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 必修二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

高一 必修二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枣庄八中北校王永平

【课标解读】

课标阐述: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课标领会: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知道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概况;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以及影响(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全球化进程中问题。

能力: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相关材料,读懂材料中的数据资料,甄别材料的可靠性,并能运用材料论证问题。

2.过程与方法:按设计的程序,辅以多媒体教学,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搜集、整理和运用相关资料,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运用材料论证问题以及能力,形成对经济全球化全面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不同的情况,逐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学生通过学习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利弊,更好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前几课的基础上,学生对二战后经济发展的趋势基本有了了解,故对本课内容并不陌生。但是,以往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感性认知,故要补充史料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提高理性认识十分必要。

【本课分析】

本课首先叙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着重剖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其次,教材将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个案,说明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课应弄清以下问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是什么?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表现;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正确评价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探索分析:从原因(动力)、表现影响等各个方面了分析经济全球化,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运用史料:指导学生阅读文字材料、资料、自由阅读课,从中获取与本课相关的史识。

逻辑思维:在回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的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引申出经济全球化概念的界定以及对经济全球化本质属性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理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以及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学生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发展的表现。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如何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

多元史观:

1.全球史观:经济全球化使整个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

2.近(现)代化史观: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程,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向世界范围传播的过程,冲击了落后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生产力和经济的进步。

3.社会史观: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交流,也是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物质文明传播交汇的过程,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的交融交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波音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图”

教师:美国波音公司的777型客机由13.25万个主要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由全世界的545家供应商生产。其中,8家日本供应商制造飞机身、机门和机翼,1家新加坡供应商制造机头起落架的舱门,3家意大利供应商制造机翼阻力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波音777型飞机是一款国际工厂生产出来的国际产品。

请思考:此现象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学生: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

教师:波音公司的零部件在美国能否生产?波音公司为什么把某些零部件生产舍近求远放在国外进行?其根源是什么?

[设计意图]借助“波音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图”,对学生造成视觉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从宏观上大体了解经济全球化,此时学生可以不做具体解答,主要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过渡]波音飞机零部件的生产供应地遍布世界七十多个国家,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总的、宏观的大趋势。那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历程、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二、知识梳理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教师:现代意义的“全球化”虽刚刚起步,但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它早已奏响了宏伟的前奏曲。早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就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习的内容,总结下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程。大家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时间段分析:(1)新航路开辟后。(2)两次工业革命。(3)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4)二战后。(5)20世纪90年代以来。

学生:(边查找资料边回忆边总结)略。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并用思维导图呈现。)

(1)萌芽阶段(15——18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出现了全球化发展趋势。

(2)起步阶段(19世纪初期——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高潮,形成了国际分工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第一次高潮。

(3)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这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是在国际贸易继续繁荣的同时,国际资本和劳动力大规模流动。

(4)困境阶段(一战后——二战结束):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西方国家爆发了经济危机,以邻为壑的保护主义政策再度盛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战,经济战不断发生,经济全球化陷入困境。

(5)制度化阶段(二战后——9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等,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

(6)全方位发展新阶段(90年代以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生的内容,总结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程以及每个阶段发展的特征和原因。有助于学生宏观把握知识线索,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过渡]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增多;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形成之初,并不具有真正的全球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才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那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展示材料:

材料一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材料二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全球杂志》中指出:?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电视、电话、计算机连为一体,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全球杂志》材料三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一一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材料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材料五美国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中提出,铲平世界的第一辆推土机是柏林围墙的倒塌和Windows3.0版的开启。

教师:以上材料阐述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从以上材料中,你能获取哪些关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学生:材料一:技术,材料二:运输交通技术,材料三、四:市场经济,材料五:两极格局的结束。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政治障碍。

(4)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流通渠道。

[设计意图]展示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从史料中总结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

[过渡]1992年10月,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致辞时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推进,那么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哪些呢?

三、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表现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教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的现象随处可见,请列举我们身边有哪些经济全球化的现象?

学生:大约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列举具体的现象:肯得基、麦当劳、可口可乐、富士胶卷、铃木摩托、宝马、奔驰轿车、泰国大米等等

教师:同学们都是从微观个例出发来阐述全球化的现象,那么如果从宏观,从经济全球化的途径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全球化有哪些表现呢?请看资料。

展示材料:

材料一随着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所起作用的增强,国际生产持续扩张。最近的估计表明,全球跨国公司目前大约有65 000家,国外分支机构大约有850 000家。跨国公司的经济影响可以不同的方式来衡量。2001年,外国分支机构的雇员大约有5 400万,而在1990年只有2 400万;销售额大约为19万亿美元,是2001年全球出口额的两倍多,而在1990年这两者大致相当;FDI 存量在同一时期内从1.7万亿美元上升到6.6万亿美元。外国分支机构目前分别占全球GDP的1/10和全球出口的1/3。

──《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仅有20%是在国内进行。

——以上资料均摘自孙颖、黄光耀编的《世界当代史》材料三下图是选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

材料四德国欧宝公司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子公司,是通用公司在欧洲的一个窗口。下图是其产品的主要生产国。

教师:分析以上材料,找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表现?

