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泗店镇中心小学教师电子备课

任课教师胡勇学科语文第一单元

教学课题:4、古诗两首

教学课时主备老师胡勇教学时间第一周

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

正确读准13个会认字。按正确笔顺书写7个会写字,并注意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认识并正确书写2个部首。

难点:

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情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文重点理解这两首诗说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感情朗读训

练点

全篇古诗

读说结合训

练点说一说你对春天了解了多少?

另外你发现了春天给我们带来了那些美好的东西?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

预习提纲:

导语:雨后的早晨,从香甜的睡梦中醒来,推开窗户,扑进的不仅仅是清新的空气,更有那清脆的鸟鸣,淡淡的花香,浓浓的春意: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风筝飘飞,令人陶醉。快读读《古诗两首》,去感受一下吧!

1.我的识字办法多。(把你认识的生字序号填在相应的识字方法后面)

○1古○2诗○3首○4眠○5处○6闻○7村○8居○9醉○10烟○11童○12散○13忙

加一加:

减一减:

换一换:

改一改:

说一说:你还能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

草长莺飞拂堤杨柳古往今来

3.在课本上描描、写写田字格里的下列生字:

古多

4.读读古诗,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5.课外读背几首古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首儿歌,你们能背下来吗?(全班齐背两首儿歌)

背得真好!对于春天,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指名说话,进行语言训练,同时激发学习情趣)

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和我们一样,古时候的文人也作了很多诗来赞美春天。请看这首诗(课件(或看书)出示《春晓》诗文。)。

(二)读课文,读准字音:

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拼音节、结合上下文猜字、问同学、问老师等。)1.检查读音情况:

(1)抽读卡片指名、开火车认读:夜、落、少、、知、处。

(2)讨论认准这些字的方法:

(三)再读诗文:检查读音。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读。

3.指名读。

(四)识字、理解、感悟、朗读:

学生自读诗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具体解决问题:

(1)理解题意,学习“春”。理解“晓”。

A学习“春”时可以采取猜字谜的形式:“三人观日”。既而理解“春”的意思,指名进行组次练习。

B读题目质疑(如果学生初读时已经提出就直接解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C结合“日字旁”理解字义——与太阳有关。指早晨。

D再读课题,导入:这首诗表现的是春天早晨怎样的景象呢?

(2)分别朗读每一个诗句,感受其中的意境:

A:春眠不觉晓: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并读出春天的早晨沉睡后舒服的感觉。引导朗读:春眠/不觉晓。

B:处处闻啼鸟:通过课件演示,理解“处处”。(分别在

二次备课

一节课的内容,从预习目标的确立,到展示演练理解文本内容,到反馈课上的达标活动,使学习目标立体化,通过三堂课,系统有序的牢固的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能力。学生全员参与,积极主动,争相回答,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学生的自主性被活生生的演绎着,使课堂成为生命力的展示的课堂,我参与我快乐的课堂,张扬个性的课堂。

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1、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吟诵。

不同的方位出现小鸟及叫声,使学生如临其境。)引导朗读:处处/闻啼鸟。

学习“处”:分析字形:半包围结构,先外后内。与“外”、“夜”对比记忆。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通过课件或图片展示被春雨打落的花瓣,使学生感受诗人对落花的怜惜之情。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情感。

D:学习“知”:分析结构,认识“失字旁”。重点指导第四笔不出头、第五笔是点。

E:学习“少”: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字容易错的地方,与小对比。第二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区别多音字“shǎo”“shào”。

F:整体感悟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熟读成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背诵,如自由练习、指名背诵、师生互相提示合作背诵等

(五)写字:

少:独体字,注意笔画间的间架结构,位置安排。(自己描、写。互评。)

处:正方形,外边三笔老师带写,注意撇短捺长、找准斜度。

知:左右对比,可以用画线法比较:

左高右低、左长右短,特别是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春:学生小组学习,讨论。教师指导(横与横之间的距离、长短。

(六)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1、带入情景:诗中描写的就是在乡村居住是看到的一种春天的景象。(出示课件你们想看吗?

2、整体感受:看到这种情景你有什么想法?[鼓励学生个性展示,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3、导入识字:诗中有一些我们不认识的字,你能试着认会吗?

(七)初读课文,识字,读正确、流利。

1、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生字、鼓励合作互助。

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3、检查指导读课文,指导读流畅。

(八)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朗读全诗,背诵。

点拨:(1)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幻灯出示:()的鸟叫声)

(2)播放风雨声,想象说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3)看到飘落的花瓣,你有什么感受?

