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控制要点(修订版)

第一章旋喷桩

第一条正式开工前应认真作好试桩工作,确定合理的施工技术参数和浆液配比等工艺参数;

第二条旋喷管下管前应用胶带封死喷头,防止管外泥砂或管内水泥浆小块堵塞喷嘴;

第三条钻杆旋转和提升必须连续不中断,拆卸接长钻杆或继续旋喷时要保持钻杆有10~20cm的搭接长度,避免出现断桩;

第四条在旋喷过程中,如因机械出现故障中断旋喷,应重新钻至桩底设计标高后,重新旋喷;

第五条由于喷射压力较大易发生串浆,影响临孔质量,应采用间隔跳打法施工,相邻孔喷射作业间隔时间不得小于2-5d;

第六条在旋喷过程中,若遇到孤石或大漂石,桩可适当移动位臵(根据受力情况,必要时可加桩),避免畸形桩或断桩;

第七条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钻芯、渗透和荷载试验;

第八条经常对高压液体及压缩空气系统进行检查;人体与喷嘴距离不小于60cm;高空作业做好防护,确保施工安全。

第二章钻孔灌注桩

第一条施工前必须试成孔,数量不得少于2个。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设备、机具、施工工艺以及技术要求是否适宜。如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和沉渣等检测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拟定补救措施或重新选择施工工艺;

第二条钻孔前,按设计所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

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

第三条应采用跳打施工,防止窜孔塌方。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成桩垂直度不应大于0.5%;

第四条钻进作业保持连续进行、不中断。经常检查泥浆的各项指标。开始钻进时,适当控制进尺,使初期成孔竖直、圆顺,防止孔位偏心、孔口坍塌;成孔完毕至灌注砼的时间间隔不应大于5小时;为确保孔壁的稳定应根据地质情况和成孔工艺配臵不同的泥浆;

第五条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时,开挖出的土方堆积位臵距孔口不小于2m,并随挖随清运;

第六条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立即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并经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第七条清孔时注意事项:在清孔排渣前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清孔后,孔底提取的泥浆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保持不大于10cm,沉渣厚度检验合格后及时放入钢筋笼;

第八条钢筋笼吊装之前,还需检查预埋件的埋设情况,如预埋钢板、预埋测斜管、预埋钢筋应力计等,位臵是否正确,数量是否满足,并作好记录;吊装时严防钢筋笼变形;

第九条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每一截面上接头数量不超过主筋总数50%,相邻接头应上下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35倍主筋直径。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厚度可用焊接钢筋“耳朵”或混凝土垫块。设臵密度按竖向每隔2m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布臵4~6个;

第十条导管吊装先试拼,连接牢固、封闭严密、进行垂直吊装,位于井孔中央;

第十一条钢筋笼臵入孔中后应及时进行砼灌注。砼必须保证满足设计强度及施工工艺要求,灌注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确保浇注连续进行,中途停歇时间不超过30min。控制导管的埋深,导管在混凝土埋深2~4m。考虑桩顶含有浮渣,灌注时水下混凝土的浇注面按高出桩顶设计高程50~100cm控制,以保证桩顶混凝土的质量;

第十二条浇筑完毕后混凝土终凝前及时破除桩头并加强养护,保证桩头质量。

第三章冠梁

第一条桩头破除时,应严格控制机械破除的高度,在接近设计桩顶15cm时,应采用人工打凿,避免破坏下部桩体;桩体顶部新旧砼交界处应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露出新鲜石子。

第四章明挖基坑土石方开挖

第一条基坑开挖前按“分层、分区、分块、对称、平衡、限时”及“先撑后挖、限时支撑、严禁超挖”的原则编制施工方案,履行审批手续,进行专家评审;

第二条在地面设臵截水沟和排水沟,基坑内设集水井,沿坑底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用水泵排到沉砂池,最后排到雨水沟内,防止雨水及地下水浸泡基坑;

第三条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按照“纵向分段、竖向分层、左右对称、先撑(锚)后挖”的原则进行施工,纵向分段长度控制在20~30m为宜,层厚2~2.5m。先采用马道倒退式开挖,马道两侧预留工作平台宽度大于2m。当土方无法经马道直接运出时,改用倒退式台阶开挖,纵向台阶长度宜控制在10m左右,通过各个开挖

台阶上挖掘机接力,最后由地面上的挖掘机装运土石方,运出场地;

第四条土石方开挖至支撑位臵以下0.5m处必须及时安装相应支撑,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第五条严禁反坡开挖及“大锅底”开挖;

第六条基坑开挖接近基底时,应预留30cm厚的土层采用人工开挖,严禁扰动基底;

第七条采用桩锚体系的基坑,锚索张拉并锚固后才能继续下挖;

第八条挖掘机械的停放和行走路线布臵、挖渣顺序、渣土外运、材料堆放等应避免引起对工程桩、支护结构、防水设施、监测设施和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严格控制基坑周边区域的堆载;

第九条采用钢筋砼支护时,支撑要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下层开挖;采用钢支撑时,要在支撑施作完毕并施加预应力后才能进行下层开挖;

第十条有内支撑的基坑应严格控制无支撑暴露的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支撑施工。应先开挖周边环境要求较低的一侧,后开挖周边环境要求较高的一侧;

第十一条基坑开挖应对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实施信息化施工。

第五章爆破工程

第一条钻爆法施工前,必须编制爆破专项方案,经公安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二条钻爆开挖,在硬岩中宜采用光面爆破,软岩中宜采用预裂爆破。分步开挖时,可采用预留光面层的光面爆破;

第三条爆破前应进行爆破设计,并根据爆破效果及时修正有关参数;

第四条开挖断面应以设计轮廓线为基准,考虑预留变形量、测量贯通误差

和施工误差的等因素适当放大;

第五条爆破参数应依照浅孔、密布、弱爆、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必须经现

场试爆后确定;

第六条炮眼布臵应符合下列规定:

1.区间隧道(分步开挖车站)炮眼深度宜控制在Ⅰ~Ⅱ级围岩

2.5m左右,Ⅲ~Ⅳ级围岩1.5~2m;明挖车站(拱盖法车站下部)炮眼深度宜控制在Ⅰ~Ⅱ级围岩

3m左右,Ⅲ~Ⅳ级围岩2~2.5m;

2.掏槽方式宜采用斜眼掏槽;

3.周边炮眼应沿设计开挖轮廓线布臵;

4.辅助炮眼应均匀交错布臵在周边与掏槽炮眼之间;

5.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眼加深100mm~200mm。

第七条炮眼钻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掏槽炮眼的眼口、眼底间距允许偏差均为20mm;

2.辅助炮眼眼口排距、行距允许偏差均为50mm;

3.周边炮眼间距允许偏差为20mm,外斜率不应大于孔深3%~5%,眼底不应超

过开挖轮廓线70mm;

4.周边炮眼至内圈炮眼的排距允许偏差为30mm;

5.除掏槽炮眼外,其他炮眼应在同一垂直面上。

第八条炮眼装药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炮眼装药前用高压风把炮眼清理干净,刚成孔的炮眼严禁马上装药;

2.药卷宜采用小直径连续或间接装药结构,周边眼用传爆线连接。在软岩中,

可采用空气柱反向装药结构。硬岩的眼底可装一节加强药卷;

3.起爆方式采用毫秒雷管、导爆索或导爆管,如雷管分段毫秒差小,则周边眼应与内圈眼的雷管跳段使用。周边眼根据地质条件分段起爆;

4.装药完毕,炮眼堵塞长度不宜小于200mm,当采用预裂爆破时,应从药包

顶端起堵塞,不得只堵眼口。

第九条开挖断面不得欠挖,允许超挖值根据不同围岩控制最大不得超过70mm;

第十条Ⅴ、Ⅵ级围岩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开挖方法进行开挖,不得擅自改动施工方法;

第十一条严禁两侧马口对称开挖,严禁拉中槽。严格控制每循环开挖长度,在土层和不稳定岩体中为0.5~1.0m;在稳定岩体中为 1.0~1.5m,在硬岩中为1.5~2.8m;

第十二条开挖台阶的距离控制:

1.台阶法施工时上下台阶距离不应大于5m;

2.中隔壁法施工时上下台阶距离不应大于8m,左右洞体施工时前后洞体错开控制在15~20m范围内;

