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减几说课整理稿 (自动保存的)

6减几说课整理稿 (自动保存的)

6减几说课整理稿 (自动保存的)
6减几说课整理稿 (自动保存的)

《6减几》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上海卢湾区辅读学校教材《实用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10以内的减法》第一课:《7减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和5以内减法知识之后,安排的又一个关于计算的教学内容。建立在学习了6的组成和分成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以自行车图示、越野车图示,来教学6-1=5和6-5=1,6-2=4和6-4=2,我在教学时进行了变动,从学生感兴趣的摘果子情境图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计算。它是学习20以内的减法的主要认知基础,也是今后解决更复杂计算问题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A组:能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6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B组:能在教师指导下,掌握6减几的计算方法。

C组:会读数字1-6,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个的物品,会跟读减法算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6减几的计算方法过程,形成初步的观察、比较、迁移的能力、运算能力。学会运用学具的操作帮助自己进行计算。

3.情感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爱劳动等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以上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6减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利用6的分与合进行6减几的计算。

四、教法、学法

教法:智障学生的思维简单、抽象概括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知识迁移困难,没有数的概念,对知识掌握比较缓慢,而遗忘快。针对学生的特点,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动手操作法、直观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游戏法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动脑、动口、动手等学习方式,调动多感官参与学习,培养观察、分析、迁移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五、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四大环节:(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二)引导交流、探究新知;(三)动手操作,尝试新知(四)拓展应用,巩固新知。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老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做手指操进行课前热身:目的是(1)提醒学生上课了;(2)复习巩固数字并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3)智障学生大都手不灵活,做《手指操》是训练他们手指灵活性,便于拿笔写字。

第二部分是复习6的分与合。老师采用趣味谈话的方式,告诉学生,这节课咱们要去果园摘果子,但要回答对6的分解,才能拿到入果园的票。从而使导入富有趣味性与挑战性,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引入新知奠定基础。

(二)引导交流、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创设到果园摘果子的情境,运用PPT将静止的对象活动化,生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能充分调动智障儿童的视、听感官,促进学生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6-1=5时,首先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让C组学生数一数树上有6个苹果;然后出现一个虚线框,让C组的同学数出框起了1个苹果,再用课件演示将框起的1个苹果从树上移到果篮里,结合动态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虚线框这种特定意义的数学符号,表示“去掉”;然后让A组学生完整出图的意思。老师提出问题“求树上还剩几个苹果?怎样列算式?”师生共同列出算式。“等于几呢?”让同桌讨论,并汇报结果。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方法:一种是数出树上还剩的苹果,另一种是想6的分解(因为6可以分成1和5,所以6-1=5),最后让学生完整说出6-1=5这道减法算式的含义。用相同的方法教学6-5=1,让B、C组学生多参与。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道算式的相同点。

纳金斯的“低起点、小步子”理论是培智教育的基本原则,模仿是智障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此阶段2个教学环节,由教师扶着学生走,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三)动手操作,尝试新知

老师请学生上台表演摘苹果,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小磁板上表演。用苹果卡片摆示6个苹果,摘走2个,求还剩几个?A组学生根据摆放苹果卡片的过程列式,B组学生在方框内写出算式,C组学生找出6和2的数字卡片。展示B组学生所列算式,A组学生说出算式的含义,C组学生数一数、读一读。用相同的方式尝试6-4=2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中学”,因此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动手中学习,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通过操作活动,获得感性知识,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潜在智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课间休息

智障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暂,学习形式应富于变换。轻松一刻

环节,整合数学与音乐,把新知糅合到表演唱中,取得放松身心与巩

固技能的双重功效。

(四)拓展应用,巩固新知

拓展应用是学生对新接受知识的巩固和实际应用,是理论联系实

际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组练习。

1.模仿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摆香蕉卡片:先摆6个香蕉,摘

下来5个,求还剩几个,列式并计算。 A 组填写算式,B 组找出

卡片插在卡片板上组成一道减法算式,展示 B 组所列算式。C 组学

生数一数,读一读。

2.基础练习:完成18页练一练的第一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

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3.拓展练习:帮迷路小鸟回家。

以上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力求做到有坡度,并且我还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从而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课的最后,我让学生谈一谈本课学到了什么知识,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新知识,掌握作业格式。(A组:

