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山市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佛山市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佛山市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佛山市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9课古诗三首

教学资源包,包括

相关资料

说课稿

课堂实录

教案1

教案2

类文

《暮江吟》课堂实录

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读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

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

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

(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

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

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

生:他在江边。

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

师:谁来介绍介绍。

生: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生:他有个师傅叫顾况。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书的。

师:你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

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

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

(两位同学跑到评委席读给评委听,说自己的理解)

师:谁来读?

(指名读诗)(齐读)

师:究竟是何种景物,吸引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找要好的伙伴,借助注释,理解品味,在讨论中来领悟一番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生自由学习讨论)

师: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

生:我补充,一道残阳并不是一道,照在河水中有很多的。

师:瞧,这两位同学多能干啊!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

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很柔美。

师: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

师:那刚才讨论中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生:半江瑟瑟半江红,最美。因为这种景色像湖面吗?我认为不像。

师:看一看(出示图片)用上“仿佛”、“好像”说一说这是怎样的红?怎样的绿啊?

生:像小孩子脸一样的红,像绿宝石一样的绿。

生:一半是红玛瑙铺成的,一半是碧玉铺成的。

师:还有哪儿很美?

生:我觉得露珠是很美的,就像珍珠一样,珍珠是价值连城的,很美的。

师:当白居易沉浸在这夕照图中,不觉天色渐渐暗下来,低头一看,他看到了什么?

生:露珠。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能看到这样的美景真幸福啊!

生:看到这些,我的疲劳都不见了。

生:我心情舒畅。

生:很想去。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就表示这个意思,是什么?对,“可怜”就是“可爱”的意思。能把刚才理解到的读出来吗?

(生读诗)

师:教师从你们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现在你们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指名吟诗)你觉得他吟得怎么样?

生:好,我给大家示范一下。(生读)(学生争着,比着读)

师: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也想吟一吟,好吗?

师吟诗(同学们鼓掌)

师:我们现在一齐来吟一吟。你们现在就站在江边(生吟诗,音乐起)读了这首诗,你们都有所感悟,那你最喜欢哪些词?

生:我最喜欢“铺”字。因为它表现出美,显得亲切,安闲。

生:我喜欢“瑟瑟”这两句好,因为它刚中带。

生:我觉得“真珠”这个比喻用得好,把露珠写得闪闪发光,很美。

生:“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个句子写得很美,像五彩池。

师:网上也有一些朋友发表了一些意见,有的可能和同学们理解得一样(展示)

师:如果同学们有意见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发表到网上。

师:照图和月夜图,这两幅图构成了最美丽的风景。能不能背背看。(生背,配动作)

师:其实白居易的写景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再简单地学学他写的《忆江南》,出示古诗。

生齐读。

师:大家利用注释来看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一首是写日出的,一首是写日落的。

生:都是写江的。

生:都是在愉快的心情下写的。

(师讲解对这首诗的评价)

师:我们再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好吗?

(生齐读)

师:同学们也收集了很多白居易的诗,下课后,相互交流。让我们用这样的热情去读古诗,学古诗,成为弘扬中华古典文化的最出色的人才。

《暮江吟》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之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教材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正是让学生在读诗中体会古诗的美景、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受到审美的熏陶。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及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二个生字,理解“铺、瑟瑟、可怜”等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过程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诗中美景的想像、体验,对诗中的字词讨论、探究,体验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美丽的画面。

情感目标: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教学难点是:理解诗句的意思,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课标精神,结合诗歌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游戏导入法、想像体验法、品读赏析法、提问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想像、体验、讨论比较、共同探究、在情境中诵读的学习方法中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这首诗我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1. 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首先,我用激情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诗句接龙的游戏,就是老师说一句,你们说出下句,好吗?”

