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摘要: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形象,还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城市景观质量的好坏,跟城市的景观设计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为了有效实现城市景观跟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运用低碳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低碳理念;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1 公共空间景观的概述

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是指城市内的建筑物之间以及公众能够到达的任意外部环境的空间形式总和,从过去的街道、集市以及码头到后来的社区、公园以及各种购物中心步行街等,城市中较为开放的空间都属于城市的公共空间的范畴。

2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1生态可持续性

人类社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为基本的一个条件就在于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利用,以及能够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人们要在可持续性条件中对自身的生活方式进行不断地调整,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时,要确保其在环境和资源的实际承载范围内,这也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建设城市公共景观时,则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跟地球的自然环境之间进行平衡。建设更为科学系统的生态景观,以便能够对资源进行保护,确保资源的再生,并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中设置公共空间主要是为了能够供人们休息娱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低碳理念下进行城市景观的设计时,要优先充分地考虑到周边的自然环境因素,明确周边自然环境因素的使用价值以及建筑物建设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更具现代化的低碳景观。现阶段,较多的城市公共广场在建设设计时,更多的是关注时尚,地面通常会使用面积较大的硬质铺装的方式,极大地减少了绿化的面积,而长此以往,对地面进行维护和修理的也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并且有些街道会使用较多的景观灯具,一味地追求奢华的排场,使得能源的消耗大大地增加,而实际的使用价值却很低,而这些做法一般都跟公共空间的功能性相背离。

2.3因地制宜

进行景观造景选材时,要注重对那些低碳材料的选择,与此同时还要积极采用并研发更多的可持续再生的新能源,以便能够更好地解决碳排放的问题,积极地倡导变废为宝的理念,从而有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再生。选择植物种植时,要注重容易成活,并且易于维护的植物,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减少城市景观中的高成本建筑,走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设计低碳景观初期,应对地域地貌的自然属性进行充分的尊重,对城市的空间的自然资源充分地利用,对原有特色景观以及建筑物在使用时,尽可能地减少或者避免对原来地形的破坏和对自然资源的损耗。

2.4与自然、文化背景相协调

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文化背景,以便充分展现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审美观,因而在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时,要创造一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身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参与度高的公共空间日渐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如何增加公共空间的参与性与艺术性,通过景观提升空间活力与价值,使之真正成为市民的活动舞台和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ublic open space,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现状 二十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集聚。同时,中国的城市景观也发生了令世界为之惊异的迅速而巨大的变化。而国内关于城市公共空 间的制度安排及相关技术方法、理念,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从而造成城市公共空间存在一定的不足。 1功能单一,尺度失调 早期的城市公共空间,出发点往往是为了满足某种单一功能的需要而建设的。这种宏大叙事风格的城市形象,导致许多巨大尺度,夏日暴晒,冬日无遮挡,空旷无物,耗资巨大而生硬的大而无当的荒废的广场、城市大道等空间的出现。单一功能的设

