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欧洲血液透析指南解读

最新欧洲血液透析指南解读

最新欧洲血液透析指南解读
最新欧洲血液透析指南解读

最新欧洲血液透析指南解读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余学清

欧洲最佳血液透析实践指南(EBPG)

指南1:肾功能测定、肾科医师就诊时机及开始血液透析治疗时机。

指南2: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指南3:血液透析膜材料生物相容性。

指南4:透析用水与透析液。

指南5: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与抗凝。

指南6: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治。

指南7:血管并发症及高危因素。

最佳贫血治疗实践指南。

指南1.1:肾功能测定

不推荐单凭血肌酐或尿素氮评估肾功能。

GFR<30ml/min时,不推荐应用肌酐值倒数图以及Cockcroft/Gault公式评估肾功能。

不推荐应用Cockcroft/Gault公式以及肌酐值倒数图用于决定是否需透析治疗。(证据水平:A级)

指南1.1:肾功能测定

为避免混淆并使肾衰竭病人及时得到专科诊治,肾功能测定报告推荐应用GFR (ml/min/1.73m2)或GFR等效值。

检验报告避免使用每周肌酐清除率或Kt/V等透析专用术语。

(证据水平:C级)

指南1.1:肾功能测定

肾衰竭患者GFR的评估推荐使用尿素清除率和肌酐清除率的平均值进行计算,测定过程应准确收集24小时尿液并经体表面积(1.73m2)标化。(证据水平:C 级)

其他可用于GFR评估的方法包括:MDRD公式法、指示剂法(碘海醇、碘他拉酸盐、EDTA、菊粉)、口服西咪替叮肌酐清除率法。

指南1.1:肾功能测定

为便于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肾功能测定报告的发布,推荐应用MDRD公式或尿素清除率和肌酐清除率平均值评估GFR值。

尿素清除率和肌酐清除率平均值计算测定过程应准确收集24小时尿液并经体表

面积(1.73m2)标化。

推荐使用Gehan/George法计算体表面积。

(证据水平:B级)

指南1.1:肾功能测定

为便于临床诊治,当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时,建议实验室应用MDRD公式计算GFR并以此发报告。

若实验室通过24小时尿测定肌酐清除率,建议在发报告的同时,通过计算尿素和肌酐清除率平均值计算GFR,并标注该结果未经体表面积标化以及标明不同体重人群的参考值。

(证据水平:C级)

指南1.2:专科就诊时机确定

当患者GFR<60 ml/min,建议转肾脏专科医师诊治;若GFR<30 ml/min,必须由肾脏专科医师诊治。

若缺乏GFR评估条件,男性患者连续两次血肌酐水平>150mmol/L,女性>120 mmol/L(对应GFR<50ml/min),或有其他慢性肾脏疾病表现如蛋白尿,则建议由肾脏专科医师诊治。

指南1.2:专科就诊时机确定

当GFR<60 ml/min时,治疗的主要目标着重于: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如改善贫血及营养,纠正酸碱及钙磷代谢失衡,控制血压。

延缓肾功能减退,如治疗基础疾病、定期监测GFR和尿蛋白水平以指导治疗、控制血压和血糖、ACEI药物应用以及减少高危因素的影响(吸烟、血脂异常、高蛋白饮食等)。

(证据水平:B级)

指南1.2:专科就诊时机确定

对于GFR<30 ml/min或在肾脏专科医师严密随访诊治条件下肾功能仍持续下降患者,应作好终末期肾衰竭的治疗准备:

选择合适的治疗地点及方式(HD/CAPD/移植) 。(证据水平:C级)

建立合适的透析治疗通路(血液通路/腹膜透析置管)。(证据水平:B级)

其他:肝炎疫苗接种,更严密的临床监测随访(GFR<15ml/min/ 1.73m2 )。

指南1.3:透析治疗的时机

当GFR<15 ml/min并有以下一个或多个临床表现时应行透析治疗:尿毒症症状和体征、不能控制的高血压和机体水储留、进行性营养状况恶化。

当GFR<6 ml/min/ 1.73m2时,无论临床状况如何,应开始透析治疗。

指南1.3:透析治疗时机

高危患者,如糖尿病肾病,应早期开始透析治疗。

为保证临床在GFR<6 ml/min前开始透析治疗,建议GFR在8~10 ml/min时开始透析治疗。

(证据水平:C级)

指南1.4:血透残余肾功能测定

血透残余肾功能应以GFR( ml/min/1.73m2)表示。

GFR可以通过准确收集尿液计算尿素清除率和肌酐清除率平均值测定。

由于透析间期影响,测定过程应收集整个透析间期的尿液进行测定(通常48小时)。

血液尿素和肌酐平均浓度应取透析后(经浓度反跳校正)及下次透析前血液样本测定。

应用Casino/Lopz公式将GFR转换为Kt/V值。

(证据水平:C级)

指南2.1:血透剂量的量化(小分子溶质)

尿素是小分子尿毒症毒素最合适的标志物。

血液透析剂量应以eKt/V(equilibrated Kt/V)表示:

eKt/V=spKt/V-(0.6? spKt/V/T)+0.03(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

eKt/V=spKt/V-(0.47? spKt/V/T)+0.02(使用静脉-静脉血液通路透析)(证据水平:B级)

指南2.1:血透剂量的量化(小分子溶质)

自然对数公式是最准确估算spKt/V值的公式:

spKt/V=-In(Ct/C0-0.008?T)+(4-3.5? Ct/C0) ?dBW/BW

(K透析器清除率,V尿素分布容积, T/t治疗时间,Ct治疗结束BUN水平,C0治疗开始BUN水平,dBW透析治疗体重下降值,BW透析结束时体重)

透析结束后30分钟取血样测定Ct值,并应用spKt/V公式计算eKt/V值。

指南2.1:血透剂量的量化(小分子溶质)

对于每周三次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每次治疗的最小透析剂量应为:

尿素eKt/V≥1.20(spKt/V~1.4)

不推荐应用每周两次的透析治疗方案。

(证据水平:B级)

指南2.2:血透剂量的量化(中分子溶质)

Β2微球蛋白可作为中分子量物质标志物。

高通量合成膜可以提高中分子溶质的清除,其他提高清除率的措施包括血液滤过治疗、延长透析治疗时间或增加透析频率。

(证据水平:B级)

指南2.3:血透剂量与残余肾功能

对于有残余肾功能的患者,血液透析剂量的制定可通过等效肾脏尿素清除率

(EKR)进行计算。

(证据水平:B级)

指南2.4:血透治疗的监测

血透治疗剂量的准确性依赖于透析前后血液尿素浓度的准确测定,因此规范的血液样本采集流程至关重要。

(证据水平:B级)

指南2.4:血透治疗的监测

血透治疗剂量应每月评估一次。

残余肾功能随着透析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变化,进行血透治疗剂量评估的同时应测定残余肾功能。

如血透治疗剂量不足或与处方剂量存在较大差异,应尽快寻找原因。

(证据水平:B级)

指南2.5:血透治疗方案制定

标准的透析治疗方案推荐每周3次,每次治疗4小时。即使治疗剂量如eKt/V 值已达标准所要求,每周仍应至少保证3 ?4小时的透析治疗时间。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存在心血管合并症患者或年老患者,应增加透析时间和/或频率。

(证据水平:B级)

指南3.1:膜材料活化补体/白细胞的生物化学效应

应尽量采用对白细胞/补体激活作用少的血透膜材料。避免使用对白细胞/补体有强烈激活作用、诱导机体炎症反应和对白细胞活化有钝化作用的透析膜材料。(证据水平:B级)

指南3.2:临床合并症/死亡率与补体/白细胞活化

为改善血透患者预后,推荐使用高通量/大孔径透析膜进行治疗。

(证据水平:B级)

指南3.3:透析器/血路中可溶/固体微粒脱落与透析治疗

透析治疗前,为防止透析器中可溶/固体微粒脱落进入血液并在机体积聚,必须按产品制造商要求对透析器进行预冲洗,如制造商未提供上述指引,应至少使用2L液体进行冲洗。避免血泵与泵管的过度夹闭。

(证据水平:B级)

