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2003年第6期N o.6,2003

2003年11月

N ov.,2003浙江社会科学

Z HEJ IA NG SO C IAL SC IENC ES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汪斌赵张耀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赋于国际产业转移新的活力,从而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本文就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从概念界定、经济动因、客体演化、在当代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效应、转移模式等六个方面进行回顾和述评,并就该理论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国际分工

作者汪斌,男,1951年生,浙江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赵张耀,男,1972年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杭州310027)

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国内外学界对这一经济现象的研究,已著述颇多。进入80年代中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及趋向。相应地,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在继承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已有所突破。为了对这一经济现象作深入研究,笔者试图对前人的理论作一回顾和述评,并指出其研究的发展趋向。

国际产业转移很早就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在对其概念的界定上,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认同的是认为,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70年代,特别是80、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自身的演化,以及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即:⑴当前的国际产业转移已不局限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已成为另两种需关注的渠道。不仅如此,国际产业转移已深入到跨国公司之间和跨国公司内部,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和公司内分工的一种实现机制。⑵产业转移已不单纯是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调控下进行,国家、跨国公司成为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另两股重要力量。⑶突破了原先的把整个产业抛向他国的模式。随着产业价值链可分解度的深化和生产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产业转移主要采取把价值链中的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到他国和在核心环节进行战略联盟的方式。⑷产业转移的目的,并不局限于衰退产业的转移和加速培育新的主导产业,而是更注重整个产业在全球的优势整合以寻求全球竞争优势。⑸除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外,跨国战略联盟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另一种重要的实现机制。为了反映这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必须对现有的概念进行拓展。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

关于引起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学界主要从一国的供给条件、国家行为、经济发展水平、局部创新等方面展开分析。

刘易斯(W.Arthur Lew is)认为,引起20世纪六十年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因素,是二次大战后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几乎为零,而工业的增长速度又前所未有引致的非熟练劳动力的不足。(阿瑟?刘易斯,1984)刘易斯的观点,实际上是建立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基础之上。由于当时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因而影响转移的因素主要是上述两类不同国家间在非熟练劳动力丰裕程度方面的差别。

小岛清(K i y oshi K o j im a)在“边际产业转移论”的推论四中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应当立足于“比较成本原理”进行判断。应该采用先找出本国两种商品的成本比率,用来和外国的同种比率相比较这样一个“比较之比较的公式”。固然要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率理论放在中心位置上,但是也应该把供给可能性论、地点选择论、以及从经营学角度的研究方法等等考虑进去。(小岛清,1987)可见,小岛清的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是以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的。

弗农(R.Vernon)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以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国际转移现象。他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三个时期,不同时期产品的特性存在很大差别。他认为,随着产品由新产

品时期向成熟产品时期和标准化产品时期的转换,产品的特性会发生变化,将由知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或劳动密集型转换。相应地,在该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视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该产品的生产在要素丰裕程度不一的国家之间转移。(R.Vernon,1966)弗农的观点,尽管仍以各国要素禀赋差异的存在为前提,却独辟蹊径,以产品属性的变化,来解释产业的国际转移现象。

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从发展中国家视角来研究产业转移现象。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出于发展的压力而被迫实行的用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的进口替代战略,是产业转移发生的根源。(劳尔?普雷维什, 1990)他的观点,借鉴了汉密尔顿、李斯特等人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突出了国家行为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80年代初期,邓宁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国际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在该理论中,邓宁把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该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联系起来。①在经济发展初期,一国基本上处于国际产业单向移入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G DP的增加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该国逐渐走上国际化道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改变原先国际产业的单向移入,真正加入到产业国际转移的行列国当中。应该说,该理论为解释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转变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就经济发展阶段如何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卢根鑫作了进一步深入阐述。他认为,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促进了技术构成相似性与价值构成相异性的重合产业的成长,而重合产业的存在是导致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由于价值构成的相异性导致了重合产业绝对成本的高低落差,才使发达国家被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国际转移。而重合产业价值构成的相异性表现在劳动力价值上的相异,根源于两类国家之间劳动力价值决定因素的差异,取决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差。(卢根鑫,1997)

此外,威尔斯(L.T.W ells)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奥(San j a y a Lall)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坎特韦尔(John A. Cantw ell)和托拦惕诺(Paz Estrella T olentino)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②则从局部创新的角度来解释国际产业转移现象。这些理论,对于解释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步走上国际化道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国内产业的国际再转移现象有一定说服力。

二、国际产业转移的客体演化

根据刘易斯的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真正启动于十九世纪后期工业先行国与第三世界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分化。这种分化,即工业国和农业国这种国际分工的初步形成,实际上发生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间。它起因于两个原因:⑴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第三世界铁路建设的兴起;

⑵第二次产业革命后,工业先行国对橡胶、铜、石油、铝矾土等工业原材料的大量需求。(阿瑟?刘易斯,1984)可以说,十九世纪末进行的国际产业转移,就其客体而言,主要发生在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由于受当时殖民体系的影响,产业转移主要局限于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欧的复兴、日本的崛起,大批殖民地的独立和这些国家工业化的起步、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该时期的国际产业转移迅猛发展。此时的产业转移,已拓展至工业制成品领域,不仅在结构上逐步升级,而且结构升迁的周期明显缩短。该时期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不仅有欧美学者从发达国家的角度进行考察,更有日本学者根据日本实际,从后起国的角度展开分析。

如,日本学者赤松要等人从日本国情出发,立足于东亚这一国际区域展开研究而形成的“雁行形态论”基本型及其变型Ⅰ、Ⅱ,反映了国际间产业转移由消费资料产业向资本资料产业、轻工业向重工业、原材料工业向加工、组装工业演化。③这种结构演进趋势,同工业先行国突破一国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结构调整的趋向吻合。国际产业转移实际上是工业先行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手段。