计,导致空间难以得到有充分的利用,人们很难在公共空间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造成了资源与空间的巨大浪费。 (2空间各组成部分间缺乏有机联系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由于受时间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一块场地都作为各自独立的一块区域,缺少对于各个空间的功能、流线、周边限制条件、人的行为规律以及建设成本和维护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考虑和分析,尤其是将人的行为活动作为一个连续的、相互影响的因素,考虑到空间设计之中。 (3配套不足、缺少人文关怀 许多公共空间忽略了对空间环境品质的塑造,规模、尺度等方面缺乏合理地把握,使得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单一,休息、游戏、信息服务及景观等公用设施考虑甚少,不适应居民的行为需求。从表面上看, 城市也许变美了,但城市的机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居民也不能有效地享用公共空间。 当人们忙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同时,却失去了生存之根本,丧失了场所,城市空间系统变得机械,大地景观失去了温情和生活的气息,从而也失去了自身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失去了社区参与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景观艺术提升空间活力 1.令人舒适的空间尺度 在尺度适宜的城市和建筑中,窄窄的街道、小巧的空间、建筑物和建筑细部、空间中活动的人群都可以在咫尺之间深切的体会到。这些城市和空间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宜人。反之,那些有着巨大空间、宽广的街道和高楼大厦的城市则使人觉得冷漠无情。在许多传统的市政公园和绿地中,空间尺度却让人感到不适,宽阔的路面和大尺度的广场拉大了人们之间的距离,降低了相互沟通交流的亲切感。根据知觉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摘要: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形象,还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城市景观质量的好坏,跟城市的景观设计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为了有效实现城市景观跟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运用低碳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低碳理念;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1 公共空间景观的概述 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是指城市内的建筑物之间以及公众能够到达的任意外部环境的空间形式总和,从过去的街道、集市以及码头到后来的社区、公园以及各种购物中心步行街等,城市中较为开放的空间都属于城市的公共空间的范畴。 2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1生态可持续性 人类社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为基本的一个条件就在于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利用,以及能够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人们要在可持续性条件中对自身的生活方式进行不断地调整,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时,要确保其在环境和资源的实际承载范围内,这也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建设城市公共景观时,则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跟地球的自然环境之间进行平衡。建设更为科学系统的生态景观,以便能够对资源进行保护,确保资源的再生,并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中设置公共空间主要是为了能够供人们休息娱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低碳理念下进行城市景观的设计时,要优先充分地考虑到周边的自然环境因素,明确周边自然环境因素的使用价值以及建筑物建设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更具现代化的低碳景观。现阶段,较多的城市公共广场在建设设计时,更多的是关注时尚,地面通常会使用面积较大的硬质铺装的方式,极大地减少了绿化的面积,而长此以往,对地面进行维护和修理的也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并且有些街道会使用较多的景观灯具,一味地追求奢华的排场,使得能源的消耗大大地增加,而实际的使用价值却很低,而这些做法一般都跟公共空间的功能性相背离。 2.3因地制宜 进行景观造景选材时,要注重对那些低碳材料的选择,与此同时还要积极采用并研发更多的可持续再生的新能源,以便能够更好地解决碳排放的问题,积极地倡导变废为宝的理念,从而有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再生。选择植物种植时,要注重容易成活,并且易于维护的植物,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减少城市景观中的高成本建筑,走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设计低碳景观初期,应对地域地貌的自然属性进行充分的尊重,对城市的空间的自然资源充分地利用,对原有特色景观以及建筑物在使用时,尽可能地减少或者避免对原来地形的破坏和对自然资源的损耗。 2.4与自然、文化背景相协调 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文化背景,以便充分展现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审美观,因而在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时,要创造一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在现代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从古典园林私密性空间到现代城市开放性公

简介: 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 以其空间处理手法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为基点, 经过对浙江省龙游市江滨公园的景点空间分析, 论述古典园林私密性空间到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的联系与发展。 关键字: 空间处理; 私密性; 开放性; 公共休闲 1.概述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 园林是物质环境, 构成园林的物质要素称为构景要素。构景要素大致能够分为三大类, 即山水、建筑物和动、植物。第二类建筑, 广义的包括人工构筑的园林建筑、园路、广场雕塑和园林小品等[1]。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中, 与其说是造园, 还不如说是建筑的布局和构造, 因为建筑构成了整个园子, 而其它要素的则作为建筑的附属部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园林构筑物与山水要素、动、植物要素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根据文人雅客对圆子的实用要求与艺术要求构筑了独具一格的东方造园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 比例协调, 尺度适应, 高低变化, 错落有致; 即要能很好地运用光影明暗的变幻, 虚实的对比, 又能将各种空间彼此穿插、渗透, 首尾相顾, 前后呼应, 互相因借, 另外, 还使静态空间流动, 达到动、静结合[2] 。