(4)结合每一句进行朗读指导、训练。

认读、组词,用“到处”说话。

观察“处、声、多、知”的结构,并说一说它们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处、声、多”。

学生描红、临摹。

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

1、自己学习: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读懂的内容、讨论不懂的词句。

3、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重点指导词义: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

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九)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学生自己试读,小组汇报、评议。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给全班同学听。

师生共赏。

教师要适时适度地通过看图、课件演示及结合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帮助了解内容。

在师生评议、竞赛探究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朗读的指导: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十)熟读成诵。

自由背诵、同桌检查。

(十一)指导写字。

1.同桌研究,重点指导:

忙:重点板书“竖心旁”,注意左右笔画的穿插。(右边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4古诗二首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教后反思:

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精神家园,它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孩子们对学习材料的反应必然是多元的,新课程提倡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独特性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将这种独特性和差异视为一种财富予以充分开发。我觉得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孩子们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等待被灌输的“瓶子”,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团待燃烧的火”,是一群有个性、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他们有着独特的眼光、丰富的想象、充满灵性的思考,他们应该在语文教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自由地成长。

在本课例的教学过程中,我及时把握住一孩子突发的疑难:“到底是牧童忽然闭口立还是蝉忽然闭口立?”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通过自己查阅课外书这种形式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并进一步引导孩子:假如两本课外书有出入就写信给出版社,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我探究,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体验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2017年新版一年级下《古诗两首》教案

1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创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如我们刚学过的(1)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我们看到了春风的神力。 (2)宋代诗人王令笔下的《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又把我们带到了花开花落三月- (3)还有前几天我们学过的南宋诗人翁卷写的《乡村四月》中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等等,让我们走过了春天,又步入了四月初夏时节,过渡:今天我就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初夏时节的诗句《小池》。 (二)初读诗,感受意境。 1、有积累过这首诗的吗?背给大家听听。 2、很多同学都熟悉这首诗,其实它描写的就是一处初夏的小池塘(出示课件)。美吗?著名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周围的景物映衬下,被深深的吸引、陶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 3、介绍作者: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4、听录音范读。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 5、学生自由试读。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6、相机认识生字及纠正字音。(惜露蜓。强调lǜ字的读音)师(刚才老师听同学读,有几个字不太准,在这里再强调下。) 7、生再读。请同学们再读一下古诗,注意生字,注意读诗的语气和节奏。 8、指生读。 (三)理解诗,领悟意境: 1、整体提问: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2、理解一、二句古诗。读中悟情。 (1)你知道泉眼是什么吗?(泉水的出口)。泉水是怎么流的呢?(无声、惜细流)无声指泉水流得很慢。惜指爱惜,谁爱惜谁呢?泉眼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2)宁静悠美的景色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舒缓,爱惜……)找生试读。 (3)泉眼在作者的头脑中想象得如此舒缓而美丽,那作者又是怎么想象池塘边大树的呢?树阴照水爱晴柔,借助注释理解一下。(生自由说二句意思,理通顺后,师小结)爱指喜欢,谁喜谁呢? (4)这样柔和的美景谁能来读出?(读出柔美、喜爱……)找生读,师指导读。 3、理解三、四句诗,体会“立”的深意。 (1)同学们读得不错,后两句谁能来试着读一读。找一生读。 (2)你能从读中体会诗的意思吗?很浅显,同桌间交流下。 (3)汇报,师相机纠正。 (4),在评议中随机体会“立”巧妙用法。 “立”:(1)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落、停、站……) (2)你认为哪个字最好,为什么?师强调“立”字的用法,使诗句更生动,形象,体现了蜻蜓的可爱。 (5)蜻蜓立在了小荷之上,你能想象一下它们会交流什么吗?(谢谢你,看到你真高兴,我等你好久了……) (6)其实诗人杨万里曾多次写过荷花,如上学期积累中《闲居初夏午睡起》中也描写了荷花,你还记得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教学内容】 浙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古诗两首:《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教学理念】 1、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2、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 航向。古诗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中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理念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与精髓,理念贯通在课堂教学的全部结构和全部过程中。理念正,则课堂正;理念新,则课堂新;理念亮,则课堂亮。理念设计贵在精专,一“整合”对应主要策略,一“情感”对应主体内容、一“价值”对应主导目的,大处泼墨、高屋建瓴,真有“推窗观天地,挥毫凌云烟”的气派。」 【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大目标,层层设置、步步晋阶。目标一,旨在疏通古诗之意思,此为表层解读;目标二,旨在体悟古诗之意味,此为中层解读;目标三,旨在

