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州医学院中药学课件 gao--第14章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

温州医学院中药学课件 gao--第14章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

第十四章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中医

?

难以确定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指标

1.质量不稳定性,影响因素众多

中药材生产质

量管理规范

GAP

GMP

GSP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对各环节有很高要求

麻黄东北→西北(-)麻黄碱含量↑

(+)麻黄碱含量↓丹参酮

薄荷脑秋季叶变黄时含量最高

2. 成分复杂,有效成分难以确定

鞣质地榆(止血)

其他(无药效)

丸、散、片、锭、合、酒、酊、

膏、露、茶、栓、颗粒、糖浆等注:提取、纯化和浓缩

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分离效率高

4. 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测定结果影响大

三黄泻心汤干浸膏

常压减压逆浸透成分浓缩浓缩喷雾

41.1 51.6 96.8

34.5 37.5 94.5

6.3 12.0 93.7

77.4 77.6 98.5

?

中药材及其炮制品

液体制剂

半固体制剂

固体制剂

?用药材提取物制备的液体制剂(无植物组织与细胞,故无显微鉴别)

pH

装量相对密度微生物限度

一般检查项目

2. 酒剂与酊剂酒剂

酊剂甲醇量检查(GC )

总固体

装量微生物限度

一般检查项目

?

?

(无植物组织与细胞,故无显微鉴别)

药材提取液的浓缩液1. 煎膏剂(膏滋)

不溶物检查项目应无焦臭、异味,无糖结晶析出

2.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半/固)1ml 流浸膏——1g 原药材1g 浸膏——2 ~ 5g 原药材

?浸膏剂流浸膏剂

1. 丸剂

?药材提取物、药材粉末加赋形剂制备而成(有植物组织与细胞,可做显微鉴别)

检查项目水分、重量差异(按丸或重量)装量差异(按一次剂量分装的)溶散时限

2、散剂

检查项目均匀度水分

装量差异

3、颗粒剂

检查项目粒度

水分

溶化性装量差异

温州医科大学外科学进展考试题库

温州医科大学外科学进展考试题库

神经外科 一.开展显微神经外科需要具备哪些? 显微神经外科器械,如显微镜、头架、显微手术操作器械等;经过严格训练的人员:神经外科医师、神经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神经影像技术和设备。 二.说说鞍区的解剖结构 鞍区的血管:双侧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及前穿动脉(回返动脉)、后交通动脉及穿动脉;垂体、垂体柄和下丘脑;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双侧海绵窦:颈内动脉C4、滑车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 三.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包括哪些? 1.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室内肿瘤、脑干肿瘤等) 2.脑血管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病、脑梗塞) 3.椎管内疾病(肿瘤、血管畸形) 4.功能性疾病(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症等) 5.先天性畸形(环枕畸形、环枢椎脱位、扁

平颅底等) 四. 神经外科新技术 1.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2.立体定 向神经外科技术 3内窥镜神经外科技术 4.血管内介入技术 5.放射神经外科 五. 蛛网膜下腔出血除高血压病主要有那些疾 病?如何进行病因诊断? 答:蛛网膜下腔出血除高血压病主要疾病有: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和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方法:CT和CTA,MRI和MRA,DSA;CT和CTA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在诊断上有逐步取代DSA可能;目前DSA仍然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金标准。 六.立体定向手术适应症 深部病灶活检 肿瘤内放疗(颅咽管瘤、胶质瘤等) 高血压脑出血 Parkinson’s Diseases 脑深部肿瘤切除 引导显微外科手术

温州医科大学外科学进展考试题库完整

一.开展显微神经外科需要具备哪些? 显微神经外科器械,如显微镜、头架、显微手术操作器械等;经过严格训练的人员:神经外科医师、神经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神经影像技术和设备。 二.说说鞍区的解剖结构 鞍区的血管:双侧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及前穿动脉(回返动脉)、后交通动脉及穿动脉; 垂体、垂体柄和下丘脑;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双侧海绵窦:颈内动脉C4、滑车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 三.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包括哪些? 1.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室内肿瘤、脑干肿瘤等) 2.脑血管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病、脑梗塞) 3.椎管内疾病(肿瘤、血管畸形) 4.功能性疾病(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症等) 5.先天性畸形(环枕畸形、环枢椎脱位、扁平颅底等) 四. 神经外科新技术 1.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2.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 3内窥镜神经外科技术 4.血管内介入技术 5.放射神经外科 五. 蛛网膜下腔出血除高血压病主要有那些疾病?如何进行病因诊断? 答:蛛网膜下腔出血除高血压病主要疾病有: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和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方法:CT和CTA,MRI和MRA,DSA;CT和CTA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在诊断上有逐步取代DSA可能;目前DSA仍然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金标准。 六. 立体定向手术适应症 深部病灶活检 肿瘤内放疗(颅咽管瘤、胶质瘤等) 高血压脑出血 Parkinson’s Diseases 脑深部肿瘤切除 引导显微外科手术 七.内窥镜神经外科—手术适应症 脑积水 脑室内囊肿和小肿瘤 脑内血肿 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斜坡胆脂瘤) 内窥镜活检和脑内寄生虫病 动脉瘤夹闭、垂体瘤 八. γ-刀手术适应症 <2.5cm 的听神经瘤 动静脉畸形 <3cm 的转移瘤,包括多发转移瘤 颅底肿瘤术后残留 垂体微腺瘤(ACTH除外) <2.5cm其他颅内肿瘤