2.. 城市化加剧,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开放性空间呼唤人性的场所 近年来, 中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城市化”, 城市整体所面临的建设环境范围的, 速度快, 甚至有许多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建设项目, 都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立项、策划到设计的全过程。前写年的”疏林草地”, ”喷泉广场”流行与全国, 对外来艺术风格和视觉形象过分追求, 布置大量的草地, 反而减少了人的活动空间, 吸引不到人们来使用[3]。 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 强调普通人在普通、日常的环境中的活动, 强调场所的物理特性、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这里的物理特性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 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 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因此, 场所和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 成为失落的场所( placeless) ( Ralph, 1976) 。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关系应该是形式的, 她是体验、是生活、是交流——人与人的交流, 人与自然的交流[4]。 3 案例分析 3.1 以浙江龙游市江滨公园为例 3.1.1 龙游市概述 ( 一) 悠久的历史文脉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63734952.html,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探析 作者:陈书铮张书鸿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年第04期 摘要:从符号学的视角对儿童娱乐空间中肖似性符号的设计加以研究,对国内外儿童娱 乐空间中肖似性设计案例作分析、比较,以儿童心理与接受认知能力为基础,重点阐述艺术设计符号学视角与儿童空间设计的关系,并做初步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肖似性符号;儿童娱乐空间 一、引言 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曾将符号按不同表达方式分为图像符号、指索符号和象 征符号,以体现它们在表征方式上的不同。肖似性符号属于图像符号,它的定义为:“肖似性符号是指图像符号的符号形体与符号对象在外部形态、颜色、姿态、质感等物理属性上相似的图像符号。[1]”在我国,肖似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司马光的《为文丞相谢赐神道碑文表》一文中:“臣荷析薪之业,绍作室之功,虽资性甚愚,曾无肖似,而义方未坠,少逭谴尤。”[2]它在词典里的意思为比较相似,相像。 卡西尔(Ernst Cassirer)曾经这样说:“人是符号的动物”。简单来说,当人们看到一个符号时,大脑会本能地调动获取接受过的各种信息,想到它代表的本身之外事物的事物。肖似性的符号总是使人们的联想过程更直接、快速,这种情况对儿童更是明显,儿童会通过自己的理解对世界进行解释和联想。儿童时期是人生重要的接受和学习时期,通过一些亲切而简单的肖似性形象或图像符号诱发他们展开联想,可以使他们对空间的接受度更高。 同时,在接受视觉形象时,肖似性符号也非常容易被大众接受,究其原因,肖似性符号更符合人们心里的现实形体与事物,更为接近受众的理解与想象,因而人们对肖似性符号更有亲切感。 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全人类的目标,他们的健康成长对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进步也是至关重要。因此,为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娱乐空间同样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从儿童娱乐空间设计角度来说,设计者首先应该用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事物,尝试了解他们的需要,从儿童的心理及接受能力考虑,努力满足孩子们的天性。这些空间中的符号不一定要具体,因为那样反而会限制了孩子们的想象。 所以营造一个好的、具有肖似性符号意味的儿童娱乐空间具有一定的意义,赋予空间独特的色彩、想象力,使儿童娱乐空间更加趣味十足。让儿童获得更多游戏亲切感,发挥丰富而有趣的想象力;让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发现自己的能力、技能和天赋,才是设计的最重要的目标。

低碳生态理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应用

