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处理办法(非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和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四学期模式)2012

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处理办法(非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和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四学期模式)2012

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处理办法(非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和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四学期模式)2012
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处理办法(非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和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四学期模式)2012

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教材内容改革方案2012

(非卓越工程师班和卓越工程师班四学期模式适用)

1.《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

–单元学时大致分配:Listen and Talk 2学时;Passage A 3~4学时;Passage B 3~4学时。

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调整。导论课指导学生明确大学英语学习的目标和方法。

–Reading Skills Practice、Write and Produce、Translation Skills Practice、Cultural Salon 及课堂未处理部分作为学生课后自学内容,任课教师须定期抽查或不定期检查。

–《大学体验英语扩展教程》是与《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配套使用的学生练习册,要求学生同步完成,教师须检查《大学体验英语扩展教程》完成情况。

第四学期教材内容及学时分配

2.

提供2周的指导。各学期任课教师须检查《大学英语(第三版)听说》课后训练情况(学生可使用配套光盘或收听学校调频电台或到大学英语体验教学中心训练)【建议开学初就提出相关训练要求】。

3.《大学英语快速阅读》供学生自主阅读,教师须检查《大学英语快速阅读》完成情况。

4.调频台播放的听力训练材料有《大学英语(第三版)听说》和《大学英语自主听力》。

推荐学生自行购买《大学英语自主听力》教程用于自主训练。

5.学期考试命题应参考本方案,不宜超越命题范围。

6.卓越工程师班(四学期模式)的任课教师需要认真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认真检查和督导学生的英语早晚自习、课外英语学习活动,适度补充教学材料,丰富教学内容。

外语教学评价中心

2012年7月修订

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本文概述了西安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探索卓越工程师班英语教学改革对策:以全校所有的卓越班为一个整体,实行完全学分制下的分级教学。课程设置改革:第一学年,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类课程的教学;大学第二学年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开设学术英语类课程,同时开设文化类英语选修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利用小班教学优势,采用基于任务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标签:卓越工程师;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目前,各高校都为卓越工程师班配备了比普通班级更为优秀的师资和优越的硬件条件,但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上,相应的改革措施还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卓越班的优势。为更好地完成卓越工程师班的语言技能培养任务,大学英语应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全面提高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沟通能力。 一、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問题 1、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其他普通班级的课程设置相同 虽然西安科技大学为卓越工程师班配备了全部授课教师为正教授职称的强大师资,以及实行了小班教学,但课程设置上和其他普通班级相同,并无相应的变化。 2、同一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很大,未实行分级教学 目前西安科技大学的卓越工程师班实行小班教学,一年级末参加国家四级考试,且两年内学生固定在同一班级上课。根据笔者的实际观察和体会,同一卓越工程班中学生的英语入校水平差异很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好,英语水平略高于普通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个别学生英语优秀,入校初,托福成绩即可达到101分(满分为120分),但同时也有少数学生英语基础很差,与普通班级的英语最差的学生基本相同。英语水平差异如此之大的学生两年之内都在同一班级上课,很明显不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其结果是,或者英语优秀生被放弃,或者英语水平差的学生被放弃。 3、小班教学的优势未能得到发挥

