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膜片钳技术原理及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膜片钳技术原理及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膜片钳技术原理及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膜片钳技术原理及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膜片钳原理

膜片钳技术原理 可兴奋膜的电学模型 细胞膜由脂类双分子层和和蛋白质构成。脂质层的电导很低,由于双分子层的结构特点,形成了细胞的膜电容,通道蛋白的开闭状况主要决定了膜电导的数值。在细胞膜的电学模型中,膜电容和膜电导构成了一个并联回路。在细胞膜的电兴奋过程中,脂质层膜电容的反应是被动的,其电流电压曲线是线性的;而由通道蛋白介导的膜电导构成了膜反应的主动成分,它的电流电压关系是非线性的。 当改变跨膜电位时,膜电容和膜电导分别引发被动和主动电流:Im=Ii+CdV/dt,其中Im是流过膜的总电流,Ii是通道电流,CdV/dt是由膜电容介导的电容电流。为了考察通道电流就必须消除电容电流的影响,此时可以令dV/dt=0,即将膜电位钳制在一固定数值,使其不随时间变化,这就是电压钳技术的实质所在。 电压钳技术 离子通道的近代观念源于Hodgkin、Huxley、Katz等人在20世纪30—50年代的开创性研究。在1902年,Bernstein创造性地将Nernst的理论应用到生物膜上,提出了“膜学说”。他认为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只对钾离子具有通透性;而当细胞兴奋的瞬间,膜的破裂使其丧失了选择通透性,所有的离子都可以自由通过。Cole等人在1939年进行的高频交变电流测量实验表明,当动作电位被触发时,虽然细胞的膜电导大为增加,但膜电容却只略有下降,这个事实表明膜学说所宣称的膜破裂的观点是不可靠的。1949年Cole在玻璃微电极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电压钳位(voltage clamp technique)技术,基本原理如下: 电压钳技术的核心在于将膜电位固定在指令电压的水平,这样才能研究在给定膜电位下膜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上图中,膜电位Vm由高输入阻抗的电压跟随器所测量。钳制放大器在比较了膜电位和指令电位E之后,通过电阻Ra将电流注入膜内以控制膜电位。钳制放大器的输出:Vo=A(E-Vm),因为这个输出由电阻Ra和膜所分压,所以输出电流:I=(Vo-Vm)/Ra。由这两个关系可推出:Vm=EA/(1+A)-RaI/(1+A)。因此若钳制放大器的增益A极大,膜电位Vm和指令电位E之间的差别就可以忽略,即实现了电压钳制。 Hodgkin、Huxley和Katz应用电压钳技术研究枪乌贼巨轴突,结合同位素示踪和胞内灌流等技术发现:动作电位的初期,细胞膜主要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胞外的钠离子迅速内流,并产生所谓的“超射”现象(overshoot);随后对钠的通透性的急剧减少并且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兴奋期的膜电位存在“超射”现象也是膜学说所不能解释的。 根据这些实验,Hodgkin、Huxley和Katz在其1949—1952年的一系列论文中提出了“离子学说”或“钠学说”。认为当膜的去极化超过一个临界值时,就会触发动作电位的产生。在此期间,钠电导迅速上升,钠离子大量内流,使得膜电位接近钠的平衡电位;随后钠电导迅速失活,钾电导逐渐增加,引起膜电位的复极化。 Hodgkin和Huxley通过对电压钳位实验数据的分析,给出了所谓的Hodgkin—Huxley方程。他们将膜电位钳制在不同的水平,观察钾电导或钠电导随时间的变化,然后用一个常微分方程去逼近所得到的实验曲线,而这些微分方程中的参数则假定跟离子通道上的“粒子”相关。根据H—H方程,能够推导出动作电位的阈值、形状、幅度等性质。并且在去除电压钳制的条件下,可以得到一个以电压和时间为变量的偏微分方程,由它可以给出和真实状况相符合的神经冲动的传导。 膜噪声和噪声分析 Katz等人在1970年代初期研究了蛙神经肌肉接头处肌纤维膜电位的波动。他们根据对这种膜电位“噪声”的分析,提出了量子释放的概念,认为神经递质是以囊泡的形式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并且Katz等人借助这种新的“噪声分析”方法(fluctuation analysis),能从突触后膜电位的“噪声”中推测出单位事件的幅度和时程。Anderson、Stevens、Colquhoun和Sigworth等人进一步发展了“噪声分析”。 “噪声分析”的实质在于二项分布期望和方差之间的关系。假定通道只有开和关两个状态,并且各个通道的开关是独立的。若N是通道的总数,p是通道的开放概率,i是单通道电流,I是膜电流的期望值。则有:I=Npi,var(I)=Np(1-p)i2,即:var(I)=iI-I2/N。用var(I)对I作图,这显然是一个开口朝下的抛物线。微分这个二次方程得到曲线的斜率:dvar(I)/dI=i-2I/N,当I=0时的斜率就是单通道电流,根据钳制电位和反转电位之间的差就可以算出单通道电导;在抛物线的顶点即当:dvar(I)/dI=0时,I=Ni/2,由此可算出