低碳生态理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1-14T09:37:16.9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供稿作者:董会珍[导读] 晋中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 董会珍 晋中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030600 摘要:在低碳生态发展理念指导下,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应进行调整和深化,本文从空间布局、交通体系、生态系统、地块开发建设引导等方面构建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体系,落实低碳生态规划任务,介绍了控规中融入低碳生态要素的内容体系构建和编制方法。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低碳生态 一、概述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与极端天气的频发,“低碳生态”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词。所谓低碳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化,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低碳生态理念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最直接的法定依据,是有效落实低碳生态理念的关键手段。 二、低碳生态理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如何落实低碳生态发展理念,在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至关重要。 低碳生态理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应用,主要是在空间布局、交通体系、生态系统、地块开发建设引导等方面进行深化,细化总体规划确定的各项低碳生态要求,并转化为地块的规定性或引导性指标指导地块开发建设。 (二)空间布局优化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空间布局的低碳生态优化思路可概括为三方面:一是交通引导空间结构优化,即调整大运量公共交通沿线的用地功能布局,尤其是轨道交通站点和主要公共交通枢纽周边的用地,应该高效利用、集约发展;二是以“低碳生态”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有序布置混合用地,即在一定范围内将居住、商业、商务、办公、公共绿地等多种功能混合布局,以促进交通减量,提高出行效率;三是以服务便捷、布局合理、配置完善为原则,通过各级公共服务体系的配置,减少居民出行距离和时耗,从而引导建设用地高效利用与空间紧凑发展。 (三)绿色交通体系 绿色交通体系是适应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理想交通模式,其本质是通过与用地规划相结合,减少交通需求总量,优化路网建设,推行“公交—慢行导向”的布局方法,落实公交优先,营造慢性友好,合理布局公交站场、公交枢纽等交通设施,提倡减少个体机动交通使用,鼓励通过步行、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来有效减少高污染车辆出行,提倡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新型交通能源,从而降低交通能耗,引导低碳出行,促进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绿色交通体系的构建。 (四)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在控规层面上的相关研究更多地体现在生态指标体系的建立上,如:通过一系列的低碳生态指标来控制、引导城市建设低碳生态化建设;将低碳生态化目标分解到开发建设的各地块的指标中,并以强制性指标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完整表达纳入地块开发的控制图则。将低碳生态理念融入到控规的编制之中,能有效地控制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环境的发展方向,实现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开发建设。 (五)地块开发引导 将总体规划倡导和确定的低碳生态理念和目标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进行细化和落实,合理确定各地块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等开发建设容量指标,并把降低碳排放、节能减排、资源有效利用等要求转化为地块规定性或引导性指标,体现在微观地块开发和建筑设计条件中,从而增强规划管理实施可操作性。 三、结语 在低碳生态理念指导下,传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仅仅以物质空间功能为载体、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方法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必须从规划内容体系上进行创新和探索,要全面有效地把低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目标落实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合理确定地块的各项开发建设强度指标,确保融入低碳生态要素的内容体系在控规层面得以实现,以创新思维和方法建立一套低碳生态控规编制方法,更好地指导规划管理工作,推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浅谈现代城市家具设计

