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苏教版小学低年级的童话教学

谈苏教版小学低年级的童话教学

谈苏教版小学低年级的童话教学
谈苏教版小学低年级的童话教学

谈苏教版小学低年级的童话教学

【摘要】何谓童话?童话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种具有浓郁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

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结构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

的幻想、夸张、想象、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塑

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

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扬善抑恶,起

到教育人的目的。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

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把童话作为小学低年

级学生的一种重要的阅读体裁,数量之多,深

受低年级儿童的喜爱。童话有其鲜明的文本特

征,这种文体特征与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有着

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此作为出发点,结合苏教

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小学低年级语

文的童话教学进行初探。

【关键词】读趣描述表演续编习作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将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么,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如何培养呢?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借助童话进行启蒙教学。童话以其丰富的幻想、奇特的情节、优美动人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对于以无意注意为主的低年级孩子,童话无疑是培养孩子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阅读兴趣以及习作兴趣的最佳“诱饵”。因此,学好童话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童话教学呢?从多年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工作经验中总结出,小学低年级的童话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读出趣味,领悟真情。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是读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要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指导学生读中

领悟,读中体会,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内化体验。苏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童话,语言非常优美,明快活泼,富有音乐美。内容简明,贴近儿童现实生活,非常富有童趣。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是非常适合低段儿童朗读的体裁之一。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助讲,以演练读,以写促读,达到语言、情感、思想的和谐交融,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可采用教师的示范朗读和学生的角色朗读的形式进行童话的朗读教学:

1、教师的示范朗读,以情传情。

低年级同学的识字量很少,因此他们的朗读能力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教师的示范朗读尤为重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深情、富有童化的语调给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充分展现童话的语言美和蕴含的情感,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到童话的故事情节中去,使他们从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与情感,激发想象。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北风和小鱼》一课时,由于课文内容太长,加之学生识字量少,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就很有必要进行教师的

示范朗读。课文写的是西北风呼呼地吹起来,梧桐树、青草、小鸟、小河都怕它,只有水中的鱼儿不怕它,和它抗争到底,最终战胜了北风的事。教育孩子们遇到困难,决不能退缩,要勇于战胜困难。通过教师动情的示范朗读,并加上动作、表情,学生就可以从老师的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认识到西北风的嚣张气焰和小鱼勇敢顽强的精神。

2、学生的角色朗读,情思交融。

什么是角色读?就是在朗读课文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进入情景充当角色,可戴上头饰,加上动作、表情等,指导学生把童话中的情感在自己的朗读中表现出来,这样有效地把情景融入到读中去。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角色读(师生角色读、小组角色读、指名角色读等),把学生引入到童话的角色中去,达到语言、情感、思想的交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是一篇很好的训练学生角色朗读的范文。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男生扮演狼的角色,女生扮演小羊的角色,老师读旁白的部分。抓住狼和小羊的两次

对话进行朗读,读出狼盛气凌人、横加指责、蛮横无理、怒气冲冲、穷凶极恶的丑恶嘴脸;读出小羊据理申辩、小心翼翼、竭力申辩、着急害怕的可怜相。通过反复角色朗读,让学生领悟到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对于这样的坏蛋,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二、动情描述,速进情景。

童话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幻想。童话故事就是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造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的思维带进童话的幻想世界中去,启发学生想象。想象力在小学生的世界,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没有了想象力,学生就会失去了作为孩子的特征,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童话,小学生没有了自己的童话,也就失去了创造力。因此,我们可根据他们爱幻想的特点,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时,通过教师动情的描述,并配上音乐、插图等,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进入到神奇的童话幻想世界。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蘑菇该奖给谁》一课时,教师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进入导入:“小朋友们,一天兔妈妈要出门采蘑菇,临走前它告诉它的两个孩子(小白兔和小黑兔)要好好练习跑步。晚上妈妈回来时,

要把最大的蘑菇奖给跑步最出色的孩子。大家想知道是谁得到了最大的蘑菇吗?没有得到大蘑菇的小兔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这样,教师通过优美的语言进行描述,还可加上音乐的渲染,图画的再现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到特定的艺术境界中去,进行看、听、想一体化的语文实践活动。

三、演中领悟,内化体验。

所谓课本剧表演就是把童话情节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再现出来,以演促悟代替教师的分析讲解。进行课本剧表演之前,学生必须对课文的朗读十分到位。在演的过程中可以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句、段,用神态、动作、表情等形式把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引导学生“演”中“悟”,“悟”中“演”。课本剧表演是一种形式自由、方法灵活的形式,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能起到培养阅读兴趣,张扬个性的效果。苏教版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都是童话故事,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玩”的活动中领悟文章内容。例

如:在进行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谁的本领大》一课的教学时,可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课文写的是风和太阳开始都认为自己的本领最大,经过两次比本领后双方都悟出了道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一定要全面地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指导学生对风和太阳的两次比赛进行表演,以演助读、以演促悟,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领悟了文章的内容,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四、续编故事,读写结合。