卓越工程师

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隧道及地下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 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独立从事隧道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以及相关道路、桥梁规划、设计、施工、监 理、管养等专业知识和较强能力的卓越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 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岩石力学、建筑材料、工程测量、有限元法应 用、隧道工程、地下建筑结构、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地下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隧道通风与运营管理、隧 道结构电算、结构试验、爆破工程、道路立交规划设计、工程检测与评估、工程勘察、基坑工程、地下空间 利用、土木工程安全管理,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工程测量企业学习、土木工程基础企业学习、土木工程造价 企业学习、隧道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企业学习、隧道工程设计企业学习等(其中企业学习一年时间)。 企业工程实践:依托国内大型科研、设计、施工以及管理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开展工程测量、土木工 程基础、土木工程造价、隧道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隧道工程设计等企业实践和实习,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 践能力。 就业服务方向:国家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建设部各级管理部门,省市交通厅(局)、建设厅、公路局,公路、城市道路及轨道交通建设行业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科研、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及大专院校。 从事主要工作:隧道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矿山建筑等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科研和管理工作。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简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重庆市、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依托的“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 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 内河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通部内河航道 整治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航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工程中心等港口、海岸及近海 工程工程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平台。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专业。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制定专门培养方案,自2012年起每年在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新生中择优选拔30人组建,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校外企业实践累计不低于1年。“卓越班”在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科技活动等 方面实施全面改革。 培养目标:按照“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和学生事业发展为 导向,以回归工程实践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教育为路径,以工程素养为主线,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基础,掌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领域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 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组织管理 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危机应对能力,了解国际工程特点、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级复合型 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部分研究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大学英语、英语听说、科技英语、跨文化交流、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数学建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工程水文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工钢结构、河流动力学、海岸动力学、水运工程施工、港口规划布置、港口水工建筑物、航道整治、渠化工程、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 企业工程实践: 依托重庆市等校内外实习基地,开展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认知实习和社会实践,工程制图、工程测量、 工程地质和建筑材料等基础训练,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等管理实践,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 水工钢结构、航道整治、水运工程施工、渠化工程和港口水工建筑物等课程综合实践。 依托以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为主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工程技术、工程测量、经营管理和 质量控制等内容的毕业实习,联合企业深度参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就业服务方向:交通、水利、海岸开发、市政建设等各级管理部门及相应的设计、施工、科研等企事业 单位及高等院校。 从事主要工作:港口航道工程、海岸工程和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及海洋工程等学科相近专业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 “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简介 交通运输专业是重庆市、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依托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交通运输工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南昌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情况报告 南昌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61所高校之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我校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我校在工程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和优势,我校先后召开了校长办公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相关工科学院“卓越计划”专题研讨会,并邀请行业、企业代表共商大计。目前,我校“卓越计划”的实施正稳步进行,进展顺利。主要做法有: 一、召开各类研讨会 为了实施好“卓越计划”,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带领教务处及专家组先后多次到学院调研专业情况和教学情况。9月27日,分管副校长带领教务处有关人员到机电学院调研实践教学情况,明确指示要抓好有利时机,利用专业优势,切实加强与省内知名汽车企业(江玲)友好合作,加快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为“卓越计划”打好坚实基础。10月17日,学校邀请了工科学院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代表召开了南昌大学“卓越计划”研讨会,与会人员就如何实施“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校企双方要乘“卓越计划”的东风,进一步加强合作,做到合作双赢。同时,也只有做到合作双赢,“卓越计划”才能顺利实施。11月15日,分管副校长带领专家组和其它申报“卓越计划”的负责人,来到机电学院检查实施“卓越计划”专业的整体建设情况。在听取和研讨了专业建设问题后,要求申报单位抓紧时间,针对各自专业在实施该计划中存在的不足,加快建设,特别是合作企业的选定和培养基地建设要尽快落实。

电子科学及技术(卓越工程师班)

