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克和千克的复习整理课

克和千克的复习整理课

克和千克的复习整理课
克和千克的复习整理课

克和千克的整理复习

温县实验小学赵艳红

教学目标:

1、通过帮助动画人物闯关情境的创设,巩固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

2、进一步巩固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1000克=1千克,并能熟练计算。

3、使学生在层层递进的练习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巩固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熟练根据1000克=1千克进行计算。

难点: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课前准备:课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看到这张幻灯片你已经猜到我们今天复习的内容了吧?对,今天我们就整理复习克和千克这部分的知识。

一、整理复习(这个单元我要掌握的)

1、看到这个标题你想到了哪些知识点?想不起来的同学可以打开书翻到(课本第85到第90页)回顾一下这一部分的知识,和同桌两人说一说。

2、整理、记录。师生共同整理。

(课本第85到第90页)

较轻较重

质量单位克千克

符号g kg

单位换算:1千克=1000克

测量工具:秤

3、还有补充的吗?

二、查漏补缺。

知识点:会估量、换算比较大小。会看秤称量物体。

1、同学们在估量时出现的常见问题。

课件出示错题。找错因,纠错。练习。

①、填空

足球:450克一个梨150克

篮球:500()一个苹果200()

排球:------- 一箱苹果15()

大米重20克。猪重100克。

师生共同改正。总结方法:要对物体进行估量,可以通过轻重,大小比较接近的物体进行估测。

②我们来进行练习,检验一下。请同学们把练习册翻到第87页做一做第2题. 汇报,总结。

2、单位换算。

基本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①一袋盐重500克,两袋盐重(1千)克×

②从轻重排列顺序,应注意的地方。

找学生回答

师生总结

③练习册87页第1题,检验。

④练习一些常规题。

判断题

①、一个乒乓球约重15千克()

②、小红的体重是35千克。()

③、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④、一箱苹果重300克。()

⑤、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⑥、克和千克都是长度单位。()

学生独立做,评讲抽一组学生在投影器下检验,共同分析。

大家看一看对这部分知识我们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3、认识秤及用秤称物品的方法。

①、认识秤同学们可以打开书翻到书上86、88页。

2、秤的选用。称量较轻的并且准确率较高的物品时,一般用天平。称量比较一般物品时,多用盘秤、台秤和弹簧秤。称量较重物品的质量时,一般用磅秤和电子秤。

②、用秤称物品的方法。学生们一起指着说一说发言总结。

三、总结整理

刚才我们整理复习了这几个知识点,同学们你觉得有什么重要的请你把它记录在你的卡片上。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克与千克教案

教案内容 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了解起点 2、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课件呈现超市购物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有多重?分别用什么做单位呢?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两个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揭示课题。 二、实践体验,建立观念 (一)感知1克的质量 1、猜一猜 通过一袋牛奶糖18克,内装6颗,得知1颗奶糖是3克。每位学生拿出1颗掂一掂,感受3克牛奶糖有多重。在另一只手上放一枚2分硬币,与一颗牛奶糖的轻重比较,猜一猜这枚2分硬币可能有几克。(师:是不是一克呢?用秤来称验证) 认识各种秤,指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秤。 2、称一称。 (1)简单介绍电子秤,并引导克用字母g表示。 (2)用电子秤称一枚2分硬币,得知电子秤屏幕上显示还是“0”设疑激发学生思考,能用什么方法得到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称两枚硬币,称出“2克”由此得出2分硬币重1克。 3、掂一掂 闭眼感受一枚2分硬币(1克)的轻重,交流感受。 4、找一找 把硬币作为1克的标准,找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学生在物品盘中找一找并汇报。(如:一个钮扣、6个黄豆、2个花生米、两个回形针等)让学生介绍找到1克物品的方法,老师适时进行小结。为什么1克的黄豆个数多?而1克的花生米个数少呢?

5、小结 (二)感知比1克重的物品质量 1、盘子里除了有1克的物品,还有哪些物品呢?让学生估三种物品的质量,根据自己估计的质量,按从轻到重的顺序进行排列,再用电子秤分别称,验证估的结果,若有误修正排列情况,直到正确。(一个果冻、一个面包、一包茶叶) 2、掂一掂 从三种物品中,找到最重的物品(100克)组内轮流掂一掂,感受100克有多重。 (三)发现1千克和1000克的关系 1、算一算 一个物品100克。再逐个递增,计算出10个100克的总质量是1000克。(一起数到1000克) 2、称一称 指名学生拎一拎,再放在台秤上称,问:怎么台秤上显示的是数字“1”呢?启发学生发现台秤上的1指的是1千克。(简单介绍台秤)顺势介绍千克可用字母kg表示。 3、设疑激思 同样的10个物品数出来是1000克,而放在台秤上显示的是1千克,想一想:1千克和1000克有什么关系?它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 4、读一读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关系。 (四)感知1千克物品的质量 1、小组活动 找大约1千克的物品:把找到的物品放到台秤上称;再轮流拎一拎感受1千克有多重。 2、代表汇报 介绍并展示本组找到的1千克物品是什么,说说自己拎1千克的感受。(例:2袋盐、5个苹果、一袋洗衣粉、一桶面条等) 3、拓展思维 1千克面条和装1千克的食品相比,哪个重些? 通过议一议,称一称得出结论:它们质量一样。由此说明:比较物体的轻重时,不能