童话总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揭示其中的道理,对儿童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好奇心非常的强烈,什么事总爱寻根问底。他们在阅读童话故事时,总会对故事的主人公打抱不平,会对主人公的行为起疑议,会对故事的发展有所期待,也会对故事的结果有所猜测……因此,学生会有改变故事结局,续编故事的强烈愿望。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教学的好机会,指导学生续写故事的结尾或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情节美,有助于学生丰富词汇,培养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想象力,提升写作水平。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是一篇指导学生续写故事结尾和续编故事的例文。课文写了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嘴里叼着的一片肉的故事,说明了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教学这一课时,可指导学生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续编故事或以“狐狸和乌鸦新传”为题重新改编故事。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突出体现出低年级学生表演欲望强的特点。

五、快乐习作,弘扬个性。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童话情有独钟。鲁迅先生曾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世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况,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们想飞上天空,想潜入蚁穴。”是的,可以说孩子简直是浪漫的童话作家,对童话有着特殊的感悟能力。童话的基本特征--幻想,符合儿童的天性;童话的表现手法--拟人,符合儿童的思维;童话以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题材为内容,以接近儿童口吻的语言来叙述。因此,小学低年级学生有写童话的本能,他们几乎

能自发地以童话的形式来写童话。指导他们进行童话习作,能使他们拥有广阔的天地,树立足够的信心,使他们快速起步,在通话的世界里快快乐乐地作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有许多童话故事,如《北风和小鱼》《乌鸦喝水》《小松鼠找花生果》《蚂蚁和蝈蝈》《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狐狸和乌鸦》《猴子种果树》《会走路的树》等。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这些童话故事的同时,可进行童话习作的初步尝试,放飞孩子们的想象力,弘扬孩子们的个性,激发孩子们的童心,释放孩子们的童真。让他们在习作中说自己的话,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就可以满足孩子想象的愿望、创造的愿望,激发学生“乐写”的兴趣,培养“善写”的能力,为中高段的作文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总之,小学低年级的童话阅读教学是形式多样而富有个性色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要努力使儿童感受到语文是乐趣的源泉,使儿童在人生学习的最初阶段体会到求知的乐趣。童话作为一种文学,我们教师应该遵循文学本身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

学方式,尽可能地在教学过程中将其文学“美”充分地展现出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文学美的熏陶。

参考书籍:

《新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童话阅读教学》

《走向世界的母语教学》

低年级阅读推荐课教案

低年级阅读推荐课教案

低年级阅读推荐课教案 【篇一:一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_5】 一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安徒生童话》班级读书指导课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走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朗读童话的兴趣。 2、感悟安徒生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3、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1、很高兴我们又在一起读书了,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们还知道别的有关读书的名言吗?学生自由说说。 2、是的,读书会让我们变得更美丽,更聪慧。今天,让我们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一起走进有趣的《安徒生童话》王国吧。 3、播放课件,学生看课件猜故事名字。(《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野天鹅》《皇帝的新装》)

(二)走进童话,走进安徒生 1、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安徒生资料。 小组畅谈:说说自己的搜集的资料。 2、集体交流,评议:谁的收获最多。 3、师补充一些有关资料。 (出示安徒生图片)这位就是安徒生,你了解安徒生吗?(指名介绍,师补充资料) 安徒生实在太有魅力了,他的灵魂飞翔了200多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出示) 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三)、了解童话目录 1、咱们班同学带来的《安徒生童话》有很多种版本,有注音版、少年儿童版、完整版等??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 童话,是一类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其艺术形态,主要读者是儿童。这些童话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反映社会生活,传递人生经验、进行道德训练、幻想未知世界和宣传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二是以幻想、夸张和拟人等手法来设计情节,刻画人物;三是故事曲折、语言浅显,富有趣味性,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童话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夸张、拟人和想象等手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扬善抑恶,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教学中,指导阅读童话,首先要指导学生弄清楚课文属于那种类型的童话,这有助于记忆故事、理解内容、启迪想象: 1、人物童话,就是以普通的人物作为主人公的童话。 2、知识童话(也叫科学童话),就是把神奇的科学世界或者未来世界的远景用童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少年儿童的浓厚兴趣。 3.拟人化童话,就是将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或者世界上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生命,模拟人的语言,成为童话中的“人物”。 4.超人化童话,就是把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成一些超自然的、幻想的、想象中的形象。 一、童话教学的意义 (一)童话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朗读与复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童话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 俄国小说家邦达列夫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考的答案,不由自主会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个人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哭、会笑、会同情和参与。” (三)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四)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小学教材中童话的特征。 (一)幻想和现实的结合 (二)拟人和夸张的运用 童话通过幻想把动植物和没有生命的物体拟人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会说话会思想会行动。一方面,这些主人公具有人的某种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它自身的内在特性。例如《小猫钓鱼》,小猫天真活泼,顽皮好动,做事不专心的性格,和绝大多数儿