按要求做题;B组:老师在本子上写样子,学生描;C组:描数字

板书设计:简明清楚,重点突出,能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同时便于理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各位专家老师对本堂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10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

10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 以下是10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欢迎借鉴。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研说。 第一个方面:说课标 说课标包括说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首先说课程目标 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小学数学说课稿《20以内退位减法》欢迎大家借鉴! (一)课程目标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程标准》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一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 面进行阐述, 根据对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学段目标的研读,下面我对本单元进行解读: 1.知识技能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加、 不退位减、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相应的计算;会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本节课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最大 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获取新知,体验成功的乐趣,达到了我预期设定的教学效果。 2.数学思考目标: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在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题解决目标: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运算 方法,并能正确运算。 4.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再说内容标准 (二)内容标准

兴趣、才华、人生说课稿

兴趣、才华、人生说课稿 一、说学情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高职是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的系统的学校教育阶段,走上社会,意味着学生要以一个“社会人”的形象面对人生的众多选择、机遇、困惑和坎坷。作为最能发挥德育功能的《大学语文》,承担着帮助学生提高修养、树立人格、调整心态的重要作用。 一、说教材 《兴趣、才华、人生》本篇课文选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关于修养人生的的课文,文中写了兴趣、才华、人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写了一些关于人生的大道理。以及在教大学生该怎么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 1.对矫揉造作等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且掌握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形容词和动词 2:我将借助多媒体,并且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探讨和互动,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3.通过学习本篇文章使学生了解兴趣、才华、人生三者

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理解兴趣、才华、人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教会学生们怎么处理好兴趣、才华、人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对一些年轻人来说,“没有兴趣”仿佛已经成为口头禅,“怀才不遇”似乎已经是家常便饭。社会看起来永远索然无味,老板们一个个不识贤愚。其实,这不是一代青年的困惑,而是刚刚走进社会或者准备走进社会的青年的常见问题。 但是我们真的理解兴趣和才华的真谛吗?我们真的明白怎么样才能有兴趣盎然、才华舒展的人生吗?其实幸福人生的真谛很简单,就是“求均衡”:既重视个人的内部的均衡,又重视个人与社会的均衡。冯友兰的这篇文章在这些方面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1.学习1-6自然段,了解生字词学习、疏通文意。 2.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兴趣都有哪些?然后师生共同 精读课文,研讨1-6自然段的文章主旨。 4.小结:学习了第一段,我们明白了该怎样为人处事,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能够学习本文中为人

10的加减法说课稿

10的加减法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前面1-9的学习,已经为本课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同时10的加减法是学生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实现学生由看图数数计算到想数的组成计算的能力培养,同时也可以体会到迁移的应用。 2、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对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的掌握,我希望本节课能够达到以下3个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熟练地计算10的加减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直观演示法、自主学习和尝试法。练习中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知识情趣化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教学流程 围绕课标中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目标,依据一年级学生爱动、对有趣的情境充满好奇这一特点,结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几经研讨和修改。确定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出示一组动物图片。学生帮助找朋友并说出数的组成,我适时板演小动物图片,使其一一对应。对已有知识10的组成进行复习和巩固。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香蕉图片创设情境,小猴子和大象因为分香蕉发生了争执,引导学生根据小猴子和大象的分法列式,观察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适时强调: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上图口头编写两道减法算式题,要求语言完整,表达流畅。从上面的两加两减中体会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发问题,自主探究。 经历了上面的分发过程,学生已经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所了解。所以适时放手让学生分一分,你认为哪一种分法最公平?结合生活经验学生一定能够辨别出5、5分是最公正的分法。由此强调5和5只能列一加一减两个算式。 数学虽然是理性思维大于感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对于思想的渗透却是需要结合不同的情境适时进行的,此处我会询问:从大象和小猴子分香蕉这件事中,