接着,我出题,学生答。然后我引出白居易的诗《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学生说也下一句之后,我接着追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待学生回答后,我进一步说明:“对!是白居易!他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三千多首诗。他的诗内容充实,语言通俗,大从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疾苦。我们常常说‘如诗如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今天我们要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山水风景诗

-------《暮江吟》”

然后我板书,并解诗题,让学生齐读一遍课题。

设计意图:这样用游戏导入,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诗,整体感知诗句画面。

第一步,我先让学生用笔圈画出描写景物的词,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诗。

第二步,我提问学生“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风景?你从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预计学生都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出诗句中所写的时间、地点、景物,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去感受诗的画面。

3. 听诗,想像画面,进一步感受诗句。

我用MP3播放《暮江吟》的配乐朗诵。然后对学生说:“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首诗。听完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预计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课文注释可以听懂诗句的意思,纷纷发言。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我再给予点播。

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从配乐朗诵中感到诗歌的音乐美,发现想像力,把文字转化成画面,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4. 品读诗,体会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

4.1 我先给学生讲解一下诗人写作这首诗的相关背景,激发学生想要亲身去领略当时诗人所看到的美景的学习兴趣。然后对学生说:

“诗分两个时间段,傍晚和夜晚,那么我们也按两个时间段来学习品味这首诗。”

4.2学习“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首先,我让学生朗读诗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其次,提问学生“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或者你还有什么疑惑的问题?”

然后,将学生提出的疑惑问题,比如“为什么用‘一道’?”“为什么用‘铺’”“瑟瑟是什么意思?”“‘铺’和‘照、洒、射’等字有什么不同?”等等在班上共同讨论比较探究,形成一定的共识,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最后,我小结:诗人的遣词造句非常精彩,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美景,以至于历经了九百多年,我们还能感受到它的美妙。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丽画面,美美地吟诵吧待学生美美地读完后!

4.3 拓展:,我顺势问学生“古诗中还有很多吟诵夕阳的诗句,有谁知道?”学生说完后,我将自己积累到的诗句与学生分享,如:----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之焕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4.4学习“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首先,我是这样过渡的“诗人漫步江边,面对着醉人的美景,心情十分愉快,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天暗下了,夕阳也带着它的美丽隐去。这时新月当空,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

其次,待学生说完后,我给予适度表扬并补充说明“可怜”“真珠”的古今异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最后,提问学生”夜晚的景物有哪些?这些景物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4.5 总结:傍晚的江边夕阳如火,夜晚的江边新月当空,景色多美啊!诗人的心情非常愉快,即使是今天,我们读到这首诗,内心也充满了跟诗人同样的感受。最后让我们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来诵读一下整首诗吧!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想让学生通过读诗、说诗、共同讨论,比较探究,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和抒发的情感,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品诗的过程中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说板书

我主要采用线条和简洁的文字组成板书,将诗句中的主要是景物列出,突出两个比喻,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更好的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板书如下:

《暮江吟》

江水

傍晚:瑟瑟︱红

比喻共同特征

夜晚:露珠 -----真珠(晶莹透明、圆润)月 -----弓(弯曲)

《暮江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习《暮江吟》,学会本诗生字.

②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了解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②能背诵,默写全诗.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此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复习学过的古诗,预习本课,了解诗人

教师准备:课件,诗签

[教法]

①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②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③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导入激趣(看图猜,背古诗)

一.感受美,进入美的环境

1.解题.

师问:诗题交代了些什么

生答:交代了时间(暮——傍晚),地点(江边)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3.感知诗文,欣赏试吟.

①指名读.

②检查对三个生字"瑟,残,吟"的认读情况.

③生教读.

二.赏析美,展示美的画面

(一)介绍"挑战赛"规则.

(二)第一关:"看美景,说其意"

1.在观察讨论中领悟一番诗中有哪些景物你认为什么景物最美为什么 (教师适时点拨)

2.汇报交流.

第二关:"找字词,解其意"

1.请同学们把重点的字词和不理解字词找出来,同桌或上下位解

决,不能解决再提出.

(1)小组领读

(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个字或哪一句 (分组交流)

(3)解答疑问.

3.再读,领悟诗意

4.抓住重点字词"可怜"等进行小结

5.生想象画面,复述诗意:傍晚( )

夜晚( )

天上( )

地上( )

三.诵读美,想象美的意境

第三关:"悟情感,读其意"

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感情,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

1.师吟生想象画面.(配乐)

2.生挑战:表演吟诵

3.全班背诵

4.师结合板书小结

四.创作美,获得美的延伸

第四关:"写美景,创其意"

1.小练笔(课后任选一题完成):(1)见课件 (2)见诗签

2.教师总结.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

(2)默写全诗.

[板书设计]

暮江吟

白居易

——→月

→美

——→露

附诗签:(任选一题)

1.创作现代版"暮江吟"

2.根据下面的句子再想象写一首诗.

