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隐喻和语义演变[1][1]

文化隐喻和语义演变[1][1]

文化隐喻和语义演变[1][1]
文化隐喻和语义演变[1][1]

文化隐喻和语义演变

中国黑龙江大学汉语研究中心戴昭铭

E-mail:dzhm8419@https://www.doczj.com/doc/019704002.html,

摘要:本文讨论了汉语中某些词语意义演变过程中的“文化隐喻”现象。文化隐喻引起“跳跃式”语义演变,创造出内涵丰富、义项繁多、认知功能很强的文化符号。文化隐喻是这类词语意义演变的动力性因素,应当受到重视。

关键词:文化隐喻语义演变文化符号认知

Cultural Metaphor and Semantic Evolvement

China,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Dai Zhaoming

Abstract: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s the cultural metaphor during the evolvement of some Chinese words. It is the cultural metaphor brings the ‘jumping’ semantic evolvement pattern. And it creates cultural signs with abundant connotations, various meanings and strong cognitive functions. The culture metaphor is the dynamic factor of the semantic evolvement of these words. Thus, we shoul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it.

Key words:culture metaphor, semantic evolvement, cultural signs, cognition

汉语的某些常用词,其本义或基本义与引申义之间往往大相径庭。当进行跨语言对比时,有时甚至会觉得奇怪。比如,“天”的本义为“头顶”,基本义为“天空”,相当于英语的sky,但“天生”的意思却是natural;“气”的基本义是“空气”,又可以表示“发怒”或“激怒”的意思,而英语中表示“空气”意义的air却不能表示“发怒”或“激怒”;“道”的本义是“路”,相当于英语的way或road,但又用于指哲学意义上的本原和规律,更有相当于“说”(say、talk或speak)的动词意义,而英语的way或road则没有引申出“说”的意义;“理”的本义是“治玉”(把玉石加工成玉器),但又有“道理、理由”等名词义和“管理、理睬”等动词义,还是中国古代一个哲学派别的名称,而在英语中,相当于“道理、理由”的“理”是reason,相当于“管理、料理”的“理”是to manage,相当于“理睬”的“理”则是to care for 等等。这些现象表明汉语某些词义变化有自己独特的动因和轨迹。

一、日常隐喻和文化隐喻

一般认为,上述与英语词无对应的汉语词义项,是由汉语词的本义或基本义通过“隐喻”派生出来的。这固然不错,但并未指出其中隐喻的文化性质。试看下面二例:

(1)然则?天?亦可为凡颠之称,臣於君、子於父、妻於夫、民於食皆曰?天?是也。(《说文解字》段注)(2)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者,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

这两句对“天”的用法都是隐喻,但是句(1)所谓“天”的“凡颠之称”,是日常语言的修辞用法,我们称之为“日常隐喻”;而句(2)的“天”相当于“自然”,指与人相对而存在的本然世界。这是一个哲学术语。在《庄子》中,把“天”作为“自然”的代称的例子很多。如:

(3)无为为之之谓天。(《天地》)

(4)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在宥》)

(5)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大宗师》)郭象注:天也者,自然之谓也。

“天”在上古时代众多典籍中均有“自然”的意义,如:

(6)所谓天者,言其然物而无胜者也。(《鶡冠子〃度万》)

(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8)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同上)

(9)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

像上列(2)—(9)句中对“天”一词的使用方法,本文称之为“文化隐喻”(culture mataphor)。“文化隐喻”的概念是参照“科学隐喻”的概念而提出的。“科学隐喻”(Scientific metaphor)是指“科技文本、科学理论、科学话语以及科学活动、科学交流中所使用的隐喻语言、表达以及隐喻思维方式、思考方法。”(郭贵春2007)“文化隐喻”是指为了建构文化理论而超常使用日常词语,并赋予特定新义,使之成为一个新概念的负载形式的修辞手法。文化隐喻与科学隐喻性质相似,而与日常隐喻有本质区别。日常隐喻和文化隐喻都是修辞,二者的区别在于:

1.目的不同:日常隐喻的目的在于使话语生动形象便于理解,文化隐喻的目的在于建构和阐述文化理论。

2.有无自由的新义产生:日常隐喻不一定产生新义,如句(1)虽然把君、父、夫、食比之为“天”,但“天”至今未产生君、父、夫、食之类自由意义①;只有那些流行既广且久的日常隐喻才能成为自由的新义。而文化隐喻的使用者在使用的同时即给词语注入了特定的新义,而且这个新义即是自由意义②。

3.是否产生新术语:不产生新义项的日常隐喻,当然不可能变成新术语。就是那些经久使用并有相当高的频次的日常隐喻,所形成的新义项也多非术语义。文化隐喻对词语注入的新义是术语意义,把一个日常词语改造成了一个新概念的负载形式,一个术语。有时还可以把一个领域的术语改造成另一个或另几个领域的术语。

文化隐喻何以会发生?这是个饶有趣味的问题。一般说来,一件事情只要有需要和可能就会发生。文化隐喻的发生出于创建文化理论的需要。春秋战国时代,华夏民族正处于创造文化的“轴心时代”③,思想活跃,激情勃发,有如一个人的青春时期。百家争鸣,流派丛生,其间所推出的文化理论,思想之丰富,见解之深邃,超越了后来任何时期,发展成为今日仍有强大生命力的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然而在创建文化理论的过程中,古代思想家们所遇到的最大困惑是术语的缺乏。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对世界作根本性的考察,要用概括的语言描述世界的本原、结构及其变化规律,描述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然而,日常语言的功能是有局限的。日常语言是人们为满足世俗生活的日常需要而产生的,不是为创建文化理论而存在的,它在日常的表达和交际中可能应用裕如,但用于理论表述时就往往词不达意、拙于应付。一方面是表述理论需要术语,另一方面是日常语言中缺少适当的词语充当术语。二者之间的巨大矛盾如何克服呢?思想家、哲学家们通常使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充分利用语言本身所潜具的隐喻功能创造术语。其具体做法就是:给一个日常词语注入新的意义,这个新的意义是思想家、哲学家们心目中所要创造的术语的概念意义。日常词语获得了新的概念意义,就变成了一个可以表述理论的术语,其形式虽然依然旧貌,其价值却获得了提升和飞跃,等于是一次新生。词语意义的演变在创造术语的过程中得到了实现,而这一过程的实现由于是对语言本身的隐喻功能的利用,在多数情况下几乎可以做到没有人为的痕迹。然而老子却“夫子自道”,把这一过程描述得非常具体:

(1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老子》二十五章)

这段话中的“有物”即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宇宙的本原。宇宙的本原只是从“万物应当有本原”这样的想法中推断出的概念,这样的概念并非日常事物的概念,当然从来没有“名”(词语),所以说“吾不知其名”。但是为了表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又必须给它命名。怎么办呢?他说“字之曰道”。其实,“道”是当时的日常词语,已有本义“路”。如《论语·阳货》“道听而塗说”的“道”就是“路”的意思。所谓“字之曰道”,就是借用日常词语中表示“路”的意义的“道”,通过隐喻指称“宇宙的本原”。这个做法他称之为“字”(命名),实际上是“借名”。“字之曰道”下句为“强名之曰大”。“借名”也是“强名之”。“强”为“勉强”之意,指无奈之下只能勉

①古代汉语把“天”用于“君、父、夫、食”等义的例子颇多。如《诗·大雅·荡》“天降滔德”,毛传:“天,君也”。《诗·鄘风·柏舟》“母也天只”,毛传:“天,谓父也”。《仪礼·丧服》:“夫者,妻之天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但这些“天”的隐喻义不能脱离上下文,是不自由的言语意义。

②自由意义是指不需特定组合词和特定上下文可独立存在的意义。

③轴心时代:当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思提出的著名论题,指元前800至元前200年期间,这一时期各古文明国度都出现过提出关于人类终极关怀学说的伟大精神导师。他们的思想至今仍在指引着人类生活。

强这样命名。然而“名无固宜”,尽管是“强名”的,既然已经赋予了明确的新义,它就成了老子哲学中得心应手的术语。《老子》是这样表述他心目中的“道”的:

(11)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

(12)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1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

上引这几章的“道”,仍指宇宙的本原。但同时,《老子》中的“道”,又不仅指此而已。就在同一书中,“道”又用于指称“事物演化的规律”的意思:

