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 通选课选课学概论

北京大学 通选课选课学概论

北京大学 通选课选课学概论
北京大学 通选课选课学概论

通选课选课学概论

在燕园混迹了小有千日

通选课的门数也已半百

渐渐有了些思绪和感慨

寥寥数笔,追忆和缅怀

——题记

[摘要] 通选课是北大的特色课程之一,由来已久。本文就通选课选课的有关问题进

行了系统的阐述,重点讲述了选择通选课的整体思路,通选课的类别选择方式,以及选课不同阶段的各种细节问题。最后,简单讲了一下选课以后平时的学习及考试的相关情况。希望能够对对于通选课感兴趣的同学起到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 通选课学习选课

引言:平时上课,无非是三种,专业课,全校必修课(政治,英语,体育等),通选课和公选课(下简称为通选课)。对于专业课和全校必修课,自主操作的余地并不大,大多是选择上课的年级或者具体的课节而已。但通选课则不然,从科目到时间全都是自己把握,一方面,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北大学术选择上的自由,一方面,也给大家充分的空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者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或者博采众长,不一而足。但在这其中,又该怎样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通选课的选择呢?有了目标以后,又如何能够在当前的选课操作体系下选到满意的课程呢?选好课程以后又如何圆满的完成心仪的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呢?下面将对这些进行一一地介绍。需要事先说明的是,关于通选课的官方规定太多,文章中就不一一赘述了,例如16学分标准,ABCDE的分法等等,默认读者已经全都了解了。

(一)选择通选课的整体战略

通选课最低16个学分,最高不设上限,选多少,选什么,在哪个学期选择,都是要思考的。

1.为什么要选通选课

对于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说,问题是简单的,因为有学分的要求。对于这一部分同学来说,只需要完成相应的学分就可以了,16个学分,平均每学期一门,或者最多不超过2门,按部就班,刚好完成,对于每学期的整体学习安排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另有一部分同学,不单单希望修满学分完事大吉,而是有着其它附加的目的。他们有的是对某一个或几个领域怀有特别的兴趣,大量的通过适当的通选,满足自己学习该方面知识的愿望;有的是面对缤纷琳琅的学科门类,希望利用好北大的多学科优势,博采众长,通过大量通选课的通识教育,了解各个学科门类,最终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多人通过这种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还有其它诸如为了凑够每学期1 4学分,为了陪gg泡mm而选通选课等,原因就过于复杂了,此处不作更深入探讨。但是总

的来说,后面所述的这一部分同学,很可能最终通选课的学分会超出,甚至大大超出所规定的16学分。这样,可能某些学期选通选课就会多一些,了解一些选课的战略战术还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针对的也主要是这一部分同学。

2.确定整体战略

根据上文所述,当确定了自己选通选课的目的之后,自己想选择的通选课的多寡也就有了大致的眉目,这时就可以进一步来安排在自己余下的学期中这些课程的分配了。原则上也很简单,不要对专业课或者双学位专业课产生明显影响即可。可以询问师兄师姐或者老师,确定本专业(可能还有双学位)哪些学期课最多,负担最重,难度最大,考前最恐怖等等,做到对专业课的走势心中有数。因为毕业的总学分是一定的,因此即使再忙的专业,也总有清闲的学期,这样,就可以在相对清闲的学期里多修一些通选,在繁忙的学期里专注于专业课的学习。倘若在很忙乱的学期期末,还要为通选整天在论文和背诵中挣扎,那么忙乱就将升级为恐怖了。具体来说,大一阶段还属于适应阶段,对于通选课背景了解不多,选择的盲目性也大,不建议多选;大二和大三中,至少应该有一年是相对轻松一些的。如果都实在是忙,那么很可惜,只能大四了。同时,如果打算大四找工作的话,不建议把通选发在大四,会相当的应接不暇。最后,想出国的同学还要注意,某些学期不要让大量的通选和GRE等恐怖的考试争抢期末前后的宝贵时间。

(二)如何选择合适的通选课

经过了通选课的整体规划,每个学期所对应的通选课的数量和大致的领域应该有所确定了,这时,问题的焦点就变成了具体选择那些课程来进行实际的学习。

一种选择方式是基于自身的优势项目。具体来说,除了素描技法等个别的几门课程考核专业技能以外,通选课的考核方式无外乎论文,开卷,闭卷三种(这里特指期末的考核形式)。一般来讲,同学们对于这三种考核方式的喜好性是有明显的倾向性的。有的同学只擅长于其中的某一种,或者只喜欢进行其中的某一种,有的同学虽然从成绩上来看,这三种方式的通选课区别不大,但实际上仔细想想,在所花精力上也是存在明显区别的。于是,显然,擅长写论文的同学选择论文课程,擅长闭卷的同学选择闭卷课程,可谓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一种选择方式是基于自身的兴趣。具体来说,不论哪种考核方式,也都只有是否合适之分,并不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在此基础上,个人的兴趣对于课程选择的影响就变得十分显著。例如,某同学喜欢文科类的课程,特别是法律类,于是,也许有的课程考核形式繁杂,有的课程看上去并不奇眼,但该学院开设的通选课,大致上都可以作为选择。并且一般来讲,某个领域的课程上的比较多之后,对该领域自然会产生很多背景性质的了解,各门课之间可以渐渐的融会贯通,最终越学越轻松。

一种选择方式是基于推荐。在我们身边,同学,老师,BBS,或多或少的都会提到一

些通选课的信息。某些热门课程,例如三宝,心理学概论,中西文化比较,中国历史地理等,也在各种场合一再被热炒。相信,一门课程之所以被热炒,一定是有其中的原因的。北大的同学都是很有智慧的,这些课程既然能在同学中得到长期的广泛认可,那么课程本身虽然不一定就适合自己,但至少会有所收获。经常和同学交流这方面的信息,关注BBS 的相关版面,可以获得大量的此类信息。在面对上百门通选课一筹莫展的时候,或许,这

就是一个不一定最好,但至少不算坏的选择。

一种选择方式是基于选择时间来筛选。例如,某天可能5~6和9~10节都有已经选定的课程,按照这样安排,那么其中的7~8节很可能成为鸡肋时间,很短,不好干什么,不如利用这个时间安排一门负担不重的通选课,一来拿到了学分,二来可以在两门课之间得到一个休息,三来将鸡肋时间充分整合利用,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那么,对于通选课列表中所有该时间的课程,都可以密切关注,从中选择自己合适的课程。

(三)选“准”

当确定了通选课的大致范围以后,就可以开始精打细算的研究具体选择哪一门了。如何从琳琅的通选课名目中准确的挑出自己感兴趣,负担符合心理预期,分数和知识能力都有不错的收获的课程,实际上也是通选课选课中最关键的一环。

拿到通选课课表后,确定了上述的通选课大致范围,就可以逐门的筛选了。前面先介绍9 种相对朴素的方法,最后着重介绍最重量级的“排除法”,共计10种。如果说前文一直在

讲“思想”,算是文科,理科的话,那么下面所说的选课方法则是讲“技术”,是地地道

道的工科。

1.狙击法

适用性:适用于每学期一共只有1门,或最多2门通选课

CS大家即使没玩过,也见过别人玩过,里面的狙击枪可以于无征兆之时百步穿杨,一击中的,狙击法也从中幻化而来。其的精髓在于,明确有心仪的一门课,必上无疑。既然如此,也就不必吝惜那些点数了(专业课一般都不用点),奢侈的拿出99点砸上去,再难选的课程也会如探囊取物一般。选了以后也不必左顾右盼,因为既然目标明确,又手到擒来,可谓功德圆满,再奢求别的,只能减毁自己选课的信心。

2.鸟枪法

适用性:适用于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下的选课

乱枪打鸟,是试图在无准备之仗中收获最大的效益,鸟枪法也从中幻化而来。经常有人慨叹忘记了选课的时间,或者直到要截至之前几个小时,才发现尚未完成选课。这时,便可以发挥鸟枪法的优势,先将所有的专业课退掉(专业课人数尚未满的情况),再凭借对课程的名字的第一印象,迅速选择12门左右的通选课程,一般来讲,一学期的通选课程大都控制在五门以内,从这些匆忙选下来的课程中,经过忙乱之后慢慢的选择,应该能找到3门左右适合的课程,再加上后期的补退选,应该也能够在无准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完成选课的任务。当然,这也仅仅是在情急之下的办法。

3.抢整法

适用性:适用于对于课程不很了解,且选课第一阶段刚刚结束时

BBS上抢整是会遭到口诛笔伐的,但大家依然趋之若鹜,抢整法也从中幻化而来。选课第一阶段刚刚结束后,教务的网站一片红,但是,偶尔会有一些课程仅仅差一点就红,或刚刚好退掉一个人,抢整的机会也就出现了。在选课第一阶段刚刚结束的时候,课程所选的还不满,能够有这般“抢整”机会的课程往往是比较热门的,不可错过。值得注意的

是,随着选课第二阶段的进行,红色的课程越来越多,并且大家的选退课也可能受到试听后个人感受不同的直接影响,反映课程一贯口碑的能力越来越低,抢整法的效果也就相应的逐渐降低了。