专题讲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专题讲座 一、什么是阅读 吸收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叶圣陶) 筛选与思考论:“阅读,就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的过程。”(章熊) 领会—获取—认识论:“阅读文章是透过书面语言,领会其意义,从中获取思想和学习语言的活动程序,是人们学习和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手段。”(朱绍禹) 构建意义论:“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能力评估咨询委员会)上述不同的说法反映了对阅读的不同认识。显然按现代解读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的解释,在读者、文本、作者,三者的关系中读者应该处在中心位置。 我个人理解,所谓阅读,指的是从书面文字数据采集意义的过程,

阅读教学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阅读各类书面文字数据的实践中,逐步发展阅读能力的过程与活动。 二、阅读行为的描述 阅读是能动和复杂的过程,包括多种不同的行为。读者通常在开始时对文本形成初步的看法,然后搜索自己关注的信息。按照这种最初的看法,读者与文本发生逐级递增的互动,包括理解、解释和评价他们所读的文本。他们借助以前的阅读体验和以前的知识,对文本将要表达的内容形成假设,随着阅读的继续,他们修正最初的看法并修正和补充自己的知识基础。读者不断取得新的理解并把它们融入到正在进行的理解建构过程当中。好的读者会注意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规程,认识到文本中不合理的东西,利用一系列策略增进理解。好的读者还能对文本的优劣做出评价,这种评价能够影响自己对文本各层面内容的“吸收”,决定自己的态度或行为是否受到影响。根据阅读的目的(兴趣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应用性阅读)和情境(阅读的环境、时间、阅读者的状态等),好的读者能够利用从文本中学到的思想和信息,扩展他们对主旨的思考,从事特殊的任务,或者从读过的内容得出某种结论或进行总结。 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行为,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教会学生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等重要。学生习得了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对巩固他们的阅读习惯进而发展成一生的阅读兴趣是有关键性的影响的。

浅谈小学语文中童话的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中童话的教学 一、童话教学内涵 1、童话的含义 “童话”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 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 童阅读的文学题材,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的手 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2、童话的类别 童话一般有四种:拟人体童话(代表作如《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园》)、常人体童话(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装》)、知识体童话等等。有的童话在文章中借主人公之口或用总结性语言把要说的道理直接说出来了,有的则需认真阅读理解,深入分析文章,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3、童话的特征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此外,它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 五彩缤纷的幻想是童话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也是童话的核心,不同于一般的小说和故事,童话可以使用幻想的力量,让我们经常看到的各种各样普通人和现象,显示出非凡的奇异光彩,为儿童展示“奇思妙想的世界”。童话的幻想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甚至所有一切的限制,在虚拟和现实中如魔法仙境般自由活动,童话的幻想无所顾忌,可以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可以随意变换自己的身份角色,可以死里复活,可以永垂不朽,甚至昆虫、鱼、鸟、动物都可以像人一样有感情有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 本文从课程、教师、学生三个角度阐述了童话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对我国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和国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做了比较与思考。总结了几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标签:童话;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童话是一种美妙、神奇、幻想的虚构故事,它借助奇特的想像摆脱时空的束缚,将平凡的真实世界幻化为美丽的、超现实的境界,为儿童带来无限的惊喜和愉悦,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童话对于儿童的心灵发展非常重要,它的魅力不仅在于丰富的心理意义,而且来自它的文学特性。童话作为儿童精神生命中主要的文学样式,对儿童想象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升华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中外小学童话教学比较及思考 首先是课程目标层面上,我国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对童话有所重视,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增加了童话选文,可从数量远不及韩国的多,另我国的课程目标虽然提及童话的阅读,但不如韩国叙述得具体,比较起来,韩国有关童话的课程目标更具体,操作性强,对童话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其次,教材中童话作品的选择方面,韩国在教育改革中不断加大童话选文的数量,小学阶段有145篇,这与我国的43篇童话较大差别,当然产生这种差别,除了对童话作品重视程度的不同,还和各国的语言和文学特点有关。我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状况,改变一些形式,适度增加童话选文,如既有把整个童话作品收入到教材中,又可把篇幅长的童话故事的片断收入教材中,不告诉学生故事的结局,而是设置了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设想出一个故事的结局,做法是自己说出来,或是写出来。这是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好方法,也是提高学生说和写的能力的好方法。童话选文除了篇数的多少,还有就是篇幅的长短问题,从日本教材中《信》的例子可以看出,他们选的童话作品字数远远多于我们,甚至我国小学高年级也没有这么长的选文。这是由于我国的童话多放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认字有困难,不易学习太长的课文,我们也可以适当增加高年级的童话选文,打破固有的两课时学一篇课文的教学安排,这样就能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读一些优秀的、原创的童话作品,让学生尽早进入社会化阅读阶段。 最后,是关于教师对于童话文本的认识与处理,“即使是最好的课本也不能代替教师,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好课本,而是以课本为工具去教会学生。”我们在教学时,特别是在教名家精品时,总是有很大的心理负担,总是怕把握不住文本的“原意”,总是怕把握不住作者写作的初衷,总是怕读“经典”。因为我们总是觉得经典只能有一种解读。因此,在教《灰姑娘》这样家喻户晓、享誉世界的经典童话时,我们首先是翻阅“教学参考”等书籍,寻找或出自于专家或流传于民间的己成定论的主流解读,然后把这些解读“搬运”给学生。因此,这么多年来,这