克和千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04页例3和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确立千克和克的质量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教学重点: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四、教学难点: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小黑板、主题图、盘秤、苹果。 六、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填空。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常用()作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常用()作单位。“千克”可以用符号()表示。 (2)填上适当的数或单位。 一筐苹果重20()一个乒乓球约重()一只鸭子约重2() 5只鸭子大约重() 2、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①读题 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②怎样解答 先思考,再和同桌交流③汇报交流。 苹果有大有小,要根据大小来估计 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 20÷4=5(千克)

5个中等个儿的苹果大约重1千克。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20÷5=4(千克)(2)解答正确吗? ①你有什么办法检验吗?分组讨论②交流方法。用秤称一下,看是不是有4个或5个重1千克的苹果。③学生称一称。 3、巩固练习 (1)做一做 估计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先独立练习, 再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练习二十第9题 调查一下500克鸡蛋有几个。估一估65个鸡蛋约重多少千克。先独立练习再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作业设计: 练习册中相应的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解决实际问题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 20÷4=5(千克)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 20÷5=4(千克)答: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大约重5千克。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大约重4千克。

克和千克的复习整理课

克和千克的整理复习 温县实验小学赵艳红 教学目标: 1、通过帮助动画人物闯关情境的创设,巩固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 2、进一步巩固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1000克=1千克,并能熟练计算。 3、使学生在层层递进的练习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巩固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熟练根据1000克=1千克进行计算。 难点: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课前准备:课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看到这张幻灯片你已经猜到我们今天复习的内容了吧?对,今天我们就整理复习克和千克这部分的知识。 一、整理复习(这个单元我要掌握的) 1、看到这个标题你想到了哪些知识点?想不起来的同学可以打开书翻到(课本第85到第90页)回顾一下这一部分的知识,和同桌两人说一说。 2、整理、记录。师生共同整理。 (课本第85到第90页) 较轻较重 质量单位克千克 符号g kg 单位换算:1千克=1000克 测量工具:秤 3、还有补充的吗? 二、查漏补缺。 知识点:会估量、换算比较大小。会看秤称量物体。 1、同学们在估量时出现的常见问题。 课件出示错题。找错因,纠错。练习。 ①、填空 足球:450克一个梨150克 篮球:500()一个苹果200() 排球:------- 一箱苹果15() 大米重20克。猪重100克。 师生共同改正。总结方法:要对物体进行估量,可以通过轻重,大小比较接近的物体进行估测。 ②我们来进行练习,检验一下。请同学们把练习册翻到第87页做一做第2题. 汇报,总结。 2、单位换算。

克和千克的认识(1)

克和千克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等于1000千克。 2.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并理解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3.知道怎样称量物体的方法。 4.在了解质量观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质量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质量的意识。 四、教具准备 盘秤、天平、电子称、500克的盐、1千克的面条、2分硬币,教科书一本、100克大米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轻重 师:小朋友们,你喜欢去超市购物吗?老师也喜欢,昨天我在超市买了两样东西,(盐和面条)大家猜猜哪个更重?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会说看标签,用称称。 师:看来物品是有轻重的,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做物体的质量。 (二)理解称,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常见的盘秤 师:刚才说用称称,那你理解哪几种称呢?在哪见过? 2.介绍生活一些中常见的称。重点介绍上天平和盘秤。 师:它们都能够用来称物品的质量。 3.揭示课题 师: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有克和千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克和千克”。(板书:克和千克) (三)理解克,感受1克和几克的质量 1.(1个2分硬币)让学生掂一掂感受1克的质量。 师:知道1克有多重吗? 学生再掂一掂,感受1克的质量,有什么感受?(学生会说很轻) 2.说一说,你知道奈尔物品大约是1克。(乒乓球、药片、一片树叶.......) 3.掂一掂,载比较一下。分别掂一掂一支铅笔、一袋盐、感受几克、100克、500克的重量。较轻的物体我们用克作单位,用字母g表示。 4.掂一掂数学课本有多重?再称一称。(师演示)(1本数学书大约重150克) 5.简单介绍天平。称较轻的物品要用到一种成——天平。(拿给学生可观察) 6.我们现在超市最常见的事电子称,方便快捷。 (四)理解千克 1.感受1千克的重量。 师:物体有轻有重,想知道1千克有多重吗? 1扎面条重就是1千克,也能够用1kg表示。 师:请同们用手掂一掂1扎面条,感受1千克有多重。你觉得1千克怎么样?(挺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0.总复习 克和千克》研讨课教案_20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p85-9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用天平和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 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二分硬币、一个乒乓球,一千克挂面一把、500克食盐两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背一背”的游戏。请三位同学上来,其中一位同学背一背另外两名同学。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说出感觉谁比较轻,谁比较重。 我们的同学原来有轻有重。 2、请同学们分别用左右手掂一掂自己的书包和数学书,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把手中的书包放下换成一支笔你又有什么感觉?

