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与精神的_战争_读刘志钊的长篇小说_物质生活_

物质与精神的_战争_读刘志钊的长篇小说_物质生活_

物质与精神的_战争_读刘志钊的长篇小说_物质生活_
物质与精神的_战争_读刘志钊的长篇小说_物质生活_

◆ 当代文艺评论

 物质与精神的“战争”

———读刘志钊的长篇小说《物质生活》①

李万武

哲人最能化简复杂,说人的世界只有两样东西,一是有形的物质,一是无形的精神。当然这也同时简化了人自身:人既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正常的生命活动无法在物质和精神缺位的条件下维持。整个人类绵延无尽的生命活动,实际上就是在物质和精神这两样东西的文化规定中疲惫奔突。但是,在哲人的表述世界里,物质和精神却是一对甚为和谐的搭档,相互紧紧地制约着、依存着。当哲人给我们造出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警句的时候,我们甚至也觉察不出这里边的严峻冲突。

刘志钊的小说感觉显然不是来自哲学读本。它是在当代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生命历程的感性大世界里,惊怵的洞察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严重冲突乃至“战争”的。应该说,这是刘志钊为自己的小说创作捕捉到了一种大感觉。感觉,这已是当代作家们最上口的字眼了。作家们口中的这种感觉,如果不是浮浅的“感觉主义”的话,它应该是艺术思维的别一种说法。在文学里,只有能够真正感觉得到自己全部所写的时候,作家才有可能把自己所表述的情思,以审美方式提供给读者们的感觉。在文学审美里(其实是在整个审美领域),不经由感觉的通道,就不会有情思对心灵的抵达。有人说,人间一切问题的最后层面都是哲学问题。哲学指向的是元问题、大问题。小说家刘志钊用《物质生活》传达给我们关于生活、生命的感觉,就极富哲学意味,因此属于大感觉。他不理会时下的一些精英理论家们鼓吹得天花乱坠的“私语化”、“私秘性”,即“个人化写作”之类的文学时尚,努力把显然大大超出了狭隘“个人化”视域的一个抽象的元问题,即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沉重话题,还原为缤纷的社会生活,还原为感性的血肉生命,还原为惹动情思的感觉,并通过这种还原给予今天正在物质和精神的死死规定中疲惫奔突着的人们以足够的警醒。

61

刘志钊的小说命名就透露出一种反文学时尚的姿态。为了强调小说所表达的大感觉,他竟相中了一个一眼望去便顿生老气和枯涩之感的字眼,丝毫没有顾及这会哄跑了已被那些带有“浴女”、“宝贝”、“妻妾”、“小姐”之类的性感题名挑逗得越来越亲近欲望而疏远精神的大批受众。其实,《物质生活》并没躲避男女关系。小说有一个令人心痛的爱情悲剧故事,作小说情节的贯穿骨架,这就是校园诗人韩若东与乔其的爱情。在《物质生活》里,爱和诗都是作为精神、精神生活的一种象征被使用着的。所以,小说里的这两个人物间的爱慕,表现为心灵对心灵、精神对精神的征服和吸引,传达的是真爱的大感觉,而绝非“身体写作”派作家沉溺于其中的所谓“生殖气息”。作家在这两个相爱者身上,把爱情还原到心灵、精神的元点上,显然是为着笔者在这篇评论文章的题目上所点明的那种“战争”而蓄势。小说后来的情节告诉我们,韩若东与乔其的真爱,也包括小说里另一对青年即韩若东的两位大学同学沙岗和艾可加的爱情,都是被物质派遣的“杀手”———金钱给最后击碎的。

韩若东与乔其的爱情故事长度约为十八年,起始于北国蓝城大学校园里,那是刚刚逝去的那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叶,一个被如今一些知识分子称之为“理想主义盛行”的年代。大学校园里一派浪漫的青春气息,学子们通宵达旦地辩论、读诗、跳舞、排演话剧,“到处都扯响颤抖的吉他声”。韩若东与乔其的纯情真爱,是这样的时代环境里的一粒优美的精神火花。然而,韩乔真爱却遭遇了韩若东的恩师、乔其的父亲乔万里的坚决抵制。乔万里给韩若东这一届学生讲授法国文学史,他本是很欣赏韩若东的才气的,认为韩若东是他所教学生中“最具语言天赋的一个”,并对这个少年失怙的爱徒给予过父亲般的情感关怀;但他就是不允许这个爱徒成为自己的女婿。乔万里懂诗,他是认真研读了女儿拿给他的韩若东的诗之后,才没拍板女儿的爱情的。

他从诗里认出了韩若东是那种“离生活太远”的人,他的决绝是为了使女儿避免因“贫困最后导致乏味和腻烦的爱情”。真爱是很难阻隔的。在乔万里的阻隔面前,如果韩若东能够割舍他与乔其的相爱,他们也许就成不了小说家借这番爱情遭遇所描述的“战争”中被战败一方的生命载体了。一向特立独行的韩若东经不住来自恩师的打击,没等毕业分配就轰动地从蓝大“失踪”了。这是一步致命的“败招儿”,他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迅速掉进贫穷,并体味了贫穷果然是爱情的危机力量,致使后来在终于获得了与乔其的婚姻之后,便开始不顾一切地攫取财富,出于对情敌蒋运满的疯狂嫉妒,也包含“报复”恩师乔万里,最终被金钱变成了魔鬼。财富和金钱没能拓宽它的占有者的胸襟,韩若东越来越狭窄和暴戾;于是诗和爱情都从他的生命里退席了,韩若东的最后结局是杀死妻子乔其,也使自己变成了真正的疯子。发生在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物质对精神的“战争”,就这样有胜有败地结束了一回。

物质和精神本来是不该结仇的。从大道理上讲,谁也没有道理打倒谁。它们都为生命所需要,缺了哪一样都会衍生出严重的生存危机。然而,它们之间的“战争”,却总是在个体生命过程中惊人地呈现着。韩若东形象,就解说了这一点。而且,人们还能在这类呈现中强烈感受到一种“规律”:精神通常不抵物质坚硬,精神不易挤

62

兑物质的位置,而物质却多有击败精神的纪录。《物质生活》里的韩若东,便是透露这种“规律”的个案。

个案的、现象的韩若东,同时是普遍的、本质的韩若东。因为个案、现象的韩若东,鲜明、生动地传达了作家对他所处的时代生活的某种“大感觉”。诗人气质的韩若东虽时常被突发的冲动所怂恿,很是特立独行;但他支配自己的能力,总是抵抗不过他所遭遇的社会现实对他的规定和塑造,他归根结底是社会现实的一件“作品”。