(14)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

原来“道”并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它是一种朝相反方向运动的规律,在“弱”(可理解为细微不察)的作用下实现它化生万物的功能。这里的“道”指的是类似《易传》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化生规律。

在《老子》一书中,“道”又常与“德”先后次比:

(15)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五十一章)

(16)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三十八章)

(17)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二十三章)

在老子思想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的至高境界自然无为的“玄德”。讨论自然归根结底是为了人世。因此在上列五十一章中,以“道、德、物、器”依次比列是讨论自然大化,在三十八章“道、德、仁、义”的讨论就进入了人间,到二十三章的“道、德、失”则是对世人品行表现的评析了。由此数例可见老子思想中“道”的内涵之丰富,其外延已涵括人类社会的精神以及品行范围。“道”“德”如此次比连用的结果,“道”有了“道德”的含义,“无道”、“不道”等同于“无德”“不德”。倘若进一步推衍,遵道而行,就等于遵从世人公认的道理而行。故后来“修道”等于“修行”。在下一则中,“道”已含有“道理”的意思了:(1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四十一章)至此,我们看到,老子通过文化隐喻,已经把日常词语中表示“路”的意义的“道”改造成了一个哲学术语,这个术语含有“本原、规律、道德、道理”等丰富含义。上古时代,把“道”作为概念术语使用的并非始于老子,也并非只有老子一家,但唯有老子及其后继者庄子把“道”推崇到了宇宙本原的高度,把“道”作为思想体系的基本范畴来使用。通过老子和庄子的使用和阐发,“道”成了一个有深厚内涵而普遍适用的概念,成了一个标志其学说的名称,成了中国先秦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

二、不同类型文化符号认知功能的差异

“文化符号”是指那些集中概括相应文化领域的思想范畴、认识成果、意义体系和价值观念,并对该领域的文化建构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些特别词语。(戴昭铭1996)民族文化是由众多不同领域的文化整合而成的复杂整体,其中各个领域都有一些自己的文化符号。按照所指的内容,文化符号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A.本体范畴类。如:天、气、道、理、心、性、命、阴阳……等等。这类文化符号的所指通常没有现成的能指,只能用日常词语通过隐喻构成,其隐喻义转指一些抽象的本体范畴。它们都是一些哲学术语。

B.伦理道德类。如: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廉……等等。这类文化符号本来就是一些日常词语,它们的文化意义是由该词语的日常意义的强化阐释和强化使用而形成。“强化阐释”是指一些思想家或著名学者把这类词语置于自己思想学说的“核心词”地位并进行专门的解说,赋予充实的内涵。“强化使用”,是指由于重要而被多次反复地使用。比如“仁”,在先秦许多典籍中都使用,而在使用时往往加以解说,以彰显其重要性:

(19)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礼记〃礼运》)

(20)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

(21)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

(22)仁者,恻怛爱人,谨翕不争,好恶,敦伦,无伤恶之心,无隐忌之志,无嫉妒之气,无感愁之欲,无险诐之事,无辟违之行,故其心舒,其志平,其气和,其欲节,其事易,其行道,故能平易和理而无事也。(《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上列中(22)例用了71字从各个角度描述了“仁者”的精神品性和行为特征,使“仁”这一抽象的伦理概念有了具体可感的性质,而其中小句的次第排列既井然有序又互相关联,语义递进而逻辑谨严,俨然一则短文。强化阐释的特别方式是用一篇专论加以申说,如上古有专门论孝道的《孝经》,汉代马融又仿《孝经》而作《忠经》。强化使用的结果,是使用频率的高化。比如,在《论语》和《孟子》中,“仁”的使用次数分别是109次和157次,“义”的使用次数分别是24次和108次。而作为基本词汇的“大”和“小”单独使用的次数,在《论语》中仅是25次和16次,在《孟子》中仅是103次和53次①(杨伯峻1980?论语词典?,1960?孟子词典?)。

C.制度称谓类。社会制度产生职官称谓,如:君、王、帝、皇帝、侯、诸侯、将、相、官、吏……等等;婚姻制度形成亲属称谓,如:夫、妻、子、女、伯、叔、舅、姑、姨、甥……等等。两种称谓的不同点,在于职官称谓随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超时代的继承性和一致性;而亲属称谓则因婚姻制度的相对稳定,具有超时代的继承性和一致性。

词义演变的主要表现,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义项。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词都会增加义项,有很多词从古到今意义和义项基本不变。那些意义和义项有变化的词,变化情况也有差异:有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大、义项增加得多;另一些词义项增加不多,词义变化不大。我们试从上述三类具有文化符号性质的词语中各取4个词为代表,看它们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三部辞书中被列出的义项数量,可以作一下比照②:

上表中作为例子的A、B、C三类文化符号的词目,其共同特点是既古老又常用,在漫长的中国社会生活中都是以基本词汇的身份在不同的语言交际场景中被使用着。但是假如按照义项数量的多少来区分的话,就不难看出:A类词目所包含的义项数明显地多于B、C类词目所包含的义项数。B、C两类相比,B类的义项略多于C类。但若以多少划为两类,特多的A类当自成一类,较少的B类和C类数量相近,可以并为一类。

词语不仅是命名单位,还是一种认知手段。现实现象纷繁多样,词语数量总是有限,不敷使用。使用者不得已,往往用表示已知事物的词语去指称或性质相近、或形象相近、或位置相近、或有某种特别关联的未知事物,于是就造成了词义的演变。词语的认知功能是在辨认、区分和归类中实现的。如前面的例句(2),“天”(天然、自然)和“人”(人为)的认知功能,就是通过辨认区分“牛马四足”和“落(络)马、穿牛鼻”之间的本质差异而实现的。词语的义项多,能辨认的事物就多,认知功能就强;词语的义项少,能辨认的事物就少,认知功能就弱。因此,上表中A类与B、C类词语义项的多少,反映着其间认知功能的强弱差异。

另一方面,在词汇发展过程中,单语素词通常要与另外的词构成复合词。复合词多为新概念、新事物的命名。通过组造复合词,既扩展了词语的认知领域,也发展了词语的认知功能。因此,单语素词所组造的复合词数量的多少,也反映着其认知功能的强弱。下表是从五部辞书中统计出的与表一中的单字词目组造成的二字复

①据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孟子译注》1960年1月第1版。

②此表中显示的义项数,与各部辞书字头条目下列出的义项数不尽一致,本文在统计时作了一些调整。调整的主要原则是:不论字头分合,只计与单字基本意义较密切的义项,通假义、姓氏义、缩略义之类均不计入。另外,变读义如“王”、“妻”的去声义和“道”的上声义之类也不计入。

合词的数量情况①:

从表二可以看出:(1)二字复合词数,A类词目仍大大超出B、C类词目,这可进一步证明我们从表一的分析中推出的结论:A类词语的认知功能强于B、C类词语;(2)A类的二字复合词类超出B、C类数倍,似乎有点出乎意料。

A类与B、C类词语在义项多少、认知功能和造词能力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是怎样发生的呢?

三、跳跃式变义和延展式变义:性质不同的语义演变方式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是跳跃式变义和延展式变义这两种不同的语义演变方式造成了这种差别。A类词语语义变化是跳跃式的,B、C类词语语义变化是延展式的,或主要是延展式的。

跳跃式变义通常是在隐喻过程中实现的。隐喻是用乙物来比甲物,当乙物与甲物在某一点上略有相似之处,便可径用称甲物的词来指称乙物。甲乙两种事物之所以能共用一词,并非由于其自然属性上的类同或相似,而是出于认知上的主观认同。正因为是出于主观认同,所以甲乙二物可以在范畴或属性上大相径庭,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然而恰恰因为有那点“略有相似”的主观认同点,所以尽管大相径庭或风马牛不相及,但人们不仅并不因乙物使用了表甲物的词而感到突兀,反而力求在认识或意识上去适应这种跳跃式变化。适应之后,人们便认为乙物本该称甲物的名称,而不再去分辨甲乙二物的根本差别了。因此,跳跃式的语义演变是一种语义的飞跃或突变。

日常隐喻也可产生跳跃式词义突变。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以日常词语“泡”为例:

图一中“泡①”即“泡”的本义“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造成的球状体或半球状体”,原指水泡,如谢灵运诗《聚泡沫合赞》:“水性本无泡,激流遂聚沫”。(见《艺文类聚》七六)。但现实中有些事物,像白炽灯的发光