又如,小岛清于70年代根据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而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中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进一步,“边际产业的概念可以扩大,更一般地称之为边际性生产,包括边际性产业、边际性企业、边际性部门。”主张“对发展中国家工业的投资要按照比较成本及其变动依次进行,并从技术差距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按次序地进行转移。”(小岛清, 1987)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不仅研究整个产业的国际转移,而且已涉及到企业、生产工序的国际转移问题。

图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拓展模型

Z?A?T an在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进一步使之动态化和系统化。如图一所示,Z?A?T an将产品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并将对应的市场结构分为直接出口(DS)、中间产品出口和当地组装(I L)、当地生产(LP)

汪斌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三种。对于高档产品而言,对应的市场结构以DS为主,I L 为辅;中档产品则以I L和LP为主,辅之以DS;低档产品则以LP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框架基本保持不变,唯一变化的是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化,高、中、低档产品系列中所包含的产品内容的变化。新的产品不断充实到高档产品系列中,与此同时,高、中档产品系列中的一部分降级并充实到中、低档产品系列中去。(Z?A?T an,2002)与上述模型相对应,就国际产业转移而言,外国直接投资者将高档产品的生产主要放在本国进行,辅之以中间产品出口和国外组装;就中档产品而言,产品在国外组装的同时,生产也逐步向国外转移;低档产品的生产则完全转移至国外进行。Z?A?T a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实际上是从产品系列的角度来解释产业内的国际转移现象。

三、当代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此,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在当代,国际产业转移的客体,即产业本身,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进一步拓展。钟阳胜认为,目前,世界产业转移呈现如下历史趋势:一是把前几次产业革命发展起来的以传统机械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从中等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二是发达国家把一部分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如钢铁、石油、化工等,转移到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发展中国家;三是当代最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等,把一部分以高技术为基础的下游产业,如电子产品的组装业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四是发达国家之间,由于共同开发高新技术和扩大国际贸易的需要,互相之间进行水平产业合作,以转移相对较弱的产业环节,形成比较优势,促进专业分工和合作。(钟胜阳,1997)与80年代前相比,当前正在进行的国际产业转移,除了在产业结构上逐步升级这一发展趋势外,还在以下二个方面突现其特殊性。(1)贸易、投资的全球化正在被生产的全球化所取代,各国之间在生产上的联系和相互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产业转移已深入到生产过程中的工序和工艺间。陈凤英指出,本次产业转移呈现出在一些产业整体转移的同时,同一产业的上中下游分离的特征,即母公司控制核心技术,国外分公司进行中下游生产。(陈凤英,2001)美国学者Peter G ourev itch等人通过对计算机硬盘驱动器各个工序在全球布点状况的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生产的全球化和各国在各个工序之间分工的存在。(Peter G ourev itch,2000)这一实证研究,实际上也从侧面、间接论证了工序之间的国际转移的存在。(2)产业转移已由生产领域拓展至研发、服务领域。研发作为一个独立的工序,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生产的全球化,各国在各个工序之间分工格局的形成,则进一步推进了研发这一工序在国际范围内的转移。与生产领域的国际转移相比较,研发的国际转移有其特殊性。美国学者W alter K uemm erle根据研发领域国际直接投资的不同动机,将其分为两类,即H BA(hom e-base-au g2 m entin g,技术寻求型)和H BE(hom e-base-ex p loitin g,技术应用型)。他通过对五个国家的32个医药或电子行业大型跨国公司的调查(这些公司总共拥有238个实验室,其中, 156个位于母国之外)发现,尽管研发渐趋全球化,但从目前研发的国际转移来看,研发的国际区域化现象比较明显。就H BA而言,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欧、日本这三大区域内。与H BA相较,H BE则有所扩散。(W alter K uemm erle, 1999)同样的结果也出现在M ax im ilian v on Z edtw itz等人的研究当中。(M ax im ilian v on Z edtw itz等,2002)此外,尽管国际服务贸易及在服务业中的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服务业正处于全球调整过程中,但由于服务业涉及的行业较多,加上统计数据难以取得,目前对服务业的国际转移问题的研究仅限于初步的理论探讨阶段。

一些学者认为,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及产业转移客体本身的演化,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陈凤英认为,当代全球产业转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发达国家间通过相互投资、企业兼并或联合研发来拓展市场,更新技术,实现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升级。二是以直接投资或并购方式,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陈凤英,2001)刘辉煌等人则认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方式渐趋多样化,表现在:⑴国际产业转移已突破原来单一的直接投资和单一股权安排,逐步形成了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和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投资和产业转移方式并举的格局;⑵国际间接投资呈迅速增长态势。在国际产业转移中,通过间接投资方式实现的产业转移迅速增长,并逐步接近直接投资方式;⑶通过证券投资方式实现的国际产业转移增长迅速;⑷跨越国境的企业间收购和兼并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刘辉煌等,1999)

四、国际产业转移的效应

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大部分学者主要从国家层面展开分析,另有一些学者则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进行探讨。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国际产业转移对其经济的影响,尚难定论。卢根鑫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就其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而言,表现在五个方面:要素转移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提高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加速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固有属性,国际产业转移则阻碍了发展中国家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要素转移中的固有级差、产业结构成长过程中的固有产业级差、就业结构变化中的不平等收入分配、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固有级差、产业转移引起的价值盈余增长的非均衡倾向。(卢根

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经济研究?

