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八种“奇葩”证明 公安机关不再开具

十八种“奇葩”证明 公安机关不再开具

十八种“奇葩”证明 公安机关不再开具
十八种“奇葩”证明 公安机关不再开具

十八种“奇葩”证明公安机关不再开具

本报记者张洋

《人民日报》( 2015年08月25日 11 版)

日前,公安部通过“打黑除四害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图文详解了18个不该由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其中包括此前一直被群众吐槽的证明“你妈是你妈”。

据了解,除了特定的办理业务事项外,派出所一般可开具的证明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证明事主身份信息的,例如出生年月日、户籍信息、身份证遗失等证明;还有一类就是属于治安、刑事案件的相关证明,例如无犯罪记录证明、案件受理回执以及是否属五种不准出境对象的证明。

公安部发言人在解释当下“奇葩”证明频出的原因时称,公民户籍、教育、就业等一些基本信息处于分散、割据的碎片化状态,不能实现部门间、地区间互通共享或共享程度不高。此外,一些基层部门和单位也存在懒政、推卸责任甚至设租寻租的问题。

此次公安部介绍了18种不该由派出所出具的证明,并给出详细的解释,内容如下:

1.身份证15位升至18位后,原号码不变,需证明是同一个人的

【解释】身份证15位升18位,第十八位是校验码,采用11进制,其中第十一个数由固定公式算出,相关单位可登录互联网查询,无需派出所出证明。

2.因非公安机关原因将姓名填写错误,如银行存单、保险单、学校、单位档案中姓名同音不同字,需要证明是同一个人的

【解释】造成错误的责任主体不是派出所,派出所也不知情。公民应到公证机关去做公证。

3.身份证丢失或损坏,需要乘机、取款、报名、考试等,需出具身份证明的

【解释】身份证丢失或损坏,可到市(县、区)局身份证办证中心补办,同时可办理临时身份证(2个工作日即可领取)。补办身份证没有附加条件。

4.持有身份证和户口簿等合法证件,要求派出所出具身份信息证明的

【解释】身份证和户口簿是公安机关为公民发放的法定身份证件,派出所无需再出具其他身份信息证明。

5.偿还能力证明

【解释】居民是否具有偿还能力,不在派出所掌握情况之内。公民可到公证机关寻求公证。

6.生存(健在)、死亡证明

【解释】确定公民生存死亡是卫生防疫部门的责任,应由卫生防疫部门负责确定。

7.亲属关系证明

【解释】家庭成员在户口登记以外的亲属关系,不在派出所掌握的情况之内,派出所不知情。应到公证机关进行公证证明。

8.婚姻状况证明

【解释】民政部门是婚姻登记机关,公民应到民政部门取证。派出所不予出具证明。

9.身份证丢失证明

【解释】公安机关对丢失身份证的补办,没有附加任何条件,丢失即予办理,同时可办理临时身份证。因此,派出所不予出具证明。

10.家庭收入情况证明

【解释】家庭收入情况不属于派出所工作业务范围,派出所不知情。因此公民应到公证机关进行公证。

11.实际居住地证明

【解释】派出所负责户口登记,是否实际居住派出所属于不知情。公民应到实际居住地社区(村)委员会出具证明。

12.保险事故证明

【解释】保险公司内部有专人负责事故现场勘查,派出所无法对现场损失作出核定。

13.人员失踪证明

【解释】宣告公民失踪是人民法院受案范畴,不是派出所的责任范畴,派出所无权证明人员是否失踪。应向人民法院申请出具证明。

14.违法犯罪记录证明

【解释】违法犯罪记录是公安机关内部掌握情况。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政审、调查或企事业单位重要岗位人员任用需要调查了解的,应由需要单位派人持有效证件及单位介绍信,申请派出所出具证明,对个人一律不予以出具。

15.各类证件、印章丢失证明

【解释】公民因各类证件、印章丢失到派出所登记备案的,派出所给予出具报案登记证明,只证明该人曾有报案登记,至于是否丢失派出所不知情。因此,不予出具证明。

16.非组织行为索取现实表现证明

【解释】现实表现证明属政审范畴,应由组织出面了解,个人索取属于非组织行为,派出所不予出具证明。

17.房产情况证明

【解释】公民房产情况不在公安机关业务范畴之内,派出所属于不知情。公民应到责任单位房产部门或公证机关索取证明。

18.本人持招工单位调查表,让派出所出具现实表现证明的

【解释】任何劳动者都依法享有平等的就业和选择就业的权利。让就业者本人到派出所政审,是对就业者的歧视,是违法的。确因工作需要应由组织出面进行外调。因此,派出所对个人持调查表的不予出具证明。

有多少“奇葩证明”让人无语

有多少“奇葩证明”让人无语 初中数学有一种题型――几何证明。这种证明题是提供若干已知条件,据此推演求证一个结果。 对于许多群众来说,办事过程往往就像在做一道步步是坎儿的证明题。如果遇上匪夷所思的“偏题”“怪题”,就要拿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个并不轻松的“思维体操”;如果遇到的是一道“无解题”,即使费尽周折,最终也难以得出“必须的结果”。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徐双敏看来,所谓“奇葩证明”,就是那些不必要、没法儿办的证明,或者是虽然必要,但要办下来却难于上青天的证明。这些“奇葩证明”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身份证明,比如“你妈是你妈”之类的亲属关系证明等;二是行为证明,比如有无婚史记录、有无犯罪记录证明等;三是审批事项证明,比如两种证明互为前置条件的情况。 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奇葩证明”几个字,209万个查询结果,几乎是一部现代版的《笑林广记》。 视而不见的个人身份证明 人类有永恒的三大难题,“我是谁”即其中之一。自古以来,这个问题难倒了众多哲学家,可有些部门偏偏就能给

