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苗期管理

水稻苗期管理

水稻苗期管理
水稻苗期管理

寒地水稻品种的特点之一是感温性强,在栽培中常遭遇寒流袭击,受低温冷害频繁。据气象预报,今年水稻生育期间活动积温较往年少100℃,这对寒地水稻来说,就意味着少掉生长一片叶子所需的活动积温。因此,今年水稻的生产从育秧开始就必须立足于防御低温冷害,选择适宜的品种、培育壮苗,以安全抽穗为中心做好计划栽培,确保水稻安全成熟。

第一部分培育壮苗插好秧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

1、以种植积温带划分区为依据,选择适宜当地种植,能够安全成熟的水稻品种是关键。严格遵守,不可选择晚熟品种越区种植。

2、以提高用种质量,确保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选用严格制定水稻种子生产流程,按标准化生产的种子。即在种子生产上实行统一区划、统一确定繁殖户、统一组织生产、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田间去杂去劣、统一组织收获、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等,使水稻种子的纯度、净度99%以上、发芽率90%以上、水分14.5%以下、除芒率98%以上、病斑率1%以下、青粒率0.5%以下、糙米

0.5%以下的优质种子。

二、适时早播,培育壮秧

寒地水稻促进前期生育、分蘖早生快发,培育壮秧是先决条件。健壮的秧苗,发根力强、抗逆性强、返青快、分蘖早,生产潜力大,具有穗多、穗大、的生理基础。

适时早播必须提早清雪扣大棚膜,在育苗播种前20天左右扣棚

膜,加速置床土壤的化冻,及早提高地温。

1、播种前置床与摆盘

置床秧田置床在秋整地、秋做床的基础上,要求旱整地,床土平整细碎,床面平整,土质疏松,有利于部分根系通过盘孔,扎入置床吸收养分和水分;

平:每10平方米内高低差不超过0.5厘米;

直:置床边缘整齐一致,每10延长米误差不超过1厘米;

实:置床上实下松、松实适度一致。大棚内置床中间应设一条宽度24厘米的步道,步道上用红砖整齐铺成,以便各项作业。

置床处理的方法摆盘前先测定置床pH,然后每百平方米用77.2%固体硫酸2~3公斤,拌过筛细土后均匀撒施在置床表面,然后耙入土中0~5厘米,使置床pH达4.5~5.5之间;与调酸同时每100平方米施尿素2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硫酸钾2.5公斤,肥料均匀施在置床上并耙入土中0~5厘米;调酸施肥5小时后再用3%育苗灵或3%育苗青15~20毫升/平方米,或30%瑞苗青1.5~2.0毫升/平方米,兑水5~10公斤/100平方米,喷于置床上进行消毒。

为防治地下害虫,在摆盘前每百平方米置床用2.5%敌杀死2毫升兑水6公斤喷洒,或5%锐劲特悬浮剂10~20毫升,兑水30公斤喷洒,或5%锐劲特10~20毫升+水150毫升+稻糠4公斤均匀制成毒饵播种前均匀撒施在苗床上。

用固体壮秧剂的盘土配制将过筛的床土3份与1份腐熟有机肥混拌均匀,然后,用壮秧剂调酸、消毒、施肥。按照水稻壮秧剂使用

说明将床土与壮秧剂充分混拌均匀后堆放待用,要堆好盖严,防止遭雨和挥发。其混拌方法是首先测算每百平方米置床可摆放的秧盘数量为600盘,每盘用混好的床土数量(标准盘长58.5厘米,宽27.5厘米,盘土厚2厘米)约为3公斤,每百平方米用床土数量为1800公斤。先将每百平方米所需壮秧剂用量与床土用量的1/4左右混拌均匀做成小样,再用小样与剩余床土充分混拌均匀。然后,测定床土pH,如pH未达到4.5~5.5之间,可再用77.2%固体硫酸调至规定标准。

“液施壮秧剂”的配制应用液施壮秧剂在应用效果和使用方法上有了长足的改进。它是将壮秧剂溶解配成水溶液使用,即安全又方便。省去了壮秧剂必须均匀混拌床土的作业程序,降低了劳动强度。它的用法是:将过筛的床土直接装入已摆置的子盘2厘米厚,如果床土较干,可在施用肥溶液前一天,先浇足量清水或弱酸水。播种前将“液施壮秧剂”基肥袋内包装物全部倒入容器里,注入适量清水溶解后,按每袋(6公斤)用不少于250公斤的水稀释,充分搅拌后均匀浇入500盘(83平方米)。如果床土pH达不到4.5-5.5时可用适量硫酸兑入溶液中一并浇入。然后播种、压种、覆土、盖膜。当水稻幼苗长出1﹒5叶龄时,及时追肥。即将“液施壮秧剂”追肥袋内包装物全部倒入容器里,注入适量清水溶解后,按每袋(5.5公斤)用不少于250公斤的水稀释,充分搅拌后均匀浇入500盘(83平方米)的幼苗上做追肥。如果床土pH达不到4.5-5.5时可用适量硫酸兑入溶液中一并浇入。

摆盘在播种前3~5天进行摆盘,摆盘时将四周折好的子盘用

模具整齐摆好,要求秧盘摆放横平竖直,子盘折起的四周与子盘底部垂直,盘与盘间衔接紧密,边盘用细土挤紧;边摆盘边装土,盘内装土厚度2厘米,盘土厚薄一致。摆盘后浇水时要在秧盘上铺一层编织袋或草袋,严防浇水后盘内床土厚度不一致,水分渗干后等待播种。要一次浇透底水,标准是确保置床15~20厘米土层内无干土。

2、种子处理

积极推广智能化程控系统设备进行种子处理,为培育壮秧集中统一提供优质标准芽种。无论集中或分散方式,都必须严格依据农艺要求做好种子处理。

①晒种

浸种前进行晒种,可以增加种皮的透性,增强呼吸强度,提高酶的活性,增强种子的活力。晒种还可以消除种子间含水量的差异,使种子干燥均匀,吸水快慢一致,发芽整齐。晒种必须在盐水选种前5~7天晒种2~3天,晒种时要将种子均匀地摊在铺好的苫布上,并用木锨将种子打成小垄,增加种子表面积,增加对阳光的吸收,增加紫外线杀菌的效果,要经常翻动种子,提高晒种效果。晒种时严防混杂,严禁用铁锨翻动种子,以免造成种子机械损伤。

②盐水选种

以比重1.13的盐水进行选种,即100公斤水加大粒盐25公斤,充分溶解,搅拌均匀。用比重计或用新鲜鸡蛋测试,鸡蛋倾斜在盐水表面露出5分硬币大小时为比重1.13,每100公斤种子需要1公斤左右大粒盐。

盐水选种的方法是将一定数量的水稻种子倒入盛有比重1.13盐水的容器中,边倒边用木棒搅动,使瘪粒、未成熟的种子漂浮在盐水表面,用笊篱捞出漂浮的稻谷,并继续搅动,直至没有瘪谷漂浮于盐水表面。捞出沉在容器底部的饱满种子,放入清水中洗净种子表面的盐分。

③清水洗种

盐水选后的种子用清水洗种二遍,以洗净种子表面附着的盐份,要做到每洗3~4次种子更换一次清水,以防止种子表面残留盐份过多。

④浸种与灭菌第一批种子3月28日前后开始浸种。

25%施保克25毫升+0.15%天然芸苔素20毫升兑水100升浸种100公斤,袋装浸种(通透性好的井底布浸种袋为好),袋内装入2/3左右的种子,不能装满,以便于翻动袋内的种子,每日翻倒1~2次,使浸种、通气均匀,浸种时水层要没过种子20厘米以上,浸种温度11~12℃,浸种时间7~8天,烘干种子应相对延长浸种时间1~2天,严防浸种温度过高,影响浸种质量。

⑤浸好种子的标准

浸好种子的标志是种子颖壳表面颜色变深,种子呈半透明状态,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和种胚,剥去颖壳米粒易掐断,手捻成粉末,没有生芯。浸好种子捞出后直接催芽。

⑥催芽

催芽温度及芽种标准:催芽时种子破胸温度为32℃,催芽适宜

温度为25~28℃,催芽时间20小时左右,要求发芽整齐、芽长一致。芽种标准为芽长2毫米以内,根芽呈双山型。

⑦晾芽

催好芽的种子要在大棚或室内常温条件下晾芽,提高芽种的抗寒性,散去芽种表面多余水分,保证播种均匀一致。注意晾芽时不能在阳光直射条件下进行,严防种芽过长和芽干。

3、播种

播期确定: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时即可播种垦区适宜播期为4月10日~18日。

播量标准:机插中苗播芽种4000~4400粒/盘(6行插秧机标准盘),种子发芽率90%,每100平方厘米播种250~275粒;八行插秧机机插中苗播芽种3100粒/盘左右;钵育苗播芽种3~5粒/穴。以重量计,适宜播芽种量在100克~125克芽种/盘;八行机插播种量80~90克芽种/盘。

