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车站轨道交通预留工程折返线隧道开挖施工方案分析

火车站轨道交通预留工程折返线隧道开挖施工方案分析

火车站轨道交通预留工程折返线隧道开挖施工方案分析
火车站轨道交通预留工程折返线隧道开挖施工方案分析

**火车站轨道交通预留工程折返线隧道

开挖施工方案分析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⑴**火车站轨道交通预留工程折返线隧道施工图;

⑵《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1;

⑶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2.编制范围

**火车站轨道交通预留工程折返线隧道工程。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火车站轨道交通预留工程轨道交通站后折返线区间,埋置深度15.4~15.7m,隧道主要穿越地层为燕山中期侵入岩花岗岩及辉绿岩,线路为2%单面坡,线间距5.0~7.1m,于**火车站旅客地道正下方通过,下穿**火车站站房、站台出站地道及轨道、南北广场地下空间,隧道拱顶距**火车站底板结构距离为6.0~7.0m,隧道左右两侧分布有车站结构桩基,轨道交通轴线与旅客地道轴线投影重合。区间隧道设计起讫里程为:AK0+193.273,设计终点里程为:AK0+550,隧道长356.727m(双线),隧道为单洞双线结构,为满足隧道施工工期要求,于区间隧道两端各设置1座竖井组织施工,其中南侧竖井在运营期间改造利用为永久通风井,北侧施工竖井结合**火车站施作。

2.隧道结构型式

根据线间距和所衔接的车站型式,采用单洞双线断面,矿山法施工,马蹄形断面,地下区间隧道衬砌均由初期支护、防水层、二次衬砌构成复合式衬砌。一般断面A型适用于双线直线段,B型断面适用于渡线加宽段及线间距加宽段,断面型式见下图。洞身衬砌支护参数详见下表: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3.1.地形地貌

**火车站位于**本岛西部建成区的东南侧,南倚梧村山、东坪山,北望筼筜湖,处于低山向滨水平地过渡带,属濒海残丘地貌。由于人为活动,站区已挖填为平地,地面高程5~15m。站房范围原为居民区,建筑密集,现征地范围内的民居已拆除完毕,施工区内有道路相通,交通方便。

3.2.工程地质

拟建场地内自上而下分布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Q4ml)、长乐组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粉质粘土、砂、坡残积层粉质粘土(Q4dl+el)、残积砂质粘性土(Q4el),下伏基岩地层为燕山中期侵入岩(r52(3)c)花岗岩及辉绿岩岩脉。各岩土层的基本特征分述如下:

﹤1-2﹥人工填筑土(Q4ml):褐黄、棕黄夹灰白色等色,潮湿,中密。主要成分为残积砂质粘性土夹花岗岩碎块,为原车站填筑所形成,厚度为0.5~6m,属Ⅱ级普通土;属C组填料。

﹤2﹥粉质粘土(Q4mc):褐黄色,灰黄色,土质不均,软塑状~硬塑状,厚2~8m,局部厚2~10m,分布于K692+800~K694+200段,属Ⅱ级普通土;属C组填料。

﹤5﹥中砂(Q4mc):灰白、灰黄色,饱和状,松散,以中砂为主,呈透镜体分布于K692+900之前段、K692+900~K694+180段右侧及K694+575之后段右侧15~250以远,属Ⅱ级普通土;属B组填料。

﹤6﹥粗砂(Q4mc):灰白、灰黄色,饱和状,松散,以石英为主,呈透镜体分布于K692+900之前段、K692+900~K694+180段右侧及

K694+575之后段右侧15~250以远。厚0~3m,属Ⅱ级普通土;属B 组填料。

﹤7﹥粉质粘土(Q4dl+el):褐黄、灰黄、褐红色,局部为灰白色,可塑~硬塑状,含少量角砾,分布于测段斜坡地表,厚0~2m,2~5m 不等,丘包处一般厚0~2m,属Ⅱ级普通土;属C组填料。

﹤7-1﹥残积砂质粘性土(Q4el):浅黄色、灰白色。主要成分为粘粉粒,含约15%的石英颗粒。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为花岗岩残积土,一般厚0~5m,局部达8m。

﹤8-1﹥全风化带花岗岩(r52(3)c):棕红、褐黄、灰黄色、灰白色,全风化带(W4)原岩结构全部破坏,但尚可辨认,矿物颜色改变,岩石除石英外均已风化成土状及砂土状,硬塑~坚硬,厚度一般为0~6m,局部厚度大于18m,属Ⅲ级硬土,属C组填料。

﹤8-2﹥强风化砂状花岗岩(r52(3)c):强风化带(W3)原岩结构已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岩石除石英外均已风化成土状及砂土状,岩芯易击散成砂状,厚度为0~5m,属Ⅳ级软石,属B组填料。

﹤8-3﹥强风化块状花岗岩(r52(3)c):强风化带(W3)风化裂隙很发育,岩石成块状、碎石状,岩芯不易击散,厚度为0~5m,属Ⅳ级软石,属B组填料。

﹤8-4﹥中风化花岗岩(r52(3)c):强风化带(W2)原岩结构清晰,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呈3~8m柱状及碎块状,断口处颜色陈旧,锤击易碎,属Ⅴ级次坚石,属A组填料。

﹤9-1﹥全风化辉绿岩(β6):橙黄色,全风化(W4),原岩结构稍可辨认,矿物成分大多风化为土状,岩芯土柱状,属Ⅲ级硬土,属C 组填料。

﹤9-2﹥强风化辉绿岩(β6):黄褐、褐橙色,强风化(W3),岩体风化裂隙很发育,隙面铁锈色,岩芯多呈碎石状,块状,锤击声哑、易碎,属Ⅳ级软石,属B组填料。

﹤9-3﹥中等风化辉绿岩(β6):灰绿、青绿色,中等风化带(W2),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具辉绿岩构造、气孔状结构,气孔直径一般为0.05~2mm。岩芯呈短柱状,锤不易击碎,最大节长为0.2m,为侵入岩脉、岩株。弱风化带属Ⅴ级次坚石,属A组填料。

3.3 水文地质

场区地表水不发育,主要为地表径流,接受大气降雨及地下水补给,季节性变化明显。受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及补给地下水等方式排泄。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在花岗岩的全、强、弱风化的裂隙中,水量较小,主要由地表水及覆盖层中孔隙水下渗补给。

在车站范围内取地下水样9组做水质分析,该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

3.4.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

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南缘,华南褶皱系东部,闽东火山断坳带,构造受燕山期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大部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覆盖;测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东缘的长乐~南澳深大断裂带西北边缘,其次生构造发育,多表现为压扭性断裂,片理化带,及岩脉等。由于区内覆盖层较厚,未见地质构造行迹。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测区地震动峰值

