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课改故事

我的课改故事

我的课改故事
我的课改故事

我的课改故事

朱晓青自上班以来,工作已二十来年。开始上班的时候,自以为肯下功夫就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在课前课上把每个知识点都研究及讲解的很清楚,就怕有什么没讲到的,没讲清楚的,而且还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给学生补差补缺。可是每次学生考试考得都不太理想。自己感到特别的疑惑,我花了这么多的心思和时间,为什么学生就学不好呢?最后只能归结于学生以前基础没打好,或者就是学生太笨了。

现在回头想想,我在上学的时候就是在老师的强输硬灌下学习的,自己是真的热爱学习吗?这里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后来教育理念发生了改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感觉无从下手。高效课堂为主模式给我指明了方向和方法。现在我的课堂教学已经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对子交流、小组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学生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我们老师也不再像以前那么辛苦、那么累了。

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以前,我在教学中对于这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唯一的方法就是多花时间给他们补差补缺,但是收到的效果往往都很不理想,甚至第一天掌握了,第二天就忘了。现在想想,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些知识是老师

强行灌输给学生的,而老师无法掌握学生的思想,不知道学生是怎么想的,所以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现在采用以高效课堂的模式,可以使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老师就能根据学生的想法给予指导。而且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还可以在小组内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再厌学了,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了。在教学中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有待培优生,在课堂上多给这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较多的表现机会,让其获取信心,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我在教学中是一个很严厉的老师,往往会因为学生的一点小的错误,而把学生狠批一顿。现在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偏小,不少学生还有一点逆反心理,往往会因为自己的责骂,导致学生讨厌自己以及这门学科。通过高效课堂让我学会了不再责骂,而是学会赏识学生。所以,现在我在教学中学会利用赏识这个有利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我坚信,只要坚持把赏识教育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定能取得成功。哲人曾经说过:“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训斥只会压抑心灵,只有欣赏、激励才能开发人的潜能。希望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以及家长、其他老师的配合,来慢慢地改造这个孩子,让他得到很好的发展。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会坚持,我相信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

通过我县推广高效课堂的实行,我还学会给学生一片爱心和赞扬。教师的爱心是学生成功的原动力,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

健康的成长,能使有缺陷和有特殊困难的学生信心倍增,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我认为,爱学生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学生一片爱心,多一些鼓励与赞扬。因为学生的成长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具有两面性。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会表现出优点和积极因素,也有缺点和消极因素。优点和缺点,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教学的赞美与鼓励是促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的催化剂,要充分利用。表扬与鼓励学生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肯定性评价,能使学生认清自己的优点,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增强进一步发展优点的信心的愿望。当他们有进步或有好的表现的时候,恰到好处的鼓励与赞美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千万别吝啬你的赞美之词,有时教师的一句表扬或赞美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总之,社会在进步,教育的改变是大势所趋。通过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现在的课堂面貌焕然一新。虽然,现在我还处于摸索的阶段,,还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我与课改共成长

范县辛庄乡盆窑小学

王秀彩

我与课改共成长-范文

我与课改共成长 我与课改共成长 “教师”这一职业在自己的记忆中,简单地说就只是“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这种传统模式。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对这一职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自己的脑海中融入了一新的名词——“课改”,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关于课改的许多知识,了解了中学信息技术新课程应怎么上,如何上得更好,这些都使我对课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使我在教学中又积累了许多经验。 以下就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谈谈我个人的认识及一些思考: 一、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评价所关注的重心应该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师要迅速进行角色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合作者;学生也要从原来的知识接受者,变成学 习过程的主导者。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大都是按照自己的课程设 计让学生一步步地跟着学习,这样就严重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 机会,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以自主、 合作、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也就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 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这并不是意味着教师的作用降低了,工作减少了,相反地,教师肩上的任务更重了。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

到充分的发展。 二、不断深入学习新课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不是简单的等于课标加上教材,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由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组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新课 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总的课程目标。教师是课程的经营者和设计者,但更着重强调的是教师要担负起学生的学习经验重组以及引导 学生进行创新的责任。新课标的学习不仅只是一两次的大规模的 学习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它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领会,并要 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继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深 入理解其先进理念及精神。 三、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主、老师的教为辅进行,一切应该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注意学生的言行举止,留意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感 受了什么,体验了什么,还想学习什么等,而不应该再强调以前 的老师讲得多生动、多精彩。对于现在的课堂教学,我们要特别 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把课堂教学从传统上老师“教”转变到现在学生的“学”。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刻挖掘学科教材, 追求知识深度,否则你怎么能够引领好学生呢?由于如今的课堂 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大大增多了,而信息技术课程大都在多媒体电脑室进行,这就要求我们除了指导学生学习的同

小学英语教学经验交流 我的英语课改小故事

小学英语教学经验交流我的英语课改小故 事 还记得在刚开始的英语教学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惑。课堂上学生不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小组内合作学习出现单干现象,对小组评价不公平;由于时间把握不准造成展示的时间不足;教师在指导小组学习还欠艺术等等。回顾一段时间的小学英语教学,一路走来,有过困惑,有过挫折,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成功。根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我试着用新的教学形势方法去改进自己的教学为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改进,和小学英语课程共成长。在此期间,通过自己的学习摸索及向他人的借鉴,我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教学形式,效果不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就近原则分成一组,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形势练习对话,做游戏,尤其在单词的检查这一环节中,分小组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组组长检查督促小组成员,以小组比赛的形势看谁背的又快又正确,既涉及个体又与集体有关,效果较好。经过多年探索,本人认为在运用中应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一、处理好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在目前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只有把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才更有助于提高英语课堂学习的效率,人数较多的班级,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时间分配关系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须根据所教的内容,