蓝蓝的天上一轮圆圆的月亮……

3.任选一幅美景图,自己或与大家合作创作一首诗.

《题西林壁》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入

师:(配乐欣赏庐山风光片)欣赏了这些这些风景感觉怎么样?

生:美

师:是啊,这里山高水常,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树参天,这里年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齐备)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

二、交流资料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有关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资料,谁愿意把你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苏轼是宋代大诗人,写过很多诗,可查找的有3000多首。

生:题西林壁是一首题壁诗。是写在墙壁上的。

生:我知道庐山很美,有很多的旅游景点。

三、听录音,模仿读

师: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古诗(放配乐诗朗诵《题西林壁》)师:读得怎么样?

生:美

师:你们能不能也读得这么美,和录音来比一比。

学生练习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读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生:很响亮

师:是啊,真的是很响亮。那么你能不能也响亮的读一读呢?

生:读

师:谁能再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

生:很有感情。

师:非常好,我看也可以录成磁带卖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四、在音乐中反复读,感悟古诗的画面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其实,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看谁能不它读成一幅画。

生在音乐声中反复读

师:谁能说说你读到的画面是怎样的?

生:我看见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还有许多的草。许多的鸟在树上唱歌。

师:你真是用心的去读了。

生:我看见庐山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是高高挺立的山峰。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板书:横岭侧峰)

师:(出示岭峰的图片)为什么同是庐山一会看到的是岭一会看到的又是峰呢?

(生沉默)

师:诗人从横侧远近高低去看庐山

生:诗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庐山也不一样。

师:多么善于思考的孩子。同学们给他鼓鼓掌。

诗人从不同的位置来看庐山,看到了不同的庐山,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

生: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

生:不同的时间,早、中、晚。

生:不同的天气,晴天、雨天。

生:不同的心情,高兴、伤心。

师:从不同的时间、季节、心情、天气、心情来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所以作者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结果会怎样呢?

生:不相同

师: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个道理在我们以前所学的课文当中也出现过,谁知道是哪一篇课文吗?

生:《画杨桃》

师:庐山真美啊,作者来到庐山看到了庐山的美景,感悟到了人生哲理。下面你们就是大诗人苏轼,清大诗人们闭上眼睛随老师一起走进庐山,横着看庐山,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面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在高出俯瞰,深沟幽壑;在低处抬头仰望,重峦叠障。庐山美,美在哪,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

是秀美?身在庐山的你感慨万千。大诗人们,把你们的看到的壑感受到的用诗句表现出来吧。

生读古诗

师:同学们刚才交流的时候说了苏轼现存的诗就有三千多首,谁能读读你收集的苏轼的诗。

生展示。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3-4学年段目标对古诗的要求是:诵读优秀古诗文,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古人也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朗读在古诗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在朗读中,古诗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辨别诗的语言,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受到古诗情感的熏陶并与之产生共鸣,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朗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的教学建议: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会、理解和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读感知,以读促思,以读明理,以读悟情。朗读贯穿始终。