你出类似的难题。 据报道,15岁的江西女孩小吴一度以“男儿”身份生活,因为2004年全村进行人口信息统计时,工作人员误将她的性别登记为“男”。当地派出所发现这一问题后,仅在户口簿上进行了更正,而户籍管理系统中她仍然是“男性”。小吴没想到,这给她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2015年8月,小吴来到江西省丰城市公安局小港派出所办理性别更正,经办的民警让她提供由医院出具的“性别鉴定证明”。 “我就是个女孩,这么明显的事实还需要证明吗?”原本就是因为有关方面工作人员疏忽造成了多年的麻烦,现在还要拿出医院的“性别鉴定”来证明“女孩是女孩”,这令小吴非常气愤。更让她无奈的是,辗转了多个部门和医疗机构,也没有找到可以证明她是女孩的地方。 “既然没有机构可以出具性别鉴定,为什么还让我开这样的证明?这不是存心折腾人吗!”最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小吴用B超检测结果中“具备子宫等女性特征”的字样作为“辅助性别鉴定”,这才恢复了她的“女儿身”。 如果说女孩站在面前依然“不辨雌雄”令人啼笑皆非,那么,老人站在面前自证“健在”就令人笑不出来了。 2016年1月,福建省华安县一位74岁老人为顺利领取电信局发放的抚恤金,不得不按要求到当地派出所开具其本

2018最新1.1——1.7时事评论9

高二时事评论资料9 刷屏的年终盘点刷出了自我 2018-01-05 09:29 作者:刘琛来源:广州日报编辑:孔德明 2018新年伊始,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年度听歌报告”“年度支付宝账单”等各种年度盘点刷屏。你听了多少歌,花了多少时间,最喜欢的歌手又是谁,哪天熬夜了,纷纷呈现在了社交网络上。 在跨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大数据和社交媒体的巧妙结合让年终盘点串联起我们整年在社交网络上的触觉和感知,击中了人们回顾过去的念想,无疑是对用户内心世界的一次洞察。但也有人认为,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如此隐私的东西并不值得提倡,只是一种盲目跟风的行为。 其实,人们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账单、歌单甚至18岁时的照片等比较隐私的东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社交行为。只不过以前人们的社交是单纯的线下聊天聚会、谈谈家长里短,后来发展成在微博、微信里嘘寒问暖、互相点赞。可见,人们在微博、朋友圈日常晒东西,也可以看作是互联网世界里的“嗑嗑瓜子、唠唠家常”,跟朋友加深了解,完全没有什么好批判的。 当然,如果说年终盘点刷屏是人们爱炫耀和“晒命”,这其实只说对了一部分。不可否认有的人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加入了这场年终盘点。但进一步来说,这其实也反映了现代社会里人们内心的孤独,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自己。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街上,看过去只是一座孤独的岛屿,我们都渴望能在千变万化的互联网世界里寻觅到一份具有归属的安全感。 虽然各种年终盘点的关键词对我们生活的描述并不全然准确,但它的确折射了一个社交网络上的你的形象,或者说是你希望展现的一个理想的自我。因此,这让社交网络能够折射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知自己。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自我重塑,更好地认识自我。看着各种年终盘点给出的关键词,也许你会思考,是不是做到了心中那个真正的自我?(刘琛) 银行缘何“为难”老教授 2018-01-04 08:55 作者:刘念来源:人民日报编辑:孔德明 索要奇葩证明之前,先证明证明自己的为民办事之心诚不诚吧 不久前,一位老爷子走进银行,要转款100万元。嗅出诈骗味,工作人员立马询问,让老人证明自己没上当。最终,误会澄清了:老先生是知名教授,要捐出奖金、设立基金。 这一幕“办事遇麻烦”的生活小品,非但不恼人,反倒让人看后心生一股暖意。同样是要证明,屡见报端的奇葩证明,就让人不爽了。什么我妈是我妈、女儿是女的、父母没有私生子、钞票被老鼠咬了……想办事?证明了这些再说。 证明“自己没上当”与证明“我妈是我妈”,两种麻烦,一暖一寒,其间的差距在哪儿? 首先是逻辑。老人汇巨款,“遭遇诈骗”并非小概率事件,加以查证,符合常识。反观奇葩证明呢,或不证自明,或死扣难解,抑或压根儿没必要。逻辑上都站不住脚,又如何让人服气呢? 办事不讲逻辑,并非真傻,而是动机上出了问题。说白了,就是没有设身处地为人家着想。相较替老人着想的银行,索要奇葩证明的办事机构,心里的小九九就多了:对你“严格要求”,才能显出我工作认真,刷出我的存在感;你嫌烦,那事情就甭办,我好落个消停;你把证明开来了,将来出了什么问题,我可以拿来作挡箭牌;你开不来证明,那不妨“孝敬孝敬”我,凡事好商量。总之,管你舒不舒坦,我爽就行。 本该为人民服务,到头来却只顾服务自己。对这种办事机构,监管问责体系决不能作壁上观。一方面,要自上而下,严抓考核,形成奖勤罚懒的大环境;一方面,也得自下而上,畅通信息反馈渠道,让群众和舆论参与监督。许多公安部门回怼索要奇葩证明的机构,媒体一曝光,就促进了具体事务的办理。 向群众索要奇葩证明之前,理应首先证明自己的为民办事之心诚不诚。怎么证明? 一靠做。多替群众设想和跑腿,群众自然看在眼里。二靠说。确实需要严格执行的事,不能大撒

奇葩证明现象

奇葩证明现象 2015-08-24 11:14:53 【背景链接】 自从总理怒斥了“证明你妈是你妈”的事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曝光各种奇葩证明的热潮。这些证明光看头衔无一例外都让人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常识受到了挑战。不可否认,这些证明有一部分是属于那种没事找事的找茬型的,目的无非是彰显权力意志的作用。 那些你想象不到的奇葩证明 ■领社保证明自己还活着 泉州市区的黄阿婆原来在邵武市工作,社保地就在邵武市。退休后,邵武的社保中心每年都要求张大爷寄一张证明黄阿婆还活着的“健在证明”,才有资格领取社保金。 ■换残币开“非故意烧毁钱币”证明 湖北宜昌的林师傅不小心把10块钱掉进了煤炉里,烧缺了个角。银行要求他找社区开一个非人为故意的证明,才予以兑换。 ■住院报销被要求开“摔倒证明” 四川一老太在乌鲁木齐火车站不小心摔倒住院,之后她回四川老家报销住院费,却被要求开具“摔倒证明”。 ■办保险开“气象灾害证明” 记者以保险理赔需要开具一份风力气象证明为由,联系湖北黄冈市气象局公众气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能开具过往时间段最大风力等气象情况的证明,每份600元,“觉得太贵具体办理时价格可以协商”。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办个事、创个业要盖几十个公章,容易有腐败或者叫寻租行为,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 ——李克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必须看到,现有成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距离,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李克强[证明存在的合理性] 一些奇葩证明的产生大多跟权利、责任和利益有关,证明的泛滥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现实利益关系的复杂和权利法律意识的觉醒。证明是一种法律关系,只有用法律明确的关系才