浅谈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浅谈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个寓意深刻、脍灸人口的故事。人教版实验教材中,小学低年级课文中童话所占的比例较大,这些充满童言童趣的童话故事是小学生阅读新课本的首选。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自觉地引领孩子进入童话的圣殿,亲近童话,让孩子们享受快乐的童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在低年级实行童话教学呢?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品悟童话之美 新课标指出,阅读应“有所感悟和思考”。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生阅历,怎能对经典的童话有深刻的感悟呢?“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童话的语言是浅近、生动、简练、质朴的,教师只有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引导他们去品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感悟文本,才能较好地引领学生进入童话世界。 1.品品读读,感悟童话语言之美 童话中简洁、流畅、生活化的语言,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有积极的作用。童话中对话比较多,能塑造出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有利于训练孩子的表达水平。例如人教版第二册《夏夜多美》一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优美,学生非常爱读。故事里小蚂蚁和睡莲姑姑的对话,睡莲姑姑和蜻蜓、萤火虫的对话,都非常符合儿童的生活用语,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所以,对于这样的文章,教师只需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读读品品,感悟到童话语言之美就能够了。 2.合作表演,体验童话形象之美 一篇童话,就是一个童话剧,表演童话,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表演,需要研究课文,分角色,准备“台词”,互相配合。为了演好童话剧,学生就会认真地去读课文,积极地研究课文,并且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表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童话世界,融入了童话之中,成了童话中的一员,体验到了童话形象之美,这种体验是一般的阅读学习活动所不能达到的。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教学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如饥似渴地探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小学 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趣味性,是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教师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能激发和稳定 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让学生爱学、乐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意义策略 一、趣味教学的意义 1.增强课堂语言趣味性,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使 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识字、写字是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为了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汉字,要恰当运用趣味性的 语言,使得识字、写字教学任务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而且能 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增强课堂情境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语文的课文短小精悍, 在阅读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 使说话训练与朗读训练紧密相连。以课文《小小的船》为例,利用多媒体配乐, 贴出“夜空图”,让学生闭上眼睛根据老师的描述通过想象做动作:让我们一起飞 向蓝天,坐到月亮上。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星星在一闪一闪,向我们眨眼……在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读读练练,诵读感受语言美,学生读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了其中之意:说话时想象意境美。 二、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的策略 1.设置精彩的课堂导入,增加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课堂导入的设计一定 要别出心裁,而且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人 们积极探究新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的天性,是兴趣的先导。而小学生的好奇心 理普遍很强,对于新鲜的事物和问题总想问个为什么、弄出个所以然,所以我们 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来进行。对于需要设定情境教学 的课堂内容,我们就可以通过构建情境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至于课堂导入的方式,语文老师要照顾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喜好,最后来确定导入的方式。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新课改明确 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应只以教会学生一定的知识为目的,我们更重要的是教 会学生如何来学习;课堂教学不是老师如何来教学,而是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 就像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跟知识相比较而言,教会学生必要的学 习方法、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加重要。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学 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辅助学生学习的角色。只有在必 要的时候才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帮助学生对知识更好地理解。因此,在我 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 教学组织形式。要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的时候主动 来获取知识。这样也就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1)相信学生,让学生作课堂教学的主人。按照新课改所倡导的,我们应 当相信我们的学生,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例如在 每堂课结束的前一刻钟,可以让学生来作课堂的主人,时间不宜过长,要避免本 末倒置的情况发生。虽然新课改说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但是小学生的自制力

