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在原法律系、法学一系民商法学科基础上于2003年7月调整组建而成,设有党总支、行政办公室、教研室、年级办公室、分团委、分工会和学生会等机构,拥有1个重庆市首批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7个校级科研机构,具有民商法专业和知识产权法专业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资格,承担全校法学等专业4门必修课程和19门选修课程的本科教学任务,其中有4门重庆市级精品课程和6门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的师资队伍。截至2007年9月,学院共有专任教师95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8人,已取得博士学位者34人、硕士学位者8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重庆市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法律专家”2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陈苇教授先后被授予“重庆市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李开国教授和张玉敏教授先后分别被评为“司法部优秀教师”和“重庆市优秀教师”。

学院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协调发展观、以生为本观、全面质量观和开放教育观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团结拼搏,奋发图强,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逐步形成了民商法学院的办学特色。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发端于1953年西南政法学院成立之初,是我校最早成立的法学学科之一。1979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居新中国政法院校之首。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本学科成为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

1995年,本学科成为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学科,重庆直辖后,1998年被确定为重庆市重点学科。1998年经国家批准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经国家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现学科带头人为赵万一教授和李开国教授。

五十年风雨兼程,半世纪沧桑更迭,本学科经历了草创——被撤销——复建——积极开拓——创新发展几个时期。改革开放之初,本学科组金平、杨怀英等均为民商法领域领军性人才,后继者李开国、黄名述、张玉敏、赵万一、陈苇、刘俊等绍继前贤,发扬光大,奠定了本学科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为中国民法学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在中国法学会的二级学会中,赵万一教授、张玉敏教授、陈苇教授和刘俊教授分别担任民法学研究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婚姻家庭法研究会和社会法研究会的副会长。

本学科培育了新中国第一批民法人才,目前活跃在中国民商法学理论界、教育界、政界、实业界的一大批西政精英学子,如周强、梁慧星、王卫国等均与本学科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在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和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中,均有四位副会长师出本学科。

本学科积极参与国家与地方立法,推进中国法制化进程。金平教授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即参与《中国民法典(草案)》起草工作并担任第三次起草小组负责人,对《民法通则》的制定与通过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杨怀英教授于婚姻法领域卓越的学术地位以及对立法活动的影响力也获得了极高的学术声誉。本学科教师参加了中国主要单行民事法律如合同法、物权法、劳动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保险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咨询和论证工作并参加了重庆市和其他一些省市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工作。

本学科研究力量雄厚,近五年来共公开发表论文694篇(其中核心期刊378篇),出版专著、教材、工具书86本,承担项目5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

本学科下设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婚姻家庭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不动产法学六个研究方向,学科方向齐全,学科成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致力于民商法重大理论和实践性课题研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学术研究始终位居全国领先水平。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科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科是经教育部批准、西南政法大学于2006年自主设置的法学二级学科,在民商法学科知识产权法研究方向基础上发展而来,自2007年开始独立招收知识产权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培养生。该学科教师敬业精神强,梯队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共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9人,93.75%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的学位;兼职教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

学科带头人张玉敏教授是全国著名的知识产权法专家,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优秀教师。本学科积极参与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制建设,2005年,张玉敏教授、张耕教授、廖志刚副教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库;2007年,张耕教授、李雨峰教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

自2005年以来,本学科教师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校级项目5项,横向合作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114篇,出版专著11部、教材4部,多次承办国际或国内学术研讨会。