上课伊始,播放古诗录音感知诗韵和情感基调。让学生在抑扬顿挫地模仿读中初步感知古诗内容,然后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中反复诵读古诗,体会诗人在庐山那种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意境和韵味,从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新教材】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 A卷(10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汲.取(jí) 阴晦.(huǐ) 徒跣.(xiǎn) 孜孜 ..不倦(zīzī) B、愕.然(è) 滞.碍(zhì) 缟.素(gǎo) 咨诹.善道(zōu) C、惘.然(wǎng) 拮据.(jū) 牡蛎.(lì) 舴.艋舟(zhà) D、发窘.(jiǒng) 恣睢 ..(zìsuì) 鸿鹄.(hú) 一抔.黄土(bēi)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弥足珍贵涕泗横流精血诚聚万罐家私 B、媚上欺下无与伦比怒不可恶狗血喷头 C、饱食终日登峰造极恃才放旷刻骨铭心 D、郑重其是袖手旁观高谈阔论面面相觑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妄自菲薄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 ....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 直熠熠生辉。 .....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比喻,表现了水多、柔的特点。) B、四月的风慢慢地吹着,像用蒲公英的绒线球挠着你的脸,像展开柳丝的枝条,搂着你的脖子,然后在你的面前,打开一瓶淡淡的蜜酒。(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地写了的春天的温柔、甜美。) C、身居斗室,即知天下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谁说多看电视有害无益?(运用对比和设问,说明了多看电视有好处。) D、标题为文章之冠。读书作文不可不正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形象”。(运用比喻,说明了文章标题的重要。) 5.依次填入下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野草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平凡和普通的植物,但却具有最顽强的生命力。野草 是有灵性的,有春的绚丽,有夏的,有秋的,更有冬的。 A、泼辣蕴蓄丰硕 B、丰硕蕴蓄泼辣 C、蕴蓄泼辣丰硕 D、泼辣丰硕蕴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暮江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意思。 2. 感受白居易的诗歌风格:通过平白如话的语言营造出的清新优美意境。 3. 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复现诗歌画面。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先跟大家玩一个游戏——“诗句接龙”,我来说上句,看大家能不能对出下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你们知道刚才那些诗句都出自谁手吗?【白居易】相传他一生作诗三千八百余首,脍炙人口的便有一百多首。他写诗有个习惯,每写完一首新诗都会先拿去念给不识字的老妇人听,如果老妇人理解了,他就把诗定稿抄录下来,如果老妇人没有听懂,他就拿回去进行修改,直到老妇人理解为止。正是因为其诗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因而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代表作《暮江吟》。【板书课题】 2.初读诗歌: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那接下来就请大家大声地把诗歌自由朗读几遍,注意把节奏读准。【自由朗读】 好,我请一个同学来为我们示范一下,看看他是怎么读的。【一位学生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节奏读准了没有?【请另一位学生评价】 刚刚那位同学读得挺不错,做到了音停意连。/刚刚那位同学在读诗时有个地方要稍稍注意一下会更好。我们读诗时的停顿讲究音停意连。什么叫音停意连呢?其实就是音断气不断,我们一起来齐读试试看。【齐读】 在朗读中,我们应该也对这首诗歌有个初步了解,那么你从诗题中读出了哪些信息呢? 时间:“暮”——傍晚 地点:“江”——江边 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色吸引了诗人白居易在傍晚驻足江边诗兴大发呢?我们到诗歌里来一探究竟吧。 3.再读诗歌:我们再来把诗歌一起齐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整首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试着找出全诗的“诗眼”来。 你们觉得全诗的“诗眼”是哪个词?【板书:“可怜”】跟我们现在说的“可怜”是同一个意思吗?【今义:值得怜悯、同情;古义:可爱,值得喜爱】那么诗中哪些景物值得人喜爱呢?【板书:残阳、江(水)、露(珠)、月(亮)】这些景物有哪些可爱之处呢?请结合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来谈谈你的看法。 ①从“铺”可以看出来,诗中的“残阳”(即夕阳)很柔和,给人感觉很温暖,同时残阳铺展,映射的面积十分广阔。 平时我们描写阳光多用什么动词?【照、射、洒】换上这些词行不行?【请一位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1、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了解唐诗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铺、瑟瑟、可怜、似”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有感情的背诵古诗,默写《暮江吟》。 4、引导学生由书本走向生活,通过广阔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去获取资料。培养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诗词。 学习重点: 学习古诗体会诗中的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诗句概括的景物,体会其中的诗味。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的愉快心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搜集描写夕阳的诗词; 2、温习《夕照》; 3、准备水彩笔 教师准备:1、描写夕阳的一些诗词、文; 2、欣赏的《暮江吟》教学课件; 3、自谱的乐曲一首《暮江吟》(歌曲附后)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写的诗通俗易懂,每次写完诗后,他总要读给隔壁的老奶奶听,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改,直到老奶奶听懂为止,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诗人是谁。(白居易) 2.大家学过白居易写的诗吗?哪位同学能起来给大家背诵一下。 3.背诵古诗。 二、新授 (一)走进《暮江吟》 1.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首白居易写的古诗——《暮江吟》。 2.你从诗题中知道了什么? 时间:傍晚;地点:江边。吟:吟诵。 3.白居易在傍晚的江边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暮江吟》。 4.指导朗读。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 (1)

《暮江吟》 教学目标: 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并能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学习,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积累写景的古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中描写的景色。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暮江吟》。(出示课题,齐读。) 2、理解题意。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诗。诗歌作于公元822年。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为自己离开了腐败的朝廷,离开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游山玩水,走到一处,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便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山水风景诗。那这首诗描写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呢?我们来看看能不能从诗题中找到答案。 看诗题,指名回答。

