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四下《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1)

苏教版四下《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1)

苏教版四下《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1)
苏教版四下《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1)

《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学生齐读课题《黄河的主人》,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字词。先来复习一下字词:出示:万马奔腾羊皮筏子浊浪排空提心吊胆谈笑风生波浪滔滔鼓浪前进专心致志胆战心惊惊涛骇浪

2、这些词语中哪些是描写作者的心情的呢?(胆战心惊提心吊胆)是什么让作者胆战心惊呢?又是什么让作者提心吊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继续感受黄河的气势,领悟黄河的主人的精神。

二、层层朗读感受黄河。

1、你知道黄河的主人是谁吗?(生:艄公。师板书:艄公)

2、课文哪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黄河的主人是艄公?

出示:①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1)生齐读句子。

(2)同学们,透过“惊涛骇浪”这个词语,你可以看到怎样的黄河?

(3)是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课文第一自然段就给我们描写了这样的黄河。

3、出示: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1)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2)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读出来。

(3)看,这就是滚滚的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播放录象)此时你心里又有怎样的感觉呢?(害怕、胆战心惊、吃惊、颤抖)

(4)同学们齐读,读出我们的感受,(你们读出了黄河的气势读出了惊涛骇浪。)看到这样的情景,谁都会胆战心惊而艄公他却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三、抓住“如履平地”,由远及近看清羊皮筏子。

1、“如履平地”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学过成语:郑人买履这里的“履”是什么意思?(生:鞋子。)

“如履平地”的意思就是穿着鞋子在平地上走。

黄河之上艄公的鞋子是什么?(生:羊皮筏子。)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羊皮筏子?(生:2—5自然段。)

2、艄公脚下的羊皮筏子是怎样的?读读课文第2---5自然段,边读边把你有感想的地方画出来,也可以写写你的感受。

3、谁来读读你看到的羊皮筏子是什么样的?

出示: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1)“那么小,那么轻”——一个小而轻的羊皮筏子。它究竟小到什么程度,轻到什么程度?同学们再细细品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

交流:

“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真小真轻,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远远望去,看都看不清是什么,真是小,真是轻。

(3)同学们,这样的羊皮筏子给你怎样的感受呢?(担心害怕,怕它沉没)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谁还想读?(真是危险啊!)

4、让我们再定睛瞧一瞧,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羊皮筏子?

出示: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1)看到这么小,这么轻的羊皮筏子上还有人,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害怕、惊讶、激动、兴奋、紧张……

(2)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句话:“啊,那上面还有人哩!”有不同的读法吗?

指导读好“啊”的两种读音。(第四声:兴奋、激动。第二声:惊讶,难以置信。)

齐读这句话。老师听出了你们激动惊讶的心情。

(3)师引读:“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数着皮筏上的人,你的心里怎么样?(越来越紧张、害怕、惊讶、激动。)

(4)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还真是危险啊!看着这样的羊皮筏子,我们感受颇多,就通过朗读来表达吧,我们一起读第三段。

4、羊皮筏子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再看仔细点,羊皮筏子上仅仅坐着人吗?

生读:“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5、你又读出了这是一只怎样的羊皮筏子呢?

(1)是呀“满满的”——不仅装着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还装着两只满满的麻袋,这是一只满满的羊皮筏子。

(2)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装满了人和麻袋,在黄河上漂流,多危险啊!齐读:出示: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6、瞧!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客货两用。以羊皮为囊,吹气浮于水面,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没有护拦,没有扶手,一个羊皮筏子只有二十斤,同学们你们都可以背起一两个来。如果让你坐在这羊皮筏子上在黄河上漂流,你敢吗?生:不敢怕筏子会翻

7、我们连坐都不敢做,而筏子上的乘客表现怎么样呢?自己读读第六自然段。找出描写乘客的句子。

生读: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乘客们竟然在-----谈笑风生,神情是那么-----从容

四、抓住“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全面认识艄公。

1、看第七段,师引读: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原来,坐羊皮筏子,不仅要——小心和大胆,而且要有——足够的勇气。而这五位乘客不仅敢坐,竟然还敢谈笑风生,这是为什么呀?