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3.5.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

拟建工程场区不存在砂土液化可能,无特殊岩土。

3.6.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推荐值

4. 施工区段划分

根据**火车站站改工程情况及施工进度,将隧道工程按区段划分,其中下穿南广场段长142m,为区段一;下穿已施作南站房段长40m,为区段二;下穿已施作南站台段长40m,为区段三;下穿未施作站台段长53m,为区段四;下穿北站房段长40m,为区段五;下穿北广场段长35m,为后期实施段;根据施工图显示,隧道距离既有桩基最近的为2.4m。各区段下穿既有构造物时,隧道洞身与构造物的横断面关系见附

图。区段划分详见下图。

区段划分示意图

区段划分断面示意图

三.施工方法分析

1.现场情况分析

根据隧道地质围岩情况,结合隧道与既有构造物的实际位置关系,如采用控制爆破法,需要解决对既有桩基的保护,在爆破振速一定的情况下,唯有加大爆源点至保护点距离、采取降振隔离措施、控制单段起爆药量等方式;如采用静态爆破法或液压冲击锤法,需要解决如何提供有效的临空面。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规定,爆破振动判据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安全允许标准如下表: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爆破振动速度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计算。

V K α= ()α33K V

R Q =

式中:V -地面质点峰值振动速度,cm/s ;

Q -炸药量,kg ;齐发爆破时为总药量;延迟爆破时为最大一段药量;

R -观测(计算)点到爆源的距离,m ;

K 、α-分别为与爆破点至计算点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下表选取,也可通过类似工程选取或现场试验确定。施工时安排专业机构对进行测试,以便于后期隧道正洞施工取值。

爆区不同岩性的K 、α值与岩性的关系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1),在保护对象为工业和商业建筑物时,爆破安全允许振速为4.5cm/s 。依据上表并结合本工程实际的情况,参考类似工程经验,取K = 100,α= 1.5并根据上述公式对最大段起爆药量进行核算,可求得允许最大起爆药量与爆破振动安全距离关系如下表:

[V ]=4.5cm/s 时,不同的R 值对应的最大单段允许爆破药量计算结果

为满足施工振动要求,爆破过程中适时进行振动监测,根据监测数据调整爆破参数,以确保控制爆破的有效实施。

2.施工方案

2.1.台阶法控制爆破

根据设计地质资料显示,本隧道主要为中风化花岗岩,属坚硬质岩层。根据施工经验分析,隧道爆破时,掏槽眼装药量最大,产生的振动速度最大,对既有桩基造成的影响最大,为满足对既有桩基的保护,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减振以满足爆破需要:

⑴采用微差起爆,严格控制单段起爆药量。因隧道爆破时炮眼数量较多,采用微差起爆,以降低单段最大起爆药量;在毫秒雷管无法满足要求,可以采用高精度数码毫秒管实行单管单孔爆破。

⑵采用预裂爆破,形成减震隔离带,以及在掏槽区两侧增设减震孔,以达到减震的目的。原理就是利用爆破临空面和减震隔离带在爆破时对爆破震动能力的大量吸收及消耗,使隔离带后面的区域受到的震动大大减小。

⑶根据现场施工经验,隧道爆破时掏槽眼药量最大,所引起的爆破振动也最大,因此,选择合理的掏槽方式降低掏槽装药的单段药量。

⑷利用测振仪进行安全振动动态监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及时调整爆破参数,达到减振要求。

台阶法施工上台阶爆破钻眼设计见下图:

根据台阶法施工特点,开挖爆破时,结合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计算,当振速保持一定时,爆源点至既有保护桩基间距为4.2m时,约可以使用150g炸药,致使此方案适用范围极小。

2.2.CRD法控制爆破

根据设计地质资料显示及已完工程施工经验分析,本隧道主要为中风化花岗岩,属坚硬质岩层,当爆破临空面缩小后,爆破炸药单耗将会随之提升,产生的振动将会加大,因此此法难以适用。

2.3.超前中导洞控制爆破+静态爆破法

2.3.1.施工方案简介

超前中导洞法施工方案,即控制爆破+静态爆破+液压冲击锤法相结合,配合微差爆破、隔断减振措施的施工方案;首先采用控制爆破法在隧道中上部施工超前中导洞,再采用静态爆破+液压冲击锤法或液压劈裂法进行扩挖。

为满足施工场地需要,南竖井施工进入正洞后,一次性将隧道开挖成型30m,而后再进行超前中导洞施工;北竖井利用既有竖井作为施工场地,洞口超前大管棚施工完毕后开始施工超前中导洞,超前中导洞贯通以后,再从隧道南北两端采用静态爆破扩挖。超前中导洞布置在隧道中上部,顶部轮廓线与隧道重合,结构净空尺寸为宽5m×高5.3m,中导洞采用自制开挖平台,人工YT28凿岩机钻眼,每循环进尺根据开挖断面与既有桩基所处位置的不同,将循环进尺控制在0.8~1.5m。

隧道施工步骤见下图:

2.3.2.超前中导洞爆破设计

在隧道中上部开挖超前中导洞,可以将爆源点至既有桩基之间的最不利距离加大(周边眼至桩基距离),并将微差爆破、预裂爆破起爆网络相结合,在中导洞开挖轮廓线的周边眼部位形成一条预裂贯通缝的作用,将开挖区与保留区分离开,同时通过打设减振孔阻隔,然后再进行内部开挖岩体的进一步破碎,掏槽区两侧的减振孔起到降低掏槽眼起爆时的爆破振速,实现降低爆破振速的目的。另外,在装药过程中,周边眼采用不耦合间隔装药,导爆索起爆相结合,以减少单孔装药量及单段起爆药量。为满足施工振动要求,爆破过程中适时进行振动监测,根据监测数据调整爆破参数,以确保控制爆破的有效实施。

紧邻既有桩基保护物时,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8m~1.0m;远离既有桩基保护物时,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0m~1.5m。中导洞爆破钻眼详见下图。

2.3.3.中导洞临时钢架拆换

上台阶两侧静态爆破采取交错施工,因中导洞与隧道顶部轮廓线重合,拱部钢架保留,边墙拱架拆除按静爆哪侧拆哪侧,随拆随爆随支,为确保中导洞两侧单边拆除时拱架顶部安全,中导洞施工时应提前在拱部钢架两端各打设2根长3.5m锁脚锚杆,拆换时加设临时支撑、加设临时仰拱,使拱架及时封闭成环。上台阶钢架拆换步骤见下图:

