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冲断带与四川盆地的现今构造表现_数字地形和地震活动证据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冲断带与四川盆地的现今构造表现_数字地形和地震活动证据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冲断带与四川盆地的现今构造表现_数字地形和地震活动证据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冲断带与四川盆地的现今构造表现_数字地形和地震活动证据

 2007年1月地 质 科 学CH I N ESE JOURNAL OF GE OLOGY 42(1):31—44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冲断带与四川盆地的现今构造表现:数字地形和地震活动证据

3贾秋鹏1 贾 东1 朱艾斓2 陈竹新1 胡潜伟

1

罗 良1 张元元1 李一泉1(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210093; 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

摘 要 龙门山冲断带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之间,其现今地貌和构造活动表现对于理解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晚新生代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有的认识多数是从“山”的角度得出的,我们尝试从“盆”这一角度,利用近20年来的地震活动资料和地震反射剖面,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 M ),通过三维可视化分析软件来探讨四川盆地及龙门山的地貌特征和现代构造活动表现。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龙门山的现今地貌和地震分布具有明显的南北分段性;2)青藏高原东缘活动块体边界表现为由龙门山南段北东向构造在安县附近转折为岷山的南北向构造;3)龙门山南段的现代地震活动已深入四川盆地内部,形成地壳规模的楔形逆冲构造,地震活动、现代地貌和地震反射剖面的证据揭示了龙门山及四川盆地存在晚新生代构造缩短的可能性。

关键词 地震 地形地貌 构造缩短 晚新生代 龙门山 四川盆地

中图分类号:P5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63-5020(2007)01-031-14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372091)。

贾秋鹏,1982年8月生,硕士研究生,构造地质学专业。

2006年1月15日在“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2006-06-14改回。

青藏高原东缘的晚新生代变形模式是目前广泛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从东向挤出模型(Avouac and Tapponnier,1993)到近年提出的下地壳流动模型(Royden et al .,1997),不同学者对青藏高原东缘特别是龙门山晚新生代的隆起存在着不同的认识(Royden et al .,1997;Clark and Royden,2000;Tapponnier et al .,2001;Kirby et al .,2002,2003;Burchfiel,2003;Clark et al .,2005;李勇等,2005)。争论的首要问题之一在于晚新生代龙门山及四川盆地是否存在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存在构造缩短变形。四川盆地西部缺乏晚新生代的地层(Burchfiel et al .,1995;李勇等,2002),这无疑给区分这一地区的晚新生代的缩短变形和晚新生代之前的早期变形以及进一步确定晚新生代缩短变形量带来了困难和不利。显然需要更多的地质证据来揭示龙门山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特征,以期能够约束已有的模型或者为其它可能的解释提供证据。地形地貌是构造活动与地表过程共同作用的直接结果。Clark and Royden (2000)和Kirby et al .(2002)强调中新世以前,从松潘—甘孜地区到四川盆地的地形坡度较小,东缘地形起伏平缓,类似于现今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地区地形。现今的龙门山则构成了中国东、西部地形地貌的界限山脉,因

23

地 质 科 学2007年此,龙门山的现代地形地貌是晚新生代以来演化的结果,理解龙门山现代地貌特征和演化将有助于了解龙门山—岷山晚新生代动力学演化模式。另一方面,现今地震活动代表了最新的地壳变动,我们通过地震三维分布来讨论龙门山及四川盆地现代地震活动,并试图建立地震活动和地貌之间的联系。

1 构造背景

龙门山北起广元,南至雅安,大致呈北东—南西向延伸,长约500k m(图1)。龙门山是中国典型的推覆构造发育地区之一,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和早新生代,各构造岩片沿着汶川—茂汶断裂(F

,也称后山断裂)、映秀—北川断裂(F2,也称中央断裂)和安县—灌县

1

断裂(F

,也称山前断裂)呈叠瓦状向盆地内逆冲推覆(龙学明,1991;刘文均等,1999)。

3

贾东等(2003)根据其构造变形和地层发育特征将龙门山以安县为界分为南、北两段;根据重磁资料推测的四川盆地西部一系列北西向基底走滑断裂可能是制约龙门山南、北两段构造变形和构造样式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钟锴等,2004)。龙门山北段主要出露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可以划分出轿子顶推覆体和唐王寨推覆体等几个大的推覆构造单元;南段映秀—北川断裂和安县—灌县断裂之间大面积出露前震旦纪基底杂岩,可划分出彭灌推覆体、五龙推覆体和宝兴推覆体等构造单元。

晚中新世,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事件的影响,龙门山及其以西的松潘—甘孜地区发生剧烈构造变动(Tapponnier et al.,2001),龙门山南段和岷山在这一时期快速隆升(A rne et al.,1997;Kirby et al.,2002)。然而龙门山南段的强烈隆升并没有使四川盆地发生相应的强烈挠曲变形,晚新生代沉积物厚度有限且不连续地分布在龙门山南段的四川盆地(Burchfiel et al.,1995;李勇等,2002)。与南段不同,安县以北的龙门山北段晚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较为平静。龙门山北段最年轻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33Ma±,暗示中新世以来这一地区可能没有显著的抬升(A rne et al.,1997;Kirby et al.,2002)。虎牙断裂至江油之间的龙门山北段的涪江水系河道形态平缓,表明这里构造活动性较弱(赵小麟等,1994a,1994b;Kirby et al.,2003)。李传友等(2004)对龙门山北段断裂带的热释光(T L)和电子自旋共振(ESR)的研究也表明龙门山北段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有限,现已不构成活动块体的边界。

2 地形地貌特征

本文使用的DE M数据来自全美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 issi on(SRT M)全球数据,栅格精度三弧秒(约合90m),垂直误差不超过16m。选取以1000m高程差为间隔绘制的地形等高线图(图2)显示:四川盆地位于海拔1000m以下,从盆地向西,1000m等高线走向和龙门山南段构造带走向一致;等高线在安县以北的龙门山北段呈面状散开分布,表明地形高差变化不大,走向和龙门山北段主断裂一致。2000m和3000m等高线走向大致相同,均沿北东向龙门山南段构造带至安县附近转为近南北走向。因此,安县以北,地形等高线按走向分为两支,一支沿龙门山北段走向,另一支沿岷山山脉南北向延伸。

由南至北,我们选择了横切龙门山的7条北西—南东向地形剖面(图3,图4)。剖面

1期贾秋鹏等: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冲断带与四川盆地的现今构造表现图1 龙门山构造纲要简图及四川盆地地形

F 1.汶川—茂汶断裂 F 2.映秀—北川断裂 F 3.安县—灌县断裂 F 4.虎牙断裂

Fig .1 Tect onic and t opographic map of the Long men thrust belt,Sichuan Basin and adjacent areas

显示四川盆地平均海拔位于600m ±。龙门山南段地形剖面(A 2A ′,B 2B ′,C 2C ′和D 2D ′

)显示四川盆地和龙门山南段之间以安县—灌县断裂(F 3)为界存在截然的盆山界限,安县—灌县断裂(F 3)和映秀—北川断裂(F 2)之间部分海拔大致位于1000~2000m ,映秀—北川断裂(F 2)和汶川—茂汶断裂(F 1)之间部分海拔基本都在2000m 以上,特别是C 2C ′剖面穿过的彭灌杂岩体的高点海拔甚至逾4000m 。龙门山北段的海拔普遍在1000~2000m ±,由南西至北东方向,龙门山北段与四川盆地盆山界限越来越模糊(E 2E ′,F 2F ′和G 2G ′剖面),G 2G ′剖面从地形上几乎已无法分辨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界限。显然,龙门山南、北两段在地貌表现上截然不同。龙门山南段的海拔明显高于龙门山北段,从龙门山南段过渡到四川盆地的地形梯度大,盆山界限显著。

岷山是晚新生代以来快速隆起的区域(邓起东等,1994;Chen et al .,1994;Kirby et al .,2000),另一条穿过岷山—龙门山北段—四川盆地的联合地形剖面(E ″2E ′2E )明显表现出岷山—龙门山北段和龙门山北段—四川盆地两个地形边界,特别是虎牙断裂(F 4)两侧的岷山—龙门山的地貌边界特别显著。

3 现代地震活动

本文使用的地震数据来自四川省地震局闻学泽提供的四川地震目录、I SC 全球共享33

地 质 科 学2007

图2 龙门山—岷山及邻区地形等高线,以1000m 为间隔

Fig .2 Topographic cont ours of the Long men 2M inshan Mountains and adjacent areas,with an interval being 1000m 目录和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朱艾斓等(2005)提供的重新定位小震数据。其中,经整理综合和重新定位后的川西高原地震水平误差平均为112k m ,垂直误差平均为118km ,四川盆地地震水平误差平均为2km ,垂直误差平均为117k m 。

龙门山及岷山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的中段,最大历史地震为715级,近年来较大的地震为1976年松潘和平武两次712级地震。经重新定位后的地震明显沿龙门山南段—岷山主要断裂集中分布,龙门山北段地震密度向北东逐渐降低,分布弥散(图5)。因此,地震带形态上表现为沿北东向龙门山南段至安县附近后折而向北沿南北向岷山延伸。龙门山南段地震带地震活动主要以中2小地震居多,历史上只发生过4次6级地震,没有7级以上地震的纪录,近年来发生的最大地震为1999年绵竹地区的两次5级地震;龙门山北段现代断裂活动则相对微弱得多,北川(位于安县以北)以北历史上未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因此,龙门山南段—岷山构成了现今青藏高原东缘的活动边界(邓起东等,1994;Chen et al .,1994)。本文在都江堰—安县和都江堰—雅安段分别选择了两个地震震源廊带剖面(图5,图6),通过震源位置恢复断裂带形态并讨论龙门山的现代活动断裂。

