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诊断知识点总结 2

实验诊断知识点总结 2

实验诊断知识点总结 2
实验诊断知识点总结 2

实验诊断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概论

1.实验诊断的基本概念

指医师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治疗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包括实验室前、临床实验室和实验室后3个部分。

实验室前:包括医师对患者的分析、检验项目的选择和组合、与上级医师的商讨、医嘱的制定、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

运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

临床实验室:接收合格的患者样本,对其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学、生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方法的分析,获

得对疾病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实验数据。并提出检查范围内的

咨询性服务,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咨询性服务。

实验室后:临床医师结合实验室检验项目报告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病情发展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2.实验诊断学发展的五方面变化

自动化标准化分子化个体化床旁化

床旁检查(POCT)是指在患者旁边进行的医学检验。

3.实验诊断质量体系和影响因素

1)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①室内质量控制②室间质量控制③实验室质量控制

2)影响实验诊断的因素

①实验室前因素②实验室因素③实验室后因素

4.标本的采集与处理★(重点)

1)血液

种类:全血血浆血清

采血部位:毛细血管采血(婴儿)静脉(大部分)动脉(血气分析仪)

采血时间:空腹采血(临床生化)特定时间采血(激素、药物)

随时采血(急诊)

采集后处理:真空采血管

①抗凝剂草酸盐 2mg/ml血液

枸橼酸钠 5mg/ml

肝素:0.1-0.2mg/ml

:1-2mg/ml

EDTA-Na

2

②及时送检

③微生物检验的血标本: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前采样并立即注入血培养皿2)骨髓标本:形态学检查(立即制片-干燥)培养(无菌操作,立即送检)3)排泄物体液标本

中段尿标本(女性尤为重要)粪便标本痰标本

5.实验诊断的应用和评价

1)正确选择检查项目确定诊断辅助诊断鉴别诊断

针对性有效性经济性及时性

2)常用的诊断性实验的评价指标

诊断灵敏度:指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

诊断特异性:只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

诊断准确度:只某检验项目在实际使用中,所有的检验结果中诊断准确结果的百分比。

连续定量数据分析:使用检验项目临床性能评价(ROC)分析方法制成评价曲线。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测

1.血液学的一般检测的定义

血液学的一般检测包括血液细胞成分的常规检测(简称为血液常规检测)、网织红细胞检测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值测定和红细胞形态检测;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值测定和血小板形态检测。

2.红细胞的检测和血红蛋白测定

『参考值』

『临床意义』

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成年男性>6.0*1012 血红蛋白>170g

成年女性>5.5*1012血红蛋白>160g

相对性增多: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

状腺功能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绝对性增多:红细胞增多症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

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血氧饱和度低。红细胞增

多的程度与缺氧程度成正

比。生理性的见于新生儿

胎儿以及高原地区居民。

病理性见于严重慢性心、

肺疾患。

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

有关。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

原因未明的骨髓增生性疾病。特点为红细胞持续性显著增多可

高达7-10 血红蛋白可高达180-200 血容量增加白细胞和血小

板也不同程度增多。

②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生理性减少: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比成人低10%-20%,部分老年人以及妊娠期妇女也会低

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多、红细胞丢失过多。

③红细胞形态改变

正常红细胞:双凹圆盘形大小一致 d=6-9μm 平均7.5μm

厚度边缘部约2μm,中央约1μm,染色后四周呈浅橘红色,中

央淡染区(中央苍白区),大小相当于细胞直径的1/3-2/5 大小异常

小红细胞:d<6μm 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大红细胞:d>10μm 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

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巨红细胞:d>15μm见于叶酸或(和)维生素B

12

红细胞大小不均:直径可相差1倍以上见于病理性造血反映骨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旺盛。在增生性贫血达到中度以上也可见。

形态异常

球形细胞:d<6μm 厚度增加>2.9μm 体积小球圆形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0%才可)椭圆形细胞:横径/长径<0.78 卵圆形正常人有1% 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伴严重贫血时可达15%以上(>25%-50%可诊断)口形细胞:中央淡染区呈扁平裂缝状如张口的嘴形或鱼口状遗传性口型细胞增多症 DIC 酒精中毒

靶形细胞:珠蛋白生成障碍异常血红蛋白并可占20%以上

镰形细胞:镰状细胞贫血(HbS病)

泪滴形细胞:骨髓纤维化珠蛋白生成障碍溶血性贫血

棘细胞:棘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无β脂蛋白血症)脾切除后酒精中毒性肝病尿毒症

裂细胞:红细胞因机械或物理因素破坏 DIC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恶性高血压严重烧伤

红细胞缗钱状形成: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染色反应异常

低色素性: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

高色素性:巨幼细胞贫血球形细胞

嗜多色性:红细胞呈淡蓝灰或紫灰色,是一种刚脱核的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大,称嗜多色性红细胞或多染色性红细胞。

正常人有1% 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红细胞增生旺盛见

于红细胞增生性贫血尤以溶血性贫血最多见

结构的异常

嗜碱性点彩: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凝聚形成

见于铅中毒也可见于骨髓增生旺盛的其他类型贫血染色质小体:内含圆形紫红色小体是核的残余物质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红白血病及其他增生性贫血

卡波环:成熟红细胞内出现一条很细的淡紫红色线状体呈环形或“8”字形,可能是纺锤体的残余物或是胞质中脂蛋白变性所致。提示严重贫

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铅中毒及白血病有核红细胞:正常人的存在骨髓中,新生儿可在外周血涂片中见到。

病理性的见于 1)各种溶血性贫血2) 红白血病 3)髓外造血

4)其他如骨髓转移癌严重缺氧等

3.白细胞检测

『参考值』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

『临床意义』

见于分类计数白细胞高于正常成为白细胞增多低于正常成为白细胞减少。『分类计数及临床意义』

①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增多】:生理情况下,下午较早晨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可有短暂性升高。

病理性增高 1)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在某些急重度感染时,白细胞不但不高反而下降。