中药制剂分析总结版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 一、选择或填空: 1. 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对中药 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 量检测。 2.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别;用中医药理论为 指导原则,评价中药制剂质量;中药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多途径性;有效 成分的非单一性;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多元性 3. 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 4. 取样必须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的基本原则:均匀合理,所取样品具代表性。 5. 粉末状样品可用圆锥四分法取样。 6. 常用提取方法:溶液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临界流体萃取 7. 常用净化方法:液—液萃取法、色谱法、沉淀法、盐析法、固相微萃取 8. 鉴别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9. 检查包括:制剂通则检查、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 10. 一般杂质检查包括: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砷盐、残留农药及残留溶剂等。 11. 性状鉴别包括:颜色、形态、形状、气、味、其他(光泽感、滑腻感等) 12. 显微鉴别:观察中药制剂中原药材的组织碎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适用于含原生药粉的制剂鉴别。 13. 理化定性鉴别方法有:化学反应法、升华法、光谱法和色谱法等。其中以薄层色谱法(TLC )最常用。 14. 杂质限量计算: 15. 中药材、中药制剂和一些有机药物中重金属的检出通常先将药品灼烧破坏,温度需控制在500-600℃ 16. 硫代乙酰胺试液与重金属的反应最佳pH 值是3.5。 17. 砷盐检验法中古祭法基本原理: 锌和酸作用产生初生态氢与供试品中微量砷盐化合物反应生成挥发性砷化氢 AsO3 + 3Zn+9H →AsH3↑+3Zn +3H2O 砷化氢与溴化汞试纸作用(颜色) AsH3+2HgBr2→2HBr+AsH(HgBr)2 (黄色) AsH3+3HgBr2→3HBr +As(HgBr)3 (棕色) 18. 醋酸铅棉花的作用:吸收除去H 2S 19. 砷盐检验法中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 法)既可作为作为砷盐的限量测定方法又能作为 砷盐的含量测定。 20. 干燥失重: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是指水分、结晶水,也包括其他挥发性的物质如乙醇等。 21. 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时,测定前甲苯需用水饱和,以避免其与微量水混合。 22. 生理灰分(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总灰分加盐酸处理后,不溶于盐酸的灰分)的组份差别在于钙盐。 23. 西洋参中人参的检查、乌头酯型生物碱(附子理中丸中乌头碱的检查)属于特殊杂质的检查 24. 制川乌中酯型生物碱的检查:比色法:双酯型生物碱在碱性条件下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异羟肟酸, 再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的异羟肟酸铁。 25. 农药残留的提取最常用乙腈和丙酮,现在丙酮被广泛利用,提取方法有索氏提取和振荡提取。 26. 农药残留的测定以色谱分离方法为主,其中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使用更广泛。 27. 样品的粉碎必须反复粉碎或碾磨,让其全部通过筛孔,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8. 样品的分离纯化中消化法常用的破坏方法有湿法消化和干法消化法。湿法消化加热灼烧时,温度控制 在420℃以下,避免被测金属化合物挥发。 %100%100??=??=S C V L S C V L )样品量()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准溶液的体积()杂质限量(%100?=样品量杂质最大允许量杂质限量

温州医学院 口腔解剖生理学练习题

《口腔解剖生理学》1—3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临床牙根是指() A、未显露于口腔的部分牙体 B、牙体被牙龈覆盖的部分 C、牙体发挥咀嚼功能的部分 D、被牙本质所覆盖的牙体部分 E、由牙釉质所覆盖的牙体部分 2、中线是指() A、平分颅面部为两等份的一条假想线 B、穿过两龈间的一条假想线 C、将牙弓分成两等份的一条假想线 D、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线 E、颅骨矢状缝 3、以下对牙颈曲线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牙颈缘在牙冠各轴面均呈弧形曲线U B、颈曲线在唇颊面成凸向牙含缘方的弧线 C、颈曲线在近中面呈凸向牙含缘方的弧线 D、颈曲线在远中面呈凸向牙含缘方的弧线 E、颈曲线在舌面呈凸向根方的弧线 4、以下关于"根管口"的解释哪个是正确() A、根管末端的开口处 B、髓腔的开口处 C、髓腔中根分叉的位置 D、髓室和根管交界的部分 E、根管最细的地方 5、哪个牙的近中面与邻牙近中面相接触?() A、中切牙 B、尖牙 C、第三磨牙 D、第一磨牙 E、第二双尖牙 6、牙中最早脱落的是() A、上颌乳中切牙 B、下颌乳中切牙 C、上颌乳侧切牙 D、下颌乳侧切牙 E、下颌乳尖牙 7、上颌第一磨牙最小的牙尖是哪一个?() A、远中颊尖 B、远中尖 C、远中舌尖 D、第五牙尖 E、近中颊尖 8、上颌第二磨牙最小的牙尖是() A、远中颊尖 B、远中尖 C、近中颊尖 D、近中舌尖 E、远中舌尖 9、下述上颌第二前磨牙与上颌第一前磨牙形态区别中哪个不正确?() A、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颊尖比较圆钝 B、上颌第二前磨牙在近中面无近中沟 C、上颌第二前磨牙牙含面近、远中点隙相距较远 D、上颌第二前磨牙多为扁形单根 E、上颌第二前磨牙远中接触区略偏舌侧