生:因为他们胆大,(因为他们相信艄公。)

2、艄公为何会让乘客如此信任?同学们,赶紧读读课文6—8自然段,划出具体描写艄公的句子。用心读读,想想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艄公?

3、交流:

谁来读读你画出的句子,出示“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艄公?

A、方案一:学生找到“沉着”。

具体表现在哪里?(专心致志、小心、大胆)

B、方案二:(勇敢、机智、胆大、细心……)

C、方案三:学生找到“大胆”,仅靠大胆行吗?(还要小心、专心致志)。这就是“沉着”。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是呀,坐羊皮筏子的人需要小心和胆大,那只是偶尔的一两次,而艄公的小心和胆大则是日复一日,时时刻刻的,他们要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危险,化险为夷,这需要的是多大的勇气与智慧呀!又需要怎样的胆略和气概呢?这就是黄河的主人。

4、读: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5、文中还有一处具体描写了艄公,谁找到了

出示(“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从这里,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艄公?(技术高超、镇静、机敏……)能具体说说吗?是呀,他站在羊皮筏子上,凭的只是-----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他战胜惊涛骇浪凭的仅仅是----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却能在黄河上-----如履平地,此时你一定会惊叹----生:太了不起了,多么高超的技术呀!(带着你的理解读好这句话)齐读。把艄公的形象留在心里。

6、学到这儿,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7、师引:是的,他——勇敢、机智、镇静、机敏,战胜了——成为——

再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此时,让我们再来读这句话,相信现在你能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艄公就是黄河的主人。齐读。

8.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那么,(出示课件)杨利伟叔叔,成为的主人。

,成为的主人。

9、同学们,黄河的主人是——,艄公是——

五、小结

刚才我们充分感受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静,战胜风浪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什么?出示课件

同学们写得真好,勇敢、镇静、机敏,把艄公的精神装在心中,带到生活中,面对人生中的大风大浪。磨砺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人吧!

板书:

勇敢智慧

23、黄河的主人———艄公

镇静机敏

部编小学一年级识字 1 天地人罗晓敏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天地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6个生字。 3、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相关的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家还记得《上学歌》吗?一起来唱一唱好不好?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看课文,揭示课题

1.出示PPT认识字、领读。 2.指名读:谁能读读?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3.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字意。 三、图文结合,学习生字 1.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图上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2.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生字,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读一读,出示6个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五、认识生字。 1.出示表示相应文字的图片,提问谁能说说这是什么? 能做什么?

六、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4.指导书写-。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七、布置作业 1、读本课的生字。 2、学写本课生字。 教学反思:《天地人》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汉字,学习时,难免会产生畏难心理。所以在教学时,我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课件出示生字演变),用形象直观的画面引导学生感知,并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识记字形,把生字学习与日常生

《天地人》优秀教案10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天地人》人教部编版 《天地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天地人》是识字的第一课,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天地人你我他”,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天”、“地”是学生常见的事物,“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不仅反映了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这六个字要结合着生活实际来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6个生字。 3.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字。 教学难点:

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并能对号入座。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宝宝的帮助下,到汉字王国里和生字宝宝交朋友啦! 2.咱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说反话”。比如老师说“大”,你们说——小(生齐答),同学们的反应可真快!我说“天”,你们说——地。 3.相机板书:“天”、“地” 4.谁在天地间生活着?(板书:人)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调动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设计,用游戏导入,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气氛中发散思维,导入新课,进入课堂状态。 二、观察图画,认读生字 1.出示背景图画(国画《一望大江开》):这是一幅水墨画,是我们中国人发明创造的,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呢!所以水墨画又叫做国画。请同学们认真欣赏这幅画,并用心观察,你发现画上有什么? 2.看图说话,发挥想象:你看到怎样的天?什么样的大地?这两个人有可能在干什么? (学生说,师适时加以指导,并引导用词:广阔的大地、蔚蓝的天空……) 3.学习“天”、“地”、“人” (1)(出示图片)观察甲骨文(师对“甲骨文”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猜猜我们的祖先写的是什么字?(找出天、地、人。) (2)学习“人”和象形文字。 (3)学习天:中国的祖先非常有智慧,他们发明了文字并且还赋予文字一定的意思,把形和意结合在了一起。比如,你看这个“天”字,就是在人的头上加了一横,头顶上顶着天,多有趣啊!记住了吗? (4)找朋友:“天”有哪些朋友?(天空、蓝天、昨天、今天、明天、天气……) (5)学习“地”:“天地”本身就是一对好朋友呢! 有没有好方法记住“地”?(加一加:土加也;数笔画;找朋友:大地、土地、地球、草地、雪地……)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案

第1单元第1课时备课 课型精读主备人王芳时间8、29组长评价 课时 内容 天地人 课时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六个生字。 目标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课时 训练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点 基本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 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 手。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 白吗? 自主探究 引发思维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教 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 学 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 过 之间,我们是——人。(板书“人”) 程 1.播放童谣视频。(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 设 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 引导学生 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 交流: 计 “我”是 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 合作交流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谁,“你”是谁, 碰撞思维“他”是 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将视频定格在最后 一句话。谁。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 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回忆我们刚才看过的 流表达。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

3.互动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

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 4.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6个会认字,学生充 分认读。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 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人” “地”和是翘舌音;“天”是前鼻音。 “他”的 4.自主识字: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选择 右边都是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 “也”, 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字的左边 5.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 不同,导。 “他”与天:(1)联想识字。独体字,“大”字多一横就 人有关,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所以是 师生共探 发散思维 (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天” “亻”,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 “地”与 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 土有关, (3)组词识字:天上、每天、天真。 所以是地:(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 “”。 左边加个“”。 人:(1)数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土”,右 笔画识字。独体 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字,第一 (3)组词识字。大地、地面、土地。笔是撇,第二笔是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1.1.2 瞬时变化率——导数(3)》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大量实例的分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 2.会求简单函数的导数,通过函数图象直观地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3.体会建立数学模型刻画客观世界的“数学化”过程,进一步感受变量数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 对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曲线在某一点切线的斜率. ()()PQ f x x f x k x +-=??(当?x 无限趋向0时,k PQ 无限趋近于点P 处切线斜率) 2.瞬时速度. v 在t 0的瞬时速度=00()()f t t f t t ??+- 当?t →0时. 3.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加速度称为瞬时加速度. x

v 在t 0的瞬时加速度= 00()()v t t v t t ??+- 当?t →0时. 二、建构数学 导数的定义. 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有定义,x 0∈(a ,b ),如果自变量x 在x 0处 有增量△x ,那么函数y 相应地有增量△y =f (x 0+△x )-f (x 0);比值 y x ??就叫函数y =f (x )在x 0到(x 0+△x )之间的平均变化率,即00()()f x x f x y x x +?-?=??.如果当0x ?→时,y A x ?→?,我们就说函数y =f (x )在点x 0处可导,并把A 叫做函数y =f (x )在点x 0处的导数,记为0x x y =' , 0'000()()(),0x x f x x f x y y f x x x x =+?-?'===?→??当 三、数学运用 例1 求y =x 2+2在点x =1处的导数. 解 ?y =-(12+2)=2?x +(?x )2 y x ??=2 2()x x x ???+=2+?x ∴y x ??=2+?x ,当?x →0时,1x y '∣==2. 变式训练:求y =x 2+2在点x =a 处的导数. 解 ?y =-(a 2+2)=2a ?x +(?x )2 y x ??=2 2()a x x x ???+=2a +?x ∴y x ??=2a +?x ,当?x →0时,y '=2a . 小结 求函数y =f (x )在某一点处的导数的一般步骤: (1)求增量 ?y =f (x 0+?x )-f (x 0); (2)算比值 y x ??=00()()f x x f x x ??+-; (3)求0x x y '∣==y x ??,在?x →0时. 四、建构数学 导函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优秀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优秀教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想让学生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识字活动中,这一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然而,刚入校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行,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板书“人”)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 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回忆我们刚才看过的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 3.互动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 4.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 设计意图:童谣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体验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6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