挖掘古诗之意蕴,此为深层解读。由“意思”而“意味”而“意蕴”,方得古诗学习之“三昧”。又值一提的是,三大目标,个个融合了三维之要诀。每一目标之表述,亦知能、亦方法、亦情感,总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教学过程】 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教师板书诗题: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 ①作者都是南宋的诗人。随机让学生说说对南宋的了解,教师随机补充南宋王朝贪图安逸、屈膝求和、不思收复失地的史实。 ②都有景物描写。随机设疑:写景只为写景吗?对此我们需要认真体会。 ③都写到了人。随机追问:此处的“游人”指哪些人?(南宋权贵)此处的“遗民”又指哪些人?(北宋遗民)“遗民”的“遗”在这里当什么讲?(遗留) 「知人论诗、整体观照,实为古诗学习之重要门径。本案设计,巧在开课伊始,即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此为整合策略之小试牛刀。借助注释、初知大意是整合的基础,聚焦同质、求同存异则是整合的关键。此处整合,意在铺垫史实背景、把握情绪基调、营造解读期待。从整合入手解读古诗,实乃教学模式之一大突破也,妙!」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过渡:一边是南宋的权贵,一边是北宋的遗民。当他们如此鲜明地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有何种感受呢?我们该做何种感想呢? 2、指名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3、指名说说诗的大意,疏通诗义后追问: ①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 ②听音效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学生想象后言说。) ③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板书:泪)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啊?(痛失亲人的泪、家破人亡的泪、流离失所的泪、充满仇恨的泪、苦苦期盼的泪……)

古诗两首1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过程: 教师准备:小黑板出示名言名 (一) 复习导入:课文围绕学与问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请连成一段话说一说。 (二) 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 出示: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大门的铺路石。 2、指名读,齐读,问:这句话什么意思? 3、请自由读课文第一、二两节,以哥白尼为例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 4、再读该句。 (三)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引读第三自然段。 2、师: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 生:五彩缤纷的世界。 师:这个世界又怎样?小学生呢?有了问题可以怎样?又可以怎样?只要怎样?不管怎样?都可以?……都应该……古人说……(生略) 3、同桌互相引读。 4、指名一组试读。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我们有问题时可以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我们还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请准备把沈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指名讲故事。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现象? 4、沈括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话。 2、这句话什么意思? 3、 齐读全段。 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建彬 课时编号:053 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建彬 课时编号:053

(六)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2、说一个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3、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成为学习的主人。布置作业: 1 、名说说主要内容。 2 、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设计: 23、学与问 勤学 问思结合养成习惯 好问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4、古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意境 教学准备有关春天的图片及春天的古诗。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一)出示整首诗,读通。 1、师: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 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 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吟诵。 1、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2、朗读全诗,背诵。 四、拓展延伸 查阅作者孟浩然的其他诗句。 五、课堂检测

1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读出儿童诗的趣味来。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遥招手”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感受童年快乐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遥招手”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这两首古诗,理解意思,了解作者。 2.学生积累描写荷塘美景的句子,想象小娃采摘莲蓬的动作、神情。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上课前我们先做个小游戏,就从古诗开始。仔细看,图上的孩子在干什么?让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寻常百姓家。 2.再把这三句诗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小结:是呀,读着这些诗句,仿佛 2.是的,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童年是一首诗,纯净、甜美;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支小夜曲,悠远、绵长……此时此刻你想到了童年生活中的哪些快乐的情呢?(引导从三方面谈快乐:玩耍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助人的快乐……) 二、了解作者,诵读古诗,读出古代儿童诗的童趣来。 1.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快乐的事情,那古代的儿童,他们的快乐表现在哪呢?今天我们走进《古诗两首》,感受一下他们快乐的童年。 (出示:《池上》《小儿垂钓》) 2.这两首诗大家都预习了吧,那谁能用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这两位作者呢? (参考资料: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写的诗题材广泛、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一生写诗3600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有“诗王”、“诗魔“之称。 白居易一生为官清正廉明,杭州西湖的白堤就是他在任时所建造的。 胡令能是唐代诗人。小时侯家里很穷,但是他为人勤奋,学习勤奋。其中,我们知道的有四首诗比较有名。) 3. 同学们对这两位诗人耳熟能详,看来课前预习花了很多工夫。 4.了解了作者,现在来读诗,大家会读吗?大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学生练读) 5.(出示《池上》)《池上》正音: (1)个别读。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读一读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后鼻音)读准。(2)看看它们的字形,你又发现了什么?(都是形声字。提示:从字形上你能猜出大概意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古诗《所见》: 一、激趣导入。 1、梁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 --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 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 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两首一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两首一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