综合应用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资料一 很长时间以来,“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折腾了不少人,成为社会的痛点。《人民日报》2015年4月8日报道,落户北京的陈先生一家准备出境游,需要明确一亲人为紧急联系人,她想到自己的亲妈。问题来了,他需要提供他母亲是他母亲的书面证明。可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户口簿,早就没有了陈的信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通过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5%的受访者及身边人曾遭遇过“奇葩证明”。不久前,中国传媒大学发布的“2015年媒体关注度十大榜单”中,“奇葩证明”名列十大“痛点”榜单之中。“奇葩证明”之所以成为一个难以忽视的关键词,是因为它集中折射出了民众“办证难”“跑证难”的辛酸,成为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的一个标识。 资料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王太元表示,“奇葩证明”有3个特点:一是毫无必要,比如对亲自领取养老金的老人索要“活着”的证明;二是让没有参与,不可能知情甚至根本不相干的人或单位为某事出具证明;三是某些事情根本无法证明。 什么都要居委会开证明,表明政府部门固守传统思想,管理落后,凡事都想着其他单位干;但更主要的是,转移责任、规避义务,将核实认证的责任转嫁给基层社区承担,社区的章就成“万能章”。“像无犯罪记录、未婚证明、精神正常证明等‘奇葩证明’,要么没有必要开,要么就是我们也不了解情况,是在没有法对此负责。”某街道派出所工作人员李某对此非常无奈。 办证,是职能部门的一项权利,给你办,还是不给你办,审批的速度快还是慢,都有很大的调节空间。一些部门和单位的少数工作人员便借机刁难民众,吃拿卡要、谋取私利。日前,《人民日报》刊登了许多读者关于办证难的来信,或找个熟人帮下忙,三下五除二就办下来了。 一些政府部门之间还没有完成信息的互联互通,大家“各自为证”,个人有身份证,亲属关系凭户口本,社保有社保卡,生育情况找计生办,税务又是另一个系统。。。这就造成老百姓不断地在政府部门之间“跑断腿”“磨破嘴”,甚至有的还需要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间进行循环证明和重复证明。 资料三 过去一年,为治理“奇葩证明”,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2015年,公安部官方微博晒出了18个不该由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民政部则明确,今后除办理涉台和哈沙克斯坦等9国的公证事项外,不再向任何部门和个人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要求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原则上一律取消,各地要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现象。。。 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继续大力消减

2020年各地取消奇葩证明,部分“奇怪”证明依然存在

各地取消奇葩证明,部分“奇怪”证明依然存在 导语: 为治理群众“办证多、办事难”问题,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一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20个省份出台具体工作方案,全面清理各类“奇葩证明”和繁琐手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文书帮! 与过去相比,全国多地基层派出所和社区开证明的数量已明显下降。不过,在一些地方,如“无小三证明”“家庭妇女证明”之类的“奇葩证明”还被要求出具,一些公证、银行等非政府部门成为索要证明的大户。 今年8月份,公安部等12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对共计29类开证明的情形作出明确规定。 据了解,北京市目前取消、调整了74项政府部门要求基层开具的各类证明;黑龙江省已在省级层面取消83种证明,其中包括合葬证明、未婚同居证明、癌症证明等;郑州市目前已明确取消了22项证明,其中包括外伤证明、同意骨灰取走证明、健康证明等。 有的地方则为证明列出“准入清单”。广东省佛山市目前已完成1930项审批服务事项的标准化工作,在社区、村居层面列出77项村居事项列表。惠景社区居委会主任李俏丽介绍说,现在,社区只能开具事项清单中的证明事项,清单外的不能随便开。

随着取消“奇葩证明”各项工作的开展,目前,一些地方的社区、派出所开具证明的数量已经明显减少。洛阳市民政局曾统计,清理整顿前,洛阳市社区经常出具证明加盖公章的项目40余项,平均 每个社区一年出具的各类证明在200份以上。洛阳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清理整顿后,社区出具证明项目将减少到27项,预计每个社区 开具证明的数量将减少三分之一。 佛山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黄小龙介绍,xx年以来,佛山各级公安机关每年开具的各类户籍证明大约31800份;去年9月到今年 9月,开具的各类证明6000多份,只有过去年平均数的五分之一。 记者发现,虽然目前开具证明的数量比之前有所减少,但是“奇葩证明”的需求仍很旺盛。 公安部规定,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对个人一律不予以出具。然而,不少企业仍然要求求职者个人到派出所开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 继承遗产证明、无小三证明、无继子证明、无养子证明、无私 生子证明、无干儿子证明等各种关系证明,仍然让派出所民警头疼不已。而这些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中就早已提出,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原则上一律取消。 据了解,东部某市曾统计,全市总共有24项事项需要群众提供社保证明,其中政府部门22项、非政府部门2项。记者调查发现, 一些需要提供社保证明的法律依据,仅仅是部门的通知或决定。比如,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的决定,其中第六条

