, 并将其内容制成录像带和VCD光盘, 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使用。 ②面授辅导课: 每课原则上每两周安排一次。教师在教学辅导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掌握开放教育的教学特点和学习方法, 着重讲解重点、难点, 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自

09环境法学试题A卷

09环境法学试题A卷D

10、对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不利后果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称为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D、公众参与原则 2、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法制阶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试行)》是年颁布的。() A、1972 B、1979 C、1989 D、1992 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防治固体废物污染规定的管理原则 包括() A、“三化”原则 B、全过程管理原则 C、综合管理原则 D、分类管理原则 4、我国的土地资源有以下特点()。 A人均占地少B总体质量差 C资源匹配失衡D后备资源不足 5、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适用的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 )。 A、警告 B、罚款 C、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 D、责令停业关闭 6、《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环境噪声污染”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 )。 A、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 B、有些远离居住点的工厂产生的超标噪声 C、该噪声对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干扰 D、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 7、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点是()。 A多数地区是煤烟型污染 B二氧化硫排放量大,酸雨危害严重 C大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高 8、《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9、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A、内水、领海 B、专属经济区 C、毗连区 D、大陆架 10、国际环境保护法的渊源主要包括()。 A国际条约B国际惯例 C一般法律原则D联合国大会的有关决议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环境问题: 2、环境法律关系: 3、“三同时”制度: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创新与确立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创新与确立 本文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目标为核心,分析了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确立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其影响,着重论述了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应当具备的内容。 [标签]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创新确立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渐成蓬勃之势。但是,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造成所培养的法律人才质量不是太高。其症结何在?笔者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缺陷。而要完善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就要科学确立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目标,为此,本文对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创新与确立进行了探讨。 一、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的不足及影响 我国法学教育较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且法学基础薄弱。1979年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民主与法制的不断进步,法学教育不断加强,富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法学教育基本上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但纵观我国务高等院校的法学专业培养目标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较,仍有以下不足, 1.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目标过于重视政治性,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忽视法律知识技能的掌握。其实,在法治国家,法律即是行为的规范或最高准则。过分强调政治性,有违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利于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利于法律至上思想的形成,也不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 2.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具体,缺乏针对性。如某高校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和法律实务知识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从中可以看出,该专业培养目标仅指出培养高级法律专门人才,但缺乏人才所从事的明确工作方向。世界上其他国家法学教育的培养方向十分明确,如美国法学教育培养律师;德国法学教育培养法官、检察官及高级行政官员;日本法学教育培养司法人员。 3.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内容不全面。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法学专业培养目标仅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忽视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教学方式大都采取单调的课堂讲授,缺乏课堂讨论及案例教学;考试方式大都采取闭卷的书面考试,对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法学教育的发展。在高等法学教育领域,长期偏重基础教育,对应用性教育重视不够。如果用“帕累托最优”的20:80规则来衡量,我国法学教育在多数情况下是用20%的资源发展应用性教育,而将80%的资源用于发展基础教育。这与美国的法学教育比例刚

教育法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A卷)1、学校的法律地位 答:学校的法律地位,就是指学校在不同法律中的地位及其他主体之间构成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内容与责任。 2、教育法 答:教育法就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的综合。 3、法律意义上的学校 答:从法学的视角看,学校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和登记注册教育机构,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 4、行政法律责任 答:是指行为人因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简称为行政责任,进一步说,就是行为主体违反了属于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致使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在行政上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5、教育法的遵守 答:指的是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按照教育法律规定的要求行为具体说,守法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谁守法,即守法的主体是谁;二是守什么法,即守法的内容。 (B卷)1. 教育法的实施 答:教育法律法规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实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它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个个人都要遵守教育法;二,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执行教育法,准确适用教育法,保证法律的实现。 2. 教育法律救济 答:教育法律救济是指当教育行政机关或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侵犯了校对人的权益时,相对人可以通过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调节等方式获得法律上的补救。 3.法律意义上的学生 答:法律意义上的学生就是在依法成立或国家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机构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4. 教师聘任制度 答:学校教师聘任制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的教师管理制度,是学校与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以合同形式确认教师的职务、职责以及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教师任用制度。 5. 教育立法 答:教育立法就是指由特定立法主体依照一定的法定权限和程序所从事的制定、修改或废止教育法律法规的专门活动。