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

3)急性大出血

4)急性中毒

5) 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1.5*109称为粒细胞减少症

<0.5*109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原因 1)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2)血液系统疾病:贫血

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X线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等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5)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性粒细胞核相变化】

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

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等。在疾病进展期出现核右移的现象提示预后不良。【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1)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在严重传染性疾病、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中毒及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下。

可出现:细胞大小不均

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粗大颗粒,大小不均,分布不均,染色呈深紫红或紫黑色。

空泡形成:胞质或胞核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泡,可能是细胞质发生脂肪变性所致。

杜勒小体:是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毒性变化而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

圆形或梨形呈云雾状天蓝色或蓝黑色,直径1-2μm

核变性:中性粒细胞胞核出现固缩,溶解及碎裂的现象。

2)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胞体较大,核分叶过多,常超过5叶甚至在10叶以上。多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或应用抗代谢药物后。

3)棒状小体:为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红色细杆状物质,一个或数个,长约1-6μm,故称为此。棒状小体一旦出现在细胞中,就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

4)其他:Pelger-Huet畸形家族性粒细胞异常

Chediak-Higashi畸形胞中含有数个至数十个直径为2=5μm的包涵体呈淡紫红色或蓝紫色。

Alder-Reilly畸形:中性粒细胞中含有巨大深染嗜天青颗粒

May-Hegglin畸形:粒细胞终身含有淡蓝色包涵体

嗜酸性粒细胞

参考值:0.5%-5% 绝对值:(0.05-0.5)*109/L

临床意义: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传染病

减少: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

嗜碱性粒细胞

参考值:0-1% 绝对值:(0-0.1)*109/L

临床意义:增多:过敏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其他如糖尿病等

减少:无意义

②淋巴细胞

可分为大淋巴细胞(10-15μm 10%)和小淋巴细胞(6-10μm 90%)

『参考值』

20%-40% 绝对值为(0.8-4)*109/L

『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增多】

儿童期淋巴细胞会生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见于:

1)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

2)肿瘤性疾病: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3)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恢复期

4)移植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或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时中性粒细胞减少,故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但淋巴细胞的绝对值不高。

【淋巴细胞减少】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以及放射线损伤、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异形淋巴细胞】

1)Ⅰ型(泡沫型)胞体较大,呈椭圆形或者圆形,核偏位,呈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核染质呈粗网状或小块状、无核仁。胞质丰富,呈深蓝色,含有大

小不等的空泡,使胞质呈泡沫状。

2)Ⅱ型(不规则型)胞体较Ⅰ大,细胞外形常不规则,似单核细胞,故也成为单核细胞型。胞质丰富,呈淡蓝色或淡蓝灰色,可有少量嗜天青颗粒,一般无空泡。

3)Ⅲ型(幼稚型)胞体大,直径15-18μm 圆形或椭圆形,胞质量多,蓝色或深蓝色,一般无颗粒,有时有少许小空泡。

常见于:感染性疾病

药物过敏

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

其他疾病如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

③单核细胞

参考值 3%-8% 绝对值(0.12-0.8)*109/L

临床意义: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婴幼儿或儿童

病理性增多见于某些感染和某些血液病

减少:无临床意义。

4.血小板检测

计数(100-300)*109/L

血小板减少:见于生成障碍、破坏或消耗增多、分布异常

血小板增多:超过400*109/L

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或急性感染、急性溶血等。

5.网织红细胞检测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由于胞质内还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色,呈现浅蓝或深蓝色的网织状细胞而得名。

参考值:0.005-0.015百分数绝对数:(24-84)*109/L

临床意义: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

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6.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红细胞沉降率(ESR或血沉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它受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以及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的影响(红细胞减少时血沉加快,球形红细胞增多血沉减慢)

参考值:0-15mm/1h末(男性) 0-20mm/1h末(女性)

临床意义:血沉加快:

1)生理性加快:12岁以下儿童 60岁以上高龄者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者

2)病理性加快:各种炎症性疾病、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各种原因导致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其他如部分贫血患者血沉减慢:一般临床意义较小。严重贫血

7.红细胞有关指标

(1)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比容(HCT)又称红细胞压积(PCV),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用抗凝血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即可测得。

参考值:微量法男(0.467土0.039)L/L 女(0.421土0.054)L/L 温氏法男 0.40-0.50 L/L 平均 0.45 L/L

女 0.37-0.48 L/L 平均 0.40 L/L

临床意义:增高: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常在0.5以上

各种愿意所致的红细胞绝对性增多

减少:各种贫血。

(2)平均红细胞比容(MCV)

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MCV=每升血液中的血细胞比容/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以皮克(pg)为单位

MCH=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

(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每升血液中平均所含血红蛋白浓度(克数)以g/L表示

MCHC=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比容(?)

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1.溶血性贫血的概念

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发生的一类贫血。红细胞在血管内破坏者为血管内溶血,在血管外破坏者为血管外溶血。

2.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1)根据溶血场所

血管内溶血:RBC在循环血液中直接破坏,如血型不合输血PNH

血管外溶血:RBC在脾脏破坏,如球形RBC增多症、脾亢

原位溶血:幼RBC在骨髓中溶血,如AL、巨幼贫

血管内外溶血的比较

(2)根据发生机制

3.常用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1)溶血性贫血的筛查检测

1)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plasma free hemoglobin) 参考值 0-40 mg/L

↑意义:见于血管內溶血↑

2)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haptoglobin, Hp)

参考值0.5-1.5g/L

意义:见于血管內溶血及严重的血管外溶血↓

3)血浆高铁血红素清蛋白(methemalbumin)检测

正常结果:阴性

意义:阳性见于严重血管內溶血

4)含铁血黄素尿试验(Rous 试验)

血红蛋白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代谢为含铁血黄素,脱落后铁染色法查出正常结果:阴性

意义:阳性见于慢性血管内溶血

5)红细胞寿命测定

( Erythrocyte Age Of person Determination)

正常红细胞半衰期为25~32天.溶血性贫血時常<15天.