本学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了一批重要教学成果。2005年,“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法教学改革”获得重庆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知识产权法”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张玉敏教授主编的《知识产权法》2006年被评为司法部优秀教材。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是1998年学校院系调整中,由原法律系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刑法教研室、诉讼法教研室、原刑事司法系部分教师组建而成,原名法学三系,2002年改为法学院。目前全院共有教职工110人,下设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司法文书等四个教研室,承担全校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司法文书等21门本科必修、选修课的教学工作,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21人。建院以来,学院注意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促进学院各方面工作的开展,院属学科去年均顺利通过省部级重点学科验收,诉讼法学今年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所承担的主干课程均为省部级精品课程,其中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先后有田平安等10余名教授获得全国名师、重庆市名师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20余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党总支书记:戴勇才联系电话:023-******** 院长:刘建宏联系电话:023-******** 常务副院长(分管研究生工作):梅传强联系电话:023-********副院长(分管学院教学工作):唐力联系电话:023-******** 党总支副书记:鲁琴联系电话:023-********

办公室主任:敬雪华联系电话:023-67258471行政秘书:王林联系电话:023-67258471教学秘书:唐艳联系电话:023-67258094科研秘书:饶娟

联系电话:023-67258094研究生管理秘书:左春曼联系电话:023-********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是在经济全球化、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庆市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等时代背景下,以省部级重点学科—国际法学科为依托而组建的。学院通过国际法专业人才培养和国际法学研究,为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和平发展”服务、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服务、为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

学院设有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个教研室;国际商事仲裁和国际商务谈判两个试验室;国际法研究所、东盟法律与法学教育研究中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内陆开放型经济法制研究中心等四个科研机构。

学院依托的国际法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拥有国际法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国际法专业博士学位点。学院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和留学生等完整的人才培养层次,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高端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基地。

国际法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梯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全院现有专兼职教师(不含校外兼职)32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法学博士14人,在读法学博士8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13人,40岁以下博士化率达100%。教师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司法部优秀教师1人;12人担任全国性学术组织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理事;4人担任重庆市政府参事、人大立法咨询委员、政府立法评审委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等;2人为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学院始终注重科学研究与理论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在法律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等著名的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专著;主编、副主编、参编了多部国家规划教材和统编教材;在《中国法学》、《现代法学》等国内重点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大批有相当影响的学术论文;有诸多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近年来,先后完成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20余项,目前在研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项。

学院以培养具有法学综合素养、法律实践能力、国际理解能力、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为目标。在本科及研究生教学课程的设置上,注重专业基础与专业特色相结合、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相结合。除了开设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外,还开设有国际贸易实案操作、涉外投资法律实务、涉外金融与税收法律实务、涉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国际商事仲裁法律实务、国际知识产权法、世界贸易组织法、海商法、海关法、外交商务礼仪与谈判、专业双语课、法律写作等专业特色课程。《国际私法》为重庆市精品课程。

学院每年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近200名,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近100名。已为教学、科研单位及实践部门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有的已成为实践部门的领导或业务骨干,有的已成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成员。以国际法专业学生为主组成的辩论队,两次夺取全国“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辩论赛冠军,并代表中国赴维也纳参加由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主办的国际商事仲裁模拟辩论赛,还曾荣获由台湾理律基金会资助的首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辩论赛亚军。

展望未来,国际法学院将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宽阔的胸襟和更加鲜明的特色,立足重庆,服务西部和全国,面向世界,为国家对外开放法制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于2009年1月7日顺应学校研究生院校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而成立。法律硕士学院院长由研究生部主任兼任,总支书记由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与研究生部办公室合署办公。该院负责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招录、就业、培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我校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立法、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以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需要的高层次法律专门人才。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办【1995】36号文《关于开展法律专业硕士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我校成为国家批准的首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高校,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生教育类型,为实务部门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复合型、实践型法律人才。

法律硕士学院现实行专职法律硕士导师集体指导与论文导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指导培养模式。从2006年起,开始在实务部门中聘请一定数量的资深法律工作者或专业人士,担任法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并对每一个教学班的法律硕士研究生配备四名专职法律硕士导师,集体指导法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目前,我院导师队伍规模与学院的研究生数量非常匹配,现有法学导师180多人,专职法律硕士导师近90名(含校外兼职导师78名);导师队伍知识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涵盖了全部法学二级学科。学院做到了培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研究生导师的介入与指导。