①《辞海》、《辞源》和《汉语大词典》中所收列的姓名条目此处未计算在内。

器、燎伤后皮肤表层的隆起物、手掌和脚掌因挤压而成的隆起物,都无以名之。人们由“水泡”的“中空、隆起状”得到联想启发,便用“水泡”的“泡”来隐喻这些无名之物。或径称为“泡”,如称“手上/脚上打了个泡儿”;或加修饰性语素合成一名称,如“灯泡”、“燎泡”,此外还有“肺泡”、“豆腐泡”等。这些与“水泡”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由于认知和命名的需要,仅因“中空”或“隆起”这一点略与水泡相似,都被以“泡”称之。这就形成了从“泡①”到“泡②”的语义突变。

至于“泡③”和“泡④”的动词义是怎么来的呢?通常的说法是“名词动用”,然而“动用”只是说出了语义变化的结果。而之所以产生这个“动用”,还是由于相似联想激发的对语词的隐喻性使用:水泡有时浮在水面持久不散裂,人们就把与之相似的持久地浸留于水中的现象称之为“泡”,如“泡木耳”、“泡衣服”、“泡澡堂子”。这就是动词义“泡③”形成的理据。再进一步,不必泡在水里,仅为“滞留”行为也称之为“泡”,于是又形成了“泡④”,例如“泡烟馆”、“泡饭馆”、“泡戏院”、“泡(网)吧”等。这几个“泡N”,N还是处所名词,组合义为“在N里泡”。“N里”是个空间。由于“在N里泡”是消磨时间,处女朋友看起来也像在消磨时间,于是就把滞留于女朋友处的行为叫做“泡妞”。(“泡妞”可以谑指“交女朋友”,但不是严肃文雅的说法。)仅仅通过两番隐喻,“水泡”的“泡”就成了“泡妞”的“泡”了。

日常隐喻虽然引起跳跃式变义,但由于不产生新术语,因而认知功能有限,组造新词的能力也有限。文化隐喻可以引起多次跳跃式语义演变,产生很多新义项和新复合词。下面以A类文化符号的词语“气”一词为例说明此意。(辞书里的义项划分多而细致,本处为说明问题,只取大略以示意):

(图二)

如上图,“气①”是“气”的本义。《说文解字》谓“云气也,象形。”段玉裁注:“象云起之貌。”其甲骨文和小篆均用三道横线象层叠的云(小篆的三画左端略翘,末笔右端垂屈)。许谓“云气”,又谓“象形”,段仅谓“象云起”,无“气”,似段说更为精确。盖甲骨文时代尚无“气”的哲学概念,“气”字当初仅指层叠的云,谓之“象形”是对的,谓之“云气”是赘加了汉代人才有的“气”的概念。总之,“气”字本指有形的层云。

“气②”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一种不可见的、无所不在的、无定状的、充盈于天地之间构成宇宙万物的原始材料。中国古代一些哲学家认为一切有形之物皆生于无形,最后又归于无形,而在这一永无休止的变化中,起根本作用的就是“气”,或称“元气”、“精气”。《易·系辞上》谓:“精气为物”,王充《论衡·自然》谓:“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合气”即合阴阳二气。可见“气②”的“气”已是一个类似于“道”的文化符号。那么表示“层云”的“气①”是怎样突变成表示万物本原意义的“气②”的呢?就是通过联想和隐喻。古人观天察地,看到有形的层云起于无形,又转为无形,大地万物亦有类似周而复始的变化,推测其中必有某种精微的物质在起作用,但无以名之,就姑且用表示层云的“气”隐喻这种物质。通过这步隐喻,一个日常词语获得了文化哲学的概念,产生了一次飞跃,突变成了一个文化符号。

从“气①”到“气②”这次突变,其意义非同寻常。文化符号极为深厚丰富的内涵使它具有极高的涵盖性,它涵盖了一切事物,因为一切事物都由“气”构成。事物有已知的,有未知的。当需要由已知来认识未知时,无所不在的“气”就成了一种似乎无所不能的“魔镜”,一种认知手段和价值尺度。认识的结果是果然似乎无物不有气,无物不可名之以“气”,其间区别仅在具体所指。

天有寒暑阴晴雨雪等现象,这些现象与“天气”有关,“天有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天气现象就是“气象”,因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于是就有了“气候”、“节气”等词。夏天热,因为有“暑气”,冬天冷,因为有“寒气”。“暑气”不是“热风”,“寒气”也不等于“冷风”。谓之“气”,意味着是一种比“风”更本原的东西在起作用。这种东西就是“气③”。“气③”不过是“气②”在气象上的表现。

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天地是有生命的,其生命表现即是“气”。《列子·天瑞》:“天,积气耳。亡处亡气”。宋张载《正蒙·乾称下》:“凡象,皆气也。”王夫之注:“使之各成其象者,皆气所聚也。”因此,大地也有呼吸。《庄子·齐物》:“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庄子所说的“气”,就是现在说的“空气”。这个“气”是“气④”。用这个观念来观察人或动物的生命,人们认识到生命与鼻息有关,鼻息是“气”的出入,古人认为鼻息有无是“气”的聚散,关系到人的生命。《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现在说的“呼气、吸气、喘气、匀气、憋气(屏息义)、缓气、断气、气绝”的“气”,都是指与呼吸有关的“气息”、“鼻息”,即“气⑧”。

人的鼻子除了呼吸外,还是嗅觉器官,用以“辨气”,即辨别气味。辨别气味要吸入气体才能生感觉,于是就把感觉到的“气味”叫做“气”,如“香气、臭气、焦气”等等。这是“气⑨”。其隐喻的思路是:气里有味,就把“味”叫做“气”。

人们通过观察,体会到人的心情与呼吸时“气”的状态有关。心态平静时“心平气和”,焦躁不安时“气急”。特别是在恼怒时“气粗”、“气鼓鼓”,“气”的动态特征特别明显,于是就把恼怒隐喻为动态的“气”,这样就把名词的“气”用成了动词的“气”。《战国策·赵策四》中触龙去说赵太后时,“赵太后盛气而揖之”,“盛气”就是“盛怒”。今人说“大怒”为“气坏了”,称“发怒”为“生气”,称“恼人”为“气人”,称“怒极”为“气死人”。这些“气”都是由“气⑧”的“气息”义发展出的“气⑩”。

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以自己一套独特的关于生理、病理、药理的理论、术语和诊疗技术迥异于西医。《灵枢经·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种“气”是人体内使各器官正常发挥机能的一种精微物质,即“血气”的“气”——“气⑤”。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气⑤”不过是“气②”在人体中的表现。“气”与“血”相对,并称“气血”。“气血调和”,是健康体征;“血气方刚”,谓年轻气盛。有病会“伤气”,大病会“伤元气”;“气虚”可用药物补充,叫“补气”。五脏、六腑、经脉都有“气”,如肾气、肝气、胃气、经气、胎气等等。由于认为“气”兼有性质和功能,那么通过“调气”、“运气”、“养气”就可健身。于是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健身术“气功”。这些“气”都属于“气⑤”。气的正常运行可以维持健康,气的故障可以致病,于是就用“X气”来指某方面的病象,如:湿气、疝气、痰气、脚气等。这些“气”与“气⑤”有关,但不同于“气⑤”,是“气⑤”的延展“气○11”。

中国古代哲学持“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天地人”并称“三才”。人道是天道的表现,人的精神来自天地之气,这种精神就是“气⑥”,即表现为人的精神状态的“气”。精神是需要培养的。孟子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气是由志向、抱负、道义、修养等综合而成并持之以恒所达到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本身包含了积极正面的价值成分,即通常所谓“正气”。没有或失去这种气就是“气馁”,所以形容气馁常说“垂头丧气”“灰心