4.体验法

适用性:适用于新开课程或无法正面了解的课程

选课已经渐渐成为了运筹寝室,决胜教务的抽象的过程,但其中体力活优势还是不可避免的,体验法1也从中幻化而来。对于本学期新开设的课程,相信除了官方的课程概要以外,基本是无能为力的,最佳方法就是真正去试听一下,并且实际上第二周的试听更加关键。一般的想法,主要目的是去听老师的考试安排,平时课程安排等等;但实际上如果不了解这些,在第二周试听的时候也是能够询问同学而了解的。在第一周的时候,老师会对于授课略显生疏,再加上讲解了大量课程的事务性问题,再加上第一节往往是听起来不疼不痒的“概论”,很难直接获得对于此后课程的准确印象。而第二周的视听则不同,此

时大部分同学已经确定好了是否选择,课程本身也已经退去了神秘的外衣,知识也能够进入正题了,甚至可以留作业了。于是,第二周的试听实际上和本学期的授课感觉最为接近,也最具价值。

5.均分法

适用性:适用于闭卷考试的课程较多时

选课的时候总是开学,期末仿佛很遥远;但一个完美的选课也要高瞻远瞩,考虑到期末那些骇人的情境,均分法也从中幻化而来。一般来讲,闭卷考试负担最重,论文负担虽然较开卷考试为重,但时间可以自行调控。所以,选课的时间上的安排应该以比较考试科目为中心,实行均分。每天最好不要超过一门闭卷,尽可能的情况下也不要有连续两天的闭卷科目,这样能保证背诵互不受影响,也免去了连续应付两门的疲于奔命的状态。也许开学的时候感觉区别不大,觉得咬咬牙就过去了,但在期末考试论文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也许当初的一个小决定,就会对最后的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

6.排名法

适用性:适用于已确定选择某个时段的课程时

在进行选择而举棋不定的时候,往往将选项加以排序,选择最优的一个,排名法也从中幻化而来。在确定要在一个时间段里选一门课的时候,可以通查通选课课表,把所有的该时间课程全部列出,对于它们进行排序,将前几名都选上。选课的时候,虽然是在同一时间的课程,会显示出“冲突”等不爽字眼,但对此后的处理很有好处。第一轮筛选结果

下来以后,可以看看哪些命中了,在这些命中的课程中,选择排名最高的试听。如果不合适,就退掉,改听排名第二的,以此类推。虽然繁琐,但能保证选到该时段的最佳课程。

7.归一法

适用性:适用于同时(先后)有选两门类似的课程时

通选课固然五彩缤纷,但在不同之中,又有相同的所在,归一法也从中幻化而来。选课的时候,通常都是在不同领域的课程做出选择,也就让我们忽略到一个小技巧,即同时或先后选择两门类似,或者相辅相承的课程。这类课程要么有相同的老师(教学组),如地球历史概要和地史中的生命,要么有相同的学术领域,如环境生态学与全球(环境)变

化及其对策。这样,虽然实际上是两门课,但算起负担来,比一门课多不了多少,两门课的论文和资料可以互用,知识上也能够互相理解得更加深入,最终有一种曾在该领域深入研究过的感觉,既适合凑学分,也适合对某个学术领域更深入的了解。

8.瞒天过海法

适用性:适用于想选的两门课程时间重叠时

三十六计里的第一计即为瞒天过海,意在隐瞒实情,暗地得成正果,瞒天过海法也从中幻化而来。有些时候,急切地需要选择两门课,或者由于之前的重修,或者是由于身在大四,或者是想尽可能短的时间修学分,或者是其它复杂的原因吧,导致想选的两门课时间冲突。一般情况下还是退掉其中一个为佳,因为毕竟选课不是单纯的凑学分。但若其中有一个期末是论文,则大可不必惊慌;依照经验,教务是不会强制退课的,只要能够期末成功的提交作业,也是可以很好的完成冲突的两门课程的学分。最好是在那个不常去听的课堂上有个认识的同学帮忙照应一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如果两门课都是考试的话,一般来说最后会有冲突,也可以在期末将其中的一门缓考来化解。

9.金蝉脱壳法

适用性:适用于选定的课程在实际学习中发现无法继续时

倘若为敌所困而又搏之有怯,则可尝金蝉脱壳之法,选课的金蝉脱壳法也从中幻化而来。总有一些选定的课程,最初的介绍和实际上课的感觉不一样,或者是突然布置了恐怖的大作业,或者是期中考试很烂,这时就只剩下最后一招,金蝉脱壳。其中退课是一个正统的方法,期末缓考留待大四解决也不失为一种下策。低年级的同学常常觉得坚持一下就好,请一下不了缴费退课的决心。但若头脑中想象一下成绩单上的惨烈或者挑灯夜战的艰辛,也许犹豫就会渐渐得褪去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些都是非常手段,迫不得已而为之,只不过心中要记得还有这么个办法就好,什么时候都不会是山穷水尽,山间小径也可以柳暗花明。

10.排除法

适用性:广泛适用,强烈推荐,最适用于充分准备下的大量通选课,4门以上为佳。

福尔摩斯有一句名言:排出了一切不可能,最后剩下的不管多离奇,都将是事实,排除法也从中幻化而来。首先,大致确定好本学期的除通选课以外的课程,并在课表上标出,余下的时间段里,就都是可能的通选课时间。第一遍,在通选课的课表上先划掉和上面确定好的专业课等时间冲突的课程,第二遍,划掉肯定不会上的课程,例如意大利语入门等,第三遍,划掉已经上过的课程(如果选过通选课很多的话,这一遍是很有必要的,并且很有成就感),第四遍,划掉某些不想上课时间的课程,例如周五晚上。经过了这四轮初步筛选,课程大概还剩下不到一般的数量。在此基础上,用一张大纸,列出每个可能时间的剩下的通选课,对于每个可能的时间,采用上面的“排名法”作排序,其中可以在b bs的课程版面上搜索查阅大量的课程信息,辅助排名的进行。之后,按照所选的大致数量,和每天闭卷考试的课程数量,做出最后的调整和选择。整个过程历时较久,但所得到的可能有一些新颖的好玩的课程,这一点上,我自己是深有体会的。虽然按照这种排除法的策略,在选课上花掉了相当多的精力,但一直觉得十分值得。

(四)点数分配小技巧

每个人只有99点,不可超出,在选课较多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分配呢?我曾经成功地利用37点选了11门后来爆满的课,命中10门,深以为豪,下面简单谈谈有关的点数运用技

巧。

1.一般不要凑整。

很多同学为了省事,采用10,20,30这样的数字,或者至多也就是15,25。实际上,在这样赋值的同学很多的情况下,毫无优势可言。此时,就可以将10,20,30这样的数字改为11,21,31,相比之下,是不是能够一下子压倒一大批人呢?

2.一般不要以9结尾。

理由大致同上,鉴于大多数同学还是采用整数赋值,那么29和21这两个取值效果实际上是差不多的,如果将多余的8点提取出来,用到关键的地方,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3.一大片原则。

即尽可能保证最多的命中数。例如,选择5门通选课,其中2门很热门,大约各需要4 0点来解决,其他几门也不算很冷;那么如果将大量的点数分配给这两门课程,可能导致

其他课程全军覆没甚至这两门中的某一门也不够把握,于是一学期的通选课计划就全面崩盘了。这时,应该尽可能保证另外几门课的命中,用优势点数一下子把它们拿到手,再分出尽可能多的点数来争一门热门课程,最后的一门课程可以在后续的换课及补选中得到。经验证明,再热门的课程,也有被退的时候,多上上网站,一定会有特别的收获。

4.时效性。

在分配点数的时候,一定注意当前的时间,一般来讲,在系统关闭前1个小时左右分

配点数是比较合理的。因为此时大多数同学都已经选好了课程,各门课程的人们程度和选择人数都一目了然,此时分配点数,等于知己知彼,可以消除盲目性。

5.借尸还魂。

要是99点实在不够用,可以求助于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一般高年级的通选课比较少了,有大量富余的点数。与其让他们奢侈的用99点去选政治课,不如借来50点,让他们帮忙

选一个热门,再退给你,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6.经验之谈。

一般的课程,超出规定人数只有几个人的时,5点左右就够了;选课人数达到原来的1.3~1.5倍时,需要20~30点,基本也可以保证。达到2倍时,需要45点或更多。如果再多

的话,相信选课的同学也都是有的放矢了,那么大概需要60点以上才可以攻破。

至于换课技巧,因为本身就不鼓励“囤积—换课”形式,在此不再介绍了;而论文写

作技巧等虽然也很有益,但与本文关系不大,也不再赘述;至于特殊情况下的选课,如一

学期10门以上的通选课程(不要惊讶,这是真实存在的),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不是本文能够承载的了。

(五)小结

磨刀不误砍柴工,选课就是最好的例证。成功地选课,可以让一学期的学习生活舒畅而愉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课程设置本身带来的种种问题,相信这些大家也都是深有体会的了。虽然如此选课确实要花一点点气力,但在选课阶段所耗费的精力,必将在考试周的轻灵与潇洒中得到补偿。渐渐的,你会发现,通选课不再是一种学分机器,也不再是有声的自习课,你会发自内心地爱上它们。面对琳琅满目的课程,也许此刻大家心中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值此假期将至,下学期的选课也即将到来,如何充分利用好北大的宝贵资源,在空白的课表上,描画自己梦想的一学期,是很值得我们来思考的。