《系统解剖学》题库试题2

温州医学院_________学年第_________学期 年级_________专业《统解剖学》试卷()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_%)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余试题的答案写在试卷上。 2.请在答题卡上填涂好姓名、班级、课程、考试日期、试卷类型和考 号。试卷类型划A ;考号为学号,请填涂在“考号”的后九个空格 并划线。 3.答题卡填涂不符合规范者,一切后果自负。 4.所有试卷不得带出考场之外,否则以作弊论处。 5.考试进行到70分钟时,监考老师先收答题卡;考试结束时,再收试卷,并以班级为单位,按学号顺序整理好。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五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椎管(构成1分,内容1分) 2. 胆囊三角(部位,境界) 3. 局部淋巴结

4. 内侧丘系 5. 神经核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格,每个空格0.5分,共10分) 1. 低头时,项部突出最明显的是第颈椎棘突;胸骨角两侧的肋切迹与肋软骨连接;肩胛骨下角约平对肋或肋间隙。 2. 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张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的三角形裂口为。 3. 膈肌上的主动脉裂孔约在 椎水平、腔静脉裂孔约在、椎水平、 食管裂孔约在椎水平。 4. 咽峡由、、和共同围成。 5.输精管较长,根据其行程可分为:_____ 部,______ 部,______ 部和_______ 部。 6. 膝跳反射的感受器位于,传入神经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是。 。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四题,共20分) 1. 简述子宫的位置、形态(3分)和分部(3分)。

温州医学院临床专业局部解剖学重点

局部解剖学重点知识 第1次实验胸壁 1. 何为浅筋膜及组成? 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富含脂肪,还有浅动脉,浅静脉,浅淋巴管,皮神经。(系解P61) 2. 乳房的位置及构成? 位置:乳房是皮肤特殊分化的器官。女性乳房位于胸肌筋膜前面,胸骨旁线与腋中线之间,平第2-6肋高度。 构成:乳房由皮肤、纤维组织、脂肪组织和乳腺构成。(局解P56)3. 乳房的淋巴回流? 乳房的淋巴主要注入腋淋巴结,引流方向有6个: ①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淋巴结。 ②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③内侧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 ④深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间淋巴结。 ⑤内侧部的浅淋巴管与对侧乳房的淋巴管交通。 ⑥内下部的淋巴管通过腹壁和膈下的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管交通。(局解P56-57) 4. 何为深筋膜及内容? 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位于浅筋膜的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被体壁、四肢的肌和肌群以及血管神经等。(系解P61)5. 何为锁胸筋膜及穿过的结构? 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筋膜称锁胸筋膜。 胸肩峰动脉的分支和胸外侧神经穿出该筋膜,分布于胸大、小肌。(局解P57)6. 胸大、小肌的起止? 胸大肌起自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等处,各部肌束聚合向外,以扁腱止于肱骨大节结嵴。 胸小肌起自第3-5肋骨,止于肩胛骨的喙突。(系解P71)第2次实验颈浅层及甲状腺周围 1. 颈外静脉起始、位置及注入? 颈外静脉由下颌下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和枕静脉等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浅面斜行下行,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局解P29)2. 颈神经浅支的分支及浅出部位? 分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 颈丛皮支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局解P29) 3. 颈深筋膜分为哪三层? 颈深筋膜分为浅层,又称封套筋膜;中层,又称气管前筋膜;深层,又称椎前筋膜。 (局解P30)4. 解释胸骨上间隙、气管前间隙、椎前间隙、咽后间隙? 胸骨上间隙:封套筋膜在距胸骨柄上缘约3-4cm处,分为两层,向下分别附于胸骨柄前、后缘,两层之间为胸骨上间隙。 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的间隙。

温州医学院 口腔解剖生理学练习题

《口腔解剖生理学》1—3xx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临床xx是指() A、未显露于口腔的部分牙体 B、牙体被牙龈覆盖的部分 C、牙体发挥咀嚼功能的部分 D、被牙本质所覆盖的牙体部分 E、由牙釉质所覆盖的牙体部分 2、中线是指() A、平分颅面部为两等份的一条假想线 B、穿过两龈间的一条假想线 C、将牙弓分成两等份的一条假想线 D、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线 E、颅骨矢状缝 3、以下对牙颈曲线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牙颈缘在牙冠各轴面均呈弧形曲线U B、颈曲线在唇颊面成凸向牙含缘方的弧线 C、颈曲线在近中面呈凸向牙含缘方的弧线 D、颈曲线在远中面呈凸向牙含缘方的弧线 E、颈曲线在舌面呈凸向根方的弧线 4、以下关于"根管口"的解释哪个是正确()