丧气”。但是,“气”并非只有这一种。董仲舒把天地之气同道德情感联系起来,赋予阴阳二气以不同的道德功能和情感功能,认为“阳气予而阴气夺,阳气仁而阴气戾,阳气宽而阴气急,阳气爱而阴气恶,阳气生而阴气杀”(《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并据此推及人的性情:“人有喜怒哀乐,犹天之有春秋冬夏也……皆天然之气也”。(《春秋繁露·天地之行》)这种推断固然带有附会性,缺乏科学性,难以经得起究诘,但却成为后世人们以禀气不同来评判人的性情品格的理论依据。如王充认为:“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也”。“气有少多,故性有贤愚。”(《论衡·率性》)汉末魏初的任嘏则进一步按五行给“气”分类,认为“木气人勇,金气人刚,火气人强而躁,士气人智而宽,水气人急而贼”(《道论》,《全三国文》卷三十五)。基于“气”的这种观念,汉语中形成了表示人的精神、气质、心理、性情和态度的大量词语。如:

气概气魄气宇气节气量气度气性气焰豪气才气朝气勇气

锐气硬气神气义气稚气爽气客气和气

傲气骄气娇气狂气霸气蛮气怒气火气傻气杀气小气暮气

中国的文艺美学理论,一方面受“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文道一统”文艺观的影响,认为文道只是天道的体现,故也用天道观中“气”的观念从事审美活动。“气”指作者受之于天的才情、气质以及由此形成的作品的风格。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韩愈《答李翊书》:“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则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文气”“气韵”“气势”“气骨”都是古代文论和画论的重要术语。作品表现出动人魂魄的力量和风格称为“回肠荡气”。日常审美活动中使用的评价尺度用语也常以“气”为中心语素构成,如:秀气、仙气、生气、洋气、土气、俗气。这些“气”的含义是“气韵、韵味、样子”,都属于“气⑦”一类。

以上所举“泡”、“气”二词的语义演变,均属跳跃式的隐喻变义。不同之处,“泡”是日常词语,“气”最初是日常词语,通过文化隐喻成为文化符号类词语。不过日常词语和文化符号也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和不可逾越的鸿沟。不仅术语可以进入日常生活,“元气、节气、血气”等词语至今耳熟能详,而且术语经过隐喻变义又能重新变成日常词语,如表示“恼怒”义的“气”现今就是比“恼”、“怒”、“恼怒”、“激怒”等动词的使用频率更高也更口语化的日常动词。至于由“气”参与组成的复合词中,日常词语就更多。

至于延展式的语义演变,乙义对于作为本义的甲义而言,只是使用范围上的扩展和延伸,并没有发生使用领域上的跳跃,也没有发生意义的突变。试以“仁”、“王”二词为例:

(图三)

如图:“仁”的本义是亲善、亲爱。《说文解字》:“亲也,从人二。”这是一个会意字,意谓人际之间以亲善为上。段王裁注:“独则无耦(偶),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甲骨文的“仁”也是从人二。甲骨文时代,“仁”字大概仅有“仁①”的“亲善”义,只是到了孔孟时代,“仁”才被提升为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其核心仍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故“仁②”可以看作“仁①”因地位提升所致的语义的延展。“仁②”和“仁①”或合成分,均无不可。至于“仁③”的“仁政”义,只是作为抽象的道德范畴的“仁②”在政事上的具体延展:(23)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何晏集解:如有受命王者,必三十年仁政乃成。

“仁④”则是把“仁”这种道德范畴具体化为具有这种道德的人:

(24)?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邢昺疏:亲仁者,有仁德者则亲而友之。

而“仁⑤”作为一种敬辞,如“仁兄、仁弟、仁公、仁伯”的“仁”更是一种空洞的套语,它们与“仁①”有关联,但不能独立使用,只能算“仁①”在语用上的延展。

如前所述,“仁”在《论语》、《孟子》二书中使用频次非常之高。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二书位列“十三经”和“四书”,士人无不熟读精研,然而作为儒家学说核心术语的这个“仁”却明显缺乏认知功能和造词能力。与之类似,自古至今,“王”在汉语中应该一直是个高频使用的词,但如表一和表二中显示,其所具有的义项和所组造成的复合词数都不很多。“王”的语义演变,主要方式也是延展。如下图:

(图四)

“王①”作为商周时天子专用的称号,到战国时被诸侯列强用为国君称号,失去了唯一性,成了“王②”。从词义变化的方式看,这是因词语的泛用而致的词义的延展。秦汉以后皇帝成了“天子”称号,“王”的国君地位也没有了,但仍被用于封爵中作为最高爵位的称号,这也是一种使用范围的延展。至于“王④”,如“贼王”、“擒贼先擒王”,仅有一般的“头目”意义。这是用法上的“泛指”式延展。泛指的理据是:任何“王”都是一种头目,因此凡人群的头目均可称之为“王”。至于“王⑤”指同类中最特出或最强、最大者,如蜂王、蚁王、猴王、蛇王、花王之类,把“王”的使用范围从人类跳到了动植物界。“王⑥”指效能最强的事物,如“王牌、王水”之类,“王”的使用范围进入了非生物界。“王”的使用范围之所以能这样不断扩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王”的本义中有“最高、最强、最杰出、(势力或威力)最大”等潜在的内涵意义,是这些内涵意义促使了词语使用范围的延展或跳跃。从“王①”到“王④”,词的使用范围变化了,词的内涵意义并没有明显变化,因此不是

隐喻变义,而是延展变义。“王⑤”和“王⑥”两个义项的形成含有隐喻性,但是日常隐喻,不是文化隐喻,所以没有很强的认知功能,生成的词语并不很多。我们从表二中可以看到,以“王”为语素组造的复合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仅收录了24个,在《倒序现代汉语词典》中仅收录了14个。这是很耐人寻味的现象。

四、语义演变的动力因素

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L.R.帕默尔曾经说过:“学者们早已认识到,对意义变迁作出纯逻辑的分类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两种或更多的不同过程可以得到完全相同的语义结果。发现决定意义变迁过程的动力和条件才是有兴趣的。”①我们在上文的分析中已经看出文化隐喻在某些词语意义演变中的推动作用。下面我们对表一和表二中的“理”和“夫”、“妻”等词进行比较分析,这种作用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理”的本义是“治玉”。在上古时代,玉器是礼器,是身份等级的象征,为王室及贵族所专有。“治玉”又是一项专业技术极强的工作。本义的“理”作为一个动词,应该是比较偏僻的非常用词,而“夫”、“妻”无论古今都是常用词。可是表一显示的是:在专收古义的《汉语大字典》中,“理”的义项数(23)却大大超过了“夫”(8)和“妻”(1);古今兼顾,三部辞书合计的义项数,“理”是49,“夫”是18,“妻”是4,依然悬殊。再看表二,五部辞书的二字复合词数合计,“理”是314,夫是113,妻是42。如果看单部辞书的复合词数,词目“妻”下所列的数据分别是3,11,19,6,3,似乎“少得可怜”。这是怎么回事呢?

“夫”、“妻”作为制度性的文化符号,是很难也不需要用来隐喻其他事物的。其意义如果会演变,只能取延展式。“夫”的本义通过泛指,延展出的意义有:“成年男子”(匹~、懦~)、“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田~、农~、渔~、轿~、车~、伙~)、“服劳役者”(征~、拉~)。然而“妻”连这样的延展也没有发生,因此自古至今只有一个义项“男子的配偶”②。因此,“夫”、“妻”尽管古今一直常用,却不能造出很多复合词,本不足怪。

“理”的本义“治玉”在上古文献中使用的例子却并不多,后世则基本不用。其原因,一方面大概是当时即有同义且更为形象具体的“琱”(雕)、”琢”等动词与之竞争并取而代之,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是早在先秦文献中,“理”就已被隐喻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

《战国策》:?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是‘理’为‘剖析’也。?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角思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凡天下一事一物,必推其情至于无憾而后即安,是之谓?天理?,是之谓?善治?。此引伸之义也。戴先生《孟子字义疏证》曰:?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在物之质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则有条而不紊,谓之?条理?。郑注《乐记》曰:?理者,分也。?许叔重曰:?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古人之言?天理?,何谓也?曰:?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絜人之情,而无不得其平是也。

这段话非常精辟地说明了“理”由“治玉”的动词义经隐喻而成为文化符号的理据。具体而言,“理”的这一变化循着三条思路进行:

1.治玉必须按照玉璞本身天然的纹理进行操作方不至于造成破坏,治国须按“推其情而至于无憾”的“天理”进行,能这样做的叫做“善治”。由此“理”有了“治(国)”的动词义。先秦文献中用此义即已颇多。如《韩非子·安危》:“先王寄理于竹帛,其道顺,故后世服。”《吕氏春秋·劝学》:“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治理”就是“管理”,“不管”就是“不理”,“理”的“理睬”义由此形成。“治理”的行为就是“处理”事务、事情乃至具体物品,因此形成了很多“处理”意义的合成词,如:料理、整理、办理、董理、审理、受理、襄理、清理、调理、自理、理财、理家、理发等等。