(六)参考文献

本文完全为原创,没有任何参考文献,仅将笔者3年中所选过的通选(公选)课程列表如下,谨供大家参考。(按照音序排序)

板块构造与地震

博物学导论

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

大学生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中国外交热点问题

地球历史概要

地史中的生命

电视节目制作与策划

电影与心理(心理压力应对篇)

电影中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

多元共生的奇观:巴西文化

二战以来影视中的两岸关系

广告学概论

国际关系与东亚安全

国际象棋(初级班)

海外华侨与华人社会(作为通选)

汉语修辞学

好莱坞电影叙事(作为通选)

环境生态学

教育社会学思考

逻辑导论

普通生物学(A)

普通生物学(B)

普通生物学实验(A)

普通生物学实验(B)

青少年心理学

全球变化及其对策

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

人类生物学导论

日本文化艺术专题

社会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

世界遗产

素描造型技法

台湾文学

太空探索

体育新闻专题

晚清对外关系的历史与人物

围棋(初级班)

香港澳门概论

象棋文化与技战术(初级班)

心理卫生学概论

心理学概论

医学发展概论

医学史:西方医学传统

艺术概论

营养与疾病

油画艺术技法

运动、营养与减肥

招聘面试的原理与应用

中国电影史

中日文化交流史

中医入门

组织管理心理学

对于北大的同学来说,在修满毕业学分之前,选课时关于通选课的问题几乎是永恒的

。我于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通选课选课学概论》(course版1440文,或者在course版搜索

同名文章即可看到),主要探讨了关于通选课选课的战略和战术,包括到底选哪些课适合自己、如何稳妥的拿下钟意的课程以及投点技巧分析等等,文后也附带了我所选过的56门通/公选课(不包括旁听过的)。我的本意是超越具体的课程本身,从同学自身的特点出

发,实现“人选课”而不是“课选人”,想必这也是通选课设置的本意吧。

此后,经常有同学让我推荐一些具体的课,有的同学喜欢写论文,有的喜欢考试,有的不喜欢签到,要求不一而足。目前,课程版上关于通选课的总结帖通常是上过十门左右的同学以课程龙虎榜的形式来写的,虽然常常冠以“总结”、“回顾”或者带序号的系列

,颇有气势,但实际上在样本不大的情况下,对于课程的评论难免受到作者主观感受影响。我本意是不想推荐具体课程的,因为我所推荐的课程只是适合于我的知识背景、学习习惯、兴趣乃至价值观。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鸡蛋。显然,对于每个不同的同学来说,我所推荐的课程必然不会是最合适的,仅仅可能是比平均的情况稍好一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将一些关于具体课程的最基本情况罗列一下想来还是没有坏处的,毕竟算是一个初步的参考资源。实际上,比较早的时候就想来写,但看到自己通选课的数目就头大,于是一推再推。

需要说明的是,里面有的课程只在春季开,有的只在秋季开,有的当时是最后一次开这个课了(例如老师患病等),有的是第一次开课。为了减轻写作负担,文中不会特意去描述这些,涉及到的时候会偶尔提一下。重点放在课程的一般运作形式、考核方式、主观负担等方面。因为涉及到的课程门类太多,而不同门类之间很难做出比较,于是也就不进行类似“五星级推荐”、“四星级好课”之类的评比了,只是简单的把我的得分写上,供

一个最基本的参照。一切从朴素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希望能够真切的给需要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也正因为此,虽然我也旁听或试听过很多课,但这里只选取了自己成绩单上出现的这56门作为写作的对象。其中有两门课是非本院的专业课,按照教务的意思被划归为了通选,于是一并写入当中。为了提高效率不浪费读者时间,描述中基本上剔除了所有多余的元素。课实在太多,可能记串或者发生别的疏漏。我个人实际上也略倾向于写论文的课,于是宏观上难免有失偏颇。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注1:按照课程标准名称的音序排序。

注2:对文中出现的几个略缩词语做解释:

题库式闭卷:事先给了一些复习题目,考前需要将其全部背下来,参加闭卷考试。

给范围闭卷/开卷:事先给定了范围,一般是一本书或者某些章,但没有具体的题目

无范围开卷:没有范围,考试题目极为开放,一般都是1~2道大题的开卷形式。

考勤:签到考勤和以考勤为目的做一道极简单题目交上去的行为统称为考勤。

小测:任何非考勤且不拉单桌的课堂测验统称为小测。

1页word:多半用来形容复习资料的厚度,一般1页word=1500字

散文式:如散文式读书报告,即非正式的文章,写成日志的样子文采斐然最好

标准式:按照标准文献格式要求的论文,包括摘要、参考文献等等

1.板块构造与地震

主要讲述地球板块运动的机理。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考核为经典的给范围闭卷,有大于5次考勤,题目和答案都事先给定,全部大题,考试题目约为8道,会有1~2道很灵活的

题目,需要综合复习资料得出或者复习资料上并未提及。复习资料厚度约为7页word。分数85(有一次考勤未到)

2.博物学导论

主要带领同学辨认各种植物。课堂气氛活泼,班额超小(小于20人),前半节课老师在教室讲授,后半节课带大家到校园里散步,实际辨认路边的植物。考试形式为辨认50种植物。之前几节课会事先给100种植物的一个范围,并带大家反复练习,考试时在大屏幕上打出植物照片,写出科名和种名,只要事先准备几小时便万无一失。期中有散文式读书报告。无考勤。分数88

3.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

主要讲解各种成年慢性病,小学期课程。课程内容不错,气氛稍显冷清,可能和选课人数不多有关。分数88

4.大学生健康教育

主要讲解各种身边的常见病,校医院的老师来讲的,5个老师联合教学,每人3节课,课程里属于心理系。气氛稍显无聊,但鉴于是临床医生来讲,会有很多很猛的例子,被热捧的三宝课与其中的某节相比也会相形见绌。考核形式为给范围开卷,资料为平时的讲义,鉴于这门课有巨多留学生选修的传统(可能多于三分之一),于是中国学生的开卷极为有优势。平时考勤较多,在其中两位老师授课结束的时候会有小测。分数93

5.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

主要涉及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基本心理调节,如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特色是会有总长12小时左右的“心理工作坊”,即在心理工作坊的主持人带领下在小团体中完成一些任

务或者讨论一些话题,从中认识自我,发现世界。一般初次接触的同学反应都还比较好。平时由很多老师联合授课,考核是写两个千字以内的工作坊体会和一个课程体会,工作坊时会有签到。分数88

6.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主要涉及当代世界大国的政治经济概况及大国关系。课程里属于马院。期中小测,期末题库式闭卷(但答案需要之前自己去书上找)。我上的那学期只有14个人选课,来的人太少的时候老师会考勤。分数84

7.当代中国外交热点问题

主要涉及中国与世界大国及邻国之间各种复杂关系,兼顾其他国际关系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例如某节课的主题是“愤青专题”。老师很有特点,比较幽默。课堂气氛很好。期

中散文式文章,期末标准式文章。偶有考勤。旁听的人很多。分数87

8.地球历史概要

主要涉及地球演化中自然界的变化及古生物的内容。由几位(不少于2位)老师联合授课。幻灯片很好。无考勤,期中两次实习,一次去近郊采集化石(真的可以采到,我现在还留着一盒子),一次去学校里的地质博物馆参观,每次交一篇札记各20分(我当时就

把校内日志交上去了),期末一篇论文60分,只要和本课相关即可。分数93

9.地史中的生命

主要涉及地球演化中生命的进化以及化石的一些知识。和地球历史概要是同一组老师教学,但不在同一个学期开课。无考勤,期中内容一样,期末为题库式闭卷,范围来自本节课后的思考题,bbs上也有总结。分数81

10.电视节目制作与策划

主要涉及电视节目从构思到安排到实际拍摄的流程和技术步骤。班额比较小,不到4 0人,会分组做几个作业,以拍短片为主,老师提供器材。期末小组拍一个校园DV剧。对于想感受一下的同学来说还是蛮新鲜的。但组内同学的合作性对课程的快乐程度及分数影响比较大。分数84

11.电影与心理(心理压力应对篇)

括号里的字不是我加的,是课程名字原来就带有的。主要是看搞笑美剧《成长的烦恼》,每节课讲一小会课,看大半节课,最后同学简单发言评论+老师评论。同学发言基本都是主动举手的,并且和成绩没关系,课间课堂气氛还是比较好的。平时没有考勤,会做两次访谈并做录音整理,主要是为了老师的一些研究贡献资料。期末是影评,随意选一集《成长的烦恼》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评论即可。分数93

12.电影中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

主要是看各种诡异的电影,外加一些抽象的文学。课程的特色在于所放的电影和胡旭东老师的乱侃。鉴于老师自身的特点,所看的电影一般都带有色情或者暴利中的一项。对于课程的评论也呈现两极分化,总体来讲大部分人极喜欢,少部分人极不喜欢。期末一篇论文占100%,平时可以预约做课堂报告,评论之前看过的电影,会有加分。分数83