面试真题练习第十三套答案

1.第十三套 1、李克强总理提出,证明你妈是你妈是奇葩证明,对此你怎么看? 出现这类尴尬证明,我认为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之所以出现这类问题,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方面,公共信息“私有”,便民服务存在短板。老百姓之所以会为了一纸证明跑断腿,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政府各部门“信息私有”的固有思维和格局,各部门之间对于所拥有的数据信息缺乏有效的传输,公众不得不自己变身为部门信息的“传输带”,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便民服务变成了“累民服务”。 另一方面,审批事项太多,相关职能部门相互推诿。证明过多过滥,除了审批事项太多外,还因为原本应由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核实,但同级职能部门之间却互相推诿。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尴尬证明的存在呢?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文章: 一方面,打破信息壁垒,减少不必要审批。如何根治证明过多过滥过奇问题?首先,必须打破政府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壁垒”,让信息能够在各职能部门间无阻碍“通行”,从而打通信息共享的“最后一公里”。其次,应全面取消各级政府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定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法定程序及时取消、调整行政管理权限,并向社会发布。各级政府部门有必要结合简政放权的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地对需要当事人提供的材料事项进行梳理,能免的就免、能简的就简,从源头上减少对证明的需求。遇到疑问应由政府部门查证,而不是老百姓跑腿,主动承担起本身职责。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证明自己还活着”式的尴尬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但类似的麻烦却天天在上演,破解这个问题,政府服务要不断深化、细化和完善,实现部门之间“一网通”。信息化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和便利,应建立一套居民基本情况大数据库,各职能部门联网管理,实现跨部门、跨省市信息共享,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提倡简政放权的今天,现有的改革成果与老百姓的期盼仍有不小距离。民众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监管”和“服务”要求。落到纷繁复杂的各种“证明”上,想来最期望无非是一张身份证就能证明“我是我”,证明“我妈是我妈”,证明“我还活着”,这一切都需要凭借背后强大的信息支撑。。 2.临近下班,群众来访,执意要面见领导,可领导不在,而你下班后还有重要的接待任务,这时你该怎么办? 作为国家公务人员,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因此,面对群众的来访,我会第一时间进行认真接待,并且耐心倾听群众来访的原因。 在了解了群众的来意之后,如果是我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会耐心为群众解决。如果群众反映的问题比较紧急,且在我的职责范围内难以解决,那么我会先安排人去请领导,如果领导能够抽时间过来,我会跟来访群众说明情况,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耐心等待,我们一定会为其办实事,如果领导实在有事不能过来,我会通过电话简要将具体情况跟领导说明,请示领导后按领导的指示为群众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我会寻求同事的帮助,让其先帮我去安排下晚上的接待任务。如果领导能够过来,那么我会等领导过来后,将具体情况汇报给领导,然后尽快赶往接待地点。如果我去晚的话,我会向被接待人员致歉,说明临下班时的突发事

2017年国考面试模拟题之奇葩证明

2017年国考面试模拟题之奇葩证明 【热点链接】 2015年4月8日北京市民陈先生一家三口准备出境旅游,需要明确一位亲人为紧急联络人,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可问题来了,需要书面证明他和他母亲是母子关系。可陈先生在北京的户口簿,只显示自己和妻子、孩子的信息,而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户口簿,早就没有了陈先生的信息。有人指了一条解决办法:到父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可以开这个证明。想到为这个证明要跑上近千公里,陈先生就头疼恼火:“证明我妈是我妈,怎么就这么不容易?” 继陈先生的奇葩遭遇证明“我妈是我妈”后,各种各样“无法自证的清白”让老百姓无语:应聘、考试要出具品行端正证明,不懂事的小孙女在家撕碎了钱、去银行兑换残币要求社区开证明,引产要到社区开具“自愿”证明等。于是,“证明你妈是你妈”成为了网络焦点热词。 2015年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时,李克强总理一连讲了三个故事,痛斥某些政府办事机构为人民办事设多道“障碍”.李克强总理说道“我看到有家媒体报道,一个公民要出国旅游,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他写了他母亲的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人家本来是想出去旅游,放松放松,结果呢?这些办事机构到底是出于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还是在故意给老百姓设置障碍?” 【模拟题】 市民陈先生遭遇奇葩证明“你妈是你妈”.该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你怎么看? 【解析】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办事需要开证明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像这样要求提供材料证明父子关系、母子关系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不但难倒了办事儿的老百姓,也暴露了这奇葩事件背后有个别政府部门程序冗杂、简政放权落实不到位的现实问题。 其实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只是机械的按着流程来办事,没有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己家的事办;二是个别部门对于群众办事提供的诸多证明材料非常苛刻,却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不愿意在职能范围内开具相应证明,造成群众始终在“你证明我,我证明你”的死循环里打转转,疲于奔命、苦不堪言;三是个别单位留恋权力、贪图私利,宁可部门与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也不愿放权。 我国政府在进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中,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和老百姓的期许仍有差距,离实现“最后一公里”仍存在距离。要想解决上述现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对策:第一,加大宣传教育强化人民公仆责任意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工作人员在认真遵循审批流程的同时,也应有基本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理念;第二,简化办事流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可喜可贺的是2015年1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

2017两会热点话题:消除奇葩证明现象

2017两会热点话题:消除奇葩证明现象 背景介绍 贵州省民政厅厅长罗宁代表指出,近年来奇葩证明真不少,让人啼笑皆非,但是某些时候,相关机构工作人员让群众开具一些看似不合情理的奇葩证明,还真不是存心刁难,而是根据规定“必不可少”的一道手续和程序。这反映出证明、证件过多过滥的问题,反映出各部门难除的固化的工作模式。 公考角度解读与分析 奇葩证明的存在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某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没有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人为造成业务办理的“肠梗阻”;二是法律意识不强,没有将法律法规当作日常工作的准则,反而为了推卸责任,或是出于部门利益,自行出台不合理的“土政策”,给百姓添了堵。 “荒唐证明”所带来的危害,最直接的受害者是老百姓。从出生的准生证到死后的骨灰存放证,不足百年时间里,常用证件就一百多个,再加上各种“荒唐证明”,一个人一生中花在办证的时间成本难以估算。而为了办一个“荒唐证明”,不少人“跑断腿”盖章,花在上面的时间、人力、物力等成本“不计其数”,这让老百姓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伤害了简政放权的成色,明显与中央简政放权的初衷、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道而驰,暴露出目前审批烦琐的问题依然存在。当前中央大力提倡“简政放权”,要各相关职能部门行政审批时明确时限和责任主体,要求将繁杂行政审批事项程序简化,打破简政放权“最后一公里”困境;诸如此类“荒唐证明”,是职能部门之间不愿担责、独自为政、又不愿意互相核实的体现。 对策 推进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近年来贵州着力打造覆盖省市县三级政务、事务、商务服务“三务合一”的网上办事大厅,目前全省109个站点全部使用统一审批服务系统,初步实现“进一张网办全省事”的大审批服务格局。实践证明,破解奇葩证明亟须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规范并简化公共服务流程、材料和手续等,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力图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 完善法治遏制不当要求。消除奇葩证明,关键在于法治建设,只有各级政府部门依法清理权力范围内的“证明”清单,剔除不必要的繁琐程序,并且依法抵制其他单位不合理索要