播种方式:以精密播种机为主,扩大工厂化机械播种面积。播种时要求匀速播种、播量准确、分布均匀、到头到边、无漏播无重播,子盘边缘无压摞堆堆现象。

压种覆土:用压种磙(木磙)将种子压入土中,把种子压到三面着土。只有进行压种才能做到标准覆土。覆土标准为厚度0.5-0.7厘米不超过1厘米。薄厚均匀不露种。

盖地膜:压种覆土后及时铺好盖严地膜,以便在出苗前保温保湿。

积极推广钵育苗移栽钵育不仅做到精准播量,而且每穴根系独

立,能培育出高质量的壮苗,在移栽本田的过程中植伤轻微或无植伤根系,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生快发、分蘖节位低,明显增加收获穗数和提高穗的质量,这在寒地稻作上促进前期生育,防御低温冷害凸显其优势。

4、秧田管理

①管理工具

秧田管理必须必备温度计二支、秤、量杯、pH试纸、喷雾器、秧田管理指标卡。

②温度计摆放

育秧大棚内应摆放二支温度计(经过校正的温度计)测量苗床温度变化情况,温度计分别摆放在距棚头20米,距中间步道30厘米处,用8#铁线做成支架,播种后放于床面上,秧苗出土后温度计始终放置于秧苗叶尖下1厘米处。

③秧田管理垦区已有很多智能化育秧大棚也是按农艺要求的参数控制管理培育壮秧。严格控制秧苗各生长时期的温度、水份,及时通风练苗,严防秧苗徒长,培育标准的壮苗。

揭膜当秧苗出苗80%时,在晴天的上午8:00前或下午16:00以后及时揭掉地膜,严防高温时段揭膜灼伤秧苗。

秧苗管理四个关键时期

第一种子根发育期。从播种到第一叶露尖,约需7~9天时间,此期以培育种子根为主,要求根系长的粗、长的长、须根多、根毛多。管理重点是控温,要求床温不超过32℃,超过此温度时打开大棚两

头开始通风,下午4~5时关闭通风口。

第二为第一完全叶伸长期。从出苗到第一完全叶展开共需5~7天时间,管理重点是地上部控制第一叶鞘高度不超过3厘米,地下部促发与第一叶同伸的鞘叶节5条冠根。床温控制在22~25℃,最高不超过28℃,要及时通风练苗,做到早通风、早练苗、练小苗。

第三是离乳期。从第二叶露尖到第三叶展开,约需10~14天时间,管理重点是地下部促发不完全叶节8条根系健壮生长,地上部控制好第一叶与第二叶、第二叶与第三叶的叶耳间距各1厘米,防止茎叶徒长。重点是控制温度和水分,床温控制在20~22℃之间,最高不超过25℃,此期要大通风练苗,棚内湿度大时下雨天也要通风练苗。在秧苗的2.5叶期,棚温不超过25℃,即“双二五”标准。

第四在移栽前秧苗3.1~3.5叶期,此期要大通风,夜间温度大于10℃时,可以昼夜通风。移栽前做好秧苗“三带”,即一带肥(每平方米磷酸二铵125克),二带药,用70%艾美乐,每100平方米4-6克,兑水6-7公斤喷雾处理,预防潜叶蝇,三带增产菌等,壮苗促蘖。

控水在种子根发育期一般不浇水,如秧田湿度过大或局部过湿时白天撤膜散墒,晚上再复上地膜,露种处要适当复土。在第一完全叶伸长期水分管理除苗床过干处补水外,一般少浇或不浇水,使苗床保持旱育状态。在离乳期水分管理做到三看浇水,即一看土面是否发白和根系生长情况,二看早晚叶尖是否吐水,三看午间心叶是否卷曲,如床土发白、根系发育良好、早晚心叶叶尖不吐水或午间心叶卷曲,则在早晨八时左右浇水,一次浇透。在移栽前准备期水分管理重点是

在保证秧苗不萎蔫的情况下不浇水,控水蹲苗壮根,使秧苗处于饥渴状态,以利于移栽后发根好、返青快。

防病秧苗1.5叶开始就要及时防治水稻立枯病。喷施育苗青、育苗灵等杀菌剂防病。用3%育苗灵15~20毫升/平方米或30%瑞苗青1.5~2毫升/平方米,兑水叶面喷施防病。

防冻害出苗后注意天气预报,若有低于零度以下的温度,夜间就要在棚内薫烟增温预防幼苗冻害。

灭草采用苗期茎叶处理灭草,在稗草2叶期,10%千金40~60毫升/亩,兑水15升茎叶喷雾,如秧田有阔叶杂草时加用48%排草丹160~180毫升/亩混配茎叶喷雾,防除阔叶杂草。

调酸(浇酸水)防治立枯病,确保秧苗健壮生长,培育壮苗,在秧苗1.5叶期前后普浇一遍pH为4的酸水,以保证秧田的pH在5左右。具体做法是每个大棚(360㎡)选用0.3公斤77.2%固体硫酸兑水1000公斤,均匀的浇在苗床上。注意在配制酸水的过程中,要将固体硫酸轻轻放入水中,然后搅拌均匀,切不可先放硫酸后倒水,严防酸水溅出伤人。

追肥盘土底肥不能满足秧苗生长需要。为了保证秧苗健壮生长,在秧苗生长期间分别在秧苗1.5叶期、2.5叶期各追肥一次,每次追纯氮1克/盘,即硫酸铵5克/盘或尿素2克,

排水疏通大棚四周排水沟,彻底排出大棚四周积水,必要时可以强行排水,确保秧田旱育状态,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所在。

5、旱育中苗壮苗量化标准

秧苗叶龄3.1~3.5叶,秧龄30~35天,地上部分3、3、1、1、8,即:中茎长3毫米以内,第一叶鞘高3厘米以内,第1叶叶耳与第2叶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第2叶叶耳与第3叶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第3叶叶长8厘米左右,株高13厘米左右;地下部分1、5、8、9,即:种子根1条,鞘叶节根5条,不完全叶节根8条,第一叶节根9条突出待发;百株地上部干重3克以上,要求白根多、须根多、根毛多、根尖多。

三、插秧前的本田作业

1、去年封冻前降水偏少,土壤底墒不足,冬季降雪明显偏少,土壤表层失墒较多,大小水库普遍缺水,稻田要采取提前修整沟、渠等排灌设施。及时封堵池渠排水口,截取雪水。将立垡的田块提前旱旋,平整田面,防治风大蒸发水分。同时,及早抽取桃花水泡田。边上水,边整地,使本田及早形成浅水层,以阳光增加水温和地温。井灌区水田,地下水位下降,单井供水面积随之减少,造成供水困难,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准备相应物资定位打井,适早抽水泡田,提前避开用水高峰期,以保证水田用水。

2、高产的稻田首先要有畅通排灌渠系,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土壤水分状况。因此,在改善区域水利条件的基础上,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建立完善的排灌渠系,防止稻田的明涝暗渍,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60cm 以下。并要做到土地平整,田块成方,实行单灌、单排,为用水调节土壤环境创造条件。特别是地下水位高,土壤还原性强的稻田,更要加深排水沟渠,降低水位,改善土壤通透性。

改善土体构造,使它既有高度保水性、又有适度透水性,对渗漏量大,保水性差,采取多次水耕水耙,使耕层土壤起浆下沉,促使犁底层的形成,提高其保水、保肥能力。粘重土壤,可分别采用客土或客沙等办法,改良土质。

耕整地的基本要求稻田田面平整,一格田里做到“寸水不露泥,灌水棵棵到,排水处处干”。才能保证水稻生长整齐一致,才能保证药剂除草的效果。做到田块成方,边沿整齐,利于机械作业。耕层厚度要达12~20cm 。

稻田的耕整技术耕翻深度一般为18~20cm 。旋耕机进行旋耕,耕层深度12cm 左右。

稻田整平经过旱耙或旋耕的稻田土壤,还要进行旱整平,提早做好水整地和插秧的准备。水整地包括水耙地、水平地、抹池埂等。水耙地一般与水平地同时进行。漏水田应耙得烂一些,以利保水。水田整地应按插秧计划提前进行,以便在插秧作业前留下足够的泥浆沉降时间,防止漂苗、倒苗和插植过深。土壤质地不同,需要的沉降时间也不同,尤其是大型机械打浆的地块更要有足够的沉降时间。