韩若东赶上了一个特别的时代。小说写道,到了韩若东就要毕业的那年春天,“商品经济,已经像装满杂货的火车,铿锵喧哗地闯进蓝大校园”。这是韩若东的同窗好友沙岗的一句叙述。沙岗是整部小说的结构性人物,小说家刘志钊就是以沙岗的口吻讲他要讲的故事的。关于迅速而至的商潮在大学校园打造出来的“风景”,沙岗讲述过这样一幕:“学生们自发地办起了咖啡馆,小卖部,甚至还有缝纫铺,经常有人贸然敲开你宿舍的门,向你兜售方便面和领带,或袜子裤头什么的。有外校学生到我们学校来做生意的,我们学校也有学生走出去,到校外去抢占地盘赚外快,美其名曰:勤工俭学。校园里很是热闹,也很让人担心。食堂也都开始承包了,多开了好几个,分出三六九等。中档以下的食堂,到了中午和晚上吃饭的时候,总是挤破脸打破头,生怕物美价廉的饭菜给别人买光。再也没有我们刚入学时手里拿着书本边背英文单词边排队打饭的情景了。我们从高档食堂门口走过的时候,可以看见里面不多的用餐者正在细嚼慢咽,他们饭桌上摆着绿色的啤酒瓶子。”校园内外兴起的商业活动,迅速在学生中间划分出了贫富,出现了最初的价值追求上的倾斜:刻苦求知的风气让物质享受的强大诱惑给消弭了。抓到了钱的,和没能抓到钱的,都有些魂不守舍起来。沙岗的恋人艾可加当时是校园商潮的“观潮派”,但她后来成了最“物质化”的女人。毕业后她虽与沙岗结婚生子,但嫌弃留校教书的沙岗贫穷而终于分手,后来成了一直与韩若东明里暗里争夺着乔其的大款蒋运满的情妇。有人把商业时代像艾可加这样地走出婚姻喻为“走出体制”。在《物质生活》这里,艾可加的走出婚姻倒应该称之为“走入物质”。

以沙岗口吻描述的另一处“景观”,出现在蓝城市中心新华书店门前:“……已经有了几个举着写着`家教'纸张的学生,恭恭敬敬站在那里,面对喧来嚷往的大街和行人。他们手里的白纸黑字,和他们白净的面孔和黑色的眸子一样纯洁,触目惊心。在围观他们的行人中,只有很少的几个妇女会走上前跟他们交谈。那是我不忍正视的一个角落,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去书店看书,又必须经过那里,于是我就快步越过他们站立的地方,甚至都不让自己的余光瞥见他们。事隔多年,家教的职业已经极为正常和普遍了,新华书店前面的学生也多多益善地站成了两排,周末和星期天的时候甚至还有三排。但它仍然是我心里的一个痛处。”这绝不是一处微不足道的闹市街景,而是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精神“切片”。它不该只是小说人物沙岗个人的痛楚,实在应该是全社会的一大痛处。因为它明示给人们的分明是严重的社会病症:涵养、守护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社会领域,已经迅速“走神儿”,再也不好说是纯洁的“精神花圃地”了。以种种动听的新潮概念包装着滚滚物流,已经成功地把成群稚嫩

63

的学子们,从学校的教室和图书馆过早地冲击到喧嚷的闹市,变成“恭恭敬敬站在那里”的特殊商品。“他们手里的白纸黑字,和他们的白净面孔和黑色的眸子一样纯洁”,这种纯洁之所以“触目惊心”,是因为这种“纯洁”,实际上同时是精神上的幼稚或苍白。如果从沙岗看到的这一代学子开始,大学校园里朗朗读书声已经不再被认为是必要的、神圣的,而让所谓“走向社会”的杂乱脚步声响彻云霄,那么,可能就是可怕的社会性精神错乱。

《物质生活》通过沙岗的眼睛给出的前述两处特写镜头,也可以看作是对小说主人公韩若东所处环境的一种带有抽象和寓言意味的衬景交代,而构成韩若东具体的生存环境的则是一群这样那样折射着特定社会情状的知识分子。韩若东被结构到这伙人群里,也在这伙人群里相互塑造和解构。

其中,对韩若东改塑作用最重要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校园里的乔万里,一个是校园外的蒋运满。

乔万里在《物质生活》里出场时,简直就是韩若东、沙岗这伙大学学子们崇拜的偶像。小说里,乔万里“非凡的学识和风度从第一堂课就攫住了我们二十颗年轻的心”,但乔万里并不是一位有思想的精神导师。他是以许多外在的东西,讨得了青年人的喜欢。诸如:乔万里虽已花白了头发,但“那张脸却算得英俊,棱角分明,眼镜后面那双秀目可以推算出二十多年前那个风流倜傥的外交官形象”,“他的好牙齿就像他的好声音一样,一张嘴就暴露出来,令人愉快”,“他的那双白皙,瘦长,指甲经过认真修剪,站在你身边解答问题时,按在你课本上,真像一对艺术品,使你忍不住想复制他们”。应该说,乔万里也很有一些讨学生们喜欢的“小动作”,比如,“他沉思的时候喜欢侧着脸,说话时则用眼睛拿住你,仿佛只要跟你认识了,你就值得他这么重视”。“第一堂课他跟我们班上的每个人轮流握手,听你简单介绍自己。这时我们都隐隐有种莫名的感动,感觉自己成人了。他重视你,这跟别的长辈不同。”“周末,老师常约我们去他红四楼家里聊天,有时也在那里吃晚饭。”乔万里还会弹钢琴,学生们到他的家里时,他“经常让女儿弹钢琴给我们听,有时他自己也弹,或者同女儿合奏。我们感觉女儿弹得比父亲好,可是父亲却经常批评她。”但是,读者很难感到这个受着学生崇拜的大学讲坛上的人文和审美知识分子表现过他思想有何深刻和精神有何超拔之处。相反,他倒是一个怯懦的个人主义者(连张狂的个人主义者都不是),他懂诗却从不谈诗,只是因为在思想禁锢的年代他因写诗丢掉过外交官的身份。在他家里,当韩若东与蒋运满围绕着文学问题争吵起来时,乔万里呼应已在商海里显出才干的蒋运满,断言“中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将不再需要诗,甚至可能不再需要文学。”在《物质生活》里,诗、文学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或喻指。作为人文、审美知识分子,乔万里应该懂得文学是什么,因此,他若是慨叹文学在物流面前的落寂,这是他的觉悟;而断言中国“不再需要文学”,则是在替精神向物质举起了表示投诚的白旗。这一点在后面的情节里不断得到证实。他阻挡韩若东成为他的女婿,就是因为他觉得韩若东离精神太近而离物质太远(他的说法是“离生活太远”);当韩若东“失踪”到云南受穷时,乔万里已经先于他的学生去亲近物质功利了。他大约是蓝大校园里最早停了校内课程到校外创收赚钱的大学教师。乔万里就是这样层面上的知识分子:他们肯定是很有一些专业知识,却并不同时拥有令人轻视不得的精神信仰或操守。拥有这种

64

精神信仰或操守的人,必须是胸怀宽广、肯于关怀某种全局性社会问题的,而不可能是某些狭隘、猥琐的“自我主义”者。乔万里至少是个目光短浅的人,一个没有公共观念的人。断言“中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将不再需要诗歌,甚至可能不再需要文学”就算是他对公共事务发表的唯一一条见解。小说写到的乔万里的其他言行,真可全部以“私人性”、“个人化”加以涵括。《物质生活》写出这样一位精神苍白的大学教师让韩若东们崇拜,这首先是小说故事的需要,因为乔万里若不是这样一个人物,韩若东的悲剧命运就缺少了一种具体的外在推动力。其次乔万里形象可能还有一层不属于作家经意赋予的蕴含,这就是商潮时代或物质时代“精神花圃地”里的严重精神匮乏,该育人的地方只能传授知识和技艺,却没有精神传承;该有精神导师的地方却只有靠学识谋生的“教书匠”……