学生很容易发现书包比数学书要重,数学书比笔要重 教师总结看来物品也有轻有重,你们知道表示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哪些吗?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表示物体质量轻重常用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知道克和千克是表示质量的单位 (1)认识克 同学们都喜欢逛超市吧,那咱们这节课到超市去看看吧。(出示超市主题图)同学们认真看图,从这幅图里,你能发现他们分别买了什么,都有多重吗? 学生汇报:(1)洗衣液5千克 (2)5个苹果重一千克 (3)一袋饼干重110克 师:你还想了解哪些克和千克的知识?(学生汇报) 师:当咱们要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克和千克)(出示课件: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2、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师:我们已经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带来的几种物品你能发现它们有多重吗?同学们感觉这些物品比较轻还是比较重呢? 这些物品都比较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来表示。 请同学们猜一猜什么物品的质量大约重一克呢,大家可以猜一猜 (学生汇报) 师: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到底哪些物品约重一克。(出示课件:一枚

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解决问题》试卷含答案

《解决问题》达标检测(1) 1. 2. 3.妈妈买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重。 (1)如果4个苹果约重1千克,那么这些苹果约重多少千克?(2)如果5个苹果约重1千克,那么这些苹果约重多少千克? 4.调查一下500克橘子有几个?估一估40个橘子约重多少千克。 5.买水果。 (1)李阿姨买了2千克桃,要付多少元钱? (2)王奶奶买了1千克西瓜和500克梨,一共要付多少元钱?

6.如果每个蘑菇一样重,那么你能填写出括号里的数吗?

参考答案 1.400克 2.15÷3=5(元) 3.(1)20÷4=5(千克)(2)20÷5=4(千克) 4.略 5.(1)4×2×2=16(元)(2)2×2+3=7(元) 6.250 300

《解决问题》达标检测(2) 1.估一估: 2.调查一下1千克香梨有几个。估一估30个香梨约重多少千克。 3.—箱橘子有30个,如果每千克大约有6个橘子,那么妈妈买一箱橘子大约重多少千克? 4.下面这些动物,怎样玩才能使跷跷板处于下面的两种状态? 5.—个水果礼盒里有40个桃,这些桃约重多少千克?

6.下面是新城超市部分商品的价格。 名称果冻软面包饼干蛋卷 价格5元/500克4元/500克8元/500克9元/500克(1)张奶奶买2千克软面包,需要多少元? (2)小明买1千克果冻和500克蛋卷,一共要花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其他什么数学问题?请解 7.有一瓶水,连瓶子重900克,倒出一半水后,连瓶子重500克。原来瓶子中的水重多少克?