鑫,1994)

到目前为止,尽管一些发达国家突破国别限制,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来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但国际产业转移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到底如何,理论界意见不一。由于在当代,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国际产业转移实际上是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结果。因而,国际产业转移是否会导致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与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密切相关。在这方面,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张弛认为,由于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和海外生产能给母国带来成本效应、结构效应、出口效应,因而,其不仅不会对母国原有生产造成冲击,反而会促进后者的发展。(张弛,1993)潘未名认为,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是否会影响母国制造业的发展,取决于跨国公司国际分工方式及其经营战略模式。在当代,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分工方式由垂直型向混合型和水平型的发展,以及其经营战略由囿于民族经济和母国利益的“多国国内战略”向服务于全球范围内公司利润最大化的“无国境战略”的转变,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对母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对母国的“产业空心化”起到了推动作用。(潘未名,1994)

在我国,相当多的产业存在“过度竞争”、

“过度进入”、“多余生产能力”等问题,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经济学界主要从“结构—行为—绩效”,即SCP的理论框架出发,把此解释为市场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但在解释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形成的因素方面,各方意见并不一致。贺俊等人遵循演化经济学“需求、技术机会和创新收益内部化能力—创新行为—市场结构”的分析思路,参照我国家电业的发展历程,对我国这一行业的市场结构变迁给以一个新的角度的解释。他们认为,由于我国家电企业和产业的发展轨迹自然刻有“赶超”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烙印,从而使得我国家电企业的技术机会和创新收益内部化能力有限,创新的动机不强,正是这一原因,部分地造成了我国家电业不合理的市场结构的存在,并进而影响我国家电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行为,使得我国家电行业进入全行业的微利状态。(贺俊,2002)

五、对不同产业转移模式的评价

谭介辉认为,顺梯度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由于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固有级差的存在,落后国永远处于落后状态。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要真正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战略”,就必须打破国际产业转移中作为发达国家相对落后技术被动接受者的状态,发展以“逆梯度”型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主动获取高新技术,促使国内产业的发展。(谭介辉, 1998)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部分正是处于这一目的。

张洪增就自由竞争的、自发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成长模式与市场垄断式的、移植型的后发资本主义产业结构成长模式作了比较,认为移植型模式由于受到垄断力量的直接影响,其产业成长的步伐大大加快,一些产业能一步跨越幼稚阶段而进入成熟阶段,尤其是一些产业由于受到政府和超级财团实施的优惠的保护和培植政策的倾斜,得到了无忧无虑的发展。但同时,这一模式也存在四大缺陷,即:产业成长基本依赖于国际产业转移、外部政策力量功过各半、缺乏生产要素的全面发展、具有产业同构性。(张洪增,1999)移植型的后发资本主义产业结构成长模式,既有后发优势,又存在后发劣势。

当前,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产业“集群式”转移现象,即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一窝蜂”地相继由一国某一地区转移至另一国某一地区。这种产业转移模式,尽管在短期内促进了产业移入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就长期而言,其弊端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对当地相关产业前向、后向关联效应差,与当地企业的交流较少,对当地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不明显。实际上,通过这种方式转移过来的企业,由于并未真正嵌入或根植于当地,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因而,一旦当地的区位条件发生变化,这些企业又会整体性迁移,可能会造成当地产业的空心化。(郑胜利,2002)目前,一些台资企业从珠三角向长三角的转移现象,以及由此对珠三角部分地区发展的影响,已说明了这一问题。

六、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本身的演化,理论界对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出如下趋势:⑴研究视角的多样化。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以国与国之间的整个产业的转移为分析基点,侧重于研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现象。当前的研究已突破这一局限,从全球视角,以产业链为纽带,来分析各个工序在全球的布局及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问题,研究的是多国间在工序上的转移问题。不仅研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而且分析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产业逆向转移问题。更进一步,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已突破国别的限制,以国际区域、跨国公司、一国内部某一地区(地区集群的整体性国际转移问题研究)等为单位展开研究。⑵研究内容的扩展。由对生产领域的转移问题研究,拓展至对研发和服务领域的转移问题的研究。⑶研究方法的拓展。传统的研究主要采用对国别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随着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和研究内容的扩展,从跨国公司层面展开的大面积的抽样调查和对具体案例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的方法,正被一些学者所采用。

注释:

①彭继民、史月英:“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与我国的对外投资”,《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②陈建南:“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2期。

③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一个一般原理及

汪斌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2003年第6期N o.6,2003

2003年11月

N ov.,2003浙江社会科学

Z HEJ IA NG SO C IAL SC IENC ES

其对中国的应用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主要参考文献:

1.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学术季刊》1994第4期。

2.钟胜阳:“跨世纪国际投资与外资政策新变化”,《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第1期。

3.(美)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阿根廷)劳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6.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李海舰、聂辉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行———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中国工业经济》2002第12期。

8.贝毅、曲连刚,“知识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兼论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第8期。

9.陈凤英:“21世纪初期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第5期。

10.刘辉煌、杨胜刚、张亚斌、熊正德:“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向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求索》1999第1期。

11.张弛:“论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与母国的产业空心化”,《世界经济文汇》1993年第5期。

12.潘未名:“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对母国产业空心化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1994第12期。

13.贺俊、毛科君:“国际间产业转移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以家用电器业为例”,《经济纵横》2002第6期。

14.谭介辉:“从被动接收到主动获取———论国际产业转移中我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转变”,《世界经济研究》1998第6期。

15.张洪增:“论移植型产业成长模式及其缺陷———兼论对我国产业成长模式的借鉴”,《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3期。

16.郑胜利:“复制群居链—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集群特征分析”,《经济评论》2002年第5期。

17.M ax im ilian v on Z edtw itz and Oliver G assm ann(2002),M arket versus technolo gy drive in R&D internationalization:four different p at2 terns of m ana g in g research and develo p m ent,Resear ch Polic y,31.

18.P eter G ourevitch,R o g er Bohn and David M ckendrick(2000),

G 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Insi g hts from the H ard Disk Drive Indus2 tr y,World Dev elo p ment,V ol.28N o.2.

19.R.Vernon(1966),International investm 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 roduct c y cle,Quarterl y j ournal o f economics,v ol.80.

20.W alter K uemm erle(1999),F orei g n direct investm ent in indus2 trial research in the p harm aceutical and electronics industries———re2 sults from a surve y of multinational firms,Resear ch Polic y,28.

21.Z?A?T an(2002):Product c y cle theor y and telecommunica2 tions industr y—forei g n direct investm ent,g overnm ent p olic y,and in2 di g enous m anufacturin g in china,T elecommunications Polic y,vol.26is2 sue1- 2.