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

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 发表时间:2019-05-09T11:53:30.42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9年6期作者:赵旭静[导读] 童话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之一,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彩、光怪陆离、引人入胜,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文学载体。 赵旭静(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第八小学浙江乐清 325600) 摘要:童话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之一,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彩、光怪陆离、引人入胜,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文学载体。教师作为成年人,在进行童话教学时,通常会加入个人的情感色彩,或是替代儿童思考,或是缩小了其想象与思考空间,儿童表达机会减少。这些都是在童话教学中容易犯的教学错误,也是笔者于本文所重点反思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反思;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6-200-01 前言 童话教学非常重要,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来叙述故事、生活场景等,与儿童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保持一致。童话也是儿童最喜欢阅读的载体之一,语文教材中童话所占比重也比较大,其中的稀奇幻想符合儿童的想象。阅读童话是一种能力,学习童话更需要技巧。童话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听、说、读、写的习惯。童话教学更能将学生引入社会,体会“真善美”;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增长知识;更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审美情感。反思童话教学现状,仍有几点需要改善,且任重道远。 一、反思童话过度修改,应加入童话原文教学 童话故事的主旨,大多是弘扬真善美,表达主人公机智、勇敢、顽强、善良等优秀品质,它在语文教材中,除了文学教育的意义之外,还须承担德育的责任。这就使得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内容,往往过于说教,刻意强调道德教育,却也扭曲了童话的本质。孩子们阅读很累,教师教学也缺少灵活性。其实教材中的童话往往是从童话故事中截取的,因为童话原文比较长,而教材内容受限于版面篇幅的限制,所以不得不进行改写。但是在改写过程中加入了主观的情感色彩,甚至改变了原文的主旨。因此在童话教学时,应当加入原文的指导教学,这也是出自对童话原著作者的尊重。教师可以筛选部分比较有趣、内容意义较为深刻的童话原文,向学生推荐。在课下或者是语文阅读课时,自主进行阅读。在没有其他人干扰的情况下,儿童可以慢慢进入作者打造的童话世界,感受新奇和趣味,也通过自主思考去理解童话世界,理解每个故事结局所背后的涵义。更能尽情享受作者的想象力,也激发自己的趣味联想,体现童话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反思童话分数化教学,应注重童话人文性、工具性 上学便要考试,便要用分数来衡量学习的好坏,学习能力的高低。虽然是最简单、公平的方法,但是在教学中,也需要综合考虑,或者是不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就以分数为标准,这样只会让教学变得更加单调和功利,例如童话教学。目前,童话教学也存在重视分数的情况,如果不是考试内容,教师往往就不讲解,或是教学中直接给出考试重点,讲授方法单一、古板,学生从童话教学中无法获得乐趣。这就违背了童话教学本身的“天马行空”,更无法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纠正分数化教学的方式,关注童话的人文性。在教师潜移默化的人文教学中,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提升,也能更加自如地应对考试题目;从长远来看,更有助于其阅读习惯和爱好的养成,提高“情商”。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要将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来引导学生使用。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在童话教学中的有机统一,从现实生活的教学角度出发,联系生活,乐享童话。 三、反思童话教学形式单一,应优化教学方法 在实际童话教学中,教师容易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注重“教”,忽视了学生们的主体能动性,使其存在训练过度、主体缺失的教学现象。教师本身的童话知识不完善,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不知道讲述的重点是什么,导致对童话原文阐述不够充分。教师在教学方面,应当创新童话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教师开始课堂前,准备瓶子、石头、海绵、沙粒等,让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演示和体验小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同时也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尝试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喝到水等等。通过这样实际的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想象力,理解童话传递的真正内涵。 四、反思童话教学主体错误,应提高学生地位 小学阶段,学生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童话故事更是简短生动、有趣味。学生可以在童话世界里和小狗、小猫对话,可以和小鸟、青蛙共舞,富有奇幻色彩。但现阶段,学生对童话的感受能力较差,究其原因,是教学主体错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往往得到的是学生的被动学习。促进小学生主动学习童话,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用学生的眼光来理解童话故事,将好奇真正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利用童话打开学生的世界,爱上文学。 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展示童话人文性和工具性来提高童话学习效率,更增加童话原文内容,丰富童话内涵。 参考文献 [1]林琼. 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J]. 文理导航旬刊, 2017(4). [2]范琦, 吕继美. 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J]. 中华少年, 2017. [3]尚荣. 关于小学语文课本中童话教学的几点思考[J]. 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4(22):94-94.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套路,要根据学生的状况,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之,如果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就是无效的教学,反而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思维的钥匙。 学必有疑,有疑必有所思。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因为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求问题罢了。”他一语道破了创新和发现的真谛; 好奇心理、问题意识及锲而不舍的探求,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让学生主动求知,学会质疑问题,应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航标,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对任何问题都质疑。 如在讲述《雨中》时,教师先板书课题《雨中》,让学生看题并提出自己看了题之后的想法或疑问,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而且增进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如:“雨中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雨中有谁和谁?”“为什么事情发生在了雨中?”……通过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对哪些问题还关心不够,这样就能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失。