参考答案 1.300 600 2.略 3.30÷6=5(千克) 4.第一个跷跷板左端熊,右端马(答案不唯一)第二个跷跷板两端分别是鸭子和鵝 5.4个桃重500克 8个桃重1千克 40÷8=5(千克) 6.(1)4×2=8(元)8×2=16(元)(2)5×2+9=19(元) (3)答案不唯一,如买500克饼干和500克蛋卷,一共要花多少元?8+9=17(元) 7.900—500=400(克)400+400=800(克)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用)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西宁市五四小学薛刚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的认识》 p85-86 练习十八1、2、3题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物体有轻有重的客观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对于“克和千克”已经有所了解,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感觉,动手操作让学生逐步感知克和千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入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表象,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 师:(出示主题图)前几天,这几位小朋友陪家长去超市买了一些物品,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6个苹果重1千克;一盒饼干重110克;一桶豆油重5千克;师:老师还调查收集了一些同样的数据:一盒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45克,小明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茶叶450克,一袋大米是10千克。(PPT出示)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表示物体质量轻重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感受1克有多重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我们发的小正方体,用手掂一掂,感觉一下。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生:很轻,非常轻,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与千克》单元知识点和同步拓展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克与千克知识点 【单元知识梳理】 知识重点: 1、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会比较准确地估计物品的重量。 2、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单位间的互化。 3、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关于克与千克的生活实际问题。 知识难点: 1、质量观念的建立。 在填单位的时候,有时拿不准应该填克还是千克,这说明还没有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可以多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在判断的时候还应该有标准,因此要记住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重量。 以克为单位:一枚2分硬币重约1克;一枝铅笔重约6克;一本数学本重约18克;一本数学书重约180克;一个鸡蛋重约50克;一个苹果重约250克…… 以千克为单位:4个苹果重约1千克;一张凳子重约3千克;一头猪100多千克,还有记住自己的体重…… 2、单位间的互化。 2000克+3000克=()千克,容易不看清后面的单位,填成5000。 13千克与1300克比较时错误地认为是相等的。 3、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单位是否统一,是否需要转化。 【重点题型整理】 一、填空。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作单位。 2、5000克=()千克6千克=()克 200克+800克=()克=()千克 3、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苹果约重100()一个鸡蛋约重55()一本数学书重300() 一只母鸡重4000()一壶油重5()张小玲同学的体重是25() 一只鸽子重360()一个苹果重180()一个鸡蛋重50()

一条狗重18()一本书重110()一条鱼重2() 一瓶矿泉水重500()一袋洗衣粉重800() 4、一袋盐重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克,也就是()千克。 5、在○里填上>、<或=。 8000克○9千克4千克○4000克3千克○2990克1千克○1010克 6、5只面包共重300克,一只面包重()克。 二、选择。 1、18个鸡蛋大约重1()。A、克 B、米 C、千克 2、1千克沙子的重量()1000克棉花的重量。A、>B、<C、= 3、1杯水重240克,10杯水重()克。A、240 B、2400 C、24 4、买1千克香蕉需要3元钱,现有15元钱,可买()千克的香蕉。 A、5000 B、5 C、500 三、在○里填上“>”、“<”或“=”。 56千克○ 65千克 100厘米○ 1米 1千克○ 1000克 2千克○ 2克52克○ 25克 24千克○ 42克 120克○ 1千克3900克○ 1千克8000克○ 8千克 7千克○ 6900克 2千克○ 2000克 5000克○ 6千克 四、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 2900克、3千克、990克、3100克、1001千克、600克、1千克、400克 五、连一连。 一只梨一只母鸡一头牛一只羊一枚2分硬币 200千克35千克 5克160克3千克 六、解决实际问题。

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4页情境图及做一做。 本课是学生应用已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通过估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形成估测策略。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2.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估测解决问题 【难点】 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测策略。 【课前设计】 小调查: 1.调查了解一些常见物品的轻重。 2.估计1千克苹果和梨的数量。

3.课前调查1千克鸡蛋有多少个。 【课堂设计】 一.谈话引入,经验交流 (1)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质量单位 (2)全班交流 学生代表汇报自己调查了1千克苹果、梨和鸡蛋各有多少个。 (3)质疑 师:怎么答案不相同,问题出在哪里?谁的调查是对的?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苹果,我们称称看。(老师拿出课前准备的大小两份不同的苹果,指名上台称一称。)师:4个苹果1千克,5个苹果也是1千克,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小结:看来苹果的大小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所有大家课前的调查都应该是对的,只是调查的苹果大小不一样。 师:这是王奶奶摘的20个苹果,它们大约重多少千克?今天我们一起来帮王奶奶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了课后小调查,从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二、分析问题,探究解决 师:出示题目: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克和千克复习课》教案