指南3.4:透析膜/透析器相关材料过敏反应

尽量避免使用ETO消毒的透析器和管路,特别是有其他过敏反应症状(证据水平:B级)、嗜酸细胞增多以及IgE水平升高的患者。(证据水平:C级)

如患者过敏反应持续,除ETO外,尽量避免使用含苯二甲酸盐及其他过敏原成分的管路和透析器。(证据水平:B级)

指南3.4:透析膜及透析器相关材料过敏反应

应避免在使用ACEI类药物治疗的同时使用AN69膜材料透析器,两者同时应用可导致严重过敏性并发症。

(证据水平:B级)

指南3.5:切变应激/溶血

为防止透析治疗中切变应激/溶血,建议:

使用较大的穿刺针/穿刺器(14/15G)。

调整合适的透析血流量,并与穿刺针/穿刺器管径相配合。

防止动脉端负压过大(如>150mmHg)。

保证泵管在血泵中的正确位置。

减少透析过程中血液再循环。

保持内瘘的正常功能。

(证据水平:C级)

指南4.1:水处理系统

透析用水应符合欧洲药典的最低标准。强烈推荐在常规和高通量透析治疗中使用超纯净透析水。

(证据水平:C级)

指南4.2:水处理系统技术设计

水处理系统应包括前级处理单元及反渗处理单元,水处理系统直接向透析机供水,避免使用储水罐,供水管路材料及阀门设计上应努力避免细菌污染并易于消毒。

(证据水平:C级)

指南4.3:水处理系统监测维护

透析水质量必须常规定期监测,包括化学纯净度和微生物纯净度测定并作记录,若水质下降超越安全范围,必须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包括必要时暂时关闭透析中心。

(证据水平:C级)

指南4.3:水处理系统监测维护

透析水的微生物学指标,在确认水质期间应每周监测一次,在水质稳定期应每月监测一次。

(证据水平:C级)

指南4.3:水处理系统监测维护

定期而有效的消毒措施是保证供水质量和水处理系统维护的重要环节。建议按制造厂商的推荐制定消毒时间间隔、消毒方式和更换水处理耗材,并根据微生物监测结果调整。水处理系统应至少每月全面消毒一次。

(证据水平:B级)

指南4.4:血液透析机

为保证透析治疗安全,透析机必须确保透析液各成分配比正确以及在透析治疗开始前透析机中消毒液被完全清除。(证据水平:C级)

为降低致热原反应及菌血症危险,透析液微生物学指标必须符合欧洲药典最低要求。

(证据水平:B级)

指南4.4:血液透析机

进行联机(on-line)血液滤过/透析滤过治疗必须使用超纯净透析液(UPD)。为最低限度减少炎症反应,推荐透析中心采用UPD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证据水平:B级)

透析机须定期清洁消毒,防止透析机液体通路微生物定植并形成生物膜。每次透析治疗结束后也须消毒,防止细菌污染和病毒传播。

(证据水平:C级)

指南4.5:透析浓缩液

浓缩液装载容器开启后,应避免碳酸氢盐透析液细菌污染;不应使用已开启容器装载浓缩透析液。

(证据水平:C级)

指南4.6:透析液纯净度与生物相容性

长期应用UPD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有助于防止和/或延缓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证据水平:B级)

透析液质量的保证依赖于严格的透析中心质量管理流程,如良好训练的工作人员、严格的工作规条和及时处理异常监测结果。

(证据水平:C级)

指南5.1:血液透析与抗凝

为防止凝血,血液透析过程须使用抗凝/抗血栓形成药物。

选择透析器时应考虑透析器的促凝血特性。(证据水平:B级)

指南5.2:无出血倾向患者的透析抗凝

无出血倾向患者透析抗凝可采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证据水平:A级)与普通肝素比较,低分子肝素更安全(证据水平:A级)、便于使用(证据水平:C级)且治疗效果相当(证据水平:A级)。

低分子肝素其他优点包括:改善脂质代谢(证据水平:B级)、减少高钾血症(证据水平:B级)和减少透析失血(证据水平:C级)。

指南5.3:出血倾向患者的透析抗凝

出血倾向患者应避免全身肝素化抗凝,可使用无肝素治疗并定时生理盐水冲洗管路/滤器或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

因增加透析后出血危险,不推荐局部肝素化抗凝。

(证据水平:A级)

指南5.4: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HIT患者可采用水蛭素、枸橼酸或肝素类似物抗凝。

(证据水平:A级)

指南5.5:肝素副作用

如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普通肝素相关副作用,应尽量避免继续使用普通肝素抗凝。

(证据水平:B级)

指南6.1:预防感染与增强机体抵抗力

降低患者感染易感性的措施应包括:充分透析、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维持最适的血红蛋白水平、避免机体铁超负荷以及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

(证据水平:B级)

指南6.2:预防感染与金黄葡萄球菌携带状态的处理

为减少血液透析患者金黄葡萄球菌感染,预防措施应包括:

高危患者,如既往有金黄葡萄球菌感染史或中心静脉置管透析治疗患者,应行鼻拭子细菌培养筛选。

金黄葡萄球菌携带患者应予细菌根除治疗。

(证据水平:B级)

指南6.3:预防感染与血管通路

为预防感染,应尽可能使用自体血管内瘘。

(证据水平:B级)

指南6.3:预防感染与血管通路

对于已建立永久动静脉内瘘或移植物内瘘患者,预防感染的措施应包括: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证据水平:B级)

穿刺内瘘前皮肤的清洁。(证据水平:C级)

穿刺内瘘前皮肤的消毒。(证据水平:C级)

提高内瘘穿刺技术。(证据水平:C级)

指南6.3:预防感染与血管通路

中心静脉置管术应在专门清洁环境下,由专业医师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证据水平:C级)

对导管进行的所有医疗操作,应由经专门培训的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证据水平:B级)

对导管进行的所有医疗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患者应穿戴无菌口包。(证据水平:C级)

导管仅供透析治疗及相关操作使用。(证据水平:C级)

指南6.4:血管通路感染的治疗

自体血管内瘘局部感染,不伴发热和菌血症者,应选用合适抗菌素治疗至少2周。

自体血管内瘘感染,伴发热和/或菌血症者,应选用合适抗菌素静脉给药,持续治疗至少4周或更长时间(有转移性感染灶患者),并变换穿刺点位置。

感染性血栓形成或/和脓毒性栓塞患者应行内瘘切除。

(证据水平:C级)

指南6.4:血管通路感染的治疗

移植物血管内瘘感染,应根据是否伴有菌血症,选用合适抗菌素静脉给药,治疗持续2~4周,此类患者通常须外科干预治疗。

(证据水平:B级)

指南6.4:血管通路感染的治疗

如短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发生感染,应拔除导管并进行病原菌培养。(证据水平:C级)

如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发生隧道口感染,应选合适抗菌素治疗2周(合并菌血症者治疗4周)。(证据水平:C级)

如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发生隧道感染或患者有感染表现超过36小时,应拔除长期留置导管

(证据水平:C级),否则应选用合适抗菌素,静脉给药治疗2周,并同时于每次透析后使用含抗菌素肝素液封管(证据水平:B级)。

指南6.4:血管通路感染的治疗

所有血管通路相关感染,在应用抗菌素治疗前,应在外周静脉采血液标本2份进行细菌培养。(证据水平:A级)

为避免出现耐药菌,应选甲氧青霉素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线治疗药物;若感染为院内感染、MRSA感染或患者为MRSA携带者,建议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在病情严重或免疫缺陷患者,可经验性选择广普抗菌素,如三、四代头孢菌素进行治疗。(证据水平:B级)

指南6.5:结核感染的治疗

高危透析患者,如营养不良和免疫抑制患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证据水平:C级)

PPD阴性患者不能排除结核感染诊断。(证据水平:B级)

透析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体重下降、恶心、肝大、不明原因肺部浸润性病变、胸/腹水、淋巴结肿大等应高度疑诊活动性结核。(证据水平:B级)

指南6.5:结核感染的治疗

PPD阳性患者应预防结核感染。(证据水平:B级)

PPD阴性,但有活动性结核接触史患者,应进行预防性治疗。(证据水平:C级)血透患者抗结核治疗的原则与普通人群相同,目前未明确血液透析患者抗结核治疗的最优方案,大部分的抗结核药物须调整剂量。(证据水平:B级)