《天地人》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

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1.天地人∣人教部编版 《天地人》教案(导学案) 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力求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

为“人”。 2. 解并认识这个生 教师引导学生

加一笔变新字:“大”字,教师相机点 左边加个“

“开火车组词擂 ”“系生活实际 熟字加偏旁:“也”字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天地人》人教(部编版) 《天地人》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出6个字 3、能联系生活实际,简单运用六个生字 教学重点:认识6个生字。 教学难点:把能联系生活实际,简单运用六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相反动作对对碰”,比如,老师说举起右手,学生就举起左手,做相反的动作,激起学生的兴趣后,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比如,老师说左,学生说右,由此引出课题《天地人》。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进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开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你我他》,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你 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 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回忆刚才看过的视频,说说“你” 指谁?“我”指谁?“他”指谁? 3、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 后,学生小组内交流表达。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课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 一、教材分析: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高中数学新教材选修2—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从知识上说,它是运用坐标法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又一次实际演练,同时它也是进一步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从方法上说,它为后面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所以说,无论从教材内容,还是从教学方法上都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因此搞好这一节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准确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画图、发现椭圆的形成过程进而归纳出椭圆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辨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椭圆定义的获得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二).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启发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境,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工具亲自动手画出椭圆,并讨论椭圆上的点满足的条件,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等价转换等思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椭圆,探求规律: 1.对椭圆的感性认识.通过演示课前老师准备的有关椭圆的图 片,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椭圆. 2.通过演示动画,展示椭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椭圆是 点按一定“规律”运动的轨迹. (二)动手实验,亲身体会 用上面所总结的规律,指导学生互相合作(主要在于动手),体验画椭圆的过程(课前准备细绳),并以此了解椭圆上的点的特征. 请两名同学上黑板画 (三)归纳定义,完善定义 我们通过动画演示,实践操作,对椭圆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由同学们归纳椭圆的定义. 椭圆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21,F F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21F F =2c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一年级《天地人〉教案

天地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 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 铃声响,坐坐好。 腰挺直,脚放平。 手放好,头摆正。 眼睛看老师,上课专心听。 【设计意图:这是第一节识字课,将学前常规教育融于语文课。】 2. 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课题:天地人。 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 1. 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 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 3.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 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 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将国画与汉字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内涵。 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 1. 学习汉字“天”。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在人的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2. 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3. 结合图画,学习汉字“地”。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字义。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联系生活,帮助学生识记和正音。】 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 1. 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 从“人”出发,引出“我”。教师出示汉字“我”,启发说话:我们都是人。师生对话,引出“你、他”。教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优秀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1全套教案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日期: 1.1.1命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三)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复习回顾 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2.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3.讨论、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天地人》优秀教案(部编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天地人》优秀教案(部编版)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第一组3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3个主要的事物“天地人”。“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不仅反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这6个生字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要紧密联系生活来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 铃声响,坐坐好。 腰挺直,脚放平。 手放好,头摆正。 眼睛看老师,上课专心听。 这是第一节识字课,将学前常规教育融于语文课。 2.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课题:天地人。