蒋运满被小说里的沙岗称作“一个新形象,或者说是一个新象征”。用现在流行起来的命名,这所谓“新形象”,应该是新兴的中产阶级形象。蒋运满当过知青和工农兵大学生,也算个知识分子,是中国大地上最早出现的那批“新中产”中的一员。他所以能抢得“先手”,是因为所处的“地势”优越。他的父亲是省经贸厅在任的厅长,且在外交部任过职。在“关系(权力?)也是生产力”的年月,像蒋运满这样有些权力背景的人物,只要头脑多一点“机灵”,靠“空手道”迅速发达起来的可能性极大。他有一套咄咄逼人的关于时代的理念:“现在让我们来看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时代吧,让我们先搞明白这个时代基本特征是什么?这个社会的主要情感是什么?是实利主义,是金钱至上,你们不反对吧?大概谁都无法否认这是一个商业时代。商业时代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一个极端的年代,它就像战争年代和政治年代一样,都是极端的年代。现在挂在很多口头上的一句话就是商场如战场。那只是从微观上说,说的是战役,而不是战争。从宏观上就应该说,商业年代如战争年代,其剑拔弩张之势应该更甚于战争年代。在这样的年代我们需要做什么?首先就是要选好自己的立场,你打算做参战者,还是当炮灰?你准备进攻还是防御?认清了这个形势,你就要考虑自己的问题,就是你手里有没有武器?强硬的武器?这武器不是别的,那就是钱。有最多的钱就等于拥有了好的武器。钱, MONEY!那是什么?it's sort of w hat we have instead of chairman。钱是我们用以取代领袖的东西。”韩若东是在与蒋运满讨论是否需要文学时,聆听到这番“中产阶级宣言”的。当时,对诗情有独钟的幼稚的校园诗人韩若东,被蒋运满的宣言轰击得“砰”然躺地,“浑身颤抖”,他太受刺激的时候就犯癫痫症。可是后来,当韩若东身陷贫穷,并认识到大款蒋运满作为情敌对他的严重威胁时,他却翻然认同了蒋运满的“现代真理”。他怀着对蒋运满的仇恨和疾妒,疯狂地追逐起蒋运满来。蒋运满当然与自己这位追逐者势不两立。他当然要比韩若东老道。他明里一副善相,表面行为上,甚至“完全不见实利主义的影子”,暗里却不断给韩若东设置陷阱,不断不露声色地激怒对手,令其丧心病狂和暴戾、霸道得众叛亲离。

如果说乔万里主要是通过断绝爱情,首先把韩若东逼向贫穷(不去说他没能成为韩若东的精神导师),那么,蒋运满则是把陷入生活和爱情双重困境里的韩若东引诱进占有金钱和物质财富的角逐场,将这个刚刚起步的审美知识分子从精神领域俘获过去,推向“物质化”之路,使精神的韩若东变成物质的韩若东。

65

这两个人物在完成对韩若东的塑造上,是以接力方式表现出的一种社会合谋或合力。

当然,韩若东最终还是毁于自身的精神弱点上。在强大的物质诱惑和逼迫面前,他本来就不是精神上的富有者。

韩若东并不是一个成熟的审美知识分子。当他热恋着诗歌的时候,在他身上,虽然不乏丰富的携带着灵气的软情绪,却鲜有真正属于精神的那种硬东西。他可以依靠这种素质成为一时很有情绪感的校园诗人,却难以在严峻的、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人生旅途上,成为凭借坚定的精神操守和人格自觉,把握自身命运的人。

应该说,乔万里是看懂过韩若东的诗的。他在以诗为由阻止女儿乔其与韩若东的爱恋时,曾这样评韩的诗:“读了这些诗,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看法,他是个精神上高度自治的人,精神上高度自治,你懂吗?这种人势必离生活太远。就是这句话,他离生活太远。”乔万里的话说得“很学问”。我们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他是从韩若东歌吟自我的小情趣、小感觉的诗章里,看懂了韩若东是一个精神视域逼仄的自我主义者。所谓“精神上高度自治的人”,并不是指有高度精神自律的人,而应该是指封闭在狭隘的自我感觉里的人。说韩若东“离生活太远”并不是说他不在生活之中,而应该是指他太离群、太拒绝社会,是悬空在自我感觉搭构的空中楼阁里。这种人善于经营小感觉,在涉及个人利害的事情上,可以表现得没完没了的敏感或尖锐,但对于个人以外的公共问题、社会问题则完全可以视而不见,一概没感觉。他们只热衷于琢磨自我,而不屑看懂他人和社会,他们离中国问题太远,很难成为真有思想的人。他们的思想、精神被自我窒息了。这一切,韩若东都表演得很充分。在乔万里家里,面对蒋运满的那一套涉及文学、金钱、阶级的“中产阶级宣言”,作为校园诗人的韩若东,基本无言以对,既做不出接受的反应,也没有反驳的能力,只是激愤地“砰”然倒地。而几年之后,他竟又完全成了蒋运满那番理论的俘虏。韩若东基本上是一个以没有头脑为头脑的人,支配他行动的不是从头脑里被郑重邀请出场的理性、精神,而是那些仅仅属于当下的、即时性的冲动或欲望。韩若东前期为爱情而疯狂,后期为与蒋运满在金钱和财富占有上疯狂攀比,都在此列。韩若东前后判若两人,其实,演绎着的是同一个“自我主义”的生命逻辑。

韩若东是一个很能惹动我们想象和思考的文学形象。他让我们联想到小说以外众多的韩若东们。

容易最先被想到的,是韩若东在审美知识分子中的“朋友”。他们与前期韩若东的相近之处,是在文学审美领域,都举“自我主义”的旗帜,都把文学看成与他人、众人、社会、阶级、时代无关的文学家们的个人私事,声称“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有人提出文学要“从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转向只讲述作家自己的故事”,他们蜂拥于亲近私秘的“个人化”写作,尽兴在文学里呈现猥琐的“个人欲念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无目的的飞行”,以及在“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没有爱也没有恨、没有近处也没有远处”的世界里的轻浮人生。

应该说,在文学行为上,小说里的韩若东并不及小说外面的韩若东们“自我”得更疯狂,小说里的韩若东只是个幼稚的校园诗人,他只是沉溺于表达“自我”的小情趣小感觉,不向此类情绪以外展笔,其格调不

66

仅并不猥琐,而且还很有可人之处。小说外面的韩若东们则是恶性膨胀了小说里的韩若东的“自我主义”,他们在对文学和精神的破坏性上,比之只是校园诗人的韩若东,真正是“后来居上”了。

小说里外的韩若东还有一点最大的不一样,这就是,小说里的韩若东后期已从文学所属的精神文化领域扬长而去,专心地与蒋运满们拼死竞争金钱和财富了;而小说外面的韩若东们,则还在风风火火地扮演着审美知识分子的角色,不过,他们已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早已不再为那被物质潮流疯狂挤压的精神说半句好话了。他们正在特别卖力地颠覆价值、躲避崇高、亵渎神圣、消解理想、嘲笑信仰和放逐美善,却还有脸皮欢快地往自己面颊上涂抹着“文学先锋”、“思想精英”的眩目油彩。

他们多么像一群在精神内部向精神举枪开火的英雄!