13.多元共生的奇观:巴西文化

也是胡老师开的课,和电影中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同小异了。但是电影要更加劲爆,同时也会增加很多关于巴西风土人情的介绍。分数88

14.二战以来影视中的两岸关系

课程名完全概括了课程的内容,整个课程除了第一节课以外,全部是看视频资料,一般是电影或者各种讲话、访谈,后者居多。虽然基本没有老师讲授的环节,但每节课来听的同学居然都会坐满教室。最后要完成一篇影评。分数82

15.广告学概论

这个广告学概论是新传开设的,主要涉及广告的基本知识,侧重点为广告营销战略等问题。课堂气氛稍显沉闷,有些例子还比较有趣,但接触具体的广告比较少。中间会请人来做1~2次讲座。期末无范围开卷,不拉单桌。分数84

16.国际关系与东亚安全

主要涉及东亚地区各国之间的琐事。期中两次小测,每次10道选择题,大家的准确率

都很低。期末一篇论文,比例浮动。分数84

17.国际象棋(初级班)

主要涉及国际象棋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战术。第一次开课是国际特级大师叶江川全程讲下来的,后来就成为了国际象棋协会的任务。期中论文期末闭卷,其中非战术题目之前会给复习内容,战术题目就看自己的水平了,知识点之前也都会涉及到。交卷当场就可以出分。分数84

18.海外华侨与华人社会

是国关的专业课,因为我不是国关的,于是课程类别算作了通选。主要涉及拥有大量华人的若干国家的概况。老师很可爱,中国学生期中论文期末半开半闭(有范围闭卷+无范围开卷),不做过多描述了。分数83

19.汉语修辞学

主要涉及汉语在生活当中的各种运用。老师会让大家回想起初中时候的语文课。期中期末都是一片论文,期末一起交。期中小测,题目很简单(其中文学常识的部分很难,中文系的也答不上)。还会在开学发下本学期的作业练习册,填空、变换句式、填写关联词语等,题目很可爱,答案也都可以在老师编撰的教材中找到。气氛略显沉闷。会分小组,课间有签到。分数86

20.好莱坞电影叙事

是艺术学院的专业课,因为我不是艺术的,于是课程类别算做了通选。主要涉及好莱坞式电影剧本的撰写,会让你对好莱坞电影有颠覆性的看法。可能会有真实的写作机会,老师会把你的作品买走。基本没有什么考核形式,但偶尔会有繁重的作业。不错的课程,不做过多描述了。分数82

21.环境生态学

主要涉及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经典的论文课程。平时有点名。课程本身比较无聊,一般凑学分或者刷成绩时才会考虑。对于论文格式要求极为严格。分数86

22.教育社会学思考

主要涉及教育理论及当代教育界的一些热点问题。老师的观点还是比较激进的,至少不是为当权者说话。分小组完成报告,期末论文。因为老师对于分数正态这个事情耿耿于怀认为违背了教育规律,所以实际成绩也基本让人满意。分数88

23.逻辑导论

纯理科课程,主要是将生活中的很多推理符号化,根据很多公式和定理进行演算,得到想要的结论。平时耗费精力很大,不亚于一门中等难度的专业课,虽然对逻辑思维的培养较有益处。平时有3~4次作业,量相当大,每次占总成绩的5分,其余为考试。作业和考

试的题型难度完全一致。分数88

24.普通生物学(A)

我是生物竞赛保送的,为了缅怀那些挥斥方遒的青春,先修的普生B,后修的普生A,目的是在全裸考的情况下看看A和B到底哪个分数高。和高中生物比较像,稍微深一点。考

题和高中生物也很类似。分数83

25.普通生物学(B)

如上所述,和A区别不大。老师会更侧重细胞的讲述。分数82.5

26.普通生物学实验(A)

罕见的1.5学分的课程,有9个实验构成,所以课程只有9周。每次之后交一个简单的实验报告即可。实验难度和高中生物实验持平,提升之处在于可以接触到一些此前只在课本上看到的仪器和药品。按照学号名单或者第一天入座的方式,相邻的两人一组组成搭档,搭档的好坏和这门课的完成程度相关性极大。需要说明的是这门课在第一周不上课,第二周才开始。分数83

27.普通生物学实验(B)

同上,有6个实验构成,其中五个和普生实验A是相同的。所以课程只有6周。分数87

28.青少年心理学

和前述的“电影与心理”课是同一位老师,上课形式基本相同,影片也同样是《成长

的烦恼》,只是加入了一些青少年方面的内容。考核方式以一个主题访谈取代了影评,即分小组设定主题,然后做一些录音访谈以佐证或者研究这一主题。分数82

29.全球变化及其对策

内容和环境生态学类似,但老师讲的要有趣的多,有大量的图片。考核方式是期中期

末论文,主题自选,无考勤。老师临近期末时嗓子愈发病重,不知道此课现在是否还开。分数94

30.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

主要涉及性教育等知识,又称三宝课。是经典的有范围闭卷。无考勤无论文。每年考

题和分数都位于舆论的风口浪尖。题目难易不定。分数86

31.人类生物学导论

主要涉及基本生物学知识及人体相关的生活学原理。老师讲的非常精彩,有机会还想

去听。期中期末无范围闭卷考试,比例4-6开。可能因为我是生物竞赛保送的,分数得以比较高,实际上至少期中时相当多同学是不及格的。分数91

32.日本文化艺术专题

主要涉及日本特色的文化内容,如和服、能乐、茶道、祭祀、插花等。我选课时是其

第一次开课,后来考核形式也被沿用下来。有范围开卷,无考勤。每节课老师会有一个大约半页word的纲要,考试时候带着所有的纲要去考就行了,材料比考卷还薄,这也是很罕

见的事情。但材料上大约只有85%的内容,其余的需要平时听听课。课堂气氛很活跃的,老师很可爱,很认真的念书面语味道很重的讲义,很有搞笑的感觉。也会有很多近距离接触和实践的机会,譬如一次从日本大使馆请来的老师进行插花课后,说要把插好的两盆花送给男女朋友一起来上课的同学。是罕见的有能力去蹭考的课程。分数83

33.社会心理学

主要涉及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原理。会讲到一些理论和相应的案例。课堂气氛一般。分小组做期中论文,期末开卷考试。值得一提的是,小组是老师强制分好的,依据是“来学社会心理学就要提高交际能力”。老师也明确提出,大家期末的成绩是差不多的,最终

成绩差别基本上都取决于期中的小组作业。分数84

34.生活中的心理学

主要涉及大学校园生活中的十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很贴近生活,包括恋爱、自杀等等。特色是同学会按自己的意愿报名参加这十个组,由助教带领进行活动,目的是在当节课在前面讲一个小时,实际上基本大家都采取演n多情景剧的形式。爆笑,非常有趣。老师是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的主任(我在那里做过实习),还是不错的说。分数90

35.世界遗产

每节课会讲一个世界遗产,会看大量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感觉已经把那个地方的所有角度都看尽了,不用再去了。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会让大家投票本学期教哪些遗产,但实际上不论如何投结果都是差不多的。老师也总会从拜火教开始课程的第一句话。平时有签到,考核方式为题库式闭卷,厚度为小于10页word。期中会每个人给定一个世界遗产,搜集有关的资料,写成文章。分数88

36.素描造型技法

主要是人体速写。有没有素描基础都可以,前几节课是基本功以及静物,之后同学们轮流当模特大家来画。班额很小,一般为20。每节课标明4学时,实际上只是一个大概,3小时甚至更短就结束了,也没有考勤。一般一节课画2幅作品的样子。考核是一幅快写(小于20分钟)加一幅慢写(50分钟左右),都是画助教。另外交两张平时课堂画的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分数79

37.台湾文学

每节课会以一个台湾作家为核心,讲述其生平及主要作品。老师很有修养,娓娓道来那种感觉。知识性比较强。考核是期中影评(课堂上放一部台湾电影),期末一篇书评(文章自选)。这个老师的课程包括本课在内,总是安排在周二的1、2节,所以想选的同学就不能赖床了。分数84

38.太空探索

主要讲解天文基本知识及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老师刚刚退休,新任课老师不知道是否会换风格。之前的考核形式是3篇平时的小文章加期末论文,比较容易完成。分数85

39.体育新闻专题

主要讲解体育新闻的撰写、现场体育评论、体育赛事运行、赛事组织等,是时代的产物,专为奥运会媒体运行志愿者培训而设立,实际上就是将培训课程作为了一门算学分的课程。当时的考核包括论文、闭卷考试、若干作业等,时间也跨过了一学期加一个寒假。最终从中招募了全国第一批奥运媒体运行志愿者40余人,服务于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我很荣幸作为其中的一员,拥有了一段永生难忘的回忆。分数90

40.晚清对外关系的历史与人物

和前述“当代中国外交热点问题”课程的老师是相同的,风格也比较类似。主要以每

节课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的形式来介绍晚清时期的历史概况。考核形式为论文,不定期点名。分数84

41.围棋(初级班)