指南6.6:血透患者HBV、HCV、HIV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所有开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须进行HBV标志物筛查试验,对转诊患者须明确有否进行乙肝疫苗注射。(证据水平:A级)

根据每个中心HBV感染状况,建议每3~6个月进行HBV标志物复查。(证据水平:C级)

指南6.6:血透患者HBV、HCV、HIV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所有开始血液透析治疗及转诊患者须进行HCV抗体筛查试验。(证据水平:A级)建议每6个月进行HCV抗体复查。(证据水平:C级)

HCV抗体筛选检查应采用ELISA法,确证试验应采用更特异的方法如RIBA (Recombinant ImmunoBlot Assay)法。(证据水平:B级)

指南6.6:血透患者HBV、HCV、HIV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所有开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须进行HIV标志物筛查试验,在征得转诊患者同意后

也须对转诊者进行检查。HIV患者开始常规血透治疗后,不推荐再行定期HIV标志物筛查。(证据水平:C级)

指南6.6:血透患者HBV、HCV、HIV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透析中心应采取充分措施预防血源传播性疾病,具体措施应包括:

每次治疗结束后应对机器、仪器及物品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避免患者间共用物品。

注意手的清洁消毒并经常更换手套。

使用防护面具和眼镜。

(证据水平:C级)

指南6.6:血透患者HBV、HCV、HIV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HBV感染患者应在隔离间及固定透析机上进行透析治疗。

除了一般性预防措施外,在HCV感染率高的透析中心,建议HCV感染患者应在隔离间由专人操作进行透析治疗。

(证据水平:C级)

指南6.6:血透患者HBV、HCV、HIV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对于HBV疫苗接种无反应的透析中心职员及患者,HBV意外暴露事件发生后,应采取被动免疫或主动-被动免疫治疗措施以预防HBV感染。

(证据水平:B级)

指南6.6:血透患者HBV、HCV、HIV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透析中心职员发生HIV意外暴露事件后,应使用AZT、拉咪呋啶以及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联合进行治疗。

(证据水平:C级)

指南6.6:血透患者HBV、HCV、HIV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所有透析中心人员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证据水平:A级)

疫苗接种可采用第0、1、6个月方案或第0、1、2、12个月方案。

(证据水平:B级)

所有人员应定期检查抗体水平,若抗体水平低于最低预防水平(<10mIU/ml),应追加接种疫苗。

(证据水平:C级)

指南6.6:血透患者HBV、HCV、HIV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前,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证据水平:B级)

未接受乙肝疫苗接种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进行疫苗接种。

(证据水平:A级)

指南6.6:血透患者HBV、HCV、HIV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完成乙肝疫苗接种后,建议分别于1~2月及6~12月后检查抗-HBs抗体水平,若抗体水平低于10mIU/ml,应追加疫苗接种。其后应常规每6个月复查抗体水平,若抗体水平低于10mIU/ml,应强化疫苗接种1次。

(证据水平:C级)

指南6.6:血透患者HBV、HCV、HIV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对于等候移植的患者,若活检确诊乙型病毒性肝炎,应使用α干扰素和/或拉咪呋啶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

对于等候移植的患者,若活检确诊丙型病毒性肝炎,应考虑使用α干扰素治疗。

(证据水平:C级)

指南6.6:血透患者其他疫苗的接种

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推荐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并每5年接种一次。(证据水平:C级)

推荐血液透析患者在流感多发季节进行流感疫苗接种。(证据水平:B级)

推荐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白喉和破伤风疫苗接种。(证据水平:B级)

指南7.1: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评估

患者应在开始维持性透析以及透析开始后每6个月常规进行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评估,高危因素包括吸烟、高钙血症、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等。

(证据水平:B级)

指南7.2: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评估(血脂异常)

所有患者在开始维持性透析时应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于治疗开始后3个月复查,其后每6个月评估一次。

甘油三脂水平<400mg/dl(4.56mmol/L)时,可采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LDL 胆固醇水平。(证据水平:B级)

甘油三脂水平在400~800 mg/dl( 4.56~9.12 mmol/L)时,应直接测定LDL 胆固醇水平。(证据水平:B级)

指南7.2: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评估(血脂异常)

血脂测定所需血液样本,应于血液透析治疗前或血液透析治疗结束至少12小时后空腹抽取。

(证据水平:C级)

指南7.2: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评估(血脂异常)

在临床干预治疗过程中,应每6周测定血脂各项指标,达到治疗目标后,可每4~6个月复查一次。

(证据水平:C级)

所有血脂水平异常的患者,在临床上必须排除其他继发性原因,如糖耐量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梗阻性肝脏疾病、酗酒或药物所致HDL胆固醇水平降低。(证据水平:B级)

指南7.2: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评估(血脂异常)

血脂水平测定应避免其他临床情况如外科手术等的影响。

患者无其他并发症情况下,如总胆固醇水平降低( <150mg/dl;3.9mmol/L),应排除营养缺乏的可能。

(证据水平:B级)

指南7.2: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评估(血脂异常)

LDL胆固醇水平升高患者(100-129mg/dl;2.6-3.4mmol/L),应通过相应治疗使其水平降至100mg/dl以下。

在降低LDL胆固醇水平的同时,若患者甘油三脂水平高于180mg/dl(2.0mmol/L),应开始降甘油三脂治疗。

(证据水平:C级)

指南7.2: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评估(血脂异常)

若患者LDL胆固醇水平为100-129mg/dl(2.6-3.4mmol/L)或甘油三脂水平大于180mg/dl(2.0mmol/L),应通过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控制血脂。(证据水平:C 级)

血脂异常患者应进行饮食调查和/或撰写饮食日记,主要记录脂肪类食物的种类

和数量。如应用药物治疗未达目标值,饮食调查应每年进行一次。(证据水平:C级)

指南7.2: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评估(血脂异常)

经3个月生活习惯调整,如LDL胆固醇水平大于100mg/dl(2.6mmol/L),建议开始使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

应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6周,但 LDL胆固醇水平未达治疗目标值,应逐步增加药物剂量,同时每6周复查血脂水平。

经生活习惯调整以及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最适药物剂量治疗仍未达血脂目标值者,应考虑增加其他降脂治疗措施。

(证据水平:C级)

指南7.2: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评估(血脂异常)

甘油三脂水平大于180-499mg/dl(2.0-5.7mmol/L)的患者,经3个月生活习惯调整,应使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使非HDL胆固醇水平小于130mg/dl。甘油三脂水平>500mg/dl的患者,应使用Fibric Acid类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甘油三脂水平>800mg/dl(9 mmol/L)且治疗效果不良患者,应考虑口服鱼油和/或改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透析抗凝。

(证据水平:C级)

指南7.2: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评估(血脂异常)

应避免联合应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和Fibric Acid类药物,联合用药使横纹肌溶解危险性增加。

(证据水平:B级)

指南7.3: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评估(钙磷异常)

血液透析患者应定期监测血钙、磷水平,血液样本应于透析治疗开始前抽取。(证据水平:C级)

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升高,应注意透析相关因素的影响(如血液再循环、透析剂量等)。(证据水平:C级)

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目标值范围0.8-1.8 mmol/L(2.5-5.5mg/dl),钙磷乘积<55mg2/dl2。

(证据水平:B级)

指南7.4:心血管疾病与急性高危因素(脂蛋白A)

在预期寿命较长的透析患者,建议每6个月测定脂蛋白A水平,以评估最终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在预期寿命较长的年轻透析患者,如脂蛋白A水平> 30mg/dl,建议同时测定脂蛋白A异构体水平。

(证据水平:C级)

指南7.4:心血管疾病与急性高危因素(促凝血和促炎症因子)

血浆纤维蛋白原作为心肌损伤和急性期反应蛋白标志物,建议每6个月测定一次,以评估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若吸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3g/dl,强烈建议戒烟以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

(证据水平:C级)

指南7.4:心血管疾病与急性高危因素(同型半胱氨酸)

血液透析患者应给予口服叶酸治疗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叶酸可与维生素

B6和B12联合应用。

(证据水平:C级)