第三课时克和千克复习课 一、复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及第107页12题。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为了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的作用,教材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的必要性。结合主题图,学生初步感受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在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形成直观感受后,认识称物品的测量工具,并继续借助天平使学生对1克、1千克形成直观感受。借助前面学习中积累的直观感受和经验,通过估量解决问题,深化本单元知识的学习。练习用不同形式的题目将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有趣的呈现。本单元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吨的认识、理解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不仅是对本单元知识的巩固,更是对后续学习的铺垫,对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估测能力的提升。 二、复习目标 1.通过交流单元知识整理,对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有一个较深的了解,体会质量单位的作用。 2.通过举例、判断、交流,进一步巩固质量单位的表象,利用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3.四人小组交流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并用电子称称量物体的质量进行验证。 4.综合运用质量单位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估测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 重点:利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难点:质量单位正确表象的建立。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复习任务: 1.第一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你都学会了什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表格等)把这个单元所学进行整理,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个单元你学习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2)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最困惑的是什么? (3)你会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吗? 2.举例说明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复习第八单元。(板书课题:克和千克的整理和复习)2.交流梳理结果 课前同学们已经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整理,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交流课前预习任务一,交流并完善自己的整理,然后推选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 展示小组作品,交流预习任务一的三个问题。 汇总: (1)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1克→1枚2分硬币的重量,1千克→两袋500克盐的重量。1千克=1000克 (2)解决问题:想:1克、1千克大约有几个常见的物体重 估:通过掂量物体进行质量的估计 选:选择合适的单位 师:在这个单元中,记住1克、1千克的重量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解决问题。比比看,谁记得最准 3.及时检测 (1)请举例说明1克的重量,同桌互相判断谁的更准确一些。 (2)抢答:质量大约是1克的物品有哪些? (3)举例说明1千克的重量,同桌互相判断谁的更准确。 (4)抢答:质量大约是1千克的物品有哪些? (5)填写合适的质量单位。 7粒黄豆大约重1(),1包餐巾纸重5(),1瓶洗衣液重5(),1箱苹果重20() (6)你能估计出身边哪些物体的质量?寻找身边最感兴趣的三个物品,先

《克和千克的认识》听课记录

《克和千克的认识》听课记录 龙安区北彰武小学刘彦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昨天在超市里买了两包糖,你猜猜哪个重一些呢? 学生畅所欲言。 谁来掂一掂。感觉一下哪个重一些。 2、学生交流意见。 除了掂一掂,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看上面的重量也可以知道。 (教师揭示课题)物体的轻重可以用克和千克来做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克和千克的知识。(板书课题) 3、质疑:物品上都有重量的标致,你能说说你留意过哪些物品的重量了?也可以把你准备的商标袋拿出来看一看,找找看哪里写着重量呢? 学生汇报 刚才我们所说的每种物品的重量多少克多少千克都是表示这个物品的质量是多少。那么克和千克就是我国的质量单位。就是表示物体的重量。 二、认识称。 同学们你们知道测量物体重量用什么工具吗? 生:用称可以称出物体的重量。

对,要想知道物体准确的重量可以用称来测量,你们见过什么称。(课件出示天平、电子称……) 我们通常测量较轻的物体的重量时选用天平。 (拿出盘秤)这种称可能大家见到的最多了,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那这种称怎么用呢?有知道的吗? 学生简单的描述。 分组观察(每组都有一个盘秤) 观察这个称上都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有指针、有小格, 小格都表示多重呢? 知道了每个格所表示的重量,谁会称量物体的重量呢? 老师给大家介绍,拿出一个苹果为例讲解称量的方法。 三、建立克和千克概念。 下面我们就利用称在小组内称出1千克的食盐。 我们在用手掂一掂感觉一下1千克究竟有多重。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的呢? …… 想不想知道1克大约有多重呢? 请同学们拿出1枚1角硬币这个重量大约就有1克那么重了。 想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重量是1克的呢? …… 测量比较重的物体你会选择哪个做单位呢?(千克)测量比较轻的物

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练习题和解决问题的题型 1. 欧阳抱着两个玩具一起称,共重30千克,现知每个玩具重2千克,欧阳体重是多少? 2. 食堂每一天运来3200千克煤,第二天运来2400千克煤,计划这些煤烧7个月,平均每个月煤多少千克? 3. 一台榨油机每小时榨油8千克,这台榨油机已经工作了7小时,还要榨多少千克才能完成100千克的榨油任务? 4. 一枚5分硬币重2克,小方有4角钱5分硬币,共重多少克? 5、妈妈买了5千克苹果用去15元,1千克苹果多少元? 6、一袋草莓牛奶重500克,一袋菠萝牛奶重400克,一袋酸奶重600克。 (1)、一袋草莓牛奶比一代菠萝牛奶重多少克? (2)、一代菠萝牛奶比一袋酸奶轻多少克? 7、一袋食盐重500克,一袋洗衣粉重2千克,一袋洗衣粉比一袋食盐重多少克? 8、奶牛每天产奶6千克,奶羊每天产奶2千克。 (1)、奶牛每天比奶羊多产奶多少千克? (2)、奶牛每天产奶的千克数是奶羊的几倍? 9、买5千克鸡蛋40元,平均1千克鸡蛋多少元?