对小组学习和集体教学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科学有效地合理分配。 二、教师应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刚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在课堂上常会出现学生因不清楚要干什么而乱作一团的局面,这会令教师措手不及。因此,每次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合作。教师所提的要求要有梯度,在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时,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要随着学生合作技能的熟练,逐渐增加要求。 三、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性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组内成员来说,是他们之间的合作,但对于组与组之间来说,还必须有竞争。只有建立“组内是合作,组间有竞争”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合作学习被引进英语课堂教学,究其原因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适应英语这门语言学习的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了合作技巧,除了可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之外,还可以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多种机会,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空间是非常广泛的,具

我的课改故事2

我的课改故事 江西省高安中学物理组:罗滏新课改已在我校实施了一年多了,在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前,我校教师从别的省份学习回来就带来了有关新课改的一些消息,教师间就经常会探讨原有课程的一些不足,新课改会带来一些什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等。从2008年开始我省实施新课改,我校也立即对教师进时了大量的培训,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新课程改革,新课改实施给我校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以下我和我的课改。 一、我的个人成长经历 我1996年高安中学高中毕业,进入江西师大学习,于2000年江西师大物理教育专业毕业,毕业之时抱着回母校再学习的想法,回到了母校――高安中学。2000年进入高安中学的时候,恰是江西省实施那一轮的课改刚结束的时候,物理教材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分为必修1、必修加选修2、必修加选修3三册,其中必修1为高一年级使用,必修加选修2、3为理科学生高二和高三使用。这一教材从1997年开始使用(在这之前是32开的小课本),经过3年,到2000年基本成熟,而我校则是这一轮课改的实验学校,有很多的宝贵的经验,2000年我回到母校教书,受到学校的这种课改氛围的熏陶,到了这一大熔炉中锻炼,很快理解了课改的重要意义和其理念。从2000年到2009年,在这九年中一直使用的都是人教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2008年高一年级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课改,实施的是新课程标准,使用的教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为必修1、必修2、选修2-1、选修2-2、选修2-3、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其中必修1、2为高一年级使用,其它的则根据学校情况自行选学几个模块。这期间接触到了新课程标准,之前在网上学习时也了解到了一些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但由天没有具体实施,所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新课程标准。2009年开始到现在正使用新课程标准的教材,才有一些深刻的体会。 二、参与课改的经验 由于受高安中学浓厚的课改氛围的影响,我自2000年进高安中学起,就积极参与了课改,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蓝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活了物理课堂的教学。同时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觉吸纳新理念,摒弃旧观念,主动投身到课改的实践中,我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兢兢业业,克难求进,努力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育工作者。通过课改积累,结合学科的教学特点,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第一,自学提纲的编写 刚进高安中学就发现学生平时的练习都是教师自己编写的,当时叫做《导学》,每个教师轮流编写其中的一章或几节的导学练习,编写时特别强调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注意抓住学生易错的地方,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因材施练,问题设计既要知识全面,又要突出难点、重点和疑点,同时注重基础概念的训练,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问题尽可能的通俗易懂。还有就是编写时注意练习量较少,通过上一轮课改下来的老师都说,1997年课改时,物理学科是一个星期安排了两节半的课时量,因此当时就在练习上下了苦功夫,使练习量尽可能的少而精,高考成绩没有因为课时量少而差,反而取得更为喜人的成绩。 现在学生的资料书的练习量慢慢的又多了起来,而且出现了高一就在练高考题,这与平时的考试出题较难的导向有关。新一轮的课改为我们转变这一局面提供了机会,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就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第二,精心编排课堂,讲究课堂效率 高安中学一直强调课堂教学的效率,我在刚进高安中学时,由于自己教学经验不足,上课没有足够的自信,因此在备课上就备得非常的仔细,面面俱到,结果上课时总觉得时间不够,很多问题没有讲到。在第一次物理组教师听我讲课时,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我在讲课,根本没有时间让学生练,结果到下课时准备的内容还有些没有讲完,物理组的老教师们听了我的课后,对我的课堂设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课堂的主要作用是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突出,帮助学生解决难点,而不应面面俱到。课堂要讲究课堂效率,一些不重要或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已去钻研。后来,我试着改变自己的课堂模式,尽量的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堂课下来做到有讲有练。当时高安中学提出的口号是课堂讲课30分钟,学生课堂练15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提高,我的课堂教学慢慢的达到了这一要求,课堂效果较好,学生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现在我正进行着新一轮的课改――新课程标准,这给我提出了新的任务,我在这新一轮的课改中正努力的利用多媒体手段设计好每一堂课。 第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的深度、广度以及学习进度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而且现在我校学生的分化越来越严重,如何更好的实施分层教学变的举足轻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也不应相同,应因材施教。注意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各种操练活动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以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为主,必要时降低要求,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终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高安中学有分层教学的优良传统,以往在抓学生基础的训练的同时,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校分别引导他们成立各兴趣小组,使得学有余力的学生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以提升,不但在各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每年都有获一、二等奖的同学,而且也在高考中取得丰硕的成果,每年高考中我校学生都名列全省前列。 三、问题与困惑 1、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每一个孩子各尽所能,但学生中的两极分化依然严重。