四、基肥的施用

垦区一般本田全生育期施氮量若以尿素商品量计算,每公顷用量约为180~250kg。氮肥:磷肥:钾肥以2:1:1.5 。

基肥是把全生育氮肥总量的30-40%,磷肥100%,钾肥50-60%在旋耕前或最后一次整地前施入。注意磷肥不能表施,以免引起表层磷富集诱发水绵发生。

五、稻田灭草

寒地稻田灭草一般采用化学除草剂进行两次灭草,即插秧前的封闭灭草和插秧后的茎叶处理灭草。

封闭除草方法

①水整地结束后,待泥浆自然沉降水面澄清后,水层3~5cm,选用60%马歇特乳油100~133毫升/亩,兑水15升均匀甩喷。施药后保水5~7天,防治稗草和阔叶杂草,自然落到花达水后插秧。

②水整地结束后,待泥浆自然沉降水面澄清后,水层3~5cm,选用30%阿罗津乳油60~70毫升/亩,与10%耕夫可湿性粉剂20~25克/亩混配均匀甩喷,喷液量15升/亩。施药后保水5~7天,防治稗草和阔叶杂草,自然落到花达水后插秧。

③水整地结束后,待泥浆自然沉降水面澄清后水层3~5cm,选用80%稻思达水分散粒剂6克/亩,采用喷雾方法,喷液量15升/亩,施药后保水5~7天,防治稗草和阔叶杂草,自然落到花达水后插秧。

④在水整地后趁泥浆浑浊时,水层3~5cm,选用12%农思它乳油200~250毫升/亩,兑水15升/亩,采用甩喷方法,施药后保水5~7天,防治稗草和阔叶杂草。自然落到花达水后插秧。

泥浆沉降后,用食指插入泥里一指节深划一道沟,沟两边的泥徐徐拼拢即可插秧。

六、插秧技术

1、插秧期的确定插秧期的确定,是寒地水稻计划栽培中重要环节之一。适时早插,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热能资源提高产量。影响插秧

期早晚的因素有很多。但寒地主要决定因素是气温。过早气温低,插后返青慢。过晚,营养生长量不够,穗少且小,产量显著降低,甚至贪青晚熟。适期早插可延长营养生长期,促进穗多穗大,安全成熟。

当地日平均气温开始稳定在12.5℃以上的始期为中苗移栽最早界限期;

当地日平均气温开始稳定在13℃以上的始期为中苗移栽最早安全界限期;

垦区插秧适期应为5月10~25日。

2、插植密度每平方米栽植25~30 穴,基本苗达100~120株。

3、插植方式机插行穴距以30cm×10~14cm,每穴3~5 苗,每公顷基本苗达100~120 万。

4、插秧质量的基本要求提高秧苗成活率,加快返青,促进分蘖早生快发,除培育壮秧外,必须严把插秧质量关。

浅插:浅插是插秧质量的基本要求,一般插深以1~2cm 为宜,要求不倒不漂即可。最深不能超过3cm,

苗足:按设计要求,插足基本苗

防止植伤:植伤是指在起苗、运苗、移栽过程中,操作不当对秧苗产生的伤害。包括,伤根、伤叶、断苗、失水等。这些伤害,都会严重影响移栽后的返青和分蘖。因此,移栽时应注意,减少对根、茎、叶的伤害;要随起随插,不插隔夜秧。

苗匀:插直、插匀,不断条不缺穴,

5、插秧时水层管理

整地后建立浅水层,施用除草剂进行封闭灭草后保持水层5-7天,渗落到花达水进行插秧。插秧时以不推苗,插秧机运作顺利进行为原则。

6、插秧后返青期水层管理

中苗移栽的返青期即4叶的伸长期。这个阶段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加速秧苗返青,使分蘖早生快发要以水保温加速发根返青。为秧苗创造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条件。格田平,达到寸水不露泥,秧苗又壮,插秧后以浅水管理。除外水层深度以不超过苗高的2/3或不淹没秧苗心叶为原则,但深水时间不宜过长。一旦稻苗返青了立即撤浅到3-5cm施用分蘖肥。

西瓜田间管理技术

西瓜田间管理技术 摘要从定植、整枝、肥水管理等方面全面介绍西瓜田间管理技术。 关键词西瓜;管理;技术 要获得西瓜的优质高产,必须加强田间管理,而且管理中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西瓜田间管理技术,供参考。 1定植后的管理 1.1 防寒保苗西瓜定植后常常遇到低温的危害。地膜覆盖只能对根系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遇到寒流天气时植株茎叶仍然会遭到伤害。因此,应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来临之前采取一定的防寒措施。例如,在夜间进行田间熏烟,必要时可采取一定的覆盖。 1.2 促进缓苗西瓜苗在定植时往往会伤害部分根系,因而定植后有一个缓苗过程。缓苗过程越长,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也越大。缩短缓苗时间既要保证一定的土壤湿度,又要保证有充足的地温。生产中要求提高地膜覆盖质量。即盖膜时要压紧盖平,注意植株基部的薄膜撕口处是否封严压紧,这是影响根系周围水分和温度的关键部位。 2整枝与压蔓 地膜覆盖栽培中西瓜植株匍匐在地面上生长,茎蔓向四面八方蔓延。如果不加以调整,植株就会相互交叉在一起而影响田间的通风、透光。因此,在西瓜生产中必须进行植株调整。植株调整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整枝和压蔓。2.1 整枝地膜覆盖栽培的整枝方式主要包括双蔓整枝和三蔓整枝两种。双蔓或三蔓整枝即是除留主蔓外,在基部选留1~2条健壮的侧蔓,其余侧蔓全部去掉。此外,也有采用多蔓整枝的,一般适用于生长势弱的品种或稀植栽培方式。 西瓜根系发达,地上部生长茂盛。因此,为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第一次整枝应在株蔓长60~70cm时进行,这时便于鉴别健壮的侧蔓。果实膨大前要进行多次整枝。果实膨大期间大部分养分运向果实,因而新生侧枝生长壤,或湿度较大的土壤。生长势弱的品种也可采用明压的方法。 2.2.2 暗压。将瓜蔓每隔一段埋入土中。具体做法是在压蔓处顺瓜蔓挖一条长约10 cm、深18 cm的浅沟,把瓜蔓埋入沟内拍平即可。也有的是一条深5-7 cm的长沟,将较长的一段瓜蔓埋在土中。压蔓时要使瓜蔓的“龙头”、叶柄和叶片露出地面。暗压一般用于春风大、干旱和沙质地区。适用于生长势强的品种。 压蔓的深浅与轻重应根据植株的长势而定。长势强的植株压蔓要深、要重。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摘要水稻工厂化育秧具有技术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低、育秧质量好、节本省工等特点。介绍了水稻育秧工厂的选地建造、育秧工厂的机械化作业、育秧工厂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指导水稻工厂化育秧。 关键词水稻;工厂化育秧;管理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是以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为基础,采用温室或大棚集中培育的一种大规模育秧方式。拥有营养土配制混合机、苗盘播种机、育苗催芽室、机械传送系统、秧苗生长控制系统及自动喷灌等设施[1]。 通过水稻工厂化育秧培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可为水稻机械化栽插提供较高素质的规格化、标准化秧苗。依托合作社、公司等通过代耕、代育、代插,农民只需选择品种、订购秧苗数,实现了商品化育秧,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因此,工厂化机插育秧是水稻种植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发展机插秧的关键,也是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2-3]。 1 工厂化育秧的优势 工厂化育苗以先进的育苗设施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于种苗生产过程,在人工控制的最佳环境条件下,运用机械化、自动化手段培育秧苗,实现育苗的规模化生产。 与传统的育苗方式相比,工厂化育秧育苗量大,秧苗素质好,秧苗质量均匀一致,适合机械化插秧;可降低育苗作业劳动强度,省工省力,提高育苗生产效率,降低种稻成本,实现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生产规模大,有利于统一管理,可解决劳动力趋向老龄化、妇女化的问题。 2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2.1 育秧工厂的选地与建造 工厂育秧是一种设施农业模式,是把传统的大地分散育秧改变为春棚集中育秧,为秧苗生长创造一个人为可控的环境条件。 (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的旱田或水田边上,按水田面积1∶80左右比例扣棚。要有适宜的水源条件,且排水良好,浇灌方便。大棚最好南北走向,背风向阳,这样既光照充足,又方便通风管理。整体原则要以培育壮秧为目的,便于管理为重点,提高旱育壮秧水平。 (2)建造。秧田选定后,要确定水源、晒水池、秧田道路一般宽3~4 m,设计苗床用地,规划大棚的宽度、棚间间隔、数量、堆放床土及堆肥用地、安置