(2)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测

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2)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

原理:红细胞在37 ?C孵育24小时过程中,葡萄糖消耗增加,ATP贮备减少,钠泵受阻,钠离子在胞内聚集,红细胞膨胀破裂

参考值:未孵育 50%溶血 4.00 - 4.45 g/L NaCl溶液

37 ?C孵育 50%溶血 4.65 -5.90 g/L NaCl溶液

临床意义:

用于轻型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非球形细胞溶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正常人的红细胞经孵育处理后,其渗透脆性变化不明显,轻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孵育后脆性明显增加。)

3)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

原理: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病人红细胞内酶缺陷,葡萄糖酵解障碍,生成ATP不足,不能维持钠泵,导致溶血增强。加入葡萄糖或ATP,观察溶血能否被纠正。

参考值:正常人红细胞孵育48h小时后,溶血度<3.5%;

加入葡萄糖或ATP后明显纠正,溶血度<1%

临床意义用于遗传球、遗传性非球形细胞溶血的鉴别诊断

(3)红细胞酶缺陷检测

红细胞酶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又称红细胞酶病,是指参与红细胞代谢(主要是糖

代谢)的酶由于基因缺陷,导致活性改变而发生溶血的一组疾病.

1)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原理:在有足量NADPH 存在下,反应液中的高铁血红蛋白能被高铁血红蛋白还原

酶还原成(亚铁)血红蛋白.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含量正常时,由磷酸戊

糖代谢途径生成的NADPH 的数量足以完成上述反应。反之,则还原速度减慢甚至

不能还原。

参考值: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75%;高铁血红蛋白0.3-1.3/L

临床意义:减低——蚕豆病和伯氨喹型药物溶血性贫血者

2)氰化物——抗坏血酸试验

原理:

抗坏血酸+HbO 2→H 2O 2+GSH →GSSG GSSG +NAPDH →GSH

G6DP 缺陷→ NAPDH ↓ →GSH ↓ →H 2O 2↑→HbO 2氧化成高铁Hb 。

临床意义:1.正常血液要在几小时之后才变暗色 2.纯合子G6PD 缺乏的血液变成

棕色(巧克力色),在2小时内即变色,杂合子要3-4h 变色。

3)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参考值: 正常人 <30%

临床意义: G6P 缺陷症、不稳定Hb 、HbH 病等常高于45%

4)G6PD 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强荧光;酶活性 5 U/gHb (4.97土1.43)

5)丙酮酸激酶荧光筛选试验和活性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荧光逐渐消失 纯合子:荧光60分钟不消失,杂合子25-60

分钟消失。

(4)珠蛋白生成异常的检测

1)血红蛋白电泳

参考值:正常人的电泳图谱显示4条区带,最靠阳极端的为量多的HbA ,其后为

量少的HbA 2,其后为两条量更少的红细胞内的非血红蛋白成分(NH1和NH2)

临床意义:HbA 2增高:是诊断β轻型地中海贫血的重要依据。

HbA 2减低:缺铁性贫血及铁粒幼细胞贫血。

2)胎儿血红蛋白酸洗脱试验

临床意义:脐带血、新生儿、婴儿阳性成人小于1%

地中海贫血轻者少数红细胞阳性;地中海贫血重症阳性细胞增多

3)胎儿血红蛋白测定或HbF碱变性试验

新生儿55-85%,1岁-成人 HbF<2%,>4%为异常,β地贫升高,中重者可达30-90%,遗传性胎儿血红蛋白持续存在综合症100%

4)HbA

定量测定

2

参考值:1.1-3.2% 诊断轻型β地贫的重要依据

5)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

Hb病基因诊断

(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测

1)Coombs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

2)冷凝集试验

参考值:效价< 1:40,反应最适温度4?C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冷凝集素综合症

3)冷热双相溶血试验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患者

(6)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有关检测

是一种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引起的慢性血管内溶血,常在睡眠时加重,伴有发作性血红蛋白尿和全血细胞减少症

1)酸化溶血试验(Ham试验)

参考值:阴性

2)蔗糖溶血试验

原理:蔗糖溶液加强补体与红细胞结合,导致溶血增强。

临床意义:敏感性最高,特异性差。

是PNH的筛选试验。阴性常可排除PNH,阳性需再做Ham 试验。阳性率90-91%。

3)蛇毒因子溶血试验

原理:蛇毒因子直接激活补体C3,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攻击PNH病人红细胞。

临床意义:是特异性PNH试验,敏感性优于Ham试验

第三节骨髓细胞学检测

1.骨髓细胞学检测的临床应用

1)诊断造血系统疾病:如贫血(anemia)、白血病(leukemi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多发性骨髓瘤(MM)等。

2)诊断某些非造血系统疾病:如疟疾、黑热病、戈谢病(Gaucher)、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3)查找某些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

4)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

2.骨髓细胞学检测的方法和内容

1)肉眼观察

选择血膜颜色、厚薄、骨髓小粒适宜者镜下观察

2)低倍镜下观察

①在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之前先评价骨髓的取材、涂片、染色是否良好

取材:良好的可见骨髓小粒,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的细胞

涂片:好的镜下可见细胞分散排列、不重叠

染色:镜下见细胞核、质颜色分明,颗粒清楚,整个涂片没有沉渣

②估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在低倍镜下(10×)下观察,骨髓中成熟红细胞与所有有核细胞的大致比例,即为骨髓增生程度。

③计数巨核细胞数目

④特殊细胞与其他

3)油浸镜检查

观察200-300个细胞

4)骨髓象的分析与报告

包括: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粒细胞与有核细胞比例,粒系统细胞改变、红系统细胞改变、巨核系统细胞改变、淋巴系统细胞改变、单核系统细胞改变和其他血细胞改变。

3.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细胞核/细胞质比例:由大变小,即由核大质少变为核小质多,巨核细胞相反4.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