下台阶静态爆破分左右两侧交错施工,拱架随爆随支。

2.3.4.静态破碎剂法施工

⑴静态破碎剂法钻孔与堵塞

本隧道大多为中风化花岗岩,采用人工配合YT28凿岩钻机打设φ42mm钻孔,周边眼间距20cm,辅助眼间距30cm,排距间距30cm;钻孔深度取钢拱架间距的整倍数,上台阶每循环1榀钢架,下台阶每循环2榀钢架;上下台阶施工时采用水平钻孔,仰拱施工时采用垂直钻孔,钻孔方向应尽可能做到与自由面平行。

静态破碎剂装填需基本填满炮孔,装好后使用木棍捣实;为增加炮孔的约束,提高胀裂效果,静态破碎剂装填好后,用塑料塞或炮泥对炮眼进行堵塞,长度约为10cm。

⑵静态破碎剂炮眼胀裂顺序

为使炮眼在胀裂时能有更多更大的临空面,以提高胀裂效果,炮眼在胀裂顺序上应存在一个时间差,为此,炮眼破碎顺序应从既有临空面开始依次向隧道开挖轮廓线靠近,最后胀裂周边眼。在前排一定范围内可以同时装药,后面每排依次推迟20~30min后装药破碎,可以减少前排挟制,而取得较好的破碎效果。

⑶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①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②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配戴防护眼镜(防尘防冲击型PVC护目镜)。

③在药剂灌入钻孔到岩石或混凝土开裂前,不可将面部直接近距离面对已装药的钻孔。药剂灌装完成后,盖上麻袋或草席,远离装灌点。观察裂隙发展情况时应更加小心。此外施工现场应专门备好清水和毛巾,冲孔时如药剂进入眼内和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情况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清洗治疗。

④在破碎工程施工中需要改变和控制反应时间,必须依照产品规定加入抑制剂和促发剂,并按要求配制使用,严禁擅自加入其他任何化学物品。

⑤刚钻完孔和刚冲孔的钻孔,孔壁温度较高,应确定温度正常符合要求并清洗干净后才能继续装药。炮孔内积水在装药前应排除干净,防止水灰比过大,影响静爆效果。

2.3.4.单循环进度指标

⑴超前中导洞单循环进度指标计算表

⑵静态破碎剂法上台阶单循环进度指标计算表

2.4.施工方法对比

施工方法对比详见下表。

四、施工工期安排

施工工期安排详见附图。

五、结论及建议

根据隧道地质情况、**火车站站改工期安排,为满足**站**年1月15日春运需要,建议采用超前中导洞施工方案。

土地岭隧道贯通方案专项施工方案

省道318黑石渡至道士冲段公路改造一期工程 土地岭隧道贯通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省道318黑石渡至道士冲段公路改造一期工程项目部 二O一七年八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施工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贯通区间内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贯通区间设计支护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贯通区间地质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施工进度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贯通总体施工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贯通总体施工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开挖工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隧道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超前地质预报........................................................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监控量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质量保证措施 (9) 八、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现场贯通安全控制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环境保护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水土保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文明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二、应急预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塌方的征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应急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方案及步骤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方案及步骤 按新奥法组织施工,左右洞身分别从两头掘进,无轨运输施工。Ⅲ类围岩采用小导管注浆及超前锚杆加固围岩,开挖采用台阶法,人工配合台车钻眼;Ⅳ类围岩开挖采用全断面法,台车钻眼。洞身衬砌砼采用集中拌合,砼运输车运输,砼输送泵配合液压衬砌台车施工。 一、掘进施工方案: 为防止左右洞在同一断面同时开挖,对两隧道之间围岩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右洞从进口 主攻、左洞从出口主攻的方法开挖。 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开挖。进出口主要各配备1台凿岩台车钻眼,1台挖掘机配合1台侧卸式装载机装碴。6台15T自卸汽车出碴。 Ⅲ类围岩采用短台阶法,台阶长度10-15m;Ⅳ类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二、初期支护施工方案: 洞口Ⅲ类围岩(S2)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及超前砂浆锚杆(S3)、钢筋网喷射砼、钢拱架支护,Ⅳ类围岩采用组合锚杆、喷射钢纤维砼支护。 支护施工顺序为: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超前砂浆锚杆)开挖初喷锚杆、钢筋网、钢拱架复喷至设计厚度。超前支护在开挖之前施工,初期支护紧跟开挖施工。 超前砂浆锚杆采用钻机钻孔,采用高压注浆泵注浆,喷射砼采用湿喷机按湿喷工艺施作。 施工中应认真落实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确保隧道施工不出现坍塌事故。 三、隧道衬砌施工方案: 二次衬砌施作时间根据监控量测数据确定,Ⅲ类围岩地段隧道衬砌适当紧跟初期支护,仰拱和回填应在二次衬砌之前进行;Ⅳ类围岩二次衬砌可适当滞后,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施作。 衬砌前按设计要求施工防水层和塑料盲管。防水层和塑料盲管采用自制作业台车施工,防 水层采用无钉铺设工艺,用热焊焊接固定。 洞内衬砌采用穿行式液压衬砌台车全断面施工,隧道进、出口端各配1台台车,考虑隧道处于曲线上的因素,选用长度为9m的台车。紧急停靠带的衬砌砼待全隧衬砌完成后,在台车钢模内加设活动的、带弧形的3015钢模板,并用特制的梳型模加固和调整尺寸,行人、行车横洞及其它预留洞室采用特制台架施工。砼采用S8(C25)防水砼,砼搅拌运输车运输(200m 以上),输送泵泵送砼灌注入模,拌合站集中拌制。 四、施工辅助设施方案: 1、施工用电: 隧道用电利用洞口安装的变压器供电。洞内利用电缆线接至工作面后使用,动力电采用 400V/380V,照明采用安全变压器(36V)供电。 2、施工用风: 在进出口洞口各设40m3供风站一个,供洞内开挖、支护、通风用风。 3、施工通风: 本隧道从两头掘进,单头掘进长度约714~825m,经分析计算,决定本隧道施工通风采用管道压入式通风方式,风管采用维尼龙布基风管,管径采用φ1000mm,进口右洞和出口左洞洞口各配置1台容量不小于1000 m3/min的轴流式通风机。

隧道专项施工方案(1)

开化城关(独山)至江西(白沙关)省际公路改建工程 A2合同段 (K14+722—K14+900) 枧 坑 畈 隧 道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浙江国途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开化县城白公路改建工程A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制