43

1期贾秋鹏等: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冲断带与四川盆地的现今构造表现图3 龙门山及四川盆地地质、地形复合叠加图蓝线代表横穿龙门山的地形剖面,黄线代表横穿岷山的地形剖面;F 1、F 2、F 3和F 4同图1;Sa .轿子顶推覆体;

Sb .唐王寨推覆体;Sc .彭灌推覆体;Sd .五龙推覆体;Se .宝兴推覆体

Fig .3 Topographic 2geol ogical map of the Long men Mountains and the western Sichuan Basin

Carena et al .(2001,2004)和Carena and Suppe (2002)对美国圣安得列斯断裂和中国台湾山脉等重要边界活动断裂的研究表明,经过精确定位的中2小地震震源位置不仅可以在平面上更集中沿断裂分布,还可以借助三维可视化软件通过震源位置和大震震源机制解恢复断层面,揭示断裂走向上的变化和断裂带的三维几何形态。我们使用类似的方法研究龙门山断裂的几何特征。

(1)廊带剖面A

平面上,剖面A 内的地震从龙门山弥散进入四川盆地内部。从地震震源廊带剖面图上来看,在20k m ±深度存在一少震层,这表明20km ±可能有一个力学性质较弱的层,地震测深剖面也显示15~20k m 存在一低速层(许志琴等,1999)。事实上,朱艾斓等(2005)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在15~20km 处普遍存在这样一个少震层。垂向剖面上,30k m 以上部分地震整体上构成一向盆地方向逆冲的逆冲楔,其前锋端与龙泉山隆起相对应。1999年9月14日在该剖面内绵竹地区发生510M s 地震(图5),震源深度14k m ,依据震源机制解推测的断层面走向259°,平行于龙门山冲断带走向,倾向北西,倾角53

地 质 科 学2007

图4 穿越龙门山至四川盆地的地形剖面图(位置见图3)

Fig .4 The t opographic p r ofiles acr oss the Long men Mountains t o the Sichuan Basin

63

1期贾秋鹏等: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冲断带与四川盆地的现今构造表现图5 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地震分布图黑色矩形框代表地震震源廊带剖面位置图,震源机制解引自赵珠等(2001)

Fig .5 Ep icenter distributi on of earthquakes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the Long men Mountains

35°±,断层面错动方式为逆冲走滑(赵珠等,2001)。绵竹510M s 地震震源机制解推断的断层面也表明这一逆冲楔的几何形态以垂直于龙门山走向且指向盆地为特点。而30k m 以下的深部地震基本位于一条斜线上,笔者认为30k m 以下的地震可能是发生在一条倾向东的逆断层上,已有的地震测深剖面也表明龙门山中段大致深度范围内存在这样一个东倾的逆断层(宋鸿彪,1994;许志琴等,1999)。从整体几何形态上讲,该剖面的龙门山和四川盆地内的深部和浅部逆断裂构成倾向相反的鳄鱼嘴构造(cr ocodile 2like structure )或称楔体构造,表现为四川盆地基底强力楔入龙门山构造带。然而,上部和下部倾向相反的断层的确切转换深度和具体构造样式尚不能肯定。

(2)廊带剖面B

该剖面自龙门山穿过四川盆地直达川东华蓥山构造带(图6)。川东构造带形成于中生代,表现为一系列平行的由南东向北西的逆冲推覆构造,走向北东(吴根耀,2002;Yan et al .,2003;孙岩等,2005)。同剖面A 类似,该剖面在20km ±存在一少震层,表现出上、下倾向相反的两条逆断层的楔体构造,地壳上部的逆冲楔前锋也大致指向熊坡和龙泉山。在整个剖面上,川东构造带同样表现为活跃的地震带,形态上也构成一向西的逆冲楔体。因此,龙门山构造带和川东构造带共同组成了向四川盆地对冲的几何形态,川东构造带的地震活动可能是因为刚性的四川盆地将来自龙门山以西的挤压应力传递至川东,使中生代推覆构造带复活引起的。

73

地 质 科 学2007

图6 地震震中廊带剖面图A (上)和图B (下),位置见图5

Fig .6 The ep icenter corridor A (upper )and B (l ower )of earthquakes

(3)邛西构造

邛西构造位于雅安东北,其地表覆盖有一套更新世的冲积扇砾石层。邛西构造的数字高程模型显示其冲积扇被一长约30k m 的南北向断沟所切割(图7)。地震反射剖面A 2B 揭示其地下存在一断层扩展褶皱。比较它们之间的位置后可发现断层的活动轴面A ′的位置和错断地表晚更新世冲积扇的南北走向断沟的位置完全一致,我们认为地表的断沟是由于沿轴面A 发生断层突破导致岩石破碎后形成的;换言之,邛西构造的活动时间可以推到更新世以后。从地表破裂走向来看,邛西构造是一南北走向断层,向南可能还切过了北东向的熊坡背斜。因此,晚更新世以来,龙门山南段不仅存在断裂活动(Chen et al .,1994;邓起东等,1994;杨晓平等,1999),而且盆地内部也存在着缩短变形。4 讨论及结论

分布在龙门山南段前缘盆地内的大邑砾岩和雅安砾岩反映了龙门山南段中新世以来的快速隆升(李勇等,2002),而Meng et al .(2006)等认为龙门山南段独特的飞来峰现

83

93 1期贾秋鹏等: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冲断带与四川盆地的现今构造表现

图7 邛西构造地形图(上)及地震反射剖面图(下)

地形图中A2B即地震反射剖面位置,G点代表地震反射剖面A2B与切割现代冲积扇的断沟交点位置;

K.白垩系底界,J2.中2上侏罗统底界,J1.下侏罗统底界,T3.上三叠统底界

Fig.7 Topographic map of the Q i ongxi structure(upper)and secti on acr oss the structure(l ower)

象是中新世以来龙门山南段的快速隆升导致的重力滑覆成因。与此相对应,现今龙门山最显著的地貌特征就是南北分段性:北段海拔普遍处在1000m至2000m之间。沿北

04

地 质 科 学2007年东方向,龙门山北段和四川盆地之间界限逐渐模糊;南段地形陡峭,盆山界限清楚。虽然我们还不能肯定晚新生代之前的龙门山地貌是否已经有了类似现今的南北分段的特点,但至少中新世以来的地质事件极大强化了龙门山南、北两段的地貌差异,这可能暗示中新世以来改造龙门山的作用力也有南北差异。

剥蚀和抬升是雕塑地貌的正反两个方面。龙门山北段山脉高点位于出露前震旦纪基底杂岩的轿子顶推覆体(图4的F2F′),海拔近3000m,而大面积出露古生2中生界的山区海拔在1000m至2000m之间;龙门山南段中央断裂与山前断裂间出露的古生2中生界海拔大多也位于1000m至2000m之间,而中央断裂和后山断裂间大面积出露的前震旦纪基底岩石海拔平均在3000m以上。因此,表面上龙门山南、北两段地貌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出露岩石抗剥蚀能力差异造成的。然而,龙门山南段彭灌推覆体中的基底杂岩(图4的C2C′)同五龙推覆体和宝兴推覆体(图4的A2A′)相比海拔明显更高,逾4000m,而且彭灌推覆体中的古生界海拔也超过了3000m(图4的D2D′)。因此,似乎难以单一地用岩性差异来解释晚新生代龙门山地貌的南北差异。另一方面,龙门山南段是现代地震活动强烈的地方,特别是高海拔的彭灌推覆体和安县—都江堰之间高密度的地震分布在空间上是相对应的;龙门山北段则是现代比较稳定的地区,更新世以来构造活动十分微弱。因此,现代构造活动南强北弱和晚新生代以来形成的龙门山南、北两段地貌差异具有某种空间上的联系,我们推测现今龙门山南段地貌在一定程度上与构造活动相关,而且彭灌推覆体前锋高密度的地震分布和彭灌推覆体相对高的海拔相对应,也暗示地貌和构造活动存在相关性。相比而言,龙门山北段地貌则表明该地的构造活动性较弱。

龙门山北段构造活动较弱可能与晚新生代岷山的强烈隆升有关。现代GPS测量表明青藏高原东缘整体上处于向东运动的大背景下(Zhang et al.,2004),岷山晚新生代的快速隆起充当了龙门山北段的屏障(Chen et al.,1994;邓起东等,1994;蒋良文等,2005)。因此,从现代地震活动来看,青藏高原东缘的现代活动边界位于龙门山南段—岷山一线,巧合的是龙门山南段—岷山也构成了青藏高原最陡峭的地形边界之一。现代GPS测量代表了现今的地壳运动,尽管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构造缩短边界的GPS测量速度差可以和由地质学得到的缩短速率有较好的吻合,如天山(汪新等, 2001),但在龙门山可能存在着意外。现代GPS测量表明龙门山南段—岷山两侧只存在误差以内的速度差,近十几年来的观测结果并不支持龙门山南段—岷山是构造缩短边界(Chen et al.,2000;B urchfiel,2003;Zhang et al.,2004)。然而,GPS的观测时间尺度只有十几年,同晚新生代百万年的时间尺度相比是微小的,GPS测量值能够代表多大时间尺度上的地壳运动速度尚需斟酌。我们对现代地震活动的研究暗示着龙门山南段存在能够吸收一定构造缩短量的地壳规模的逆冲构造,1999年绵竹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揭示的断层面产状也指示了指向盆地方向的逆冲楔几何形态(图5)。不仅在四川盆地西部可能存在逆冲构造,刚性的四川盆地可能还将一部分来自青藏高原的挤压应力传递至川东构造带,引起早期构造的重新活动。我们对四川盆地西南邛西构造的地震反射剖面研究表明四川盆地西部确实存在更新世以来的构造缩短,而地震的空间分布和地貌边界几乎相同的分布特征则启发我们进一步定量化和细致地研究龙门

14

1期贾秋鹏等: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冲断带与四川盆地的现今构造表现

山及四川盆地存在的晚新生代构造缩短变形。

致谢 感谢本文写作过程中邓起东院士、贾承造院士、魏国齐高级工程师、闻学泽研究员和闫华博士的热情指导帮助,同时对两位审稿人细致深入的宝贵意见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邓起东,陈社发,赵小麟.1994.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动力学.地震地质,16(4):389—403.