5.血细胞化学染色

是一种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将骨髓涂片按一定程序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化学成分及其变化的一项检查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

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

*血管止血作用(小结)

?血管的收缩:导致局部血粘度的增高

?vWF介导血小板的粘附

?血小板的激活

?TF、胶原导致凝血系统的激活

*血小板止血功能(小结)

①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②粘附、聚集在血管破损处,形成白色血栓

③释放活性物质,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强血管收缩

⑤进凝血过程

⑥块收缩,形成稳固血栓

*凝血因子:

维生素K依赖因子:FⅡ、FⅦ、FⅨ、FⅩ

接触系统因子:FⅪ、FⅫ、PK、HMW

凝血酶敏感因子:FⅠ、FⅤ、FⅧ、FⅩⅢ

其他因子:FⅢ、FⅣ、vWF

1.血管壁检查

(1)筛检试验__ 干扰因素多,临床价值有限

1)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

[原理]测定毛细血管被刺破后至自然止血所需时间

主要反映血管壁和血小板相互作用

参考值:6.9土2.1分钟超过9分钟为异常

临床意义:BT延长-血小板明显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严重缺乏血浆某些凝血因子;血管异常;药物影响

BT缩短-临床意义不大

2)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apillary fragility Test, CFT)

又称束臂试验或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原理:通过给手臂局部加压(标准压力)使静脉血流受阻,致毛细血管负荷,检查一定范围内皮肤出现出血点的数目来估计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

参考值:5cm直径的圆圈内8分钟时间新的出血点,成年男性低于5个,儿童和女性低于10个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①血管壁的结构和(或)功能缺陷

②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

③血管性血友病

④其他:高血压、糖尿病、败血症、维生素C缺乏症、尿毒症、肝硬化(2)诊断试验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活性测定

[原理]抗原+特异性单抗抗原抗体复合物浊度变化测定(全自动血凝仪)

参考值:Laurell免疫火箭法;94.1%-32.5% ELISA法:70%-150%

临床意义:

①减低见于:血管性血友病(vWD),是诊断vWD及其分型的指

标之一。

②增高见于:血栓性疾病

2.血小板检测

(1)筛选试验

1)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BPC)

[参考值](100-300)×109/L

<100×109/L 为减少 >400×109/L 为增多

[方法]

显微镜手工计数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流式细胞仪分析

[意义]

(1)血小板减少

①生成障碍:再障、白血病、骨纤、放射病

②破坏或消耗过多:ITP、SLE、脾亢、DIC、TTP

③分布异常:脾肿大(肝硬化、Banti综合征)

(2)血小板增多

①一过性增多:急性大出血、溶血或脾切除术后

②持续性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慢粒、真红、骨髓纤维化早期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2)血块收缩试验(clot retraction test,CRT)

是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Ca2+和凝血酶,使血浆凝固成凝块。血小板收缩蛋白使血小板伸出伪足,伪足前端连接到纤维蛋白束上。当伪足向心性收缩时,使纤维蛋白网眼缩小,检测析出血清的容积可反映血小板血块的收缩能力。

[参考值] 1h-2h 开始收缩 18h-24h 完全收缩

*收缩完全:析出的血清/全血量≈40-50%

临床意义:收缩不良见于:

a) 血小板功能异常或量减少

b) 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

c)严重FⅧ、FⅡ缺乏

升高: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因子ⅩⅢ缺乏。

(2)诊断试验

1)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

(platelet associated immunoglobulin test,PAIgtest)

用ELISA法(MAIPA)测定血小板破碎液中的PAIg的含量,

或者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上的PAIgG、PAIgM、PAIgA的百分含量

临床意义:

① PAIg增高:见于IT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van综合征

②病情/疗效观察:治疗后,ITP患者的PAIg水平下降;复发则又升高。

2)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 test)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GPⅠb(CD42b),

GPⅨ(CD42a),GPⅡb(CD41),GPⅢa(CD61)的表达情况

[意义]分子水平上诊断血小板无力症(GT): GPⅡbGPⅢa缺乏;巨血小板综合征(BSS):GPⅠb-GPⅨ缺乏。

3.凝血因子检测

(1)筛选试验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试剂(接触因子激活剂和部分磷脂)和Ca2+后,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内源凝血系统检测

参考值:测定值与正常对照值比较,延长超过10s以上为异常

<正常对照5s以上者缩短

临床意义:APTT延长-

①主要检测内源性途径的凝血因子缺陷(如Ⅷ、Ⅸ、Ⅺ/血友病A、B、

因子Ⅺ缺乏症)

②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严重

肝病、阻塞性黄疽、口服抗凝剂及低(无)纤维蛋白血症等;

③血管性血友病:由于患者vWF缺陷,使FⅧ不稳定,导致FⅧ:C活

性减低,故APTT延长;

④异常抗凝物增多:FⅧ、FIX抗体,可引起APTT延长。系统性红斑狼

疮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狼疮抗凝物(LAC),使APTT延长;

⑤纤溶亢进: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如DIC),产生大量的FDP

⑥DIC晚期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可导致APTT显著延长。

⑦普通肝素应用的首选监测指标

APTT缩短—见于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但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差。2)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 CT)内源凝血系统检测

[原理] 观察血液自离体后(采血开始),到玻璃试管中凝固所需时间

参考值:4-12min(试管法)15-32min(硅管法) 10-19min(塑料管法)

临床意义:延长:(灵敏度差)

①因子Ⅷ、Ⅸ、Ⅺ严重减少,如血友病

②凝血酶原严重减少,如严重肝病,阻塞性黄疸

③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如DIC、纤溶亢进、先天性缺乏

④应用肝素、口服抗凝药时;

⑤纤溶亢进使纤维蛋白原讲解增加

⑥循环抗凝物质增加

⑦DIC

缩短:高凝状态(hypercoagulation state)如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

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rothrombin time, PT)

原理:在被检血浆中加入Ca2+和组织因子或组织凝血活酶,观测血浆凝固的时间,成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外源凝血系统检测

