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试题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试题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试题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试题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试题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唐县教研室王凯红

课标中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前几天学习了马主任推荐的一篇文章——《“高效课堂”什么样?》,里面就有这样一句话:在考试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学都必须满足两个要求:一个是学生的需要,另一个就是考试的需要。我县自2004年实施新教材,到今年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今年也是使用新教材的年级第一次参加六年级调研考试。所以说,我们有必要坐在一起就今年六年级调研考试情况进行一下分析,以便进一步明确今后语文教学的思路和导向。今天,我想就命题的基本原则、试题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三个方面同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一、命题的基本原则

我们命题总的指导思想是尽量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突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力图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给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导向。命题基本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依据课标,立足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如积累运用的第3题,涉及到的人物、成语、诗词可以说都是教材中出现的,但没有照搬教材,而是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有机地整合。

(二)重视积累,更重视运用

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所以说,学习语文不仅要重视积累,更要重视运用。例如:积累运用部分的第4题的第(5)小题,不仅检测学生积累歇后语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对所积累的歇后语是否能准确运用。第(8)小题,也是引导大家不但要重视积累古诗名句,而且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三)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语文源于生活,又广泛地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试题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积累运用第4题的第(6)小题,就是想考查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并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四)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向课外延伸,体现了“大语文”的思想

如课内阅读材料一的第4题,材料二的第3题,就是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向课外延伸,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和渠道。

(五)加强整合

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此我们的命题努力加强整合,力图通过整合,在有限的试题中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1、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整合。力求全面、综合地测试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

学生语文能力全面、和谐地发展。

2、加强三个维度的整合。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同时,力图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

3、加强本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的整合。积累运用第4题的第(10)小题,教材中课文导语里有提示,品社学科在“民风民俗”这方面也有所渗透,这也体现了学科之间的一种整合。

(六)尊重学生的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拓宽试题的思维空间,尽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发挥独特见解的机会,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遵循以上原则,设计了今年的六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今年六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结构与分值同往年基本相同,共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5分;第二部分,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共35分;第三部分,作文能力的考查40分。试题总分120分,另外,卷面分5分。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反思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

二、试题试卷分析

(一)积累运用部分

本部分共6道题,下面我就针对新、旧教材之间的变化,选择题型变化较大或者本部分学生失分率较高的几个点,做一简要分析。

分析一:第3题趣填成语。这道题同往年相比,难度有所增加,综合性更强了一些。在往年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还整合了对教材上诗词内容的理解,如第(1)小题读了《竹石》这首诗你联想到的成语。还整合了对教材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和成语故事的了解,如第(3)小题写出与廉颇、王羲之、祖逖这些人物相关的成语,再比如,写出“指鹿为马”这个成语的反义词,学生首先要了解“指鹿为马”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然后才能写出与之意思相反的成语。同往年同类题比较,学生失分率有所增加。通过抽查试卷看失分原因:

1、有的学生根本就不了解成语的基本特点,所写答案均是二字词语。

2、学生对题中涉及到的诗词、人物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对试题中出现的成语不理解其意思。

3、所填成语正确,但有错别字。

4、还有一部分学生个别题空白,根本没有作答。

针对以上情况对词语的积累提几点建议:

1、不要把词语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感悟和运用。

2、要把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3、对成语的积累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一定要落实在书面,对书写检查要到位,反馈要及时。

分析二:第4题第(8)小题中,提到《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诗句“,”就会在我的耳边响起。在积累运用部分第4题中,本空失分率几乎最高,抽查了一个成绩中等的班级,所写答案基本正确的仅占6%。

失分原因:

1、部分学生填写的是原文中的句子。《伯牙绝弦》是六上的一篇文言文,所以说原文中的句子绝对不是诗句,这就说明学生没有认真审题,而且缺乏对课文最基本的了解。

2、没能理解《伯牙绝弦》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感情,所填诗句和这个故事没有什么联系。

3、学生没有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老师也缺乏引导。课文后面资料袋就提供了与这个故事有关的诗句,师生关注都不够。

4、基础知识教学重积累轻运用。学生头脑中积累了有关的诗句,但是不能灵活运用。

分析三:第5小题根据下面古典名著电视剧的主题曲,填一填。

我们先看一看本题学生的答题情况。抽查了100份试卷,第(1)小题,电视剧《西游记》学生大都知道,但是23%的学生因为没有写书名号而丢分。从06年开始,我们的评分标准里填空题里的书名号就占一定分值,但到现在有些老师仍没有引起重视,平时对学生要求得不死;原著的作者(吴承恩)的填写,得分率仅为 4 %。除了其中一部分是因为书写不正确失分以外,其余的答案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写施耐庵的,还有写周恩来、六小龄童、孙悟空,罗贯中的等等。

第(2)小题,请写出其中的两个事例,得分率为76%;

第(3)小题,让学生谈一谈对歌词中“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句话的理解。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还只停留在字面,不能结合自己对这部电视剧,对生活的理解。

第(4)小题,请再写出两部其它的中国古典名著,得分率较高,只是个别学生因为书写错误或没有书名号而失分。

人教版新教材在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就安排了“中国古典名著”单元,教材的编写意图就是让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

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教材中的课文只是个例子,“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都有适度的扩展。《西游记》又是一部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古典神话小说,以上几道小题只是对古典名著一个最基本的考查,比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要低。如果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能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得法,指导到位,学生失分率不应该太高。

与五下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一脉相承,在六下第四单元又安排了“外国古典名著”这一专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我们试卷上在第4题第(7)小题对教材的这一编写意图只是有所渗透,而且依然降低了要求(还可以是课内的)。但是答题情况并不理想,部分学生写的是中国作品,还有些同学根本没有作答。

就本部分提两点建议:

1、通过课堂教学及各种交流和竞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经典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在阅读长篇作品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浏览抓住精髓,可以摘录精彩片段,写心得体会。也可以老师先给名著“瘦身”,再推荐给学生。

分析四:综合性学习是新教材的一个新亮点。“难忘小学生活”是教材六(下)第六组安排的一个单独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用各种语文形式记录小学生活。教材的编写意图就是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

基于教材的这一编写意图,在试卷上设计了积累运用部分第6题,一个是让学生写下对启蒙老师的赠言,但必须要用上一个反问的句式;再就是让学生回忆多彩的小学生活,并用排比的句式表达出来,其中标点符号占一定的分值(主要是想考查分号的正确使用)。首先是对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的一个检测,再就是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一个考查,以及修辞方法的运用。另外,要离开生活了六年的母校,对学生也有一个情感的熏陶。下面,我们重点看一下第(2)小题学生的答题情况。

试卷中也确实不乏精彩的表达。如:

我们曾是一张课桌上的学友;

我们曾是并肩生长的两棵小树;

我们曾是一个运动场上的对手;

我们曾是二重合唱的两个声部。

当我们挥手告别时,请带上我美好的祝福。

那一次次,你还记得吗?

是你在我跌倒时,扶起了我;

是你在我成绩不理想时,鼓励了我;

是你在我哭的时候,安慰了我。

是你,都是你,我的朋友。

从一入学不能说几句完整的话,到这些诗意的、满怀深情的表达,这些精彩的语言中都浸透着我们语文老师的心血和汗水,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些许欣慰。但是,抽查了部分试卷,本小题得满分(5分)的仅占18%。大部分学生答题情况并不理想。

失分的原因:

1、本题空白,没有作答。(学生根本就没有表达的欲望)

2、所写语句不符合题目要求,要么就不是排比句,要么就是和回忆小学生活无关,还有的就是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当然,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但也的确反映出我们在开展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没有关注引导学生用语文形式记录小学生活。

2、没有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

3、对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教师缺乏指导。没有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作为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最终目的。

(二)阅读理解部分

语文教学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阅读,一个是作文。阅读考查应该是高年级语文试卷上的重头戏。但针对我县具体情况,这部分所占分值相对来说还暂时低于积累运用部分。

1、课内阅读(17分)

本次课内阅读涉及的都是六(下)的两篇课文:《匆匆》和《为人民服务》。基于阅读教学倡导的“积累语言,发展思维、促进运用、厚积人文”的理念,其中设计了有考查课文背诵情况的题目,如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第1小题,按原文填一填,这就是引导大家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

有侧重理解、感悟文章内容的题目,如材料一第2题,从这么多的问号和字里行间里,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也有侧重品味语言表达的,如:

——材料一第3题,细细品读所填语句,也照样子写一写,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材料二第3题,这一自然段,毛主席在论述“人死的不同意义”时,采用了()的方法增强说服力。

还有考查课外阅读和文章拓展的,如:

——材料一第4题,请再列举一篇你读过的朱自清的其它作品。

——材料二第3题,请再列举一件这样的事迹。

课内阅读部分,相对来说,材料一第3题,第4题,材料二第3题学生失分率普遍较高。一些问题出在学生身上,但反映出了我们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遗憾。下面我们重点看一下这几道题学生的答题情况。

材料一第3题,让学生用文中句式表达自己对时间的感悟,就是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文章内容,更要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匆匆》这篇文章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中好多经典段落和精彩的语句都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的思索。课后习题第3题也是这样设计的:“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课后习题在这方面也给了我们明确的提示。

“过去的日子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这句话比喻独特,联想新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站在发展学生语言的角度,关注课后习题,抓住这些精彩句式进行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对时间、对生命进行思考,那么学生的表达就不会如试卷上表现的这般苍白无力,或照抄文中语句,或语句不通,比喻不恰当。所以说,我们在教学时要立足文本,关注语言,强化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全方位地、立体化地理解感悟和运用语言。

材料一第4题,让学生列举一篇自己读过的朱自清的其它作品。

新课标提出必须注重学生积累的教学,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课外阅读和语言积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我们老师的引导和推荐。比如,学了《匆匆》这篇文章后,我们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朱自清的相关作品。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就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学习了《桃花心木》这篇课文,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其它借物喻人的文章……可是我们的试卷做了一本又一本,一套又一套,但我们又推荐给学生多少值得读的好书呢?我们的学生又有多少人达到了课标中要求的课外阅读量?这次检测,我们还只是仅仅让学生写出读过作品的题目,没有涉及作品的内容。抽查了100份试卷,学生的得分率还仅仅为18%。

再看材料二第3题,本题失分的原因:

(1)只列举人物名称,没有事迹叙述;

(2)列举人物根本不符合题目要求;

建议:(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2)我们在日常的阅读教学和复习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由阅读的内容想开去,适当地进行课外拓展。

2、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部分分值18分,共6道小题。

第1小题,是形近字的考查,学生得分率较高;

第2小题,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翻看我们学生的试卷,有一部分学生能联系短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而且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理解。还有一部分学生结合短文内容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但表达不准确或不完整。但还有一部分学生仍停留在字面的理解,比如“失之交臂”这个词语理解为失去了双臂。

“理解”是阅读的核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能力对阅读来说很重要。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需要我们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语句”理解文本内容。

第3小题,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这种题型在每次调研考试中中、高年级几乎都涉及,所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受到老师们的关注,本题得分率也较高。但通过平时下乡听课发现,在我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有“让学生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环节设计,但缺乏老师的指导和方法的渗透,所以导致学生因为以下原因而失分:(1)概括的不完整;(2)语言罗嗦,不能抓住主要内容。

“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是训练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既包含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提炼,又包括语言的表达。也就是将文章读薄,整体扼要的把握文章,这个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训练重点。

第4小题,请谈谈对父亲说的这句话的理解。“如果只抬头盯住头顶的那一小块四方的天空,那么天空有点乌云,你的世界就黯淡了。”这是这篇短文中有言外之意的句子,大部分同学或多或少能结合短文内容领悟到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但由于理解不太到位或受表达能力的束缚,本题得满分的为数不算太多。

一个阅读能力强的人,往往能很快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一抓住这些句子,理解文章就会变得很简单。再就是领悟具有言外之意的句子,语言之内表达出语言之外的意思,这是作者表达上的佳妙,一个好的读者一定要能领会。所以说我们要向学生渗透这种阅读方法——阅读时要抓重点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和有言外之意的句子。

第5小题,补写文中空白。

这道题主要是想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从抽查的试卷看,本题的得分率仅仅约为40%。这就说明在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太重视语言训练,而且缺乏老师的指导。

第6小题,联系生活实际,谈读后收获。

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领会文章或文中关键句段的意思,也就是从文中读出自己,读出“我”。可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停留在原文,没有从文中读出自己,没有通过短文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读出真实的“我”。

我认为,以上考察的几种能力是“阅读理解”的核心能力,也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

重视培养的能力。即: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能力。

2、概括能力。

3、抓住重点句子的意思和领悟具有言外之意句子的意思的能力。

4、联系生活来领会文章或文中关键句段意思的能力。(三)习作部分

本次习作给学生提供了两项内容,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项写一篇作文。

1、以“美”为内容,写一篇作文。

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美,关键是看学生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写人美、物美、景美都可以。大部分的学生选择的是这项内容。

2、观察这幅漫画,写一篇想象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试卷上出示的这幅漫画,要求学生不但要把画面内容写出来,而且要展开想象,把画外音描绘出来。

写看图作文大多数学生由于不能完全看懂图意,而且缺乏想象力,觉得无话可说,所以大部分同学只要可以选择就尽量回避。

本次考试不乏优秀习作令人耳目一新,从选材立意、到布局构思,语言表达,有的作文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几乎可以说是接近完美。但是学生和学生、班级和班级之间差距很大,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一下习作部分学生丢分的原因:

第一、文不对题。

第二、选材太俗。如:以“美”为内容,就选择“拾金不昧,给老人让座”等这些流行多年,耳熟能背的题材,来表现人物的心灵美。这样的文章即使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一般得分也不会太高。对于常见的作文内容,要想得高分,首先立意一定要新。

第三、看图作文还仅仅局限于描写看到的直观的画面内容,不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出画面背后的东西。

第四、接近雷同的作文,这主要是因为老师引导学生背作文所致,分数会普遍降低。

第五、分段太多或太少。高年级作文一般4——6段为宜,一般不能少于3段。有些学生的作文一段到底,或者只有两个自然段,到了六年级还不能分段叙述,自然就会失分。

第六、字数过少。字数明显不足,写得再好,分数也不会太高。当然,考试作文字数也不宜太多,最好不要超出作文纸,更不要附稿纸,即使超出也不能多于两行。(当然这属于考试技巧问题)

第七、书写潦草、涂改。有些学生的作文就输在书写上。

根据以上学生整体的答题情况,再结合平时下乡听课调研情况,针对我县实际,就整体的语文教学提几点教学建议。

三、教学建议:

1、重积累,更要重运用。

要继续夯实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将积累与运用有机结合,避免为积累而积累,引导学生明白学以致用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会触类旁通,活学活用。

由此我想到了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在阐述“语文之道”时提到的一个例子。

他讲的是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两位老师对“饱经风霜”这个词语不同的处理方法。

第一位老师事先他让学生作了充分的预习,该解释的解释,该查字典的查字典。上课时读到相关段落,老师就问:你们有谁知道“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因为事先作了预习,所以学生反应比较踊跃。第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饱经风霜就是指一个人吃饱了风,吃饱了霜。”老师把脸一沉,那孩子就灰溜溜地坐下了。第二个孩子说:“老师,饱经风霜就是指一个人吃了很多很多的苦头。”老师的脸色马上来了个多云转晴。但是,老师还是不太满意这个同学的回答,就继续问:“谁查过词典,谁还有更准确的答案?”第三个学生站了

起来,抖擞精神、铿锵有力地说:“老师,我查过!饱经风霜就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老师非常满意,马上让全班学生跟着一起读这个标准答案。一遍不够,两遍,三遍。直到全班学生闭上眼睛都能脱口而出,这才放心地继续往下讲。

第二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第一步,老师问:“同学们,请闭上眼睛,你们想一想,在生活当中,你们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如果有,请你们举手示意一下。”结果,底下小手举起了一大片。第二步,老师继续说:“那么,现在就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车夫的这张脸,要求是不能使用“饱经风霜”这个词语,但要把这个意思说出来。”说实话,这个要求是有难度的。但是因为有前面的那个环节,把孩子的生活体验激活了,调动起来了,所以,尽管有难度,还是有不少学生举起了手。第一个说:“老师,我看到了那个车夫额头上面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皱纹,嘴唇干裂干裂,有一道一道的裂纹,眼眶深深地陷进去,额骨高高地突出来。”老师说:“对!这就是饱经风霜的脸。”第二个说:“老师,我看到那个车夫的脸色蜡黄蜡黄的,他实际上只有三十来岁,但是看上去却已经有五十好几了。”老师说:“对!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第三个说:“老师,我看是这样的,他的头发乱得像一堆稻草,脸精瘦精瘦的,就剩一张皮了,明显的营养不良。”老师说:“对!这就是饱经风霜的脸。”三个人,三张脸,张张不说“饱经风霜”,张张说的又都是“饱经风霜”。第三步,老师又说:“同学们,那你能不能从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看出一些别的什么来呢?”提示:比如他的职业、身份、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点等。一位学生说:“我知道那车夫干活肯定特别累,没日没夜地拉车,不管是烈日酷暑,还是暴风骤雨,为了家庭生活,他要拼命干活。”一个说:“那车夫的家里肯定很穷,估计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个说:“我估计那个车夫的身体肯定不好,他生了病,他是带病拉车,他肯定是被生活所逼,没有办法,本来他应该休息。”学生们畅所欲言。