浅谈现代城市家具设计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吴海龙发布时间:2009-4-3 阅读:1724次【字体:大中小】 摘要:城市家具的使用功能和艺术风格总是具有时代的印记,由所在时代的设计潮流、施工工艺和材料运用多决定,也是当时的哲学思想、社会经济、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在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应该创造人性化场所为目标,让人们能有个理想的户外空间。 关键词:城市景观城市家具人本生态地域 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活动的场所。拥有一个宜人、和谐、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无疑是居住在城市中人们的强烈愿望。现在城市中的一片绿荫、几条座椅、一盏路灯、几个垃圾箱、一组指示牌……都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不仅需要舒适的小家园,更需要城市艺术化的大环境。城市家具作为城市空间的要素之一, 已是城市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独特的视觉形象与城市景观的有机结合, 已成为城市文化美、整体美、区域特色美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人们活动的主要载体,设计师如何创造出符合人们行为、心理需求的“城市家具”,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是城市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内容。 一.城市家具的概念 “城市家具”一词源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它是英文“Street Furniture”的中文解释。城市家具是从街道家具发展而来的称呼,它泛指遍布城市街道中的诸多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是指一切在城市中的视觉物质形态,一般指对街道空间所有设施的统称。包含有建筑和设施两个概念, 也就是说包括一部分小的城市建筑设施和公共设施。主要泛指交通、安全、商业、咨询、休憩和环保等方面, 如候车亭、招牌、售卖亭、路灯、垃圾筒、小的雕塑等。一般布设在街道、广场、绿地或其他公共部位,是城市环境和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家具是指依附于城市空间展现现代城市风貌、为城市提供公共服务的市政公用设施、装置。之所以称之为“城市家具”,是因为它准确地诠释了人们渴望把城市变得像家一样和谐、整洁、舒适和美丽的美好企盼。它们形成街道和广场的环境特质,是街道空间和景观组织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体现城市景观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 二.城市家具的分类 按其使用服务功能大体分类为: 1. 公共休闲服务设施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为满足人们休息、健身、娱乐等要求而设置的“城市家具”,主要包括休息座椅、健身娱乐设施、电话亭、公共饮水器、邮筒、售报亭、照明灯具等。 2. 交通服务设施 是指城市街道中主要用于交通指示、组织的设施,包括路灯、交通指示灯、交通指示牌、路标、人行天桥、候车亭、候车亭、路障、自行车停放设施、加油站、无障碍设施等。 3.公共卫生服务设施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为满足人们公共卫生要求而设置的“城市家具”,主要包括垃圾桶(烟灰皿)和公共厕所。 4 .信息服务设施 为满足人们城市公共空间和环境的认知,引导人们快速到达目的地而设置的“城市家具”,主要包括户外广告、信息张贴栏、布告栏、导向牌等。 5 .美化丰富空间设施 是指那些为城市街道增添艺术气息,美化和丰富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设施,包括花坛、雕塑、喷泉、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一) (广场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本章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的介绍。 城市广场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本节主要讲述城市广场的概念、起源、分类、设计注意的问题、所需的资料以及设计最终形成的成果。 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因此,城市广场的费雷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广场的功能。 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要点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 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契机,一直是景观设计学科的研究热点。从"点"到"线"构成的空间体系来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整合,以期对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 景观的大众化 1.1 景观 “景观”一词,约于16 世纪与17 世纪之交,由荷兰语Landschap 作为描述自然景色特别是田园景色的绘画术语引入英语,演变成现代英语的Landscape 一词。该词被赋予了“自然风光的一景或一处景色”的新内涵,即由当初的对风景画的欣赏转为对现实风景的欣赏。19 世纪中叶,通过地理学家的使用,德语Landschaf t 在土地规划和区域规划领域获得了新的意义。后来,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出发,多学科参与研究的领域Landscape Architect ure (景观学)逐渐形成。在景观学科中,景观设计师基于城市公园规划的实践经验,开始了公园、公园路、城市公园系统、城镇规划等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和规划实践[122 ] 。 1. 2 景观设计的社会改革———创造为大众共享的空间 西方景观学专业作为社会改革的内容之一,出现于美国19 世纪中期。建于1858 年,由被称为“美国景观学之父”的Frederick Law Olmsted 和英国建筑师Calvert Vaux 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标志着城市公园运动的开始。在这之前景观设计对象主要是乡村墓园和花园设计,这些项目工程倾向于小尺度的、主要为少数人服务的、更大部分关注美学的独立工作。随着现代工业主义的第一次爆发,以及外来移民的大量增加,美国的城市迅速繁衍和增长,而公园设计理念正适应了这样的时代需求[3 ] 。公园形式要求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结合社会、政治、环境、技术和美学等设计更大规模的场所,服务更多的人。纽约中央公园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公园,也是第一个真正为大众服务的公园。 “公园运动”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出入便利、安全清新的集中绿地。然而,它们还只是由建筑群密集包围着的一块块十分脆弱的沙漠绿洲。1876 年,Olmsted 提出了波士顿公园系统方案,得到高度评价,并被任命为负责整个公园系统建设的景观师。1878 年,公园系统开始建设,其结合地形地貌,以线性空间连接城市公园,并形成不规则的图形,意欲向外延伸,深入城市生活[ 4 ] 。Olmsted 在美国发起的城市公园运动和公园系统的建立,倡导保障各个阶层、尤其是城市工人阶级和穷人,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经济利益和谐发展。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众而不是贵族。从形式上说,它是从贵族专享和特权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景观,为大众创造一种宁静的休闲场所,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放松,交往,它反应了大众价值观。 自此,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现代景观应平等地呈现给所有的市民。景观作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空间而存在,景观场所的本质是人们的生活区域,符合公众休闲的基本需求和一定的文化需求。