责任编辑董希望

信息、公司治理结构与制度多样性———论青木昌彦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

□李敦黎

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的文献汗牛充栋,这些文献大多在对公司治理结构分类的基础上描述具体的治理机制,如以英美公司为代表的外部治理和以欧洲大陆和日本为代表的内部治理,而对于形成公司治理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研究得不是很多。比较制度分析学派代表人物青木昌彦,致力于分析制度的多样性,他从组织的信息结构角度,运用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评介青木昌彦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青木昌彦从信息结构的角度对组织模式进行了区分,探讨了不同组织模式对应不同的治理结构。他通过分析组织域和金融交易域的制度关联,及与劳动交易域和政治域之间的制度互补性,解释了公司治理结构多样性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信息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多样性

作者李敦黎,女,1979年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杭州310027)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研究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研究综述 摘要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研究于经典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下展开,主要关注于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对一国贸易均衡与福利水平的影响、要素流动与贸易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收益。这些研究在不断接近生产要素流动的现实,但是却依然没有研究要素流动本身,对于要素流动的规律与收益特别是要素流动收益的国际差异缺乏系统分析。 关键词:国际贸易;要素流动;收益;述评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在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研究中有两条路径:第一,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框架下,第二是探讨跨国公司投资在传统贸易理论框架中的动机和规律。对于后者,已经阐述了关于跨国投资理论的文献。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世界经济的本质特征已经从以往的商品流动向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转变。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及要素禀赋等理论)并不能对多要素跨国流动并再组合的情况给出满意的解释。本文重点介绍相关研究的第一条路径,主要是在生产要素国际扩张理论框架下,综合生产要素流动中的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和相应的评论。 一、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观点 (一)经济学中的要素流动观点 经济学一般认为生产要素完全流动,流动范围仅限于一个经济体,且没有流动障碍的一般假设。正如新的制度经济与信息经济学指出的,由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往往导致的因素不能在资源分配中不能有效地在有效分配基础上实现基础,但有些理论还指出,流动性障碍的因素:同一行业或不同行业的劳动经济学在搜索和匹配理论中的全流程也认为,劳动力市场不像传统的劳动力供需经济学假设在信息完整,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通过调整工资可以清除劳动力市场,他们指出,就业和工人面临着一定的“搜索成本”,这种成本来自异质性,信息不对称和交通费用。显然,这些理论认为,甚至在国内一级,生产要素的流动也有障碍。 (二)古典贸易理论与新古典贸易理论:基于要素国内流动但跨国不流动的研究 比较优势理论基于对跨境非流动性的分析。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单一因素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1、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也是第一个“世界工厂”。当时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在19世纪前70年里,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到,世界贸易的到1/ 4。"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地是英国,目的地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北美。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又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使“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先在北美殖民地尔后又在美利坚合众国遇到了肥沃的土壤……到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上大约有200个造铁厂,年产铁约3万吨。超过它的只有英国本土、法国、瑞典和俄国”。正是对这次来自英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美国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美国对英国的产业转移的承接或承接的力度不是足够大,那么,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时间就要推迟,产生的影响力就要大大缩水。美国以承接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为历史前提,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技术基础,才推动了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当之为愧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史的第二个“世界工厂”。可以说,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一次变 1迁。 2、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转移。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美国国内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美国之所以将国内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首先是处于冷战状态下的国际政治格局所决定的。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摘要: 关键词: 关于产业转移,已越来越多引起各界的重视。2008年4月在武汉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提出的口号就是:“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中部崛起”。着充分说明了产业转移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正因为此,学术界十分重视产业转移研究,并出了不少研究成果。现本文予以走在那综述,旨在推动研究的深入。 一、关于产业转移的定义 苏华、杨三冠在其撰文《国内外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载《价格月刊》2008年滴1期)。认为:所谓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等因素发生变化后,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和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按照涉及的地域范围,产业转移包括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它是伴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而产生的,突破了国界线的地域限制。区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它完全发生在一国之内,没有突破国界线的地域限制。 冯启文在其撰文《金融危机下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J].(载《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认为: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空间上移动的现象。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在一国内部,以企业为主导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解决行为和过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途径。 二、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李晓青等归纳为4种: 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在《美国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由于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几乎为零,而工业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引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生产可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而发达国家所需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据此,区域经济学家们把它深入到国际(区域)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领域。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哈弗大学商学院教授雷索德.费农(Raymond Vernon)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产品处于创新阶段时,本国生产具有竞争优势,产品可以采取出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贸易经济2班苗淑恺国际经济学是在人类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人们对跨国经济活动不断总结的成果,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剩余产品的存在,就产生了国际贸易。对于国际贸易纯理论的研究,包括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市场的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流动为前提,在排除政府和其他人为干预以及货币因素的情况下,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的分配﹑贸易格局的确定,以及贸易模式安排等问题,其基本内容是纯理论探讨,理论的机轴应该说是静态比较利益和动态比较利益,以及它的发展。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的存在,尤其是以市场不完全竞争为条件,考察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而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则以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以规模经济的存在为出发点,考虑到科技进步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与作用,从新要素对于国际贸易的作用﹑从需求的特点以及规模收益等方面对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进行了讨论,同时也研究了国际贸易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时期的,属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资产阶级的最早的经济思想,代表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它产生于15世纪,盛行于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变日渐衰落。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其对外贸易学说也相应地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学说和晚期重商主义学说。早期的重商主义从16世纪到17世纪,晚期则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在英国是约翰?海尔斯和威廉?斯塔福德,在他们的主要著作《英吉利王国公共福利对话集》述说了保持和增加英国货币,积累货币财富的积

新贸易理论述评——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一)