二、注意学生的说话训练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这就是说,在学生的语文素质结构诸要素中,“说”是关键要素。说话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今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强化了学生的说话能力的训练,注意发挥“听”“说”对思维、读写诸方面的带动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各项综合素质的整体协调发展。对于这一点,我在导入正课之前给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 “真情告白”,为了做到情切语明,表意直接,不少学生提前收集资料,防止上台窘迫,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学生们会更多地阅读有关资料,甚至会用上一些电影、电视中精妙的台词。那种认真劲与执著精神,是他们个体意识逐渐成熟的表现。因为他们从同龄人身上更容易看到自身的不足,十分期盼能跟上或超越别人。 此时此刻,教师如能恰当地在一边给予点拨,采用激励手段及时巩固,就会远胜于平常教师上课时的苦口婆心。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学生与老师走的也更近。 三、让学生当小演员,表演课文内容时下,课本剧像一股和畅的春风吹进了校园,其艺术魅力独具特色。更以其演出形态的丰富活泼,观演关系的天然和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通过排演课本剧,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增添了自信心,为学生健康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每天局限在40 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天地相对窄小,老师每天一成不变的讲解课文的方式难免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如果教师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中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适合于学生排练成课本剧的文章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童话课程理论、童话教学理论、儿童童话学习心理发展理论、童话的价值理论为理论依据,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对大量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调查了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的两条对策,对于改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问题;原因;对策 一、童话教学 (一)童话概念概述 纵观童话理论及相关研究,“童话”的定义尚未明确统一,各有说辞。由此可见,以简约化的定义来呈现童话这样的文学样式,是十分不易的。综合各家之言论,本研究从多版本的定义中概括出童话的基本特质。 第一,童话属于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第二,童话是虚幻的故事,是在现实生活逻辑中绝对不可能有的事情。但是童话故事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愿望,却是人类真实的情感和愿望。它能引导读者在虚幻的世界里,释放现实生活中郁积的喜怒爱恨,并且找到心灵困境的出路,塑造高贵的内心。 第三,童话展现奇异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主要表现手段为夸张、拟人、象征。艺术形态突出表现为幻想。童话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合理的幻想来反映现实生活,它是真实生活的投影。 第四,童话所展示的是儿童独特的价值观,展现的是儿童普遍的精神世界,而非成人的。童话的幻想是以儿童意志为主的幻想,而非成人意志为主的幻想。其思想内核都最大限度地接近儿童,从儿童的原始欲求出发解放和发展儿童。因此,童话深受儿童喜爱,是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 通俗的说,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之一,通过丰富的想象,以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以适宜儿童阅读阅读的作品。 本研究中的童话主要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文本(童话课文),这些文本多半经过改编选进教材。 (二)童话教学概念阐述 “童话教学”在查阅的相关文献中,没有明确的界定。本研究的童话教学,从属于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的主体是小学生,小学语文教师起主导作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文本大多经过改编选进教材,教师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利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其间蕴含的童话精神内化进学生的心灵,并培养学生其它方面的语文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指小学教育中,师生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文本(童话课文),如何进行教与学的问题。 (三)儿童 本研究中童话教学的主体,是特指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不包括学前儿童及其它阶段的儿童。儿童与童话有着天然的契合,童话是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没有童话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他们在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特点如下。 1.小学低年级儿童特点 在语言能力方面,以“说”为主,对话语言占主导,书面叙述以词为主,复述能力以记忆性复述为主。在思维力方面,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没有批判思维能力,对教师以及教师的教学过程无条件地接受和服从。在注意力方面,以无意注意为主,注

儿童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研究

儿童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10-10T09:37:16.763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11月总第326期作者:郭小苑 [导读] 因此,通过儿童的视角,将童话内容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融合,能够使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云海学校518000 摘要:童话是我国现代流行的一种儿童文学体裁,由于童话具有着内容丰富新奇、创作思维宽广等特点,非常受儿童欢迎和喜爱。而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普遍年龄较小,仍属于儿童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童话教学,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创新都提供极为有效的途径。因此,通过儿童的视角,将童话内容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融合,能够使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儿童视角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仍然属于儿童年龄范畴之内,因此,对于儿童学习的研究也同样适用于小学生学习阶段。