课改随笔

课改随笔 一 身挎行囊,肩负重任,我于6月23日远赴陈子昂的故乡——遂宁射红接受了四川省语文新课标培训。匆匆的旅途中,我无心鉴赏沿途的美丽风景:耸翠的高峰,碧绿无垠的田园,滚滚滔滔的浪花,天空中自由飘逸的云霞——接受培训后给心灵留下了些许遗憾。语文新课改,就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向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二 我们的老师不缺乏知识,学识上虽谈不上“学贯中西”“学富五车”,但对于教中学生来说,胸中有湖海,教起书来一定会得心应手。现在不仅是我们“教”的问题,关键是学生“学”的问题。语文教学,如何巧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可持续发展学习。这也充分体现了一位语文老师的良好素养。常言道“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错失沿途的风景,我想就错失了提升素养的机会,因此感到遗憾啊!仪陇中学新镇校区的张丛俐校长曾说“生活处处皆语文”,她浸润于生活的每一个毛孔。我们的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多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这也是教书的本钱,课改的基石。 三 南方人的细腻,北方人的人豪爽。重庆人的火辣,仪陇人的厚道。任何一项改革,离不开研究人的因素。还学生以“人”的待遇,别把人当作储存知识的容器或高速运转的机器。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血有肉有各种情感需求的社会的人。“满堂灌”“填鸭式”,搞铺天盖地的“题海大战”,只能贻误我们的子孙。鲁迅说“救救孩子”。教改,就是拯救教育,拯救民族,拯救孩子,还课堂教学于本位。精讲精练,巧引妙导;语文课堂做到教与学“轻松”“扎实”“有效”。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下面谈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以供各位同人参考。 四 课堂教学中的“轻松”,在于课前准备的“不轻松”。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和各种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甚至还会揣想在教学活动中会出现的种种状况时,你一定要明确教师是“与学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首席”如何激趣课堂,如何搭建桥梁,如何铺设台阶,诱导学生思考、讨论,或横向扩张,或纵向深入,呈现出时而“两岸猿声啼不住”,时而“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佳境,把语文教学真正当作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或经验主义的传教。也许你幸福于“条理清晰的讲解,真切动情的剖析,精妙绝伦的口才”,实际上你是喧宾夺主,费力不讨好,只落得私下里埋怨“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的结局。我们要还课堂给学生,变“死教”为“活学”。一堂成功的课不是看教师讲得怎么样,而是着眼于教师引导学生学得怎么样,最终的收效如何。如果教学轻松而无所获,这堂课是失败无疑的。

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稿

我与课改共成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新课改同成长》。 当课改的东风吹进杜马校园的时候,已经教过两届毕业生的我,暗笑无非是换汤不换药。依旧是埋头于教材之中,苦干于课堂之上,每节课后对照教参,庆幸完成了教学任务。期末手捧考试成绩,数数能全部及格,脸上便情不自禁透出些欣慰。直到自己要参加课改实验,依然对课改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简单认为不过是变变教材而已。 曾几何时,年轻气盛的我总是一厢情愿的为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地切入点,寻找着进入文本的最快捷,甚至是最“科学”的方法,而把学生的感受和问题冷落一旁。于是课堂上就你讲你的,我想我的,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的共同话题,从而使交流几乎陷于停滞。本应是水乳交融的和谐,却成了油水难融的尴尬。于是课堂也就不能自由呼吸,生命活力也就不再,那种麻木呆滞,无奈忍从的沉寂课堂便一次次重演。直到06年的中考,97班沉重的一跤摔得我不得不反思,反思一年来辛苦的付出为什么会得来如此吝啬的回报?反思我的课堂上举手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少,见面就喜欢溜边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 在我徘徊琢磨苦恼时,学校讲座、组内研讨,大量课改书籍……像一场场及时雨泼洒在我的心田;宛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使我走出了迷惘的低谷。于是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重新去学习新课程理念,并进一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在我冷静而充分地审视了自己以往的教学行为后,渐渐地,我的思维变得开阔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这样的课堂难道不是新课改所要追求的课堂吗?不也是我这个在多年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新一代教师所渴望的课堂吗?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身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新课改的实施,迫使我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新课改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奏,