刘志钊的长篇小说《物质生活》绝不是只为讽喻知识分子而作的。

只是,他描述物质对精神的“战争”这种时代大感觉时,必须写到知识分子。他一定是敏感到了知识分子的精神败落,是精神在最不该败落的地方的败落,是整个时代和社会的精神败落的最痛处。《物质生活》是在最痛处触痛人们对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战争”的思考的。

从人性角度讲,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只应该有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而不应该有它们之间的战争。本文开篇时就讲到这一点:人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正常的生命活动无法在物质和精神缺位的条件下维持。拒绝物质或拒绝精神,其后果都是反人性的。

然而,以物质对精神的挤压为结局的物质对精神的“战争”,却正以“现代化”的名义,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地发生着、蔓延着。按着人性的规定,这应该是不需要胜败而只需要和解的“战争”。因为人性既不需要物质打败精神,也不需要精神打败物质,只需要它们为人性而和解。

和解这种“战争”的总方案应该是救援精神和节制物欲。对此,社会和个人都有事情该做。

社会要补正关于“现代化”的理念。“现代化”绝非只是单一的物质指标,它必须还有一个更要紧的指向即人的生命质量。而离开对人的精神和道德境界的提升,谈论生命质量,就只能是空话、假话。“现代性就是个人性”也是一种导向谬误的观念。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并非就是对个人欲望的无边放纵。这是一个悖论:现代性需要重视所有人的个性发展,就必然抑制个人的无边放纵。社会不能以怂恿欲望的无度膨胀为手段,去刺激、扯动所谓的“现代化”前行。社会必须从对金钱和财富的无度迷恋中撤转身来,给精神留足空间和尊严。要找回健康社会必不可少的精神敬畏:敬畏大自然,崇敬美善、崇高、伟大和神圣……不要愚蠢地把精神变卖给金钱。

社会该做的也都是个人该做的。关键是要从由狭隘私欲圈定的“自我主义”的蜗牛壳里走出来,勇敢地融入广阔,就可能避免踩上韩若东、蒋运满们的脚印……◆

 ①载《收获》2001年第1期。

67

战舰少女r主力选择 舰队搭配详解

战舰少女r主力选择舰队搭配详解 战舰少女r主力怎么选?小编为大家带来战舰少女主力选择攻略,分享战舰少女舰队搭配攻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战舰少女搭配方式吧。 主力和小学生们的区别 主力是在2-2以后用来推图、打活动、养到100级结婚用的(斜眼→ → 小声“hentai”……)!因为主力一般都吃得多,消耗大,所以主力的主要升级方法不是拿去推图,而是拿去打演习。 PS:演习是个好物 演习的经验不是以输赢来判断,而是根据对方的旗舰等级高低来计算的。所以输给一队旗舰等级高的队伍,给的经验也远比赢1级旗舰队伍的多。 小学生是驱逐舰的昵称,特点是吃得少、修理时间短、鱼雷和夜战伤害高。 一队高等级小学生的作用,除了在后面的图用来带队、组成远征必要条件之外,在于日常的低消耗捞船。相对于以后主力们一顿好几百的补给(以及擦弹、假摔一下四位数的维修费),低消耗的小学生是捞船主力的好选择。另外,一队小学生已经足以应付1-4之前的推图。 以下舰船均只为1-1至2-3图中、可通过捞取获得;及通过任务可获得的船只,不包含在2-3之前只能通过建设获得的船只 主力候选: 航母: 列克星敦(任务送):昵称太太,前期能入手的正航。虽然是人手一只,但是实力出色。40级可改造,改造需航母改造核心5个

战列: 纳尔逊(2-2BOSS点、2-3BOSS点;据说掉率比妹妹感人?):50级可改造,改造需战列改造核心5个 罗德尼(2-1BOSS点、2-2BOSS点;):50级可改造,改造需战列改造核心5个 战巡: 声望(1-4BOSS点、2-1BOSS点;):非提战神,暂未开放改造 胡德(1-4BOSS点、2-3BOSS点;):前期容易入手的五星,目前也暂未开放改造 重巡: 欧根亲王(2-1BOSS点):改造之前是高级狗粮,改造后是第一肉盾!30级可改,需巡洋改造核心6个 轻航妈: 突击者:首次充值就送,30级可改造为正航,改造需要航妈改造核心8个 主力过渡(以下船只,均为有更好的就可丢了,不需要刻意去练。如果有爱另说):

高二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高二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 在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 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具有的作用。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能够使我们准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准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 准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准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 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准确地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 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 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2)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 学为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3、世界观与方*的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 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方*是 人们理解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方*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有什么样的方*。不存有脱离世界观的方*,也不存有脱离方*的世界观。 4、世界观与方*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我们能够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的学问。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 ①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实行概括、总结和反 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 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实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 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联系:

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摘要]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特殊群体,承载社会的较高期望,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风貌为社会所持续关注,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向上,务实进取,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强精神。 [关键词] 精神面貌思想道德素质自我发展需求 大学生优良的精神面貌是促社会进步推动力,也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使大学生感到一种自豪感,促使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同时也遏制了一些不良习惯和倾向的产生。因此,大学生好的一个精神面貌,是一个当代社会首先得具备的条件之一。 一、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缺少了一些生气和棱角。大学生应该怎样体现是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面貌 (1)青春的朝气 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最重要的表现是具有青春的朝气,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蓬勃发展的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脱去孩童的稚气,展现生命勃勃的生机,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才是大学生该有的精神面貌。恰同学少年的豪言壮举,在这一时期得以体现。青春就是勃发的代名词,勃发的生命,勃发的精神。 (2)独立性 %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大学时代我们都已经是成年人了,那么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外界赋予我们的独立性和我们自己要肩负起的独立性与过去就有所不同了。大学生精神面貌的独特之处也表现在独立性方面,大学生要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人格是人人都应该做到的,更要有独立的思想,在思想上不依赖别人,有独到的见解。 (3)团结性 有人说“一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别人来体现的。”是的,一个人永远也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具有团结的精神。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合作的时代,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有所作为的,团体是我们发展的平台。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色,与团队中的成员相互配合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素质。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也当然不能缺少团结性。 (4)创造性 鸿儒能够“兴论立说”,使学者既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又善于实践,他们不受前人思想束缚,敢于创新。由此可见学者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在我国是由来已久的,因此创造性作成为大学生精神面貌之一更是正确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是学习和以后工作必不可少的,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学习和工作就不会有所突破,更会停滞不前。在科技迅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创造性的思维是大学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前提和保证。 (5)批判性 以批判的态度看待一切你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先在我国大学生的学习陷入了完全尊重权威的泥淖中,对著名的学术著作和著名学者的学术观点完全持肯定和接受的态度。其中缺少了重要的批判精神。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应带着问题进行,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形成大学生独特的精神面貌。 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

精神与物质的名人名言 关于精神比物质更重要的名言

精神与物质的名人名言关于精神比物质更重要的名 言 引导语通往精神的路很多,物质是其中的一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精神与物质的名人名言大全,欢迎阅读! 1女人在物质需要满足之后,精神中枢必将更加敏感饥渴,这是确定无疑的真理。 2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3现代人的物质生活可以说是丰衣足食,不过精神生活却明显的贫乏。 4一年只穿一双破鞋子一件破衣服也是世界上最自信最骄傲的人!千万不要因为物质贫困而自卑!精神贫困最可怕!李阳 5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6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7文明是万里长城上的一块砖,文明是京杭大运河中的一滴水,文明是李白笔下的一句诗,文明是岳飞气壮山河的一声吼,文明是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文明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文明是莱特兄弟的试验飞机,文明是苏维埃的全国电气化,文明是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捷,文明是大庆荒原上的石油井架,文明是珠峰上飘扬的红旗,文明是奥运场上奏响的国歌,文明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文明是文化修养的大标尺,文明是物质,是文化,也是精神,文明是人类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8幸福看起来很物质,实际上很精神。有理想,精神生活丰富的人才有幸福感;没有理想,精神空虚的人缺乏幸福感。 9物质生活的贫困,精神生活的匮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为改变这种现状去吃苦。 10我们生活在时下一个信息量大,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时代,