电子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班)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专业代码:080606 学制:4年 Speciality Code: 080606 Schooling Years:4 years 信息工程卓越创新班以高考录取和校内二次选拔相结合的方式招生。第一年属于通识教育和大类教育,统一培养。一年后综合个人意愿、成绩排名及人数限制分流进入卓越工程师班或电类联合班分类培养。 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卓越工程师班实施分方向培养:信息系统方向和电子工程方向,具体培养计划见电子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班设有退出机制,且毕业时有高于普通班的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比例。另外,卓越工程师班中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实施的是“3+1+1+1”的6年制教学计划,本科最后1年和硕士最后1年在企业实习,并在企业完成本科阶段毕业设计和硕士阶段学位论文,最后获得工程硕士学位;未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实施的是“3+1”的教学计划,本科阶段最后1年在企业实习,并在企业完成本科毕业设计,最后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 教学定位 1.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知识系统宽厚、工程能力突出、富有主动精神及创新意识的电子信息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培养思路 本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将针对创新型复合人内在知识系统、经验系统和意识系统展开:1.重基础、宽领域、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 2.产学合作环境促进工程能力与产业素养; 3.创新班特色育人文化塑造个体精英意识。 3.实施路径 ◆高层次的目标导向 ◆宽口径的课程体系 ◆全方位的创新实践 ◆英才式的育人文化 Pedagogical Orientation 1.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 To foster high level versatile talents with for broad and profound knowledge system, prominent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2. Train of Thought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 (080801) 一、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93年,并在2013年10月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专业拥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基础理论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立足于河北省经济发展需求、面向工程实践,形成了培养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相关技术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构建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三个教学平台(基础教学平台、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和四个层次(理论基础、工程应用基础、工程应用和扩展专题讲座)为主的分层式、模块化课程群。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了培养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学科平台。 自动化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仪表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自动化包括了许多学科,其基础是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该专业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能在在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设备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工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具有从事自动化相关领域工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熟悉自动化领域相关的技术技能,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和测试能力; 4.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交流、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能够在自动化领域相关企业从事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具有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 注重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校内综合课程设计、工程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的联合实践训练,同时注重科技创新活动等方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自动化卓越工程人才。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自动化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 3.具有运用自动化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掌握自动化工程专业的理

电子专业卓越班选拔方法

****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卓越工程师班”学生选拔工作实施办法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启动的教育改革项目,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学科专业,计划在2014级学生中选拔部分学生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班(简称“卓越工程师班”),现将具体选拔办法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系统改革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选拔一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区域经济对电子、微电子和光电子学产业化人才的需求,选拔一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学生, 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供优质生源保障,将参与计划的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 1.基本学制4年,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累计1年,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第 1-2 学年主要进行公共基础教育、通识教育和部分学科基础教育;第 3学年,主要进行学科基础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第 4 学年,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上,完成以企业项目为背景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校企联合培养、强化实践。省部级重点工程实验室等高水平实践平台向“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开放;加强与产业的合作,与知名企业合作建设专用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 3. 授课模式为独立的班级,学校、学院在师资、实验室条件、教学资源、开放实验室项目、电子设计竞赛等方面予以倾斜,优先考虑试点班。 4.“卓越工程师班”在学习过程中,将实行退出制度, 三、选拔对象和报名条件

浙江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001]

浙江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一、总体概况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自2010年6月正式列为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学校后,我校以试点工作作为工程教育提升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以面向浙江区域实际的工程实践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依托产学研战略联盟,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实现未来卓越工程师的精细化培养。为此,学校建立了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专业改革,如:修订相应专业标准,完善专业培养方案,整合课程体系,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国际交流等,积极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工作。目前两个试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均已完成2010级、2011级、2012级校内二次招生工作;学生对“卓越工程师”计划充满兴趣、报名踊跃,经过选拔,两个专业分别独立组成了卓越工程师班,按专门制订的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组织教学。 目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顺利。 二、组织管理 (一)“卓越计划”管理实施工作体系 校院两级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卓越计划”管理实施工作体系,下设领导小组、校企合作委员会和办公室。 学校“卓越计划”领导小组由浙江省特级专家、校长张立彬为组