课改带来的新变化

“课程改革实验已经使学校、教师、孩子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坚持下去,我们的下一代会真正成为有希望的一代。”可见,课程改革给教育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课改确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注重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我们园于2003年实施了课改,通过了两年的时间,我觉得课改中,最大受益者是孩子。 一、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幼儿教育需要高度的整合。新课程改变单一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而是融语言、数学、常识于一体的综合课。除教学活动外,还编入了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环境创设、家长工作等内容,以便对幼儿进行立体开放的综合教育,以适应幼儿发展多方面的需要。 (一)故事中设提问,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 新课程多了一些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从中明白一定的道理,而故事中间会设一些提问 ,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如有一个故事叫《斑纹真有用》,讲的是斑马遇见狮子后, 吓得跑起来,身上的斑纹弄的狮子头晕眼花,便不再追了。教材中提出问题:斑马还会遇见谁?它们怎样对付大狮子?小朋友们经过几分钟的思考,纷纷举起了手,回答的答案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斑马遇见了大象,大象用长鼻子把大狮子卷起来,扔到河里去了。”有的说:“斑马遇见了泰罗奥特曼,奥特曼把大狮子给爆炸了。”还有的说:“斑马遇见了孙悟空,用他的金箍棒把大狮子给打死了。”“斑马遇见了猎人,用猎枪把狮子打死了。”“来了一辆大卡车,把大狮子拉到动物园去 了。”孩子们想出了好多奇妙的办法。 (二)通过绘画等方式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新课程突出了可读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如《美丽的夏天》中,先让小朋友说出夏天美好的景色,然后进行绘画,再用剪刀剪下来,贴在一张大白纸上,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小朋友们设计得非常漂亮。地面上有小草、小花、大树、小朋友;水里有小鱼、小蝌蚪、青蛙、荷花;天空中有太阳、飞机、火箭、小鸟、蝴蝶、蝉、彩虹等,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促进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幼儿的学习探索活动已从课堂拓展到了家庭、社区、社会。新课程非常注重幼儿的社会活动。社会活动指幼儿在家庭、学校以外的社区环境中进行各类活动。社区的自然环境会使幼儿能真正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充足的光照,也提高了对气候及环境的适应能力。社区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广阔、自由的活动场所和空间及更自然的活动氛围,也为幼儿创造了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的机会,促进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如春天来了,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孩子们对绿色的田园充满了向往。我们便带领着孩子们来到了田园,进行了《亲亲绿田园》活动。我们先来到一望无际的麦田,和小朋友一起观察了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生长情况,并把小麦和小草进行了比较。农民伯伯正在田间干活,小朋友对农民伯伯进行了询问,“小麦有什么用?”“怎样种植小麦?”“什么时候收获?”农民伯伯作了详细解释:小麦是在秋天种植的,在地里越过一个冬天。春天来了要进行浇水、施肥、喷药等方面的管理,夏天才能收获。并且告诉孩子们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爱护植物、爱惜粮食。我们还和孩子们参观了《面包房》和《蛋糕店》。参观过程中,孩子们和阿姨互相交流,“缴面机是做什么用的?”“鸡蛋怎样才能拌碎?”“烤盘都有什么形状的呀?”最后,了解了制作蛋糕的全过程:先绞面,再打鸡蛋,放入白糖和适量水,最后混合,放在烤盘里,再放入烤箱。通过社区 活动,孩子们大开眼界,丰富了知识,懂得了面类食品的来历,培养了孩子们爱惜粮食的情感。 三、课改使幼儿和教师的关系更加融洽 课改中,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灌输,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幼儿去发现、探索知识,由原来的“被动

我的英语课改小故事

我的英语课改小故事 实验小学范方媛回记得在刚开始的英语教学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惑。课堂上学生不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小组内合作学习出现单干现象,对小组评价不公平;由于时间把握不准造成展示的时间不足;教师在指导小组学习还欠艺术等等。回顾一段时间的小学英语教学,一路走来,有过困惑,有过挫折,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成功。根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我试着用新的教学形势方法去改进自己的教学为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改进,和小学英语课程共成长。在此期间,通过自己的学习摸索及向他人的借鉴,我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教学形式 , 效果不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就近原则分成一组,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形势练习对话,做游戏,尤其在单词的检查这一环节中,分小组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组组长检查督促小组成员,以小组比赛的形势看谁背的又快又正确,既涉及个体又与集体有关,效果较好。经过多年探索,本人认为在运用中应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一、处理好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在目前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只有把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才更有助于提高英语课堂学习的效率,人数较多的班级,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时间分配关系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须根据所教的内容,对小组学习和集体教学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科学有效地合理分配。 二、教师应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刚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在课堂上常会出现学生因不清楚要干什么而乱作一团的局面,这会令教师措手不及。因此,每次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合作。教师所提的要求要有梯度,在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时,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要随着学生合作技能的熟练,逐渐增加要求。 三、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性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组内成员来说,是他们之间的合作,但对于组与组之间来说,还必须有竞争。只有建立“组内是合作,组间有竞争”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我的课改小故事