10、爸爸买回3000克豆油,吃掉1000克后,又买回2000克菜油,还有油多少千克? 11、食堂原有大米1300千克,吃掉3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后来又买来1000千克,现在食堂有大米千克? 12、有两杯水,第一杯水重240克,第二杯水比它重200克,第二杯水重多少克?两杯水共有多少克? 13、一筐梨重24千克,4个人合买一筐,每千克梨2元,每人应付多少元? 一、单位换算:记准:1千克=1000克 ()克=1千克6千克=()克5000克=()千克 9千克=()克1千克=()克8000克=()千克 52千克-28千克=()千克8700千克=()千克()克 8千克-()=3000克1千克—600克=()克 1200克+800克=()克=()千克。2千克○2000克 5千克○4900克456克○465克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 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记准:一个二分币大约1克,两袋盐大约1千克,再去比较填单位。 一个梨重150()一个南瓜重4()一枚2分硬币约重1()一个排球重450()一袋方便面重()小明体重约30() 一个鸡蛋重大约70()一个西瓜约重5()小红重32()。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根竹乡江口小学黄美霞 教学内容:本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第 --页“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超市购物,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又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在设计本课时,重点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亲身体验感知,形成质量观念,并将猜一猜、估一估的活动贯彻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应用意识。为了让学生了解克与千克这些眼睛看不见的每一个单位质量实际有多重,教学中,让学生分别掂量 1个、5个、10个、20个2分硬币或1角硬币,通过肌肉感觉来逐步感知1克、5克、10克、20克有多重。通过左手放2分硬币,右手放小物品,感觉左右平衡后来估计小物品有多重。通过掂一袋1千克重的洗衣粉,感受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1克、几克、几十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算一算、称一称和评一评,建立克和千克的进率关系,形成1千克里面有1000个1克的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在教学本节课之前,我作了如下的调查:①你在大家发购物(注:学校傍边的小卖部)或者在超市购物时看过物品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识了吗?②你知道有哪些质量单位?③你估计 1枚2分硬币(或者新出版的1角硬币)有多重? ④你会认秤吗?你都知道有哪些秤?通过对一个班的48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①有40人从没有看过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识。②学生大多知道的是克和千克,还有斤、公斤和两。③有15人听家长说大约是1-10克左右,还有8人说很轻,有19人说不知道。④48人都会认大家发小卖部的电子秤,其中有28人会认盘秤。通过调查分析,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克和千克是模糊的,对1克和1千克的认识更是模糊的,也没有实际测量的经验。看来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含答案)人教新课标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例1】一个乒乓球重多少克?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求出一个乒乓球的质量。 对比左图和右图发现:两图相差2个乒乓球,质量相差156-150=6(克),所以一个乒乓球的质量是6÷2=3(克)。 解答:156-150=6(克) 6÷2=3(克) 答:一个乒乓球的质量是3克。 【例2】8千克铁和8000克棉花相比较,( )。 A.一样重B.8千克铁重C.8000克棉花重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转化”法比较物体的质量。解答时可以把8千克转化为8000克比价,也可以把8000克转化为8千克比较,无论哪种转化,结果都是相等的,也就是一样重。 解答:A 【例3】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比较法、转化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解答时,先求出4头牛的质量,列式为500+500+500+500=2000(克),2000千克=2吨,吨<3吨,这样得出大象重,重3-2=1(吨)。 解答:500+500+500+500=2000(克)=2吨 3-2=1(吨) 答:大象重,重1吨。 【例4】5只小动物要同时过河,怎样乘船才安全呢?(用线连一连)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应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20千克+40千克+15千克=75千克,75千克=75千克,小猴、小猪和小狗乘小船。90千克+5千克=95千克,95千克<100千克,小鹿和小兔乘大船。

解答:小鹿和小兔乘大船。小猴、小猪和小狗乘小船。 【例5】问它们各重多少? (1)+ =5千克(2)+ =7(千克)(3)+=8千 克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答关系式问题。鸡+鸭=5千克,鸡+鹅=7千克,可以得出:鸡+鸡+鸭+鹅=12千克,已知鸭+鹅=8千克,所以鸡+鸡=4千克,即鸡=2千克,然后再求互鸭和鹅的质量。 解答:鸡=2千克,所以鸭=3千克,鹅=5千克 【例6】一箱梨连箱重15千克,吃了一半后,连箱重8千克,箱子有多重?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有关质量的计算,解答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可以抓关键词的方法来解答,解答的关键是抓住关键理解“吃了一半”的意义。根据“一箱梨连箱重15千克,吃了一半后,连箱重8千克”可以得出,吃了的梨的质量是15-8=7(千克),所以梨的质量是7×2=14(千克),这样箱重15-14=1(千克)。解答:15-8=7(千克) 7×2=14(千克)15-14=1(千克) 答:箱子重1千克。 【例6】看图填一填。 苹果 12千克 ( ) 梨()千克()千克()千克千克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图示法来解答与千克有关的倍数问题。解答时,先找到已知的一倍量苹果的质量,然后看梨的质量是苹果的3倍,从而求的答案。解答:12 12 12 48