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枧坑畈隧道起止桩号:K14+722~K14+900,长178m,其中明洞段长10m,暗洞长168m,隧道位于低山区,地表地形为斜坡,坡度约为20~35°,山体植被较发育,以杉树、灌木等为主。局部山体表面强分化岩石出露。 本隧道平面线性位于直线段内,纵面K14+775.044之前桩号位于R=7000、T=75.044的凹型竖曲线段内;K14+775.044至K14+836.75桩号位于2%的上坡段,K14+836.75之后桩号位于R=5500、T=63.250的凸型竖曲线段内。 围岩级别:V级42m,IV级74m,III级62m。 施工方法:暗洞按新奥法(NATM)施工,V级围岩采用留核心土环形开挖,IV级围岩采用正台阶开挖法,III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法。通风采用机械通风,照明采用高压钠灯型隧道专用灯具,分级控制。出洞口偏压段隧道施工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的基本原则,并及时反馈量测资料,适时调整偏压处理方案。隧道施工遵循总原则是:疏排水、少扰动、管超前、短开挖、弱爆破、快喷锚、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 二、施工方法 (一)、隧道开挖及相应开挖支护 1、洞口段施工 洞口挖方根据洞口地质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施工方法,并依据地

质情况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确定边、仰坡坡度、支护方式。 (1)、洞口开挖方法:洞口开挖原则以尽量减少洞口刷坡,争取早进洞的原则,进行因地制宜开挖: (1)截水沟:首先在开挖边线外5米施工截水沟,确保仰坡不受坡顶的水流冲刷。 (2)土方开挖: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自上而下分层逐段开挖,自卸汽车配合挖掘机运输,装载机辅助平整场地,在开挖土方的同时进行截水沟和排水沟的开挖和施作。开挖后人工修整边、仰坡,清除可能滑塌的表土和灌木,视土层情况及时进行边坡防护。 (3)石方开挖:石方开挖遵循减小对围岩振动的原则,尽量采用机械开挖软石和强风化岩石,自卸汽车配合装载机装运,不能用机械开挖的岩石必须采用爆破开挖时,采用松动爆破,严格控制装药量。接近边、仰坡的开挖石方,采用预裂爆破或光面爆破,维护边、仰坡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开挖后对边、仰坡及时进行修整,排除危石,并进行防护。 (2)、边、仰坡防护方法:洞口边、仰坡防护根据地层的稳定程度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 (1)覆盖层表土全风化岩层(Ⅵ级围岩)部分:开挖坡率1:1~1:1. 5,喷砼层厚20cm+双层钢筋网(2×φ6~15×15cm)+Ф22钢筋砂浆锚杆(长3.5m,间距1.5×1.5m)。 (2)强风化岩层(Ⅴ级围岩):坡率1:0.5~1:1.0,喷砼层厚15cm+双层钢筋网(2×φ6~15×15cm)+Ф22钢筋砂浆锚杆(长3.5m,间距1.5×1.5m)。 (3)中风化岩层(Ⅳ级围岩):坡率1:0.3~1:0.75,喷砼层厚10cm+单层钢筋网(φ6~15×15cm)+Ф22钢筋砂浆锚杆(长3.0m,间距

石方机械开挖施工方案

石方机械开挖施工方案 篇一:隧洞石方开挖施工方案(2482字) 爆破施工组织管理 成立爆破领导小组,由总工程师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爆破材料的审批、购买、运输、储存、发放、使用管理。 第一次爆破时,必须有项目技术负责人、工区长、监测人员、安全员到场,按爆破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布置炮眼,严格检查眼底位置,严格控制装药量和起爆顺序,爆破后观察爆破效果,以便调整爆破参数。

爆破施工过程中,由测量人员每次定出开挖中线并画出主要钻孔的位置,保证钻孔位置及数量与爆破设计相符。 在围岩的硬度和断面尺寸发生变化时,要确定新的爆破设计。 爆破时间尽量安排在业主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使得爆破对附近的居民影响最小。 加强监测工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调整爆破参数。 关键的技术问题是减少爆破产生的地震效应及噪音,其次是提高周边轮廓的形成质量,最后是提高进尺。设计时从爆破震动效应的产生和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入手,结合工程实践遵循以下原则:

选用低爆速、防水效果好的乳化炸药。爆速为1900~2500m/s。 采用斜眼掏槽、设法创造良好的爆破临界面。选择非电毫秒雷管起爆,并合理地跳段使用,使段别间隔时差大于爆破震动的延续时间,避免爆破地震波的累加。严格控制单段最大装药量 应用爆破原理控制单位岩石的炸药用量,周边眼采用不耦合装药,内圈眼采用减弱抛掷原理,通过计算和试验确定药量。 由于掏槽眼临空面小,爆破夹制作用大,底板眼的爆破负荷大,单孔装药量增大,则要严格控制掏槽眼和底板眼的单段装药量。

爆破参数的选取 爆破参数的选取,采用工程类比法结合经典计算公式计算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办法,具体办法是根据经典公式计算出各参数范围,然后根据工程类比法确定具体的爆破 参数,最后根据现场试验来确定。隧道位于软岩地层中,软岩以小进尺多循环的原则考虑,一般进尺为0.8~1.5m,根据断面大小,掏槽方式与经验,确定爆破循环进尺L=1.2m。 单位耗药量计算:q=1.1f/s 其中,f 为普氏岩石硬度系数;s为开挖面积取f=8.0;s=9.62m2;

隧道贯通方案1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2 工程概况 (2) 3 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 (3) 4 隧道贯通方案 (4) 4.1贯通面的选择及贯通误差估算 (5) 4.1.1洞外控制测量 (11) 4.1.2 洞内控制测量 (11) 4.1.3 横向贯通误差估计 (11) 4.2 贯通前的施工方案 (13) 4.3 实际贯通误差测定 (16) 4.4 贯通误差调整 (16) 4.4.1 平面贯通误差调整 (16) 4.4.2 高程贯通误差调整 (16) 5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17) 5.1洞身开挖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7) 5.2洞身开挖质量保障措施 (17) 6 安全与环保措施 (17) 6.1 隧道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7) 6.2环境保护 (19)

帕隆2#隧道控制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本工程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境内,它东起波密县通麦镇以西约恰路1.5公里,沿途跨越易贡臧布,经排龙乡,西至林芝县境内的105道班。第三标段帕隆2#隧道位于林芝县排龙乡境内,桩号为K4101+108至K4103+195。隧道为2087米的单线隧道。 隧道平面设计线路为圆曲线加直线加圆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850m、680m,圆曲线长度分别为988.369m、296.806m;直线长度为1032.909米。进口设计高程设计为2086.000米,出口设计高程为2033.040米,纵坡为-1.596%至-2.641%,隧道纵向高差为52.96米。 2、编制依据 ①国道318线川藏公路(西藏境)通麦至105道班段整治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②《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④《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⑤105道班第三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⑥项目已投入本工程的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以及在其它同类工程施工中取得的成熟经验。 3、编制目的 隧道控制测量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阶段是保证隧道相向开挖时,能按规定的精度正确贯通,并使建筑物的位置符合规定,不侵入建筑限界,以确保运营安全。 4、控制测量设计思路 为保证隧道的准确贯通,本着先总体后碎步的原则,在隧道沿线建立一精密的控制网,覆盖所有隧道,使之总体受控,以便根据它进行隧道的洞内控制测量或中线测量。本项目是在每隧洞口布设三个GPS定位网点,在洞外GPS定位网的基础上,根据洞口施工情况于洞