法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法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要从多方面着手,不仅要加强法律课程的教育,还应该要 加强实践教育的力度,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应对各种危害的能力。 关键词:法律教育;现状与对策 一、法律教育的目标以及面临的问题 1.高校法律教育的目标 高校法律教育是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法律教育对于大学生基本权益的保护、 预防大学生的各种犯罪行为有很好的帮助。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将法律教育纳入到常规教 育范畴中,可以帮助大学生加强对自己的保护,能够在社会上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能够 利用法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另外,法律教育还有一个目标是对法治精神进行 宣传,法治的精神在于实现社会公正与平等,倡导人性的独立、尊严等。落实到大学生群 体而言,通过法律教育的手段,可以使得大学生自身的法律素养得到有效地提升。 2.高校法律教育面临的问题 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法律意识水平还比较淡薄,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缺乏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指的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信服, 将法律当成一种行为准则以及约束的方式。由于我国的法治现状、经济社会现状等诸多影响,导致很多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法律信仰,对法律的作用以及法律的内涵认识不到位,最 终对法治化社会缺乏相应的信心。第二,当前大学生的整体法律知识水平还比较低。法律 知识是形成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衡量一个人的法律意识是否够高的依据和标准。当前由于很多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接受系统化的法律教育,大学生自身对法律知 识的学习程度也不够,因此导致大学生的法律知识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有比较明显的欠缺。很多大学生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根本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甚至不知道别人的行为已经对自己造成了侵害,整体上表现出法律知识水平低下。第三, 当前大学生的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法制观念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各种法律 知识的缺乏,导致大学生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法制观念。除了遇到一些侵权行为时不知道 如何应对之外,还有可能出现大学生自身违法犯罪的行为,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大学生的法 律观念比较淡薄的现状。 二、高校法律教育的对策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完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 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法律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在进行法律教育时,要对教育 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对法律基础课堂教学进行完善,从而使得大学生可以接受更加全 面的法律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民法、刑法、行政法、婚姻继承法、诉讼法等各种法律 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进行学习,从而使得大学生可以理解到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在履行

2016远程研修【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内容 ? 1.不满()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监护人代理民事活动。 o A.9周岁 o B.10周岁 o C.11周岁 答案正确! ? 2.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位居住。 o A.17周岁 o B.16周岁 o C.15周岁 答案正确! ? 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人。 o A.被抚养权 o B.被监护权 o C.受教育权 答案正确! ? 4.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

o A.16周岁 o B.18周岁 o C.20周岁 答案正确! ? 5.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o A.10 o B.16 o C.12 答案正确! ? 6.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对进入营业性()的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o A.舞厅 o B.影剧院 o C.酒吧 答案正确! ?7.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o 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o B.不承担责任 o C.视情况而定 答案正确!

?8.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o A.个人志愿 o B.人格尊严 o C.人身自由 答案正确! ?9.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 o A.健康、成长 o B.安全、健康长寿 o C.生活、教育 答案正确! ?1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o A.法律手段 o B.强制手段 o C.自力救济手段 答案正确! ?11.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

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一)

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一) 摘要:中国的法学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目前正处于改革创新阶段。主要介绍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趋势,首先探讨了近代中国的法学教育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从清朝末年到北洋政府时期再到南京国民时期中国法学教育发展状况;其次探讨了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这段法学教育发展过程;再次探讨了改革开放之后至今的中国法学教育状况;最后讨论了中国法学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法学教育;历史发展;发展趋势 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的专门教育,是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教育特指以培养法律人才为目的而进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专门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法律教育。中国法学教育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急需改革。本文就中国法学教育问题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近代中国的法学教育 中国法学教育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据现有的史籍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便有著名讼师邓析开设私塾,传授法律知识。但作为国家兴办的法学教育来讲,则始于三国时期的魏明帝。据《三国志·魏·卫顗传》记载,魏明帝即位,卫顗上书“九章之律,自古所传,断定刑罪,其意微妙……请置律博士,转相教授。”这时,中国便出现了专门负责研究律的部门和官员——律博士,形成了比较正规的法学教育。