我的课改小故事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国家基础教育教育课程改革已实施几年时间,蓦然回首,追寻踉踉跄跄走过的足迹,回味这几年时间的课程改革,有艰辛,也有喜悦,有困惑,也有收获,面对这一切,不禁感慨万千,改革对于旧事物来说,无疑伴着痛苦,但也催生欢乐。就这样我的作文课《观察日记》也拉开了帷幕…… 为了写好观察日记,我特意在作文的前几天安排学生准备好各自喜欢的小动物、植物、玩具等。但到了星期二,我检查时,我发现大多同学都准备好了,只有几个平时调皮捣蛋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没有准备,当时我一急便说,呆会儿谁没有东西谁就别想出去玩。听我这么说,那几个同学急了。连忙跑到教室外的草坝时去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理,虽说用了强制手法,不过还真管用。说来也怪,听说下午要上观察课,别提孩子那高兴劲了,干什么事情也都起劲。 好容易熬到了下午,上课铃一响,同学们见我一进教室,马上就把早已准备好的东西举的高高的叫到:“老师我有了,老师我有了。”我见势连忙说说:“你们真棒,不过老师也有两个要求,你们同意吗?”同学异口同声的说:“老师你说。”我说那好:“一是要认真观察你们各自的东西,它是什么样子的。二是看谁玩的最有趣。”同学听了呼啦一下全跑出教室,有几个哭丧着脸说:“老师先前我们都有,但跑了怎么办?我们能再去捉几只行吗?”我说:“当然行。”这几个孩子就像获了皇上的赦令似的,飞也似的跑开了。这时同学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蝗虫、蟋蟀、七星瓢虫、山蚂蟥、牡丹花、玩具等等都拿出来了,放在乒乓球桌上,像模像样的仔细的观察起来,不时说我看不见了什么?他又发现了什么?有的还斗起了蟋蟀,斗起了蝗虫,还有的看蚂蚁运粮食。一时间真是热闹非凡,同学玩的起劲极了。 我正好乐得个清闲起来,这时有个叫陈露的女同学,平时表现平平,面带羞色的走到我身边,轻轻的说:“李老师我捉的是七星瓢虫,我们一起玩好吗?”我当时一惊,感觉这孩子真是进步多了,起码胆子大多了。另外她的作文水平不好,正好借此机会我也可以辅导她。我连忙说:“好哇,我们一起来玩。”我把七星瓢虫放到乒乓球桌上,我说:“陈露,你看它是什么样的?”她说:“我看它是壳是圆形的,上面还有些黑色的小圆点,像个花皮球。我说:“你真不错,来我们用小木棒敲敲它,看它怎么办?”她说:“好哇。”然后我就用小木棒不停在它旁边轻轻地敲起来,大概是我们把它搞烦了,一下子就飞起来了,我连忙一把抓住。我说:“陈露,你刚才又看见了什么?”她连忙说:“我看见它飞起来时,有一对黄色的小翅膀,飞得还很快,要时我们刚才慢一点,差点就让它飞跑了。”我说:“真好!来,我们再玩玩。”我又把七星瓢虫又放在那儿,只见它又变成原来那样子,我们只好用木棒不停的在它旁边又敲了起来,可是敲了很久,它还是一动不动,我说这家伙怎么啦?她说:“老师,它是在装死。不信一会它又会飞的。”说来也怪,她话刚说完,七星瓢虫真的又飞起来了。她高兴的大叫:“快抓住它,快抓住它。”这时又来了几个同学在旁边助威:“陈露,加油,陈露,加油。”还有的说:“加什么油?当然是加猪油。”说着一片哄笑,高兴的不得了。终天被她抓住了,我趁机讲解了一些七星瓢虫的知识。并说如果把刚才你所观察到的,所玩的写不来就是一篇好文章,你能写下来吗?她听了笑着说:“当然能。”

我的教改故事化学

我的教改故事(化学) ——探究废旧电池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南康市第二中学刘春花 课程改革以其坚定、踏实的步伐向前推进,作为高中教师的我们从开始的不理解,慢慢地接受,到如今已初尝其中的快乐。回顾走过的路曲曲折折,心中有许多感慨和体会:随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我也拥有了一份满足与兴奋。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面对新课改的挑战,我努力的学习课改的精神,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慢慢的走进自己的新角色。在教学中,发生了很多让我感受颇深的事情,一件被我称作“探究废旧电池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仅让我对课改有了深刻的理解,更坚定了我将课改进行到底的决心。 “探究废旧电池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发生在九年级下学期的期末,整个高一年级的教学工作就要结束了。为了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我们化学组根据上级部门的意见布置了一次探究活动“探究废旧电池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对于探究活动中的植物我们选择了司空见惯的又容易获得的而且容易培养的玉米和大豆。布置这项活动的时候,我跟学生们在课堂上一起讨论和设计了这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刚开始我提出这个探究活动的时候,学生们就表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只是在如何培养大玉米和大豆上遇到了问题,我及时给予了指导,并告诉他们可以去寻求家长或者是长辈的帮助或者自己去查找资料。最后经过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大家讨论出几套实验方案,大多数的同学都赞成下面这个方案,具体的步骤就是:首先培养玉米和大豆;然后将废旧电池锯开,把它浸泡在水中;接下来做对比实验,把玉米和大豆分成两组,一组用正常的水来浇灌,一组用浸泡过废旧电池的水浇灌,而且要注意保证其它条件都一样;最后每隔半天观察一次玉米和大豆的生长状况:并做记录,总结实验结果。至于其它的方案,我也给了相关的指导。具体的实验步骤出来后,我又跟学生们一起对实验的结果做了猜想。由于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些废旧电池对水的污染的知识,所以我们对实验结果的猜想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在被废旧电池污染的水中,生长着的玉米和大豆会萎蔫甚至死亡。讨论完成后,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实验。我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实验,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并在二十天后上交一篇相关的论文。活动布置下去了,我就没再多想,也没有亲自自己动手试一试,因为习惯性的思维让我觉得结果就是我们猜想的结果,我只等着半个月后学生把报告或者是论文交上来就可以了。

小学四年级优秀案例 课改小故事——为你点赞

小学四年级优秀案例课改小故事—— 为你点赞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四年级时“为你点赞”活动。为你点赞通过什么来评赞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为你点赞 咦?这是什么,李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上面画有好多小笑脸的表。过了一会儿我们才知道,这原来是一张评价表。有课堂表现、小组合作、课间准备等五个项目。如果你认为你的表现非常好就在笑脸下面打勾,如果你觉得……我现在对这个评价表已经了如指掌了,并且我们还会在课堂上看谁表现好,老师和同学也会为你点赞。 二、小组交流 同时,我们还会根据以下交流内容,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重点交流,组内同学补充、评价。