高速公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专业版)

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1、XX隧道概况 XX隧道位于淅川县西簧乡低山区,与209国道相邻,交通便利。隧道总体走向呈南北向曲线布置。隧道大埋深约117米,采用小净距(测设线间距:进口中24.87米,出口中16.92米),其中左线起始桩号为K29+730~K30+252,长522米;右线起始桩号为RK29+745~RK30+265,长520米。 设计时速80km/h,采用灯光照明,自然通风,设置1处人行橫通道,属中隧道。 隧道左线平面位于R=1785的圆曲线上,纵坡为-0.360%/850;隧道右线平面位于R=1520的圆曲线上,纵坡为-0.356%/864.893。 进口左右线洞门均采用端墙式洞门,出口左右线洞门采用端墙式洞门。 隧道以Ⅳ、Ⅴ级围岩为主,Ⅳ、Ⅴ级围岩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裂隙)发育,隧道施工过程中,极易沿软弱构造面产生整体滑动、坍塌、洞内冒顶,因而隧道工程施工是本标段的关键工程项目。 2、隧道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组织各工序的施工(见图2-1施工方案框图)。施工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短进尺、强支护、少扰动、弱爆破、勤观测、早封闭”的施工原则,紧凑施工工序。

图2-1隧道施工方案框图 施工进洞前先作好洞顶截水沟等排水设施,防止地表水渗入开挖面影响明洞边坡和成洞面的稳定,按照设计要求做好仰坡的开挖,仰坡加固及防护。隧道洞口段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地段,采用辅助施工方进行超前支护,尽可能较少对岩体的扰动。 洞口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洞口段Ⅴ、Ⅳ级围采用台阶分部法开挖施工,洞身段Ⅴ级围岩采用超短台阶法开挖、Ⅳ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开挖,Ⅲ级围岩根据地质及地段情况采用台阶法或全断面开挖,先行洞开挖面距后行洞开挖面不小于40m,采用自制凿岩台架配合气腿凿岩机打眼,拱部采用光面爆破边墙采用预裂爆破技术,以最大限度保护围岩稳定性,减少超挖量,提高初期支护的承载力。初期支护:Ⅴ级围岩段采用工字钢拱架挂钢筋网喷锚联合支护,Ⅳ级围采用格栅钢拱架挂钢筋网喷锚联合支护,Ⅲ级围岩采用喷锚支护。喷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风钻打眼,人工安装锚杆,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 施工中由测量组负责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做好洞口浅埋段地表下沉观测、洞内监控量测工作。隧道防排水采用防、排、堵、截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下坡施工,洞内50m或100m设置集水井,抽水机抽水。 采用无轨运输,正洞、行车横洞使用侧翻装机及挖掘机装渣,人行横道用小型装载机装渣,全部采用自卸汽车运渣。 软弱围岩地段二次衬砌紧跟开挖,一般地段按监测信息尽早衬砌,按仰拱、铺底先行,拱墙紧跟的顺序施工。

机械凿打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内土石方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情况,K15+700~K16+000段以及 K13+740~K14+160段存在大量的石方。该两处的岩石类型为灰岩,颜色为灰白、深灰色,细晶结构,表面浮土薄。由于该两处路基挖方段上方均存在高压线,根据电力设施保 护相关法律法规及电力部门下发的告知书:电力线路300米范围内禁止爆破,建议采其它工艺方法取代爆破施工作业。因此,该两处路基挖方需采用破碎锤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二、该段石方开挖施工方案 为保护输电线路,借鉴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最终确定采用液压岩石破碎锤及挖掘机配合进行开挖施工。 石方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中首先将岩层采用液压岩石破碎锤分层破碎,挖掘机配合清除岩块,按照设计边坡坡度、台阶及路基标高进行破碎,破 碎将至设计坡面时,停止破碎,采用挖机进行修坡面。 三、主要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利用在施工现场设置测量控制网,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施工控制,根据设计坡比精确放样出路基边坡开挖轮廓,用白石灰画出轮廓线。边坡控制放样精度不大于±1cm,经监理人员确认后进行下一步破碎工作。 2.开挖施工 (1)根据测量精确放样出的路基边坡开挖轮廓线,采用挖机进行清除表土,将所要 破碎的石方露出,由于开挖破碎的方式为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因此首先根据实际地形修出 第一级施工平台,已方便破碎锤及挖机摆放。 (2)现场安排施工人员根据实际地形采用红油漆进行画圈布点,布点间距为30cm,破碎锤根据布置好的红油漆点进行钻孔破碎,液压岩石破碎锤破碎施工时,将液压岩石破 碎锤的钎杆压在岩石上,并保持一定压力后开动破碎锤,利用破碎锤的冲击力,将岩石破碎。 (3)破碎锤破碎岩体时必须严格按照坡比进行破碎,不允许出现亏坡或坡比过大的 情况出现,第一级施工平台上的岩层破到位并采用挖机将坡面修正平整后,然后进行下一 施工平台岩体的破碎施工。 (4)破碎锤破碎时挖机配合,清除破碎岩体,并将已破碎的岩体装车,运输车辆采 用自卸车,运至指定地点,直至该段路基坡面成型并且路基标高达到设计要求。

刘家堡3#隧道贯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1

刘家堡3#隧道贯通专 项施工技术方案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刘家堡3#隧道贯通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刘家堡3#隧道全长180m,属黄土Ⅴ级偏压,开挖后拱顶部位易掉块。最大开挖断面为120m2,其初期支护采用喷锚、钢筋网及钢架联合支护形式,设计喷砼厚度25cm,钢架为I20的型钢钢架,钢架间距60cm。其超前支护形式设计采用φ42小导管,每根长,环向间距33cm,每环39根,纵向每一环。 2施工方案 开挖到DK246+710时,停止掌子面掘进,施做一环超前小导管,环向间距33cm,全环39根,在中导加临时仰拱,预留核心土并封闭掌子面,同时紧跟仰拱和二次衬砌施工。当隧道剩余30m后,锁脚锚管由2根增加至4根,隧道剩余21m后钢架间距调整为。施工中仰拱距掌子面距离控制在20m以内,二衬距仰拱距离控制在15m以内。接近贯通时仰拱距下导不超过5m。当隧道施工至中间部分剩余5m左右时,上、下导停止掘进,中导每(隔2榀)施作中槽超前支护,加强拱部超前小导管搭接长度,直至中槽贯通。中导贯通后,上、下导继续掘进,每次开挖为1榀间距,左右向错开开挖,至全隧贯通,及时施作仰拱及二次衬砌。 3施工步骤 ⑴开挖至DK246+707时,停止掌子面开挖,施做一环超前小导管,整修好开挖面,并做好临时支撑。网喷封闭掌子面,挂设 20×20cmφ8钢筋网,喷射C25混凝土10cm。