A、根管末端的开口处 B、髓腔的开口处 C、髓腔中根分叉的位置 D、髓室和根管交界的部分 E、根管最细的地方 5、哪个牙的近中面与邻牙近中面相接触?() A、xxxx B、xx C、第三磨牙 D、第一磨牙 E、第二xx 6、牙中最早脱落的是() A、上颌乳中xx B、下颌乳中xx C、上颌乳侧xx D、下颌乳侧xx E、下颌乳xx 7、上颌第一磨牙最小的牙尖是哪一个?() A、远中颊尖 B、远中尖 C、远中舌尖

D、第五牙尖 E、近中颊尖 8、上颌第二磨牙最小的牙尖是() A、远中颊尖 B、远中尖 C、近中颊尖 D、近中舌尖 E、远中舌尖 9、下述上颌第二前磨牙与上颌第一前磨牙形态区别中哪个不正确?() A、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颊尖比较圆钝 B、上颌第二前磨牙在近中面无近xx C、上颌第二前磨牙牙含面近、远中点隙相距较远 D、上颌第二前磨牙多为扁形单根 E、上颌第二前磨牙远中接触区略偏舌侧 10、"外形高点"是指() A、牙体颊舌面最突出的部分 B、牙体近远中面最突出的部分 C、牙冠各面最高的点 D、牙体长轴与水平面成垂直关系时,牙冠各面最突出的部分 E、牙体各轴面最突出的部分 11、牙冠的"发育沟"是指()

中药制剂分析实例 (1)

沉香化气丸:本品为灰棕色至黄棕色的水丸;气香,味微甜、苦 伤湿止痛膏:本品为淡黄绿色至淡黄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 甘草浸膏:本品为棕褐色的固体,有微弱的特殊臭气和持久的特殊甜味;遇热软化,易吸潮。 薄荷油:“折光率应为1.456-1.466(附录VII F )旋光度取本品,依法测定(附录VII E),旋光度应为-17°至-24 °” 马钱子散中马钱子鉴定 “取本品10g,加浓氨试液数滴及氯仿10ml,浸泡数小时,滤过,取滤液1ml蒸干,残渣加稀盐酸1ml使溶解,加碘化铋钾试液1-2滴,即生成黄棕色沉淀。” 大黄流浸膏中大黄的鉴定 “取本品1ml,加1%氢氧化钠溶液1ml,煮沸,放冷,滤过.取滤液2ml,加稀盐酸数滴使呈酸性,加乙醚10ml,振摇,乙醚层显黄色,分取乙醚液,加氨试液5ml,振摇,乙醚层仍显黄色,氨液层显持久的樱红色.” 牛黄解毒片中冰片的微量升华鉴别 取本品1片,研细,进行微量升华,得到白色的升华物,加新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液滴边缘显玫红色 大黄流浸膏中升华物的鉴别 取本品1ml,进行微量升华,升华物置显微镜下观察,有菱形针状结晶、羽状和不规则状结晶,滴加氢氧化钠试液,溶液显紫红色 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的鉴别 “取本品15丸,加少量水,搅拌使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取2ml,加水至25ml,摇匀,照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83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1.西洋参中人参的检查 西洋参主要含人参皂苷Rb1、Rb2、Rc、Rd、Re、Rf、Rg1、F3、F11等以及挥发性成分、有机酸、糖类,人参主要含人参皂苷R0、Ra、Rb1、Rb2、Rc、Rd、Rg1、Rg2、Rh1、Rh2、Rh3等及有机酸、糖类等, 检查方法:取人参药材1g、西洋参药材1g依法分别制制成对照溶液,去西洋参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各2ul,分别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a甲醇?a水(13:7:2)的下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不得显与人参对照药材完全一致的斑点。 2.大黄中土大黄苷的检查 正品大黄主要含蒽锟苷及其苷元,质差大黄(如河套大黄)含少量土大黄苷元,波叶大黄(土大黄)含土大黄苷成分较多,药典规定大黄中不得检出土大黄苷成分,在紫外灯下不得呈亮蓝紫色荧光。 3.阿胶中碱性挥发性物质的检查 驴皮腐烂过程中,在酶和细菌的作用下,使蛋白质分解产生一种碱性含氮物质,即游离氮和挥发性低链胺、芳香胺类,如三甲胺、尸胺、吲哚等。这些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药典规定100g样品中挥发性碱性物质的含量以氮计,不得超过100mg。 测定方法:精密称取样品5g,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凯氏蒸馏瓶中,立刻加1%氧化镁混悬溶液5ml。迅速密塞,通入水蒸气进行蒸馏,以2%硼酸溶液为接收液,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5滴,从滴出第一滴凝结水珠时起,蒸馏7分钟停止,馏出液用硫酸液(0.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即得。

2017年中药制剂分析学期末考试(专升本)