Deng Q idong,Chen Shefa and Zhao Xiaolin.1994.Tect onics,seis m isity and dyna m ics of Long menshanMountains and its ad2 jacent regi ons.Seis m ology and Geology,16(4):389—403.

贾 东,陈竹新,贾承造,魏国齐,李本亮,张 惬,魏东涛,沈 杨.2003.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构造解析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发育.高校地质学报,9(3):462—469.

Jia Dong,Chen Zhuxin,J ia Chengzao,W ei Guoqi,L i Benliang,Zhang Q ie,W ei Dongtao and Shen Yang.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Long men Shan fold and thrust belt and devel oment of the W estern Sichuan Foreland Basin,central Chi2 na.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 niversities,9(3):462—469.

蒋良文,王士天,王运生,李逾生.2005.川西北断块东部区域活动构造体系及其对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4):340—344.

Jiang L iang wen,W ang Shitian,W ang Yunsheng and L i Yusheng.2005.Active tect onic system and its contr ol of seis m ic ac2 tivity in the east part of the northwest fault bl ock of Sichuan,China.Journal of Chengdu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d.),32(4):340—344.

李 勇,侯中健,司光影,Dens more A L,周荣军.2002.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构造层序与构造事件.中国地质,29

(1):30—36.

L i Yong,Hou Zhongjian,Si Guangying,Dens more A L and Zhou Rongjun.2002.Cenozoic tect onic sequence and tect onic events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 inghai2Tibet p lateau.Geology in China,29(1):30—36.

李 勇,Dens more A L,周荣军,EllisM A.2005.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弹性挠曲模拟.地质学报,79(5):608—615.

L i Yong,Dens more A L,Zhou Rongjun and EllisM https://www.doczj.com/doc/0f10010071.html,te Cenoz oic er osi onal thickness and flexural deflecti on al o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A cta Geologica S inica,79(5):608—615.

李传友,宋方敏,冉勇康.2004.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讨论.地震地质,26(2):248—258.

L i Chuanyou,Song Fang m in and Ran https://www.doczj.com/doc/0f10010071.html,te Quaternary activity and age constraint of the northern Long men2 shan fault z one.Seis m ology and Geology,26(2):248—258.

刘文均,郑荣才,李祥辉.1999.龙门山泥盆纪沉积盆地的古地理和古构造重建.地质学报,73(2):109—119.

L iu W enjun,Zheng Rongcai and L i Xianghui.1999.Reconstructi on of palaeogeography and palaeotect onics of a Devonian sedi m entary basin in the Long menshan area,Sichuan.Acta Geologica S inica,73(2):109—119.

龙学明.1991.龙门山中北段地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8(1):8—14.

Long Xue m ing.1991.Several questi ons of geochr onic evoluti on in the m id2northern seg ment of Long menshan Moutains.Jour2 nal of Chengdu College of Geology,18(1):8—14.

宋鸿彪.1994.龙门山造山带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释.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1(2):79—88.

Song Hongbiao.1994.The comp rehensive inter p retati on of geol og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 in the or ogenic belt of Long men Mountains,China.Journal of Chengd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1(2):79—88.

孙 岩,刘德良,朱文斌,郭继春,李本亮,郭 建,王 锋,赵忠岩.2005.上扬子地壳区域性地层岩石物性力学参数与滑动层位关系研究.地质科学,40(4):532—538.

Sun Yan,L iu Deliang,Zhu W enbin,Guo J ichun,L i Benliang,Guo J ian,W ang Feng and Zhao Zhongyan.2005.Study on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r ock physico2mechanic parameters and sli pp ing layers of regi onal strata in the Upper Yangtze crust.Chinese Jour.Geol.,40(4):532—538.

24

地 质 科 学2007年汪 新,Hubert2Ferrari A,Suppe J.2001.晚更新世以来南天山阿克苏地区地壳缩短率.地质科学,36(2):195—202. W ang Xin,Hubert2Ferrari A and Suppe J.2001.Shortening rate since Late Pleist ocene in Aksu area,s outhern flank of Tians2 han,China.Chinese Jour.Geol.,36(2):195—202.

吴根耀.2002.燕山运动和中国大陆晚中生代的活化.地质科学,37(4):453—461.

W u Genyao.2002.The Yanshanian or ogeny and Late Mes ozoic activati on in China continent.Chinese Jour.Geol.,37(4): 453—461.

许志琴,杨经绥,姜 枚,李海兵.1999.大陆俯冲作用及青藏高原周缘造山带的崛起.地学前缘,6(3):139—151. Xu Zhiqin,Yang J ingsui,J iangMei and L i Haibing.1999.Continental subducti on and up lifting of the or ogenic belts at the margin of the Q ianghai2Tibet p lateau.Earth Science Frontiers,6(3):139—151.

杨晓平,蒋 溥,宋方敏,梁小华,陈献程,邓忠文.1999.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错断晚更新世以来地层的证据.地震地质,21(4):341—345.

Yang Xiaop ing,J iang Fu,Song Fang m in,L iang Xiaohua,Chen Xiancheng and Deng Zhong wen.1999.The evidence of the South Long menshan fault z ones cutting Late Quaternary stratum.Seis m ology and Geology,21(4):341—345.

赵小麟,邓起东,陈社发.1994a.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构造地貌学研究.地震地质,16(4):422—428.

Zhao Xiaolin,Deng Q idong and Chen Shefa.1994a.Tect onic geomor phol ogy of the central seg ment of the Long menshan thrust belt,western Sichuan,s outhwestern China.Seis m ology and Geology,16(4):422—428.

赵小麟,邓起东,陈社发.1994b.岷山隆起的构造地貌学研究.地震地质,16(4):429—439.

Zhao Xiaolin,Deng Q idong and Chen Shefa.1994b.Tect onic geomor phol ogy of the M inshan up lift in western Sichuan,s outh2 western China.Seis m ology and Geology,16(4):429—439.

赵 珠,汪碧澜,龙思胜,陈 银.2001.1999年四川绵竹清平5.0级地震序列构造活动特征.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2(6):30—37.

Zhao Zhu,W ang B ilan,Long Sisheng and Chen Yin.2001.The tect onic active characteristic of the earthquake sequence with magnitude5.0in M ianzhu,Q ingp ing,Sichuan in1999.Seis m ological and Geo m agnetic O 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2(6):30—37.

钟 锴,徐鸣洁,王良书,贾 东,魏国齐.2004.川西两期前陆盆地南北两段构造演化的地球物理特征.石油学报, 25(6):29—37.

Zhong Kai,Xu M ingjie,W ang L iangshu,J ia Dong and W ei Guoqi.2004.Geophysical evidence of t w o2seg ment tect onic evo2 luti on of t w o2phase f oreland basin in the western Sichuan p r ovince.A cta Petrolei S inica,25(6):29—37.

朱艾斓,徐锡伟,周永胜,尹京苑,甘卫军,陈桂华.2005.川西地区小震重新定位及其活动构造意义.地球物理学报, 48(3):629—636.

Zhu A ilan,Xu Xi w ei,Zhou Yongsheng,Yin J ingyuan,GanW eijun and Chen Guihua.2005.Rel ocati on of s mall earthquakes in western Sichuan,China and its i m p licati ons f or active tect onics.Chinese Jour.Geophys.,48(3):629—636.

A rne D,Worley B,W ils on C,Chen Shefa,Foster D,Luo Zhili,L iu Shugen and D irks P.1997.D ifferential exhumati on in

res ponse t o ep is odic thrusting al o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Tectonophysics,280:239—256. Avouac J P and Tapponnier P.1993.Kine matic model of active def or mati on in Central A sia.Geophysical Research L etter,20: 895—898.

Burchfiel B C.2003.Ne w technol ogy;Ne w geol ogical challenges.Geol.Soc.Am er.Today,14(2):4—10.

Burchfiel B C,Chen Zhiliang,L iu Yup ing and Royden L H.1995.Tect onics of the Long menshan and adjacent regi on,cen2 tral China.International Geol.Rev.,37:661—735.

Carena S and Suppe J.2002.Three2di m ensi onal i m aging of active structures using earthquake aftershocks:The Northridge thrust,Calif ornia.Jour.S truct.Geol.,24:887—904.