水稻苗期管理要点

水稻育苗管理 1、育苗先育根 俗语说根深叶茂,没有说叶茂根深的说法,说明植物的生长关键是根系的发育好坏,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干旱等客观原因叶片枯死了,只要根系不死,一旦遇到雨水就很快从新发芽生长。水稻根系发育不好,地上部长的再好,一旦通风就叶片水分蒸发大,而根系吸水量少,叶片打卷甚至得青枯病。水稻地上部温度25—28度、水分多、肥力足时有利于茎叶生长。而根系则相反温度16—20度、水分少、养分少有利于地下部根系生长。因此,一般秧苗一叶一心前尽量少浇水,育苗过程中不要急于叶片生长,重点放在根系上,控制温度、水分和养分。 2、温度管理 出苗后至2叶一心前棚温控制在25—28度,最高不能高于30度;2叶一心后22—23度,最高不能高于25度。一般晴天外温与棚内温度是2—2.2倍的关系。所以,出苗后只要天气预报的最高温度达到需要控制温度近一半,早晨早点小面积打开通风口,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步扩大通风的力度,晚上晚点盖通风口,尽可能控制在水稻生长阶段当时所需下限温度。插秧前至少大掲膜自然练苗5天以上。 3、水分管理 出苗后出太阳前稻苗叶尖不吐水珠就需要马上补水,下午叶片出现卷叶迹象就晚上补水,补水尽可能避免高温。补水一定浇透,把上面浇的水与地下湿土连起来,有利于上面水蒸发时地下水给与补充,并且可以减少浇水次数,提高地温和根系发育。勤浇水不利于增加地温,并且根系周围水分过多,不利于稻苗扎根,容易徒长。出苗后检查水分状况时一定要仔细,如果发现有的苗盘大部有水珠,只有一两块小面积不吐水株,说明这个点已经开始得立枯病,及时打药可以防止扩散,挽救秧苗。 4、调酸、追肥、打药 一般出苗前苗盘土的酸碱度保持在5以下,出苗后保持在6以下,2叶后保持在7以下。如果秧苗各生育阶段土壤的酸碱度超过这个限

第7章 大豆生产技术第三节大豆的田间管理技术

第7章大豆生产技术 第三节大豆的田间管理技术 ◆教学目标:了解大豆的收获与贮藏;理解大豆的施肥技术与田间灌溉技术;掌握大豆各生育期的生育特点、主攻目标、管理技术。 ◆教学重点:大豆各生育期的生育特点、主攻目标、管理技术。 ◆教学难点:大豆的施肥技术与田间灌溉技术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一、出苗期的管理技术 1、生育特点 种子吸水膨胀,子叶出土变绿,具有光合能力。 2、主攻目标 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地温、松土保墒,促进大豆出苗快,出苗齐,防草荒。 3、田间管理 (1)松土 (2)化学除草 (3)防治蛴螬 二、幼苗分枝期的管理技术 1、生育特点 幼苗期主根下扎,侧根数量增加很快,复叶出现,根瘤开始形成,根部吸水、吸肥能力增强,对土壤湿度和温度敏感。分枝期腋芽开始形成分枝,主茎变粗、伸长,主茎和分枝上花芽开始分化,根瘤菌已具有固氮能力。此期是决定整个生育期植株强壮与否、分枝和开花多少的关键时期,与产量高低有密切关系。 2、主攻目标 发根壮苗,促进分枝和花芽分化。 3、田间管理技术 (1)诊断苗情,分类管理 苗期壮苗长相是:地上部幼茎粗壮,节间长度适中,叶小而厚,叶色浓绿;地下部主根发达,侧根多,根系强大。 分枝期壮苗长相是:根系发达,根瘤多,茎秆粗壮,节间短,分枝多,叶片厚、色浓绿。 (2)及时补种,适时间苗 (3)中耕培土除草一般当幼苗出土、子叶展平后进行第一次中耕,深约3cm;3叶期进行第二次中耕,深约5cm;封行前进行第三次中耕。除草剂喷药适期一般应在杂草3~5叶期,大豆1、2复叶期进行。

(4)看苗追肥、灌水一般每667m2追施硝酸铵 5.0~7.7kg、过磷酸钙7.3~14.7kg。分枝期如遇土壤水分不足,应进行合理灌溉,以促进花芽分化。 (5)防治病虫害此期主要病虫害有花叶病、孢囊线虫病,达到防治指标时,要及时进行防治。 三、开花结荚期的管理技术 1、生育特点 开花结荚期是大豆生育最旺盛时期,叶面积指数最大。花芽不断分化成花蕾,花蕾开放后形成幼荚。此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但以形成较多的花荚为主,对光照、水分、养分有强烈的要求。 2、主攻目标 在培育壮苗促进花芽分化的基础上,生长稳健,促进多开花、多结荚,增花保荚、减少花荚脱落。 3、田间管理技术 (1)巧追花荚肥没有脱肥现象的地块可不追花荚肥,以防徒长倒伏。土壤肥力低、长势弱的地块可结合铲趟进行根际或根外追肥。根际追肥可将化肥施于植株旁3cm处,随即中耕培土,盖严肥料,一般每667m2施硝酸铵5.0~7.7kg。根外叶面喷洒可用5%~10%的氮、磷、钾混合液,或结荚初期每667m2用尿素1.0kg加磷酸二氢钾0.1kg,对水50kg叶面喷雾。 (2)灌花荚水大豆开花结荚期是灌水的关键时期。灌水多采用沟灌、小畦灌或有条件进行喷灌。在搞好灌溉的同时,应注意排涝。 (3)清除田间大草大豆结荚前期,拔除中耕遗留下的大草,以利通风透光,减少土壤养分消耗,促进早熟增产。 (4)摘心打底叶水肥充足或生育后期多雨年份,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和间作地块大豆易徒长倒伏。摘心可以控制营养生长,有利增花保荚、防倒伏。摘心在盛花期或近开花终了时进行,摘去茎顶端2cm左右即可。有限结荚品种不宜摘心。 (5)防治病虫害此期大豆主要害虫有蚜虫、食心虫、豆荚螟,病害主要有孢囊线虫病、根腐病等,在这些病虫害中以食心虫、豆荚螟为害较重。 四、鼓粒成熟期的管理技术 1、生育特点 营养生长逐渐停止,根系逐渐死亡,叶片变黄脱落;而生殖生长仍旺盛进行,子粒逐渐膨大,是大豆干物质积累最多的时期。成熟期主要是子粒脱水干燥、变硬,呈现本品种固有子粒色泽和种粒大小,并与荚皮脱离。 2、主攻目标 保叶、保根,延长叶和根的功能期,促进养分向子粒转移,使子粒饱满,增加粒重,促进成熟。 3、管理技术 (1)根外追肥每667m2喷施尿素100g,过磷酸钙20g,硼酸2.5g,对水5kg,

1.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软盘育秧、水田耕整、机械插秧和大田管理四个关键环节。采用该技术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可以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效、高产稳产。 一、软盘育秧 机插秧所用秧苗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毯状秧苗。秧块的标准尺寸为长58厘米,宽28厘米,土厚2-2.5厘米。在秧块的三种尺寸中,宽度和厚度最关键。与常规育秧不同,机插水稻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生产中最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是软盘育秧,它是在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基础上简化并发展起来的,投资成本低,操作相对简便,育秧成功率较高,深受农民欢迎。软盘育秧作业流程:

(一)育秧准备 根据机插秧计划面积,及早落实育秧田,备足育秧材料,确保大田、秧田及所需材料及时到位。 1.床土准备 ⑴床土选择选用土壤肥沃、无残茬、砾石、杂草、无污染的壤土。适宜做床土的有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田土(不宜在荒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麦田取土)或经秋耕、冬翻、春耕的稻田土。 ⑵床土用量每亩大田常规稻一般需备营养细土100公斤作床土,另备未培肥的过筛细土25公斤作盖土。 ⑶床土培肥肥沃疏松的菜园土过筛后可直接用作床土。其它适宜土壤提倡在冬季完成取土,取土前一般要对取土地块进行施肥,每亩匀施腐熟人畜粪2000公斤(禁用草木灰),以及25﹪氮、磷、钾复合肥60-70公斤。提倡使用适合当地土壤性状的壮秧剂代替无机肥,在床土加工过筛时每100公斤细土匀拌0.5-0.8公斤旱秧壮秧剂。取土地PH值偏高的可酌情增施过磷酸钙以降低PH值(适宜做床土的PH值为5.5-7.0)。施后连续机械旋耕2-3遍,取表土堆制并覆农膜至床土熟化。 ⑷床土加工选择晴好天气及土堆水分适宜时(含水率10-15﹪,手捏成团,落地即散)进行过筛,要求细土粒径不得大于5毫米,其中2-4毫米粒径的土粒达60﹪以上。过筛后继续堆制并用农膜覆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