⑵施工仰拱至下导,施工二衬至下导距离不大于15m。 ⑶进口段边仰坡开挖及防护。 ⑷施作超前大管棚套拱及30m长超前大管棚。 ⑸当隧道施工至中间部分剩余5m左右时,出口拱部每施作一环超前小导管,保证超前小导管搭接长度,每次开挖长度为一榀拱架间距,拱架间距不超过60cm,开挖后及时封闭,稳步向前推进。 ⑹中导贯通后,上、下导继续掘进,每次开挖为1榀间距,左右向相错开挖,至全隧贯通。 (7)及时施作仰拱及二次衬砌。 4施工方法 双侧壁导坑开挖 施工中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即先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护顶,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及时施做导坑四周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对余部采用二步或三步开挖。仰拱紧跟下台阶并及时闭合成环。采用该法施工时,在上、中、下各台阶形成一定的步距,而且同一台阶左右工作面形成相互错开后,即可在各工作面按每循环进尺进行平行流水作业。施工时每循环进尺,各台阶步距控制在3m,同一台阶左右工作面错开1m。 双侧壁导坑施工的主要工序如下,见图1: 1、①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做隧道超前支护;开挖1部左(右)侧导坑上部土方;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②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架设钢架及临时钢架,并架设锁教钢管,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一、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本合同段设青山岭隧道一座,起止里程为K144+050~K145+150,全长1100m。隧道岩性以褐灰、浅灰、灰绿色流纹岩为主,风化厚度大,岩体多以碎裂结构为主,不同风化程度的流纹岩,力学性质差别较大,隧道区域划分为Ⅱ、Ⅲ类围岩。隧道穿越二级分水岭,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赋水性中-富。 根据对设计文件的理解和实地现场考察,结合我局多年隧道施工的经验,以及对云南特殊地质状况的了解,我们将采取必要的措施、方案,克服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高速、优质的完成隧道的建设。 (一)、施工原则 我单位在多年的“新奥法”施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将坚持“光面爆破喷锚紧跟监控量测,及时反馈和修正”的原则。在施工中结合设计,积极推广国内外隧道施工新技术,采用大型施工机械设备配套施工。开挖、出碴、喷锚与二次衬砌施工相配合一条龙作业。坚硬围岩施工,加强掏槽爆破,控制周边光爆选择合理进尺。施工中,我们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勤量测、紧封闭”的原则,大小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钢架支撑喷射钢纤维砼,及时施作二次衬砌。采用先进的监控量测技术对围岩地质进行超前探测,根据信息反馈拟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总体施工方案 本隧道为控制工期的工程项目,洞门施工在不干扰洞内施工的情况

下安排同步进行。本合同段隧道通过的围岩有Ⅱ、Ⅲ类围岩,根据围岩类别及地质条件状况,本隧道支护型式分设为S1、S2、S3、S4、S5。各型支护参数如下表所示: 隧 道 支 护 参 数 表 项 目 S1 S2 S3 S4 S5 初 期 支 护 25喷射砼 15 cm 20 cm 18 cm 16 cm 10 cm YF1506锚杆 @90×90cm L=4m @90×90cm L=4m @100×100cm L=4m @110×110cm L=4m @120×100cm L=3.5m 二 次 衬 砌 60 cm 60 cm 60 cm 50 cm 40 cm 仰 拱 60 cm 60 cm 60 cm 50 cm 40 cm 辅 助 措 施 超前大管棚 超前小导管 钢拱架 钢拱架 钢格栅 说明:喷射砼采用钢纤维砼;衬砌采用25#防水砼;其中S1、S2、S3、S4为钢筋砼。 根据本隧道地质情况和设计特点,结合我单位隧道施工技术水平和机械配备情况,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为目的,按照新奥法的施工原理进行方案制订和组织施工。明洞衬砌段采用明挖法或明拱暗墙法施工;洞口浅埋段采用中隔墙法或短台阶七步平行流水作业法施工;Ⅱ类 围岩段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或台阶法施工;Ⅲ类围岩段采用长台阶法。 洞身开挖是隧道施工的关键工序,开挖方案主要根据围岩的情况确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

----------------------------------------------------------------------------------------------------------------------------------------------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2) 二、工程概况 (3) 三、施工工艺及方法 (4) 四、质量验收及控制标准 (8) 五、设备配备 (8) 六、劳动力组织 (9) 七、质量保证措施 (9) 八、安全保证措施 (10) 九、环境保护措施 (11)

----------------------------------------------------------------------------------------------------------------------------------------------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贵州省沿河至榕江高速公路沿河至德江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合同段; 2、现场踏勘、施工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和信息; 3、我公司多年积累的类似施工经验; 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5、当地水文、气象及本标段的地质资料;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D60-2004); 7、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67-95); 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J/T F60-2009); (二)、编制原则 1、遵循合同文件标准条款的原则,积极响应合同文件的各项条款,严格执行合同文件的规定,标准统一,格式规范; 2、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中,严格按设计标准、现行规范和质量验

机械挖土方施工工艺

机械挖土方施工工艺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大型基坑(槽)、管沟以及大面积平整场地等机械挖土。 2.1 主要机具: 2.1.1 挖土机械有:挖土机、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 2.1.2 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2.2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2.2.4 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 2.2.5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2.2.6 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

2.2.7 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2.2.8 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2.2.9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3.1 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 3.2 坡度的确定: 3.2.1 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础坑(槽)、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规定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3.2.2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l-3的规定。 各类土的边坡坡度 表1-3 边坡坡度 (高∶宽) 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载坡顶有动载 1 中密的砂土 1∶1.00 1∶1.25 1∶1.50 2 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砂土) 1∶0.75 1∶1.00 1∶1.25 3 硬塑的轻亚粘土1∶0.67 1∶0.75 1∶1.00