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主要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政策协调、资源保障等;“卓越计划”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挂靠教务处;校企合作专家委员会由学校相关专业专家、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合作企业领导和教授级高工组成,指导试点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提出质量标准、协调校企关系、担任教学顾问(如图1所示)。 学院“卓越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负责;“卓越计划”工作实施小组主要由分管学院教学的副院长担任组长,各学科方向具有良好工程背景和素质的一线骨干教师组成;院级“卓越计划”校企合作委员会由与培养专业相关、省内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设计院和科研院所的负责人、学院教学、科研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确立人才培养方向、审议工程师培养方案、拓展整合实践资源、组织教师工程实践培训和聘请企业师资等,同时在合作企业,分别设立人才培养协调组、教师组、(实践课程)管理人员,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及规划各项建设工作。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工程师) 2010级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 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系统知识,获得 化工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的能力,以石油和天然气加工为 特色,能在炼油、化工、能源、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过程的控制、 化工过程软件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要求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学习 物理化学、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及化工热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 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本专业不仅是通用的过程工程学科, 而且是高新科技和新兴工业的重要支撑学科。实验班学生培养注重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特别是石 油和天然气加工过程中的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两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并以通用过程工程为主线培养,营造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良好基础。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4)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5)熟悉国家对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位课程:高等数学、基础外语、大学物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 学、程序设计语言(C)、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石油炼制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班介绍

2012年卓越工程师班介绍 广东工业大学于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高函[2011]17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 一、招生专业 2012年我校拟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等六个专业招生实施“卓越计划”。 二、特色与优势 1、培养学制及模式 “卓越计划”专业学制四年,按照“3+1”模式实施,即学生有3年时间在校学习,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联合培养基地学习和进行毕业设计。各专业部分课程聘请企业高水平的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学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的共同指导下,以企业实际项目驱动进行学习和训练。 2、就业前景好 学校已与省内多家大型企业和研究院(所)合作,建立了卓越工

程师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在同等条件下,企业将优先录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学生。 3、实施全新的学籍管理机制 “卓越计划”专业的学生按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两阶段实施学籍管理。校内学习阶段的学籍管理按《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条例》执行;另外,学校为学生建立企业阶段的学籍管理档案,校内和企业学籍档案一起构成学生整个大学期间完整的学籍档案。 学校采取“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卓越班学生流动机制,对不符合“卓越计划”培养要求的学生,根据分流办法将其转到相应专业继续学习。 4、2012年拟招生实施“卓越计划”的六个专业是我校的优势专业,具有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优秀学生还可以获得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南京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意见

南京工程学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汇报 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以来,我校对“卓越计划”的实施非常重视,将“卓越计划”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助推器,先后两次召开校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明确提出“给政策、给资源、给经费”,确保真改实做,做出效果,做出经验,形成示范,全面推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 1、出台了实施“卓越计划”的专门文件。 学校制定下发了《南京工程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改革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落实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的办学道路,主动服务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需要,以“深化改革、创新模式,提升质量,争创一流”为指导,积极创立高校与业界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与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工程实践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主要目标: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线,以培养高质量“现场工程师”为目标,以合作教育为途径,创建“业界全程参与,产学深度融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条主线(能力培养),两个支撑

(学校、业界),三个维度(学校培养、企业实训、自我提升),四个平台(技术资质培训认证、科技竞赛、自主学习,综合素质培养)的培养体系。 2、建立了“卓越计划”的组织管理机构 (1)学校成立了以孙玉坤校长为组长,教学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评估办、人事处、学工处、财务处以及相关教学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会议,明确了各部门在实施“卓越计划”中的分工,对人力资源调配、财力支持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统筹协调。 (2)学校成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指导委员会”,教学校长吴中江担任主任委员,江苏省电力总公司副总经理和江苏省机械工业协会孙玉泉高级工程师担任副主任委员,教务处处长、试点专业带头人和合作企业相关负责人为成员。先后召开了两次会议,对“卓越计划”的实施、指导与评价等具体工作进行了研讨。 (3)学校成立了“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办公室”,挂靠在教务处,负责协调日常工作。 4、明确了实施“卓越计划”的支持政策。 (1)学校在原有专业建设经费基础上,每年支持“卓越计划”15万专项资金用于试点专业教学改革,补贴学生实训实习、购买学生保险等费用。对“卓越计划”试点班教学经费单独核算。 (2)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优先考虑试点专业的教师出国研修、企业培训,每年预留(10~15)%专任教师编制,用于引进或聘请企业资深专业人员到校任教。