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 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 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将国画与汉字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内涵。 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 1.学习汉字“天”。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在人的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2.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3.结合图画,学习汉字“地”。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字义。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 利用图片,联系生活,帮助学生识记和正音。 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 1.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 从“人”出发,引出“我”。教师出示汉字“我”,启发说话:我们都是人。师生对话,引出“你、他”。教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再指该学生的同桌提问:“他是你的同桌。他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 1.掌握点的轨迹的求法; 2.进一步掌握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4142 ,文P34~ P36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椭圆上 22 1 259 x y +=一点P到椭圆的左焦点 1 F的距离为3,则P到椭圆右焦点 2 F的距 离 是. 复习2: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中,6 a=,b则椭 圆的标准方程是. 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 问题:圆22650 x y x +++=的圆心和半径分别是什么? 问题:圆上的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 ; 反之,到点(3,0) -的距离等于2的所有点都在 圆上. ※典型例题 例1在圆224 x y +=上任取一点P,过点P作x轴的垂线段PD,D为垂足.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线段PD的中点M的轨迹是什么?

变式: 若点M 在DP 的延长线上,且32 DM DP =,则点M 的轨迹又是什么? 小结:椭圆与圆的关系:圆上每一点的横(纵)坐标不变,而纵(横)坐标伸长或缩短就可得到椭圆. 例2设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5,0,5,0-,.直线,AM BM 相交于点M ,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49 -,求点M 的轨迹方程 . 变式:点,A B 的坐标是()()1,0,1,0-,直线,AM BM 相交于点M ,且直线AM 的斜率与直线BM 的斜率的商是2,点M 的轨迹是什么? ※ 动手试试

练1.求到定点()2,0A 与到定直线8x =的动点的轨迹方程. 练2.一动圆与圆22650x y x +++=外切,同时与圆226910x y x +--=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式,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1. ①注意求哪个点的轨迹,设哪个点的坐标,然后找出含有点相关等式; ②相关点法:寻求点M 的坐标,x y 与中间00,x y 的关系,然后消去00,x y ,得到点M 的轨迹方程. ※ 知识拓展 椭圆的第二定义: 到定点F 与到定直线l 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 (01)e <<的点的轨迹. 定点F 是椭圆的焦点; 定直线l 是椭圆的准线; 常数e 是椭圆的离心率.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教案(详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 天地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教学难点】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板书“人”)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

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 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回忆我们刚才看过的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 3.互动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 4.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 设计意图:童谣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体验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6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1.2.1 常见函数的导数》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导数的定义推导部分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2.能利用导数公式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教学重点: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问题情境. (1)在上一节中,我们用割线逼近切线的方法引入了导数的概念,那么如何求函数的导数呢? (2)求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的基本步骤: ①求出P 点的坐标; ②利用切线斜率的定义求出切线的斜率; ③利用点斜式求切线方程. (3)函数导函数的概念

2.探究活动. 用导数的定义求下列各函数的导数: 思考由上面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二、建构数学 1.几个常用函数的导数: 思考由上面的求导公式(3)~(7),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三、数学运用 例1 利用求导公式求下列函数导数. (1)5y x -=; (2)y (3)πsin 3 y =; (4)4x y =; (5)3log y x =; (6)πsin()2 y x =+; (7)cos(2π)y x =-. 例2 若直线y x b =-+为函数1y x =图象的切线,求b 及切点坐标. 点评 求切线问题的基本步骤:找切点—求导数—得斜率. 变式1 求曲线2y x =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 变式2 求曲线2y x =过点 (0,-1)的切线方程. 点评 求曲线“在某点”与“过某点”的切线是不一样的. 变式3 已知直线l :1y x =-,点P 为2y x =上任意一点,求P 在什么位置时到直线l 的距离最短. 练习: 1.见课本P20练习. 第3题: ; 第5题: (1) ; (2) ;