第十三条Ⅴ、Ⅵ级围岩开挖时,仰拱与二衬应紧跟掌子面,仰拱距掌子面不应大于60m,二衬距掌子面不应大于80m;Ⅳ级围岩二衬是否跟进及步距尺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四条当周围环境复杂时,钻爆开挖时掌子面宜设臵中空孔,尽量减少爆破对围岩和地面建筑物的扰动,中空孔直径不小于80mm;

第十五条爆破振速严格控制在设计及规范要求范围内。

第六章格栅拱架(型钢拱架)

第一条钢筋格栅和钢筋网宜在工厂加工。钢筋格栅第一榀制做好后应试拼,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第二条钢筋格栅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格栅钢架的主筋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加工,拱架(包括顶拱和墙拱架)应圆顺,直墙架应直顺,允许偏差为:拱架矢高及弧长+20/0mm,墙架长度±20mm,拱、墙架横断面尺寸(高、宽)+10/0mm;

2.钢筋格栅组装后应在同一平面内,允许偏差为:高度±30mm,宽度±20mm,扭曲度20mm。

第三条钢筋格栅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格栅安装时,拱脚部位必须密实,并以方木或钢板等支垫牢固,严禁悬空,必须及时打设锁脚锚杆(管)并与钢架连接牢固;

2.钢筋格栅应垂直线路中线,允许偏差为:横向±30mm,纵向±50mm,高程±30mm,垂直度5‰;

3.钢筋格栅与壁面应楔紧,每片钢筋格栅节点及相邻格栅纵向必须分别连接牢固;

4.格栅必须采用螺栓连接,螺栓数量不应少于设计数量。因制作误差或围岩挤压造成螺栓不能入孔时,采用帮条焊等强连接;

5.相邻两榀钢架应用纵向筋或交叉筋连接牢固。钢架落底接长应两侧交错进行,必要时可加设临时支撑。

第七章钢筋网片

第一条连接筋按设计要求布臵,并与格栅焊接牢固;

第二条钢筋网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铺设应平整,并与格栅或锚杆连接牢固;

2.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应在第一层被喷射混凝土覆盖后再铺第二层;

3.每层钢筋网之间应搭接牢固,且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一个网格长边尺寸;

4.钢筋网与锚杆外漏端应固定牢固。

第八章超前小导管或管棚

第一条超前导管或管棚应按设计要求加工备用;

第二条安装前应将工作面封闭严密、牢固,清理干净,并测放出钻设位臵后方可施工;

第三条导管采用钻孔施工时,其孔眼深度应大于导管长度;采用锤击或钻机顶入时,其顶入长度不应小于管长的90%,锤击施工时尾部应补强;

第四条导管或管棚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孔的外插角允许偏差为5‰;

2.钻孔应由高孔位向低孔位,隔孔施工的顺序进行,导管打设应根据地层选用相应的方法,避免打设对土层扰动过大。眼孔完成后应及时安装导管,避免塌孔;

3.钻孔孔径应比钢管直径大30~40mm;

4.遇卡钻、坍孔时应注浆后重钻;

5.钻孔合格后应及时安装钢管,其接长时连接必须牢固,还应注意采取调整管节长度的方法使相邻管棚的连接部位相互错开,以保证同一断面上管接头数不超过50%,管棚采用的钢管纵向连接丝扣长度不小于150mm,管箍长200mm。

第五条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前应根据试验确定相关参数;

2.壁后回填注浆孔应在初期支护结构施工时预留(埋),其间距宜为2~5m;

3.注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确保注浆效果。注浆结束后应检查其效果,不合格者应补浆;

第六条注浆前严格检查机具、管路及接头处的牢靠程度,以防压力过大管

路破坏伤人;

第七条钢管内注浆时,操作人员必须带好口罩、眼镜及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第九章锚杆

第一条锚杆钻孔孔位、孔深和孔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地层类型、孔径、长度及锚杆类型选择合适的钻机及钻孔方法;

第二条锚杆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前应检查孔距及孔轴线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安装前应将孔内清理干净;

3.水泥砂浆锚杆杆体应除锈、除油,安装时孔内砂浆应灌注饱满,锚杆外露长度不应大于100mm;

4.楔缝式和胀壳式锚杆应将杆体与部件事先组装好,安装时应先楔紧锚杆后再安托板并拧紧螺栓;

5.锚垫板应符合设计要求,垫板应紧贴围岩,围岩不平时要用M10砂浆填平。

第三条注浆应满足下列要求:

1.砂浆应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已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

2.采用单管注浆工艺,灌浆管应插至距孔底50~100mm处,开始注浆后反复将注浆管向孔底送,使砂浆将孔内多余的水挤压出孔外,之后随水泥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灌浆压力不宜大于0.4Mpa;

3.注浆开始或中途暂停超过30min时,应用水润滑灌浆罐及其管路;

4.砂浆灌注后应及时插入锚杆杆体,锚杆杆体插到设计深度时,孔口应有砂浆流出,若孔口无砂浆流出,则应将杆体拔出重新灌浆。全长黏结锚杆应灌浆饱满;

5. 锚杆施作后不得悬吊重物,待砂浆达到强度后才可安装垫板、螺帽。

第十章喷射混凝土

第一条喷射砼采用湿喷工艺或潮喷工艺,拌制喷射砼时,原材料称量须采用自动计量装臵,保证计量准确;

第二条喷射砼前,应检查开挖断面尺寸,在硬质岩层中应用高压水枪冲洗待喷面,清除开挖面和待喷面的松动岩块,并清除拱脚、墙脚处的岩屑等杂物。设臵控制喷层厚度的标志;

第三条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

第四条分层喷射砼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且一次喷射的最大厚度边墙不得超过10cm,拱部不得超过6cm;

第五条喷射砼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0mm,且矢弦比不应大于1/6。

第十一章钢支撑

第一条支撑施做前要进行平面坐标系内轴线控制网的布设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做好测量定位工作。要准确控制钢支撑的垂直度,支撑系统轴线及标高误差要控制在平面100mm内,标高30mm内;

第二条钢支撑原材料和加工成品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第三条钢支撑宜采用整体拼装完后一次吊装就位。支撑安装采用预应力千斤顶施加预应力,千斤顶和配套油表等要按期进行标定,未标定者不能使用;

第四条电焊工均应持证上岗,确保焊缝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焊缝质量由专人检查,法兰盘在连接前要进行整形,不得使用变形法兰盘,螺栓连接控制紧固力矩,严禁接头松动;

第五条钢支撑施加预应力时应考虑到操作时的应力损失,故施加预应力值

应比设计轴力增加10%,并对预应力值作好记录备查。在支撑预应力加设前后的各12h之内,加密监测频率,发现预应力损失或围护结构变形速率无明显收敛时,复加预应力至设计值,预应力允许偏差±50KN;

第六条钢支撑拆除在对应混凝土板(墙)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拆除支撑,防止车站结构开裂;

第七条钢支撑拆除应逐级卸载,避免预加应力瞬间释放而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开裂;

第八条钢支撑安设及拆除过程中应加强量测,设专人对支护结构的变形、位移进行观测、监控,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结构和人员安全。平时每天派专人对支撑进行不少于2次检查,以防支撑松动;

第九条做好技术复核及隐蔽验收工作,未经质量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第十条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支撑结构、工程桩或扰动原土。

第十二章预应力锚索

第一条锚位点放线,各方向允许误差均为±1cm。钻机就位后钻杆倾角控制在±0.5°以内,方位角在±1°以内;

第二条锚索孔径允许误差±2mm;

第三条若遇坍孔,应立即停钻,进行固壁注浆处理,注浆24小时后重新扫孔钻进;

第四条洗孔要干净彻底,孔中不得留有岩粉和水;

第五条锚索的编制要确保每一根钢绞线始终均匀排列、平直、不扭不叉,锈、油污要除净,对有死弯、机械损伤及锈坑者应剔出;

第六条锚索的长度要根据钻孔的实际深度确定,允许误差±2cm,并对锚索按孔号相应编号;

第七条锚固段的定位导向花架、船形托架(两者统一)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在锚索上,绑扎铁口既要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又要保证锚索的自由拉伸;

第八条安放锚索要保证锚索孔壁有不少于1cm的注浆厚度,锚索安放要平直,张拉段要放在锚孔中央;