其实践表现为景观设计,其契机主要是为市民创造公共的开放空间。现代景观设计趋向于创造人与环境的新关系,促成公共空间与交流空间的出现,在景观中倡导公共精神的建立。 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 ublic open space)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 [5 ] 。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一个空间系统,由各种类型的空间构成。按空间形式可分为:①点状空间,即以点的形式分布于城市中,如广场、公园、绿地等;②线性空间,即沿某个轴向呈线性分布,如步行轴、绿化轴、滨水绿带等。 2.1 点状空间景观设计 点状空间是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布局形式中的一种空间形态,这里主要指诸如广场、公园、街头绿地、社区绿地等具有向心形态的外部空间。 2.1.1重视空间的可达性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目录 摘要··················································abstract·············································· 1绪论················································ 1.1课题背景·········································· 1.2课题研究的意义···································· 1.3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1.3.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1.3.2城市公共空间性质与功能·························· 1.4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与属性·························· 1.4.1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体验城市的主要领域············ 1.4.2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资源······················ 1.4.3城市公共空间是拥挤性公共物品··················· 1.5城市发展·············································· 1.5.1城市发展需要········································ 1.5.2城市规划实践的需要·································· 1.5.3学科发展的需要······································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与保护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与保护 摘要 近些年以来,我国的旅游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沿海地区发展尤其迅猛。在区域经济中旅游经济总量占比不断提升,影响日趋加大,地位不容小覤。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也成为一些专家学者研究热点课题之一。从整体上看,沿海的旅游产业发展态势沉着稳健、速度较快,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突出。为了推进沿海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之中已经提出加大沿海高铁的建设速度,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旅游产业。通过高铁工程的推进实施,打造高效率的交通枢纽,促进新型的工业基地的不断完善,加快开发后备资源的进程,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作为陆地与海洋景观的过渡地带,滨海区域凸显了空间的异质特点,成为极具特色、有机整一的系统。作为海岸带最关键的一部分,滨海区域是后备地土地资源当中最为关键的一块。中国现行的六大后备土地资源,这是一块最适宜开发的土地。因为,其开发的前景令人看好,投资又极具可行性。所以,在整个沿海地区的开发中海岸线的开发显得极其重要,而滨海作为一道独特的景观也一定会成为新的增长极。本篇通过对X城进行分析,对城市的滨水景观保护与建设进行祥加研究,以期对今后的城市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x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建设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coastal area of China has shown a steady growth trend. It has gradually shown its status and influence in the regional economy. It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domestic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China has shown a fast and steady development trend. It has gradually reflected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regional economy. It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domestic related fields.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thirteenth five year plan also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peed rail along the coast,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new coastal industrial base, reserve resources development zone and prosperity to the people of the habitable zon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tourism. As the transition zone of marine landscape and land landscape, the coastal area is a system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with prominent spatial heterogene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astal zone, the coastal l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serve land resources in China. It is the most reasonable and the most feasible investmen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six reserve land resources in China. Therefore, the coastline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in coastal areas of land development, the coastal landscape will become a new growth poin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kes X city as an example, a thorough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tection of city waterfront open space landscape, provide hel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astal city of expectation after. Key words: X city; waterfront open spac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基于低碳生态理念的城市规划探究