交流内容:课堂表现结合“课堂评价表”说说自己的课堂表现。常规作业说说《小学数学》的完成质量、改错情况。特色作业介绍自己最满意的一次特色作业。知识整理说说自己是如何整理知识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综合实践介绍印象深刻的一次实践活动。学习感悟说说自己本学期学数学最大的感悟和收获,有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注意:1、每组选取一个方面重点交流,组内同学补充、评价。 2、每组选一位代表全班展示。三、汇报展示交流之后,小组选代表全班展示。展示形式: 1、结合课堂评价表,说说自己数学课堂表现的优点,还有哪些不足及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每个人还要编写努力格言呢! 2、结合自己作业,分享最满意的一次作业,说说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及感悟。(PPT、图片) 3、说说自己是如何整理知识的。(介绍知识树、画图、列表格、打快板) 4、介绍印象深刻的综合实践活动,谈谈活动感受。(PPT、图片汇报) 5、说说自己的进步。(通过作业、试卷、学生评价等形式呈现)我们使用评价表已经有一段时间,我现在已经学会为自己和同学评价了,并且也把自己以前的一些小毛病改正掉了,我

关于课改的演讲稿

关于课改的演讲稿 篇一:关于课改的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在今天的演讲前,我想带给大家一个故事。一位学者曾做过一项调查:他到一所学校去,用粉笔在教室的黑板上轻轻一触,黑板上就出现一个小白点。老师问:这是什么?国外的孩子十分活跃,争先恐后地说:这是天上的星星,这是路边的石子,这是小虫、这是树上的甜果......由于他们丰富多彩的想象而有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而在我们中国,同样的动作、同样的问题却引起全班同学一片茫然。在老师的追问下他们才齐声答到:这是粉笔点!教室里没有一点杂音。这和国外的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位学者继而说到:当今世界有两类国家,一类是躯干国家,只有身体,脑袋靠别人。一类是头脑国家,也就是他们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嘿,而你们中国就属于那类躯干国家,要想发展,必须依靠头脑国家。 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教育工作者,听到这样蔑视的口吻,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我们深深地知道:我们不是未来,但我们的事业是未来。我们不是栋梁,但我们的事业是栋梁。如果我们所经营的教育再不改革,我们将延误下一代,将被时代所抛弃。是在我们翘首期盼中,在我们的声声呼唤下,新一轮课程改革终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迈入了我们的课堂,与我们朝夕相伴了。虽然我和孩子们与课改同行的日子并不长,但是我们正感受着课改带给我们的希望,正体验着课改带给我们的激情,正品味着课改带给我们的喜悦!

回首走过的课改之路,我们有过困惑,有过焦虑,也有过徘徊,在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大量认读、规范语音、正确书写的重任时,我总是手忙脚乱;在实现新课标倡导的既要体现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又要保证秩序井然的课堂纪律时,我总是顾此失彼。但我仍要感谢课改给了我一个成长的空间。感谢它使我逐渐懂得自己再也不能居高临下地审视孩子,而应蹲下身子和他们交朋友,充分的尊重信任和鼓励我们的每一个孩子。感谢它使我逐渐认识到自己再也不能满堂灌输,而应引导孩子自主探究。感谢它还使我逐渐学会了和同事分享课改的点点滴滴,并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把吃小鱼为生的梭鱼和小鱼放在同一个水池里,中间用玻璃将他们隔开,当梭鱼看见一群小鱼在它眼前晃动时,便猛扑过去,试图捕食小鱼,谁知“砰”的一声被玻璃弹了回来;再一次扑上去还是被弹了回来,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经过反复的冲撞,梭鱼逐渐失去了尝试的勇气。以至于人们把挡在中间的玻璃板拿掉后,梭鱼不再尝试,直至饿死。这个故事对我的震撼很大,它告诉我们,当个体经历多次失败后,就会失去再次尝试的勇气。其实,在我们周围,有些孩子不正在尝试梭鱼的体验吗?他们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梭鱼,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发现、遨游。然而,当他们辛辛苦苦完成活动后,却只换来老师“恩,还不错”等简单、冷漠的评价,那不就变成挡在梭鱼与小鱼之间的那块玻璃板了吗?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得不到良好的情感发展,自信心反而会受到挫伤。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会有成功的发现,也会遭遇困难和失败,他们需要赏识,他们渴

我的课改创新与实践故事

我的课堂教学故事 德州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郝丽萍今年暑假,我聆听了著名教师张万祥的讲座——做一个幸福的优秀教师,张老师的一句话,我深有感触,他说:教师要扮演编剧的角色,为学生创造精彩的人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激活我们的课堂。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算作一个好的编剧,但我在不断尝试着、努力着,以下就是我这个编剧的作品,主角是我的学生,地点是我的课堂。 首先,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展示课上的惊喜 学习完综合性学习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我给学生留了一个家庭作业:在作文本上摘抄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并写上赏析,周一进行展示评比。 课上,我先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换作品欣赏,然后每组再推荐一篇最优秀的作品在全班展示。轮到薛雨涵了,她走上讲台,对同学们说:“大家好,汪国真是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昨天我摘抄了他的七首诗,现在我给大家展示一下。” “七首!”我颇感意外,我只要求摘抄一首即可,她却一连写了七首,我万万没想到。 她翻开作文本一页一页向同学们展示着,足有七八页之多,一行行俊秀的文字再加上精美的插图,让人爱不释手。这是一个多么喜欢诗的女孩呀! 接下来,她深情地读起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独白》 不是我性格开朗, 我也有许多忧伤。 也有许多失眠的日子, 吞噬着我, 生命从来不是只有辉煌。 只是我喜欢笑, 喜欢空气新鲜又明亮,

