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绵阳南山中学2017年秋季高2017级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王清菊审题人:童家珍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主观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共2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冰屑.(xiè)干.练(gàn)猝.不及防(cù)叱咤.风云(chà)

B. 坍圮.(pǐ)浸.渍(qìn)屏.息以待(bǐng)切齿拊.心(fǔ)

C. 创.伤(chuāng)卮.酒(zī)力能扛.鼎(gāng)引吭.高歌(háng)

D. 拜谒.(yè)刀俎.(zǔ)望风披靡.(mǐ)挥斥方遒.(qi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叱咤风云(chà)”应为“叱咤风云(zhà)”,B项,“浸渍(qìn)”应为“浸渍(jìn)” C项,“卮酒(zī)”应为“卮酒zhī”。本题考查普通话字音识记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楹联明信片毛骨悚然攻城略地

B. 瓦菲影牒机奋笔疾书绿草如荫

C. 作揖渡假村书生意气星晖斑斓

D. 落漠孺子牛暗然神伤举一反三

【答案】A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

....,心情糟透了。

B. 既然我们两个意见不一致,就没有必要再往一块走了,以后我们只能是秋毫无犯

....。

C. 近日,简阳市警方和工商等部门上下其手

....将隐匿于东城区鳌山国际社区内的一处生产假烟窝点捣毁,当场将四名嫌疑人抓获。

D. 一个国家只有依靠自己的实力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要不然只能落到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的地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此处使用正确。A.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此处望文生义。B.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此处望文生义。C.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本题采用的是独立辨析形式,指向明确,所选成语大多取自课内,难度不大。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日媒称超过六成的中国人因为钓鱼岛争端拒绝日货,该结果反映出中国人的感情和行动对钓鱼岛问题产生了巨大影响。

B. 交管部门开展“两整一治”专项行动,切实减少和预防道路安全事故,保障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

C. 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作者平时注重

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知识的积累。

D. 国庆大假期间,我国多地出现抢购商品房的现象。一些不法商人乘机哄抬价格,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坚决打击不法行为,稳定房价。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国人的感情和行动对钓鱼岛问题产生了巨大影响”主客颠倒,应是“钓鱼岛问题对中国人的感情和行动产生了巨大影响”。B项,“减少和预防”语序不当,应先“预防”后“减少”。D项,偷换主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坚决打击不法行为,稳定房价”的主语应为“政府部门”。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所谓“免死金

牌”,,,。,

,。

①需要的时候左右部分进行对接

②它一般都明确地记载着赐券日期、赐券对象以及被赐者的功勋和特权

③确切地说应该叫做“丹书铁券”或“金书铁券”

④往往要被分割成左右两半——右边的一半留于皇宫,左边的一半由被赐者保管

⑤是皇帝赐予功臣的一种莫大奖赏

⑥是皇帝发给大臣的一张荣誉证书

A. ③④⑤⑥②①

B. ⑥③⑤②④①

C. ②④①③⑤⑥

D. ⑥④③①②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所给的句子可知,①④两句关系密切,应排在一起,且①“左右部分进行对接”紧承④“右边的一半留于皇宫,左边的一半由被赐者保管”,据此可确定④①的顺序,排除A项和D项。又因为⑤“赐予功臣……莫大奖赏”比⑥“发给大臣……荣誉证书”更进一层,故⑥应排在⑤之前,据此可排除C项。本题以排序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把握所给文段的基本内容,将所给需要排序的句子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

6.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是东晋文学家五柳先生陶渊明在《咏荆轲》中评价荆轲的话,表达了他对荆轲的敬仰之情。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史学上和文学上都是极有价值的巨著,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谦称是表示谦虚的称谓,“鄙人”、“竖子”、“足下”、“不才”、“舍下”、“仆”、“愚”都属于谦称。

D.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定的国别体史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应对策略如下:一、分类筛检,力争全面。以课本基本篇目所涉及的文学常识为主,按中国古代、中国现当代、外国三个类别进行整理。二、强化记忆,加深理解。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高考主要考查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三、稳固根本,水到渠成。最后,考生可以方智范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概述》、殷国明先生的《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以及人教版教材附录《外国文学简介》为依托,从文学简史的角度对文学常识考查的“纲”再作一番梳理,完整了解文学常识的体系,稳固根本。

试卷中出现“不常见”常识的考查几率并不大,考生没必要去猎奇,顺其自然。相信经过考生的智慧筛检,全面梳理,巧妙记忆,文学常识题的备考一定会水到渠成。

考点:识记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8分,每小题2分)