四川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四川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11年上半年工作进展报告 2011年上半年,四川大学围绕《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和按照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总体培养方案,进一步加大对计划的组织和实施,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11年上半年工作进展报告如下:一、进一步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和和专业培养标准 根据教育部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度阶段检查反馈的专家组意见,组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进一步修订了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培养标准。如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对照培养标准对卓越工程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设计,并对现有课程进行了整合,组织主讲教师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订,大纲修订中注重启发式教学、课程讨论、专家讲坛及考试改革等。同时邀请学院和企业专家对教学大纲进行审定,确保专业培养标准、企业导师进课堂等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企业实践教学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关键是在企业的培养,四川大学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和专业的特色,在企业培养方案中着重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企业实践教学。如轻化工程专业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和轻化工程专业的特色,在企业培养方案中,与皮革产业链对应,改革实践教育环节,成立六个培养板块,包括“制革板块”、“制裘板块”、“皮革化工材料板块”、“革制品板块”、“检测板块”和“校内实习板块”。同时六个板块的负责人分别由皮革工程系和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相关领域专家担任,如皮革化工材料板块由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合成革研究中心主任范浩军教授担任。六个板块的前五个板块建在对应的企业或检测单位,学生可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分别在这几个板块的企业进行工程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工作。各板块由皮革行业产业链对应生产企业参与,实现为皮革产业链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共同目标。 三、加大与企业合作,签订协议共同培养卓越工程师 为使更多企业承担我校学生到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任务,学校进一步加大与企业合作,与30所企业签订了共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协议。如学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协议》,轻化工程专业与我国皮革及相关行业重点企业签订了10份“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协议”、“校企(检)合作协议”或“川大皮革实习实验基地协议”,部分企业今年暑期已接受我校学生实习、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与中水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签订了《中

临沂大学信息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doc

临沂大学信息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为实施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学院经过讨论,拟从20120年起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期望在10到20年内为计算机专业类和电子信息类培养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结合以往工作经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1.组织管理 成立临沂大学信息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1. 临沂大学信息学院拔尖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讨论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 组长:张问银李洪杰 成员:颜骁辛沂彭洪君李英奎韩维同 2. 临沂大学信息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小组 组长:张问银 副组长:颜骁李英奎辛沂 成员:王守志王九如杨中华刘印峰王瑾王海峰何淑庆刘夫江柏圣华 工作组负责本项目的实施,包括起草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及相关政策,负责学生选拔和考核,以及聘任学生导师及任课教师等。政策和方案等重大问题报学院党政联席会讨论批准。 2.学生选拔 计划今后每学年第二学期在信息学院各专业大二学生中公开选拔热爱学习、成绩优异、有志于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软件大赛或电子设计大赛的学生进入“信息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其中计算机科学研究和软件大赛班20人,电子设计大赛班10人,宁缺勿滥。入选学生要求必须参加一项由导师指定的学科竞赛,计算机科学研究和软件大赛学生原则上要求参加齐鲁软件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赛班同学要求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参加同学的报名费由学院承担,参加完后由教学办协助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申请相应的学分,具体要求参照帮助教师进行科研训练执行。参加卓越工程师班的同学未来在考研时由学院出具相应的证明予以推荐。

入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学生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指导教师将每年或每半年(具体根据实践情况加以调整),在对入选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估的基础上,对计划内学生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吸收计划外优秀学生(包括从其他专业转入的学生)加入其中。最终确定合适的学生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选。 对学习的兴趣以及是否有志于从事相关领域的高端研究或应用是工作小组进行选拔的重要依据。初次选拔主要以老师面试并结合学业成绩为依据。后续的双向流动则主要以成绩和平时的考察为依据。 师资队伍 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组将挑选一批由学科竞赛优秀导师或科研工作活跃的副教授组成的导师组作为入选计划的学生的导师,。导师必须亲自负责学生的大