2.治玉所循的纹理细微可辨,有条不紊。类而推之,凡物体组织的纹路皆可称“理”。如《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孔颖达疏:“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具体可见的条理如“木理(木纹)、肌理”。中医管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叫“腠理”。抽象的条理如文章的思路脉络叫“文理”。事情显得井井有条叫“有条有理”。

3.天地万物皆有如玉的“理路”,如能领悟掌握便是“道理、天理、原理”。这个“理”等同于“道”。先秦时把“理”用为“道”的含义的文献就已不少。宗福邦等编的《故训汇纂》中收列有《孟子》、《荀子》、《墨

①[英] L.R. 帕默尔著《语言学概论·作者序》,李荣等译,吕叔湘校,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

②《汉语大词典》“妻”下的第2义项是指“周代宫中女御”,此义后代很少再用。

子》、《礼记》、《淮南子》、《吕氏春秋》等多家的例证。名句如“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易·系辞上》)“天下之理”即“天道”。故而《广雅·释诂三》有“理,道也”之释。“理”的这个背景发展到宋明,被进一步推崇,就成了宋明理学的关键词、文化符号,是该学派最高的哲学范畴。朱熹强调“理在气先”,认为先有理,气才构成物。甚至说:“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在这里。”(《朱子语类》卷一第四十条)“理气之辨”从宋明一直辨到清代。理学的张扬使“理”这一作为最高范畴表记的文化符号,在近现代一方面深入科学世界,一切追本溯原的学问都名之为“理”,如:哲理、物理、心理、生理、病理、药理、画理、法理、伦理、学理、乐理、理科等等;另一方面又普及到平民生活中,“讲理”、“说理”、“评理”、“论理”的“理”并非程朱的“理学”,而是日常道理。合乎道理叫“合理”;儿童开悟,说是“懂道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歪理也是一种“理”,借口、原因都可以成为“理由”了。这就是“理由”对应英语reason的“道理”吧?

综上所论,可以看出,汉语的某些词语独特的意义演变,是在文化隐喻的推动下实现的。文化隐喻是这些词语意义演变不可忽视的动力性因素。考察这种动力性因素的具体作用,是准确描写汉语词汇语义演变历史所不可忽略的步骤。

参考文献

郭贵春,2007,隐喻、修辞与科学解释,北京:科学出版社,第14-15页。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北京:语文出版社,第25页。

[日]小野泽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1990,气的思想(李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陆流,1994,气道,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第1版。

张立文,1989,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版。

杨伯峻,1980,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第2版。

杨伯峻,1960,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第1版。

李先耕,2002,老子今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版。

[英]Raymond Williams,2003,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初版。

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2003,故训汇纂,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版。

[说明]本文提取有关数据涉及的6部辞书版本为:《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辞源》1979年修订第1版、《汉语大字典》1986年第1版、《汉语大词典》1990年第1版、《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倒序现代汉语词典》1987年第1版。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19704002.html,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作者:张乐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17期 摘要在认知学领域,隐喻被认为是一个概念化过程,它构成了我们的思想和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就是在隐喻式思考和联想中产生的。本文分类阐述了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和隐喻理据,为词汇学习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隐喻文化负载词隐喻理据 隐喻体现着语言中的文化元素,是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形式,更是 一种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人们的日常用语和行为都离不开隐喻,因此文化从很大程度来说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建立形成而成。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隐喻恰巧成为了传达文化信息的一个工具和方式。通过隐喻中的映射,让词汇具有了文化意义。因此,文化负载词与隐喻的联系不言而喻。 1文化负载词的定义 在英语语言中,一个词通常包含多个意思。根据英语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的研究,语义被划分为七类:外延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或社会意义、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除概念意义和主题意义,其余五种统称为联想意义,因为他们都是人们使用语言时的情绪反应,是特定社会中的文化专有项。 因此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将文化负载词认为是在特定语言背景下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包含单词、谚语和习语。文化负载词汇的意义就是文化语义。 2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 当人类祖先创造语言时,他们将自己所熟悉的东西重新赋予其语言符号,而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扩展,很难也不可能为每一个新出现的事物赋予一个新的语言符号。那么人类是如何赋予新事物其语义特征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答案就是隐喻。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被视为是一种联想机制,它遵从人类认知的规律,即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从空间到时间。当了解一种新事物时,人们常会把己知的熟悉的特征转移到未知事物中,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显然,正是人类的共性创造出了隐喻的共有工作机制,不分地域限制。这也就是所谓的隐喻的普遍性。此外,由于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的不同,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也体现了文化专有性。 以“head”为例,这个词的本义指人身体的一个部位,之后在隐喻的作用下,“head”用来指代其他事物的类似部位,并将其意义从具体实物映射到抽象领域。因此“head”一词意义丰富起

结构性隐喻论文:结构性隐喻与句法语义搭配

结构性隐喻论文:结构性隐喻与句法语义搭配 【中文摘要】结构性隐喻作为概念隐喻的一个基本类型,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之一。认知语言学认为,在结构性隐喻框架下,始源域的概念结构向目标域的映射是呈系统性的。本文从词语搭配的角度出发,依托配价理论,在俄语、汉语内部和俄汉语两系统之间,探究结构性隐喻下的始源域与目标域间的映射在语言形式上是否也呈系统性(或一一映射)。本文将对隐喻和结构性隐喻、配价理论和句法语义搭配的理论及其成果进行梳理,重点考查结构性隐喻下始源概念语词和目标概念语词的搭配能力是否一致。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俄汉语间结构性隐喻在语言系统的映射方式上的差异。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概念系统的自由转换不等同于语言系统的自由转换,因而不能用语言系统的事实去证明概念系统的事实。结构性隐喻仅仅指出了语词跨越概念域搭配的可能性,说明的也只是思维属性,语言事实对此的证明能力是有限的。本文由绪论、主体四章和结语组成。第一章绪论中将指出本文研究的、方法、内容、意义及创新之处。第二章对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三章主要对与本研究相关的结构性隐喻的来源和发展,以及结构性隐喻的典型特征作介绍。第四章分别考察俄汉语中“时间—金钱”结构性隐喻,分析俄汉语两个概念域下的语词搭配的对应关系并对俄汉语词搭配的方式进行对比,观察俄汉语的概念映射方式是否存在区别。第五章,以同样方式分别考察俄汉语中“教学—旅行”结构性隐喻。最后一部分为结语。

【英文摘要】 【关键词】结构性隐喻配价理论句法语义搭配俄汉对比 【英文关键词】 【目录】结构性隐喻与句法语义搭配摘要7-8РЕФЕРАТ8-10第一章绪论10-15一、问题的提出 10-11二、研究对象与目的11-12三、创新之处 12四、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2-13五、研究方法及论文的结构13-14注释14-15第二章课题的研究现状 15-27一、隐喻理论与结构性隐喻研究15-19(一) 隐喻理论背景15(二) 隐喻理论与结构性隐喻的研究现状 15-19二、配价理论与句法语义搭配19-24(一) 配价理论背景19(二) 配价理论与句法语义搭配研究现状 19-24三、结构性隐喻与配价理论的关系24-25注释25-27第三章关于结构性隐喻的几个理论问题27-32 一、结构性隐喻的来源和发展27-29(一) 结构性隐喻的来源27(二) 结构性隐喻理论的发展27-29二、结构性隐喻在思维框架下的映射特征29-31(一) 单向性29(二) 系统性29-31注释31-32第四章ВРЕМЯ—ДЕНЬГИ/ 时间-金钱32-53一、“ВРЕМЯ—ДЕНЬГИ”概念域下的搭配研究32-46(一) 支配деньги的动词集合Vд33-36(二) Vд和время的搭配情况36-46 二、汉语中“时间—金钱”概念域下的搭配研究46-50(一) 支