甘蔗田间管理技术

甘蔗田间管理技术 一、新植蔗田间管理技术 1、前期田间管理(甘蔗下种后至12片青叶) (1)杂草清除。前期田间杂草的生长速度比甘蔗快,特别是新植甘蔗。必须及时进行拔除或用化学药剂进行喷除,保证甘蔗的正常生长。甘蔗杂草的化学喷除可用蔗无草、蔗吉或蔗帝等化学除草剂一包兑三桶水进行喷杀。 (2)查苗补苗。在甘蔗萌芽末期,大部分蔗苗有3片叶时,发现有33厘米以上的缺株断行,需补苗,补苗方法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①以假植苗补植:甘蔗下种时,即在田边地角预育一些种苗待用,由于在同一块田,不仅补植省工,且可带土移植,容易成活。 ②利用蔗蔸补苗:选择品种相同而又不留养宿根的蔗蔸,带土挖来补植。 ③补植时间:一般选择傍晚,阴天或雨天后进行,补植时盖好细土,压紧浇上水,待成活后,及时追施一定肥料,促其生长。 ④当甘蔗长到4—6叶时,亩施尿素15公斤壮苗肥促进分蘖,然后培土5—6厘米。凡地膜覆盖的蔗地当甘蔗齐苗后,在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进行全揭膜,并提早施肥管理。 (3)防洪排涝。低洼、水田改种甘蔗以及容易渍水的蔗地要开好排水沟,防止雨后渍水,确保甘蔗正常生长。甘蔗苗期需水量少,适逢雨季,应注意排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切忌“浸泡”。 (4)追肥培土。在蔗苗基本上长出5~6片真叶时及时进行追肥,追肥实行开沟深施肥以避免肥料流失,促进蔗苗和新根的生长,促进早分蘖、长壮分蘖,结合小培土亩施尿素20千克加30千克复合肥和5~10千克钾肥,结合中耕除草并进行甘蔗小培土,此次培土不宜过高。以松根除草为主,一般要求4~5寸即可。 2、中期田间管理(从分蘖期至生长盛期)。 (1)重施攻茎肥。甘蔗伸长期是发大根、开大叶、长大茎需养分最多的时候,吸肥量占总吸肥量的50%以上。因此,必须重攻茎肥,而且以施氮肥为主,以促蔗茎生长和增粗,防止早衰,提高产量和糖分。每667米2(1亩)施尿素10~13公斤,腐熟人粪尿2500~3000公斤,饼肥25公斤,如基肥和前期磷、钾肥不足,可结合补施磷、钾肥。若蔗株生长旺盛、叶色浓

水稻管理

6月份,是我区水稻栽插后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目标是确保秧苗返青成活,促进增加早期分蘖,到幼穗分化时有足够的有效分蘖数。手段是通过加强水的管理,以水调肥、以水调温、以水调气,从而达到壮根、壮秆和足蘖。 一、水的管理 (一)浅水灌溉或间歇灌溉。水稻插秧后,由于根系的吸收水肥的能力较弱,此时,外界气温高、风大,叶片的蒸腾作用比较大。因此,插秧后,应立即建立水层,一般灌苗高的1/2~2/3深水,以不淹没秧心为好。这样不但可以防止叶片的蒸腾失水造成干枯,而且也可防止低温秧苗受冻,起到以水护苗的作用。水稻返青后,应将水放浅,保持3~5厘米的浅水,这样有利于提高水温、地温,特别是今年的阴雨天气,水浅温度在15℃以上,出点太阳很快会使水温升高,这样有利于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健壮,也就是泥温相对比水深的要高些,出根快些,能多发新根,秧苗早分蘖、快分蘖。或者水稻返青后采取间歇灌溉,即一次灌3~5厘米浅水,待自然落干,等到脚窝有水、田面无水时再灌一次水,如此循环。 (二)晒田。晒田是指水稻分蘖盛期后到幼穗分化前的排水晒田,是我国水稻灌溉技术中的一项独特的措施。一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新土壤环境,促进生长中心从蘖向穗的顺序转移,对培育大穗十分有利。二是调整植株长相,促进根系发育,促进无效分蘖死亡,使叶和节间变短,秆壁变厚,植株抗倒力增强。高产栽培中,当全田总苗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常采取排水晒田措施,以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和结实率。当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的80%时(6月上中旬),也就是水稻接近有效分蘖终止时,要对长势过旺、较早出现郁闭、叶黑、叶下披、不出现拔节黄及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块,要撤水晒田5~7天,相反则不晒,改为深水淹。晒田程度为田面发白、地面龟裂、池面见白根、叶色褪淡挺直,控上促下,促进壮秆。晒田常根据气候、土壤、施肥和秧苗长势不同而掌握不同的晒田时期与晒田程度。晒田一般多在水稻对水分不甚敏感的时期进行,以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较适宜。晒田程度要视苗情和土壤而定。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应早晒、重晒,以人立不陷脚,叶片明显落黄为度;相反则应迟晒、轻晒或露田,田中稍紧皮,叶色略退淡即可。晒田不宜过头或不足,要灵活掌握。 (三)增温灌溉。由于白天灌水会降低稻田的水温、地温,影响水稻的生育,导致蘖数不足、生育拖后。因此,灌水应当在日落前1~2个小时到日出后1~2个小时之间进行。特别是井水灌溉的稻区,更应注意。不仅要昼停夜灌,而且要采取如设晒水池、延长灌水渠、加宽进水口、表层水灌溉等增温措施,防止或减轻水温低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四)经常检查加固田埂,防止漏水。水田田埂应经常检查,防止漏水。漏水会造成除草剂效果差和影响水稻正常生长,施肥后的肥水流入其它稻田导致别的地块贪青,而该稻田又长得不好。另外还会加深其它稻田水层,引起池埂连锁毁坏等。因此,水稻插秧后,要经常检查修补田埂。 二、分蘖肥的施用 水稻返青后需肥量逐渐增加。此时,由于温度一般仍较低,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的少,又由于基肥是全层施,根系多分布于表层土中,因此,养分供应不足,应及时施用分蘖肥。分蘖肥主要是氮肥,一般占整个生育期的20%-30%。 (一)施肥量 分蘖肥主要是氮肥,一般占整个生育期的20~30%。尿素3~5公斤/亩,或一般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少施,土壤肥力低的地块可多施,壮苗早插的可少施,弱苗晚插的可多施。同时要注意水稻锌肥的施用(详见水稻缺锌及施锌技术)。 (二)施肥方法 一是要早施,由于氮肥的肥效慢,施肥后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因此应早施分蘖肥,一般返青后立即施用。二是要看苗施肥,先用分蘖肥的80%全田均匀撒施,其余20%就看田

水稻育秧技术

水稻育秧技术 一、培育壮秧水稻育秧的基本要求是培育壮秧。什么样的苗才是壮秧呢?概括起来就是发根力强,植伤率低,插秧后返青快、分蒙早的秧苗。若想育出壮秧,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一)选好秧田、整好地、施足基肥根据种稻计划,确定育苗面积。选择背风、向阳、离水源近、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杂草少、无病虫、离本田近的地块做秧田。如盐碱地应洗盐,耕层含盐量降到0.2%以下。北方一季稻区多为旱整地,结合耕地施优质有机肥4000— 5000千克/亩,然后整平耙细,要求畦面平,高低不过寸。 (二)做好种子处理选用优良品种。要求纯度高(99.5%),发芽率高(90%以上),发芽势强,整齐、饱满的种子。 1.晒种:播种之前,把种子摊放在席上,铺2—3寸厚,晒2—3天,每天翻动几次。 2.选种:一般进行风选、筛选和比重选三个步骤。比重选的做法是,每百斤水加食盐7.5一lO千克左右,把种子放到盐水中搅拌,捞出浮在水面上的秕谷杂物,取出沉到下面的饱满种子。要求快,一般应在4—5分钟内完成。立即用清水冲洗,将盐洗净,(取种做发芽试验)然后浸种。 3.浸种消毒:北方春播稻浸种一般3—4天,温度在12℃左右。种子吸水达种子重的40%时即可发芽。在浸种的过程中加1%的石灰水或代森铵,克瘟散乳剂500倍液浸种24小时,可达防病目的。 (三)适时播种保证质量 1.播种期:要求适期早播。过早温度低,出苗慢,出苗率低,生长慢苗生长弱,容易烂秧;过晚成秧率虽高,但影响适时栽秧。应根据气温变化、育秧方式等确定播期。无论早晚播种都要求下种均匀。 2.播种量:随科技的发展,播量也有所变化。薄膜湿润育秧,亩播量大体在100一125千克左右。而旱育苗的播量在350—400千克左右。播量大小和育秧方法、移栽苗龄有关,一般小龄苗移栽播量大些,大龄苗移栽播量小些。 二、防止烂秧和死苗水稻烂秧是水稻生产中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分析烂秧原因,采取防治措施,对水稻生产有重要意义。烂秧包括烂种和烂芽。这种现象在水育秧、湿润育秧和直播田常有所发生。而死苗现象常发生在塑料薄膜育秧和旱育秧田中。 (一)烂种谷种在出苗前死亡。原因很多,如谷种在储藏期间失去生命力或种子生命力弱;在种子消毒过程中处理不当丧失发芽力;播种过深闷死干死;长期深水缺氧闷死;播后低温种子腐烂而死。防止烂种措施:注意育苗时保温,播发芽率高的种子,严格掌握种子处理的技术要求,适期播种,管好水层等。 (二)烂芽秧苗出苗前死亡。原因是播种后灌水深、低温、缺氧、根不入泥和翻根倒芽。