新贸易理论述评——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一) 一、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专门分支始于亚当·斯密。他在其《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成本的概念,后经李嘉图修正,形成了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提示了互利贸易的基础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继而俄林在其《区域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解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即H—0模型)。这一理论指出: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并且对国际贸易的商品和要素模式作了确定性的结论。至此,奠定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层次的核心。 比较成本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此后,雷布津斯基、萨缪尔森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流行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特点是逻辑严密,形式完美。但这也是它的弱点所在。因为现实的世界毕竟不如它想象的完美。事实上,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遭到严峻的挑战。里昂惕夫之迷,首先通过实证研究对它关于国际贸易商品和要素模式的预测提出了疑问。战后,尤其是6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发达国家间(即要素禀赋相似国家间)的贸易以及相似产品之间(即生产所需要素比例相似的产品之间)的贸易等。对此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一筹莫展。8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致力于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和相异产品等概念及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以斯蒂格利、克鲁格曼、格罗斯曼以及赫尔普曼为主要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创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吸取了以往诸多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发展出自己的理论。这一理论因其理论的新颖、分析方法的独到和解释现实的能力逐步为大家所赞同,其地位已远远超过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格罗斯曼、克鲁格曼为此先后获得了克拉克奖。该理论也被称为“新贸易理论Neo—tradetheory”。 二、新贸易理论的特点 (一)全新的理论假设前提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其理论的假设前提很多,最主要有以下几点:(1)规模收益不变;(2)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3)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4)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商品,即通常所称的2×2×2模型。这些假设前提与自由市场经济学的前提是一致的,在当时也是符合社会经济生活主流的。然而,时过境迁,面对客观现实,新贸易理论者意识到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已与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相去甚远。他们认为: 1.规模收益不再是不变的。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商品是以递增规模报酬生产的,并且这些行业(如汽车业、半导体业、计算机业等)构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商品生产的规模经济可分为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内部规模经济效应两个部分。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指公司水平上的规模报酬不变,而社会的递增性报酬以外部经济的形式出现的情况。这种外部效应原则上可以来自任何经济活动。比如说,日本电脑公司的生产率多半依赖于美国电脑业的大小——国际间的外部效应、日本半导体业的大小——产业间的效应以及日本本国电脑业的规模——国内产业的产出效应。但这些对公司间的经济行为影响并不大,因为各公司都同时和同等程度地享受这种外部经济效应带来的益处,公司间的竞争行为并不因此而受到影响。重要的是公司的内部效应,即公司水平上的规模经济。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较大的公司能够更好地克服生产的不可分割性使生产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或者说,它能使用更专业化而更有效率的设备;同时,由于某些一般管理费用并不随着生产规模而变化,因此其每单位成本会随着生产增加而下降;甚至一些物理现象就为大的规模提供优势。例如,体积和表面积不成比例增长的关系刺激着加工工业中的管道、储藏柜以及其他器具做得更可能大。内部规模经济之所以重要,关键问题是,如果规模经济持续存在,则平均成本总大于边际成本,如

国际产业转移与福建产业定位

国际产业转移与福建产业定位 摘要: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体的国际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 北上”趋势明显,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面临严峻挑战。在新的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福建产业定位的关键在于强化产业分工和专业化。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福建;产业结构;定位 1国际产业转移推动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对外开放的加大,福建省引进的外资规模也日益增加。由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国际产业对该省的转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1978-1987年,国际产业转移起步发展阶段。随着市场开放,外资从小规模试探逐步加快进入,1984-1987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平均为7千万美元。1985年首次突破1 亿美元。从1979年至1987年,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 3.01 亿美元。(2)第二阶段是1988-1995年,国际产业转移高速发展阶段。1988-1993年期间,除个别年份外,每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都成倍增长。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自90年代开始进入福建,较多投资于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从1988年至1995年,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134.28亿美元。(3)第三阶段是1996年至今,国际产业转移平稳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在经历1999年和2000年小幅下滑之后,2004年有了明显增加,达到47亿美元。同时进入世界500强的跨国 公司来闽投资增多,国际转移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从1996年至2004

年底,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369.31亿美元。 由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国际产业转移对福建产业结构变动产生 了积极的影响: (1)促进福建产业结构的工业化。 &n bsp;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推动了全省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见表1)。2004年外资在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79. 5% ,远远高于全省总体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48. 7% 的比重,两者相差30. 8个百分点,这表明外资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工业化的重要力量。2004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的产出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的份额是:工业总产值占59. 55%,工业 增加值占57.71%,产品销售收入占59.42%,利润总额占69.28% , 资产总额占54. 64%,均已占到1/2甚至更高的比重。 (2)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是以轻纺产品为主的劳动 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福建省得改革开放之先,主要承接了来自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的以轻工制成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90年代以后,在全省承接的国际转移产业中除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还包括电子信息产业,以及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 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趋势同全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基本一致。20 世纪90年代以后,全省重化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稳步上升。2002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论文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的概念、理论模式、战略与对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现状作了简要概括,并指出随着产业转移规模的扩大及转移方式的多样化,产业转移理论顺应实践需要所产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预示着产业转移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域;产业结构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the concept, theoretical model, strategic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four aspects to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re briefly summarized, and points out tha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ransfer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o practice need generated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direction, and indicates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keywords: industrial transfer; area; industrial structure 产业转移既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它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把产业的这种空间移动或空间迁移现象。在广义上的产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贸易如此重要,对国际贸易的研究也就成为必然。最早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即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已出现。当时的主要理论为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研究对外贸易怎样能够为一国带来财富,而所谓财富,则完全由金银货币来衡量。在他们看来,国内市场上的贸易是有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从而使一部分人获利,另一部分人受损。国内贸易的结果只是社会财富在国内不同集团之间的再分配,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并没有增加。而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货币从而使国家致富。因此,重商主义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贸易,具体来说,怎样通过鼓励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 对怎样能够做到多输出少进口,晚期的重商主义与早期的观点有所不同。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出超,主张控制商品进口和货币外流。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末)则从长远的观点看,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入超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出超,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但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主张限制进口,对贸易的研究是很有局限的。 18世纪末叶,重商主义的贸易观念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并被自由贸易的思想取代。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基本经济思想是“自由放任”,这一原则也被用于国际贸易理论。在其着名的《国富论》中,斯密从个人之间的交换推论到国家之间的交换。他认为,既然每个人只生产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然后用来交换别人擅长生产的东西比自己什么都生产合算,那么各国间的分工和交换也应该是同样合算的。因此,他认为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一国都能获得利益。古典经济学的另一名主要代表大卫.李嘉图(David Richardo)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一书中也对自由贸易的好处作了说明。 从古典经济学开始,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不再局限于怎样进行贸易,而开始对贸易产生的原因与结果以及与之相应的政策进行分析。从古典的斯密、李嘉图,到20世纪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俄林(Bertil Ohlin),到当代的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巴格瓦蒂(Jagdish Bhagwati)、琼斯(Renold Jones)、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等,许多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在各个方面对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进行分析论证。方法越来越精细,手段越来越严密,国际贸易理论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并得到不断发展。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基础是微观经济学。可以说,国际贸易理论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范围不仅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国际流动,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技术知识的国际传递。生产要素和技术知识一方面作为某种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作为要素投入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起着重要