文言文阅读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①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②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③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④号葬项羽毂城。

[注]①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城,中隔广武涧。②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③新安,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渑池东。④鲁公:项羽曾被楚怀王封为鲁公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王数.项羽曰数:列举罪状

B. 丁壮苦.军旅苦:以……为苦

C. 王.其将,罪六王:封王

D. 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略:大致,差不多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杀已降,为.政不平为.击破沛公军

B. 夫为人臣而.弑其主夜缒而.出

C. 汉王伤胸,乃.扪足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 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常以.身翼蔽沛公

9. 给文中画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B.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C.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D.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10.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相持很久,使士兵产生了厌战的情绪,于是刘邦和项羽约定在广武涧谈判。

B. 汉王历数项羽暴虐、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

C. 汉王被弩箭射中了胸部。却摸着脚谎称只是脚趾受伤,其主要意图在于稳定军心。

D. 项羽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后,马上罢兵撤走了,而刘邦却没有遵守约定,继续进兵追击项羽,还联合其他诸侯军队共同进击楚军。

11. 把课内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

(2)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答案】7. D 8. D 9. D 10. B

11. (1)那秦王有虎狼一样的野心,杀人唯恐不能杀完,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2)汉王出来在军中走了走,病得更重了,于是赶快撤军到成皋。

【解析】

7. 试题分析:结合上下文可知,D项,“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的意思是“杀了八万楚兵,终于夺取平定了楚地”,“略”的意思是“掠夺,夺取”。A项,“汉王数项羽曰”意思是“汉王列举项羽的罪状说”;B项,“丁壮苦军旅”意思是“年轻人厌倦了长期行军作战”;C项,“王其将,罪六”意思是“封赏他们的降将,这是你的第六条罪状”,据此可知,这三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是正确的。

8. 试题分析:D项,前后两个“以”均为介词,用。A项,前一个“为”,动词,处理;后一个“为”介词,替。B项,前一个“而”表转折,却;后一个“而”,表修饰,不译。C项,前一个“乃”,表转折,却;后一个“乃”,表承接,于是,就。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共有以下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睐,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做文言虚词类题时,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9. 试题分析:结合原文来看,画线句子的上文说只有鲁县人还为项羽坚守,不肯降服,因为怀王当初封项羽为鲁公。画线句子中“鲁”是地名,“鲁父老”指的是鲁县的父老乡亲,“示鲁父老项羽头”就是“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遂”一般不放在句末,故“鲁乃降”后应断开,可排除BC两项。比较A项和D项,“汉王引/诸侯兵北”,中间断开之后,意思可理解为“汉王引退,诸侯军队北上”,与语境不合;“汉王引诸侯兵北”的意思是“刘邦就率领诸侯军北上”,符合上下文语境,故答案应为D项。

10. 试题分析:B项,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目的不是为了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汉王列举了项羽的十大罪状,并说“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其意在说明项羽罪大恶极,人人得而杀之,也昭告天下自己行为的正义性,并激怒项羽,给自己的军队战胜项羽制造机会。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及筛选信息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夫”,指示代词,那;“举”,完,尽;“刑”,动词,处罚;“胜”,尽,完。(2)“行军”是“行于军”的省略,意思是在军中走了走;“因”,于是。

参考译文

楚汉两军相持很久,胜负未决,年轻人厌倦了长期行军作战,老弱者由于运送粮饷疲惫不堪。汉王和项羽隔着广武涧对话。项羽要跟汉王单独决一雌雄,汉王则一项一项地列举项羽的罪状说:“当初我和你项羽一同受怀王之命,说定了先入关中者在关中为王,你项羽违背了约定,让我在蜀汉为王,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你项羽假托怀王之命,杀了卿子冠军宋义,而自任上将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你项羽奉命援救了赵国,本应当回报怀王,而你项羽却擅自劫持诸侯的军队入关,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怀王当初约定入关后不准烧杀掳掠,你却焚毁秦朝宫室,挖了始皇帝坟墓,私自收取秦地的财物,这是你的第四条罪状。你硬是杀掉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这是你的第五条罪状。你采用欺诈手段在新安活埋了二十万秦兵,却封赏他们的降将,这是你的第六条罪状。你项羽把各诸侯的将领都封在好地方,却迁移赶走原来的诸侯王田市、赵歇、韩广等,使得他们的臣下为争王位而反叛,这是你的第七条罪状。你项羽把义帝赶出彭成,自己却在那里建都,又侵夺韩王的地盘,把梁、楚之地并在一起据为已有,这是你的第八条罪状。你项羽派人在江南秘密地杀了义帝,这是你的第九条罪状。你为人臣子却谋杀君主,杀害已经投降之人,你为政不公,不守信约,不容于天下,大逆不道,这是你的第十条罪状。如今我率领义兵和诸侯们来讨你这个残害人的罪人,只让那些受过刑的罪犯就可以掉你项羽,又何必劳累我来跟你挑战呢?”项羽十分恼怒,埋伏好的带机关的箭射中了汉王。汉王伤的是胸部,却按着脚说:“这个强盗射中了我的脚趾!”汉王因受箭伤而病倒了,张良硬是请他起来出去巡行,慰劳部队,以便稳定军心,不让楚军占胜利的威势压过汉军。汉王出去巡视军营,病情加重,立即赶回了成皋。