Carena S,Suppe J and Kao H.2001.Active detachment of Tai w an illum inated by s mall earthquakes and its contr ol of first2or2 der t opography.Geology,30:935—938.

Carena S,Suppe J and Kao https://www.doczj.com/doc/0f10010071.html,ck of continuity of San Andreas fault in s outhern Calif ornia:Three2di m ensi onal fault models and earthquake scenari os.Jour.Geophys.Res.,109:A rt.No.B04313.

Chen Shefa,W ils on C J L,Deng Q idong,Zhao Xiaolin and Luo Zhili.1994.Active faulting and bl ock move ment ass ociated with large earthquakes in M inshan and Long men Mountains,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Jour.Geophys.R es.,99

34

1期贾秋鹏等: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冲断带与四川盆地的现今构造表现

(B12):24025—24038.

Chen Zhiliang,Burchfiel B C,L iu Y,King R W,Royden L H,TangW,W ang E,Zhao J and Zhang X.2000.Gl obal posi2 ti oning syste m measure ments fr om eastern Tibet and their i m p licati ons for I ndia/Eurasia intracontinental defor mati on.

Jour.Geophys.R es.,105(B7):16215—16227.

Clark M K and Royden L H.2000.Topographic ooze:Buildi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ibet by l ower crustal fl ow.Geology,28

(8):703—706.

Clark M K,Bush J W M and Royden L H.2005.Dyna m ic t opography p r oduced by l ower crustal fl ow against rheol ogical strength heter ogeneities bordering the Tibetan Plateau.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162(2):575—590. Kirby E,W hi pp le K X,Burchfiel B C,Tang W enqing,Berger G and Sun Z.2000.Neotect onics of the M in Shan,China:

i m p licati ons f or mechanis m s driving Quaternary defor mati on al o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Geol.

Soc.Am er.B ull.,112(3):375—393.

Kirby E,Reiners P W,Kr olM A,W hi pp le K X,Hodges K V,Farley K A,TangW enqing and Chen https://www.doczj.com/doc/0f10010071.html,te Cenoz oic evoluti on of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inferences fr om40A r/39A r and(U2Th)/He ther mo2 chr onol ogy.Tectonics,21(1):1—20.

Kirby E,W hi pp le K X,TangW enqing and Chen Zhiliang.2003.D istributi on of active r ock up lift al o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I nferences fr om bedr ock channel l ongitudinal p r ofiles.Jour.Geophys.R es.,108(B4):A rt.

No.2217.

Meng Q ingren,Hu J ianm in,W ang Erchie and Qu https://www.doczj.com/doc/0f10010071.html,te Cenoz oic denudati on by large2magnitude landslides in the eastern edge of Tibetan Plateau.Earth Planet.Sci.L ett.,243:252—267.

Royden L H,Burchfiel B C,King R W,W ang Erchie,Chen Zhiliang,Shen Feng and L iu Yup ing.1997.Surface defor ma2 ti on and l ower crustal fl ow in eastern Tibet.Scicence,276:788—790.

Tapponnier P,Xu Zhiqin,Roger F,Meyer B,A rnaud N,W ittlinger G and Yang J ingsui.2001.Oblique stepwise rise and gr owth of the Tibet Plateau.Science,294:1671—1677.

Yan Danp ing,Zhou Meifu,Song Honglin,W ang Xinwen and Mal pas J.2003.O rigin and tect onic significance of a Mes oz oic multi2layer over2thrust system within the Yangtze B l ock(South China).Tectonophysics,361:239—254.

Zhang Peizhen,Shen Zhenkang,Gan W eijun,Bürg mann R,Molnar P,W ang Q i,N iu Zhijun,Sun J ianzhong,W u J ianchun, Sun Hanr ong and You Xinzhao.2004.Continuous defor mati 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fr om gl obal positi oning syste m data.

Geology,32(9):809—812.

ACT I VE TECTO N I CS I N THE LO NG M EN THRUST BEL T TO

THE EASTERN Q I NGHA I2T I BETAN PLATEAU AND S I CHUAN

BAS I N:EV I D ENCE FROM TO PO GRAPHY AND SE I S M I C I TY

J ia Q iupeng1 J ia Dong1 Zhu A ilan2 Chen Zhuxin1 Hu Q ianwei1

Luo L iang1 Zhang Yuanyuan1 L i Yiquan1

(1.D epart m ent of Earth Sciences,N anjing U niversity,N anjing 210093;

2.Institute of Geology,China Earthquake A dm inistration,B eijing 100029)

Abstract

The Long men thrust belt is l ocated bet w een the Sichuan Basin and eastern margin of the Q inghai2Tibetan p lateau,whose characterized t opography and active structures in this area must be very i m portant f or understanding the tect onic evoluti on of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p lateau and the western Sichuan Basin fr om Late Cenoz oic.So far,most of study on the area was based

地 质 科 学2007年

on the"p lateau"point.W e tried t o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the t opography and active structures in the area by both of the earthquakes occurring in recent t w enty years and D igital Elevati on Model(DE M)by the hel p of3d2visualizati on s oft w are.Our results were as f oll ows.1)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 opography and the distributi on of earthquakes,the Long men M ts.could be divided int o t w o seg ments,with a boundary near Anxian county.2)the active margin of the eastern of the p lateau extended northeast w ards al ong the s outhern sect or of the Long men Mountains,then turned t o the north al ong the M inshan M ts.near Anxian.3)The earthquakes diffused int o the western Sichuan Basin and appeared as a crustal wedge2shaped f or m t oward the interi or of the basin.I n short words,all of the seis m icity,t opography and the seis m ic p r o2 file suggested the possibility of tect onic shortening in the Long men M ts.and in the western Si2 chuan Basin fr om Late Cenoz oic.

Key W ords Seis m icity,Topography,Tect onic shortening,Late Cenoz oic,The Long2 men M ts.,The Sichuan Basin

“地质科学”42卷第2期目录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付晓飞 王朋岩 吕延防 付 广 杨 勉 孟庆芬(209)………………………………………

韧性剪切带的变形分域现象———以辽东的丹东韧性剪切带为例……………………………………

刘如琦 戴立军 商木元 王铁军 汪振斌 崔武军 杨秀峰(223)……………………………

中国中—西部4种新生代挤压盆地成藏地质条件及成藏期次………………………………………

赵孟军 宋 岩 秦胜飞 柳少波 洪 峰 傅国友 达 江(234)……………………………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克拉托天然气来源分析及聚气特征……………………………………………

钱 玲 卢玉红 黄龙藏 胡文革 张秋茶 汪 海 何芬贤(253)……………………………

中国北部古元古代地壳尺度的伸展拆离和硅铝壳内活动带:北东向线性航磁异常的地质构造解释

张家声 黄雄南 李 燕(267)………………………………………………………………………

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四段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张 鑫 张金亮(303)

…………………………………

二连盆地砂岩体形成和分布的多元控制特征分析…刘 震 郝 琦 赵贤正 张以明 杨德相(319)鲁西地区沿寒武系/太古界不整合面滑脱构造的主要特征及形成机制……………………………

李 理 张进江 钟大赉 王先美(335)……………………………………………………………

内蒙古东胜地区中侏罗统砂岩沉积物源的地球化学证据李宏涛 蔡春芳 罗晓容 孙希勇(353)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邻区的动力学分析与区域构造演化…………………………………………

侯明金 朱 光 JacquesM ercier Pierre Vergely 王永敏(362)…………………………………

研究简报

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火山岩的K2A r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牛漫兰 谢成龙 宋传中 王道轩 向必伟(382)…………………………………………………

中国西部喀喇昆仑—昆仑山地区火山岩的40A r239A r年龄及地质意义林清茶 夏 斌 张玉泉(388)

地学新知

基于神经网络和开窗技术的储层渗透率的预测方式———以大庆萨尔图油田葡萄花油层组P I12P I4小层砂岩为例单敬福 纪友亮 史 榕 柳成志(395)

……………………………………

探索与争鸣

初论塔里木盆地砂岩储层中Si O

2的溶蚀类型及其机理钟大康 朱筱敏 周新源 王招明(403)

……

地学人物

地层学家张守信(415)………………………………………………………………………………………

44

青藏高原构造

两种观点 第一种为印象派观点,即传统的用某种背景中主要构造的发展顺序来预测其它地区构造发展顺序的观点,具有主观性。本文强调了喜马拉雅-西藏造山体系过去50Ma来的演化历史,试图反映20世纪末喜马拉雅-西藏造山体系的研究程度。 第二种为新印象派观点,即识别出在造山带演化过程中导致发生造山作用的那些过程,并探讨在定义造山带行为时这些作用过程是怎样在一起进行活动的。其本质是要了解整体,必须先了解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对喜马拉雅-西藏造山体系而言,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今天定义这个特殊体系的行为时必不可少的作用过程是什么?它们在时间上能够向后回溯多远?它们能够告诉我们关于造山作用更多的什么样的信息? 目录 0 引言 (1) 1 地形特征 (2) 2 区域地质 (2) 2.1北喜马拉雅带 (2) 2.2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4) 2.2.1 北喜马拉雅组成 (4) 2.2.2 新特提斯洋底组成 (5) 2.2.3 印度板块组成 (5) 2.2.4 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外来岩块 (5) 2.3碰撞后的磨拉石盆地 (6) 2.4西藏带 (6) 2.5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 (7) 2.6高喜马拉雅带 (8) 2.7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 (10) 2.8低喜马拉雅带 (11) 2.9低喜马拉雅结晶异地岩体 (12) 2.10亚喜马拉雅带 (13) 2.11山间盆地 (13) 3 喜马拉雅和藏南的构造历史 (13) 3.1原喜马拉雅阶段(白垩纪~早始新世) (14) 3.2始新喜马拉雅阶段(中始新世-晚渐新世) (14) 3.3新喜马拉雅阶段(中新世早期-现在) (16) 4 喜马拉雅碰撞后缩短量的估计 (23) 5 中生代-第三纪的变质历史 (24) 6 一种新印象派观点 (28)