《人生难免有挫折》说课稿

《人生难免有挫折》说课稿 一、教材、学生分析 (一)教材分析 《人生难免有挫折》本课共分两部份:第一部份“感受生活中的挫折”,先讲解挫折的含义,然后讲挫折往往会引起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消极反应,阐述了挫折难以避免在于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第二部份:“挫折也是财富”,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分析了面对困难和挫折有三种人生态度,这三种人生态度会导致三种不同的人生结果,引导学生要树立积极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 (二)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溺爱,在学习上得到过多的帮助,所以遇到困难很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并逐渐形成了行为退缩的不良人格。加上青少年的耐挫心理很弱,在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上也还存在偏差。这个问题已普遍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加强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平常心来接受和对待挫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认识面对挫折时的态度。 2.能力目标:理解挫折带来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坚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挫折,做到扬长避短,健康成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具有不可避免性,从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不可避免性“挫折为什么是难以避免的”(人的活动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现在的青少年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而且在家里也是倍受宠爱,因此容易造成青少年一些错误的认识,认为人生的旅途会事事顺利,畅行无阻。因此这个问题就显得很重要,讲好这个问题也为后面内容的讲解打下基础。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抗挫折的正确态度、能力讲清挫折的含义是本课的基础,要善于挖掘隐含的挫折含义,重点落在理解挫折是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后产生的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心理反应。正是这些不良心理反应,使人不能正确面对挫折,从而在挫折面前退缩。 (3)重难点的突破:从多种媒体挫折情境的导入,到学生成长过程或生活挫折的体验及名人坎坷的人生经历的感悟,

说课稿及教案

说课稿及教案 《足球脚内侧踢停地滚球》 我说课的内容是《足球脚内侧踢停地滚球》,主要分为八大部分说课。 1指导思想2教材分析3学情分析4教学教法5教学目标6场地器材7教学过程8预计课的效果 一、指导思想 足球运动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中选项学习的组织部分,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内容之一,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运动”。通过足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习,足球文化导入,创造文化氛围使学生对足球文化有较全面的认识。将隐含于足球运动中关于体育精神、思想作风、良好人格的内容开发出来,使学生都能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和价值。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奥运那种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精神,让奥运精神在我国体育事业发扬光大。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对基本知识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球类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整个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主教材之一,该教材锻炼身体的综合效果好,趣味性强,具有竞争激烈、对抗性强、技战术复杂,动作难度大等特点,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而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是足球的基本技术中的单个技术,对于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和掌握单个的基本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掌握足球技术的基本阶段,也是完成战术要求、进行教学比赛的基础。但是足球教材技术性较强,传统的教法太单调,学生的注意力尚不集中,学习一会就会厌烦,而且忽视了它的应用价值。而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强调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细节。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集中练习、反复练习、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个别辅导的组织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组合活动练习;启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顽强拼搏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踢球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支撑脚的位置(距离球侧方15公分左右);击球脚脚尖稍翘脚底与地面平行。 教学难点:支撑脚微屈、重心下降,击球脚触球部位。 2:停球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主动上前迎球,触球时要及时缓冲,要有“切割”动作。 教学难点:主动迎球后撤时间的掌握。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对体育与健康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善于表现自我,参与意识较强,能够坚持锻炼,持之以恒地意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认识他人。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力与自尊心的养成,从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要求分析:足球技术是新课程标准中的运动技术项目,符合身体健康领域中发展体能的目标要求,是初中阶段(水平四)的重要学习内容。 四.教学教法 (一)教法设想: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九》说课稿

《十几减九》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题,第2页“想想做做”的第1~5题。 (二)教材分析: 《十几减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十几减九》是小学一年级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难点;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是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因此本内容的教学十分重要。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十几减8、7以及今后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作好了迁移准备。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已经知道“整体中去掉部分求剩余部分”用减法计算,大部分学生能说出得数,但是对算理的理解不多。 (三)设计理念: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列式表达。 3.学生能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经历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五)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算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一、复习铺垫,准备迁移。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四、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猴子卖桃、小兔买桃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画面: (1)1盒桃再加3个桃,一共有几个桃? (2)小兔买了9个桃,猴子还剩几个桃?怎样计算?算式怎样列?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算式:13-9。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常见的“买桃”一事,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凭着日常生活中买东西的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教师用一句话引导: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售货员,从13个桃里拿出9个,可以怎么拿?学生独立动手操作。这一环节是每个学生有较明确的操作目的,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尽量让每位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13-9的计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进行组内交流,学生边操作边说出从13个桃中减去9个桃的操作过程。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根据交流情况,相机用课件演示拿桃的过程,并出示相应的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出现书上的4种想法:

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稿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陈俊丽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

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电脑出示“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 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人生的道路充满矛盾》说课稿