指南7.5:心血管疾病与微炎症状态

稳定透析患者应每3个月测定CRP水平,用于危险性分层研究和评估。

若患者CRP水平>8mg/L,应注意可能存在无症状血液通路感染、牙周炎以及其他轻症感染。

若患者CRP水平>8mg/L,应检讨透析膜材料生物相容性和透析液的纯净度。(证据水平:B级)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指导

血透患者饮食指导 尿毒症患者依赖血液透析生存,需要亲人及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使患者在心理上受到积极的鼓励,加强自我管理和预防保健,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信心和勇气,实现自我价值。饮食是关系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医护人员及患者必须高度重视。 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控制在干体重的4%以内,每周透析3次患者以每天增加体重不超过1kg为宜。每次血液透析丢失约6g蛋白质,因此患者有非替代疗法转为透析治疗时应由原来的低蛋白饮食改为优质蛋白、高热量、低盐低钾饮食。 1.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摄入 (1)尽量选优质的动物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黄豆制品类亦属于优质蛋白质,一般优质蛋白质占摄入量的50%-70%。 每周2次透析患者每天每公斤体重应摄入1.0-1.2g蛋白质,每周3次者 1.2-1.5g。 限制蛋黄(含磷较高)摄入,少吃海鲜、动物内脏。 (2)机体需要摄入一定的热量维持体重。如果不能进食足够的热卡,机体就会燃烧饮食中摄入的蛋白质和肌肉的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肌肉会越来越少,导致营养不良。 大多数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35千卡的热量以维持目前的体重 热量来源:适量的米饭、面食、肉类及豆制品…等。 每日所需热量可由低蛋白食物补充如:藕粉、澄粉、西谷米等 多采用植物油烹调 *首先根据理想体重确定每天需要摄入的蛋白质和热量

理想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0.9,体重浮动在±10%都是正常需要的蛋白质:总蛋白(g)=每公斤标准体重蛋白质摄入×标准体重(kg) 需要的总热量:总热量(千卡)=每公斤标准体重热量摄入×标准体重(kg) *计算出需要的蛋白质和热量后,如何具体安排所需要的食物 各类食物所含的蛋白质和热量如下 类别每份重量(克)热量(千卡)蛋白质(克) 谷薯类25(0.5两)90 2.0 蔬菜类500(斤)90 5.0 水果类200(4两)90 1.0 大豆类25(0.5两)909.0 奶类160(3两)90 5.0 肉蛋类50(1两)909.0 硬果类15(1/3两)90 4.0 油脂类10(1匙)90- 更具体一些,100克(2两)下列常用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克)分别是:瘦猪肉16.7,牛肉20,鸡肉23,草鱼17.9,一个鸡蛋5,黄豆36,米饭2.6,面条7.4,面粉9.9,马铃薯1.9,南瓜0.5。 2.水分的控制 (1)每天总摄水量限制在1000ml 如果每日尿量≥500ml,每日摄水量(ml)=每日尿量+500ml水分 使用固定的有刻度的水杯喝水 这里计算的水包括食物、水果、饮料、输液等所有进入身体中的液体。 每天体重增加最好保持在1公斤以内,且两次透析之间体重的增加应控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 血液透析是肾衰竭的替代疗法之一。但持续长期的透析治疗过程,患者将承受较大的心理上和身体上的痛苦,做好护理工作对解除患者恐惧心理,减少并发症,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有较大的意义。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赤峰市林西县医院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患者中,男32 例,女 28例,年龄22~80岁,血透次数为2~3次/周,51 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发展所致,3例为糖尿病肾病, 6例为高血压肾损害,均为住院或门诊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4例病情平稳后去外地行肾移植术。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初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对透析治疗认识不足,一部分患者透前身体状况就很差,透析一两周身体状况改善不明显就对透析失去信心,加之家庭、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深静脉置管和血管造瘘的痛苦,使他们产生恐惧、焦虑、绝望的心理

变化,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认为透析几次即能摆脱透析,病情刚有起色即要求延长透析时间,结果又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对初行血透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治疗及休息环境,向其详细介绍医院的设备及技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同时介绍血透中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请已做过血透的患者向其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各种体验或心得,消除恐惧的心理。医护人员对检查结果或较理想的报告结果及时告诉患者,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工作中注意感情沟通,将一些有利的信息及时传达给他们,如医院的优惠政策,社保部门与合作医疗的倾斜政策和治疗的新进展,鼓励患者。只要病情允许,应多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包括适当运动、工作和一些社会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兴趣和存在价值,让患者尽快适应这种维持性透析的生活状况,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饮食护理血透患者的饮食应给予低盐、低钾、丰富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高热量的食物。蛋白质每日每千克体重1.2~1.5 g,其中优质蛋白质要占50%,如牛奶、鸡蛋,热能每千克体重146.3 g,才能满足机体活动和治疗的需要。蔬菜、水果应有一定限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钾,如橘子、香蕉、鲜蘑等,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B6和叶酸等。每日进水量为24 h尿量加500 ml,两次透析间体重增长控制在2 kg以内为宜。进入规律透析后的食谱应做相应调整,如仍沿用透析前食谱,则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无利。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可靠方法之一,使成千上万患者得以存活或延长生命。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由于透析治疗是一种终身替代疗法,过程漫长而艰难,不良反应多,其健康教育对患者尤为重要,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对医院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2005 年10月开始实施了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为36例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32~79岁,平均48岁,文化程度:初中25例,高中以上11例。 1. 2 健康教育方法 1.2.1 个体教育根据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对血液透析及相关知识所知甚少,采取由责任护士与患者一对一的个体教育方式为主,介绍血液透析的基础知识、目的、主要副反应及应对措施。并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通过搜集到的每例患者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向患者做耐心的解释,同时重视与患者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 1.2.2 集中教育针对共同的问题举办专题讲座,内容包括:有关疾病治疗的基本知识、饮食原则、生活护理、动静脉瘘的自我护理、遵医嘱指导正确用药、发生急症时的就医途径等,还可以请已透析多年的患者谈自己的体会,利用患者间的相互介绍经验、相互学习的机会来巩固教育的效果。 1.2. 3 随机性教育护士利用体检、巡视等机会所进行的健康教育方式。护理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有不正确的健康行为或有疑问时,随时纠正不良行为或提供教育咨询的需求,这种方式增加了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机会,而且患者易于接受,记忆牢固,效果好。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加强对疾病的认识护士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疾病的发展过程、血液透析的目的、透析过程中及透析间期应配合的事项、预后情况等。 2.2 饮食保证营养物质均衡是饮食疗法的最基本点。长期血透患者如果热量补充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加重肾性贫血及合并感染,血透患者的膳食主要是限制钾、磷、水的摄入,提高蛋白质摄入,一般要保证蛋白质入量在每天每公斤体重1.2~1.5g。高于正常人的蛋白入量,透析患者钙摄入量应达到1000~1200mg/d,除膳食中的钙摄入外,一般要补充维生素Ds和钙制剂。本组有5例患者由于饮食不注意出现了高血钾,而采取了紧急透析治疗。因此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必须限食含高钾的食物,如香蕉、柑橘类、干果类、肉汤、鸡汤、豆类、菠菜、笋干、木耳等。针对易发生高血钾的患者,笔者建议其烹调食物时,蔬菜宜切小片以熟水烫过捞起,再以油炒或凉拌,以减少钾的摄入量,并少喝汤汁。长期血透患者水分摄入量是由尿量、季节、出汗及运动情况来决定的。无尿或尿量少的患者水的入量要严格限制,一般食物的含水量约为60%,每天进食的流体应为尿量加500ml,使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控制在基础体重的2%,最多5%之间为宜。让患者了解,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明显,可并发水肿、高血压、心衰、心包积液等。 2. 3 运动运动疗法是患者一项重要的康复措施,它是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治疗方法,目的在于改善患者躯体功能和心理状态。运动形式有全身有氧运动、器械辅助肌力练习、呼吸调整练习等,长期血透患者通过正规治疗外,加强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自身机体素质,改善疲乏无力状态,最终达到回归社会,能够胜任日常工作的目的,同时还可增加肌力,改善心功能,运动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体力消耗过大,运动前后要注意测量血压、脉搏;如运动过程中有不适症状,应该立即停止运动。正确处理日常生活自理、工作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并坚持长期运动锻炼。针对本组病例,在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护理要点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护理要点 1.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血液透析可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同时有促进蛋白异化作用,造成负氮平衡。因此,血液透析病人应比保守疗法病人摄取更多的蛋白质[35]。蛋白摄入量以1.2 kg/d较合适。注意蛋白质的优质化,80%应给予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蛋清、牛奶、瘦肉、鱼等动物蛋白,这样的优质蛋白比植物蛋白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合成人体蛋白质的利用率高,产生代谢废物(如尿素)少。 2.摄入适量的热卡:充足的热量能够抑制蛋白异化并维持理想的体重;若热量不足,食物中的蛋白质就会作为热量来源被消耗。由于蛋白分解代谢加快,糖原异生增加,可产生更多的代谢废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推荐热量摄入并应根据病人的营养状态、血脂浓度和劳动强度适当增减。热量主要由糖类和脂肪来提供,糖类摄入量一般为5 g/(kg·d)~6 g/(kg·d),脂肪摄入量一般为1.3 g/(kg·d)~1.7 g/(kg·d),应多摄取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可降低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和三酰甘油,以免加重动脉硬化。 3.维持水平衡,限制食盐摄入 大多数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少尿或无尿,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饮食中尽量少吃水分多的食物。维持水平衡是预防并发症、提高存活率的重要环节。透析间期进水过多引起水潴留,严重者可因循环负荷过重而死亡。透析中超滤过多会引起低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和肌肉痉挛。原则上每日进水量=尿量+透析超滤水量/透析间隔天数+500 mL。判断水分限制的最好指标是体重的变动,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应控制在1.5 kg以内为宜。病人应每天在相同条件下、固定时间内记录体重和血压。喝热水比喝冷水解渴,水中加几滴柠檬汁或口含冰块均是控制饮水量的好方法。病人能否遵守液体限制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钠的摄入量。临床上常见一些新病人常常感到口渴难忍,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限制盐。因为钠能潴留水分,食盐易多产生口渴感,增加饮水量。如食物中适当地限制钠盐,可避免口渴,常可自动减少饮水量,可防止水潴留、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透析中的并发症。所以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来说,限盐比限水更重要。食盐量通常为3 g/d~5 g/d。 4.限制钾、磷的摄入:血钾过高会引起心律不齐、心脏麻痹,避免使用高钾蔬菜,如菠菜、芥菜、苦瓜、干香菇、韭菜、高丽菜、冬笋、海带、金针、木耳、黄豆芽等;避免食用高钾水果,如香蕉、番石榴、哈密瓜、香瓜、葡萄、橙子、杨桃。需特别注意高汤、浓汤、生菜