江西中医药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平台 2017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批次专业:2016年春季-中药(专升本)课程:中药制剂分析(专升本) 总时长:120分钟 1. ( 单选题 ) 热原组成中致热活性最强的是( )。(本题3.0分) A、脂多糖 B、蛋白质 C、磷脂 D、多肽 E、核糖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3 2. ( 单选题 ) 利用溶出原理达到缓(控)释目的的方法是()。(本题 3.0分) A、包衣 B、制成微囊 C、制成不溶性骨架片 D、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中 E、制成药树脂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3 3. ( 单选题 ) 主要用于口含片或咀嚼片的填充剂是()。(本题 3.0分) A、预胶化淀粉 B、甘露醇 C、淀粉 D、微晶纤维素 E、硫酸钙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3 4. ( 单选题 ) 根据生物技术药物结构性质,目前主要的给药途径是()。(本题3.0分) A、鼻腔给药 B、口服给药 C、注射给药 D、经皮给药 E、肺部给药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3

5. ( 单选题 ) 关于药物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中表述错误的是()。(本题3.0分) A、皮肤的水合作用,对水溶性药物的促进作用较脂溶性药物显著。 B、由于人体不同部位角质层的厚度不同,药物在人体许多部位的透过性差异很大。 C、选用与离子型药物所带电荷相反的物质作为载体有利于药物在角质层的透过。 D、熔点低的药物易透过皮肤。 E、由于脂溶性越强越易透过角质层,药物的脂溶性增加利于提高药物的经皮透过量。 学生答案:E 标准答案:E 解析: 得分:3 6. ( 单选题 ) 复方碘口服溶液处方中,加入碘化钾的目的是()。(本题3.0分) A、乳化剂 B、助溶剂 C、潜溶剂 D、增溶剂 E、润湿剂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3 7. ( 单选题 ) 微粒的动力学性质是指()。(本题3.0分)

中药制剂分析习题集

中药制剂分析 习题集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C ) A.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 B.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 C.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 D.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 E.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体内代谢过程 2.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 A ) A.70~80℃ B.60~80℃ C.65~85℃ D.50~60℃ E.40~60℃3.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 E ) A.指导合理用药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 C.指导检测有毒物质D.指导检测贵重药材 E.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 4.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 E ) 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 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 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 D.对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E.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 5.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A ) A.溶剂提取法B.煎煮法C.升华法 D.超临界流体萃取E.沉淀法 6.取样的原则是( C ) A.具有一定的数量B.在效期内取样C.均匀合理 D.不能被污染E.包装不能破损 7.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最适用于(E ) A.用药材提取物制成制剂的鉴别 B.用水煎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C.用制取挥发油方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D.用蒸馏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E.含有原生药粉的制剂的鉴别 8.在六味地黄丸的显微定性鉴别中,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为( C )的特征。 A.山药 B.茯苓 C.熟地 D.牡丹皮 E.泽泻 9.在牛黄解毒片的显微化学反应中,取本品研细,加乙醇10mL,温热1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0.5mL,加热,即显红色,为鉴别方中( C )药材的反应。 A.大黄 B.牛黄 C.黄芩 D.冰片 E.雄黄 10.在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为( C ) A.UV法 B.VIS法 C.TLC法 D.HPLC法 E.GC法

第十四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第十四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基本要求] 一、掌握中药及其制剂测定前的提取纯化方法。 二、熟悉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三、了解中药及其制剂的分类。 [本章分配学时数] 4学时 第一节概述 用中药防病治病具有悠久的历史。西医西药对威协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药物还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世界范围掀起了中医中药热。 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实现中药现代化,已成为中医药工作的共识。中药生产的大桶煮提、大锅蒸熬及匾、勺、缸类生产器具当家的状况大为改善,进而出现不锈钢多功能提取罐、循环蒸发、多效蒸发,流化干燥等设备,中成药的剂型由丸、散、膏、丹为主发展成有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及少量粉针等剂型。但是,我国现阶段中成药还难以在国外注册、合法销售与使用。 目前中国仅占全世界天然药物贸易额的l%左右。主要原因是产业现代工程技术水平不高,制备工艺和剂型现代化方面落后;生产过程缺乏科学、严格的工艺操作参数,出现有效成分低、疗效不稳定、剂量大、服用不方便、外观差、内在质量不稳定;缺少系统的量化指标,多数产品缺乏与疗效基本一致的内在质量标准;许多复方制剂难以搞清楚其作用的物质基础。“丸、散、膏、丹,神仙难辨” 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要改变这种现状,让西方医药界接受中药,增强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主要途径是,以中药理论为指导,采用先进的技术,实现中药现代化。即“有效、量小、安全、可控”。涉及提取分离工艺、制剂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化。 发展历史 早在战国时期,医学家们著成了中医学第一部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为中医药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体系,还收载了许多有名的方剂,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最早提出成药剂概念,主张成批生产,以备急用;明代伟大医

中药制剂分析(参考答案)