--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

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

古诗两首

课题: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 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深入浅出地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大意和作者的情感,感受不同时期、不同人物运用不同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情感——热爱春天。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授法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录音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第一首古诗 教学过程 一、激励导入 1.人们对春天有着特殊的感情,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不同时期、不同人物运用了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情感——热爱春天。 3.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古人所作的两首赞春古诗。

4.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二、独立识字 1.拼读音节,读准课文下面的生字。 2.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注意停顿。 3.标出句子数。 4.练习读难读的自然段。 三、小组识字 1.拼读音节并齐读课文后的生字。(正音) 2.逐个认读“我会认”中的生字。(认字) 3.交流识记“我会写”中生字的方法。(记字) 4.展示朗读生字较多或读不好的句子。(读熟) 四、学文识字 学习第一首古诗《草》。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白居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草)你是怎样知道的?(题目是《草》;图上画的是原野上长的草;古诗的第一行“离离原上草”也提到了草。) 2.看图,原野上的草怎样?(原野上野草繁茂。)当时白居易就是这样的感受,就用“离离”来表达自己眼前那辽阔、繁茂的野草,认读词语“离离”。看图,用第一行“离离原上草”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画面与情感、语言结合起来,使画面感、情感、语感一起生成与积淀。) 3.白居易看到了原野上繁茂的野草,联想到了一年四季中草的不同,让学生来板画草在四季中的变化。认读“枯、荣”,将两个字分别贴在相应的板画下面,说一说“枯、荣”的意思,并且复习形声记字法记“枯”,复习会意记字法记“荣”。(出示“一岁一枯荣”)白居易用这句话写出了一年中草的变化,读一读,说一说意思?(一年之中,秋天草会枯萎,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息。) 4.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草烧尽。(出示“野火烧不尽”)读一读。认读“烧”按结构记字形,并组词语。 5.(出示“春风吹又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

古诗两首 (1)

《古诗两首》(游园不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3、能说出课后练习3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游园不值》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4、积累描写春天的古诗或名句。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搜集描写春天和田园风光的古诗或名句。(整理在读书笔记上) 2、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以及以前学过的这位诗人的诗。 二、自主读悟,合作探究(8分钟自学,5分钟合作交流) 同学们,自学古诗时可以借助资料、也可以问同伴,但最好的方法是自己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品味诗句的意思。 1、自己试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和使得韵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诗意。 方法指导: (1)解题:不值: “游园不值”的意思是: (2)抓词语,明诗意。 读古诗,从重点词语入手,试着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重点词语可

记在书上) 应:怜:屐齿:苍苔:小扣:柴扉:(3)看画面,想诗境 结合课文的插图,想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一幅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3、悟诗情,巧诵读 《游园不值》一诗表现了作者 在小组内有感情地诵读,比比谁背得既快又有韵味。 三、交流展示(7分钟) 四、做一做,看看哪个小组正确率最高!(7分钟) 1、默写古诗。 《游园不值》 2、解释带点的字,说说诗句的意思。 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怜:小扣: 3、描写春天的古诗名句。(3到5句) 五、快乐积累:(8分钟) 描写春天的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晚春》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一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一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教材简介: 本课是两首古诗,《所见》的大意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这首诗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小池》的大意是:泉眼珍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倒映在水面的浓密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嫩绿的荷叶那尖尖的小角刚露出水面,就有蜻蜓飞来落在上头。这首诗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两首古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古诗《所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一、激趣导入。 1、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 --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12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说到池塘、荷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题目。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学生简单说说《池上》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说说《小池》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小池?(初夏) 2、简介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3、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古诗两首一_

杨集中心小学二年级(下)语文教案 课题古诗两首(第1—课时)上课时间:3月7日总第13课时教案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案重难点:识字、 教案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板书:古诗两首) 二、教案《春雨》 1.板书诗题:春雨 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 3.教师范读一遍,领读两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原诗有八句,这里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等特点。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 (2)指名读诗句。