基于低碳生态理念的城市规划探究 发表时间:2016-08-16T14:05:12.290Z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上作者:丁春兰 [导读] 本文从低碳生态理念的角度对城市规划设计要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究。 (江苏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分局,江苏盐城224145) 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我们所生活的环境质量也越来越差,全球变暖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意识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有效保护环境,推动城市建设发展,城市规划中要坚持低碳生态规划理念,综合采取有效对策,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环境。本文从低碳生态理念的角度对城市规划设计要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前言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规划中要坚持以低碳生态规划理念为指导方针,综合采取有效对策,促进城市规划设计水平提高。以更好推动城市发展,为人们生活、工作、休闲创造更好的环境与氛围。 1低碳城市理念 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规划中,坚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交通、空间、经济等进行低碳规划,使城市朝着低碳方向发展。当前,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己经在全世界得到认可和关注,低碳城市理念已经被使用到城市规划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容易出现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因此在低碳理念下进行城市规划时应主要把握好经济发展,同时向其它方向延伸。 低碳城市理念不同于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低碳理念更加注重在城市规划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建设。城市规划建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在低碳城市规划中应从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多方面进行,使低碳城市规划顺利进行。同时,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应将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使绿色以及节能经济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在低碳城市规划中,应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做好低排放、低污染,避免资源浪费,促进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 2基于低碳生态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2.1经济性原则 对于任何城市建造和设计活动,首先需要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进行实施,因此对于生态化、低碳化城市设计理念和实施都需要关注到其中的经济性原则,并且生态城市的合计和建造终究还是在于为城市创造经济的提升和价值的飞跃。因此,在进行低碳、生态化城市理念形成和城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兼顾到生态化城市设计的原则和经济持续性发展相结合,节能减排,实现资源重复利用和经济效益的获得,从资源的重复利用方面来实现经济效益的发展和增长,同时保护快乐城市生产和生活环境,实现了低碳、生态化城市理念。 2.2长远发展原则 对于低碳、生态化城市的设计和建造,必须要花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够形成规范的体系和标准的模型,因此,进行城市低碳、生态设计和建造,需要具有长远的发展性和应对长时间城市生活和社会变化。可持续发展城市设计,需要对城市的自愿合理统筹、分配、使用,满足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和持续长远发展的需求。 2.3自然原则 城市是属于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城市进行生态设计,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进行城市设计时,需要结合城市自然环境的再生能力、自动净化能力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综合作用,来进行设计。在城市建造和设计以及人口活动时,都需要主要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保证城市生态自然发展。 2.4人文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也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进行规划时也要格外注重当地的自然环境保护和人文特色的保护,从而建设处具有文化色彩的新型城市,这对于我国城市的长远发展也将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注重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并且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构建和谐的居住环境。 2.5高效原则 能源是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城市中不可再生的资源的使用,需要注意提升资源的使用率,真正对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建设经济发展型城市。 3低碳生态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要点 3.1科学进行城市空间布局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空间布局对于城市的正常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地作用,在以往的城市规划中,城市空间布局主要是根据城市发展、经济以及人民生活进行的,在城市规划中,一些城市领导会盲目进行城市空间扩大,从而实现自己的政绩,这种情况下的城市空间布局会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城市周边环境被污染和破坏。在低碳生态城市理念指导下进行城市规划,应将低碳环保放在城市规划的首要位置,可以将城市有效的分为几个区域,分别形成自然生态保护区、城市生态重建区、人文生态保护区、城市经济发展区等几个区域,按照不同城市对于不同需求来进行设计和建造,另外特殊城市还可以根据城市特色单独设置特色生态分区。通过设置生态分区的方式来实现城市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和城市自然生态平衡。 3.2交通规划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主要是对城市道路路面的设计形式以及道路功能进行规划,城市交通对于促进居民出现、实现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城市总体碳排放量中,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因此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有助于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的交通,也能够实现节能减排。但是目前,我国的城市交通中还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城市交通拥堵,我国的城市交通规划中,主次干路的比例不科学,生活化的道路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私家车的数量逐渐增加,在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 摘要:公共空间是一个空间系统,其空间形态由点状空间和线性空间构成。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通过点状空间和线性空间的景观整合,结合城市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布置,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日常行为场所融为一体,使城市的历史人文景观纳入到现代生活空间中,达到人们物质层次和心理层次的双重满足。 关键词:公共空间点状空间线性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可以说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代表,是城市内在的文化,是城市底蕴的标志。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城市数量有700多座,城市化率已达到45%以上,这意味着必须建立一个融合目前社会形态、文化内涵、生活方式、面向未来的具人性化、多元综合的理想生活环境空间。要求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各种行为要求,同时又要表达各种意义,并使人获得不同的精神情感。 一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概念及特点 景观设计是利用景观学原理,解决景观水平上的经济、生态、文化问题的实践研究,通过设计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依据自然景观的适宜性、功能性、生态特征、经济景观的合理性及社会景观的文化性和继承性,结合地方文化背景,以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出发点,以景观保护和发展为前提,―以人为本‖为设计手段,合理设计景观区内的各种景观要素和人为活动,在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使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景观形态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协调统一。其目的是充分发展景观所应具有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美学功能。 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应关注的问题 1理解人,尊重人,创建人性化的景观 景观首先是作为人类的生存空间和人们的生活区域这两种物质空间而存在的。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重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人性化设计的景观不仅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使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使人感到舒适,而不是让使用者去适应它、理解它。景观设计还需要注重人们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对景观的心理感知过程正是人与景观融合为一的过程。人们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不像物质层次上的满足那样直观,夕阳、清泉、急雨、蝉鸣、竹影、花香等都会引起人的思绪变迁。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要让人触景生情;另一方面还要使―情‖升为―意‖,进而使―景‖升为―境‖,这时―意境‖就产生了,而‖意境‖的产生将会使人们获得高层次的文化精神的享受。 2.理解自然,创建生态的景观