项羽跟汉王约定,平分天下,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项羽罢兵回东方了,汉王也想率军回西方。但汉王采用张良、陈平的计策,乘楚军兵疲粮尽,索性就消灭它,于是进兵追赶项羽,到阳夏南面让部队驻扎下来,和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约定日期会合,共同攻击楚军。汉王到达固陵,韩信、彭越却没有来会合。楚军迎击汉军,把汉军打得大败。

五年(前202),高祖和诸侯军共同进攻楚军,与项羽在垓下决战。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逃走,楚军因此全部崩溃。汉王派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一直追到东成,杀了八万楚兵,终于夺取平定了楚地。只有鲁县人还为项羽坚守,不肯降服,因为怀王当初封项羽为鲁公。汉王就率领诸侯军北上,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鲁人这才投降。于是,汉王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羽葬在谷城。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②?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

②致身:献身于国君。

12. 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13. 结合全诗,作者表达了哪些感情?

【答案】12. 首联描写了秋风秋雨傍晚时分才停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群雁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

13. ①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已定,雁群频飞。萧瑟秋景引发了诗人感秋的寂寞。②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和寒夜独处的悲凄。加重了思乡之情。③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④末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写景朴实无华,写情真切感人。(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

1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首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答题关键词“画面”“氛围”。首先,描写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典型意象分析氛围。

点睛:鉴赏景物形象之法:提问形式: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2.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景物的?3.这首诗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什么画面?是如何展示的?答题步骤:第一步:描写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联系诗人的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答案构成: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方法总结及运用示范:意境分析三注意:一注意:描绘图景将诗句与想象结合。描绘诗中图景,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二注意:概括意境特点应多角度。概括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这两个词最好能从不同的角度概括,角度有色彩、动静、视野、荣衰、明暗、气势等。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淡静美、清丽隽永、感伤哀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绪基调。三注意:分析情感要具体。诗歌情感分析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1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表达了哪些感情”这是考查诗歌情感。解答此题,应结合着诗歌注释及写作背景,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作答。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

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14.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她飘过,像梦一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戴望舒《雨巷》)

(3)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4)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答案】 (1).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 (2)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3). (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4).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5). (4)士皆瞋目, (6). 发尽上指冠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上下句填空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上句或下句,仔细回忆自己背诵的相关内容,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还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峥嵘、稠、凄婉、漫溯、辉、斑斓、瞋、冠。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重读荆轲

张承志

(1)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妇孺皆知。但是今天大家都应该重读荆轲。《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荆轲一节,是古代中国勇敢行为和清洁精神的集大成。那一处处永不磨灭的描写,一代代地感动了哺育了各个时代的中国人。

(2)独自静静读着荆轲的故事,人会忍不住地想:我难道还能如此忍受吗?如此庸庸碌碌的我还能算一个人吗?

(3)易水枯竭,时代变了。

(4)荆轲也曾因不合时尚潮流而苦恼。与文人不能说书,与武士不能论剑。他也曾被逼得性情怪僻,赌博喝酒,远远地走到底层去寻找解脱,结交朋党。他和流落市井的艺人高渐离终日唱和,相乐相泣。他们相交的深沉,以后被惊心动魄地证实了。