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看到美丽的景色就陶醉其中、诗兴大发,就脱口吟诵出这首古诗。 3、诗人在江边吟什么呢?(课件出示背景图片和全诗)——师配乐范读。 二.初读感诗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正音、评价。 3、词义理解:翻开书,看看从书上的注释中你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指导)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夕阳。 瑟瑟——本是绿宝石的名称,诗中指碧绿的颜色。用来形容没有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 (指导看图)而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是什么颜色?(红色)所以江水一半是——(生)绿色,一半是——(生)红色。 可怜——可爱,令人爱惜。今义:令人怜悯。用“可爱”代替“可怜”,即“可爱九月初三夜”,用现代的话怎么讲? 想一个感叹句——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九月初三夜真可爱啊! 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为什么这么可爱?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诗……) 4、诗意理解: ①这些诗句连起来是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 ②诗人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能加上时间、地点、人物连起来说说吗?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自己对诗文的理解。 三.研读悟诗情 1、下面我们来欣赏欣赏这首古诗,和大诗人白居易一起感受江南独特的美景!

(全)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 (满分:37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18分) 我的暖,一寸长 葛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着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又是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您说是不,大哥?”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生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就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的眼神。 ⑾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⑿翌日,他骑着自行车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⒀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叫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将孩子放在自行车上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⒁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暮江吟》教学实录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暮江吟》教学实录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aching Record of "Mu Jiang Yi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暮江吟》教学实录 《暮江吟》教学实录 ——全国第四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读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 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 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 (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 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 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 生:他在江边。 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 师:谁来介绍介绍。 生: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生:他有个师傅叫顾况。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书的。 师:你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 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 (两位同学跑到评委席读给评委听,说自己的理解)师:谁来读? (指名读诗)(齐读) 师:究竟是何种景物,吸引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找要好的伙伴,借助注释,理解品味,在讨论中来领悟一番诗中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部编人教版) 一、教材基础知识梳理 1. 沁园春雪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素裹(guǒ)折腰(yāo)谦逊(xùn )风骚(sāo ) 红zhuāng 素裹(装)顿失tāo tāo(滔滔) 江山多jiāo(娇)一代天jiāo(骄)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莽莽:无边无际。 ②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 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 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 ④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 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 雪覆盖着大地。 ⑤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3.文学常识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诗人。代表作有《论持久战》《反对党八股》《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自由主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 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 2雨说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禁锢(gù)留滞(zhì)喑哑(yīn)喧嚷(xuān) 温声细语(wēn)洗礼(xǐ lǐ)田pǔ(圃)suō衣(蓑) qiǎng bǎo(襁褓)街qú(衢)润如油gāo(膏)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田圃:田地和园圃. ②喧嚷:喧哗,大声吵闹. ③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④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⑤温声细语:用温和的声音轻轻地说话. ⑥润如油膏:形容土地肥沃;细腻光滑得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般。 3.文学常识 郑愁予,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原名郑文韬,原籍河北,中国台湾当代诗人。 其成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有诗集《梦土上》、《衣钵》、

(四年级语文教案)暮江吟

暮江吟 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暮江吟》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暮江吟》。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暮江吟》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描写了深秋的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题目的意思是:吟咏暮色降临的江上景色。暮,傍晚。吟,吟咏,作诗。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①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铺: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句意: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 ②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这里指碧绿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句意:江水有一半是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 ③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可爱的意思。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句意: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 ④露似珍珠月似弓(似:好像。"月似弓",农历初三晚上,是月牙开始出现的日子。月牙好像一张弯弯的弓。寒露降临,附着在树叶和草丛上的露珠,在月

光的映照下,就像闪闪发光的珍珠。句意: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月牙弯弯像弓一样。)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个"铺"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江水的平静,夕阳的美丽。"铺"在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②读"可怜九月初三夜",体会"可怜"在这里的意思。("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九月初三这个深秋的夜晚的留恋、喜爱。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正 因为喜爱,他才从黄昏到入夜,久久地停在江边观赏景色。) ③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教育资料】五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19古诗三首暮江吟_人教版学习专用