最靠谱的31条微商技巧

一年伊始,这几天尹响力抽空将自己之前写的微博翻看一遍,并整理出32条最靠谱的微营销技巧,学习它会比你参加某些微商培训、某些微商社群更有价值,更实用,有些技巧可能会违背你的价值观,有些技巧需要你去实操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 1、微商人要学会贩卖生活,生活分享也是营销,营销的是好友的心,是信任。朋友圈原本是一个发布个人生活动态的平台,微商平时要多多分享真实的生活场景:穿衣搭配、日常生活、工作周边等,让好友知道你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有生活,有性格,有价值。将微信营销生活化,将生活“小时代”化,这才是最好的营销。 2、人们发朋友圈其实都是为了寻求认同,可以用5个字形容:“求赞求评论”。微商要把评论好友朋友圈当做每天的工作来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如,每天点评30个陌生朋友圈。评论的目的是给相互没有交集的生活寻找话题,从而顺利的建立起认识关系,进而熟悉,进而信任。 3、记住下面几句话,做微商不迷茫:①淘宝是淘,微信是信;②朋友圈,朋友圈,先朋友,后圈钱;③粉丝就是资产,信任就是货币;④极致的反馈是促进成交最有杀伤力的广告;⑤客户担心什么,你就发什么。 4、做好微商每日操课:1、每天加50个好友;2、每天与10个陌生好友聊聊,真诚交流,结交朋友;3、每天50个点赞、30条走心的评论;4、每天至少2条朋友圈,纯干货非广告; 5、每天在3个500人群,混群聊天。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坚持做你就是赢家。

5、朋友圈分享什么?①分享有趣的人,有趣的事;②分享你的智慧;③分享社会热点,潮流趋势;④分享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婚姻、婆媳、子女;⑤分享你的日记;⑥挖掘一些开放性话题与朋友互动讨论;⑦分享咨询、求助;⑧分享产品的新闻;⑨分享客户见证;⑩分享卖货记录;11分享你的专业知识。 6、微商如何混群?混群手法:刷脸或者说冒泡,通过刷脸增加你在群的曝光率;混群战术:干货、价值,无节操。①干货。适时适度分享大家需要的经验、技巧。②价值。贡献你的价值,如有趣、乐于助人、红包、赞美等。③无节操。展现你的无节操,一个能带来乐趣的人,必然是个受欢迎的人。 7、包装决定成败,微商一定要学会包装自己,常言道:“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世人眼孔浅的多,只有皮相,没有骨相。”假如你不包装自己,可能就没有人想追随你,可能就没人想做你代理。①在网络的江湖里,你一定要有一篇属于自己的奋斗故事,灰姑娘逆袭的故事,如果你自己不会写,可以找人代写;②要选择最好的素材去美化你的形象、事业;③定位自己,找到属于你的特殊标签,让别人记住你。 8、微商如何美化你的个人形象?①写自己。通过生活的一些事情表述自己的一些观点,叫别人清晰的认识你;②写孩子。通过和孩子的沟通,证明自己是一个靠谱的妈妈;③写老公。通过写关于老公的一些话语,展示自己对于他的一些感谢;④写公婆。通过写婆媳的故事,展示你的智慧与情商。⑤写朋友。通过写与朋友间的故事,证明你有着健康的、良好的社交关系。

奇葩证明如何才能绝迹

“奇葩证明”如何才能绝迹(人民时评) 陈凌 《人民日报》(2015年08月13日05 版)让“奇葩证明”绝迹,根本还是要做到人性化的服务,尤其是,政府在设定审批事项、设计办事流程时,要从人性的常识出发,不是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管制思维行事 “活生生的人在你们面前,还要派出所开具健在的证明,有必要吗?”“老百姓买房也要无犯罪前科证明,难道有犯罪前科的就不可以买房吗?”“一个小证件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吧!”……近日,不少地方派出所的集中“吐槽”,让“奇葩证明”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传统“熟人社会”相比,现代社会里,流动性较强,人与人之间相对陌生。面对这样一个“风险社会”,一些证明,合理也必需。然而,搬家要“证明家中物品不是偷来的”,教师资格认定需要开具“无犯罪证明的证明”,开商铺要办“不扰民证明”,这样的证明,或是“不仅不必要还没法办”,或是“虽有一定必要性却不好办”。对于前者,群众还能通过“公章长征”的方式解决;对于后者,老百姓就只能“干瞪眼”了。也正因此,才会有人调侃,假如把这些“奇葩证明”故事搜集起来,就是一部现代版的《笑林广记》。 客观上讲,“奇葩证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政府手上的审批事项依然较多。比如,按照规定,开商铺办理营业执照,的确需要“不扰民证明”;进行教师资格认定,也的确要有“无犯罪证明”。另一方面则在于,政府部门之间,存在严重的