地形(四大高原与盆地)

中国主要地形区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我国四大高原的分布与地形特点,并了解各高原的成因;掌握四大盆地的分布并了解他们的地形特点。 2、使学生掌握辨认高原与盆地地形特征的方法。 3、通通过学习占我国面积大部分的高原与盆地的地形特征与环境特点,使他们了解我国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坚定学习科学知识,从而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决心。 4、重点:四大高原,盆地的分布和地形特点。 5、难点:对高原盆地成因的理解。 教学对象分析: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敢于表现自我,他们能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掌握我国四大高原和盆地的分布与地形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掌握我国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地形特点差异性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具:多媒体、地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语练习法相结合。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中国的地形概况,现在我们回顾一下。我国的地势总体是怎样的?我国有哪些地形类型?回答:略 教师讲解:(PPT展示中国地形图)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从我国地形图来看,我国地形构成的东部和西部有很大差异。西部主要是高山、高原和盆地;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四大高原与盆地。新课讲解 提问:同学们我国西部有“高原中国”之称,高原面积占西部面积的大部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四大高原,它们的面积辽阔,形态各异,同学们能说说它们是哪四大高原吗?

回答:略 教师讲解:我们现在就来逐个的了解它们,首先是青藏高原。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并从PPT上的地形图找出青藏高原的具体位置及范围。 回答:略 教师讲解: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面积约占我国面积的四分之一,北起昆仑山、祁连山,东抵横断山脉,西与南达我国的边界。由于它位于我国的第一阶梯上这也决定了它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海拔。 提问:同学们知道它有多高吗?回答:略 教师讲解:青藏高原有着“世界屋脊”之称,世界上排名前九位的高山都位于它之上,8千米以上的高山有十四座,其中最高的是家喻户晓的珠穆朗玛峰(PPT 展示青藏高原地图)珠穆朗玛峰海拔高达8844.43米,而整个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 提问:同学们知道它是如何形成这么高的海拔吗?回答:略 教师讲解:大约在1亿年前的新生代时期,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相互挤压,造成青藏高原抬升隆起,直至今日形成了高大的青藏高原。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与观察PPT上的青藏高原地图,总结它的特点。回答:略 教师讲解:青藏高原的边缘与内部分布着一系列雄伟的山脉,高山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但山脉之间高原起伏和缓,相对高度很小,因此,“远看成山,近看成川”就成了青藏高原的真实写照。 过渡:青藏高原上蓝天下的雪山景色十分优美,以后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去看一看。看过雪山风光不防去看一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高原。 提问:现在请同学们在PPT上的地形图上找出内蒙古高原的具体位置与范围。回答:略 教师讲解: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从大兴安岭以西向西延伸到祁连山山麓,北达国界,南抵长城,它的海拔跟青藏高原比起来要低得多,只有1000多米。提问:我们刚刚提到过“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用来形容内蒙古的,现在请同学们结合PPT上的图,归纳出它的特点。 回答:略

最新对于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的调查研究

对于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的调查研究

对于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的调查研究 摘要:为何在这一地区地震频发?为何3年前的5.12地震对这一地区的伤害如此之深?为何同处四川的成都安然无恙?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地震 2008年5月12日2时28分,那本是一个在平淡不过的午后,但就在那一刻,我们的身边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 其中受灾最严重的莫过于身处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区。你一定会问为何这些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区受灾最严重?下面就让我来给你答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龙门山断裂带在中国的数量及其分布。 1、河南龙门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3公里的伊河两岸东、西 山上; 2、山东龙门山:位于山东省泗水县城西北16公里,泗水、宁阳县 交界处; 3、四川龙门山: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广元市、都江堰市 之间。

其次我们来了解断裂带的构造。 龙门山断裂带是由3条大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后山断裂,龙门山主中央断裂,龙门山主边界断裂。此次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县坐落在龙门山主中央断裂上,它属于逆—走滑断裂。同样受灾的都江堰市落在龙门山主边界断裂上,属逆冲断裂。 再其次,我们来谈谈断裂带与那一次地震的关系。 四川省的地震主要集中在8个地震带(区)上:鲜水河地震带、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理塘地震带、金沙江地震带、龙门山地震带、松潘地震带、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木里—盐源地震区。据四川省地震局相关人士介绍,成都不属于任何地震带和地震区,成都本身基本上不会发生地震。而大成都地区每年都有地震,主要集中在龙泉、金堂等地方。我们因该知道地震是因为板块运动挤压形成的。因为龙泉山脉是地壳积压形成的,所以每年有地壳运动时候都会有轻微的地震。但是因为龙泉山脉属于一个小型山脉,因此地壳运动不大,每年的地震幅度都在3级及其以下,在震中附近会感觉到稍微摇晃了一下,所以一般也不会被人察觉。 汶川地震为何能量如此之大?美国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教授郦永刚认为,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多发区内的活动断层,来自青藏高原深部的物质向东流动到四川盆地受阻,向上运动,两者边界即为断层面。如果断裂每年运动数厘米,每隔50米至70米,积聚的应力和能量就能产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由于震源较浅,而且震源机制为向东的逆冲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本课时内容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征——区域性与综合性,而构建学生的地理学科意识成为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具体课标的要求: 1、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自然地理差异; 2、说出其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是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教材第八章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完三个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各章节中的第一节设计思路与本节相同,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具有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同等的地位,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本章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作用。 2、本节主要内容:与前三章第一节的设计思路相同,本节是青藏地区的概述,主要讲述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本节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分成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大板块。教材的第一个标题为“世界屋脊”,从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入手,介绍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最突出特征——高寒。第二个标题为“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主要介绍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青藏地区农牧业所具有的突出特征——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比较发达。 三、学情分析

本节所教为初二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接受新知识较为快速,对新鲜地理风俗事物的兴趣浓厚。且学生已经学习完前三章节内容,学习思路与本节相同,这为本节的学习起到了的铺垫作用。也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但不足的是,对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衔接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师应特别注意将所有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理清相关地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脑海中有着学习区域地理的框架图,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分析,也为将来的高中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识别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2、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阅读图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两地区的地理特征,再充分利用以前学过的有关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的知识,综合分析两地区的差异,提高综合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从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观念。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龙门山前山断裂带论文: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地震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龙门山前山断裂带论文: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地震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中文摘要】在广泛收集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以龙门山前山断裂带为研究对象,从其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室内试验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其基本构造及活动性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查明了汶川地震因前山断裂引起的地表破裂特征;揭示了活动断裂对地震和次生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探讨了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效应以及地质灾害链的形成机理;开展了以北川县城新址作为典型场地的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龙门山前山断裂带总体呈NE —SW向展布,走向N35°-45E°,倾向NW,倾角50°-70°,由北东段江油—广元断裂、中段灌县—江油断裂和南西段大川—双石断裂等斜列而成。在平面上不同分支断裂大致平行排列;在剖面上构成叠瓦状构造;在走向上呈现分段性的特征。(2)龙门山前山断裂带活动性具有明显不均匀性和分段性的特征。总体表现为:南西段最强,中段次之,北东段最弱。通过对各段活动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前山断裂自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尤其在5.12汶川地震时,其活动性表现得更为显著,由南向北依次表现为:泸定—双石段较明显;双石—灌县段不明显;灌县—江油段明显;江油—广元段较不明显。(3)汶川Ms8.0级地震致其产生长约72km的单侧多点型地表破裂带。野外地质调查表明,此次地震地表破裂的表现样式以地表破裂和褶皱挠曲两大类型

为主。典型地段地表破裂分析表明,前山断裂北西盘相对上冲,具典型的逆冲推覆构造特征,且具有右行走滑运动的脆性破裂特征。(4)前山断裂带地震地表破裂位移量统计分析表明,平均垂直位移为1.25m,最大可达3.6m;平均水平位移为1.05m,最大可达1.7m。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在20:17~17:4之间,其平均比值约为2.7:1,由此说明了该地表破裂带存在逆冲运动分量和右旋走滑运动分量,且逆冲运动分量大于右旋走滑运动分量,故其以逆冲作用为主,右旋走滑作用 为辅,显示了以逆冲和缩短作用为主的地震地表破裂性质。(5)汶川大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在区域空间分布上,具有沿龙门山断裂带和河流水系呈带状或线状分布的特征,并且表现出明显的上/下盘效应及灾害链效应。典型地质灾害研究表明,活动断裂是地质灾害形成的主控因素,地震是其形成的触发因素,地质环境条件是其形成的重要因素。 (6)北川县城新址场地区域稳定性较好,属于Ⅱ类建筑场地。其中,危岩区及采空区属于稳定性差区,面积0.3 km2,占4.93%;隐伏岩溶区属于稳定性较差区,面积0.16 km2,占2.60%;其他区域属稳定区,面积5.69 km2,占92.47%。因此,该场地总体表现为稳定。图表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Based on the extensive collection of basic geological materials, regarding the front-range fault zone of the Longmen Mountain as research obj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activity are carried out with the indoor test and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by the field