童话故事是国内外儿童都非常喜爱和青睐的一种文学体裁,童话以其特有的、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乐趣性、幻想性、新颖性以及教育性,在儿童成长和教育阶段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小学语文老师需要重视这种文学教育体裁,并通过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使童话故事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并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分析 1.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 由于在目前的小学教学当中,很多小学语文老师还没有充分重视起童话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很多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课教学计划和备课中,并没有将童话体裁课文与其他语文课文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和研究,从而使得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体裁并没有发挥其自身对于小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对更深刻的思想内涵的传递。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对于童话这种体裁本身还是持有积极的认可的,认为童话是对儿童业余生活的一种娱乐途径,同时也能够给小学生带来快乐感和趣味性,但是对于将童话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则有持有着一定的怀疑性,认为童话的教学意义并不突出,因此将其单独分类进行教学准备和计划并不十分恰当。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由于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并没有将童话教学与其他内容的教学方法相区分。在语文课堂中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童话体裁的课文内容也同样按照普通文章教学那样进行知识讲解和分析,从而无法使小学生感受到童话带来的欢乐。在这种情况下,童话教学内容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使其同普通语文课文没有任何差别,也无法起到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升。由于将童话内容进行固定模式的教学讲解,也无法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锻炼。而由于将童话教学采用普通的课文讲解方式进行,使学生仅仅是把童话内容当做简单的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无法发挥童话故事中的内涵对小学生思想与道德的启迪和引导作用。 3.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低年级学生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比较多地考虑了学生的年龄,因此,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童话体裁文章比重较大,但是到了之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体裁课文大量(逐渐)减少,这种情况导致之后年级语文老师和学生都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即对于中高年级学生,童话体裁文章已经没有更多的积极作用和意义了。在这种心理暗示之下,老师和学生都忽视了童话故事学习的进行,也不再进行童话内容的研究,从而导致童话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无法再发挥其特有的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以及思维能力的拓展等积极作用。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也是儿童,他们仍然具有着儿童对于新奇故事内容的喜爱等特点,因此,这种降低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童话内容的情况极大地阻碍了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学生内心的需求,无法实现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标。 4.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由于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仍然没有重视素质教育的实践,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没有对童话教学效果的评价包含其中,这也导致一部分语文老师仍以传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作为语文评价的唯一标准,而且只重视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从而使对童话教学方法的评价方式不够公平和合理。由于童话教学的核心目的并不是进行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要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发散思维,并拓展想象空间,因此,对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无法真正对童话教学结果进行科学评价。 二、增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效果的途径 1.转变小学语文老师的教育理念。 在小学教学阶段,小学语文老师不但承担着对学生知识内容的传递,同时也肩负着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兼具着对学生思想道德和审美情操、文化底蕴的指导责任,而仅仅通过单纯的语文知识内容教学,无法达到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效果。因此,在日常教学当中,语文老师要重视童话教学的作用,转变教育理念,通过与教学实践相联系,充分发挥童话故事内容的教学作用与意义。 2.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1)通过朗读体会童话故事的情感。在进行童话教学时,老师需要营造一个能够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内容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的环境和氛围。而朗读这种学习方式,不但能够将童话内容进行有声的传递,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童话故事的学习中。在进行故事朗读时,学生通过对不同故事角色对话情绪的模仿,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童话内容的丰富多彩以及趣味性,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喜爱。 (2)通过发挥想象力走进童话故事的世界。童话故事能够为小学生创造出一个新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可以无限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故事的创作。因此,在进行语文童话故事学习时,老师不要局限于传统的认知水平和既定的故事情节,要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在童话世界中自由翱翔。 (3)运用表演来使学生体验童话的乐趣和内涵。由于很多童话故事都会使用拟人、比喻等形象的语言表达手法进行故事创作,而故事内容往往十分得生动活泼,具有着极大的演绎价值。因此,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童话故事的这一特点,在语文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童话故事演绎。为更好地进行演绎,学生都会在课前充分对童话文章内容进行了解和背诵等,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知识的掌握