信息壁垒。信息互不共享,各部门就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彼此之间只有通过纸质的证明,才能验证事实的真实性。而在各地,这些部门又相对分散,于是,群众只能“来回跑”。一项调查表明,在过去的一年,百姓办一个手续,有近13%的人跑了10趟以上,而3趟以下就办完的,不到1/3。 信息多跑路,群众就能少跑腿。让“奇葩证明”成为过去,除了要厘清哪些审批权力是政府该保留的,哪些该砍掉,更要在行政管理上“合并同类项”,用信息化的手段连接“信息孤岛”。比如,为何不考虑合并办事窗口,实现“一站式办公”,让群众即使要盖章,也少跑几段路?是否可以建立信息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共享,实现“一证行天下,一网查所有”?再比如,能否逐步建立起居民信用体系,强化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为“奇葩证明”的减少奠定社会基础? 当然,即使“硬件”跟上了,“软件”跟不上,也不行。政府施政要义,在于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中央一再要求简政放权,为啥还卡着一些审批事项不放?简单就能判定的事实,为啥还要让群众“跑断腿”?无敬民之心,则无便民之行。说到底,“奇葩证明”的出现,根子还是在理念上。因此,让“奇葩证明”绝迹,根本还是要做到人性化的服务,尤其是,政府在设定审批事项、设计办事流程时,要从人性的常识出发,不是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管制思维行事。在权力做“减法”之外,在服务意识上做“加法”,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才能真正减少令人哭笑不得的证明,让老百姓少一些“证无可证”的无奈。 有这么一首小诗:“我问土,土与土如何相处?我们相互抬高。我问水,水与水如何相处?我们互相充盈。我问草,草与草如何相处?我们编织在一起筑成天际。我问人,人与人如何相处?”其实,杜绝“奇葩证明”的背后,是如何让政府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融洽,这在本质上也是一个人与人如何相处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诗人的发问,值得每一位从政者深思。

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对“奇葩证明”系列事件的思考.doc

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对“奇葩证明”系列 事件的思考 2016-02-15 14:01 第期人预览关键字: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对“奇葩证明”系列事件的思考 群众在办事中遇到了需要证明你妈是你妈、你爸是你爸、你儿子是你儿子等等听起来很奇怪的证明,给人民的办事带来了不少阻力。对于这些奇葩证明,请谈谈你的看法。 空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2015年4月份,陈先生一家想要出境旅游,需要明确一位亲人为紧急联络人,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可问题来了,需要书面证明他和他母亲是母子关系。可陈先生在北京的户口簿,只显示自己和老婆孩子的信息,而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户口簿,早就没有了陈先生的信息。在陈先生为此感到头大时,有人指了一条道:到父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可以开这个证明。先别说派出所能不能顺利开出这个证明,光想到为这个证明要跑上近千公里,陈先生就头疼恼火:证明我妈是我妈,怎么就这么不容易?而更令陈先生窝火的是,这一难题的解决,最终得益于向旅行社交了60元钱,就不需要再去证明他妈就是他妈了。 陈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今年5月18日,孙先生在继承母亲的遗产时,法院要求孙斌提供由婚姻登记机关出具的其母亲在丈夫去世后未再婚的证明。而当孙斌带着各种材料来到婚姻登

记机关后,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孙斌和其母亲不在一个户口簿上,无法证明他们的母子关系,也就不能给他出证明。要想开这份证明,孙斌必须先证明,他是老人的儿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办事过程中遇到过类似令人啼笑皆非的证明:要证明你爸是你爸,要证明你没犯过罪,要证明你没结过婚,要证明你没有要过孩子,要证明你没买过房,证明儿子是儿子,摔伤证明,打油证明、房子不拆迁证明这样那样的奇葩证明,有的听起来莫名其妙,办起来更让人东奔西跑还摸不着头脑。 5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讲了这个事情,痛斥某些政府办事机构为人民办事设多道障碍。 空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我国是一个法治社会,办事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这无疑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是,随着群众事务的增多,各类奇葩证明层出不穷,给各方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第一,证明繁而多,群众跑断腿。对于群众来说,政府机构本来应该是为之服务的,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找政府机构是办事的,而不是找罪受的。但是,不管办理什么手续,都需要找各个部门,办一个证明、盖一个章,有时候甚至几天都跑不下来,就算知道去找哪个部门办理,但是各种手续、证明让百姓叫苦不迭,甚至出现了部门间踢皮球的现象,把问题留给了群众,这样确实给群众的工作生活等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职场中12个奇葩的现象

职场中12个奇葩的现象 1、薪水和颜值成正比 据《经济学信笺》期刊的报告,如果一个长相平平的人想和长得漂亮的人拿一样的薪水,那么他们的智商必须比漂亮的人高40%。弗莱切博士说:“这些结果表明,长相对于薪资的确有影响,而且这一影响可能还相当大。” PS:如果你长得太特殊,还是去韩国走一遭吧,投入是会有回报的! 2、办公室暧昧挺受欢迎 调查显示,几乎100%的职场女生反感办公室性骚扰,却只有5.2%的女人是对办公室暧昧真正反感。 PS:骚扰和暧昧之间有辣么大差别么?当然,骚扰是单相思,暧昧是两厢情愿。 3、职场女性最大敌人往往是女性 英国一项大型民调显示,女性在办公室或其它职场遇到的最大敌人通常是其它女性,而非她们的男性同事。 PS:唉,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啊! 4、工资越高,单身越多 研究显示,工资高的男性,容易招蜂引蝶,在眼花缭乱中,他们很难做出“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的决定;而工资高的女性,让

很多男生望而却步。 5、辞职越多的人越混得不好 看看你身边的亲爱的同学就晓得了 6、经常抱怨公司不好的人最不想离开公司 一项跟踪调查显示,经常抱怨公司的人,其实他们中的92%压根就不想离开公司。 PS:人家抱怨是希望公司能快点走上正轨嘛! 7、上班耗时长容易离婚? 瑞典的一项研究表明夫妻中有一方每天上班路上耗时超过45分钟,离婚率增加40%。据此也有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上班族认为上下班路上耗时过长,会影响夫妻感情。 在英国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骑自行车上班的人比乘其他交通工具上下班的人更快乐、工作更有成效,人际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PS:爱玛,没想到自行车还能拯救婚姻,赶紧买去。 8、周一周二工作效率最高 加拿大一家人力资源网站通过对美国多家公司中的300多名人力资源经理和20多名员工进行调查发现:周一和周二是员工在工作日内最有工作效率的两天。具体来说,有39%的人力资源经理认为员工在周二做了最多数量的工作,另有24%的人力资源经理认为工作效率在周一达到最高峰。在前两天过后,员工所完成的工作数量会有所减少。仅有14%的受访者感觉员工在周三还能完成数量较多的工作;而周四和周五被受访者并列评为工作效率最低的工作日。