芦山断裂带详解

芦山县断裂带分布详解 芦山县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地台西缘、龙门山褶断带南断,北部、中部属龙门山褶断带,南部属芦山褶断束(川中台坳的次级单元)。元古界的晋宁运动中,芦山为上扬子古陆的一部分。在地层上升时,伴有褶皱、断裂及岩浆喷发、侵入活动。岩浆喷溢,下层凝结成今中林、快乐、大川乡一带的震旦系苏雄组,上层沉积灯影组,有花岗石、大理石矿形成。在隆起时,由于岩浆充填,生成白铜尖子、大川、快乐等地的小型铜矿、镍矿等。古生代寒武纪时,出现海侵,县境除黄水河群岩层外皆沉入海中。泥盆纪晚期,县境升为陆地,缺失石炭系。二叠纪晚期,县内除中部一小部分外,大部再次下沉为海,在中部和北部沉积大量页岩、砂岩和石灰岩,生成大川乡的菱铁矿点、中林乡的钾矿点和太平乡的无烟煤矿点。中生代三叠纪晚世,因强烈的印支运动,龙门山褶皱带隆升,宝兴复背斜和断裂带形成。大川至双石一带成为陆地与湖盆,形成大川、中林、双石等地的烟煤矿点。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初期,第一期喜马拉雅运动,褶皱断裂十分发育,造成龙门山褶皱带的构造形变,出现迭瓦式构造和飞来峰构造。前者为一系列高度冲断层自北西向东南不断仰冲的结果;后者为冲断层发展向远处掩覆而形成太平、中林、快乐、大川乡一系列飞来峰。新生代中期,喜马拉雅运动进入高潮期,燕山运动后的地层全部褶皱隆起,县境褶断束地质构造单元形成,从而结束8亿年的沧桑变迁,完全成为陆地,东南部出现芦山向斜和罗纯背斜。第四纪的新构造运动,芦山

河两侧低山受冰川作用影响,下切成“U”型谷和多级阶地。每一级阶地均留下冰川沉积物,在河口和一级阶地的河岸出现河漫滩和洪积扇,为县境南部带来河谷平坝,使芦山成为今日以山地为主而类型多样的地貌。 芦山地处四川西部地台边缘凹陷,龙门山前缘构造带南段,长期处于构造活动带与稳定地块之过渡带。 芦山地质在长期的海陆变迁和多次地质构造活动中,形成了三大褶皱,五大断裂。三大褶皱为:宝兴复背斜、芦山向斜、罗纯岗背斜。宝兴复背斜横跨县境北部,为龙门山南端的主体构造。县境内长约21公里,两翼宽约110公里,占全县总面积近1/6。核部由元古界黄水河群及晋宁—澄江期杂岩体组成。北西翼多断块高山。南东翼生有飞来峰。芦山向斜位于县境南部,是芦山褶断束地质构造单元的最北部分,属雁行排列构造。罗纯岗背斜位于县境南部与雅安交界处,属芦山褶断束和雁行排列构造的一部分。 五大断裂为:红山顶冲断层、磨房沟冲断层、黄铜尖子冲断层、林盘—杨开—高飞水冲断层、双石—大川冲断层。红山顶冲断层位于龙门山褶断带与金汤弧形构造交界地带。由红山顶向西南延伸入宝兴县境,称赶羊沟冲断层,向东北经断头岩入汶川县境。断层南侧为震旦系地层,有海拔3500米以上高山,北侧为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地层,多4000米以上高山,甚至5000米以上极高山。 磨房沟冲断层为龙门山褶断带北东向构造中规模最大的区域性主干 断裂。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 地形崎岖,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红壤广布,又称“红壤高原”。云南贵州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包括云南省的东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它是南北方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它被乌蒙山划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西部的云南贵州高原海拔超过2000米,东部的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地较多,高原表面较少。它被称为“山源”,海拔1000-1500米。云南高原与贵州高原相连,边界不明确,故统称“云南贵州高原”。云南高源位于云南省东部哀辽山以东,由于在云岭以南,云南有1200多座大坝,占全省耕地的三分之一。地势低洼的形成盆地,有些形成湖泊。例如,在以昆明为中心的高原表面,有许多湖泊盆地和水坝,有许多湖泊,如滇池,被称为“滇池洼地”。由于湖泊水的渗漏和周围山区泥沙的沉积,大部分湖泊盆地发育成湖岸平原。这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高原的主要农业区。贵州高原地处雨季,雨量充足,所以有“三天无晴天”的说法,高原上的河流有大量的水。许多河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冲刷地面,形成许多又深又陡的峡谷。贵州高原的地形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盆地和峡谷三个层次。高原最高的地方是山原,在贵州西部最明显。由于长期的河流切割,高原形成了原始的山地形态。该高原下有一些盆地(坝),最大的是贵阳盆地,是高原上的主要农业区。这个峡谷是河流经过长时间的冲刷而形成的。例如,吴江河谷有300-500米深,“走一天”。黄果树瀑布宽约20米,从50多米高的陡峭悬崖上沿犀牛潭而下,是

中国最大的瀑布。云南贵州高原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一个侵蚀高原,具有显著的喀斯特地貌。云南贵州高原上的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泛。通过地表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形成了天坑、漏斗、圆形洼地、伏伏流、洞穴、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最发育的岩溶地貌之一。云南贵州高原地表有一层红壤固结层(又称风化壳),说明该地面为风化地面。当它被剥蚀时,石灰岩就会暴露出来,形成大面积的石芽地。路南石林是我国开发最好的石芽地之一。在这里,奇峰像一座塔,像一根竹笋像一根菌苗,高10多米,高5-10米。在山顶亭或狮子亭,人们可以欣赏到40多万亩石林的奇景

初中音乐《青藏高原》教案

《青藏高原》 教学目标 1、了解感受富有藏族山歌的演唱风格特点,把握变换拍子的特点。 2、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用秀美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 3、引导学生感受西藏雪域高原特点的音乐作品的美感与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学唱《青藏高原》,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 2、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自信的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 掌握休止符、三拍延长音的唱法,正确运用呼吸来表现歌曲的美。 教材分析 这是作曲家张千一创作的一首歌曲。以明朗高亢而富有藏族风格的旋律,热情地歌颂了美丽庄严的青藏高原,表达了对祖国锦绣山川的眷恋、热爱之情。全曲为羽调式;节拍以四四拍子为主,间插以四二、四三拍子,引子为散板;曲式结构为有引子、前奏的二段体。 引子开始,由人声合唱出一个明朗、高亢、山歌风的衬腔,把人们带入到辽阔的青藏高原的意境之中。接着,由器乐演奏深化了这一音乐主题。 A段由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作为全曲音乐主题的集中体现,具有秀美、明亮、亲切的特征;第二乐句继续承接着这一特征,切分节奏的运用使之更具活力;第三乐句作为一个转折,主要在前半句的音区和旋律音调上发生了变化,较低的音区和较为低回委婉的旋律,使感情表达更显真挚;第四乐句开头出现的后半拍起唱的节奏,使之既富有变化,又富有动力,后半乐句的旋律与第二乐句的结尾相同,使之具有“合”部的特征。 B段以宽广的衬腔开始,接以和引子相同的五度跳进为特点的藏族山歌音调,并以此贯穿于B段的各个乐句,使歌曲的明朗、高亢的山歌风格得以更为鲜明的体现。在第二段歌词的最后,还以扩充节奏和提高音区、扩展旋律的手法,变化重复了结尾乐句,把音乐情绪推向高潮,尽情地抒发了对青藏高原的赞美、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揭秘青藏高原的形成

青藏高原的形成 3 惊天大揭秘,今天,如果有人说青藏高原形成于5000年左右,你可能认为他是不可理喻疯子,毕竟大陆漂移理论充斥着整个地理文化市场,这里提出了与大陆漂移完全相反的理论,向漫长的地壳运动提出了挑战。本文奔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探索论证,以事实的证据为依据,揭秘青藏高原形成于约5000年以前。当然,这是一种大胆的推测,实情有待进一步考证,同时,期待更多的读者参与,早日还原一个真实的地质历史真相。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有“世界屋脊”之称,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是以一系列东西横向的高大山脉为骨干的山地性高原,平均海拔达4000米以上,其南部地区山坡林立,高耸入云。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就耸立在这里,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大量的数据资料证明,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那么究竟年轻到什么程度?它是怎么形成的?下面就是我们要探讨的话题。 青藏高原的形成还没有达成共识,目前对它的形成解释主要是大陆漂移理论; 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向北移动、挤压,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运动碰撞之后,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把后者顶托起来,使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 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并逐渐升高, 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这个过程持续了6000多万年,到了距今大约240万年前,青藏高原已有2000多米高了。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以上这些借用了现代理论有关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以上这些年代数据资料似乎缺乏有力的证据,这些数据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根据是什么?比如;南极洲冰雪覆盖了多少年,一开始一些科学家认为不少于一百万年,但是,经过现代科学考察南极洲冰雪覆盖大约在六千至一万年左右,前后误差一百多倍,青藏高原的形成推测与实际很可能有很大的误差。 这套理论源于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他于1912年相对完整地提出了这套假说。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大陆漂移学说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大陆漂移设想最初提出是为了解释大西洋两岸明显的对应性。直到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大陆与海洋的形成》问世,才引起地质界的震动。魏格纳根据拟合大陆的外形、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古地极迁移等大量证据,提出中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泛大陆,这个超极大陆后来分裂,经过二亿多年的漂移形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 板块理论被公认是20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五大成就之一,它的提出是一次重大的地质学革命。但是板块理论遇到很大的困难,就是版块分裂运动的强大动力来源问题。80年代末,以美国科学家为首提出的大陆动力学计划旨在解决“板块”没有解决的大陆地质难题,如何发展板块理论,使这一学科陷入僵持中。 大陆漂移的致命错误就是力源问题,然而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探索,在现代强大的科学侦测技术,面对一个强大的、漫长的持续了数亿年的力都找不到,至今未形成科学的令人信服的依据。 大陆漂移与地球地壳结构存在一定的矛盾,从青藏高原地形结构来分析,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相对零海拔存在每平方米一万吨以上的力量。高原对低洼地带有一个由高向低的能量趋势,这个趋势压力超过了100Mpa,这种力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也就是说在未来的时间里,青藏高原的高度应该呈下降趋势。高原的地壳厚度为70-80千米,是普通地壳厚度的2.5倍,高原是地球上最高的地方,同时也是地球上地壳最厚的地方,其边缘地区地壳厚度均在40千米以下,很难想象,薄地壳推动厚地壳做加厚运动,实在是很难形成