膜片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膜片钳的发展和应用 1.背景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元,细胞外围有一层薄膜,彼此分离又互相联系,细胞间与细胞内的通信、信号传递依靠其膜上的离子通道来进行,离子和离子通道是细胞兴奋性的基础,亦是产生生物电的基础。生物电信号通常是用电学或电子学的方法进行测量。早期多采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作胞内记录,近年来逐渐被膜片钳所取代,这项技术为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了解生物膜离子单通道“开启”和“关闭”的门控动力学及各种不同离子通道的通透性和选择性等膜信息提供了最直接的手段。 膜片钳记录(patch clamp recording)是利用玻璃微电极吸引封接面积仅为几个um2的细胞膜片,在10-12A水平,记录单个或几个通道的离子电流,已达到当今电子测量的极限。此技术广泛用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电流的测量和细胞分泌、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神经科学、脑科学、植物细胞的生殖生理等领域的研究。从而点燃了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理学研究的生命之火,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膜片钳技术简介 2.1 基本原理和记录方法 电压钳(V oltage-clamp)是由英国学者Huxley和Katz最先应用的[1]。其实质是通过负反馈微电流放大器在兴奋性细胞膜上外加电流,保持细胞跨膜电位不变,并迅速控制其数值,以观察在不同膜电位条件下膜电流的情况。膜电流的改变反映了膜电阻和膜电容的变化,因此电压钳可用来研究整个细胞膜或一大块细胞膜上所有离子通道的活动,但该技术由于在细胞内插人两根电扳,对细胞损伤很大,在小细胞中难以实现,又因细胞形态复杂,很难保持细胞膜各处生物特性的一致,而逐渐被膜片钳所取代。 膜片钳技术(patch-clamp)是在电压钳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新技术,与电压钳的主要区别有二:一是钳制膜电位的方法不同;二是电位固定的细胞膜面积不同,即所研究的离子通道数目不同。与电压钳一样,膜片钳也是利用负反馈电子线路,将微电板尖端所吸附的一个至几个平方微米的细胞膜电位固定在一定水平,观察流过通道的离子电流。其实现膜电位固定的关键是在玻璃微电极尖端边缘与细胞膜之间形成高阻封接,使电极尖开口处与相接的细胞膜小区域(膜片)形成无论是从机械上还是电学上都极为紧密地封接,从而可反映细胞上单一(或多数)离子通道的分子活动[2]。1976年,德国科学家Neher和Sakmann首先用此技术对蛙胸皮肌细胞膜上的己酰胆碱受体通道进行了研究,记录出了量值在皮安级(10-12 A)的微弱电流[3,4]。1981年,经Hamill等[5]后人的进一步完善,其电流测量灵敏度已达1pA,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达10 us和1 um。 随着膜片钳技术的出现,目前有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 (1)细胞吸附式(cell-attached patch)将两次拉制后,经热抛光的微管电极置于清洁的细胞膜表面, 形成高阻封接,在细胞膜表面隔离出一小片膜,即通过微管电极对膜片进行电压钳制,从而测量膜电流。 (2)内面向外模式(inside-out patch)高阻封接形成后,将微管电极轻轻提起,使其与细胞分离,电极端形成密封小泡,在空气中短暂暴露几秒钟后,小泡破裂再回到溶液中,使小泡的外半部分破裂即得。

中药炮制学试题

中药炮制学 2013 届大专中药专业毕业(中药炮制技术)考试 【A型题】 1、炮制在历史上有多种称谓,现最常用() A、修整B 、炮炙C、修治D、修制E、炮制 2、最早提出药物生熟异用学说的医药家是() A、李时珍 B、张仲景 C、张仲岩 D、陶弘景 E、陈嘉谟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成药规范是() A、《本草纲目》 B、《炮炙大法》 C、《太平 圣惠方》 D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4、“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 则气味反失。”记载于() A、《本草纲目》 B 、《炮炙大法》C、《太平圣 惠方》D《本草蒙筌》E、《本草发挥》 5、我国医药学史上最早的炮制专著是() A、《炮炙大法》 B、《修事指南》 C、《神农本草经》D《雷公炮炙论》E、《本草纲目》 6、《炮炙大法》成书的时间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汉代 C、南北朝刘宋时期D 、明代 E 、请代 7、归纳提出传统制药原则的作者() A、张仲岩 B、李时珍 C、缪希雍 D、陈嘉谟 E、徐大椿 8、下列药物与辅料的炮制属“相畏为制”的是() A、酒制大黄B 、盐制黄柏C、姜制半夏D、蜜制百合 E 、麸炒枳实 9、下列药物与辅料的炮制属“相恶为制”的是() A、酒制大黄B 、盐制黄柏C、姜制半夏D、蜜制百合 E 、麸炒枳实 10、《中国药典》正式把中药炮制作为法定内容予以收载的最早版本是() A、1953 年版B 、1963 年版C 、1977 年版D 、1985 年版E 、1995 年版 11、下列药物与辅料的炮制,属“反制”的是() A、姜制黄连 B、胆汁制黄连 C、酒制仙茅 D、姜制厚朴 E、姜制草果 12、炮制能使所含毒性大的生物碱水解,生成毒性 小的生物碱的药物是() A、麻黄 B、川乌 C、槟榔 D、延胡索 E、马钱子 13、为防止饮片变红和所含生物碱损失,不宜暴晒的药物是() A、川乌 B、麻黄 C、槟榔 D、延胡索 E、马钱子 14 、有效成分为苷类的药物,一般不用或少用()A、炒黄B、酒制C、醋制D、蒸E、煮 15、含鞣质类的药物炮制加工时,一般不用() A、铜器 B、瓷器 C、铁器 D、竹器 E、木器 16、中国药学史上第一位总结炮制方法的医药家是() A、陈嘉谟 B、缪希雍 C、李时珍 D、张仲景 E、陶弘景 17、下列只起到中间传热体作用的辅料是() A、麦麸B 、米C、土D、蛤粉E、河砂 18、下列蜂蜜有毒,不能作为炮制辅料的是() A、枣花蜜 B、杜鹃花蜜 C、荔枝蜜 D、养麦蜜 E、山白蜜 19、中药饮片的含水量一般应控制在() A、3%以下B 、4%以下C 、5%以下D 、6%以下 E、7% 13% 20、易泛油的药物是() A、黄芪 B、薄荷 C、冰片 D、苦杏仁 E、芒硝 21、易风化的药物是() A、芒硝 B、青盐 C、冰片 D、苦杏仁 E、鹿角胶 22、药物贮存时,要求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A、20%---30% B 、30% 40% C 、40% - 50% D 、50%—60% E、60%—70% 23、丹参中若含有少量杂草等杂质,除去的方法宜用() A、挑选法 B、筛选法 C、风选法 D、洗法 E、漂法 24、药材分档最常用的方法是() A、产地分档 B、挑选法 C、筛选法 D、风选法 E、水选法 25、沸水烫后才易去皮的药物是() A、使君子 B、苦杏仁 C、北沙参 D、草果 E、白果 26、除去枇杷叶绒毛的方法是() A、挖去毛 B、刷去毛 C、燎去毛 D、烫去毛 E、刮去毛 27、需临用时去皮壳的药物是() A、知母 B、苦杏仁C北沙参D、巴豆E、黄苓 28、茎与根作用不同,需分开分别药用的是() A、麻黄茎与根 B、党参茎与根 C、桔梗茎与根 D草乌茎与根E、川牛膝茎与根 29、核具滑精副作用,需产地趁鲜去核的药物是 () A、乌梅 B、山楂 C、山茱萸 D、大枣 E、诃 子 30、为了便于调剂和制剂,需揉搓成团的药物是 () A、麻黄 B、竹茹 C、大腹皮 D、香附 E、金 樱子