通过长期的法律硕士教育教学实践,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培养和管理经验,并且探索出了诸多有益的培养方法,不断加强法律硕士实践性教育教学,针对法律职业的诸多特点,开展如法律诊所教育、模拟法庭、“法官助理”等职业培训项目,最终提高了我校法律硕士的培养质量。

法律硕士学院将借学校机制改革春风,整合优质实务教学资源,强化法律职业教育,打造具有西政特色的全国法律硕士教育新高地。

经济法学院学院简介

经济法学院是西南政法大学建立较早的法学院系之一,现有教职工近60人,本科学生二千多人,硕士、博士研究生三百多人,学院下设有5个教研室,设有经济法、环境资源法2个博士点,经济法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首届高校创新团队,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A 级)等10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和30余项省部级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2000年起,在由中国管理科学院组织的全国研究生培养水平评估中,经济法学科点均被评为A++级,位居全国第一。

学院目前建设有“李昌麒经济法网”、“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中心网站”等学术网站,出版了《经济法博士精品文库》、《经济法论坛》、《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系列》等学术丛书。

学院所培养的学生专业功底扎实、能力突出,多次在国内外的各种辩论、英语演讲、学生学术论文评比活动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学生撰写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篇,全国优秀法律硕士论文1篇,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3篇,重庆市优秀硕士论文4篇。

经济法学院领导:

院长:岳彩申院党总支书记:赵爱平

副院长:盛学军

研究生导师介绍

一、经济法专业

1. 李昌麒,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经济法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著名法学家和教育家,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民法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

2. 种明钊,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法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著名法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法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

3. 卢代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首批巴渝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基础理论、农业法、商法、企业法、公司法。

4. 岳彩申,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首届高校创新团队带头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基础理论和金融法。

5. 张怡,女,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税法研究会(ITLA)理事,中国财税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基础理论、财税法和环境法。

6. 李树,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国民经济学学科带头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优秀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理论与政策、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与投资及法律经济学。

7. 盛学军,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院长,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法国马赛三大博士后。中国经济法学会理事、银行法学会理事,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和金融法。

8. 吴越,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欧盟法律研究所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商法、经济法和国际经济法。

9. 顾培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理事、全国律协金融证券委员会副主任,第一届全国十大中青年法学家。主要从事经济学和法学相结合的研究以及司法改革理论和律师理论研究。

10. 江帆,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竞争法、房地产法。

11. 邓纲,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德国汉堡大学访问学者,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会理事,重庆市政府立法评审委员,重庆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法、财税法、竞争法。

12. 陈志,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律师协会消费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遵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竞争法、企业法。

13. 沈萍,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法治系统工程专家组成员,国家教育委员会北京教授讲学团法治系统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房地产法、农业法、合同法。14. 黄茂钦,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助理,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基础理论、宏观调控法

15. 李永成,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法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基础理论、社会分配法。

16. 陈治,女,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基础理论、竞争法、金融法

17. 杨惠,女,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房地产法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土地法、金融法、农村经济法制。

18. 李玉虎,法学博士,讲师,南京大学中国经济法研究所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

法基础理论、法律经济学、法律与发展理论。

19. 曹春华,博士,注册城市规划师,西南政法大学校长助理,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调控法。

20. 胡元聪,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基础理论、财税法、农村经济法制。

二、环境法专业

1.刘俊,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政府法律顾问,重庆市政府决策专家咨询委员,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法与房地产法。

2.曹明德,教授、博士生导师,留美访问学者,西部生态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现代法学》副主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环境法学院专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分会副会长,第五届全国十大中青年法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源环境法。

3.印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信息中心副主任,曾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源环境法。

4.张志辽,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资源与环境法教研室主任,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理事,重庆市发展改革学会理事,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资源法学、公共政策、税收政治学。