龙门山断裂带

龙门山断裂带

龙门山断裂带与强震 稽少丞 2008年5月12日8.0级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今天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7.0级强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下面,我就科普 一下龙门山断裂带。 在中国地图上有一条由著名地理学家胡焕

庸(1901~1998)先生提出的“胡焕庸线”。这条直线,北起黑龙江爱珲县、西南达云南腾冲,它把中国大陆分成西北和东南两部分,线的东南侧,土地只占整个国土面积的36%,人口却是全国的96%。线的西北侧,情况恰恰相反。在四川省的地图中,也有这样一条人口分布疏密的对比线,它就是龙门山脉。龙门山以东是称之为“天府”的成都平原,“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此谓天府。”龙门山以西是中、高山、极高山和高原的世界,遍布湍急的河流、深切河谷,自然环境注定这里不能像川东一样养活众多的人口,而只能是游牧民的天下。 龙门山是青藏高原东缘边界山脉,横亘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龙门山脉北东-南西向长约500 千米,北西-南东向宽约40~50 千米,从东到西分别是山前冲积平原(海拔约500 米)、高山地貌(海拔2000~5000 米)和高原地貌(海拔4000~5000 米),为当今世界上坡度最陡的高原边界。龙门山地区的地形坡度比喜马拉雅山南坡的还大,这样的地貌特征本身就说明垂直龙门山方向上水平构造应力分量很大。前人的野外地质考察和古地磁资料都证明龙门山脉晚新生代以

来经受了强烈的右旋斜冲。但是,横跨龙门山布设的GPS区域观测网在5.12之前的近十年的测量结果却显示基本上没有位移,有些人据此推断龙门山断裂带不是活动地震构造,把该地区从全国强震重点防范区的名单上剔除。在5.12地震发生在前,当地政府和民众都认为龙门山地区不会有大地震发生,因此也就没有采取任何应对地震灾害的策略与措施,更没有为应对可能的地震灾害而储备救援物资。事实上,在GPS观测的时间段内,龙门山断裂带处于闭锁状态,并不证明龙门山断裂带是不活动的构造。 与龙门山隆起有关的主干断裂主要有三条(图1~2、图3):西边一条叫龙门山后山断裂,沿茂县-汶川-卧龙一线,也被称之为汶川-茂县断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

地形特征 概观 云南贵州高原位于青藏高原到湖南和广西丘陵山区的过渡带,北部为四川盆地,南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为热带海洋。云南贵州高原的地形从西北到东南逐步减小。整个云南贵州高原可进一步分为西部的云南高原和东部的贵州高原。[11]云南高原 云南高原的总体地形趋势是北部高,南部低,西北最高,东南最低,从北向南呈递减趋势。其西北是云南贵州高原的最高带,海拔3000-4000米。有多年积雪的高山,如玉龙雪山,梅里雪山,哈巴雪山等。境内最高点是景德堡峰,是德钦县梅里雪山的主峰,云南和西藏自治区地区海拔6740米,最低点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与南溪交汇处,海拔仅76米。整个高原的地形可以从北到南大致分为三个阶地。第一层是西北的德钦和中甸。高度通常在3000米至4000米之间。许多山峰可以到达超过5000米的高度。第二层是中央高原的主体。海平面一般在2300-2600米之间。有3000-3500米的高海拔山

峰和1700-2000米的低海拔山峰。第三阶地位于盆地的西南,南部和东南部。有高山,丘陵,盆地和山谷,海拔1200-1400米。ling江流域和云岭山脉东部的宽谷盆地是边界。东部高原绵延,西部山脉和河流纵横交错。地貌有很大的不同。这里的山河主要表现出南北趋势。从西向东,高黎贡山,怒山,云岭山,五粮山,哀牢山等南北山脉与怒江,Yuan江等南北河流交替排列。从北向南,山脉的高度逐渐减小,山河间的距离在扩大,峡谷深度也在增加,形成了著名的纵向峰谷区。[11] 云南罗平 云南罗平 贵州高原 贵州高原,贵州高原的地势从西向东,从中部向南,北倾斜。境内有四座主要山脉。这些山脉一般呈东北西南趋势。西北的乌蒙山与云南相邻,呈南北走向。海拔通常在2000-2400米之间。贵州高原的最高点位于鹤屏县与水城县的交界处的飞彩坪,海拔2900米,北部的大楼山呈西北西南趋势,海拔1000-1500米。东北武陵山脉是吴江与and江

9.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9.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外国语学校徐素丽 【教材分析】 把青藏地区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已表明了地形是影响本区特征的主导因素,“高”和“寒”成为本区的主要特征。它直接影响青藏地区的其他环境要素,并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本节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高”和“寒”。“高”和“寒”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引起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主导因素。抓住了“高”和“寒”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也就抓住了各自然景观形成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阐述了高寒环境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领土的知识,在前面的章节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怎样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当地自然特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因此可以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推理、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由于在生活中学生对于青藏地区了解比较少,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图片、视频、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学生利用地图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学生通过图表资料的对比分析,知道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基本特征,了解高寒环境的主要表现。 3、学生理解青藏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条件。 4、学生记住青藏地区高原农业、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欣赏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本区高寒的自然环境,以及高寒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高寒环境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教法学法】 读图分析法、讲述法、探究学习法。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与资源环境研究专栏·(精)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与资源环境研究专栏· 西藏普兰县马攸木砂金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 多吉1,温春齐2,刘建林1, 巴桑1,官辉1,霍艳2,格桑多庆1 (1.西藏自治区地勘局,西藏拉萨850000;2.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1999年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马攸木地区首先探查到砂金异常,进而通过预查、普查和详查,发现了砂金储量居目前西藏之首的马攸木砂金矿床。该矿床Ⅰ号矿体长为14196.3m,平均宽度为126.61m,平均厚度为11.25m,加权平均品位为0.5116g/m3,砂金资源总量属大型。介绍了Ⅰ号矿体砂金的形态与粒度、成分和成色。马攸木砂金矿床的发现,对西藏地区及古地中海—喜马拉雅成矿域的找矿与成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砂金矿床;马攸木;西藏 中图分类号:P618.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52(2003)11~12-0896-04 Discovery of the Mayum placer gold deposit BurangCounty Tibet and its significance DUOJI1WEN Chunqi2LIU Jianlin1BASANG1GUAN Hui1 HUO Yan2GESANG Duoqing1 (1.Tibet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Lhasa 850000 Tibet China; 2.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Tibet China) Abstract:Placer gold anomalies were found in the Mayum area in the western segment of the Yarlung Zangbo suture zone in 1999 and then through regional appraisal and detailed reconnaissance the Mayum placer gold deposit whose placer gold reserves now rank first in Tibet was found. Orebody No. 1 of this deposit is 14196.3 m long126.61 m wide and 11.25 m thick on the average and has a weighted average grade of 0.5116 g/m3. According to the placer gold resources this deposit belongs to a large one. In the paper the shape grain size composition and fineness of placer gold in orebody No. 1 are introduced. The discovery of the Mayum placer gold depos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gold prospecting and the study of the metallogenic theory in Tibet and the Tethys-Himalaya metallogenic domain. Key words:placer gold deposit Mayum Tibet 藏南特提斯晚侏罗世维美组的沉积环境 江新胜1,2,颜仰基2,潘桂棠2,廖忠礼2,朱弟成2 (1.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59; 2.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2) 摘要:对维美组的沉积结构、构造、动物群生态特征、地层展布情况和放射虫硅质岩的产出

青藏高原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第九章青藏地区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运用资料,说明高寒地区是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 3.举例说明青藏地区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4.说出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对畜牧业的影响。 5.说出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分布特点及原因。 6.举例说出青藏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及其对高寒环境的适应。 【教学重点】 1.认识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青藏地区主要畜种、农作物及主要农业区,说明自然特征对生产、生活 的影响。 【教学难点】 运用资料说明青藏地区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学模式】图文结合图案导学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练结合等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设计意图:。) 在歌曲《青藏高原》的旋律中,展示反映青藏高原地区风土人情、景致独特的一些图片。