(新)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快递别再让“奇葩证明”成为新闻

别再让“奇葩证明”成为新闻 【素材回放】 2017年2月17日上午,南京市公安局六合分局新篁派出所在接待一名84岁的老大爷时,老大爷手持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社保卡等,要求派出所为他出具一份自己还活着“健在”证明。 老人活生生地站在面前,开 还是不开呢?这让民警很是无 奈。在民警再三追问原由后,老 大爷道出实情。现代快报记者了 解到,老大爷今年已84岁了,年 轻时参军,复原后被分配至南京 市某国营单位工作,上世纪90年 代国企改革中,老大爷所在的公司破产倒闭,公司职工集体由某国家机关托管,老大爷退休后回原籍六合区新篁农村居住,但为了领取部分补助,他还要到原单位领取。 针对老大爷的要求,派出所处于两难境地:不为老大爷出具“证明”吧,老大爷就不能拿到补助;为老大爷出具“证明”吧,实属“荒唐”。最后,本着方便老大爷的原则,派出所不得不为老大爷出具了“健在证明”,证明老大爷如今户籍仍在派出所辖区,未予注销。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由于信息不发达,为了确保群众的补助不被冒领、占领,托管单位一直让户籍地地派出所开具当事人“健在证明”。但如今各方面信息发达,有的部门做法显然跟不上时代发展了。 【素材解读】 说到底,“奇葩证明”的出现,根子还是在理念上。因此,让“奇葩证明”绝迹,根本还是要做到人性化的服务,要从人性的常识出发,不是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管制思维行事。在权力做“减法”之外,在服务意识上做“加法”,才能真正减少令人哭笑不得的证明,让老百姓少一些“证无可证”的无奈。有这么一首小诗:“我问土,土与土如何相处?我们相互抬高。我问水,水与水如何相处?我们互相充盈。我问草,草与草如何相处?我们编织在一起筑成天际。我问人,人与人如何相处?”其实,杜绝“奇葩证明”的背后,是如何让政府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融洽,这在本质上也是一个人与人如何相处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诗人的发问,值得每一位从政者深思。要再让“奇葩证明”成为新

派出所加油证明范文

派出所加油证明范文 导语 长期以来,诸如“我是我”“我还活着”等“奇葩证明”让公众不胜其扰。为了 ___根治这类“奇葩证明”,公安部放出了一个“大招儿”,以后,派出所开证明一律这么做…… 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开些“奇葩”证明,从中央到地方,简政放权一直在行动。公安部近日出台新规,明确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五个一律”原则,做到这五点,今后百姓到派出所开证明将会更方便了。 1 规定更细: 首接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 新规对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作出了细化和具体规定。 第一,“首接负责制”正式明确。群众来办事,第一个找谁,谁就要负责到底、全程盯办,不能再推诿扯皮。

第二,“限时办结”保证效率。新规定要求:对于符合条件能现场出具的证明,当时就得办;现场办不了的,也必须明确办结时限。 第三,“责任追究”制要严格落实,如果出现 ___、乱作为问题,应该及时予以纠正,造成严重后果的一律严肃追责。 2 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 一律不开! 最新的“五个一律”原则,也体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 能够内部查清的材料,一律不再要求群众提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要求,一律不予开具并要给予书面告知,同时上报相关情况,由上级公安机关向有关单位的主管部门作出反馈。 3

20类事项 不再到派出所开具证明 公安部等12个部门近日联手,出台了《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 ___》,该意见自xx年9月1日起实施。以下20种证明,今后派出所都不开了—— 《意见》中明确指出,有关单位要求群众开具证明或者提供证明材料,要遵循于法有据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凡是公民凭法定 ___件能够证明的事项,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证明;依法不属于公安派出所法定职责的证明事项,由主管部门负责核实。 4 ___办公厅: 今年年底前全面清理“奇葩”证明 早在xx年8月,公安部就出台意见,规定了不再要求群众到公安派出所开具证明的20类事项,规范了需要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的9类事项。

证明我妈是我妈的奇葩证明

证明我妈是我妈的奇葩证明?据统计,从娘胎里的准生证, 到死后的骨灰存放证,人生不 足百年,仅常用证件就一百多 个。把办证所需时间和费用累 加,无疑天文数字。更让人窝 火的是,证明过多过滥过奇主 要是针对普通民众,对某些有 权有势者而言,别说“证明我 妈是我妈”了,假身份证、假 护照都不成问题。一边“吃拿 卡要”成风,一边摆出“按规 定办事”的姿态,这并不罕见。E-mail文化传播网https://www.doczj.com/doc/039928886.html, 幻灯片制作:蕴秀园.汪背景音乐:星月池塘

?请你解答一道证明题:“你怎么证明你妈是你妈?陈先生一家三口准备出境旅游,需要明确一位亲人为紧急联络人,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可问题来了:他需要提供他母亲是他母亲的书面证明。

?可是,陈先生在北京的户口簿,只显示自己和老婆孩子的信息,而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户口簿,早就没有了陈先生的信息。在陈先生为此感到头大时,有人指了一条道:到父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可以开这个证明。

?先不说派出所能不能顺利开出这个证明,光想到为这个证明要跑上近千公里,陈先生就头疼恼火:“证明我妈是我妈,怎么就这么不容易?”而更令陈先生窝火的是,这一难题的解决,最终得益于向旅行社交了60元钱,就不需要再去证明他妈就是他妈了。

?这样的奇葩“证明”不在少数。很多人在办事过程中遇到过类似令人啼笑皆非的证明:要证明你爸是你爸,要证明你没犯过罪,要证明你没结过婚,要证明你没有要过孩子,要证明你没买过房……这样那样的证明,有的听起来莫名其妙,办起来更让人东奔西跑还摸不着头脑…