《人生的道路充满矛盾》说课稿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德育》第一册中《人生的道路充满矛盾》这一知识内容,它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共同构成第一册教材第六课第一节《正确面对人生》的内容。《正确面对人生》是从人生常见的矛盾出发,在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后,提出人生价值的真正含义,帮助学生实现观念上的适应。而《人生的道路充满矛盾》这一知识内容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把握人生真谛,正确看待世界、正确看待社会、正确看待人生,从而培养“终身”德育的能力。 一、主要内容: 阐述人生常见的矛盾:理想与现实、顺境与逆境、竞争与合作,在对其进行辩证分析之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动力。 而现实是,我们有的学生,受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面对困难,消极悲观;看待问题,片面武断;不能正确处理人生的各种矛盾。但这个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强,有较强的事非辨别能力,只要社会和老师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实践中,最大程度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认识和实践的能力;在情感交流上,与学生保持尽可能近的距离,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具体操作中,主动放权,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就能培育出一颗颗美的心灵,培养出一个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青年。 所以,我为本课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体验人生的各种矛盾,懂得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自我教育的能力 2、培养价值判断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辨析和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确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感悟人生,树立思考人生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人生的各种矛盾,理清理想与现实、顺境与逆境、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四、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依据:这是因为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两者在形式上是对立的,但在社会生活中却又是统一的。青少年看待问题容易走极端,往往认为竞争就排斥合作,合作就不

十一减几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 我要说的是小学一年数学下册《11减几》第一课时。 《11减几》是20以内退位减的第一项内容,是在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有关计算内容的延续,是进一步学习十几减几内容的基础,本节课内容在学生的认知系统中非常重要,因此,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11减几的探索及算理的建构过程,同时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初步了解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重点:能够进行11减几的口算,学会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减法算式。 难点:多种算法的体验;对11减几思维过程的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学习中容易疲劳,注意力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好奇心,我采用了(1)情景教学法,实践证明,情景教学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我创设了十分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在这一情景中

快乐学习. (2)自学指导法。教学中以自学指导法为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经历11减几的探索及算理的建构过程,教师则给予适当的指导即可。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想一想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4)引导学生,全课总结。需要说明一下的是,通过例1的学习,孩子已经理解了算理,熟悉了算法,例2、例3、例4的类型与例1差不多,可以说是对新知识的应用、深化和巩固。因而,我大胆地把例2、例3、例4归列为应用新知,解决问题这一环节。 第一层: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师:很久没见到外婆了,小明特别想念她老人家.今天,小明要到外婆家玩!他还准备送5枝铅笔给妹妹。看,他有几枝铅笔?(出示例1图:1捆1根)从11枝铅笔中拿出5枝,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出示:小明还剩几枝铅笔?) 开课时,设计了十分生活化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使之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同时,以此引出有探索价值的数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十几减9”。拿到这个题目,我想它是低年级计算领域的重点内容,计算教学机械化、程式化、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特别是一年级小朋友。 由此我对教材进行分析 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中已经学习了以及。本单元要学习。后续还要学习、。十几减九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是学习十几减几的基础,既是为学生学习退位减法铺路,又为四则运算奠定了基础。因此,必须切实学好这部分内容。教材用“卖气球”、“卖风车”、“猜字谜”、“套圈游戏”等多个画面创设问题情景,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和思维上的准备。但这个情境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创设了元旦游艺活动的大情境来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学生情况: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计算十几减九的知识经验,

这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新知识,而是旧知识。但是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多种形式,掌握新知识。 我的思考是:怎样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将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交流算法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2.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算法,使学生经历十几减9的过程,知道想加算减、破十法、连减等多种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计算。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的进

6的加减法说课稿

《6的加减》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明天出版社幼儿用书第一册《6的加减》。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6的加减的第一课时,也是本章中第一节学习相关加减法的课程,因此,对于学生能更好的学习今后的知识非常重要。 2、活动目标:1、学习6的加法,尝试看图口述,并懂得运算。 2、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正确书写加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突破方法是组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6的加减法计算。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法,问题教学法。 学法,采用合作学习法和动手实践法。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设计了五个环节:游戏导入、探索新知、巩固发展、回顾总结、课堂作业。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首先师生共同做“拍手舞”游戏,导入新课。 然后多媒体课件出示算式:让学生口算,复习以前学习的内容,并要求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把计算结果表示出来。