更可能陷入精神的空虚和灵魂的漂泊,只有用美来陶冶情趣,用传统文化来铸造性情,用人文品格来指导人生,才能彰显生命的价值,呵护成长的旅程,规范发展的轨迹。 11生命无法用来证明爱情,就像我们无法证明自己可以不再相信爱情。在这个城市里,诚如劳力士是物质的奢侈品,爱情则是精神上的奢侈品。可是生命脆弱无比,根本没办法承受那么多的奢侈。 12酒是一餐中的精神部分,肉仅是物质而已。 13工作可以是精神寄托,是精神生活的需要;也可以是谋生的手段,是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前者的态度对待工作的,工作能创造奇迹;两者兼而有之的,工作有成绩;仅以后者为工作终极目的的,不仅工作少乐趣,不仅会陷在钱眼里难自拔,工作也难出成绩。 14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快乐的真蒂。从古到今,许多人曾经试图定幸福的含义,然而纷繁复杂的文化酝酿出了各种各样的幸福观,人们都把快乐之树种在了各自的心田上。但是,不管是顺应自然的知足常乐,还是勇于进取的不知足常

浅谈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谈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积极、健康、向上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出现的隐患令人担忧。本文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原因分析,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而且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道: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可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并找出对策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与继承同在的21世纪,在我国生产力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西方价值文化充斥大学校园的时候,我们采取了对研究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课堂提问和个别谈话的方式,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状况、道德状况、价值观念,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当代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他们关心国内外发展形势;他们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充分信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标榜“青年兴则国兴,青年道德高尚则社会稳定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主流让人满意。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隐患 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主流我们充分肯定,但是却不容乐观。在调查中,同样发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存在着重大隐患,具体表现在: 1、人生价值观倾向多元化、利益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各种思潮一起向大学生涌来。信奉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是注重奉献还是注重索取?是利人还是利己?是努力学习还是追求金钱、享乐、刺激、舒适、悠闲?所有这些方面的价值取向,都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供他们挑选和确定。但有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选择出现了错误的倾向。 2、思想道德认识存在偏差。据调查表明,在很多高校1/2的人认为目前社会道德生活状况是假恶丑多于真善美,而认为真善美多于假恶丑的人不到1/10。还有2/5的人是摇摆人“现在有很多事情使人说不清楚是好是坏”。 3、公德实践能力较差。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现象。表现为道德观念还不够牢固,精神文明素质差。在日常生活中,公交车上有老幼上车了,许多人装着睡觉,装着没看见;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瓜皮果壳;在校园内看见老师不打招呼,如同没看到;在教室有内容庸俗的课桌文化等不良现象到处可见。 4、理想信念意识不强。有些高校大学生认为教育最后的出路不大,毕业后没有前途,所以出现逃避学习的现状。如: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有的以应付老师和考试为目的,照抄照搬别人的作业,考试舞弊,把大好时光浪费在打扮、早恋、网络、追时尚等上面而荒废学业。

高考作文素材:物质和精神

高考作文素材:物质与精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960年,美国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突出。有一天,一个叫罗伯特的电视记者,拍摄到这样两组画面:一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此人在办公室里超负荷地忙碌着,虽然西装笔挺,但神情憔悴、满面疲惫;另一组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写字楼工作的清洁工,他身着蓝色帆布衣服,破旧但不脏乱。只见他一边清扫垃圾,一边哼着乡村歌曲,一幅怡然自得的样子。 总经理是美国典型的富人代表,而清洁工是美国典型的穷人代表。这两组镜头在电视上播出之后,奇迹出现了:许多穷人不再仇恨富人,也开始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居然还有很多富人开始羡慕穷人的生活。 请根据对上则材料的感悟,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二、考场要点 1、结合时代背景揣摩材料主旨方法:认真审读原文提炼关键词看原材料看提示) 2、补充材料留下的思维空白(对关键词进行排列组合,优选最佳写作角度) 3、精心锤炼标题 4、确定擅长文体 5、罗列可选材料 6、在草稿纸上写好关键语句 友情提示:这是考场作文的重中之重,成败的起点,控制在5—10分钟为宜。请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也是阅卷教师在快速浏览的时候能留下印象的部分。 三、探究最佳写作角度 (一)、当事人语: 不妨让罗伯特道出其中的秘密: “以前,许多镜头都习惯于对准富人的资产和穷人的疾苦,矛盾便出现了。我将镜头对准富人和穷人的内心,富人因为欲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惫;穷人因为生活简单,所以满脸自得。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摘自2010《人民文摘》第1期作者沈岳明

(二)、考场点睛 【分析品悟】不能只比物质。以前,许多镜头都习惯于对准富人的资产和穷人的疾苦,矛盾便出现了。这位记者将镜头对准富人和穷人的内心,富人因为欲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惫;穷人因为生活简单,所以满脸自得。 【最佳立意】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适用主题】物质与精神、幸福感。换个角度 素材: 1、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的颜回 2、青海玉树地震(热门素材用好不易,建议回避尖新示例) 车辚辚,风萧萧,行人远望各心焦。山川河流走相送,尘埃不见西宁桥,千里驰援志如刀!前方有生命的等待,后面有国家的催促,这些志愿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征程。 3、曹德旺、曹晖父子黄富荣陈光标才仁旦舟 4、著名作家阿来拒上《百家讲坛》 5、为什么贫穷的尼泊尔、不丹、老挝、智利人均幸福指数那么高?为什么经济发达的日本、韩国自杀率节节攀升? 6、知名心训师林A的心灵富豪榜——参见所转博文(我关注信义兄弟时看过《武汉城市圈》对林A的专访,专为收集反面素材而用) 信义兄弟怎么用,反面材料有哪些:黄光裕入狱、刘晓庆逃税、史玉柱“伪信用”、荣智健黯然退出 示例一: 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当然是诚信和道义的象征,但光“信义”两字还无法诠释他们价值的全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元素,“伪诚信”、“伪道义”在我们国家比比皆是。我记得大名鼎鼎的史玉柱“重出江湖”做脑白金时,第一件事情就是还债,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诚信典型”,其实目的还是获得银行的信任。所以,其后来被曝出的“漏税”丑闻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不同,他们的信义行为因为哥哥一家五口的灾难而凸显出来,更因为弟弟的主动接力而得到彰显。中国人讲究“人死账消”,但孙水林一家五口都死了,但他的账不但没有消,而且在没有账目的情况下由民工凭良心领工钱。这说明孙水林、孙东林兄弟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主动行为,而不是为