药典药材炮制方法

附录ⅡD.炮制通则 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用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均称为“饮片”;药材必须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或炮炙等处理。饮片是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料。 本版药典规定的各饮片规格,系指临床配方使用的饮片规格。制剂中使用的饮片规格,应符合相应品种实际工艺的要求。 炮制用水,应为饮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有关要求。 一、净制即净选加工。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筛选、风选、水选、剪、切、刮、削、剔除、酶法、剥离、挤压、燀、刷、擦、火燎、烫、撞、碾串等方法,以达到净度要求。 二、切制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均须进行软化处理方法,其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煮等。亦可使用回转式减压浸润罐,气相置换式润药箱等软化设备。软化处理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分别规定温度、水量、时间等条件,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切后应及时干燥,以保证质量。 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其规格厚度通常为: 片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 段短段5~10mm,长段10~15mm; 块8~12mm的方块; 丝细丝2~3mm,宽丝5~10mm。 其他不宜切制者,一般应捣碎或碾碎使用。 三、炮炙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 1.炒炒制分单炒(清炒)和加辅料炒。需炒制者应为干燥品,且大小分档;炒时应均匀,不断翻动。应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单炒(清炒)取待炮炙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断面焦黄色为度,取出,放凉;炒焦时易燃者,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 麸炒先将炒制容器加热,至撒入麸皮即刻烟起,随即投入待炮炙品,迅速翻动,炒至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膜片钳使用规则

膜片钳使用规则 一、工作原理: 1.膜片钳是一种可以直接观察单一的离子通道蛋白质分子对相应离子通透难易程度等特性的一种实验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用一个尖端光洁,直径约为0.5~3um 的玻璃微电极同神经或肌细胞的膜接触而不刺入,然后在微电极另一端开口处施加适当的负压,将与电极尖端接触的那一小片膜轻度吸入电极尖端的纤细开口,这样在这一小片膜周边与微电极开口处的玻璃边沿之间,会形成紧密的封接,其电阻可达数个或数十个千兆欧,这实际上把吸附在微电极尖端开口处的那一片膜同其余部分的膜在化学上完全隔离出来,由微电极记录到的电流变化只同该膜片中通道分子的功能状态有关。如果在这一小片膜中只包含了一个或少数几个通道蛋白分子,那么通过微电极测量出的电流,就是某种带电离子经由开放的单一通道蛋白质分子进行跨膜移动的结果。 二、操作步骤: 1.打开总电源。 2.依次打开电脑、显微镜、监视器、微操、放大器。 3.打开PULSE软件,在E盘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4.灌注玻璃电极并排空气体。 5.装上玻璃电极,浸入液面并调至视野范围。 6.点击set-up,将增益调为0.5,点Auto,记录电极电阻。

7.封接细胞,若上G,提起或吸破细胞。 8.依次点击on-cell,whole-cell补偿。 9.选定In-out或whole-cell模式进行实验。 10.用毕请关闭仪器,并切断总电源。 三、注意事项: 1.每天做实验前请用清水拖地,以防尘埃、静电伤害机器。 2.拉制仪使用前需预热15-30min。 3.银丝电极及地线发白时,请先用砂纸轻微打磨,再浸入新鲜的次 氯酸钠溶液镀氯化银,如果银丝电极30min未变黑,则考虑更换 次氯酸钠。 4.先开放大器,后开软件;先关软件,后关放大器。 5.非必须用到汞灯时请不要打开汞灯电源,打开后至少需1个小时 才可关闭。 6.在放大器打开时绝对不能用手、金属物品或其它导电的物品接触 电极丝(包括地线),在取放细胞片时请关闭放大器。 7.向玻璃微电极灌注内液时切勿灌太多(1cm左右为适),以防液 体进入银丝底部增加噪声。 8.安装玻璃微电极时,电极应与银丝平行,防止刮蹭银丝电极。 9.玻璃微电极需先用甲醇浸泡,再用酒精灯微烧两端,使其平滑。 10.换液时应时刻观察浴槽,防止液面过低或液体溢出污染镜头,最 适液面为微高于出液口。