(二)尝试练习 1.1.教师展示千纸鹤(让幼儿说出几个) 2、教师出示2种不同颜色的铅笔启发幼儿说出几和几能凑成6 。6可以 分成几和几() 3、然后师生相互交流、讨论几和几合起来是6. 三、探索新知 1、多媒体课件出示:图(一)一辆大汽车。 列出算式:1+5=6 5+1=6 比较:5+1=6和1+5=6有什么异同。 教师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加号前面和后面两数可以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2、多媒体课件出示:图(二)一个鱼缸 列出算式:4+2=6 2+4=6 教师小结:我们知道6可以分成4和2,6减4等于2,6减2就等于4。 我们知道6可以分成5和1,6减5等于1,6减2就等于4。引出 后边要讲到的减法。 3、多媒体课件出示:图(三)树枝上停着6只小鸟 列出算式:6-5=1 6-1=5 4、多媒体课件出示:图(四)荷花和青蛙的图片 四、巩固发展 我采用游戏“找朋友”来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出示教师制作的卡片) 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找6个小朋友拿算式卡片,6个小朋友脖子上挂着。 苹果卡片(幼儿两人合作:你找我我找你苹果上的数学和幼儿算式上的得数要一致) 五、出示达标检测试题,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让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我的说课完毕,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说课稿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是中职一年级《哲学与人生》第五单元第十四课的内容。本教材为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全书结构清晰,内容充实,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本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是人生观的根本问题,是本元和本教材的基本哲学观点,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共需两课时完成,本次说课涉及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即第一个知识点:人生价值贵在奉献。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基础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但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已经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不善于思考,对人的存在价值不清,常感到迷茫,同时,缺乏对问题深入剖析的能力,行动时比较冲动。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并学会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重点: (1)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2)社会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大小的尺度。 教学难点: (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正确认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 四、说教学理念和教法学法 依据中职新课程改革精神与学生认知发展现状,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平等和谐的高效课堂,用“学哲学、用哲学”的思想,达到使学生学会做人的德育目标。 具体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小组教学法,穿插案例分析比较、自主探究讨论等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增强学生行动的效率。使学生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分析归纳能力得到提高。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实课堂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会学习的人。 五、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中央十套“寻找最美乡村医生”颁奖典礼现场张也演唱的歌曲——《田野太阳》。创设情境,引出课前案例:“最美乡村医生”周月华。 (二)教师板书课题,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三)展开教学 这部分是教学主体,分四部分完成:

11减几

《11减几》说课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大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01、102页(例1,例2)。 大纲目标:“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章节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在一--三年级学段中的具体目标是: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理念:通过知识的迁移,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分析: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退位减,探索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的情境,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发现问题,并能多角度,思维活跃地解决问题。知识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11减几的思维过程;2.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退位减法(11减几)的意义;3.初步掌握计算11减几的计算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正确口算11减几。过程与方法:1.养成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探究学习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3.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能获得一些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能克服数学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熟悉计算11减几的思维过程,掌握“破十”的计算原理,至少学会一种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教具:CAI;卡片;塑料小棒;学具:塑料小棒(1捆零1根小棒);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指导法、演示法、观察法等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复习导入(4分钟)小朋友,你们好!认识我是谁吗?对了,我是圣诞老爷爷。我的圣诞树上有很多礼物,智慧果、表达星、计算星和听讲星等。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寻找礼物吗?还犹豫什么,一起上路吧!看看哪个组的哪个同学得到的最多。(CAI出示练习题 10-5= 18-8= 16-3= 17-7= 15-4= 19-6= 18-5= 10-9= 10-8=6+□=11 9+□=11 □+3=11 7+□=11 8+□=11 □+5=11 2+□=11 7+□=11学生说得数,说算法。这是通向知识宝库的密码,你们知道是多少吗?答对了就可以打开智慧的大门,试试吧!第二阶段:新授(18分钟)第一小节:情境激趣(3分钟)孩子们!你们填对了!智慧大门向我们敞开了!现在进入第一关——火眼金睛看地图。祝你们好运!(出示例1买铅笔图)师:请小朋友看101页的例1 这幅图,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呢?生:小男孩卖铅笔。生2:小女孩要买2支。师:真不简单!共有多少支铅笔呢?生:有11支。师:你是怎样知道的呢?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九》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九》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2、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3、教学目标: ⑴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⑶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⑷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4、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5、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二、说教法: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三、说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四、说教学程序