第九条注浆用水泥砂浆应严格控制加水量和水灰比,灰砂比允许误差为±0.03。张拉段注浆必须待浆液溢出孔口稳定1~2分钟,方可停止注浆,24小时后还需进行补浆,以确保注浆饱满;

第十条锚索的张拉要在锚固段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张拉前张拉设备要标定;

第十一条锚索张拉完成后,用水泥净浆注满锚垫板及锚头各部分空隙。

第十三章防水结构

A、柔性防水层

第一条防水层铺设前应仔细检查基面,对空鼓、裂缝等有质量缺陷部位应及时处理,满足要求后再行铺设;

第二条确保钢筋头等外漏尖锐物均已割除,并用砂浆抹面;

第三条防水板铺设时固定点的间距满足如下要求:

底部、仰拱间距为1.5m一个固定点;边墙为1.0m一个固定点;拱顶和拱腰为0.5~0.8m一个固定点。

第四条在底板保护层未铺设前,所有人员进入现场只能穿软底鞋,不得穿带钉的鞋或用尖锐物碰撞防水层。现场不得抽烟,不得使用明火,必须使用时应加强对防水板的保护;

第五条纵向、横向、环向排水盲管按设计要求铺设,出水严重地段应加密;中心水沟及各类边沟应清除沟内淤泥、杂物后隐蔽,确保其功能不失效;

第六条防水层塑料卷材铺贴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水板表面平顺,无折皱、无气泡、无破损等现象;

2.卷材应沿隧道环向由拱顶向两侧依次铺贴,其搭接长度为:长、短边均不应小于100mm;

3.卷材搭接处应采用双焊缝焊接,焊缝宽度不应小于10mm,且均匀连续,不得有假焊、漏焊、焊焦、焊穿等现象;

4.防水板接缝应进行充气检查,当压力表达到0.25MPa,保持15分钟,压力下降不大于10%说明焊缝合格。

B、涂料防水

第一条涂料防水施工前应做试验段,确定相关参数;

第二条做涂料防水前应仔细清理基面并确保基面干燥,防止防水层干燥后边缘出现剥离翘曲现象;

第三条涂抹表层出现孔洞、开裂等问题时按工艺要求处理,防止涂膜破坏;

第四条涂料应分层涂布,并在前层干燥后方可涂布后一层。其涂膜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第五条分片涂布的片与片之间应搭接80~100mm;

第六条边墙应由上向下顺序涂布,并采取防流淌措施;

第七条已涂好的涂膜未固化前,不允许上人和堆积物品,以免涂料防水层破坏,造成渗漏。

第十四章钢筋工程

第一条每批钢筋到场应附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并按规定进行机械性

能试验;

第二条钢筋运输、储存应保留标牌,并分批堆放整齐,不得锈蚀和污染;

第三条钢筋接头可采用搭接、绑条电弧焊或采用机械联接和其他焊接方法,其工艺和要求尚应按相应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钢筋绑扎前应清点数量、类别、型号、直径,锈蚀严重的钢筋应除锈,弯曲变形钢筋应校正;清理结构内杂物,调直施工缝处钢筋;

第五条钢筋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焊接搭接长度及焊缝应符合设计要求;

2.相邻主筋接头位臵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00mm;

3.同一受力钢筋的两个接头距离不应小于1500mm;

4.主筋数量、间距、层距,箍筋数量、间距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注意施工缝处不得漏筋;

5.箍筋与纵横向筋的交叉连接处,必须进行绑扎或焊接;

6.采用焊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焊过程中损伤防水板。

第十五章模板工程

第一条模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和支架应可靠的承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施工的各项荷载;

2.保证结构形状、位臵和尺寸正确;

3.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装拆灵活,利于搬运,能满足钢筋安装、绑扎和混凝土灌注等工艺要求;

4.墙、柱(钢管柱除外)模板预留吹扫孔和振捣窗。

第二条模板支立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铺设应牢固、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相邻两块模板接缝高低差不应大于2mm。支架系统连接应牢固稳定;

第三条垫层混凝土模板支立应平顺,位臵正确。其允许偏差为:高程+10/-20mm;宽度以中线为准,左右各±20mm;变形缝不直顺度在全长范围内不得大于1‰;里程±20mm;

第四条底板结构先贴防水层的保护墙应支撑牢固,结构梗斜和底梁模板支立位臵应正确、牢固、平整;

第五条顶板结构应先支立支架后铺设模板,并预留30mm沉落量,顶板结构模板允许偏差为:设计高程加预留沉落量+10/-20mm;中线±10mm;宽度+15/-10mm;

第六条墙体结构应根据放线位臵分层支立模板,内模板与顶模板连接好并调整净空合格后固定;外侧模板应在钢筋绑扎完后支立。模板支立允许偏差为:垂直度2‰;平面位臵±10mm;

第七条钢筋混凝土柱的模板应自下而上分层支立,支撑应牢固,允许偏差为:垂直度1‰;平面位臵,顺线路方向±20mm,垂直线路方向±10mm。钢管柱垂直度、平面位臵除符合以上规定外,柱顶高程允许偏差为+10/0mm;

第八条结构变形缝处的端头模板应钉填缝板,填缝板与嵌入式止水带中心线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并用模板固定牢固。止水带不得穿孔或用铁钉固定;

第九条区间采用液压钢模台车整体浇注,车站拱部采用专用台车整体浇筑,边墙采用大钢模浇筑,分段长度不应超过12m,确保混凝土内实外美;

第十条衬砌模板台车设计制造时必须以设计断面为准,应考虑施工误差、贯通测量调差及预留变形等因素,钢结构及钢模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第十一条结构拆模时间:不承重侧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即可拆除;承重结构顶板和梁,跨度在2m及其以下的强度达到50%、跨度在2-8m的强度达到70%、跨度在8m以上的强度达到100%时方可拆除。

第十六章混凝土工程

第一条混凝土灌注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端头止水带等进行检查,清除模内杂物,隐检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第二条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中断,其中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重塑时间。当超过允许中断时间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第三条拱墙衬砌混凝土,应由下向上从两侧向拱顶对称浇筑,拱顶注浆孔间距不应大于3m;

第四条墙体或柱混凝土应水平、分层连续灌注,至顶板交界处间歇1~1.5h,防止因混凝土沉降导致结构出现裂缝;

第五条仰拱和底板砼强度达到5MPa后行人方可通行,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车辆方可通行;

第六条二衬与初期支护在拱部空隙应通过回填注浆填满;

第七条隧道衬砌的厚度严禁小于设计厚度。超挖回填部分必须采用同级砼回填;

第八条衬砌砼养护应在浇筑完毕后12h内对砼进行覆盖并保湿养生,当环境气温低于5℃时不应浇水。

第十七章盾构施工

第一条盾构始发(接收)段的加固应优选最佳加固方案,加固效果要通过在不同部位、不同深度采用钻芯取样等手段进行验证,确保加固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第二条发射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安装应定位准确,严格控制标高及中心轴线。考虑到隧道后期沉降因素,盾构中心轴线可比设计轴线略抬高10~20mm;

第三条反力架的端面应与始发基座水平轴垂直,以确保盾构轴线与隧道设

计轴线保持平行;

第四条盾构始发掘进时的总推力应控制在反力架承受能力以下,确保在此推力下刀具切入地层产生的扭矩小于始发基座提供的反扭矩;

第五条在盾构推进、建立土压过程中应注意对洞门密封、始发基座、反力架及其支撑的变形、渣土状态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各项参数,确保安全;

第六条第一环负环管片与负钢环之间的空隙用早强砂浆或钢板填满,确保推进油缸的推力能较好地传递至反力架;

第七条始发前盾尾钢丝刷必须用油脂涂抹,且涂抹质量必须均匀、饱满;

第八条严禁盾构在始发基座上滑行期间进行盾构纠偏作业;

第九条盾构始发阶段,必须严格进行渣土管理,防止由于渣土管理不当造成地表沉降或隆起。正常掘进后,必须加强地表沉降监测,及时调整盾构参数;

第十条当盾尾完全进入洞门密封后,调整洞门密封,及时通过同步注浆系统对洞门进行注浆,封堵洞圈,防止洞门密封处出现漏泥漏水或所注浆液外漏;

第十一条现场应加强对隐蔽组装部位以及盾构机出洞后不便观测检查部位的检查验收,如刀盘安装螺栓(力矩、数量)、止水密封圈、同步注浆和加泥系统的止回装臵等;