《忘仙》法宝揭秘 附加逆天福利BUFF全解析

《忘仙》法宝揭秘附加逆天福利BUFF全解析【恶魔城堡】独家产出的“法宝”可以说是《忘仙》目前最神秘、最拉风、最炙手可热的神器! 说起“法宝”,众多仙友可能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它的基础属性上,但是,“法宝”更加神秘的力量却来自于附加属性“隐藏属性”与“隐藏技能”,今天,小编将为大家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隐藏的百万血、攻、防 话说,所有的“法宝”无论品质、无论等级都拥有“隐藏属性”,这些“隐藏属性”有仙友们最心心念 念的“血”、“攻”、“防”,也有针对性较强的“暴击”、“命中”等。仙友们只要激活这些“隐藏属性”就能拥有无限能量! 如何激活“隐藏属性”呢?只需一个小小的道具“重铸符”!而“重铸符”仙友们只需在【恶魔城堡】中即可轻松获取哟!目前,【恶魔城堡】在推广限时掉率翻倍的活动,建议仙友们不妨去试试手气,碰 碰运气! 隐藏的逆天福利BUFF 除了“隐藏属性”,法宝还有强大的“隐藏技能”。这些“隐藏技能”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仙友们能想到的增强攻击、防御的BUFF只能算是初级,还有增加BOSS物品掉率,增加人物经验加成等等你 意想不到的逆天BUFF,让你在战斗中取得惊人战绩哟! “隐藏技能”可不是一般人说练就练的,它的激活稍微有点难度!首先需要法宝通过“吞噬”升级,达到一定等级之后才能自动开启。其次是需要法宝的基础属性与技能所增强的BUFF相匹配才能 开启。仙友们千万要注意它们的匹配度哟。 最后,小编再啰嗦两句,无论是“法宝”的“隐藏属性”,还是“法宝”的“隐藏技能”,都是需要仙友 自己不断挖掘才能发挥出无限能量的。所以,仙友们千万不能满足现状,要不断强化“法宝”,让 自己不断强大起来! 百度攻略&口袋巴士提供 1

论当代大学生之精神文化

论当代大学生之精神文化 不置可否,当代大学生现实了,物质了。部分当代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缺少一种人文素养,他们追求成功,追求名利,没有了对学术的钻研精神,没有了纯粹的学术精神,一心一意向“钱”看。但是,我并不认为这种现状是病态的,黑格尔说:一切存在皆合理,或者说,在病态的社会中,这种病态的现象是最合理,最应该被理解的。所以,我想要先指出一点,那就是众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每每谈到这样消极负面的问题,总会出现一些自负的人甚至是大学生本身,他们总是站在一个高点,以“举世混浊我独清”的态度批判大学生本身,批判当今的社会制度,其实这样的姿态,才是病态的。所以在这里,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是,当我自己开始构思这篇评论时,我总是在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应当接受并受到尊重的现实,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每个人都没有错,无论是社会还是大学生,无论是原因还是结果,我应当秉着一个尊重、理解的态度,站在一个大学生的立场上,或者说站在我自己的立场上,而并非一个改革者或者批判者的位置上,这样才能相对更清晰、更全面的剖析这个现状,从而给出自己的意见。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幼稚与成熟的过度阶段,他们自以为成熟,其实还存在许许多多不成熟的思想,他们自以为有能力,其实还差得远,于是便滋生出了许多问题。他们忍过了高中的煎熬、争破头皮挤进了大学校门,可各大高校却屡屡传出大学生自杀的事件,此为价值观的缺失;他们每天刻苦学习,却并不以获得学术知识为首要目的,不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最终目的,此为学术精神的缺失;他们一直在“创新”的口号下生长,却鲜有人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虽身处在大学这样一个有着浓厚学习氛围的地方,在学术科技上有所创意的人真是少之又少,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佛法云:有果必有因。因在何方?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 物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从小学习、努力,都是为了长大以后能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不是么?但是,如果人类缺了精神生活,那是不是和动物没什么区别了呢?因为人类能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类有精神与感情。对于牛来说能吃到草就是一种幸福,实质上就是说它只满足于肉体上的快感,也就是物质生活得到满足。这就是动物。只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动物。而人类却还有精神。精神生活是人类幸福的重要内容。高质量的幸福生活是人类幸福的源泉,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层建筑,人类要得到幸福首先要把自己的物质生活安排好。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升华。所以说二者缺一不可。 这些天看了一篇外国文学的作品。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细读了好多遍,以我现在的思想来看,才发现小说的主人公是不是太过于执拗了。为了展示自己的饥饿艺术值得沦落以致饿死么?他想表达对饥饿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可是他是否认识到其实他自己本身就是饥饿艺术的载体呢?没有他自己,他怎么能完成他想展示的饥饿艺术呢?如果说别人可以来帮他完成。那么这又可以算是他对饥饿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吗?这就成了别人的信念与热爱。别人的艺术追求。小说主人公实际上也就忽视了物质生活,太过注重精神生活也是没有用的,到最后还不是两空了。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没有物质生活作前提,那精神生活就不能长久。为什么在国富民强物质生活已相当富裕了的现代社会,有的人仍然感觉不到一丝幸福感呢?大家都明白,也都能回答出个缘由。因为他没有精神生活。是的,他缺少精神生活。当人们物质生活已得到满足时,还需要的就是精神生活来强化他现在的幸福感。他就会不断地奢求精神方面的快感。 人们总是说,人虽然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但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他也属于社会的人。社会的一成员。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的流行元素等等无一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思维。当社会以票子,房子,车子作为成功的象征的时候,你高贵的额头还是得在物质生活上低头。但是,你们得明白。当你不得不在物质上低头的时候你内心快乐么?得到满足了么?这是被迫屈服的。有心甘情愿么?我们讲究的始终是幸福感快乐感。这样的人是不是太过于注重物质生活而失去了生活秤的平衡呢? 人的一生都处于精神成人的过程之中。你的一生到底能体验多少幸福感,是否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在于你对物质和精神的态度,在于你是否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这把巨尺上找到中点。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哲学和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是() ①哲学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不大②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③人人都懂哲学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 B、②③、②④ D、③④ 2、我们应这样看待哲学的产生() ①与人类同时产生的②产生于人的主观情绪 ③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④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A、①② B、③④、①③ D、②④ 3、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A、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B、世界观人皆有之 、要形成哲学,必须把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4、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 A、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B、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哲学是社会知识的总结,具体科学是自然科学的总结 D、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问题 5、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6、哲学的基本问题()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D、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7、“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的时代内容“这是恩格斯的名言,说明了() 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构成部分 B、哲学是一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哲学对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有反作用 D、哲学对社会变革有先导作用 8、奥运吉祥物五个福娃,代表着金、木、水、火、土,那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五行。“五行说”属于() A、古代唯心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当代青年思想倾向状况分析大学生

当代青年思想倾向状况分析 ----以当代大学生为例 世界是掌握在年轻人的手中的,而作为年轻人的代表,大学生的思想倾向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而且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既能较准确地反映他们的思想倾向状况,也能较全面地反映整个社会的思想倾向。可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倾向现状并找出对策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新时期下, 如何准确地把握的大学生的思想倾向的特点,研究和分析高校学生真实的思想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身处象牙塔,但却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时刻关心着塔外的一切。他们关心国际问题,关注国内政治、经济改革问题、党的建设和反腐败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贫富差距和弱势群体问题、外交问题、台湾问题;关注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素质教育、道德认识、人生价值判断、择业取向、生活与学习等多方面的问题。 在全面、直观地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深入地分析,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存在以下一些显著的特点: 不同年龄的大学生,他们思想的热点和关注点有明显的不同。高年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更高,更加注重个人在社会中的发展。而低年级学生则更多地关注于自我角色的转换,自我人生道路的设计,充满了理想色彩。即使在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上,两者的侧重点也有差别。在道德认识和人生价值判断上,高年级学生也是更多地从宏观的角度加以认识和关注,低年级学生关注更多的则是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修养和价值判断水平如何提高。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倾向状况表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市场经济的体质下,市场经济本身的盲目性,自发性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等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它使得大学校园“实惠”风盛行,媒体对"大款"们的大肆渲染,常常令一些大学生羡慕和倾心。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下,有些人就会认为“物质需求的满足”就是