大家看,教的是同一个词语,饱经风霜,但是,处理的方式、操作的方式却有着天壤之别。效果如何呢?后来作了一个测试。请学生观察《父亲》这幅油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写一写“父亲”这张脸。结果能够用“饱经风霜”这个词语来形容“父亲”这张脸的,一班,占了9%,二班,占了91%。

词语学到最后,学到最高水平,无非也就是“会用”两个字。怎样让学生达到“会用”,我想,希望以上这个案例能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示。

2、课堂阅读教学一定要求实。

实,就是要实在、实用。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实实在在的语文训练。

通过学生的试卷,不难看出我们的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很肤浅,停留在主要内容理解的层面,大部分学生不能够对文章的重点语段进行剖析,不能够读出自己的感受,不能够静下心来品味语言,揣摩作者的思想。

所以,今后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少一些流于形式的环节,多一些实实在在的语文训练。我们应该从孩子生命意义的角度思考在40分钟内孩子应该学什么?今天我就重点谈以下两方面:

第一方面:“读”的训练要实

课改以来,“读”的的确确已经成为我们阅读教学的主旋律,但通过平时下乡听课我们发现,大多数是一些无序的读,无效的读,为了读而读。其实“读”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我们要进行扎扎实实的“读”的训练,首先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裕的潜心读书的时间。尤其要重视默读。

(二)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指导。

指导朗读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把朗读指导与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思想,品味文中语言结合起来。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一直是令老师们困惑的问题。下面是一些指导朗读的教学片段,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提示。

1、关注“特殊”的标点符号或特殊句式

如三年级下册《检阅》一课中指导朗读队员们作出决定之前的心理活动描写部分的一个教学片断:

“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师:从这连续的“五个问号”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队员们非常为难。

生:这件事非常棘手。

生:……

师:那么,请你通过读,把你的体会传递给大家——

指名读文中语句。(该生感情不太投入)

师:从你的读中,我们没有感觉到这件事很难办啊?请你再通过读表达一下你内心的思想斗争。

该生再读。(效果不错)

(点评:文中这一段落细致描写了儿童队员们决定之前的心理斗争。课文连续用了五个问号,表达出队员们的为难和这件事的棘手。老师以这五个问号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队员们的心理斗争,然后再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他们特别为难的心理。“关注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或‘特殊”的句式”,是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如:《匆匆》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句的特别之处,体会作者字里行间里流露的情感,反复朗读。

2、角色体验

还以《检阅》一课指导朗读的一个教学片断为例。如:指导朗读队长的话:

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见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师:如果让博莱克去,会怎样?如果不让他去,又会怎样?

生:如果让他去,会影响队伍的整齐;如果不让他去,会伤博莱克的自尊。

生:如果让他去,放在哪一排都不合适;如果不让他去,实在没办法对博莱克开口。

师:哦,这件事的确不好说,看来大家都很为难。现在我们只有把目光投向队长,相信队长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让我们听听队长的想法吧。

指名读队长说的话。

(点评:这部分的朗读,老师采用了“角色体验”的方法,在大家特别为难之时,让每个同学感到这时我就是队长,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出队长说的话,表达出队长深思熟虑后的想法。学习记叙文,尤其是针对中、低年级的孩子,“角色体验”是我们指导朗读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3、抓关键语句

如指导朗读《匆匆》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首先老师范读。

师:读了上面一段话,我们仿佛看到了时间这个精灵的脚步在轻轻悄悄地走动,关键是哪些字眼这么有魅力呢?

生1:我喜欢“轻轻悄悄、挪移”这个词,时间像个小精灵。

生2:一连串的排比句让人感觉时间像是在我们面前行走。

生3:还有“挪移、过去、流跨、飞闪”这些词都让我们感觉到时间的脚步。

生4:这个“溜”字很形象,表现出时间都是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走的。

生5:我注意了文中用了四个“他”字,让人感觉时间有生命,简直是个充满灵性的人。

师:是啊,通过这些词语,我们仿佛听到了时间这个精灵轻快的脚步声。我们也感觉到了诗人心灵的颤动。刚才是老师范读课文,现在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读一读。

然后再指名读,相机指导。

(老师先用范读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语句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再读出字里行间里流淌出来的作者的思绪,读出语言的味儿,读出自己的体会。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抓住文中那些关键的、精妙的词语、句子,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4、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如: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课,引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的教学片断: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们都生活在农村,文中描写的农家小院我们感到特别熟悉、亲切。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在屋前除了文中描写的“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还有哪些别有风趣的装饰?

生:还有粉的桃花,绿油油的小油菜,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生:……

师提示:还有飞来了,还有,……

生:还有翩翩飞来的蝴蝶, 辛勤工作的蜜蜂……

师: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一定会看到一幅幅更加丰富、生动的画面。

全班交流,生比较完整地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师:下面再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农家小屋的别致自然,亲切可爱。

(指名读)

(点评:本环节老师引导学生经历了“入书——出书——入书”的过程。学生通过课文的描述,采取想象画面的形式,将课文中的语言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因为是农村的孩子,所以就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使文本静止的语言变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生动的画面。此时,课文中的“符号语言”化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边读边想象,学生就不会只看到表面的文字,还会看到文字后面隐藏的画面,感受到文本中省略的空白。这时再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学生的感觉就会丰厚起来,文本中的语言在学生眼中也会变得比原来更加生动,甚至会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的语言。再读,自然就会读出那份恬静,那份情趣,那份诗意。)

当然,指导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除了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借助文中插图,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进行朗读。还可以通过老师恰当的、准确的评价语言给学生的朗读以针对性地提示,或者在适当的时机老师予以范读等等。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根据文本内容,多种方法灵活地、综合地运用,我们就会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的训练。

第二方面:读写结合要有效

“阅读”与“写作”是互惠互利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单靠每学期的8次大作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一定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训练,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

就一篇课文来说,所学到的词语,接触到的句式,经典段落很多,我们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找到读写结合的点呢?

1、抓关键性的语句

语文课就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文中语言文字的魅力。课文里有许多精妙的关键性语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概括力,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些语句来解读教材,进行语言训练。

我们可以看一下全国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在教学《长城》这一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是啊,每个人站在长城上都会浮想联翩。或者会想到是谁设计这伟大的长城的,或者会想到是怎样将这些砖和条石粘和起来的,还有——让我们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多读几遍,等一会儿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水平。

(生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师:无限的感慨已经写在你们脸上,把那份感慨读出来。(生朗读)

师:你的语感很不错,朗读时特别注意“单看”这个词。

师:我们再看几个片段。(有关长城的图片与文字材料)

师:把这个“单看”改为“先看”,补充“再看”的内容,想象说话。

(出示)先看那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再看那,那时候,。

师:思维的火花碰撞碰撞。

生1:再看那宽宽的马路,有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那时候绝对没有这么宽的道路啊!

生2:再看那糯米和石灰粘接的石条,城墙三面风雨不透,那时候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技术呢?

生3:再看那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呼应,那时候谁有这么好的设计本领呢?我太佩服了!

……

师:可是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写这么多内容呢?(生陷入沉思后)

生1:单看那数不清的条石,已经让我们无比的赞叹,更不用说其他的了,更让大家敬佩了。

生2:一个“单看”,就能让我们产生无穷的想象,长城简直就是伟大的奇迹。

(点评:吉春亚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单看”这个关键的词语,先挖掘言语形象、言语内涵与言语情感的结合点,使积累与运用有机结合,诱发学生言语的智慧。而后抓住契机,话题一转:“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这样写”,来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感受用词的精妙,感受作者正是用这个“单看”激发读者的想象,以表达自己对长城伟大奇迹的赞美之情。这个片段也提示我们:阅读,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是进入文本世界、作者世界去揣摩、去发现;出乎其外,是跳出文本的框架去审视、去表达。出乎其外,这个过程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所欠缺的。但无论哪个过程,都需要抓住语言文字这个凭借。)教学时立足文本,抓住精妙的关键性语句,把朗读、理解、积累、运用有机结合,就可诱发学生多姿多彩的语言。

2、仿写精妙的的句式

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读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而且更表现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文本语言的表达方式。

例:本次调研考试,课内阅读材料一第3小题,就是引导大家不仅要关注文本内容,

更要关注作者的表达方式。再如: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中,“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段话写出了荷花的各种优美姿态。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首先边读边想象画面,充分感知荷花的动态美。然后结合课后小练笔,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喜欢哪种花,这种花都有哪些姿态,仿照文中句式“有的……有的……有的……”用一小段话来写一写。

学习是一个积累、仿效、训练、实践的过程,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在阅读中又学到了新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在这个时候,给学生提供运用的机会,这些语言就会内化,情动而辞发。