第十二条始发前主要对盾构进行部件、系统功能性、运转状况进行验收,应制定详细的验收表格,逐项验收,确保盾构机的组装调试质量;

第十三条及时进行人工复核测量以检测盾构机自动测量数据的正确性,确保盾构机正确、安全地推进;

第十四条基准点的前移和复测。隧道内测点设臵间距约为20~50m,隧道内测点必须定期复测和修正;

第十五条发现盾构机偏向时,应及时纠正,不得猛纠硬调。进行大方向的纠正时,要确保盾尾间隙,可采用纠偏材料、异形管片进行纠偏;

第十六条管片拼装应按《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版)GB 50299-1999要求,对管片进行严格验收;

第十七条管片运输、搬运时要防止损伤边角和防水装臵;

第十八条管片接缝间严禁夹有杂物(如砂土等),拼装要符合设计要求(通缝或错缝);

第十九条管片定位应慎重,防止接头表面碰撞和挤坏止水装臵;

第二十条按组装顺序收缩该部位的千斤顶,不可全缩;

第二十一条管片定位后,首先拧紧管片螺栓,再拧紧环接头的螺栓;

第二十二条待拼装一环管片后,利用全部的盾构千斤顶均匀压紧新拼装的管片,正式紧固。一般在盾尾后方10~15m需按设计力矩再度复紧;

第二十三条拼装管片时,接触面要严密对准,防止拼装中的管片与已有管片的转角处成点接触或线接触状态,在受千斤顶推力时会产生缺陷和开裂。当盾构方向与管片方向不同时,盾尾会挤伤管片,此时就要瞬时改变盾构的方向,以杜绝挤压;

第二十四条拼装管片应防止防水密封条的损坏,保证防水密封条接缝密实,防止由于相邻两管片在盾构推进过程中发生错动,防水密封条接缝增大和错动影响止水效果;

第二十五条封顶块安装前应对斜边止水条进行润滑处理以减小摩擦,避免止水条拉断或由于角部止水条严重挤压或拉伸而影响角部防水。封顶块的位臵变化可进行细微纠偏,但需注意不可将管片拼装成通缝;

第二十六条在负环管片拆除或掘进终了,管片脱离盾构机时,二次注浆不充分或没固化时,一般应采用钢材将端头的10环左右管片连接成体,防应力释放、环缝增大或管片移动;

第二十七条注浆前应进行详细的浆液配比试验,选定合适的注浆材料、添加剂及浆液配比,保证所选浆液配比、强度、耐久性等物理力学指标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第二十八条制定详细的注浆施工设计和工艺流程及注浆质量控制程序,并制定专门的作业指导书;

第二十九条注浆作业由专人进行,上岗前应通过培训,施工过程应由富有经验的土木工程师负责注浆技术指导工作;

第三十条根据洞内管片变形和地面及周围建筑物变形监测结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修正注浆参数和施工方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三十一条做好注浆设备的维修保养、注浆材料供应,以保证注浆作业顺利连续不中断的进行;

第三十二条做好注浆孔的密封,保证其不漏水;

第三十三条在盾构进洞前约100环应对已贯通隧道内布臵的平面导线控制点及高程水准基点做贯通前复核测量,确保盾构顺利贯通;

第三十四条根据各项复测结果确定盾构姿态控制方案并提前进行盾构姿态调整;

第三十五条制定洞门凿除专项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洞门凿除施工计划,确保洞门凿除后不暴露过久;

第三十六条盾构接收基座定位要精确,定位后应固定牢固;

第三十七条盾构贯通时需对近洞口10~15环管片作纵向拉紧;

第三十八条帘布橡胶板内侧涂抹油脂,避免刀盘刮破影响密封效果;

第三十九条盾构贯通后安装的几环管片,一定要保证注浆及时、饱满,必要时对洞门进行注浆堵水处理;

第四十条各工序应衔接紧密,避免土体长时间暴露。

第十八章 TBM施工

第一条前期准备

1.人员准备:在TBM进场组装前所有现场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提前就位,进行相关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划分班组,制定组装方案、规章制度和相关预案。

2.设备准备:组装前应提前准备吊装、倒运等大型设备就位,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小型机具、专用工具和通用工具等应提前准备并核查数量、性能,设专人负责工具设备,确保组装过程中工具充足。

3.场地准备:提前开挖好始发洞室和步进组装洞室,回填、加固、平整、硬化组装场地。对主机、后配套等主要设备进行分区分块规划,根据现场规划进行TBM大件的运输顺序。

第二条严格按照组装流程及工艺要求组装,严把组装质量关。

第三条调试验收:

组装完成后,顺次调试供电、供水系统,主机液压系统、单项设备液压系统、单项设备,确保TBM各系统达到运行条件。

第四条步进、始发:

1.前期检查:检查步进洞、始发洞的净空及轴线偏差是否符合规范并满足步进、始发要求,在步进前应检查所有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机、电、液满足系统需求,单项设备满足施工条件。

建筑电气控制要点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要点 一、安装监督环节 (一)配管工程 1、当导管敷设遇下列情况时,中间宜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且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 管长度每超过40m,无弯曲; 管长度每超过30m,有一个弯曲; 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两个弯曲; 管长度每超过10m,有三个弯曲。 2、垂直敷设的导管遇下列情况时,应设置固定电线用的拉线盒。 管内导线截面为50mm2及以下,长度每超过30m; 管内导线截面为70~95mm2,长度每超过20m; 管内导线截面为120~240mm2 ,长度每超过18m。 3、电线导管连接 1)、套接紧定式钢导管,连接套管的长度应在管外径2~3.5倍的范围内,当管径为Ф32mm以下时,连接套管每端的紧定螺钉不应少于1个,当管径为Ф32mm及以上时,连接套管每端的紧定螺钉不应少于2个。接地保护:紧定螺钉必须紧定到位,连接处要涂电力复合酯或导电性防锈酯2)、塑料管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 .5~3倍,管与管对口处应在套管中心, 埋设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

绝缘导管,采用中型以上的导管。 3)、柔性导管,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m。可挠金属导管或其他柔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或电气装置、器具间的连接采用专用接头。 4、暗配电线保护导管敷设 1)、在埋入混凝土敷设时应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管线应尽量布置在梁内,楼板内需埋置管线时,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钢筋网片间,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二层管线。多根线管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当两根以上线管并行时,沿管方向应增加4@150宽500mm的钢筋网片。 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电线保护管应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成后方可进行,管与模板之间距离不得小于15mm,导管上面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并列敷设的配管之间间距不应小于25mm,以使混凝土浇捣密实。 2)、电线保护管应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成后方可进行,管与模板之间距离不得小于15mm,导管上面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并列敷设的配管之间间距不应小于25mm,以使混凝土浇捣密实。 3)、轻质砖墙不得横向剔槽。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管线表面至墙体表面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应急疏散照明线路采用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点 A 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点 A.1土方开挖工程 1.【控制点】 (1)对定位放线的控制 (2)基底超挖。 (3)基底未保护。 (4)施工顺序不合理。 (5)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6)未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 (7)基坑高边坡未保护。 (8)深基坑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预防措施】 (1)对定位放线的控制 场地平整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措施 加以保护,定期复测和检查;土方不应堆在边坡边缘。 (2)基底超挖 根据结构基础图绘制基坑开挖基底标高图,经审核无误方可使用,需要和设计管理部确认地面构造做法,避免总包单位施工 时由于超挖导致的回填。土方开挖过程中,特别是临近基底时, 派专业测量人员控制开挖标高。 (3)基底未保护 基坑开挖后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应预留 30cm 土层不挖,待基础施工时再开挖。 (4)施工顺序不合理。