欧洲最佳血液透析实践指南

欧洲最佳血液透析实践指南 指南1.1:肾功能测定 不推荐单凭血肌酐或尿素氮评估肾功能。 GFR<30ml/min时,不推荐应用肌酐值倒数图以及Cockcroft/Gault公式评估肾功能。 不推荐应用Cockcroft/Gault公式以及肌酐值倒数图用于决定是否需透析治疗。(证据水平:A级) 指南1.1:肾功能测定 为避免混淆并使肾衰竭病人及时得到专科诊治,肾功能测定报告推荐应用GFR (ml/min/1.73m2)或GFR等效值。 检验报告避免使用每周肌酐清除率或Kt/V等透析专用术语。 (证据水平:C级) 指南1.1:肾功能测定 肾衰竭患者GFR的评估推荐使用尿素清除率和肌酐清除率的平均值进行计算,测定过程应准确收集24小时尿液并经体表面积(1.73m2)标化。(证据水平:C 级) 其他可用于GFR评估的方法包括:MDRD公式法、指示剂法(碘海醇、碘他拉酸盐、EDTA、菊粉)、口服西咪替叮肌酐清除率法。 指南1.1:肾功能测定 为便于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肾功能测定报告的发布,推荐应用MDRD公式或尿素清除率和肌酐清除率平均值评估GFR值。 尿素清除率和肌酐清除率平均值计算测定过程应准确收集24小时尿液并经体表面积(1.73m2)标化。 推荐使用Gehan/George法计算体表面积。 (证据水平:B级) 指南1.1:肾功能测定 为便于临床诊治,当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时,建议实验室应用MDRD公式计算GFR并以此发报告。 若实验室通过24小时尿测定肌酐清除率,建议在发报告的同时,通过计算尿素和肌酐清除率平均值计算GFR,并标注该结果未经体表面积标化以及标明不同体重人群的参考值。 (证据水平:C级) 指南1.2:专科就诊时机确定 当患者GFR<60 ml/min,建议转肾脏专科医师诊治;若GFR<30 ml/min,必须由肾脏专科医师诊治。 若缺乏GFR评估条件,男性患者连续两次血肌酐水平>150mmol/L,女性>120 mmol/L(对应GFR<50ml/min),或有其他慢性肾脏疾病表现如蛋白尿,则建议由肾脏专科医师诊治。 指南1.2:专科就诊时机确定

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一、分区布局 布局和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具备相应的工作区,包括普通透析治疗区、隔离透析治疗区、水处理间、治疗室、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和医务人员办公区等基本功能区域。开展透析器复用的,还应设置复用间 二、人员 (一)至少有2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肾脏病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0台血液透析机以上,每增加10台血液透析机至少增加1名执业医师; (二)每台血液透析机至少配备名护士; (三)至少有1名技师,该技师应当具备机械和电子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医疗知识,熟悉血液透析机和水处理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术; (四)医师、护士和技师应具有3个月以上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工作经历或培训经历。 三、房屋、设施 (一)每个血液透析单元由一台血液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使用面积不少于平方米;血液透析单元间距能满足医疗救治及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 (二)透析治疗区内设置护士工作站,便于护士对患者实施观察及护理技术操作。(三)水处理间的使用面积不少于水处理机占地面积倍; (四)治疗室等其他区域面积和设施能够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 四、设备 基本设备:(一)三级医院至少配备10台血液透析机,其他医疗机构至少配备5台血液透析机;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水处理设备、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必要的职业防护物品;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配备相应的设备。 (二)急救设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三)信息化设备:至少具备1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五、规章制度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相关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规章制度至少包括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设备设施及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患者登记和医疗文书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等。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 慢性肾病患者,在尿毒症早期遵循的是低蛋白饮食,在开始透析后要改变饮食原则,要改变蛋白饮食。因为血液透析可以代替肾脏的代谢功能,不会使代谢废物在体内蓄积过多,而且透析过程中会损失一些蛋白,透析过程中蛋白的代谢率也会增高,如果不加强蛋白质的摄入会引起营养不良,引起贫血、抵抗力下降等。维持血液透析患者40%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其中严重营养不良者比例高达10%。营养不良的症状包括:体重减轻;人体组成成分改变;能量储备减少和躯体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其他内脏蛋白浓度降低;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营养不良患者病死率和死亡率增加,对患者长期生存不利,设法改善患者的营养对患者长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一)蛋白质 患者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量不应该低于1.2克/公斤体重,尽量多吃优质蛋白,多吃动物性食物,如鸡、鸭、鱼肉、奶制品,即所谓的“白色瘦肉”,此类肉含磷较低,是优质蛋白。动物性食物最好能占食物的2/3,猪、牛、羊肉也可以摄入。大豆、豆制品相对肉类来说含蛋白质量并不高,且含磷高,是劣质蛋白,不适合多食。鸡蛋的蛋白质易于吸收,适合给病人补充蛋白,但尽量少吃蛋黄,因为蛋黄含磷较高。 (二)热量 患者每天摄入的热量不要低于35大卡/公斤体重,热量主要来源