《天地人》优秀教案3

一年级上课语文教案-1天地人部编版 识字课《1.天地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国画为背景,分两组呈现了6 个汉字。第一组3 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3 个主要的事物“天地人”。“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不仅反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这六个字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汉字,要紧密联系生活来学习。 本单元是基于学生没有学习汉语拼音之前的识字课,重点是借助“听读”和“联系生活经验”来学习汉字。教学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本课既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识字课,也是学生首次进行语文学习实践接触的第一篇课文。这一课学习将会为学生接下来的语文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起始阶段,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朗读、听说、书写等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课堂,作为教师要关注幼小衔接与过渡。在识字教学中,针对孩子没有拼音基础的情况,主要采用“跟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从孩子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着手,让孩子对生字的音形义进行理解。

刚入学的孩子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教学过程以游戏化的活动方式来组织,增加趣味性。 值得一提的是:课文的6个单音节词,是生活中常用的字词,不少学生通过各种媒介对它们音、形、义已有所掌握,学习并非零起点,因此,要善用学生的“已知”,重点落实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识字方法的初步渗透。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和途径,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3.初步培养并规范读写、听说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和途径,认识 生字。 2.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难点】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教学准备】生字卡,ppt。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呈示“我爱学语文”的图画)小朋友们,我们准备上语文课了,在语文课上我们要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要做到这些,我们就要先学会认字。从今天起,我们就要走进汉字王国,开始识字的学习,去跟更多的汉字交上朋友。 2.(出示课文插图)老师请大家欣赏一幅水墨画,你在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2全套教案

第一章 推理与证明 课题:合情推理(一)——归纳推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体会合情推理这种基本的分析问题法,认识归纳推理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并把它们用于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去。 2.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常归纳的个体数目越多,越具有代表性,那么推广的一般性命题也会越可靠,它是一种发现一般性规律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难点:用归纳进行推理,做出猜想。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得出另一个新命题的思维过程称为推理。 见书上的三个推理案例,回答几个推理各有什么特点?都是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但是推理的结构形式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可分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二、新课讲解: 1、 蛇是用肺呼吸的,鳄鱼是用肺呼吸的,海龟是用肺呼吸的,蜥蜴是用肺呼吸的。 蛇,鳄鱼,海龟,蜥蜴都是爬行动物,所有的爬行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 2、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凸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凸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 由此我们猜想:凸边形的内角和是(2)180n -?? 3、221222221,,,331332333+++<<<+++,由此我们猜想:a a m b b m +<+(,,a b m 均为正实数) 这种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栝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⑴ 对有限的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整理; ⑵ 提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即猜想; ⑶ 检验猜想。 例1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1()(1) n a n N n +=∈+,12()(1)(1)(1)n f n a a a =--???-,试通过计算(1),(2),(3)f f f 的值,推测出()f n 的值。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结果预测如下) (1)113(1)1144 f a =-=-= 1213824(2)(1)(1)(1)(1))94936 f a a f =--=?-=?== 12312155(3)(1)(1)(1)(2)(1)163168 f a a a f =---=?-=?=

一年级语文《天地人》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天地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 铃声响,坐坐好。 腰挺直,脚放平。 手放好,头摆正。 眼睛看老师,上课专心听。 这是第一节识字课,将学前常规教育融于语文课。 2.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课题:天地人。

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 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 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将国画与汉字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内涵。 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 1.学习汉字“天”。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在人的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2.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3.结合图画,学习汉字“地”。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字义。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 利用图片,联系生活,帮助学生识记和正音。 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

1.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 从“人”出发,引出“我”。教师出示汉字“我”,启发说话:我们都是人。师生对话,引出“你、他”。教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再指该学生的同桌提问:“他是你的同桌。他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 2.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教师移动单人旁的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3.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引导学生选生字卡片并交流。如一名学生说:“我是××,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你喜欢踢足球吗?”“他是你的同学吗?”小组练习,轮流说话。 创设生活场景,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帮助学生认读、理解生字。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天地人》 优质课 教学设计