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色谱分析。 2、中国药典中规定,水浴温度指:98~100℃。 3、中国药典中规定“恒重”是指供试品2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多少范围内:0.3mg。 4、“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十万分之一。 5、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95%乙醇。 6、无需过滤除药渣操作的是:连续回流提取法。 7、对水溶液样品中的挥发性被测成分进行净化的常用方法是:蒸馏法。 8、下列属于样品净化方法的是:固相萃取法。 9、进行中药制剂中重金属检查时,样品的处理方法应选:消化法。 10、关于牛黄解毒片的性状描述正确的是:本品为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有冰片香气,味微 苦,辛。 11、中药制剂的鉴别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是:薄层色谱法。 12、正确的描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的位置上,斑点颜色。 13、中药制剂的一般杂质检查包括:酸、碱、氯化物、重金属、砷盐。 14、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那种试剂作为显色剂:硫代乙酰胺。(碱性溶液中,用硫化钠)。 15、砷盐限量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除去H2S. 16、不属于特殊杂质检查的是:安宫牛黄丸中酸不溶性灰分的检查。 17、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溴化汞试纸。 18、不需要进行含乙醇量检查的机型是:糖浆剂。 19、现版中国药典中,含量测定应用最多的方法是:HPLC。 20、GC法或HPLC法用于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时,定量的依据是:峰面积。 21、采用HPLC法对中药中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时最常用的色谱柱是:ODS柱(C18反相柱) 22、化学分析法主要使用于测定中药制剂中:含量较高的一些成分和无机成分。 23、气相色谱法中用于中药制剂的定量分析主要适用于:含挥发油成分及其他挥发性组分的制剂。 24、中药制剂分析中,大多数组分均在可见、紫外区有吸收,这类组分通常采用:紫外检测器(UVD)。 25、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累的中药的是:黄连(含小檗碱、黄连碱)。 26、分析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时,常用的样品净化方法是:氧化铝柱。 27、常用于提取黄酮苷的溶剂是:甲醇-水或甲醇。 28、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此题 要剔除“稳定可靠”这个选项)。 判断题 1、中国药典由凡例、正文、附录、索引四部分组成。(对)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目前每5年审议改版一次。(对) 3、在薄层定性鉴别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硅胶。(对)

温州医学院影像大纲综述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第六版 主编:吴恩惠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包括了X线、CT、MRI、介入放射学和超声等,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临床学科。本教材主要用于培养通科医生,遵循教材“三基”、“五性”和“三特定”的编写原则要求。 《医学影像学》第6版是在第5版基础上修订,对眶架进行了调整,第6版分为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两篇,以表示二者的差别和提高对介入放射学特点及临床重要地位的认识。在影像诊断学一篇中对成像技术与临床、循环系统、乳腺章节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在每一章器官疾病诊断之后增写了各种影像检查的比较与优选,以便对诊断器官的疾病能选择最是适宜的检查方法。此外还增编了小儿影像诊断学。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各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和常见病的基本病变影像学变化。 (二)了解影像学诊断的成像原理,诊断价值及其限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发展概况。 (三)了解影像学中各种检查方法,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及应用范围,并能在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 (四)学会观察、分析各种影像的表现、方法和诊断原则。 二、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按“少而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内容包括了影像学诊断的应用原理、检查方法、观察与分析方法以及诊断原则、影像诊断的价值与限度及各系统正常与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三、教学方法: 教学中要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与诊断水平。影像诊断学是通过图像来反映解剖、生理,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并以影像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因此要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利用视听教具,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充分应用X线片、幻灯及与之相应的解剖和病理标本、挂图、实物、模型、录像和电影等手段。要把诸影像表现同解剖学及病理学结合起来,以加深学生对多种影像的成像解剖基础与病理基础的理解。

温州医科大学内部系解名解

温州医科大学内部系解名解 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时前方,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翼点:在颅的侧面,额、顶、蝶、颞四骨结合部称翼点。此处最为薄弱,常构成H形的缝,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向前凸出,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序数的标志。 斜角肌间隙:位于颈根部,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1肋围成,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它是口腔与鼻咽之间的狭窄部,也是口腔与咽的分界。 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三角内常有胆动脉通过,因此该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声带:声韧带连同声带肌及覆盖于其表面的喉黏膜一起,称为声带,是发音装置。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部内面,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此次膀胱黏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黏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称为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膀胱镜检查时应特别注意。 体循环:由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各级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经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体循环。 二尖瓣复合体:二尖瓣环、瓣尖、腱索和乳头肌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称为二尖瓣复合体。是防止左心室的血液倒流回左心房的装置。 动脉韧带:在肺动脉干分叉处的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的一纤维结缔组织索,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若生后不闭锁有血液流通则称为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掌浅弓:由尺动脉末端的主干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深面,弓的凸侧平掌骨中部,从弓的凸侧发出3条指掌侧总动脉和1条小指尺掌侧动脉。 静脉角: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处形成的夹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 灰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因富含血管,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神经核:为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的团块状或柱状结构。 内侧丘系:薄束核和楔束核的传出纤维在中央管的腹侧越中线交叉至对侧,形成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锥体束的背侧折转上行,形成内侧丘系,传导来自对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精细触觉,终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基底核:大脑半球深部,蕴藏在白质内的灰质团块,包括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体。 书本