主要涉及围棋的基本技法及文化,老师的目的是侧重于文化。老师的讲解极为生动有趣,几乎是我所经历的所有老师里最让人难忘的。考核形式为几部分,包括将全班同学分为10人一组后,进行9*9大小棋盘的循环赛,一般每节课最后半小时就是下这个。战绩和成绩有关系,但即使全输了也不会有太多损失。期末无范围开卷,几个题目任选一个,基本都是围棋文化的内容,很有写作文的感觉。分数82

42.香港澳门概论

主要涉及香港澳门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及现状。老师和前述“海外华侨与华人社会”

是同一个人,风格也比较类似,中国学生期中论文期末半开半闭(有范围闭卷+无范围开卷),范围为老师自编的word讲义,厚度约为20~30页word,外国学生期中闭卷。很可爱

的老师,在校运动会做志愿者的时候还曾经看过他在离退休组跑的非常快。我选课的那次只有11个人,外加那个老师自己的5个研究生,很有气氛。分数88

43.象棋文化与技战术(初级班)

主要涉及象棋的具体技战术。老师是货真价实的特级大师,因为刚好在北大读书,便

就顺便教课了。期中开卷考试,6个棋局选5个做,其中又有4个是教科书上的原局或者仅稍作改动。期末论文。分数89

44.心理卫生学概论

主要涉及浅近的精神病学及重度心理疾病的知识。老师很有特点,讲课中会有很多例子,都很有趣,就像说评书一样。期末一篇论文,不过要求准备好了在最后一节课的时候誊写在老师发的纸上,这也就无形中限定了字数上限一般不超过3000字,不然很难抄完。分数:83

45.心理学概论

主要涉及基础心理学的知识。相当于是心理学各个领域的一个缩影。对于没有接触过

心理学的同学来说,也算是比较新鲜的,至少是对于陌生领域的一种了解。课堂很大,比较吵闹。考核采用有范围闭卷,范围为老师自编的手册。作为我最初的通选课,成绩甚不尽人意,对不起自己后来修的心理学双学位。分数75

46.医学发展概论

医学部的院士院长级牛人们每人一节课,讲述自己所在的大领域,加起来相当于把医学做一个总揽。可以在这里听到韩启德院士、韩济生院士、柯校长等的课程。总的来说除了个别几节比较无聊以外,还都是相当有趣的。分数85

47.医学史:西方医学传统

通选的同时也作为医学部8年制同学的专业课。讲述西方医学的发展历程。比较有趣的是我在这门课上遇到一个同名的同学,之前在校内上是微微认识的。偏巧这个老师愿意上课提问,于是留下了一些有趣的回忆。考核形式是一篇论文。分数82

48.艺术概论

涉及主要的艺术形式的相关特点。老师喜欢宣传他写的一部80万字的书,并特别指出其中“道气心舞悟和”六个字每个字都写了五万字。每节课必提,但直到最后我们也没见

过那本书是什么样子。当时是有范围闭卷,范围就是那厚厚一本教材,很痛苦。作为我最初的通选课,成绩甚不尽人意。听说现在考试形式改变了许多。分数78

49.营养与疾病

主要涉及膳食营养及养生。老师是典型的哈尔滨人,听口音极为亲切。内容实用性很强,我还做了录音回家给我妈听。考核形式为论文。分数85

50.油画艺术技法

主要就是练习画油画。这也是我上过的人数最少的课程,只有6人选课,通常还有2~ 3个人不来,却有一个老师和两个助教。和前面“素描造型技法”的老师是同一个人,风

格也类似,只不过油画画起来很慢也就不能速写了。大家就是像每节课去画室(在艺园五层)自习一样,去了就随便画些自己喜欢的,我就一直在画卡通,各种萝莉。期末拿两幅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老师看看就好。实际上因为人太少老师和每个同学都很熟的,后来在路上见面也会简单的聊一下。分数83

51.运动、营养与减肥

相当于体育课的大综合。50个人会分作五个小组,讨论一节课活动一节课,每次讨论和活动的内容都不重复,例如讨论过心目中理想异性的体型,小组还去做过课堂报告。活动的话有打棒球,还有最朴素的跑步之类的,有一次在农园上课,老师掏钱请大家吃水果。因为我们组那次来的人少,撑坏了,最后还揣了一个西红柿和一个香蕉在兜里。平时偶有点名,活动课后写一个200字的体会交上去,期末考40道选择题占20分,出自平时的讲

义。值得一提的是,上这门课的人一个比一个体型标准,并且50人里有40多个女生。分数

85

52.招聘面试的原理与应用

主要涉及面试的相关理论、设计面试的方法及应对面试的技巧。印象最深的就是经过

跟踪研究,面试的几乎是没有有效性的,和简历选人有极大的差距。还是有一定收获的。老师和“心理学概论”是同一位老师,因此风格也差不多,但这门课选课的人比较少。考

核是开卷,无考勤。分数83

53.中国电影史

主要内容和所讲授的专题有直接关系。目前已有的专题包括武侠电影专题、电影文化石专题等,每学期不定,具体可以关注任课老师的个人博客,上面会透露一些信息。老师讲的还不错,每学期会有3节课完全是放电影,平时也会看到很多电影的片段。平时每次看整部电影之后,都会当堂写一句话影评上交,算作考勤,每次占10%,期末无范围开卷,题目一般是4选1或者4选2,和写作文有点类似。分数:90

54.中日文化交流史

主要涉及历史上中日文化交流的大事件或者大人物。和前述的“日本文化艺术”是同

一位老师,因此风格比较像,但相比之下要更严肃一点,更知识性一点。考核方式也为有范围开卷,资料几乎比试卷还薄。分数86

55.中医入门

主要涉及中医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侧重于阴阳五行给人的震撼。考核方式是无范围开卷,前面会有一点小题,甚至还有选择题。最后会有一道完全就是作文的大题。分数84

56.组织管理心理学

主要涉及企业运行中人力资源的调配和组织等问题。会介绍少部分理论和大量的案例,对于初次接触的同学会觉得比较新鲜。开学时会分成若干小组,便于此后的教学组织。期中论文,优秀论文会在最后一节课时做报告。期末有范围开卷。值得注意的是考试时间常常放在考试周进行。分数92

通识教育

目录 起源 历史 中国 西方 现代教育 理念 概念论述 意义与价值 内涵外延 传承 基本理念 世界各国通识教育发展与现状 美国 台湾 香港 中国大陆 教学内容 广义 狭义 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演变 养成教育 与其他教育理念的区别 起源 历史 中国 西方 现代教育 理念 概念论述 意义与价值 内涵外延 传承 基本理念 世界各国通识教育发展与现状 美国 台湾 香港 中国大陆 教学内容 广义 狭义

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演变 养成教育 与其他教育理念的区别 展开 编辑本段起源 80年代中期,中文“通识教育”一词由台湾学者根据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翻译转换而来。翻译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在此之前,有人把general education译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将liberal education 译作“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等。 编辑本段历史 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中国 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淮南子》中说“通智得而不劳”。通识教育可产生通人,或者称之为全人。《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 西方 西方文化中通识教育思想同样也很古老,亚里士多德主张“自由人教育”,他的对话式、散步式、讨论式多学科教育,被称为吕克昂式逍遥学派。伴随工业革命,由纽曼倡导的博雅教育,主张培养博学多才、行为优雅的人。 现代教育 由马修·阿诺德多方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影响广泛,备受关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例如,较早开展自由教育的耶鲁大学倡导学生选修人文艺术课程;哈佛大学则在通识课中极力打造通识核心课程,在教育计划中倡导文理交叉;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文库”与芝加哥大学的“名著课程计划”在通识教学中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试图把“全人类的文明经典”介绍给学生。台湾大学、台湾辅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在通识教育中,也试图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编辑本段理念 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但其本质上,却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编辑本段概念论述 其一,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加以阐述。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 其二,从通识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如:“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等等。这类定义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北大通选课选课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19769422.html, 北大通选课选课学 作者:大白 来源:《大学生》2013年第04期 平时上的课,无非是三种,专业课、全校必修课(政治,英语,体育等)、通选课和公选课(下简称为通选课)。对于专业课和全校必修课,自主操作的余地并不大,通选课则不然,从科目到时间全都是自己把握,一方面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学术选择上的自由,另一方面,也让大家能够充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者寻找感兴趣的科目,或者博采众长,不一而足。但在这其中,又该怎样结合自己的需要进行通选课的选择呢?有了目标以后,又如何能够在当前的选课操作体系下选到满意的课程呢? 对于北大的同学来说,关于通选课的问题几乎是永恒的,在我四年56门通选课的选择过程中也同样如此。经常有同学让我推荐一些具体的课程,有的同学喜欢写论文,有的喜欢考试,有的不喜欢签到,要求不一而足。因为涉及到的课程门类太多,不同门类之间很难做出比较,而我推荐的课程也只是适合于我的知识背景、学习习惯、兴趣乃至价值观,所以未必能符合大家的要求。所以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超越具体的课程本身,为大家总结一些选课的通用战略和战术,以实现“人选课”而不是“课选人”的目标,想必这也是学校设置通选课的本意吧。当然,其中许多内容都是相通的,希望对其他学校的同学也能起到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选课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选课原则。这个原则其实很简单,不要对专业课产生明显影响即可。可以询问师兄师姐或者老师,确定本专业哪些学期课最多,负担最重,难度最大,考前最恐怖等等,做到对专业课的走势心中有数。具体来说,大一阶段还属于适应阶段,对于通选课背景了解不多,选择的盲目性也大,不建议多选;大二和大三,至少应该有一年是相对轻松一些的。如果打算大四找工作的话,不建议把通选放在大四,会相当地应接不暇。最后,想出国的同学还要注意,某些学期不要让大量的通选和GRE等恐怖的考试争抢期末的宝贵时间。 经过整体规划以后,就可以开始精打细算研究具体选择哪一门了。如何从琳琅的通选课名目中准确挑出自己感兴趣,符合每学期实际情况,分数和知识能力都有不错收获的课程,是通选课选课中最关键的一环。不妨参考我精心总结的10种选课方法,相信必有一款适合你。 1.狙击法 适用于每学期只选1门,或最多2门通选课 CS大家即使没玩过,也见过别人玩过,里面的狙击枪可以于无征兆之时百步穿杨,一击中的,狙击法也从中幻化而来。其精髓在于,明确了自己心仪的一门课,必上无疑。既然如此,也就不必吝惜那些选课点数了,奢侈地拿出全部99点砸上去,再难选的课程也会如探囊