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两个主要阶段。新国际贸易理论随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兴起, 它不断将新的经济学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研究领域, 从纵深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古典经济学时期,对国际贸易的解释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是斯密的绝对优势和李嘉图外生技术比较优势学。亚当斯密认为,各国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形成国际分工,使两个国家生产相同产品时存在生产成本差距,各国按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在容纳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任何商品的价值都取决于它的劳动成本,由于产品在两国市场上的相对价格是不同的,只要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不一样,那么这两个国家之间就存在着贸易的可能性。 1933年俄林在他出版的《地区间贸易和国家贸易》书中吸收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的观点,建立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各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引起供给能力不同,进而引起生产率的差异,也就是说,影响商品成本高低的是生产资源的相对丰裕度,如果一国某种资源的供给相对比较充足,其价格就会相对比较低,因而生产时要大量使用这种资源的商品的成本就会比较低。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对国际贸易格局的预测是:各国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它们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它们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这样,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贸易应该在资源差异最大的那些国家之间发生,如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生。而且这一理论的分析是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上的。至此,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最终形成了。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般来说有两个核心:即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由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优势来自于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则认为相互依赖的多种生产要素的差异即资源相 对丰裕度是比较优势的源泉,因此要素禀赋学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传统贸易理论此后的半世纪一直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绝对统治地位。 二、传统贸易理论遭到的挑战与新贸易理论的萌芽 传统贸易理论遭遇来自实践的挑战有三个方面: 一是里昂惕夫之谜。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根据赫一俄贸易理论,用他所创立的投人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验证,结果却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反的证的结果却正好与此相反,美国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之后结论,从而引起了轰动。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实际验证的结果正好与此相反,美国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之后,西方方经济学界掀起了狂热的解释浪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二是比较优势陷阱。随着国际贸易深化,人们发现,以比较优势理论作指导,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的现象,以此诞

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专业:国际商务硕士 姓名:罗琮 学号:201301360030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际分工格局和生产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国际产业转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先分析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和特征,继而又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两者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升级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开放经济的结果。在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中,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产业转移的阶段是从加工贸易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国际产业转移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只是不同的时期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不同的时期转移的内容不同。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产业转移将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1.国际产业转移将延续结构高度化的趋势 这里的结构高度化指的是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的意思。今后,向我国东部地区转移的制造业将主要集中在高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的“三高”行业,而不再像过去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东部地区本身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因此,未来几年,我国将出现传统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利景象。 2.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投资将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样,伴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地位的形成和发展,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物流相关的服务业的外商投资也越来越多。以上海为例,2005年,上海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73.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2%,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2.9%。与需要耗费大量土地、能源的制造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因此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上海“四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定位就反映了这样的发展趋势,也为上海承接服务业转移做出了总体的规划。 3.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 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往往只是发生在处于产业核心地位的跨国公司,以汽车行业为例,上海大众初创时,其零部件大量依靠进口,然后再逐步实现国产化。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则有所不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向很明显。如以上海—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台湾信息产业的投资集聚区,其中苏州已经形成以明基电脑、全友电脑和华宇电脑为核心的IT产业群,建立起鼠标、彩显、液晶显示器、超微半导体等多个大规模生产基地。研发、制造、服务的一体化联动将是未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将其研发、物流等非制造环节也转移到中国来。这一趋势对于我国各类开发区做好区域产业规划和招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认真研究。 4.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主体,投资方式多样化

国际产业转移分析报告

分报告一:国际产业转移 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概述 1.1 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它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一个包含着国际产业贸易与国际产业投资的综合过程。它既是对产业构成要素的国际移动的描述,也是对产业形成与演进历史的梳理。 国际产业贸易往往意味着转入国必需的某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的输入,因而对转入国产业结构发生影响。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它有助于转入国产业成长与结构转换。也就是说转入国可以利用这些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建立新的工业部门,改造传统产业部门。国际产业投资往往意味着资本、技术等的直接输入,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也能产生与国际产业贸易相同的结果。 国际产业转移是从外在形式来看,与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贸易和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投资并无二致。但发达国家与转入国之间的绝大部分贸易,实际上是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两国产业之间的贸易,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贸易。发达国家在转入国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一般是伴随着资本输出的较先进技术产业的输出,或者说发达国家较高发展水平的产业向转入国较低发展水平的产业

投资,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投资。当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所引起的累积性产业成长达到一定程度时,某些产业在转入国更具有竞争优势时,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便会发生,从而引起产业转入国与产业转出国产业结构的革命性转换。 转出国之所以进行产业转移,是因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它们开发使用过时技术,实现最后价值增值的需要。它们不可能通过转让高新技术来培植与自己竞争的对手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输出。产业转出国吸收产业转移通常是谋取外来投资的外部经济效应,即获得技术、管理经验、训练人员以及其它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 1.2 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对于转出国而言,从短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对于发达国家也有负面影响,如对国内就业水平的影响和本国产业“空心化”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其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因为归根结底,它为本国的结构转换提供了绝好契机。产业转移的条件是该产业产品不可能在本国生产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比较优势,不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样的产业转移出去,可以为那些附加值高的新产业提供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 鉴于我国目前主要作为产业转入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我们下面着重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对转入国的影响。 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