从隐喻看文化

从隐喻看文化:英汉俗语修辞审美观对比 张令千*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212) 摘要:英汉俗语的隐喻修辞对比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本文试图从无生物、有生物、爱情观和宇宙观的角度进行英汉隐喻修辞的对比,以求由一斑而窥全豹的修辞审美效果。 关键词:隐喻;俗语;修辞;审美观 A Culture Appreciation from the Angle of Metaphor: An Aesthetic Contrac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lloquialisms Zhang Ling-qi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Ningbo University, Zhejiang, Ningbo 315212) Abstract:There are numerous ways and angles to contract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phor.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contra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phors from the angle of nonliving matters, living matters, view of love and view of the world to fulfill the purpose of appreciating the beauty of metaphors. Key Words:metaphor; colloquialisms; rhetoric; aesthetics 中图分类号:HO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orn),意为‘a transfer of a meaning’,在汉语修辞学中它又被称作暗喻。陈望道先生(2010)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说过:“隐喻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譬喻”。其实迄今为止所讨论的“隐喻”,“实际上是不同层面的语言现象”(徐鹏,2007)。传统修辞学主要将修辞看作是词汇的转用,故传统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主要指词汇层面上的语言使用现象。“相互作用理论”则是在句子层面上讨论本体与喻体之间在词义上的相互迁移和相互影响。“认知隐喻理论”则从认知的角度将隐喻放置在文化层面上予以探讨,试图说明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所独到的隐喻性的认知方式。“语法隐喻理论”似乎同样关注隐喻文化属性,但与认知隐喻理论不同的是,语法隐喻理论更多的是从语 *作者简介:张令千,男,湖南武冈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英语语言教育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学、教育学与心理学。

隐喻的逻辑特征

?科学哲学?隐喻的逻辑特征 3安 军 郭贵春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传统中,隐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逻辑或反逻辑的思维与语言现象,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典型代表的哲学派别更是严格地把隐喻排斥在经典逻辑的范畴之外。但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当代逻辑与认知科学的新发展逐渐揭示出一种事实:在认知主体的实际思维运作过程中,隐喻与逻辑绝非两种毫无关联的离散体;相反,两者在意义的暗示与牵连、概念的生成与转换、语言的理解与交流中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上交叉互动,共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隐喻本质地蕴涵着深层次的认知内容,并生动地展现出相应的逻辑特征。 一、隐喻构造的分类学逻辑特征 隐喻不仅是概念意义发明、转换、理解与评价的有效载体,而且是整个语言系统生成、演化、嬗变、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它以一种独特的形态表达着隐含的分类逻辑真理,体现出分类逻辑本质性的动力学特征。这种特征源自伴随着人类对外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形成的认知与知识结构的格式塔转换。由于对语义单元逻辑内涵的重新排列整合,隐喻远远地超越了单纯进行风格修饰的修辞学功能。隐喻连接词“是”以语形上明确的或隐含的方式,在语句意义系统中对分类逻辑框架进行重组,构造出新的语用语境,从而通过一种曲折意义传达出特定意向的认知内容。 1.隐喻构造与分类学逻辑互为前提 这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隐喻构造“发生转移的两极也就是逻辑的两极”。(R icoeur,p.21)也就是说,隐喻的产生以由种和属所构成的分类学逻辑序列为基础性条件,是在由从属关系、协调关系、比例关系和平等关系等规则所支配的分类活动中形成的。如果不存在某种既有的逻辑分类学标准,所谓隐喻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其次,逻辑秩序本身来源于对语义场系统的隐喻构造。由于语义场本身的性质是隐喻的,因此,从种属之间的逻辑区分到整套分类学逻辑的建立本质上也是一种隐喻构造。再次,隐喻打乱了原有的逻辑秩序,破坏了相关的分类活动,“将种的名称赋予属,将比例关系的第二项的名称赋予了第四项,或者相反,将比例关系的第四项的名称赋予了第二项。这样做既承认又违反了语言的逻辑结构。”(同上)这意味着,隐喻构造所形成的语言表层结构上的范畴错误,在事实上构成了处在描述与重新描述之间、既具有解构性又具有建构性的分类逻辑重组的中间环节。 2.隐喻概念的语义场结构在整体上表现为一种类型层级(type h i erarchy)结构 类型层级是一种特殊的语义网络,是根据概念所包含的意义的内涵与外延的一般性程度的层次建构起来的。在类型层级的层次结构中,当一个概念上移时,其意义的抽象性增强;当它下移时,其意义的具体性增 ? 001?3 本文系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研究趋势”(编号04JZ D0004)成果之一。

隐喻的语义理解及其跨文化差异比较

第8卷第1期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8No.12009年3月 JOURNAL OF GUANG DONG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 March 2009 文章编号:1671-8496-(2009)01-0100-04 隐喻的语义理解及其跨文化差异比较 王韶芳 (广东省财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510445)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行为的基础, 要学好一种语言,了解、正确理解与文化相关的隐喻是非常重要的。文中从语义理解入手,对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差异从文化根源差异和英汉隐喻关系差异进行深入比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学习英语隐喻,培养地道英语的思维习惯,提高理解和表达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隐喻;语义理解;跨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The Semantic 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 and the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 WANG Shao-fang (Guangdong Finance Institute,Guangzhou 510445,China) Abstract:Metaphor is not only a figure of speech,but a common method of thinking,which is the basics of human cognition,thinking,experiences and even acts.So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and understand metaphor that is closely link with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order to learn English better.Start with the semantic 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and then compare cross-cultural sourc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 and their links,helping readers cultivate English ways of thinking and enhance English learning effect.Key words:metaphor;the semantic understanding;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收稿日期:2008-11-21 作者简介:王韶芳(1975-),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及应用语言学 隐喻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古今中外对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在西方,从公元前的亚里士多德到20世纪30年代的理查兹,主要研究隐喻的修辞学;到70年代初,侧重于从逻辑、哲学以及语言角度研究隐喻的语义现象;从70年代至今,开始对隐喻进行全方位的多学科研究,正如认知语言学家Lakoff 和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 We Live By)所指出的,隐喻是人类生存主要的和基本的方式,人类隐喻认知结构是语言和社会文化发生的基础,而语言反过来又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产生着影响。我国研究隐喻的历史也非常悠久,但是在中国,直到 20世纪80年代,一般还认为隐喻是比喻的一个分 支,都是把隐喻放在“比喻”这个大纲下与明喻等平行研究。到了近十年,我国语言学界才出现了一批介绍引进和借鉴西方认知语言学的学者,使我国的隐喻研究从传统的辞格和语义研究进入 到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隐喻是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是语言与文化联系紧密的部分,深刻反映各个民族思维的相似性与差异,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情况看,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在隐喻的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它们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是逐步建立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增强英语语感,提高交际效率的有效途径。 1隐喻的语义理解 隐喻的生成是一个概念跨域的喻化过程,是借助语言形式变化的外壳而实施的语言意义的创造性表达,是利用语言形式进行的词汇语义特征的跨域互动,隐喻的存在与应用依附于语义。从语义学角度看,隐喻的施为过程就是把核心喻词 (core metaphorical word)在始发域(source domain)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2014年03月11日10:45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作者:单波字号 内容摘要: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包括文化与传播的同构、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他者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本文认为,文化与传播同构是用来观察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的理论命题,我与他者的关系根本不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差异性,在差异中理解自我的意义,在对话中建立互意性理解。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他者;传播关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211工程项目“社会转型与中国大众媒介改革” 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的难题(problems),以及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需要质疑的问题(question)。当我们寻找解决这些难题和问题的可能性时,跨文化传播理论也就被我们创造出来了。不过,跨文化传播研究史表明,所有的理论都只是一种相对的解决方案,而且每一种理论都与现实的其他问题相冲突,也与其他理论相矛盾。于是,我们感觉到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很不可靠,又回到文化、传播、语言、社会、陌生人、文化认同、文化多元化、文化适应等概念里寻找基础。其实,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不是什么概念化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创造的东西。世事变幻,我们不可能固守某种概念以及由概念形成的理念、规则去进行跨文化传播,否则就是“缘木求鱼”。我们只能创造彼此交流的基础,即共同面对跨文化传播的难题和可质疑的问题,形成可讨论、争辩的对象性问题(issues)。本文试图提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些集problems、question与issues于一身的基本理论命题,它们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辨析这些问题,才能发现跨文化传播的可能路径。 一、文化与传播的同构 文化与传播的同构通常表述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这一观点被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表述过,也在爱德华?霍尔的《沉默的语言》一书中出现过[1],他们之后的许多学者也多次重复这一表述。有人据此从传播的角度把文化定义为:由特定传播媒介所负载、并由人们设计的传播结构加以维护、推行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及由传播网络限定的社会行为模式;与此同时,又相应地把传播界定为: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通讯、交流形式和文化的信息储存、放大、删减、封锁的活动机制[2]。这种定义并不周全,可它让我们建立起一种真实的想象:传播既是文化画面展开的形式、又是文化生产的“工厂”。当我们注意画面时,必定会看到传播的偏向;当我们走进“工厂”时,可感受到传播创造文化以及文化间的关系,体会到在传播中按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去设计文化。这样一来,“文化与传播同构”所表现的难题就在于,当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互现的时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就会显得相当艰难。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文化与传播同构”的实际意义就变得非常可疑。 1.传播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 把文化与传播扯在一起曾经受到雷蒙?威廉姆斯和斯图尔特?霍尔的质疑和反对。特别是