北大政治学概论难吗,考研复习范围和复习重点是什么

政治学概论 孙关宏主编 第二节政治文化的成分和类型 一、政治文化的成分 作为人们主观心理世界所反映的政治取向模式,政治文化主要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三个层次构成。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政治理论;政治意识形态则是特定政治系统试图获取其社会成员认同和支持的权威阐述系统,它构成了一个政治系统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一)政治心理 所谓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构成了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就政治心理的形成过程而言,它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心理投射,它实际上反映的是现实的政治关系、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现象。而就政治心理本身所呈现形式外观而言,它常常是一种直观的心理反映,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出现,是对政治生活的一种不系统的、未定型的感性认识。 就政治心理的内在过程来看,其主要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和政治态度。 1、政治认知。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治活动及其规律等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政治认知过程就是认知者、认知客体以及认知情境等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人们的政治认知所能达到的程度与认知主体自身的智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以及他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密切相关。政治认知过程常常包括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认知判断三个阶

段:政治知觉是政治主体对政治认知客体形成的整体概念;政治印象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知觉的基础上对政治认知客体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记忆;而政治认知判断则是政治主体在前两个过程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从而形成对认知对象的综合分析。政治认知过程要求认知主体获得相应的政治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政治认同意识,所以,它是整个认知心理过程的基础,对于政治心理的发展和政治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政治情感。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形成的自发的内心体验和感觉,是政治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事件、人物、活动等的好恶、亲疏等心理反应。政治心理包括较低层次的政治情绪和较高层次的政治感情:前者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根据切身的政治实践而产生的暂时的主观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积极的、肯定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否定的;如果说政治情绪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缺乏稳定性和可控性,那么政治感情则是一种相对持续、稳定的精神活动。政治情感是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政治心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构成的政治生活的感情纽带,也是政治动机形成的内在动力和基础。 3、政治动机。政治动机即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内在动力。政治主体的政治动机取决于主体的政治目标以及主体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对自身政治能力所做的评估。 4、政治态度。政治态度是在以上三个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认知的重要环节。主体政治态度的肯定与否、积极还是消极,会直接反映在主体最终的行为选择上。作为政治心理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上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政治心理的整个过程。 【政治心理的特性:(1)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自发产生的。(2)政治心理因社会成员个体差异、社会地位和所处环境不同而不同。(3)政治心理是一种潜在的社会意识。(4)政治心理积淀相对稳定。】【政治心理的基础:(1)客观基础。指外在于政治主体的,促成其政治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因系和条件。这些要素可以用“社会环境”来概括。政治心理的社会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关系环境、政治制度环境、思想文化环境四个层面。(2)主观基础。主要指政治主体自身的条件,其中主要指政治主体已经形成的心态或心理背景。其构成包括政治主体的生物特性结构、心理结构、社会经验结构和个性倾向结构等。】 【政治心理的作用:(1)政治心理是产生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2)政治心理是社会政治形势的晴雨表。(3)政治心理是政治变革的制约力量。】 (二)政治思想 所谓政治思想,就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在对政治生活系统化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和政治学说。政治思想是人类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思辨的结果,它仰赖于人们丰富而深刻的政治经验和体验、

北大考研-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尚俊杰 ,副教授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尚俊杰,副教授 姓名:尚俊杰 职称:副教授 办公室: 电话: Email: 个人网页:https://www.doczj.com/doc/019769422.html,/jjshang 所授课程:《教育游戏专题》、《数字化学习与生存》、《虚拟校园——网络社区中的师生互动》、《网络与大学生发展》 研究领域: 虚拟现实与教育游戏(游戏化虚拟学习环境)、网络环境下学生发展与学生管理、信息技术教育 发表成果: 部分期刊论文 尚俊杰,萧显胜.游戏化学习的现在和将来——从GCCCE2009看游戏化学习的发展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09,(5):69-73. 尚俊杰.教育游戏与快乐学习[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6-8. 尚俊杰,庄绍勇.游戏的教育应用价值[J].远程教育杂志,2009,(1):63-68. 霍晓丹,尚俊杰,袁文旭.基于高校BBS使用的维护稳定工作机制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11):35-37. 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教育游戏的动机、成效及若干问题之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8,(6):64-68,75.(该文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 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个案研究方法在教育游戏研究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6):20-23. 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游戏化学习行为特征之个案研究及其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8,(2):65-71. 周玉霞,李芳乐,李浩文,尚俊杰.玩还是学:学习村庄中学生的知、情、意、行.中国远程教育[J],2008,(1):57-61. 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VISOLE的动机策略及其成效研究[J].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报,2007,5(1-2):72-84.(该文曾于第十一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或优秀论文奖.)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网路游戏玩家参与动机之实证研究[J].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报,2006,4(1-2):65-84. 尚俊杰,李芳乐,李浩文.“轻游戏”:教育游戏的希望和未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4-26.尚俊杰,张铮,高利明.基于Web的教学软件评价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3):66-68. 张铮,尚俊杰.人·远程教育·需要[J].电化教育研究,2003,(2):29-31.(该文曾荣获2002年唯一数码奖全国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 尚俊杰,李芳乐.香港中小学教师资讯科技培训考察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50-57. 尚俊杰.基于Internet的教学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论文特辑),2001,(11):109-111.(该文曾荣获

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摘要: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部分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高校缺乏对通识教育的准确把握,课程体系不健全;②师生缺乏对通识教育的高度重视;③高校缺乏通识教育发展环境及支持机制。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现实出路:①高校走出观念误区,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②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学习动机;③校内外专家积极交流,开展闽台高校合作。 关键词:通识教育;存在问题;现实出路 一、通识教育的发展 通识教育的历史久远,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19世纪初,美国学者帕卡德(A.S.Packard)提出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概念并引入高等教育,逐渐形成以“核心课程”(哈佛大学)、“经典名著课程”(芝加哥大学)和“分类必修课”(其他多数高校)为主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格局。中国学者对通识教育的探索起步较晚,研究分散且不够深刻,但不乏李曼丽教授运用马克思的“理想类型”方法,就通识教育的性质、内容和目的三个维度进行了系统阐述。各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尚未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达成共识,但大多都认同:通识教育是随着近代高等教育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暴露的弊端应运而生的一般教育、通才教育、全人教育,它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二、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的现状

本文选取福建省不同层次各具代表的部分普通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包括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厦门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一本高校———福州大学、福建省高水平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公办本科二本大学———闽江学院、省属地方本科院校———三明学院、民办本科院校———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据调查统计:厦门大学涵盖文学、哲学、艺术等11类38门通识课程,另设“厦门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用于课外讲座、科技竞赛、文艺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等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宣传与引导;福州大学涵盖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文学与艺术、创新与创业四大模块通识课程,并于2015年颁布的《高水平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专项规划》中指出,将在未来三年打造20门通识教育选修核心课程;福建农林大学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与体育、文学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五大模块通识课程,并按文科类、理工类、农科类学生制定不同的通识教育培养计划;闽江学院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等9门通识课程;三明学院涵盖历史和文化、社会科学、心理健康教育等10门一般通选课程,另于2013年起将其引进的本科国际通识教育项目纳入高招计划;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语言、艺术教育、体育与健康、创新创业教育等六大模块通选课,其中公共选修课占课程比例5.53%,实践课占课程比例28.4%。 三、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 2018年4—9月,笔者对上述高校开展的通识教育现状进行文献查阅,发放问卷582份,实际回收569份,实地访谈36人,发现普

北京大学教育学原理(有答案)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 大学 2. 人格 3.教学相长 二、简答题 1.简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及方法。 2.教育的几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简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三、论述题 1.试述我国目前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论素质教育的理论及其方法。