(5)荆轲遭逢的是一个大时代。

(6)他被长者田光引荐给了燕国的太子丹。田光按照“三人不能守密、两人谋事一人当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10月月考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18级10月月考 数学(理工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12A x x =-<,()0,2B =,则A B =( ) A. {}04x x << B. {}22x x -<< C. { }02x x << D. {}13x x << 2.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476a a a ++=,则7S =( ) A. 7 B. 10 C. 14 D. 21 3. 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设AB a =,BC b =,AC c =,则a b c -+等于( ) A. 0 B. C. 2 D. 4. 设sin 2sin 0αα-=,,02πα??∈- ???,则tan2α的值是( ) A B. C. 3 D. 3- 5.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积公式,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差成等差数列.对这类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垛积术”.现有高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为1,5,11,21,37,6l ,95,则该数列的第8项为( ) A. 99 B. 131 C. 139 D. 141 6. 设函数3,0()21,0x a x f x x x ?-≤=?+>?,若函数()f x 有最小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B. (1,2] C. (,2)-∞ D. (,2]-∞ 7. 已知1 23a = ,b log =92c log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 c >> B. .a c b >> C. .b a c >> D. .c b a >> .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

邢台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爱芬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如《窦娥冤》的申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等等。讲究“团圆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考察,大概是从“天”开始的。春夏秋冬的往复,白天黑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循环,使他们直观地形成了“乾为天,为圆”的观念。由于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国家,“天”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多寡,因此,对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先民来说,头顶上的那圆的天,就成了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对“天”的崇拜就导致了对于“天”的运行规律——“圆”的亲和与崇尚。 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易经》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圆道观,循环即圆道是《易经》作者心目中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对易学而言,“圆”不仅是神秘的示语,而且也是圆融无碍、无往不复的至高至美的境界。 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也是以周行不殆的圆来加以描述的。《老子》“九九”八十一章,象征着道的生生不息、变动不已、周行不止。这种“九九”循环往复式的“道”的结构,是离不开圆的。 由于“圆”以其圆满而使人感到审美的满足,所以,“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佛教称般若真智为“圆智”,称修行到最高阶段为“圆成”,称涅槃境界为“圆寂”,将美好至极的事物称做“圆圆海”。这里,“圆”均可作为“圆满”和“至美”来解。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和禅境,易、庄、禅不约而同地将圆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其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周易》用以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思维模式,以及本文论述的“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似乎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式之中。“圆”既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则一切

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年自主招生数学试卷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高2017级综合素质测评 数 学 测 试 卷 注意事项: 1. 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测试证号、考试科目准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 选择题只能答在答题卡上。每个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4. 填空题和计算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 5. 测试结束时,将试题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I 卷 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将所选答案填在机读卡上) 1、在3.14, 722,8,364,3 π, 60sin 这6个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是( ) A. 218cm B. 220cm C. 23218cm + D.23418cm + 3、当10<

高一数学必修1试题附答案详解

1.已知全集I ={0,1,2},且满足C I (A ∪B )={2}的A 、B 共有组数 2.如果集合A ={x |x =2k π+π,k ∈Z},B ={x |x =4k π+π,k ∈Z},则集合A ,B 的关系 3.设A ={x ∈Z||x |≤2},B ={y |y =x 2 +1,x ∈A },则B 的元素个数是 4.若集合P ={x |3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考试

2020年8月 绵阳南山中学高2020级第五学期零诊考试试题 语文 命题人:高2020级语文组审题人:赵中举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请将1~6小题、12~14小题答在机读卡上,其余小题答在答卷上。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甲骨文的“王”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 形式,一种上面不加一横,董作宾称之为“不戴帽子的王”(图1~3),见于武丁卜辞和武乙、文丁卜辞,另一种上面有一横,为“戴帽子的王”(图4~6),行用于其他各时期。孙诒让《契文举例》所依据的刘鹗《铁云藏龟》以武丁卜辞最多,其中的“王”字,孙诒让释为“立”,卜辞无法通读。到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才释出此字。罗振玉首先把《说文解字》所收的古文和金文进行对比,释出“戴帽子的”是“王”字;接着指出,其异体作省其上画的形式,“亦‘王’字”,“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 “王”字释出来了,使一大批卜辞可以读通,也证实了这是殷王室的遗物。但是这个字的构成一直困扰着古文学家们。有的说,此字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所以是“王”;也有人说下面像火,火盛像王德,故以为“王”。如此等等,其说不一。直到1936年,吴其昌根据青铜器丰王斧的铭文和器形,并列举甲骨文、金文很多“王”字的写法,第一次提出“王字之本义,斧也”,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从字形看,“王”字是横置的斧钺的象形。从甲骨文、金文(图7~9)的写法中还可以看出,最下一笔的初形不是平宜的“一”,而是具有孤刃之形,上端的一横或两横像柄或多属斧钺或多属斧钺阑。“王”字像斧钺之形是因为“王”这个称号是从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来的,国家出现以后,才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名。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