参考值:① QUIK法:11-13s 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有临床意义

②PTR(凝血酶原时间比值)1±0.05 PTR=病人PT值/参比血浆PT值

③ 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1.0±0.1 INR=PTR

ISI 为国际敏感度指数 ISI越小(<2)组织凝血活酶的敏感性越高。

临床意义:延长:①因子Ⅱ、Ⅴ、Ⅶ、Ⅹ单独或联合缺乏

②严重纤维蛋白原降低(尤其<1g/L时)

③Vitk缺乏症、严重肝病

④纤溶亢进(如DIC后期)

⑤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加,如SLE

⑥口服抗凝剂的首选监测指标:

INR 2.0-2.5(<1.5提示抗凝无效)

缩短:高凝状态

(2)诊断试验

1)血浆凝血因子Ⅷ、Ⅸ、Ⅺ、Ⅻ促凝活性测定

[意义]①. 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②减低FⅧ:C减低:见于血友病A、血管性血友病、血中存在因子Ⅷ抗

体、DIC等;FⅨ:C减低:见于血友病B、肝脏病、VitK缺乏症、DIC

等;FⅪ:C减低:见于因子Ⅺ缺乏症、DIC等;FⅫ:C减低:见于先天

性因子Ⅻ缺乏症和某些血栓性疾病等。

2)血浆凝血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测定

[意义]

①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②减低分别见于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

获得性缺乏可见于肝病、DIC、口服抗凝剂VitK缺乏症等

3)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测定

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一定量凝血酶,后者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通过比浊原理计算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参考值:Clauss法(凝血酶比浊法):2-4g/L

[意义]减少:①DIC(消耗过多)②严重肝病③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增高:①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急性炎症手术创伤、恶性肿瘤等

②生理性:部分正常老人,妊娠晚期

4.抗凝系统检测

(1)病理性抗凝物筛检试验

*凝血酶凝固时间

临床意义:主要检测凝血过程第三阶段,延长见于:

①纤维蛋白原质或量异常

②FDP增多,如纤溶亢进

③血中有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中、SLE和肝脏疾病等)

(2)病理性抗凝物诊断试验

1.狼疮抗凝物(LA)测定—免疫比浊法

2.抗心磷脂抗体(ACA)测定—ELISA法

3.抗β2-糖蛋白I(β2-GPI)抗体测定—ELISA法

临床意义:抗心磷脂抗体(ACA)是抗磷脂抗体(APA)的一种主要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的靶抗原主要是磷脂结合蛋白如β2-糖蛋白I(β2-GPI)和凝血酶原等,所以APA能与内皮细胞、血小板膜磷脂结合,引起血管壁受损和血小板活化,促进血栓形成。

β2-糖蛋白I(β2-GPI)则是ACA的主要抗原。可以认为抗β2-GPI 抗体是属于ACA中的一种特异性抗体。

ACA阳性见于原发性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如血栓症、自发性流产、免疫性溶血;继发性APS,如SLE(阳性率70-80%)、RA(阳性率33-49%)、血小板减少症、脑血栓等。

抗β2-GPI抗体的意义同上。

(3)生理性抗凝物诊断试验

1.血浆抗凝血酶(AT)活性测定

2.血浆蛋白C(PC)测定

3.血浆蛋白S(PS)测定---全自动血凝仪

临床意义:(1)AT活性增高可导致出血,可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和再障等的急性出血期。

(2)AT活性减低可导致血栓形成,见于先天性和后天性AT缺乏症,

后者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DIC、肝脏疾病等。

(3)PC/PS减低可导致易栓症,见于先天性或后天性PC/PS缺乏症,

后者可见于肝病、DIC等。

5.纤溶活性检测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的记忆 记住物质间反应现象,不仅可为迅速解答化学题提供重要依据,而且,通过现象的记忆,还可使学生牢固掌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谓一举两得。但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同学反映到实验现象零乱、无头绪、易混淆、记忆困难。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强化实验现象的记忆,下面的做法同学们不妨一试。 一. 做好各类实验,在观察中记忆 化学实验最能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因为实验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手,使化学变化重演出来并获得成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乐趣,而对化学现象的解释,探究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又有利于引起和培养学生认识实验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以及概括性的认识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各类演示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指导学生做好各类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或将一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并提供条件,指导做好家庭小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究。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增加动手机会,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会化学仪器的晶莹美,化学实验的现象美,化学装置的规范美,在此基础上,牢固记住实验现象。 二. 利用化学方程式,用联想的方法记忆 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弄清反应物、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性质,对实验现象加以记忆。这种方法既可以记忆化学方程式,又可记忆实验现象,可一举两得。如记忆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这个反应的实验现象时,化学方程式: Cu OH CO CuO H O CO 223 222()? ++↑ 然后联想:Cu OH CO 223()——绿色固体、CuO ——黑色固体、CO 2——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样,根据化学方程式,就可将实验现象叙述为: (1)固体物质由绿色变成黑色; (2)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3)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又如:将——支充满CO 2的试管倒插在一个盛满石灰水的水槽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记忆时,先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 Ca OH CaCO H O 2232+=↓+(),然后联想:CaCO 3一

比的知识点整理

【求几个数的连比方法】求几个数的连比的方法,如 已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6,乙数与丙数的比是8∶7,求甲乙丙三个数的连比。 解题时,可先把两个比排列成右面竖式的形式,再在两个空位上填入左边或右边相邻的数(为了与比的项相区别,用括号括起来),然后将每一竖行的两个数相乘,就得出了甲乙丙这三个数的连比。如果这个连比中各个项都含有除1以外的公约数,就用公约数去除各个项,直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为止,从而将这一连比化简。 【求比的未知项的方法】求比的未知项的方法比较简单:(1)未知项x为前项,则x=后项×比值;(2)未知项x为后项,则x=前项÷比值。 【解比例的方法】解比例就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解比例的方法也比较简单: (1)若未知数x为其中的一个外项,则 (2)若未知数x为其中的一个内项,则 比和比例