1 天地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天地人》是识字第一课,也是学生正式学习语文的首课。全课只有6个字,“天地人你我他”,分两行呈现。“天地人”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你我他”,是“人”的三个代称。背景图画是现代画家傅抱石的国画作品《一望大江开》,寥寥几笔,绘出万千意象,隐含“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还没学习汉语拼音,也没有任何正规的识字学习经历。“天地人”三字,学生较为熟悉,可通过唤醒生活记忆,说说自己所知的含“天、地、人”的词语。学生说词语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他们建立类别意识。如学生说出“今天”,教师就可追问“今天前面的一天是什么?”“今天后面的一天是什么?”引出“昨天”“今天”“明天”三个有意义联系的词汇。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学习基础和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在儿歌、游戏等各种形式的复现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生字,理解字义,对生活中识字产生初步兴趣; 3.在学习、游戏过程中,学会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学习、友好相处。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对识字感兴趣,乐于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宝宝;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板书“人”) 设计理念: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

北师大版选修21高中数学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word教案

2.2 椭 圆 ◆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椭圆的概念,掌握椭圆的定义、会用椭圆的定义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及化简无理方程的常用的方法;了解求椭圆的动点的伴随点的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 ◆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预习与引入过程 当变化的平面与圆锥轴所成的角在变化时,观察平面截圆锥的截口曲线(截面与圆锥侧面的交线)是什么图形?又是怎么样变化的?特别是当截面不与圆锥的轴线或圆锥的母线平行时,截口曲线是椭圆,再观察或操作了课件后,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你能理解为什么把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叫做圆锥曲线;第二、你能举出现实生活中圆锥曲线的例子.当学生把上述两个问题回答清楚后,要引导学生一起探究P 41页上的问题(同桌的两位同学准备无弹性的细绳子一条(约10cm 长,两端各结一个套),教师准备无弹性细绳子一条(约60cm ,一端结个套,另一端是活动的),图钉两个).当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图形是椭圆.启发性提问:在这一过程中,你能说出移动的笔小(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是什么?〖板书〗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新课讲授过程 (i )由上述探究过程容易得到椭圆的定义. 〖板书〗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ellipse ).其中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定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即当动点设为M 时,椭圆即为点集P ={} 12|2M MF MF a +=. (ii )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 提问:已知图形,建立直角坐标系的一般性要求是什么?第一、充分利用图形的对称性;第二、注意图形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关系. 无理方程的化简过程是教学的难点,注意无理方程的两次移项、平方整理. 设参量b 的意义:第一、便于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第二、,,a b c 的关系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类比:写出焦点在y 轴上,中心在原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22 2210y x a b a b +=>>. (iii )例题讲解与引申 例1 已知椭圆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2,0-,()2,0,并且经过点53,22??- ??? ,求它的标准方程. 分析:由椭圆的标准方程的定义及给出的条件,容易求出,,a b c .引导学生用其他方法来解. 另解: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b +=>>,因点53,22??- ??? 在椭圆上,

高中数学【北师大选修1-1】教案全集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 (2)312 >吗? (3)312 (4)8是24的约数;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6)他是个高个子.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命题的概念: 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也就是说,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是看它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 上述6个语句中,(1)(2)(4)(5)(6)是命题. 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 上述5个命题中,(2)是假命题,其它4个都是真命题. ③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 (3)2小于或等于2; (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x<; (5)215 (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④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2. 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①例1中的(2)就是一个“若p,则q”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 叫做命题的结论. ②试将例1中的命题(6)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③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对顶角相等; (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3. 小结: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若p,则q”的形式. 巩固练习: 教材 P4 1、2、3 4. (师生共析→学生说出答案→教师点评) ②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

《天地人》优秀教案

《天地人》优秀教案 导读: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想让学生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识字活动中,这一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然而,刚入校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行,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

们是——人。(板书“人”)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 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回忆我们刚才看过的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 3.互动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 4.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 设计意图:童谣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体验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6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