高一年级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逮.捕dǎī教诲. hǔī犄.角 jǐ干瘪.bīě B、称.呼chēng 召.唤zhào 迂.回yū撩.起līāo C、脊.骨 jí憎.厌zèng 卓.越 zhúo 慰藉.jìe D、睫.毛jí怪癖. pì敷.演 fú洞穴.xuè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翔实沉缅逸事绣钝 B、锁碎耗废决择焦躁 C、脉搏笔杆寥廓恢弘 D、若大祟高激励磕拌 3、下列各句,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单靠报纸和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 (2)我将冷静地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 (3)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象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孩子,我希望我们有这么令人不愉快的关系。 (4)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A、偶尔检查不致祛除 B、偶尔检查不至驱除 C、偶然检点不致祛除 D.偶然检点不至祛除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初春时节,草儿泛绿了,叶儿发芽了,可谓春意阑珊 ....,正适合出外踏青。 B、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 ....,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C、王选、黄昆两位院士都是科技创新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仅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功底, 更有敢于在别人不曾走过的原野里独树一帜 ....的勇气。 D、何老师认为,在当今这个网络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中,人们通过文本阅读获取信息 仍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看法可称是不易之论 ....。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的学习态度。这里一是要有信念,相信自己能成才;二是有没有毅力和决心,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B、青年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 C、在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中,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D、2004年4月14日的美国股市高科技板块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因投资者恐惧通货膨胀而在尾市狂跌400点,是今年以来单日下跌点数最多的。 6、下列各句括号内的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部恰当的一组是(1)漂流要闯过48道明滩暗礁,沿江两岸,(a山花吐香,清风送爽,茂林修竹,飞瀑流泉,危崖辣峙,奇石满布,b危崖辣峙,奇石满布,飞瀑流泉,清风送爽,茂林修竹,山花吐香,)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 (2)在“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朗诵者为我们提供的既不是摇头晃脑的自我陶醉和精神扩张,也不是对古人作品的简单“克隆”,那种限于一域一地的得失和个人烦恼的杯水风波,他们传递的(a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b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二、阅读与理解 (一) 7、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完成回答。 不要说:“我年纪轻轻担不起沉重。”不,命运把你们的未来早已安排定,你们的任务将几倍地超过你们的年龄。前一代——你们的父辈真正称得起开天辟地的先锋,他们用热汗和鲜血做出了前人所梦想不到的事情,而伟大到无边的事业却还远没有完成,你们当然会加倍地英勇以竟全功。呵呵,你们这一代将是怎样的光荣!不驯的长江将因你们的奋斗绝对服从,混浊的黄河将因你们的双手变得澄清,北京的春天将因你们的号令停止了黄沙的飞腾大西北的黄土高原将因你们的劳动变得和江南一样遍地春风。 (1)作者为什么用“加倍地英勇”,“以竟全功”这样的词语? (2)从现实来看,青年人应该怎样去做? (3)这三节诗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4)作者是怎样写“斗争”的? (二) 回忆《劝学》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中:中间 B、金就.砺则利就:靠近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之强 C、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 D、吾尝终日 ..而思矣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取之于.蓝(2)寒于.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A、(1)(2)相同,(3)(4)不同 B、(1)(2)不同,(3)(4)相同 C、(1)(2)不同,(3)(4)不同 D、(1)(2)相同,(3)(4)相同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年初升高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2018年初升高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8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钢笔或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核对相关信息是否一致。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钢笔或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Na 23 Mg 24 K 39 Fe 56 Cu 64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是锌 B.骨头汤中含有钙元素,青少年可经常食用以防患佝偻病 C.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塑料的适用范围 D.“地沟油”经加工处理后,可用于生产肥皂和飞机航空煤油 2. 燃放烟花爆竹时主要反应为S + 2KNO3 + 3C==X + N2↑ + 3CO2↑,同时还产生一种具有刺 激性气味的气体Y污染空气,该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其质量比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上述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属物质类别有4类 C. X、Y的化学式依次是K2S、NO2 D. X、Y的化学式依次是K2S、SO2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月考试卷(语文)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五四”运动以来,几乎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尚。以前在比较研究中有一种强人政策,即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糟粕相比,以显示自己文化的优越性,英国人在比较英国文化与德国文化时常这样做,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也用这一方式。比如,尼采说英国文化是懒惰的猪猡文化,英国学者则说德国文化是浪漫的、非理性的。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不用强人政策,而用矮人政策,即以自己之糟粕与外人之精华相比,越比越矮。胡适把中国文化的简单概括为裹小脚加鸦片烟,西方文化则被他简单地概括为民主、科学、自由、人权;鲁迅认为中国国民性是奴性,而西方人的反抗心理则是其个人独特个性的表现,竞争体现其社会年轻,充满活力。自全盘西化的口号提出后,有一个信念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腐朽的封建文化,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不可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引导出源头活水,真正能救中国的文化、价值只能来自西方,这是当时第一流的知识分子的共识,包括社会主义者陈独秀、自由主义者胡适,还有无政府主义者,乃至大文豪巴金、鲁迅。“五四”时期,这些文化激进主义者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认真地反省民族文化的弱点,抨击民族灵魂中的缺陷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些人却采取了十分情绪化的偏颇态度,他们在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时,掺进非常严重的自贱自虐心理,觉得自己的民族什么都不如别的民族,从而产生一种彻底的悲观主义,文化激进主义遂转变为民族虚无主义。 任何文化,既有相似性一面,又有民族性一面。不同的民族文化,原本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吸纳,因为任何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却流行一种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文化优越轮,甚至像黑格尔这样的大学者,也是欧洲中心主义者。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序言中就说:“世界文化史的关于中国方面的记载,正还是一张白纸。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上没有一句说到中国社会的范围。”正是基于这种文化理念,在外国人的著作中,对中国人的民族个性有许多丑化的描述。 文化发展繁荣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我们如果没有全球意识,就不可能站在全世界的高度来看文化的发展,我们的文化也就不可能发映时代要求,从而就会游离于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轨道之外,这样的文化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但是,吸收外来文化,绝不能人为地斩断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这样做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我们认为对待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是十分错误的,十分有害的。 继承与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不是对传统一味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而应该用科学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它,分析它,批判地继承,积极地发展,这才是新世纪炎黄子孙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选自《中国文化论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五四”运动以来,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尚,甚至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在比较研究中也用矮人政策。 B.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的糟粕相比,以显