是糖和脂肪,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需要每天摄入糖5~6克/公斤体重,脂肪1.3~1.7克/公斤体重。如果患者极度消瘦或过多肥胖时,要根据情况增减饮食。要尽量避免多食油腻的食物,肉类以瘦肉为主,鸡、鸭、猪、牛、羊肉等都先去皮再食用。食用大豆油、橄榄油及其他植物油,避免动物性油脂及椰子油等。烹调时最好多用清蒸、水煮、清炖、卤、凉拌。卤、炖肉可先冷藏后,将上层油脂去除,再加热食用。 (三)电解质 1)钠每周2次透析的患者每天的食盐的合理摄入量在3~4克,过多摄入食盐会引起口渴,从而引起饮水过多,造成水肿。日常饮食应尽量清淡些,日常烹饪应尽量使用花椒、辣椒、八角、陈皮、五香粉、芥末、醋、糖、酒等调味,避免高盐饮食。食物含钠多少,不能光从表面上咸不咸判断,添加防腐剂的食品(如:火腿、熏肉、罐装汤)通常含钠很高。味素、鸡精也含较多钠,不易多食。 2)钾钾的摄入量每天要控制在2~3克,必须避免钾摄入过多 .........,否则会造成高血钾,高血钾可以造成心跳骤停,引起猝死。尽量不要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干果等,想吃水果可以将水果切成小片,在一大盆水中浸泡3小时以上,将水果中的钾浸泡出去再吃,最好在透析前少量吃些,也可以少量吃些水果罐头。蔬菜也可以先切好,在水中浸泡后再进行烹饪,也可先用清水煮数分钟,菜汤丢弃,再进行烹饪。少喝鸡汤、肉汤、菜汤等各类菜汤。避免吃生菜、沙拉、生鱼片、果干等。当患者腹泻、呕吐造成低钾时,对患者也不 利,需要到医院就诊,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血钾水平进行补钾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 1 对维持性透析患者饮食管理的目的 (1)保持和增强患者体力,增加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2)摄取蛋白质在质和量上既能维持氮平衡和防止蛋白质缺乏,又能减少蛋白质代谢产物肌酐的蓄积。 (3)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保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配合充分的透析治疗,使血压接近正常,体液中电解质正常化。 (4)防止心衰、感染、肾性骨病等各种并发症发生。 2 饮食管理方法 2.1 制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原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应提供足够营养(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同时注意预防水钠潴留、高血压、高血钾、高血磷等各种并发症。 2.1.1 补充优质蛋白质 (1)而食物中蛋白质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成肌酐少的蛋白质(又称优质蛋白质),这类食物有:蛋清、牛奶、牛肉、家禽、鱼;另一类是生成肌酐多的蛋白质(又称非优质蛋白质),如:米、面、水果、豆类、蔬菜中的植物蛋白质。血透患者选择蛋白质食物时,要求2/3以上为含必需氨基酸多的优质蛋白质。 (2)规律性透析后,每周透析1次的患者,可继续沿用较低蛋白饮食,配合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仅在透析当天采用正常或高蛋白饮食。每周血透2次(10h)的患者,蛋白摄入量应为1.0~1.2g/

(kg?d),每周3次(15h)的患者,蛋白摄入量应为1.2~1.5g/(kg ?d)。 2.1.2 摄入足够热量维持性透析开始后,患者需摄入足够热量,以增加干体重,从而改善机体营养不良状态。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脂肪的热量是糖类和蛋白质的2倍多,可以选择但应该注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鼓励患者多用植物油及人造黄油,以降低动脉硬化的可能。 2.1.3 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量维持性透析患者水的摄入量应为前一日尿量加500ml不显性失水。必须注意水分的来源,除了牛奶、水果、饮料外,食物中也含水分。 2.1.4 控制含钾食物血钾过高会引起严重的心脏传导和收缩异常,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透析患者饮食应控制钾的摄入,特别是对少尿或无尿的透析患者,应首先指导患者认识含钾高的食物,如:竹笋、青菜、红萝卜、香菇、菠菜、空心菜、香蕉、芭乐、番茄、柳丁、桃子等,均应少用。避免摄入咖啡、浓茶、肉汤、鸡精、蜜饯、龙眼干。 下面介绍患者如何避免摄入含钾高食物的食用方法:(1)不用菜汤或肉汤拌饭。(2)蔬菜水煮3min再炒;薯类切片后泡水20min后汁液倒掉不用。(3)不用低钠盐、薄盐酱油、代盐。(4)超低温冷藏食品比新鲜食品含钾量少1/3。 2.1.5 控制钠的摄入维持性透析患者食盐过多会导致患者口渴而饮水过多,从而发生高血压或水肿。维持性透析患者盐的摄入

最新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一、血液透析室分区布局 布局和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应设置①功能区:透析治疗室(设立普通治疗区和/或隔离治疗区)和治疗准备室;②辅助功能区:水处理间、清洁库房、污物间、洁具间以及接诊室/区、患者更衣室等;③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有条件可在功能区设置专用手术室/操作室,使用集中供液系统的透析室应在辅助功能区设置配液间,开展透析器复用的透析室应在辅助功能区设置透析器复用间和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 布局和流程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洁污分区明确、标识清晰、流程合理。其中,治疗准备室、水处理间、清洁库房、配液间、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及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为清洁区域,透析治疗室、专用手术室/操作室、接诊室/区及患者更衣室为潜在感染风险区域,透析器复用间、污物处理室及洁具间为污染区域,不同洁净度区域内的功能用房遵循相对集中安置的原则。 二、人员 (一)至少配备2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1名具有肾脏病学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配置10台以上透析机的血液透析室至少配备6名执业护士。不足10台透析机的,每台透析机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应至少配备1名工程师/技师。 (四)医师、护士和工程师/技师都应具有3个月及以上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工作经历或培训经历。医疗和护理组负责人必须具备肾脏病学和透析专业知识,具备1年以上血液透析工作经历。 (五)应根据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保洁人员,保洁人员应经规范化培训后上岗,并定期培训考核。 三、房屋、设施 (一)每个血液透析单元由一台血液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床(椅)间距不少于1.0米;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及其安全装置、反渗水供给接口、透析废液排水接口。 (二)透析治疗区内,根据规模及布局应设置1个或多个能够观察覆盖全部患者的医护工作站。 (三)水处理间使用面积不少于水处理机占地面积1.5倍。

欧洲最佳血液透析实践指南(EBPG)

欧洲最佳血液透析实践指南(EBPG) 指南1:肾功能测定、肾科医师就诊时机及开始血液透析治疗时机。 指南2: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指南3:血液透析膜材料生物相容性。 指南4:透析用水与透析液。 指南5: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与抗凝。 指南6: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治。 指南7:血管并发症及高危因素。 最佳贫血治疗实践指南。 指南1.1:肾功能测定 不推荐单凭血肌酐或尿素氮评估肾功能。 GFR<30ml/min时,不推荐应用肌酐值倒数图以及Cockcroft/Gault公式评估肾功能。不推荐应用Cockcroft/Gault公式以及肌酐值倒数图用于决定是否需透析治疗。 (证据水平:A级) 指南1.1:肾功能测定 为避免混淆并使肾衰竭病人及时得到专科诊治,肾功能测定报告推荐应用GFR (ml/min/1.73m2)或GFR等效值。 检验报告避免使用每周肌酐清除率或Kt/V等透析专用术语。 (证据水平:C级) 指南1.1:肾功能测定 肾衰竭患者GFR的评估推荐使用尿素清除率和肌酐清除率的平均值进行计算,测定过程应准确收集24小时尿液并经体表面积(1.73m2)标化。(证据水平:C级)其他可用于GFR评估的方法包括:MDRD公式法、指示剂法(碘海醇、碘他拉酸盐、EDTA、菊粉)、口服西咪替叮肌酐清除率法。 指南1.1:肾功能测定 为便于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肾功能测定报告的发布,推荐应用MDRD公式或尿素清除率和肌酐清除率平均值评估GFR值。 尿素清除率和肌酐清除率平均值计算测定过程应准确收集24小时尿液并经体表面积(1.73m2)标化。 推荐使用Gehan/George法计算体表面积。 (证据水平:B级) 指南1.1:肾功能测定 为便于临床诊治,当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时,建议实验室应用MDRD公式计算GFR并以此发报告。 若实验室通过24小时尿测定肌酐清除率,建议在发报告的同时,通过计算尿素和肌酐清除率平均值计算GFR,并标注该结果未经体表面积标化以及标明不同体重人群的参考值。 (证据水平:C级) 指南1.2:专科就诊时机确定 当患者GFR<60 ml/min,建议转肾脏专科医师诊治;若GFR<30 ml/min,必须由肾脏专科医师诊治。