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隐喻研究综述 Reviews on Metaphor Study 摘要:近年来隐喻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国内外隐喻研究,对不同时期的隐喻研究进行整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喻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隐喻研究;发展趋势 Abstract: Recent years, metaphor research is concerned by numerous scholars.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s, this thesis summarizes metaphor theories among different periods by investigating metaphor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is basis, it points up the shortage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etaphor. Key Words:metaphor research; development tendency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没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界对隐喻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国内语言学家对隐喻也作了系统的评述。对隐喻研究的概述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林书武撰写的概述,以是否存在比喻性和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从隐喻的历史发展、本体与喻体、隐喻的成因及其认知功能全面地描述了国外的隐喻研究的发展。束定芳则对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进行了概述。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自身也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隐喻学。为了对隐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 1.传统隐喻 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历史上首位对隐喻产生兴趣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到了隐喻。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束定芳2000)。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解释就是将隐喻看作了一种修辞手段。他的定义阐明了隐喻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祖多的研究,例如G. Lakoff的研究就是根据“隐喻是借一事物谈另一事物”的观点展开的(林书武1996)。他还指出隐喻是根据类比的原则所作得隐形比较,也就是说隐喻就是一种明喻,他们之间的差别甚少,其不同之处只存在于他们的表达方式的差异。根据以上观点,亚氏对隐喻的理解被成为“对比论”。 公元前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就隐喻提出了另一个理论,即“替代论”。他认为,隐喻实际上就是育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束定芳2000)。如: (1)He is a pig. 例(1)中,“pig”是用来替代“a lazy man”这一直接说法的。 传统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非常规性语言表达,它是一种修辞方式。就亚

常见的企业文化隐喻

1、老鹰文化 老鹰是所有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根据动物学家所做的研究,这可能与老鹰的喂食习惯有关。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由于它们的巢穴很高,所以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而老鹰的喂食方式并不是依平等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给谁吃,在此情况下,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凶狠的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一族愈来愈强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公平」不能成为企业中的公认原则,企业若无适当的淘汰制度,常会因小仁小义而耽误了进化,在竞争的环境中将会遭到自然淘汰。 2、螃蟹文化 企业中也应该留意与去除所谓的「螃蟹文化」。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出得去。企业里常有一些份子,不喜欢看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破坏与打压,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企业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 3、青蛙文化 故事是这样的:将一只青蛙放在大锅里,里头加水再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约略可以感觉外界温度慢慢变化,却因惰性与没有

立即必要的动力往外跳,最后被热水煮熟而不自知。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之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企业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 4、土虱文化 为了增加组织的战斗活力、延续企业的生命力,领导者可以在企业中安排一些「土虱」。喜欢钓鱼者都晓得,如果把鱼钓上来超过个把个小时,放在篓子里的鱼儿往往奄奄一息,所以擅长钓鱼者经常在鱼篓里放一尾土虱,由于土虱生性喜欢攻击身边的鱼,鱼群必须持续跳、躲、闪以避免其攻击,因此即使经过数个小时,钓上来的鱼还是活得很新鲜。企业里一片和谐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若有人能适当地扮演土虱,刺激取样成员的生存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不过鱼与土虱的比率一定要抓好,否则反易弄巧成拙。 5、猴子文化 提到企业变革,另外有一个四只猴子的寓言。科学家将四只猴子关在一个密闭房间里,每天喂食很少食物,让猴子饿的吱吱叫。几天后,实验者在房间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前,可是当它还没拿到香蕉时,就被预设机关所泼出的滚烫热水烫得全身是伤,当后面三只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时,一样被热水烫伤。于是众猴只好望「蕉」兴叹。几天后,实验者换进一只新猴子进入房内,当新猴子肚子饿得也想尝试爬上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跨文化传播

2016年春季跨文化传播期末考试 共五道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5分,第三题20分,第四题15分,第五题25分,满分100,鼓励参考课件、笔记、节选教材、参考资料以及其它(网上)资料,也可以互相讨论,但答案内容,如措辞表达和例证论述,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绝对不能与其他同学雷同,也不能从网上或其它任何文本粘贴和照抄任何内容,否则按零分计算。 请合理利用3小时时限,在今晚22:00前发到haibindong@https://www.doczj.com/doc/019704002.html,。 请将此文档另存为(请不要空格):学号姓名广告IC期末 邮件主题应与文档标题相同。 一、简答题(共15分) 老子《道德经》33章与我们所说的“文化智慧”有何联系。 答:分析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是要搞清楚这两个事物自身的含义才能讨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解答这个问题最先要阐释《道德经》第33章和“文化智慧”的含义。 《道德经》第33章原文是这样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能够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了解自己是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气的。 不丧失本心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文化智慧在我所理解的范畴下是一种在语言非语言以及人际传播环境中的通过文化来展现出的智慧。 知人者智,是表现出人在社会中拥有的人际技能,了解别人,是一种所需要掌握的大众的社群文化,帮助人们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建设性互动中建立起信任尊重的关系。胜人者有力表现出文化身份的一个显性的力度。是个体性的表现。自知者明和自胜者强是自我觉悟的表现,通过自行自控来了解自己,战胜自己,拥有自尊和自信并且做到自我认同。知足者富展现了一个人的自控性,表达出人的一种觉悟,一种文化觉悟以及自我批评的意味。剩下的话语基本放映的都是文化的精神性,表达一种人所需要的意识形态,拥有的信仰决定这个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属性,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带给人们比生存更大的意义,达到超验。 所以,不论是道德经也好,文化智慧也好,都在告诉人们生活以及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把生存变成生活,通过对自我的认知以及觉悟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增加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变成像鲁迅先生一样的那种:“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那种人。 二、简答题(共25分) 谈谈你对文化身份认同复杂性的理解。 答:文化身份通常来讲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具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这是百度百科所给出的文化身份的解释。不同的文化当然就存在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 文化身份认同中首先存在自我身份的问题,即self concepts 个人自我人认识自我觉悟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导致在同一圈层中的个体自我和个成员身份存在差异,以及人的主管

传播学理论第八讲跨文化传播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理论第八讲跨文化传播测试题与答案 总计: 4 大题,48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失语群体理论的提出者是?() A.切瑞斯·克莱默雷 B.Edwin Ardener C.Shirley Ardener D.南希·哈特索克 2.下列哪项不是立场理论的前提假设?() A.物质生活(或阶级地位)建构或限制了对社会关系的理解 B.当物质生活被分化为两个独立的群体时,任何一方的理解都会与对方完全相反 C.处于统治地位的群体的观点决定了物质关系的结构 D.被压迫群体很难拥有自己的观点 3.失语群体理论的中心主张是()被迫沉默,并被认为是无法清晰表达自己思想的人。 A.男性 B.女性 C.少数群体 D.弱势群体 4.下列哪些不是女性主义立场理论的基本特点?() A.生物性别或社会性别是理论的关注焦点 B.理论的目的是理解性别与不平等和矛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生物性别或社会性别关系是无法改变的 D.如果现状贬低或贬损女性,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用来挑战现状 5.下列哪个不是立场理论的关键概念()。