比的概念是借助于除法的概念建立的。 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例如,5÷6可记作5∶6 两个数的比叫做单比,两个以上的数的比叫做连比。例如a∶b∶c。连比中的“∶”不能用“÷”代替,不能把连比看成连除。把两个比化为连比,关键是使第一个比的后项等于第二个比的前项,方法是把这两项化成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例如, 甲∶乙=5∶6,乙∶丙=4∶3, 因为[6,4]=12,所以 5∶6=10∶12,4∶3=12∶9, 得到甲∶乙∶丙=10∶12∶9。 例1 已知3∶(x-1)=7∶9,求x。 解:7×(x-1)=3×9, x-1=3×9÷7,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21:7 其中21是前项,7是后项,3为这个比的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比的后项不能是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绪论 1、症状概念, 2、体格检查, 3、诊断学内容 第一篇常见症状 1、体征, 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 3、咯血定义, 4、咯血与呕血区别 5、呼吸困难定义, 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 7、心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8、胸痛的病因, 9、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原因,10、心原性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 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 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 13、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 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 第二篇问诊 1、问诊的内容, 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 3、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 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

3、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 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 5、颈静脉怒张的定义 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 7、桶状胸 8、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义,9、深大呼吸,潮式及间停呼吸 10、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 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2、三种呼吸音的区别 13、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别 15、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的综合体征。 17、心尖搏动点的位置,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 18 、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 19、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 20、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 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ECG表现。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24钟摆律,胎心律

高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点总结 高三新学期大家要学习很多化学知识点,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化学知 识点比较琐碎,因此在课下多进行复习巩固,下面为大家带来高三化 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学好高三化学知识有帮助。 1.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试纸的使用 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 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 品红试纸等。 (1)在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 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2)在使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导管口或集气瓶口(注意不要接触),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注意:使用pH 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3.药品的取用和保存 (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

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或交由老师处理。 (2)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用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3)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4)几种特殊试剂的存放 (A)钾、钙、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B)白磷着火点低(40C),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C腋溴有毒且易挥发,需盛放在磨口的细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盖在 液溴上面),起水封作用。 (D)碘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盛放在磨口的广口瓶里。

中学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

中学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73个实验)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有雾生成 7、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8、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0、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1、加热试管中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2、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3、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5、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7、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8、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19、在生石灰上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0、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1、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 22、向盛有石灰的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3、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4、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和氯和气体迅速反就肆生爆炸,有雾生成 25、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6、氯气遇到湿的有色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27、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和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28、给氯化钠定(固)与硫酸(浓)的和混合物加强热有雾生成有刺少许性的气味 29、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0、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1、比的意义和性质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例如:9 : 6 = 1.5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习题: 一、判断。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比的基本性质和商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3、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这时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 4、比的前项乘5,后项除以1/5,比值不变。() 5、男生比女生多2/5,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7:5. () 6、“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与“宽与长的比”,意义相同,结果表达不同。() 7、2/5既可以看做分数,也可以看做是比。() 二、应用题。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 (1)写出甲、乙两队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比,并化简。 (2)写出甲、乙两队工作效率比,并化简。

2.育才小学参加运动会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3,其中女生72人。那么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3.食品店有白糖和红糖共360千克,红糖的质量是白糖的。红糖和白糖各有多少千克 4.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162人,两车间的人数比是5∶7。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 5.有一块长方形地,周长100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地有多少平方米 6.建筑用混凝土是由水泥、沙、石子按5∶4∶3搅拌而成,某公司建住宅楼需混凝土2400吨,需水泥、沙、石子各多少吨 外项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例如:9 :6 = 3 : 2 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3、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doc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绪论 1、症状概念,2体格检查,,诊断学内容 第一篇常见症状 1、体征,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咯血定义,4 '呼吸困难定义,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1心 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胸痛的病因, 9中心与周围性紫组不同原因,1Q心原性与肾 原性水肿的鉴别 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 H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 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 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 第二篇问诊 1、问诊的内容,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 艮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 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

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 艮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5.颈静脉 怒张的定义 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1桶状胸 义,9深大呼吸,潮式 及间停呼&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吸 Id 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 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Z 三种呼吸音的 区别 H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 别 的综合体征。 18、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 H 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 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 2Q 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 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B3G 表现。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 24钟摆律,胎心律 25.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正常人,二狭,RBBB DG 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 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 H 心尖搏动点的位「 ,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知识点总结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知识点总结 1.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1.1 化学实验安全 A. 常见危险化学品 爆炸品:KClO3 KMnO4 KNO3 易燃气体:H2 CH4 CO 易燃液体:酒精乙醚苯汽油等自燃物品:白磷P4 遇湿易燃物品:Na Na2O2 氧化剂:KMnO4 KClO3 剧毒品:KCN 砷的化合物腐蚀品:浓H2SO4,浓NaOH,HNO3 1.1.2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A.过滤和蒸发(例如:粗盐的提纯) 过滤时注意事项:一贴(滤纸与漏斗内壁紧贴)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溶液边缘低于滤纸边缘),三靠(上面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蒸发操作步骤:1.放置酒精灯 2.固定铁圈位置 3.加上蒸发皿4.加热搅拌 5.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检验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的方 法:Na2SO4+BaCl2=BaSO4↓+2NaCl 在滤液中加入NaOH的目的:除去粗盐中混有的Ca2+,Mg2+主要是除掉Mg2+ 除掉Mg2+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 在滤液中加入Na2CO3的目的:除去粗盐中混有的Ca2+,Mg2+