膜片钳记录和分析技术

膜片钳记录和分析技术 2010-12-15 16:41 来源:美国分子仪器点击次数:2186 关键词:膜片钳细胞信号 分享到: ?收藏夹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开心网 细胞是动物和人体的基本组成单元,细胞与细胞内的通信,是依靠其膜上的离子通道进行的,离子和离子通道是细胞兴奋的基础,亦即产生生物电信号的基础,生物电信号通常用电学或电子学方法进行测量。由此形成了一门细胞学科-电生理学(electrophysiology),即是用电生理的方法来记录和分析细胞产生电的大小和规律的科学。 早期的研究多使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作细胞内电活动的记录。现代膜片钳技术是在电压钳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76年德国马普生物物理研究所Neher和Sakmann创建了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 recording technique)。这是一种以记录通过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膜单一的(或多个的离子通道分子活动的技术)。以后由于吉欧姆阻抗封接(gigaohm seal, 109W)方法的确立和几种方法的创建。这种技术点燃了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理学研究的革命之火,它和基因克隆技术(gene cloning)并架齐驱,给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这一伟大的贡献,使Neher和Sakmann获得1991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一、膜片钳技术发展历史 1976年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Neher和Sakmann首次在青蛙肌细胞上用双电极钳制膜电位

的同时,记录到ACh激活的单通道离子电流,从而产生了膜片钳技术。 1980年Sigworth等在记录电极内施加5-50 cmH2O的负压吸引,得到10-100GW10-100G?的高阻封接(Giga-seal),大大降低了记录时的噪声实现了单根电极既钳制膜片电位又记录单通道电流的突破。 1981年Hamill和Neher等对该技术进行了改进,引进了膜片游离技术和全细胞记录技术,从而使该技术更趋完善,具有1pA的电流灵敏度、1μm的空间分辨率和10μs的时间分辨率。 1983年10月,《Single-Channel Recording》一书问世,奠定了膜片钳技术的里程碑。Sakmann 和Neher也因其杰出的工作和突出贡献,荣获1991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二、膜片钳技术原理 膜片钳技术是用玻璃微电极吸管把只含1-3个离子通道、面积为几个平方微米的细胞膜通过负压吸引封接起来(见下图),由于电极尖端与细胞膜的高阻封接,在电极尖端笼罩下的那片膜事实上与膜的其他部分从电学上隔离,因此,此片膜内开放所产生的电流流进玻璃吸管,用一个极为敏感的电流监视器(膜片钳放大器)测量此电流强度,就代表单一离子通道电流。 膜片钳技术的建立,对生物学科学特别是神经科学是一资有重大意义的变革。这是一种以记录通过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膜单一的(或多个的离子通道分子活动的技术。些技术的出现自然将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理学研究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将神经科学的不同分野必然地融汇在一起,改变了既往各个分野互不联系、互不渗透,阻碍人们全面认识能力的弊端。

膜片钳技术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膜片钳技术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前言 德国物理学家Neher和Sakmann[1.2]建立的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 technique)是一种以记录通过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上单一的(或多数的)离子通道活动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作为先进的细胞电生理技术,它一直被奉为研究离子通道的“金标准”。应用膜片钳技术可以证实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存在,并能对其电生理特性、分子结构、药物作用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以离子通道为靶标的药物研究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膜片钳技术;药学研究;应用 Abstract [ ]The patch-clamp technique , a dominant technique in cellular electrophysiology , is always being regarded 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ion channel research.. Application of the patch-clamp technique can demonstrate the existences of ion channels and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ion channels, including their electro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 molecular structures and the mechanism of drug action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research ha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drugs for ion channel target would be very promising in future. Key words Patch-clamp technique ; Study on Medicinal chemistry ; Application 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 technique)为了解生物膜离子单通道的门控动力学特征及通透性、选择性膜信息提供了最直接的手段,该技术的兴起与应用,使人们不仅对生物体的电现象和其它生物现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以离子通道为靶标的药物研究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突破由于筛选技术所造成的对离子通道为靶标的药物开发的瓶颈,近年来,对膜片钳技术进行了改进以适合药物高通量筛选的要求,由此产生了一些技术。 一、膜片钳技术原理及特点

中药炮制技术试题卷

《中药炮制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师寄语:九蒸九晒成熟地,千锤百炼方成钢。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2分,共10分) ? 中药炮制 : 2.复制法: 3.烘焙法: 4.发酵法: 5.饮片切制: 二、填空题 (每空 0.5分,共10分) 1 .醋炙法适用于炮制 、 、 的 药物。 2.燀杏仁时要注意 、 、 。 3.何首乌生品具有 的功能,经 制后,则具有 、 的作用。 4.漂洗法多适用于 、 、 。 5.山楂 长于 ,炒山楂善于 ,焦山楂长于 ,山楂炭具有 的作用。 6.清除药物中所含杂质时,常 用 、 、 、 四种方法。 三、A 型题(每题 1分,共20分) 1. 易风化的药物有( ) A 白矾 B 石膏 C 硼砂 D 芒硝 E 石英 2.药物贮存的最佳温度是( ) A 10~15℃ B 15~25℃ C 15~20℃ D 10~20℃ E 10~