中药制剂分析总结讲课稿

中药制剂分析总结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 一、选择或填空: 1. 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 分析;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 2.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别;用 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评价中药制剂质量;中药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多途径性;有效成分的非单一性;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多元性 3. 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 4. 取样必须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的基本原则:均匀合理,所取样品具代表性。 5. 粉末状样品可用圆锥四分法取样。 6. 常用提取方法:溶液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临界流体萃取 7. 常用净化方法:液—液萃取法、色谱法、沉淀法、盐析法、固相微萃取 8. 鉴别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9. 检查包括:制剂通则检查、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 10. 一般杂质检查包括: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砷盐、残留农药及残留溶剂 等。 11. 性状鉴别包括:颜色、形态、形状、气、味、其他(光泽感、滑腻感等) 12. 显微鉴别:观察中药制剂中原药材的组织碎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适用于含原生药 粉的制剂鉴别。 13. 理化定性鉴别方法有:化学反应法、升华法、光谱法和色谱法等。其中以薄层色谱法 (TLC )最常用。 14. 杂质限量计算: %100???=C V S C V L )样品量()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准溶液的体积()杂质限量(%100?=样品量 杂质最大允许量杂质限量

2014学年温州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期末试卷(A)

2008年级《系统解剖学》试卷(A) (答案在后面)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骨骼 2、上消化道 3、体循环 4、灰质 5、基底 二、填空题: 1、骨由、、和血管、神经、淋巴管组成。 2、翼点位于、、、四骨交汇处。 3、牙周组织包括、和组成。 4、输卵管由外向内可为、、、 四段,其中是受精部位。 5、脑由、、、、和小脑组成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关节的基本构成(3分)及关节的辅助结构(2)。 2、简述胃的位置和分部。 3、简述三尖瓣复合体组成及作用。 4、简述语言中枢的名称及位 1、关于冠状面描述正确的是: A.把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B.把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C.把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D.把身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 E.把身体分为前后对称两部分。 2、不属于长骨构成的是: A.骺 B.骨体 C.骨髓腔 D.板障 E.干骺端 3、位于前臂内侧的是: A.尺骨 B.桡骨 C.肱骨 D.胫骨 E.腓骨 4、在体表不能触及的结构是: A.外上髁 B.内上髁 C.外踝 D.内踝 E.桡神经沟 5、不属于脑颅骨的是: A.额骨 B.上颌骨 C.颞骨 D.蝶骨 E.枕骨 6、不属于颅中窝结构的是: A.鸡冠 B.垂体窝 C.前床突 D.圆孔 E.卵圆孔 7、开口于上鼻道的副鼻窦为: A.上颌窦 B.额窦 C.前中组筛窦 D.后组筛窦 E.蝶窦 8、不参于肘关节构成的是: A.尺骨茎突 B.肱骨小头 C.肱骨滑车 D.桡骨头 E.桡切迹 9、不参于腕关节构成的是: A.手舟骨 B.月骨 C.三角骨 D.尺骨下端 E.桡骨下端 10、不参于小骨盆界线构成的是: A.骶岬 B.弓状线 C.髂嵴 D.耻骨梳 E.耻骨联合上缘 11、不能作收展运动的关节是: A.肩关节 B.肘关节 C.腕关节 D.髋关节 E.踝关节 12、不参于椎骨构成的是: A.椎体 B.椎弓根 C.椎弓板 D.椎间盘 E.上下关节突 13、胸骨角平对: A.第一肋 B.第二肋 C.第三肋 D.第四肋 E.第五肋 14、起于胸骨柄、锁骨,止于乳突的肌是: A.胸大肌 B.胸锁乳突肌 C.胸小肌 D.下颌舌骨肌 E.胸骨舌骨肌