我愿意像茶, 把苦涩留在心里, 散发出来的都是清香。 她还特意拿来了一本汪国真的诗集,虽书页已经泛黄,但仍掩饰不住它的光彩,看到它,我是那样亲切,它曾经伴我走过我的学生时代,如今我的学生也一样喜欢它,忽有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在轻轻吟诵的那一刻,我和学生之间有了共鸣。 "我愿意是茶,把苦涩留在心里,散发出来的都是清香。"这是学生喜欢的诗。当时我就想,如果学生是茶,我愿意做沸水,滋润学生,溶解学生的苦涩,让学生在我的课堂里自由地绽放,欢快地舞蹈,让爱的清香飘溢。 其次,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让孩子们爱上写作课 我先说一个小插曲: 一天下课,赵海龙同学就让我批阅他写的一篇科幻小说。我一下子被赵海龙丰富的想象力吸引了,连声称赞,还未等赵海龙回到座位,杨凤林同学就走过去小声对他说:“赵海龙,放学后,我想把你写的小说带回家欣赏,可以吗? 我心为之一颤!赵海龙近来特别喜欢作文课,这得益于他的作品在“班级故事会”获得到了展示,他的写作热情如开闸的春水,一发不可收,变成了我班的小作家,他的作文深受同学们的喜欢,粉丝一片,因为他的名字有个龙字,学生们戏称他的粉丝团,叫龙须面。 “班级故事会”是我班开展了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写作活动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采取组长负责制。每天选择一名同学将当天发生的班级故事记录下来,并做好第二天的“传递”工作。每周五下午第二、三节课学生轮流上台,读出自己所写的故事,全班投票评出本周的“优秀小作家”。我把特制的优秀小作家奖章,郑重地送到他们手中。并将它们的作品做成精美的图册,放在班级群里展示,孩子们看重荣誉,带动了写作的热情。

我的课改故事

我的课改故事偃师市邙岭三中张育红

我的课改故事 数学课,在很多孩子的印象中就是枯燥的计算,乏味的练习。它不象语文课有动人的故事可以陶冶情操,不象音乐课有悦耳的歌声使人身心愉悦,不象美术课有美丽的图画使人赏心悦目……那么如何使数学课也趣味横生,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数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呢? 关键还是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兴趣必然引起追求,而追求和研究就会导致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因此,我在数学课堂教学时,努力激活学生思维,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来引领学生全员参与、激情投入,使学生在偷悦、宽松、和谐的的氛围中接受知识。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一、快乐玩,高兴学 对于玩,则是中小学生的天性,没有哪个学生不爱玩的,如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岂不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方说《概率》这一章,内容相对容易,内容其实就是游戏,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但是如果只是生硬给学生讲解这些内容,可能学生也会理解,可是慢慢有可能就会降低学生对课堂的兴趣,针对这课的特点,我上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拿来事先准备红球和黑球,让学生动手进行摸球实验,或者让学生玩掷硬币的游戏等等,学生课堂积极性相当的高。从课后反馈来看,学生对这一章的内容都掌握的非常清楚,甚至几个平时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这一章也能考出相对满意的成绩,这也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再比如应用题中相遇或追击的问题,学生一直很难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到讲台上表演,让学生体会时间,路程,速度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理解抽象问题起了很好的帮忙,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下课后还亲自到真跑道上尝试了,可见他们对于这样的学习兴趣是相当高的。 二、趣味材料导入课堂

我的课改小故事

我的课改小故事 天玉镇桥上小学:杨金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新课程的改革中,走进了新课程的实施中。新课程的实施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融入生活,我们的学生也更富有个性。 一、语文教学更趋于生活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过于追求知识的的传承,过于强调统一、集中,把自己孤立、封闭起来。要革除这些弊端,就必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就是这样更趋生活化,就是这种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要呼唤生活的回归,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 首先,要有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了学习的功能,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而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如:在学习《自选商场》一文时,把课堂布置为商场式,小朋友扮成顾客和售货员,要学的生字和词语就是商品,在这样的环境里,小朋友们尽情交流,主动合作,怎么会不思潮涌动呢?而此时的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孩子们的伙伴,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活力四射。 其次,将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中,用生活的理念来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新课改下的教材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

但是儿童活动区域的局限,生活的积累相对贫乏,我们作为老师在教学时就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链接、拓展。例如,《美丽的小路》一文,重点是让学生知道要保护环境,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小学生大都没有意识到垃圾来自哪里。于是,我就让孩子们作调查,小朋友兴趣盎然地去调查,更加具体地了解到原来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自己是那么的重要,都纷纷表示要从我做起,保护自己生活的环境卫生,不再乱扔垃圾。小朋友在学习中参与了生活,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再次,方法上有所创新。语文课的活动主要方式是听、说、读、写及其综合。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我们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如通过看、做、唱等方式,让小朋友把有利于语文学习的非本性活动方式统统拿来。例如,在春天里,让学生在课堂上走出教室,去观赏大自然的迎春花、桃树,亲自观察它们分别是怎样开花的,色彩如何,形状怎样,这样为学生学习课文铺设了台阶。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唱一唱春天的歌曲《春天在哪里》等。又如,在学习《夏夜多美》一文,让小朋友入情入景演一演,在玩中学,学中玩,体会到了原来助人为乐是最美的,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自己去吧》一文后,让小朋友去生活中做一做自己很想做但又没有信心做好的事,体会到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二、在角色转变中放飞学生的个性。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是知识进入接受器的手段,教师拥有了绝对的权力,学生必须服从。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转变角色,怀着一颗平常心,带着微笑走