生物医学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

北京理工大学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

目录 生命学院简介 (3) 北京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3+1) (5) 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 (5) 北京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3+1)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9) 北京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3+1)卓越工程师培养学校标准实现矩阵 (19) 北京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3+1)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23)

生命学院简介 针对生命科学国际国内的主流发展方向,结合国家的重大需求,生命学院因势、借势进行建设,实现了学院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拥有了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标志性成果,形成了很好的研究型育人平台。重视学院文化建设,在高度交叉学科环境下进行人才培养,形成了以“健康、快乐,团结、发展”为核心的学院文化。建立了重点发展、以点带面的生命科学学科发展体系,形成了产、学、研、用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学院现设三系、二所、一中心,即以教学为核心的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工程系和药学系;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空间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和现代生物与医药工程研究所;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现设有生物医学工程(含卓越工程师计划)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生物化工(含卓越工程师计划)和生命信息工程两个二级(方向)学科博士点;生物学和药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两个专业学位(含卓越工程师计划)硕士点;生物工程(含卓越工程师计划)、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含卓越工程师计划)三个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缘分布广,学术思想活跃的青年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有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教育部长江讲座特聘教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

卓越工程师计划

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加强开放性实验室建设 201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在教育部公布的“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中长沙理工大学榜上有名。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应结合我校教育的实际,进一步坚持“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鼓励与促进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开发其创新性思维,启发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在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科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在“卓越计划”背景下,传统实验室教学已不适应培养计划的需要 1)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固定,不利于因材施教。 从实验安排上来看,全班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在同一地点,进行同样内容的实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能会迅速完成实验,有较多的富余时间,出现了“吃不饱”的现象,而对于基础较薄弱,或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可能无法按时完成实验。另一方面,传统实验教学通常属于验证性实验,使用固定的教材,规定相同的实验内容,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教材上列明的实验步骤做好每一步,不需进行任何改动,一般都会得到成功的、意料之中的实验结果,个别即使实验做得不太成功的学生,也可以借鉴一下别人的实验结果。整个实验过程缺乏主动和探索,无法实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传统实验教学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需要。 今后,实验教学的改革必然向压缩演示性、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内容的方向发展。但是,如何保证让学生在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压缩后,仍能深刻地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在完成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时,能不因基本操作的失误而导致实验的失败,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教学效果是在实验教学改革中新出现的、必须尽快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传统实验室功能单一,不能适应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需要。 虽然经过十余年的不断改革,各高校开始打破实验室的院系界限和专业界限,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况 及我校实施计划的阶段进展 背景资料:工程教育学系基本架构 华东理工大学工程教育学系成立于2009年10月23日,是学校负责工程教育学研究、工程教育管理与实践、工程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工作的专门机构。将以“全过程、全包容、全民性”的全面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突出过程工程特色,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中心工作,开展前瞻性高等工程教育学研究,服务学校和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事业发展大局。 工程教育学系、理工优秀生部和高等教育研究所三位一体,主要负责:高等工程教育学研究、工程文化普及;优秀生(包括卓越工程师)培养;《化工高等教育》等杂志编辑、出版以及工程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在职培训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工作。其组织架构如下图(图1): (图1) 第一部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 (一)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 我国工程教育支撑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高等工程教育的在校生达到773.3万,占高校在

校生总规模的36%,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工程学科本专科毕业生总量及其占全部本专科毕业生的比例均位居世界各国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与此同时也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实现这些战略目标要依靠工程技术,其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经济全球化挑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还存在三个“滞后”和三个“不适应”,即教育思想观念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教学资源建设滞后于办学规模扩张,教学设备水平滞后于行业技术发展;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不适应,封闭培养环境与应用型人才成长不适应,教师队伍专业实践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不适应。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瓶颈。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合格工程师可获得数量严重不足”,甚至在1999年到2003年的参评国家中,中国内地年年排列倒数第一。尽管2004年后的情况有所好转,但仍不尽如人意。现有高等工程教育难以满足国家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深远意义及其紧迫性对于未来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工程师,国际工程教育界已经形成了共识。首先,工程师需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解决全球所共同面临的环境恶化、能源危机、人类生活和健康等问题做出贡献。其次,需要加强对工程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并通过实施领导力培训计划,使之具备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同样不能或缺的还包括培养工程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由于我国工程教育量大面广,而且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将事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乃至整个民族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为此,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工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各项任务,提出了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作为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