3、表达情感的共鸣

语文味的课堂一定是充满情感的课堂。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受到了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共鸣,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来尽情地表达。

如学完三年级下册《检阅》一课,孩子们被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所感动,被博莱克的自尊、自强所深深地触动。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动情点,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对文中的伯莱克说,可以对队员们说,也可以对观众们说……并让他们把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这就经历了由读到说,由说到写,由阅读到实践的一个过程。

4、补白情节跳跃处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好多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语言空白,给读者留出了充分的想象、创新、补充的空间。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充分抓住这些情节跳跃处让学生补白。

如: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最后一自然段,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口中之食的悲惨场面,文中没有详细描写,而是只用了一句话:“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响彻云霄。”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情节的跳跃处,让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把想到的用手中的笔描述出来。

再如《中彩那天》这一课,“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车开走后的情景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实际可能出发,想象人物各自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补写文中的这个空白。

对文中情节跳跃处进行补白,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为学生做情感上的铺垫;既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本次调研考试,课外阅读第5题也是这方面的一个引导和考查。

5、续写文末意犹未尽处

好多课文没有明确告诉读者故事的结尾或人物的结局,尤其是一些课文结尾的省略号意犹未尽,耐人寻味。文章虽已读完,但让读者不由得去关心事件的发展,主人公的命运。教师就可以以此做为读写结合点,让学生进行续写。

例如:六年级下册《凡卡》这篇课文在凡卡熟睡并做着甜蜜的梦的时候结束了,这正是契科夫的高明之处。但是梦总是要醒的,凡卡后来的命运到底怎样呢?文末的省略号让我们感觉意犹未尽,凡卡的命运牵动着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依据文本,展开想象,写一写。这样的小练笔,需要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联系时代背景,再发挥自己合理的想象。如果老师引导得法,指导到位,相信一定会看到孩子们语言的智慧飞扬。再如《顶碗少年》一课文末的省略号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沿着原文的思路,接着课文写下去。

6、迁移课文的描写手法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无非就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让我们跳出语文学科,站在时代的背景思考我们的阅读教学,到底应该让孩子们学会什么?我认为,应该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说话,学会写作。

10月份,我去银川参加了“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其中香港展示的三年级的一节阅读教学使我很受触动。这节课的阅读篇目叫《星月》(“星月”是一只小蝙蝠的名字)。我们大家一起看一看这节课的教学思路:

教学目的:

1、学生能从阅读材料中找出描写角色感受的句子。

2、学生能学习用动作、表情和语言描述角色的感受。

3、学生能使用所学的描写方法写作。

(教学目的由读到写,简单、明了,易操作。)

教学过程:

一、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重温故事的大概内容。

并且孩子们知道了动物也有喜怒哀乐,而且通过它们的动作、语言、表情表达出

来。

二、出示片段,齐读。

1、找出描写星月害怕时动作的语句。

指名到前边在屏幕上用荧光笔画出。

指名到前边表演,其他同学读该句。

2、找出描写星月害怕时语言的语句。

“妈妈。你在哪里?”

齐读。

师:生活中,你有没有呼喊过这句?

有感情地呼喊:“妈妈。你在哪里?”

3、以表列形式出示学生讨论的结果。

4、师:文中有提及星月的表情吗?(没有)

现在我们一起回到文章图片中看一看。

出示星月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星月的表情,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填写在表

格中。

(例:虽然星月用翅膀遮盖了大半张脸,但仍露出一双睁得大大的眼睛,两眼发直,痴呆呆地望着前方,流露出一脸惶恐。)

小结:从星月的动作、语言和表情描写中,我们体会到了星月当时的感受(惊慌、害怕、孤单)。原来我们要了解角色的感受可以从其动作、语言和表情的描写入手,

描写得越细致,感受愈深入。(阅读方法的渗透)

三、读写迁移

继续读故事,星月学习飞行,没有成功。

师:如果你是星月,学飞不成功,感受如何?

生:真是太尴尬了!

1、指名到前边表演“尴尬”,其他同学观察描述其动作。

(可能是我们大陆的学生放不开,表演有困难。师又表演,让学生描述。)提示:双手

身子

2、师生共同想象、讨论、补充星月尴尬时的语言和表情。

3、两人一组,共同整理星月尴尬时的动作、表情、语言。(五分钟完成)

4、全班交流,共同分享。

总结:描述一个角色,可以从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进行描写。(写法渗透)

四、作业:看一看《星月》这本书。

本课目标明确,线条简洁,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实实为学生。课堂练笔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学生活动从阅读,到表演、观察、想象,最后落实到写。在“如何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方面,给了我们有益的提示。同时这节课又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比如,对教材的定位: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再如对课文的定位:把课文当范文还是例文?教师本身的定位:是学习的指挥者,还是参与者?还有对语文教学的定位,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还是学习阅读(科学、数学等其它科目都有阅读)?以上这些问题,希望能引起我们大家的思考,更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去探讨,去寻找答案。

第三、课外阅读教学要广

广,就是课外阅读面要广,对课外阅读材料的利用角度要广,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要灵活。现在我们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大多数还是为了某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查查资料。通过试卷我们可以看出,能让学生找相关的文章读一读的老师就为数不多。而我们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大都只限于对故事情节的关注上,很少有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关注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我们在今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合理、充分的利用课外读物,让学生利用在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提高阅读和习作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老师的引导(包括向学生推荐书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和举行相关的交流和反馈活动很重要。

第四、习作训练要归类整合、分类指导

习作训练我们可以归类整合、分类指导。平时学生的习作一般有纪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应用文三大类。想象作文是我们作文训练的薄弱环节,所以,今天因时间关系只谈一谈想象作文。

1、什么是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根据一定的提示或要求,完成现实还不存在的,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或表明自己某种愿望、理想而设计的具备超前意识的作文。

2、想象作文的主要形式

第一、推测性填补。即在已经有故事结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推测填补可能产生的新结局,也给故事加新的结尾。如:前面提到的续写或改编课文内容,再造想象写片段。

第二、扩展性描述

即引导学生把某些精炼的文字展开来,详尽细致的描述具体的情形。例如把精美的古诗扩展成一篇精美的散文。还有前面提到的补写文中的空白,抓住关键语句创设情境,诱发想象写片段。

第三、传奇性编创

根据指定的材料,通过创造想象,编创出超越时空限制的故事。我们就可以通过

其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写片段。比如本次考试的看图作文。

写想象作文的注意点:

第一、大胆。即无拘无束,自由想象。大到宇宙,小到微生物,看过去,想未来…………

第二,开放、即以现实生活为“水之源”,以丰富的知识为木之本,让思维驰骋纵横。

第三、创新。既想像时需要个性张扬,别具创意,富有灵性。无论开头、过程或是结尾,均有出人意料的安排。

第四、切题。想象作文也要反映一定的主题,通过丰富合理的想象,通俗易懂的内容,揭示一个道理。

第五、要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过程。

我们要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学习的过程。比如读书的过程,尝试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创作的过程,失败的过程等等。说到这,我想到了一个故事。

放慢爱的脚步

一个人发现一只蝴蝶在茧中蠕动,“苦苦”挣扎了好一阵子,还不能完全冲破那牢牢的壳尽早来到大自然中自由地飞舞,享受人世间的欢乐。那个人站在旁边急不可耐,便一番好意地找来剪刀,小心翼翼地替蝴蝶剪开了壳。结果那只蝴蝶轻而易举地出来了。然而,不幸的是,这只蝴蝶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含恨离开了梦寐以求的天堂。自然这只蝴蝶的欢乐也就随着它的死亡而永远地消失了。而那个出于爱心的人却成了间接的“凶手”。

细细想来,现实中很多教师如同这位好心人一样,出于对学生的爱,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强迫着学生向我们“既定”的方向前进,学生稍有“怠慢”,我们便会恨铁不成钢。很多时候为了高效率的帮助学生学习,利用“灌输”这把剪刀替学生剪开了“学习”这层壳,为了及早看到学生的成绩,利用大量的重复性的练习去巩固预设的课程目标,认为这样就能很快让学生完成由“虫”到“蝶”的蜕变。而实际上却用自己的“爱心”扼杀了无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其实,教育需要等待,需要放慢爱的脚步!