25℃ 3.“饮片”的提出者是() A 张仲景 B 吴仪络 C 陈嘉谟 D 葛可久 E 王好古 4.采用指掐法检查药材软化程度的是() A 白术 B 大黄 C 牛膝 D 枳实 E 白芍 5.饮片切制时出现翘片现象是由于() A 外部含水量太过 B 内部含水量太过 C 刀具不锋利 D 没润透 E 伤水6.制巴戟采用的炮制方法是() A 酒炙法 B 酒蒸法 C 甘草汁煮法 D 甘草汁蒸法 E 盐炙法 7.淡豆豉采用的炮制方法是() A 发酵法 B 发芽法 C 干馏法 D 制霜法 E 烘焙法 8.采用醋蒸法炮制的药物有() A 五味子 B 黄精 C 肉苁蓉 D地黄 E 山萸肉 9.采用煅淬法炮制的药物是() A 蛤壳 B 钟乳石 C 金精石 D 海浮石 E 自然铜 10.属于反制的炮制品是() A 炙淫羊霍 B 酒川芎 C 酒仙茅 D 盐知母 E 酒黄连 11.醋制后缓和峻泻作用的药物是() A 甘草 B 黄柏 C 厚朴 D 柴胡 E 商陆 12.适宜采用砂烫醋淬法炮制的药物是() A 穿山甲 B 水蛭 C 骨碎补 D阿胶 E 白术 13.朱砂最佳的炮制方法是() A 干研法 B 水飞法 C 煅法 D 提净法 E 球磨机研磨 14.香附的炮制品不包括( ) A 醋香附 B 四制香附 C 酒香附 D 香附 E 盐香附 15.发芽法要求的芽长为() A 0.5cm B 1.0cm C 0.2cm D 0.2~1.0cm E 0.5~1.0cm 16.炮制250kg百合需要炼蜜() A 10kg B 12.5kg C 15kg D 20kg E 25kg 17.当归合理的切制方法是() A 冷水浸润软化切薄片 B 冷水浸润软化切厚片 C 露润后切厚片 D 露润后切薄片 E 温水润软切厚片 18.采用盐炙法炮制的药物是() A 川芎 B 桑枝 C 三棱 D 补骨脂 E 厚朴 19.下列药材除何种外,均需去毛() A 枇杷叶 B 金樱子 C 狗脊 D 骨碎补 E 款冬花 20.通过煮制后,降低其毒性的药物是() A 白果 B 常山 C 硫黄 D 苦杏仁 E 附子 四、X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砂烫马钱子的作用是() A 质地变脆 B 易于粉碎 C 降低毒性 D 便于去毛 E 矫正不良气味

膜片钳技术原理与基本操作

膜片钳技术原理与基本操作 1976 年Neher 和Sakmann 建立了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 technique),这是一种以记录通过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膜上单一的或多数的离子通道分子活动的技术。1981 年Hamill, Neher 等人又对膜片钳实验方法和电子线路进行了改进,形成了当今广泛应用的膜片钳实验技术。该技术可应用于许多细胞系的研究,也是目前唯一可记录一个蛋白分子电活动的方法,膜片钳技术和克隆技术并驾齐驱给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前进动力,这一伟大的贡献,使Neher 和Sakmann 获得1991 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一、膜片钳技术的基本原理 用一个尖端直径在1.5~3.0μm 的玻璃微电极接触细胞膜表面,通过负压吸引使电极尖端与细胞膜之间形成千兆欧姆以上的阻抗封接,此时电极尖端下的细胞膜小区域(膜片,patch)与其周围在电学上分隔,在此基础上固定(钳制,Clamp)电位,对此膜片上的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进行监测及记录。 基本的仪器设备有膜片钳放大器、计算机、倒置显微镜、示波器、双步电极拉制器、三轴液压显微操纵器、屏蔽防震实验台、恒温标本灌流槽、玻璃微电极研磨器。膜片钳放大器是离子单通道测定和全细胞记录的关键设备,具有高灵敏度、高增益、低噪音及高输入阻抗。膜片钳放大器是通过单根电极对细胞或膜片进行钳制的同时记录离子流经通道所产生的电流。膜片钳放大器的核心部分是以运算放大器和反馈电阻构成的电流-电压(I-V)转换器,运算放大器作为电压控制器自动控制,使钳制电位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二、操作步骤 1.膜片钳微电极制作 (1) 玻璃毛细管的选择:有二种玻璃类型,一是软质的苏打玻璃,另一是硬质的硼硅酸盐玻璃。软质玻璃在拉制和抛光成弹头形尖端时锥度陡直,可降低电极的串联电阻,对膜片钳的全细胞记录模式很有利;硬质玻璃的噪声低,在单通道记录时多选用。玻璃毛细管的直径应符合电极支架的规格,一般外部直径在 1.1~1.2mm。内径1mm。 (2) 电极的拉制:分二步拉制。第一部是使玻璃管中间拉长成一窄细状,第二次拉制窄细部位断成二根,其尖端直径一般在1~5μm,充入电极内液后电极电阻在1~5MΩ为宜。调节第一步和第二步拉制时加热线圈的电流强度,即可得到所需要的电极尖端直径。电极必须保持干净,应现用现拉制。 (3) 涂硅酮树酯:记录单通道电流时,为了克服热噪声、封接阻抗噪声及电极浸入溶液产生的浮游电容性噪声,需要在电极尖颈部(距离微电极尖端50mm)的表面薄薄地涂一层硅酮树酯(sylgard),它具有疏水性、与玻璃交融密切、非导