A.立场 B.适应性知识 C.劳动的性别分工 D.社会等级 6.提出立场理论的学者是()。 A.黑格尔 B.卡尔·马克思 C.南希·哈特索克 D.唐娜·哈拉维 7.在传统的婚礼中,女性经常处于()地位。 A.主导 B.统治 C.从属 D.平等 8.南希·哈特索克提出的立场理论是为了研究哪类议题?() A.阶级 B.性别 C.种族 D.年龄 9.失语必须通过有权者和无权者双方的社会理解才能够达成。下列哪项不属于权力分配结果和失语的方式?() A.嘲笑 B.打断 C.插话 D.安慰 10.立场理论对其他的主流理论和研究进路的态度如何?()

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隐喻又堪称是语言的精华,因而隐喻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比之其他语言成分,就更具有典型性。 隐喻的文化特色,无不与其丰富多彩的来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英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都有不少反映其特点的隐喻,两国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大量的隐喻;两个民族各自的生活习惯、思维观念,亦无不反映在生动、形象、活泼的隐喻中。有时两个民族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使得一些隐喻表现出某些相似的文化特征。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中最主要的手段。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难免不遇到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隐喻及其应用、翻译问题。隐喻翻译实际上是如何在译入语中处理由译出语的隐喻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征的问题。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近期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 3.话语理解各层面的隐喻认知 3.1 词汇层面 词汇是语言的载体和具体体现,是话语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话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词语的隐喻义可分两种:一种是在生活中灵活应用而生成的;一种是语言中已经广为接受的隐喻意义,是较为固定,为人的习惯思维。例如,我们谈论“钱”时常会用到“水”的相关用语。如“水流(current)”,可喻指“流通的货币”;“结冰(freeze)”到了货币概念域则喻指“(资产)冻结”,同时可对应的还有“融化(melt)”,映射到货币概念指“换成现金”;deposit在“水”这个概念域指“沉积”,映射到货币概念域指”资金沉积,存钱”;draw可意指“抽水”,也可喻指“取钱”。“水”是人们所熟知的概念,对于描述水的一系列概念,人们不会感到陌生。当通过隐喻思维与货币概念的相关方面联系在一起时,在理解前概念的作用下,要理解后面的货币概念相关词汇就不再是难题。 “You chicken!”he cried ,looking at Tom with contempt.”中chicken指鸡,在中国是受欢迎的动物,但在国外就不一样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国外变成一个贬义词,意指“胆小怕事的人”“You chicken!”he cried ,looking at Tom with contempt.”你这个胆小鬼!”他轻蔑地看着汤姆道。在翻译时考虑到文化背景,则不会出现语用失误,否则会笑话百出,贻笑大方。

汉语名词隐喻的语义映射分析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 汉语名词隐喻的语义映射分析3 王治敏 提要 本文考察了汉语名词隐喻表达中源域词语的分布规律,总结归纳出源域是人、动物、植物、自然物、自然现象、建筑物等类别的隐喻特点,同时也挖掘出这些领域从名称、部件、动作、行为等有价值的映射规律。通过源域的考察,可以进一步确认,源域词语不仅仅是我们周围的具体事物,也可以是和实物相关的抽象属性特征,隐喻的映射就是把这些已知领域物体的典型特征及相关属性映射到相对陌生的事物上。 关键词 源域;目标域;语义架构;隐喻映射 一 前言 一般来说,隐喻映射是用一个具体概念类比一个抽象概念,或者把熟悉的事物映射到不熟悉的事物上。隐喻的认知力量就在于将源域(喻体)的图示结构映射到目标域(本体)之上(蓝纯2005)。本文所说的名词隐喻是指由名词充当源域和目标域的隐喻表达①,即n+n隐喻。例如: (1)去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风暴稍后便波及到了韩国和日本。 (2)院子变成了花的海洋。 n+n隐喻在结构上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源域和目标域经常共现,同时隐喻表现出来的含义往往只能沉积在源域上。例如:“风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原指:“刮大风而且往往同时有大雨的天气现象”,由于人们为了表达“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就以“风暴”作源域,形成“金融风暴、革命风暴、审计风暴”等隐喻表达,映射的目的是把“风暴”映射到目标域“金融、革命、审计”上。但最后的隐喻义并没有附着在目标域上,而是源域“风暴”上。如果能收集足够多源域词语的隐喻实例,建立1个源域到n个目标域的隐喻映射关系。这对于隐喻的计算理解和识别是非常有价值的。 近年来,人们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胡壮麟2004,赵艳芳2002,蓝纯2005)。隐喻的计算理解国内研究不多,不过最近两年有一些讨论。例如:俞士汶(2003)从自然语言理解角度提出了“空手套白狼”、“郎平是个铁榔头”、古诗词等多个层面的隐喻理解问题;袁毓林(2004)的容器套件隐喻研究以及多位学者在隐喻逻辑推理方面的探索等等(周昌乐2007,张威2004)。关于名词隐喻的专题研究很少,王治敏(2008)对名词隐喻的句法分布及构成进行了初步考察,同时也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探讨了汉语名词隐喻的识别,但该文没有 3本研究得到国家973项目(2004CB318102)和北京语言大学一般项目(06Y B06)的支持。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1)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 1、爱德华·霍尔的非语言传播理论 1955年在《科学美国》(Scientific A merican)发表了第一篇跨文化的非语言传播论文,即《举止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Manners),通过日常沟通行文来分析文化。扩展此文章思路,形成通俗读物《沉默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他将文化看作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习得的行为模式、态度和物质的总和”,并认为他从深层持续稳定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掩藏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很多层面。 分析方法:通过定义文化的基本单位或“元素”(isolate),然后把这些元素联系到生物基础上,这样就能在不 同文化间进行对比,从而建立统一的文化理论。 核心意义:学习理解眼意识层面的交流过程,即理解我们的潜意识文化(unconscious culture),因为“理解和洞见他人心理过程的工作比我们多少人愿意承认的困难得多而且情况也严重得多。”霍尔所揭示的作为文化隐藏之物的无声的语言——声调、手势、表情、时间与空间等,无不蕴藏这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尤其是非语言传播的文化无意识特点。 其他著作:《潜藏的层面》(The Hidden Dimension,1966)、《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 1976)、《理解文化差异》(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Germans, French and Americans, 1990)等。 归纳出两种奠基性的跨文化传播学思想与方法: 1、将人类学对单一文化的研究扩展为比较文化研究,关注不同文化的人之间如何互动。最具启发的思想是:文 化是人类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他们与他者互动的方式。(这成为后来文化差异与互动研究的理论来源,如丁允珠的“面子协商”理论) 2、将文化研究从宏观视野转为微观视野转向了微观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界定了文化的“基本讯息系统”(Primary Message Systems),即互动、联合、生存、两性、领土、时间、学习、消遣、防卫、利用,构成了对文化的立体化理解。其空间行为模式(proxemics)把空间当做文化的特殊表现方式,认为来自不同的感官世界中,一种文化中的人根据其文化感知模式而获得的体验会完全不同于其他文化。同时,在文化身份确认笼罩下的人们往往把他者视为他们自己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交流障碍,为此,必须超越文化,把自己从潜意识中的文化网络中解脱出来。 2、霍夫斯特德的“文化差异的维度” 荷兰学者霍夫斯特德(Greet Hofstede)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一次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调查研究,调查了66个国家117000位IBM员工

浅析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浅析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摘要】本文简单地介绍了隐喻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着重分析了隐喻和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隐喻反映、构成文化,并传承、丰富文化。隐喻作为人的思维和认知的重要工具,是人们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的使用活动。 【关键词】隐喻修辞认知文化 一、关于隐喻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二十世纪以前对隐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基本理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人物的古典派隐喻理论和以格勒律治为代表的浪漫派隐喻理论。前者认为隐喻只是语言的―附属物‖、―装饰品‖、―佐料‖而已;后者认为隐喻使人们想象力在语言层面上的体现,故与语言密不可分。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隐喻理论出现了隐喻的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和符号学等方向的研究,指出隐喻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或语言现象,而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是人类认知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隐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隐喻主要有两大主要功能:修辞功能和认知功能。而隐喻在反映并构成人类认知的同时,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思维现象,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所以,隐喻的使用是一种文化行为。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能够在不同范畴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运用原有的概念与语言符号体系去了解和把握新的事物或概念,这种用一个思维领域对另一个思维领域概念化的认知方式就是认知隐喻。认知语言学还认为,隐喻是意象图式的转移。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而这种组织结构的出现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心理学认为,行为是只有机体在特定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而文化行为主要指人们负荷着一定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