药物分析讲稿-第十四章 中药制剂分析

第十四章中药制剂分析 从制剂的角度来看,中药制剂是制剂中的一类。前面关于制剂分析的有关原则同样适用于中药制剂的分析。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中药制剂作为不同的一大类,它的分析有其特殊的一面。 第一节概述 中药制剂分析(Analysis 0f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 中药制剂系指以中药为原料,按中医药学理论基础配伍、组方,以一定制备工艺和方法制成一定剂型的药物制剂。中药制剂一般又称为中成药(Chinese Patent Medicine)。 一、中药制剂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 二、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 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中药制剂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质量控制等环节都有其特点,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中药材质量差异较大 中药材的质量与产地、生长环境、采收季节有密切的关系,不同产地的同一品种的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有较大差异,同一产地的同一品种药材由于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及贮藏条件的不同,化学成分的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因此使得中药制剂品质差异较大。 (二)成分复杂,有效成分难以确定 单味药材的化学成分已相当复杂,例如每一味中药都含有几种甚至数十种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理化性质各异,含量差别很大,复方制剂所含的化学成分更加复杂,各药味的化学成分之间有时还相互作用,很难确定哪种成分为有效成分,如鞣质,在麻黄中为无效成分,而在地榆中为有效成分,有止血之功效,这就给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剂型多 中药制剂传统剂型较多,因制备方法不一,存在状态不同,各有特点,所以在含量测定方法上除了考虑方法的专属性、灵敏性外,尚需注意药材在制剂中的存在形式,辅料对测定的影响及各成分间的干扰。中药制剂分析的样品一般需要经过提取、纯化等预处理过程,以排除干扰组分的干扰。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般较低,因此要求检验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色谱法等分离效能高、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方法特别适用于中药分析。 (四)不同提取分离方法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提取、溶剂的选择及提取工艺等因素,对分析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研究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时,必须考察不同的提取、分离条件,选择高效而稳定的分析方法。 三、中药制剂分析的展望 第三节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程序 中药制剂分析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包括:供试样品的抽取、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与纯化、样品的真伪鉴别试验、样品的质量检验、样品中的主药的含量测定和检验记录等,现简介于下。 一、取样 (一)供试品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取样法是指选取供测定用供试品的方法,就是从整批成品中抽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供试样品。取样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正确性,取样的基本原则是均匀、合理。取样前,应注意品名、产地、规格、等级及包件式样是否一致,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清洁程度以及有无水迹、霉变或其他物质污染等情况,详细记录。凡有异常情况的包件,应单独检验。 (二)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取样方法进行取样 一般应从每个包装的四角及中间五处取样,深度可达1/3~2/3处。取得样品可装入清洁、干燥、具塞磨口容器中或密封的塑料袋中,并标上品名、批号、数量、取样日期及取样人等,取样人员应熟悉各类中成药的理化性质,对外观性状已发生变化者,应分别取样,装入不同容器内。 中药制剂取样量至少够3次检测的用量,贵重药可酌情取样。 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与纯化 中药制剂的组成远较一般制剂复杂,除含有附加剂外,原料药材的提取物中还含有众多的化学成分,因此在测定前一般需将测定组分从制剂中提取出来,有的还需作进一步的纯化处理。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第十五章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简介 第一节 概述 中药是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达其性味、功效和使用规律,并且按中医药学理论指导其临床应用的传统药物,中药是祖国医药伟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种繁多,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名族宝贵的医药遗产。中药制剂是根据药典、制剂规和其它规定的处方,将中药的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故中药制剂一般又称为中成药。千百年来,通过历代医药学家的共同努力,中药制剂的品种日益增多,各种传统剂型日趋完善,我国现有35大类、43种剂型共5000余种中成药。 为保证中药制剂的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必须对中药制剂进行合理的质量分析。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作者将现代科研技术和手段,应用到传统中药的有效成分、药理、制剂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使得中药制剂在品种、产量、生产规模、新产品的研制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一、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 中药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是其中的化学成分,特别是中药复方制剂含有众多的化学成分,作用十分复杂,分析难度较大,因此,中药制剂分析与化学药物制剂分析相比,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有效成分的难确定性 中药药效的发挥是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从整体上来控制中药的质量。中医临床用药一般由几味或几十味组成的复方,单味药材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物,复方制剂所含的化学成分就更复杂,中药制剂中产生的疗效是多种化学成分的协同作用,有产生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 也有目前认为

无生物活性的无效成分;有有机成分,也有无机成分,而且,中药材中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的概念也是相对的,某一化学成分在一种药材中为有效成分,在另一种药材中就也可能是无效成分。所以,对于中药制剂的研究,很难用1~2中成分作为疗效指标成分,因此,对于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应当综合考虑。 2、中药制剂组方的原则性和规律性中药制剂是严格按照中医理论和用药原则而组方的,各味药材在处方中地位不同,有君、臣、佐、使之分,进行质量分析时,首先进行组方分析,通过组方分析首选君药、贵重药及剧毒药建立分析方法。当君药无明显特征或有效成分不明确而难以分析时,才可考虑分析臣药及其他药。其次,对毒药、剧药成分进行检测,以达到临床用药安全可靠,目前,多根据制剂中某药味有效成分的特性建立控制方法,随方分析主药或药群的有效成分进行质量评价。 3、中药制剂中原药材来源和炮制的差异性中药制剂中原药材差异较大,分析时应考虑药材来源与炮制等方面的影响。中药材品种繁多,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很多,药材规格、产地、生长环境、药用部位、采收季节和加工方法等均会影响到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影响到中药制剂的质量和临床疗效。现代研究表明,不同的采收期中药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很大,如薄荷中的薄荷脑于秋季叶变黄时含量最高,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丹参酮在11、12月份含量最高。此外,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其化学成分、性味、药理作用等方面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药材应严格遵守中药炮制规,对炮制工艺、成品质量都要严格控制。 4、中药制剂剂型、生产工艺及辅料的多样性含有相同药材的不同中药制剂,不同生产工艺的差别,都将会影响到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含量。中药制剂的剂型较多,传统剂型有丸、散、膏、丹、酒、汤、茶、锭等;现代新剂型有合剂、酊剂、颗粒剂、片剂、注射剂等,各种剂型由于制备方法不一,存在状态不同,剂型的多样性,决定了分析方法的多样性。有些中药制剂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即使同一批、同一生产车间,若工艺稍有差别,也很难保证不同批次之间化学成分的一致性。此外,中药制剂所用辅料,如蜂蜜、糯米粉、植物油等,对质量分析均有一定的影响,大多需要进行提取、分离、净化等繁琐的预处理,以排除干扰,才能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所以,在分析方法上除考虑方法的专属性、灵敏性外,尚需注意药材在制剂中的存在形式、辅料对测定的影响及各成分间的干扰。应针对不同工艺、剂型和辅料等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和检测项目。若制剂中含有药材粉末,保留有植物组织特征,可用显微法鉴别;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时,则须将被测成分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出来。若制剂是由药材提取物、浸出物制成,则理化分析法是其主要的分析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