0903 突破性发展水稻集中育秧 构建新型粮食经营体系 2

突破性发展水稻集中育秧 构建新型粮食经营体系 监利县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全县版图面积34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6.54万亩,素有“全国水稻第一县”、“湖北粮食第一县”之称。2013年5月,该县被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粮食生产面临着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粗放经营难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问题。如何破解发展粮食生产与促进农民增收的矛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的矛盾?怎样才能实现“保粮食、强基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监利县农业局以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为契机,积极推进水稻集中育秧,探索建立新型粮食经营体系,初步走出了一条以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支撑,产业化经营为基础,全域水稻生产机械化为保障的新路子。 一、主要做法 监利县积极构建“1+N”模式,推动水稻产业发展壮大。“1”就是突破性推进水稻集中育秧,“N”就是加快培植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强社会化服务、建立完善政策保

障体系、创新金融支农方式等。 1、突出推进水稻集中育秧。以此为发展的切入点,突破水稻机械插秧“瓶颈”,解决今后“怎么种地”的问题。采取分步实施、整县推进的办法,在2012年建立1家育秧工厂的基础上,今年全县新建育秧工厂10家,每个育秧基地用地面积50亩以上,建设一栋2000平方米的全自动化温控大棚,中拱棚面积不低于占地面积的50%,配套建立育秧示范点80家;力争到2015年,每个乡镇有工厂化集中育秧基地1个以上,全县达到23家以上,育秧点发展到230家,实现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和机械插秧乡镇全覆盖,全年粮食总产突破35亿斤。 2、突出抓好粮食新型经营主体。以此为发展的支撑点,着力解决今后“谁来种地”问题,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办法,扶持壮大了一批以粮食为主业的农民合作社。今年新建的10家育秧合作社,全部在县工商局登记注册,县农业局、农机局、经管局存档备案。县政府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每个育秧工厂补贴20万元,同时在用地、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带动了水稻种植和农机服务等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20家,比上年新增76家;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达到6100家,新增300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63家,新增5家。 3、突出推进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按照“政府引导,社会主体,民间投资,市场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围绕水稻集中育秧,培育新型社会服务主体,改单一的政府部门服务为政

水稻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田间管理技术 湄潭县农牧局向明 习惯上把水稻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成为水稻的一生。根据形态、生理等特点,可将水稻的一生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或阶段)。营养生长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稻穗开始分化以前的一段生长时期;生殖生长期,是指从稻穗开始分化到成熟收获的生长期。 根据形态、生理特点,可将营养生长期划分为秧田营养生长期和大田营养生长期。其中秧田营养生长期又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从种子萌发至不完全叶伸出的幼芽期,从不完全叶伸出至第三叶全出的幼苗期,从第四叶伸出至移栽的成苗期。 大田营养生长期可分为返青期和分蘖期。从插秧至叶色转青、新叶开始恢复正常生长这段时间,叫返青期。分蘖期可分为有效分蘖期和无效分蘖期:有效分蘖期,是指开始分蘖到全田总茎数达到与计划收获穗数相当的时期;无效分蘖期,是指从全田总茎数与计划收获穗数相当时至停止分蘖的时期。 生殖生长期又可分为幼穗发育期和开花结实期。幼穗发育期,包括从幼穗开始分化至顶叶出一小半以前的幼穗形成期和从顶叶出一 小半至抽穗的孕穗期。开花结实期,可分为从稻穗开始抽出顶叶叶鞘至开花授粉完毕的出穗开花期,从授粉完毕至成熟收获的结实成熟期。 水稻田间管理按时间可分为返青前田间管理、分蘖期田间管理、长穗期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分管理、施肥管理和病

虫草害防治。 一、水稻水分管理 (一)水稻的需水规律 水稻需水包括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生理需水是指供给水稻本身生长发育、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水分,,包括水稻植株蒸腾和构成水稻植株体的水分;生态需水是指为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需的水分,包括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的水分。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需水量的变化规律是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最大需水量多在拔节孕穗期。水稻需水临界期在孕穗期,此期若水分亏缺,容易造成穗小粒少,甚至会导致不抽穗或造成空壳秕粒。所以保证孕穗期水分供应是关键,有利于形成大穗提高产量。 (二)水稻生育前期水分管理 在插秧后2-3天内,除抛秧田一般不灌水,保持田面湿润,以利提早立苗外,插秧稻田都要灌相当苗高1/3-1/2的稍大水层扶秧护苗,以减少叶面蒸腾,防止秧苗凋萎,加速返青成活。如果这时水层过浅,秧苗经风吹日晒,容易失水干枯,造成大缓秧,使壮秧变成弱秧,早秧变成晚秧。扶秧护苗后,要随即改灌2-3厘米的浅水层,经过自然落干后间隔2-3天再灌一次水。主要好处是:有利提高水温和土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促进根系吸收,并使植株基部能接受充足光照,有利于分蘖发生。实践证明,浅水间歇灌溉比深水层灌溉分蘖早,蘖位低,蘖数多,质量好。 (三)水稻幼穗发育期的水分管理

水稻无土育秧技术操作规程

水稻无土育秧技术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要求播种时日平均气温为5℃。 一、育秧前的准备工作 1、苗床及苗畦的制作 于育苗前10天,以原有的常规育苗苗床为基础,精整苗床。 ①清除苗床的草根残茬,以免扎破隔离膜。 ②挂线找平,用土或者砖等围制成高度大于5厘米以上的畦埂。 ⑧苗畦内上水,用耙子初次抄平,铲高补低,待水沉下后,抹平床面,高 低误差要求在0.5厘米以内,再次上水整平,并自然落干沉实,使苗床达 到实、平、光、直;技术关键是平整好的苗床误差不能超过0.5厘米,落 差较大的,可以分段抄平。此环节也是其它育秧方式的前提条件;苗床四 周必须用土或其它物品围成高5厘米以上的畦梗,便于保水。 2、种子处理 包括发芽试验、晒种、选种、种子包衣或消毒和浸种催芽,其操作步骤与常规育苗一致。 3、隔离膜(专用育秧盘)和基质 隔离膜采用完整无孔的厚度为3道以上的塑料;单独使用专用育秧盘的,秧盘边沿高应达到3厘米。 专用育秧盘可以与隔离膜配合使用,虽然成本投入较高,但是能节省工时工效。 4、基质,每75平方米用6袋。为便于操作,基质可以拌水使用,每袋基质拌水10千克。 5、保温膜,即常规保温膜。建议使用透气膜。 6、细河砂或者沙子。河砂或沙子的粒径不能超过0.5毫米,也不能含有粘土。沙子应晒干,以便于机械操作。如果过湿,可以在沙子内混拌基质,比例大致为5:1。 7、必须配备抗旱水箱或者其它容器以稀释营养液用。 二、技术操作 l、苗床 ①根据本田种植面积,确定苗床面积,无土育苗秧本比为1:120—134;即每亩本田要用5平米的苗床,苗床必须整平做畦,畦梗高5厘米以上。 ②为防止隔离膜下的杂草生长影响秧苗,可在铺隔离膜前施用水稻苗床封闭除草剂:严禁使用其它作物的除草剂处理。 ③隔离膜(专用育秧盘)必须铺放平整,不能有褶皱,以免影响根系盘结。然后铺育苗基质,也可以用苗床播土机铺基质,但是基质饱和吸水后厚度必须达到1厘米。 ④将1号基肥按照l:200的比例稀释,均匀浇于苗床,水分不足用清水补足均匀浇透苗床(每袋基质大约吸收37-40公斤水),使基质含水量达到不干燥、饱和不析出为宜; 注意:基质含水量必须达到标准,过干,水分不能充足供应种子扎根立苗; 过湿,基质成浆状,种子沉底,造成烂芽或者出苗慢,致使秧苗参差不齐。 2、播种 ①用种量的确定:以11叶品种、千粒重26克的水稻为例,芽率为95%以上的每亩用种2.5—3千克。因为各地气候差异和水稻品种及成熟期的不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播种量。但是应遵循高产栽培要求尽量稀播,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的落田苗数即可。(上述品种