(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乃:n6i,鼻音。共两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 “撇”。这里“乃”是就的意思。 第二笔是 随:su[,平舌音。左右结构,右部先写“有”,再写“ I”。“随”是跟从的意思。 润:ron,翘舌音,前鼻音。左右结构,右部先写“门”,再写“王”。“润”是加水分,使东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笔画或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 至V,它就下起来了)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因 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对,这两句诗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 ③齐读这两句诗。 ④指名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⑤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入”?(“潜入”就是在人不知不觉中 透进去)那么“随风潜入夜”该怎么解释?(夜间,好雨随着风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进万物的内部)“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 (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 (春雨是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

24 古诗两首

2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元日》。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进程: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屠曈换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爆竹屠杀苏醒交换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名说。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江雪》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江雪》。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诗句,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进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4课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同步练习C卷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4课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同步练习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1题;共52分) 1. (1分)秋天,水果熟了,到了果园,我们会看到哪些水果? dòu jiǎo shí liu xī hóng shìpú tao píng guǒ qié zi huáng guātáo zi 水果:________ 2. (8分)读拼音,写词语。 juān kètuǒyuán yōu yang dóng tī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ái cáng chāi xièqǐdǎo huīhò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6分)比一比,再组词。 墨________ 碧________ 未________ 默________ 壁________ 末________ 4. (4分)我会填 舟:共________画第五笔是________ 墓:共________笔,是________结构。

5. (5分)综合表达 小朋友们,秋姑娘带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来到人间。请你用几句话赞美这美丽的秋天。相信你一定会写得很精彩。 6. (2分)文学常识填空。 苏轼(1037-1101),________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________。 7. (6分)形近字组词。 未________ 挑________ 吹________ 末________ 跳________ 饮________ 8.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遮山: ②吹散: 9. (5分)翻译句子。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0.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早发白帝城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早发白帝城》,认识诗中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归心似箭、轻松愉快的心情。 4、默写古诗。 二、教学时数: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更是脍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板书课题) 二、交流资料,知诗人、解诗题。 三、读诗认字,抓字眼、明诗意。 1.诗人李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 2.解决生字 3.谁愿意把诗读给大家听呢? 4.引导他们用查字典或和同学交流的方式搞清楚重点字、词的意思。 5、,引导学生读诗,体会诗中的重点字词。 6、.这首诗到底讲什么呢?同桌互相说说诗意。 7、.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呢? 8、指名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 四、创设情境,想意境、悟诗情。 1.诗人写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自己什么感情呢? 2.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内化情感。 五、拓展背诵,指导写字。 1.同桌有感情地朗读诗,背诵诗。全班交流背诵情况。 2.谁还读过李白的其他诗呢?引导学生交流课外内容。 3.复习本课6个生字。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指导“诗”“帝”“岸”的书写。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默写《早发白帝城》 2、收集李白创作的其他古诗。 绝句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绝句》,认识诗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读意,体会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叹与热爱。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2、指名复述古诗大意。

古诗两首(1)

1、古诗两首 一、教材简析: 课文包括两首有关春天的古诗。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春雨》,(原题《春夜喜雨》,课文节选了其中前四句)。这首诗赞美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及时无声滋润着万物的生长。诗人用洗练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形象而又准确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作用,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另一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作的《春晓》。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感情。全诗平实自然,蕴涵深厚,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落花的惋惜。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观察能力及艺术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春雨》。 感受春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味诗人洗练的语言,拟人的手法,感悟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板书: 古诗两首) 二、教学《春雨》 1见过雨吗?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春天的雨有什么作用 (大雨、暴雨、毛毛雨、雷雨等。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表现出来的形式很多。在民间谚语中,有“春雨贵如油”、“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样的的说法。对于农田来讲。春雨是十分重要的,它可能决定着一年的收成。) 2.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居住时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叫《春夜喜雨》。看看题目,你们知道,诗中将写什么? (雨下的季节和时间)(原题中感受到这个雨是好雨是及时雨,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那诗人是怎样写的呢?春雨能带来什么呢?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呢?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读这首诗。 (二)看图导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正音。注意“随”、“乃”、“潜”几个生字的读法。 (三)理解诗句。