参考答案 北京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大学:高等学校的一种。近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教师和学生行会。11至12世纪随着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文化交流的频繁、新兴市民阶层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传统教育机构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于是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大学最初是师生为维护自身权益而组成的团体。19世纪初,洪堡倡导建立的德国柏林大学开创了大学的新模式。一般由多个不同种类的学院组成,主要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层次的全日制专科教育。随着社会进步,大学到了现代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学除了提供普通高等教育外,还广泛提供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及社会服务。大学是一个国家文化科学技术的标志之一,也是国家、社会所需的各种高级专门人才和文化科学各种高级成果的主要来源之一。 2.人格: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神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人格具有的特征主要包括:(1)整体性。人格虽然具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一个真实的人身上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独特性。先天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人与人之间在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表现出差异。(3)稳定性。主要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人格既有时间的持续性,又有跨情境的一致性。(4)社会性。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人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但人的特有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性。 3.教学相长:教与学相辅相成。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与学是紧密相联,互相促进的。最早出自《礼记》中的《学记》。它的原意是就教师自身的教与学而言。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惑之处,才感到学识的不足,更加努力进修、提高。后引申为师生之间相互促进:一方面教师的教导使学生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又促使教师继续学习、不断进步。教学相长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二、简答题 1.简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及方法。 答: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运用行为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学习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在对动物和人类进行一系列控制较严密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学习的原来和规律。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的形成或改变,它是通过刺激--反应来实现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只关注动物和人类可客观观察的行为和心智活动的学习理论,它所定义的学习只不过是新行为的习得。 (1)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通过对动物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还提出了“尝试与错误”的学习理论。他认为低级动物和人类学习的最典型的方式是试误式学习,把学习视为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的减少,逐渐形成固定的正确的反应。他提出了三条重要的学习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2)巴甫洛夫和华生的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的实验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他认为条件反射实际上是一种普遍的学习现象,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学习过程就是对条件刺激产生泛化、分化和消退的过程。 美国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是一个环境决定论者,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习惯,主张用频因律和近因律来解释学习。频因律是强调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因律是说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 (3)格思里的接近条件作用说。 格思里提出了著名的接近学习律,即刺激的某一组合,如果有某种动作伴随它出现,则当这一刺激组合再次出现时,那种动作也随之发生。这一学习律不包括其他学习理论家所注重的强化或动机等变量,只强调学习即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格思里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要素和肌肉动作之间形成的联结。

通选课学分要求说明

关于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通选课学分要求说明 一、2006级、2007级通选课学分要求 1.北校区各学院学生通选课学分要求按《关于修订2005级本科综合培养计划的通知》(华南工教〔2005〕031号)执行,即: (1)理工科专业学生至少修读10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 (2)经济管理类学生至少修读6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不应包含其中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和4个学分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通选课程; (3)文、法、体、艺类专业学生至少修读6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外语类学生不能选修语言文化类课程)和4个学分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通选课程; (4)各专业学生应修够6个学分的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系列课程。 2.南校区各学院学生通选课学分要求按《2005级本科综合培养计划(二)》执行。 二、2008级、2009级、2010级、2011级通选课学分要求 南、北校区各学院学生通选课学分要求按《关于修订2008级本科综合培养计划的通知》(华南工教〔2008〕026号)执行,即: (1)理工科专业学生至少修读10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 (2)经济管理类学生至少修读6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不应包含其中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和4个学分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通选课程; (3)文、法、体、艺类专业学生至少修读4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不应包括本学院开设的通选课程)和6个学分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通选课程; (4)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必须修读2.5个学分、其他专业必须修读6个学分的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系列课程。 三、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包括人文、艺术、经管、语言等四类;各年级学生不能修读本学院开设的通选课。 四、2011~2012学年度第2学期2010级工科学生将以学院为单位安排上《知识产权概论》(2学分、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通选课。 教务处 二○一二年一月九日

2007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专业考研真题及答题思路解析(官方版)

育明教育 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 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政治学理论) 北京大学政管学院政治学理论考研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一:政治学原理 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俞可平著:《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燕继荣著:《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考试科目二:综合一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用胡绳版本的就可以) 2. G.萨托利著:《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 3.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4.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5.唐晓、王为、王春英著:《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 5年。 6.梁琴、钟德涛著:《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 7.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杨凤春著:《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9.江荣海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二版。 10.陈哲夫、江荣海等主编:《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流派》(上、中、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 11.陈哲夫著:《20世纪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 徐老师 2007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宪政 在狭义上就是有限政府通过宪法的存在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政府机关和政治过程受到宪法规章的有效约束,就存在宪政。在宽泛意义上,宪政指的是一系列的政治价值和期望,反映着人们希望通过建立制约政府权力的内外机制来保护自由的愿望。

包茂宏《人类发展与环境变迁》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

包茂宏《人类发展与环境变迁》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 表 (教务部·2001年3月修订) 通选课申报表

通选课申报表

《人类进展与环境变迁》课程说明 授课人:包茂宏副教授(Add:309/44; Tel:62647630) 设置目的本课程将通过分析人类社会进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来克服原先人类中心主义历史观的明显缺陷,重构人类文明史的差不多框架,给学生一个新的、后现代的文明观。环境史的研究超越了传统的学科分野,其整体论和有机论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对理科学生能够提高人文素养,对文科学生能够增加自然科学的知识。学习环境史对更好地明白得严峻的全球、专门是中国的环境问题及查找合理的解决方法都有聪慧性的启发;能够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内容简介环境史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由文、理、工三科交叉而成的、朝气蓬勃而且专门热门的新学科。它要紧研究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反对环境决定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倡生态中心主义的新文明观。本课程将从文明史的角度分析人类、人类社会进展与环境变迁的复杂关系,反思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观和进展观,进而阐述超越现代文明的必定性。环境史的显现无疑给明白得世界历史提供了新视野。以生态和进展相结合的可连续进展理论为说明世界历史的框架无疑要比往常把“进化”、“进步”、“进展”或“现代化”作为历史的主线更为全面、客观和科学,也更富有时代气息和特色。 教学安排本课程将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影像资料。周学时为2。共16次课,其中要集中安排3次录像课。上课时刻是星期二晚上7——9:00,地点是理教203室。 考试期末考试时刻是6月12日,采纳有条件的、半开卷考试方式,最后的总成绩由平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 教学大纲绪论 1 当前全球环境危机 2 环境史显现往常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3 环境史的历史、理论与方法 4 中国的环境史建设 第一编:人与环境差不多和谐相处:环境与传统文明 一.环境变迁与人类文明的萌芽 1.环境变迁与人类体质的演化 2.环境变迁与人类生产力的变化 3.环境变迁与人类精神世界的进展 二.环境与狩猎采集和游牧文明 1.狩采社会的能量流淌 2.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3.游牧主义与生态系统 三.环境与农耕文明 1.农业的形成与进展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通识教育课程(以下简称通识课程)是我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通识课程管理,提升课程教学水平,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通识课程建设经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北京大学通识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德性养成为主要目标。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通识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家国天下、认识宇宙自然,养成文明意识与历史观念,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提升思考批判、交流合作与开拓创新的能力。通识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以下简称通识核心课)更加注重经典阅读、深度学习、问题探究和能力养成。 第三条通识课程重在启迪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成为养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通识课程应更多地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力避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第四条通识课程分为以下四个系列: I.人类文明及其传统。这类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充分理解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人类在思考永恒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传统,从而拓展跨文化的全球视野,提升文明对话的意识和能力,并面向未

来思考人类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 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这类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从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角度深入思考我们置身其中的现代社会,了解不同学科认识现代社会的方法,批判性地反思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建构美好的未来社会。 III.艺术与人文。这类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今中外人文艺术的感知,提升审美情趣、想象力和鉴赏力,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该系列课程属于美育教育课程,重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境界和人文情怀。 IV.数学、自然与技术。这类课程目的是向学生打开自然世界,以科学思维和方法展现大自然内在的法则,使学生理解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中某些问题的认识过程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观察、思考、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理解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第二章组织结构 第五条学校设立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 (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为学校通识教育提供咨询建议并推动通识课程建设。专家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务部。 第六条专家委员会根据工作情况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其职责为:

北大教育学院教育管理考博真题解析-育明教育

育明考博资料、辅导课程咨询育明考博杜老师北京 校区北大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教育博士)考博指导-育明考博一、北京大学教育博士考博专业课参考书教育管理综合:1.《现代教育学基础》,(日)筑波大学教育学 会编,钟启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教育哲学》,张楚廷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高等教 育理念》,(英)罗纳德.巴尼特著,蓝劲松主译,北 京大学出版社,20124.《教育政策研究基础》,陈学 飞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大学运行模式》,[美]伯恩鲍姆,别敦荣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6.《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闵维方主编,人 民教育出版社,20027.《高等教育系统》,[美]伯顿·克拉克,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北大考博资料 复习经验辅导课程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叩叩;893.241.226)、、育明教育考博课程部陈老师解析: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 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 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建议大家

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2、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使用相关的参考书笔记、导师课件讲义、各专题总结。读哪一些资料有用、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育明教育针对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北大考博资料复习经验辅导课程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叩叩;893.241.226)、、二、育明考博总结北京大学法学院考博复习策略北京大学考博整体的竞争还是比较大的,平均报录比在7:1-8:1,在实行申请考核制的新制度之下,各位考生一定要处理好英语测试环节、材料撰写(学术成果)环节、笔试和面试环节的各种时间分配及各环节所应当注意的事项,不同阶段做不同阶段的准备工作。北大考博英语复习备考:为适应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的招生方式,在2016年的招考当中