第3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CHPR3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H-O模型分析/里昂提夫之迷/贸易对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 ◆专题:中国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对 ◆要素回报的影响? 第1节、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代表人物:Eli F.Heckscher,1897-1952; Bertil.Ohlin,1899-1982; 代表作Heckscher, 1919:< effects of foreigntradeonincome>,Ohlin,1932:突 出贡献是对劳动生产率差异产生原因的解释。并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 一、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 (1)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是描述产品属性的指标,如单位劳动所需资本:β=K/L.。.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例如:只有两种商品(棉布和钢铁,以C和S表示)和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以L和K表示),如果(K/L)S大于(K/L)C,则称钢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棉布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以横轴表示劳动,纵轴表示资本,而且生产沿着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射线进行,则该射线的斜率就是生产该种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 (2)要素丰裕度 ?要素丰裕度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是描述一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指标。有两种定义要素丰裕度: ?一是用实物单位定义:各国所有可利用的要素的总量的比值(TK/TL); ?二是用相对要素价格定义:即资本的租用价格和劳动的时间价格的比率: θ a=W a /i a, θb =W b /i b 一般说两种定义方法所得出的结论一致: 如果中国的总资本/总劳动比率小于美国的总资本/总劳动比率,(TK/TL)c ﹤(TK/TL)u,则称中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美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即如果中国与美国相比,劳动价格/资本价格比率较较低,θc﹤θu,则中国劳动丰裕,美国资本丰裕。

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下转第46页) 5 《华商》 【摘要】就目前的研究理论而言,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及类型、产业转移的理论学习和借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产业转移的效应等方面,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总体来说少,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产业转移模式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产业转移;模式;综述 一、国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 1. “雁形模式”理论“雁形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或译“雁阵范式”,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最早在其《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原理》中提出的。后来,山泽逸平和小岛清先生先后对该理论进行了的扩展和完善。 在这一理论模式中,赤松要认为,日本产业通常经历了“进 口新产品”、“进口替代”、“产品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并周期循环。其图形成倒“V”字形。如图(1): 图(1)资料来源:胡俊文:《“雁行模式”理论与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雁行模式”走向衰落的再思考》第24页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先生将赤松要先生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引进 进口替代 出口成长 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该理论更清晰的说明了后进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以及最后超越的整个过程。 图(2)资料来源:(日)山泽逸平:《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第74页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提出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论”, 从而将“雁行模式”理论进一步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2. 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模式的研究 目前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仅仅是作为产业转移的一个很小的 方面去考虑,除了梯度和逆梯度转移模式理论性较强外,其他的转移模式还没有较为系统的阐述。初步归纳起来,现有研究主要是从三个角度提出产业转移模式。 1. 基于产业转移规模视角的模式集群式产业转移是规模最大的产业转移模式。“集群式”的产业转移(郑胜利,2002)即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相继由某一地区转移至另一地区。这种集群转移模式强调的是转移的整体性和网络关系的复制性。 整体转移模式包括整体迁移模式(曹荣庆,2001;蒋文军等,2001)、整价值链转移模式,包括完整价值链垂直型转移、完整价值链水平型转移(赵张耀、汪斌,2005)。 部分迁移模式有要素嫁接式(曹庆荣,2001)、存量激活(蒋文军,2001)、扩张性资本输出、产业关联、部分产业链的转移等模式。 2. 基于产业级差视角的转移模式梯度转移模式(夏禹农、冯文浚,1982)、中心辐射模式(马海霞,2001)逆梯度转移模式(郭凡生,1985)、边际渗透转移模式(陈建军、叶炜宇,2002)、垂直型产业转移模式和水平型产业转移模式(韩文民、王婷,2005)、垂直顺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垂直逆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水平工序型转移模式(赵张耀、汪斌,2005)。 3. 基于产业转移的具体形式视角的转移模式从该角度提出的主要模式有:横向兼并或横向一体化、区际直接投资转移模式(陈刚,2001;陈建军,2002b)、设厂(对外建立生产加工点)和设立研发机构转移模式、收购兼并转移模式、委托生产或生产外包转移模式(陈建军,2002b;刘菁、任曙明,2005)、OEM转移模式和对外建立销售网点等(陈建军,2002b)、企业新建投资、并购和非股权方式参与等形式(严双建,2007)。 三、结论 1. 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关理论有待 进一步的深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朱兰春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献综述 1、《WTO与中国对外贸易》 作者:王平、钱雪峰 内容:是从WTO 与中国外贸这一角度出发, 系统完整地阐述了WTO 与中国外贸发展的关系, 首先系统阐述了WTO 的产生极其规则;然后深刻分析了在中国加入WTO 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 中国外贸存在的问题、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及挑战, 指出中国外贸只有摆脱传统条件下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性”, 及时进行政策和战略调整, 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贸易对话,才能在新的约束条件下获得健康发展。 2、《当代世界经济与中国对外贸易研究》 作者:顾卫平 内容:在第一篇中首先分析当代世界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变数与来自国内外各方面的挑战;然后具体分析了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与中国经济的战略性关系;并全面分析了石油经济、跨国公司、国际恐怖主义与世界经济及中国经济的关系。在第二篇中,首先讨论中国成为贸易大国之后, 如何成为贸易强国,并真正成为WTO 中负责任、有影响力的贸易强国;然后着重讨论分析和展望了发展中的中美贸易,指出中美未来经贸关系的基本共同点是互利与合作, 以务实态度逐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不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而且对世界和平与发展, 也是一种重要的保证 3、《外贸依存度国际比较与中国外贸的结构性风险分析》 作者:傅钧文 内容:通过比较中国与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及印度、韩国、墨西哥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名义外贸依存度和对各自前三位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依存度,分析指出中国外贸的结构性问题主要有:第一,贸易伙伴集中;第二,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集中;第三,加工贸易产品出口集中;第四,某些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依存度大;第五,石油以及其他资源的进口更趋集中。并指出这种结构性问题带来的风险,最后,提出应对这种风险的对策:第一,要高度重视中国的能源和资源战略;第二,放宽对外投资的渠道,通过产业的海外转移来减轻贸易摩擦的压力;第三,对旨在加工贸易的直接投资应趋利避害;第四,重视降低对特定贸易伙伴和特定进出口商品的依存度,推进市场多元化;第五,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外贸发展;第六,增强企业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第七,鼓励企业在出口中培育自身品牌第八,增加 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第九,与周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等等。 4、《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作者:陈柳钦、张谊浩 内容:在回顾古典经济学的传统贸易理论、现代经济学的新贸易理论和战略贸易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 学等理论中关于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和汇总了国内关于中国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假设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了granger,sims,geweke和hsiao等非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考察了多变量因果性检验模型的扩展和检验。最后结论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反馈关系;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在引入外资、政府开支、劳动力投入和能源消耗多种变量后,外贸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联系反而有所加强。 5、《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的实证》 作者:盛斌、廖明忠 内容:就是试图运用引力模型来解释双边贸易流量问题,并尝试着从总量和产业两个层次上测算中国对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潜力,尤其是制造品的出口潜力;进而分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文献号】1-351 【原文出处】浙江社会科学 【原刊地名】杭州 【原刊期号】200306 【原刊页号】45,49 【分类号】F11 【分类名】理论经济学 【复印期号】200404 【标题】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作者】汪斌/赵张耀 【作者简介】汪斌,男,1951年生,浙江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杭州 310027) 赵张耀,男,1972年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杭州 310027)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赋于国际产业转移新的活力,从而对国际产业转移 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本文就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从概念界定、经济动因、客体演化、在当代的新特点 和发展趋势、效应、转移模式等六个方面进行回顾和述评,并就该理论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摘要题】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国际分工 【正文】