膜片钳技术SOP

膜片钳技术SOP 关键词:膜片钳 目的: 研究膜片上几个甚至一个离子通道的电流,对单个离子通道在各种电位状态及每种电位状态下对产生电流的离子作出定性、定量的分析,来反映细胞膜上离子通道活动,为研究离子通道结构与功能关系提供关于生物电特性的新资料。基本原理: 膜片钳制技术(patch clamp technique)是对一块单独的细胞膜片(或整个细胞)的电位进行钳制的一项电生理技术。 通过对膜电位的钳制可以观察通过离子通道的电流,膜片钳放大器正是通过维持电压的恒定而测出这种电流。运用膜片钳技术记到的最小电流可达到pA级(10-12 A)。膜片钳的本质属于电压钳范畴,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采用经典的负反馈放大技术作电压固定,但改用细胞外微吸管作电极,将微电极管尖端与细胞膜表面接触,经负压抽吸,形成具极高阻抗的紧密封接,其电阻值高达10-100千欧(即GΩ=109Ω)。只有在这种封接存在时,通过膜电极引导记录的电流才是通过该膜的离子通道电流。 膜片钳技术原理示意图 Rs是膜片阻抗相串联的局部串联电阻(输入阻抗),Rseal是封接阻抗。Rs通常为1~5MΩ,如果Rseal高达10GΩ(1010Ω)以上时,IP/I=Rseal/(Rs+ Rseal)-1。此Ip可为在I-V转换器(点线)内的高阻抗负反馈电阻(Rf)的电压降而被检测出。

药品和试剂: 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选择不同的药品和试剂。 主要仪器设备与材料: ①屏蔽防震实验台(TMC 63-544) ②数字式超级恒渐浴槽(HSS-1 CHENDU INSTRUMENT China) ③微管电极拉制器(PP-83 NARISHIGE Japan) ④微管电极抛光仪(ME-83 NAEISHIFE Japan) ⑤电子刺激器(SEN-2030, NIHON KOHDEN, Japan) ⑥膜片钳放大器(AXOPATCH 200B Axon Instruments U.S.A) ⑦倒置相差显微镜(AXIOVERT 135 ZEISS Germany) ⑧计算机(PⅢ 800) ⑨A/D、D/A转换器(DIGIDATA-1200 Axon Instruments U.S.A) ⑩pClamp软件(10.0)Axon Instruments U.S.A ) 实验对象: 兔、大鼠、猪、和人的组织细胞(直径小于30μm的细胞),都可用于膜片钳实验。动物由泸州医学院(许可证号:SYXK(川)2008-063)提供;人体组织来源于临床手术丢弃物。本SOP以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为例,选取体重约120~150 Kg的猪,雌雄不拘,猪心脏购自泸州市屠宰场。 实验环境: 常温(22o C)下进行, 湿度(70-80%) 操作步骤: 1.液体配制 主要根据研究通道的不同,所用细胞的不同,配制相应的液体,可参考相应的文献进行调整。包括:电极液;细胞外液等。基本原则是保持2个平衡,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另外,所有液体在使用前必须过滤,以保持液体洁净。(详见细胞的分离与培养SOP:L Y-XJD-SYJS-014/015) 2.标本制备 膜片钳实验一般是在单个细胞上进行。实验用单细胞主要来自培养细胞或急性酶分离的细胞,也可来自脑片细胞中的原位细胞。常用的酶是胶原酶和蛋白酶,