学生:(学生讨论后回答)材料一体现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材料二、三体现了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材料四反映了在生产领域,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国际分工越来越细,跨国公司数量越来越多。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2)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3)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设计意图]展示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从史料中总结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表现,既加深了学生印象,又培养了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另外,在史料分析中,可以大范围的提问学生,或者引导学生讨论。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老师: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中,并结合下列资料,大家思考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

展示材料:

材料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漫画

的?西餐,并名列中国前十个国际著名品牌的榜首,已成长为中国餐饮业规模最大、收益最好的第一餐饮品牌。

教师: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肯德基(KFC)在华迅速发展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引导分析)注意,观察表中数据,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在世界财富500强中的比重占据较多,说明主导着世界经济。

学生:材料一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发达国家首先推动并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巨大挑战;材料二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肯德基(KFC)在华迅速发展反映的本质问题是餐饮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扩张。

教师:(总结概念)本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3.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老师:通过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表现的学习,并结合下列资料大家给经济全球化下个定义?

展示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包含着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销售的越来越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是指穿越国家的和地区性的政治边界的经济活动在拓展(更确切地说是不断加快的拓展)。它反映在有形的和无形的商品和服务(包括所有权)通过贸易和投资途径在不断地加快流动,通过移民途径进行的人员流动也在加快。

──谈世中等编《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教师:注意分析材料,依据材料信息和我们刚才学习的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来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学生: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相互联系(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金流动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涵盖全球的经济整体。

[设计意图]之所以不在本课一开始就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而是放在这个位置分析,是因为通过分析学习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实质后,就会水到渠成的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教师: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潮流,那么经济全球化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学生:(总结后回答)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过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在产生经济作用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那么,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呢?

(四)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展示材料:

材料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材料二据联合国的资料,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根据联合国去年的统计,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了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教师: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

教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有优势,往往是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底子薄、技术水平低、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成本高等原因,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教师:如何解决贫困问题?

学生:(讨论后回答)(1)是大国要承担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解决贫困问题。(2)是落后国家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要善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和壮大本国综合实力。

[设计意图]如此设计,是想说明消除贫困问题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另外,也可以进一步拓展:为什么大国要承担解决落后国家贫困问题的责任?)

2.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

展示材料: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全球,国际金融市场随之剧烈动荡,并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最终在2008年9月中旬迅速升级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

教师: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为什么空前增强?

学生:因为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从生产到销售都连成一个整体。

展示材料:

教师:上面是一幅“中医”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号脉”的漫画,这幅漫画反映出哪些信息?(中国有什么影响,如何应对全球化的经济危机?)学生: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力增强。各国应对经济危机应对积极合作,共渡难关。

3.世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展示材料:

2009年7月19日《北京日报》有一篇文章指出,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等有毒废弃物?出口?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泰晤士报》说,索马里、加纳、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垃圾倾倒场?。

索马里政治分析师阿卜迪拉赫曼·易卜拉欣说,洪水来袭时,倾倒在索马里的?毒垃圾,所含有毒物质渗入地下水,致使鱼类数量锐减、渔业资源遭破坏,成为催生索马里海盗活动的原因之一。

教师: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

教师: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何在?

学生: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与科技和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有关,也与发达国家借着经济全球化之机转移重污染企业有关。

教师:20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断引起人们的反思。而环境问题的跨国性、全球性和易受影响性等特征又决定了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各种国际政治主体开展自上而下的国际合作。

展示材料:

2009年12月和2010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先后在哥本哈根和坎昆举行。在前一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论不休,最终留下诸多遗憾;在后一会议上,与会国通过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教师:上述现象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关于环境问题各国的态度是什么?

学生: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各国意识到全球性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协商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既有合作又有深刻矛盾。

4.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展示材料:

全球化不仅侵蚀着国家主权,同时也激活了民族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文化认同出现动摇,而且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也遇到严重的挑战。

经济一体化对主权的挑战除了针对经济主权外,还涉及政治主权。同时,它

还在文化、观念上对国家主权构成侵蚀。经济一体化不仅带来了外国的商品,而且带来了大量的异质文化,它与原有的主体文化相冲突。例如,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给非西方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

老师:这些全球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环境、资源等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需要各国通过国际组织进行相互协商,在互利的基础上予以解决,以促进共同发展。

[过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忧虑,那么在全球化中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该怎么办?