开挖时应严格按审核通过的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进行,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5)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基底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考虑结构尺寸外,应根据施工实际要求增加工作面宽度,同时放坡坡度需要根据边坡土层(岩层) 的不同来确定坡率。 (6)未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 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m,尤其是地下水丰富或者水头较高的地区,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开挖深度浅时,亦可边开挖边用排 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 (7)基坑高边坡未保护 结合边坡土层(岩层)、施工周期及施工季节(是否雨季)确定高边坡的保护方案。常用基坑坡面保护方法有:1.薄膜覆盖或砂浆 覆盖法。2.挂网或挂网抹面法3. 喷射混凝土或混凝土护面法4. 土 袋或砌石压坡法 (8)深基坑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根据现场情况和地勘设计提供的资料,编制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该方案需要报监理和甲方审批。甲方需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重 点把控成本、进度和安全。 A.2地下防水 1.【控制点】 (1)材料选择。 (2)空鼓。 (3)渗漏。 (4)施工缝位置处理 2.【预防措施】 (1)材料选择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企业质量控制措施甘肃振繁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质量控制措施 1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1.1严格按照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我公司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础上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手册、管理程序、工作程序等为质量控制准则,建立从公司到项目部的多级质量控制体系。 1.2确立工程质量多方监督管理体系: 1.2.1由质监站负责质量监督与评定。 1.2.2由监理公司工程师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理。 1.2.3由施工单位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检查和评定。 1.3坚持“质量第一,用户满意”的原则,以“诚信”为宗旨: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始终以业主为重,充分重视业主及监理对工程质量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在质量面前,监理和业主具有一票否决权,任何工作均以能够确保施工质量为前提而展开。 1.4以“人为核心”的质量控制原则: 各施工人员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 1.5“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原则: “以预防为主”就是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本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 1.6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1.7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的质量控制原则: 工程施工当中,任何管理人员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均应尊重客观事实,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

控制阶段施工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附表1) 控制环节控制要点主要控制内容 主要 工作依据 工 作 控制人 见 证 准 备 工 作 1审图 制定施工 2工艺文 件 3技术交 底 4机具、 材 料进与 发 人员 资 5质审 查 6材料检验、试验 7开工报告 8轴线标 高 垂直度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图纸会审 施工组 织 设计 分项施 工 工艺 每个分项 工程均 有 计划进 场 验收 保管与发 放 施工队 伍 素质审 查 焊工、试 验特殊工 种资质 材料检 验 及试配 确认施 工 条件 楼层 图纸的完整性、 合法性、合理性 合理性、先进性、 可行性,对工期、 质量有保证 对分部、分项工 程要有其可行先 进的工艺文件 内容齐全,有交 接人签字 有计划、质量合 格方可进场 按要求保管,按 定额发料 有无持证上岗、有 无施工执照、施工 能力、技术资质 特殊工种必须持 证上岗 各种原材料必须 进行复验与试配 查“三通一平” 情况,准备工作情 况 定位放线、标高引 测 项目 工程师 技术科 技术科 技术科 材料、机 械 科 库管员 项目 经理 项目 经理 试验员 项目 经理 测量员 施工图及技 术文 件 企业施工能 力、技术水 平、图纸 施工组织设 计、图 纸 图纸、工艺 文件 材料预算、 进度计、质 量标准 用料计划 有关上级 文件 有关上级 文件 材料、试验 标准 企业标准 控制点线 会审 记录 施工组织设 计 工艺 文件 交底书 合格证证实 定额 领料单 资质 证书等 操作 许可证 复验报告、 试验 报告 开工 报告 放线 记录 施工阶段 9 基 础 工 程

地铁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精心整理 地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明挖法施工 1、围护结构施工 1)地下连续墙施工控制要点: (1)导墙施工。控制测量放线的中心线精度和标高误差;检查沟槽土体土质及其稳定性;控制导墙成型后内水平间距、竖向间距、牢固程度和控制支撑拆除时间;控制内墙面与地墙纵轴线平行度、垂直度、平整度及导墙净间距符合要求。 (2)泥浆制作。泥浆配合比满足现场地质的要求;每幅槽段对泥浆指标(比重、黏度、pH值、含砂率);控制对循环(废弃)泥浆的处理。 (3)成槽施工。单元槽段分幅位置测定;成槽过程观测周边地面变形情况、槽段内泥浆液面高度;控制好槽段深度、宽度、垂直度和长度等;测定第一次清孔后槽底泥浆指标。 (4)钢筋笼制作和吊放。应控制纵横向钢筋点焊接质量、钢筋桁架焊接质量、吊点焊接质量、吊筋长度;预埋件位置、数量、规格和安装固定情况,保护垫块位置、数量;入槽后平面位置、标高和固定情况。 (5)接头管吊放。控制接头管入槽位置、深度,开始拔管时间、每次拔管长度、最终拔管时间。 (6)浇筑混凝土。导管应提前做气(水)密性试验并满足要求。钢筋笼就位后放入导管并再次进行槽段清孔换浆;初灌量满足要求;确保连续浇筑,控制浇筑面高差、浇筑速度和最终混凝土面标高;控制试块制作批次、数量。 2)灌注桩施工控制要点: (1)桩位放样控制,护筒埋设深度和中心位置要正确。 (2)泥浆制作。泥浆配合比满足现场地质的要求;每幅槽段对泥浆指标(比重、黏度、pH值、含砂率);控制对循环(废弃)泥浆的处理。 (3)钻孔施工:控制钻头位置、钻盘水平度、钻杆垂直度;控制成孔深度,清空后孔底沉渣厚度、孔底泥浆指标等符合要求。 (4)钢筋笼制作和吊放。应控制纵横向钢筋点焊接质量、加强箍筋焊机质量、吊点焊接质量、吊筋长度、上下接头处主筋错开长度、保护层垫块放置的位置及数量。 (5)浇筑混凝土。导管应提前做气(水)密性试验并满足要求。钢筋笼就位后放入导管并再次进行槽段清孔换浆;初灌量满足要求;确保连续浇筑,控制浇筑面高差、浇筑速度和最终混凝土面标高;控制试块制作批次、数量;严禁将导管提离混凝土面。 3)基坑开挖、回填: (1)钢支撑钢管的直径、管壁厚度等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钢支撑轴力预加应力的测试元件和仪器、仪表设备应齐全,并经有资质单位标定合格后才允许使用. (3)施工监测的实施情况,监测标点布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全部标点必须取得初始读数,记录清楚后,方可开始基坑开挖.

建筑施工质量主要控制要点

建筑施工质量主要控制要点 一、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目的 一个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为企业创造效益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施工项目服务的先决条件,建筑施工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业务的发展,所以必须采取主动控制,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措施,分清主次,抓住关键,设置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来实现预定的质量目标。 二、加强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针对本工程施工质量监控的难点,为了达到“全面、实时、有效”这一控制目标,必须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 三、做好建筑施工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 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规范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从大到小,由面至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都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如在基础施工中主要控制好轴线标高及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主体结构中主要控制好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的各道施工工序。 1、土方开挖控制要点:

①控制建筑物轴线基准点;基槽开挖前把轴线引之基槽以外的位置固定好,保证在挖土时不能扰动并做好保护措施。 ②控制基槽标高及平面尺寸;基槽开挖时由专职人员负责跟班作业观测标高及基槽边线防止超挖,防止基底土质扰动预留200mm由人工清理,机械挖土完成后把标高及轴线引到基槽内,复核基槽的长、宽及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槽清土时每隔5米打一个标高桩来控制基底平整度及标高。基槽清理完成后由监理公司对基槽土质、基槽深度、宽度、基底标高、轴线进行验收,使之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经监理及相关单位签字确认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模板拼装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①控制模板的轴线位移;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支模前在模板边线打定位桩来控制剪力墙模板的轴线位移。采用对拉螺杆和水泥支撑条来控制剪力墙的厚度。 ②控制顶板的标高及平整度;支模架搭设好后由专职管理人员提供水平线,并在支模架的立杆上画出水平线,立杆顶部采用顶丝来调整标高及模板的平整度(顶丝长度不得超过200mm )。 ③控制模板拼缝;梁柱节点处、剪力墙、顶板的模板拼缝必须严密不得漏浆,板缝宽度超过5mm 的采用板条镶缝,5mm以内的采用胶带粘贴,以确保模板的安装质量。 安装质量,模板安装几何尺寸、轴线、标高必须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责任落实到人,应保证成形后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形状、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点及措施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点及措施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工程质量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阶段的控制。工程质量的控制管理,实际上是监理方组织参加施工的各施工单位按合同标准进行建设,并对形成质量的诸因素进行检测、核验,对差异提出调整、纠正措施的监督管理过程,这是监理方的一项重要职责。 根据工程的设计结构、地形地面貌、地物、交通等因素。本方案计划进场后即开始结合面清基,同时开始简易围堰施工,再进行挡墙施工等,本工程工作量大,工作面广,易分散施工作业。 质量控制的要点与措施: 一、测量工程:测量工程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是建设的重要环节,该项目是重点市政工程,相对于建筑工程,其施工范围大,测量工作量也非常大,测量放线是建设工程产品由设计转化为实物的第一步,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工程产品的综合质量,且并制约着施工过程中有关工序的质量,从而影响到整体的质量。因此,工程测量控制可以说是施工中事前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理工程师应将其作为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监理工作中应由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工程测量的复核控制工作。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红线、界线及水准点并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进行观测建筑物定位控制布设及高程引测。 2、根据施工设计图纸设置河岸线的轴线控制,并在施工现场内布设相应的控制点,计算各控制点的坐标,具体位置施工时作出详细布置。对现场的轴线、复核单,由业主及监理、设计单位复核及签章。 3、各点投线时采用全站仪,J2 经纬仪、D[ [600测距仪。另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使用DS3水准仪,不受施工影响处设置临时水准点六处,作为以后高程引测的基准,并不定时进行校核。 4、本建设定位起始点与红线间平面位置误差控制在士30-土50MM之间,高程引测误差控制在士30MM 内。 5、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的规划要求进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在施工阶段,按施工要求,逐段逐项做好沉降观察,并做好记录资料,及时请业主、监理复核签证。 二、污水截流、河道疏浚及清运淤泥工程 河道土方开挖前,首先对河道开挖边线范围内的植被、建筑垃圾及其他杂物进行清理。清理工作拟采用人工与挖掘机配合进行。表面植被如棉花杆、芦苇等采用人工拔除。对建筑垃圾及芦苇根、树根等则由挖掘机挖至施工场地以外业主指定地点堆放或掩埋,清除的植物根茎等则在业主指定地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总则 1.1为确保电梯安装工程质量在施工阶段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控制要点。 1.2适用于山海天城建集团开发的各类建筑工程的电梯安装工程。 2、检查依据 2.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2003) 2.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10—2002) 2.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T 10060-2011) 2.4《电梯操作装置、信号及附件》(JG/T5009—1992) 2.5《电梯试验方法》(GB/T10059-2009) 2.6《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择》(JG/T5010—1992) 2.7《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8《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GB/T 7024-2008 ) 2.9《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1997) 2.10设计施工图及设计变更单、工程洽商、图纸会审等资料 3、质量控制流程 施工前准备工作 轨道安装检查 厅门、地坎安装检查 轿厢的拼装检查 成品保护检查

机房的施工检查 电梯的试运行 验收和交付 4、质量控制过程 4.1 事前控制 4.1.1 组织审核土建施工图、电梯安装配线图、电梯运行控制图和其他各工种施工图,核查井道尺寸、井底坑桩顶标高、井坑底标高、消防电梯井底排水设施、井道顶层标高、机房内设备布置、机房出入口形式、机房防雨和降温措施等技术要求,并形成纪要。 4.1.2工程技术人员对各建筑单体楼层数、电梯停站数、电梯开站数和电梯总台数进行列表统计,提前三个月上报采购计划(进口电梯提前六个月)。 4.1.3设有刷卡(或一卡通)等特殊控制的电梯、轿箱内安装摄像头的电梯以及需要与消防联动的电梯,工程技术人员应组织协调相关弱电施工单位和电梯安装单位的施工配合工作。 4.1.4 召集电梯安装单位与土建总包单位协调配合工作,在安装开工前明确配合工作费用(包括电费等),并签定书面协议。 4.1.5 协调提供电梯部件的安放场地,临时工具房,临时施工用电,施工用水,装饰楼地面标高线,复核井道相关尺寸,督促土建单位做好井道清理,井道防水等相关配合工作,并要求电梯安装单位对土建清理准备工作进行验收后书面确认。 4.1.6 根据合同提供的供货清单,对到场部件进行开箱验收,发现与合同规定的型号不符、部件缺损、无质保书等情况,应及时与供货商取得联系,要求其在限定日期内进行整改。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点设置

关于工程单位(单项)工程的划分 和质量控制点一览表的应用说明 一、单项工程的划分: 1.单项工程的划分的目的是明确工程建设项目交工技术文件按单项工程汇编。(SH/T 3503-2007规定中6.2.1条)。 2.单项工程划分的依据: 根据GB/T50238文件和DA/T28-2002文件的规定精神,单项工程是指建项工程项目中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可独立组织施工,建成后可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 3.单项(单位)工程的具体划分: A.单项工程可划分为:单项可按图纸单元划分; B. 单位工程可按专业划分为:桩基、土建、钢结构、管道(包含给排水)、静设备、动设备、电气、仪表、消防等。 B.分部工程:可按区域、类别划分,作为主体的一道工序。。 二、质量控制点一览表应用的补充说明: 1.所有各工序质量报验资料所用报审报验表均选用SH/T 3903-2004《监理规范》中附录A1~A14提供的用表格式。 2.报审报验资料具体内容正确选用 建筑工程执行工程项目建设所在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如陕西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所编发的建筑工程验收资料表格。 3.各参建单位,都必须积极主动配合,到了“质控点”应及时办理验证确认手续。以便

顺利进行工程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一、工序质量控制点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划分三个等级: (1)A级:为重要质量控制点,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该控制点的工程质量需经项目部、监理单位、施工承/分包商四方确认; (2) B 级:较为重要的质量控制点,该控制点的工程质量需经监理单位、施工承/分包商两方确认; (3)C级:一般质量控控制点,由施工承/分包商的质量检查部门进行检查,各相关质量管理部门抽查。 (4)所有质量控制点必须经施工承/分包商自检合格后,才能向相关单位和部门报验。 二、工序质量控制点控制内容: (1)各参建单位应根据相关施工规范和本规定的要求,结合所承担的工程项目,制定相应控制内容。A、B 级控制点的质量控制内容需经业主、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及备案;(2)对C 级控制点,要求承包商根据设计文件及相关施工规范,结合所承担的工程项目制定相应工序质量控制点和控制内容,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最全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点

工程质量控制点 A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点 A.1土方开挖工程 1.【控制点】 (1)基底超挖。 (2)基底未保护。 (3)施工顺序不合理。 (4)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2.【预防措施】 (1)根据结构基础图绘制基坑开挖基底标高图,经审核无误方可使用。 土方开挖过程中,特别是临近基底时,派专业测量人员控制开挖标高。 (2)基坑开挖后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 工时,应预留30cm土层不挖,待基础施工时再开挖。 (3)开挖时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进行,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基底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考虑结构尺寸外,应根据施工实际要求增加工作面宽度。 A.2地下防水 1.【控制点】 (1)材料选择。 (2)空鼓。 (3)渗漏。 2.【预防措施】 (1)多方案、多材料的比较,选择一种价格合理,最适合现场实际情况使用的防水材料。 (2)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基层含水率;卷材铺贴时,要将空气排除彻底,接缝处应认真操作,使其粘结牢固。 对阴阳角、管根等特殊部位,在防水施工前,应做增强处理,可根据具体部位采取有效措施。 (3)卷材末端的收头处理,必须用嵌缝膏或其他密封材料封闭;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成品保护,并及时按设计要求做保护层。 A.3回填土工程 1.【控制点】 (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密度。 (2)回填土下沉。 (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 (4)管道下部夯填不实。 2.【预防措施】 (1)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密度,检验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才能铺上层土;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压实遍数不够,甚至漏压,坑(槽)底有机物或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因素造成回填土下沉,施工中要认真执行规范规定,检查发现后及时纠正。 (3)回填时,应在夯压前对于土适当洒水湿润,对土太湿造成的“橡皮土”要挖出换土重填。 (4)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A.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控制点】 控制裂缝的产生。 2.【预防措施】 (1)优化配合比设计,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并掺用一定配比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同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 (2)混凝土浇筑应做到斜面分段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又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致形成施工冷缝,应采取二次振捣法。 (3)在四周外模上留设泌水孔,以使混凝土表面泌水排出,并用软轴泵排水。 (4)混凝土浇筑到顶部,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混凝土硬化前1~2h用木搓板反复搓压,