5.赵爽,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资源法、能源法。

6.邓禾,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资源法和区域环境法。

行政法学院简介

行政法学院系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6月院系调整过程中新成立的一个学院,也是在全国第一个被冠名为“行政法”的法学院。四年多来,伴随着学校“第三次创业”的前进步伐,学院已经建设发展成为全校学科最多、硕士点和博士点最多、在全国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法学院。

1.师资队伍

学院现已拥有专任教师97人。从职称来看,有教授17人、副教授35人、讲师33人、助教12人;从学历来看,有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59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3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约占教师总数的80%;从学缘来看,有43人来自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其余的为本校毕业;从年龄来看,55岁以上的7人,45—55岁的11人,36—45岁的42人,35岁以下的37人。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职称、学历、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团队。

2.教学与研究机构

学院设有5个教研室,即宪法学、行政法学、法理学、法律史学和法律逻辑学教研室。建有1个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即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建有7个校级科研机构,即西部法制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法治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方法制研究中心、美国法律与政治研究中心、教育政策与法制研究中心、人大制度与宪政研究中心、法律文化研究中心。

3.学位点和精品课程

学院建有硕士学位点4个,即: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法律逻辑学。建有博士学位点3个,即: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都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即: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建有精品课程3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即法理学;省部级精品课程1门,即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校级精品课程1门,即中国法制史。

4.科研成果

自2004年以来,学院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6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含国家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6项,国内横向项目8项,校级项目32项,科研经费125.5万;出版学术专著33部,在《法学研究》、《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法学》等全国各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7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6项,获校级奖励12项。5.学生规模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302人。其中本科学生757人,硕士研究生482人,博士研究生63人。

6.教学网站

学院建设了2个工作网,即学院主页和学生工作网。建有4个教学专题网站,即“宪行天下”、“法之理论坛”、“法理学精品课程”、“西南法律逻辑教与学”。分别由行政法教研室、法理学教研室和法律逻辑教研室负责建设。

刑事侦查学院简介

1979年经公安部报教育部批准,我国第一个侦查学本科专业在西南政法学院诞生。1985年,以侦查学专业为基础成立了侦查学系,1999年组建为刑事侦查学院,是西南政法大学第一个本科学院。近年来,学院的专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2000年,在1986年开始开设的司法鉴定专门化班基础上成立刑事科学技术本科专业,2002年增设治安学专业,2005年增设经济犯罪侦查专业。从2004年开始,受总政治部委托,我院开始招收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等专业国防生;同年,受最高人民检察院委托,在侦查学专业基础上开设职务犯罪侦查专门化班。目前在校本科学生1399人。经国务院学位办备案,在法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有侦查学、警察科学两个硕士学科点,共有硕士研究生130多人。主要为国家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海关、民航、交通、铁道部门的公安局,军队保卫部门、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的侦查和鉴定部门、治安管理、教学科研等部门培养刑事侦查、经济犯罪侦查、治安管理、技术鉴定的侦查、技术实践人才和教学科研等方面人才。

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成立于1999年5月,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6人,占教师人数的29%以上;硕士生导师12人,占教师人数的22%;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8人,占教师人数的69%以上;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相关职业资格的教师占教师人数的60%以上。学院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年富力强、锐意进取,教师队伍数量充足、学历、学位和学缘结构合理,热爱学生,富有敬业精神,业务素质良好,教书育人,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务实创新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设有较完备的教研室体系,分为基础法学教研室、民事法学教研室、刑事法学教研室、经济法学教研室,建有两个法律文秘实训室和44个校外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正在筹建应用法学研究中心。

学院设有法律文秘和刑事执行两个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相关政策,能在立法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部门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法律文秘专业

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法律知识,具有较强秘书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输送法律辅助型人才。该专业针对社会需要,强调对学生法律实务和秘书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社会输送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刑事执行专业

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法律知识,具有狱政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为狱政管

理系统输送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