1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

《1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 张巨河学校刘淑静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里给大家做这个说课展示,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10以内的加减法》。那么接下来,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大的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在第一部分教材中包括了对教材的分析,所占的地位及作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0以内的加减法》是学生在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起着承上起上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结合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特点,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准确,熟练的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并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正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尝试法为辅的教学方法。练习中,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知识情趣化的有机融合,在授课中多创设情境,多引导,

多鼓励,力求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最后一部分,也是本节课重中之重,教学过程 围绕课标的特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了为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第三环节:反馈练习,灵活多样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 课的开始,我们首先一起复习拍手儿歌,巩固练习,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接下来便创设情境,学习新的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的认识,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练习时我采取了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 除了观察图画、解决问题外,我还加入游戏的练习,找朋友、这样便于对知识的深入巩固 最后让学生针对本节课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梳理的过程。然后我再加以总结概括。教学中我尽量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课堂。知识脉络力求清晰,流畅,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哲学与人生说课稿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说课设计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教版德育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我的说课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是高教版德育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第二单元是关于哲学中辩证法的部分内容,教学要求学生学会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其中第五课是教会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的一课。由于内容较多,准备安排两课时来讲解。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发展的含义与实质;正确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在人生发展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能力目标: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情感目标: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教学难点:顺境、逆境的联系与转化;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二、说学情 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哲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框的学习打下了能力基础。同时,职专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关心社会热点。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以生为本,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职专学生思想的深度、看问题的全面性还存在不足,知识迁移的能力也还不够强,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必要的有效指导。三、说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及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特点,构建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 (1)启发教学:适时运用媒体创设情景,通过问题-讨论-归纳-新问题,

一年级上册《11减几》数学说课稿

一年级上册《11减几》数学说课稿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11减几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3、情惑目标:①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从小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②使学生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地计算11减几。 教学难点:

通过探索11减几的计算方法,进而初步感受退位减法的算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11根、圆片11个。 教学时间: 1课时 选择教法,突出主体:《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以直观的教学手段,运用情境教学,适时让学生动手操作,采取“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流程: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也指出: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愉快。本节课通过创设系列童话情境,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二是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体现了计算题与实际应用相融合,给学生以愉悦的情感体验。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星期天呀,花猫cat和猫咪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放在了一个鱼缸里。瞧!(出示课件),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的玩耍,它们高兴极了。Cat说:“瞧,我钓的鱼多!”菲菲抢着说:“不!是我钓的鱼多!”它俩越争越厉害,cat哥哥说:“这里共有11条鱼,我钓的是6条花金鱼,你钓了几条黑金鱼?看看吧!”可是金鱼游得太快,菲菲眼都数花了,也没有数出来。它无奈的说:“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知识帮帮我吧!” (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使数学问题在富有童趣的两只小猫的争论中自然提出,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十几减8.7.6说课稿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红卫小学——李成英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第二课时《十几减》。 一、说教材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并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学生已通过系统的学习《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的学习构建了基本的思维模式。教材借助例2例3两道题目作为《十几减8.7.6》的学习重点,并以对话交流的形式展示了多种算法。纵观教材的设计,其意图十分明显,即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算法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破十”的方法,实现算法多样化基础上的优化。通过本课的教学,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渗透了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转化思想,为后面学习100以内的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拟定如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十几减的算理,学会“十几减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的题目。 2.经历“十几减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探究并掌握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分析问题的思路,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一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构想主要运用情境再现、直观演示、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自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加与减《捐书活动》精品说课稿

《捐书活动》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上的这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中的第一课《捐书活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这几个方面对本节课内容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三位数的连加计算,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安排的。学习本节课可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发展,为一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材的编排意图: 教材注重结合生活实际,用图表形式呈现三、四年级捐书情况,创设“捐书活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抓住两步计算的问题展开教学,教材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未计算前先要求学生估计哪个年级捐的多,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在强调基本算法的前提下,还渗透了估算和简算,把笔算,估算,简算巧妙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教学三算独立的现状,同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释运用”中获取知识。 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在“数与代数”中提出的要重视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加强估算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4、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