五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19古诗三首暮江吟人教版2019 暮江吟⑴ 一道残阳铺水中⑵,半江瑟瑟半江红⑶。 可怜九月初三夜⑷,露似真珠月似弓⑸。 【注释】 ⑴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⑵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⑶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⑷可怜:可爱。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⑸真珠:即珍珠。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译文】 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一半呈现出深

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2] 3创作背景编辑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赏析】 《暮江吟》诗意画《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

2018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2018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等词语。 2.感知词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词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1.联系词作的创作背景,创设情境,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揣摩雪景描写的艺术特色。 2.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领悟深层意蕴,培养欣赏诗词的能力。 3.学习比较阅渎的方法,了解景中藏情,借景抒情,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吟诵、品味诗歌。感悟、体察词作的意蕴和情境。 教学难点 丰富想象,领略词作的诗情画意。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如在出使边塞的岑参看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丽,在陷身长安对战况和亲人消息不可知的杜甫看来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愁绪满怀,在写景如画的王维看来是“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静……那么,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眼中,北国茫茫的冰雪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2.知识链接 词,又称长短句。一首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的一段称为一“阕”。若词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本课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小学四年级语文白居易《暮江吟》赏析

白居易《暮江吟》赏析 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解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七言绝句。其写作时间,有人认为是元和十一年(816)至元和十三年(818)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有人认为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诗中之江,或谓长江,或谓长安东南之曲江。如果是指曲江,则应作于长安。现在已经难以确考。 句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西下的夕阳,铺映在江水之中;阳光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这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就像一幅油画。前一句中的“铺”字用得高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太阳接近地平线时斜射在水面上的状态,而且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显得很平缓,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后一句抓住残阳照射下江中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变化: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反射着阳光的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江水本身的深碧色。“瑟瑟”,本来是珍宝名,其色碧,故影指“碧”字。这里形容背阴处江水的碧绿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这两句写九月初三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上,凉露下降。此时风光,犹如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画。用“真珠”比喻露珠,不仅形象地道出其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由描绘一江暮色,到赞美月露,中间似乎少了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他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可怜”,可爱。“真珠”,即珍珠。 评解 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全篇用“可怜” 二字点逗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云:“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唐宋诗醇》评云:“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

2018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作揖./编辑.停滞./繁植.执拗./扭.捏作态天骄./矫.揉造作 B.促狭./海峡.鲁钝./遁.词扑.倒/前仆.后继墨.守/默.默无闻 C.发怔./征.引撩.逗/撩.起愧赧./赦.赦有名灌溉./慷慨.大方 D.恪.守/洛.阳阴霾./埋.头重.叠/郑重.其事拜谒./歇.斯底里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兵临城下,形势间不容发 ....,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断。 B.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深思熟虑,又要随机应变 ....,关键要敢于迎难而上。 C.先天残疾的他没有选择自暴自弃 ....,没有选择自甘堕落,纵然面临生活、工作的不便以及企业、社会的歧视,他依然选择坚持,选择与命运顽强抗争。 D.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唯一的不二法门 ....。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八个企业的领导干部在年底开会,研究2018年度如何深化企业改革的问题。 B.截至2018年3月为止,达州全市的摩托车保有量已突破40万辆,电瓶车、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也在快速增长。 C.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D.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4.(原创题)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关报告指出,仅以某大城市为例,该城市中小学生每年校园餐饮的浪费总量估算值约7780吨,折合经济损失约1.6亿元,而浪费掉的这些食物所占用的耕地面积约为28万公顷。 ②教育和引导中小学生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是中小学生人生中的重要一课。 ③必须看到,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有限的国家,仍有数千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正视校园餐饮浪费的问题。 ④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使其受益终身。 ⑤如果放到全国范围内来看,数据无疑将更加惊人。 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优秀教案