高考作文素材:物质和精神精选

高考作文素材:物质和精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960年,美国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突出.有一天,一个叫罗伯特的电视记者,拍摄到这样两组画面:一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此人在办公室里超负荷地忙碌着,虽然西装笔挺,但神情憔悴、满面疲惫;另一组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写字楼工作的清洁工,他身着蓝色帆布衣服,破旧但不脏乱.只见他一边清扫垃圾,一边哼着乡村歌曲,一幅怡然自得的样子. 总经理是美国典型的富人代表,而清洁工是美国典型的穷人代表.这两组镜头在电视上播出之后,奇迹出现了:许多穷人不再仇恨富人,也开始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居然还有很多富人开始羡慕穷人的生活. 请根据对上则材料的感悟,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二、考场要点 1、结合时代背景揣摩材料主旨方法:认真审读原文提炼关键词看原材料看提示) 2、补充材料留下的思维空白(对关键词进行排列组合,优选最佳写作角度) 3、精心锤炼标题 4、确定擅长文体 5、罗列可选材料 6、在草稿纸上写好关键语句 友情提示:这是考场作文的重中之重,成败的起点,控制在5—10分钟为宜.请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也是阅卷教师在快速浏览的时候能留下印象的部分. 三、探究最佳写作角度 (一)、当事人语: 不妨让罗伯特道出其中的秘密:

“以前,许多镜头都习惯于对准富人的资产和穷人的疾苦,矛盾便出现了.我将镜头对准富人和穷人的内心,富人因为欲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惫;穷人因为生活简单,所以满脸自得.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摘自2010《人民文摘》第1期作者沈岳明 (二)、考场点睛 【分析品悟】不能只比物质.以前,许多镜头都习惯于对准富人的资产和穷人的疾苦,矛盾便出现了.这位记者将镜头对准富人和穷人的内心,富人因为欲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惫;穷人因为生活简单,所以满脸自得. 【最佳立意】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适用主题】物质与精神、幸福感.换个角度 素材: 1、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的颜回 2、青海玉树地震(热门素材用好不易,建议回避尖新示例) 车辚辚,风萧萧,行人远望各心焦.山川河流走相送,尘埃不见西宁桥,千里驰援志如刀!前方有生命的等待,后面有国家的催促,这些志愿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征程. 3、曹德旺、曹晖父子黄富荣陈光标才仁旦舟 4、著名作家阿来拒上《百家讲坛》 5、为什么贫穷的尼泊尔、不丹、老挝、智利人均幸福指数那么高?为什么经济发达的日本、韩国自杀率节节攀升? 6、知名心训师林A的心灵富豪榜——参见所转博文(我关注信义兄弟时看过《武汉城市圈》对林A的专访,专为收集反面素材而用) 信义兄弟怎么用,反面材料有哪些:黄光裕入狱、刘晓庆逃税、史玉柱“伪信用”、荣智健黯然退出 示例一: 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当然是诚信和道义的象征,但光“信义”两字还无法诠释他们价值的全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元素,“伪诚信”、“伪道义”在我们国家比比皆是.我记得大名鼎鼎的史玉柱“重出江湖”做脑白金时,第一件事情就是还债,把自己包装

当代大学生的六种精神

当代大学生的六种精神 人是需要精神的!精神,就是精气与元神,是一个人所释放出来的足以影响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暗物质、能量场,是个体状态和存在效率的潜性动力与外在体现。青年学子特别是大学生的精气神,展现的则是那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就如五四运动前后的大学生,心里装的是国家兴亡,肩上扛的是匹夫有责,为了心中的信仰、头顶的目标,能够真正做到奔走呼号、心中无我、舍生忘死,这靠的就是强大的精气神,就是那个时代所需要而大学生又能勇敢扛起来的大学生精神。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大学生该有什么精神,如何才能“打起”这种精神,这是祖国赋予给每位大学生朋友时代使命。 在这个信息爆炸、全球一体、激烈竞争、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时代,在这个用了三十多年时间积累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百多年财富的伟大国度,我们的大学生也承受着巨大转变、问题叠加、创新发展、激烈碰撞的巨大考验。要让我们的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好未来、引领未来,我们当代大学生责无旁贷。根据多年来与青年学生的交流思考,个人觉得,当代大学生的以下6种精神正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逐渐形成。 一、面向建设的批判精神 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任何决策的达成、问题的解决、事业的发展,前提就是甄别和发现问题。缺少了质疑

和批判的眼睛,就缺少了发展进步的机会与动力,就缺少了激发思维、大胆创造的前提条件。然而,青年学子们还必须明白,批判不是抱怨,愤青无益于社会人生。敢于质疑、勇于批判,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建设,必须与发展目标相适应、与解决问题向向行,如此,才能顺应时代大势、适应组织环境,才能怀才能遇、施展抱负、奉献社会。 有这么一个故事。某很有名望的教师推荐他的一名研究生到市政府实习。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若干的好,将来就可能留在那里工作。半个月过去了,政府办公室的反馈是,该生并不像名师推荐的那么优秀。为此,师生俩进行了一次交流。学生连声抱怨政府内部的很多问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老师则和气的对他说:你发现的这些问题,门口理发店的老刘10年前就发现了,并且不止一次的在我面前抱怨。学生接着说,还有,他们眼睛向上、漠视穷人......老师终于忍不住了,郑重的说:这个问题,门口理发师20年前就发现并开始了抱怨!这不是你的首先发现!从现在开始,你有两个选择,一是离开实习岗位,继续像门口理发师那样不停地抱怨,实习成绩不及格;二是继续在那里工作,但打起精神,把眼睛盯向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提出建设性的可操作的意见建议与方法,让事情因为你而越来越好而不是在无谓的抱怨中浪费生命。学生恍然大悟。从那以后,无论是待人还是做事,读书还是写文章,他都目标清晰,步伐坚定,开阔视野,

追求精神生活

追求精神生活 随着科技的一天天进步,物质的一天天变化, 生活水平的一天天改善,我们似乎都已经忘记了 有精神一词。 精神在我们周围慢慢变得少的可怜,如今生活 似乎都是以物质为载体,以物质为条件,以物质 为最终目的。文化也是如此,随着与国际的日益 接轨,中国人慢慢变得不再那么热爱自己的文化了,不再重视自己的精神文明了。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精神是中华民 族之粹。如果一个国家连自己的文化和精神都抛 弃了,那不是不攻自破吗?还有什么可以慰藉住 国人的心灵呢?又怎么能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国呢? 我们也时常叹息,当今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影 响世界的大哲学家,大诗人,大作曲家等等。也 许原因就可能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的实用品格, 对纯粹的精神事业不够重视,不够支持。 须知,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的前提是把精神价 值本身看的至高无上。 如果我们不重视精神其本身的价值,又怎么去 创造精神呢?又有什么力量引导我们去创造精神