KDOQI临床实践指南 血液透析充分性(更新版)2015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HEMODIALYSIS ADEQUACY:2015UPDATE Abstract The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s 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KDOQI)has provided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all stage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 since1997. The2015update of the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Hemodialysis Adequacy is intended to assist practitioners caring for patients in preparation for and during hemodialysis.The literature reviewed for this update includes clinical trials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 published between2000and March2014.New topics include high-frequency hemodialysis and risks;prescription?exibility in initiation timing,frequency,duration, and ultra?ltration rate;and more emphasis on volume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Appraisal of the quality of the evidence and the 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s followed 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 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GRADE)approach.Limitations of the evidence are discussed and speci?c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Hemodialysis;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hemodialysis prescription;hemodialysis frequency; initiation;adequacy;treatment time;hemo?ltration;urea modeling;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KDOQI. 884Am J Kidney Dis.2015;66(5):884-930

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控制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控制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05-07T09:51:32.7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4期作者:齐爱军魏美莲赵丽华 [导读] 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实施健康教育模式对其干体重控制的临床作用 齐爱军魏美莲赵丽华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医院河北省衡水市 0538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实施健康教育模式对其干体重控制的临床作用。方法由透析护士对透析患者进行关于透析相关知识、饮食指导、活动指导、用药知识的健康宣教,于健康教育前及健康教育后的3个月比较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对透析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液体控制和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透析患者患者的遵医率并能有效控制透析患者的干体重,减少透析并发症。 关键词:健康教育;血液透析;干体重;影响 1导言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CNP)是以患者为中心,规范诊疗和护理行为的一种新模式[1]。维持性透析患者每次透析均需适量去除体内积余的水分,以便透析结束后机体处于最佳容量状态,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体液超负荷与透析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是导致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稳定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干体重,能改善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本院进行血透的患者21例,年龄36~81岁,其中男11例,女10例,文化程度:大专1例,高中3例,初中及以下17例。 2.2方法 2.2.1纳入标准 被调查者以及符合以下条件(除去先天遗传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脑血管意外、手术、外伤等因素)外的符合要求的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实验性健康教育。 2.2.2健康教育手段 由病房护士利用治疗期间的空闲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个人差异的需要发放自行编制的健康教育书籍,按个体差异有策略、有针对的进行健康教育,直到患者接收并采取健康行为用自身对照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透析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3个月跨度作为调查时间跨度。并于健康教育前后进行比较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情况、对透析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2.2.3健康教育内容 根据统一数据要求,内容包括:①指导运动;②心理辅导;③饮食分析(热量供给、盐、钾、蛋白质的摄入、控制摄入水的量、低磷饮食);自行制作《透析患者标准干体重知晓调查表》、《透析患者个人病情信息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对干体重知识了解情况。工作人员查找干体重的有关资料,让患者共同参与分析,掌握造成干体重情况异常、未能达标等一系列调查数据的原因。并在调查收集数据过程中反复核对,精准掌握和调整健康计划教育。 2.3评价方法护理干预 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①遵医率的评价:使用医护人员自行摸索设计的“透析患者遵医调查问卷”展开工作,问卷包括:烟酒戒除、情绪要好、饮食清淡、按时遵医吃药、睡眠充足、透析准点、预防感冒、遵医运动等几项内容。②干体重的评价:比较健康教育前后透析患者对体重控制的认知情况及干体重的变化和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患者自行配合选答案,两次调查均采用统一问卷,各发放问卷42份,回收42份。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健康教育内容 科室成立CNP健康教育小组,制定健康教育工作流程,并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血液透析护理常规和标准共同制定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CNP表,健康教育CNP表内容:首次透析患者:介绍透析室环境、制度、透析班次安排、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的姓名,新患者注意事项,采用个别讲解,发放血液透析肾友健康生活指南。第1周:内瘘或留置导管的使用和自我管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干体重的概念,透析间期如何控制体重增长,血液透析患者饮食原则,采用个别讲解,示范观看图片及光碟,指导阅读肾友手册,赠有刻度的水杯及3g盐勺。第2周: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透析方式介绍,透析充分性的概念,采用个别讲解、实例介绍。第3周:血液透析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症状及预防治疗,采用个别讲解、肾友会知识讲座。第4周:服药、休息与运动指导及心理调适,采用个别讲解、知识讲座示范指导。第5周:各种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采用个别讲解、指导阅读肾友指南。 健康教育的实施,由责任护士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选择适宜方式进行。CNP 表放于透析患者的护理病历内,责任护士根据CNP表上的内容,反复进行评估-教育-评价,并建立回访表,对体重控制>5%的患者继续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控制水、盐的教育,并解决患者提出的疑问。 4结果 4.1 两组透析患者健康教育3个月后透析间期体重控制情况比较观察组42例,透析例次536,体重增长<5%401例次,占74.8%;对

血液透析充分性指南解读(20201101081714)

血液透析充分性指南解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透析依赖患者群体生存率已经明显提高,现在突出的问题是并发症。伴有严重合并症、透析治疗较晚、透析不充分、总体机能降低的老 年患者透析后一年生存率仅为25%,而那些不伴有其他严重疾病、透析较充分、继续参加社会活动的透析患者一年生存率达到100%,五年生存率仍高达80%。年龄对预后的影响已经远远低于并发症。充分的血液透析越来越受到重视。 透析充分性含义:①充分透析应该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合并症,帮助患者保持生活和工作能力;②透析充分性不仅仅是溶质清除率超过某个数值,而且不能仅仅以溶质清除率为标志;③最佳透析应该是治疗效果不能进一步改善的透析治疗;④透析方案应个体化,并规律监测和评估。评估透析充分性应包括①患者身心健康状况;②患者营养状态;③小分子清除率(尿素动力学模型);④超滤充分性;血压控制;⑥蛋白分解率(PCR);⑦贫血、酸中毒和骨病控制。 美国肾脏医师协会(RPA1993年的“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临床指南”提供了测 定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可行方法,并且规定了对于几乎无残余肾功能、每周透析 3 次的成年(大于18岁)走透患者的最低血液透析剂量。RPA特别建议:采用单室、可变容积尿素动力学模型(Kt/V),每月测定血液透析充分性,从而使ESR的血液透析患者获得最大益处。建议的Kt/V应至少为1.2(尿素减少比率(URR > 65%)。当Kt/V低于此水平时,应采取纠正措施。美国血液透析充分性工作组发现RPA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临床指南” 中所涉及的内容是有限的,因此在以下方面进行了补充:①理想的血液透析剂量;②儿科患者的血液透析充分性;③确定透析剂量时血样的采取;④透析器复用;⑤患者舒适度和依从性。 1997年,NKF-K/DOQ血液透析充分性工作组发表了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循证医学临床指南。简而言之,该指南建议:①应用单室可变容积模型来计算透析过程中的尿素分布和清除,至少每月1次;②对于成人和儿童应使用正规尿素模型来对1次透析过程中尿素清除进行定量;③ Kt/V的处方应》1.3,以保证实际的Kt/V > 1.2 ;④在每次使用透析器之前应常规测定其基础的总血室容积 (TCV ;

血液透析标准化操作规程模板

血液透析标准化操 作规程

血液透析标准化操作规程 ( Hemodialysis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贾强 一、定义及概述 血液透析采用弥散、超滤和对流原理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和过多水分, 是最常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 也可用于治疗药物或毒物中毒等。 二、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准备 ( 一) 加强专科随访 1、 CKD4期(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73m2) 患者均应转至肾 脏专科随访。 2、建议每3个月评估一次eGFR。 3、积极处理并发症和合并症。 ( 1) 贫血: 建议外周血Hb<100g/L 开始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 2) 骨病和矿物质代谢障碍: 应用钙剂和/或活性维生素D等治疗, 建议维持血钙2.1-2.4mmol/L、血磷0.9-1.5mmol/L、血iPTH 70-110pg/ml。 ( 3) 血压: 应用降压药治疗, 建议控制血压于130/80mmHg以下。 ( 4) 其它: 纠正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和高尿酸血症等。 ( 二) 加强患者教育, 为透析治疗做好思想准备。 1、教育患者纠正不良习惯, 包括戒烟、戒酒及饮食调控。 2、当eGFR<20ml/min/1.73 m2或预计6个月内需接受透析治疗时, 对患者进 行透析知识宣教, 增强其对透析的了解, 消除顾虑, 为透析治疗做好思想准