我的课改故事

我的课改故事 ——细化任务、关注全体 我校实施课改近一年半时间,在这条路上我从怀疑到尝试、从肯定到喜欢。慢慢摸索适合自己学生的课改之路。 我所带的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改以前我在课堂上力求标新立异,变着各种花样给学生讲,客堂热热闹闹,可学生并不领情,尤其是屏幕广播后下面更是一片混乱,不停地电子举手。致使教学工作一股陷入僵局,以至后来竟不知如何去讲。我开始怀疑是我出了问题还是学生出了问题。实践的失败使最初的狂热和激情荡然无存,职业的倦怠再次席卷了我。我看不到课堂的精彩和明媚的阳光。此时课改开始了,但我们的学生群体比较特殊,他们多是自主学习差的学生,带领着他们课改更是难上加难。我怀疑这条路能否走下去?但课改势在必行,我的课堂已经存在大量的问题了,我只能试着往前走。 最初,我简单的套用杜郎口模式,预习——展示交流——总结评价。这在我们信息课上表现为任务分发——学生演示——教师点拨。开始部分同学们还能坚持下来把任务做完,展示的时候大家又出现问题了,他们不是争先恐后、而是你推我让、都不愿意表现。想尽了一切激励的办法,对于我们的中职生都无济于事。我只能采取随机点名演示。到后来学生对于预习的任务也出现了倦怠,根本不愿意自己静下心来完成,一味的等靠。 我必须采取行动保证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说起来、能力提上来;

让他们有所进步。用以前的办法一部分自觉地同学还能有所收获,但多数同学是在浪费时间。在逐步的探索中我发现是我引导和监督的不到位,致使一部分“懒惰”的学生有机可乘,后来我在下发任务时做到具体细化、实时监督。我在下边不停地重复要求、及时跟踪。等到所有的同学都能完成要求在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这样又出现了好学生“等”的现象。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必须环顾所有同学的表现,并不断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要求;同时我会邀请一部分好学生作为辅导员帮助我解决问题。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这样好点的同学既帮我解决了问题同时自己得到了提高和锻炼。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这样每节课的知识点至少有80%的同学能掌握,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预习这一环节解决了,但展示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同学们只会演示操作不能很好的表达讲述。组织语言能力和知识点讲解有待提高。这要鼓励学生多看书了解专业用语的一些表述。我会在今后的改革路上继续探索、不断解决新的问题。 在这条路上,我发现学生们的点滴改变和进步就是这“充裕”中的一米阳光!我们背对着相互依靠,我们面对面坦诚相待!我们共同进步着! 也许,教育过程中由学生带来的酸甜苦辣在每一位教师的心里,都有一本说不完的故事,但学生的一声“老师好”,又会让我们感到莫大的安慰。这种甜美的感受来自于教书育人本身所蕴含的无穷乐

一年级语文教学课改小故事

一年级语文教学小故事 作者:七里堂小学高巧云 汉语拼音是学生入学阶段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它作为识字正音的有效工具作用不可忽视。学拼音,要操练,但不能按成人的想法去学与练。对于刚刚入学的6、7岁的儿童,面对着那些单调、枯燥的“符号”,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在多种多样的游戏练习形式中,学拼音、用拼音。下面以拼音教学《z c s》为例,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学生在上半节课中基本掌握了声母z c s 的认读及拼读。此时,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把学生带入了神秘的童话世界。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时,我带学生进入这样的情景中: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刚刚认识的几位声母朋友他们正在那里生气呢!为什么呢,你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你们认识我的这么多位朋友,可是……可是就连我最亲近的、不能分开的一家人都给我忘记了,我能不生气吗!我的小儿子正等着我做饭呢!”学生们的表情各个紧张,深深地被有趣的童话情景所吸引。自然地过渡到了整体认读音节学习。这时我把拼音卡片z 与i汇合到一起,学生们早迫不及待的嚷着“他们和在一起是个整体认读音节”,在这样的情景下他们不难推断出了结论。但学生们能否对所学的整体认读音节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呢?在此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对所存储的信息自觉地进行加工,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借助小儿子的话“我们是不能分开的一家人。”那么这“一家人”应该住在哪里呢?学生们的小手举得老高,于是我请到了一位平日不爱发言的学生,她自信地把整体认读音节zi 放入课前复习整体认读音节的房子内,回答说“他们是不能分开的一家人”巧妙地把所学的整体认读音节进行归类。为了能让学生们很好地区别声母z 和整体认读音节zi,我对大家说可别把它i 给忘记了,不然声母z 就不跟你们好了,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办法怎么读才能让大家知道我读的是什么?孩子们灵机一动“它的读音要比声母z 的发音长一些响一些──zi”,多么精彩的回答。学生们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完成了看似枯燥的学习任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