四川省绵阳中学2020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解析版

四川省绵阳中学2020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 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说明: 1.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 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答案】A 8.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 ...的是 ①②③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D 9.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 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答案】B

10.改变0.11mol L -?二元弱酸2H A 溶液的pH ,溶液中的2H A 、HA -、2A -的物质的量分 数(X)δ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H=1.2时,2(H A)(HA )c c - = B .22lg[(H A)] 4.2K =- C .pH=2.7时,22(HA )(H A)(A )c c c -- >= D .pH=4.2时,2(HA )(A )(H )c c c --+ == 【答案】D 【解析】A 、根据图像,pH=1.2时,H 2A 和HA ? 相交,则有c (H 2A)=c (HA ? ),故A 说法正确;B 、 pH=4.2时,c (A 2? )=c (HA ? ),根据第二步电离HA ? H + +A 2? ,得出: K 2(H 2A)=c (H +)×c (A 2?)/c (HA ?)= c (H +)=10?4.2,故B 说法正确;C 、根据图像,pH=2.7时, H 2A 和A 2?相交,则有22(HA )(H A)(A )c c c -- >=,故C 说法正确;D 、由图知,pH=4.2时, c (HA ?)=c (A 2?),H 2A 电离出一个HA ?时释放出一个H +,电离出一个A 2?时,释放出2个H +, 同时水也会电离出H + ,因此c (H + )>c (HA ? )=c (A 2? ),错误。 11.一定条件下,CH 4与 H 2O (g )发生反应:CH 4(g )+H 2O (g )CO (g )+3H 2(g ),设起始

高一数学必修一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1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7,5,3,1{},6,4,2{},7.6,5,4,3,2,1{ A B A U 则===B C U )等于 ( ) A .{2,4,6} B .{1,3,5} C .{2,4,5} D .{2,5} 2.已知集合}01|{2=-=x x A ,则下列式子表示正确的有( ) ①A ∈1 ②A ∈-}1{ ③A ?φ ④A ?-}1,1{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若:f A B →能构成映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1)A 中的任一元素在B 中必须有像且唯一; (2)A 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B 中有相同的像; (3)B 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A 中有相同的原像; (4)像的集合就是集合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如果函数2()2(1)2f x x a x =+-+在区间(],4-∞上单调递减,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a -≤ B 、3a -≥ C 、a ≤5 D 、a ≥5 5、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 ( ) ①()f x =()g x =()f x x =与()g x =; ③0()f x x =与0 1()g x x = ;④2()21f x x x =--与2 ()21g t t t =--。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6.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断定方程02=--x e x 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是 ( ) A .(-1,0) B .(0,1) C .(1,2) D .(2,3) 7.若=-=-33)2 lg()2lg(,lg lg y x a y x 则 ( )