岩前隧道主洞贯通施工技术实施方案

京台高速公路(南平段)A5合同段 岩前隧道主洞贯通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京台高速公路(南平段)A5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O一四年五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 5、京台高速公路(南平段)A5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四册; 6、京台高速公路(南平段)A5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7、我项目现有技术水平、机械装备能力及现场实际条件。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岩前隧道起迄桩号为左洞ZK30+535~ZK37+330,右洞YK30+550~YK37+335。左洞长6795米,右洞长6785米。隧道左、右线分别位于R=4500m的平曲线及缓和曲线上。纵坡设计采用人字,左洞纵坡为0.5%、-0.55%;右洞纵坡为0.5%、-0.6%。隧道主洞限界宽10.75m=0.75m(JL)+0.5(LL)+3.75×2(W)+1.0m(LR)+ 1.0m(JR),限界高5m;主洞隧道内轮廓净高7.14m。隧道洞身采用”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柔性支护体系结构的复合式衬。 2、水文地质 隧址区经过路段无大中型水库和河流。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地表水对混凝土具弱腐蚀性,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计算最大涌水量为10965m3/d。 三、现场施工情况 隧道采用钻孔爆破开挖、铲车配合出碴车运输,左、右洞双向掘进,同步施工。截止2014年7月15日,隧道进、出口进度如下: 根据目前进度推断隧道左洞贯通点约在ZK33+634.8右洞贯通点约在

高速公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西井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 地理位置 西井隧道隧址位于山西省黎城县西井镇南山村,设计速度为80km/h,左线全长800米(ZK48+960~ZK49+760),其中:削竹式洞门10m,明洞8米;右线全长826米(YK48+950~YK49+776), 其中:削竹式洞门10m,明洞8米。西井隧道设计为一座标准间距分离式隧道,隧道进口线间距26.2米,出口线间距18.1米。最大埋深左线57米,右线55米。隧道左线平面线形依次为R-1400,A-550,R-∞;隧道右线平面线形依次为R-1350,A-530,R-∞。隧道左线纵坡为2%、-0.6%人字坡,右线纵坡为2%单向坡。 1.2 隧道地形、地质条件 ⑴、气象 隧址区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山中南部及太行山主峰西侧,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0.3°C。最冷月份在一月,最低气温-22°C;日平均降水量为54.7mm,最大降水量为126.8mm;最大冻土深度为104cm。无霜期110~180天。 ⑵、水文地质条件 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无常年性地表水,降水稀少而集中,蒸发量大,多以地表水排走,很少补给地下水。隧址区地下水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象、水文等多种因素控制。主要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水量一般较小,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地表、地下水经流排泄条件较好,地下水水量贫乏,对隧道施工的影响较小。 但雨季施工时,可能有少量的基岩裂隙水渗入。 ⑶、工程地质条件 隧道洞口段及左线ZK49+050~ZK49+100、右线YK49+050~YK49+120洞身段,主要为强风化及中风化片麻岩组成,受区域断层F3的影响,岩体完整性差,呈碎裂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自稳性较差。左线ZK49+100~ZK49+760、右线YK49+120~YK49+776洞身段,围岩主要为卵石及黄土组成,结构松散,成洞困难,Ⅳ级围岩占全隧的7.4%,Ⅴ级围岩占全隧的92.6%。

隧道洞口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老鹰山隧道洞口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老鹰山隧道工程为本标段的控制工程和关键工程之一。老鹰山隧道进口桩号为K25+466,出口桩号为K26+814,全长1348m;进出口各设24m长的遮阳棚,隧道正洞进口桩号为K25+490,出口桩号为K26+790,正洞长进1300m;其中进口端明洞长15m,出口端明洞长40m,隧道暗洞长1245m(S5-I 63m;S5-II 155m;S4 244m;S3-J 84.8m;S3-J0 50m;S3 648.2m)。 隧道位于直线上,纵坡为人字坡,变坡点设在K26+704.053,前半段纵坡为0.9%,长1238.053m;后半段纵坡为-2.8%,长109.947m。本隧道分别在K25+983.8左侧,K26+166.2右侧,各设置一处长40m的紧急停车带。 洞口开挖的主要工程量 二、地形地貌 老鹰山隧道进口段表层为⑧1层含碎石亚粘土、碎石,松散状,VP=600-900m/s,厚4~8m;以下为⑨层凝灰岩,强风化层厚3~6m,VP=1400-1900m/s,岩体破碎;中分化层厚5~8m,VP=1900-2800m/s,岩体呈碎裂状;以下为微风化层,该段隧道围岩完整性与稳定性差,地下水以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为主,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控制,地下水动态明显,该段蓄水层较厚,水量较丰富,开挖时滴水,渗水严重,雨季时局部可能出现涌水。 隧道出口段,地面坡度较缓,约10~150。表层为⑧1层坡残积含砾、碎石亚粘土,碎石层,松散状,VP=600-900m/s,厚3~15m;以下为⑨层凝灰岩,强风化层厚2~5m,VP=1400-1900m/s,岩体破碎;中分化层厚较大,约6~20m,VP=1900-2800m/s,岩体完整性较差,呈碎裂状;以下为微风化层,VP=2800-3200m/ s,岩体较完整。该段隧道浅埋,洞顶覆盖层以粘性土、碎石土及强风化基岩为主,围岩完整性与稳定性差。地下水以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为主,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控制,地下水动态明显,该段蓄水层较厚,水量较丰富,开

土方开挖、机械破除桩头施工设计方案

神华煤业集团有限公司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北区综合服务站辅楼 土 方 开 挖 及 破 桩 头 方 案 煤炭基本建设有限公司煤制油厂前区项目部

2014年5月7日

1、编制依据 1)本工程主要依据轻工设计研究院设计图纸;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 3)《地质勘探报告》; 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JGJ33-2012)》;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2005)》; 7)《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神华煤业集团有限公司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北区综合服务站辅楼工程,位于回族自治区宁东煤化工基地(A区)B6地块。该工程由煤炭基本建设有限公司承建;设计单位轻工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为灵州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工程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基础类型为桩基。本建筑长82.35米,宽37.35米,±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299.75m,设计基础底标高-2.10m;原始平均标高1298.6m,平均挖深0.95 m。 3、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容包括技术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劳动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1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了解桩基上部基础承台的标高,确定破桩的标高。 3.2机械准备 本基坑开挖采用机械挖土方式,即大型挖掘机1台、自卸汽车3辆、空压机、风镐、桩头切割锯、铁锹(尖、平头两种)、簪子、铁锤、手推车、

白灰和钢卷尺等工具。具体机械型号如下表: 机械设备一览表 3.3人力准备 本施工区域配备管理人员7人,具体人员见下表: 施工区域管理人员一览表 除以上管理人员外,本区域施工作业人员再配备挖机司机1人负责挖土,自卸汽车司机3人负责运土,破桩头工2人破桩,普工5人配合清土和清渣。