浅谈小学低年级童话教学的有效模式

浅谈小学低年级童话教学的有效模式 【摘要】童话深受儿童喜爱,也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程一个重要内容。在人教版就将童话作品主要安排在小学1~3年级,共记28篇。教学童话时要遵循其文体独有特点和学生对童话的阅读心理,充分利用童话的幻想性和游戏精神,摒弃对故事的理性分析,根椐不同类型的童话来选择教学策略,方能达成教学实效。 【关键词】低年级儿童教学模式 【正文】 童话是一种从童年的视角出发,用儿童语言叙述童年生活场景(或模拟儿童生活场景),表达童心世界天真、稚拙、勇敢、奋发向上、生气勃勃原始生命之美为其精神本质。儿童在阅读童话时,常常会为那些鲜活逼真人物形象所打动,被作品精彩离奇故事情节所吸引,对种种如梦如幻的生活场景心向往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尽情地渲泄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活跃想象力,获得如游戏般的快乐体验。同时不知不觉中,在他们内心也建立起了生活常识,形成了为一般生存和融入社会群体必要价值观念,作为方式和情感模式。因此,童话深受儿童喜爱,也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程一个重要内容。在人教版就将童话作品主要安排在小学1~3年级,共记28篇。 儿童的思维明显带有童话特点,童话的幻想性和强烈的游戏精神能满足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需求。笔者认为教学童话时要遵循其文体独有特点和学生对童话的阅读心理,充分利用童话的幻想性和游戏精神,摒弃对故事的理性分析(过分关注道德教育),根椐不同类型的童话来选择教学策略,方能达成教学实效。 一、个性朗读,独特感受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阅读是心智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读书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标要求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尊重并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要有童心和童趣。 在《酸的和甜的》一课中,有描写狐狸的吃不到葡萄的句子:“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这句话的朗读该怎么处理呢?有学生认为当狐狸吃不到葡萄在葡萄架下急得抓耳挠腮时,它可能会心急如焚,急得团团转,这时他应是焦急的,语气应稍快;而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狐狸边转边想办法如何去摘葡萄,这是在思考时动作应会比较慢,所以语气读得稍慢些。对课文的理解不同体会也就不同,朗读时的语气和语速也就会不同。让学生分别用不同的理解读读这句话,让他们用稚嫩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童话课程理论、童话教学理论、儿童童话学习心理发展理论、童话的价值理论为理论依据,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对大量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调查了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的两条对策,对于改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问题;原因;对策 一、童话教学 (一)童话概念概述 纵观童话理论及相关研究,“童话”的定义尚未明确统一,各有说辞。由此可见,以简约化的定义来呈现童话这样的文学样式,是十分不易的。综合各家之言论,本研究从多版本的定义中概括出童话的基本特质。 第一,童话属于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第二,童话是虚幻的故事,是在现实生活逻辑中绝对不可能有的事情。但是童话故事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愿望,却是人类真实的情感和愿望。它能引导读者在虚幻的世界里,释放现实生活中郁积的喜怒爱恨,并且找到心灵困境的出路,塑造高贵的内心。 第三,童话展现奇异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主要表现手段为夸张、拟人、象征。艺术形态突出表现为幻想。童话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合理的幻想来反映现实生活,它是真实生活的投影。 第四,童话所展示的是儿童独特的价值观,展现的是儿童普遍的精神世界,而非成人的。童话的幻想是以儿童意志为主的幻想,而非成人意志为主的幻想。其思想内核都最大限度地接近儿童,从儿童的原始欲求出发解放和发展儿童。因此,童话深受儿童喜爱,是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 通俗的说,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之一,通过丰富的想象,以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塑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教学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儿童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或介绍科学常识的一种 文学体裁。我们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不管低、中年级还是高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童话,怎样才能教好童话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教学: 一、情趣?提问?,画龙点睛 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要尽量减少提问的数量,改变简单的?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互相质疑,合作质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当同学们读到小鸡画竹叶,小马画月牙,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时。老师借机而问:?同学们读到这,你有问题要问吗??要让一年级的学生自己来发问,的确是一个尝试,可是这难不倒孩子们?是呀,它们是怎么画出来的??,教师则相机评价?会提问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孩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勤思善问的习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了,那么能否自己解决问题呢?课堂上我们见到一年级的小学生七嘴八舌,自己打开了话匣子,这就是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又自己解决问题。要比教师一问一答式的方式好得多。此时,作为教师要学会调控热闹非凡的场面,做到收放自如?太美了,我也想要一幅画。哪匹小马来帮帮我?快踩两脚,帮我画幅梅花图。(不行?为什么?不愿帮我?)小鸭子来帮吧?那我该找谁呢?(一块说——小狗)??我明白了,小动物们虽然有绝活,但只能画出和自己脚印形状相同的图案。但是不要紧,就让他们各自发挥特长,齐心协力画出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咱们再读读这部分(教师引读: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此时教师的问答真是点睛之笔,一语惊醒梦中人,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 二、个性朗读,独特感受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阅读是心智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读书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成人对同一部文学作品便常常褒贬不一,我们更不能要求学生对同一篇文章有同一 的认识,课标要求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尊重并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情 感体验和思维方式。要有童心、童趣。 在教学《酸的和甜的》一课中,教师在指导?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这句话的朗读时提示学生,?转来转去?读得慢些,?跳起来?速度轻快,要读得快点。此处教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过于牵强,新课标中指出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当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时,他朗读的语气也会因人而宜,所以当狐狸吃不到葡萄在葡萄架下急得抓耳挠腮时,它可能会心急如焚,急得团团转,这时他应是焦急的,语气应稍快;而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狐狸边转边想办法如何去摘葡萄,这是在思考时动作应会比较慢,所以语气读得稍慢些。对课文的理解不同体会也就不同,朗读时的语气和语速也就会不同。而教师在上课时,只想到一种语气的读法,没有考虑学生们个体的不同感受,一味地强调?转?应读得慢,这样,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及对文本的理解。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生活经验。在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独特感

小学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e8629971.html, 小学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作者:张勇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04期 小学低年级童话教学应基于“儿童立场”,注意创设故事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习得学习识字、写字、阅读、讲述故事的方法,抓住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关键词句,在精读感悟中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并获得精神成长,使童话成为孩子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和精神家园。 一、谈童话,聊故事 “童话”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在《辞海》中的基本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经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性格的成长”。综上所述,所谓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之一,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象征、拟人的手法塑造形象,以适宜于儿童阅读的作品。儿童有自己的独特认识世界的方式。为了帮助儿童认识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就要创造一种既适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又有利于他们的发展的中介。童话的本质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正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同时,童话也是儿童喜爱的。正如列宁所说:“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美妙的童话的。” 从教学价值的角度来看,童话类文本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所以,要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情节内容,学习童话的语言,感受童话的人物形象,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那么,童话类的课文,我们应该怎么教呢?二年级的童话故事我们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呢?我将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的教学为例,通过评析,尝试提出童话类文本教学的一些策略建议,与大家交流。《青蛙卖泥塘》是一篇充满趣味性又极具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童话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符合儿童想象力的情节,采取拟人、夸张、象征等方法编织而成的一种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它是儿童文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是小学生较早并大量接触到的文学样式之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幻想、想象是童话的核心和灵魂,拟人、夸张是童话常用的表现方法。童话的动人故事和优美语言,总能把人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享受“真、善、美”的熏陶。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基于“儿童立场”,我认为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兴趣、情趣和成就感。教师应通过讲述、朗读、分角色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走进故事,想象画面,感受形象,从而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体验真、善、美与假、丑、恶,同时学习了语言,获得成就感。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