绵阳南山中学2019年秋季高2018级半期考试物理考题

2019年11月 绵阳南山中学2019年秋季高2018级半期考试 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8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准考证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关于电场力和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电场力的方向一致 B.电场强度的大小总是与电场力的大小成正比 C.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跟电场强度的方向一致 D.电荷在某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该点的电场强度越大 2.图中的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它们之中一个是测电压的电压表,另一个是测电流的电流表,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B. 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C. 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D. 上述说法都不对 3.关于电源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电动势会发生改变 B. 电源电动势就是接入电源两极间的电压表测量的电压 C. 电源电动势是表征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与是否接外电路无关 D. 电源电动势与电势差是一回事 4.用伏安法测电阻时,若不知Rx 的大概值,为了选择正确的电路以减小误差,可以用图所示的方法判断( ) A .若安培表的示数有显著变化,K 应接a B .若安培表的示数有显著变化,K 应接b C .若伏特表示数变化的差值大于安培表示数变化的差值,K 应接a D .若伏特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 应接b 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 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一 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 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 移动一小段距离( ) A .P 点的电势将降低 B .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 C .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少 D .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则极板带电量将增大 6.在某静电场中P 点放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q ,它所受的电场力为F ,则关于P 点的电场强度E ,正确的说法是( ) A .E=F/q ,方向与F 相同 B .若取走q ,P 点的电场强度E=0 C .若在P 点放一个2q 的检验电荷,则P 点的电场强度将变为原来的2倍 D . E 的大小与检验电荷无关 7.一负电荷从电场中A 点由静止释放,只受电场力作用,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它运动的 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则A 、B 两点所在区域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能是图乙中的( ) t C D B A 乙

(精心整理)高一语文试题21440

黄陵中学高一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①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又称剧本,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通常所说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 ②欣赏戏剧,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冲突是怎样形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看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雷雨》第二幕表现出多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庭内部的矛盾,实际上是阶级之间的矛盾。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属于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属于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主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 ③欣赏戏剧,其次要把握戏剧语言。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第一,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第二,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内心活动),像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外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内部动作。第三,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好的潜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比如《雷雨》中,鲁侍萍听周朴园“沉呤”“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时候,虽然顺着周的话语说“哦,好地方”,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④欣赏戏剧,还要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首先,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其次,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另外,还要随着剧情的发展,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交化。因为,人物形象是在戏剧冲突的发展中通过戏剧语言来刻画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为人物性格所决定,同时又是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的。因此,要完整地了解一个人物形象,还要弄清在冲突的发展过程中,这个人物形象有无变化,以及有哪些变化。 1.根据文意,下列对“戏剧”与“戏剧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戏剧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之类的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表现社会生活。

四川省绵阳中学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试题

数学素质考查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个4分,共48分,将所选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 1、下列因式分解中,结果正确的是( ) A.2322()x y y y x y -=- B.424(2)(x x x x -=+ C.21 1(1)x x x x x --=-- D.21(2)(1)(3)a a a --=-- 2、“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像如图所示,试判断a b c ++与 0的大小.”一同学是这样回答的:“由图像可知:当1x =时0y <, 所以0a b c ++<.”他这种说明问题的方式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叫 做( ) A.换元法 B.配方法 C.数形结合法 D.分类讨论法 3、已知实数x 满足22114x x x x ++-=,则1 4x - 的值是( ) A.-2 B.1 C.-1或2 D.-2或1 4、若直线21y x =-与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像交于点(2,)P a ,则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像还必过点( ) A. (-1,6) B.(1,-6) C.(-2,-3) D.(2,12) 5、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m n m n m n -=+,那么51 *22=( ) A. 54 B.5 C.3 D.9 6、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AOB COD ∠+∠= ( ) A.180° B.150° C.160° D.170° 7、某中学对2005年、2006年、2007年该校住校人数统计时发现,2006年比2005年增加20%,2007年比2006年减少20%,那么2007年比2005年( ) A.不增不减 B.增加4% C.减少4% D.减少2%

高一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数学 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指定位置上.) 1. 若角αβ、满足9090αβ-<< B .cos2cos αα< C .tan 2tan αα> D .cot 2cot αα< 7. ABC ?中,若cot cot 1A B >,则ABC ?一定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以上均有可能 8. 发电厂发出的电是三相交流电,它的三根导线上的电流分别是关于时间t 的函数: 2sin sin()sin()3 A B C I I t I I t I I t πωωω?==+ =+且 0,02A B C I I I ?π++=≤<, 则? =( ) A .3π B .23π C .43π D .2 π 9. 当(0,)x π∈时,函数21cos 23sin ()sin x x f x x ++=的最小值为( )