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国内外学界对这一经济现象的研究,已著述颇 多。进入80年代中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 段,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及趋向。相应地,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在继承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已有所突破。 为了对这一经济现象作深入研究,笔者试图对前人的理论作一回顾和述评,并指出其研究的发展趋向。 国际产业转移很早就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在对其概念的界定上,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认同的是 认为,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70 年代,特别是80、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自身的演化,以及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 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即:(1)当前的国际 产业转移已不局限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已成为另两种需关 注的渠道。不仅如此,国际产业转移已深入到跨国公司之间和跨国公司内部,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和 公司内分工的一种实现机制。(2)产业转移已不单纯是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调控下进行,国家、跨国公司成为影 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另两股重要力量。(3)突破了原先的把整个产业抛向他国的模式。随着产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国际金融理论前沿概述及研究 摘要: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全球性的开放经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显著特征,研究国际金融理论前沿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主要流派 的国际金融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作为大学生的看法。 关键词:国际金融理论/货币危机/金融市场国际化 根据国际金融第二版教材总结,传统的国际金融理论前沿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理论、国际储备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重构制度和货币危机理论。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开放以及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需要更加从全球的视角认识国际金融问题另外,随着将信息经济学引入国际金融理论研究,国际金融理论出现了一些新发展,以下将对重要几部分进行概要地介绍和评述。 一、国际金融理论前沿问题的简介 (一)、货币危机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债务危机出现后,已经发生了十几次货币危机,从那以后货币危机理论成为研究金融问题的焦点之一,按照年代的顺序分类,有三代成熟的货币危机模型和一代雏形的危机模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1998》中指出“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系统性金融危机和外债危机四大类。可见金融危机范围比货币危机广的多,出现货币危机就意味着出现金融危机,出现金融危机不一定出现货币危机。” (1) 投机性攻击模型(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在70年代末,有代表性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罗。克鲁格曼所写的《国际危机模型》一文提出“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货币危机是否爆发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经济基本面,尤其是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假定政府为解决财政赤字问题而大量发行纸币,引起资本流出,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无限制地抛出外汇储备,当外汇储备达到临界点时,会引致投机攻击,如果政府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支持,就不得不放弃稳定的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Robert P.Flood教授和布朗大学的Peter M.Garber教授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当一国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发生冲突时,用来维持内部均衡的政策(主要是当国内出现财政赤字时,在国内过度供给信贷)必然会导致外部均衡丧失,投机者的冲击将导致货币危机,从而使固定汇率无法维持。”此理论合称为克鲁格曼-弗拉德-哥德模型。总之,第一代危机模型强调经济的基本面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稳定与否。 (2) “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模型(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的代表人物是加洲大学伯克利大学的Maurice.Obstfeld、哈佛大学的Gerardo.Esquivel和https://www.doczj.com/doc/064849484.html,rrain.。“欧洲经济仍注重经济基本面,但提出一定条件下公众的主观预期能成为主导因素,投机者的行为导致公众信心丧失从而使政府对固定汇率制的保卫失败,危机将提前到来。”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欧洲货币危机中,很多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很好,但也受到了危机冲击,从而产生了第二代危机模型。“第二代危机模型认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情况下,即使经济的基本面尚好,但在羊群效应(Herding Behavior)和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ct)的作用下,仍会出现货币危机。”(注:孟春景. 关于金融改革的几个问题[J]. 吉林金融研究, 2009, (10)) (3) “道德风险”危机模型(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 上述两代货币危机模型无法解释1997-1998年的东南亚货币危机。存在两个显著特征“双危机”和“传染性”。保罗克鲁格曼教授在这方面做出了贡献:认为一个国家货币的实际贬值或经常帐户的逆差和国际资本流动的逆转将引发货币危机。在分析和推导时,引入了金融过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