放慢爱的脚步吧,让我们真正从心灵上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过程。只要我们用心倾听,用心等待,学生会在我们的等待与期待中化“虫”为“蝶”。他们就会拥有意料之中的美丽,我们则会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三年级语文试卷,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把握,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巧妙地将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书面化融为一体,既考查了学生的双基,又考查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为充分的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答卷情况。 (一)轻松闯过第一关 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得分率90%以上。错误多出现在“似”字上面,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在似的中读卷舌音,在似乎,相似好似等中读平舌音,这个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强调,因为这些词在我们的课文中不是很常见,所以,学生在选择中出现的失误也较多。 2. 看拼音写词语。 3.选正确读音 本题既考查学生对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的书写习惯。得分率在96%以上。错误多出“缅怀”“屏幕”“黎明”等词这些词。还应加强训练 4.笔顺

5、6、7. 这道题考察了学生对一些较为相近词的区别,第三小题失分较多。都是基础知识学生失分不多。 二按课文内填空也很好。 三阅读理解,有丢严重 1、给短文加题目,这道小题得分率较高,学生只要读明白了短文就能够写出题目。 2、3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并准确地表述。失分率较高,在20%左右。 第二篇文章第一、二题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在95%左右。 三、四题失分率较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弱。有些学生审题不认真,忽略了第三题,有些学生不太理解什么是打比方的句子。有些学生不能清楚地表述自己喜欢这个句子的原因。得分率在90%左右。 (十二)习作。 这道题对于小学三年级刚刚接触作文的孩子们来说,有一些难度。作文要求以“校园早晨交响曲”为题目写一写校园生活,第一,学生不明白题意,不知道怎样才可以更好的我这几个词语恰当的运用。第二,对于通话这种体裁,学生虽然经常接触,但是自己去写,还有点手足无措。所以在写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毛病。 三、今后改进措施。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评价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与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得能力,经过必要得字、词、句、段得理解与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得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得语文素养,本试卷评价导向功能得作用很明显。这次语文学科得试卷成绩基本反映出小学语文教学得现实状况。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运用得量不足,阅读习惯得养成与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年级习作水平总体不错.下面就各年级情况做具体分析: 二、试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瞧,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学生在拓展阅读得能力这方面知识欠缺太多,教师平时拓展还不够。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能力失分率原因为:一就是积累得量少,虽有一定得积累量,但错别字太多。可见学生平时得积累习惯没养成;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写;语文课外阅读量不够。学生对句子得掌握与应用能力训练力度不够。缩句、拟人句、比喻句、反问句得,只局限于教材上得,没有充分利用身边、课外资源,缺少实践运用得过程.修改病句,学生对病句类型掌握不全(词语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语序颠倒、句子不完整等)。以上内容,教师在指导上要讲究方法,使学生掌握要领,训练得广度上与灵活性上要加强,不能只做教材上得练习,浅尝辄止. 课内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得课内阅读能力,反映出对学生阅读习惯得培养欠功夫。最集中得表现就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得能力薄弱,一就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就是体会句子得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就是根本不做答.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就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得,而老师忽略了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得指导;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得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得吸收与内化,逐步形成能力。课外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得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得基础上,给文章加题目、画中心句、加标点符号、解释词语这几道题答得还算可以。而对句子得理解虽然做答了,但答案不贴切;有得学生根本不答.反映出教师对学生阅读习惯得培养欠功夫。阅读部分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得阅读能力与良好得阅读习惯。 习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得观察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从自己经历过得生活中选材,自拟题目,写起来有话可说,也能写出真情实感。但就是有得学生还没有养成修改文章得习惯,在分段、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上而被分也不少.与《语文课程标准》得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得差距,有待加强与提高。 三、整改意见 1、建议语文教师要严格执行本学段得语文课程标准,三维设计教学过程,特别就是在过程与方法上要指导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得能力。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复习课程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评价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试卷评价导向功能的作用很明显。这次语文学科的试卷成绩基本反映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状况。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运用的量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年级习作水平总体不错。下面就各年级情况做具体分析: 二、试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能力这方面知识欠缺太多,教师平时拓展还不够。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能力失分率原因为:一是积累的量少,虽有一定的积累量,但错别字太多。可见学生平时的积累习惯没养成;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写;语文课外阅读量不够。学生对句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训练力度不够。缩句、拟人句、比喻句、反问句的,只局限于教材上的,没有充分利用身边、课外资源,缺少实践运用的过程。修改病句,学生对病句类型掌握不全(词语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语序颠倒、句子不完整等)。以上内容,教师在指导上要讲究方法,使学生掌握要领,训练的广度上和灵活性上要加强,不能只做教材上的练习,浅尝辄止。 课内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反映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而老师忽略了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的吸收与内化,逐步形成能力。课外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给文章加题目、画中心句、加标点符号、解释词语这几道题答的还算可以。而对句子的理解虽然做答了,但答案不贴切;有的学生根本不答。反映出教师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阅读部分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从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中选材,自拟题目,写起来有话可说,也能写出真情实感。但是有的学生还没有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在分段、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上而被分也不少。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加强和提高。 三、整改意见

关于小学语文试卷的分析报告

关于小学语文试卷的分析报告 篇一: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末测试,体现了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题型以开放为主。测试本册课文中要求识记的字词及语文园地中出现的句子,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答题兴趣,充满了吸引力。题型结构合理,难易恰当,能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 二、试卷内容分析 这次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型有“多音字选择”,“看拼音写词语”,“形近字组词”,“查字典”,“给部首写字”,“选词填空”,“在句子中写反义词”,“给词语连句子”,“补充句子”,“古诗连线”,“阅读”,“看图写话”。其题型较新颖,能贴进学生生活,覆盖面较广,既考查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积累、理解、运用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三、考试结果及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测验,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兼顾了过程与方法,体现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从整体看学生发挥的还比较理想。本次考试全校两个班参加,没有不及格的现象。 各题全对率分析: 由表看出:

1、全对率最高的是第一、三、十题,这说明在平时教学中,字词教学落实的较好,尤其是同音字的教学落实得好。 2、全对率最低的是课外阅读第十一题的阅读题,这一题是让学生找表示次序的词“先,又,还”,因为平常没练习过,学生不能很好地答对。 (二)具体情况分析 一、典型错误分析 1、答题分析 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这一题比较易写错的字的是:“植物” 的“植”,右边里面只写了两横,其主要原因是没注意检查。还有一种写错是因为拼音不太落实不够扎实,所以写错。 第三题:组词,错在同音字乱用。 第四题:查字典。部首查字法再查好多画,好多同学把全字一起数了。第十一题:答题有的同学不按老师教的方法在文中找答案,有点想当然。 2、错误分析 1、写错别字的问题比较严重,每一道题都有错别字出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把所教的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教给学生识字、记字的方法和规律。把字词放在语境中去认读、去理解,把字词句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认字的兴趣,并且鼓励学生在习作、日记中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最新)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篇一 一、考试情况概况: 全班48人参加考试,考试时间共60分钟,试卷总分是100分。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卷面整洁。本张试卷有些题目有一定难度,为学生初次涉及的题型。一小部分孩子还没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成绩不是很理想,相信在家长、老师、孩子的共同努力下,迎难而上,学习问题将迎刃而解。 二、试卷分析 1、第一题:听力测试:这道题只要是考察会认的字、句子连线和听读短文填空,绝大多数同学都做得不错。 2、第二题:语海畅游。 这道题目很灵活地考察了学生拼音的拼读情况的掌握情况、词语积累、连词成句、古诗词识记和造句等方面的语文能力。学生必需要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做题。绝大多数孩子正确地答题。 3、第1小题:看拼音,写词语。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识字情况和拼读能力。 出错原因: (1)个别孩对拼音拼读掌握不牢。 (2)个别孩子对生字词识记还不够熟练。 4、第2~9小题主要考察课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大多数孩子能完全正确地答题。但第2小小题(选出正确读音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很多同学都不理解题意,没有写序号,直接把正确的答案写下来,导致失分较重。另第3小题(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很多同学都把“补”字的部首写成示子旁。 出错原因:平时少训练这样的内容,另因为学生平时读课外书的机会少,导致理解能力差。 5、第4小题:连一连,熟记成语。本题主要考察八字成语,学生答得不错 6、第5小题:选字组词,用“√”表示,主要考察学生同音字的识记。 7、第6、8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连词成句的能力,很多同学写完句子忘了写标点。