政治学概论 北京大学 1 第1讲政治的概念 (1.3.1) 课程讲义

1.3西方政治概念的起源 “政治”这个词和“政治学”这个词,尽管中国原来有非常多的使用,但是今天我们理解这个词的时候,这个词是从19世纪中后期受西方的影响引进过来的,所以为了理解这个词,下面,我开始进入我们这个第二部分,也是主要的部分——西方的政治概念。 “政治”这个词起源于古希腊,许多西方的重要的词汇都起源于古希腊。我是讲不少西方的语言,不管是什么语言今天,不管是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它用的这个政治这个词,法语的politique、德语Politik、英语politics,都来自希腊语polis,这个词从希腊来讲可以考证出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荷马史诗》中,最初的含义是城邦、城堡或卫城。古希腊的雅典人将建在山顶的卫城叫做“阿克罗波里”,这个大家要知道的,这个非常简单用不着很高的学问,我去希腊做过一次旅游,到雅典,你到雅典以后你要到卫城,就那个原来在古希腊时候最著名的那个城,它就是这个词,就是叫这个阿克罗波里是吧,就四周有那个墙能够围起来保卫这个城,这个城叫阿克罗波里,简称就叫polis。雅典那个卫城今天还保留的非常的好,那下面它有城墙,卫城里面那山坡上面有我们今天读的时候想象的那个时候,希腊的著名的演悲剧的地方,演喜剧的地方,有苏格拉底做演讲的地方,有伯利克里站在那个地方做著名的葬礼上的演说那个小土山堆,一个小小绵延的山坡,你可以感觉到那个地方有非常发达的market,交换的地方。苏格拉底在market旁边有一个辩论的地方,穿梭其中和别人讨论哲学。翻过那个小山,那个背面有几个剧场,包括一个是经常演悲剧的,一个是经常演喜剧的。这个地方叫

polis。为什么叫politics,到城邦制形成以后,这个polis就成为了具有政治意义的城邦的代名词,他这个polis,每一个城邦,一个group一群人,都组成一个polis。所以它polis就和土地、人民以及他们的各种生活——我这里边已经把这个“政治”使用了——结合在一起,因此这个polis就具有这个邦和国的含义。希腊,我曾经那年写过一篇非常好玩的一个小文章,大家以后有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我最后收到《群己论识》里面的第一篇,叫“西方历史的政治解读”,用政治的方式来解读希腊,我当时觉得西方历史,我说是如果用政治的角度解读历史,和用其他角度解读历史,结论是不一样的。我说,譬如,希腊被公认为西方文明滥觞之地,在哲学家眼中,希腊文明美不胜收,哲学艺术悲剧史诗群星璀璨,构成西方文明的坚实基础,写下整个人类文化史上至为灿烂辉煌的一页,这是希腊。但是如果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当然了我这个讲得稍微刻薄了一些,希腊文明的价值恐怕会大打折扣。当时在爱琴海与爱奥尼亚海之间这块今天看来并不广袤的土地上,存在着上百个城邦polis,尽管这些城邦,出现了像雅典民主这样伟大的制度,为后人的政治理论探讨提供了很多启迪——我只是说政治理论探讨,并没说政治实践——提供了很多启迪,但从政治的视角来看,希腊的政治实在难以令人崇敬。城邦的规模较小,少则几万人多则二三十万人,城邦之间战争频仍,最终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的两大军事同盟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整个希腊文明元气大伤。著名的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不朽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详细记载了这场战争,可谓第一部伟大的西方政治名著。然后我讲,希腊衰落之后,罗马就取而代之。在有希腊文明、希腊非常辉煌的时候罗马就存在,罗马是在另一个地方,亚平宁半岛,在意大利,翻过山、翻过那片地方就在那。由于希腊人,我刚才讲了,就那么一片巴掌大地方,二三百个城邦,互相之间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力学系列教学大纲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力学系列教学大纲 课程号: 00432214 新课号: PHY-1-044 课程名称:量子力学 开课学期:春、秋季 学分: 3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PHY-0-04*以上)、理论力学(PHY-1-051)、电动力学(PHY-1-043)基本目的:使得同学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初步的计算方法,适合于非物理类专业的同学选修。 内容提要: 1.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实验基础、Hilbert空间、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算符、表象变换、对称性与守恒律 2.一维定态问题:一般讨论、自由粒子、一维方势阱、谐振子、一维势垒3.轨道角动量与中心势场定态问题:角动量对易关系、本征函数、中心势、三维方势阱、三维谐振子、氢原子 4. 量子力学中的近似方法:定态微扰论、跃迁、散射。 5.全同粒子与自旋:全同性原理、自旋的表述、自旋与统计的关系、两个自旋的耦合、磁场与自旋的相互作用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材与参考书: 曾谨言,《量子力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作业10%、笔试90% 课程号: 00432214 新课号: PHY-1-054 课程名称:量子力学I 开课学期:春、秋季 学分: 4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PHY-0-04*以上)、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PHY-1-011或以上)基本目的: 使得同学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计算方法。适合物理学院各类型同学以及非物理类的相关专业同学选修。 内容提要: 1.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实验基础、Hilbert空间、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算符、表象变换、对称性与守恒律 2.一维定态问题:一般讨论、自由粒子、一维方势阱、谐振子、一维势垒3.轨道角动量与中心势场定态问题:角动量对易关系、本征函数、中心势、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清单

通识教育课程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德性养成为主要目标。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我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识教育课程问答 1.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通过通识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深化对人类文明传统的理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认识; (2)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家国天下、认识宇宙自然,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3)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高艺术境界,拓展国际视野; (4)提高思考批判、交流合作与开拓创新的能力。 2.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几个系列?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四个系列:I.人类文明及其传统、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III.艺术与人文、IV.数学、自然与技术,各系列课程教学目的如下:系列I. 人类文明及其传统: 充分理解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人类在思考永恒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传统,从而拓展跨文化的全球视野,提升文明对话的意识和能力,并面向未来思考人类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 系列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 能够从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角度深入思考我们置身其中的现代社会,了解不同学科认识现代社会的方法,批判性地反思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建构美好的未来社会。 系列III.艺术与人文: 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今中外人文艺术的感知,提升审美情趣、想象力和鉴赏力,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该系列课程属于美育教育课程。 系列IV.数学、自然与技术: 理解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中某些问题的认识过程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观察、思考、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理解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3.通识教育课程、通选课、通识核心课是什么关系? 通识教育课程(简称通识课程)对应2020版培养方案中1-2的部分,通识课程中包含通识教育核心课和通选课两类课程。

政治学概论 北京大学 1 第1讲政治的概念 (1.1.1) 课程讲义

1.1中国古代“政-治”意涵考辨 我们可以举出来很多关于政治的一些概念,实际上从我们这个学问的角度来理解,对政治的概念的不同解释可以说涵盖了政治学里面和整个人类社会科学里面最核心的内容。我讲这个话以后你们就会知道,等到你们到后来研究各种不同的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共和主义、极权主义,所有这些主义的最核心的,就是它对政治的不同理解。所以政治的概念这个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界定的。 下面,我今天讲的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讲一下中国的“政”和“治”这个词,“政-治”这个词的意涵。我今天一个是讲中国,一个是讲西方。我采取什么讲法?我经常在讲课的时候经常和同学们讲,我自己受的学术训练的背景是受很强的分析哲学的影响。因此,我在讨论一些重要的概念的时候,做的第一个事情,就是要对这个概念的缘起,进行一种考释、考察。今天这个方法,大家如果以后念历史学、念观念史、念哲学、念社会学、念观念史的时候,国外有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学派。这个受德国一个叫Kosseleck的影响,最后在英国有一个叫“剑桥学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功夫,就是做观念史的研究。好比说,人们说我喜欢自由,我喜欢民主,我喜欢平等,我喜欢公正,它要用观念的分析哲学、语义哲学的方法,要让你分析分析,你要民主是个什么东西?分析出来以后你再决定要不要。最后很多人做了观念的分析之后,你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会带来什么样的可能的好处,什么样可能的负面的东西。这样,人就容易对你的社会政治的东西有个理性的决定。如果你以为上政治哲学的目的就是知道,“自由好民主好,人家有我也要,你不给我就闹”,这个不是一种政治学培养出来的。你应该具有理性思维的能力,要想理性思维能力,就要有一个非常扎实认真的学术方法,当

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

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教学目标 了解: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政治学的定位; 理解:中国传统政治观、西方诸种政治观、政治学的学科性质、政治学的知识体系、政治研究的途径、政治研究的方法; 掌握:政治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政治观的历史演变 1、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1)中国的例子: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如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正”,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治者的思想行为符合这些规范,则天下当治。 (2)西方的例子: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3)不足之处: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权力政治观: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1)中国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2)西方的例子: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 (3)不足之处: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3.管理论解释: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1)中国的例子: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曾从这一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