武汉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武汉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一、总体概况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面向工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遵循“三创”教育的办学思想,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建立现代工程教育体系,引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三创”人才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总体思路 在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工程实际为背景,通过密切学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目标定位 充分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师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实现“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校本科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性,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优异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够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高级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四)参与专业 武汉大学主要是在水利电力类、测绘科技类、电子信息类、动力机械类、土建资环类等工科专业中选择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层次以本科为主,硕士、博士为辅。2012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2〕7号)发布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武汉大学共有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与水利部联合共建。 (五)培养层次 在水利电力类、测绘科技类、电子信息类、动力机械类、土建资环类等工科专业中选择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层次以本科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 培养方案

北京化工大学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自动化 二○一二年二月

目录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化工程师培养整体思路 (1)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化工程师培养标准 (5) 自动化工程师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10)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化工程师培养方案 (14)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化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 (19) 培养方案实现企业导师信息 (30) 信息学院具备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承担专业课程 (31)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化工程师培养整体思路 自动化 一、指导思想 基于”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 基于中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对化工自动化工程人才的迫切需求, ”卓越工程师自动化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 以工程技术为主线, 在坚持理论基础、突出化工特色、强化工程实践、培养创新人才的宗旨下, 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依托我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北京市重点学科, 学院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 本专业自动化技术和仿真技术科研/工程互动的强项, 本专业原有实验班创立和运作的经验, 校企的良好合作关系, 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方面的经验积累, 面向国际交流, 强调学科交叉, 融合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企业实训和企业培养等人才培养环节, 探索和形成特色鲜明的自动化高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 二、培养目标 1.具有自动控制、系统工程、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与网络、现代通讯与信息化技术等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 2.掌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实施、运行、管理的基本技能; 具备在自动化及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管理和知识创新的综合能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2013年1月28日 2011年9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列入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试点高校,2012年2月我校通信工程、信息安全2个本科专业被批准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校正式启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建设工作。一年来,学校根据教育部“卓越计划”的相关要求,稳步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总体概况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及人才强国战略,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深化工程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在企业的深度参与下,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一批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卓越工程师,并创建具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二)总体思路与目标定位 我校着力实施“卓越计划”,大力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和工程教育模式,创建在省属高校中具有示范意义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 2011年起,每年组织工科专业申报“卓越计划”,从点到面,面上逐渐推开,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有条件的所有工科专业都申报“卓越计划”,到“十二五”末参与

“卓越计划”的全日制工科本科生人数达到30%。” (三)参与专业、培养层次、学生情况 目前我校参与“卓越计划”项目的是本科生层次的通信工程和信息安全两个专业学生,通信工程专业80人,信息安全专业40人,总共有120人参与。 2012年1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软件工程作为校级“卓越计划”项目实施。2012年8月,我校组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自动化4个专业,申报国家“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正在教育部的审批过程中。 二、组织管理 为了更好地实施“卓越计划”,建立了校院两级组织管理体系。 学校成立了“卓越计划”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办公室等机构,每个机构职责明确,从组织架构上形成了“卓越计划”实施的有力保证。详见附件2。 学院成立了领导小组、校企合作专家组和“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详见附件7。 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卓越计划”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做好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等,另外在师资培训、学生交流、教研立项等方面也给予大力支持。 三、政策措施 (一)学校层面出台的政策措施 1.经费保障。学校给予每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每年20万元专项经费,同时对参与“卓越计划”工作的专业以及相关课程给以额外的工作量补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