?办个简单的事儿,咋需要这么多证明?有这个必要吗?近日,人民日报在《关注改革“最后一公里”·聚焦社区治理》的报道中一针见血:证明过多过滥,除了审批事项太多外,还因为原本应由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核实,但同级职能部门之间却互相推诿

2016年上半年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B类)真题

2016年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与参考答案(A类) 注意: 1、本卷为全主观题,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作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请在试卷、答题纸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3、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特别提醒:请在答题纸规定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作答无效。 一、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的案例,回答后面的问题。50分) 案例一 资料一 很长时间以来,“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折腾了不少人,成为社会的痛点。《人民日报》2015年4月8日报道,落户北京的陈先生一家准备出境游,需要明确一亲人为紧急联系人,她想到自己的亲妈。问题来了,他需要提供他母亲是他母亲的书面证明。可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户口簿,早就没有了陈的信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通过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5%的受访者及身边人曾遭遇过“奇葩证明”。不久前,中国传媒大学发布的“2015年媒体关注度十大榜单”中,“奇葩证明”名列十大“痛点”榜单之中。“奇葩证明”之所以成为一个难以忽视的关键词,是因为它集中折射出了民众“办证难”“跑证难”的辛酸,成为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的一个标识。 资料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王太元表示,“奇葩证明”有3个特点:一是毫无必要,比如对亲自领取养老金的老人索要“活着”的证明;二是让没有参与,不可能知情甚至根本不相干的人或单位为某事出具证明;三是某些事情根本无法证明。 什么都要居委会开证明,表明政府部门固守传统思想,管理落后,凡事都想着其他单位干;但更主要的是,转移责任、规避义务,将核实认证的责任转嫁给基层社区承担,社区的章就成“万能章”。“像无犯罪记录、未婚证明、精神正常证明等‘奇葩证明’,要么没有必要开,要么就是我们也不了解情况,是在没有法对此负责。”某街道派出所工作人员李某对此非常无奈。 办证,是职能部门的一项权利,给你办,还是不给你办,审批的速度快还是慢,都有很大的调节空间。一些部门和单位的少数工作人员便借机刁难民众,吃拿卡要、谋取私利。日前,《人民日报》刊登了许多读者关于办证难的来信,或找个熟人帮下忙,三下五除二就办下来了。 一些政府部门之间还没有完成信息的互联互通,大家“各自为证”,个人有身份证,亲属关系凭户口本,社保有社保卡,生育情况找计生办,税务又是另一个系统。。。这就造成老百姓不断地在政府部门之间“跑断腿”“磨破嘴”,甚至有的还需要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间进行循环证明和重复证明。 资料三 过去一年,为治理“奇葩证明”,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2015年,公安部官方微博晒出了18个不该由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民政部则明确,今后除办理涉台和哈沙克斯坦等9国的公证事项外,不再向任何部门和个人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要求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原则上一律取消,各地要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现象。。。

面试热点:取消“奇葩证明”杜绝“责任推诿”.doc

面试热点:取消“奇葩证明”杜绝“责任推 诿” 2016-03-28 09:47 第期人预览关键字:面试热点,公务员,奇葩证明,公务员面试热点 面试热点:取消“奇葩证明”杜绝“责任推诿” 证明某某某在哪儿借住、证明某人和某人是什么关系、证明某人在家中去世、某人火化证明今后,这些需由社区居委会开具的五花八门的证明将被大幅压减。一些本不该由居委会来证明的奇葩证明将被取消。日前,市政府下发《北京市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工作方案》通知,今后凡是应由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核实的事项,群众不必再提供证明。(3月23日《北京青年报》) 空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京华时报王石川:市区各级政府部门简化公共服务流程,特点有二。一是,一些本不该由居委会来证明的奇葩证明将被取消。二是,今后凡是应由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核实的事项,群众不必再提供证明。这两个特点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如果只有前者,而无后者,民众仍然难解脱证明之困。比如,此前有地方规定派出所不能再任意开证明。舆论起初欢呼,未几便沮丧。尽管有时属于越俎代庖,但是,派出所能够考虑当事人难处,帮当事人开证明,相当于救急,因为相关机构要求当事人开证明的需求就在那里。可见,简化公共服务流程,除了居委会不开证明,还应该让一些机构少让当事人开奇葩证明,即便需要开也应

该由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自行核实。从根本上说,化解奇葩证明并不困难。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简直易如反掌,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之间多整合公民信息,多保持沟通。只要真正以民为本,就会主动消除无证明,不存在的行政管理陈弊,就会减少公民人在证途的无奈。 @人民网蒋萌:《方案》只是大纲,落实有待观察。统计表明,北京市级党政机关核发的各类证件、证明、执照共650余个。《方案》指出,对于功能相似相近的证件、执照和证明,原则上要予以优化整合。然而,数百个证件、证明、执照会压缩到什么程度,显然存在不确定性。原则上这种句式人们听得多了,现实中,常常出现群众和干部说困难,干部和群众讲原则,群众和干部说原则,干部和群众讲你不懂原则。简言之,对原则的解释权通常掌握在权力者那里。如果某些干部不改变官爷习气,群众想无证自明恐怕还是免不了碰壁。改进行政机关与干部的工作作风,除了要避免繁琐的审批流程,更离不开厘清群众办事与干部服务之间的关系。作为被服务者的群众,有权对干部的服务打分,这是民主监督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干部自律、提高服务意识的必然选择。只有真正使干部回归公仆本位,卡脖子式证明与审批才能歇菜。 @红网李忠卿:说到各种奇葩证明,相信很多人都有亲身经历,耗费大量时间不论,办理过程往往是一波三折,把人折腾的够呛。据知,要求公民开具的各种证明,仅拿居委会这个条口来说,拢共就高达240余个,可谓五花八门,无所不包,老百姓到了没有证明就寸步难行的地步,也许这就是真正的中国特色。之前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些在京打工者,为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