备。 ( 三) 对患者进行系统检查及评估, 决定透析模式及血管通路方式 1、系统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 2、进行心脏、肢体血管、肺、肝、腹腔等器官组织检查, 了解其结构及功能。 3、在全面评估基础上, 制定患者病历档案。 ( 四) 择期建立血管通路 1、对于eGFR<30ml/min/1.73m2患者进行上肢血管保护教育, 以避免损伤血管, 为以后建立血管通路创造好的血管条件。 2、血管通路应于透析前合适的时机建立( 具体见血管通路章) 。 3、对患者加强血管通路的维护、保养、锻炼教育。 4、建立血管通路。 5、定期随访、评估及维护保养血管通路。 ( 五) 患者eGFR<15ml/min/1.73m2时, 应更密切随访。 1、建议每2-4周进行一次全面评估。 2、评估指标: 包括症状、体征、肾功能、血电解质( 血钾、血钙、血磷等) 及酸碱平衡( 血HCO3-、或CO2CP、动脉血气等) 、 Hb等指标, 以决定透析时机。 3、开始透析前应检测患者肝炎病毒指标、 HIV和梅毒血清学指标。 4、开始透析治疗前应对患者凝血功能进行评估, 为透析抗凝方案的决定作准备。 5、透析治疗前患者应签署知情同意书。

血液透析中心岗位职责

血液透析中心岗位职责-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血液透析中心岗位职责 科主任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血透中心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对透析质量负责。2.依据血液透析规范化要求制定并实施血液透析室的管理规程。 3.负责血液透析室人员安排和责任划分。 4.负责血液透析室的培训、教学和科研工作,组织业务学习、技术考核等。 5.定期查房,解决临床疑难问题。 6.监督并评估患者的透析质量,做好持续性质量改进工作。7.负责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展。 8.负责统计汇总透析登记相关资料并提供报告。 血液透析室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按分工完成血液净化的治疗及教学工作。 2.是血液透析室医疗质量、相关医疗纠纷及医德医风第一负责人。 3.负责指导血液透析室下属医生的医疗工作,包括病人血液净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方案的确定、血管通路建立、血液净化过程各种并发症的处理、相关医疗咨询及生活指导等。

4.确定血液净化病人的治疗方案,参与主要的医疗操作。 5.对门诊血液透析病人每1-2周查房,掌握病情变化。 6.对疑难或危重病历随时查房,并及时向科主任汇报,邀请科主任或专家诊治。 血液透析室主治医师职责 1.在本科主任和上级医师指导下,具体负责血液透析室病人的诊治和抢救工作。 2.及时完成血液透析病人检诊、查房、抢救、治疗、手术等工作。 3.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和出诊工作。 4.遇重危、疑难伤病员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下班前向值班医生交班。 5.上级医师查房时,报告病员的病情和诊断、治疗情况,及时准确执行上级医师对病员病情的分析与诊疗意见。 6.参加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7.参加科研,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 血液透析室住院医师 1.在本科主任和上级医师指导下,具体负责血液净化病人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

血液透析标准化操作规程

` 血液透析标准化操作规程 (Hemodialysis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贾强 一、定义及概述 血液透析采用弥散、超滤和对流原理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和过多水分,是最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也可用于治疗药物或毒物中毒等。 二、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准备 (一)加强专科随访 1、CKD4期(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患者均应转至肾脏专科随访。 ; 2、建议每3个月评估一次eGFR。 3、积极处理并发症和合并症。 (1)贫血:建议外周血Hb<100g/L 开始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2)骨病和矿物质代谢障碍:应用钙剂和/或活性维生素D等治疗,建议维持血钙、血磷、血iPTH 70-110pg/ml。 (3)血压:应用降压药治疗,建议控制血压于130/80mmHg以下。 (4)其它:纠正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和高尿酸血症等。 (二)加强患者教育,为透析治疗做好思想准备。 1、教育患者纠正不良习惯,包括戒烟、戒酒及饮食调控。 】 2、当eGFR<20ml/min/ m2或预计6个月内需接受透析治疗时,对患者进行透析知识宣教,增强其对透析的了解,消除顾虑,为透析治疗做好思想准备。 (三)对患者进行系统检查及评估,决定透析模式及血管通路方式 1、系统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 2、进行心脏、肢体血管、肺、肝、腹腔等器官组织检查,了解其结构及功能。 3、在全面评估基础上,制定患者病历档案。 (四)择期建立血管通路 1、对于eGFR<30ml/min/患者进行上肢血管保护教育,以避免损伤血管,为以后建立血管通路创造好的血管条件。 2、血管通路应于透析前合适的时机建立(具体见血管通路章)。 ! 3、对患者加强血管通路的维护、保养、锻炼教育。 4、建立血管通路。 5、定期随访、评估及维护保养血管通路。 (五)患者eGFR<15ml/min/时,应更密切随访。 1、建议每2-4周进行一次全面评估。 2、评估指标:包括症状、体征、肾功能、血电解质(血钾、血钙、血磷等)及酸碱平衡(血HCO3-、或CO2CP、动脉血气等)、Hb等指标,以决定透析时机。 3、开始透析前应检测患者肝炎病毒指标、HIV和梅毒血清学指标。 4、开始透析治疗前应对患者凝血功能进行评估,为透析抗凝方案的决定作准备。 , 5、透析治疗前患者应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适应证及禁忌证 (一)患者是否需要血液透析治疗应由有资质的肾脏专科医师决定。肾脏专科医师负责患者的筛选、治疗方案的确定等。(二)适应证

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 我国尿毒症防治形势严峻,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数据,截至2014 年底我国在透血液透析者近34 万。但根据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 1.2 亿,其中 3 期以上CKD 患者1900 余万,糖尿病患者1. 1 亿,高血压患者 2.5 亿。 因此,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据将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必将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获得卫生经济学最佳化,已经成为政府与广大血液净化学者共同关心的重要内容。 自2010 年颁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以来,国家肾病学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开展了全国范围的血液透析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结果显示我国血液透析的整体治疗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血液透析充分性的检测及其达标率亟待提升。 因此,以循证医学结果为依据,参考相关国际指南,在对《血液净化标准作规程(2010 版)》中透析充分性部分加以细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旨在立足现实可行并指导临床实践的原则,给予临床一线工作者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促进我国血液透析充分性的提高。

血液透析充分性是指通过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潴留水分和尿毒症毒素,各种并发症得以有效控制,透析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患者具有较好的生存质量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虽然每次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好坏能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率,部分客观数据或指标可以反映长期透析质量水平,并预测患者未来不良预后。 但既往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价更多关注单次透析的过程,如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超滤脱水,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长期生存率的主要并发症控制关注不足。为此,本指南加人了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质量指标及标准的参数,希望更好地推动血液透析长期医疗质量的提升。 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医保等基础条件不一,而血液透析医疗质量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临床医生在参照本指南时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本指南也将不断进行完善与更新,以更好地为血液透析医护人员提供指导,更好地服务血液透析患者。 单次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价指标与标准 推荐单次血液透析的尿素清除率:单室尿素清除率(spKt/V)≥ 1.2;尿素下降率(URR)≥ 65%;尿素清除率监测频率:推荐每 3 个月 1 次,建议每月 1 次。 (一)血液透析充分性的指标及其计算与血液样本采集 1.血液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清除率:代表小分子溶质清除水平,常用指标为spKt/V 或URR;β2- 微球蛋白(β2-MG)清除率:代表中分子毒素清除水平。 2.spKt/V 的测定方法:采集透前、透后患者血液样本,获得尿素氮数据,然后根据治疗时间、尿素分布容积以及超滤量来计算Kt/V 的方法,常用为Daugirdas 单室模型公式:Kt/V =-In(R- 0.008t)+(4- 3.5R)x?BW/BW,R 为透后尿素氮/ 透前尿素氮,t 为治疗时间,?BW 为超滤量,BW 为透后体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