膜片钳技术

2008级硕士研究生膜片钳技术试题 请用A4纸书面手写,严禁抄袭。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交于先知楼2002室陆巍老师处,过期不侯! 问答题(共100分) 1、什么是膜片钳技术?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膜片钳技术是以记录通过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上单一的(或多个的)离子通道分子活动的技术,具体说来就是利用微玻管(膜片电极或膜片吸管)接触细胞膜,以吉欧姆(GΩ)以上的阻抗使之封接,使与电极尖开口处相接的细胞膜的小区域(膜片)与其周围在电学上绝缘,在此基础上固定电位,对此膜片上的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pA级)(10-12A)进行监测记录的方法。 膜片箝的基本原理是:用一个尖端光洁、直径约0.5-3um的玻璃微电极同神经或肌细胞的膜接触而不刺入,然后在微电极的另一段开口施加适当的负压,将与电极尖端接触的那一小片膜轻度吸入电极尖端的纤细开口,这样在小片膜周边与微电极开口的玻璃之间形成紧密封接,在理想状态下电阻可达数十兆欧。实际上把吸附在微电极尖端开口的那小片膜同其余部分的膜在电学上完全分开,如果这小片膜上只含一个或几个通道分子,那么微电极就可以测量出单一开放的离子电流或电导,对离子通道的其他功能进行研究。 2、膜片钳记录方法分为四类?各有何特点? 答:膜片箝有四种分类: (1)单通道记录法-细胞吸附模式(Cell-attached Mode) 微电极在显微镜下贴近细胞后,给微电极施加一负压,形成高阻抗封接。此时可看到背景噪音明显减少,通常选取电极下仅有一个通道的膜片进行分析,即单通道记录,以利于不失真的观察一个通道的活动状态。该方法的优点是对细胞膜结构和调制系统干扰最小,能准确反映通道的活动状态并对此进行客观分析。但缺点是电流小,分辨率地,对技术要求高,难度较大,且工作量大而成功率又较低。 (2)全细胞记录法(Whole-cell recording) 在高阻抗封接做好后,再给一个很小的负压,将电极覆盖的膜吸破,使电极内与整个细胞内相通,用这个方法可记录进出整个细胞的电流。该方法的优点是电流大,信噪比好,既可以做电流钳制又可以做电压钳制,且可以改变细胞内容物。但此法只能用于直径小于3μ的细胞,且仅能观察膜电流的变化,不能分析变化的产生机制。 (3)膜内面向外式(Inside-out) 按照细胞密着式将电极封接好之后,再将电极拉开,使之与胞体脱离即可,也是用以记录封在电极尖端口下的膜片中的离子通道电流。是在细胞吸附式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优点是可以观察化学因素对细胞膜内侧面结构的影响,但其操作难度较高。 (4)膜外面向外(Outside-out)在全息胞记录式的基础上,拉开电极使之与胞体脱离,这是附在电极尖端的膜片又可自动地将电极尖端口封住。此膜片的外侧面向外其是在全细胞记录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优点是可以分别观察化学因素对细胞膜外侧面结构的影响。 3、膜片钳技术的应用范围有哪些? 答:应用膜片钳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和分辨单离子通道电流及其开闭时程、区分离子通道的离子选择性,同时可发现新的离子通道及亚型,并能在记录单细胞电流和全细胞电流

中药炮制名词解释

中药炮制名词解释 1、中药炮制:中药炮制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临床辨证施治用药得需要与药物自身性 质,以及调剂、制剂得不同要求,所采取得一项制药技术。 2、炮炙:炮炙古代就是指用火加工处理药物得方法,现代一般就是指除净制、切制以外得其她炮 制方法。 3、饮片:饮片系指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制剂生产使用得所有中药。 4、反制:药性相对立得药物与辅料一同炮制,以制约药物得偏性或副作用,称为反制。 5、从制:药性相同或相似得药物与辅料一同炮制,以增强药物得疗效,称为从制。 6、炮制辅料:炮制辅料就是指炮制过程中对药物具有辅助作用得附加物料。 7、炮:炮古代指将药物埋在灰火中,“炮”到焦黑。现代指高温砂烫至发炮(泡)鼓起。 8、净度:净度系指饮片得纯净度,亦即中药饮片中所含杂质及非药用部分得限度。 9、泛油:泛油就是指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成分,因受热或受潮而在其表面出现油 状物质或返软、发黏、颜色変浑、发出油败气味得现象。 10、变色:变色就是指饮片得天然色泽发生了变化。 11、风化:风化就是指某些含结晶水得矿物类药物,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脱水而成为粉 末状态得现象。 12、潮解溶化:潮解溶化就是指固体药物吸收潮湿空气中得水分,并在湿热气候影响下,其外 部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得现象。 13、对抗同贮法:对抗同贮法就是采用两种以上得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得物品与药 物同贮而起到相互克制,抑制虫蛀、霉变、泛油得贮存方法。 14、气调养护技术:气调养护技术就是采用降氧、充氮气,或降氧、充二氧化碳得方法,人为 地造成低氧或高浓度二氧化碳状态,达到防虫、防霉防止泛油、变色、气味散失等目得。15、净制:净制又称净选加工,就是指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剂、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得 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与泥沙等杂质,除去虫蛀品与霉变品,区分疗效不同得药用部位,将药材分档或进行简单加工得一类炮制方法。 16、净药材:净制后达到药用净度标准得中药材称为净药材。 17、分档:为了便于炮制,把药物按大小、粗细进行分类得方法,称为分档。 18、挑选:挑选就是用手挑拣去混在药材中得杂质、霉败品;或区分不同药用部位;或将药材分 档得方法。 19、筛选:筛选就是根据药材与杂质得体积大小得不同,选用不同规格得筛或罗,以除去杂质 或进行分档得方法。 20、风选:风选就是利用药材与杂质得轻重不同,借助风力,将药材与杂质分开得方法。 21、水选:水选就是用多量清水洗涤或浸漂药材,以除去杂质得方法。 22、芦:芦又称芦头,一般指药材残留得根头、根茎、残茎、叶基等非药用得部位。

膜片钳技术资料汇编

丁香园膜片钳技术讨论区 资料汇编 整理人:xiaoxuanzi 发起人:tianx775 2006年6月

目录 第一节膜片钳技术介绍 (1) 应用 (1) 基本概念 (2) 第二节仪器操作和维护 (3) 仪器的使用 (3) 噪声 (4) 玻璃微电极的制备 (5) 第三节 实验操作 (7) 1.细胞的分离、培养 (7) (1)心肌细胞 (7) (2)平滑肌细胞 (17) (3)其他细胞 (19) 2.电极的拉制与电镀 (23) 3.电极内外液与渗透压 (25) 4.串联、封接、电极电阻 (28) 5.补偿 (37) 6.刺激方案 (40) 7.动作电位记录 (42) 8.电流记录 (42) (1)钙电流 (42) (2)钾电流 (45) (3)钠电流 (47) (4)其他电流 (48) 9.穿孔 (50) 10.单通道记录 (51) 11.脑片 (54) 12.数据分析与处理 (55) 第四节 相关电子文献及书籍 (61)