(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1试题附答案详解

高一数学必修1试题附答案详解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全集1 = (0 , 1, 2},且满足 C I (AU B)= {2}的A 、B 共有组数 A.5 B.7 C.9 2. 如果集合 A = (x|x= 2k 兀 + 兀,k€ Z} , B = (x|x= 4k 兀 + 兀,k€ Z},则 A .A M B B E A C .A =B 3. 设 A=(x£ Z||x|< 2} , B=(y|y = x 2 + 1, x€ A},贝U B 的元素个数是 A.5 B.4 C.3 4若集合 P= (x|30 C.f(x)= |x|, g(x)= 一 x xV 0 x 2 x> 0 9. f(x)= 兀 x= 0 ,则 f(f [f(— 3): }等于 0 xv 0 A.0 B.兀 一, …x , 10. 已知 2lg(x — 2y)= lgx+lgy,则 y 的值为 A.1 B.4 11. 设 x€ R,若 a 1 B.a>1 12. 若定义在区间(一 D.f(x)= x, g(x)=(山)2 D.9 D. 1 或 4 4 D.a<1 C.1 或 4 C.0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201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下载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2.请将考号、姓名、班级填在答题卷上。 3.请在答题卷 ...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命题人雷真民2010年6月 一、语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敕.造(chì)惫.懒(bèi)埋怨(mái)前合后偃.(yǎn) B.盗跖.(zhí)觊觎 ..(jì yú)桌帏.(wéi)繁文缛.节(rù) C.赦.免(shè) 国玺. (xǐ) 榫.头(sǔn)装模.作样(mú)D.庠.序(xiáng)遥岑.(cén) 冠冕.(miǎn)残羹冷炙.(zhì) 2.下列多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暄凋敝一筹莫展躁动不安 B、舟楫戕害真知灼见出类拔萃 C、惊愕弥补孽根祸胎初见端睨 D、樯橹绣闼阿谀奉承金榜题名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那些在青年阶段拒绝学习的人,成年后不仅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就连自己 的生活也毫无质量,这已是无可________的事实。 ②过去,凡是作弊的行为,都令人_______,可是今天,小到一般的考试作弊, 大到学术科研的作弊,有的人竟然_______。 ③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坚决查处地方台在转播《新闻联播》过程中_______插播 广告的问题。 A.置疑不耻/不以为然任意 B.置疑不齿/不以为意任意 C.质疑不齿/不以为意随意 D.质疑不耻/不以为然随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像所有前任总干事一样,她需要 处理世卫组织技术、管理和政治等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她决心在促进卫

四川绵阳中学2019高三9月抽考-英语(含解析)

四川绵阳中学2019高三9月抽考-英语(含解析) 英语 (12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100分〕 第一部分语法和词汇知识〔共20小题;每题1分,总分值20分〕 1. Not everyone has realized what_______ important part the balance of________ nature plays in their life. A、an;the B、/;the C、an;/ D、the;/ 2. Why didn’t you bring ______ to his attention that you are too ill to go on working? A. it B. you C. him D. that 3. One of our rules is that every student_______ wear school uniform while at school. A. might B. could C. shall D. will 4. Jack packed all the things into a case, ____________. A. being anxiously to leave B. to be anxious to leave C. anxious to leave D. be anxious to leave 5. -----What should I wear to attend his wedding party? -----Wear ________ you like. A. what B. however C. whatever D. how 6. We all know that, , the situation will get worse. A. not if dealt carefully with B. if not carefully dealt with C. if dealt not carefully with D. not if carefully dealt with 7. Fully _______ to looking after three children at home, she no longer has time to enjoy various activities in the club. A. attached B. occupied C. contributed D. devoted 8. My friend Shelly is ________ stupid. However, she is pretty smart. A. much too B. more that C. far from D. less than 9. The boy knocked down by the car stood up all by himself, ________ unhurt. A. apparently B. doubtfully C. unfortunately D. generally 10. The children went home from the grammar school, their lessons ________ for the day. A. finishing B. finished C. had finished D. went finished 11. -----What’s wrong with Jenny? -----A call from her mother _______ an attack of homesickness. A. sent out B. set out C. set off D. sent off 12. Maybe you have been to many countries, but nowhere else _____ such a beautiful palace. A. can you find B. you could find C. you ca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