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实施方案

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实施方案 为积极推进x年水稻集中育秧示范工作,提升水稻育秧技术及组织化、集约化水平,按照省农业厅、x农业局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按照“专业化管理、整建制推进”的总体要求,实行“行政推动、主体带动、补贴促动”运行机制,以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层农技站、村(组)等为育秧主体,进一步整合土地、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加快提升早稻育秧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力提高秧苗素质和抗灾能力,为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提供支撑。 二、工作目标 x年,计划全市早稻集中育秧秧田面积1万亩,可移栽大田面积达到17万亩。通过集中育秧集约化、标准化管理,促进育秧实用技术全面到位,规避低温影响,提高秧苗素质,为早稻高产稳产打好基础。通过集中育秧示范,进一步“压单扩双”(减少双季稻区一季稻插花种植),减少水稻直播面积,扩大机插秧面积,实现粮食稳定增产。 三、工作重点 (一)突出重点扩面积

全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点、高产创建示范点、标准粮田项目示范区、规模化种植农场要全部实行集中育秧。各乡镇(街办)在x年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基础上,按照全市早稻集中育秧任务分解表将各自的示范面积尽快落实到点。 (二)抓好“龙头”扶主体 水稻集中育秧主体,重点抓住下面五个方面的培育: 1、种粮大户。全市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全部实行集中育秧,移栽大田面积在3万亩以上,坚决杜绝种粮大户早晚稻直播,对未实行集中育秧的取消一切大户扶持和奖励政策。 2、专业合作社和种粮企业。全市重点扶持10个专业合作社和种粮企业,带动1000户以上农户尤其是水稻面积在20-50亩的农户参与集中育秧,移栽大田面积在3万亩以上。 3、培育机插秧专业户。大力推广机插秧,扶持机插秧专业户和机插秧合作社,力争早稻机插秧面积在2万亩以上。 4、乡镇农技站。全市各乡镇农技站都要参与集中育秧示范工作,使全市集中育秧逐步走向市场化、组织化和集约化,逐步建立和完善水稻集中育秧的长效机制。 总的来说,要充分调动各种集中育秧主体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形成各级政府负责组织推动、各种育秧主体带动、财政补贴促动、农民参与联动的水稻集中育秧运行机制。下大力气扶持、发展和壮大水稻集中育秧主体,建立和完善水稻集中育秧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优化技术提质量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一、机械化耕整地 技术:整地采用浅耕技术。浅耕15~18cm,机耙、耕平、搅浆,大田耕整应达到田面整洁,相对平整,整平后沉淀1–3天。 设备:大马力轮式拖拉机(X804、X904东方红拖拉机)配中速旋耕机、水田驱动耙或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配1~1.2米驱动耙。(插入图片) 二、机械化育秧 技术:可采用双模或软盘育秧技术。床土选用大田肥土,细颗粒在0.5cm以下,配农家肥、复合肥、壮秧剂。精细播种时洇足底水。秧床封膜采用无纺布,防止晴天中午高温烧芽,立苗期注意高温烧苗和不缺水,及时炼苗,并及时施用断奶肥、送嫁肥、送嫁药。 设备:久保田S R-50C水稻自动化播种流水线(可人工分三次播完)。 (插入图片) 三、机械化栽插 技术:秧苗要求苗高15-20cm,叶龄3-3.5叶,秧龄28-30天,苗挺、苗均、苗绿,苗块规格28×58cm,盘根紧密,厚薄一致,提起不散。栽插要求宽行、窄株、精准定量、稀植(2-3苗/株)、无水浅栽、进水活茬。 设备:久保田SPW-48C手扶步进式插秧机(其优点是:机动灵活,适应性强,效率高,平均12~18亩/人/天)、井关PG6乘坐式插秧机(优点:作业效率高,6~8亩/小时,适用于大面积成块大田作业)。 (插入图片) 四、统一机防 技术:根据水稻的生长发育情况利用高效机动喷雾器适时统一进

行机防作业。 设备:电动喷雾器(如:台州黄岩天文3WD-16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机动喷雾器(如:台州豊田FT-60车推式机动喷雾器或FT-900背负式机动喷雾器)。 (插入图片) 五、机械化收割 技术:采用高性能半喂入式收割机进行收割,秸秆可回收。 设备:久保田488、588、688履带半喂入式收割机。 (插入图片) 六、机械化烘干 技术:采用低温缓苏干燥烘干工艺,保证粮食品质。 设备:台州一鸣5HS-100BC/5HS-80BC循环式谷物干燥机或三九低温干燥机。 (插入图片) 七、机械化加工 技术:稻谷机械加工主要以碾米为主,采用高性能、轻巧、灵活的新一代碾米机完成。 设备:重庆合盛洁米诺精米机(优点:整机性能好质量可靠,采用摩擦挤压方式实现精米加工,能有效的保护大米的营养成分,使用安全,震动小、噪声低、粉尘少)。 (插入图片) 八、机械化包装 技术:实现大米定量、称重、自动包装。 设备:江西蓝光DCS-50系列大米自动包装机(优点:适用范围广,称量精度高、包装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性高、操作简捷)。(插入图片)

1.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软盘育秧、水田耕整、机械插秧和大田管理四个关键环节。采用该技术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可以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效、高产稳产。 一、软盘育秧 机插秧所用秧苗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毯状秧苗。秧块的标 准尺寸为长58厘米,宽28厘米,土厚2-2.5厘米。在秧块的三种尺寸中,宽度和厚度最关键。与常规育秧不同,机插水稻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生产中最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是软盘育秧,它是在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基础上简化并发展起来的,投资成本低,操作相对简便,育秧成功率较高,深受农民欢迎。软盘育秧作业流程: (一)育秧准备 根据机插秧计划面积,及早落实育秧田,备足育秧材料,确保大田、秧田及所需材料及时到位。 1.床土准备 ⑴床土选择选用土壤肥沃、无残茬、砾石、杂草、无污染的壤土。适宜做床土的有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田土(不宜在荒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麦田取土)或经秋耕、冬翻、春耕的稻田土。

⑵床土用量每亩大田常规稻一般需备营养细土100公斤作床土,另备未培肥的过筛细土25公斤作盖土。 ⑶床土培肥肥沃疏松的菜园土过筛后可直接用作床土。其它 适宜土壤提倡在冬季完成取土,取土前一般要对取土地块进行施肥,每亩匀施腐熟人畜粪2000公斤(禁用草木灰),以及25%氮、磷、钾复合肥60-70公斤。提倡使用适合当地土壤性状的壮秧剂代替无机肥,在床土加工过筛时每100公斤细土匀拌0.5-0.8公斤旱秧壮秧剂。取土地PH 值偏高的可酌情增施过磷酸钙以降低PH值(适宜做床土的PH值为5.5- 7.0)。施后连续机械旋耕2-3遍,取表土堆制并覆农膜至床土熟化。 ⑷床土加工选择晴好天气及土堆水分适宜时(含水率10-15 %,手捏成团,落地即散)进行过筛,要求细土粒径不得大于5毫米,其中2-4毫米粒径的土粒达60%以上。过筛后继续堆制并用农膜覆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 需要注意的是,冬前未能提前培肥的,宁可不培肥而直接使用过筛细土,在秧苗断奶期追肥同样能培育壮秧。确需培肥的,至少于播种前30天进行。培肥时要充分拌匀,确保土肥充分交融,拌肥过筛后一定要盖膜堆闷促进腐熟。禁止把未腐熟的厩肥以及淤泥、尿素、碳铵等直接拌作底肥,以防肥害烧苗。 2?秧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被风向阳、排灌运输方便、便于 管理且当季没有喷施过除草剂的田块做秧田。常规稻秧田、大田比例 宜为1: 100。秧田选定后,首先对田块进行翻旋耕作业,翻耕深度为18?20厘米,旋耕深度为12?15厘米,旋耕后达到土壤细碎均匀,地表

1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 水田耕整、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软盘育秧、 采用该技术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机械插秧和大田管理四个关键环节。度、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可以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效、高产稳产。 一、软盘育秧 机插秧所用秧苗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毯状秧苗。秧 厘米,土厚厘米。在秧块的三种尺块的标准尺寸为长58厘米,宽28与常规育秧不同,机插水稻育秧的显著特寸中,宽度和厚度最关键。生产中最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是软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投资成盘育秧,它是在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基础上简化并发展起来的,本低,操作相对简便,育秧成功率较高,深受农民欢迎。软盘育秧作业流程: (一)育秧准备根据机插秧计划面积,及早落实育秧田,备足育秧材料,确保大 田、秧田及所需材料及时到位。 1.床土准备选用土壤肥沃、无残茬、砾石、杂草、无污染的⑴床土选择壤土。适宜做床土的有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田土(不宜在荒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麦田取土)或经秋耕、冬翻、春耕的稻田土。. 公斤作床⑵床土用量每亩大田常规稻一般需备营养细土100 土,另备未培肥的过筛细土25公斤作盖土。肥沃疏松的菜园土过筛后可