主要是除掉Ca2+ 除掉Ca2+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检验SO42-离子为什么加盐酸酸化? 解答:溶液中的CO32-,SO32-等离子,与Ba2+反应生成BaCO3,BaSO3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但它们溶于盐酸,而BaSO4不溶于盐酸中,加入盐酸可以消除CO32-,SO32-等离子的干扰.同时,溶液中的Ag+离子与Cl- 反应生成AgCl 也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加入盐酸可消除Ag+ 离子的干扰.另外,SO32-能被强氧化性的硝酸氧化成SO42-离子,所以先用硝酸酸化是不妥当的. 问题探讨:能否将NaCl 中含有的CaCl2,MgCl2,Na2SO4等一一除去?写出实验步骤和操作. 解答:实验步骤,试剂与反应如下: ① 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除去硫酸根离子.注意:引入新的杂质BaCl2) Na2SO4+BaCl2=BaSO4↓+2NaCl ② 向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除去镁离子.但有引入一种新的杂质NaOH) MgCl2+2NaOH=Mg(OH)2↓+2NaCl ③ 向滤液中加入Na2CO3,过滤(除去钙离子和引入的新杂质钡离子.同时又引入新的杂质Na2CO3) ④ 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盐酸(除去OH-和CO32-离子) ⑤ 蒸发结晶.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 北斗升学助手 2017-07-1110:42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有雾生成 7、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8、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0、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1、加热试管中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2、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3、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5、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7、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8、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19、在生石灰上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0、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1、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 22、向盛有石灰的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3、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4、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和氯和气体:迅速反就肆生爆炸,有雾生成 25、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6、氯气遇到湿的有色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27、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和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28、给氯化钠定(固)与硫酸(浓)的和混合物加强热:有雾生成有刺少许性的气味 29、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0、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1、.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2、铁粉与硫粉混和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比例知识点归纳及练习题教学提纲

《比例》的整理与复习 重点知识归纳 1:比例的意义 (1)什么叫比例?比和比例的区别和联系?从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这几个方面找区别 (2)判断四个数是否成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2、比例的基本性质 3、什么是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 4、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它们的图像分别有什么特点。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 5、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 比例尺的分类 (1)按表现形式, 可以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按将实际距离放大还是缩小分, 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6、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把图形按2:1表示 把图形按1:2缩小表示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点是:相同,不同 (2)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一看,二算,三画。分别说出它们的含义 7、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一、填空: 1、写出比值是6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是()。 2、比的前项缩小2倍,后项扩大3倍,则比值是原来的()。 3、在y=12x,x与y成()比例;在y= 中,x与y成()比例 4、把比例尺1 :2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是()。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10,一个內项是0.4,另一个內项是()。 6、18的因数有();选出其中的4个组成比例是()。 7、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比例;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比例。 8、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比例;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成()比例。 9、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成()比例。 10、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成()比例。 11、如果8a=9b,那么a和b成()比例。 12、把一个长6cm,宽4cm的长方形按2 :1放大,得到图形的面积是()。 13、圆锥的底面积一定,它的体积和高成()比例。 14、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 :5000000,地图上的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千米。 15、x的等于y的,则x与y成()比例。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西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症状学 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 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三单元检体诊断 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 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 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得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得体征:支气管语音 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 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得绝对浊音界就是:右心室 9、第二心音产生得机理主要就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得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得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 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得机理:血流加速 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15、洋地黄中毒得心律失常就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 16、洋地黄量不足得心律失常就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 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1、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 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 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 2、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_高中化学实验有哪些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_高中化学实验有哪些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1=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热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总3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的记忆 记住物质间反应现象,不仅可为迅速解答化学题提供重要依据,而且,通过现象的记忆,还可使学生牢固掌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谓一举两得。但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同学反映到实验现象零乱、无头绪、易混淆、记忆困难。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强化实验现象的记忆,下面的做法同学们不妨一试。 一. 做好各类实验,在观察中记忆 化学实验最能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因为实验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手,使化学变化重演出来并获得成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乐趣,而对化学现象的解释,探究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又有利于引起和培养学生认识实验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以及概括性的认识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各类演示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指导学生做好各类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或将一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并提供条件,指导做好家庭小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究。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增加动手机会,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会化学仪器的晶莹美,化学实验的现象美,化学装置的规范美,在此基础上,牢固记住实验现象。 二. 利用化学方程式,用联想的方法记忆 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弄清反应物、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性质,对实验现象加以记忆。这种方法既可以记忆化学方程式,又可记忆实验现象,可一举两得。如记忆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这个反应的实验现象时,化学方程式: 然后联想:Cu OH CO 223()——绿色固体、CuO ——黑色固体、CO 2——无色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样,根据化学方程式,就可将实验现象叙述为: (1)固体物质由绿色变成黑色; (2)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3)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又如:将——支充满CO 2的试管倒插在一个盛满石灰水的水槽中,观察到的现象 是什么?记忆时,先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 Ca OH CaCO H O 2232+=↓+(),然后联想:CaCO 3一白色沉淀,由于CO 2参加了 反应,使得试管中气体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中的石灰水将被压进试管一部分,所以就可将此题现象叙述为: (1)试管内液面上升; (2)进入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三. 抓住实验现象的特点,用归纳的方法记忆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一般归为六类: (一)反应过程中的燃烧现象 燃烧现象的一般规律是: 1. 剧烈燃烧,放热; 2. 发出“光”、“焰”、“烟”、“雾”等;

六上-第三章-比和比例知识点总结及相应练习(20210120073134)