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 教学目标: 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 的景色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积累写景的古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课题 1.看图背诗,激发兴趣。 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看图猜诗。PPT上会出现几幅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象回忆,看看它们分别是哪些古诗里所描写的景色。 课件分别出示古诗《咏柳》《村居》《绝句》的插图。指名学生看图背诗。 2.找共同点,引出诗题。 (出示《暮江吟》的插图)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中描写的景色。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暮江吟》。(板书课题,齐读。) 3.生探古诗题意。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诗。诗歌作于公元822年。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为自己离开了腐败的朝廷,离开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游山玩水,走到一处,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便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山水风景诗。那这首诗描写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呢?我们来看看能不能从诗题中找到答案。 看诗题,指名回答。 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看到美丽的景色就陶醉其中、诗兴大发,就脱口吟诵出这首古诗。 4.诗人在江边吟什么呢?(课件出示背景图片和全诗)——师配乐范读。 5.课件出示诗人介绍。 二、初读感诗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正音、评价。 3.词义理解:翻开书,看看从书上的注释中你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指导)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夕阳。 瑟瑟:本是绿宝石的名称,诗中指碧绿的颜色。用来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指导看图)而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是什么颜色?(红色)所以江水一半是——(生)绿色,一半是——(生)红色。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古时写“真珠”,就是珍珠的意思,但我们现在要写成“珍珠”。 4.诗意理解: ①这些诗句连起来是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 ②诗人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能加上时间、地点、人物连起来说说吗?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自己对诗文的理解。 三、研读悟诗情 1.下面我们来欣赏欣赏这首古诗,和大诗人白居易一起感受江南独特的美景! 再读古诗,你最欣赏哪几句?在这句子中,你欣赏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 第一、二句 ①生汇报。 A、“残阳”“铺”——联系下文的“半江红”理解。 出示句子比较:一道残阳照水中(用“照”太俗) 一道残阳射水中(用“射”不符合残阳的特点) 一道残阳铺水中(用“铺”形象地表达了霞光几乎贴着湖面铺撒过来地样子。在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看图体会江水的平静,夕阳的美丽。 B、“江水” “瑟瑟”“红”——这是怎样的绿,怎样的红啊,能用上“仿佛”或者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暮江吟》说课稿

《暮江吟》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暮江吟》,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说教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途中写的一首风景诗。这是一首写景佳作,诗句语言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教材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读中悟诗,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在阅读诗歌教学中的要求,要让学生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综合以上教材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吟”“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 过程目标:1.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情感。 2.通过多种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情感目标: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积累背诵。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及结合教材特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品评赏析等方法,适时的运用配乐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朗读、品悟诗文,让学生在读中融情,悟中入情。 五、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我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我分五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引出课题,介绍写作背景。 我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写景诗歌,你们能背几首听听吗?

当我这样引导之后,学生自然会背几首写景的诗,随后我顺势说:同学们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景诗《暮江吟》。(板书《暮江吟》)介绍《暮江吟》写作背景。 第二个环节:破诗体,解诗题。 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介绍写作背景后,我让学生看我板书的课题,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各交代了什么?“吟”是什么意思?“吟”是本课的生字大家读时注意是前鼻音,书写时左边是“今”不是“令”。 第三个环节: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个环节我分4步完成) 第一步:运用录音范读诗歌2—3次,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诗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第二步:自读诗句。 古人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在这一步我让学生把诗读三遍,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流利,读的字正腔圆,第三遍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 第三步:课件出示画了节奏的诗,采用各种方式读。如个人读、齐读、分男女生读。 第四步:在前面三步的基础上,我提了这样的问题:谁试着来说说《暮江吟》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颜色和形状都有哪些特点? 第四环节、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诗歌语言凝练,不读不能见其美,不品不能见其意。(这个环节我分3步完成) 第一步:注重启发,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如在教诗的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问:“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一道残阳”是指什么时候太阳?“铺”是什么意思?当学生一一作答之后,我再问:什么时候的太阳斜照在什么地方上?经过我这样问,学生自然就译出第一句诗的意思。接着我再问:夕阳斜照的江面会是怎样的呢?“瑟瑟”是什么意思?自然的学生又很快的译出诗的第二句意思。诗的后两句我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二步:品读关键词,创设情境,初步体会情感。

四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暮江吟 题西林壁 雪梅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 sè yín shī tí mù cè miàn lú shān yǒu yuán jiànɡ luò fèi lì wén zhānɡ shān fēnɡ ()()()()()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可怜 ..九月初三夜. 可怜: 2.题.西林壁题: 3.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 4.梅雪争春未肯降.. 降: 三、按古诗的内容重新排列诗句. ①雪却逊梅一段香 ②梅雪争春未肯降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 ④骚人阁笔费评章 排序: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 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 五、用诗句回答问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 . 2.《暮江吟》一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是: . 3.《雪梅》一诗中“雪”和“梅”对比的诗句是: . .