高速铁路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 .......................................................................................................................... 编制依据 1第二章编制范围 . (1) 第三章工程概况 (1)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 4.1施工方案 (2) 4.2施工方法 (2) 4.2.1明洞段开挖方法 (2) 4.2.2台阶法 (2) 4.2.3.隧道围岩分级、开挖方法及衬砌支护形式 (4) 第五章施工进度安排 (5) 第六章爆破设计 (6) 6.1爆破方案 (6) 6.2钻爆设计 (6) 6.2.1光爆基本参数 (6) 6.2.2掏槽方式 (7) 6.2.3周边眼 (7) 页脚内容17

6.2.4掘进眼 (8) 6.2.5装药结构及堵塞方式 (8) 6.2.6炮眼布置 (8) 6.3爆破设计的优化及爆孔布置 (12) 第七章劳动力和机械设备配置 (12) 7.1劳动力配置 (12) 7.2机械配置 (13) 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 (14) 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 (15) 页脚内容17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新建贵阳枢纽小碧经清镇东至白云联络线《摆龙村一号隧道设计图》; 2、新建贵阳枢纽小碧经清镇东至白云联络线第三册《隧道附图洞门及洞口工程》;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6、《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8、《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9、新建贵阳枢纽小碧经清镇东至白云联络线站前4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编制范围 新建贵阳枢纽小碧经镇东至白云联络线站前Ⅳ标(D1K64+770~D1K65+275)摆龙一号隧道。 第三章工程概况 摆龙村一号隧道位于贵阳市金华新区金华镇摆龙村境内,全长505米,隧道进出口里程分别为D1K64+770、D1K65+275。该隧道为时速200kmⅠ级铁路双线隧道,隧道内线间距为4.6m。洞内采用重型轨道碎石道床,铺设Ⅲ型轨枕(2.6m)及60kg/m钢轨,轨道结构高度766mm。 隧区岩溶中等至强烈发育,隧道进出口右侧边坡顺层且洞身右侧围岩顺层偏压。洞身与梨木山断层平行,相距30~80m,洞身位于地下水垂直渗流带内,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4.1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隧道除明洞段为明挖之外,隧道暗挖段采用锚喷构筑法施工、光面爆破开挖。暗挖段根据围岩类别的不同分别采用I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临时横撑。 4.2施工方法 4.2.1明洞段开挖方法 摆龙村1号隧道明洞段进出口各15m共30米。明洞段均采用明挖法施工。摆龙村1号隧道明洞基本处于强风化灰岩层,施工时采用挖机施工,每施工一个台阶立即进行喷锚支护。遇到有不易破除岩石的部位采用控制爆破开挖。 4.2.2台阶法 隧道开挖分上下台阶施工(除仰拱开挖外),上下台阶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施工做适当调整。微台阶长度宜控制在5米左右,长台阶不宜超过14米。本隧道施工段台阶法施工适用于Ⅳ、Ⅴ级围岩。 页脚内容17

机械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机械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建筑场地和基坑开挖,当面积和土方量较大时,为节约劳力,降低劳动强度,加快工程建设速度,一般采用机械化开挖方式,并采用先进的作业方法。 机械开挖常用机械有: 推土机、铲运机、单斗挖土机(包括正铲、反铲、拉铲、抓铲等)、多斗挖土机、装载机等。 土方施工机械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规模(开挖断面、范围大小和土方量)、不同工程对象、地质情况、土方机械的特点(技术性能、适应性)以及施工现场条件等而定。 施工要点 1)、机械开挖应根据工程规范、地下水位高低、施工机械条件、进度要求等合理的选用施工机械,以充分发挥机械效率,节省机械费用,加速工程进度。一般深度2 m以内的大面积基坑开挖,宜采用推土机或装载机推土和装车;对长度和宽度均较大的大面积土方一次开挖,可用铲运机铲;对面积大且深的基础,多采用 0.5- 1.0m3斗容量的液压正铲挖掘;如操作面较狭窄,且有地下水,土的湿度大,可采用液压反铲挖掘机在停机面一次开挖;深5 m以上,宜分层开挖或开沟道用正铲挖掘机下入基坑分层开挖;对面积很大很深的设备基础基坑或高层建筑地下室深基坑,可采用多层接力开挖方法,土方用翻斗汽车运出;在地下水中挖土可用拉铲或抓铲、效率较高。 2)、土方开挖应绘制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以及挖出的土方堆放地点等。绘制土方开挖图应尽可能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 3)、大面积基础群基坑底标高不一,机械开挖次序一般采取先整片挖至一平均标高,然后再挖个别较深部位。当一次开挖深度超过挖土机最大挖高度(5

m以上)时,宜分二—三层开挖,并修筑10%—15%坡道,以便挖土及运输车辆进出。 4)、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应用少量人工配合清坡,将松土清至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再用机械掏取运走。人工清土所占比例一般为 1.5%-4%,修坡以厘米作限制误差。大基坑宜另配一台推土机清土、送土、运土。 5)、挖掘机、运土汽车进出基坑的运输道路,应尽量利用基础一侧或两侧相邻的基础以后需开挖的部位,使它互相贯通作为车道,或利用提前挖除土方的地下设施部位作为相邻的几个基坑开挖地下运输通道,以减少挖土量。 6)、对面积和深度均较大的基坑,通常采用分层挖土施工法,使用大型土方机械,在坑下作业。如为软土地基或在雨期施工,进入基坑行走需铺垫钢板或铺路基箱垫道。 7)、对大型软土基坑,为减少分层挖运土方的复杂性,可采用“接力挖土法”,它是利用两台或三台挖土机分别在基坑的不同标高处同时挖土。一台在地表,两台在基坑不同标高的台阶上,边挖土边向上传递到上层由地表挖土机装车,用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地点。上部可用大型挖土机装车,中、下层可用液压中、小型挖土机,以便挖土、装车均衡作业,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再配以人工开挖修坡、找平。在基坑纵向两端设有道路出入口,上部汽车开行单向行驶。用本法开挖基坑,可一次挖到设计标高,一次完成,一般两层挖土可挖到-10 m,三层挖土可挖到-15 m左右,可避免将载重汽车开进基坑装土,运土作业,工作条件好,效率高,并可降低成本。 8)、对某些面积不大,深度较大的基坑,一般亦宜尽量利用挖土机开挖,不开或少坡道,采用机械接力挖运土方法和人工与机械合理的配合挖土,最后用搭枕木垛的方法,使挖土机开出基坑。 9)、机械开挖应深而浅,基底及边坡应预留一层300-500 mm厚土层用人工清底、修坡、找平,以保证基底标高和边坡坡度正确,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