8、第7、9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识记,很多同学答得都不错。 9、第三题阅读平台: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第3、4小题错误率比较高。主要是理解能力比较差。 10、第四题能说会道你有很多优点,你发现了吗?想一想,然后写下来,个别理解能力差的同学不理解“优点”这个词。所以就无从下手。 11、写话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有个别同学写的不错,但也有三两个同学不会写,导致平均分不高。 三、今后措施 抓识字。课堂教学中,讲究生字教学的方法,采用各种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字。例如:猜谜语、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在课后,要多抽出时间来巩固生字,创设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识字,拓展识字的途径,让学生多识字,多阅读。 抓课文背诵,这次考试相当多内容都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识记 抓阅读。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阅读氛围,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潜心读书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发现。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书,多看书,并和学生及家长一起讨论,让学生在一番议论、评价中,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提高表达和评价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学生普通话的训练,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普通话的标准训练。 抓表达能力 力求多形式、多角度地创设交际的情境,鼓励学生人人开口,调动学生参与交流的热情,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体验中敢于、乐于与人交际,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对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与生、师与师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篇二 一、命题分析 试题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阅读分析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我认为积累能力部分的第四题出得好,把一对反义词放在了具体的语境中,学生不是孤立地记忆、填写反义词,而是通过句子,理解词义再填写相应的反义词。再有写作能力所出示的看图写话,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使学生都能发挥想象,抒发自己的所看所想。 二、答题分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第一单元试卷已经结束,掩卷深思,有让人欣喜的地方,也有令人深思之处,为了真正发挥考试评价的合理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测试参考33人,平均分80分,及格率897%,优秀率48%,分97分,最低分3分。 二、答卷分析 本次测试共有十大题,可以概括为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大致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进行检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这一题是得分率较高的题目,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按题目的要求正确书写。但也有不少学生看拼音写词语有错误。 第二题:辨字组词,这些都是学生平时常见的字,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区分并组词,个别学生出现错误。 第三题:补充词语,这一题学生完成得很好。 第四题:写义词,看似简单,但是有极个别同学失分却很严重。 第五题:我会选。这题学生做得很好。 第六题:按要求写句子,大多数学生完成的不错。 第七题:按照课文内容填写,少数学生没有读好题目,因此失分。第八题:给句子排顺序。内容不难理解,但仍有

一部分出错。 第九题:我会读,我会做。内容简单,一部分学生粗心而丢分,一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读文章。 第十题:作文。语文园地一中出现的口语交际题目,且在课堂上练过笔,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题意,能通顺的组织和准确的表达语言。但错别字现象较严重,标点符号运用也欠妥,个别学生语句不 通顺,还要注意格式。 三、考后反思 通过这次质量测试,不仅全面了解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基本情况,而且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迪。 1、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老师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同时,在教学中要加强词句的训练,提高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应用词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2、老师要督促学生熟读、熟背课文。 3、老师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答题,反复检查的好习惯。 4、级后要加强作文指导,练习修改习作,提高作文水平。【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一、试卷特点: 本次三年级语文试卷,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运用,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阅读试卷分析.doc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阅读试卷分析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本次试卷就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书写习惯四个部分对三年级的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有拼音的考察,生字的掌握学习是在阅读中进行的,离开了阅读,语文就成了无本之木,于是阅读中积累,阅读中理解,阅读中的运用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次三年级测评正是以阅读为专项对学生进行了测评。可谓抓住了语文学习的要害。测评内容涵盖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积累(课内短文、谚语,课外动物和春天的词语、古诗)。有理解(词语的理解,短文的理解,重点句的理解),有运用(写读过的成语故事,读文以后仿写)。既有知识的检测,又涉及到能力的评估,如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理解词语和短文的能力、表达能力等。题量适当,题型丰富,是能较为全面的检查学生阅读情况的一份优秀试卷。 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课内积累相对较好,而课外积累则不容乐观,学生明显的表现出课外阅读量少,积累匮乏,这在补充成语、补充诗句和写出春天的词语三道题中表现的最为突出,三道题的得分率仅为66%、70%、6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学生日常读书量小,大部分成语闻所未闻;二、积累不得法,学生经常有读书摘录的作业,

但学生大都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读读、抄抄了事,没有按类摘抄,记忆,这样的结果是即使有的成语见过,到用时就一片混乱,不能及时提取所需信息。三、机械背诵,错字连篇。这在古诗中尤为突出,古诗背了不少,但不解其意,背写出来的诗七个字就有六个错字。如填写诗句中有的学生就这样写:独在异乡为异客,美缝家结背丝亲。不仅是古诗中,在其它的题中,错别字也是造成大量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本次试题,还反映出了学生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审题的能力和习惯较差。表现在四题要求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和成语,有的学生不知是没看,还是没有读懂,上手就把描写日出日落的成语填上了。还有六题要求介绍成语故事,有的学生写的是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如此种种,答非所问的学生不在少数。 面对试题,审视学生的状况,挖掘出现如此状况的根源,教学中的纰漏在反思中暴露出来:首先,学校早已大力倡导加大课外阅读量,教师也多想办法加以实施,可是没有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还没有把阅读转变成学生一种内在的需要,学生完全是在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给的任务,没有兴趣的学习也就没有质量可言。其次是课外阅读还没有形成一种可行的检测手段,对学生的阅读处在一种安排但失控的状态,检测跟不上,阅读就会自流。再有就是阅读方法指导不到位,没有系统的阅读方法的训练,学生读书存在盲目性,

语文试卷分析模板

语文试卷分析 新甸镇中心校 2018年1月15日 语文试卷分析 2017至2018学年度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考试顺利结束了,语文期末试题以教材为本,考核了学生基础知识、实践应用等能力,体现了基础性、全面性、实践性原则,科学地系统的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下面把本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如下: 一、对试卷的分析 这次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覆盖面广,既照顾了优等生又兼顾了中差生。立足基础,重视能力,难度适度,体现了灵活性和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考查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以学生发展为本,考查了学生字、词、句、段、篇、章等应用能力,尤其是阅读、作文等能力的考查,科学合理,试卷整体上从诸多方面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全方位检测,总体上说,本次语文试卷,重视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检测,紧紧围绕新课标,基本不存在偏题、怪题的考查,试题关注了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试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些题目贴近生活又涵盖了语文的素养。课文内容精彩回放,考察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阅读题难易适度,很有科学性,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果试题加考些实践题会

好些。因为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式,更重要的是培养考查了学生实践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 本次语文试卷,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兼顾了过程与方法,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题还可以。 1、得分情况 本班39人参加,平均分分,及格率100%,优秀率%,本次考试最高分103分,最低分,90—103分30人,80—89分4人,60—79分5人。 本次试卷共5大道题:第1题字词练兵场,主要考察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掌握能力和使用能力,得分率%,第2题句子大练兵,有句式转换、关联词语、修改病句,得分率93%,第3题课文回忆屋,主要考察书上的一些知识,得分率95%,第4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学生的得分率88%,第5习作快乐谷,学生得分率86%。 2、失分情况 主要失分题是第4、5题,第4题阅读短文,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得分率88%,第5习作快乐谷,以成长经历中的一件事为题完成写作。这道题有的学生错字连篇,有的学生上句不接下句,读不成句,更有甚者有个别学生文不对题,所以此题的得分率为86%。 通看语文试卷学生多数在句子、阅读、作文这些题上丢分,可见,当前应重视句子、阅读、作文方面的训练。 3、学情分析 教学中讲究的是因材施教,,考后和考前结果对照就可以看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更好地工作。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一) 一、试题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试题覆盖面广,全卷共十个大题,分为基础知识、联系文章内容填空、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习作四个板块,涉及到的知识和能力有:选择字的正确读音、读拼音写词语、汉字的规范书写、组词、补充成语并填空、按要求写句子、按课文内容填空、课外阅读、习作等。但试题难度不大,都是小学阶段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2、课内外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试题依纲靠本,不出偏题、怪题,大部分为课内知识,如所考查的字词,基本上都是第十二册语文课本上的生字新词,所占分数为15%。第二大类型属课内句子、修辞、课内填空、标点,所占分数为28%;第三大类型为课内外阅读,所占分数为27%;习作所占分数为30%。课内外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查,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文素养,了解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情况和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3、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挥。 如第四大题的第2小题是按要求写句子,具有开放性,学生可根据各自的所见所闻所想来灵活答题。习作一项的开放性也比较明显,主要写一写小学生课外一次难忘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选材范围贴近学生生活,只要具备基本的习作能力和一定的生活积累,应该是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 二、学生答题情况 全班57名学生参加考试,语文科的平均分数为64、75分,及格率为62%,优秀率为20%。总体来看,学生的成绩比上学期有进步,但还有部分学生存在很多不足。 现将学生各部分的答题情况简述如下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这部分共三小题,满分为15分,得分较高的是第一、三题,得分较低的是第二题。从这部分的答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字词的积累这方面做得较好,而对汉语拼音、词语的解释能力以及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则表现较差。如第2题中,少数学生未能选出词语判断(2)题。学生对日积月累、关联词语、反问句的仿写掌握的较好。第二部分:联系文章内容填空 本大题覆盖面较广,有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有课内的和课外的。从不同方面考察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本大题学生失分较少。答案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新教育的思想。第四题的(2)题口语交际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可见学生在语言的表达方面有很大进步,这道题的分基本能得到。 第三部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部分共两个阅读分析题,满分为27分。第一个阅读是课内阅读,得分率达到96%,学生对于分析感悟,回答的不太准确。第二个课外阅读分析,得分率达到89%。共5小题,第4、5小题中有些学生没有把握住文章重点来回答而得分不全。课外阅读一项,显示出学生尚缺乏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努力提高。 三、反思与对策 1、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内的学习和课外的阅读,积累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知识积累多了,基础才能厚实。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语文实践中去,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语文能力不断提高。而积累和运用,均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和剖析,