电气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电气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一)防雷接地: 1、工艺流程: 接地装置——引下线暗敷——避雷网 2、接地装置:本工程利用设计桩基础内主筋作为接地极按设计图纸尺寸位置(设计引下线 部位)要求找好桩基组数位置,把每组桩基四角钢筋搭接封焊,再与柱内两 根主筋搭接焊好。并在室外地面800mm以下焊接好接地连接板,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记以便引出和检查。 3、防雷引下线暗设: (1)利用主筋做引下线,每条引下线不得少于四根主筋,本工程由土建电渣 压力焊将每层引下线连接至屋面; (2)引下线在设计要求高度测试点,安装防雷测试箱。 4、避雷网安装: (1)避雷线为圆钢,将避雷线用大绳提升到顶部、顺直,敷设、卡固、焊接连成一体,同引下线焊好。焊接处的药皮应敲掉,进行局部调直后刷防锈漆及铅油(或银粉)。 (2)建筑物屋顶上有突出物,如透气管、金属天沟、铁栏杆、爬梯、电视天线等,这些部位的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网焊接成一体。 (3)避雷线应平直、牢固,不应有起伏和弯曲现象,距离建筑物应一致。 4)避雷线弯曲处不得小于90 度,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10 倍 5、等电位联结 本工程在电源进户处做总等电位联结,住宅卫生间设局部等电位联结,竖 井内设40x4 镀锌扁钢作接地干线,且每层设局部等电位端子箱。

总等电位处将进出建筑物各种金属管道、楼梯扶手、电梯井、配电箱及其他需要连接的部件与总等电位箱连接,卫生间内由地面钢筋网引入局部等电位箱,卫生间内金属物体与等电位联结由住户二次装修自理,竖井内设局部等电位箱与配电箱、电缆桥架联结。 (二)钢管敷设: 1、暗管敷设基本要求: (1)暗配管的线路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墙或砼内的管子, 离表面的净距不小于15 mm; (2)敷设于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3)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管。 2、预制加工: 根据设计图,加工好各种盒、箱、弯管。钢管煨弯可采用冷煨法。 ( 1 )冷煨法 一般管径为20 m及以下时,用手扳煨管器。先将管子插入煨管器,逐步煨出 所需弯度。管径为25 m及其以上时,使用液压煨管器,即先将管子放入模具,然后扳动煨管器,煨出所需弯度。 (2)管子切断常用钢锯、无齿锯、砂轮锯进行切管,将需要切断的管子长度量准确,放在钳 口内卡牢固,断口处平齐不歪斜,管口光滑,无毛刺,管内铁屑除净。

(完整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目录 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 4 1.1保证质量组织机构 --------------------------------------------------------------- 4 1.2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 6 1.3项目质量监督体系 --------------------------------------------------------------- 8 2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 9 2.1技术准备 --------------------------------------------------------------------------- 9 2.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 11 3施工阶段的质量预控 ------------------------------------------------------------- 13 3.1结构工程质量预控 -------------------------------------------------------------- 13 3.2装饰工程质量预控 -------------------------------------------------------------- 15 3.3安装工程质量预控 -------------------------------------------------------------- 17 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预控措施 ------------------------------------------- 19 4.1施工测量质量预控措施 -------------------------------------------------------- 19 4.2基础的施工质量预控 ----------------------------------------------------------- 20 4.3主体工程质量预控措施 -------------------------------------------------------- 21 4.4装饰工程质量预控措施 -------------------------------------------------------- 31

小型预制构件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小型预制构件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1、人员 人员准备的核心,一是做好技术培训,明确质量标准,把生产过程和工艺规范化、制度化,使每个工人知道干什么,怎么干。二是稳定施工队伍,保证一线生产作业人员稳定。 2、设备 混凝土拌合采用60型强制式搅拌机,配备自动电子计量装置,保证混凝土拌合均匀。根据构件类型采用选择振捣设备,框格条、六棱砖、隧道排水沟盖板采用平面振动台,U型渠、拱形骨架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3、材料 水泥对于砼强度和砼色泽有较大影响,设计上C20砼使用32.5水泥,实际施工中使用42.5水泥,可以有效提高早期强度,防止拆模时缺边掉角,减少脱模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砂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天然河砂或人工机制砂,细度模数不小于2.3,含泥量小于3%,严禁使用山砂、土砂。 碎石要求石质坚硬,抗滑、耐磨及清洁,符合连续级配要求。 4、模具 小型预制件通常采用钢模或塑模。钢模具有抗变形、能力强,易于拆模,生产效率高的特点,但是混凝土外观质量通常不好。为使砼表面光滑细腻,颜色均匀,有光泽,宜采用无再生塑料模具,进行特殊加肋设计,使模具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5、配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各项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须经工地中心试验室、现场拌和站检验,认定其可靠性。对水泥、水、碎石、砂的用量准确调试,经试拌检验无误,方可大面积施工。 6、拌合 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从搅拌加水算起)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搅拌时间不得低于2分钟。搅拌后的混凝土,应检查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拌合物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拌合后的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30mm-70mm之间,坍落度过大的话对于钢模板来说,漏浆的现象就会很严重;对塑料模板而言,虽然不存在漏浆的问题,但是坍落度过大会带来的过多水分,使得模板底的水泡不能完全排出,使得构件表面出现麻面。坍落度过小,使得混凝土显得很干硬,在振捣的过程中不容易产生稀浆,使得气泡没有借助的导体传出,产生过大的气泡。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气工程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在当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环节中,仍然存在着施工质量上的问题。比如施工技术操作不专业导致施工质量不佳等,使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质量的控制成为了各个企业和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的问题。由此可见,要想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整体的提升,不断促进我国电气工程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实际的电气工程施工中,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良好的管理和控制,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以及便捷的生活环境。所以,本文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对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对于我国电气工程以及建筑工程的发展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根据建筑电气施工实践表明,电气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存在施工质量控制标准难度大以及控制范围广两大特点: (1)控制标准难度大。在建筑电气施工中,不仅需要涉及到多种管线的安装,还需要安全接线盒以及线缆等装置,而且这些装置大都是位于墙体的内部,也就是说建筑电气工程具有隐蔽性特征,而且电气工程施工专业性较强,既涉及到土建专业,也涉及到电气专业,所以对于管、线、孔动的预埋安装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换而言之,电气施工质量控

制标准严格,难度较大,即便在施工中存在问题,也难以发现,所以返工难度较大。因此,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对电气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就越高。 (2)质量控制范围广。电气施工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整体,这些子系统之间即存在相互交叉的联系,也可以独立运行。在电气系统中,通常包括照明系统、配电系统、动力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消防系统以及、CATV等系统。这些系统之间并非是对立且分段施工,而是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电气施工质量控制的覆盖面积较广,需要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统筹兼顾,从多个角度来进行电气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除此之外,由于电气施工周期长、工序多,所以建筑主体施工中都伴随着电气施工,有时,电气工程的施工周期甚至要比建筑主体工程施工周期还要长。通常,建筑电气施工的环节很多,有地穿线工作、线管的预埋、配电箱安装、照明设备安装、通电试验、设备调试、避雷装置安装等,所以电气施工质量控制的范围非常广泛。 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 施工准备阶段控制要点 (1)要求相应的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要过关,也就是只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施工人员才能够保障电气施工质量的整体品质。所以,在电气施工准备阶段要选择高素质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电气工程的施工,并且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电气施工队伍进行相关的培训,而且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做好各个环节的交底工作,针对性地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以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影响土建施工质量的几大因素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建 筑构筑物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究其原因,可归纳 如下几点: 第一,违背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规范。第二,地基加 固处理不好。第三,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第四,自然条件 影响。第五,土建工程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 条件影响大。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第六,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 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 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第七,施工和管理问题,熟悉图纸不够,按图施工不严格。不按 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缺乏基本结 构知识。施工管理紊乱,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顺序错误。

技术组织措施不当,技术交底不清,违章作业。不重视质量检 查和验收工作等。 控制土建施工质量的几点措施 第一,必须树立起牢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感,把质量 是生命的意识灌输给全体员工,认真查看图纸,听取设计交底,领会设计意图,做出科学严谨细致的施工组织方案。 第二,施工前的质量控制。首先要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 明确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质量技术 责任人,施工队各级也同时建立质量责任制,真正做到了层层 把关,各负其责。其次要实施质量否决权,发现质量隐患一票 否决。最后要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认真阅读审查监督。同时 形成信用约束力,促使建设主体改进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有效 促进质量体系良性运作,规范所有主体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 质量行为,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控制,实现设计 和勘察文件的质量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点