《克和千克的认识解决问题》教案

第2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教材第10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逐渐养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形成主动研究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2.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巧。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重量(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重点难点】 1.熟练掌握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2.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情景导入】 1.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揭示课题。 【新课讲授】 1.知识回顾。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克和千克哪些方面的知识。 生1:我认识了克和千克。 生2:我认识了秤。 生3:我会用秤称物品的轻重。 生4:我知道1千克=1000克。 师: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的质量约重1克。 生1:一枚2分的硬币重约1克。

生2:一枚图钉重约1克。 生3:一个乒乓球重约1克。 生4:2枚曲别针重约1克。 …… 师: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的质量重约1千克呢? 生1:一袋白糖重约1千克。 生2:一条鱼重约1千克。 生3:4袋牛奶重约1千克。 生4:2瓶矿泉水重约1千克。 …… 师:通过上面的知识回顾,说明大家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得很好。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强化练习。 (1)填一填。 6千克=()克 4000克=()千克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填写答案,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生1:6千克=6000克,4000克=4千克。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千克=1000克,6千克就等于6个1000克,就是6000克;4000克里有4个1000克,所以是4千克。 生2:我是这样想的。因为千克和克的进率是1000,所以由“千克”转化成“克”,在数字后面添3个0并以“克”作单位;由克转化成“千克”,把数字末尾的三个0去掉,并以“千克”作单位。所以6千克=6000克,4000克=4千克。 师:真聪明!这两种方法都很好。 (2)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克和千克整理和复习

克和千克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学生进一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知道 1千克=1000克。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克和1千克观念的建立。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会运用建立起来的质量观估一估。 复习准备:多媒体 复习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引入 师:说一说你进超市的水果蔬菜,糖果专区称东西会用到什么?师:测量物体的重量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 师:质量的单位有哪些?(板书:克和千克) 二、整理知识,建构网络 1、要想知道物体的重量,怎么办? 重量单位有哪些?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咱们来个小比赛,看谁能又对又快写出? 生:在空白纸上写出。 师: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 2、根据学生所写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 3、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重量约是1克,哪些物体的重量约是1千克。(一块口香糖、一个二分硬币重大约是1克和一小袋面粉重1千克、两袋500克的盐重1千克...)用天平或其它称称一称,看谁估得准。 4、进率关系: 师:我们已经明确了克与千克的重量,那么克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谁来说一说多少枚两分硬币加在一起和一千克的面粉同样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千克=1000克 三、专项训练,巩固知识 1.我们日常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作单位,称比较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克与千克 重点知识

一,知识点整理: 1、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2、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考察学生的生活的感知。如果学生能力薄弱,要喝家长沟通,让家长帮助学生去感知生活。但是要学生记住几个常见题型。鸡蛋50g 鸭蛋60g 学生体重25到45kg之间一分钱硬币1g左右】 3、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电子秤、体重秤、大型台秤、小型电子秤、天平、盘秤、杆秤、小型台秤。 4、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5、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6、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二,经典例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苹果约重100()一个鸡蛋约重55()一个铅球重4()一只母鸡重4000()一本数学书重300()小华体重35()。一个苹果约重300()。一袋大米重约50()。一个乒乓球重3() 1千克60克=()克 200克+800克=()克=() 27千克=()克 368克+632克=()克 ()千克=6000克 5000克=()千克()千克=16000克一箱西红柿重15千克,5个人合买一箱后平均分,每人分到多少千克? 一箱苹果重18千克,一箱梨重16千克,两箱水果一共重多少千克?

讲解课本例题 三,随堂练习: 1,一袋盐重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克,也就是()千克。 2、在○里填上>、<或=。 8000克○9千克4千克○4000克3千克○2990克1千克○1010克 3、5只面包共重300克,一只面包重()克。 4、 1个2分钱币大约重(),1000个2分钱币约重( ). 5、将下列重量按从大到小排列. 600克、1千克、400克、3千克 ( )>( )>( )>( ) 6、选择。 (1)、18个鸡蛋大约重1()。 A、克 B、米 C、千克 (2)、1千克沙子的重量()1000克棉花的重量。 A、> B、< C、= (3)、1杯水重240克,10杯水重()克。 A、240 B、2400 C、24 (4)、买1千克香蕉需要3元钱,现有15元钱,可买()千克的香蕉。 A、5000 B、5 C、500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1千克铁比1000克棉花重。() 2、1根跳绳长5千克。() 3、一棵大树高17米。() 4、一个排球重400千克。() 5、妈妈体重53克。() 6.一个西瓜重1千克. ( ) 7.5个桃子重1千克. ( ) 8小刚一顿饭吃50千克馒头. ( ) 9一只小兔重100千克. ( ) 10.8袋精盐重4千克. ( ) 11.一条路长80千克. ( ) 12.小华体重100千克. ( ) 13.一块蛋糕重1千克. ( ) 14、一座楼高100千克. ( )