语文教研组试卷分析 2 一、试题评价: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本次试卷就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书写习惯四个部分对一到五年级的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题量不大,覆盖面较广,有拼音的考察,生字的掌握学习是在阅读中进行的,离开了阅读,语文就成了无本之木,于是阅读中积累,阅读中理解,阅读中的运用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次三年级测评正是以阅读为专项对学生进行了测评。可谓抓住了语文学习的要害。测评内容涵盖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积累(课内短文、词语、古诗)。有理解,有运用(写读过的成语故事,读文以后仿写)。既有知识的检测,又涉及到能力的评估,如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理解词语和短文的能力、表达能力等。题量适当,题型丰富,是能较为全面的检查学生阅读情况的一份优秀试卷。 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课内积累相对较好,而课外积累则不容乐观,学生明显的表现出课外阅读量少,积累匮乏,这在补充成语、补充诗句中表现的最为突出,这些题的得分率仅为66%、70%。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学生日常读书量小,大部分成语闻所未闻;二、积累不得法,学生经常有读书摘录的作业,但学生大都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读读、抄抄了事,没有按类摘抄,记忆,这样的结果是即使有的成语见过,到用时就一片混乱,不能及时提取所需信息。三、机械背诵,错字连篇。这在古诗中尤为突出,古诗背了不少,但不解其意,背写出来的诗七个字就有六个错字。如填写诗句中有的学生就这样写:举头忘明月低头思姑想。不仅是古诗中,在其它的题中,错别字也是造成大量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成绩分析: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试卷分析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大部分学习基础差,学生空间思维灵活性差。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也较差。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后进生比较多。特殊家庭的影响,我班有十几个学生或是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儿童,这部分学生不但学习马虎,成绩不理想,而且脾气往往都比较另类。个别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 二、试题难易程度,及所占百分比。 三、成绩统计。(人数、平均分,及格率,成绩分段表格:(10分 为一段)

四、答题情况分析。 本套试题共有五道大题,分别写字、识字、背诵、阅读、写作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第一大题:写字。今年语文新增加了规范书写这一道题,本题5分,全年组共109人,32人满分,这个成绩还是不理想的。这类题型的出现,再次给我们语文老师提了一个醒,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识字写字教学永远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二大题:积累与运用第1题是看拼音写词语本题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拼读和生字的书写掌握情况。虽然在期末这多时间我每天都听写,但考试成绩并不像我预想中的那样好,45人全对,正确率42%,学生基本上都是“弄懂”、“奋勇”二词不会,说明我们平时的词语积累方面的掌握还不够全面,这都是我在练习中只注重了书上的词语表里的词,并没有让学生拓展到课外,所以学生那两个词不会写责任在我,是我限定了学生的学习范围。第2题选择正确读音。 55人全对,正确率为51%。错的最多的是“衣裳”的“裳”,在平时教学中有强调过对读轻音的字及训练,但期末复习却忽视了。临考试前学生还问我“打量”一词中的“量”是否读轻声,我要是当时强调一下就好了,还是是期末复习有漏洞,不够全面。第3题:比一比,组词是对形近字组词及两个相同部件组成字组词的考查,正确率为

(完整)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这次期末统测试题,基本上反映出了我班的水平。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等)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但在积累的量上不足,,习作的总体水平令人满意。下面作具体剖析: 一、试卷评价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共分为四项:;积累与运用46分;课文精彩回顾17分;阅读与理解11分,习作26分。试题突出了第三学段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二、试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习作部分次之,阅读部分失分较多。 (一)积累与运用。(46分) 1、读拼音,写词语,我最棒!(8分) 此题考查了8个生词掌握情况。学生失分不多。学生的失分主要集中在“毅力或屹立、崭新”中的“屹、崭”,原因是由于平时没有加强练习。还有一个“友谊”中的“谊”也有个别学生失分,这主要在于与“宜”形近,学生辨析不准,看来教师今后教学生字新词时对形近字应加强教学。 2、我能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情况。学生失分极少,情况较好。主要是错在“博览群书”的“博”字,把偏旁写错了;“刻舟求剑”的“剑”写成了“箭”。就是“落笔”时错了,没有检查出来。 3、我能给下面的多音字找个好朋友。(5 分) 此题考查了学生的多音字读音及普通话朗读情况。学生失分多一些。原因在于学生普通话不够标准,受到了方言的干扰,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平时练习不够,这也是失分这么多的一个原因。 4、看上句,接下句。(6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歇后语和谚语的积累情况。学生失分集中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句。还有一部分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两”写为“二”原因一是学生的随意,,二是教师未引起了重视,在以后一定加强口语练习并多进行积累。 5、词语搭配,我最棒!(用横线划出搭配合适的词)(6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情况。学生失分较少,情况亦可。少数的错误我想一定是笔误吧。 6、我能照样子写词语。(3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应用能力。极少数的同学没能按要求去写,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指导上讲究方法,使学生掌握要领,更要在训练的广度上和灵活性上加强,适当向课外拓展。 7、我会填。(4分) 此题为教材中的练习与积累的内容,有积累的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准确,书写正确率高,。少数学生粗心大意,也有少数学生对复姓掌握的不好,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做到精益求精,力求人人过关。 8、选词填空,我能行!(总分8分)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近义词和关联词语的辨别与运用。学生的失分较少,因为在这方面的教学较为注重。 (二)课文精彩回顾。(17)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模板

试卷分析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大部分学习基础差,学生空间思维灵活性差。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也较差。部分 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后进生比较多。特殊家庭的影响,我班有十几个学生或是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儿童,这部分学生不但学习马虎,成绩不理想,而且脾气往往都比较另类。个别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学习有困难 二、试题难易程度,及所占百分比。 三、成绩统计。(人数、平均分,及格率,成绩分段表格:(10分为一段)

四、答题情况分析。 本套试题共有五道大题,分别写字、识字、背诵、阅读、写作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第一大题:写字。今年语文新增加了规范书写这一道题,本题5分,全年组共109人,32人满分,这个成绩还是不理想的。这类题型的出现,再次给我们语文老师提了一个醒,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识字写字教学永远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二大题:积累与运用第1题是看拼音写词语本题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拼读和生字的书写掌握情况。虽然在期末这多时间我每天都听写,但考试成绩并不像我预想中的那样好,45人全对,正确率42%,学生基本上都是“弄懂”、“奋勇”二词不会,说明我们平时的词语积累方面的掌握还不够全面,这都是我在练习中只注重了书上的词语表里的词,并没有让学生拓展到课外,所以学生那两个词不会写责任在我,是我限定了学生的学习范围。第2题选择正确读音。 55人全对,正确率为51%。错的最多的是“衣裳”的“裳”,在平时教学中有强调过对读轻音的字及训练,但期末复习却忽视了。临考试前学生还问我“打量”一词中的“量”是否读轻声,我要是当时强调一下就好了,还是是期末复习有漏洞,不够全面。第3题:比一比,组词是对形近字组词及两个相同部件组成字组词的考查,正确率为81%。个别学生错在“躁”字组词,没有把“躁”“燥”区别好。第4题:照例子写词语这是针对又A又B和AABB词语的考查,由于平时我们把它当成重点复习了,正确率98%。第5题是对学生查字典知识的考查。学生对音序字母的大写掌握不好,还有人d、b不分,91人全对正确84查字典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下学期要加强练习。第6、7题:选字填空。三个mi字学生全体答对。但“的、地、地”正确率仅33%。这本身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区分起来有一定难度,