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1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内容: 这两首古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但《天门山》主要写所见,抒发了赞美之情;《体西林壁》侧重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2课时)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其中一首。 三、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们的喜欢。最近的课外时间你又背诵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天门山》,大家说可能怎样来学习? 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归纳出台下顺序(如果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这样的练习,有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可以进行引导): 3、解古诗的作者及背景; (1)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大体了解诗意; (2)体会作者的感情; (3)感情诵读。 二、学习古诗。 第一步: 1、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作者李白的了解。 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第二步: 1、组合作,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的插图(投影出示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 2、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明白下面几个重点的词语的意思:天门、楚江、中断(中间断开)、开(通)、至此回(在这里拐弯),通过理解这些重点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意图:运用小组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诗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 3、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直解决。 4、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也可以把自己想像到的画面简单画出来,在交流时结合画面叙述。(建议教师在交流中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不要强求学生叙述得太一致,将大概诗意叙述好即可。)第三步:

1.古诗两首

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知道这些生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认识一个多音字。 3、初步懂得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学重、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写几句话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春雨》。 2、初步感受《春雨》的诗意,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现在正好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代诗人抒发自己对春天喜爱的古诗。 2、板书课题 二、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

2、你们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吗? 3、作者简介"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被人称为"诗史" 三、精读课文 1、自己小声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导看图,说一说春雨的特点 3、指名读第一句,边读边理解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这真是一场好雨,你知道什么季节需要雨水吗?春天一到,就下了起来。 4、为什么春雨是好雨呢? 5、齐读第一句 6、指名读第二句,边读边理解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雨往往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滋润着万物。 7、齐读第二句。 教师范读,学生自己练习。 8、有感情地背诵。 教学过程 四、首诗赞美了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5个生字,掌握"春晓、眠、觉、闻、啼鸟、知"等词语。 2.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到郊外或公园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变化,先说说,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范读课文,学会体会诗的意思。 2.讲解诗意。 (1)介绍诗的作者。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2)逐句分析。 全诗共四行,两句话。 第一行:讲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眠:睡觉晓:天亮) 第二行:讲醒来以后,听到到处都有鸟的叫声。 (闻:听到啼:鸟叫) 第三、四行:昨夜又刮风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 3.问:《春晓》写了怎样的景象?

古诗两首1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一、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板书:古诗两首) 二、教学《春雨》 1、板书诗题:春雨 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 3、教师范读一遍,领读两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等特点。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 (2)指名读诗句。 (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乃:nai鼻音。共两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 “撇”。这里“乃”是就的意思。 随:sui平舌音。左右结构,右部先写“有”。 “随”是跟从的意思。 润:run翘舌音,前鼻音。左右结构,右部先写“门”,再写“王”。“润”是加水分,使东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笔画或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 到,它就下起来了)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对,这两句诗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 ③齐读这两句诗。 ④指名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⑤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入”?(“潜入”就是在人不知不觉中透进去)那么“随风潜入夜”该怎么解释?(夜间,好雨随着风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进万物的内部)“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 (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 (春雨是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你说得真好!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 ⑥齐读这两句诗。 5、小结 这四句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6、指导朗读 (1)掌握节奏、韵律 (2)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好,是全诗的中心,其他都是围绕“好”来写的,是春雨“好”的表现。知,表现春雨善解人意。 “当……乃……”强调春雨好在下得及时。 潜、细、无,强调春雨的美好品格。 (3)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4.古诗两首

24.古诗两首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主备人:赵艳艳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古诗意思,能说出诗歌大意。 2.感受夏日西湖的自然美,领悟诗人“以景寄情”的表达手法。 3.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4.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两首诗,感受古诗的丰富力涵,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丰富内涵,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是以“情”为线索,以景为辅佐点,理解、感悟和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内涵。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 四、突破措施 教学中,设法使学生入境,让学生和时代对话,与作者对话,达到课标所要求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古诗读得更真切,理解的更透彻,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情感的熏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古诗两首》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诗文。 2.初步了解诗文大意,能读懂两首古诗的内容。 二、预习学案:(出示课件) 1.我知道: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你学过有关他的诗词是《》,其中的诗句有:。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屐齿(jījǐ)柴扉(fěi fēi )住宿(sùxiù) 无处寻(xún xín )一径(jìnɡjìn)深 3.解释词语。 翻墨:跳珠: 无穷碧:别样红: 晓:四时: 《古诗两首》导学案 一、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荷花盛开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