呢? 随着科技的革作文新,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人们往往去追求物质的享受,更有甚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去把抛弃精神作为代价。这又怎么能让我们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呢? 随着国际的影响力,我们中国人慢慢淡化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些祖宗留下的优秀文化都抛弃的无影无踪,那么那些优秀文化中的一些精神文明自然也就被抛弃了。 前些日子,父母带我去祭祖,恰逢传说中的王母娘娘的诞辰日,父母就带我去参观了一些道观寺庙。回来后,我把所见所感告诉同学们,想表达一下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更多的是想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却被同学们嗤之以鼻。 呜呼!追求物质生活并不错,但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精神。 精神领导着一个人的全部,如果没有了精神的指引,那不是行尸走肉吗? 努力追求精神文明生活,真正的重视,支持精神文明事业的发展,热爱人类的文化遗产,坚持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 人生两大生活中,精神生活是指人类创造精神财富的实践过程,是创造德与才如知识文化的过程;物质生活是指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包括名和利的实践过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是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的。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就失去存在的条件而不复存在。 物质决定意识表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又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载体,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事物。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明,首先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两个方面不可分割。物质为第一需要,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没有物质条件,人生失去了生存基础,人及人的精神将不复存在。在物质生活基础上产生的精神生活,可以反过来促进物质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客观、辩证、科学的发展关系,缺一就不客观、轻重就不辩证、失衡就不科学,两者之间需要相对的保持平衡发展。物质丰富而精神贫困,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精神丰富而物质贫困,不利于物质文明建设。物质和精神都贫困,更不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不是健康人生、健康社会所需要的。按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的观点,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科学的发展,不宜重一边,轻一头;重物质、轻精神的失衡发展。过去视金钱为“粪土”和如今把金钱视为“生命”都不是科学发展的观点。 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铺垫,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源泉,这两者在任何时候都是相铺相成的,没有人可以把这两种生活分离开来。任何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也不可能是有完全的物质生活或者是单纯的精神生活。没有物质生活的支持,精神生活就是空谈,没有精神生活的支持物质生活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物质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与发展之中的,人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也不会一层不变;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尽相同。物质匮乏时,物质生活就显得更为重要,就如当你吃不饱的时候,餐餐有饱饭吃,对你就是最重要的;当你时常因为没衣服穿而挨冻的时候,天天能穿暧,对你就是最重要的!当物质生活基本满足时,人们对精神生活也有了需求,物质生活水平越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高,这时,精神生活就显得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了,就如农家事对农民而言是物质生活,但对一些享受农家乐的人来说就是精神生活了。但对个体的'人'来说,就不尽相同了。有的人喜欢追求物质生活,在他们眼里物质生活永远是第一,精神生活可有可无,甚至是无聊的。有的人喜欢追求精神生活,在他们眼里物质生活过得去就行了,精神生活才是重中之重!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变化”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

《生活与哲学》知识梳理与归纳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使命: 哲学的使命在于对四方上下的探索和对往古来今的追寻,并在这种探索和追寻中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航标,展示思维的行程。 3、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真正的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4)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真正的哲学的作用: (1)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2)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3)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 (4)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5)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5、真正的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2)社会变革的先导: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6、世界观、方法论及二者的关系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关系: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7、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 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③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2)联系:

谈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

谈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 观《一个也不能少》有感 在我们无法满足自己基本的物质需求时,我们会去追求精神的满足吗?请思考这个问题,也许答案各有千秋,但请试想,在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里,人们连基本的生活需要都无法满足,他们会很热衷教育事业、追求精神的升华吗?现在,请让我来叙述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里,这里只有一所小学叫永泉小学,学校里只有一个班,班上只有二十四个学生,而带领这个班的老师姓高,同学们都叫他高老师。高老师是个很尽职,并且很有爱心的老师。但有一天,高老师的母亲重病了,他不得不放下学生去医院看望母亲,所以,村长只得找人来代课,因事情紧迫,所以没有人来代课,只找到一个只上过小学的13岁女生来代课,村长允诺她,做完之后,会给他50块钱。 临走之际,叫魏敏之的13岁女生因为村长不给50块钱而跑来找高老师,此刻,高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魏敏芝:“只要我回来的时候,班里的同学一个也不少,那么,村长不给那50块钱,我来给,只要你看好了班里的学生。”魏敏芝就是为那50块钱,记住了高老师的话,才在后来不顾一切地找回张慧科。 那个很调皮的男生是不懂爱的,他还很小,但却懂得要钱,那次,魏敏芝藏起了明新红,因为城里的老师来招特长生时,选上了明新红。但魏敏芝记住了高老师的话:一个也不能少。所以,她藏起了明新红,在村长来找人时,问张慧科,他说:“我不知道。”当村长说给他钱时,他却懂得讨价还价,要先给钱了才说。这种现象是可悲的,张慧科还那么小,他却知道了要满足物质生活,他的童年充满物欲,被蒙上了阴影,而影响他的是身边的坏镜中的人和事,他是祖国的新生力量,但这却让我感到悲伤。而在这件事中的魏敏芝,她也是不懂的,明新红进城,代表着她的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也让她的未来增加了无限可能性,但魏敏芝却不知道这对明新红来说是件好事,她只记得要一个也不能少,才能那到那50块钱,她才13岁,但她同样也是为了生存。 我相信,在大多数家长的眼里,学习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所以,当学习这条路无望时,人便会另谋出路。张慧科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在这样的魏敏芝代课的几天后,张慧科跟随同乡的人去了城里打工。魏敏芝知道后,就去找村长,希望找回来,但村长告诉她,这没办法,因为没钱,张慧科没钱,所以去了城里,他也没钱,所以不能去城里找张慧科。而且就是去了也不会回来。这是个很残酷的现实,但魏敏芝也是因为那同一个原因:一个也不能少。所以她没有放弃。她和同学们一起凑钱去城里找张慧科。而在这其中,又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在没钱的情况下,他们并没有去骗、去抢、去偷,而是用劳动去换取财物,所以尽管环境恶劣却还不至于湮灭人性。在做工无法完成目标的情况下,魏敏芝走路去了城里,经过几番波折,最终通过媒体传播,找到了张慧科。也因此引来了社会的关注,使永泉小学的教育问题得到了改善。 虽然,此时得到了改善,但却是一时的,因为帮助不是永久的。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阻碍贫困山区教育的本质是贫穷,因为贫穷,所以人们极力追求富裕,而富裕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读书,二是外出做工。读书是一种投资,所以必然会有风险,因此,再看不到效益的情况下,人们都会很现实的选择看得见有摸得着方法。但是做工是以消耗青春和生命为代价的,所以人们仍寄希望与读书。但贫穷却一直不曾改变,这个问题放在现实生活中都无法解决。所以,要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素质,就必须给人们以基本的物质保障,而这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只有经济水平提高了,人们才会提高其精神追求,才会提高人们的素养,达到教育的本质!

大学生精神生活内容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精神生活内容现状调查 报告书

目录 目录 (2) 一、简介 (2) 二、关键词 (3) 三、前言 (3) 四、调查时间 (4) 五、调查对象 (4) 六、调查方式 (4) 七、调查地点 (4) 八、人员分工 (5) 九、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5) (一)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 (5) (二).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8) 十、关于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0) (一)社会大环境的不和谐是根本原因 (10) (二)学校教育环境的不和谐是直接原因 (11) (三)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是主要原因 (12) (四)大学生个人的发展水平是主观原因 (12) 十一、关于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的建议 (13) 十二、结束语 (15) 十三、附录大学生精神生活内容现状调查问卷.docx (15)

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 报告书 一、摘要 内容提要 第一,认真剖析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现状。用具体数据说明河南师范大学全体学生精神生活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大学生在精神生活中好的方面以 及不足之处。 第二,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用事实和数据说明河南师范大学全体学生精神生活状况的现状和特点,结合实际环境和情况,深 入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第三,大胆提出解决建议。以河南师范大学全体学生精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 行的意见。 二、关键词 大学生,精神生活,问题及现状 三、前言 (1)调查背景: 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中受教育的主体,不仅对整个高校教育而且对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是90年代出生的,深受改革开放潮流的影响,随着中国社会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同时那些腐朽的思想和制度也会流入进来,而教育也就自然首当其冲,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状况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先进文化被接受的同时腐朽的思想也正在侵蚀大学生的心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