2020年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分析范文合集

【篇一】 时光如梭,转眼一学期又结束了。一年级的孩子们,知识在增长的同时,能力也提高了许多。一张小小的试卷不仅展示着孩子们的收获,也承载着老师和家长的期盼。本学期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总体而言,知识覆盖面较广,信息量大,贴近学生生活,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检测了运用的能力。题量适中,难易适度。 一、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题目难度不算很大,学生感觉与平时训练相差不大。学生成绩比较理想。及格率100%,优秀率83.67%以上。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本次试卷从汉语拼音、同音字、近义词、反义词、词语的搭配、句子的补充运用、积累等对一年级的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综合性。属中等难度。 二、试题分析 1、第一题考查了8个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学生几乎没有失分,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对字词教学强化训练,多指导、多检测、多纠正、多比较。 2、第二题,用圈圈出正确的字。李纹、赵烨炎、李奇把“来(巴吧)”圈错而各失去1分。 3、第三题是“我会变。加一笔,看看变成什么字,再写下来”。李纹,赵烨炎、郭祥福、杨帆、没弄清题意,组成了词语而失去7、8分。可见在以后的审题上还得下大功夫。 4、第四题是“我会组词。”有三个小题。1小题字宝宝连线,就李纹一人失去5分,其余同学全得了满分。2小题比一比,再组词。李纹、贺田玉各失去1分。3小题写“马、火、衣”的笔顺,赵烨炎、李鼎威各失去4分,这在平时没少练习,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笔顺这方面的指导。 5、第五题考查反义词的积累。学困生一时不知道“丑”的反义词是什么。积累应加强。 6、第六题是连线题,得分率是100%。 7、第七题是我会照样子写词语。李纹、赵烨炎、范晋瑜没弄清题意而在“一个个”后面续写了句子,这几人失去7、8分,造成本次考试中严重的失分。本题中的“雪白雪白”属本试题的一大难点,大多孩子写不出来同样的词语而被扣分。 8、第八题是填合适的字,确切地进行词语搭配理解字义。在填写的过程中,得分率100%。教师平时要把握好识字关,既要鼓励多识字,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范文大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小学语文试卷分析范文大全 篇一:小学语文试卷分析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评价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试卷评价导向功能的作用很明显。这次语文学科的试卷成绩基本反映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状况。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运用的量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年级习作水平总体不错。下面就各年级情况做具体分析: 二、试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能力这方面知识欠缺太多,教师平时拓展还不够。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能力失分率原因为:一是积累的量少,虽

有一定的积累量,但错别字太多。可见学生平时的积累习惯没养成;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写;语文课外阅读量不够。学生对句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训练力度不够。缩句、拟人句、比喻句、反问句的,只局限于教材上的,没有充分利用身边、课外资源,缺少实践运用的过程。修改病句,学生对病句类型掌握不全(词语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语序颠倒、句子不完整等)。以上内容,教师在指导上要讲究方法,使学生掌握要领,训练的广度上和灵活性上要加强,不能只做教材上的练习,浅尝辄止。 课内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反映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 本不做答。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而老师忽略了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的吸收与内化,逐步形成能力。课外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给文章加题目、画中心句、加标点符号、解释词语这几道题答的还算可以。而对句子的理解虽然做答了,但答案不贴切;有的学生根本不答。反映出教师对学生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这次期检测试题,基本上反映出了我班的水平。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缺乏应试训练。 二、试题简析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试题共分为十项。前六项依次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即:字、词、句及标点符号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进行了检测与考查;第七项则着重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与理解;第八、九两项是考查学生对短文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最后一项是作文。试题突出了小学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答卷情况及检测结果分析 (一)看拼音写字词。(12分) 此题考查了8个词语及8个同音字的掌握情况。前八个词语学生失分较少。学生的失分主要集中在两组同音字上面,原因是由于平时没有加强练习。看来,我今后教学生字新词时对形近字应加强教学。 (二)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_______”划出。(3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容易读错的字及多音字的字音进行考查。一些同学习惯用横线划出错的字。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情况。学生失分极少,情况较好。 (三)我能给下面的多音字找个好朋友。(5 分) 此题考查了学生的多音字读音及普通话朗读情况。学生失分多一些。原因在于学生普通话不够标准,受到了方言的干扰,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平时练习不够,这也是失分这么多的一个原因。 (四)看上句,接下句。(6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歇后语和谚语的积累情况。学生失分集中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一句。还有一部分把“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篮”写为“蓝”,原因一是学生的随意,,二是教师未引起了重视,在以后一定加强口语练习并多进行积累。 (五)词语搭配(6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情况。学生失分较少,情况亦可。少数的错误我想一定是笔误吧。 (六)我能照样子写词语。(3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应用能力。极少数的同学没能按要求去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仅要在指导上讲究方法,使学生掌握要领,更要在训练的广度上和灵活性上加强,适当向课外拓展。 (七)我会填。(4分) 此题为教材中的练习与积累的内容,有积累的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准确,书写正确率高,。少数学生粗心大意,也有少数学生对复姓掌握的不好,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做到精益求精,力求人人过关。 (八)选词填空(总分8分)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近义词和关联词语的辨别与运用。学生的失分较少,因为在这方面的教学较为注重。 (九)课文精彩回顾。(17分) 这一项既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又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及对课外知识的积累,失分原因在于:一不注意审题,;二是学生对三则寓言的道理混淆不清而写错,也是扣分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三篇) 一、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印刷清晰,卷面整洁,内容覆盖面较广。 从整体看凸显了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题型以开放为主。就内容看,主要测试一至四单元课文中要求识记的字词及语文园地中出现的 句子,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答题兴趣,充满了 吸引力。题型结构合理,难易恰当,既能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又能拉开分数。 二、基础知识部分 这次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题型有“看拼音,写词语”“把词语补 充完整”“词语连线”“的、得、地的用法”“反问句改陈述 句”“连词成句”“展示台”等。其题型较新颖,能贴进学生生活, 覆盖面较广,既考查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积累、理解、使用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水平,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 要求。 三、阅读部分 这次的阅读理解内容是课外的选段《牛顿的故事》,所以相对, 课内的阅读学生感觉难一些。尤其是第三个小题短文被分成三部分, 第二部分写了什么,本题相当于是把短文分段,然后写出段意。这种 分析短文的方法在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平时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没 有涉及到。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做对。由此能够看出学生理解词意的水 平有待提升。在教学当中理应教给学生感悟、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要多多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习作部分

本次习作是写春天的花,半年来我们教科书上没有涉及到本类型 体裁,在平时的习作练习中练习的较少,所以学生在作文的时候感觉 比较困难,找不到入手点。习作题有很绝大部分同学失分较多。 【篇二】五一劳动节活动主题主持词 一、总体情况: 6月28日,我校对三年级语文实行了期末参考考试,共有学生 213人,参加考试212人,平均成绩为79.8分,达到优秀的有51人,占24%,及格的有197人,占93%。 二、具体分析: 1、识字写词 试题包括看拼音写词语、划出准确的读音、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 词语的意思、根据课文内容连线。从卷面看,学生识字掌握较好,能 清晰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准确率在较高。 2、积累 试题主要是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从卷面看,积累部分做得较好,默写、填空很少失分。失分较多的是错别字,另外对课文中主要人物 的优秀品质还不能找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究其原因,一是词汇量积 累不够。二是受思维定势影响,即便积累了,也是一知半解,故有一 定的错误。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考查阅读水平的共有两篇短文,一篇课内,一篇课外。从整体上看,课内题得分率较高,但仍有学生达不到点上,平时要注意根据学情,多加巩固。课外短文失分较多,不能理解语句和短文深层意思是 失分的主要原因。部分学生对一个句子中含有两个打比方的特点不能 领会,本体与喻体都不能对应起来,从而看出一些学生的语文素养没 有得到螺旋式提升。

2019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反思

2019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反思本学期的期中测试工作已经结束,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等)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在积累的量上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习作的总体水平不很高。下面作具体剖析 一、试卷评价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点。积累运用占51点;阅读与感悟占30点;习作占19点。试题突出了五年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具体来说,试题体现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教研室提供的这份试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表;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试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从大方面讲,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整合,小方面讲,拼音、汉字、词语、成语、古诗、句子、段落、篇章等等方面的有机溶合。 阅读和作文题除了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及想象能力外,还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特别是仿写哲理性句子,谈理想的价值取向)。 2、贴近生活 试题的背景取向注意靠近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中,增强答题信心。如阅读和写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会觉得自然、熟悉,有利于表达。在积累与运用中的第6题通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让学生为母亲献上一句话,更是突出了这一特点。

3、注重积累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6~13岁是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让孩子多读书,多积累一点,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基于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将“丰富语言的积累”分别列入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本次试题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如第7题的古诗、第3题的填空、第4题的按要求写成语,第1个课内阅读,都是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 但瑕不掩瑜,此张试题是对学生全面检测的一张好试题,给老师指引了一盏明灯! 二、试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部分学生掌握还可,阅读、习作部分失分较多。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此题考查了8个生词掌握情况。6个新词全为本册的重点词,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但肃穆一词写上来的同学只占50%。 2、读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我校是传统文化示范校,学生对这一段论语都很熟悉,所以答的比较好,但还有写同学写的不准确,如“不亦说乎”应理解为不也是一件高兴的事吗,而有些学生却理解为不应该太高兴。 3、填空,组成词语。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词语掌握的情况。学生失分较多,相对于上两题来说,本题不是很理想。尤其是所(*)无(*)和索(*)无(*)学生有些分不清,说明平时对词语的训练还有所欠缺。 4、根据要求写成语。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情况。此题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好,有少部分些学生写不满三个,成语较为贫乏,漏写错写现象明显。学生会说不会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