当然,近代意义上的法学教育始于清末,19世纪末的“清末修律”运动是中国法律史上影响深远的法律革命,它不仅打破了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诸法合体的法律体系,也直接导致了清末法学教育的产生。1904年,直隶法政学堂成立,标志着中国第一所比较正规的法学院校的诞生。到1909年,全国共设法政学堂47所,学生12282人,占当时全国学堂总数的37%和学生总数的32%。 在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法学是比较热门的专业,法科学生的数量无论在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总数中,还是在综合性大学的总数中,所占的比例都是很高的,一般均占50%左右。 南京国民政府进一步将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联系起来,强化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按照1933年的《考试法》和1935年的《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将司法官的考试列为十三类高等考试之一,与此同时,国民党政府对法学教育直接控制,司法院有权审批法学院系,规定统一的必修课程,审定年度教育计划,颁发毕业证书。这种直接控制,使法学几乎成了“官学”,后来竟限制法学专业的招生人数,从而导致了法学院系数量的下降。另外,他们又调整和优化了法学专业的课程结构,模仿日本、欧美,逐步形成了以“六法全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出现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朝阳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为代表的法律实务为重点的院系;另一种是以东吴大学、中央大学、湖南大学法学院为代表队的以理论研究为重点的法学院系。 二、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法学教育

中国法学教育的目标困境及教育模式的重置探讨

中国法学教育的目标困境及教育模式的重置探讨[摘要]法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法学专业人才,为司法理论 体系完善和法律制度创新提供更多人力资源。然而我国现有的法学教育模式并不够完善,其中还存在面临着一些选择难题和困境。如何完成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有效重置成为了当前相关教育部门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分析我国法学教育的目标困境基础上,来谈谈教育模式的重置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法学教育;选择;目标困境;教育模式;重置 法学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法学教育本身是为了法律制度完善和创新而服务,所选择的法学教育模式与法学教育目标不同,未来的司法发展方向越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因此可以说,慎重选择法学教育模式,制定法学教育目的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对法学教育模式的选择不但是一个教育理念的选择,更是一个教育技术方法的选择。目前中国法学教育模式还徘徊在大陆法系教育和英美法系教育之间,并且仍面临着一定的法学教育目标困境。以下笔者就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对当前我国法学教育的目标困境进行简单分析,并探讨其教育模式的重置途径。 一、当前我国法学教育目标的特点 就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发展现状而言,其教育目标所表现出的特点主要依附性、特殊性和综合性。 (一)依附性。从社会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法学体系一直以来都是为当前统治者或社会领导者而服务的。也就是说,法学本身并不具备独立性,其发展是根据当时的社会形态和政治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很难有属于自己的发展特色和规律。即使发展到今天,我国法学教育目标在设定上依然是为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而服务,其与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并无太大区别,并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殊性和相对自治性,这对于法学体系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二)特殊性。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遵循依法治国的思想理念,这样就将法律放在了一个较高的政治地位,带有很浓的行政色彩。在实际的法学教育实践中,法学教育已经基本形成了围绕立法、司法的教育体系,其所培养出的法学人才在社会立法和司法机关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立法方向和司法发展趋势。因此可以认为,法学教育目标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其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着我国未来的法治发展,是与其他行业或人文专业的教育目标有着明显区别的。 (三)综合性。我国法学教育模式一直以来都受到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教育模式的影响,分别吸取其中的应用优势,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如大陆法学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对学生的判断力和洞察力要求较高,而英美法系教育模式则更注重其广泛性和灵活性,对学生立法技巧和辩论技巧的培养有着一定借鉴意

教育法学题库及

教育法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教育法学》复习题本科 一、单选 ( A ) 1.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_____。 A.《教育法》 B.《教师法》 C.《宪法》 D.《义务教育法》 ( C ) 2.教育法律规范由三个要素构成,即_____。 A.条件、内容和处理 B.假定、责任和制裁 C.假定、处理和制裁 D.处理、责任和制裁 ( C ) 3.根据宪法和法律(包括教育法律)授权,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_____。 A.教育基本法 B.单行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规 D.教育行政规章 ( A )4.根据我国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学校事故一般适用_____。 A.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推定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 ( B )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_____。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 C.教育政府规 章 D.教育单行条例 ( B )6.一般说来,教育法规的解释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A..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B.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 C..行政解释和地方解释 D..学理解释和司法解释

( C )7.最早提出义务教育概念的是著名的宗教改革运动领袖是_____。 A.加尔文 B.胡格诺 C.马丁·路德 D.林肯 ( D )8.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权的结构一般由_____组成。 A.家庭教育权、学校教育权、教师教育权组成的 B.学校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学生教育权组成的 C.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教师教育权组成的 D.国家教育权、家庭教育权、社会教育权组成的 ( A ) 9.教育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_____。 A.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 B.教育法律现象 的存在 C.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 D.教育法律意识 的存在 ( D ) 10.《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系指______到______岁的中国公民。 A.0——16 B.0——.14 C.0——15 D.0——18 ( D )11. 1995年,_____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 教师法 B.高等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教育法 ( B )12.《教师法》属于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