【承转】青藏高原有着独特的、无与伦比的美。青藏高原令人神往。那么,青藏地区有着怎样的地理特征,这些地理特征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相互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藏地区。 二、读画目标明确任务 教师强调:注意学习目标中的行为动词如运用地图描述,举例说明等. 【承转】区域地理学习,一般从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地势、气候、农业、工业等几个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影响来探究。 三、问题引领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世界屋脊 (一)图文结合自主学习。(设计意图:培养自主学习及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读课本p82 图9-1-1,找出下列地理事物,并将代号填注到下图中的适当位置。 (1)A昆仑山脉、B阿尔金山脉、C祁连山脉、D横断山脉、E喜马拉雅山脉、F珠穆朗玛峰、 (2)G柴达木盆地、H青海湖 (3)a拉萨、b西宁 2、据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脉以南,主要包括自治区、省和四川省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人口不足全国的1%,是我国重要的高寒农牧业区。 3.据图说出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有“”之称,是世界上最的高原。本区大部分属于气候,是其显著的自然特征。这里冬夏,昼夜温差,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资源丰富。拉萨素有之称。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珠穆朗玛峰海拔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交界处。 4.读课本p84图9-1-2,完成: (1)比较拉萨和成都两地7月份平均气温的差异,说说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青藏高原拥有众多的雪山和冰川,分布着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湖群, 其中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读课本p82图9-1-1,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大江大河,议一议本区为什么会成为这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青藏高原地形地貌

青藏高原介绍 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位于中国西部及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甘肃省西南部及云南省西部。北纬27°20′~40°00′,东经73°40′~104°20′。东西长2700千米,南北宽1400千米。面积240 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5000米。 地形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地球上最近一次强烈的、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密切相关,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南有喜马拉雅山脉,北有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东为横断山脉,西为喀喇昆仑山脉。内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等。这些山脉海拔大多超过6000米,喜马拉雅山脉许多山峰超过8000米。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怒江、澜沧江、塔里木河等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冰川、湖泊、地热高峰终年积雪,似冰川营垒,是全球中低纬度地区的最大冰川活动中心。冰川面积3.42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冰川面积的77%。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区,也是盐湖最大分布区。如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产食盐、硼砂、芒硝等。高原上随地势升高,分布着季节冻土、隔年冻土和多年冻土,冻土厚度随海拔增高而增厚。在多年冻土区内,季节融化层中水的融化和冻结,发生冻胀丘、冰锥、寒冻石流、热融沉陷等现象,给施工、建筑物、交通运输造成很大困难。高原地下岩浆活动频繁,多地热活动带,形成许多温泉、热泉、沸泉,如羊八井地热田。 气候高原地势高峻,对该区和东亚气候产生极大影响,具独特的高原气候特征: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平均气压大部分在625毫巴以下,为海平面气压的一半;空气密度0.71~0.80千克/米3,平均为海平面的60%~70%;空气含氧量0.166~0.186千克/米3,比海平面减少35%~40%;水的沸点也降至84~87℃。光照充足,辐射量大,全年日照时数2200~3600小时,年总辐射量大多高于160千卡/厘米2。气温低,年变化小,日变化大,年均温多低于5℃,1月均温大多为0~13℃,在海拔高处也出现-16~-18℃的闭合等温线地区,7月均温8~18℃,藏北地区多低于8℃。干湿季分明,干季多大风,4~9月为雨季,降水地区分布差异悬殊,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50~900毫米。全年大风日数以藏北地区最多,阿里地区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在150天以上。高原寒冷干燥、气候严酷,自然植被多矮小稀疏,具有抗干寒、抗风、耐盐等生态特征。高原上的高山草甸土、高山荒漠土等,土层浅薄、发育较差。高于4500米的地方,无绝对无霜期,谷物难以成熟,只宜放牧。牲畜以耐高寒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为主。4200米以下的河谷可种植作物,以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圆根、油菜等耐寒种类为主。雅鲁藏布江谷地纬度低,冬季无严寒,小麦可安全越冬,加上光照条件好,春夏温度偏低,延长了小麦生长期。拉萨市冬小麦有亩产818.5千克的纪录。 自然地理区高原地势高差悬殊,各自然要素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变化互相交错、紧密结合,可划分为10个自然地理区。①喜马拉雅南翼山地——

龙门山断裂带的形成

龙门山断裂带的形成 成都市区位于新津-德阳断裂上,西郊靠近大邑-郫县断裂,东郊紧临龙泉山断裂,这三条平行的断裂带都是南北地震带的一部分,历史上多次发生过5级左右的地震,如60年代双流籍田5.4级地震。在汶川震后应力增大,具有5~6级的孕震能力。成都市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合格房屋对本地5.5级以下地震具有抵抗能力,在5.5~6.5级地震中房屋允许损坏,但不应该倒塌。所以,只要你的房子合格,哪怕成都市区出现6级地震,你都是安全的。宜宾、自贡两市的市区位于华蓥山基底大断裂南段,这条断裂从川滇边界一直延伸到大巴山,是四川盆地内部最重要的断裂带。合川以北称北段,活动性弱合川以南称南段,活动性强。特别是宜宾-自贡-荣昌段,近30年来发生的 4.5~5.5级地震超过10次。该断裂带具有5.5~6.5级孕震能力。 自贡由于独特的地质结构,市区容易发生中等强度的地震,是四川唯一遭受过直下型地震袭击的城市。目前的抗震设防标准为7度,如果房屋不处于断裂带上或采盐空洞区上方,合格的建筑可以应对6级以下地震。自贡处于华蓥山断裂带,自古就有很多小震,但震级都不大,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896年,震级5.7级,震中在富顺县附近。因此自贡发生4级左右地震很正常。通过四川部分市区的断裂带和邻近的中强以上断裂带: 成都:蒲江-德阳断裂,龙泉山断裂; 邻近:龙门山山前断裂 德阳:蒲江-德阳断裂 邻近:龙门山山前断裂 绵阳:临近龙门山山前断裂 广元:龙门山山前断裂 邻近:龙门山主中央断裂 乐山:龙泉山断裂 邻近:荥经-马边-盐津断裂、新津-洪雅断裂、峨眉山大断裂 自贡: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宜宾: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邻近:荥经-马边-盐津断裂 泸州:邻近: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内江:邻近: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广安: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达州: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邻近:南充-广汉-都江堰断裂 南充:南充—广汉—都江堰断裂 西昌:小江断裂 攀枝花:小江断裂 华蓥山地震带是盆地内部规模最大、活动性最强的地震带,川南和川东地区破坏性地震多数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上。这条地震带的地质基础是华蓥山基底大断裂,它从盆地东北部的达州附近,经广安、渝北、荣昌、泸县、自贡到达宜宾,在云南昭通和南北地震带衔接。该地震带的特点是活动性特别高、多发群震型4~5级中强震,震源深度浅、破坏性比其他地区同级地震强。该区由于注水采煤和采气,常常诱发地震。宜宾和荣昌是该地震带近30年来活动的两个中心。

中国地貌特征

中国地貌特征 软件二班 欢欢

摘要: 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力共同作用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本文讲述了中国地貌特点及分类,人口分布、城市选址、农业发展等经济建设与地貌分布间的关系。以及民族地区地貌与全国地貌的异同,同时介绍了几个世界著名地貌以及它们的特征分布。 关键词:中国地貌基本特征,地貌形态,经济建设,著名地貌 一、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类型复杂多样 有被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被挠曲下降的低洼的盆地和平原,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如横断山脉的许多山峰海拔超过5000──6000米,一般也在4000米左右。又如天山山脉东段的吐鲁番盆地,盆地最低部分的艾丁湖面海拔─155米,是全国最低的洼地。广西、和东部出露大面积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占全国同类岩石的42%。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岩溶作用强烈,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边缘的民族地区,西起湟水流域,经六盘山麓、鄂尔多斯高原,东止西辽河流域的广大围,堆积的黄土经流水作用,侵蚀发育了现代的各种黄土地貌。在长白山、大岭、高原东部以及滇东、黔西、桂西有广泛的玄武岩喷发,形成熔岩地貌。如长白山峰顶的天池就是一个火口湖;在黔东南、桂中、桂西北和桂东南发育了红层丘陵,滇中发育了红层高原,滇南发育了红层山地。中国大陆民族地区的省级行政单位多居陆,远离海洋,但广西壮族自治

区濒临南海,曲折的海岸线长达1500公里,著名的海湾有湾,湾淤泥质海滩为红树林海岸。 2、山地高原广泛分布 民族地区大约93.5% 的面积位于中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上。全国主要的极高山(海拔5000米以上)、高山(海拔3500─5000米)出现在西部的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的面积230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面积的36.8%,在青藏高原上,位于中尼边界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面积350多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面积的56.7%。这里集中了全国岭以外的主要。第二级阶梯海拔大都在1500米以上。除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外,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部分都在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全国的四大盆地除海拔较低、面积较小的盆地外,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也都在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 3、平原狭小分布零散 第三级阶梯上民族地区的平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总面积的1.7%。这些平原之中,除东部有较大面积的平原外,其他民族地区主要是分布零散的狭小平原,而且多属海拔200─500米的平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境众多的小平原,面积共约3.16万平方公里,最大的平原是─桂平的郁江河谷冲积平原,面积仅6400平方公里。一般平原的面积为300─600平方公里,海拔200─500米,相互间被山地丘陵分隔开。群山起伏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图们江、江穿流于众山之间,在、、等河谷盆地,形成海拔200─500米的狭小河流冲积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为东北平原,面积35万平方公里,其次为华北平原,再者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