第一节 膜片钳技术介绍 一、应用 1.全细胞记录技术的应用 [Cactuswzw](1)离子通道宏观性质的分析,例如,离子通道的性质和分类(电压门控通道、膜受体激活通道、配体门控通道、胞内第二信使激活通道等) (2)离子通道微观性质分析,例如单一离子通道活动的测定的测定,离子通道的构造,分布和机能的分析等。 (3)膜电容的测量及其对细胞分泌活动的研究。 (4)胞内钙离子浓度和钙通道电流的同时定量检测。 (5)组织切片的全细胞记录。 (6)植物细胞的电生理研究。 二、基本概念 1.刚刚接触patch,有些概念都很模糊 holding potential与command potential? Axon200B的放大器控制面板上有ext. command,又是什么东东? 都分别什么时候给予? 在我理解,pipette capacity compesation就是快电容补偿,而Cm补 偿为慢电容补偿,那为何Axon200B的面板上在pipette capacitance compensation下面列了FAST和SLOW的magnitude以及时间常数的调节 扭? [baxiansheng]Holding potential 是钳制电压,这是实验中从头至尾 通过电极用于钳制细胞的一个电压,和膜电位的关系取决于采用的实验 模式。而command voltage是在holding potential基础上施加的刺激 方案,比如全细胞实验中可以设置Holding potential在-80mV,然后 去极化至+10mV 400ms,那么这个去极化至+10mV的方波就是command voltage,当然command voltage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验设置得更复杂。 Axon200B放大器控制面板的ext. command是用于接外接刺激器的,通 过外接刺激器来施加command voltage,当然现在完全由计算机代替了。 pipette capacity是电极电容,因为时间常数小,所以称快电容,而 Cm是膜电容,因为时间常数大,所以称为慢电容。Axon200B的面板上 在pipette capacitance compensation下面列了FAST和SLOW的 magnitude以及时间常数的调节扭,那是对电极电容的补偿方式。实际 上电极电容中也有一些时间常数较大的成分,单纯补偿FAST效果并不 完美,需要再稍稍调节一下SLOW。 2.我的课题是关于心血管系统中离子通道方面的研究。离子通道一般有备 用关闭状态(close),激活状态(active)和失活状态(inavtive)。但 最近我看文献有去激活状态,英文为deactivation,我想跟失活肯定不是 一个概念,但又找不到确切的含义,有谁能帮我解释一下这几种通道状 态个代表什么含义? [coolworm]C<----->O<------->I

膜片钳技术

1976年[1]德国马普生物物理研究所Neher和Sakmann创建了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 reco rding technique)。这是一种以记录通过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膜单一的或多个的离子通道分子活动的技术。它和基因克隆技术(gene cloning)并架齐驱,给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这一伟大的贡献,使Neher和Sakmann获得1991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编辑本段] 一、膜片钳技术发展历史 1976年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Neher和Sakmann首次在青蛙肌细胞上用双电极钳制膜电位的同时,记录到ACh激活的单通道离子电流,从而产生了膜片钳技术。 1980年Sigworth等在记录电极内施加5-50 cmH2O的负压吸引,得到10-100GΩ的高阻封接(Giga-seal),大大降低了记录时的噪声实现了单根电极既钳制膜片电位又记录单通道电流的突破。 1981年Hamill和Neher等对该技术进行了改进,引进了膜片游离技术和全细胞记录技术,从而使该技术更趋完善,具有1pA的电流灵敏度、1μm的空间分辨率和10μs的时间分辨率。 1983年10月,《Single-Channel Recording》一书问世,奠定了膜片钳技术的里程碑。Sak mann 和Neher也因其杰出的工作和突出贡献,荣获1991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编辑本段] 二:膜片钳技术原理 膜片钳技术是用玻璃微电极吸管把只含1-3个离子通道、面积为几个平方微米的细胞膜通过负压吸引封接起来,由于电极尖端与细胞膜的高阻封接,在电极尖端笼罩下的那片膜事实上与膜的其他部分从电学上隔离,因此,此片膜内开放所产生的电流流进玻璃吸管,用一个极为敏感的电流监视器(膜片钳放大器)测量此电流强度,就代表单一离子通道电流。 膜片钳技术的建立,对生物学科学特别是神经科学是一资有重大意义的变革。这是一种以记录通过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膜单一的(或多个的离子通道分子活动的技术。些技术的出现自然将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理学研究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将神经科学的不同分野必然地融汇在一起,改变了既往各个分野互不联系、互不渗透,阻碍人们全面认识能力的弊端。 [编辑本段] 三:全自动膜片钳技术 膜片钳技术被称为研究离子通道的“金标准”。是研究离子通道的最重要的技术。目前膜片钳技术已从常规膜片钳技术(Conventional patch clamp technique)发展到全自动膜片钳技术(Aut omated patch clamp technique)。 传统膜片钳技术每次只能记录一个细胞(或一对细胞),对实验人员来说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它不适合在药物开发初期和中期进行大量化合物的筛选,也不适合需要记录大量细胞的基础实验研究。全自动膜片钳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它不仅通量高,一次能记录几个甚至几十个细胞,而且从找细胞、形成封接、破膜等整个实验操作实现了自动化,免除了这些操作的复杂与困难。这两个优点使得膜片钳技术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签于全自动膜片钳技术的这些优点,目前已经广泛的用于药物筛选。 [编辑本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