(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或者采取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时事新闻中人们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不同反映的图片,围绕“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以辩论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或者教师展示史料引导学生分析。

展示资料:仔细分析下列图片

图一 2008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正式生效,墨西哥4种农产品玉米、大豆、蔗糖和奶粉市场对美国、加拿大完全开放。1月31日,墨西哥农民举行大规模示威(如图),要求政府就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展开重新谈判。

——摘自新华网

图二 2004年9月,西班牙发生不法分子焚烧华商鞋店事件(图)。有人打出标语:?把埃尔切(西班牙制鞋业中心)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

——摘自新浪网

图三 2005年12月,香港承办世贸部长会议,全球几千名反全球化人马随之纷纷杀到,用特区政府的话叫做?展现世界示威文化?,有人说反全球化运动已经?全球化?(见上图)。

老师:(1)以上图片反映的相同问题是什么?(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分析这两类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受的冲击有何不同?(3)你如何看待“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运动

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1)问题:①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存在挑战和反对;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

(2)①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壁垒和第三产业的冲击;②发达国家:受到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廉价劳动力、土地、原材料价格等的冲击。

(3)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加速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和技术优势,是最大受益者;由于经济和技术等原因,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但是,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全球化对任何国家而言,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教师:在学生充分辩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强调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教师: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国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展示材料: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向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自己经济安全的新课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但各国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重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势必继续加大穷国与富国的发展差距。根本的出路在于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1998

年11月18日)教师:本资料来自于江泽民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六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阐明了我国政府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的清醒认识。从上述资料,大家能得出哪些有关全球化的信息?

学生:(1)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2)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使经济全球化进程更多地造福于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3)经济全球化趋势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它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性合作。(4)世界各国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形势,应该重视本国经济安全和开放程度的问题。(5)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教师:(总结)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要推动世界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促进世界共同繁荣。

[设计意图]提高反复对比,通过正反论证,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全球化的利弊,以及如何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三、难点探究

1.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展示材料:

区域集团化:现代科技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和宏观上存在的分工,促使一些相邻的国家或地区在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现在区域集团化的组织主要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

全球一体化:是指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依赖使全球经济发展为密不可分的整体。经济全球化的组织主要是世界贸易组织。

总结:

(1)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们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区别;实际上,全球化有时更多地表现为区域化,并由区域化所带动。

(3)区域经济集团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看利大于弊。

2.世界经济多极化、区域性经济集团、全球一体化三者关系

(1)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多极化发展时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逐步由美、欧、日的三极格局代替了美国的独霸局面。因此说,世界经济多极化是出现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基础,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多极化的特定表现形式。

(2)区域性经济集团不可避免地具有排他性。但从整体来看也促进着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区域集团化客观上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从长远的角度

来看,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将是全球一体化的一个阶梯,但二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同时存在并行发展。

四、本课小结

五、练习反馈

(一)课堂作业

1.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世界性的国际金融危机,这根源于

A.经济全球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

C.两极格局瓦解 D.国际政治经济多极化

1.A。【解析】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紧密,才会出现一国动荡,各国受牵连,依据四个备选项内涵可知选A项。

2.下图是1913年和2011年外资流向对比图,其中深色反映2011年情况,浅色反映1913年外资流向占世界总外资的份额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外资流向趋势由发展中国家转为发达国家

B.隐含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

C.资本的安全、增值流动原则是影响因素之一

D.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D。【解析】A、B项内容可从材料中体现,C、D项内容需结合所学判断,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故D项说法错误。

3.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得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③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④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D。【解析】通过观察上图可以得出①②的结论,造成上图现象的原因,正是由于各国逐步开放,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结果,故③④的结论,也符合史实。

4.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9000万双,每年都推出100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耐克公司7800多名职工只负责设计、监制和销售,生产则分散在世界各地40多家工厂来完成,它突出地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中的

A.经济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

C.贸易自由化 D.经济多极化

4.A。【解析】本题材料新颖,从材料中明显可以看出社会分工明显,这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全球化趋势。

5.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5.D。【解析】回答本题需注意“材料无法揭示”的信息,然后分析各选项。“全球化显示了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说明A正确;“一小撮乘客居住在

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说明B正确;“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说明C正确。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问题,但不等于就要抵制。

【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C项,错误的原因是因为未能准确地理解材料的内容,这段材料只是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是抵制全球化潮流。

6.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问题:分析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

【解析】审题关键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全球合作”等。随着全球化的加强、科技的发展等世界各国开始合作解决环境问题。

【答案】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科技的发展为共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物质条件;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有利于各国协商解决环境问题。

【板书设计】

一、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1.萌芽阶段

2.起步阶段

3.形成阶段

4.困境阶段

5.制度化阶段

6.全方位发展新阶段(90年代以来)

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

2.交通运输

3.两极格局

4.市场经济

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世界贸易

2.国际分工

3.资本流通

四、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

1.贫困问题

2.经济危机问题

3.环境问题

4.价值观问题

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反思应对】

1.本教材使用用的亮点

(1)史料丰富,设计合理,易于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教学过程设计合理,由知识点的梳理,由史料的探究,有例题分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理解分析能力,较好

的实现了目标教学。

(3)采用问题式教学,容易调动学生的思维,容易活跃课堂氛围,易于提高教学的高效性和有序性。

2.本教案使用后的建议

(1)在分析经济全球化历程的时候,可以简略些,不用像教案中那么复杂。

(2)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弊问题时候,可以分组讨论,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开展辩论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要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3.推荐资源

《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世界史近代史下》(吴于廑齐世荣编著)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