《运用克和千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运用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逐渐养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形成主动研究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2.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巧。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重量(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重点难点】 1.熟练掌握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2.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情景导入】 1.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揭示课题。 【新课讲授】 1.知识回顾。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克和千克哪些方面的知识。 生1:我认识了克和千克。 生2:我认识了秤。 生3:我会用秤称物品的轻重。 生4:我知道1千克=1000克。 师: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的质量约重1克。 生1:一枚2分的硬币重约1克。 生2:一枚图钉重约1克。

生3:一个乒乓球重约1克。 生4:2枚曲别针重约1克。 …… 师: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的质量重约1千克呢? 生1:一袋白糖重约1千克。 生2:一条鱼重约1千克。 生3:4袋牛奶重约1千克。 生4:2瓶矿泉水重约1千克。 …… 师:通过上面的知识回顾,说明大家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得很好。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强化练习。 (1)填一填。 6千克=()克 4000克=()千克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填写答案,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生1:6千克=6000克,4000克=4千克。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千克=1000克,6千克就等于6个1000克,就是6000克;4000克里有4个1000克,所以是4千克。 生2:我是这样想的。因为千克和克的进率是1000,所以由“千克”转化成“克”,在数字后面添3个0并以“克”作单位;由克转化成“千克”,把数字末尾的三个0去掉,并以“千克”作单位。所以6千克=6000克,4000克=4千克。 师:真聪明!这两种方法都很好。 (2)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小学二年级数学1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详细介绍: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设计思路: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学时,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在课前调查与课后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教具准备:1.一架天平;2、电脑,多媒体课件;3、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台盘秤,6个2分硬币,一些苹果,一些鸡蛋,2袋盐,6个乒乓球,100克、300克的大米各一袋。教学过程: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1.教师拿一包糖和一包盐,让学生肉眼观察并判断哪个重。2.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判断哪个重。3.启发学生说出要知道糖和盐的准确重量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秤称,二是看包装袋上净含量。4.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多种物品净含量情况。5.揭示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二、认识秤: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3.介绍盘秤的使用办法。4.让学生称出一个苹果和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初步学会认秤。三、建立千克的概念。1.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1千克的盐。2.提出问题,使学生知道因为苹果的大小不一样,因此每组称得的1千克的苹果的个数也不一样,而1千克的盐都是2袋的道理。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4.让学生互抱对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四、建立克的概念。1.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比较轻的物品(比如豆子)用盘秤称不出来,引出天平。2.课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称的物品。3.教师拿天平演示称2分硬币的方法。4.让学生每人把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并在小组内谈感受。5.让学生通过掂、比、称,感受1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提供丰富的表象。五、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1.谈话得出1千克=1000克。2.播放课件,巩固练习,强化学生对千克和克的理解。六、课堂练习。1.我会连。(西瓜、方便面、驼鸟蛋、2分硬币的重量)2.我会判断。3.找错误。七、游戏:1.老师发给每组一样物品,让他们在组内先估测该物品重量,再统一意见,然后实际称量,最后修正自己估测与实测的误差。2.老师总结估测的方法是要找一个参照物。八、布置作业,延深课外。1.让学生称出1千克鸡蛋。2.让学生提出问题:1000克鸡蛋大约多少个,500克(1斤)鸡蛋大约多少个。3.布置课后实践作业。教师简介郝淑芳,女,现年33岁,大专学历,1989年参加教育工作。现任陕西洛南县东街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教研组组长,课改实验教师。所代学生参加奥数竞赛多次获奖,2001年集体荣获商洛市第二名,本人获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02年荣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曾三次为洛南县集镇小学教学联谊会作数学示范课。在新课程教学实验之初,为洛南县新教材教法联谊会作示范课。随后又承担七次县送教下乡活动,辐射效应好,深受基层领导和教师好评。撰写论文三十余篇,分别荣获国家、省、地、县一、二等奖。2004年12月参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全国小学数学经验交流会撰写的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荣获二等奖,获课程教材研究所颁发的荣誉证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