建筑工程与装饰工程质量控制重点 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点 一、土方开挖工程 1.【控制点】 (1)基底超挖。 (2)基底未保护。 (3)施工顺序不合理。 (4)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2.【预防措施】 (1)根据结构基础图绘制基坑开挖基底标高图,经审核无误方可使用。土方开挖过程中,特别是临近基底时,派专业测量人员控制开挖标高。 (2)基坑开挖后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应预留30cm土层不挖,待基础施工时再开挖。 (3)开挖时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进行,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基底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考虑结构尺寸外,应根据施工实际要求增加工作面宽度。 二、回填土工程 1.【控制点】

(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密度。 (2)回填土下沉。 (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 (4)管道下部夯填不实。 2.【预防措施】 (1)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密度,检验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才能铺上层土;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压实遍数不够,甚至漏压,坑(槽)底有机物或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因素造成回填土下沉,施工中要认真执行规范规定,检查发现后及时纠正。 (3)回填时,应在夯压前对于土适当洒水湿润,对土太湿造成的“橡皮土”要挖出换土重填。 (4)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控制点】 控制裂缝的产生。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控制阶段控制环节控制要点主要控制内容 主要 控制人 工作依据 工作 见证 施工准备工作1 审图 1 图纸会审 图纸的完整性、合 法性、合理性 项目 工程师 施工图及技术 文件 会审 记录 2 制定施 工工艺 文件 2 施工组织 设计 合理性、先进性、 可行性,对工期、 质量 有保证 技术科 企业施工能 力、技术水平、 图纸 施工组织设 计 3 分项施工 工艺 对分部、分项工程 要有其可行先进 的工艺文件 技术科 施工组织设 计、图纸 工艺 文件 3 技术交 底 4 每个分项工 程均有 内容齐全,有交接 人签字 技术科 图纸、工艺文 件 交底书 4 机具、材 料进与 发 5 计划进场 验收 有计划、质量合格 方可进场 材料、机 械科 材料预算、进 度计、质量标 准 合格证证实 6 保管与发放 按要求保管,按定 额发料 库管员用料计划 定额 领料单 5 人员资 质审查 7 施工队伍 素质审查 有无持证上岗、有 无施工执照、施工 能力、技术资质 项目 经理 有关上级 文件 资质 证书等8 焊工、试验 特殊工种资 质 特殊工种必须持 证上岗 项目 经理 有关上级 文件 操作 许可证 6 材料检 验、试验 9 材料检验 及试配 各种原材料必须 进行复验与试配 试验员 材料、试验标 准 复验报告、试 验报告 7 开工报 告 10 确认施工 条件 查“三通一平”情 况,准备工作情况 项目 经理 企业标准 开工 报告

8 轴线标 高垂直 度 11 楼层 定位放线、标高引 测 测量员控制点线 放线 记录 施工阶段9 基础 工程 12 钢筋制作 绑扎 钢筋连接合格,规 定、尺寸准确,布 筋合理 钢筋 工长 图纸、技术交 底 试件试验合 格 13 基础混凝土 拌料计量,浇筑密 实 混凝土 工长 图纸、技术交 底 试块试验合 格 10 主体 结构 施工 14 模板组装 组装正确、模板刚 度一致 项目技术 负责人 模板设计方案技术复核 15 柱模施工控制垂直偏差 项目技术 负责人 施工组织设计 有关技术资 料 16 梁板模板 支撑是否牢靠,标 高是否正确 木工工长 图纸、技术交 底 隐蔽 验收 17 楼梯斜度、踏步级数木工工长 图纸、技术交 底 技术复核 18 钢筋绑扎 钢筋配料单准确 无误,焊接原材和 绑扎质量 钢筋工长 图纸、技术交 底 隐蔽验收 19 砼配制与 浇筑 砼原材料质量控 制,控制凝结时间 和浇筑顺序,外加 剂掺量控制。 混凝土 工长 图纸、技术交 底 合格证、复试 报告 11 屋面防 水 20 防水层施工 基层含水率,防水 层符合要求,防水 材料质量控制 防水专业 队长 图纸技 术交底 试验检查报 告 12 装饰工 程 21 楼地面面 层、门窗安 装 粘结牢固,线条顺 直,颜色协调 装饰专业 队长 图纸、技 术交底 质检单

土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一、土建工程质量的监理: 1、工程定位与测量的重点: 1)图纸的校对一一监理工程师应在开工前审核图纸,其中包括:结合总平面图提供的各单位工程定位座标,反算间距看是否符合设计的几何尺寸要求。 2)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人员资质:施工测量人员必须持有上岗合格证,方能上岗工作,监理工程师应见证人对证,查看原件留复印件。 3)检查施工测量所用的仪器设备:施工测量所用的经纬仪、水准仪和钢卷尺等均必须有检定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监理工程师必须逐一核对仪器与检定合格证的内容(如型号、规格、出厂合格证)是否相符,查看原件留复印件。 4)监理应协助建设方做好交接桩工作:市规划局的红线“定位测量放线通知单”上的条件座标,在现场放出楼角定位桩及用地交接点桩。同时还要提供2个以上控制高程用的水准点。 5)施工单位应对所接定位红线、轴线、标高进行复核,监理工程师应一起旁站或同测,所测误差记录在案,超限或误差时应及时反映给测绘部门,予以更正。 6)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对定位桩的保护和引桩工作。同时根据《施工测量方案》检查施工单位所做的平面控制网及各轴线控制桩。此项工作应按报验手续进行,实地检查审批。 7)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测量方案》:施工单位应在开工前做好《施工测量方案》,交监理审核。《施工测量方案》一着重审核:平面控制

网的布置,如何进行士0.000以下的放线,如何控制水平标高线、竖向轴线的设置控制。 8)施工单位应在结构工程完成和工程竣工时,对各单位工程的垂直度和全高进行实测并记录,填写《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报监理单位审核。超出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报监理单位交有关部门认可后进行处理。 2、土方开挖及回填土工程监理的重点: 根据土方工程的特点,监理工程师在监理过程中,严格审查并确 认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应认真检查建筑物基坑放线、边坡支护、土方、回填土部位,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 1)基坑放线 复核定位放线和水准点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 定,基坑上口灰线与轴线布置图的相对位置是否相符,每开挖一层必须进行复测,检查边坡是否符合要求,并应保证轴线位移在控制范围内,坑底长宽应不小于建筑物外围尺寸与工作面之和,槽底高程误差控制在0~30mm 2)土方开挖及回填 明确开挖顺序,坚持分段分层,严格监督,防止超挖,扰动槽底,并应预留30cm厚的土层用人工清理;检查地基土壤是否与地质勘探报告相符,经验收后方可清槽。清槽后要进行施工放线,设置高程控制桩,结合实际垫层施工安排,分块进行,清完槽底再进行一次验收 (轴线位置、平面尺寸、高程以及平整度)。槽与底板以上土方回填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企业质量控制措施甘肃振繁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质量控制措施 1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严格按照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我公司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础上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手册、管理程序、工作程序等为质量控制准则,建立从公司到项目部的多级质量控制体系。 确立工程质量多方监督管理体系: 由质监站负责质量监督与评定。 由监理公司工程师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理。 由施工单位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检查和评定。 坚持“质量第一,用户满意”的原则,以“诚信”为宗旨: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始终以业主为重,充分重视业主及监理对工程质量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在质量面前,监理和业主具有一票否决权,任何工作均以能够确保施工质量为前提而展开。 以“人为核心”的质量控制原则: 各施工人员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 “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原则: “以预防为主”就是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本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 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的质量控制原则: 工程施工当中,任何管理人员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均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同时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2管理保证措施: 项目经理作为该工程的管理者,要以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宗旨,以严格的程序化进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进行施工,来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对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建立质量控制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优化人员素质: 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和学习,输送时代步伐下不断更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以最优的管理模式来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我公司的质量目标的实现。 3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抓预控进行超前质量意识。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验评标准,并进行技术交底和质量通病防治教育,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个个干中求质量。 严把材料质量关。进场材料必须有质保书和合格证,杜绝“无保证书、无合格证、无检验标准”的三无材料进场。 坚持样板引路,实物按样板验收。实行挂牌施工,做到操作者姓名、技术等级、质量检查数据“三上墙”,以此提高住宅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