第三章比和比例 3.1比的意义 1. 将a 与b 相除叫3与b 的比,记作a : b,读作&比b 2. 求&与b 的比,b 不能为零 3. &叫做比例询项,b 叫做比例后项,前项&除以后项b 的商叫做比值 4-求两个同类量的比值时,如果单位不同,先统一单位再做比 5.比值可以用整数、分数或小数表示 练习: 1、 比的前项是73,比的后项是3 7 ,它们的比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一支铅笔长23厘米,一根绳子长4.6米,它们的比是 3.100米的赛跑中,若甲用了 12秒,乙用了 14秒冲乙的速度之比是 _________ 4、把10克盐完全溶解在110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之比是 _________________ 3.2比的基本性质 1. 比的基本性质是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比值不变 2.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华为最简整数比 3. 两个数的比,可以用比号的形式表示,也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 4. 三项连比性丿贞是:如果a : b=m : n, b : c=n : k,那么定b : c^m : n : k a b c 如果 kHO,那么心 b : c=ak : bk : ck=^: 丄 5. 将二个整数比化为最简整数比,就是给每项除以最大公约数; 将三个分数化为最简整数比,先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给各项乘以分母的最 小公倍数; 将三个小数比化为最简整数比,先给各项同乘以10, 100, 1000等,化为整数比, 再化为最简整数比 6. 求三项连比的一般步骤是: (1) 寻找关联量,求关联量对应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 根据毕的基本性质,把两个比中关联量化成相同的数 (3) 对应写出三项连比 练习 5、化成最简整数比 6、如果d :b = 2:3、b :c = 6:5,那么 a\b\c = _________ 7、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4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天完成,丙队单独做7天完成,那么 甲乙 丙三队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比例 (1) 0.75:1.5= ____________ (3) ―-一=9:5 ( ) (5) 48 分:0.4 小时= ______________ (2) 76g : 19g (4)-= (6) 1.125:51 = ____________ 2

诊断学考点汇总

诊断学 名词解释: 1. 稽留热:是体温恒定在39-40 ℃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2. 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客观上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可见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者呈端坐呼吸及发绀。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 3. 莫非氏征(Murphy):检查时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吸气,宰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见于胆囊炎。 4. 移动性浊音:检查者自腹中部脐水平面开始想患者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扳指固定不动,嘱患者右侧卧,再度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同样方法想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患者左侧卧,已核实浊音是否移动。这种因体位不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见于肝硬化腹水。 5. 主诉: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感觉最明显、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包括一个或数个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主诉必须包括症状、部位、时间。 6. 肝颈静脉反流征:当右心衰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见于肝硬化。 7. 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见于脑炎,脑膜炎等。 8. 周围血管征:由枪击音,Duroziez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组成,见于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9. 肺型P波:P波尖而高耸,电压≥0.25mV,以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见于右心房肥大,肺心病等。 10. 腹膜刺激征:板状腹,压痛,反跳痛组成,见于急性腹膜炎,胃肠穿孔等。 11. 抬举性心尖搏动:心尖区徐缓、有力、较局限的搏动使手指尖端抬起,见于左室肥厚等。 12. 弛张热:是指体温常在39度以上,24小时内温差超过1C°,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体温。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13. 三凹征:是指呼吸极度困难,辅助呼吸肌如胸部及腹部的肌肉都强力运动以辅助呼吸活动,此时虽企图以扩张胸廓来增加吸气量,但因肺部气体吸入困难,不能扩张,致使在吸气时可见胸骨上窝、两侧锁骨上窝以及下部肋间隙均显凹陷,故称“三凹症”。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和阻塞,当伴随出现发绀、双肺湿罗音和心率加快时,提示左心衰竭。 14. 眼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汇总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汇总 实 验 项 目 主要现象化学方程式 氧气得化学性质 1、 木 炭 在 氧 气 (空气)中燃烧(不完全燃烧) 发出白光(红光),生成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无色气体 C+O 2 CO 2 (2C+O 2 2CO) 2、硫 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得蓝紫色火 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 气味得无色气体 S+O 2 SO 2 3、硫 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微弱得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得无色气体 4、 红磷在空发光,放热,生成大量白烟与白 色固体 4P+5O 2 2P 2 O 5

中燃烧5、铜在 空气中加热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生 成2Cu+O2 2CuO 6、铁丝 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 生成黑色固体 3Fe+2O 2 Fe 3 O 4 7、铝箔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 色固体4Al+3O2 2Al2O3 8、镁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 成一缕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 物质 2Mg+O 2 2MgO 9、纯 净得氢气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干冷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2H 2 +O 2 2H 2 O

空 气 中 燃 烧 10、 点 燃 氢 气 与 空 气 得 混 合 气 发生爆炸 11、 一 氧 化 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得火焰,放出大量热, 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得气体 2CO+O 2 2CO 2 12、甲烷 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得蓝色火焰,放出热 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混浊得气体与小水珠 CH 4 +2O 2 2H 2 O+CO 2 13、酒 精燃烧发出蓝色火焰C 2 H 5 OH+3O 2 2CO 2 +3H 2 O 水得化学性质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重点 1.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2.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 4.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5.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情况与发病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发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经过⑦病后一般情况 6.发热:机体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3 7.3~38℃,中等度热3 8.1~39℃,高热3 9.1~41℃,超高热41℃以上。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不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7.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温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10.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最常见)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 11.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12.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表现。即紫绀。分为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前者表现为全身性,皮肤温暖,多由心肺疾病引起SaO2降低所致;后者表现的发绀出现在肢体末端和下垂部位,皮肤冷,系由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如左心衰 15.呼吸困难分为:肺源性~(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心源性~、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 16.三凹征:又称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时,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17.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

初中化学实验部分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部分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实验部分知识点总结 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 (1)试管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烧杯主要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 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 (4)锥形瓶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发皿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6)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

吸取别的试剂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7)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9)集气瓶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应。 (瓶口是磨毛的) (10)广口瓶(内壁是磨毛的)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 (11)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试剂,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有雾生成 7、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8、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0、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1、加热.试管中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2、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3、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5、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7、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8、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19、在生石灰上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0、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1、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 22、向盛有石灰的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3、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4、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和氯和气体迅速反就肆生爆炸,有雾生成 25、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6、氯气遇到湿的有色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27、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和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28、给氯化钠定(固)与硫酸(浓)的和混合物加强热有雾生成有刺少许性的气味 29、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0、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1、.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2、铁粉与硫粉混和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33、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四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4、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5、在集气瓶中混和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6、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37、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浓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蓝色 38、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39、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 40、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41、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2、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 43、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4、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和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5、铜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48、铜与稀硝酸反应(反应在试管中进行)试管下端产生无生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为红棕色 49、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