低碳理念下的生态型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低碳理念下的生态型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
刘星 叶炜 高斌 (1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01;2.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
1 2 1
摘要: 低碳理念下的生态型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支撑条件,本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案例,通过对水系统、能源系统和固体废弃 物处理系统 3 个子系统进行阐述分析, 探讨了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建立低碳生态型 基础设施体系的规划建设理念。
1 引言
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至 45%,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 重达到 15%左右。在国家发展和建立低碳经济的战略背景下,近几年低碳生态城 已成为各地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天津、唐山、株洲、合肥、深圳、保定、日照等 城市先后提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的目标[1],并且天津、扬州、深圳等城市已经全 面启动生态城的规划建设, 这意味着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生态城市是我国城 镇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必由之路。
2 生态型市政基础设施发展模式
乡统筹、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和谐共生”为主要原则。 生态型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可分解为 3 个子系统:水系统、能源系统和固体废
弃物处理系统。发展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低碳模式需要加强三个层面的支 持:有效的策略引导、先进的技术支撑和完善的体制保障(详见图 1) 。
ht 城 tp 市 :/ 规 /w 划 ww 与 .c 交 it 通 yu 网 p. or g
1
关键词:低碳,生态型市政基础设施,资源节约
2009 年 11 月,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做出承诺: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
生态型市政基础设施[2]作为城镇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应以“城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规划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规划 发表时间:2018-12-24T16:51:17.1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袁浩谢鑫叶 [导读]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对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极其重要,合理的规划能展示城市形象和品质。 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对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极其重要,合理的规划能展示城市形象和品质。当前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及规划管控制度不健全,城市公共空间成了不易察觉而被吞噬的空间,造成城市特色与魅力丧失,“城市病”愈发凸显。文章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同时概述了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现状。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宜居性 1、概述城市公共空间 一般认为,城市里面向公众开放使用和进行各种活动用空间即城市公共空间,它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自然、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与城市的物质形态表现。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事业的室内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室外空间和政府机关、学校、图书馆、商业场所、办公餐饮娱乐场所、酒店民宿等室内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技、运动健身、观光旅游、节日聚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种活动。更广意义公共空间不仅仅是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进入空间的人,以及展现在空间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这些活动大致包括公众日常文化休闲活动和自上而下宏大政治集会。 2、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土地资源和资源短缺是我国正面临严峻考验,城市作为资源、土地消耗中心,其发展模式也将迎来巨大改变。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城市均面临土地资源紧缺与需求扩张的矛盾,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高强度开发土地与高效益配置的趋势。如何在城市增长中以最少土地利用来容纳最多城市人口、提高城市资源的开发效益、引导城市合理地设计利用公共空间将成为重点研究问题。土地资源和许多能源比其他一些国家更为紧缺对于中国来说已是不争事实,加强土地合理规划是城市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此外,公共空间和城市建筑共同保存着城市的记忆,记录着城市过去文化和市民生活。城市不仅仅是由物质性建筑构成的,生活在其中的市民和他们创造与传承下来的文化才是城市的灵魂。而城市公共空间正是展示城市灵魂的场所。一些传统建筑是展示城市文化底蕴、传承文脉的重要载体,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精神载体,也为城市民众活动提供了平台,使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质大大提升。 2.1城市公共空间——展示城市形象、特色与文化的窗口 公共空间形态特征、分部格局不同代表了不同城市的特色与品质。空间景观独具特色能给人营造出归属感与亲切感给人丰富的艺术感染和享受,增加城市吸引力。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能唤起人们的记忆。强化人们对过去的认知和认同。城市公共空间在创造了宜人空间环境的同时,往往形成地域景观鲜明的场所,成为体现城市形象和特色的亮丽名片。 城市公共空间中承载的社会生活是形成城市文化的重要源泉。社会生活积淀形成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不同地区地方性社会生活方式特征形成城市的地域文化、当代城市中新社会生活方式反映了城市文化发展过程。这些文化因素投影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以不同物质形态特征表现出来,人们通过这些表象特征可以体会其背后所包含文化内涵。 2.2承载城市居民活动的重要舞台 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间存在着“人造空间,空间塑人”的关系,表现在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的认同感。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两者之间相互依赖;前置是后者的容器,后者是前者的内容。公共开敞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和休憩的场所。舒适的开敞空间给人的身心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可以增进彼此相互理解,增强社会凝聚力。 2.3提高城市宜居性 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具备形态的开发和属性的公众性两个特征,其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城市广场、街道、公共绿带等。这些空间首先能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市区小气候,成为保持城市活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次可以为城市生活提供各种活动场所;此外,可以提升周边地区土地和房产价值,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使城市建设具有更高的回报率,在多方面提高城市宜居性。 2.4完善城市功能、提供城市品质 有序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离不开科学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作为城市设计重要内容,是增强城市形态可识别的重要因素,是有效分割城市边界、区域和视觉中心的手法之一。就宏观尺度来说,公共空间可以是绿环、绿带、绿色走廊和开阔缓冲地带,成为引导城市形态发展的路径与边界;就中微观尺度来说,作为公共空间的街道、广场、绿地等,往往成为地域特色鲜明的节点标志,大大增加了城市可识别性。 3.城市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排他性、多样性和外部性等特性决定了其产生、配置、使用与一般空间不同,而国内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制度、相关技术方法及理念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存在一定不足。 3.1对传统景观规划利用不足,城市失去特色 有些城市中公共空间建设不考虑城市整体发展需要,造成公共空间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之间明显脱节。另外,由于对城市公共空间缺乏整体研究,特别是对与市民生活密切、有保留意义的传统街区、建筑物和公共环境所存在价值认识不足,使公共空间系统同城市其他系统的衔接比较混乱,尤其是没有结合城市自然系统和城市结构体系,导致城市失去了原有特色,给城市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多从规划的角度出发,未能深入进行行为心理活动研究,对于公众多样化、经常性的文化、游憩活动未给予充分考虑和重视。从而造成功能过于单一,不适应现代城市和民众需求,缺乏必要服务设施和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有的甚至出现空间无环境、有环境无设施、有设施无活动的尴尬局面。 3.2城市公共空间有效供给不足、使利用率不高 在追求城市经济迅速增长的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物品其规划与建设并没有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片面强调城市经济发展载体的功能,而忽视城市居住和休闲功能,致使公共空间在城市用地中占比不高,且过于追求规模与气派,缺少对公共空间整体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