直接用作床土。其它⑶床土培肥 适宜土壤提倡在冬季完成取土,取土前一般要对取土地块进行施肥,﹪氮、磷、,以及每亩匀施腐熟人畜粪2000公斤(禁用草木灰)25 提倡使用适合当地土壤性状的壮秧剂代替无机钾复合肥60-70公斤。取土地肥,在床土加工过筛时每100公斤细土匀拌公斤旱秧壮秧剂。值值偏高的可酌情增施过磷酸钙以降低PHPH值(适宜做床土的PH 为)。施后连续机械旋耕遍,取表土堆制并覆农膜至床土熟化。 2-310-15 ⑷床土加工选择晴好天气及土堆水分适宜时(含水率 毫米,5进行过筛,要求细土粒径不得大于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以上。过筛后继续堆制并用农膜覆毫米粒径的土粒达602-4其中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宁可不培肥而直接使用过需要注意的是,冬前未能提前培肥的, 筛细土,在秧苗断奶期追肥同样能培育壮秧。确需培肥的,至少于播天进行。培肥时要充分拌匀,确保土肥充分交融,拌肥过筛种前30后一定要盖膜堆闷促进腐熟。禁止把未腐熟的厩肥以及淤泥、尿素、碳铵等直接拌作底肥,以防肥害烧苗。选择地势平坦、被风向阳、排灌运输方便、便于2.秧田准备 大田比例管理且当季没有喷施过除草剂的田块做秧田。常规稻秧田、。秧田选定后,首先对田块进行翻旋耕作业,翻耕深度:100宜为1旋耕后达到土壤细碎均匀,厘米,15~12旋耕深度为厘米,20~18为天精做秧板,秧板的宽度为米,长度根地表平整。然后于播种前10厘米的排水沟兼做深2030据田块情况确定,秧板之间开挖宽厘米、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程

【农科课堂】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程 为了规范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按照省农业厅关于《湖南省水稻集中育秧操作规程》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品种选择 根据我市生产实际和农民意愿,选用和推广高产、优质、熟期适中的主导品种,并直接到实力雄厚、信誉好的种子代理商以优惠价格购买种子。水稻集中育秧要实行一片一种,一个集中育秧点一个品种,以避免品种混杂。推荐早稻选用常规稻品种湘早籼45号、株两优611、陵两优211、T优705、T优167等;晚稻选用岳优9113、丰源优299、岳优360、盛泰优9712、五优308等。 二、播种期 早稻播种时间控制在3月20日左右,晚稻播种时间控制在6月20日左右。具体播种时间应根据不同品种生育期和安全齐穗时间(9月10日)而定。 三、播种准备 (一)软盘地膜。每亩大田用308孔盘80-90片,地膜用标准的0.25毫米厚的优质地膜。 (二)竹拱准备。每亩大田准备小竹拱25根左右,一般长度2.2-2.4米。 (三)秧田准备

1、秧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基础条件较好,排灌方便,运输便利,肥力中等的稻田,秧田按软盘秧田与大田1:20、机插育秧田按1:80、湿润洗插秧按1:8的比例准备好秧田。 2、秧田翻耕。秧田翻耕整平分两次作业。第一次在2月底或3 月5日前,有条件的地方可在老历年前进行第一次翻耕(俗称烤冬坯)。第一次只翻耕不整平,主要目的是改良土壤,让杂草充分腐熟,减少稻田的有毒物质污染,尽可能减少对出苗的影响。第二次翻耕整平在播种前3-5天,结合翻耕整平,每亩秧田用40%的复合肥30公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施用腐熟的人畜粪等有机肥2000-2500公斤)。 3、秧厢规格。按1.5米宽做厢,厢面用木板整平待摆盘播种。同时开好“三沟”,即厢沟(宽0.3米,深0.15米),腰沟(深0.2米左右),一亩秧田至少要开一条“十”字型腰沟,围沟(深0.2-0.25米)。 4、施用壮秧剂。软盘抛秧,将壮秧剂与一定量的过筛细土充分拌匀后分成两等份,一份均匀撒在秧田表面,摆放软盘;另一份均匀撒施在软盘内,然后再加入适量过筛细土或糊泥,沉实后播种。盘育机插秧,直接采取专用育秧基质育秧,或每亩用“五增”牌壮秧剂一包与营养土拌匀,作为机插秧秧盘底土。湿润洗插秧,将壮秧剂拌土均匀撒施在秧田表层,再耙入2厘米土层内,厢面用木板整平后播种,泥浆塌谷。禁用拌有壮秧剂的细土直接盖种、拌种或与种子混播。 四、浸种催芽 (一)种子准备。浸种前3-5天选晴天晒种3-4小时,最好用彩条布或竹垫晒种,不要在水泥地上曝晒。杂交组合前一天应敞开包装透气。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操作规范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操作规范 技术名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技术概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以满足水稻稳产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采用机械化技术手段在耕整地、育秧栽植、植保、收获、烘干等环节实现机械标准化作业,将水稻生产各环节农机农艺技术集成配套的一项综合性技术。 近年来,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用工矛盾形势严峻,只有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作业,一方面能保证稻田按时栽插,提高产量和质量,对于推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适度规模经营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活动,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015年,潜山县实施了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水稻)项目,形成了适宜我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技术模式和机具选配方案。 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意见》(农机发[2015]1号)的文件精神,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有利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解决农业面临的“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难题,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增产增效情况: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增产45公斤/亩,节本增效170元/亩。采用工厂化集中育秧,节约了水稻育秧环节农用薄膜及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了白色污染,同时在育秧时药剂浸种,秧苗移栽前施用了送嫁药,减少了以后大田的农药使用量,病虫害少,降低了粮食的农药残留。机械化收获作业可有效地实现秸秆的粉碎还田,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又能增加农田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保护生态环境。 技术要点: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 一、水田耕整机械化技术

一、水田耕整机械化技术 水田耕整机械化技术是指利用适用的水田耕整机械按照科学的耕作规范和合理的机具配备,完成水田旱、水耕整地作业,以满足后续水稻机械插秧对水田的耕作要求,以及水稻秧苗生长对水田的农艺要求。 1.前茬作物收获时,用带秸秆粉碎和抛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将秸秆切碎并均匀抛撒在田块中,秸秆长度应小于10cm,留茬高度一般小于15cm。选择合适的耕整地方案和作业机组,使秸秆能翻埋或均匀混合在土壤中。实行秸秆还田,要注意调节碳氮比,适当增施氮肥。 2.双季稻区提倡后作稻收获后秋冬季翻耕。不能进行秋翻的,春翻宜早,即应在耕层融冻后及时进行。根据田块大小、形状确定开犁位置,水田一般采用内翻法,收犁要求沟平且直,便于整地。整地前要灌水浸泡24h以上。 3.旱耕水整先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或正(反)转旋耕机进行旱耕,再上水泡田,耙田整平。水耕水整应先上水泡田12h~24h,待秸秆软化、土壤松软后再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和降低能耗。上水深度以3cm~5cm 为宜,灌水过浅,达不到理想的埋草和整地质量;灌水过深,则影响埋草和覆盖效果。耕深以不打破犁底层为准,一般控制在16cm~20cm 。耕作前增施氮肥,促进秸秆腐烂。 4.实施秸秆还田作业后,在季节、茬口允许的前提下,田面保持一定水层浸泡秸秆4d~10d,水稻移栽前要使田面水层能自然落干或保持1㎝~2㎝水层,利于有害物质排放。 5.以旋耕作业进行耕整地的,应采用两年旋耕,一年犁翻交替进行的方法。田面差过大的可选用激光平整机械进行土壤整平。 6.耕整地质量要求:耕整深度均匀一致,田块平整,地表高低落差不大于3cm;田面洁净,无残茬、无杂草、无杂物、无浮渣;土层下碎上糊,上烂下实;田面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实而不板结。 二、工厂化育秧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是利用现代农业装备进行集约化育秧的生产方式,集机电化、标准化、自控化为一体,是一项现代农业工程与农艺结合的技术。其核心技术是通过专用育秧设备在育秧盘内播土、播种、洒水、盖土,然后采用自控电加热设备进行高温快速破胸,适温催芽或利用适宜温度自然浸种催芽及大棚育秧的先进工艺。 工厂化育秧以育出合格的规格化秧苗为目标,主要在碎土、秧盘播种以及催芽、保温保湿等环节实行机械作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