9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答案 一、暮色吟诗题目侧面庐山有缘降落费力文章山峰 二、1.可爱. 2.书写. 3.因为. 4.服输. 三、②④①③②④③① 四、C 五、1.只缘身在此山中 2.露似真珠月似弓.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逊梅一段香.

9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一、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一组词语是(). A. 降.落伞(xiánɡ)阁.楼(ɡé) B.萧瑟.(shè)投降.(xiánɡ) C.骚.客(shāo)文章.(zhānɡ) D.谦逊.(xùn)浪费.(fèi) 二、选字组成词语. 暮墓()地()色吟怜可()()诵 提题问()()高峰锋烽()火雷()山()三、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同音字. lú()舍周围生长着很多()苇. shū这是一条特()的运()线. cè公路左()是深不可()的悬崖. yuán ()来是这个()故. 四、读诗句.完成练习.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下列词语“逊”的意思和诗句中“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出言不逊 B稍逊一筹 C黄帝逊位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3)诗人借“梅雪争春”告诫人们 .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解释词语:可怜:真珠: (2)诗中作者把比作 .把比 作 .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3)晶莹的露珠还像什么?写一个比喻句. 五、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A《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精品)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 沁园春雪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数s hǔ风流人物 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我爱这土地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 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 定的政治立场。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 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 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 写作艺术 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思精巧。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作为寄情的对象、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意象极其丰富,诗人的情思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人的 想像和诗思的回旋天地也是无限自由、广阔的。但他没有把诗 的篇幅拉长,不让诗的情思散漫开去,而只把诗人对土地广阔 而深厚的爱浓缩在10行诗中,并且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注音大全

九年级上册读读写写 1.滔滔tāo tāo 2.妖娆yāo ráo 3.折腰zhéyāo 4.风骚fēng sāo 5.天骄tiān jiāo 6.风流fēng liú 7.嘶哑sīyǎ 8.汹涌xiōng yǒng 9.黎明límíng 10.腐烂fǔlàn 11.轻灵qīng líng 12.娉婷pīng tíng 13.鲜妍xiān yán 14.冠冕guān miǎn 15.呢喃nínán 16.丰润fēng rùn 17.沉醉chén zuì 18.忧戚yōu qī

19.勃发bófā 20.浸游jìn yóu 21.流盼liúpàn 22.飘逸piāo yì 23.摇曳yáo yè 24.蛀虫zhùchóng 25.赦免shèmiǎn 26.禅师chán shī 27.精微jīng wēi 28.旁骛páng wù 29.秘诀mìjué 30.羡慕xiàn mù 31.亵渎xièdú 32.浪荡làng dàng 33.妄想wàng xiǎng 34.杜绝dùjué 35.调和tiáo hé 36.断章取义duàn zhāng qǔyì 37.不二法门bùèr fǎmén 38.言不及义yán bùjíyì

39.赞誉zàn yù 40.恍若huǎng ruò 41.绸缎chóu duàn 42.琉璃liúli 43.惊骇jīng hài 44.督见dūjiàn 45.剪影jiǎn yǐng 46.劫掠jiélüè 47.赃物zāng wù 48.制裁zhìcái 49.荡然无存dàng rán wúcún 50.富丽堂皇fùlìtáng huáng 51.丰功伟绩fēng gōng wěi jì 52.贸然mào rán 53.涵养hán yǎng 54.恪守kèshǒu 55.自持zìchí 56.汲取jíqǔ 57.遵循zūn xún 58.箴言zhēn yán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暮江吟》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内容分析: 《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名篇,诗人构思巧妙,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图画。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之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教材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正是让学生在读诗中体会古诗的美景、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受到审美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他们已积累了很多古诗,有描写春天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两个黄鹂鸣脆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等;有写借明月而思乡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等等;这为以诗读诗、以诗学诗、以诗悟诗、创设诗韵课堂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二个生字,理解“铺、瑟瑟、可怜”等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3、通过引导学生对诗中美景的想像、体验,对诗中的字词讨论、探究,体验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美丽的画面。

4、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物。 五、教学方式方法 根据课标精神,结合诗歌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游戏导入法、想像体验法、品读赏析法、提问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想像、体验、讨论比较、共同探究、在情境中诵读的学习方法中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学前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资料。 学生:自读古诗,了解作者。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